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复兴之路观后感精选篇五篇(汇总20篇)

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复兴之路观后感精选篇五篇,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3329

作文

48

复兴之路观后感3000字

全文共 124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看央视一套的大型歌舞节目“复兴之路”感慨颇多。其中有三处让我哭得泪流满面心潮澎湃。

第一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远方作战的战士为听清楚新中国的名字,站得那么高,最终被子弹打中,临死,问:“新中国叫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 听到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就是用他们的血浇灌而成的!

第二处是展现1998年特大洪水时,众解放官兵不顾性命之危,以身做墙,被水冲散了,挣扎,挣扎,挣扎起来,用那一句:“跟我上!”继续以血肉之躯抵挡这肆虐的洪水。“用生命守护生命!红星压倒洪峰!”再一次的,我又抹起了眼泪。我明白,新中国的富强康定,就是用他们的生命堆积而成的!

第三处是解放军战士在地震后,努力救援,那一句嘶底竭里的“喂,有人吗?”

镜碎梦破,路在何方?

急急探求,路阻且长。

民族团结,安定富强。

六十华诞,放飞希望。

回味过去,以史为鉴,过去的一滴一滴都渗透在祖国这块广袤的大地上。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的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市场大门的打开,迎来了民族思想的探索和民族战争的爆发。有的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有的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戊戌变法、马克思主义便是生动的写照。有的抗击于帝国主义侵略者;有的抗击于农民起义运动。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便是有力的证明。一步步路子中涌现出了大批爱国仁人志士。有林则徐、谭嗣同、梁启超、康有为等等,他们或是在硝烟中搏击,或是在烟海中摸索,总之,都是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着。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领导人,经过长期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中国人民步伐的前进,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他们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随时根据新的情况,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去照抄照搬,而是不断学习创新,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现在,国家领导人都在吸允着祖国留下来的遗产,哪怕是曾经的悲哀,哪怕是痛得无法再回味的过去,我们国家领导者都能接受,我想这也许正是我们国家能够走到今天的原因之一吧!

在观看《复兴之路》时,我也看到了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它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演进中,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但是,无论经受怎样难以想象的磨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坎坷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难关,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形成、发展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支撑、引导着我们从历史中走来。

今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峰,在十七大的指引下,还将继续发展,迎来伟大的复兴。

国家在强大,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只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好工作,就是对祖国对人民最大的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复兴之路观后感1500字

全文共 1518 字

+ 加入清单

16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通过“振兴之路”“伟大成就”“探索方向”“和平发展”“不懈探索”“唤起信心”这六个篇章向观众展示全球视野下中国发展道路这抉择、民族复兴之画卷。

它使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道路,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的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复兴之路观后感1500字

大型史诗纪录片《复兴之路》讲了6个主题,分别为: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影像资料丰富,解说词准确感人,生动再现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67年,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清晰地勾画出了中华民族艰难曲折的伟大“复兴之路”。在这条艰难曲折的伟大“复兴之路”的历史长河中,始终贯穿着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曾经,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世界人争相诵读……然而,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他门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回绝了。于是,中国与世界给予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时,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后继的为了解放中华的事业而奋斗。一批批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终于迎来开了今天这平淡而幸福的世界。

中国的革命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难,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积极的从前人那里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

现在的中国又一次走在复兴的路上,正是回归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GDP跃居世界第三,世界500强中,中国也占了30个席位。”嫦娥”的升天,也使中国稳居世界航天第三位。世界各国也越来越感觉到同中国交往的重要性,世界上不少国家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文化、汉语感兴趣。

今天的中国能够取得如此辉煌骄傲的成绩,得益于创造。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便是前无古人的最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又一伟大创举,自改革快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发达现代的工业化国家;从解决温饱到奔入小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如此种种,都源于改革开放的创造精神。

现在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复兴将在我们这一代中一不一步靠近,面对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勇敢的担负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文化来武装自己,为国家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道路是漫长的,前途是光明的,总有一天中国会再次登上世界领先的地位!

