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论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9篇)

导语:运动不但可以得到锻炼,还会焕发年轻的心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运动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2932

作文

35

铭记历史,纪念129运动的征文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一二·九”运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广大爱国知识青年这段用“青春之歌”写就的历史启示我们:青年学子只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在一起,才能成长为国家民族需要的有用之才;知识分子只有紧密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将自身融入其中,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导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80年前爆发的“一二·九”运动,作为由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担当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伟大救亡运动,唤醒了亿万民众,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当代中国青年必须继承“一二·九”运动的精神传统,弘扬爱国主义,追求时代进步,增强主体意识,掌握科学真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而接续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美国革命的历史意义英语作文

全文共 1365 字

+ 加入清单

the ways of history are so intricate and the motivations of human actions so complex that it is always hazardous to attempt to represent events covering a number of years, a multiplicity of persons, and distant localities as the expression of one intellectual or social movement; yet the historical process which culminated in the ascent of thomas jefferson to the presidency can be regarded as the outstanding example not only of the birth of a new way of life but of nationalism as a new way of life.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represents the link betwee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 which modern england became conscious of itself, and the awakening of modern europe at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t may seem strange that the march of history should have had to cross the atlantic ocean, but only in the north american colonies could a struggle for civic liberty lead also to the foundation of a new nation.

here, in the popular rising against a "tyrannical" government, the fruits were more than the securing of a freer constitution. they included the growth of a nation born in liberty by the will of the people, not from the roots of common descent, a geographic entity, or the ambitions of king or dynasty.

with the american n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a nation was born, not in the dim past of history but before the eyes of the whole world.

[美国革命历史意义英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辛亥革命历史意义集锦

全文共 3921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纪念日。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纪念的日子。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个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是秦朝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辛亥革命的纪念。除了1951年和1971年因为特殊原因没有举行隆重纪念,每逢辛亥革命整十年纪念日,党和国家都要以最高规格举行纪念活动。如此高的规格,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和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可以媲美。这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其他革命所不具备的伟大历史意义。

推翻皇帝制度,是历史的巨大进步。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在于,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掀翻了皇帝的宝座,动摇了中国人对于封建专制—皇权统治的崇拜。中国历史上扳倒皇帝的例子有很多,但每次扳倒后,又有新的皇帝登上那个宝座。近代中国也是如此。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虽然号称要建立新天新地新世界,但终究免不了登皇位;戊戌变法,虽然尝试多项改良,但目的不是要反皇帝。辛亥革命则不同,其目的不是拥立新皇帝,而是推倒任何皇帝。皇帝被掀倒了,皇帝宝座被废除了,人民接受了与中国传统政治完全不同的共和立宪观念,成立了共和国,即中华民国。从此以后,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顷刻覆灭,便是天下共击之的例子。政治鼎革,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带来了对外关系的一系列变化,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以共和制代替帝制,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的角度说,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以共和制代替帝制,是中国历史了不起的转折和成就。陈胜在秦末农民起义时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过是说,你可以称王称帝,我为什么不可以称王称帝。辛亥革命开创的局面则大为不同,这个新局面是:中国人从此抛弃对皇帝的尊崇,不管这个皇帝姓爱新觉罗还是姓袁。无疑,这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甫成立,各种政党组织、群众团体公开成立,纷纷表达各个不同利益集团对时局的意见。这也是辛亥革命带来的思想解放。因为在封建时代,中国政治一向反对结党,结党就是营私,“党人”往往是政敌攻击对方的有力话柄。结党就是对皇帝的不忠。不能结党是封建时代的特征。否定封建皇帝,自然就要肯定结党的正当性。在时代的碰撞、打磨中,有两个政党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重心。一个是1921年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正式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另一个是1924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加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联合与斗争,成为此后半个世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基本内容。

武昌首义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随即发布文告,宣布“永久建立共和政体,与世界列强并峙于太平洋之上,而共享万国和平之福”。不久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以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构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制政权。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并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贯彻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宪法的基本原则,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色彩。与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颁布的具有君权宪法性质的《钦定宪法大纲》相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鲜明的民权宪法性质,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肯定;与《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相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更具有全国性意义,内容也更加系统完备。前者只是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地区性民主立法。因此,在中国宪政史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也许有人会说袁世凯和北洋政府破坏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法治观念已经为民众接受。共和国的执政者只能在宪法的范围内活动,这是辛亥革命留给后人的最大遗产。

辛亥革命是以民族革命为起点的革命,“五族共和”思想和中华民族概念为此后中国的民族平等提供了思想基础。从民族革命角度说,反清是推翻以满族作为统治阶级的少数民族对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等民族的统治。满族统治中国,不是以满族中的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而是以整个民族作为统治阶级。因此,反清是要反掉满族作为统治阶级的特权。这种统治特权反映在民族关系上,就是民族不平等。因此,孙中山先生说,民族主义是要扫除民族的不平等。当然,这个“民族不平等”也包括后来他所说的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不平等。由于辛亥革命的成功,1912年以后满族与汉族、其他民族在政治上的不平等被取消了。这是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孙中山先生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就是“五族共和”的主张。“五族共和”是以取消民族不平等为先决条件的,要求五族平等。

随着“五族共和”主张的提出,中华民族概念也具有了新的内涵,具备了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特点。用中华民族概括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和,最为恰当,没有厚此薄彼之嫌。使用这个称呼,为中国各民族消除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中华民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这个称呼就为全国各民族人民接受。民族平等和中华民族,是辛亥革命留给现代中国人的珍贵遗产。

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自称人民公仆,确认了人民本位。这对于中国阶级社会以来的官场政治,不啻是一次大革命。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先生为感谢各省代表选举他为临时大总统,在致各省都督电中称:“今日代表选举,乃认文为公仆。”把大总统等同于人民的仆人,体现了人民至上的革命精神。他曾以大总统名义发布通令,要求所有政府官员“皆系为民服务,官规具在,莫不负应尽之责任,而无特别之利益。”他说:“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

在实际生活中,孙中山先生以身作则,廉洁自持,始终保持国民公仆形象。这是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留给后人的珍贵政治和精神遗产。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一直强调各级党政干部是人民公仆,清廉为政。今天一些人以官员自居,不以人民为本位,为政失廉,贪污腐败,不仅玷污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也是对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公仆精神的背离。

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党人为革命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鉴湖女侠秋瑾被捕后,面对死亡毫无惧色,体现了“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的爱国情怀。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烈士林觉民、方声洞,在参加起义前写给妻子和父亲的信,体现了一个革命者既爱亲人又爱祖国的情怀。为了挽救祖国,他们抛妻别子。武汉革命党人詹大悲在他主持的《大江报》上刊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时评,号召“爱国之志士”、“救国之健儿”起来革命。被官府逮捕刑讯,詹大悲抗议审判官:“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一片爱国热忱,反因之得咎!”武昌起义前夕,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三烈士壮烈赴死,革命意志极其壮烈。彭楚藩本是宪兵,受刑讯时大声斥责湖广总督瑞澂,历数“亡国灭种之祸,迫于眉睫,革命救国之大义,自己怀抱牺牲之志愿,慷慨激昂”。

辛亥革命为近代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与觉醒,是辛亥革命开启的。毫不夸张地说,辛亥革命为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拉开了序幕。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不否定皇帝专制,就难有辛亥革命后的大幅进步,就难以发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就难有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就不可能有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最后取得胜利的结局,就不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就不会有现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即使反帝不彻底、未能成功解决农民问题等失败教训,也对后来的革命者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让他们思考,要完成全面的社会革命,怎样做才会更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展开,都与此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

