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文写端午节的经典20篇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纪念孝女曹娥;纪念伍子胥……下面开学吧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写端午节的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7304

作文

1000

端午节的来历与传说小学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巧可爱的小粽子在外婆灵巧的双手下诞生了!外婆把裹好的粽子在大锅子里煮起来。过了好一会儿,粽香扑鼻。我馋得口水直流,外婆笑着对我说:“小馋猫,先拿个给你尝尝鲜!”我拿过来,三下五除二地剥掉粽叶,迫不及待吃了起来。我边吃边问妈妈:“这个端午节有什么来历吗?”

妈妈仔细想了想告诉我:“应该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是楚国的大诗人,据说他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汨罗江自尽,死后为蛟龙所困。”还没等妈妈说完,我便又提了一个问题:“那屈原为什么要投江呢?”这问题问的很好!”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因为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楚国小人当权,楚怀王被骗留在秦国当人质,楚国的首都郢被秦军攻克,楚国迁都寿春,在国家被攻克之时,他就愤然投江自尽,以身殉国!”

“哦!原来是这样,那请继续接着讲吧,妈妈!”

“然后,世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很哀伤。每年于此日投五色粽子于水中,以驱赶蛟龙,有的渔夫还划船捞救,后来就发展成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后来就把端午节定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原来端午节还有这样的来历呀!我今天不仅尝到了可口的粽子,还学到了新的知识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高三有关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我总记得小时候曾学过一篇关于粽子的课文。老师反复地纠正粽字的念法,而我的心中却疑疑惑惑——似乎从未听过有这样一个词在端午的时候出现。那天回到家,我便嚷着要吃粽子,然而那味道却并不尽如人意:我完全忘记了我是一个不喜欢甜食的人。从小就不喜欢。可是却仿佛铸成的习惯,我会在每一个端午铭记着粽子,在母亲耳畔嚷叫。之后却只勉强吃半个就撂下碗筷,用力地摇摇头。母亲嗔怪:“你既然不爱吃,为什么总是要买呢?”我微微冲她笑:“第一口是爱吃的,可是甜得太腻了。”我只是喜欢怀着期待,将粽子从那深绿色的闪着水珠的箬壳里剥离,然后就看到晶莹的乳白色,每一粒糯米都粘稠地聚在一起。粽子是很符合我对美食的印象,然而它终究不是我爱吃的。

实际上,家里是并不讲究什么节日的。因为父亲固执得什么也不相信,而每日的丰盛菜肴,也终于让节日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生活的日趋美好,也让节日消去了它对孩子对人们强大的召唤力。可是我骨子里,却希望成为许多故事里对每个节日都充满了欢喜的孩子,喜欢这些古老的在历史中沉淀千百回的节日。端午节,多么诗情画意的名字。它是纪念一个人的,纪念书写了《离骚》的屈原。那样一个文弱的书生,却怀冀着慷慨激昂怀冀着对祖国恒久的爱,投入了汨罗江。我敬仰他,因为他敢于在一片灰暗之中活出绚烂,他懂得崇高所谓何,他在太多的流离失所中,仍坚定地执著地走着。其灵魂所向,定是纯净而不加着染的。于是,我总要坚持吃些粽子,也是因为我觉得它见证了一个高尚的灵魂,亘古不变的爱国情操。

忽然记得有一个端午节,我在一排长长的槐花树下走,那时的槐花正是满树满树灿白的时候,摇了我一身。而现在,似乎时间空空错后,或者是短暂的遗失了那么一段子。槐花谢了,在单单的深绿叶上勉强地枯萎了。而我也无暇去看那百般美好的风光,只在房间里捧着历史书背诵。端午节却依旧未变,还是那么晶莹纯白的粽子,还是写在日历上大大的端午。它有着如此可爱的执着,是我直到今日才发现的。于是这一次,我坚持吃了一个粽子。为了纪念这个在时光中并不算熠熠生辉的端午节。是怎样的情愫,我终究也说不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节趣事的日记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回姥姥家过端午节。姥姥煮了一大锅粽子。我急忙掀开锅盖,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个个宝塔似的粽子穿着翠绿的外衣,系黄色的腰带,好看极了。我一口气吃了两个肉粽子,又软又

