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国学优秀作文三篇 作文大全汇集20篇

国学经典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人生。国学经典就像一双巧手,打开心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1000字,欢迎阅读!!!!!

浏览

3309

作文

1000

关于诵读国学经典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人之初,性本善……”耳边萦绕着琅琅的读书声,让我不禁想起,刚刚接触到“经典诵读”时,根本不明白背这些“之乎者也”的东西有什么用,但我还是认真地把经典诵读坚持了下来。不知不觉间,我发觉自己变了:我不再像以前一样毛毛躁躁,而是能够静下心来做事;我做什么事情不再半途而废,而是能够坚持到底;我不再崇尚一些流行肤浅的东西,而是喜欢钻进书本里去研究深奥的知识......有些经典诗文,尽管背诵时一知半解,但是总在经历一些事情之后,会有一些恍然大悟的认识。后来我还发现,我的记忆力似乎也悄无声息地增强了。

从《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之作中,我明白了怎样做人,怎样孝亲爱友,更明白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从《三字经》里面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当所执”中,我反省自己:黄香从小就知道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父母的被子,而我也是父母含辛茹苦抚养大的,难道不应该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吗?这样反思时,我脑海中又出现孟郊《游子吟》里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有《三字经》里面的“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别人七八岁就能咏诗作画,棋艺精通,而我难道还不如七八岁的孩子吗?读了这些经典作品,我不但懂得了仁义礼孝的行为准则,还激发了我奋发图强的意识,更使我明白了怎样才不虚度年华的道理。

从读书中,我收获了善良与乐于助人;从读书中,我收获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读书中,我收获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从读书中,我收获了成长。《经典诵读》这本书,像朋友一样,伴我成长,默默地指引我一步步走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品国学读人生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它已然融入我们的骨髓,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伴随终生。

从幼儿园的三字经开始,到现在的唐诗宋词,国学已经步入我们的生活,用优雅的步伐在我们的人生中画出一副清秀典雅的水墨画。

国学与人生是分不开的。

庄子曾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求知的精神是永恒的。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而不断地去学习,去求教是完善自己的第一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知识面前,没有什么等级,每个人都是学生,每个人也都是老师。学问,又学又问,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能一味地学,也要思考,学习很简单,也很复杂,不断地学,不断地思考,总会学有所成的。

从小时候的呱呱坠地的时候起,国学就与我融为一体。

记得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跟着爷爷口齿不清的念着“鹅鹅鹅……”;幼时一本正经的在众人面前背诵《三字经》,尽管当年的自己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六年级的自己流利的背诵着古诗,但对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模糊甚至不以为然的;现在的自己,开始慢慢理解那些文言文和唐诗宋词中掺杂的无奈遗憾,欣喜悲伤。

人离不开国学,国学离不开人生。

人生有多少感慨被文学描绘了出来,看似潇洒优美的文字下,又隐含了多少凄惨悲凉,在面对大好山河的时候,又是怀着怎样的激动和自豪,在看到归雁驿道时,对家乡亲友又是怎样的思恋!

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感慨了事事难料的人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大漠的凄凉和杜甫的无奈,白居易游西湖时”最爱湖东行不足"表现了当时的喜悦和感叹了景物的美丽,李白总是多情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刻画了他的思恋。

国学要品,人生更是要细细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暑假作文:读国学经典《百家姓》有感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假期,我认真阅读了《百家姓》。

这本书用“姓氏起源”、“姓氏名人”、“名人故事”三个栏目来讲述姓氏的历史和名人故事。

这本书,让我感知了中国独特的姓氏文化,了解了自己的根脉:周文王的叔叔泰伯主动让贤,远下江南建立了吴国。周武王封泰伯三世孙周章为侯,改国号为吴。从书中,我知道了我最爱看的《西游记》的作者叫吴承恩,他能写出那么精彩的杰作,我为与他同姓感到自豪!

从书中,我又了解了妈妈的姓的根源,原来她的先人是周朝的贵族,大家称他们为“王家”,所以姓王。东晋有个书法家叫王羲之,妈妈姓王,字写得不错,因为她是“书法家的后代”嘛!