辛亥革命的历史,是海峡两岸中国人共同的历史记忆,是香港、澳门和所有海外华侨华人共同的历史记忆。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是辛亥革命历史遗产的继承人。正确阐释辛亥革命历史,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坚持反“台独”,坚持一个中国和“九二共识”的重要思想基础。华侨是革命之母,华侨给予辛亥革命以人力、财力的巨大支持。香港和澳门是当年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出发地,港澳人民给孙中山先生以巨大支持。

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号召,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追求,关于中国应该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给后人留下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孙中山先生在失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职位后,精心设计了中国现代化的蓝图。他提出中国应追上世界的发展,应该“驾乎欧美之上”;并谆谆告诫中国应该统一。这些都成为中国人的奋斗目标。毛泽东同志在1964年写道:“中国大革命家,我们的先辈孙中山先生,在本世纪初期就说过,中国将要出现一个大跃进。他的这种预见,必将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今天,孙中山先生的理想和毛泽东同志的预言,都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我们正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着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坚定前行。

总而言之,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发展证明: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救不了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历史同样已经证明,这一选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都是这一选择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和最忠实的继承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生关于五四运动的意义作文

全文共 1801 字

+ 加入清单

1919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爱国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五四运动对20世纪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乃至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历史定位:五四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推向了新的阶段。

五四运动表现出的反帝彻底性,是以前历次斗争所不具备的。在此以前,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过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大规模的反抗斗争。这些斗争要么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反对封建势力;要么缺乏必要的反帝斗争的策略,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盲目排外。五四时期,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中国人一度对帝国主义抱有的幻想破灭了。五四运动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口号,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近代中国的两大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五四运动表现出来的彻底反封建性,首先体现在将斗争目标指向封建势力的总代表——北洋军阀政府,指向那些出卖民族利益的卖国贼。广大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及部分资产阶级,联合行动,不畏反动政府的威胁和镇压,表现了一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决心。其次还表现在对封建主义的猛烈抨击和对民主科学精神的追求上。在封建主义根深蒂固的国度里,能够以无畏的革命气概,大声呼喊“民主、自由、平等”的口号,真是破天荒的壮举。

二、五四精神: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是一种爱国主义的革命精神,一面不朽的光辉旗帜,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追求进步和光明。

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最丰厚的精神底蕴。五四运动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五四时期所倡导的民主,是泛指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是一种与封建伦理道德和专制制度相对立的革命精神。

五四运动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以彻底的批判精神从思想上动摇了封建统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空前解放。在“德先生”、“赛先生”旗帜引导下的彻底的反封建斗争,与戊戌和辛亥时期的反封建相比,旗帜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正如毛泽东所说:“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继往开来:五四运动将先进青年追求和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历程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先进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先进分子学习西方、追求进步、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但是,无论是康、梁的变法维新运动,还是辛亥革命,都没有能够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五四运动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开始。五四以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改造中国”的呼声。先进的分子经过介绍、研究、比较、争论、实验,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早在五四前夜,李大钊就第一个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了马克思主义大旗。五四以后,被誉为这个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也宣布自己站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之下。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在1919年出版了马克思研究专号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祥地北京大学同样成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活动基地。

五四运动中,年轻的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促进了运动的扩大和深入。正是由于工人阶级的参加,使五四运动跳出了单纯的学生运动的范围,迫使北洋政府很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巴黎和约,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更为重要的是,在五四运动中涌现出的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开始自觉地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这样,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中间桥梁作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正是这种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总之,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掀开了近代中国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伟大斗争的序幕。五四运动昭示人们,反帝反封建是民族救亡的必由之路;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标志着中国革命发展的新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学生写作素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很难说有完全彻底的。所谓彻底,只能说是基本彻底。自沉阶级革命成功的结果足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剥削制度代替旧的剥削制度,而剥削制度的更替,并不需要新旧完全彻底决裂,他们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协、融合、并存。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贵族头衔,此即革命不彻底的明显例子。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是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从民元到民六,其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所以说,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有意义的趣味运动会作文400字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加油!加油!”,学校操场上传来了一阵阵排山倒海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是我们市南区实验小学正在举行的一年一度的趣味运动会

周三下午,学校操场上人流如织,被围的水泄不通,同学们个个脸上洋溢的春天般的笑容。啊!那边一条威武的长龙正朝我们奔来,同学们齐声喊着号子,声势浩大。另一队也不甘示弱,浩浩荡荡地向前冲。就连旁边观战的同学也毫不示弱,加油声此起彼伏,场面震撼。

轮到我们比赛了,我和同学们一路小跑着来到起点。我们个个精神抖擞、跃跃欲试,随时准备出发。

随着“嘟”的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我和同学们就像脱缰的野马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我们三个班的实力不相上下,刚开始五班领先,我们和四班也不甘示弱,风从耳边吹过,我想这就是加油声吧!我们齐心协力,憋足了气,向前冲去,赢了赢了,我们反超了五班,取得了第一名。

我们个个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虽然很累,但为班级争光,我们都特别高兴。

这次活动真有意义!它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在一个团队中,即使一个人再厉害,但如果没有其他队员的帮助,也是没有战斗力的。正所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推翻皇帝制度,这是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辛亥革命动摇了中国人对两千年来似乎千古不变的封建专制——皇权统治的崇拜,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掀倒了皇帝的宝座,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中国历史上掀倒皇帝宝座的例子很多,每次掀倒后,又有新的皇帝重新登上那个宝座.近代中国也是这样: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虽然号称建立新天新地新世界,也免不了要登上皇位;戊戌变法也是一场以拥立皇帝为目的的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旗帜上写的是“扶清灭洋”,就是说反对外国侵略,拥护皇帝.辛亥革命则不同,不是以拥立新皇帝为目的,而是推倒任何皇帝.皇帝掀倒了,皇帝宝座废除了,人民接受了与中国传统政治完全不同的共和立宪观念,成立了共和国,这就是中华民国,从而结束了几千年习惯了的对皇帝、宰相、大臣的顶礼膜拜.从此以后,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便是天下共击之的例子.政治鼎革,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一系列的变化,带来了对外关系的一系列变化,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影响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以共和制代替帝制,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的角度说,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以共和制代替帝制,是中国历史了不起的转折和成就.中国人从此抛弃了对皇帝的信仰,这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一成立,各种政党组织、群众团体公开成立,纷纷表达各个不同利益集团对时局的意见.在时代的碰撞、打磨中,有两个政党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重心.这就是1921年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正式成立的中国共产党,1924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加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国共两党的联合与斗争,成为此后半个世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基本内容.

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与觉醒.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与觉醒,是辛亥革命开启的.毫不夸张地说,辛亥革命为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拉开了序幕.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不否定皇帝专制,就难以得到辛亥革命后的大幅进步,就难以发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在艰难中诞生、发展和壮大,就不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就不会有现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甚至辛亥革命的失败的历史教训,辛亥革命反帝不彻底,辛亥革命未能成功地发动和解决农民的问题,都对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有意义的运动会小学记事作文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原本是个普通的日子可是这个星期五却与众不同那是学校第四届运动会开幕的日子.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操场只见四周一面面彩旗在空中飞舞着好像在鼓励我们:千万不要泄气加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比赛正式开始了我们都在各自参赛项目的场地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的同学在活动手腕有的在牵引韧带有的在扭动腰胯……我参加的是掷羽毛球项目我想既然参加了比赛就应该争取拿到最好的成绩.

