0

残缺与完美是一种艺术汇总20篇

《完美世界[1]》为起点文学网白金写手辰东的第五部东方玄幻小说,也是辰东结婚后的第一部作品。为《遮天》前传。一粒尘可填海,一根草斩尽日月星辰,弹指间天翻地覆。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少年从大荒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接下来是小编为你们收集的一些残缺与完美是一种艺术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能帮助到您。

浏览

6409

作文

1000

我的完美同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总是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在我心里我最好的朋友许倩,就是一个“完美”的女孩儿。大眼睛,瓜子脸,一看就是“美女”的标配。为什么说她完美呢?是因为她不仅外表美,心灵也很美。

她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她说话轻言轻语,从不大声吵闹,安安静静像只小白兔一样。她也从不会因为好成绩或一个奖品而骄傲自满,遇到比自己差的同学会主动帮忙,遇到比自己更加优秀的同学会虚心请教。上课认真听讲,不懂就问,下课就沉浸在书的海洋里,我老打趣说她是只“书虫”,这样温柔的女孩儿有谁会不喜欢呢?

她是一个正能量的人。就拿上一次来说,我因为考试没考好被老师批评了,觉得很难过,是她一直在旁安慰我,告诉我,只要努力,下一次一定可以有好的收获。她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重新燃起了信心。

她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有时我常在想:为什么我们上着一样的课,写着一样的作业,可我就算考的再好,也总是比她低一点呢?直到某一天,我终于找到了原因,这些成绩,都是她每一次努力的成果,她如果有一次考的不好,都会认真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去改正它。就是这股争强好胜、不服输的品质让她变得越来越优秀。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有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朋友,完美的同学,我真心感到自豪,她一直都会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个人,也会一直是我人生路上的挚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三,小说艺术表现力的特点

全文共 7436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表现社会生活的,粗粗看来,它似乎不如线条、色彩、音响、造型等等手段那么生动、有力。但是,它的优点,也正在于它的表达条件的简朴。语言,犹如空气和水,无所不在,一当它掌握在巨匠手中,便生出无限的魔力。画一幅万人交战的场面,需要大幅的纸和多量的油彩,而当具体描绘时,则要有千钧的笔力;至于用色彩表现抽象的思维、声音,更是使一般匠人无能为力。在语言艺术领域中,情况则有了不同,尺幅之中可以囊括天下,寸毫之端可以尽洒风情。

社会生活,要求文学去反映它,而这要求似乎是无限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总是达不到极限,而只能逐步提高这种反映的深度、广度、厚度。

那么,社会生活对文学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概括说来,就是:对人物刻划的生动、丰满,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叙述的完整、多变,对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描写的细微、广泛,对人物行为的评论的深刻、灵活。

应该看到,在实现上述要求时,小说这一样式,较之诗歌、散文、剧本,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也可以说,满足上述要求,恰恰是小说之所长。下面,让我们对此做较为详细的研讨。

(一)小说可以生动、丰满地刻划人物。

“文学是人学”,各种文学作品,都以写人为中心。在人物刻划上,小说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小说在刻划人物形象时,几乎不受什么限制。

这里,我们不妨拿小说与其它文学样式比较一下。诗歌中写人物的叙事诗,在进行人物刻划时,为适应这种凝炼的艺术形式,恐怕很难尽兴;再说,既使找到了那有力的动作、话语,也要屈从于那容量有限的诗行。剧本是供表演用的,它的主人公们,只能靠形诸于外的动作、语言去感染观众;尽管剧作家们创造了例如“独白”之类的揭示人物内心的方式,但要达到探微入细、淋漓尽至,怕也有不小的困难。

小说在这方面是得天独厚的。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或明或暗、或虚或实、或表或里、或分或合地去完成人物刻划。详细地介绍小说刻划人物的方法,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仅就这种刻划的独异性谈谈几点看法。

小说刻划人物,能够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在小说中,一个人物出场了,作者将对他的言淡举止、遭遇命运负责。如果他是一个主要人物,我们则看到作者在他身上浸注的心血。从集中写的角度,有出场后的大段概括介绍,有特定行为的着力描写。而从分散的角度看,

则随时随地都可写他,交代故事时可以点到他,写别的人物时可以想到他;就是在集中的概括介绍中,又何尝不是把很长时间分散的材料集拢到一起的呢。以鲁迅小说《孔乙己》为例,孔乙已出场共两次,是集中写他,这一点在剧本中可以做到;关于他身世的介绍,“有

一回”教“我”认字的描写、“有几回”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的交代,都是分散写的,时间很不确切,这在剧本中就难办到。

身世,遭遇、性格的概括介绍,是小说刻划人物的独特手段。它可以概括较长时间内人物的行为表现,将分散的(也是在别的样式中无法或很难表现的)材料集中表现出来。类似《阿Q正传》前几章的描写,只能在小说里出现。

小说刻划人物,也可以做到直接与间接结合。人物出场,可以写入物;人物不出场,也可以写入物。间接写入物,可以在叙述故事中捎带提到,也可以在次要人物的议论中得到反映,还可以在两个人物之间相互映衬。同是在

孔乙己身世的交代,“有一天”关于孔乙己被打折了腿的议论,结尾关于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的推测,都是间接写的。这种间接描写,虽然在剧本、叙事诗、散文中也可看到,但都不及在小说中这样自由。

小说刻划人物,还可以做到写形和写神结合。读者阅读作品,为其中的人物命运所吸引,不单要了解他的言淡举止,更重要的是要窥探他的思想灵魂。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人物行为的根据;人物形象的深刻、丰满,也源出于此。在文艺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对此提

出更高的要求,迫使各种祥式不能不在这方面有所研讨。正是在这一点上,小说显示了它在表达上的巨大能量,小说的笔锋,可以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探奥搜微,似乎一切禁区死角都不存在;小说的笔力,可以梳理纷乱散漫的思绪,条分缕析,似乎一切繁难庞杂都要就范。

在鲁迅的小说中,较多的是采用结合人物行为举止透示心理的方法。仿佛是随意边一笔,竟然使读者得以窥见人物的隐秘,实在令人赞叹。在《祝福》中,几乎没有正面、直接去写祥林嫂的心理活动,然而人们从她那“瞪着”、“间或一轮”、“钉着我、“顺着”、“没有神采”、“旋转眼光”、“围着大黑圈”、“瞪着”、“窈陷下去”的眼睛和眼神中,不是可以看到她的灵魂吗?《阿Q正传》中的阿Q,对“革命”有着他自己的认识与幻想,文中第七章土谷祠的那段心理描写,实在是淋漓尽至。这些,与上述的写法不同,它得力于集中的状写与剖析。

小说的上述心理描写,在其它样式中则是较为困难的。在剧本中,一切都靠“演”出来,不是动作、言语透示,便是做作的自白 ,同时,揭示人物心理又要受到时问、空间的限制,具体些说它只能表现特定时间、地点的人物内心世界,无法像小说那样浮想联翩、思接千载。在散文中,这种以描述生活片断为主要内容的样式,怕也授难在状写人物心理时做刭尽兴,它只好采取以少胜多的写意笔法。这样,在韵味上有所得,而在细微处却有所失。就连电影文学这种新兴的能量颇大的样式,虽然有“主观镜头”、“幻想镜头”、“闪光镜头”、“回忆镜头”等等专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手段,但“诉诸视觉”“瞬息即逝”这些大框子却把它套住了。有才能的电影作家,面对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人笔下的几页乃至几十页的心理剖析,恐怕也要无能为力吧?