滑,即香又不油腻,非常好吃。姥姥还炸了一大盆菜角,一个个菜角像弯弯的金月亮,吃起来又酥又香,姐姐都吃了五个。姥姥看着我们吃得这么香,很高兴,还给我们每人一个香包,非常漂亮,还很

香。姥姥说带上这个香包可以避邪,还可以驱赶蚊虫。我和姐姐带着香包搂住姥姥说:“姥姥你真好,谢谢您!”

端午节我过得很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快乐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之一。每逢端午节,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去奶奶家过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一天的上午,我们就要去买艾草。我们把买来的艾草插在门缝里,有的插在窗户上,还有的站在门口,一动不动,仿佛是威严的战士在门口站岗。那一天,整个小区都飘着淡淡的艾草香,插在门上的艾草香千万条青色的丝巾在门口飘荡,十分美丽。因为这青涩的带着清香的艾草的寓意是: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很快就到了正午,父母们要给孩子系五色绳。颜色分别是:青、白、红、黄、黑,分别代表是:木、金、火、土、水。五色绳的位置也欣然不同:有的人系在手上,有的人系在脖子上,有的人挂在脚上。五色绳不仅系的位置不同而且他们的美称也有很多,比如;长命绳、辟邪绳、快乐绳等等。

中午吃过饭,很快到了下午两点,大人们要给我们洗一次特殊的澡。。这个澡的特殊在于它的水,洗澡的水是由艾草、鱼腥草、毛草等十几种植物熬水而制成。因为听人说,洗了这个“植物澡”,这一年身上就不会长东西

很快就到了晚饭时间,这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候。在各地工作的游子如果没有迫不得己的事情,必须赶回家吃团圆饭。这一天桌上的菜可丰富了,有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有鸡鸭,象征着家畜兴旺等等。

吃过晚饭则又到了我们最兴奋的时候---买香包。香包就是香囊,形状各异,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长方形的。不仅形状各异,而且大小不一,大得像手掌那样大,小的只有巧克力那么小,里面装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是甜甜的糖果,有的是各式各样的小玩具。香包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

家乡的端午节别具一格,令人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生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令流”,听到这句古诗,我不禁想起了端午节

相传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结果,遭到贵族子兰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言去职,被赶出了都城。在流放中,他写下很多诗歌。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在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天称作“端午节”。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划着小船来到江上纪念他,一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投入江中。从此,这就演变成了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做粽子先要用咸肉做馅,再加入少许味精、白糖、酒、盐和生抽,然后用粽叶把它裹起来,最后用绳子把粽子捆起来,放入锅中煮,一小时后就可以取出来吃了。

闻到粽子的清香,读着关于端午节的诗,我感受到了祖国历史悠久、文化辉煌,我期待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有关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甜甜的童声将我带回到三千多年前的汨罗江边。

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走在江边,滔滔的江水更增添了他的忧愁,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屈原低着头想着自己悲惨的遭遇:受到小人的排挤,使他满腔的报国激情无法施展。此时的赵国,已是风中之烛,只要秦国出兵,它将面临灭亡的悲剧------,而自己,贬官至此,对强大的秦国只能望而止步。想着想着,他渐盟死意,一句“世人皆浊唯我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将他的愁思抒发得得淋漓尽致,他,毅然投入江中!

