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孔子的作文【汇集20篇】

中考结束后,哪些满分作文就会变成人们热议的对象,小编收集了家有孔子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632

作文

433

孔子有关道德的名言名句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1、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1、过,则匆惮改。

2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孔子读书笔记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好学的故事流传至今。

孔子30岁时,他已经有了三千多名的学生了。可是,他还是认为自己的学识不够渊博。孔子曰: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如果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安贫乐道,直道而行的人哪!

孔子的著作《春秋》、《论语》。其中《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孔子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儒学则是当今社会的济世良药,特别是儒学在抗拒西方个人主义,强调社会意识,勤劳,容忍,节俭等方面可以作为现代一种新途经受到肯定。

孔子的好学值得我们学习,他说过: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我们能和孔子一样刻苦学习,也能成为一位值得他人尊重的学者。孔子的好学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品行更值得我们学习。他待人有礼,从不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学识,让别人来崇拜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孔子道德名言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1、过,则匆惮改。

2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看纪录片《孔子》有感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1月1日,作为“开年献礼”,中英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孔子》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首次以合拍纪录片的形式将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搬上银屏。这部纪录片摆脱了对孔子形象塑造及其思想阐释刻板单一的窠臼,运用国际化的视角、平民化的叙事、以及现代化的价值标准,对儒家思想与当下社会思潮的联结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解读,阐释了儒家思想对于解决现代社会思想难题与症结方面的重要意义,在观众当中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作为迄今为止首部以孔子为题材中外合作拍摄的纪录片,影片中处处体现着国际化的视角,代表着人类共同的审美标准与道德追求。该片大量采访了诸多中外著名研究学者和专家,从人性化的角度来阐释孔子历经坎坷的一生,使其从“至圣先师”的神坛回归到民间,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生动饱满、有血有肉的孔子形象。而对于孔子的思想和文化传承方面,则更多地选择了国外专家的观点,从一个国际化的大视角来对儒家思想进行多角度的阐释和解读,这不但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而且可以让世界能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了解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影片中的国际化视角也体现在以平民化的叙事和现代化的价值标准来阐释孔子以及儒家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影响,从每天广播《弟子规》的山东曲阜东野村,到以私塾形式教授儒家经典的北京四海书院,再到将儒家思想纳入管理理念中的京博石化集团;从跟踪记录建筑工人张艳阳春节归家团聚的过程,到孔氏家族族谱的修订,再到遍布世界各地的孔氏家族子孙大团聚,都说明了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数千年来世代传承,已经深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阶层、方方面面都潜移默化地产生着巨大的引导与推进作用。

孔子作为中华文明最具象征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已经成为全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孔子》这部纪录片以国际化的视角,平民化的叙事、以及现代化的价值标准,将场景的还原展现、专家学者的观点阐释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真实事例相结合,将历史的横向阐释与时间的纵向剖析相交融,在展现孔子饱满鲜活形象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剖析了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巨大社会影响和文化价值,在展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是以国际化的视角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了现代中国人的处事原则与精神风貌。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将作为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长久地滋养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心灵,推进社会和文化不断地繁荣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眼中的孔子高二1000字作文

全文共 1104 字

+ 加入清单

我心中的孔子是个聪敏好学,知书达礼,少年有成的人。是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抱负,敢想敢干的人。是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后人留下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的人。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是圣人之后,年仅十七就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被誉为“年少好礼”,拜为老师。这对于幼年丧父,家境贫贱的孔子来说,不能不说是少年有成,取得了质的飞跃,大的突破。他可能因此一发而不可收,因此而更加发奋,更加刻苦,更加想出人头地,可能因此萌发了创办私学的念头,并养成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良好习惯与职业道德(师德)。事实证明,孔子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实践,积累了教书育人经验,三十岁左右便创办私学,广招弟子,开了中国历史上私人办教育的先河。

正常情况下,人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理想和抱负是越来越大的。孔子是圣人之后更是如此。他三十而立,创办私学,实现了他的又一个突破。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孔子有机会拜见了齐景公,并为他解答了“秦穆公国小处辟,何以为霸”的问题,这对他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激励和触动,使他在解答问题的同时,看清了权贵们的水平和能力,进而萌发出为官从政,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壮志雄心。

