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孔子的作文优秀20篇

中考结束后,哪些满分作文就会变成人们热议的对象,小编收集了家有孔子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604

作文

433

孔子的幽默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有幽默感的人越来越少,所以也就越来越不好玩了。

有些人智力很好,很聪明,反应很快,但就是没有幽默感。不知道为什么。

我想了一下,那个老农当初为什么要写一个认真的“真”字叫孔老夫子的弟子认,是因为老农认为,执念的根子在世人的心中埋得太深了,这个根子已经穿透了人的视网膜,所以只会认真,看不见“直八”。

故事是这样的:一大群弟子随孔子出行,路上看见一老农在给庄稼浇水,就上前去求水喝,老农听说他们的老师是孔子,就写了一个“真”让他们认,结果全错了,人人都指认此字为“真”。

孔子最后认出了老农写的这个字读“直八”。孔子的眼睛没有被蒙蔽,蒙在他眼睛上的那块黑布被拿掉了。他就成了那个时代少数活着的智者之一:睁开眼睛,他看见了直八,没有看见黑布。,

学生到底不如老师,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大清王朝的那些学者也很白痴,在通往圣贤的道路上,他们越走越远,越来越离经叛道。道不在彼岸,道也不在身边,道在心里,而心在身体里。身体必须动起来,所以王x明说,要知行合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孔子学琴的故事及感悟

全文共 1385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孔子跟从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了一首曲子后,孔子每日弹奏,丝毫没有厌倦。过了十天,师襄子说:“这首曲子你弹得很不错,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虽学会了曲谱,可还没有掌握一些高难度的技巧。”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品味出这首曲子的神韵。”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领会了这首曲子的神韵,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一个人,尚未深入他的内心世界。”

又过了很多天,孔子庄重地向远处眺望,说:“我现在知道作曲者是什么人了。这人长得黑,身材魁梧,胸怀大志,要统一四方,一定是周文王。”师襄子听后,立即离席行礼,说:“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啊!”

我们学习应如“孔子学琴”般深入。有些人看书总是看一半,这本读了几页,又翻翻那一本,那本掀了几章,又换另一本……这样一来,书桌上摊满了要读的书,可是一本也没有读完。曾国藩说:“桌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无书。”否则,桌上放的书太多了,说明你心不专一,肯定学不好、学不精。

有人可能问:“既然读书要专一,那我们上学时,同时要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好几门功课,这是不是不合理呢?”也不是。刚开始学文化知识时,需要对各种学问广泛涉猎,以增加自己的见识。但到了最后,还是要专学,像现在的大学,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专业。

实际上,学佛也要如此。刚进入佛门时,对显宗、密宗,包括世间知识,都要广闻博学,以博采众家之长。然后在此基础上,你可以选择一门专修,要么念佛,要么参禅,要么修大圆满。就像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的知识全部学完后,上大学时可以钻研自己的专业,因为他已经学过了语文、数学、物理等各种学科,故从中选出一门“专”学即可。但如果没有这些基础,他从未学过数理化,那即使让他去“专”,他也不一定“专”得进去。我们学佛也是同样,先要通过广泛闻思,遣除相续中的各种怀疑,然后闻思到量之后,就应像无垢光尊者所说,所知犹如天上繁星般学不尽,故应选择最具有实义的法,终身行持。因此,藏传佛教也提倡专修。

《庄子》中说:“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一个人若懂得太多了,有时会流于表面、博而不专,考虑问题时也特别复杂,给自己徒增困扰,如此一来,烦恼会越来越多,痛苦会越来越大,最后连自己都救不了,更何况他人了?这样的人好像什么都学过,但真要他去做件事,又什么都不行。诚如萨迦班智达所言:“智者学习诸知识,究竟一门通世间,愚者虽是见识广,不能照明如星光。”

对于这种“多才多艺”而又样样“稀松平常”的人,《荀子》中讲到了一个很好的比喻——鼯鼠。书中说:“鼯鼠五能,不能成一技。”它能飞,却飞不过屋顶;能攀,却爬不上树梢;能游,却渡不过小水沟;能跑,却赶不上人走;能藏,却盖不住身体。“鼯鼠有五种技能,但没有一样拿得出手,这是它的悲哀。有些道友背书也是如此。《亲友书》背了一点,《中观庄严论》背了一点……每部论典都只背了一点,没有一部是从头到尾背完的,最终自己一无所成。