听妈妈说,本来让我随她姓王,或者把父母的姓放在一起,取名“吴王夫差”(开玩笑),结果还是按传统随爸爸姓吴。不管是姓吴还是姓王,我都是他们的宝贝和希望。所以,我叫“贝希”。

我喜欢读《百家姓》,也喜欢我的名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400字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漫长的岁月为她积淀了厚重文化底蕴,字骨,画魂,音容,文气,诗节,篆刻下了五千年历史的兴颓变迁,凝练成了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铸就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

从我们刚开始说话,就在接触国学历史,我依稀记得小时候妈妈教会我的第一首诗,是唐朝诗人李坤的《悯农》,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句诗。这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还有我小学背的《三字经》,里面的孔融让梨教会了我们要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还有“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教会了我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大事的本钱,要做一个才德兼备的人,就必须从这两点做起。

还有很多关于国学经典的故事,我们要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才能掌握其中的奥秘。

国学使人进步,国学使人明智,每一个少年儿童的美好人生,将从国学开始。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

让国学陪伴我们成长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国学经典《论语》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1304 字

+ 加入清单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遥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制度服务。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生学国学诵经典征文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们举行了传诵经典、爱我中华诵读擂台赛,同学们非常高兴,大声地唱着弟子规,从班级齐上阵、班级接力PK赛到弟子规接龙都表现的很突出。

我们爱国学,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也是中华五千多文化年的文化。我们在学弟子规的时候,让我们懂了很多道理,懂得首先要孝敬父母、有爱兄弟姐妹。对自己的言行要谨慎约束,对人要讲诚信,还有学好文化,所以学国学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小朋友一定要学好国学,学好文化,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观看《国学名士》这过节目,让我受益非浅。我知道了我们中国传统博大精深;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有丰富的传统。

在学校里,《经典与阅读》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我们必须背过。经典的诗句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但是又很的同学却不好好的学习《经典与阅读》浑水摸鱼——不好好背古诗。我很奇怪,多多了解中国的传统呢?

在社会上有很多口中讲文明但自己却不讲文明的假文明人。比如:骂人.乱吐痰等等不文明的现象 。如果同学们遇到这种人,一定要制止并且告诉他们这样不对。

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都要重视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经典国学伴我成长作文800字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明璀璨夺目。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灿烂的篇章和飞扬的文采,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馨香。捧读经典,如入芝兰之室,衣袂生香,又如细品香茗,齿颊留芳……经典文化从小伴我成长,指引着我,滋润着我。

而在我品读的众多国学经典中,《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却令我印象最深。这里的“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办事情一定要积极敏捷、果敢决断、雷厉风行,不要拖泥带水。不然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却不知所以然,岂不误了大事;而做事优柔寡断,机会必将贻误殆尽。

记得是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班上进行清洁大扫除,我的同桌负责擦地,而扫完地的我则站在一旁悠闲地看着,还不时指指点点。他终于擦完了,举着块抹布从课桌椅间钻出来,满脸是汗。我用挑剔的眼光扫了一下我的座位下面,发现还有巴掌大的一块地方黑乎乎的。我顿时就火冒三丈,冲他嚷道:“你是怎么搞的?擦个地都不会?看你笨手笨脚的样子,换作是我,三两下都比你擦得干净!”同桌开始还连连道歉,可见我越说嗓门越大,把同学们都吸引过来了,他再也忍不住了,对我吼道:“你厉害,你自己怎么不动手?”说着我们就你一拳我一脚地对打起来。

“闹什么闹?”班主任也被惊动了。当她明白事情的经过后,便开始严厉地批评我:“这件事就是你的不对了,别人为班级服务,你怎么还说风凉话?有时间还不如行动起来,自己解决呢!”之后班主任就拿来一块抹布,仔细地把那块地擦干净了。我看着班主任的背影,脸顿时红到了脖子跟。班主任直起腰来,对我说:“你要记住,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要多做实事,少说空话。”

回家以后,我在网上查到了这句话。原来老师是要我明白,要从自己做起,少一些夸夸其谈,多一些亲力亲为。别做言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后来,我每每都会想起这句话。看到别人随手丢弃的垃圾,我会默默地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看到别人乱闯红灯,我会站在原地,静静等候,而不会愤世嫉俗,指责别人素质低下。因为我终于明白:与其批评与责备,还不如从自身做起,用点滴的行动去改变他人与社会!