然而,孔子的从政之路总体上说是坎坷的,不顺利的。他虽然做到了鲁国大司寇,代理过宰相,但他却付出了二、三十年的心血。他满以为自己饱读史书,满腹经纶,具备“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得到过王公大臣们的赏识,一定会鸿图大展,有所作为的。不料想,却是不被重用,到处碰壁。

他之所以“明知不可而为之”,我认为,是由于他对当时的一些诸侯国的当权者们抱有幻想,是由于他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由于他不想做隐士,不想当屈原,不愿默默无闻埋没自己,更不想被时人和弟子们取笑怀疑。

到了六十八岁高龄,他终于悟出了点什么,终于终止了周游历程,硬着头皮返回故国,边重操教书育人的旧业,边如饥似渴地整理古籍史料,以“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稍微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光是他创造的名言名句,已堪称一流,无与伦比,2500年后的今天,依然光彩照人,生机盎然。

总之,我心中的孔子是青少年的学习榜样,是中老年的行为楷模。他不愧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人类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世界级名人。孔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正像他的弟子们所说:“夫子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可毁”的。虽然他的周游列国在今天看来有些幼稚,有些滑稽,有些固执,有些不识事物和不可思议,甚至有些狼狈,但我认为正是这种幼稚和滑稽,固执和狼狈,完善了他的人格,丰满了他的形象,影响了他的后人。

另外,他“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人不知而不愠”,好德不好色的境界,也是别具一格,值得后人称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孔子观后感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在公元前479年去世。他生于鲁国昌平乡,逝后葬于曲阜北郊的泗水边,即今日孔林。孔子生前,以“仁”为中心,不仅要在社会上取得自立,事业上有所发展,还帮助别人做到这些。

我最感兴趣的是“孔子的教育特色”这一章。孔子怀抱着改革天下的宏愿,除致力政治外,尤其注意百年树人的大计。我敬佩孔子的有教无类。孔子弟子三千,品类复杂,有贵族、巨贾、贫民、大盗等,富贵贫,孔子皆一炉而治之,并没有藐视穷人,这在封建社会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所以我十分敬佩孔子的有教无类。

读到这儿我想起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虽然李老师并没有孔子这样的创举,但她认真备课、认真上课,一丝不苟的精神也让我十分感动、敬佩。记得有一次,李老师正专心地上课,无意中,把书本斜了一下,就是这一下,我认识到了老师的认真:崭新的书本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鲜红的字,我惊讶了,平时我们做的笔记只有一点点,但老师却写了整版的笔记,几十分钟的课,老师可能就要备几个小时,我仿佛看见李老师在课桌前专心致志地查资料、备课,我被感动了,更认真地听课,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回报老师课前课后所做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舞剧《孔子》观后感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是中国歌剧舞剧院最新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全剧分为《序·问》《乱世》《绝粮》《大同》《仁殇》《尾声·乐》等六部分,讲述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历史故事。

且不说用舞蹈形式表达抽象的思想,其难度有多大;仅是舞美、服饰、舞蹈中对春秋时期文化元素的运用,就已是一项不易的工作。一群“80后”的主创,本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舞台上艺术地再现了春秋时期的生活环境。舞台上,一些用于营造时代氛围的道具总是似曾相识,细想,原是仿制了那些出土的春秋时期文物,如灯台、案几、傩面具等。

该剧的服装基本定位在春秋时期服装样式。主创人员找到相关历史文物资料,借鉴战国楚墓出土的彩绘木俑,认真研究,提炼出最具时代特征的元素,结合现代审美进行了创作。演员一亮相就能看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都表明,当年的服装是“绕衿谓裙”,也就是舞台上呈现的沿宽边的下身缠绕式的服装。其缠绕采取横线与斜线的的空间互补,获得动静结合的装饰效果。而从春秋时期的木俑、玉人,以及画像砖上都不难看到,“曲裾深衣”是当时盛行的服饰;所以在舞剧中诸多桥段都可以看到曲裾的元素。