作为一位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在努力储备与完善自己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多方面发展自己,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关心社会的进程,做个世界人。为将来自己能够更好地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实现民族的复兴贡献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1565 字

+ 加入清单

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而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

这段时期,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之后换来的沉痛的教育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们认清了身上的担子之重大,付予了我们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片子包括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6集,影像资料丰富,解说词准确感人,生动再现了16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清晰地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主题鲜明,气势恢宏,既令人振奋,亦发人深省。以“复兴之路”为题,可谓提纲挈领,抓住了关键。

即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给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为久坏失修到麻木的灵魂丰富情感,铭记历史是为了明白昨天是什么,现在该做什么,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我想,这是我们反复温习历史最起码要得到与明白的。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之后,正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觉地“用历史感悟未来”,在中国未来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上,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论说,这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念、凝聚共识,很有益处。

现在中国正走在复兴的路上,正是回归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GDP跃居世界第三,世界500强中,中国也占了30个席位(大陆23家,台湾、香港7家)有人预测2020年中国GDP将超过日本,2050年经济总量超过美国,这不是狂吹,这是对中国成绩的肯定。“嫦娥”的升天,也使中国稳居世界航天第三位,卫星发射次数占世界总数的17%,世界各国也越来越感觉到同中国交往的重要性,世界上不少国家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文化、汉语感兴趣。

现在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复兴将在我们这一代中一不一步靠近,面对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勇敢的担负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文化来武装自己,为国家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道路是漫长的,前途是光明的,总有一天中国会再次登上世界领先的地位!

新世纪的国际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发展,就要努力学习和发扬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我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我相信,我们会让祖国更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复兴之路观后感3000字

全文共 2306 字

+ 加入清单

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去年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播出的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由《大国崛起》的原班人马制作,有人称是《大国崛起》的姊妹篇。《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该片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了中国如何从民族觉醒到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从实现改革开放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一部能够让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必看的巨片,作为大学生观看该片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的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我是一个月前在学校网站的"山大新闻网"的"视听在线"上看完此片的,初看此片,就感觉到它与《大国崛起》有很多相近之处,我当时看的很专注,总感觉有一股力量吸引着我去一口气看完.看过《大国崛起》后,再看《复兴之路》,受到的震撼很大,这种震撼从一开始一直延续到看完,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触太深了,总感觉不吐不快,籍此机会,借以抒发自己的感触.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用历史感悟未来。这是对该片所述内容的浓缩,该片共分为六集: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

观看此片的过程中,我的感受随时期的变化而变化:从1840年之后一直到辛亥革命,看到很多屈辱事件时很气愤,尤其当看到清政府赔偿西方列强那么多钱,光赔日本人的钱就相当于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时,气愤之极,挥舞起拳头;但是到抗战胜利,看到了中国复兴的转折点时,内心十分激动,及至建国初期的时候看到祖国取得的成绩非常欣慰,但因紧接的“文革”又感到很大的遗憾;到改革开放以后又非常振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差不多就是这么三种感受经历:一个就是建国之前的气愤;然后到建国初期既欣慰又有一些遗憾;再到改革开放又很自豪。

因为总是有人要粉饰历史,所以我们要记住历史。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永记祖国的历史,这不仅是为了要更好的与篡改歪曲历史的恶势力斗争;也更是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们需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服务祖国,服务人民。

作为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祖国建设的准接班人,我们要牢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壮大自己的国家。因为百年的屈辱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大清的闭关锁国,天国美梦,孤立了自己,使自己从此在世界上落伍,我们丛中得到了教训:只有吸收世界的先进成果,使自己融入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共发展。闭关的后果让我们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们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后作出的明智抉择,我们必须要长期坚持。

曾经的东方大国,被别人用尖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们不得不感言: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卫自己的人民,保卫自己的家园。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但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必须拥有维护和平的力量,建设强大的国防,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才能铸就保卫和平的钢铁长城。

在《复兴之路》中,我还激动的看到,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且艰难的道路,人类历史上在上世纪之初还没有哪个国家曾经遭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再看看现在社会的繁荣,中国人应该学会自豪和自信,但是不是自大。 片中解说词说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 可以看出一个大国从伤痕一路走来的不容易,这就像我们一个家庭一样。我小时候父亲去世,家里老屋连楼板都没,还拉了一笔看似不小的债务。后来大姐工作以后努力挣钱还债,再后来家里老屋铺上楼板,家里用上煤气灶,买来西湖牌黑白电视。到以后2姐在北京读完大学,做了白领,以及到我大学毕业以后,家里造了新房子,在北京买房子。 在中国,在我那个村子里,很多乡亲都是这样从贫穷走到小康,从物资的丰富走到精神文明的满足。一个家的复兴之路不就能勾勒出我们伟大国家的强大之路吗?

