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春节习俗作为(实用20篇)

春节期间,湛江地区有一项特殊而极富民间色彩的习俗——“做年例”。年例的日期各村不同,但大多数选在正月,有的与元宵节结合一齐办。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春节习俗作为,欢迎查看。

浏览

628

作文

1000

2024春节习俗南北有差异:初七是“人日”

全文共 1539 字

+ 加入清单

2月18日,是中国传统佳节除夕,来自大陆的游客欢聚在台中市的一家餐馆,亲自上手包饺子欢度除夕夜。中新社发 李贵刚 摄

19日是农历羊年正月初一,从这一天开始,人们走亲访友,并举行各色活动以示庆贺,直至元宵节方告一段落。民俗专家王娟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春节庆祝活动已有几千年历史,但至汉代庆祝日期才固定下来,也积累了很多的民俗活动。文化学者胡野秋则称,春节虽然是一个整体性的习俗,但每天的庆祝内容并不相同,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人日’的说法来源于女娲创世。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

绵延数千年:汉代方有固定庆祝日期 南北习俗有差异

作为绵延数千年的节日,春节的庆祝活动极多。王娟介绍,在历史上曾有不少有意思的活动,如除夕的籸盆、插芝麻秸等等,初一的放鸠、画鸡、五辛盘、吞鸡子等等。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先,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至于互相拜年宴请,则大致起自汉初。

“春节的庆祝活动自有文字记录以来就有,但日期不定:古代中国由多个小国组成,文字、历法等均不统一。一直到汉代有了规范的历法,庆祝的日期才固定下来。”王娟解释道。

具体到饮食上,在新旧交替的时候,北方讲究初一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的形状颇似元宝,煮熟后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好兆头;南方则多数做年糕,谐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因为气候、饮食等方面的差异,南北方的新年习俗也会略有不同。胡野秋介绍,安徽芜湖一代,过年还是会吃米饭,“另外南方户外活动更多,北方则室内活动较多。”

王娟也表示,单就地区来讲,春节庆祝活动差异不是特别大,但进入新一年,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属相、情况有一些特别的行为,“比如本命年的人穿戴红色服饰辟邪、求子与求功名悬挂的年画、剪纸及供奉的神像会不同。”

“年味儿”变淡?“人日称重”无人过 “微信拜年”新民俗出现

春节虽然是一个整体性习俗,但实际每天的庆祝内容并不同,也随着时代的变化也会不断演化。胡野秋介绍,春节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第七天“人日”是人的生日。在农耕社会,春节实际始于腊月二十三祭灶,到元宵节告一段落。

“‘人日’的说法来源于女娲创世。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胡野秋分析,俗语讲“七不出、八不归”,即讲明初七不要出门,在家陪父母、过人日,初八可以出门远行。

文字、年画中展现的古人过春节的情形,曾引得不少现代人向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春节古老的传统民俗消失:小年习俗基本上形同虚设,“人日称重”无人过;同时,一些新民俗出现:除夕看电视春晚、微信拜年、拜年送鲜花,但万变不离其宗,合家团圆、祥和吉利是永远的不变主题。用胡野秋的话来说,便是“文化就是这么增增减减地流动着”。

王娟则认为,就传统年俗来讲,变化多发生在庆祝方式上,比如拜年的形式,走亲访友的代步工具等等,“真正传统的东西是不会消失的。”

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确实是个值得忧虑的事情,“年味儿”变淡的说法便一直广为流传。胡野秋认为,近几十年以来,一些原因导致对传统文化的逐渐背离,但我们不能继续与传统隔绝下去,目前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便是一个好的开始,“端午、中秋等成为公众节日将会对民俗的恢复起到良好的作用,久而久之,人文传统至少能有部分回归。”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春节的习俗

全文共 2290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可真是飞逝啊!转眼间我已经度过了十多个新年了……这不,新年又来临了。