“意识流”手法,把小说揭示人物心灵的功能,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某些方面,竟然将事物推向它的反面。鉴于小说在心理描写上的独特功能,“意识流”派的作家们,以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为描写对象,运用诸如内心独白、幻觉、自由联思、客观心理描写、心理剖析等等手法,以独特的途径反映社会生活。应该看到,从艺术的角度看,意识流手法的出现,是小说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长于心理描写的小说,为什么不在心理描写上大显身手呢?然而,物极必反,任何事物的无限制的伸张,一定要走向它的反面。意识流派作家们,沉迷于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快感,竟然忘记了小说本身。什么是小说?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去限定这一祥式,总不至于遭到反对。小说是在相应的环境描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塑造具有典型性的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用以广泛地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要写人,写心理是写人物的内容的一部分;小说要通过故事写人(这是做为阅读文学的一个先决条件),一旦有什么东西排斥了故事情节,则势必影响艺术效果。意识流派的小说家,用心理描写冲击了一切,也就冲击了小说

本身。心理描写只是小说诸多手法之一,尽管它是有力的手法,但也不能恶性膨胀去代替一切。这正如一个人的双手,人们都希望它壮实有力,但如果它大过了身体,则要造成灾难。

我们欣喜地看到,意识流手法,在我国当代小说中得到了应用。中国作家们,对这种手法加以批判吸收,取其长,弃其短,增强了自己作品的表现力。例如,王蒙的《春之声》、《布礼》,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等等,都因此种手法而使作品

生色添采。

意识流手法,还不只限于心理描写,它还影响到结构等方面,这里不多谈了。

(二)小说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的叙述,可以做到完整、多变。

敷演故事,本是小说形成后即着力注意的艺术焦点,所以既使是当它转向偏重刻划人物时,也不能不在这方面积累下大量的经验。何况,小说不管是讲说还是阅读,总是要靠故事情节来吸引听众和读者的。

叙述故事的技巧,历经各代积累,到了当代小说中,有了惊人的发展。本来,人世间的各种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为了在表现它时与之相适应,逼得小说艺术不能不如影逐形。故事的表述,应该巧妙地做到“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同时,它本身又该首尾相

贯、摇曳多姿。小说在写人时很少禁区,在叙事时同样无甚障碍。这种叙事表现上的独特优越性,明显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现实生活是丰富多采、错综复杂的,世间的事件千头万绪、繁缛纷纭。从时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绵延数年,源远流长;从空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牵涉几地,场景广阔。俗称“一口难说两家事”,该是文艺家对此难阻发出的慨叹。

小说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独占的方便。一椿上下几十年、左右数万里发生的大事件,用剧本表现它,要用许多场次,而场次过多过碎又势必为表演带来困难。诗歌虽可以借助于它独有的跳动式的节奏,在表现时间、空间时一试身手,但总是要给人以凌乱、破碎之感。小说则不然,它可以上溯下延,虽概括漫长的岁月,仍能保持其连贯;它可以左勾右联,虽漫写众多场景,仍能保持其完整。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可否回忆往事,可否畅想未来,对不同时态中的事件可否交叉进行叙写,其它样式对此望而却步,小说却可以挺身而出。几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平行发展又互相制约,进而纠缠绕缭,小说可以对其有条有理地加以叙写,这又为其它样式所不及。能用二、三千字的篇幅写一个人的一生吗?叶圣陶在《一生》中做到了;能够用一只笔写出互相勾联牵涉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吗?茅盾在《子夜》中完成了。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特殊的灵活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依自然顺序进行的。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显示了事件的内在逻辑,是表述它时不可动摇的主干。然而,总是按部就班地叙写,未免使人感到平板。艺术是用有限的内容去反映那无限的世界,以少胜多是应该遵

循的总的法则。在诸多事件中,难道没有主次吗?一个事件中的各个环节,岂能轻重均等?重要的结局,应该使读者先睹为快;虽属必要但易使人生厌的交代,最好是分散进行。小说叙述故事,可以使其中的情节串动、跳跃、顿宕、隐藏;正是在这诸多技巧中,使故事的表

述生辉。在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死,由于作者把它倒置在故事的开头,该是多么撼人心弦。在《药》这篇作品中,从第三节到第四节,一下子就跳过了几年,又是何等地筒劲明快。

短篇小说,把上述的灵活性发展到了极点。为什么在生活中撷取一、二场景,竟然上下勾联、左右牵涉地写出在漫长时间、广阔空间发生的人与事,恐怕得力于对小说这种特点的运用。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大的孕含力。小说以故事为经,以人物活动、场景描绘为纬,交织成一部部生活的书。在小说中,故事的进展恰似流动的河水,载着人物们向前行进。这股河水的容量是巨大的,简直可以负载一切。有才能的小说家,总是那么吝啬,他们不肯轻易地推进情节,这使一般看热闹的外行颇惑失望。随着情节之水的流动,人物做尽了自己的戏,环境也得到了足够的渲染,就连作者的议论阐发也达到了尽兴。在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摩夫》一书中,整整的第一部,花费了十多万字,主人公仍然象开篇那样躺在床上。这在剧本中,怕是不能令人容忍的吧?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整章的议论文字,穿插在故事发展之中,恐怕人们对此也不敢轻易否定。说讲文学,似乎从此点得到启发。一部武松的故事,可以说上几个月;“血溅鸳鸯楼”这在电影、戏剧中只能打上几分钟的事件,说书时竟要费上几天。

中国小说,具有说故事的传统,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外国小说,由于它的发展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偏重静态的剖析。前者,生动活泼、引入入胜,但不免失之单薄,特别是不利于人物刻划与评论抒发。后者,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但不免失之沉闷,对习惯看故事的中国读者,不利于普及传播。鲁迅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第一人,他在中国小说的传统技巧基础上,吸收外国小说技巧的宝贵经验,铸造了一种全新的小说技巧。鲁迅的小说,注重在故事的演进中,通过人物自身言谈举止刻划人物,但在关键处所,也不排斥对人物的深入剖析。令人感到婉惜的是,他忙于战斗,转而运用杂文武器,茌小说创作上只是开了个头,就那样戛然而止了。

