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ld not connect to memcache and try to use file cache now!
2024最新人生哲理小故事:机智的牧童 - 开学吧

0

启迪人生的智慧故事【经典20篇】

浏览

1456

作文

522

2024最新人生哲理小故事:机智的牧童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山上有条大灰狼,又凶残又贪婪,经常咬死村里的绵羊,人们对它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把自己家的羊圈围得很高。有两个小牧童决心除掉这条恶狼。他们在山上找到了狼窝。趁大狼外出觅食的时候,他们偷偷摸进洞里,抱出两只小狼崽子。在狼洞附近,找到两棵相隔十来步远的树,便一人抱着一头小狼爬到树上。

等了一阵,大狼觅食回来了。回到洞穴里,发现狼崽不见了,就慌慌张张地窜出洞口四处张望。这时,一个牧童狠狠扭着小狼的耳朵,小狼嗥嗥尖叫。大狼闻声仰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树上,立刻怒吼着,等一下它又疯狂地扑到树下,后腿站起,又爬又抓。正在它焦急的时候,只见另一个牧童也将怀里的小狼捏得嗷嗷怪叫,老狼又发疯一般朝这边奔来,在树下又扑又跳。那边的小狼又叫起来,老狼又朝那边扑去。老狼在两棵树之间凄厉地号叫着,奔来奔去,没有一刻停息。

渐渐地,老狼越跑越慢,叫声也越来越弱。它爬着,挣扎着,最后一头扎在地上就起不来了。牧童等了一阵,溜下树来一看,狼已经断气啦。

人生哲理

敌我双方的强弱有时要看是否善于斗智,只要抓住了强者的弱点,便能促使矛盾朝反面转化,变小为大,反弱为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蕴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万事善为先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弘一法师在诵经时,丰子恺前来拜访恩师。两人漫步山中,一路峰回路转,鸟语花香,和风送爽,空气中迷漫着醉人的清新,丰子恺见山上枯树新发嫩芽,带着吃惊且敬佩的神情说道:“想必枯树为您德才兼备的灵气所感,一样样都苏醒了。”弘一法师莞尔轻笑道:“不是,缘于我天天为它们浇水施肥,所以它们得了回应,终于慢慢活了过来。”

两人边走边谈,好不畅快,丰子恺忽见一凶猛的豺狗迎面而至,吓得魂不附体倒退数步,然而豺狗在恩师跟前欢蹦乱跳打着招呼,非常友善亲昵,如同家人。丰子恺异常震惊,感慨连连,说恩师真是世外高人,连猛兽都被教化成了人。弘一法师浅笑道:“非也,豺狗早先为猎人设套所伤,我见它可怜便将它救下,并日夜为它疗伤喂食,因此它才喜欢与我亲近。”

大师继续说道:“畜生亦有母子情,犬知护儿牛舐犊。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子常惴缩。人贪滋味美口腹,何苦拆开他眷属。畜生哀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

其实不管是植物、动物都与人类一样,有思想有感情,有血有肉,有家族有亲朋好友。人类对它们好,它们也会感恩戴德,知恩图报。

感悟:心存善,胜过百日修行,万事善为先,即是创造无限可能的开始。心若慈悲,美好便无处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智慧人生作文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寓言吗?它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章体裁,通常是前文叙事,篇末一句话点明寓意。而文章的主人公也多为动物,小部分是神和人类。《伊索寓言》就记载了许多这样的故事,它们个个都体现着人生智慧

《狗、公鸡和狐狸》教我们遇事要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猎狗和狐狸》讽刺了那些自高自大的人,他们只敢在背后诋毁比他们强的人,面对面时,却什么也不敢说了;《养蜂人》讽刺了那些由于无知而敌友不分的人;《狗与小偷》告诉我们无缘无故向别人赠送礼品的家伙必定有所图谋;《蚂蚁和鸽子》告诉人们,好心加上行动,一定会得到报答;《驴和种菜人》警示人们要干一行爱一行,万不可挑三拣四;《农夫和他的儿子们》告诉人们一双勤劳的手就是无价之宝;《寡妇和下蛋的母鸡》告诉人们由于贪婪而想得到更多的人,到最后连现有的东西都会失掉……一个又一个奇妙而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哲理,《伊索寓言》里一个个精彩的小事故真的非常吸引人!也许你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珍惜,学到了勤劳,学到了勤俭,学到了冷静,学到了诚实,学到了机智……人生的智慧全凝聚在这小小的寓言里了!通过轻松快乐的故事,学到了深奥的道理,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么?

《伊索寓言》不仅充满了生活的智慧,还有文学艺术和想像的魅力:书中描写故事的语言诙谐幽默,故事的情节出奇制胜,表现手法多为拟人,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也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经验与智慧,它还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的缺点;总而言之这本书无处不充溢着艺术与想像的魅力!《伊索寓言》真不愧是一本传世经典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故事大道理:一个小贩的生存智慧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前一段时间,我们小区的门口来了一个卖玉米馒头的小贩,他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车子前面挂着一个扩音器,里面传出有音韵感的叫卖声。车子后座上有一口黄皮箱子,里面放的就是馒头。每次来后,他都要在小区门口停留半来个小时。

起初他的生意不算很好,一箱馒头通常要剩下大半箱。后来,吃过他馒头的人发现,他的馒头很有特色,味道也相当不错,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整个小区的人都知道了。只要一听到那独特的“卖玉米馒头的哟——卖玉米馒头哟——”,大家就蜂拥而至,排着队买他的馒头,一箱馒头很快就销售一空,不少人空手而归,只能叹息着等到下次来再买。

奇怪的是,无论生意有多好,这个卖馒头的小贩总是一次拉一箱,从不加量。也无论时间早晚,卖完就收工,从不跑第二趟。并且他还不是天天来,通常隔两三天来一次。我很纳闷,既然他的馒头这么畅销,为何不多做一点,那样也可以赚更多的钱。

有一回,我买完馒头忍不住问他,你生意这么好,干嘛不多做点,每天多跑几趟?小贩听后,憨厚地笑笑说:“我当然希望每天能多做些,多卖些,可是那样的话,大家就很容易吃腻,以后的生意就没法做了;其实,现在这种状况挺好的,你看,每次来大家都争着抢着买,没买到的还觉得特别遗憾呢。”

听了他的回答,我不禁感慨万千,没想到一个小贩也会有这样深远的认识,这样超凡的思想境界。记得在去年,小区门口来了一个卖凉粉的,开始生意好得不得了,一盆凉粉三五几下就卖完了。见此,小贩欢喜异常,他从每天卖一盆凉粉增中到两盆,又从每天卖两盆凉粉增加到三盆......他满以为生意会一直这样好下去,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食客急剧减少,最后竟无一人光顾,他也只好关门停业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失败呢?现在我明白了,是因为他的贪心。小区内的住户是一个定量,每天的消费也有一个量。如果超过了这个量,也许短期内会带来可观的收效,但从长远的目光看,这是一种短视的做法,无异于自掘后路。因为量的扩大,一则品质不能得到保证,二则不会让大家有期盼的心理,三则很容易让大家吃腻。卖馒头的小贩正是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从不加量,每次只卖一箱,有时还故意吊吊大家的胃口,隔过几天才来。这样,他的生意得到了延续。

不贪心,其实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被利益蒙蔽了两眼,常常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其结果,可想而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人生哲理故事400字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2、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人生哲理故事:生命的价值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温馨提示: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人生哲理寓言小故事

全文共 1591 字

+ 加入清单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下面是yuwenmi小编整理的寓言故事,快来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1.一只火鸡和一头公牛在聊天,人生哲理寓言小故事。“我非常想到那棵树顶上去,”火鸡叹口气道,“但是我没有那份力气。”“这样啊,那你为什么不吃点我的粪便呢?”公牛答道,“那里面充满了营养。”火鸡吃了一团牛粪,发现它真的使自己有力气到达树的第一个分叉处。第二天,在吃了更多的牛粪以后,火鸡到达了树的第二个分叉处。最终,两星期后,火鸡非常骄傲地站在了树的顶端。但不幸的是,没多久,它就被一个农夫盯上了,并且农夫非常利索地就将火鸡射了下来。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牛粪(狗屎运)也许能使你抵达顶峰,但它不能使你永远呆在那儿。

2、表演大师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

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事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人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点,才是真正的人才。

3、鹉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

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4、选择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

5、过去,有一个人提着一个非常精美的罐子赶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啪”的一声,罐子摔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顿时成了碎片。路人见了,唏嘘不已,都为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个摔破罐子的人,却像没这么回事一样,头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旧赶他的路。

这时过路的人都很吃惊,为什么此人如此洒脱,多么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么可惜呀!甚至有人还怀疑此人的神经是否正常。

事后,有人问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

这人说:“已经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恋呢?”