在除夕之夜,我们全家团聚,吃年夜饭,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还有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起于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坐看电视,一家人笑语连连……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我们在过年时还有一道不可缺少的佳肴——饺子。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可又为什么它是必不可缺的呢?说其中的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我们在腊月二十八扫完房子后还要贴福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号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新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除旧迎新。

爆竹为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我们还有一个传说:

从前,有一种怪兽的名字叫年,它的头上长着角,非常厉害。平时,年兽就会从海底下爬出来,吃牛羊鸡猪、人。

有一次,老百姓知道年兽要来了,都很惧怕“年”来伤害他们就带着牲口进山里躲避。这时候,来了一位白胡子爷爷,一位老婆婆劝白胡子爷爷快躲一躲。白胡子爷爷很平常的说,我住在这里,不会怕年兽的,只会是年兽怕我。

老婆婆和村里的人都躲到大山里去了,只有白胡子老爷爷留在了老婆婆家里。晚上,年兽闯进村子,第一个就到了老婆婆家。它看到老婆婆的门口贴着红纸,身体抖了起来,年兽气得怪叫一声,怒气冲冲的就朝院子里跑过去。正在这时候,院子里响起了“嘭嘭啪啪”的声音,还有火光。年兽抖得更厉害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响声和火光。年兽刚进院子,屋子的门就开了,白胡子爷爷穿着红衣服从屋子里慢悠悠地走出来,朝着年兽哈哈大笑。年兽一看,吓得转身就逃。白胡子爷爷去追年兽,一直追到大海边。年兽躲到海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第二天,老婆婆和村子里的人回来一看,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着红纸,院子里都堆着一燃烧一边啪啪响的竹子。

从那以后,大家知道了赶走年兽的好办法。春节快到的时候,都会在门口贴上红对联、红窗花、红福字,还会放起砰砰啪啪响的爆竹、烟花。

大年初一我们就要去拜年了,“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初一早晨,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压岁有谐音“压祟”的意思,所以长辈受拜以后,就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而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

其实我们的春节还有着许许多多的风俗,值得我们去了解它,还有去传承它,不要让它变成一个回忆。只有和家人在一起甜甜蜜蜜的生活才能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从中获得快乐。所以在过年之际,我们就回家看看吧,不要再一次与家人失去团圆的机会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习俗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年前祭祀,在农村,大人们都会买一些猪头和大猪腿,选一个好的日子到庙里上香,祭拜。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吃水饺,还要吃年夜饭,表示团团圆圆,而且在远方的亲人要回家吃饭。大年三十晚上,大人都会给小孩一些压岁钱。关门炮,开门炮,是必打的鞭炮。关门炮在30夜12点前,开门炮则在12点后。临晨五六点时,大人会在门前放一张桌子,上面有各种玩意,猪头,年糕等,到中午才收回。初二不可以到朋友家玩,可以去庙里上香。元宵节到了,我们的元宵节是过正月十四,也是春节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吃糟羹的,糟羹是用芥菜,蘑菇等东西作成的。吃完饭,和大人上街看花灯,观舞龙,可热闹了,等这一天过完,一年一度的春节就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春节习俗的作文300字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刚刚过去,过年期间我看到许多户人家的门上都贴了倒过来的“福”字,我家也不例外。这是为什么呢?我问妈妈,可妈妈也说不清楚,后来,我在书上看到,关于倒贴福字还有由来呢。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一“福”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的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侄了。皇帝听取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描写春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过得好快啊,眨眼间春节就要来了。要知道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每家每户都在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这是过年的习俗!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中每家每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节拜年习俗的发展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春节节日习俗作文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五年级学生写盼春节作文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德化,这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除夕

除夕

除夕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

正月初二,三

到了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家通常都是大包小包一提,什么饼干呀,糖果呀,瓜子呀......

......

一眨眼,春节悄悄地过去了,大人和孩子们,在这喜庆而热闹的节日里又迎来了新的一年,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在这里。祝福家乡越来越红火,祝福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代春节习俗作文_文化作文1600字

全文共 148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除夕之夜吃饺子也是传统项目之一,百姓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在岁末休息调整,辞旧迎新,岁岁年年,周而复始。百姓们的生活如此,已经形成了惯例,紫禁城里的皇族们是否也遵从民间过春节的文化传统,除夕之夜包饺子吃呢?