因此,学习任何知识,应圆满以后再放下。《君规教言论》和《入菩萨行论》中都讲过,做事情要先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否则,如同走路时一只脚尚未站稳,另一只脚就抬起来,这样人会跌倒的。

学习不在多,而在于精。希望大家学有所专、修有所成,切莫像野牛吃草一样,贪多嚼不烂,好像什么都懂,但什么都不精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国学的作文:孔子,我想对你说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一个传遍了全世界的名字。孔子,一位人人都称之为“圣人”的人。当每个人对孔子都有不同的评价时,我也有些话想告诉孔子。

孔子,你注定是一个不幸的人。年幼时父母就离开了你,你的人生从开头就被一层阴云笼罩着。你一直刻苦地钻研周礼,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然而你就如翻腾在小水池内的蛟龙,盘旋于枯树林间的凤凰,你身处于战乱频繁的乱世之中。即使是你那充满仁爱的治国之方也只能被无情的现实吞噬。鲁国是你的故乡,而你却因触怒了三桓而不得不离开鲁国各处游荡。每到一个国家只为让国君实行你的仁政,可命运总在捉弄你,你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一次又一次陷入困难的境地。风霜吹打的不只是你的肉体,更吹打了你为恢复周礼而永不放弃的炽热的心。当头发已花白的你再次回到鲁国,你的感受又怎能以几滴泪水说请。

不过,孔子,你又是一个幸运的人。命运让你降生必有它的理由,你能活在这个世上就已是非常幸运的事了。你研究了周礼,被周朝的礼乐制度深深吸引,便以此为理想而不断努力。怀着如此崇高的理想而活着总比那些充满野心的贵族要好。被迫离开鲁国说不定也是件好事,周游列国给你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疲惫困苦的时候回头一望,你并非一无所有,你还有着一群受你教诲为你着想的学生,这不是一种幸福吗?颜回,子路等都是值得你为之骄傲的学生,他们接受你的教导,以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你的思想不也被人接受了吗?回到鲁国你一心从事教育,使每个人都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孔子,你肯定不知道吧,你的思想被一代代的师徒传承至今。几千年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个叫做孔子的人,他主张以仁礼来治理天下。当时不被人重视的观点现在已深深地刻在了人们心中。尽管你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你留下了一个名字叫孔丘,留下了一种学派叫儒学,你是幸运的。

孔子,对你想说的似乎已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几千年前若没有你现在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总之,孔子,我只想对你说:谢谢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看完《孔子》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116 字

+ 加入清单

观看了影片《孔子》,不论它拍得怎么样,注定都少不了一场口水战,实际上,自从传出胡玫要拍《孔子》的消息后,这种口水战始终就没消停过。

影片上映没几天,关于《孔子》的新闻也不少。王菲复出,选择了以《孔子》为平台,献唱一曲《幽兰操》;有人炮轰《孔子》的史实和台词错得离谱,胡玫、何燕江都有激烈回应;其中还穿插着周润发颇有些雷人的感言,据说看《孔子》如果不哭就不是人。不过,我是真的哭了…

在这场喧嚣、混乱的闹剧中,其实人们恰恰忘记了一个很严肃,也很重要的问题: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影片?其自身的魅力是否可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难道只有靠这些炒作的娱乐八卦才能引起人们观看的兴趣?

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是不屑于回答,也许是觉得回答这个问题有许多不便,事实上,很长时间以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态度都显得有一点暧昧。说起来有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味道。

20年前,说到电影的娱乐性、商业性、趣味性,以及市场票房、赢利、圈钱之类,大家还是很不情愿的,要找很多理由给自己壮胆儿,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有点耻于言利的意思。

现在似乎不必这样了,大家可以很坦然、很欣然地言利了,这当然是一种进步。

但是,一种倾向往往掩盖着另一种倾向,事物在发展中有时也会走到自己的反面,这些年,言利的变得理直气壮起来,言精神、理想、信仰的,倒显得理屈词穷,低声下气,有时还露出一点羞涩。