大道理:洒脱是一种摆脱了失去和痛苦的超级享受。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何必还要空留恋呢?如果留恋有用,还要继续努力干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有关人生哲理故事

全文共 1384 字

+ 加入清单

有时候一篇文章,一个故事就能让人的一生改变,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人生哲理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一、富翁拿了三块大小不一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若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选哪块?青年回答:最大的。富翁把最大的递给青年,而自己却吃起最小的。富翁很快吃完了,拿起桌上的最后一块西瓜吃起来。青年明白了:富翁吃的瓜虽都不大,加一起却比他多。

启示:只有学会放弃眼前利益,才能获取长远大利。

二、一士兵遭到敌军突袭后逃到了山洞。敌军在身后紧追,他躲在洞中祈祷不被敌人发现。突然胳膊被狠狠地蛰了一下,原来是只蜘蛛,他刚要捏死,突然心生怜悯,就放了它。不料蜘蛛爬到洞口织了一张新网,敌军追到山洞见到完好的蜘蛛网,猜想洞中无人就走了。

启示: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三、父亲丢了块表,他抱怨着翻腾着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等他出去了,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的坐着,一会就能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启示:我们越是焦躁的寻找,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只有平静下来,才能听到内心的声音。

四、一个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启示: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

五、马克思的女儿燕妮,问历史学家维特克:“您能用最简明的语言,把人类历史浓缩在一本小册子里吗?”维特克说:“不必,只要四句德国谚语就够了。”

①上帝让谁灭亡,总是先让他膨胀。

②时间是筛子,最终会淘去一切沉渣。

③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茂盛。

④暗透了,更能看得见星光。

六、二战时,一犹太家庭遭到迫害,大儿子和小儿子分别去寻求帮助。大儿子去找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小儿子去找自己曾帮助过的人。结果却是大儿子获救,小儿子被出卖。

启示:爱你的人会一直愿意为你付出,你爱的人却不一定愿意为你付出。在现实中,真正对你忠诚的都是曾经给过你恩惠的人、爱你的人。

七、乌鸦往东飞,遇到鸽子。都停在一颗树上休息,鸽子见乌鸦飞得很辛苦,关心地问:您要去哪里?乌鸦忿忿答: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弃我的叫声不好。鸽子好心地说:别费力了,如果你改变不了你的声音,飞到哪都不会受欢迎的。

启示:做事也是如此,改目标,不如改方式,改环境,不如改自己。

八、一头驴子不慎掉进了枯井,众人设法救它,都没有成功,就决定埋了它。驴子悲声鸣叫,可当泥土落下的时候,它却出乎意料地安静了。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把它们踩在脚下,让自己登高一点。就这样,它随着泥土的抖落不断登高,最后竟在众人的惊奇声中走出了枯井。

启示:关键时刻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九、师父问:如果你要烧壶开水,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你该怎么办?有的弟子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有的说去买。师父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 ?

启示: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

十、 一个失意年轻人寻找成功,哲人给一颗花生说:“用力捏它。”年轻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剩下仁。哲人又叫他搓,结果搓掉红色的皮,只留下白白的果实。哲人再叫他捏,不论他如何用力,却捏不碎花生仁。哲人说:“虽然屡受磨难,失去了很多,但要有一颗不屈的心。“

[有关人生哲理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人生哲理故事:枯叶蝶的不幸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喜马拉雅山的低海拔地区,生存着一种蝴蝶,名字叫枯叶蝶,它是所有蝶类中拟态技能最佳的典型,因为品种极其珍稀,很少有人看到它们的身影。

枯叶蝶喜欢生活在山崖峭壁,以及葱郁的杂木林间,或溪流两侧的阔叶片上。它的翅膀呈褐色或紫褐色,翅的反面呈现出枯叶色,栖息时两翅并拢停息在枝条时,与凋谢的枯叶合为一体,根本辨不出真伪,其拟态的程度简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枯叶蝶的一生,会遭到燕、雀、蜘蛛、螳螂、蛙、蜻蜓等捕食性天敌的袭击,但它凭借一身伪装的本领,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树林里,随时都能够混杂在枯叶堆中,极难被天敌发现。

不知道怎么回事,人们发现枯叶蝶虽躲得过燕、雀等天敌的袭击,却常常莫名其妙在短时间内丧命。科学家们对这种现象进行考察,终于揭开了谜底。

原来,每当枯叶蝶遇到燕、雀、蜘蛛时,立刻会提高警惕,趴在枯叶堆中一动也不动。如果它发现试图跑来攻击的,只不过是一种小小的寄生蝇,就会不把敌人放在眼里,非但不去隐藏,反而炫耀似的,展示翅膀背面鲜艳的颜色,在空中飞来飞去。

这时,小小的寄生蝇,倒没办法追上枯叶蝶,但不知不觉中,这种完全可以和凤蝶媲美的色彩将枯叶蝶的另一个天敌螳螂吸引过来,等到它在空中飙舞结束,刚停留在树枝上,螳螂就会趁机扑过去,美美地饱餐一顿。

原来,枯叶蝶最大的天敌,不是别的动物,而是它自身的高调,看起来无足轻重的炫耀,却在顷刻之间让它丧命。枯叶蝶的教训告诉我们,有时候决定输赢的,并不在于是否拥有特殊的本领,而是能否拥有一颗平常心。像枯叶蝶这样,哪怕伪装得再好,一次小小的炫耀,也会导致不幸的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哲理故事:谁的人生不委屈

全文共 1435 字

+ 加入清单

早年间,美国有家电视台,播出了个很轰动的节目。

主持人请一位极有声望的心灵导师出场。

导师向观众展示一只有许多小抽屉的木箱,把木箱留给主持人,然后转过身背对观众。他要表演的是:透视你的心!

第一个上来的是位家庭主妇,心灵学导师并不回头,说:请主持人拉开木箱上标号为6的小抽屉,取出里边的信封,交给这位观众。

主妇打开信封,看了一眼,顿时泪如雨下,说:导师,你看到了我的心里,看到了我这些年的辛酸心路。你一定是上帝派来的,我的心事从未对任何人说过,可是你却早已写好,放在抽屉里等待我。

下一位上场的,是位工程师。

心灵导师说:请打开标号为12的小抽屉……

工程师取出里边的信,看了一眼,顿时惊呼起来:这简直太神了,我心中最隐秘的事情,从未告诉任何人,可是你知道。

第三位上台的,是个小学教师。这一次,打开的是标号为7的小抽屉。

教师也惊呼起来:不可思议,你预知了我从未对人说起过的心事。

台下观众惊疑不定,纷纷举手要求上台。但无论谁上来,必有一只抽屉里装有一封写给T哲理故事:谁的人生委屈的信。看到这封信的人,或是失声尖叫,或是失态号啕。

主持人请所有拿到信封的观众上台,按次序站好。

先请第一位观众取出她的信封,念给大家听。

家庭主妇边抹眼泪边念:

——你不是没有考虑过摆脱眼下的一切,但你狠不下心来。善良已经成为你的软肋,让你屡遭欺骗。你知道这对你来说太不公道,只是为了你的至亲所爱,你选择了隐忍。但你的心越来越失望。他们已经习惯于把你的大度与包容,视为软弱可欺。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带来的任何伤害,都是你无法接受的。委屈与无奈,你已经默默承受至今。

家庭主妇念完,主持人请工程师念出他的信。

他一开口,台下的观众顿时骚乱起来。工程师念的竟然和家庭主妇的每个字儿都一样。原来,在心灵导师的箱子里,每只抽屉里的信,都是一样的。

这时候,主持人才说出真相。

这位所谓的心灵导师,其实是一位心理学家,他在研究人类社会共同的情绪与情感。

——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善良的,并因为太善良而屡屡吃亏受骗。

——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遭受到了不公正甚至极不公正的对待。

——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更多。

——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为了家庭友人,付出了极大代价。

这个节目确实也揭破了现代社会的共同情绪:委屈!每个人,都活得倍感委屈。但是不是说你不委屈。只不过,你所表达出来的委屈情绪,与你真实的际遇根本不成比例。

简单说:你的委屈,就是个……自我的心理幻象。

人和人区别不大,智商相差无几。但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却完全不同。至少有两种思维,让人分别成为进取者与委屈者或抱怨者。

进取者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认为要达成个人的奋斗目标,就必须从现实生活中,一步一步地走过去。

委屈者也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他们拒不认同现实工作或生活。他们把生活中的一切常态,视为对自己的迫害,看什么都不顺眼。

面对工作问题时,进取者会很亢奋,因为这是他显露本事的时候,他就是靠这个和社会交换获得生存资源。而对于委屈者来说,这一切都意味着对他的伤害,是别人故意难为他,陷害他。双方对问题的定义不同,看待工作生活的态度不同。你接受现实,就会心态平和。你不接受,自然就倍感委屈。由此,我们就获得了几个或有益于我们的观点:

第一,接受现实的不完美。正是因为不完美,你的存在才有价值。

第二,接受人性的不完美。人性有光明也有黑暗,你做了善良的事,才勉强算是个做善事的人,而只有时刻保持对暗黑的警觉,才会避免沦为坏人。

第三,这世上,委屈的人比比皆是,千万别成为占便宜少了嫌吃亏的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人生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2077 字

+ 加入清单

1、老和尚携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启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胸宽广,思想开朗,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才能永远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2、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启示: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3、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启示: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4、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启示: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5、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启示:成功者善于放弃。

6、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老子,有一天他把弟子人叫到床边,他张开口用手指一指口里面,然后问弟子们看到了什么?在场的众第子没有一个能答得上。于是老子就对他们说:“满齿不存,舌头犹在”

启示:牙齿须硬但它寿命不长;舌头须软,但生命力更强。

7、我是一只非常尽职的猫,但抵制不住钱财的诱惑,走上了邪路。

一天,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一看饭碗,空的,主人竟然还没有下班。于是,我就想捉几只老鼠来充饥。忽然,窜出了一只老鼠,我正才想捉住它,哪知老鼠手中举着一大叠钞票战战兢兢地说:“猫大哥,饶命,我正有急事找你呢。我们鼠王想请你做门卫......”