该剧的舞蹈运用了春秋战国时候的舞蹈元素,根据当今现代人的审美特质进行融合,富有古代韵味也具有时代感。舞蹈的设计上也是对春秋战国舞蹈进行改良,这样既充分体现了古典韵味又赋予了新的创意。比如序幕中的执羽舞蹈,借以表现孔子注重礼制规矩:男右手执羽,左手盖之;女左手执羽,右手盖之,所谓男左女右。再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士者佩剑是地位身份的象征。剧中就设计一段剑舞:公赐剑于孔子,代表公对孔子的认可和信任。

不偏离历史,又非照搬描摹,《孔子》对文化遗产的成功运用值得称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感悟孔子作文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因遭家难,迁居鲁国。孔子三岁时死了父亲,十七岁又失去了母亲,家境贫困,没有机会受正规教育,全靠读书自修。他自幼好学,拜许多人为师,所以精通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计算等本领。

孔子一生,政治上不得志。年轻时,曾做过管仓库、管牛羊的小官。五十多岁才当了鲁国的司寇(代理宰相)。但不久,因为政治见解不合,一气之下离开了鲁国,带着一些学生周游列国,四处游说。孔子的志向很大,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人使他怀念我),但他的政治主张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了壁,到陈、蔡小国更不必说。在卫国住了一段时间后,六十多岁又回到了鲁国,埋头讲学和整理古书。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谓“仁”就是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提倡“爱人”,一方面要统治者相亲相爱,加强内部团结”,另一方面也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能过分剥削压迫民众。孔子还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这“礼”就是周朝制定用来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尊卑的等级的典章制度。他的思想,自汉以后,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孔子的学生相传有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七十二人。比如子路、冉有、子贡、颜渊、子游、子夏、曾参等。孔子的学生多数出身贫贱,年龄参差不齐,有的与孔子几乎同年,有的与他相差三、四十岁,还有父子二人(如曾点与曾参)都是孔子的学生。做孔子的学生,学费低廉,只须十条肉干。孔子向贫贱的下层传播文化,并且教育学生“每事问”,勤思考,温故知新;他提倡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诱导启发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到今天还值得学生和参考。孔子的另一大贡献是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孔子以前有不少文献,他一面学习,一面加以整理,同时向弟子传授,经他整理的典籍有《尚书》(上古历史文献汇编)、《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周易》(古代算卦用书)等。他还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撰了一部编年史,这就是被后世称为五经之一的《春秋》,开创了私人修撰历史(最初史书由史官撰写,即所谓官修)。据司马迁《史纪·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于乱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但不被接受,所以发愤修撰《春秋》,寄托他的理想,表达他对邪恶的嫉恨和对正义的褒彰。《春秋》以及“春秋笔法”(文笔曲折,遣词造句中带有褒贬倾向)对后世都产生很大影响。 作文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仅见于《史记》等正史记载,也见于老子彩图(相传春秋末期)和汉画像砖。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碑楼,据传就是孔子入周问礼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孔子观后感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常泽茹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的历史悠久,何其辉煌,那些辉煌被记载在一册册书中。可从未被尘封,中华上下五千年,他们一直活在人们心中。

今天看了关于《孔子》的历史的电影,它狠狠的抨击着我的内心。将近两小时的影片,却道出了孔子不凡的一生,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文字,从他口中说出的一句又一句经典无不刻画了一个鲜活的形象。

最打动我的有两个镜头,孔子被放逐出境,当时连老天都映衬着孔子的处境下着倾盆大雨,气氛沉重又让人不禁揪心,抛开妻女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多么不易。马车走了半路,车轮陷进了泥中,孔子师徒试图拽马使其摆脱泥淖,却不料被马踢翻在地,他笑了,笑得那么释然,又令人悲悯,这是一个失意之人最后的畅然!