饺子是一种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食物,也是一种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说的是“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正是形象的表现出了饺子这种食品在中国人民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人吃饺子的历史是比较悠久的,据三国时期魏人张揖编著的《广雅》中记载,当时已经出现类似的食物了,形如月牙,称为“馄饨”。到了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一直延续下来,而混沌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道非常重要的食品。大约到了唐代,“饺子”的形状与现在的饺子已经基本没什么出入了,而吃法也以现在的吃法一模一样了,即将煮好的饺子捞出来成在盘子里。宋代时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除了上述称法,元代时还称饺子为“扁食”,明代也沿用了这个说法,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到了清代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

在特殊的日子吃饺子代表着特殊的意义,多为吉庆祥和的象征。例如,民间长者过生日的前—天必吃饺子,称之为“子孙饽饽”,意在祝愿福寿绵绵、子孙满堂。结婚.入洞房后也要先吃煮得半生的饺子。以祈祝早生贵子。除夕晚上。一家老少一起包饺子。待子时一到全家人—起吃饺子,取“岁更交子”之意。饺子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水煮的叫“水饺”,上屉蒸的叫“蒸饺”,在铛中烙的叫“锅贴”。可见,民间在喜庆、吉祥的日子有吃饺子的习惯,与民同庆的皇室也深受民间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节庆之日吃饺子。

清代,饺子作为一种喜庆的食物,配合节日的氛围,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习俗,作为国之表率的清代皇室自然要紧紧承袭传统的民俗文化。

清代,皇帝大婚之时就要吃饺子。据《清宫述闻》中对同治皇帝大婚入洞房的情景有这样的记载:“……皇上、皇后坐龙凤喜床,食子孙饽饽……至晚,皇上、皇后用长寿面。”这里面所说的“子孙饽饽”,就是饺子。

当然,每逢辞旧迎新之时,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寓意“岁更交于”,更重要的是表示不忘祖宗。因为在清朝入关之前,满族就有过年吃冻饺子的生活习惯。

清代皇帝在除夕子时这一重要时刻,先要进行一系列的瞻拜仪式,然后再开始吃饺子。

皇帝的瞻拜活动,是在总管太监引导下进行的,本来没有绝对严格的时间规定。但是,御膳房的厨役们对煮饺子的时间,必须要掌握得十分准确,皇帝一到昭仁殿,饺子就要出锅,旋即端上膳桌。对此,时间的掌握就尤其重要,清宫规定,元旦前后,皇帝出门、入门,都要放纸炮作前导。御膳房根据炮声的远近,就可以推测出皇帝的行踪。例如嘉庆四年除夕,当嘉庆帝在奉先殿行礼毕,下台阶时,膳房即开始煮饺子,他刚到昭仁殿,太监立刻传:“送万岁爷煮饽饽一品!”嘉庆坐稳后,首领太监捧进红色雕漆飞龙宴盒一副,内置“三阳开泰”瓷碗两件:一碗内装素馅饺子6个,另一碗内有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各一个。皇帝吃完饺子后,小太监用瓷碟盛饺子一个、红薹一块供在昭仁殿的小佛堂前,以示敬佛。而清宫的《膳食档》中还记载了光绪过年吃肉馅饺子的情景;“正月初一,万岁爷在养心殿进煮饽饽。第一次进猪肉长寿菜馅煮饽饽十三个;猪肉菠菜馅煮饽饽十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春节习俗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新春佳节降临,万象更新,象征着一年的开始;标志着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新春佳节之所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是因为通过这个节日的庆祝仪式,能加强家庭联系与亲情。诸如吃团圆饭、向亲友拜年送礼等等,这些习俗都在提醒人们,家庭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无不隆重而热烈的庆祝这个节日。新春佳节的庆祝活动,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农历正月十五,一连15天。

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因此历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汉武帝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