“我不吃你们这一套。”没等老鼠说完,我便狠狠地说。

“鼠王说了,包吃包住,另加工资每天一千元!”

“哇!一天一千元!一个月呢?一年呢?”我的心微微一震,我知道不能答应它的要求,因为我们天生就是天敌啊!但想到大叠的钞票,我的心开始动摇。机灵的小老鼠见到我半天不说话,就嬉皮笑脸地对我说:“猫大哥,这一千元你先拿着,你可别错过了机会啊!”边说边往我手里塞。我终于控制不住了,接过钱说:“好说,从什么时候开始上班?”

“明天!”小老鼠说完高兴地跑进洞里。

从此以后,我便当上了老鼠的门卫,我的责任是不让老鼠们受到其它猫的干扰。负责管好老鼠的洞穴,保护洞里的每一只老鼠。现在,我天天吃喝玩乐,样样不用愁,简直忘了自己是只猫。

有一天,主人看见我连老鼠都不捉了,一气之下将我关进了笼子里。

现在,我在毫无自由的铁笼子里开始后悔了。我要告诫所有猫同胞们:“请别像我一样贪心,做什么事都要公正无私,尽职尽责!”

启示:贪心害自己

8、 森林的小河边有一片草地,草地上面有一栋小房子,那就是小蚂蚁的家,住在这里的小蚂蚁名叫聪聪,它非常聪明。

有一天它出去寻找食物,它刚出门不久就碰到了一只大蝗虫,大蝗虫正在吃青青的嫩草,聪聪急忙说:“你吃了我们这么多的青草,那我们拿什么储藏过冬呢?请你不要吃了,好吗?”大蝗虫看了小蚂蚁一眼说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说我,你不想活了吗?快给我滚远一点,要不我就把你吃掉。”

小蚂蚁非常生气,但是它又打不过体型庞大的蝗虫,只好忍气吞声地走了。它来到好朋友放屁虫的家,对放屁虫说了这件事,放屁虫决定帮助好朋友去赶走大蝗虫。

它们找到了还在吃青草的大蝗虫,可是大蝗虫根本不把放屁虫放在眼里,还说:“你个小不点,有什么能耐!”放屁虫听了,气得火冒三丈,它连放了三个超级无敌大臭屁把大蝗虫臭晕了,最后它们一起把大蝗虫扔进了河。

启示:自大的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人生哲理故事:生命中的三大陷阱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三个小偷看见了,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叫那个农夫发现不了。”另一个小偷说:“我要从农夫手里把驴偷走。”第三个小偷说:“这都不难,我能把农夫身上的衣服全部都偷来。”

第一个小偷悄悄地走进山羊,把铃铛接下来,拴到了驴尾巴上,然后把羊牵走了。农夫在拐弯处四处环顾了一下,发现山羊不见了,就开始寻找。

这时第二个小偷走到农夫面前,问他在找什么,农夫说他丢了一只山羊。小偷说:“我见到你的山羊了,刚才有个人牵着一只山羊向这片树林里走去了,现在好能抓住他。”农夫恳求小偷帮他牵驴,自己去追山羊。第二个小偷趁机把驴牵走了。

农夫从树林里回来一看,驴也不见了,就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哭。走着走着,他看见池塘边走着一个人,也在哭。农夫就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那个说:“人家让我把一口袋金子送到城里去,实在太累了,我就在池塘边上休息,一不小心睡着了,睡梦中就把那袋金子推到池塘里去了。”农夫问他为什么不下去吧口袋捞上来。那人说:“我怕水,因为我不会游泳,谁要把这口袋金子捞上来,我就送他二十锭金子。”

农夫大喜,心想:“别人又走了我的山羊和驴子,上帝才赐给我幸福。”于是,他脱下衣服,潜到水里,可是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一袋金子。当他从水里爬上来时,发现衣服不见了。原来第三个小偷把他的衣服偷走了。

这个哲理故事,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中会遇到的三大陷阱:大意、轻信、贪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先送一半的智慧哲理故事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20世纪50年代初,一个名叫土桥久男的小伙子进入东京的则武陶瓷公司做销售员。

因为土桥久男精通英语,公司就把他派往美国纽约开拓新市场。则武陶瓷大多以生活用品为主,可是生活用品在哪儿都不缺,怎样才能吸引消费者来买呢?土桥久男想来想去,想到了一套奇妙的销售策略——先送一半!

土桥久男是这样操作的:他先和超市、商场谈妥进驻事项,然后免费向顾客赠送4个咖啡碟子。短短半天时间,400套碟子共1600只就全送了出去。土桥久男让他们第二天再来这里,因为还有东西要送。第二天,那些领到赠品的顾客果然又来了,土桥久男又送给了他们4个咖啡杯。

这时,那些顾客手中就有了4个咖啡碟和4个咖啡杯,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当然没有,这才做了一半呢!一个礼拜后,土桥久男正式将全套的咖啡餐具摆放了出来,除了送出去的两件物品,糖罐和调羹碟也被摆出来了。人们一看摆齐了的餐具,才发现原来它们是那么精美,在“必须凑齐四件”的心理驱使下,人们纷纷购买,结果短短三天时间,400套餐具就全部卖光了。最具有戏剧性的是,他们后来买走的另两件物品的价格,其实已经把此前领去的两件物品的价格也包括在内了。

一时间,土桥久男的陶瓷品声名大噪,特别是他那套“先送一半”的销售智慧,更是让纽约本土的销售员们目瞪口呆。就这样,美国市场被土桥久男给顺利打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潜龙司马懿的人生故事

全文共 12174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懿在历史上的地位,比起曹操要低得多。

曹操虽则是目无君上,自封魏公,自封魏王,迫害了伏皇后,造成了儿子曹丕可以顺利篡汉的环境,使得当时与后世的人都认为他与王莽是一个类型的人物,是篡位者,是奸臣。然而他毕竟与王莽不同,与司马懿也不同。

王莽所篡的天下,是汉高帝刘邦所留下来的。曹操叫儿子所篡的天下,却不是汉光武帝刘秀所留下来的,而是汉灵帝以后被董卓与袁绍等人弄得分崩离析,经过曹操自己的“力征经营”才又像个样子的天下。换句话说,曹丕所篡的天下,是曹操本人打出来的。

曹操不仅把中国的极大部分,东汉十三州部之中的九个州一个部,与荆州的一半,都统一于设在许县的中央政府之下,并且把这些地方的行政与司法都办得很好。他清除了贪官污吏和盗匪,也根绝了东汉的宦官外戚的老毛病。

曹操并不曾“挟天于以令诸侯”,他只是借重天子的名义,讨伐诸州诸郡的割据之雄,加以削平。他欠汉朝的,正是这“天子的名义”,他自己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一直到死,不肯篡位,让儿子去篡。

司马懿也是自己不肯篡,而让儿子孙子去篡的。可见,司马懿的“小聪明”不在曹操之下。然而,司马懿不曾“力征经营”,打下这个天下。这个天下,是曹操留下来给曹丕、曹叡、曹芳的。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所犯的罪只是一个“篡”字。司马懿父子祖孙,所犯的不仅是“篡”,还加上一个“窃”字。

姓曹的,最多可被姓刘的骂为强盗。姓司马的,却实实在在是“小偷”(我很抱歉,敬请今日许多姓司马的朋友原谅。你们并不是司马懿的苗裔;你们是司马迁、司马光等等好人的苗裔)。

司马懿不是没有打过仗。他对诸葛亮打过两次,对孟达打过一次,对公孙渊打过一次,对孙权也打过半次。这些战事,都不过是边疆上的小接触,与奠定中原无关。

司马懿对中原的“法律与秩序”也谈不上有什么贡献。荀彧、崔琰、毛玠、陈群、钟繇,那些人,才是造成了“安定”与“清廉”的功臣。

司马懿被后世的历史家批评为“以狐媚取天下”。这狐媚二字很恰当,一点儿也不冤枉。他会“媚”,会骗,先骗了曹操,后骗了曹丕,最后又骗了曹叡。他骗这三人,所用的手段都是一个“媚”字。骗过这三人以后,他又骗曹爽,把曹爽骗进了鬼门关。这一次。他所用的不再是“媚”,而是“哄”。

叙过司马懿的一生,便是叙述他如何媚了三个人,哄了一个人。

在他所骗所媚的三个人之中,最难骗、最难媚的当然是曹操了。曹操自己是骗人专家;对司马懿来说,他是前辈,他是大巫,怎么反而“败”在司马懿之手呢?

原因相当简单。曹操只知骗而不知媚。曹操一生没有媚别人的需要,自然也没有练习媚的机会。换句话说,曹操对于媚与被媚,十足外行。于是,他终于被司马懿媚得不知道这是司马懿在对他媚!