"预备--开始!"前面两位同学出色地完成了比赛该轮到我了.我的心里像揣着一个小兔子似的砰砰地跳个不停双手也不听话了."加油赵毅斌你最棒!"听了同学们的鼓励后我定下心.拿起一个羽毛球使出全身上下的力气往空中一扔天哪!球儿不肯离我远去就躺在我的脚边.

"光有力气还不行还要用巧劲."教练和班主任张老师一一传授给我秘诀.第二次比赛比第一次显然有了进步又过了一米线.现在还剩最后一个机会啦!通过前两次比赛我有经验了.心想:这可是最后一个关键球胜负在此一举.我张开双脚站在起点上身子稍微向后倾斜抡直手臂"嗨--"伴随着一声呐喊我把球扔了出去.球儿像长了翅膀似的勇往直前我为班级争了光得了第四名.

回到座位上我又静下心来观看比赛.看到我班娇姣拿了第一从陈汝萍身上又看到了坚持到底的精神佩服之情油然而生.这次运动会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也充实了我的心灵.

[有意义的运动会小学记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五四运动的意义

全文共 2543 字

+ 加入清单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影响极其深远。它不仅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而且是一场冲击各界的思想解放运动。八十年岁月流逝,尽管五四早已时过境迁,然而,它的生命之树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枯萎,反而更加茁壮,更加挺拔。那些先进志士仁人们的召唤和呐喊,仿佛依然在我们耳边回响。历史证明:这场凝聚着近代中国思想变革风云的运动,其伟大精神不仅能闪光于过去,而且能照亮现在和未来。

五四运动是一场演绎了救亡与启蒙“双重变奏”的爱国运动。但是,人们对五四的纪念,多是对五四革命精神和强烈爱国感情的缅怀。而实际上,五四更值得怀念和发扬的是启蒙学者们所呼唤的科学和民主精神以及为中国人的觉醒和中国走向现代化道路而孜孜探索的精神。五四启蒙运动没有成功,而是留下了许多未完成的课题。在经历了巨大的曲折之后,我们发现,封建主义残余依然是中国历史前进的沉重包袱,民主和科学仍是时代的主题。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文化转型及其他方面的变革还必须从重新认识五四思想启蒙开始,这种重新认识,既是对启蒙事业的继承,又是对五四启蒙的超越,唯有继承与超越,中华民族才更有信心与力量投入到现代化建设的潮流之中。因此,今天我们反省和重估五四启蒙的价值和意义,显然不只是书斋里的学术,而是一个极富时代感的主题。

1 爱国主义精神的洋溢

爱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道德,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亦构成了民族之魂。五四运动最丰厚的精神底蕴之一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一面最具备凝聚力的旗帜与榜样。同时,五四运动也是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它集中地、深刻地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而且这其中也被注入了新的内涵。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爱国主义精神, 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之所在。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爱国主义这个主题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即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命运与发展同祖国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视祖国与人民的利益重于、高于一切。自觉地保卫和提升民族的主体性,积极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巩固既有成就。为了祖国昌盛和民族的振兴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立爱国之志高,举爱国之旗帜,履报国之行,为祖国的强盛和民族的崛起、复兴作出贡献。而实践恰恰说明了:真正使中华民族振兴起来,就更要大力发扬爱国主义得道理,可见,五四运动之于中国现当代社会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社会民主精神的弘扬

五四运动孕育了民主精神, 它的目标是推翻专制独裁的旧制度, 从而实现广大人民期盼的民主与自由。可见,五四运动的发生与民主精神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民主的启蒙与民主意识的觉醒, 就不可能诞生五四爱国运动。我们知道,在五四运动之前,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就已经在救亡图存的社会氛围中探寻民主了。五四运动之前, 由于当时客观历史条件的束缚与禁锢, 而把试验资本主义民主不失为一种积极地尝试、探寻,然而,就在五四运动爆发后的一百年,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已经在中国呈现出强大、猛烈的生命力, 相交之下,资本主义民主就表现出、暴露出重重的弊病与问题。就在五四运动之后,一大批中国的民主主义者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者,其内容也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它已经不再是狭隘的资本主义民主了, 而是一种真正的人民民主, 其旨在消灭、清除剥削制度。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诞生的,自它成立的那天起,就将争取和发展人民民主作为己任。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人民民主最坚定的倡导者和成功的

实践者。弘扬民主精神是五四运动以来的潮流与趋势,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弘扬人民民主和社会民主的精神,积极实行改革开放,全面实现人民和谐的小康的社会目标。中国共产党已经在积极地努力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各项机制, 保障人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以解决干部腐败、官僚主义等严社会问题。让每个公民都和谐地生活于一个相对平等、公正、自由的社会环境之中。

3 社会科学精神的彰显

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而科学的精神要求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同时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而五四运动时期,冲破封建迷信,鼓励思想解放、寻找科学的救国真理就是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所在。今天, 我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地推进和坚持新的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从而科学地解决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这是科学精神的价值所在。现在,中国进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 难免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说解放思想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而且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因此, 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促进更好更快地发展就成为新的形势和任务, 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地推进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生。“科学发展观”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是胡jing*tao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 同时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科学与民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为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思想,其中“ 以人为本”可以说是“ 民主”的最高境界。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是五四运动提出的“ 科学”精神的扩展与延伸。然而,我们注意到这次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亦存在着种种艰巨性、需要面对重重挑战。其中,破除旧的观念,而树立、确定新的观念,成为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另外, 我们也需要运用新的、发展的观点不断审视、修正旧的观点。所以说,这次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质上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所认识新的发展规律与特点, 积极主动地破除各种主观主义, 在一系列问题上体现全面性与科学性。例如积极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解放思想,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并让干部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其科学决策的能力,主动化解和破解种种难题的能力。

纵观五四运动的全过程,从启蒙运动、爱国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抉择, 无一不是昂扬着理性主义精神。历史上的重大变革,也总要伴随着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所以民主与科学的精髓是理性主义,人们依靠理性的武器,冲破了旧的精神枷锁,并以理性之光, 照耀着前进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500字作文有意义的趣味运动会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7月16日,我们三下乡的第五天。没有前几天的惊慌失措和无所适从,这一天的一切都在井然有序中顺利进行。在晨曦的洗礼中,宣传组默默地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趣味运动会即将来临,在活动成功的背后,永远存在着一批默默奉献的无私者,而趣味运动会背后暗中努力着的人,正是我们宣传组的全体组员。对于已经出过几次海报的我们来说,这并不是一次困难的任务,但也无法避免中途遇到的一些小插曲。

海报制作分为上网找图、海报的设计构思、海报绘画和上色三部分。最初,在大家的协商下,我们决定了海报内容。在绘画时,在遇到困难的图画的时候,我们总是互相咨询意见和互相帮助。合作使很多事情都变得格外简单,无论多难的图画在我们的团结下都变得易如反掌。

太阳依然肆意地挂在高空,我们的工作还在继续。天气的闷热,增添了我们工作的难度,但我们依然不骄不躁。在艰苦的海报上色过程中,大家的衬衣早已被汗水浸透透,汗水在脖子上流淌。但大家也没有因此而停歇,甚至只是擦去身上的汗水。我们埋头染色的情景,在阳光的映衬下,变成了一幅和谐的风景画。随着海报渐渐变得五颜六色,大家的汗水也在颜色的映衬下变得五颜六色。成功不易,但成功后的喜悦却来得很简单。面对着由我们的汗水拼接而成的海报,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下午的支教结束后,宣传组又开始了新的工作——画黑板报。初次接触黑板报,我无从下笔。面对着宽大的黑板,不知所措的感觉让我心生烦躁。当听到组员的鼓励后,我的心像漂浮在大海里的一块浮木找到岸。我开始尽力的发挥想象力,以至于忘记了吃饭的时间,但看着满意的画作时,我感到满足而又轻松。夕阳渐渐消失,而我们还在继续。在绘画的时候,我对粉笔画并不擅长,因此画得并不美观,加上组员们的调侃,也许在外人看来,会觉得我会很伤心。其实我没有,反而是很开心,因为这不是伤害,而是爱护,友谊就是你来我往的争吵中增强的,开心愉悦的晚上就在我们打闹中度过了,汗水也染上了斑斓的色彩,那三幅黑板报在在笑声与汗水中完成了。

宣传组色彩的一天,汗水的一天,色彩与汗水的交织在作出了一幅美丽画卷。

[500字作文有意义的趣味运动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运动的意义作文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刚刚露出赤红的笑脸,我们班的同学马上就高兴起来了,因为我们就要迎来一次难得的春季运动会了.