(三)小说对人物活动背景的描写,可以做到细微、具体。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之中的,脱离特定历史条件、政治形势、自然氛围的人物是没有生命的。问题还不限于此,文学作品的背景环境的渲染,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显示社会生活的时代的、阶级的、地域的、民族的气息。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文学作品中那随意点染的一件器物、一个细节、一片场景、一种气氛,也许与故事演进、人物刻划并无多大直接关系,但却可以从它们身上看到一个特定的时代。这种点染,增强了作品的厚度与深度。后世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民俗学家、宗教学家、地理学家,乃至推进历史前进的政治领袖人物,都可以从托尔斯泰、契诃夫、巴尔扎克、左拉、狄更斯、马克。吐温、曹雪芹、鲁迅等等巨匠的著作中,去吸取营养。一一这些,都是小说家,说小说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恐怕不是偏颇之词吧!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有很大的随意性。这里没有丝毫的贬意,“随意”者,随处可行也。在小说中,可以专门介绍形势、描写景物;也可以在人物活动中,就目之所及捎带写出;还可以随着人物心情变化,使景物形态也随之变化。鲁迅的《一件小事》,几处写到

了“风”:人冒着风,风伴着人;事因风起,入以风显。《白光》中,又几处用到了“月”。月伴着人,月衬出心。一一这里的“风”与“月”,是随手点染的,既省力,又讨好,可以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与剧本就大不相同了:剧本中的每一场,景物固定,既不许中途变换,又很难随时添加。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又能做到有深度。一定的场景、气氛、细节、器物,总是有它历史的来龙去脉,有它现实的底蕴根源。如果能从生活中挖掘、选择具有深厚内容的细枝末节,往往起到超乎寻常的作用。这仿佛从肉猪身上割下的一块肉,它联系着周身的血脉与

神经。鲁迅在《孔乙己》中描述了鲁镇酒店的格局,它不单为主人公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场所,也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旧社会各阶级依照严格界限交往应酬的画面。老舍笔下的北京城,那漫天的黄沙,那酷热的夏日,那皇族的养鱼玩鸟,那军阀的聚宴堂会,那说书的、卖艺的、保镖的、讨饭的、拉车的、算卦的等等三教九流的生活细节的描绘,为我们提供了20世纪初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完整图景。

(四)小说对人物进行评论抒发,能够做到灵活、深刻。

写任何作品,都是为了表露作者的思想。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评价、主张,通过作品中人物表现出来。这种政治倾向,当然主要靠作品的情节与人物“自然地流露出来”;但是,也不排斥必要的评论与抒发。如果在关键症结之处,结合具体描绘,或画龙点睛,或条分缕析,在形象感染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则会大大地提高艺术效果。我们拿小说与剧本比较,就会发现: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随时随地出场,而在剧本中作者通常却只能退居后台。小说的作者,不单在叙事写人时,把自己的喜怒爱憎,浸注其中,而且,可以象一个万能评沦家随时表态:对事件,他可以予先提示,也可以事后阐发;对人物的言谈举止,他可以赞恶褒贬;对一些细枝末节,他可以充分挖掘它的内在意义;对不同时、地的事物,他可以联系比照,显示出本质和规律。

小说中的抒发评论,是十分灵活的。首先,小说的叙述者,就是一位合法的评论人。叙述人与事,作者先表态,使得读者不能不顺着这个思路走。其次,这种评论取材格外方便,可以就事论理,可以归拢小结,可以联系对比,还可以联想生发。又次,评论的角度是可以变化的,不单以叙述人的身份加以评论,就是以书中人物身份也可以评论;有时,还可以拟设论敌,然后加以论辩。

柳青的巨著《创业史》,在运用小说这抒发评论的手法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从小说的开卷,到受到干扰勉强完成的二部下卷结尾,通篇充满了论辩的战斗气息。小说的“题叙”,写了一九二九年陕西饥饿史上严酷的一页,这里边写了多少作者的感叹。主人公梁生宝出场了,作者如同一位“尊神”在守护着他,对于他的事业,发出一通又一通赞语;而对于那来自敌对势力的攻击,作者多次挺身而出去抗击;对那来自人民内部的误解,作者不厌其烦地去劝解。合作化这一空前的事业,在它的每一里程上,作者在做出形象反映的同时,又都做了理性的阐发。

小说的抒发评论,可以做到旨远意深。生活中的事物,哪怕是一些细枝末节,都浸透着生活的浆液,能否深入地开掘它,在于作者的才识。小说为这种开掘,提供了方便,只待作者去发挥才力。一包零碎的纸币,在剧本中出现,只不过是件小道具,然而在小说《创业史》第五章中梁生宝的手里出现,却不同凡响。作者先是慨叹道:  “钱对予那里的贫雇农,该是多么困难啊!庄稼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使唤。”接着,作者对这包零钱做了具体描写:“打开红布小包,又打开他妹子秀兰写过大字的一层纸,才取出那些七凑八凑起来的,用指头捅鸡屁股、锥鞋底子挣来的人民币来……”当梁生宝“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的时候,作者又禁不住感叹了:“这五分票再装下去,就要烂在他手里了。”这里边,并不多费笔墨的抒发评论,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农民深厚的情意,也表达了他对在合作化大路上奋斗的带头人的由衷敬爱。显然,在其它文学样式中,是很难挖掘出这一细节的生活底蕴。因而也难使这种阐发达到如此的深度的。

通过上节的简略研讨,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的艺术表现力,较之其它样式来说,是突出、优异的。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表现出那么多的独特技巧,不能不使人重视这种文学样式,以便更好地表现社会生活。然而,正如本文开篇时说的那样,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小说在具有强大表现力的同时,也有它的弱点。我们应该正视它,才能弃短就长。

小说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靠阅读,为了抓住读者,要有形象。鲜明的人物,具体的场景,为小说所不可少。如果说剧本较为概念,而可以由演出来弥补的话,空洞无物的小说则难以挽回败局。

同样是由于上述原因,小说要有故事。故事恰如一条金线,串起人物、场景、细节等等珠玉,才形成了完整的工艺品。叙事诗如果故事性不强,可以由浓重的描写、抒情来补救,而没有故事的小说,终难取得好的效果。

小说的容量大,它可以容纳那与情节关系并不紧密的次要人物、环境场景、细节器物、抒发议论,但往往由此产生偏差。有的作者随意穿插、尽兴阐发,使小说拖沓臃肿,破坏了作品的有机结构。

以上种种,都提醒作者们掌握艺术的辩证法:样式的优异之赴,恰是应该着力发挥而又格外节制之所。

当前,祖国正在朝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沸腾的生活向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各种文艺样式的表现力,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上述要求。我们祝愿小说这一支花,在百花园中继续放出异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的艺术路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舞蹈生涯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时候刚上小班,妈妈给我报了一个舞蹈班。每次在晚上7点的时候,上舞蹈班。

