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林清玄在《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文寄托了怎样的深意(通用20篇)

浏览

6549

作文

116

那句话说的有点深意作文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阳光一寸寸地涨,低语呢喃。云翳斑驳的窗棂,有几只啁啾的鸟儿踩过,留下浅浅印记,几缕红彤彤的柿香,在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许久未见的外婆依旧准时寄来的柿子,静静地诉着回忆的香甜,思念的苦涩。

时间的荒涯里,柿子成了我和外婆的纽带,外婆常挂在嘴边的那句有点深意的?甜吗?常常牵着我的心。

幼时的我是极爱柿子的,为此,外婆特意在院子里种了株柿子树。我干脆在那近水含烟的小村子里常住,盼着想着,柿子也就成熟了。

外婆总会牵着我去摘柿子。彼时的外婆碎步细密,伸手便能摘下满满一筐的柿子,那齿间流连的甜蜜像纽带,连接起了过去和现在那份缠绵的爱意。

甜吗?外婆好似漫不经心地问我。

甜!我一边吃着,一边回答着。

夕阳下,余晖里,外婆和我,大手牵小手,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苔痕盈阶,落花漫径,此去经年,柿子的甜和外婆的那句有点深意的话,甜吗?盘踞在我心头,霸道的不讲理。

好不容易抽出空,回到梦里的家。

到家时已是黄昏,落日的余晖轻轻撇下,早已候在村口的外婆许是瞧见了我,浑浊的双眼迸出晶莹的光彩,在我的心里头划下一阵刺痛。

外婆喜滋滋地挨着我,碎碎的阳光金粉一般铺她一身。她的嘴角仿佛咧到了后脑勺,像极了儿时偷吃柿子的我,甜蜜的化不开。外婆突然道:柿子熟了,咱们摘柿子去。

外婆怕蚊虫叮着我,自己踏进了栅栏里。她前前后后挑了许久,才挑中了个羞答答朝外啾的胖娃娃。外婆踮起脚尖,一只手撑住粗壮的枝干,一只手奋力向上伸展,一点点接近枝叶深处。她的手有些颤抖,支撑在树上的时候加大了力气,青筋凸出。外婆矮小的身子努力向上伸了伸,一指之间,终是徒劳。她转过头歉意地笑笑,又继续尝试着,还是失败。不知何时,她的手臂上出现了几个通红的包。她就像是一棵老了的柿子树,掉了叶,扛不住了。原来,老下去,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我急忙踏进园内,轻轻牵起外婆的手,那种熟悉的触感异样踏实。外婆定定地瞧着我,眼波潋滟,像冬日弯弯的河流,轻轻悠悠荡过幸福。我摘到柿子,外婆便用她那粗糙的手仔细剥开柿子皮递到我嘴边。我轻咬一下,那种熟悉的馨香满溢口中,那种甜,仿佛回到了过去。风不吹,云不走,时间停顿;外婆未老,岁月未逝。

我递一个剥开皮的柿子到外婆嘴边,轻声问:甜吗?

甜,真的很甜。外婆笑了,像一朵褶皱的花。

现在,我真正明白了外婆那句有点深意的话——“甜吗”的真正含义,原来外婆是将她的所有的关爱、希冀与期盼全部都揉进了甜甜的柿子里!甜的,不仅仅是柿子,更是生活,是亲情,是永恒!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那么,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1、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2、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3、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4、“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寄托于秋天的落叶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是谁说过:秋天的暖阳,是触摸得到的。夕阳的余晖在窗户的折射下,在未拉好的窗帘缝隙里,一次又一次的钻了出来,我伸出右手,想抓住那缕金黄色的光芒。

可惜,我抓住的,只有无法计算的空气。

右手就这样停在了半空中,不知所措的伸了回来。

阳光也打向了手中的书页,照在单调的空白处,或是文字的印记上,来回摇晃。

“悲伤,像巨大的河流,流淌。”

就用十个字的终结,停止了所有故事的演绎。

回忆,也一点点地流淌进视线里。

——在年少无知中扎下了细小却绵长的根须。

我们曾是伙伴,却用背叛结束了友情。于是,再多的痛也变成了恨,像一把枷锁般牢牢地套在了脖子上,这么多年,我们都在恨,都这样折磨自己,抑或从来就没有恨过任何人,我们恨的,只是过去而已,却用这个字眼来挽回自己的脸面,我们以过去的一切来衡量现在与未来,她被封闭在自己的愧疚里,也可能从未愧疚过,只有我一个人游走在爱与痛的边缘,紧攥着过去,不肯放手。

其实我早就明白,时光治愈了我心灵上的伤痛,我并不在乎那些早已失去的情感,但习惯让我放不开对她的厌恶,是的,现在已经不是恨了,恨一个人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那是段幼稚的煎熬。

阳光在地平线上缓缓移动,某个刚刚好的角度上,将半张脸埋入幽深的黑暗里,经另外半张脸在现实里坦露无疑,在路边拾回的落叶经不起这样的温度,干枯而薄脆,握在手里,稍一用力,就可以将它弄得支离破碎,正如一直被捕的蝴蝶。比起活生生的蝴蝶,我更喜欢完整的,一大簇的蝴蝶兰,永远都那么美丽,美丽的凄凉。

我合上书,又从第一页翻起,与惨痛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直线通入的悲伤情节,不给任何人留下缓和的余地,将女主人公在怨恨和误解下,被碾成夏天海上最脆弱的泡沫,鲜活的生命就在现实的蹂躏下化为灰烬。超出了笔端所能承受的重量。末了,孤独的灵魂会在天空得到解脱吧。

再次握起那片落叶,仇恨还是厌恶,你们都不该存在于我的生命里。海阔天空,就让这四个字将枷锁打破,悲伤的河床包容了一切的伤感,在厚积的泥沙里腐朽,直至消失,连残骸都不剩,同流走的河水一样无影无踪。

那一刻,现实就是悲伤的终结者。

曾经,也是他开启了一切。

落叶带走了秋天最后的气息,也带走了回忆里巨大的阴影。

我再次伸出右手,暖阳的光芒越发黯淡,却越发温暖。

秋天离开了,冬天依然温暖如春。因为心底的寒冷已被驱走。

我带着一身的豁达,走向下一个秋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生命的化妆?什么是生命的化妆?怎么样来为生命化妆呢?我带着这些疑问读完了《生命的化妆》这篇文章,细细品味,顿时恍然大悟……