开幕式拉开了帷幕.看,整齐的步伐,听,喧天的掌声.哦,原来是一,二年级的体操表演开始了!看他们舞步多么轻盈啊,仿佛象春天的蝴蝶一样,在花儿的映衬下,显得那么美丽,芬芳.

不久,比赛正式开始了,第一项是两人三足,我和邵爰睿分为一组,我们在比赛前挺配合的,可是到了比赛那天,不只是紧张还是怎么的,发挥失常了,但是她却一直安慰我,说我已经很棒了.这时,我已经是热泪盈眶,因为我知道她也很伤心,还在安慰我.总有一种力量让我前进,总有一种精神使我感动.罗晨晨的100米跑也拿到了名次,老师会心的笑了.啦啦队其实也重要,有了他们的鼓励,他们温馨的话语,即使失败了,心里也舒服多了.记住一句话: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然而,在运动精神上,大家都是平等的,也许,获得冠军的人们会让别人记得他们赛后脸上的灿烂笑容,更多关注他们背后的故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未拿名次的人也精神可嘉.他们接近全里,不畏强手,他们同样也不服输.虽然没拿冠军见证了这一切,但有一种精神贯穿,那就是运动精神:顽强拼搏,永不言败.

这些选手,用他们骁勇善战的行动,头顶蓝天,脚踏实地,造就了绿茵场上的传奇.这次运动会对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同时,我也学到了许多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全文共 5252 字

+ 加入清单

8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运动,是20世纪初叶中国历史发展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对20世纪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乃至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五四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它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推向了新的阶段

五四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反帝彻底性,是以前历次爱国反帝运动所不具备的。在此以前,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曾掀起过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但在发展过程中,这些革命斗争都存在着某种幼稚病,要么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反对封建势力,对帝国主义则抱有一定程度的幻想,缺乏明确的反帝目标和坚决的反帝决心,如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要么缺乏必要的反帝斗争的策略,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出现盲目排外倾向,如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则不然。五四时期的人们,民族意识高涨。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山东权益的合理要求被否定,使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当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有人在《每周评论》上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此前人们以为“公理战胜”,现在则看到,还是帝国主义的权力战胜了,一度对帝国主义抱有的幻想破灭了。五四运动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口号,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近代中国的两大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五四运动表现出来的彻底反封建性,首先体现在,它将斗争目标针对封建势力的总代表——北洋军阀政府,指向那些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卖国贼。广大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及部分资产阶级,联合行动,不畏强权,不怕反动政府的威胁和镇压,不受反动政府的利诱,表现了一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决心。这种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是近代以来反对封建统治者斗争传统的继续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反对无耻勾结帝国主义的北洋军阀政府时,觉悟的人们提出了根本改造中国社会的主张,“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为中国先进分子进一步提出“根本改造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彻底反封建性,还表现在对封建主义的猛烈抨击和对民主科学精神的追求上。以往的反封建斗争,多以当权的封建统治者为直接对象,虽也对封建主义进行批判,但其深度和规模都无法与五四运动同日而语。五四运动既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又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已经开始从思想文化领域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的、不妥协的斗争。所谓反封建主义的彻底性,是指它的坚决性而言的,即彻底与封建文化决裂,猛烈向中国封建主义进攻,用陈独秀的话说就是“拖四十二生的大炮”,向之猛烈轰击。他公开声明:“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这是何等的勇猛与无畏!五四运动的参加者许德珩回忆说:“同样是爱国的革命运动,然而五四运动却高于辛亥革命。高在哪里呢?高就高在它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进一步明确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死敌,为了救国救民必须与之作殊死的战斗。”在封建主义根深蒂固的国度里,能够以无畏的革命气概,大声呼喊“民主、自由、平等”的口号,真是破天荒的壮举。

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是一面不朽的光辉旗帜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是一种爱国主义的精神,更是一种革命的精神,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追求进步和光明

爱国主义是中国历史上一面最具凝聚力的旗帜,也是五四运动最丰厚的精神底蕴之一。作为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给它注入了新的内涵。江泽民同志指出:“在五四运动中,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站在前头,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了彻底的不妥协的斗争,发挥了先锋和桥梁作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历史上的爱国主义相比较,具有本质的进步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江泽民总书记所说的这种“本质进步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仅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前途的忧虑和国家命运的思考,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投入反帝运动,以“直接行动”的方式参与了革命斗争,将爱国主义感情转化为直接的爱国运动;更重要的是,爱国主义与民主和科学精神相联系,爱国运动与思想启蒙运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爱国主义深化为对民主科学精神的追求。要爱国,就要救亡;要救亡,就要“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就是说,在国内要反对卖国的、腐败的封建统治者,在国外要反对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怎么样来救亡?就要学习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救亡推动了启蒙,启蒙促进了救亡。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奏,相互激荡,相得益彰,形成了那个时代的时代特色,给予后来的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五四时期所倡导的民主,并非仅仅指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而是泛指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是一种与封建伦理道德和专制制度相对立的精神。“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就是对五四时期民主涵意的概括。作为五四新文化旗帜的科学,并不是单指提倡自然科学的具体研究,而是提倡科学精神或科学思想。民主是专制主义的对立物,科学是蒙昧主义的对立物。主张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与反对愚昧落后和迷信盲从的科学精神,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目标下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五四时期反对封建主义的一面光辉的旗帜。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是一种革命的精神。

五四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以彻底的批判精神从思想上动摇了封建主义的统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空前解放。在“德先生”、“赛先生”旗帜引导下的彻底的反封建斗争,与戊戌和辛亥时期的反封建相比,更加旗帜鲜明,更加丰富多采,更加理直气壮。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就没有五四如此宏大的群众爱国运动,更不会出现五四运动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高潮。毛泽东赞誉说:“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在资本主义衰败、社会主义兴盛的世界发展大趋势中,发生在辛亥革命失败、十月革命胜利和中国无产阶级发展壮大之时,就必然为社会主义新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扫清道路。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勃兴,马克思主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五四时期的思想大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这种历史前提下产生的,这是五四运动发展演化的内在逻辑,是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五四运动将先进青年追求和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历程,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直接促发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先进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的准备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同时又是中国先进分子学习西方、追求进步、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无论是康、梁的变法维新运动,还是辛亥革命,都没有能够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毛泽东当年曾经生动地描述过这种情况:“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思想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