顿时,江面溅起几多浪花——,当人们知道后竞相划船去找寻屈原,希望能将他救起,人们一路追到洞庭湖,但还是没能留住屈原。他走了,但他的灵魂将会坚守着赵国,坚守着他热爱的那片土地。

也就是从那时起,端午节时便有了赛龙舟的风俗。之后,人们每逢五月初五,就把祭米洒入江中,以免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东汉时,又有传说,屈原托梦给一个人说:“人们投入江中的祭米都被蛟龙夺走了,今后若是再祭我,就用竹筒包住祭米,再系上彩带,蛟龙最怕彩丝!”于是,人们使用艾叶裹祭米,做成粽子,虽然不再投入江中,但是五月初五用五色彩线纪念屈原,这种寓意,千百年长留人间。

但端午节过得多了,讲究也就多了,粽子也有了更多的含义,圆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我想,这也许就是对屈原的一种美好的祝愿吧!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风俗也很多,让我们带着对端午节无限遐想,期盼端午的来临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节主题作文300字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家就用赛龙舟、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虽然没有赛龙舟,但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吃粽子。而我最喜欢品尝的就是妈妈包的牛角粽。牛角粽用叶子包裹得严严实实,从各个角度看去,外形都像三角形,用一条细绳紧紧固定,拉开细绳剥开粽子叶,粽子里面软糯的米,加上红豆、香菇、猪肉,闪着光泽,飘着诱人的香味,让人垂涎三尺,咬一口,细细咀嚼,真是人间美味啊!每次我都把肚皮撑得饱饱的。

到了中午,爸爸妈妈就带我去河边洗龙水澡。据家乡的习俗,洗了午时龙水澡就能一年健健康康,无病无灾。河边格外热闹,很多小朋友在大人的陪同下,尽情地戏水,享受河水带来的阵阵清凉,大家的欢声笑语把小河都填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写端午节作文大全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万江,体验了端午节的习俗。有包粽子、做风筝、涂雄黄酒。其中我最深刻的是包粽子。

阿姨让我们拿两片粽叶,教我们在里面弄了一个“窝”。她在“窝”里放了糯米、绿豆、肉、蛋黄,再把馅包好,再一边用两个粽叶把两边缝上,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觉得包粽子很简单。过了一会儿,终于我大展身手的时刻到了,我学着阿姨一样折一个“窝”,再放点糯米、再放点绿豆、放一块肉和一个蛋黄,再把馅包起来,再把粽叶弄回去,可是失败了。我不相信我做不到,我又继续包了起来,因为经过我的失败,我有了意识,所以做了几个超级好看的,我开心极了。我继续做,一直坚持包,最后战胜了自己。

我今天学到了端午节的习俗,还在包粽子中学会了一个道理:只要你坚持就会成功,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难忘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端午这天的一大早,爸爸就买回了一束艾草。长长的个艾草比我的个子还要高,靠近一闻,有一种淡淡地清香味。爸爸说:“艾草能消灾祛病,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其实是表达了人们心中最美好的祝福。”

上午,我刚做好语文作业,妈妈为我买来了五色丝线,给我带在左用腕上。只见五种不同色彩的线拧成小一股小绳,绳上系着三个银色的小铃铛。我轻轻晃一下小手,铃铛哗啦哗啦地响,真是悦耳动听。妈妈又把五色线编成织的鸭蛋网,挂在我的脖子上,爸爸把一个鸭蛋装在里面。妈妈说,这些五色线是吉祥如意的意思,祝我健康成长。只是鸭蛋太重了,爸爸摘一把艾叶放在网中,既能闻到清香味又能驱蚊,真是一举两得。

在这个节日里,我不仅品尝了五芳斋的棕子,第一次吃到了高邮的双黄蛋,还又一次听爸爸讲起了爱国诗人屈原《天问》的故事。更令我难忘的是,在晚上睡觉之前,爸爸不知从何处抓来一只萤火虫,放在蚊帐的上面。萤火虫一眨一眨地闪着光,就像天上的一颗星星半着我进入了梦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节小学生作文300字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原,名平,字原,与楚王同宗。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百姓们为了防止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纷纷往汩罗江里扔粽子。以后代代相传,就有了过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

我们这里过端午节可热闹了。我们在家里包各式各样的粽子,还可以观看赛龙舟比赛。你看,几十个选手手拿着船桨,在雷鸣般的鼓声中奋力地划向终点,整个赛场是多么激烈呀!