历代皇室庆祝“新春佳节”的场面往往反映出那个朝代的强盛、稳定与繁荣,国家越富强,庆祝仪式就越隆重。

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家家户户都在节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家庭还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

春联在我国华人社会已逐渐简化了。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墙上,有者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节小学生六年级满分作文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独有的节日,在这一天我们看春晚、放鞭炮、发压岁钱……到处充满着开心与快乐的氛围。

在春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10天左右,爸爸妈妈就开始买礼品、包红包、准备年货。年货有鸡鸭鱼肉、茶酒油酱等等。还要给我们添新衣服准备过年时穿,还要贴春联。

在大年30那一天,各位长辈纷纷给我压岁钱,有100、200、300……吃过年夜饭后,舅舅把准备好的烟花拿了出来,准备放。一出家门,每家每户都挂上了大红灯笼。万事具备,开始放烟花啦!“砰”随着一声巨响,美丽的烟花划过天空,如同花儿竞相开放。把夜幕点缀成鲜花的世界。接着我们找了一片空地,开始放一些比较安全的炮。不过它们虽然小,但也很漂亮哦!放过鞭炮后,万事妥当,全家坐在电视机前,嗑着瓜子,喝着饮料,看着春晚。这时姐姐告诉我:“说为了奖励你考试考的挺好,所以明天我们去做蛋糕,吃牛排。”

到了我们在这里的最后一天了,姐姐带着我和弟弟去做蛋糕,吃了牛排。下午我们去了河上街,玩了好长时间才回家。

每当听到小朋友在背王安石的《元日》时,就会想起那一段欢乐的春节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春节作文700字左右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我记事中的春节是张灯结彩的,是热热闹闹的,餐厅是聚集着一大家人的笑声,爸爸妈妈会带着我和哥哥一起出去玩,给我们买玩具,买好吃的……但今年的春节却是特别的,因为特别的冷清。

2020年春节因为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现,千家万户都只能呆在家里。整整一个春节我除了写作业,就只能和哥哥玩,爸爸也难得不为工作整天跑东跑西,他的电话有时两天也不响一下。妈妈每天变着法的给我们找乐子,今天做个小手工,明天办个手抄报,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就是不能出去玩。正月十五晚上,我们一家人看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元宵特别节目,听主持人说这是一个没有现场观众的晚会,因为千家万户都要宅在家中,躲避病毒。在电视里我看到很多很多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不分昼夜的在医碌着,他们的脸上被长时间佩戴口罩勒出了红红的伤痕。爸爸告诉我,这些医护人员是在和时间赛跑,是从病魔手中抢救病人。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扭脸看向妈妈,发现她却流下了眼泪,我疑惑的看向她,妈妈说:她是被感动了,情不自禁的哭了。爸爸告诉我们,这个病毒感染力很强,传播途径简单。我们全家响应政府号召宅在家中,不串门,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出门戴口罩,做这些就是给社会做了贡献。

正月十六一大早,我的爸爸也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党员先锋队,为我们所在的街道站岗执勤。爸爸告诉我,在小区的外面还有很多很多的人在一线战斗着,他们在医院,在高速路口、在道路上、在田野、在村庄,守护着我们的安全,他们逆行而上,不惧病毒的威胁,放弃自家的温馨,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贡献着、付出着、他们才是我们应该尊重的人、敬佩的人、值得学习的人。

这就是2020年的特别的春节,没有张灯结彩的绚丽,没有锣鼓喧嚣的热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国家人民团结起来,一定能够取得这次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春节美食作文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最能体现的时候便是春节了,你看那琳琅满目的年夜饭,不正是美食文化的象征吗?