奋斗,失败,救国理想的破灭,教育了奋进中的中国人民。国家的情况一天天变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随着辛亥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手中,中华民族的危机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面对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现状,中国的先进分子继续在黑暗中摸索,在困境中求索。辛亥革命以后交织着胜利与失败、前进与倒退、民主与专制、复辟与反复辟、新文化与旧文化、侵略与反侵略等一系列极端复杂的社会矛盾,五四运动正是在这个社会背景上必然要发生的革命运动。它是当时的先进分子为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获得新的革命真理而进行的一次改造社会的演习。它以辛亥革命所未曾有的姿态,力图从政治上、思想上对封建制度进行一次清理,用新的民主革命的风雨抗击专制主义的毒焰,呼唤古老中国的新生:“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他们这种弃旧图新的努力,昭示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的转机。五四运动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开始。五四以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呼声。正是在这种呼声中,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逐步被抛弃,社会主义受到普遍的关注,形成了一个介绍和讨论社会主义的热潮。先进的分子经过介绍、研究、比较、争论、实验,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

进步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经过了长期的摸索和艰难的选择。十月革命前,在中国人面前只有两种思想武器可供选择: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提供了第三种选择:社会主义。青年毛泽东兴奋地宣布:“俄式系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只此方法较之别的方法所含可能的性质为多。”陈独秀在五四运动过后不久也说:五四运动特有的精神之一就是人民的“直接行动”,这种直接行动是辛亥革命中所不曾有过的,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证明十月革命所提供的革命方法在中国的有效性。这样,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就成为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推动力量。老同盟会会员董必武说:我们从俄国革命中,见到了群众运动,又见五四运动是群众运动,所以五四运动后,我们就开始想俄国与中国问题,开始谈马克思主义。另一老同盟会会员吴玉章也回忆说:从辛亥革命以来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从前的一套革命老办法非改变不可,但不知道这新办法应是怎样;“通过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教育,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路”,这种思想“日益强烈、日益明确”起来。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一批先进分子开始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欧美转向俄国,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转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还在五四前夜,李大钊就率先在中国大地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五四以后,被誉为这个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也宣布自己站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之下。毛泽东也是在五四运动以后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在1919年6卷5期出了马克思研究专号,从1920年9月起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主要阵地、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祥地北京大学在1920年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一批爱国斗争的积极参加者成了中国北方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骨干。五四时期的许多进步社团中的激进分子也先后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孙中山从五四运动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他的思想转变也是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开始的。

五四运动中,年轻的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正是它的参加,使五四运动跳出了单纯的学生运动的范围,促进了运动的扩大和深入,迫使北洋政府很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个卖国贼,使运动取得了第一回合胜利;正是它的参加,作为运动先锋队的青年知识分子才有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才迫使北洋政府代表不敢在和约上签字,才使五四运动取得直接的胜利。更为重要的是,青年知识分子通过五四运动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他们发起到民间去、到工人中去、到法国去、到俄国去等各种活动,使在五四运动中涌现出的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开始自觉地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这样,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中间桥梁作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正是这种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干部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从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仅有了可靠的物质载体,而且由革命的理论宣传转变为革命实践,开辟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总之,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掀开了近代中国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伟大斗争的序幕。五四运动昭示人们,反帝反封建是民族救亡的必由之路;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标志着国家发展的方向。这就是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已经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那一代青年早已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新一代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五四光荣传统,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运动的意义优秀作文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身体健康;运动可以强化身体机能,让人保持青春活力;运动更可以纾解压力,令人身心灵畅快。运动简直就是健康的万灵丹、人类身心灵的快乐剂!我爱运动,因为运动除了上述的好处之外,更重要的是运动蕴含了许多乐趣,让我陶然其中,乐此不疲!

我爱运动,不论是慢跑时感受心跳、呼吸、脚步与周围的虫鸣鸟叫融合为一,享受和风轻拂面颊的清爽;或是在篮球场上龙争虎斗,夺球、跃起、灌篮,赢得满堂喝采的意气风发;抑或是猛踩踏板、迎风驰骋于自行车道,感受风驰电掣速度感的畅快;还是跳绳跳到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接受汗水淋漓洗礼的通体舒畅感;这种种让身心畅快的运动我都爱!“运动”真是我在读书之余放松身心的休闲好伙伴!

而在众多项目之中,游泳是我特别喜爱的一项运动。尤其是在盛夏酷暑时分,艳阳炽热难耐,此时纵身跃入冰凉的泳池中,感受着从脚底沁凉到头顶的畅快,真是舒爽极了!当然,一开始练习游泳时,我也曾吃尽苦头,记得那是三年前的暑假,妈妈请来了教练教导我和弟弟游泳,起初从练习憋气、漂浮开始,不谙水性的我们可喝了不少水,而且神经紧绷、无法放松,幸而有教练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耐心教导,而我和弟弟也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认真学习,过程中虽然得忍受练习滑手、岸边腿部踢水的酸痛,得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得咬紧牙关接受训练体能的操练,得认真确实的矫正自己的姿势动作等等,但为了学好游泳这项有益健康的运动,我们都甘之如饴。经过了三个夏天的努力,我和弟弟终于“学有所成”,可以尽兴自在的活跃于游泳池中了。

现在,不论是手脚并用的自由式、优游水面的仰式,或是轻松自在的蛙式、全力奋进的蝶式,全都难不倒我们。我总会邀弟弟来个变换各种游泳姿势、来回游个十多趟的竞赛,让自己尽情的挥洒活力,畅快的舒展筋骨,纵然生活中偶有的小不如意或课业上的一点压力,也总在奋力向前游的过程中发泄完毕,将烦恼、压力全抛向九霄云外去。游完之后泡在沁凉的水中,或仰躺在水面上,让全身完全放松,感觉着运动后特有的舒适感,这时只觉得心情特别的平静,身体里几千几万个细胞无一个不畅快!

运动带给我们健康,运动带给我们活力,运动的好处多多,我们都应该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但在体认运动的好处之余,也应注意避免因运动而造成的伤害,因此运动前一定要记得暖身,而运动时也要衡量自身的情况,千万不可逞强,如此方能真正发挥运动的功效,让自己从运动中获得健康!

[运动的意义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关于抗日战争历史意义汇总

全文共 7006 字

+ 加入清单

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自卫战争,是中华民族奋起抵御外侮的民族解放战争。

1868年明治维新后,具有深厚军事封建传统的日本,效法西方,“脱亚入欧”,实行资本主义改革,在促进近代化发展的同时,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是其近代历次侵华的继续。从明治维新开始的70余年间,日本穷兵黩武,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按其阶段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开启侵华战端。1874年,日本侵犯中国领土台湾,随后又强行将中国的藩属国琉球并入日本版图,从而完成了对华战略试探。第二个时期,扩大战争规模。1894年,日本发动了大规模侵华的甲午战争(第一次中日战争)。日本迫使战败的清朝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强占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攫取了巨额战争赔款和一系列在华特权,其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急剧膨胀。第三个时期,伙同列强侵华。1900年,跻身于帝国主义行列的日本作为主力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通过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获得了在中国京、津等地的驻兵权。1904年,日本为同俄国争霸东亚,在中国东北发动了历时19个月的日俄战争,夺取了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的权益。第四个时期,蓄意独霸中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1915年日本公然提出独霸中国的“二十一条”。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炮制“田中奏折”,制定了独占中国、称霸世界的战略构想。为加快实现独占中国的既定目标,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动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侵华战争(第二次中日战争)。