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就像文章中说的一样,拙劣的化妆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者心灵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种人生……

说的多好啊,最好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们不需要用语言、行动来伪装自己、粉饰自己,最美的自己就是真实的自己露出一个真实的自我。虽然生的化妆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我们要从内在里改革。是的一个人就算是再美丽,却没有气质和内在美,那不是真正的美;一个人用太多的语言、行动来粉饰自己,会适得其反,让人觉得虚伪。

现在也不再是那个以貌取人的年代了,如果你有才华、气质和内在美,无论你是美丽还是丑陋,都会有人赏识你,不会“怀才不遇”的。生命就是表里如一,诚实无欺、心智纯正、灵魂纯净。不必花时间去思考别人眼中的自己,别人心中的自己……

我要我的自我,无须粉饰,更不需要华丽的伪装。

生命是一方待琢的玉,圣洁的雕刀,会把一切瑕疵雕落。

生命是一块冲浪的帆板,奋力拼搏,才不会被海水吞没。

来吧,让我们一起为生命化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读林清玄《月光下的喇叭手》所感

全文共 1403 字

+ 加入清单

“游子思乡”是中国文学里一个永恒的主题。

我们最熟悉不过的是李白的“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即便三岁小儿也能摇头晃脑地吟出来,乡愁就像这如水的月光淡淡地倾泻下来。自然还有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思乡里有着戏谑,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愁里更有着对广阔山河与时序交替的感叹。可给我们的感觉“思乡”的意味并不浓。情感激烈的有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范仲淹的“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但里面包含的并不只是思乡,更重要的是感叹国家破亡,功业未建。想来最醇正、用情最深的也只有岑参的那首《逢入京使》了,里面说:“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身已垂老,回乡之路漫漫无期。

林清玄《月光下的喇叭手》中老人的乡愁像一锅浆黏稠的搅拌不开,涂抹不匀,弥漫了天地。“那条大街竟被他孤单凉寞的影子紧紧塞满,容不得我们擦身”,就像贺铸所描绘的那样: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那么林清玄是如何将这位喇叭手的乡愁写的如此浓烈的呢?我们通过一些对比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1、古今诗词文章中思乡怀人几乎是与“月”分不开的。上面提到的李白的“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有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现当代文人写月怀乡的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席慕蓉有诗句“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可见思乡怀人,月是绝不可少的衬托。本文里月亮的描写自然也少不了:“月亮很明,冷冷的月芒”“清冷的月光”,笔墨不多,但整个的故事却都是在这月光的沐浴之下发生的。有了月的相伴,为思乡之情的铺开奠了基。

2、如果说月只是乡愁的点缀的话,那么本文中写到的寒夜、喇叭、酒与骊歌则是实实在在地让乡愁加重了分量。作者把时间选在了冬夜,这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王湾的那首《次北固山下》,从时间界定上来说算是冬末,但“青山”“绿水”显然已经是初春的景致。也许冬季所涉猎的物象都太过单调,而且像雪、腊梅这些景也并不太适合写乡愁。远离家乡的喇叭手却是在这样的一个冬夜出现在清凉的街心,我们不得不说这完全地颠覆了古诗词春秋写思乡愁绪的传统,刺骨的寒意更是让乡愁显得咄咄逼人。寒夜自需烈酒,只有有了酒,才有了老人向作者倾诉心中愁绪的机会。而喇叭的存在,更是让老人从低低地诉说幽怨过渡到毫无顾忌地宣泄释放。月与酒,基本上是静态的、温和的,属于视觉与味觉,而喇叭则是张扬的,暴烈的,属于听觉,更懂震颤人心。作者写到着,并没有罢手,而是继续无情地撕裂着读者的心肺,喇叭里奏出的不再是温婉古典的《折柳》,而是生离死别的骊歌。乡愁自然更是惨烈之至。

古典诗词自《诗经》以来都讲究温柔敦厚,“哀而不伤”。而本文全不讲究,塞满你头脑的没有形象,只有出离了愤怒的愁苦,写尽了生死,是生命的大悲恸。

其实仅仅是乡愁,是没有那么多感叹的,这里面夹杂着对那段“被卡车载走”的一段命运的诅咒,是对逝去的生命的祭奠。“古老的中国没有乡愁,乡愁是给没有家的人;少年的中国也没有乡愁,乡愁是给不回家的人”它剥夺的不仅是肉体的家乡,更是精神的依托。这样的“国”怎么回家?哪里有家?这样的“国”里没有光明,身躯永远蠕动在黑暗的夜里;没有温暖,精神永远皈依不到春天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林清玄说:“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竹林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便是演奏者。”

读了林清玄的随风吹笛,仿佛也身临其境,看到了满眼翠绿的狂风不止的竹林波涛,阴云密布的风雨交加,再加上竹子生机勃勃的摩擦生籁,这一切,真是竹林大自然的宏大交响乐。风雨中的笛声遥远、高扬、广阔、悠长。

真正聆听了一堂林清玄老师上的音乐大课。

自己不懂音乐,更不会任何一种乐曲,十足的音乐门外汉。正因为这样的无知才无畏,不自量力的一直想选择一种乐器来学习。想学会了一种乐器,就可以寄托心灵的希望。

因为竹笛携带的便宜。无论是在高高的山岗上,无论是随风荡漾的湖泊上,竹笛都可以迎风而立,尽兴优雅的演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竹子的品格,而毫不犹疑的选择了竹笛的学习。

竹子是高洁、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竹子清幽,默默无闻,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更是我的喜爱。

虽然一直立志学习吹竹笛,但由于太忙,也由于不善安排日常计划,吹笛学习计划,多少年来一直被耽搁着。遗憾中的遗憾。人生不如意事常有七八九,逃避现实时就这样安慰着自己。有时,真是痛恨自己的妥协主义。

还是说点阳光的话题吧。

大自然是美丽的,大自然是时刻变化的,大自然中的竹林宏大交响乐,更是震撼人心的。通过读随风竹笛,更要抛弃上面阿Q想法。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好好去感悟自然,融入自然,过好生活的每一天,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具有竹子高洁、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的高雅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秋我叹情深意更浓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当弯月换成了圆月,最高兴的人可算是老人与孩子了。夜幕降临,可城里依旧是一片片的灯光,五颜六色的光束在天空中交错着,给黑黑的天添上积分光彩。

“爸妈怎么还没来?”这货我估计问了十多遍了。因为是中秋,爸妈一大早就把我扔在奶奶家,说是中秋忙,有应酬,可说好了晚上一起吃饭的,怎么到现在还不来?“快乐,快乐,工作忙嘛。”奶奶也不知是第几遍回答我了,别人家里都热热闹闹的,就我们家冷清这。

我正苦恼着呢,真不知道他们每天在外面忙些什么,上有老下有小的都不照看着。正当我正犯愁的时候电话铃响了,我信息的跑过去接电话:“喂?谁啊?”“是我啊”“妈妈!你们去哪了啊?快来吧,菜都热了四遍呢!”嘿嘿,我骗她呢菜才刚刚弄好,不这样的话他才不快点来呢!