一到春节我就满怀期待,因为最开心的就是和家人去超市采购年货了,瓜子,花生,葡萄干,糖等,全部都被我收入购物车中,每年这几天就是我的欢乐时光,肆无忌惮的吃着各式糖果,胃口大开着,品尝各种美食,当然后续结果就是又胖了一圈。

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要吃年夜饭了,一盘热气腾腾的饭菜被端上饭桌,可真丰盛啊,鱼儿香软,鲜虾滑口,还有油糕,一口咬下去,甜到了心里,真是色香味俱全,年夜饭也是有讲究的,比如鱼,鱼的谐音是“余”,代表年年有余,虾的谐音是“祥”,代表吉祥如意。

我期待已久的饺子,终于被端上了桌,妈妈说:“饺子里有硬币,谁能吃到就能在这一年里,顺顺利利的。”妈妈刚说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使劲戳了一个饺子,可是一戳到底没有硬币,我心里略有沮丧。第二次我有了经验,专门去挑个大的饺子,但还是没戳着,我仍然没有放弃,吃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我闭上眼睛随便一戳。呀,戳到了,硬硬的。我兴奋地塞到嘴里,真的是硬币,我激动地告诉了妈妈,看来我今年可以考一个好成绩。

饺子代表着团圆,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着饺子,共同举杯,欢庆这美好的春节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春节习俗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

我的家乡在湖南,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在腊月二十九(除夕夜),我们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的团圆饭可讲究了:我们吃饭一定要有三大样:鱼、鸡、肉。鱼一定要蒸着吃,在鱼上还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这样象征着财源滚滚来、年年有余的好兆头。鸡一定是公鸡。肉是腊肉,我们的腊肉不像四川那里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这样吃特别美味,特别有嚼头。吃完饭后,我们就要进行守岁,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说说这一年经历的酸甜苦辣。

在初一的早晨,我们像爸爸妈妈请安(拜年)说些吉利的话,这样可以获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这样象征着大吉大利。然后我们会出门向别人拜年,别人会放鞭炮来迎接我们,这样表示湖南人们的热情似火好客、友好。

看,我们过春节是不是不跟你们一样呢?你们想来我们湖南过春节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春节习俗为话题的记事作文

全文共 3073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地方的春节习俗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同,你们是不是该让小编我长长见识了呢?

桂林春节习俗作文1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春节习俗作文2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和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有哦!

每个地方的春节习俗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同吧,你们是不是也该让我长长见识了呢?

春节习俗——吃饺子作文3

要说到春节的习俗,那我知道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亲访友啦,贴春联啦,吃饺子啦,简直是多的数不胜数。但是对于我这个美食爱好者来说,最最期待和喜爱的,当然还是吃汤圆咯!

汤圆味儿好,做法很重要!这不,今年的春节,我们家又要准备吃汤圆了,我也不时会在厨房中打打下手。

其实汤圆的做法也很简单。这第一步,当然就是和面了。面和好以后,就可以取下一块,或大或小都可以,然后将它捏成一个厚度中等的小饼子,再将原有的汤圆馅儿放一些在小饼子的中央,接着将小饼子慢慢地团起来,先团成碗状,最后团成球状。而第二步,就可以将这些做好的汤圆放在有着开水的锅中煮,直到煮熟为止。

汤圆一出锅,顿时就香气四溢,让人闻了就垂涎三尺。

终于可以吃汤圆啦!此时的我,心情可真的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今天的汤圆。过了一会儿,餐桌旁的人都到齐了,汤圆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来。我手里拿着筷子,看着碗里那又鼓又热的汤圆,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我从碗中夹起一只汤圆,然后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这味道简直是美不可言哪!那软软的面皮,还有那又香又甜的馅儿,直朝我的喉咙“奔去”。这滋味,可真是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汤圆”,在某些地方又叫“团子”,让人有一种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团团圆圆的美好期盼。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我喜欢的这个春节习俗有种一种期待的感觉呢?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就开始做汤圆吧!希望今年的春节,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汤圆。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4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春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终于来了,我十分快乐,这个新年让我记起了春节的传统。

有一个鬼叫“祟”,这个鬼在三十晚上等上孩子入睡后,就摸他(她)的头,这样,孩子就会发高烧,若是治好了,这个孩子也就成了呆子。于是,就有了守祟这个传统。但有一次,一个人家夜里没守好,孩子睡着了,他睡前的玩具——几元钱放在了床边。祟来了,准备摸他头,床边的那几元钱发出了光,祟怕极了,赶忙逃离了这间让它害怕的屋子。因祟同音岁,所以就有了大人要给孩子包压岁钱的传统。