我们都经历过耳提面命的、灌输式的教育,至今,这样的教育也还没有绝迹,于是大家对涉嫌要教育我们的东西都很敏感,身体会自动生成一种抗体,进行排斥,或者采取放纵自己的方式,以为我们只需要娱乐,这种自轻自贱其实是自己骗自己,自己麻醉自己。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扪心自问,这种随波逐流、没心没肺、几乎完全物质化、只求一时快乐的日子,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过去讲反潮流,现在讲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但无论如何,有些东西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坚持。我看《孔子》最感动我的地方,就是他终其一生对自己的信念始终矢志不渝地坚持,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又如何呢?只要有机会,还是要宣扬自己所信奉的精神、理想和信仰。拍《孔子》的,更应该学习孔子的这种精神。

说到底,理直气壮地宣扬一种精神并不难,难的是你是不是真的拥有这样一种精神,并准备用它指导自己的行动!

《孔子》中,孔子来到卫国,卫国国君问孔子:"卫国人多,该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让人们富裕起来。"卫国国君继而问:"可是一部分已经富裕起来了,国家还是乱,怎么办?"孔子说:"教化人们!"这一段,也许是对当今中国的折射吧。

在《阿凡达》美国文化和电脑特技的强烈攻势下,《孔子》仍然自信地屹立在影院的上映期内,也许正体现了某些国人的良苦用心:重拾传统文化,提倡仁义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孔子电影小学生观后感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是一位有德、又有才的圣人。

有德是:他会去救助穷人。比如说在《孔子》这部电影里讲了。孔子解救了一个要给季氏陪葬的小奴,那个小奴为了感谢孔子,最后还当了孔子的学生。这个事情还说明了,只要愿意去帮助别人,别人也会感谢你的。

而有才是:他会通过观察一个国家,来知道这个国家的未来。比如说,在《孔子》这部电影里说了。孔子受到卫国的邀请去了卫国,他通过观察卫国就知道卫国马上会有内乱,所以马上离开了卫国。这个事情还说明了,只要你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许多事情。

孔子虽然很有才华,很有品德,但是一生之中没有受到任何一位君王重用。所以他一生都在和他的学生流浪,直到晚年,才回到故乡鲁国,继续教育他的学生学习,直到七十二岁死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_1200字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五单元作文

全文共 1267 字

+ 加入清单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题记

《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八个字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宽容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宽容、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宽容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结果成就了历史上着名的“贞观之治”。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宽容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宽容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

古人尚能如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调整自己心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宽容。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这件事启示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得理也让人,宽容的感化作用常比剑拔弩张作用要恒久得多。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他会为一丝一毫的事情而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事情已经过去了,而他还是老在那想,这么可恶的事情我怎么可能原谅它呢?然后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不断的从中受到伤害,难以自拔!有时甚至要发誓“报仇”!哎,仔细想想,何必呢?让自己整天活在过去的种种痛苦和仇恨中,这样的生活是多么悲哀!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宽容呢?

首先,宽容需要沟通。当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其次,宽容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要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宽容别人。

再次,宽容需要忘却。克制性的宽容,不是真正的宽容,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宽容,才是真正的大境界。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有时候一两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了。 “其恕乎!”──就一个“恕”字,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人生坐标;就一个“恕”字,就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让我们学会去宽容别人吧!该放下时且放下,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走近孔子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我盼望以久的山东旅游终于来到了,我兴奋得那一天晚上都没睡着。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收拾好了,准备第二天的旅游。

第二天早上到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上了车,大约做了8个多小时的车子,就来到了山东曲阜,来山东曲阜的人都要去看一看远近闻名的孔庙,孔林,孔府。我们晚上在宾馆住了下来 。

这一天我们坐着车子,穿过了十几道桥来到了孔府。刚刚进入孔府我就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四处都是又粗又高的柏树。这些柏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我看见一块石碑上刻着几行字:孔子是中国古代以为对后市影响至为深远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杰出的世界文化巨人。他所创立的以仁政德治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在中国以及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逝世虽然已经2400多年,但他的思想仍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发挥着作用。孔庙、孔林、孔府是2400多年来尊孔崇儒的结果,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国政治家、思想家、社会学家以及各界人士前来参观瞻仰.