“这个……我和你爸今天不会来吃饭,公司临时有点事儿,我陪老板吃饭啊,挂了啊,乖。”嘟嘟嘟嘟……我失落的心情一下子坠入低谷,哼,大人说话也有不算数的时候!

厨房里,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用她那苍老的双手做着一道有一道是美味佳肴。我走进厨房,我为这个老人感到可怜,一手抚育长大的儿女如今都不回来看看她了,我知道我这样说很过分,可是当你们看到这个老人时就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觉得了。

“奶奶,不用弄了,爸妈不回来吃饭。”我不知道我是怎么说出这句话的,但眼泪却不争气的流下来了。“不会来……不会来,不会来咱们吃,爸妈工作忙嘛”奶奶笑着说,笑起来一向很好看的奶奶如今笑的比哭都难看。

第二天,喝得烂醉的老爸来到奶奶家,直接塞给了奶奶五百块钱就把我接走了。奶奶依旧笑了,笑着望着我们的背影,手里拿着冷冰冰的钞票。

这个中秋,与我相伴的是奶奶,还有那比亲情更重要的钱财。

中秋,我叹情深意更浓……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四、“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台湾作家林清玄散文精选摘抄

全文共 5666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是少年、青年还是已经步入中年,对于林清玄这个名字都并不陌生。这个台湾作家的智慧确实渗透了他的每一篇散文,感染了每一颗灯前捧读的心。正是林清玄,教会了我们如何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现实,定义人生。在他散文中还散发着淡淡的禅学思想,很值得我们静下心去赏读,去思考。就让我们走进林清玄那与众不同的世界中,去感受那一份并非遥不可及的生活智慧,去活出专属自己的人生吧。

——写在前面

1、我每次出门旅行,总会随身携带一瓶故乡的水土,有时候在客域的旅店,把那瓶水土拿出来端详,就觉得那灰黑色的水土非常美丽,充满了力量。故乡的水土生养我们,使我们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儿,即使漂流万里,在寂寞的异国之夜,也能充满柔情与壮怀。那一瓶水土中不仅有着故乡之爱,还有妈妈的祝福,这祝福绵长悠远,一直照护着我。

2、风铃的声音很美,很悠长,我听起来一点也不像铃声,而是音乐。风铃,是风的音乐,使我们在夏日听着感觉清凉,冬天听了感到温暖。风是没有形象、没有色彩、也没有声音的,但风铃使风有了形象,有了色彩,也有了声音。对于风,风铃是觉知、观察与感动。每次,我听着风铃,感知风的存在,这时就会觉得我们的生命如风一样地流过,几乎是难以掌握的,因此我们需要心里的风铃,来觉知生命的流动、观察生活的内容、感动于生命与生命的偶然相会。有了风铃,风虽然吹过了,还留下美妙的声音。

有了心的风铃,生命即使走过了,也会留下动人的痕迹。每一次起风的时候,每一步岁月的脚步,都会那样真实地存在。

3、“把烦恼写在沙滩上”,这是禅者的最重要关键,就是“放下”,我们的烦恼是来自执著,其实执著像是写在沙上的字,海水一冲就流走了,缘起性空才是一切的实相,能看到这一层,放下就没有什么难了。

4、爱别离虽然无常,却也使我们体会到自然之心,知道无常有它的美丽,想一想,这世界上的人为什么大部分都喜欢真花,不爱塑胶花呢?因为真花会萎落,令人感到亲切。在生死轮转的海岸,我们惜别,但不能不别,这是人最大的困局,然而生命就是时间,两者都不能逆转,与其跌跤而怨恨石头,还不如从今天走路就看脚下,与其被昨日无可换回的爱别离所折磨,还不如回到现在。

5、因缘的散灭不一定会令人落泪,但对于因缘的不舍、执著、贪爱,却必然会使人泪下如海。无常是时空的必然进程,它迫使我们失去年轻的、珍贵的、戴着光环的岁月,那是可感叹遗憾的心情、是无可奈何的。可是,如果无常是因为人的疏忽而留下惨痛的教训,则是可痛恨和厌憎的。

6、我们哭着来到这个世界,扮演了种种不同的角色,演出种种虚假的剧本,最后又哭着离开这世界。每天我走完了黄昏的散步,将归家的时候,我就怀着感恩的心情摸摸夕阳的头发,说一些赞美与感激的话。感恩这人世的缺憾,使我们警觉不至于堕落。感恩这都市的污染,使我们有追求明净的智慧。感恩那些看似无知的花树,使我们深刻地认清自我。即使生活条件只能像动物那样,人也不应该活得如动物失去人的有情、从容、温柔与尊严,在中国历代的忧患悲苦之中,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失去本质,实在是来自这个简单的意念:“人活着,要像个人!”

7、下雨天的时候,我常这样祈愿:

但愿世间的泪,不会下得像天上的雨那样滂沱。

但愿天上的雨,不会落得如人间的泪如此污浊。

但愿人人都能有阳光的伞来抵挡生命的风雨。

但愿人人都能因雨水的清洗而成为明净的人。

智慧开花的人,他的芬芳会弥漫整个世界,不会被时节范围所限制。一个透过内在开展戒、定、慧的品质的人,即使在逆境里也可以飘送人格的芬芳呀!