这次,我也要守一次祟。没到十一点,我的眼皮就开始上下打架了。我在心中暗暗得想:坚持,坚持就能熬过这漫长的时间。为了打发时间,我和爸爸、妈妈就陪我打牌起来,终于,终于新年的钟声缓缓但有节奏的响了起来,直到那时我知道守岁那么难,那么让人觉得度秒如年,但为了坚持,一定要坚持。这两股力量,二总会打败一!

过年还有很多传统,比如,过年不能用小刀之类工具,怕伤到财神,不能用扫帚,怕把财神扫走了……

我爱过年和它的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春节习俗_文化作文

全文共 139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春节习俗(一)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等一大堆讨吉利的话,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作文春节习俗(二)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作文春节习俗(三)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而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春节习俗介绍英语作文

全文共 4510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凡逢春节和其他的喜庆日子,人们总要燃放爆竹来表示庆贺.燃放爆竹可以说是中国民间一个十分重要的风俗习惯.

爆竹也叫"炮竹","爆仗","炮仗",平常人们更习惯叫"鞭炮",有大约20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爆竹叫"庭燎".是用竹竿一类的东西做成火炬,燃烧时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也叫"爆竿.

燃放爆竹风俗最早起因于驱鬼除邪,祈求一年的吉祥顺利.传说,有个叫做"山臊"的四角怪兽和恶鬼平常藏在深山,每隔365天便出来伤害人畜.这些无恶不做的坏东西害怕爆炸的声音和亮光.于是,每到岁末年首,人们就争着燃放鞭炮,用来驱赶"山臊"和恶鬼.

中国的唐代发明火药以后,人们便把火药放进竹筒,点燃后发出巨大的声音,这种爆竹叫做"爆竹筒".到了宋代,爆竹的制作方法改为把火药装进用纸卷成的筒里,名字也叫爆竹了.后来人们开始把许多小的炮仗用药线连接起来,成为"一发连百余响不绝"的鞭炮.讲究的鞭炮用红颜色的纸制作,鞭炮爆炸后,红屑满地,人称"满地红",表示吉利.随着发展,鞭炮的品种和色彩也由原来的单调发展得丰富多彩,有小鞭炮,电光雷,母子雷,射天炮,百头,千头鞭,甚至还有几万头长的鞭炮.

现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燃放鞭炮的习俗在中国很多大城市中受到禁止.但是,聪明的中国人依然想出了其他热闹的庆祝节日的办法.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 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

generation gap(代沟)

stereotyped concept/opinion(传统观念)

commercialized versions(商业化版本)

shopping rush(购物热)

tourism-oriented trend(春节旅游化趋势)

spring outing(春游)

the spring festival eve dinner(年夜饭)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pasted on gatepost or door panels)(春联)

Variety Show on CCTV-1(春节联欢晚会)

migrant workers(民工)

home-returning(返乡)

white-collar(白领)

petty bourgeoisie(小资)

over-loaded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春运)

pay aNew Year call(拜年)

Christmas prayer(religious aspect)(圣诞祷告)

the thorough house-cleaning(年前大扫除)

etraditional entertainment(playing cards,mahjong)(传统娱乐节目,如打扑克,玩麻将)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national holiday.

On that day,people often play firecrackers,hang lantern,affix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and New Year paintings,pay New Years call and eat Jiao-zi.

For the children,the most exited thing is fetting their gift money.

It is really ahappy day.

上面的生词是必须要的,是介绍春节的

春节是全国人民的假期.

那天,人们常常放鞭炮,挂灯笼,贴春联和年画,互相拜年,和吃饺子.

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兴奋的是能得到压岁钱.

那真是一个让人愉快的日子

Spring Festival The Spring Festival is very important to Chinese people.