端午节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龙舟赛,真是快乐无比。

我喜欢过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一年级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我去外婆家吃饭。午餐可丰盛了,有鸡,有鸭,有粉蒸肉,还有黄瓜……午饭后,外婆和妈妈带我去买裙子,我看中了一条花裙子。那条裙子上有许许多多美丽的鲜花,像一只只蝴蝶满天飞舞。

我问妈妈:“我喜欢这件,可以给我买吗?”妈妈说:“穿着合适,舒服又漂亮,就给你买!”

我穿上一试,果然和妈妈的要求一样。这样我就有了一条心爱的新裙子。回到家,我都不舍得脱,还穿着它照了好多相片呢!妈妈常说我不爱惜东西,这回我可要好好保护它呢!

后来外公告诉我:端午节还被称为女儿节,外婆都要给孙女买衣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学生二年级作文端午节趣事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在潮汕地区,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它既有趣又有不同的寓意。接下来就让我来介绍吧:

首先在端午节,我们必须要吃粽子,为什么我们要吃粽子呢?是因为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在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还有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潮汕的端午还有一种吃的习俗,那就是吃栀粽,栀粽的主要原料有栀子、浦姜、糯米浆(@浆)等等。因为栀粽的原料是糯米,所以成品后非常黏,一般刀具切下去会粘着,反而不方便切割食用。所以聪明的人想到执纱线,牵拉切@,成为一小片,粘着盛于瓷盘上的白砂糖。

吃完粽子,接下来就是赛龙舟了。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但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潮汕的端午节习俗还有很多……大家感兴趣就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的了解和发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端午节的习俗议论文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样的童谣吗?“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写的就是我国传统佳节端午节

说起端午节,你们知道是为了纪念哪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吗?他就是屈原,他被别人陷害,被迫跳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所以就在这天把粽子扔进汨罗江,喂饱鱼虾们,不让鱼虾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端午节这天,我们还要赛龙舟,是为了捞起屈原的尸体,可是没有捞起来。屈原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我们只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才一直这么做的。

我们合肥过端午节,每家的长辈们都会准备很多的材料,包很多不同馅料的粽子,还要去菜市场买艾草,挂在自家的门窗上,艾草是可以驱蚊避邪的。

端午节每家人都聚在一起吃饭,很有气氛,而且让我们这些小朋友们,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看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三有关端午节的作文大全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在端午节死去的屈原。

有一天,我起了个大早,看见妈妈在厨房包粽子。看着娴熟的手法,闻着粽子叶子的香味,想象着粽子里糯米的柔软顺滑,不禁跃跃欲试。我妈看到我盯着她看,笑着给了我一块粽子叶,说,你也尝尝。激动之下,我赶紧像妈妈一样把叶子一步一步包起来。这时我有了一个疑问:古人是怎么想到用竹叶包裹大米做成这么好吃的粽子的?我妈回答:粽子最开始不是为了吃而发明的,而是扔到河里吸引鱼虾吃,让鱼虾不吃屈原,屈原被扔到河里为国捐躯,表达了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崇敬和热爱。后来,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把粽子作为一种食物,让他们的后代记住屈原的爱国精神。

谈话过程中,粽子都烤好了。又热又好吃的粽子让我胃口大开,食指大动。抓起一个就吞了。这时爸爸也洗完了,在我身边坐下。他看到我吃东西,笑着说:慢慢吃,吃完带你去看龙舟赛。我一听,也没顾及嘴里还在吃东西,大声叫好。咳咳,我写完作文的时候,不小心呛到了,剧烈的咳嗽声此起彼伏。爸爸拍拍我的背,怜爱而无奈的笑了笑,说,我叫你慢慢吃