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旨在变全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在十四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肆意践踏中国大地,大肆残杀中国同胞,疯狂掠夺中国资源,蓄意摧残中国文化,犯下罄竹难书的法西斯暴行。日本是近代历史上给中国造成灾难和伤害最大的国家,日本的侵略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抗击外来侵略战争的继续,是一场反对日本侵略、奴役和掠夺的正义战争。

这场战争是一场中国人民奋起救亡的民族解放战争。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决定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抗日战争中,以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反侵略战争的历史丰碑,以其辉煌的胜利载入了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史册。

这场战争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把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前列。中国的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艰难曲折的十四年抗战

20世纪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战争从1931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经过了十四年艰难曲折的历程。

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包括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时期。其中1931年至1937年是六年局部抗战,虽然军事行动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局部地区,却是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它既是抗日战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对发动全民族抗战产生重要作用;而1937年至1945年是八年全国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的一次决死的战争,其广度、深度、范围和影响都是空前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准备,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发展。

局部抗战时期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局部抗战兴起阶段(1931年9月至1932年12月)。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兴起。中国共产党率先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抗日,直接领导和推动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而这一时期,由于蒋介石 国民党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同时侵犯上海,并炮制伪“满洲国”。在民族危亡面前,东北和上海等地区的爱国军民奋勇抗战,推动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局部抗战发展阶段(1933年1月至1937年7月)。1933年1月1日,日军开始进犯山海关,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联合全国各种军队一致抗日的主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部分国民党军及义勇军激于民族义愤,先后进行了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及绥远抗战。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为挽救民族危亡,促成全国抗战,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政策。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初步形成,为全国抗战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全国抗战时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全国抗战初期,中国国民党抗战比较积 极,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战场,国民党军在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中顽强抗敌,取得了台儿庄大捷等作战的胜利。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抗日前线,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取得了首战平型关等作战的胜利;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大胆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独特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图谋。

第二个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1938年10月下旬广州、武汉失守以后,全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鉴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被迫调整侵华政策,对中国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 针,将战略重心转向敌后战场,实行以保守占领区为主的“长期战”的战略方针。随着日本战略重点的转移和诱降方针的实施,中国国民党一方面坚持了继续抗战,其军队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并组建中国远征军协同盟军作战,但其抗战在总体上逐渐趋向消极;另一方面实行“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磨擦事件,先后三次掀起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坚持持久抗战,继续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维护了团结抗战的 局面;敌后军民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并发动了百团大战,抗击了日军主力,承担起全国抗战主战场的重担。在日军残酷的“扫荡”、“蚕食”和“清乡”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实行对敌斗争等“十大政策”和“敌进我进”方针,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战胜了严重困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和中国战区的建立,长期坚持独立抗战的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第三个阶段是战略反攻阶段(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和日军逐渐失去战略主动权的形势下进行的。中国对日战略反攻包括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两个阶段。从1943年7月开始,八路军揭开了局部反攻的序幕。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也开始反攻作战。1944年春,日军为挽救其在太平洋战场的颓势,发动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一号作战”。由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继续奉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及保存实力的避战方针,致使正面战场严重失利,造成豫湘桂作战的大溃败。为了“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其后亦称解放区战场)广大军民向日、伪军连续发起局部反攻作战,大量消灭敌人,收复了大 片国土。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反攻作战,收复了滇西、缅北广大地区。1945年5月德国战败投降后,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苏联随后声明加入),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在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的情况下,从8月9日开始,中国解放区战场对日、伪军展开大规模全面反攻,取得了辉煌战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同盟国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9月3日被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正式收复被日本殖民统治达50年之久的宝岛台湾,洗雪了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中国抗日战争,以中华民族的完全胜利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

三、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意志,先后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决定抗日战争成败的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问题,组织与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并始终奋斗在抗战第一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一是积极倡导建立并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共御外侮。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武装抗日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实现了近代以来不曾有过的全民族共同抗敌的崭新局面。

二是明确提出并坚持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实行以弱胜强的战争指导。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分析中日战争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的特点基础上,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这部纲领性文献中,以极富前瞻的战略眼光,勾画出全国持久抗战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尤其阐述了中国在战略相持阶段转弱为强、准备反攻的重要意义。这一持久战思想,指引全国军民最大限度地动员起来、武装起来,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三是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造有利于全国抗战的战略格局。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制定了一整套开辟敌后战场、开展大规模游击战争的纲领、原则和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四大敌后战场,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并与正面战场相互策应,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战略格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创造出一系列巧妙战法,有效地牵制和歼灭了大量敌人,并逐渐成为抗战的主力军。广阔的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在持久抗战中发挥了重大的战略作用。

四是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打造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战略基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开辟敌后战场、发展抗日游击战争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实行了一整套抗日民主的方针政策,特别是进行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使抗日根据地不仅成为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坚强阵地和全国抗战的重要堡垒,而且成为抗日民主建设的典范和新中国的雏形。

五是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表率作用,以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和必胜信念。以中华民族解放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号召、带领和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抗战视为崇高的使命,并且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先锋和模范作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作为敌后抗战的大本营和指导中心,成为广大进步人士和革命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在抗日根据地,在大后方,在沦陷区,在各条战线上,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不朽的民族之魂,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并强有力地感染和激励着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和斗志,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四、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回望屈辱和悲壮的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间,世界列强几乎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尽管中国人民进行过一次又一次抵抗,但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中国失败而告终的。而抗日战争则不同,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国共合作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亿万中华儿女形成了举国御侮的生动局面,最终赢得了近代以来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伟大的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

其一,抗日战争是一场促进民族觉醒和团结的战争。近代中国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斗争。中国人民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礼,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民族终于觉醒起来。抗日战争以其前所未有的气势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激发起团结御侮的巨大能量,彰显出气贯长虹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中国自近代以来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屈辱地位,一扫近百年屡战屡败的悲观阴霾,鼓舞着中国人民走出幽暗的历史低谷,重新找回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其二,抗日战争是一场改变国家命运的战争。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之前,中国在世界上只是一个饱受列强欺压的对象,不要说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连起码的平等对话的资格都没有。一个屡战屡败的民族,可能赢得同情,但不可能赢得尊重。抗日战争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创造了历史机遇。中国政府充分利用参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这一历史契机和有利的国际环境,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初步废除了各国由对华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许多特权,使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崩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形成的大国地位得以初步确立。

其三,抗日战争是一场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是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民族战争,而且是追求民主与进步的深刻社会变革。在抗日战争中,作为中国两大政治力量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抗日,共赴国难,创造了团结御侮的光辉业绩。但由于国共两党执行着不同的路线,因而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不敢放手发动群众,不肯放弃反共政策,特别到全国抗战后期,不断强化独裁统治,逐渐失去了民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动员、组织和武装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践行大众的民主诉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广大群众与各民主党派、无 党派爱国人士的拥护和支持。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政治力量的对比,为建立新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第一,中国首先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日、德、意法西斯发动的世界大战,是在东、西方分别酝酿,通过发动一系列局部战争而逐步演变成为全面战争的。日本率先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点燃了世界法西斯对外侵略战争的第一把战火。中国人民高举反法西斯侵略的旗帜,奋起抵抗,打响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第二,中国开辟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以灭亡全中国为目标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展开全国性抗日战争,在世界东方首先开辟了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是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 盾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的表现,实际上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它对世界产生了牵动全局乃至改变格局的影响。中国人民持续进行了八年全国抗战,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结束。