每次,上午舞蹈班的时候,我总是兴趣盎然,每当有:圣诞节、六一儿童节、新年、幼升小的同学举行毕业典礼……都有我的身影。我们每天上舞蹈班的时候都会选出那些参加活动的人。记得有一次,我被舞蹈老师选中了一个舞蹈,对于那个时候那个舞蹈的动作特别难,我练一次学不会,练两次也学不会,反复练了好几次都学不会,第N次的时候我找到学会的同学教我了一边,我还是不会。那个时候我特别的发愁,连饭都吃不下,觉都睡不好。我那天晚上小声的哭,舞蹈老师发现了我,就说:“雨凡,你怎么啦!”“我……我还不会那个舞蹈动作。”舞蹈老师就说:“没事,我来教你!”在老师反复的指导下,我终于学会了。

到了二年级,我一开始老师报得是小提琴特色班,可是我感觉我不应该放弃我的梦想,就转报了舞蹈特色班。

逐渐的,我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我吃的越来越胖,在舞蹈班中越来越跟不上,而且,马老师的错误范例都是我,我就先退了特色班。

等我减肥成功了,再继续我的舞蹈生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国画艺术之美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艺术,高雅的歌剧、绚丽的油画和抽象的根雕都令我叹为观止。也许有人会说艺术离我们生活太远,其实你只要拥有一双发现美得眼睛,生活中处处都有艺术。

比如说我今天在作文班发现的那幅水墨画――“高山流水”图。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便被它深深吸引了,仿佛已置身其中。青山绿水间,伯牙与子期正品味着这番无与伦比的美景。伯牙修长的手指拨动琴玄,声音清脆悦耳,与身旁清澈溪水的叮咚声相得益彰。伴着大自然的旋律,伯牙与子期一唱一和,伯牙弹琴,子期吟诵着美妙的诗篇。“高山流水,知音无限”描述得便是这番景象吧。

近处,山林中隐居的鸟儿也都飞到了悬崖绝壁旁那片苍翠的松林,一边扑腾着翅膀,一边叽叽喳喳地谈论着,好像在赞美这一对默契无比的知音。我感受到此时的琴声变得浑厚有力,正如悬崖间那湍急的瀑布,远看如烟,近看似潮。瀑布下面的深潭中,鱼儿扑剌剌地蹦出水面,给整幅画增添了灵动感。

琴声与大自然的和弦吸引了林中的猛虎,它在潭前的松林中对着火红的烈日仰天长啸,与壮观的构图匹配得恰到好处。我望着火红的烈日,伴着心中那动人心弦的琴声,陶醉于青山绿水间……

我曾无数次感受受过这美妙的画卷,不仅如此,“高山流水”图让我对水墨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决定学习创作水墨画,在创作中体会水墨画那别具一格的美,让中国传统国画艺术走向世界艺术殿堂。

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艺术;只要用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美好。期盼有一天,我也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品,让后人感受国画艺术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说话的艺术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也是一门很有讲究的艺术

如果你跟朋友吵架生气了,其实,只需要三个字:对不起。也许就可以化解“危机”。

七月份的一天,天气晴朗,明媚的阳光照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可是,我们四(3)正在进行“水与火之战”。张君明扯着嗓子说:“喂,笨蛋,你的破笔借我用一下哈!”李依林生气了,脸蛋憋得红扑扑的,大声说:“你说什么?”“笨蛋!”张君明一脸无所谓,李依林和张明君你一言我一语地吵起来。幸亏,上课铃解除了“危机”。

第二节下课,张君明知道我乐于助人,对我说:“大神啊,麻烦帮小的借支笔吧!大神的大恩大德,小臣铭记一生!”

我小声地对李依林说:“小林子?张明君就是这样,别生气了!”“唉,小聂啊!你不知道……”她吐槽完后,我对她说:“你的衣服真好看!”一句话说得她心花怒放。张君明在一旁心急如焚,我看了他一眼,才慢慢地对李依林说:“我忘带黑笔了,你能借我吗?”

我把笔转手给张明君,笑着说:“厉害不?”“大神啊!不一样啊!”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烙在了我的心中,成了我的座右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完美话题作文_小学生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就像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可能完美。

——题记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完美,但我们不得不悲伤的相信:一切都不可能完美。在追寻自己完美的道路上,经历了太多事太多的人,明白了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命中注定了每个人不可能完美,甚至连触碰“完美”这个完美的词也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是美的代名词,是一切太美的事物的形容词,对于它,在我们看来只是一个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的梦,它不会太完整的在一个人的身上淋漓尽致的体现,更不要说拥有。

我们在走在岁月碾过的生活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追求完美的最直接最普通的方式,因为每个人都在用这种方式生活着来追求属于自己的完美,有人说:“追求完美就是追求幸福。”我肯定它不是对追求完美最正确的理解与答复。因为我相信追求完美并不一定就是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去发现去体味幸福的每个风景。因此幸福往往比完美来的容易。而如果一个人过于完美,那他就愈加可怜。他在自己追寻完美的道路上突然的完美无缺,那么他就在剩下的路途中中止了他追求完美的脚步。他将无法体会到有所追求,有所希冀的感觉,他无法体会到所爱的人给予他一直想拥有却一直追求不到的东西的幸福滋味。

一个人如果太完美,就走的太快了,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如果走的太快,就无法欣赏到绽放的鲜花,温柔的清风,和滋润的小雨。也无法经历狂怒的暴风,滂沱的大雨,和蜿蜒的道路。他无法欣赏幸福,也无法经历磨炼。他所得到的只是完美。而不完美的,反而在路途中寻觅到了幸福,其实,这才是真实的美丽的。

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会完美。其实,世界上的一切都不是完美的存在。其实,近乎完美远比完美更完美。其实,生活就是完美。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太完美。那么,请你记住:世界也不是完美的。

如果,你在追寻完美的路途上苦苦追求却始终看不到完美。那么,你应该拥有幸福了。如果,世界上的一切会完美,那么,追求完美就是一种徒劳的旅途。那么,生活的另一种方式就消弭了。那么,完美的一切都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我走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岁月的流逝迷失了我的方向。我没有继续,我蹲下来,在迷失方向的路口蓦地,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我仰首,笑了,连流星都不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身边的艺术作文300字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艺术?恐怕无法用一件东西来形容它,艺术大到一处名胜古迹,也可以小的一个衣服上的图案。总之呢,艺术是无处不在的。

我身边就有很多的艺术,比如我书桌上的那只塑胶球小狗、墙上挂着的那幅十字绣、字贴上写着的书法,甚至妈妈手机上的一个小吊坠也算是艺术。

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一只用塑料球做的小狗模型,大概有一个拳头那么大,它是几个月前妈妈送给我的哦……

每天下午当我放学回到家中时,便会看到披着一身晚霞的小狗静静地看着我,仿佛有话要跟我说,这时,我便坐在它旁边,一边抚摸着它那被夕阳染成淡红色的脑袋,一边与它说着话,这时,我就忘了它是一件工艺品,而是一只名副其实的"看门狗"。