早饭后,爸爸开车送我去看龙舟比赛,把车停好,然后我们走进比赛区。有无数的人来观看比赛。我和父亲奋力挤到前面。这时只听到一声枪响,所有的龙舟都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坐在领头鼓旁的鼓手喊着口令,一!一!一二一!鼓励划手更加努力。有那么一瞬间,红队追上了蓝队,而蓝队在击鼓、呐喊、划船等方面落后于绿队。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我不禁被队员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深深打动。那么,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人把船做成成龙的样子,还用它在水里比赛?这次爸爸回答我:在古代,龙是一种神圣的象征。古人在曲源河后,在水中划龙舟驱赶鱼虾,鱼虾被吓走了。后来,划龙舟逐渐演变成端午节的习俗。

毛!锣响了,比赛结束了。

吃了粽子,看了赛龙舟,对端午节的习俗和意义印象深刻。同时,一个人的名字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他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三介绍端午节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众多的节日里面,我最欣赏的便是端午节了。每当端午节来临,不仅家家户户会包粽子,有些小区或者单位还会会组织大伙儿进行包粽子比赛,很多水乡城市会组织划龙舟比赛,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小的时候,老妈告诉我,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起先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渐渐的人们就把这一天当成了一个节日。爸爸告诉我,屈原是生活在距今20____多年的楚国,他是个伟大的诗人、爱国者,是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幸福日子,他敢于指出楚王做得不对的地方,因此老百姓都很爱戴他。可是当新国王上台后,他昏庸无度,不听屈原的建议与主张,从而输掉了与秦国的一场重要战役,楚国的国都都被秦国占领,屈原听到这一个消息后,悲痛万分,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的老百姓怕江中的鱼儿吃掉屈原的遗体,所以向江中投放粽子等食物。当地传说屈原死后,乘着龙舟去了天上。所以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上,包粽子、划龙舟就成了重要活动。

在中国,人们十分喜欢过端午节。现在城市里面的人由于工作繁忙,没法自己包粽子过节,就纷纷到各大超市去购买。超市里粽子的种类有很多种,有白米粽子,咸肉粽子,蜜枣粽子等等,花样挺多的。把粽子放在锅里煮熟以后,打开锅盖闻上一闻,满屋子都飘着粽叶的清香,尝上一口,满嘴里都是糯米的香甜,不由得食欲大开,非吃个饱不可。除了吃粽子,人们还可以去观看龙舟比赛。江面上,龙舟前部的龙头高高扬起,活灵活现。整条龙舟又窄又长,前面摆着一张大鼓,后面一个接一个的坐着许多精壮的小伙子,他们随着鼓点声,整齐的划着桨,在水面飞驰着。一时间水花四溅、鼓声、号子声与江岸上观众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场面宏大壮观,热闹非凡。

我喜欢端午节,不仅仅因为能吃到好吃的粽子,看到精彩的龙舟比赛,更喜欢它的历史内涵,每次过端午节,我总是能想起屈原,想起他峨冠博带、身背长剑,口中吟诵着《离骚》,行走在江湖之间的样子,他的忠诚、坚贞,他的文采,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如果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比作一段贴着宝石的丝绸,那么,端午节就是丝绸上面一颗璀璨的夜明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三语文作文写信介绍端午节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原本我是可以过一个安宁的下午,可是一场演出把我的计划打破了,不过我还是要谢谢这次演出,为什么?我不好意思说。

这是我们小红花艺术团成立周年庆的汇报演出,一共有20种不同风格的舞蹈,时间整整安排了一个下午,全团几百名师生,观者数不清,由于我们的舞蹈在扬州市“琼花奖”舞蹈比赛中获得了铜奖,所以被安排在最后一个演出,妈妈说这叫“压轴戏”。