第二个镜头,孔子及其弟子驾着马车过一个大冰河的场景,不料,冰面开裂了。竹简都掉进了冰河里。颜回想都没想直接跳入湖中捞取竹简,天寒地冻,下着鹅毛大雪,所有人眼睛上,眉毛上都有一层冰霜,在这极寒的地方,别说跳入湖中了,生着火都觉得受不了。

颜回一刻不曾停过,他极力摆动双臂在冰湖里游动,将一卷又一卷竹简打捞上来。竹简都捞回来了,可颜回再也没有上来,永远被封在了冰层中。孔子一声又一声绝望地喊着颜回的名字……牵引着人们的心灵,我不禁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孔子后来的生活是在风餐露宿中度过的。就连一碗清可见底的汤,大家都一人一口的喝。他的一生是凄惨的,可以是光辉的!

跳进历史的长河,追溯孔子的一生,我愿化作一个标点,结束最后一个长卷。不让光鲜的背后只剩空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孔子名言名句

全文共 1950 字

+ 加入清单

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过,则匆惮改。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吾日三省吾身。

1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5、不学礼,无以立。

1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17、巧言令色,鲜矣仁!

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7、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33、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7、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42、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4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4、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4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46、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9、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50、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5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55、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7、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58、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59、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6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6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65、听其言而观其行。

6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6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9、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70、不迁怒,不二过。

7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7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7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5、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7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78、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7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0、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孔子故里看日落

全文共 888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去泰山和黄山观看日出,曾经去科尔沁和鼓浪屿欣赏月色,也许是生长在孔子故里的缘故,我更钟情于孔子故里的日落,钟情那斜阳的光芒——绵长而绵长,钟情那暮钟的声音————悠扬而悠扬……

在孔子的故里,无论孔庙、孔府,还是孔林,当你随着摩肩接踵的人流,在人头攒动中,落日熔金时分,你会自然而然地品味日落的味道,也是其他风景名胜不能替代的。

灿烂的斜阳下,千年的柏树更加参天而耀眼,孔子墓碑更加气派而神圣,大成殿更加宏伟而厚重。

处处挤满不同国籍来膜拜夕阳的游客,因沐浴在金色的暮霭中,人人显得凝重,静静地翘首以待,目送西沉的太阳。极目远眺,一派浩大壮阔的宁静,一片雄浑苍茫的沉寂。

当橘红色圆球完全隐没的那一刻,大家不约而同地向着西方久久静默。也许是人们感恩于自然、感恩于孔子;也许是对自己的一天能有如此绚丽的结束而欣慰!

爱因斯坦心仪的表妹艾尔莎对爱因斯坦说过:我天天盼望着和你一起观看日出,踏进月色,走入日落。以至于艾尔莎死后,爱因斯坦仍保持着早看日出、晚看日落、夜看月色的习惯。也许日出是希望,月色是浪漫,日落代表着厚重而绵长……

一位哲人说过:生命如∏(∏=3。1415926858…数学符号)。生命和∏一样是无限不循环的,是韵律的,是约数,也是确数。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正如今天的日出日落,日落是日出的前奏,日出是日落的开始。人类,就是这样在循环往复中,踉跄前行……

暮晚的钟声又敲响了,田野的风便轻轻的来了,寂寞的小路远远的向未来伸展,静谧的夕阳悄悄的露出脸庞,那是一首黄昏的小诗——一首古老的小诗。

“黯淡的天空铭记着人们的一天的汗水,这样的时节,我写下今天的日记;我已忘记了点点滴滴的事故,徐徐的风撩拨我的思绪,西天边,挂着孤独的斜阳;我把这夕阳写进我的梦,我把这思念叠起,古道上,游子是否还在低吟?夕阳下,断肠人在哪里?人们拥抱着夜的眼睛,轻吻夕阳的额头,那一片宁静里安放我们的精神皈依……”

太阳西沉,一束束斜照的阳光,在苍穹的映照下,从森森的拍林中流溢出来,带着两千六百多年的古老与漫长,和孔子思想的道德与光芒,还有齐鲁文明的凝重与辉煌……

孔子故里的日落,让人留恋而遐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孔子和颜回的故事

全文共 1134 字

+ 加入清单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从空树干离开。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

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

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栓。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

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 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

天明,颜回又返了回去,见了孔子便跪下说:“老师,您那两句话,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个人呐!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呢?”