我们坐着光缆车来到了孔庙。孔庙共有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古建面积约1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金元碑亭、明代奎文阁、杏坛、德佯天地坊等、清代重建的大成殿、寝殿等。最后的一座古建筑是一个孔子庙,上面写着万世师表,斯文在兹。

我们又来到了孔林: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 的坟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2500年,内有坟冢 十余万座。其延续时间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孔府,孔庙,孔林,就参观完了,希望大家有时间也去看一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

全文共 1263 字

+ 加入清单

宋代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题记

《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八个字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宽容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宽容、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宽容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结果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宽容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宽容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

古人尚能如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调整自己心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宽容。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这件事启示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得理也让人,宽容的感化作用常比剑拔弩张作用要恒久得多。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他会为一丝一毫的事情而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事情已经过去了,而他还是老在那想,这么可恶的事情我怎么可能原谅它呢?然后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不断的从中受到伤害,难以自拔!有时甚至要发誓“报仇”!哎,仔细想想,何必呢?让自己整天活在过去的种种痛苦和仇恨中,这样的生活是多么悲哀!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宽容呢?

首先,宽容需要沟通。当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其次,宽容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要想。积极地换位思考,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宽容别人。

再次,宽容需要忘却。克制性的宽容,不是真正的宽容,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宽容,才是真正的大境界。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有时候一两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了。“其恕乎!”──就一个“恕”字,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人生坐标;就一个“恕”字,就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让我们学会去宽容别人吧!该放下时且放下,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给孔子的一封信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孔子

您好!

很荣幸可以给您写这封,时间飞逝已经过了几千年。对于您在儒家经典中所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俱。”我有不同的看法,故此提出我的意见。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俱。”的意思就是说;“聪明的人没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我认为是不正确的。

一个聪明的人,这个人越是聪明。那么就说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的。如果他不会去解决问题,去思考,那么他就不可能为一个聪明的人。现如今21世纪,重要的不仅仅是去解决问题,而是去自己发现问题。所以我认为“知者不惑”是不对的。

有仁德的人,一定是会有忧虑,我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一个人如果真的是一个仁德的人决不会因为自己有仁有德就会不忧虑了。倘若他真的仁德,一定会为那些温饱不暖的人担忧,为自己照顾不到的人担忧,为天下受苦难的人担忧。就好比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有周恩来发自肺腑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的仁观是忧国忧民,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仁”。故此我说“仁者不忧”是错误的。

勇敢的人不可能没有惧怕。凡天下事,都是环环相扣;一物降一物。这是一个夸大的比喻,违背生物也可行。但是,勇敢的人会敬畏有德有威望的人。但是,如果他什么都不管,只是一个莽夫。一味的“勇敢”那对社会的危害是极大的。所以,我认为“勇则不惧”是没有道理的。

以上三条,是我对于现在社会作出的看法,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祝您万事如意!

何锦琳

2016年5月1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从古至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学家都层出不穷,但在众多的圣杰之中,最令我敬佩的依然是我们的东方圣人:孔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了孔子的故事,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个不同的孔子。我心中的孔子是一个好学,谦虚的人。

这说到好学,孔子曾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为学也已。〃孔子自身也做到了发愤忘食的境界。的确,孔子这一生是勤奋好学的一生,孔子曾向鲁国的音乐大师师襄学琴,一连学了十几天,师襄满意地说:"弹得不错。"让孔子另学一首新曲,孔子却摇头说,曲调虽然掌握了,但技巧应用很不娴熟,又过了几日,孔子已弹的行云流水般动听,却仍不满意,因为曲子的蕴含道理还没有领会,直到有一天,孔子领会到曲子的作者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时,他才兴高采烈地认为自己学好了一首曲子。

当他站在黄河岸边的时候,有感而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知道历史的滚滚洪流留下的永远不是那些凶残的统治者,不是那些只知道冲锋陷阵的武夫,而是那些智者。那些真正的胸怀天下,那些关心黎民苍生的先哲。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做到了,他没有做到的后人也帮他做到了,虽然他没有等到,但是历史铭记着他。

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一个好学谦虚,一个坚定的关怀天下的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纪录片《孔子》观后感

全文共 1607 字

+ 加入清单

中外合拍的纪录片孔子》于2016年元旦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播。这部具有国际范儿的长达90分钟的纪录片,不仅是献给亿万电视观众的精神大餐,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值得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和思考。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在发布会上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英国,将促进中英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进入一个新时期。在这个历史时刻,纪录片《孔子》正式在全球上线开播具有重要意义。这部纪录片既富有鲜明的中国元素和浓郁的中国风格,也体现了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世界表达。