第三,中国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制约着日本的“北进”和“南进”,保障了同盟国 “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实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绝大部分陆军兵力和部分海空力量,遏止了日本侵犯西伯利亚的北进计划,使苏联得以避免两线作战;牵制和推迟了日本进攻南洋的南进步伐,致使日军被迫背着中国战场的沉重包袱南进。从而粉碎了日本与德、意法西斯会师中东和西伯利亚、称霸全球的战略图谋。中国派出远征军开赴缅甸,与盟军共同对日作战;中国为同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援了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第四,中国积极倡导和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为创建联合国和建设战后世界新秩序作出历史性的贡献。中国不但在世界东方率先建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多次呼吁世界上一切和平民主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当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全球范围时,中国主动加强与美、英、苏等同盟国的战略协调,促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从而为最后取得战争胜利创造了条件。战争后期,中国又参与联合国的创建,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不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支持邻国的独立运动,维护弱小民族的利益,而且与同盟国并肩战斗,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和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发挥了重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红军长征会师的历史意义高中议论文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这是对长征意义最有代表性的论述。 长征会师,是各地红军从分散的各个根据地出发,边走、边打、边做群众工作,为着共同的目标,向着一个方向,像很多支流流入江河那样汇合在一起。这样的会师,是战略力量的聚合和集中。战略的奥妙在于集中,集中了战略力量就有实施战略作战的主动权。贺龙与任弼时深明这一道理,他们所率领的红二、红六军团于1934年10月24日会师,25日即向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建议“两个军团集中行动”,但是当时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却不同意,并说是“绝对错误的”。

28日,贺、任等二、六军团领导人再次建议“暂时集中行动”,接着在11月中旬集中力量打了龙家寨战役,对发展湘鄂川黔根据地起了重大作用,也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红军每次会师后,紧接着就是战略作战的胜利。如红一方面军与红十五军团在陕北会师后,随即在中央统一指挥下打了直罗镇战役。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又如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陕甘宁边区会师后,在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下打了山城堡战役。山城堡战役的胜利,不但大振了我军的声威,而且对分化敌军营垒、促进逼蒋抗日的方针的实现,起了积极的作用。主力红军会师后,就能在统一指挥下,集中力量打一些较大的歼灭战。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权。

长征发生在国内阶级矛盾和中日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历史条件之下,中央红军在反对敌军第五次“围剿”失败之时,同时又交错着党内的错误路线和正确路线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以为代表的党中央,从国家和民族大义出发,毅然提出了北上抗日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把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不得已进行战略退却的消极行动,升华为一个积极进取的、对全国人民和对全军有号召力的大义凛然的政治行动。正如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的那样:“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北上抗日的方针,伸张了长征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师出有名,极大地激励了士气。日本侵略者是全民族的敌人,红军北上抗日就获得全民族的拥戴。而反动军队对红军的“剿杀”就把自己摆在抗日的对立面,遭到全民族的反对。坚持北上抗日的方针,还有力地团结了全党,在党内存在着“北上”和“南下”的分歧抉择上,党中央、坚定地坚持北上抗日,并以此团结了全党和全军,北上抗日有理,南下、西下无理,是逃避。这就促使了红军三大主力最终在西北会师,避免了张国焘的分裂危险。

红军完成人类历史纪录上第一次的伟大长征。红军面对着强大而凶残的敌人,险峻艰苦的环境,用了一年多时间,走了两万五千里路,主要靠着革命精神来完成了长征。长征精神,包含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有两点:就是渡大渡河,强攻腊子口,英勇作战,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就是爬雪山,过草地,吃苦耐劳,在艰苦环境中,意志坚定,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红军的革命本色在长征途中最显明、最集中、最深刻地表现了出来,成了我党我军最宝贵的财富。红军就是用这种精神完成了长征任务,会师胜利更使这种精神光芒万丈。

这种精神,可以养成人们高尚的情操,可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可以完成一切艰难困苦的任务。这种精神,在我国我军的文明建设和作风建设中将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全文共 1337 字

+ 加入清单

武昌起义的历史功绩,首先是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革命军攻克总督府,占领武昌,消灭清军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燎原烈火,沉重打击了清政府,致使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其次是吹响了共和国诞生的号角。武昌起义创建了湖北军政府,成为共和政权的雏型,并引发各省响应。不到两个月就诞生了中华民国,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胜利。

武昌起义的革命精神,首先表现在武汉革命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和首创精神。他们发挥主动性,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发展革命组织,掌握革命武装,抓住历史时机,敢把皇帝拉下马,主动出击,发动首义,创立湖北军政府。其次是武汉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的的革命精神和献身精神。武昌起义的胜利是革命党人长期艰苦奋斗和英勇流血牺牲换来的。如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慷慨就义,程定国、熊秉坤勇于发难,纪鸿钧、王世龙舍身烧督署,都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献身精神。广大武汉三镇人民群众也同仇敌忾,支援革命,商人捐款,工人、农民、市民踊跃参军,与革命军并肩作战,痛击清军。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辛亥先烈的革命精神,把它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引领革命

革命军攻克总督府,占领武昌,消灭清军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燎原烈火。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

初创法治

武昌起义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宪法草案《鄂州约法》。

11月初,宋教仁、居正、刘公、孙武、张知本等商议,认为仅有政府组织法还不够,尚需有一个根本法类型的法规。众人推宋教仁起草。宋教仁早年喜爱研习法律,曾入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研究各国宪法和政治制度,对西方三权分立制度十分赞赏。

因而他为鄂军政府草拟的约法(定名为《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简称《鄂州约法》),是一个三权分立的法律,共7章60条。规定“鄂州政府以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务委员与议会、法司构成之”。行政权由“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务委员”行使,立法权属“议会”,司法权则归“法司”。

《鄂州约法》对这三方面职权均有明确的划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采用三权分立原则的政权根本法。它首次正式规定人民依法享有民主权利,享有“自由保有财产”和“自由营业”的权利。取得政权的中国资产阶级在这里以法律形式宣告自己的胜利并维护既得的成果。

开启共和

武昌起义吹响了共和国诞生的号角。武昌起义创建了湖北军政府,成为共和政权的雏型,并引发各省响应。不到两个月就诞生了中华民国,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胜利。

武昌起义即狭义的辛亥革命,同时又是广义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后期腐败的统治,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前后的系列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运动会的意义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考试风波一过,接踵而至的运动会终于给我带来了一丝可以喘气的机会。连续阴沉着脸的太阳终于在三天后放晴,温暖四射的太阳光线给操场驱走了些许寒意。

从小到大,我一直对运动会有种复杂的情感,它见证了我的胜利与失意,包藏了我的汗水与泪水。就像生活,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守恒的,如果你得到了什么东西,大概在某些时候以别的什么方式还回去。正如去年运动会那个曾经把我在落身后的那个高挑的女孩,现在我高高的站在领奖台上。她把我落在身后的时候,在她沾沾自喜的时候,我始终相信努力奔跑的意义,现在我成功了,让本来遥遥领先的她措手不及。我的努力不仅是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更重要的是不想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浪费自己的青春活力。

运动会的意义正在与此,便面上是力量速度和高度的比拼,事实上,那是一滴滴汗水,一个个脚印,一声声呐喊换来的。所以,就算我们跌倒在地,气喘如牛,我们仍爬起来,咬着牙冲上去,只因为我们想给青春一个展示的机会,只因为我们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趁自己年轻,给自己一个交代!