In the past,people could not often have meat,rice or other delicious food.They could only eat these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So every year they hoped that the Spring Festival would come soon.Now,although peoples life is much better,and we can eat the delicious foods everyday.People still like the festiv al.Because most people can have along holiday,and we are free to go on atrip or visit our friends or have parties with our family.In the evenings,we can have abig meal in the restaurant or stay at home with family and watch the TV programmes.

I like the Spring Festival very much.How wonderful the Spring Festival is!

春节见闻英语作文1 Far and away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in China is Spring Festival,also known as the Chinese New Year.To the Chinese people it is as important as Christmas to people in the West.the dates for this annual celebration are determined by the lunar calendar rather than the GREgorian calendar,so the timing of the holiday varies from late January to early February.

To the ordinary Chinese,the festival actually begins on the eve of the lunar New Years Day and end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But the 15th of the first month,which normally is called the Lantern Festival,means the official end of the Spring Festival in many parts of the country.

春节见闻英语作文2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and popular festival in China.Before Spring Festival,the people usually clean and decorate their houses.And they go to the Flower Fairs to buy some flowers.During Spring Festival,the adults usually give lucky money to children.People often get together and have abig meal.Some people eat dumpling for dinner.

I love Spring Festival.

春节见闻英语作文3 The spring Festival is coming soon!The festivel is considereded the most important one for Chinese people.It is on the first day of lunar year.It is also the day of reunion among family members.During these days,people would say"happy new year!or wish you make fortune!to each other.They would also visit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Children would be given"red packets".Children would have more to eat and play than usual.Playing firecrackers is also apopular game for children.春节见闻英语作文

春节见闻英语作文4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Its to celebrate the lunar calendars new year.In the evening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families get together and have abig meal.In many places people like to set off firecrackers.Dumplings are the most traditional food.Children like the festival very much,because they can have delicious food and wear new clothes.They can also get some money from their parents.This money is given to children for good luck.People put New Year scrolls on the wall for good fortune.

The Spring Festival lasts about 15days long.People visit relatives and friends with the words"Have all your wishes".People enjoy the Spring Festival,during this time they can have agood rest.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重阳节、七夕节、中秋节和春节,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

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就会开始进行大扫除,也就是除尘。除尘的时候,每个角落都得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做的意思是为了把一年的倒霉运气扫掉,新的一年就会顺顺当当了。

春节一到,大街上就会有很多卖年画的,各种各样的年画非常精致,也很美丽。

每年春节,我都吃年夜饭,全家人围在一起很热闹,在年夜饭上都会上一道鲜嫩多汁的大鱼,非常好吃。那为什么年夜饭上总会有鱼呢?因为有个词叫年年有余,它是个吉利的词,“余”和“鱼”又是谐音字,所以年夜饭上有鱼。

春节一到,家家都会贴春联,贴门神,春联的图案有的是“福”字,有的画一条鱼。有些人会把“福”字贴倒了,寓意“福”到你家了,贴“鱼”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贴门神则是有个传说的:从前有个国王,他每天都会做噩梦,后来,有位画家来了,他说:“我有办法让你做美梦,只要您等几天,然后贴幅画就行。”几天后,画家真的来贴画了,国王说:“只是个将军的画啊,有用吗?”画家说有用。自从贴了这个将军的画,他再也没做噩梦了。不过将军的这个名字最后改为了门神。

春节一到,我都会有好多压岁钱,因为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都会给我压岁钱。这个压岁钱也有一个故事,从前有只怪兽叫祟,每到十一月初三都会出来摸小孩子的头,一摸就生病,后来有个农民让孩子拿着铜钱睡觉,那个孩子拿了一个红袋子把铜钱放进去再拿出来,放进去再拿出来,这样玩着玩着,他玩累了就睡着了,这时候祟出来了,他要摸那个孩子的时候发现有个红袋子,就吓得逃跑了。从此,过年的时候,给小孩子发压岁钱的习俗就传下来了。