曹操从崔琰等人的口中,听到了司马懿是河内郡温县的一个人才。司马懿的胞兄司马朗,在曹操面前当过“主簿”(秘书),其后外放,做“兖州刺史”,做到了“政化大行”而本人“粗衣恶食”,给了曹操以相当好的印象。司马朗在建安二十二年,在讨伐孙权时,死在前线(染了瘟疫)。曹操这时候已经用了司马懿做魏国的“太子中庶子”了。

曹操并不曾一下子就让司马懿当“太子中庶子”;司马懿也没有一下子,就乖乖地走到曹操的面前,请曹操给工作,听曹操摆布。

司马懿也并不是骨头硬:弯不了腰,或不愿意弯腰。他是早就看清楚了曹操的作风,以匡扶汉朝为号召,而心里所想的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司马懿觉得,犯不着和这样的一个曹操混在一起,弄得将来成功失败难以预料,是流芳百世,还是遣臭万年,也毫无把握。因此,在曹操以“司空”的身份,派人来“辟召”他的时候,他假装风瘫,躺在床上不动。这是他生平第一次“骗”。曹操所派的人,被他骗过;曹操是否也相信他真的风瘫了,无考。至少是在当时,曹操就不再派人去辟召他了。

不久,曹操在建安十三年由“自为司空”而“自为丞相”,想起了这位架子大的司马懿,于是又派人去。这时候,曹操已经知道了他上次并非真有风瘫;所以,就吩咐这一次被派去的人:“倘若他再不肯来,就抓了他来。”

于是,司马懿也就不敢再装风瘫,而“敬酒不吃吃罚酒”了。他跟随曹操的“行者”来到了许县,曹操却也暂时不给他官职,而把他当作一个晚辈(世交的子弟)看待,叫他与儿子曹丕在一块儿住、一块儿玩。

司马懿很有办法,花不了多少时间便把曹丕侍候得十分舒眼。曹丕舒服了,曹操也很舒服。曹操任命司马懿作黄门侍郎,然后一升再升,作议郎、丞相东曹“掾属”。掾是处长,属是处长下面的职员。再过了一阵,司马懿就当起丞相府的“主簿”来了。

曹操在建安二十年三月。去陕西打张鲁,带了司马懿同去。

张鲁很快便投降了。司马懿劝曹操一口气由汉中向南,越过大巴山,抢刘备从刘璋之手所夺到的今日四川省。曹操不太欣赏司马懿的这种拍马屁而不切实际的建议,却不愿意向司马懿示弱,说没有把握一口气又打刘备,抢四川。曹操只是轻描淡写,向司马懿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曹操在建安十八年当魏公,二十一年称魏王。魏国等于是汉朝内部的另外一国,自己有一个小朝廷,设了丞相以下的宮。“太子中庶子”是这些官之中的一个。“中”的意思,是“內”。“庶子”的意思在这里不是嫡子以外、庶出的子;而是“众多的子”,“众多的、与太子年龄相仿佛的年轻人”。换句话说,是太子的“宾客”,他们住在太子公馆之“内”,与太子生活在一起。

本来,司马懿早就在担任黄门侍郎以前,与曹丕一起生活过,而不曾有什么名义。现在,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叫他当正式的“太子中庶子”。

于是,司马懿的一套“媚”的功夫,有了更确定的对象。他常常被曹丕邀请“参与机密”。他每次参与机密,都拿得出“奇策”来。因此,他越久越被信任。

陈群是曹家的“老臣”,陈群的地位被司马懿赶上了。陈群与司马懿,加上吴质、朱铄,被人们称为“四友”。

司马懿一方面做了曹丕的亲信,同时也保持了与曹操的接触。他做了太子中庶子以后不久,曹操就把他调回,放在自己身边当“军司马”。他常常对曹操有所建议。这些建议,也颇有被曹操采取的。

他的最重要的一次建议,是在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于关羽掳了于禁之时,有意思放弃许县,迁都到黄河以北、邺县之类的地方,司马懿恳切谏阻,说千万不可迁都,一迁都人心就会动摇。曹操对司马懿的建议,欣然接受。迁都的念头,立即打消。

曹操与司马懿处得很久了,对司马懿的才干,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对他也生了一种恐惧之心。曹操看出了司马懿有一种“狼顾”的特征。“顾”是回头看;“狼顾”是像狼那样能够身体不动,两肩不动,而头与颈项可以向左右转一百八十度。凡是有这种“狼顾”的特征的人,曹操知道,心术一定很坏,坏得像狼一样。曹操这个学问,是从看相的书上得来的。

曹操而且做过一个梦,梦见有三匹马,同在一个马槽里吃草。这是“三马吃一曹”(预言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将要把曹家的天下吃掉)。曹操因此对司马懿更不放心。他向儿子曹丕说:“司马懿不是能够给别人当臣子的人。他会干涉到你的家事。”曹丕这时候早已被司马懿迷住,像被狐狸迷住了一样。曹丕不仅不遵照父亲的意思,对司马懿疏远,反而替司马懿说了许多好话。

司马懿也觉察到曹操对自己颇不放心,就更加在办公之时特别卖力,一天到晚办公,办到深夜,应该睡觉之时,仍在处理公事。而且他大事肯做,小事也肯做,奉了命令的事,他一定去做;不曾奉到命令而似乎不妨一做的事,他也自动去做。例如喂曹操所骑的马,如此的小忠小信,使得曹操渐渐感觉到自己的看相术可能有问题:这样的一个忠心耿耿、办事卖力的司马懿,也许没有什么不可靠罢。

结果,曹操终于也像曹丕那样,对司马懿放了心。

孙权在关羽打胜曹军之时,派吕蒙偷袭关羽的后方,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孙权与刘备,本是反曹的战友,虽则在赤壁乌林之战以后,为了荆州南三郡的问题一度几乎翻脸。然而这关于南三郡的争执,已经获得和平解决,为什么孙权要在关羽可以长驱直捣中原之时,对关羽施展出这偷袭后方的绝招呢?原来,这是司马懿的安排。司马懿向曹操说:孙、刘二人“外亲内疏”。刘备的关羽打胜仗,不是孙权所希望的。不妨派人叫孙权偷袭关羽的后方,关羽就不得不放弃对樊城的围攻了。

曹操听到司马懿的这一番话,觉得此计甚妙,就立刻派人去说动孙权。孙权也果然依照曹操的吩咐,做出那丧心背理、出卖盟友的事。

事后,孙权把关羽的首级迭到洛阳,献给曹操。曹操接到以后,很快便旧病复发,头痛难忍,一命呜呼。于是,司马懿又得到了一个重要任务:替曹家办理丧事。他把丧事办得井井有条,“内外肃然”。

这时候,曹丕以魏国“王太子”的身份留守邺县。司马懿把棺柩运送到邺县去,交给曹丕。这分明是告诉已经来到洛阳的曹彰、曹植等等,接班人不是他们,而是曹丕。

曹丕继承了曹操所遗留下的魏国的王位与汉朝的丞相之职。司马懿被升为“丞相府长史”。“长史”相当于今日的秘书长。曹丕而且封他为侯,封为河津亭侯。在此以前,曹操所赏给司马懿的官,只不过是主簿与“军司马”而已。

曹丕上台以后,第一招的辣手是杀掉丁仪、丁真兄弟,与两家的所有男人。这两位姓丁的,是曹植的好朋友。

是谁,教了曹丕,干出这种缺德的事?

司马懿!不久,曹丕篡了汉朝的皇帝之位,不再是汉朝的丞相。司马懿也不再是汉朝丞相府的秘书长了。他改做了魏朝政府的尚书,由尚书转任为督军、御史中丞。爵位也从亭侯升为乡侯:安国乡侯。

曹丕当皇帝不到一年,就在黄初二年又升谓司马懿的官,从“督军、御史中丞”升调为“侍中、尚书右仆射”。

司马懿所已经担任过的“督军”,与民国初年的“督军”不同。司马懿所“督”的,是曹丕在延康元年七月所率领南下到谯县的、作为一种耀武扬威的姿态的象征性的军队。督的字义,只是主管军风纪而已。那时候,作为司令官的督,不称督军,而称“督汉中”、督某处。

延康元年,是汉朝的年号,从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开始,到十月结束。曹丕在延康元年十月篡位,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黄初元年仅有三十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次年正月,便是黄初二年的正月了。

司马懿所担任过的御史中丞,是御史大夫的副手。

侍中,很重要,是宮门以內最大的官,在皇帝的左右侍候皇帝。

尚书,在汉朝初年地位不高,只不过是宮内的书记之流而已,却也经手大小衙门向皇帝上奏的文书。霍光当了“录尚书事”。在名义上只不过是有权抄录全部尚书们所经手的文书,却成了综揽大权的“真宰相”。

尚书们之中的第一位尚书,称为尚书令。尚书令在霍光以后,有时候权大,有时候权小。倘若同时不曾有大官兼“录尚书事”,那末,尚书令的权力就要大些,倘若有大官兼“录尚书事”,这位尚书令便只是“录尚书事”下面的一位属员而已。

尚书令的副手,称为“尚书仆射”。这位仆射的重要性,也是有时候大,有时候小;要看当时在他的上面,有没有人担任尚书令。倘若尚书令的一职,暂时虚悬,这位仆射就等于是事实上的尚书令了。倘若当时又没有一位兼“录尚书事”的大官,这位仆射便是“有实无名”的真宰相了。

司马懿在黄初二年担任“尚书仆射”之时,在他上面有一位尚书令:陈群。

再过三年,黄初五年,他却在事实上爬到了陈群的上面,升凋为“抚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陈群要到了黄初七年,曹丕从广陵班师回朝,才破曹丕升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都督水军”,在名义上与司马懿共同“录尚书事”,在事实上坐镇许昌。“录尚书事”的政务,都是那回了洛阳的司马懿一个人办了就算(在陈群尚未领了水军还许昌以前,坐镇许昌的是司马懿。许昌在汉朝称为许县;到了魏朝,才改称为许昌)。