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都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纪录片《孔子》既为中外观众奉献了一部值得长久记忆的经典作品,也探索出一条中英合作拍摄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新模式。进一步深化中英两国文化交流,对于推动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期待两国相关方面继续合作,创作更多的文化精品。

孔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二千多年来,褒贬不一,从汉代独尊儒术直到晚清,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与帝制的亲密关系是传统的主流,然而正如该纪录片所描述的,二十世纪的批孔批儒浪潮,尤其是文革破四旧运动对孔子的极端否定,使得孔子的地位降到历史最低谷。中国近几十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新尊孔,并且再次认可其伦理道德价值。纪录片《孔子》在此历史与时代背景下,从国际视野寻找孔子的灵魂与终极意义,传播孔子与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作用巨大!

该片的第一大亮点是人物采访。国际上著名的汉学家,比如悉尼大学教授王安国、耶鲁大学教授金安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戴梅可、夏威夷大学教授安乐哲、清华大学教授贝淡宁,他们向世界观众解释孔子的内涵,很有说服力。同时,采用北京外国语大学田辰山博士的外语同期声,消除西方人士的语言接受障碍,可谓事半功倍。

故事化讲述,使得抽象理念具象化。这是该片的第二大亮点。不仅讲孔子的传奇故事,还通过今天的典型事例讲述孔子思想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通过山东一个名叫北东野村的礼教缩影,说明《弟子规》儒家教化的作用;通过春节团聚的真实纪录,阐述家庭、孝道的凝聚力与人情味;通过京博石化集团运用儒家文化管理企业,证明传统价值观对当代经济运行的效果;通过四海孔子书院的教育实践,给素质教育提供新的启迪。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告诉人们,孔子的灵魂已经深入世俗生活,绝不是空洞的说教。

提炼关键词,为观众找到理解孔子思想的钥匙。是该片的又一亮点。礼、君子、孝、仁、六艺,这些内涵丰富的汉字词汇,是儒家经典的精华。比如,君子,不仅是精英领导者的楷模,也是一般人学习的榜样。做人,就是要做具有君子人格的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今天,我们看看拜金主义对道德的损害,就更加理解义的重要性。曾经有过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轻视商业利益,导致社会发展迟缓。而事实证明,唯利是图也绝不是市场经济的唯一选择,普通人做人也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会丧失道德底线。人们呼唤儒商,崇尚义利平衡,特别是主流价值观提倡为官、发财两分开,已经说明君子的德行毕竟是真正的正能量。纪录片《孔子》重新让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对于世道人心大有裨益。

此外,该片在叙事结构上采取经纬交织、时空转换的方式,避免了枯燥乏味,能够激荡人的思想。情景再现与影视资料的丰富运用,增加了可视性和感染力。精美的片花穿插,消除了观众的收视疲劳。显然,主创团队具有国际化的业务素质,体现了追求精品力作的实力。

国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表示,在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期间,中英两国机构推出《孔子》纪录片有着很特殊的意义。孔子作为中华文明最具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已经成全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孔子的智慧也已经跨越时空和国界。

据了解,该片是迄今为止首部以孔子为题材中外合作拍摄的纪录片,90分钟时长客观呈现了孔子的生命历程、思想体系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走近孔子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2018年9月16日上午黑芝麻胡同小学五年级六班在班主任王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五六班家教协会组织的五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的传统文化学习课程——走近孔子

早上九点我们的班八个同学在孔庙门前集合,译午妈妈从孔庙先师门的建筑格局开始给我们讲孔庙的建筑,通过讲解我知道了孔庙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这三个朝代都曾经整修过孔庙,也都留下了各个朝代不同的建筑特点。元朝的黄色、清朝的绿色等。