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我相信:经典的光芒永远不会磨灭!我愿与国学经典为伴,咀嚼那一份书香,品味那一片宁静,平和睿智,优雅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

全文共 1313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它好似一杯茶,淡雅幽香,我们要细致入微的品,才能韵出其中的道理。正如《三字经》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一块玉若不精心雕琢,它始终是一块普通而又乏味的“石头”,倘若用心去发现它自身的价值和内在的涵义,那铸造出的就是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它并非是一本纯粹的文学书,更多的是那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它是中国美德与智慧的结晶!而对于它的学习,我终身受益匪浅!

阳关透过窗子照射进屋里,那冬日里罕见的光束是如此令人心暖,我走去打开窗户。微风吹起,那摇曳的腊梅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和着冬日里的良辰美景,我不禁想起了在教室里书声琅琅、书香幽幽的那段时光……

儿时

儿时那会儿,教育思想总是离不开一个人的品德与修养。因为学习不仅是为了将来铺路,更多的是为了奠定一个人的品行的好坏。所以在我的幼儿阶段,学校开展了《三字经》的国学学习。

每到了一天学习中的最后一课,那一堂课就是走进国学大门的时光。记忆中那场景依旧充满乐趣:盘腿端坐的我们,手中持着书,在老师的领读下,我们也随声附和,朗朗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小脑袋优哉游哉地摇着,好似一个个活生生的小书童。

儿时的国学故事里,最熟悉的莫过于“孔融让梨”了,这则故事让我知道了“孝”的概念。而一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学习,我“孝”出了行动。那天晚上,我早早入了被窝,用小小的身躯尽量的暖着。母亲瞧见这“良心发现”的我睡这么早,调侃道:“呦,宝贝,睡觉呢!”“不是啊,我给您暖被窝呢,我要孝顺您!”我吚吚呜呜地说道。前一秒说笑的母亲,顿时眼睛里就泛闪着光珠了……

在国学文化的熏陶下我渐渐明白了国学的重要性,同时我的品行也得到了良好的启蒙!

小学

随着时间的流淌,我在学习《三字经》的道路上“毕业”了。但国学文化无止境,升入了小学,就紧接着踏上另一个阶梯:《弟子规》。

已经对国学概念有基础的的我,学起《弟子规》更是得心应手而爱不释手。《弟子规》不仅是国学之经典,而且传承者从古至今的传统美德!其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的这项传统礼仪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公交车上的特殊座椅、排队的准则……正是这千古美德才有了现在的国泰民安啊!

这时的我们总是伴随着清晨出生的太阳,带着最佳的精神,全心投入其中,诵出那颗热衷国学的心!

在升华学习的过程中,我领略到了国学文化的魅力,它使我的道德情操得到了文化性的陶冶……

初中

随着《弟子规》的学习时光,我走进了初中的大门,我的人生又更上了一层楼。就在我就读初中的这段期间,中考改革公布了,这则消息的降临,让我更加意识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这个阶段,我对国学学习的范围已经提高到了广泛。书本上少不了的文言文就是我的目标,它学起来并非大家认为的枯燥乏味,每一则所蕴含的道理与人生真谛,无时无刻地在改变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那文学风采有的简谱素华,好似一张深藏不漏的水墨画,有的则华丽炫美,字字耀人,所写道理也是字字俱到!

“布谷、布谷……”一阵布谷鸟儿的啼啭,让我如梦初醒。抬头望向湛蓝的天空,意犹未尽的我不禁感慨道:国学经典无止境,伴我成长永不离!

渐渐地,渐渐地,在漫步国学之林,沉游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我好像品出了那“茶”的独道之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幽默的国学老师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高中的课程有一门是国学课,一开始的我们以为只是发一本书,随便看看就行了,可是这门课程居然成了我们的选修课程,给我上课的老师是管我们年级的教导主任,还没等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议论着,这个老师的讲课怎么样,我们会不会有兴趣去听,因为我们只是在平常学校举行大型活动的时候才可以见到,也不知道这个老师的脾气是什么样子的吗,心里怎么那么的忐忑。