8、一扇晴窗,在面对时空的流变时飞进来春花,就有春花;飘进来萤火,就有萤火;传进秋声,就来了秋声;侵进冬寒,就有冬寒。闯进来情爱就有情爱,刺进来忧伤就有忧伤,一任什么事物到了我们的晴窗,都能让我们更真切的体验生命的深味。

9、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姻幸福,白头偕老。我相信风水,但我不相信挂一个风铃、摆一个鱼缸就可以使人财运亨通、官禄无碍。我相信人与环境中有一些神秘的对应关系,但我不相信一个人走路时先跨左脚或右脚就可以使一件事情成功或失败。我相信除了人,这世界还有无数的众生与我们共同生活,但我不相信烧香拜拜就可以事事平安,年年如意。我相信人与人间有不可思议的因缘,但我不相信不经过任何努力,善缘就可以成熟。我相信轮回、因果、业报能使一个人提升或堕落,但我不相信借助于一个陌生人的算命和改运,就能提升我们,或堕落我们。

10、白玉苦瓜与翠玉白菜都是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大小均只能盈握,白玉苦瓜美在玉质,温润含蓄;翠玉白菜美在巧思,灵在细致。“世界上有这么多苦难,唯一的补偿是,生活中,小小的欢乐,小小的悬念。”以撒·辛格如是说道。

11、柠檬花盛开时节,我走过柠檬园,花的浓郁的芬芳总是熏得我迷离。一切花中,柠檬花是最香甜的,有稠稠的蜜意;但是一切果里,柠檬果又是最酸涩的,其酸胜醋。

这种迷离之感,使我忍不住会附身细细地端详柠檬花,看着一花五叶的纯白中,生起嫩嫩的黄,有的还描着细细的紫色滚边,让花的香甜流入我的胸腹。

12、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昙花的美教我如何说呢?是无花堪比伦的,她吐出了美丽的网,绊住我们的眼睛,使我们一秒也不舍得移开。她的香,如果用别的香来比拟,对昙花都是一种侮辱,二十坪大的花园,全被充溢,香还密密地流出。

13、你也知道流水和月亮的道理吗?水不停地流逝,却没有真正地消失;月圆了又缺,却一点也没有消长。从变化的观点来看,天地每一眨眼都在变;自不变的观点看来,万物与我都是无限的。在变与不变之间,有情就有伤感,有情就有失落,有情就有悲怀,这些都是由变化所生。但是,眼睛如果大到如月如天,伤感、失落、悲怀,不就是海边的贝壳吗?贝壳已死,却留下了形状、颜色与美丽。这有些像禅师所说的:“心热如火,眼冷似灰”,对人生的一切,我的心永远热情、贴近、注视、感受,但是要化为文字,似乎有一双冷静观照的眼睛,后退、飞远、平淡地回来看这一切。

14、我们在现实的人生里,凝视、倾听、沉思,这使我们看、听、停,再前进,游行在一个浮面的层次。往往在我们闭上眼睛,形色隐没时,才看见了。当言词沉寂,在辞穷句冥时,才听见了。当我们把思想倾空,不思不念时,才清晰了。有情在无情中,分离在相遇之时,不凡在平凡之内,呀!哪一条河流不是在重山阻隔中找到出路呢?如果理想之情是河流,它就会自由的在山谷中寻路;如果心与心相呼应,就会像挂在树梢的剑,被有缘的人找到。人生,复杂而繁琐。创作是简单而伟大的事。从创作看人生,不要陷入河流,要常想想河边的风景。从人生看创作,不要捉住天空,要真正地变成天空。

15、创作者不必夸耀,也不必妄自菲薄,画家把色彩留给大地,音乐家把声音留给大地,作家把文字留给大地……因为大地不欺,地无私载,我们才可以真诚的吐露,才值得用一生的力量去完成。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必然有一些东西可以超越局限,穿透生死,就像点燃黑夜的天上星月,那些超越与穿透虽然来自个人的情感,但是如果不予大地相呼应,不与季节的转移相和谐,不与日升月沉相契入,就像那玫瑰剪枝,在动剪的刹那,玫瑰已经死亡。

16、美好的创作不是玫瑰剪枝,而是走入田园去看那些盛开的玫瑰,若能瞥见玫瑰的精魂,玫瑰在心里就永远不谢,永远留香。若在某一个春日,形之笔墨,玫瑰就超越了局限,穿透了生死!洗砚池边的梅花,正是大地的梅花。清淡的墨痕,正是梅花留在大地的精魂!我们不宁静,是由于我们不完整的缘故。我们不完整,是因为我们孤困了自己。如果打开了与大地的一点灵犀,我们就走出孤困,我们就完整了,我们也宁静了,至少,在创作的时刻。

17、我特别喜欢蝴蝶、夜蛾、蜻蜓和豆娘,它们看来那么潇洒自由,有着薄透美丽的双翼。但是我不忍心杀死它们,只有在草坡和树林寻找刚死去的,有各种眼里色泽的蝶翼和透明的

蜻蜓翅翼,小心翼翼的夹贴在自己做的厚纸薄里。有一段时间,发现美浓的黄蝶翠谷,总是聚集万千蝴蝶,每次去都可以捡到美丽的蝶翼。记忆是不可靠的,遗忘也可能是美好的。文学家与科学家不同,文学家不去寻找增加记忆的魔药,而让记忆自然留下,记在文字上,或刻在心版上,随时准备着偶然的相遇。与十年前的美相会了,就有两次的美,与二十年前的善相会了,就有加倍的善。第一次与美相逢,我还是少不经事的少年,美便会与我会面,点头,微笑,错身,如翼飞入花丛,逸失于天空。多年以后,我们已识得门外的青草,品过甜美沁人的气息,听过深深叹息的声音,走过黑暗中长路点燃的灯光,这时又与美相会,心里的火被点燃。

18、如果画面转换,我们看见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溪谷,溪边有一株横长的芦苇,一只美丽的紫蜻蜓,不知从溪山的什么角落飞来,翩翩地降落在芦苇的最尖端。当时若有摄影机,一定会立刻留下美丽的影像;若有纸笔也好,可以写下刹那的情景。

因为,思绪的蜻蜓是不会久留的,它像来的时候一样翩然飞去。彩虹使我们亮眼,乃是彩虹不会停留超过一刻钟。它迫使我们放下一切来仰望它,否则,它就会无情地放下我们。灵魂的飞临也像雨后的彩虹,它不会停留一刻钟,如果不立刻留下它,它很快的就拂袖飞去。诗人在一生当中,只要情况许可,会短暂依恋某些树啦,海啦,山坡啦,或某种彩雪啦。