春节真是个好节日,我很喜欢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春节趣事四年级作文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的晚上十一点多,我和父亲开车把客人送回家,一路上,都是鞭炮的响声,不停地有烟花从河边升起,把夜空装扮得特别漂亮,我们索性驱车到河边,那里是指定的烟花爆竹燃放点。

“哇,父亲,快看!”我指着天上正燃放的礼花对父亲说,“多漂亮啊!”“就是,太漂亮了!”就在这时,一串鞭炮被人点燃了,顿时,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云霄。鞭炮刚燃完,礼花又从各个方向“冒”了出来。“父亲,离十二点还有多长时间?”父亲拿出手机,看了一下,对我说:“别着急,还有十多分钟呢!”

“乖乖,你看!好大的礼花呀!”“嗯,没错,我可没见过这么大的礼花呢!”又一串鞭炮被人点燃了。“天哪,这声音未免也太大了吧!比刚才大好几倍呢。都快把我的耳朵震聋了。”虽然声音异常地大,但时间却很短,一会儿就没了。我再次问父亲还有多少时间。“没多久了,只有五分钟了!”“哦。”我边看烟花边回答道。天上的烟花真多呀!这也是,那也是,布满了天空。

“父亲,还有多久?”“只有一分钟了。”只剩十秒钟的时候,在河边上放炮、看烟花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新年快乐!烟花在天空绽放,鞭炮也在地上噼里啪啦地响着,但那声音可真叫大呀!我在那儿看了很久,直到父亲提醒我该回家了,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新年到了,似乎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金牛奔离,福虎已至,在崭新的虎年里,我希望自己能虎虎生威,如虎添翼,虎到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福建的春节习俗作文大全

全文共 2202 字

+ 加入清单

福建春节习俗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以下是“福建的春节习俗作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篇一:福建的春节习俗】

我的老家在福建,那儿的春节处处张灯结彩,门口悬挂着各行各色的灯,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家家在做团圆饭,到处是饭菜的香味。

春节是最传统的节日。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我们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家禽,鱼类禽畜海鲜,以及水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而从起,“过年”也就开始了。到了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前。此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长年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则有年年益寿的意思。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是先对长辈说吉祥的话才给红包。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就是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非凡,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气氛之中。

这就是我们过春节的过法,这就是独有的过法。 【篇二:福建的春节习俗】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

“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正月初十,地诞。是日不砍柴、不掘土。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以上就是我家乡——福建的春节习俗。小伙伴,一起来,更精彩哟! 【篇三:福建的春节习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他们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下面,就让我讲讲福建的春节吧。

在福建,腊月二十三就已经要开始“忙年”了,也就是所谓的大扫除,大扫除就是为了把一些不要的东西整理出来,也是为了“辞旧迎新”。

在腊月三十,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新的对联和年画。在晚上,大家都不睡觉。到了大年初一的零点,家家都开始把桌子摆在门口,拿上吃的摆放在桌上,然后开始拜公,家家在地上放鞭炮。转眼间,每家的门口都成了火红的一片。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起了新衣,街上是看不到人的,到了中午,大家都会拿锤子捶糍粑,再拿上一些食物,去到以前圣上的屋子里去祭拜。大人们还会走亲访友互送礼品,在晚上的时候,年夜饭会吃鱼和饺子。之所以吃鱼,是因为鱼象征着“吉庆有余”;而吃饺子,则是把硬币包在饺子里,吃到硬币的人,这一年都会幸运。半夜的时候,大家还会出来放烟火。

在初三的时候,每户人家都必须要杀一头猪,然后再去祭拜。在中午的时候,还会有人来巡游。他们开着一辆辆的礼炮车,“砰!砰!……”惊天动地,人们鼓着锣鼓边敲边走。非常壮观,让人忍不住也要一起过去。而在这几天里,观光拜佛的场地,到处是人山人海,挤满了人,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摔倒。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要吃汤圆。汤圆有各种各样的,汤圆是“圆圆满满”的象征,一家人都要坐在一起吃汤圆。过完元宵,福建的春节也差不多结束了,人们又恢复了以往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