下午的课程马上就要结束了,只要上完今天一下午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了,国庆节的到来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今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国学课了,我们心里面又紧张又激动,反正什么心情的都有,当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我们都赶紧跑到教室里坐好,一是为了上完这节课就是我们的愉快假期了,还有就是国学老师的到来,铃声响完后,我们教室的门就被推开了,连一秒钟的时间都没耽误,当老师进来的时候,还没等我们起立时,老师大声喊道:“同学们,你们好”,我们都被吓坏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老师,在我们的心里,新老师上课要么是很严厉的,要么就是很少说话,从一次见这么活泼的老师,比我们的内心都激动。

老师讲的故事很是生动,也非常的幽默,他这个人也是非常的幽默,这一天给我们讲的是孔子,慢慢的还会讲更多的知识,他不是直接的灌输,而是当做笑话一样,让我们乐此不疲,就开心又体会到了知识的海洋,在我那时候最喜欢的老师就是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国学经典

全文共 1520 字

+ 加入清单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从国学经典中感悟师德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偶像、中国文化的代表。

中国人因为孔子而骄傲和自豪,外国人因为孔子而研究中国,“孔子学院”于是成为许多国家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尤其是研究中国的古人和今人的学术机构。孔子的经典语录集《论语》,因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其推崇备至,不仅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更是成为外国学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见,《论语》之影响深远而巨大。

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北师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国学诵读作文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告诉你们,通过诵读经典诗文,让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从“自信不疑”到“聪明睿智”;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到“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对我启发最大。这句让我收益非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这句之所以能让我受益非浅,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拿我们班来说吧!在这个18人的集体里,就有我许多的良师益友:数学天才缑正杰;唱歌能手陈程;小画家刘小琴……他们的才华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学习。这样我不就可以增添更多知识的养分吗?这正是《论语》孔子传与我的做人的道理呀!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更持久。

同学们让我们都参加到《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中来吧!好好的诵读,记住它。让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它来耕耘我们心灵的圣地,更让它引领我们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400字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在时间的长河里,直到现在,我们已经整整度过了十三年,而国学经典也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从在妈妈肚子里便开始摇头晃脑的默念古诗,到出生时的激昂诵读。从一岁时的牙牙学语,到两岁半的倒背如流。从唐宋三字经到论语百家姓,直到最后的大学,中庸。从红楼、三国、西游、水浒,再到后来的背影、匆匆、受戒、孟子。甚至深入到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的内心,每一个作者的想法。

从经典里,我们知道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在《论语》中,老子和他的弟子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知道谦虚,懂得廉耻。在《三字经》中告诉我要心胸宽阔,懂得谦让。在《红楼梦》中让我了解了大家族中的心机谋虑,以及那之间的儿女情长。《三国演义》让我明白了战争之中的残酷和江湖中的爱恨情仇。《西游记》令我看到了师徒四人努力取西经的坚强意志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水浒传》中,梁山伯一百零八好汉使我忍不住为他们的兄弟义气拍手叫好,他们一个个历经曲折且都是有罪之身,但他们齐聚梁山之后卫国报效,也让我知道了他们的爱国之心。

多读经典故事使我受益非浅,如闻鸡起舞,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都令我知道他们那其中的纷纷扰扰,甘之若霖。

直到如今,我也还在读更多的国学经典,学习更多国学经典中那一个个的小故事,我相信,国学经典将会伴我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国学经典读后感

全文共 1651 字

+ 加入清单

初识国学经典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经典的份量,它定是我国文学界中的奇葩,并且觉得那是文孺志士的专属区,像我这种肤浅的文学造诣不高之辈怎能领会其中的奥秘。我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在网上查阅起来。