孔子把颜回扶起来说:“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你又是带着气走的,身上还佩带着宝剑,因而我告诫你‘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打躬说:“老师料事如神,学生十分敬佩!”

孔子又开导颜回说:“我知道你请假回家是假的,实则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愿再跟我学习。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冠;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颜回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学生还以为老师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学生惭愧万分!”

从这以后,孔子无论去到哪里,颜回再没离开过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孔子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去看了这个新年里声势造得很足的电影孔子》。

尽管知道凡动辄投资上千万的大片都是要考虑票房的,既要票房就得考虑观众的欣赏口味,不可能完全按照或者接近历史的真实去拍,那么编剧和导演究竟会把经过人们千百年的认识而且已经基本定型的孔夫子拍成什么样呢,的确很想知道,却又担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但听电影《孔子》的某主创人员说,观众看电影《孔子》,如果不哭,就不是人。如此信心满满,言之凿凿,更让人充满期待。

影片从51岁的孔子作为政坛新星在鲁国崛起讲起,前半部分一开始便是残忍的活人陪葬,表现了当时周天子已无力掌控天下,而鲁国国君衰微,国家政权实际上由当时掌握军权的三桓掌控,他们嚣张跋扈,为所欲为的时代背景,接着叙述了孔子一生中最值得一提的两大政绩——夹谷之会和隳三都。后半部分则主要讲述孔子如何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包括“子见南子”、“陈蔡绝粮”、“子路问津”等片段,最后是鲁国大夫季氏在内忧外患中幡然醒悟,孔夫子的治国才能不可小觑,于是放下身段,诚邀孔子回国,并接受了在外颠沛流离十九年的孔子提出回国后绝政治,治教育的条件。

看完影片后,感到有三点不可思议之处:

一是我们只知道孔子是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没想到他老先生还是一个军事家。在“夹谷之会”和“隳三都”中,设计之巧妙,布局之合理,安排之周到,仅仅凭着一腔浩然正气和对道义的坚定信念,与妄自尊大、恃强凌弱的齐国针锋相对,舌战齐国君臣,生生迫使齐国退回了侵占已久的“汶上三城”。这当然大快人心了,谁说孔子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做成了很多军事家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

二是影片后半段的“陈蔡绝粮”中,孔子师徒被困陈蔡间多日,七天七夜粒米未进,而孔子却依然气定神闲地抚琴,以这种方式转移饥饿的注意力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师徒们一人一口分食最后一碗马肉汤后,弟子们不是倒卧在地以保存体力,而是居然有力气围着老夫子和他的琴声运动起来,这不合常理的举动,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三是师徒们周游列国途中遇到了冰裂,当时孔子的一车书掉入冰窟,孔子最器重的弟子颜回像罗盛教那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潜入冰下打捞竹简,孔子及其众弟子趴在冰窟边缘呼喊痛哭,但既无人和颜回一道下水捞竹简,也无人下水力阻颜回的愚蠢行为,直至颜回冻死。这个极不靠谱的煽情情节,既亵渎了孔子,又亵渎了颜回。毫不夸张地说,作为好学生,颜回肯定把这些竹简的内容深深刻在脑海里了,难道为了老师的心血,就有必要牺牲性命吗?莫非正如旁边的观众调侃道是为了抢救文化遗产?而孔子坚持万物之灵的人始终是第一位的观点在《论语·乡党十》中就非常清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颜回和竹简,孰轻孰重,这不是明摆着的嘛?!

所以,看完电影《孔子》后,我没有哭。环顾四周,在这场满座的电影院中,也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人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孔子的一生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孔子这个专题的最后一章,下一节就是孟子了,故今天有必要说一说孔子的一生

孔子是“孔家老二”,在历史上有太多有作为的人都不是老大,刘邦是“刘老三”,陈平是“陈二”,李世民也是有许多兄弟的。如果孔子是老大的话,那么他哪有这么多时间来自学成才?