曹丕在黄初七年五月丙辰日病重,把陈群由许昌召回洛阳。与司马懿、曹休、曹真,同受托孤的顾命。这四人的名次是;曹真第一,陈群第二,曹休第三,司马懿第四。曹真,虽则是本不姓曹,而是曹操“抱来”的姓秦的儿子,地位却比曹休高。曹真是“中军大将军”;曹休只是“征东大将军”。陈群呢,是“镇军大将军”;司马懿是“抚军大将军”。在这四个所谓大将军之中,真正的大将军,相当于汉朝的大将军的,只是曹真一人。

然而,曹真自始至终,只执掌过兵权,而从来没有主管过行政,从来没有兼任过“录尚书事”。自始至终,替曹丕在名义上与事实上都担任过“录尚书事”、替曹丕“当家”的,只有这位工于孤媚的司马懿一人而已。

曹丕的儿子魏明帝曹叡,为人比曹丕略好,天贤也高,却也看不清司马懿的本质。他给了司马懿以相同于曹真的兵权,叫他镇守宛县(南阳)。

司马懿在镇守宛城的期间,做了一件大事:消灭了孟达。这件事,我在前文已经提到过。孟达造反,是在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十二月,也就是蜀汉后主的建兴五年的十二月。他以新城郡太守的身份宣布反魏归汉,仅仅过了八天,司马懿已经率领兵马,来到了孟达的上庸的城下(上庸城,在今日湖北竹山县东南,房县西北)。

这是司马懿有生以来第一次单独指挥作战,而所获得的是一个全胜。

魏明帝曹叡特别召见他,问他:对于东吴、西蜀,应该先征讨哪一个。司马懿回答:不妨先征讨东吴。曹叡问他,如何去征讨东吴?司马懿回答:不妨先攻皖城,引吴军去皖城,然后乘虚直捣夏口(汉口)。因为,夏口是吴国的心脏。曹叡认为很对。不过,并没有予以施行。

曹叡不叫司马懿去征讨东吴,却在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升他为“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命令他与曹真共同领兵去打西蜀。

三年以后,魏明帝青龙二年(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带了十几万人,由斜谷出兵,来到郿县城附近,屯扎在渭水南岸五丈原。

这一次,曹叡加派了两万兵来,交给司马懿调度。司马懿挨了一百多天,不敢对诸葛亮决战。在这一百多天以內,诸葛亮曾经对他多方挑战,而他一概不理。

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蜀汉的军队撤走。司马懿不知道诸葛亮已死,追到赤岸,才得到确实的情报。

魏明帝曹叡景初元年(公元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在夏天宣布独立,自称燕王,不再听命于魏。次年,曹叡拨四万兵给司马懿去讨伐公孙渊。

司马懿到达辽东,不攻公孙渊所设防的辽隧,而迂回到公孙渊的根据地襄平(辽宁省辽阳县之北)。司马懿把襄平围了,断绝粮食的供应;围了差不多三个多月,然后猛攻。

司马懿攻破襄平城,杀掉公孙渊与城里的两千多文武官吏、七千多无辜的男性人民。他这一股残忍劲儿,十足暴露了他是狼,不是人。

另有一件小事,也显出了司马懿的为人。辽东的气候极其严寒,有些兵士实在抵挡不住,便向他请求,把辽东郡仓库中储存的短袄赏给他们。司马懿竟然不肯。他打着官腔说,“接收下来的敌人物资,是公家的,我怎么可以擅作主张?”

司马懿的次一重要事迹,是在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受到魏明帝曹叡的顾命(托孤)。与他同受顾命的,是曹真的儿子曹爽。曹爽原任“武卫将军”,而此时升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司马懿的官职,只是“太尉”。

曹叡所托的孤,是他的养子、封为齐王的曹芳。曹叡这个人也够特别,自己生不出儿子,却不肯选一个侄儿或堂房侄儿,或弟弟,作为曹家帝位的继承人。偏要抱一个来路不曾交代的曹芳为养子,而且一定要把这个未必姓曹的八岁小孩子,托给曹爽与司马懿。

于是,在曹爽与司马懿二人的保护之下,曹芳顺利即位。司马懿被升为“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是谁把他升到与曹爽几乎一样高的地位并掌握实权的?不可能是“少帝”曹芳,因为曹芳才有八岁;而事实上是曹爽,因为当时,“录尚书事”的只有曹爽一人。这是曹爽所做的一件糊涂事。

曹爽不久便后悔了。他把司马懿明升暗降,升他为“太傅”,去掉他的“录尚书事”的兼差,剥夺了他的行政实权。

少帝曹芳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孙权派遣大军,分三路伐魏:叫全琮攻芍陂,朱然、孙伦攻樊城,诸葛瑾、步骘攻祖中。

司马懿向少帝曹芳与曹爽讨得了一个差事;带兵去救樊城。他在六月间南下。朱然、孙伦在他快到樊城之时,撤军而去。

两年以后,正始四年,司马懿又有了一个机会掌兵:攻打吴方的皖城。这一次,吴军也是闻风而逃。皖城的诸葛恪,在司马懿到达舒县之时,便烧了存粮放弃皖城而去。

司马懿可算是得到了一个空城。他为了补偿未能获得敌人存粮的这一个缺憾,便加宽淮阳渠与百尺渠,用这两个渠的水灌溉更多的田,并且把颍水两岸的坡,也整修了。从此,在寿阳(安徽寿县)与洛阳之间,有不少的屯田兵士的聚居之地;也有了不少的粮食仓库,分布在这一条路上,使得魏军对东吴有所举动之时,不必忧虑粮食的接济与运输问题。

司马懿虽则是一个心狠手辣、不顾道义的人,论行政能力,他却也有过人之处。他一向很知道重视水利与屯田的工作。

倘若他永是于曹爽主持的朝廷之下,以官居太傅为满足,有时带兵出京,打打仗,散散心;有时督率文武官吏,开开水渠,办办屯田,我们就不会把他批评得一文不值。相反,我们会夸奖他是魏朝的一位“能臣”。

他不以官居太傅、打仗开渠为满足,他定要与曹爽争权,他定要打倒曹爽,取曹爽而代之。

这个,其实也不太严重。争权的事,在历史上极多。他以能臣而与一个无能之臣争权,我们可能会同情他,说他是为了想“做事”而不得不争权。

可惜,他夺得了大权以后,又不满足。他硬要杀掉曹爽三族,杀掉曹爽的几个“党羽”的三族,又借口有人告发王凌,想背叛少帝曹芳,另立楚王曹彪当皇帝,把王凌抓了,把王凌及其“余党”的三族也屠杀了;同时,强迫楚王曹彪自杀。

他也命令所有姓曹的王爷、公爷、侯爷,都搬到洛阳来住,不许互相来往,一切行动由他派人监视。

他这样做,分明是为儿子与孙儿铺下一条将来篡位的路。

因此,我们才对这样的一个司马懿深恶痛绝。他地下有知,应该后悔。对曹爽、王凌、曹家宗室,做得太绝,太缺德。

曹爽也有他的取死之道。

他应该为国求贤,进君子、退小人,增强少帝曹芳的力量。最好,把若干在事实上等于囚犯的曹操子孙,都“放”出来,分别给以文武官职。也只有这样,曹家的天下才能稳固。

也许,曹爽自己在心里有毛病。他的父亲曹真,原本姓秦,不姓曹,是曹操的养子。他曹爽不是曹家的亲骨肉,犯不着把姓曹的都“放”出来,排挤自己。

他和司马懿同受魏明帝曹叡的顾命(托孤),在地位上与司马懿相等而略高一筹。为了礼貌,为了使司马懿明升暗降,他表请少帝曹芳,把司马懿由太尉升为太傅(太尉是从秦朝沿袭下来的中央最高的三个大官之一,执掌兵权,其余的两个,丞相管文官,御史大夫管监察。太傅是从西周沿袭下来的,在名义上高于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而事实上并无权力的“皇帝的师傅”。太傅的同级是太师、太保。太师、太傅、太保,这三个官合起来,称为“三太”)。

曹爽叫司马懿做太傅,把太尉的位置转送给征东将军满宠。满宠是一员老将,兖州山阳郡昌邑(山东济宁县)人,对曹家很忠心,曾经做过汝南太守、豫州刺史和“前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满宠在正始三年(公元242年)三月间去世,继任太尉的是“领军将军”蒋济。

蒋济也是魏朝的一个忠臣。他是扬州楚国平阿(安徽怀远县)人,是曹操一手提拔起来的,先后当过魏方所虚设的丹阳太守、扬州别驾、丞相府主簿、“西曹属”。魏文帝曹丕叫他做“东中郎将”、散骑常侍。东中郎将是带兵的军官,军阶决于将军,高于校尉,属于“中郎将”的一级。散骑常侍。在名义上相当于今日的“随从秘书”,而地位甚高。

魏明帝即位,调他为“中护军”。“中护军”三个字的意思,是“在朝廷内部主持军官升迁调降的人事处长”。

他在中护军的任上,敢于对魏明帝曹叡进谆,劝曹叡裁减后宮女子的人数,把一些闲着无聊的与尚未成年的,都放出宮外。

他对曹叡的又一次谏诤,是关于朝廷中的两个小人:中书监刘放与中书令孙资。

汉朝本没有所谓“中书”,只有尚书。尚书在汉朝开始之时,是在宮里面侍候皇帝的小书记,职务是把各衙门送来的奏章等文件,整理出来,呈给皇帝批示。有时候,他们也替皇帝代笔,或拟办诏书文稿。过了相当时候,他们的实权越来越大;因为,皇帝每每向他们就近征询意见。对于臣下某一个请求,他们倘若说“似乎可以”,皇帝也每每不再加考虑,而决定予以批准。他们倘若说“似乎不可以”,皇帝每每就加以批驳了。