详识国学经典让我豁然开朗,想想自己的学识只是冰山一角。国学经典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不知多少人对它们肃然起敬。像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治天下,可见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其实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它所传递的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我们说孔子是圣人,因为在他生活的那片土地上他是一位最具人格魅力的人。曾有这么一种说法,现在姚明代表中国,而在古代代表中国的却是孔子。这说明孔子的影响力深远。像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等句子朗朗上口影响久远。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感受最深的孔夫子好学的精神。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扪心自问,我是何其肤浅,何其妙小。我为自己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而惭愧,这是个信息化,网络泛滥的时代,学习条件优越极了。可每当要我们学习各种理念理论时,总是一副心烦意冗的样子。要是到了交论文的时间,国学经典中的那些华丽辞藻那能从我这种庸俗之辈的笔尖中“陈列”出来,大多在网上东拼西凑,借东家梁换西家柱。就这样西稀里糊涂上交了一篇牛头不对马嘴的文章。正如《法言·修身》中所言:“三年不目日,视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朦”。意思是:“三年不见日光,瞪眼而看不见;三年不见月亮,目光就短浅。长期不学习必定愚昧短浅。”看来立志学习才是当前明智之举。正如《礼记·儒行》中:“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意为:“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也只有不断为自己“充电”才能成为一名不被时代淘汰的教师。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受到了古代文人那份谦虚、豁达、坦然和乐观。像《老子》:“不自矜,故长。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我,故有功。”意思是:“不自高自大,所以能保持长久。不自我表现,所以别人能理解你。不以为自己绝对正确,所以能是非分明。不自我夸耀,所以才有功劳。再如《贞观政要·刑法》中:“乐不可报,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意为:“享乐不能过分,过分就会带来哀愁;欲念不能放纵,放纵就会酿成灾祸”。

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颇多,感受也颇多。也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语出《培根随笔》中的《论读书》中的语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正如古人所云:学皆成性。不仅如此,连心智上的各种障碍都可以读适当之书而令其开豁。这说明读书的重要性。自古都有“书中自有语无玉,书中自有黄金无”的说法。通过这次学习坚定了我立志学习的意志和信心。如出自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的:“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意思是:“志向不确立、犹如无舵之船,无绳之马,飘荡放纵,到何处去呢?”又如《礼记·中庸》中的:“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意思是:“君子不断自我反省,无损自己的志向。”再有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意思是:“不学就不能增加才智,无志向就不能成学业。”这些都证实了孔子所言,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其人生价值。只有通过读书,才能使人变得聪颖睿智。

宋·杨万里《诗论》中说到:“愧斯娇,娇斯复、复斯善。“意思是羞愧就会改过,改过就能回头,回头就成为好人。”我真希望通过这次学习能正真改变自己。试想想自己,昨天的我像一匹稚嫩激情高昂的马驹有驰骋沙场的欲望;可在残酷的现实中这匹有追求有抱负的马驹变成了今天的未老先衰、没有目标、颓废的拉着石磨的驴;通过这次洗脑,希望明天的我能成为一匹体态丰盈的骆驼载着智慧,载着希望,载着毅力穿过迷茫的沙漠寻找到一片新的绿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作文:我看国学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对我说,你国学底子不行,我就发了一回愤,从《四书》到二程、朱子乱看了一通。

我读完了《论语》,闭目细思,觉得孔子经常一本正经地说些大实话,是个挺可爱的老天真。我喜欢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上他那里念书,因为那儿有一种“匹克威克俱乐部”的气氛。至于他的见解,也就一般,没有什么特别让人佩服的地方。

《孟子》我也看过了,觉得孟子甚偏执,表面上体面,其实心底有股邪火。有论家说他思维缜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基本的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时候及不了人,就说人家是禽兽、小人:这股凶巴巴恶狠狠的劲头实在不讨人喜欢。我就这么读过了孔孟,用我老师的话来说,就如“春风过驴耳”。

孔孟程朱,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我们知道,旧时的读书人都能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随便点出两个字就能知道它在书中什么地方。这种钻研精神虽然可佩,这种做法却十足是神经病。显然,会背诵爱因斯坦原著,成不了物理学家:因为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而在于思想。

任何一门学问,即便内容有限而且已经不值得钻研,但你把它钻得极深极透,就可以挟之以自重,换言之,让大家都佩服你;此后假如再有一人想挟这门学问以自重,就必须钻得更深更透。此种学问被无数的人这样钻过,会成个什么样子,实在难以想象。那些钻进去的人会成。个什么样子,更是难以想象。

古宅闹鬼,树老成精,一门学问最后可能变成一种妖怪。就说国学吧,有人说它无所不包,到今天还能拯救世界,虽然我很乐意相信,但还是将信将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国学与我同行征文

全文共 1130 字

+ 加入清单

这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我对祖国博大精深的国学,虽然一直没有仔细入微的探究,但或在多或少还是有所涉猎,至少现在,在对它叹为观止之余,认识不再仅仅停留于摇头晃脑地背诵着“之乎者也”的境地。