话说回来,孔子长相奇怪,是一个倒梯形,身高九尺有六寸,一个标准的山东大汉。他的影子是多么的长,以至于2000多年以后的中华民族,都走在他的影子之下。孔子是位“痴人”,在他的那个时代,周王朝早已土崩瓦解,到处都是乱臣贼子,在这种时候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真是无异于痴人说梦。

孔子的一生都在追寻,追寻那个可以理解他主张的君主,可是并没有成功。鲁哀公、楚昭王、齐景公、卫灵公,都对他置之不理——他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已经不适合这个社会了,就像一个推销员在推销早期已经过时的产品。他就像一个蜡烛,试图用他的“仁”、“爱”来照亮这个黑暗的世界。

最后,他彻底绝望了,如用快要熄灭的蜡烛在冷风中,忽明忽暗。“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人人学者,其由与!”“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吾未见刚者。”“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吾未闻好学者。”这一连下来好几个“未”,仿佛将社会的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的学生)都否定了一遍。是的,他已经看破了红尘,是时候该停下来休息了。

孔子靠弟子冉求的帮助,又回到了鲁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他确实该写点什么了。《春秋》,这是一个时代都因此得名的著作。孔子也是十分好学的,“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他将《易》这本占卜之书改造成一本哲学之书,使《易》加之到了儒家的“五经”之中。

蜡烛总是会烧完的,弟子一个又一个的逝去,颜渊死了,孔子的心灵受到了打击——“天丧予!天丧予!”颜回死于贫困,连棺材都没有,他为此失声痛哭,不久,子路死在卫国了,由于打抱不平,被人剁为肉酱,他的精神支柱彻底崩塌了,他最后在落日的余晖之中长叹一声。

圣人洒泪去了,如蜡烛,熄灭之前最后一次耀眼地一跳。

天地之间,一片黑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孔子的名言大全

全文共 1196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小编收集了关于孔子的名言大全,欢迎阅读。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孔子语录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不学礼,无以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 孔子名句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 孔子名句

不迁怒,不二过。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 孔子语录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孔子名句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 孔子名句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 孔子名言

有教无类。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 孔子名句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孔子语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孔子改错诗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外出讲学。师生们来到海州,天空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当地的一个老渔翁把他们领进一个山洞避雨。

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翁平常歇脚的地方。孔子觉得洞里有点闷热,便走到洞口,观看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不觉诗兴大发,吟成一联: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

老渔翁听了忙道:“先生,你说的不对呀!难道海浪整头整脑只有千层,沙坑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

孔子觉得老渔翁的活有几分道理,便问道:“既然不妥,怎样才合适呢?”

老渔翁不慌不忙地说,“咱生在水边,长在海上,时常唱些渔歌。歌也罢,诗也罢,虽说不必真鱼真虾,字字实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传神。依我看,你那两句应当改成这样:‘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 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

子路在一旁火了,冲着老渔翁说:“哎哎,圣人作诗,你怎能乱改!”

孔子喝道:“子路!休得无礼!”

老渔翁拍着子路的肩膀说:“圣人有圣人的见识,但也不见得样样都比别人高明。比方说,这鱼怎么打法,你们会吗?”一句话,把子路问了个哑口无言。

老渔翁瞧着子路的窘态,也不答活,飞身奔下山去,跳上渔船,撒开渔网,打起鱼来。

孔子看着老渔翁熟练的打鱼动作,想着他谈海水、改诗句、议“圣人”、责子路的情形,猛然间发觉自己犯了个大错误,于是把门生招拢在一起,严肃地说:为师以前对你们讲过‘生而知之’,这句话错啦!大家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说罢,顺口吟出小诗一首:

登山望沧海,茅塞豁然开;

圣贤若有错,即改莫徘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较小而已。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是不受欢迎的。世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拥抱着才能飞翔,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辈子,其实就是与其他人沟通。要能够沟通,就必须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在许多人就如前面那个富人,一有些钱就目中无人,说话也变了味,这样的人浑身尽是铜臭味,他只愿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记了“达者兼济天下”这句话,别人在他眼里都是穷光蛋,说话不客气,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是要吃大亏的。

陈世美一心只想荣华富贵,他攀龙附凤,杀妻灭子,终究是人才两空,死在包大人铡刀之下。唐明皇宠信杨贵妃,不顾百姓劳顿,岭南快马送荔枝往长安,终究弄得众叛亲离,江山破碎。