前面的舞蹈我就不说了,重点来谈谈我们跳的这支《洗衣舞》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从前,藏族被日本军团攻击有了困难,一天,我们的红军来到藏族地,帮他们种地、开路、建房屋、还把日本兵赶跑了,藏民们终于过上了好生活,藏民中的一些小女孩为了报答红军战士,自发的组织起天天帮他们洗衣服,这支舞蹈的内容就像动画片一样在我脑海里跳了出来。

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到最后一个的节目了,我们穿着漂亮的藏族服装,笑容满面,自信满满的走上了台,我看见坐在台下的妈妈为我竖起了大拇指,拼命的为我鼓掌。我用心做着每一个动作,一边认真数着节拍,一边回想老师在排练时对我们讲的动作分解,每个动作都做到了位,仿佛自己就是那些藏族小女孩里的一员,心里充满对红军叔叔的感激,开心的为他们洗衣服……

时间过得好快,当我们摆好最后一个结束的造型时,音乐停了,当我们用藏族的礼仪向观众们谢幕的时候,我看见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我们微微点了点头,我想这是对我们表演的肯定吧!走下台来,妈妈一把抱起了我,吻了又吻,在我耳边悄悄说:“今天你跳得真好,真捧!”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这就是我的端午节,快乐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二年级怎样过好端午节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特别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的民俗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是“端午节”。阳光灿烂特热,但丝毫不影响人们过节的热情。

大街上人来人往,摆满了过节日的东西。有艾草、菖蒲、雄黄,当然少不了粽子。我和妈妈来到外婆家过节。 快到外婆家的时候,我发现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插着“宝剑”,有几户人家的门上还 插着几根艾草。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妈妈轻声地说;“这是用来辟邪的,希望家里人平平安安的。”到了外婆家,我看见邻居妈妈在摆弄着一些五颜六色的布,就凑过去 看了看,原来是在做香囊。她们把大的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小的串成手链戴在孩子的手腕上,希望小孩平安,快快地长大。小孩们看着这些漂亮的香囊开心极了,还到处展示。快到中午12点了,家里有 小小孩的人家拿来雄黄酒,用手指沾了一下,涂在小孩的头上、耳朵上。听大人们说这也是辟邪 。 接下来就是享受美食的时刻了 。妈妈端来一碗香喷喷的粽子和一碟白糖。我用筷子戳了一个粽子,蘸了一点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外婆给我讲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22岁时,就已官居左徒、三闾大夫,辅佐楚怀王。屈原救国的愿望破灭了,他在极度悲恸的心境下,于公元前278年(诗人62岁时)农历五月五日纵身投入波涛汹涌的汨罗 江。当时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这位贤臣的死去,闻讯后纷纷赶着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踪影。这便形成了每年此日竞赛龙舟的起端。南朝梁时吴均《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 江之后,人们每年这个时候,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据说东汉初年,长沙有个名叫区曲的人,曾梦遇一位自称屈原的贤士,他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都让蛟龙吃掉了,今后你们要把楝叶 和米塞在竹筒里,或用芦叶包裹好,再用五彩丝缠好,因为蛟龙是害怕楝叶、芦叶和五彩丝的。”后来人们改用楝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粽子,据说就是这一缘故。此后,历代沿袭下来,便演变成端午 节吃粽子的风俗。

我真爱端午绝啊,你爱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节主题作文300字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人们要把粽子纷纷投进河里,让小鱼小虾不吃屈原的尸体,而去吃粽子。说起粽子,我那时还小,不会包,婆婆一边包粽子,一边对我说:“先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然后再把圆锥的里面装上糯米,把上部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开口为止,顺着三角的边将所有粽叶都折好,用线将粽子捆绑结实,放到锅里一煮,这样,粽子就包好啦!”,我按婆婆说的包粽子,呀!真的包出一个三角型的粽子了!吃着甜甜的粽子,心里高兴极了。