这只小狗身上仅用了三种颜色的塑料球构成,但看起来并不单调,反而给人一种花哨俏丽的感觉,它的眼睛和鼻子是用黑色球做的,四肢和身体都是用白色球做的,耳朵和尾巴是用红色球做的,最后,再锦上添花似的在嘴中加了一个红色球当作舌头。乍一看,还真觉得是一只迷你版的小狗在吐舌头。

艺术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用心去听、赏、说,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独特的艺术作文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在人们眼中,所谓的艺术都是那些华丽的东西,但是在中国这个国度里面,一些朴质的东西,也可以说成是艺术,一种独特的艺术。

就拿书法作品来说吧,中国的汉字历经过多年的沧海桑田,汉字的演变过程,也是极其多的,然而,每一个汉字,却是如此美丽,特别是草书,龙飞凤舞,有一种凌乱但是却极其美丽的样子,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就有这样一位人,也是拥有独特的艺术的,这个人就是板桥体的创始人——郑板桥。

关于郑板桥,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是了解的,它的板桥体非楷非隶,看样子歪歪斜斜,却有一种独特的美丽,每一个字都有些大小不一,但是却有一种大同之美,这,算得上是中国文化史上面一门独特的艺术了!

如今,人们却以不一样的眼光看待艺术了,不在欣赏那些和而不同的美丽,只是欣赏那些浮夸的“艺术”。

生活需要独特的创新,独特的艺术也是需要人们的阳光和欣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一件艺术品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在家卧室的转折角有一个醒目的橙色南瓜。这个南瓜是的婶婶送给奶奶,奶奶一直摆放在的家中。这就是喜欢的艺术品。这个南瓜直径大约是36厘米,顶端有一个大约4厘米的花把。一大片的橙色中,有一小点的绿色,整个搭配的非常协调,越看越像《灰姑娘》里的南瓜马车!

这个南瓜是陶瓷的,重约3斤。表面非常的光滑,冰冰的、硬硬的,但是能让人爱不释手,就像捧着一个聚宝盆。那深绿色的花把有点透明,给人们想象的空间,同时也增添了几分活力。一个南瓜整体被分成了10份,真是十全十美呀!这个南瓜构造较为简单,跟农民伯伯种出的南瓜样子、构造是一样的;这个南瓜不是那么的鲜艳夺目,而是一般的橙色,让人感到生机盎然、心旷神怡。这简单朴素的景色比镶着奇珍异宝的陶塑南瓜好得多它以简朴、素气而引人注目。

这个南瓜做的非常逼真,真像刚从蔓上摘下来的新鲜的南瓜!玻璃南瓜表面泛着亮光,再不开灯的情况下,把玻璃南瓜放在餐桌上,贪吃的人肯定很想冲上去咬一口。

玻璃南瓜那朴素的颜色是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它的诞生是于玻璃陶艺工人那双勤劳得手分不开的。这个南瓜,为家增添了几分姿彩。因为玻璃陶艺工人丰富的想像力,必定会有更多人得到更美的艺术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艺术的传承作文800字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艺术,早在千年之前就已存在,它与人类几千年来的智慧相互融合,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宝贵的结晶,而这些结晶,也就是历史的见证物。陶艺也是其中之一,而我今天终于有幸亲身体验一下这陶艺的妙处了。

跟随着少年文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我来到了做陶艺的地方,立即惊喜地看到这里到处都是精美的陶制品。有的是罐子,有的是盘子,还有一些小葫芦形状的东西。很快,我们组的第一项活动便开始了。陶艺大师拿来了一大块陶泥,启动一个酷似圆盘的工具,圆盘不停地转着,好像永远也不会停。大师把陶泥放在转盘上面,双手如同抚触一样轻轻做造型,奇妙得很,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小葫芦出现了。令人眼前一亮,看得我们都跃跃欲试,大师好像明白我们的心思,他让我们大家挨个制作陶制品。开始看着别人做,我总觉得他们慢吞吞,看上去明明很容易的事情,可他们半天就是弄不好,我在一旁瞎着急。好不容易,总算轮到我了。我眉毛一挑,撸起袖子,一弯腰坐到凳子上,摩拳擦掌,既紧张又兴奋。我将手伸到水盆里打湿,将手放到陶泥上,给它制作起了造型,可陶泥就是不肯听我的使唤,一下子就歪倒了。一位大师走过来,帮我修正了一下,它又变直了。我好生纳闷,为什么大家手上的陶泥都不听使唤,而一到几位大师手上就温顺无比了呢?用了十多分钟,我竭尽心智也只是做出来一个怪模怪样的碗,碗边厚的不得了,感觉装东西也只能装一点点,真是失败啊。“看事容易做事难”我摇摇头,无奈地想起妈妈常常说的一句话。

接下来就是给陶器上色了,我捧抱起一个米色的大陶罐,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歪着脑袋动脑筋想了想,我把陶罐顶部和底部涂成了蓝色,在中间画了一朵粉色的荷花,再给周围画上一圈古香古色的花纹,我的作品便完成了,站在近处欣赏一会儿,再站到远处欣赏一会儿,我非常的满意,甚至有些小小的得意。我还和它来了一张帅气的合影。

快乐的时光总是跑得飞快,让人难以抓住。很快,无情的时间便结束了这一天的活动。这一天的陶艺给我带来了很大快乐,艺术带来的不仅是美,制作美的过程更是让人快乐,让人心情愉悦。陶艺是几千年来老祖宗智慧和心血结晶,是无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来守护,来学习,来传承。我愿意做其中的一员,希望你也一样,让我们更多的人来爱护和传承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完美与残缺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某天,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被乌云无情的驱逐出境,你是否觉得那是残缺?或是完美

喜欢在安静的夜晚走在幽僻的小路上,然后轻轻地,漫漫地抬起头,仰望那无数双闪烁的小眼睛,还有那弯弯的月亮。也许会赶上元月十五的机会看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不完美,然后心中又不免有些失落。其实,残缺和完美只有一步之隔,只有当你站在中界限时才会懂得他们原本就是一个整体,也只有他们同时存在,才会放射出变幻无穷的生命光彩。

总觉得乌云是丑陋的象征,它的出现往往会破坏一幅扣人心弦的画面,可是你又怎能知道,即使再完美的东西也有残缺的一面,可正是因为它残缺才越显示出其真正意义上的完美。例如生活,平淡无奇中总会略带瑕疵,快乐幸福中也往往会吵吵闹闹,如果没有这些残缺的出现,那你的人生岂不是太了无生趣?不可否认的残缺其实正是完美的升华……