而唐太宗则知道这个道理,他采纳魏征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自然国泰民安,历史上才有贞观之治的美誉。

孟子进言齐威王,以“齐桓晋文之事”晓之以理,阐述了要体谅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则天下可运于掌上,民之归如水之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多为别人想想,世界将更加和平。想想那些医疗事故,那些残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战俘,那些流离失所,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难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头、熊掌,难道动物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吗?这些太可怕了,可这却是一些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行为将被人们唾弃,他们终有受到惩罚的那一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一定会更加和平,安宁。生活得更加和谐,充满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考作文万能素之人物篇-孔子

全文共 2526 字

+ 加入清单

1: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

2:挫折

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表现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时,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时对自己的安慰与鼓励,是一种自我调适的做法。

3:理解

现在我们一谈到孔子与《论语》,便有不少人脱口而出:“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半句话出自《论语•阳货》第二十五章,后半句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很多人特别是女人都非常反感这句话并由此反感孔子。也有人替孔子打圆场,说这里的“女人”不是指女人。

我认为,退一步讲,即使孔子在这里是指的女人,那也只能解释为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对女人的歧视,是一种通病,是时代的印痕或时代的局限。在西方,耶稣骂夏娃,亚里士多德骂女人,尼采骂女人,非常严厉,其程度大大超过了中国的男性思想家。就是休谟、黑格尔,对女性的歧视也很厉害。当然,无论东西方人士,对女性的歧视、蔑视、轻视,都是错误的。儒学、儒家中有对女性不尊重的表现,是需要批评的,但我们要放在时代的背景上加以理解与检讨。我们要学会容忍、理解、欣赏、研究外来文化,同时也要学会容忍、理解、欣赏、研究自己的固有文化。百多年来对于儒学的批判,有许多是非理性的,感情用事的,浅层次或直线性的,以致于今天中国大陆的多数中青年仍然沿用上世纪70年代批林批孔的方式和80年代“河殇”的方式来对待儒学。我们需要以同情理解的心态和理性批判的方法来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

4:选择

古人柳下惠曾被迫宿于城下,晚上刮风下雪,气温骤降,同宿城门下的一女子冻得快不行了,柳下惠将其抱在怀中,靠体温为之取暖,一直到次日天亮,没有非礼之举,留下了坐怀不乱的美誉。

无独有偶。鲁人有独处室者,邻居是一个寡妇,也独处一室。半夜,暴风雨至,寡妇室坏,想进鲁人室躲避,鲁人闭户不纳。寡妇在窗下哀求道:“你怎么不懂得仁爱,不让我进去?”鲁人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能同居一室。你现在年轻,我也年轻,所以不敢让你进来。”妇人说:“你怎么不学学柳下惠?”鲁人说:“柳下惠能做到,我是万万做不到的,我现在是用我的做不到,学柳下惠的能做到。”孔子说:“善哉!要学习柳下惠者,没有像鲁人这样会学的,希望向善的方面发展,却不因袭别人的行为,算得上智了。”

在孔子看来,柳下惠的选择是对的,鲁人的选择也是对的。

5、幽默

公元前496年,焦急的子贡四下询问走失了的老师孔丘,这时候有一个郑国人对他说:“东门口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子贡找到孔子后把这话告诉他。孔子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但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是啊!”这就是孔子,一个浑身上下充满幽默细胞的老头儿,全然不是千百年来端坐在画像中,端坐在中国人意识深处的“大成至圣先师”的形象。在孔子眼里,要想真正不朽,不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所以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文化存在,他的王位就永远存在。

6:源泉

了解孔子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是什么样的处境。他所宣扬的仁爱和礼教,有时候被抛在一边,可有时候,又搞得登峰造极。不是吗?直到今天,几乎是全世界都有研究儒学的人,可研究什么?我想:不过是为我所用罢了。可是,无论如何,孔子是伟大的。是的,绝对是伟大的。他的经典的论述,是人性,是人伦。有人说:地球上的万物是共生的,是平等的。所有的报应,是因为人类打破了生态平衡,不顾一切地满足人类自己的欲望。所以,人类呼唤人性,呼唤平等。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在呼唤人性。是的,封建的历代王朝,都在以儒学治国还是以法治国上,显现一个天子的抉择的。是的,直到今日,孔子的伦理道德观念仍不过时。道德沦丧,必然是四面楚歌:理智的时候,就会向孔子讨教。