从先师门进入孔庙后我们看到了孔子像,孔子是至圣先师,是我们尊奉了多年的儒家创始人。随后老师带我们从大成门进入孔庙,开始了我们寻找字根的孔庙之旅。我们两两一组,每组都有两个选答题,十二个必答题,而且每组的都不一样,在孔庙里寻找问题牌上字根代表的物品。这些字根有的在以前的课堂上王老师和译午妈妈给我们讲解过,我们暗暗得意起来,凭着以前的知识我和静雯开始寻找起来。很快我们便找到了两个大家都认为很难找到的字根,一个念鼓,一个念甬。我们两人拿着答题牌跟实物一起拍了照片。看这张照片上我们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我们本以为下面的都很好找了,可是寻找起来却并不容易,我们东寻西找一番后还是有几个找不到,也认不出的字根,这时我和婧雯就围在王老师身边,缠着王老师剧透给我们,经过王老师的指点我知道了以前盛酒的器皿叫“酉”,编钟叫“声”通过王老师的介绍完成了全部的必答题牌,好有成就感!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习了字根而且还知道了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希望这学期能多跟随王老师和译午妈妈走近孔子,了解孔子。

我深深记住了孔子是老二叫仲尼,身高一米九多比我爸爸还高很多,不过没有我们体育老师高,我们体育老师身高两米零六,孔子你还需要加油长个子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舞台剧话剧孔子观后感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孔子话剧,看完后我深有感触,本场话剧先从几个现代人的不良习惯开始,步步引入正题。孔子少年时目睹春秋时期鲁国的人们没有礼节,不注重礼貌,他非常深沉,于是立志重新建设鲁国的文化,恢复礼仪。经过他废寝忘食、专心致志的学习,终于成为了传播仁、义、礼、智、信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为了让更多的人成为有知识的学者,他开设学坛讲学,并起名为“杏坛”,教授六艺,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后来鲁齐联盟,面对齐国各种挑衅时孔子依靠智慧挽回了局面,并要回了被齐国强占的三座城池,后期由于鲁国内乱孔子开始了周游列国,回到故乡后著书立说直至病逝。

看完后我不仅知道了做人要谦虚,不要自满,不能因为一点成绩从而就骄傲,理解了“少而则倒、中而则立、满而则溢”的道理。

还懂得了做人要讲诚信,鲁国与齐国联盟时说好一国有难,必出援军,然而鲁国饱受战争苦难时,齐国不但没有出兵相助,还显现出很悠闲自得的样子,这样不讲诚信、失信于人的的国家以后谁还会和它联盟呢?

话剧《孔子》中还有很多深刻的道理,希望大家都来观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孔子观后感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被热炒了很久的电影《孔子》最后在1月22日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传活动中,愈发“老来俏”的主演周润发扬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这番话让本次评审团的成员们不禁诚惶诚恐。我却只感觉到欣赏了一场冗长的“百家讲坛”,而且很显然,胡玫导演讲故事的潜力,远远不及于丹老师。据观察,影院里电影《孔子》的人气还算不错,影迷们对电影如何展现孔圣人的一生更感兴趣,也不乏慕发哥之名来观影的粉丝。我想从散场之后大家的反应来看,电影《孔子》这部电影给了怀揣这两大期盼的观众一个交代,但是,没人想到,过程却是如此枯燥沉闷。

CCTV-6电影频道有一句着名的广告语:“打开电视看电影”,套用在电影《孔子》身上,恐怕用“打开电影看电视”则更为恰当。电影故事从孔子得到鲁公赏识担任大司寇开始,前半段主要讲述了孔子在鲁国意欲用自我的方式治理国家,然而处处受掣肘,只得远离故土,与弟子踏上周游列国的路途。后半段则集中讲述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遇到的种种困境,欲寻明主而不得,历经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颜回死于非命等坎坷,最后叶落归根回到鲁国传道授业了此余生。如此复杂的资料想要用一部电影表现出来,原本就是个艰难的任务。而擅长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胡玫导演,也显然并没有拿捏好尺寸,于是,观众们便在电影院里花费了两个半小时“欣赏”到了一场“电视剧”。

平心而论,电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剧情,透过保护小童、齐鲁会盟、平息公山狃叛乱等段落,集中表现了孔子的仁爱、智谋和军事上的才华。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从鲁国出走,众弟子赶来追随等一组戏,起承转合之间颇为流畅,算是片中的亮点。但后半段孔子周游列国的历程却成为了一场支离破碎的桥段集锦,影迷们均认为这一部分毫无主线可言,零散且琐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迟迟不见高潮出现,也总是看不见电影将要结束的征兆,期间有几位观众陆续离场,一去不复返。我想有相当一部分的影迷认为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苍白无聊的剧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是我们都敬重的伟人,他知识渊博,意气风发,是我们敬仰、敬佩的著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孔子出生于没落的鲁国贵族家庭,幼年丧父,家道中落,饱经人生苦难。但他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尊师重道,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多人,著名的有七十二人,历史上有"七十二贤人"之说。