古人有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如果没有黄昏的来临,又怎会衬托出夕阳的美妙绝伦?换一种说法‘红花还需绿叶衬’。但并不代表红花才是最美的。相反,那片默默无闻的绿叶的奉献精神才是人们眼中真实的完美。残缺并不代表我们的心会随之堕落,或许正因为有残缺,我们才会更有勇气的去追求完美,力争上游,不断地向前走……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诗人虽有无法诉说的忧愁,但却用最真挚的语言表达出他心中的伤感。后人即使品不出这其中的酸甜苦辣,相信也会对此诗情有独钟。特别是对那些境遇相同的人更是一种美的诠释,残缺的表达……两条平行线虽然总是平行的,相信也会有相交的一天,因为再完美的东西也是残缺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完美与残缺

全文共 1307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它总是不尽完美的,现实有时总是残酷的,只给我们留下美好的一半,然后把另一半藏起来,它总是赋予我们热情,引诱我们去寻觅,却又总是留下更多的思索与惆怅。我们无法要求世界去完美,就像我们无法要求自己一样,但是只要用心去寻找,去感悟,就会发现相对比较残缺的美。

残缺,在我们心底是可怕的,但是用心去体会却发现,残缺其实并不是那么可怕,就像断臂的维纳斯,她就是残缺的美,她的魅力就在于那只断臂上,如果她与我们一样是完美的,那她美吗?

不知道为什么,我开始欣赏破碎的东西,有时我会认为完美并不是那么好,就像早晨的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上,会觉得自己金灿灿的,感觉还是完美的一片阳光好,但是当你站在树下,阳光透过叶子照到自己的身上,斑斑点点,这就是破碎的美,难道你说这破碎的美比一整片的阳光要逊色?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大地一片红色,这是一整片的美,真的好美,但是当你站在断墙后,站在夕阳无法完全照到的地方,你就会看见特殊的不同于外面景色的,支离破碎的美。透过大大小小的破洞,照射在地面上,各种各样不规则的图形,无数个斑点汇成了一幅奇妙的抽象画。当夕阳的光辉消失在地平线上后,黑夜将世界吞噬了,只剩下了黑白的景色,当月亮出来时就不会有星星吗?看吧,整个夜空都被月亮照亮了,想要寻找星星,目光却不由自主的看向了那完美的白,的确这时候的完美要比残缺好,因为我们的眼睛已经被月填满了,唯独有偶,我靠在一棵树上,面向西方,树冠把月亮挡住了,只有几片破碎的白映在背上,但是眼前的是许许多多的星星,这里一颗那里一颗,仿佛在玩游戏,又仿佛在聚会,比那孤独的月美多了。

完美与残缺真的很矛盾我希望一切事物都是完美的!果不出所料,今晚的月是那么圆;暗蓝的星空是那么美;竹林又是那么的幽静。一切的一切仿佛在静中生在静中灭…我不要这般憔悴,不要这般萧条,不要这般冷寂…然而完美的背后总有破碎。支离破碎才是美!残缺才是美!残月是美的!在它最暗最弱的时候是美的!它在慢慢积蓄力量,拼命的努力绽放出光彩!然而它疲惫了,就在刚才!它孕育而升的是一轮满月!它光净,耀眼,夺目!那散落的满地碎银,便是这残月之前所谱写的美丽画卷!!它即将孕育而生出新的满月!

枯叶是美的!在它最黯淡无光的时候是美的!它在慢慢贮藏力量,力求保存充足的营养!然而它困倦了,就在之前!它还茂盛苍翠地挺立在枝头!它青翠,透明,光鲜!那散落的荫下的斑驳星点,便是这枯叶所做的伟大诗篇!!它即将作为营养,为新生的叶做准备!

换一种角度来看,其实任何事物也有可爱的美丽之处 ―― 残缺美。因为太过一帆风顺,太过于完美,反而腻味无趣心生厌倦不值得珍惜了……残缺真的很美!

真的!残缺也是一种美!比完美无缺的境界还要高!因为破碎证明了它之前的完美!也说明即将会造就新的完美!也许有些事物它完美的时候我们并不觉得它是完美的!只有它破碎的时候才会让我们懂得珍惜!!!

美丽不因残缺而晦涩!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残缺更增添了美丽的成分。

残缺与完美这两种极端的字眼,它都是美的,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缺一不可,天下物无全美,世界上没有真实完美的东西,但是过多的残缺也是不行的,那么是完美无缺的美要好还是破碎的美要好呢?我无法做出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精彩的艺术节作文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一晚上,三——六年级的同学去体育馆观看艺术节。

大家排好队,井然有序地来到体育馆观看节目。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节目就是《最美孝心少年》和《献给母亲的诗》。《最美孝心少年》讲的就是一个小女孩她失去了母亲,只有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爸爸和一个聋哑的弟弟。她每天出去卖报纸,一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她浑身被淋得湿漉漉的。晚上,她梦见了爸爸可以站起来了,拍了拍自己的肩膀,梦见了弟弟可以说话了,还会唱歌了呢!

《献给母亲的诗》就是这样写的:当你双眸充盈着牵挂,你就是否还在为孩子的远离饱含泪水,久久不肯归家;当漆黑的发丝变得斑驳,当蹒跚的脚步不再轻盈,你就是否还在为孩子的归来饱含期待,早早备好饭菜。我知道,你注视,在我的背影消失的地方;我知道,你眺望,在我的身影出现的方向;我知道,在家里,有我儿时的记忆,有我熟悉的味道,还有我深爱的母亲的甜蜜的微笑。

不知不觉晚会结束了,同学们都意犹未尽地离开了体育馆。

这次活动真令我难忘,真希望学校能经常举行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还给大家带来展现自我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完美?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见,人的一生不可能尽善尽美,因为不完美,才有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志士的不尽探索与追求。然而遗憾的是,没有人能因此而使各自的人生完美。

我们是凡人,不是神。凡人做的衣服不可能像传说中无缝的天衣一样,但倘若真的有“天衣”,那么“无缝”便会是它最大的遗憾。试想,由谁愿意自己身上的衣服像塑料布一样贴在身上呢?

生命因残缺而美。一个家庭完整、四体全存的健康人可能会因犯罪入狱,像一块顽石,质地本来不错,却被风化侵蚀的丑陋无比。而往往是那些身体残疾的人,他们不甘于这种既定的不完美,勇于拼搏,使自己被“残缺”打磨雕琢,从而性情变得乐观、坚韧,近于完美。残缺使人性的遗憾完美。

在印度,人们如果说一个姑娘美,常以月亮作比,他们说:“多漂亮的姑娘呀,你美得就像月亮一样!”月亮美,但它不完美。月圆的美在于它的难得,而月亮真正的美却在于月缺。月缺的时候,上弦月如柳叶弯眉,令人不禁遐想,美得让人心生怜悯之意;下弦月则因写满了游子望乡的情思,悄悄的一头坠下,一个缺断的弧撩起了思乡人的心伤。残缺使自然的遗憾完美。

维纳斯之美,美在她的线条,更美在她的断臂。使人难忘的不是她的精作的雕工,也不是她的历史背景,而是她残断的双臂:残缺之美使她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林黛玉之美,美在她的“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更美在她的体弱多病。

可见残缺使艺术的遗憾完美。

天底下所谓的“完美”大概都是一样的,而遗憾却是各有各的美。

所谓遗憾者,就像是“完美”的母亲,它总是默默地站在完美的样子里,静静地注视着它,嘴角还挂着微笑。事实是,太多的遗憾衬显出了完美。没有遗憾,完美何存?