记忆里,幼年时期对于国学的认识,只是课堂上老师反复要求朗读的“人之初,性本善……”;再之后,从电视节目的讲解里懂得了《弟子规》里“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的真正含意;再后来,也就领悟到了范仲淹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的远大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是他最真实的心灵流露。

中国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沉淀下来的有价值的事和物数不胜数。能够被人们饭后闲谈或者广为传颂的,是先辈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但真正能够流芳百世并远古长青的,恐怕只有卷卷诗书摞摞著作上的字字句句。

在不胜枚举的国学著作里,有分享治国平天下的策略,有勾勒理想美好的世界,有赞扬尊老爱幼亲邻的故事,有提倡人格的追求……总而言之,国学就是一部先辈们赠予后世之人的“百科全书”。而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血液和骨髓里。人们在温润如水的文化氛围里,如沐春风。

然而,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在这个日渐现代化又快速化的时代,国学,在被大众一点一点地冷落,尤其是青年一代。

这种现象的缘由,到底是人们舍本忘初的表现,还是时代变化的必然趋势?答案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及时意识到这一危机。

如今,冷落已久的国学又被一阵兴起。有人认为,这是类似于“炒作”的一种行为;又有人觉得,这是时代进步的征兆——古老而又经典的文化,就是要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归中,才能真正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吸收其中妙不可言的精髓。而我,其实更愿意站在中立的角度,去聆听不同人的不同见解。

但不管怎样,无可厚非的是,继承并传扬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仍旧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国学对于现代人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可以修身养性,也能够加强自我的文学素养。至于在日常的行文写作中,能不能够引经据典或者挥笔成文,其实并不重要,但至少,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拥有千年文化积淀的国度出生并成长,腹中怎能略无一二书?

我坦诚,我的国学根底很浅薄,并且对国学知之甚少,既不会张口之乎,也不会开口者也,所以并不敢狂妄自大地赞扬或者批评所谓的“国学热”,也不敢冒昧地对国学指指点点或者评头论足。除此之外,我所理解的“国学”,或许本来就是很狭隘很曲解的,但我想,我依旧能够仅以一个平凡人的身份,真心诚意地尊崇国学,并用一颗热忱的心,去细细领悟孔孟之道,老庄之学和其他德高望重的前辈们的经典之作。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与国学同行着,从以前到现在,直到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国学经典诵读的优秀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是我们民族的印记,是构成我们民族精神的元素。学习国学更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素养。这个暑假我便通过《中华诵》这本书,学习到了许多国学名篇,使我充实了许多。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一句诗将花朵欺凌,沾人衣裳之境描绘出了淡淡忧伤,但却无一丝浮夸,通俗易懂,令人犹如身临其境。更令我们体会到诗的高雅、别致与委婉的特点。

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却咏出了诗人身在狱中无限的苦闷与悲怆“无人信高洁,谁为表我心”更写出了诗人对自己悲惨遭遇的感慨,抒发了“自己”被诬陷悲愤心情,表达了作者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此时诗人也正如战国时楚国驱原《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了。

而我最喜欢的却是菜根谭中的“水流而境无声,得处喧见寂之趣;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这句话总是使我思考,让我体味。只有有了动才有静的存在,人生亦是如此啊,只有有了诱惑才能体现出人无欲无求的高尚品质;只有身处逆境,才能体现出他的品德是如何;只有有一颗纯洁的心,人才不会受外界的干扰导致堕落。“事常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只有这样人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双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啊!而这里的无欲无求并不是人生的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更不是一筹莫展和难掩烦闷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而是告诫人们凡事不必强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

其实我们也要向创作了这些经典作者们致敬,因为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如此精彩的经典了。正如台湾作家张晓风说过:“在读书之余,我们要把最高的敬意归给历代作者,是他们把世界上最美的事物记录了下来。是他们,用精粹简练的语言替众生说出了种种感受。是他们,给了整个民族共同的记忆。”

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那国学经典就是那阳光、暖风和甘露来无时无刻滋润我们。我们只有多学习、多运用国学经典才能感悟到他博大精深的魅力。正如“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一样。