不论是要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还是建设强大的国防,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全方位的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使自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现在,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看完《复兴之路》,我们在震撼之余,最重要的是要继往开来,沿着前辈们在复兴之路上留下的足迹,更成功的走好复兴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现阶段,作为大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参观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校安排我们xx班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

展览共分五大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览讲述了从1840年鸦片争开始到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169年间中华大地的历史沉浮与沧桑巨变。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对中国民族的复兴历程而言似乎显得有些短暂,但对炎黄子孙的心灵触动,必将久久难以平静。从1840年领土沦丧、百年屈辱的开始,到今天的独立自主并完成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从千年局(辛亥革命)、峥嵘岁月(革命失败、探索新道路)到中国新生(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从闭关锁国、落后挨打、民不聊生,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北京奥运、小康社会。百年的屈辱和半个世纪的发展繁荣既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血的教训,也印证了“民族精神与国家安全从来不是静态恒定之物,从来是在动态中不断变化演进的。”

作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学生党员,我们除了有与广大参观群众同样的自豪感外还多了几分历史责任感。国家的复兴要靠科技、思想和体制上的复兴。首先,国家的培养与自身的努力得以让我们今天可以享有科学院良好的研究条件与环境,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努力从事科研工作,推动国家科技的进步,提升全民的科学素质。这样国家的复兴才有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其次,我们在从事科研工作时要注重思想的继续解放与创新。我们站在高端,要有创新思想的勇气与毅力,一个没有创新思想的民族注定难以实现最终的复兴与长久的繁荣。最后,我们作为研究生党员,要积极拥护党中央的英明决策,认真学习党中央的最新文件精神,加强党支部的体制建设。把这么多优秀的党员用良好的体制凝聚在一起,发挥更大的战斗力。只有体制的科学与完善才能从制度上保障党的先进性,从而领导中国更快更好地走向复兴。

这就是我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党员应有的历史责任感,这份历史责任感驱动我们更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努力奉献自己的价值,为早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1301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于6月30日20时30分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首播。我认真观看了该片。该片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中国,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她一路坎坷走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挑战,仍然坚强,屹立不倒。她是从三座巨山的挤压下爬上来的,是在发展落后西方几百年的情况下赶上来的。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一直以来都有着一股意志支撑着我们——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是民族振兴之梦,更是人民幸福之梦。

翻开《筑梦中国》,中国从强大到衰落、从奋斗抗争到走向新盛世的艰难历程跃然纸上,让我感觉热血沸腾。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中国梦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光明之路。从登上历史舞台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勇敢担当起这一使命,筚路蓝缕开启征程。“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率先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波澜壮阔的筑梦世纪工程大幕开启。影片中的一篇篇历史典故和事例,一个个数据和生动的图片都在向我们描绘着中国梦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

此时,我深刻理解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又在推动世界经济摆脱危机、走出低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也推动了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进程。尽管我们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我们满怀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共同努力。而实现中国梦的目的,为的就是不断地为人民造福,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你我的梦。

梦想是激励人们奋发前行的精神动力,是指引人们永不摒弃的坚强决心。当一种梦想与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的时候,这种梦想就有了共同愿景的深刻内涵,就有了动员全民族为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的强大感召力。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更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梦,而实现中国梦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殷切希望,更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为之奋斗不息的最终目标。作为一个党员,我要增强学习认识,提高素质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为民意识;树立实干精神,发挥模范作用,始终贯彻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方针,以“三严三实”不断要求自己,完善自我,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最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最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努力作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贡献出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共7集,每集时长30分钟,是对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的重点教育片。

从“百年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筑梦天下”五个方面,很好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国梦、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对中国的意义、中国梦对世界的意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整部片子大气磅礴、雄浑深厚,既有政治与思想的高度和深度,又有文学与艺术的精度和力度,堪称中国梦宣传的精品力作。

中国梦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总书记说过“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所以我们更应该坚定梦想,自强不息的去奋斗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国梦。 人因梦想而勇敢,我们因梦想而成长。在如今梦想又被提及,并且成为一个很真实的话题,是习总书记的号召,将我们原本谈论的话题一下拉到现实,并且鼓励我们前进。

公司积极组织新入员工观看了《筑梦中国》,让我们深刻了解自己的国家,乃至了解整个国家的中国梦。也使我们加深了对“中国梦”的理解。梦想是太阳,不像一个世纪那样遥远,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它已经从地平线上蹦出,万道朝霞正照耀在我们的眼前,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看完《百年潮?中国梦》这个片子,我不仅知道了中国梦诞生、提出的背景和核心内容,还听到片尾一句振奋人心的话:“一个国家处于上升期的标志之一,是这个国家开始拥有她的‘造梦’能力。个人 “中国梦”推动社会“中国梦”,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也是社会前行动力逐渐凝聚的过程,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华儿女的奋斗。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追梦的过程,步履蹒跚,涕泪交零,但追求“中国梦”的意志和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停下追梦的脚步,正是由于这些先觉者的前赴后继,“中国梦”才在新的时代葳蕤绽放,蓬勃生春。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是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和平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观后感1:劳动是民族复兴的力量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大型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带来的不仅是“视觉大餐”,更是一场“精神盛宴”。全片向劳动礼赞,向劳动者致敬,奏响了新时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最强音。