有了遗憾,我们的生命才不会有更多遗憾。感谢残缺,又是你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但是这个世界大概就是因为有了残缺才使这个世界变得接于近完美,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残缺,人们也就无法知道这件事完美是怎样的,人们也就不会再有进步,不会有希望与追求,更不会有发展而言,因此残缺是完美的奠基石。

就像做人一样,没有哪一个人可以说自己做的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没有一点的错与后悔。

生活中总是不尽完美的,它只给我们美的一半,而把另一半隐藏起来,总赋于我们热情,引诱我们去寻觅,却往往给我们留下的是怅然。人们往往在得到的时候同时也会失去某些东西,就像人们常说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就像有时候我想到奶奶家吃饭,但书却在家里,就只能回家而不能到奶奶家。生活中是没有完美的,或许生活正是有了残缺才使你的生活跌宕荡起伏。人生是一条悠远的长河,如果没有樵石,没有落差,没有高低不平曲曲折折的河床,那么也就没有美丽的浪花和响彻云霄的涛声。如果生命没有残缺,那么就像徘徊在一潭沉寂的死水中,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让生活出现许多磕磕碰碰。这样才有美的感觉,残缺的美更耐人寻味。生活中才更加体现出了美与残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完美?

全文共 1138 字

+ 加入清单

——寻找身边的文明小故事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礼仪,具有优良的礼仪传统。千百年来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讲究礼仪名人美谈。孔融让梨给父母兄弟,张良为老人穿鞋而得天书流传至今,仍然被人们赞颂。伟大的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我们的祖先是充满智慧的,他们知道礼仪的价值,因而倡导了礼仪,发展了礼仪。

可是中国虽然号称礼仪之邦,但现在却被世界很多国家排斥在礼仪国家之外,是自诩过了头,还是现在的要求和标准提高了,而我们的礼仪却没有与时俱进?眼看着一家家礼仪公司成立,礼仪和文明行业方兴未艾,学礼之风日盛,商务的高度发展伴随着礼仪的一路高歌走来,无论在公众场合,还是对外交流上,礼仪都被当作一门新的学问提出来了。有人惊呼:中国的礼仪之邦称呼何在?五千年文明何在?

现在世博将近,上海也即将面临全世界的关注,我们身为上海的小主人,自然必须担当起迎接外宾的重任,自然要学好文明礼仪,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文明形象,重视起自己的言行举止。

身边的文明故事处处呈现,陈玉柳同学便是我身边学习的好榜样。还记得是一个星期三,有一次我吃完午饭,一个人慢慢腾腾的往教室走,经过学校楼梯口的垃圾桶旁是,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蹲在地上,我好奇的走过去,原来是陈玉柳同学看到垃圾箱旁边掉落的许多的桔子皮,正在把他们一个一个捡进垃圾桶里,我看了连忙帮他一起捡。就在我们快完工时,一块桔子皮从天而降,掉在了地上,是一个小男生,他顿时满脸通红的站在那里低下了头。陈玉柳看了他一眼,不动声色的把地上的桔子皮捡进了垃圾箱。我有些生气,但陈玉柳站起来,对小男孩笑了笑:“不要那么害怕,我知道你明白自己的错误了,下次不要再犯了,知道吗?我相信你!”“恩!”小男孩有些紧张,但从他的表情能看得出他想要改正错误的决心很多。在洗手时,我有些不解的问她:“陈玉柳,那块桔子皮是从你头上飞过的,你不生气吗?要是我一点好好教训他一顿!”“有什么好生气的啊”陈玉柳依然带着她的招牌微笑“犯错误没关系,主要是要改正,而且宽恕别人也是一种文明啊。”陈玉柳用它的实际行动来提醒我时时刻刻要注意自己言行,我受益匪浅。

我们要明白文明有时只是一张纸的厚度,一弯腰的高度,亦或是一个垃圾桶的距离。要做到文明其实很简单。比如:做公共车的时候看见有老弱病残孕让座,上车的时候主动购票;把吃的瓜子皮放在一个小方便袋里,吃完的时候把它扔进垃圾箱等等的一些小事。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

文明就是这样,“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也要提醒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让我们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动作做起。携起手来,以礼修身,完善自我,为迎接美好的世博盛会而努力,更为创造一个和谐幸福的世界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小艺术角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教室非常漂亮,有百花园,有芳草地,还有书艺梯行,我最喜欢百花园。

百花园是由好几幅画组成的,有线描,有水粉,有铅笔盒。我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是一幅线描画,画的是一个女孩儿坐在一堵墙上,旁边卧着一只猫。那个女孩传了一件花格子短裙,乌黑的头发遮住了眼睛,双手放在腿上,好像很不开心的样子,而那只猫却眯着眼睛,嘴巴变成一条直线,好像替女孩分忧。我想,女孩是要考试了吧。看她的样子,好像不太会学习,她是不是最怕考试呢,可能因为每次成绩考得都不理想,她怕看到父母和老师失望的表情,怕看到同学嘲笑的目光,她多想考个好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呀。

又或者小女孩回家时忘了带钥匙,刚好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调皮的她跳上墙头,眺望着爸爸妈妈妈回家的必经之路,一只小野猫也跳上墙头,静静地蹲在小女孩身边陪着她,这时,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小雨,打湿了小女孩身上的衣服,也打湿了小猫的皮毛,唉,她们两个真郁闷啊!