就让我们一起诵读这些经典将其传承,并发扬光大。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使我们的世界充满智慧,让这美丽的国学之光一直长存!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的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有关国学作文:读《红楼梦》有感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一袭道袍,飘飘曳曳,宛如天外之人,高洁而不沾染一死凡尘,她就像那年盛开在她庵外的红梅,美丽而孤傲,妙玉的美丽是上天造就的,但她的孤傲却是命运使然的,自幼多病的她在父母双亡之后孤身一人流落至此,本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怎落得如斯之地步!她就像那一枚明珠却被误投于深海之中,贾府的放荡风气与藏圬纳垢,让她不得不因为保护自己而对别人冷目三分,甚而让别人觉得她“可厌”!无非就是因为她的无权无势与身份低微。

也许如果没有让她遇到玉贾宝,也许她没有爱上他,甚而为他走火入魔,也许她便会拥有一个完整的一生,即使一辈子面对清灯古佛,独自老去,她也不会觉得有一丝一毫的空虚,但她见到了他,这个第一个待她平等之人,第一个值得她为之倾心之人,第一个知她甚深之人,在妙玉心中,他是特别之人。

从受到宝玉称赞时的故作正经到一时真情流露时的面红耳赤,她难道真的是一个心如死灰的道姑吗?不,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十八岁的少女,仅仅是被封建礼教荼毒了思想,她有勇气爱上世俗所不容之人,却没有勇气去冲破那层束缚,她清楚的知道,一但自己不循规蹈矩地做尼姑,她便会与宝玉见面机会也没有,凭借了贾府的势力,岂能容忍此等伤风败俗的事情出现!她只能小心地收拾起所有的心绪,戴上副不可侵犯的圣洁面具。但她真的能如此度过余生?

虽然红楼梦中有暗示,妙玉会这里获得幸福,但我觉得高鄂的续书不无道理,在续书中,妙玉被强盗掠走,生死不知,乍看,很悲惨,但我觉得,让她在贾府中受心痛煎熬一辈子是更残忍之事,也许此后的她有了一些转机也未可知。

正如妙玉在给宝玉的帖子中写到:“槛外人妙玉遥祝芳辰”,槛外人”三个字大有深意,妙玉无疑是聪慧的,她用三个字向宝玉表明心迹,体现她不愿让自己涉足于这纷扰的尘世间,保护自己也保护自己所爱之人,人人都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千古悲歌,从来没有人注意到妙玉对贾宝玉苦苦思恋,黛玉无疑是幸福的,她毕竟还有一段美好的憧憬与爱情,但妙玉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有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名言,古诗词,经典故事,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因为每首古诗都有注释,文章还配有插图,所以它不仅使繁冗的文句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生动有趣,更能让我们深刻的读懂文章的内涵,这不正是我们所喜欢的愉快阅读吗?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自信不疑”这一单元,它用许多的古代寓言和成语故事,以及古诗来教育我们:人要树立起自信心,失败了不能气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读了之后,我受启发很大,我本身是一个胆小的人,处处都爱面子,竞选班干部时,我很想当,但又怕落选,结果看到别人当选之后那开心的样子,我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哎,都怪我自信心不足,怕失败啊,从今以后,我一定要胆大起来,自己想做什么就大胆去做,因为只有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才能敢去尝试,才能做得更好!

阅读时,我还积累了不少的名言、成语,如“天生我才必有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胸有成竹”、“果于自信”、“舍我其谁”、“集思广益”等,这些对我们拓宽知识,,提高写作都有很大帮助,同学们以后可要多多积累哟!

茫茫书海,好书难求,愿《国学经典诵读》这样的好书多起来,也愿读这样好书的读者多起来,拓宽知识,丰富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写作,好处多多,同学们,快快行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国学小名士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30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在网上观看了国学名士的总决赛。经过之前激烈的角逐,杀入总决赛的谢奕辰、李耀宇、田艺萱、高晗、杨晨等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这些耀眼的小名士们个个身怀绝技,锋芒毕露。

首先小名士们一一将准备好的诗歌,朗诵给大家听,他们感情都十分丰富到位,让我们观众完全沉浸在诗的意境中难以自拔,还没等我整理好自己的情绪,令人紧张又充满趣味的比赛就开始啦!