19、他的爱情、他的魅力、他的幸福,具有等价之物,在所有他从未到过、他永远不会去的地方,他不会遇到的陌生人那里。黄昏时,虽然像学徒一样浮起笑靥,他却是文质彬彬的路客,决然告别,当面包出炉时。鸟的歌声是早晨的树枝感到意外。第一道光线在苦闷的诅咒和壮丽的爱之间踌躇。对你的荷责毫不在意的人,你要心存感激,你和他不相上下。只要对爱卑屈。如果你死了,你仍然有爱。如果我们活在闪电的光耀里,那就是永恒的心。

20、他唱的是心中的荒凉之城吧!外在的城池,时而繁华,时而荒凉,内心那小小寂寞的城呀!虽也有兴衰起落,却总有一块无欢的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後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

怆然而涕下!在最深最深的地方,这是诗人的大寂寞,也是诗人的荒城。

21、我满怀伤感地离开旗山溪,也仿佛是从记忆里离开了,原来还残存在记忆中的美,如今也消失殆尽了。从湿土中抽芽的芋田,萎黄了。在和风里摇曳的蕉园,倾倒了。挺立于田园的椰子树,散落了。连从不挑剔的环境的浅蓝色牵牛花,都褪失颜色,越开越小,终至化去!仔细听,只要还有一点心肝,就会听见河水的呜咽!仔细听,只要还有一丝良心,就会听见土地的叹息!纵使把倾倒毒水的人枪毙千百次,再也无法恢复河水与土地的旧观。

22、有时候,兀自在黑夜中行着,将大街走成一条细细的小巷,那种苍凉古朴的细致便猛然升起,于是想舞剑想舞成朵朵剑花,此样的感情一旦升起,就随着月下的独影一直长到远方去,止也止不住的,可是长夜将尽,发现囊中已经遗失的剑簇,任是豪气干云,在无人的空巷内在无声的凄寂里在黯淡的夜色中,即是呼风唤雨的手扬起,最多也只是一种无效的手势吧。

23、分离的神伤若欲雨前的黑云无边无涯地罩下,努力地压抑艰苦地想忘却,它竟毫不留情的在静脉中静静地流着。或者已经等待了太多的夜晚,或者要考验情意的坚挚。离别的伤悲由你的眼底汩汩闪现,在无意蓝而自蓝的天色下,我由泪哭诉出我的爱,说不出的心里层层叠叠的颤动。

24、我真地不肯相信是一种痛苦,也许剑被磨钝了,也许我是一本摊开扉页的书,但是在苦读书中的文字篇章时我害怕,也惊喜,由于翻过的页中有太多的叹息才害怕,由于后来的篇章里显示着精彩的未知才惊喜。知道自己所走的路是一条不妥的路,微小的感触已然难以遮掩它们的不足道。

25、我只希望在这个澄明的湖底轻泛着心灵的小舟,湖外有山,山外有海,海外有喧嚣的世界。可是我不愿去理会,因为此地连涟漪都是平静的。我可以酣卧着,可以把每个星星都亮成灯火,把每一丝空气都凝成和风,所有的豪华都隐在云山海外,真淳则在有月光的时候,自湖底幽幽地浮上来。

26、生活里的记忆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旅店,而人像乘着一匹不停向前奔跑的驿马,每次回头,过去的事物就永远成为离自己远去的旅店,所有的欢乐与苦痛,所有的沉淀与激情,甚至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在那些旅店里,到当天傍晚我们就要投宿另一家旅店了。

27、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偶尔走在某一条路上,见到木棉花叶落尽的枯枝,深褐色的孤独地站边,有一种萧索的姿势,这时我会想,木棉又落了,人生看美丽木棉花的开放又有几回呢?偶尔在路旁的咖啡屋小坐,看绿灯亮起,一位衣着素朴的老妇人,牵着衣饰绚如春花的小孙女,匆匆地横过马路,这时我会想,那年老的老妇曾经也是花一般美丽的少女,而那少女则有一天会成为牵着孙女的老妇。

28、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重要的是,使我们自己的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如悉它的意义。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29、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草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吧!

30、我陪着一位种莲的人在他的莲田梭巡,看他走在占地一甲的莲田边,娓娓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部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何田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筷子寄托的情感作文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马年春晚上,有一段关于筷子的公益广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广告用几段温馨的画面,讲述了有关中国文化传承的故事。第一段讲得是一位老爷爷用筷子让小宝宝品尝味道,“启迪”她对筷子的印象,也开启了筷子伴她一生的旅程。第二段讲得是小宝宝年夜饭用筷子吃饭的经历。开始时她总是失败,着急的快哭了,但有句谚语“失败乃成功之母”,最终她在妈妈的鼓励下成功地用筷子夹起了第一块肉,“传承”了中国人的传统。第三段讲一家人吃年夜饭时的情形。大家刚坐下,一个小孩就把筷子伸到了热气腾腾的饭桌上。爸爸立刻阻止了他,说:“要让爷爷先吃!”表达了中华文化中尊敬长辈的传统,也就是“明礼”。第四段故事中一位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回到了家乡。妈妈做了他最爱吃的菜,用这种方式表达了他无尽的“关爱”。最后一段是“睦邻”的故事,讲一位家庭幸福的爷爷请他的邻居——一位孤寡老人吃年夜饭,与邻居老人一同分享着新春的快乐!

通过这个广告,我不但了解到了筷子在中国文化里的重要性,还了解了中国人数千年的文化传承,更让我体会到做中国人的自豪。

[筷子寄托情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林清玄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像往常一样,拿起了手机点开了新闻,突然,一则新闻吸引了我的眼球,也令我震惊!因为手机上分明写着: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享年65岁!

林清玄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曾任《中国时报》记者、《工商日报》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获台湾吴三边文艺奖、《中国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日报》文学奖。他是我最崇拜的作家之一!我读过他的《桃花心木》、《和时间赛跑》,看完之后,我是受益无穷!