每次站在这幅画面前,我都联想到一个有趣的故事,艺术真是奇妙的东西啊,而我们班的百花园恰恰满足了我爱幻想、爱艺术的心理,我真喜欢这里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身边的艺术作文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艺术的范围很广,不管是绘画、书法、泥塑,还是雕刻,都可以称为艺术,而我,也是一个”艺术粉丝“。其中有一幅叫《母鸡》的画,在我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画上画着一只肥胖的母鸡,看起来十分有活力,就像一位孕妇一样。它的眼睛瞪得很大,看着自己身下的稻草,眼睛里照射出的光芒,是一位慈母才拥有的。它的翅膀紧贴着身子,让人分不清它身体和翅膀的界限在哪儿。它蹲在稻草上,稻草的面积与它几乎相吻合。它好像在尽全力地使自己的体温上升,仿佛稻草上躺着几个鸡蛋,母鸡正在孵蛋呢。它的嘴微微张开,好似在欢快的说:”咯咯嗒!我的孩子很快就要来到这个世界上了!咯咯嗒!“

这幅图生动地表现出了一只母鸡蹲在稻草上的动作和神态,表达出了一个将要做母亲的欢快心情。当我第一次见到这幅画的时候,脑子里里就闪过两行字:这是一张把活生生的母鸡拍下来的照片。这个画家的本领真是高超。虽然这只是一幅画,只是用颜色比画下来的,但我却从母鸡的身姿、面部表情,我看到了母鸡对小鸡的爱。在那皮肉的后面,我看到了流淌的鲜血。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有艺术的地方就有美,让我们在生活中多留一个心眼,就会感受到艺术的美,和美的熏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身边艺术作文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艺术是一种让人辛苦的东西。在我的生活没有舞蹈的话,我可能就是人们口中的"眼中钉"我是一个既喜欢音乐,又喜欢舞蹈的女孩,因为学舞蹈需要音乐的配合,所以我也慢慢变成一个对音乐的痴迷者。我曾经跟舞蹈有着不解之缘。

我从五岁就已经和舞蹈"谈恋爱"了,可是因为我那时候家里很贫穷,没办法渠道什么舞蹈班之类的。我自己一个人只能随随便便的跳,有时候还自编自跳,自己也曾经幻想过自己是多么的会跳舞,还上舞台跳给很多人看。几年过去了,我还是那样的喜欢舞蹈。妈妈看我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那么喜欢舞蹈,就给我报了个舞蹈班。我凭着自己的信念和毅力,刻苦的练这舞蹈,上课时认真地听老师上课。

记得第一天上课时,老师不殉私情的"整"我们,我们的手脚弄得痛死了,有些人人已号啕大哭,在那个班上的人都哭了,就我没有哭,因为我知道每一门艺术都是经过刻苦的训练才有"果实"的,没有打不到的敌人坚信自己的信念绝对没有错。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和自己在家的练习,老师讲的每一课我都记得清清楚楚。不知不觉地过了两个月过去了。

我们挨过了两个月的辛苦,我们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叫我们把学过的舞蹈跳一遍。虽然老师名义上是叫我们跳一次,但是其实是一次考试,老师把我们的分数综合了一下,说谁谁谁第几名,等他说到第一名的时候,我们用十分期待的眼神望着老师,他吞吞吐吐地说:"第一名是--是--是--黄--会--群。"我激动地跳起来,耶耶的叫起来。老师看到我这样的痴迷,也不想浪费我这么一个学生,就叫我留下来继续学,不用收我的学费,不过要帮他教一下*新生。

虽然训练的过程很辛苦,但是最后的成果一定是美丽的。我既然选着这一条路,我一定会给这条路加上一个美丽的句号的,我们一起努力吧!争夺你想要的成果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追求完美作文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再平静的港湾,也有小小的涟漪;再温柔的母爱,也有瞬间的严厉;春天里,不光有和风细雨,有时也会有倒春寒和让你睁不开眼睛的风沙,这才是春天的全部内涵。

小时侯听到的诗,一直伴随我成长,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如此清晰的印象。它让幼小的我明白,世上真的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造物者给每一件事都带来了或多或少的遗憾。

的确,因为谁也没有真正见到过完美的形象,所以我一直相信完美并不美,因为它缺乏真实,缺乏自然。黛玉若没有了拿所谓的小性儿,大约也就没有了她最真实性情的展现;李白、杜甫若一生在盛世中招摇,恐怕我们便没有了那些永垂不朽的诗篇。历史,如果被停滞在某个人们尽称完美的阶段,恐怕,我们便无法从那个刀耕火种的时代走到今天。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越是美到极至的东西越含蓄地难以琢磨,那么完美,更是无法企及的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追求完美,因为追求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

大约完美,只是一种状态。数学中,我们有约等于的概念,就算没有完美,我们也不要抱着丑陋等待完美的出现。而是要在不断的执着追求中,达到一个又一个约等于完美,几乎于完美,拥有自然美、真实美的境界。在后世翻开《史记》的一刻,大家都不由惊呼作者在侮辱与谩骂声中依然不曾废远的绝唱,司马迁已超脱了肉体而存在,被后人称为完美。在后世通过黑白的琴键,感受到一种不屈不扰的命运强音流淌而出之时,有谁会记起作曲家身体的残疾?贝多芬用他不朽的乐章,被后人称为完美。一朵花,可以是完美的,并不是花瓣的完好无损,而是它在已是悬崖百仗冰的时节,依然迎风怒放。一片叶,可以是完美的,并不是它多么地光鲜完整,是因为它会化作春泥更护花,而不翩然飞舞,随波逐流。一个人,可以是完美的,并不是他的外表多么地美丽,无懈可击,而是他用自身伟大的精神感召了后世,并因此名垂千古。

也许完美并不是客观存在,但我仍然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完善自我。因为一切远大的追求都是一种美,完美也能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闪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身边的艺术作文

全文共 211 字

+ 加入清单

艺术是天边一缕曙光,给人们带来生的希望;艺术是一朵小花,装饰着人类平谈无奇的生命;艺术能够陶冶人类的情操。但是,在我看来,艺术就是雪,洁白纯洁让人永生难忘。

艺术,一个看似十分遥远却近在眼前的必不可少的生活因素。而雪,就是冬天的象征,而冬天,就是一年四季中必不可少的。雪,纯洁的象征;雪,神圣的象征。冬季来临,雪幽静飘落,清晨,打开窗户,整个世界银装玉裹,不正是艺术的体现?艺术,纯洁高尚;艺术,优美典雅;艺术,永生的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体会艺术作文400字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画画,因为画画是一种享受。画画让我精神放松,让我感受到快乐、趣味,让我在亲近大自然中神志舒缓、品味自然万物。

一开始,我还不理解美的感受,就是在那里乱涂乱画,给自己一点轻松。后来,渐渐地,我就懂得了艺术是什么,艺术其实是一种概念和一种想象、美。

我学过很多样式的艺术,有素描、速写,还有版画、布画、油画……

从小到大,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画过很多昆虫、植物、武器等等的素描画,越画越仔细,越画越生动,后来还上了阴影呢!

我最喜爱的艺术就是版画了。创作藏书票《我的舞蹈》时,是我第一次刻版画。我小心翼翼地拿着刀,颤抖地刻着,但我很喜欢刻,特别是刻到最后时看到出现了这么生动的图案,觉得很有意思,就是有点苦,因为每次都要很用力才能刻出一条线,所以累了时,我就休息一会儿,再接着刻。

对于油画,我有一种感觉—渐变色,比如说,黑色变朱红,黑色变橙色,绿色变黄色,湖蓝变酞青蓝。另外,油画的特点是颜色各式各样。有一次,我在画画时,找不到需要的颜色,但又发现了萤光桃红与花朵的颜色相近,就用萤光桃红涂上了花朵的颜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