在这段时间对孔子的了解和认识中,我更深的走近了孔子,走近了这位圣人的思想。

在那个群雄争霸的时期,孔子主张各国君主以德治国,触犯了很多人的权利,因而才能一直没能得以发挥。在他五十五岁时,带领他的一批学生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在各国的民众中赢得了好评,创立了儒家学派。他把"仁"和"礼"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主张有教无类,晓得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即为中国的现代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说明了孔子思想的先进性,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鲁国的老人,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为治国的方略施展而奋斗的伟大先贤,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同时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二千五百年的时光弹指一挥,孔子的思想却永远东立,并已走向世界!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一定要信守孔子的思想,把孔子的精神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孔子名言警句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1、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3、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9、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0、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4、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7、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8、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0、巧言乱德。

2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2、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2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6、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27、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28、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0、礼之用,和为贵。

31、听其言而观其行。

3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4、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35、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7、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3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9、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40、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4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4、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6、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47、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48、(“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9、巧言令色,鲜矣仁。

5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名言警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墓前,凝视着那荒草掩盖下的巨大土堆,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毁也罢,誉也罢,风风雨雨,他都默默无言地独自承受。他不会再爆发,也不会灭亡,只是在那里、在世人的毁誉中,把血肉变成了白骨,但谁都不会无视他思想的存在。

坚强如他。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饱经人生的苦难,却始终坚强乐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有人生的苦难都如同烈火淬钢般催熟他年轻博大的思想,个人的苦难比起大道之不行又算得了什么。可是,在那个功利霸道横行的时代,没有哪一个君主能够施行他的主张,他就那样孤独而倔强地坚持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毫不绝望、不知疲倦地周游列国、传道授业,渴望大道能够在未知的土壤里长成参天大树。

宽厚如他。在一个秩序混乱的泱泱大国里,他的思想维系了一种最起码的社会和人性的平衡。他历来主张政教分离,“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绝不把希望寄托在毫无根据的来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对生命本身的敬重作为“为政”的起点和终点;“以直报怨”,以此张扬生命的尊严,决不隐匿自己的不满和仇恨。“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他终生追求的理想,那里,没有阶级、没有等级,有的只是老者、朋友、少者。

兼容博大如他。他从来就没有说过,信我者得富贵,不信我者入地狱的话。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世人对孔子多有两种态度,一是捧就捧到天上去,认为天上天下只孔老夫子一个完人,恨不得对着夫子画像舔上几口才算是合格的正统名门;二是贬就贬得什么都不是,把好一个孔子作为“封建”“腐朽”的练手沙包,借此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孔子关于做人的名言佳句

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小编收集了孔子关于做人名言佳句,欢迎阅读。

1、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4、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5、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6、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7、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8、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9、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0、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1、 过,则匆惮改。

22、 不迁怒,不二过。

2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5、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6、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7、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8、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9、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0、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1、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2、 巧言乱德。

33、 巧言令色,鲜矣仁。

34、 刚、毅、木、讷近仁。

35、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6、 听其言而观其行。

37、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8、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39、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0、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1、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2、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43、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4、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5、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46、 礼之用,和为贵。

47、 放于利而行,多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眼中的孔子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我去过孔子传播思想,教育子弟的圣地——曲阜。或许由于相隔的时间太久了,我只记得孔府比皇宫还高的门槛;孔庙的满园银杏树,孔林的子贡手植树和旁边那块使我流泪的石碑;还有那条在树荫下长一华里的路,路的一边种了73棵树,代表孔子享年73岁,另一边种了72棵树,代表孔子三千弟子中的72贤人。但是是我永生难忘的是那一股如烟雾般飘渺的书香,和那一片让人不忍破坏的宁静。我现在才明白孔子对人的教育意义绝非只在《论语》之中,还有那种好学勤奋的精神和气沉丹田、平静祥和的气质。