看到了这则新闻,我顿时又明白了林清玄那段对时间的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将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现在,我觉得林清玄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他一生指导过的表少年无数,获过的奖项无数!他和鲁迅先生一样,虽死犹生,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蒲公英寄托的爱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而今以四月了,春天的步伐慢慢离开,或许现在都不能算春天了,算早夏吧!天气在变暖,树木开始变得茂盛,美丽的花儿已经是过去式,青涩的果子会成为将来式,而这些都只是换季最常见的景象而已。

今天吃完午餐,和好友慢慢悠悠的走在小路上,无意间看到了一颗蒲公英的种子,顿时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记得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如果哪天你收到了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说明有人托它来看你了,因为蒲公英能飞很远很远,所以寄托的思念也很远很远,看到那颗蒲公英,不禁想起了远在家乡的外婆。

记得小时候还没随爸妈出来的时候就我和外婆一起生活,每天都能吃到外婆精心准备的饭菜,每天都好似生日一样快乐!因为外婆总是那么疼我,宠我,但现在,不知道她老人家一个人在家是否安好。而我记忆最深刻的便是田埂上的蒲公英和外婆那双布满厚茧的大手,每年到蒲公英结种子的时候,总有忙不完的农活缠绕着外婆,而这时,没有人照顾的我总是会跟着外婆,所以,在外婆忙农活的时候,我总会收集一大把的蒲公英,然后让蒲公英满天飞,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所以这个路上看到的蒲公英勾起了我对外婆的思念和对童年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七样菜”寄托人们期盼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民俗专家说,吃“七样菜”,从人文角度讲,缘于潮汕先民对春、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恩。春天的潮汕平原,各类蔬菜像约会似的蓬勃生长。古人于是通过吃七样菜来表达对造化亘古的感念。

而养生专家说,初七吃七样菜是符合养生原则的。春节吃的肥甘油腻较多,来一碗清爽的菜煲,消化积食,调理肠胃。同时,这些蔬菜全部是时令菜。此时,春气生,大地回暖,菜蔬逐渐多起来。食混合菜,能使肠胃适应季节转变。

据文字记载,从明代起,潮汕地区就有了吃“七样菜”的风俗。但无论传说如何,吃“七样菜”在当今潮汕人心目中,已经成了吃出好身体和好心情的美味佳肴,还寄托人们期盼新年财丁兴旺、顺风顺水、吉祥如意的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读林清玄的散文,喜欢他的文字所特有的淡淡的香——如一缕莲花般的馨香。每每走进他的文字,心也会跟着起起落落,然后慢慢静下。暖暖的回味时,内心总会充满宁静与关爱。翻开书的目录,那些题目就会吸引你:“暖暖的歌”、“生平一瓣香”、“温一壶月光下酒”、“发芽的情绪”、“味之素”、“清欢”、“三生石上旧精魂”、“黄昏菩提”、“飞入芒花”、“清静之莲”、“吾心似秋月”。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持续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将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高处不胜寒”的孤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了自由的情绪与平静的心态,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

林清玄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于污秽,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长在人心中的一株树,虽然孤独,但忠实地为我们守住了天上皎洁的月,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

依靠的心往往使我们经不起生活的磨练,但如果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从中显示出优雅自在和勃勃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望着书架上那花花绿绿的封面,我开始犹豫了。”选哪本好呢?“忽地,我眼前一亮:大片大片的荷叶,碧绿碧绿的,再配上两朵含苞欲放的荷花,显得清新淡雅。”荷花?我喜欢!就这本了!“

林清散文集》。”林清玄?好名字!想必文章也不错吧!“《心田上的百合花》”夷?真奇怪百合花怎么不是长在土里的,而是长在心田上的?这怎么种得了花呢?“我小声的嘀咕着,于是带着好奇心,开始了阅读之旅。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当我读完了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轻轻地合上了书。文章说的是一株百合花和一片的野草在一起生长,饱受野草和蜂蝶的鄙夷,而百合却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最终百合花绽开了美丽的的花朵,并把种子撒向大地,多年后漫山遍野都是野百合,引来了人们的观赏。

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绎出一段美丽又令人感动故事。文章通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具体的记叙、细腻的描写,层层衬托,塑造了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作者认为人的富有即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

在林清玄看来,人生的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欲望,物质带来的美;第二个层次是文化、艺术、文明带来的美的满足。第三个层次是灵性、精神的美,这是最高境界的美。林清玄相信”尽心就是完美“,而野百合就是这样一个因”尽心“而近乎”完美“的形象,真正的体现了灵性、精神的美。

读着林清玄优美的语句,和他一起追求做人最高境界: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有一篇美作,名为《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这篇文章深深的感动了我。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一个小小的“心灵”,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竟是如此的执著和坚韧。它,的确不是一株野草。

偏僻遥远的山谷、高数千尺的断崖,预示了野百合追求美好愿望的道路必然艰难曲折。恶劣的生长环境,并没有消磨它作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虽然它刚诞生时长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样。但一个坚定的念头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开花,我要以花作证。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与自然环境顽强地抗争。

如果说与生长环境的抗争,只是野百合为实现美好心愿迈出的第一步的话,那么,野草的讥讽嘲笑、蜂蝶的鄙夷才是野百合面对的更严酷的考验。野百合是执著的,野百合更是智慧的。面对野草的嘲讽讥笑、蜂蝶的鄙夷劝导,野百合坚定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不事张扬的野百合,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抗争,独行其道,终成“正果”:“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花是信念的结晶,是心血的凝聚。野百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正因为这美丽来之不易,所以当百合谷成为人们的“圣地”之时,每一朵野百合都能谨记第一朵百合的教导:“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拥有天真的心、纯善的心、庄严的心,能在这混沌的世界,保持清明;能在这悲伤的人间,拥有快乐。——题记

初读《林清散文集》,我感受到林清玄清澈灵动的话语,犹如一道清泉,在这浮华人世里涤荡心灵,开启心智。应对世事纷乱,人心迷惘,林清玄以自身体验和思考,将佛理修化作完美的情绪,在无言中冥合真谛。

翻开书页,阅读着细腻的文字,包含着作者纯善的心,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人们内心的柔软。每篇文章不长,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那几行文字令我平和安宁,心如止水。