第一个环节的名字叫初露锋芒,在这一环节里小名士们可算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小名士背的很好,丝毫不出差错;有的小名士也会背错字;也有的小名士会出现重复;还有的小名士出现了纰漏现象。但她们会很快调整好心态,继续平稳发挥。终于在这一轮激烈的厮杀后,有六名小名士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的比拼。

小名士跟观众们刚刚平复第一环节的紧张与激动心情,紧接着第二环节又开始,这一环节叫舞文弄墨,这个环节主要是考查小名士们平时的词语积累,小名士们不仅要知道题目中所问的词语是什么,而且还要用毛笔写,还要写的工整、美观。所以我认为这个环节是很有难度的,词汇跟书写两方面都需做到最好。其中我最欣赏的是五号选手田艺萱,她在沙画题抢答这一轮表现十分突出,还没等沙画画完,她就已经知道是什么成语,而且毛笔字也写得十分漂亮。

观众的掌声刚刚散去,就进入下一个叫做棋逢对手的环节,望文生义最初我以为这是下棋的环节,后来看了比赛规则才知道是答题下棋,答对一道题,才能下一个棋子,如果答题错误,这轮就不能下棋。这可真是在考验小名士们的答题能力,下棋水平与心理素质呀!我在心里默默的为他们捏了一把汗。这一轮的比拼选出了两名优胜者,真的很佩服他们过关斩将进入了最后的环节。这一环节是最有难度,最具挑战性,也是最让人紧张的对决,最后一战决雌雄,我的精神也高度集中起来,仿佛自己身临其境,比赛的是自己一般。这一环节叫做楹联对决,就是对下联,看谁对得好。这可是临场发挥与平时知识功力的结合啊,谢奕晨的剑磨十载方可造就英雄与上联冰冻三尺恰能磨练心志十分对仗。刘康宁的德为善境一生行而无穷与上联心作良田百世耕之不尽相呼应,两人才气十足。最终,谢奕辰不敌刘康宁位居亚军,但是表现也可圈可点,很是厉害,获得冠军的刘康宁在这么多次比赛她都能应对自如,展现风采,更是让人不禁竖起大拇指!

不知不觉国学小名士的比赛落下帷幕,看完比赛,我真的是打心眼里佩服这些小名士,他们不管是什么题都能对答如流,他们知道的知识可真多呢!古诗文是他们的强项,我们完全没有接触的古诗,他们都能背得滚瓜烂熟。他们在第一环节里表现的非常出色。在第二环节舞文弄墨,小名士们用脑一想,便能知道答案。而且毛笔字写得也非常非常好,就连其中一个没有学过书法的同学字体也非常工整漂亮,而我学了书法,毛笔字却浑然不会。这让我真是羞愧,也有点望叹莫及。

第三个环节棋逢对手,看到小名士们惊人的答题速度以及惊人的答题正确率,让我大为诧异。第四个环节楹联对决,下联必须与上联对仗。两位小名士毫不慌张,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活灵活现地对着,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叹与好评。

小名士们,你们可真厉害!,我们一定要向你们学习,平时好好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成为学校里的小名士,生活里的小名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国学经典朗诵比赛作文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我们学校举办了一个朗诵大赛,条件一:八荣八耻;二:自己班老师来选择。我们班就挑选了课文的《阿里山的云雾》第二自然段。在同学看来既少又容易,对我来说……离比赛还有一天时间,我的心情越来越紧张,我决定临急抱佛脚,生怕明天出丑,我就拿书反复的读,背,度,背,有时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的嘴形,在灯光的陪伴下我睡着了。

早上的八点,比赛开始,一二班顺利通过,三班准备,我的心快蹦出来了,整齐的排上去,站好自己的位置,哇塞,好多人哦,惨了,每个人都眼睁睁地看者我们。

“……以……为荣……”在朗诵过程中我背错了两次,而且评审老师一直看着我的嘴,我太紧张了,然而后面的两句都没有出声。比赛完毕罗主任上台表扬了我们并且指出了缺点,希望以后改正。点评出来,三班第二名,还是做得很好鼓掌吧,这只是勉强的说。后来老师跟我们说,我们当时没有注意朗诵时的感情,没有注意抑扬顿错,当中还有一点乱,就因为这三点第一名落空了。

经过这件事后,每一节语文课,我们都认真的朗诵课文,有时老师指出不好的,我们都加以改正,因为我们下一次朗诵比赛要争取第一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