端午节不光可以吃粽子,还有其它的活动。如在门上挂艾草,涂雄黄……我们家通常包粽子的是我和我婆婆,我的婆婆可厉害了,包的粽子一会是方的,一会是三角形的,一会又是圆的,真有意思!我们一家人吃着粽子,高兴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端午节记叙文作文高一大全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一根草,一个班,一个故事。

——题记

我是一根草,一根平平无奇的草,但我却又被人们重用,没错!我是艾草,我是最好的,又是最丑的一种香料。

这天,我正在密封袋里睡觉,啪的一声,一阵剧烈的抖动,几秒种后,我坐在一个花一样的盘子里,一个人正用手翻我,一遍又一遍的看,仔细端详,这个人应该是位老师吧!他正在为下面的同学讲解其他盘子里漂亮的干花,不过一说到有意思的地方,同学们就开始说话,可那位老师似乎很懂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快,就是同学们安静下来,一顿讲解之后,终于说到了我,可同学们都说我很丑,这位老师很不赞同。我曾听我的老祖宗讲过,我们艾草不仅是养生的最佳路途,也可以用来装香囊,为人们送走晦气、蚊虫,迎来幸福。老师又吩咐一位同学给每位同学发一个白色的香包内袋,接着让同学们从花花绿绿的袋子中挑选香包外袋,一阵挑选后,同学们又轰轰烈烈地出了门,有位同学把我也带走了。

到了一个叫德林的地方,眼前的景象令我触景生情,他多像我被风干之前生活的地方呀,清新、纯净。

同学们把我的其他伙伴放在桌子上,老师指挥同学们装香囊,有一句话我记得格外深刻:“同学们,少的就少装,多的就多装,要给后面的同学留够。”许多同学听了,把自己原来想独吞美丽花朵的想法都放下了。

装好后,同学们还拍了照,留了纪念,一个个脸上都笑嘻嘻的。

每到这天,屈原的爱国之情必定能勾起我的灵魂,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端午节的作文高一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日,我漫步于小城的街头,一般浓郁的节日气息与初夏的熏风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和闽浙一带家家悬挂钟馗像与镇宅驱邪不同,江淮人家的门上多悬挂着艾叶菖蒲,据说也有避邪消灾之效。但这些并非我最在意的,因为激动人心的赛龙舟就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龙舟竞赛是家乡端午日的传统节目,自从端午节成了法定假日后,龙舟竞赛的规模越来越大。你看,老龙河平缓的水面上,停放着一艘艘红漆的龙舟,轻轻的水,红红的龙舟,在阳光的沐浴下,俨然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参加赛龙舟比赛的都是各乡镇的农民,以中年人居多,也有一些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甚至还有妇女。每条龙舟十一个人:十个桨手,一个鼓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看不出丝毫的紧张和凝重。

锣声敲过,比赛开始了。鼓声响起来,“咚咚、咚咚……“鼓声震天响亮却不乏节奏,疾速而又充满力量。红桨就像一条条红色的大鲤鱼,伴着鼓声整齐欢快地跃过。接近了!超过了!一只红船渐行渐疾,如离铉的箭一般,观众们的心蓦地紧张起来,欢呼声、锣鼓声混在一起。另一只船当然不甘示弱,迅速追了上来。两船旗鼓相当,犹如二龙水中争霸。鼓声雷鸣,两岸的人情绪更加高涨,呐喊声也更大了。终点快到了,只见船似疾驰的战马齐头并进。把鼓敲得更响些,把桨划得更快些。冠军产生了,喝彩声、鼓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在水面上激荡!

随后,人们端来清香四溢的糯米粽子,把它们投入河里,以祭祀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屈原投江之日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但人们一直怀念他。那些爱人民、爱国家的人,永不该被忘却。

端午节伴随着汨罗江的那朵浪花,在时间的长河里一起流淌、永远清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