我曾经十分崇尚墨家思想,因为我认为“兼爱、非攻”比孤零零的一个“仁”字更富有血性。我觉得儒家学说太中庸了,有时表现出一种懦弱。随着我理性思考能力的提高,我意识到虽然“儒”和“懦”两个字很相像,但他们的意思却不可同日而语。我了解到,墨家思想是从儒家思想中分离出来的,它们的本质都是躲避争端,崇尚和平,它们可以融为一体。其实儒家思想并不难理解,就看你怎么看它。我以往的看法有些消极,实际上儒学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大度和宽容,宽容并不等于懦弱,具体来讲就是:不是争不过,而是不喜欢争斗”。

在我的眼中孔子永远是那个穿着布袍,拄着拐杖,头顶上有丘的老头;永远是那个性格沉稳、天资聪颖、顽强固执的人。但是,他的灵魂却穿越了亘古的长空,向我们诉说着“是谓大同”的理念。每次我读时就会想起柏拉图的理想国,但孔子与柏拉图毕竟是不同的。我想引用于丹的一句话:“孔子没有色彩,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在我看来就是适合一切的色彩。“天下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你能想象没有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给孔子的一封信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孔子爷爷:

您好!

我是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你知道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吗?那是一个科技与网络遍布的世界,与你们的世界完全不同了。如今,儒家思想影响着历历代代的人们,因为它令我们受益匪浅,你知道吗?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就有一篇由您弟子整理和编纂的《论语》,我们已背得滚瓜烂熟了,我最喜欢你的那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它使我感受到了学习的无限乐趣。每当我空闲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来温习一下功课,把不太熟或者错过的题认真地看看,想想,做做,记记。这种好的学习方法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大的提高。您那诚实守的态度,为人民着想的思想和教育学生诚实,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品质多么值得后人去学习啊!你创立的儒家学派是“百家争鸣”时期最正统的学派,培养了许许多多报效祖国,诚实守信的弟子。您的教育思想主要分为“仁”和“礼”两大类,如今的教师也是这样来教导学生们的。

现在有许多电视剧和动画片都在上演你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比如《孔子》。《秦时明月》等。好多国家也创办了《孔子学院》,可见你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而且影响了全世界。孔子爷爷,您还不知道电视机是什么吧?它就是能把生活中发生的故事通过立体图像在一个小方快的盒子里播放,怎么样,神奇吧?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每个孩子都享有免费接受教育和学习知识的权利。封建时代的暴君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悲剧再也不会重演了。现在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人们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吃得饱,穿的暖,不再受劳役和赋税的巨大压力了,整个社会安居乐业,人民自由幸福。

孔子爷爷,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我们这个时代。我会买一台电视机送给您,当然是纸做的了,不然您会收不到的。通过电视您会更加了解我们国家发展的巨大成就,了解我们这个时代!

代我向那里的人们问好!请勿给我回信!

此致

敬礼

二十一世纪中学生

二0一五年五月十二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孔子学堂观后感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的课堂丰富多彩,与现在大不相同。他不布置作业,不考试,不惩罚学生,而是与同学们交流知识,周游列国,让同学们只是面更广,学到更多知识。

在《孔子学堂》这本书里,咱们不仅可以知道孔子言行的原文与翻译,它给咱们呈现出孔子上课时的情景,让咱们更了解到孔子是一个讲理、礼让、谦虚的人。

孔子从不写书,而他和他的弟子讨论的话题都是常见的,也是从古书上总结的。可他们却可以“温故而知新”,从旧的知识中找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时一个话题可以聊上几节课,孔子老师也会有时被同学们问得答不出,只能思考,却不会为学生的问题而恼怒。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可见礼让多么重要,只要礼让治国,还有什么事办不到呢?人们要学会礼让,别人就会尊敬您;国与国之间互相礼让,战争也不会发生;君臣民之间互相礼让,这个国家民心不会动摇,将坚不可摧。孔子对他人礼让相待,他人也就以礼相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走在一起,一定有我的老师。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要学会谦虚,要相互学习。孔子老师在谈论“君子”时,子贡夸他而孔子却说这是给他戴高帽子。以及谈论其他问题时,孔子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只要有道理,就值得深思。可见孔子是个多么谦虚的人。

走进《孔子学堂》,让咱们重新认识到一个不同的老师——孔子,他在课堂上与学生们讨论,让学生们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怎样才算有君子风范,让学生们在社会上能更好的生活,交到更多朋友。如果每个人都有孔子的精神,那么世界不再有战争,各地都有您的朋友,那是多么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