在这一行行质朴的文字里,我悟出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读了《飞蛾与蝙蝠》,我感到我们有时有撞树的盲点与扑火的执着,总是要经过很多次的碰撞与燃烧,才能睁开眼睛,小心谨慎,但也不应嘲笑它的举动,不轻视它向往光明的精神;读了《活珍珠》,我感到人要像珍珠一样养成重塑伤口的本领,转化生命的创伤,使自己变成美丽的珍珠,包容人生的伤痛,焕发生命的光彩;读了《不南飞的大雁》,我感到在成长的道路上应当撒些荆棘,不要把一切优越条件都给我们,这样才能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成为生活的强者;读了《吉祥鸟》,我感到这个世界上事物的价值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改变了我们的偏见,事物的价值就改变了,那象征凶事的,不吉祥的不是乌鸦,而是我们的心。

读完林清玄的散文,豁然开朗,生命的价值别有洞天。纯善的心,描绘的不是普通的清澈的心,而是在尘世扎根,出淤泥而不染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林清玄优秀散文欣赏:香鱼的故乡

全文共 1573 字

+ 加入清单

在台北的日本料理店里有一道名菜,叫“烤香鱼”,这道烤鱼和其他的鱼都不一样;其他的鱼要剖开拿掉肚子,香鱼则是完整的,可以连肚子一起吃,而且香鱼的肚子是苦的,苦到极处有一种甘醇的味道,正像饮上好的茗茶。

有一次我们在日本料理店吃香鱼,一位朋友告诉我香鱼为什么可以连肚子一起吃的秘密。他说:“香鱼是一种奇怪的鱼,它比任何的鱼都爱干净,他生活的水域只要稍有污染,香鱼就死去了,所以它的肚子永远不会有脏的东西,可以放心食用。”朋友的说法,使我对香鱼的品味大大的提高,是怎么样的一种鱼,心情这样高贵,容不下一点环境的污迹?这也使我记忆起,十年前在新店溪旁碧潭桥头的小餐馆里,曾经吃过新店溪盛产的香鱼,它的体型细小毫不起眼,当时还是非常普通的食物,如今,新店溪的香鱼早就绝种了,因为新店溪被人们染污了,香鱼拒绝在那样的水域里存活。

现在日本料理店的香鱼,已经不产在新店溪,而要从日本空运来台,使香鱼的身价大大增高,几乎任何鱼都比不上。听说在澎湖某些没有被污染的海域,还能找到香鱼的踪迹,可是为数甚少,早就无法供应吃客的需求了。本来在新店溪旁的普通食物,如今却在台湾找不到故乡,想起来就令人伤感。

每次吃香鱼的时候,我的心清就不免沉重,那种沉重来自香鱼的敏感,在许多人的眼里,所有的鱼做为食物以外,就没有别的意义了。香鱼却不同,因为它的喜爱洁净,使我们更觉得应该有一个清洁的生存空间。在某一个层次上,香鱼是比人更窟贵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污染的环境,到处充满了刺耳的噪音和汽车排放的黑烟,可是时间一久,我们就适应了这样的环境,甚至一点抗辩也没有。

没有新鲜的空气、没有干净的溪水、没有清爽的天空,甚至没有安静的听觉,我们都已经峭焉不察了,面对着一天比一天沉沦的生活空间,有时我们完全失去了警觉。

香鱼不然,它不肯自甘于污浊的溪水,不肯改变自己去适应一个更坏的环境,于是它选择了死,宁洁而死,不浊而生,那样的气节,更使我们面对香鱼的时候低徊不已。

记得多年以前,我在梨山上,参观过蹲鱼的养殖;蹲鱼是濒临绝迹的鱼类,在台湾,只有梨山上清澈的溪水和适当的水温,能让他们乐于悠游,正由于它们独特的品性,使养殖的人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也正因为这样,鳟鱼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不会和吴郭鱼相提并论。

有一次我在澎湖的海边度假,渔民们邀请我到海边去欣赏奇景。那一天,许多海豚无缘无故的游到岸上集体自杀,我站在海岸边,看着那些到处罗列的海豚,它们从海里跳到岸上等待着死亡,却没有人知道原因,我也不知道。

海豚的集体自杀,给当地的渔民带来一笔小财,没有人探问它们为什么拒绝生存,我的心里却充满了疑惑;海豚是一种智商很高的动物,它们到底为什么要集体自杀呢?

是不是心情上受了什么委屈?在以前海面干净的往日,是不是也有海豚自杀呢?生物学家恐怕也无法解开海豚自杀的谜题,但是我深知,海豚的自杀不是“无缘无故”,一定有它的理由,只可惜,我们不能理解。唯一可以理解的是,动物有动物的想法,鱼也有鱼的心情。干净的海,是海豚的故乡;清澈的溪水,是香鱼和蹲鱼的故乡;它们宁可做失乡的游魂,也不愿活在污浊的水域,是做为人的我们,应该深切反省的。

有许多饲养鸟类和热带鱼的朋友,经常向我抱怨,不管他们如何细心照料,鸟和鱼都会无故的死去,我想,鱼鸟的死都不是无故的,因为鸟是属于山林的,不属于笼子;鱼是属于河海的,不属于水箱。现在更严重的是,即使在山林河海,由于人为的污染,许多动物都活得不快乐,恐怕在大自然里,只有一种动物对坏的环境能安之如常,那种动物的名字叫做“人”。

几年前,人们在新店溪“放香鱼”,让香鱼回到它的故乡,据说现在新店溪里已有为数极少的香鱼存活,如果河川不继续污染,将来我们食用的香鱼不必从空中来,而是本乡的土产。

香鱼是我们的,故乡也是我们的,我们千万不要让故乡成为巷鱼拒绝的地方。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寄托风筝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陆小羽

风筝,依着风,牵着我,似万千星光落入我眼中。

面对父母的督促,老师的教诲,我的童年去哪儿了?理想很脆弱,因为现实很残酷。还是那句话,毕竟在读书之时,我们总在马不停蹄般地追赶他人,任谁不能慢下脚步,迎着风自由飞翔。

记得有一次同学问我,下学期准备去上什么课外补习班,我立马答道:“陈老师的作文课!”我喜欢陈老师的课,因为在那里有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快乐和自由,简直就是放飞人生。

其实我很早就听说过陈老师,一直盼望着能上一天他的课,在第一次走进教室时,竟然有一股兴奋不语的情态,还有一种不速之客的尴尬。仅仅是见上老师一面就让我不敢走进教室,不是因为老师非常严厉,而是因为遇见了偶像有点害羞。