再其后,几个尚书之上,有了“尚书令”。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兼“录尚书事”,他的权力又比尚书令高出许多;而且,虽则于名义方面仍在丞相之下,在实权方面已经使得丞相位同虚设。

曹操把自己封为魏王以后,在魏王的宫中设了秘书与秘书令,以免与汉朝廷的尚书与尚书令相混淆。

曹丕篡了汉朝,把汉朝的中央政府接收下来,把魏国的“秘书”改称“中书”,于是汉朝的尚书与魏国的中书,都成为朝廷的机构,同时存在。这便是隋唐以后,何以有了“尚书省”,又有所谓“中书省”。加上以“侍中”为长官的“门下省”,形成了一种变相的三权鼎立的局面。

本来,尚书的权大;有了中书以后,中书的权更大。尚书只管例行的公文;中书管了机密。

魏明帝曹叡朝廷中的中书监刘放与中书令孙资,官位虽小,而全朝的文武除了辛毗、蒋济等极少数的几个人之外,没有不向他们低头的。真正的皇帝,等于是他们两个人做(中书令之上的中书监,是曹丕所设:用意在于制衡中书令。结果,中书监有时候也会与中书令彻底勾结,狼狈为奸)。

蒋济向曹叡上表,慨乎言之地说:“大臣太重者,身危;左右太系者,身蔽。……左右忠正远虑,未必贤于大臣。至于便辟取舍,或能工之。今外所言,辄云中书,虽使恭慎,不敢外交;但有此名,犹惑世俗。况实握事要,日在目前,傥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众臣见其能推移于事,即亦因时而向之。……直道而上者或壅;曲附左右者,反达。”

曹叡用诏书答复蒋济,褒奖他忠义奋发,升他为“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那刘放、孙贤二人,仍旧当他们的中书监与中书令,曹叡并不肯免他们的官。

刘放与孙资所做的最大的坏事,是在曹叡临死之时,排挤了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骁骑将军秦朗、屯骑校尉曹肇。这几个人,都是曹叡想委托以后事的。

曹叡召见了曹宇,叫他做大将军,辅佐即将继位的少帝曹芳。曹宇谎辞(这是曹宇的错)。曹叡问刘放、孙资,曹宇为什么坚辞。刘放、孙贤说:“他自己知道能力不够。”曹叡说:“用曹爽来代替他做大将军,好不好?”刘放、孙资说:“好!”于是曹叡不再挽留曹宇,而用了曹爽。

刘放、孙资又向曹叡建议,把司马懿找来,与曹爽同受顾命。曹肇反对。结果,曹叡还是听了刘放、孙贤的话,召来了司马懿。

曹肇与夏侯献、秦朗,这三人不仅不再列名于被“顾命”的大臣以内,而且丢了他们原来的官。

曹爽做了“顾命大臣”。当然很感激刘放、孙资,听他们的摆布。然而,曹爽也竟然把反对过刘放、孙资二人的蒋济,继满宠的太尉之任。

这是曹爽糊涂呢?还是故意向刘放、孙资二人以及与他们一鼻孔出气的司马懿挑战呢?糊涂,不见得。挑战,有可能。在曹爽自己看来,这不是挑战,而是镇压。

曹爽提拔三个“自己的人”,做“尚书”,专管“选举”,分刘放、孙资的权。这三个人,是何晏、邓飏、丁谧。事实上,“选举”只是选拔新的青年才俊,管不了朝廷大官的升降。

曹爽也早就把自己的三个弟弟提拔起来。曹羲当了“中领军”,曹训又当了武卫将军。中领军与武卫将军都是统带作为皇帝的卫队的禁军的。另一位弟弟曹彦,当了“散骑常侍”。

曹爽最叫司马懿吃不消的,是叫两个亲信毕轨与李胜,分别担任司隶校尉与河南尹。司隶校尉所主管的是中央直属地区(明清两朝的所谓“直隶”)的行政,同时也有权弹劾、甚至逮捕任何一个住在这中央直属地区的大小官吏。河南尹相当于太守,然而高于任何太守,因为河南郡是首都洛阳的所在地。

司马懿一向是与曹爽共“录尚书事”,由太尉升为太傅以后仍然如此。不过,自从那何晏、邓飏与丁谧,三个人做了尚书以后,他们就很少把尚书部门的公事送到司马懿那里去请示了。毕轨与李胜当了司隶校尉与河南尹,也不常把公事送到司马懿的办公室里去。

司马懿气不过,就称病请假,不再上班。他并不辞职,仍旧在家里当他的太傅。不仅如此,他也已经在朝廷中布置了自己的人,与曹爽的人对抗。

曹爽有一个弟弟曹羲当“中领军”,司马懿也有一个儿子司马师当中领军。曹爽有一个弟弟曹彦当散骑常侍,司马懿也有一个儿子司马昭当散骑常侍。曹爽有三个自己的人:何晏、邓飏、丁谧当尚书,司马懿也有一个自己的人、而且是自己的弟弟司马孚,当尚书令。

司马懿而且有一种曹爽所没有的秘密力量。这秘密力量,是大儿子司马师所豢养的,散居在民间的三干名“死士”。

除了这些以外,司马懿又有一套曹爽所猜想不到的功夫:骗。

在正始九年(公元248年)的冬天,曹爽叫河南尹李胜改任荆州刺史。李胜到司马懿家里去辞行。司马懿躺在床上装病,叫人把李胜请进卧房。丫头送上稀饭,司马懿喝到嘴里,又从嘴角流了出来,弄脏了胸前衣服。李胜向他说话。他把“本州”听成了“并州”。在回话的时候,他又下气不继上气地勉强说出了几句。李胜以为司马懿果然病得很厉害,就去报告曹爽。曹爽听了,大为放心,便不再对司马懿有所防备。

过了不多久,正始十年正月,曹爽兄弟四人陪少帝曹芳出洛阳城,到南门外若干里去拜谒魏明帝的陵墓(称为高平陵)。

他们谒陵完毕,回洛阳来,没想到城门已闭,整个洛阳城已被司马懿父子占领。司马懿带了兵马,站在城门外的洛水浮桥之上,叫人送一张表给少帝,交曹爽转。

在这一张表里,司马懿列举曹爽的罪,说曹爽广用私人,“尽据禁兵”,又说他以黄门(宦官)张当为都监:“看察至尊,候伺神器”。

司马懿又在表里说,太尉蒋济与尚书令司马孚,均认为蕾爽与曹羲、曹训,都不宜于继续“典兵宿卫”。蒋济与司马孚已经奏请皇太后(郭氏),将曹家兄弟的官职免去,以侯爵的身份各归其在京城的寓所。皇太后已经准了他们的奏,叫臣(司马懿)执行。

臣已经通知主管人员,立即遵办,不许放任曹氏兄弟“逗留”,以致耽误了皇上回宫的时间。倘若曹氏兄弟敢逗留,便以军法从事。

曹爽一时不敢把司马懿的这一张表,送请少帝曹芳过目。他不知如何应付才好。

这时候,位居九卿之一的大司农植范,已经冒险从城里跑出来。跑到了曹爽的面前,劝曹爽赶快去许昌(许县是在曹丕篡位以后,改名为许昌的)。桓范说:“你到了许昌以后,便可以集合全国兵马,申讨司马懿。”

曹爽身边,有主张向司马懿投降的许允、陈泰。许允是侍中,陈泰是尚书。

曹爽终于派人向司马懿投降。司马懿暂时不为已甚,就让他们兄弟四人平平安安地进城,各回寓所。他们不再是宮,而仅仅是侯。

过了不久,司马懿把宦官张当抓了来,严刑拷打,叫张当不仅招供了曾经以宫内的“才人”(宫女)若干名送给曹爽;而且也“承认”了曹爽曾经和他与何晏等人同谋,准备在正始十年三月间造反。

结果,司马懿无中生有,把曹爽兄弟四人,及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恒范,一共十个人,治了谋反大逆之罪。不仅十个人都杀了头,他们的父族、母族、妻族,不分男女老少,都被屠杀得精光。

这就是司马懿辣得比狼还要凶狠之处(他曾经答应过蒋济,说只要曹爽肯交出政权,便留他性命。蒋济于曹爽一家被屠杀之后气死)。

司马懿在解决了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以后,少帝叫他做魏朝的“丞相”,他假惺惶地坚辞。

司马懿把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一网打尽丁以后,又开始对夏侯氏一家动脑筋。用少帝曹芳的诏书把征西将军夏侯玄召回京,以雍州刺史郭淮代替夏侯玄的官职。

夏侯玄是夏侯尚的儿子,夏侯渊的从侄孙,同时也是曹爽的“外弟”(表弟)。夏侯玄的母亲是曹家的女子。

夏侯玄以征西将军的名义,驻屯在长安,一向负有防备西蜀的全责。他既是曹爽的表弟,又是曾经在正始五年(公元244年)跟随曹爽大举伐蜀一次的大将(他们由骆谷进军,被王平在兴势挡住,又被费祎威胁了后路,大败而回)。

曹爽回到洛阳,夏侯玄掌握重兵,留在长安。四年多以后,在正始十年正月,曹爽和三个兄弟与何晏等人,被司马懿消灭,夏侯玄得到消息之时,不知如何是好,魏少帝的诏书已到,叫他回京城洛阳,把所掌管的兵权交给雍州刺史郭淮。