[运动会的意义三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铭记历史,纪念129运动的征文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群血气方刚,热血沸腾的大学生喊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那金戈铁马的呼声震荡了整个山河,他们的激情在空中回荡。我们应该记住这样的场面:1935年一个滴水成冰的日子,手无寸铁的数千名大学生高喊“中华民族万岁”“用武力保护华北”的激昂口号。蜂拥着与手拿警棍、大刀等武器的警察顽强对抗。我们应该记住这样的场面:

疯狂的警察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下,毫不留情地向游行学生的身上喷水,浑身湿透的学生愤怒地抹去脸上的水渍,依然咬着牙向前迈进。

我们应该记住这样的场面:

当许多学生被逮捕后,百余人受伤后,学生们在广场上慷慨铿锵的演讲,他们的气节就好比蓬勃向上的朝阳……

我们应该记住记住12月9日这一天。

回首昨天,有悲壮的战斗,有斑斑的血痕;正视今天,祖国正辉煌灿烂的希望中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全文共 1293 字

+ 加入清单

辛亥革命推倒了皇帝宝座,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代替封建地主阶级的皇权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掀倒皇帝宝座,动摇了中国人对两千年来似乎千古不变的皇权统治的崇拜。辛亥革命不是以拥立新皇帝为目的,而是推倒皇帝,建立全新的体制。新生的共和国并不令人满意,甚而令创造者都为之失望,但从此以后,共和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大众新的根深蒂固的信念。这就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辛亥革命带来中国政治体制、对外关系、社会经济、教育文化、风俗观念的一系列新变化。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共和民主色彩和鲜明的民权宪法性质,在中国宪政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列强虽然还企图继续控制、欺凌中国,但中国民众的觉醒程度空前提高,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要求汇成巨大的潮流,迫使当政者不能轻易对外妥协,也迫使帝国主义列强不能不顾及中国的民意,中国开始了国家地位缓慢回升的过程。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历时近十年的现代工业发展浪潮,现代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升,从而为其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更宽广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现代教育制度进一步发展,舆论传播更趋普及和活跃,从而为更大层面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准备了人才和舆论条件。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做派、交往礼节在变化,这些看似形式的变化,实际解除了人们思想的种种束缚,有利于进步和发展。

辛亥革命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共和民主取代皇权帝制,是中国历史了不起的转折和成就,它所带来的思想解放是历史空前的。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的新局面,两千多年的皇权观一夕倾覆,当然是巨大的思想解放!中国人以巨大的热情拥抱新思想和新观念,思想空前活跃,民意空前旺盛。随后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顺理成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蔚为潮流。中国共产党随之成立,并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以磅礴的气势领导中国革命奔腾向前,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性任务,建立了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辛亥革命为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20世纪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之所以能够发生,是由辛亥革命拉开的序幕、开启的闸门。革命后不久,虽然出现了军阀混战、国家分裂、民众困苦的混乱时期,但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插曲。从1911年到1949年,短短38年就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由乱到治的过渡时间并不是很长,与主要西方国家近代革命之后由乱到治的过程相比更是如此。

辛亥革命具有世界性意义。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国际环境下内外情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受到世界形势的重大影响。辛亥革命是世界尤其是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和侵略势力,鼓舞了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等思想,对亚洲乃至世界各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列宁认为:辛亥革命不仅标志着“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可以说已经从沉睡中醒来,走向光明,投身运动,奋起斗争了”,而且也意味着“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经在亚洲出现”,“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些风暴以及它们‘反过来影响’欧洲的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运动对于生命的意义

全文共 1982 字

+ 加入清单

运动对于生命意义【1】

人的一生都在在运动,这句话其实很通俗,但是很容易让人接受。“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即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珍惜生命,自然离不开运动.而运动本身为人们指明了预防疾病、消除疲劳、获取健康长寿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不断的提升,自我保健意识逐渐被唤醒.然而,经常会有人抱怨不知如何健身,不知怎样的运动才能达到满意的健身效果.其实,选择运动方式亦是因人而异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生活环境和不同身体素质的人在其运动也不尽相同.总之,科学的合理的而又符合自身条件的运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常见的有氧运动:快、慢步行走、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骑车、游泳、;如果经济条件和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参加瑜珈练习、健身舞、健身操、扭秧歌、太极拳等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长,不需要较高技巧的运动项目.运动在于锻炼,锻炼贵在持,坚持就是胜利.

另外不可忽略的脑子也是“用进废退”的.下棋打牌、读书看报、笔耕著述、思考问题,意在健脑;“勤于用脑”与“勤于锻炼”同样重要.过分安逸、闲散的生活不符合生命的意旨.适时的锻炼大脑的活动中心,使你的血液从情绪中心流泻出来;此刻,你会变得较理性,而且比较能接受积极思想.

总之,运动是保证人体代谢过程旺盛的重要因素.《吕氏春秋•尽数篇》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而华佗更进一步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身.动摇则谷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当譬犹户枢,终不朽也.”诸如此类的论述都强调重视运动锻炼.

当然,运动应谨记“过犹不及”的道理.强调适度,并要求持之以恒.科学合理的运动才能有效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

面对“生命在于运动”理念,人人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新想法、新做法、新观念、新面貌;尚能如此,则就会长寿而健康,那又何尝不是家庭、社会和国家之幸呢。

因而不管对于我的自己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多于运动,也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

运动对于生命的意义【2】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是一个不停运动的世界,这是自然界的基本常识。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求得平衡和发展,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常识。一个人对某项事业或某个目标的选择,大体只有两种方案,要么是做,要么是不做。做,则有实现的可能;不做,则永远不会有机会,永远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没有实现的可能。所以,要成就事业,要实现想象中的目标,重要的前提就是做,就是使自己尽快地运动起来,在运动中求得平衡,在运动中求得发展,在运动中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一种叫陀螺的儿童玩具,它是一种圆锥体,要使它锥尖朝下而不倒下,就得不停地使它旋转。陀螺要运行平稳,还得不断地给它加速度。陀螺的运行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的生存。人的身体如不运动,就会笨手笨脚,如果长期不运动,最终会造成身体不适及各种疾病。

人的脑子不运动,就会笨头笨脑,甚至使脑机能萎缩。一个人如不善于开动脑筋,不善于析疑解惑,对事物就不会有敏锐的感悟力,更谈不上对事物的洞察和对未来的运筹与谋划。生理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体力和脑力是越用越灵,越运动越发展,相反,如果不运动,它就会今不如昔,就会逐渐衰退,最终连原来拥有的也会慢慢消逝。触类旁通,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勇于实践,就必须经得起生活的摔打,不断地让艰难困苦来磨练自己,只有在探索和磨练中才能产生生机和活力。一个人要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得象陀螺运行那样,始终围绕重心来运转。如果陀螺制作得不规范,在运动中就会偏离重心,造成运行不稳,速度不快,甚至倾斜歪倒。因此,我们必须以重心为准线,对那些产生失衡的部位进行修整,该削减的削减,该规范的规范,使其成为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

人生也是这样,在人生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在运动中求得平衡,首先要选准那些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要善于放弃那些无足轻重的东西,特别要做到毫不犹豫地抛弃那些于生存生活有害无益的东西。人生要卓有成效,就得象陀螺运行那样,不断地给以鞭策和加速。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不成事,我们要有所成就,就得不断地鞭策自己,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马克思为了写成《资本论》每天忘我工作,恩格斯就这样描述过马克思:这位历史伟人为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他自己甘愿每天工作十六小时还不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人都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那些卓有成效的杰出人物,他们简直是为了工作而生存的!

生命在于运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勤劳的人说,人生是耕耘;勇敢的人说,人生是冲浪;自强的人说,人生是竞赛;拼搏的人说,人生是战斗。不管怎么理解,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你勤劳、勇敢、自强、拼搏,你一定会取得运动的好成绩。这是勿用怀疑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