坐在新教室里懵懵懂懂,窗外的风时不时吹拂过我的耳尖。虽然时隔不久,还是被学业冲淡了记忆,但老师说了什么让我们哄堂大笑的话,我实在回忆不起来了。天花板上的灯使手影落在书页上,带着美好的温度永远保留于心。

儿时的风筝,虽与陈老师没有关系,但是风筝注定我是他学生的缘分。

我放过好多次风筝,至今还有五六个陈旧的暗藏在家里的角落。在空旷的牧场里放飞风筝,配上晴朗的天气,恰到好处。

看过鲁迅先生的《野草》,想必大家都知道其中有一篇《风筝》。文章写的是迅哥儿年少时撕毁了年幼的弟弟挚爱的风筝,剥夺了一个孩子的天真爱好的权利,心怀愧疚,终身难以排解的故事。

此时的我们也许已经失去那种魂,却懂得了那种愧,那种揪心。

我想树缝里的阳光,终有一天会灿烂,草堆里的花朵,终有一天会绽放,而我的风筝,也终有一天也会高飞。记忆中飞得最高的一次,它坠在了屋顶上,线还在我的手中,风筝却被瓦砾割破了。

和风筝一去不复返的,还有时光,愿童真与我同在,将自由轻放在屋顶的风筝上。虽然破落了,坠落了,风依然带着它。此时此刻,远方的你正在干什么?

无论向往童真还是自由,都搭载着我心中放飞的风筝,永远不会憔悴,飞扬在风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心灵的寄托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种感情深藏在内心深处,没有开端,也没有结束。它困扰着你们,困顿中,你们只好找一片心灵寄托之地,期盼尽情地宣泄。

屈原的心灵寄托:汨罗江

你赤足站在水边,历史的潮汐冲刷着岁月留下的痕迹,但却冲刷不了那铭记在你心间的责任。春水东流,你仰天长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哀:你有着赤胆忠心,你胸怀黎民百姓,你“春顾楚国,心系怀王“,你立志要报效国家。无奈,权贵不容,君王疏远,最忠诚的进言总被排斥在最外缘。你被流放十年!于是面对浩渺的江水,你那无尽的惆怅涌上心头。终于,你纵身一跃,消失在那滚滚东逝的江水中。你那“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的赤胆忠心和报国热忱终成千古遗憾。汨罗江成为你永远寄托哀思的地方。

陶潜的心灵寄托:田园

山上淡淡的云气,伴着斜阳的金黄,归巢的鸟儿在林间鸣叫。你这位才气横溢的诗人面对此情此景,深叹“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你也认识到那七品官帽狠狠地压住了你早已受伤的心灵,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就像一根绳索,牵绊你太久了。终于,你毅然斩断了“绳索”,重返自然,生活在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纯朴生活中,享受着那份与世无争和淡然平静。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中,你那受伤的心灵得到了很好的安抚。

易安的心灵寄托:诗词

秋高气爽的时候,你独倚斜栏,却等不到夫君的归来;烟雾朦胧的暮春,你隔窗眺望,却无法排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素。你曾是那个“沉醉不知归路”又“掠起一滩鸥鹭”的清纯少女。可是,风雨飘摇的时代让一切不幸陡然降临在你这位弱女子的身上。国破、家亡、夫死的痛苦,使你一日比一日憔悴,你的词染上了婉约凄凉的色彩,尤其是你吟唱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使人回味。或许,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词就是你心灵的寄托。

心灵的寄托之地仿如一个港湾,可以让心灵得以休憩;又如一个驿站,可以让心灵得以平静。当有如此的情思时,试着去寻找一片心灵的寄托之地吧,让自己能尽情地在这片天地里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实践作文寄托的希望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夕阳西下。红彤彤的夕阳和火烧般的云彩一起翻滚着,将整个冀岚落草原染成了一片火红。这也是冀岚落草原上,所有动物们最放松的时候。食肉兽轻松地卧在草地上,奔波了一天,该休息休息了。草食动物则在草原上散步,一天紧张的心情在这时候都放松一些了。夕阳将咖维尔雪山印成了一片橘红,在咖维尔雪山脚,母狼紫翼守在了洞口,它可不像别的动物那样放松,它心中充满了担心与焦急。因为,风澜是不会这么晚都不回家的。

风澜是紫翼的伴侣,风澜全身的毛色深蓝,奔跑起来就像是风吹动的波浪。风澜在狼群里是一只地位很高的狼,不过,它更想爬上狼生高位——狼王。紫翼毛色深紫乌紫,体态轻盈,奔跑时感觉像是在飞。不过紫翼现在可不像是在飞了,反而身体显得笨拙。它的腹部圆鼓鼓的,里面有生命在跃动。它快要分娩了。也许是在明天,今天夜里也有可能。它急需风澜带给它食物,好有力气把宝贝生出来。

一旁的草丛中传来了声响,紫翼扭过头去。哦,是风澜回来了,风澜还带回来了一只马鹿。紫翼欢快地嚎叫一声,跑过去舔理风澜被风吹乱的狼毛。紫翼明白,孤狼捕杀马鹿,难度系数特别大,风澜一定是冒着生命危险才去猎杀的,想到这里,紫翼心里充满了感动。好了,欢庆仪式结束,可以享用大餐了。在夕阳下,这对狼夫妇显得那么幸福那么美满。

当天夜里,紫翼就产下了五只狼崽。二雄三雌,老大老三是雄性,老二老四老五是雌性。老大的毛是漆黑的,就像是宇宙,那就叫它黑苍好了。老二的毛色深蓝,而且很光滑,就像是冰磨过似的,那就叫它冰儿好了。老三毛色是靛色(蓝紫色),不过在黑暗环境下是紫色的,那就叫它紫幻好了。老四的毛是金黄色的,让狼看着就喜欢,那就叫它金魅好了。老五的毛是黑紫乌紫的,那就叫它墨冀好了。这是紫翼第一次当母亲,第一次感到了最顶级的幸福,它自然是最高兴的。

风澜本来应该感到幸福和高兴的,狼是自然界为数不多的具有父爱意识的动物。不过现在,它有很担心。它在石洞大约20公里外看到了孟加拉虎的脚印。要知道,孟加拉虎的体格在虎中,体格仅次于东北虎。也许,有一场风暴要来了。风澜想。

[实践作文寄托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