夏侯玄乖乖地回了洛阳。司马懿却也一时没有把他怎么样。原因是:夏侯玄失掉了兵权,又住在朝夕被监视的洛阳,不能够对司马懿有所作为。而且,夏侯霸已经逃往西蜀。倘若杀了夏侯玄,那就难免有更多的夏侯氏成员向西蜀、东吴乱跑了。

夏侯霸是夏侯渊的儿子,也就是夏侯玄的堂叔父,在辈分上比夏侯玄高,在地位上却比夏侯玄低。他是夏侯玄征西将军府所统辖的“讨蜀护军”,带兵驻扎在陇西(甘肃),与雍州刺史郭淮处得不好。

夏侯玄被征召回洛阳的时候,夏侯霸顾不得西蜀与他有杀父之仇,当机立断,一口气奔往西蜀。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战死在汉中,当时传说是被刘备亲自斩杀的。近代的京剧,才把夏侯渊的死,记在黄忠的账上。

西蜀的君臣对夏侯霸很好。首先,刘后主阿斗向夏侯霸解释,说:“你的令尊大人,是不幸阵亡于乱军之手;并非先父(刘备)所杀。”

刘后主又把夏侯霸引进宫内,与皇后张氏相见,告诉夏侯霸,“她是你的堂外甥女!”原来,张皇后的母亲,是夏侯霸的堂妹,于当年兵荒马乱之时的中原,被张飞遇到,成了张飞的妻。

刘后主问夏侯霸,司马懿对西蜀有什么打算?夏侯霸说,司马懿刚刚拿到了政权,目前要忙于整顿内部,消灭更多的异己,一时来不及对西蜀有什么举动。将来,倘若有一位姓钟、号叫士季的(钟繇的儿子钟会),在魏国朝廷中主持大计,那就值得吴、蜀二国忧虑了。

司马懿这时候,正如夏侯霸所说,忙于寻找曹爽以外的异己,加以消灭,他找来找去,找到了驻扎寿春、“都督扬州诸军事”的王凌。他一口咬定,说王凌企图勾结楚王曹彪造反,起兵占领许昌,迎立楚王为皇帝,然后打到洛阳,废掉少帝曹芳。

王凌所做的,引起司马懿如此猜疑的事,只不过是因为吴国塞了涂水入江之口,认为这是吴国即将对魏用兵,下令全军戒严,同时上表给少帝(等于上呈文给司马懿),建议乘此对吴国大举讨伐。如此而巳。

司马懿不动声色,以绝对秘密的方式,带了重兵,突然由颍水航行到寿春的城下。

王凌见到司马懿来得奇怪,想抵抗也来不及,只得叫人捆了自己,押送到司马懿的水营之前。司马懿先叫人传令,松解了王凌的绑,却又不许王凌坐小船前来见面。

随后,司马端便派了六百名兵士,押解王凌去洛阳,王凌走到中途,在项城喝了毒药,自杀。

王凌死了以后,才有一个军官王式来自首,说自己是王凌的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的部下,曾经奉了令狐愚的命令到白马城勾结楚王曹彪。这时候,令狐愚早已病故,死无对证。

司马懿于是下令将王凌与令狐愚剖棺戮尸,两家的父族、母族、妻族,以及与此案相连的其他的人,一概杀光。楚王曹彪被下诏赐死(命令他自杀)。

过了不到一个月,司马懿本人也得病而死(当时有人记载,说他之所以得病,由于常常见到王凌的鬼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宽容是一种人生智慧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高一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于小事之间迸发真善美的光辉;宽容是一个机会,成就别人的机会;宽容更是一种人生智慧,让我们的人生不再暗淡,让社会更加和谐。

宽容,于微处生花。

炎热的夏季到来,地面如火炉一般受热发烫,乘公交车的人不免多了起来,车中人员密集,空间狭小不免出现撞到他人、踩到他人的现象,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但不少人斤斤计较,导致双方大打出手,互相唾骂。这种现象早已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事,但本是一件小事,却以悲剧的形式结尾,难道不令人心痛么?倘若我们学会宽容,这些悲剧不再重蹈覆辙;倘若我们学会宽容,良好风气将会蔚然成风;倘若我们学会宽容,世界各地将被播撒和谐的种子。

宽容,浇育和谐之花。

同学之间难免会有摩擦和矛盾,可能同学无意中弄丢的一支笔、一本书、一块橡皮,也可能是同学不小心伤害到自己,但一句“对不起”一句“没关系”就可以让这些不愉快烟消云散。可是,有的同学夸大事实,敌视别人的道歉,最终同学间的关系冷若冰霜,彼此疏远。仅因一件小事就失去了珍贵的情谊,这样做真的值得么?倘若我们学会宽容,友谊之花将会美丽绽放,倘若我们学会宽容,彼此情谊将似海深厚。

宽容,成就人生。

翻阅历史篇章,隐隐之中暗埋人性光辉。故事的主人公为廉颇和蔺相如,廉颇误解蔺相如并到处排斥蔺相如,最终发现是自己做错了事,于是负荆请罪,而蔺相如宽恕了廉颇之前的所作所为。从此,两人和睦相处情谊深厚,使赵国越来越强大。因为宽容,成就了蔺相如,使其结下了一段深厚的情谊;因为宽容,成就了赵国,使赵国民富国强,实力雄厚。

因为宽容,我们才获得机会;因为宽容,我们才拥有勇气,因为宽容,我们更加和谐。宽容,一种人生智慧,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让他人的人生更添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故事19:人生就这么简单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有一个富商,生意做得很大,但是每日算计,操心,多有烦恼。在他家隔壁,住着一对贫穷夫妻,靠做豆腐为生,虽说清贫,却有说有笑,快快乐乐。

富商的太太心生嫉妒,富商说:“那有什么难,我叫他们明天就笑不出来。”言罢,一抬手将一大锭金元宝从墙头扔了过去。

次日清早,穷苦夫妻发现了这一锭来历不明的金无宝,心情大变:揣测这钱的来路,又琢磨能否弄到更多的钱……如此这般,三天三夜,茶饭不思,寝食不宁,自此,再也听不到他们的歌声和笑声了……

一墙相隔的富商对他的太太说:“你看,当初我们不也是这样的吗?,事情就这么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毕福剑的人生励志故事

全文共 1511 字

+ 加入清单

少年时代的他虽然长相平平,但拙外慧中,能说会唱,多才多艺,经常参与乡里的文艺表演。有一年来乡里接兵的人看中了他的表演天分,动员他去当兵。成为一名军人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但乡里并不舍得放他走,许诺日后给他提干,以便留住他。但他的心早已随着梦想飞走。结果,他幸运地参军入伍,并且当的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海军。

在部队里,他踏实能干,肯吃苦,朴实憨厚的性格加上爱钻研的精神,让他与战友们相处融洽,在工作岗位上更是如鱼得水。从前的梦想一旦实现,他马上又有了更宏大的理想——成为一名舰长。但蔚蓝色的梦想被裁军的大浆划破,虽然他在部队上表现出色,但仍然逃脱不了退伍的命运。

此时,他已经26岁,想起过往的军事名人在这个年纪早已功成名就,而自己却一无所有,他不免意志消沉、心灰意冷。与一名战友在青岛的街头闲逛,恰巧看到了北京广播学院张贴的招生广告。战友动员他报名试试,他看到报名费需要4元钱,便打消了报名的念头。

战友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先替你垫上报名费,考上了钱还给我,考不上,损失算我的!没抱多大希望的他忐忑不安地报名参加了考试,结果出乎他的预料——他顺利通过了一试、二试、三试,成为北广学院的一名新生。事后他才知道,这次招生在华东区只录取了他一个人。如果早知道这次考试只有一个录取名额,他想,就是打死他,他也不敢报名。

从北广学院导演系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工作。恰逢《三国演义》正在录制,他跑去给这部后来引起广泛赞誉的电视剧做摄影工作。在拍摄赵云大战长坂坡这个镜头时,因为追求逼真的武打效

果,在近距离的拍摄过程中,他被饰演赵云的演员刺了个人仰马翻,差点身受重伤。

1995年,作为电视台记者和客串主持人,他跟随北极科考队首次来到了北极。在北极的雪地上,他兴奋异常!第一次看到北极剪切带,冰雪相互挤压,发出“吱吱呜呜”的声响,他感觉特别新奇,跑过去拿着摄像机狂拍不止。

听到身后的美国向导焦急地向他呼喊后,他慌忙往回跑,急速地跑了几百米后,回头望去,他惊恐地发现,身后有一个篮球场那样大的冰整块倾斜着插进了海水里。如果他跑得慢,掉进海水里,没等淹死,就会先被冻死了。大难不死未必就会有后福,紧接着科考队又与大本营失去了联系,由于身处北极危险丛生的剪切带区,生命随时会有瞬间倾覆的可能,所以每一名队员都心情沉重地写下了遗书。

万幸的是,经过两天两夜的煎熬和摸索,他们成功绕出了充满死亡恐怖气息的剪切带,与大本营重新取得了联系。有一个镜头记录了他当时的狼狈不堪:全身裹着厚厚防寒服的他,胡子上挂着“雾凇”和冰凌,他拿着麦克风对着镜头说,马上就要到五一了,北京应该是春暖花开,有零上二十多摄氏度,非常舒适了吧!而我们这里却是天寒地冻。