7:诚信

诚信是治政之道。古人认为,治理国家,掌握政权,必须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否则就会自取灭亡。孔子讲:“民无信不立。”是说人民不信任政府,政府就无法立足。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这三项,让你去掉一项,你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首先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在两项中再去掉一项,还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因为没有粮食最多不过死亡,自古以来人就难免一死,而人民对政府没有了信心,政府就站不起来。

8:寻觅

从那一簇蓝瓦黄墙的村庄里传来,余音绵长,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苍茫里蜿蜒而来又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也化不开的雾气,我听见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孔子一直说到了现在。

我的祖先,那个秦嬴政,在他的生前是曾经焚过书坑过儒的。如今,他的后人如我者,却千里迢迢来拜孔子了。我来山东,除了拜孔子,当然也得去登泰山,只是祈求上天给我以艺术上的想象和力量。接待我的济宁市的朋友说:哈,你终于来了!我是来了,孔门弟子三千,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我没有给伟大的先师带一束干肉,当年的苏武可以唱“执瓢从之,忽焉在后”,我带来的惟有一颗头颅,在孔子的墓前叩一个重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给孔子写的一封信格式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孔子爷爷

您好!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知孔子爷爷现在是在传授弟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还是在叹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意。孔子爷爷,不如今天让我走进一属于您的大千世界,一探究竟吧!

孔子爷爷,您一生受人尊敬,被后人称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肯定留下不少的书吧!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数《论语》了,《论语》就像黑暗中的一缕阳光,让我受益匪浅,《论语》就像一股潺潺的溪水,滑过心田,让我悟出了人生道理。就像您在《论语》中说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您说做人要灵敏,说话要慎重,做错事要改正。仅仅一句话,便勾起了我的回忆。

小学时我与同桌因为一个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破口大骂不管谁对谁错,我们也都互不相让,之后谁也不搭理谁,结局就是两败俱伤,自从看了您的《论语》,我才发现,当时我们的行为是多么可笑,如果当时我退一步,或她让步,我们都不会给自己留此遗憾。这一刹那,我又忽然想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了它的含义,其实我们也只不过是总结上一代或几代人的经验,才会“胜于蓝”。

孔子爷爷我知道您还编纂了几本书,比如《六经》《春秋》等,说到《春秋》这不禁让我想到,王安石曾说:“《春秋》是断烂朝报,可我却不这样认为,《春秋》虽记序不全,但其中却有您的心血与汗水,里面记载了古代一年中所发生的大事,这不是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历史吗!不过我倒是觉得这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因为别人说出了你的缺点,你可以寻根求源,将以改正呀!不像一些人,就如您在论语中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其实从这些论语当中,就可以看出孔子爷爷您是一个仁义礼智的人。

孔子爷爷,您的《论语》给了我太多的启示,每每读这本书时,仿佛就像我和爷爷您盘地而坐,谈论世间万物的美好与神奇。

孔子爷爷,您的儒家思想已流芳百世,它激励着我们,并将继续传承下去。

此致

敬礼

仰学后辈韩珊珊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孔子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还有一次, 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我可以拜他为师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与孔子有关的6个寓言故事

全文共 1258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与孔子有关的6个寓言故事,欢迎阅读!

【一、满而不覆】

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

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

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

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

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

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二、善与人交】

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

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

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

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

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三、君子之态】

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

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

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

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四、失人失言】

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

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

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

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

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

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

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五、自强不息】

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

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

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

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

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六、处事圆明】

孔子问礼老子。

辞行时,老子对他说:“富贵之人送人以财,仁义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贵,就窃用仁人的名义送你一句话吧:头脑聪慧、洞察一切反而濒临绝境,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揭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宽则得众,苛则失人。

胸无渣滓自会处世圆明,眼无成见才会学富五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