有时我感觉自己太不容易了,真的不想干了,想回家……说着说着一个大男人竟然哽咽起来。也正是此次科考,让经历九死一生的他带回了许多珍贵的摄影资料。

几年后,中央电视台开了一档叫《梦想剧场》的栏目,由于找到的几个主持人字正腔圆的风格与这个栏目以娱乐为主的宗旨并不符合,领导让当导演的他试试。歪打正着的他从此从后台走向前台,因为语言诙谐幽默,《梦想剧场》的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

后来,他又来到了《星光大道》的舞台上,他的主持风格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认可与欢迎。他的名字——毕福剑开始响彻大江南北。在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毕福剑与赵本山、小沈阳合作表演的《不差钱》获得观众评选的最受欢迎的春晚语言类节目一等奖。

曾经我和一些观众一样,认为毕福剑的相貌和言行都土得掉渣,普通话也不标准,认为他的成功是偶然的,有太多幸运的成分。但在了解了他的经历之后,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毕福剑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是失败的积累,成功从来就没有捷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人生寓言故事:石头和道路

全文共 1367 字

+ 加入清单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故事一:石头道路

有一块美丽的大石头,被山涧的激流冲洗得十分光洁。一天,激流开始变窄,冲力也渐渐减弱,最后,水全部退去,一滴也不存在了。

这样,石头就在陡峭的山坡上显露出来。巧的是,它正好在一座小树林的附近,那里恬静而又美丽。山坡下面是一条石子路。光洁的大石头占有特殊的地势,从那儿可以饱览许多东西。在这长满青草、开遍鲜花、充满芳香的地方,照理说,它应当感到非常幸运。

一天,它望着道路,发现人们在铺鹅卵石,使路面变得更坚硬。突然,他产生了一个疯狂的念头,要到下面的道路上去。

它对自己说:

“我在这上面和青草混在一起干什么?我应当和兄弟姐妹们生活在一起。我觉得,这样做是最正确的。”

它这样说着,冲动之下,开始行动。没有靠任何人的帮助,就开始向下滚动。真巧,一直滚到路中间才停下来,四周全是和它类似的曾经吸引着它的鹅卵石。

“好极了,我就呆在这儿!”

这条道路十分繁忙。铁轱辘大车从它的身上压过,奔驰的骏马震撼着大地,强有力的马蹄铁践踏着它。还有穿着铁钉靴子的农民和成群的牲畜都经常光顾它。

没有多少时间,美丽的石头就遇到了许多麻烦:有的打击它,有的践踏它,有的敲去它的一块碎片。在灰尘、泥土和牲口粪便的下面,几乎都认不出自己的本来面目了!

被玷污的石头开始向上看了,它痛苦地望着它离开的地方。那里是多么绿,多么洁净,多么芳香和美丽哟!石头为它失去的天堂叹气,痛哭流涕,但是,一切都是枉然。

“啊,回不到山坡上去了!我永远不会再有那种安宁的日子!对我来说,幸福不存在了??”

可以安安稳稳生活在农村却偏偏跑到城市去的人们啊,你们受尽意想不到的种种磨难。读读这篇寓言吧!

寓言故事二:富翁和穷汉

从前,有位一贫如洗的工匠。他在作坊里干完活儿,常去拜访住在不远处的一位富翁。

工匠敲敲门,小心翼翼地走进去,在陈设豪华的内室里,他毕恭毕敬地站在尊贵的富翁面前,脱帽鞠躬。

“怎么,老弟,需要我帮点什么忙吗?”有一天富翁问他。“我发现,你常来看我,鞠个躬,然后就一声不响地空着手走了。假如你需要什么的话,就请说吧,不要客气!”

“谢谢您,大人!”工匠恭敬地回答。“我到您这儿来,是为了倾吐内心的苦衷,并且看看,富人是如何生活的。只有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才有这种福份。遗憾的是,像您们这样的尊贵富豪却没有这种福份。您们无处倾吐心中的苦闷,因为周围住着一群都像我这样的穷苦人!”

寓言故事三:生气

有那么一位先生,乘着晴朗的天气,上街闲逛了。他想出头露面,显示显示自己的才干,在路上,他碰见了一位老相识。他为不期而遇感到欣喜,并想一倾衷肠。他开始热心地盘问起自己的朋友:

“哎呀,你怎么啦,都认不出你来了!你气色难看,目光暗淡。你到底出了什么倒霉事了?”

“哦,”这位朋友移开了视线,忧心忡忡地回答道。“我出了这么一件事??”

“你怎么还这么慢条斯理地述说这件事呢?你要马上去找那位很有名气的大夫。任何病症都要及时给予控制。”他喋喋不休地高谈阔论各种疾病的症状,以至不让自己的朋友启齿插话。“你告诉我,可爱的朋友,你早就发现自己的心情发生了这种可怕的变化了吗?”

“只要一看见你那副德性,我的病情就发作。看见你,由于十分生气,我就满脸温怒,面色苍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哲理故事1:盐一样的智慧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有这么一个故事:老族长带领村民日夜兼程,要把盐运送到某地换成过冬的大麦。有一天晚上,他们露宿于荒野,星空灿烂。长者依然用祖先世代传下来的方法,取出三块盐投入篝火,占卜山间天气的变化……大家都在等待长者的“天气预报”:若听到火中盐块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那就是好天气的预兆;若是毫无声息,那就象征天气即将变坏,风雨随时会来临。

长者神情严肃,因为盐块在火中毫无声息。他认为不吉,主张天亮后马上赶路。但族中另一位年轻人,认为“以盐窥天”是迷信,反对匆忙启程。第二天下午,果然天气骤变,风雪交加,坚持晚走的年轻人这才领悟到长者的睿智。其实,用今天的科学解释,老族长也是对的,盐块在火中是否发出声音,与空气中的湿度相关。换句话说,当风雨欲来,湿度高,盐块受潮,投入火中自然喑哑无声。

年轻人往往看不起老人的哲学,片面地认为它们都是过时的、无用的。其实,一些人生理念如同海盐,它再老,仍然是一种结晶,并且有海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名人故事:人生难分戏里外的侠女——郑佩佩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香港庙街,一家老牌餐室里,人声鼎沸。这家餐室有两层楼,地方不大,二楼都是卡座。载我们到此地的出租车司机,听我们一说目的地,就来了精神:“这家餐室非常有名,以前经常用来拍一些怀旧戏。”

郑佩佩选择了在这里接受我们的专访。这是一家和她阅历相同的餐室,拥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她一见到我们的摄影师老方,就说:“你很脸熟,我好像经常能见到你。”

老方愣了一下,寻思曾在什么场合见过这位采访对象。郑佩佩笑声爽朗,她显然不认为自己抢了老方的开场白——毕竟记者和老方才是经常见到郑佩佩的人,尽管是在影视剧中。

谈话中,郑佩佩喜欢说“ye名人故事人生难分戏里外的侠女——郑佩佩h”,喜欢大笑,常微笑着说“对不对”,谈到一些往事的细节,如不能确切记得,她会直接说“我不晓得了”。由于与店方熟稔,这里成了她的客厅,很多人能认出她来。采访中,隔壁餐桌来了很多食客,他们低头吃饭,各自谈着事情,在我们走动时,甚至没有人投来好奇的眼光。这似乎坐实了郑佩佩喜欢香港的一个原因:这里的人,就像自己的邻居一样。

谈到人生的各个阶段,郑佩佩最喜欢目前的自己。关于往事,她眼神会黯淡,但很平静。她说,那时候的人,想法很简单,不像今天年轻人想得那么复杂;早点结婚生子,大家都觉得天经地义。在巅峰期息影,人们替她惋惜,她对这些惋惜敬谢不敏,但对子女有内疚,认为自己亏欠了孩子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哲理故事四:小小羽毛,成就美丽人生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他出生在英国的博尔顿,是一名动物标本剥制师,常年与各种各样的动物打交道。工作枯燥前途渺茫,这让他很苦恼。

有一天,他来到家附近的天鹅饲养厂。河边散落着一片片洁白的羽毛,此时正是天鹅换羽期,每到换羽期,在河边嬉戏的天鹅都会脱落下许多羽毛。他小心翼翼地捡起来凝视着,这么漂亮的羽毛就这样零落在泥水里,多么可惜呀。

他把几片羽毛放在掌心里,洁白的羽毛有着一种灵动的美。他突然间想起,有一年曾在新西兰,看到那里的毛利人,用羽毛来制作艺术品,但那种艺术品很粗糙,就是把几根羽毛用一种胶,粘贴成各种动物形状来出售,毫无美感而言。但却激起了他的灵感,如果在这些羽毛上画出漂亮的图案,那么这些羽毛不再是随意丢弃在河边的废物,而将成为人们欣赏的艺术品。

他马上沿着河边,把那些散落的羽毛,一根根地捡起来,宝贝似地捧回家里。此前的他从来没有拿过画笔,一切都将从头学起。他把这些脏兮兮的羽毛清洗干净,用镊子将一片片羽毛拉直展开,然后在上面作画。这是一项缓慢而艰辛的工作,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新开始。他几乎足不出户,潜心研究创作,整整四年时间,他的羽毛画终于成功问世。

艺术之美来源于发现和创造,谁能想象得出如此轻薄的羽毛上竟能绘画,而他不仅给这些轻盈的羽毛,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变成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色彩斑斓。他就是英国的艺术家伊恩?达维。

如今,达维的每幅“天鹅羽毛画”要卖到700英镑的高价,不仅成为威尔士现代艺术博物馆中的展品,还荣幸地成为格格斯特郡自然艺术博物馆的常驻艺术家。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要用心去品味生活,发掘生活中的美并给予创造,那么小小的羽毛,也能成就美丽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