这是一部深入宣传阐释中国梦的精品力作。《劳动铸就中国梦》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行进中国故事为基点,选取历史上的典型实例,鼓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全面阐释了“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的深刻道理。政论片中,农民的耕耘、工人的车床、科技工作者的实验数据、从城市来到高原的新能源工作者的坚守……一个个看似简单平凡的劳动场景,铸就了实现“中国梦”的基石。

这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鸿篇巨制。《劳动铸就中国梦》镜头中的这些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岗位作为创造人生价值的最佳平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作为对祖国和人民的最好回馈,用无私忘我的投入书写劳动的辉煌、享受劳动的乐趣,彰显了劳动的丰富价值、展现了劳动者的崇高境界。他们身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可以说,《劳动铸就中国梦》表明了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表明了让劳动精神成为社会高尚价值准则的时代要求。

这是一部大气磅礴而又细腻感人的匠心之作。《劳动铸就中国梦》充分运用现实场景、生活细节,展现劳动者的内心世界,形象的故事穿插其间,实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里有开创新能源领域多项世界纪录的“光明扎西”张晞,他用8年时间为69万偏远地区的藏族同胞送去光明;也有朝气蓬勃的创客,他们用创造性劳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推动着时代的进步。《劳动铸就中国梦》里无数感人的劳动场景,阐释了简单劳动背后深刻的精神意蕴。

可以说,《劳动铸就中国梦》不仅是中国劳动形象的展示,更是中国气魄的闪亮登场。因为有了劳动的坚守和劳动者勤勉的精神,看似简单的劳动,最终凝成了厚重的民族性格,锤炼出一种无往不胜的竞争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并将最终铸就成民族复兴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以复兴之路为题的观后感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11月8日,由系里组织我们学生党员前往中国军事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展览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说员热情认真的讲解,大量历史图片与实物,生动地再现了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主题鲜明、气势恢宏,既令人振奋,亦发人深省。以“复兴之路”为题,可谓提纲挈领,抓住了关键。

通过参观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即解说员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则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且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才有了改革开放之举措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之路。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伟大的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复兴之路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744 字

+ 加入清单

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晨曦中,当国旗伴着太阳冉冉升起的一刻;阳光中,当自己伴着人欢乐在教室上课时;黄昏中,当斜阳伴着自己回家同家人一起吃饭时……你,是否想过,这一切来得有多么艰辛不易么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印婉认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

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踢门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于是,中国与世界给鱼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

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时,确实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从此中国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国破家何在 "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是,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后继的为了解放中华的事业而奋斗:谭嗣同,梁启超,秋瑾,孙中山,毛泽东……一批批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仅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终于迎来开了今天这平淡而幸福的世界.

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国赋予我们的,在不同人心中,祖国是不一样的:在小孩眼中,她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在大人眼中,她是自己的脊梁;在老人眼中,她是一个大家庭,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家庭……而在我看来,这片中华大地宛如一汪碧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这片地正如一汪碧水,要向她永远碧绿清澈,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输入,同时还要向外疏通,让世界认可,要让世界离之不得.我们的领导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改革开放是解放的中华大地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现在的中国,一方面是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道德的迅速滑坡,这样便导致了道德和社会发展严重的分化,在信息的时代,道德要是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脚步那肯定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

"请不要随地吐痰""请自觉排队""请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类似于这样的提示在当中国今社会随处可见,不只大家看到之后有什么感受吗再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遍地可见这样的提示,作为一名中国人,特别是高素质的大学生,大家不觉得着让人很别扭吗特别是,做为一名中国人当你在国外看到用汉语写的请不要大声喧哗请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的标语时,你心里是怎样的感受呢他们为什么要用汉语不用英文呢我认为这值得大家认真考虑,反思一下——这还是礼仪之邦么还是谦谦君子的国度吗当前中国便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诚信缺失道德滑坡……

我们口口声声喊着要复兴要强盛,难道只是要复兴经济军事政治吗我们的优良传统,优秀传统文化,古人高尚的品德难道不应该复兴么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一件事.只要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复兴,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复兴,强盛……

或许,你还兀自沉浸在风靡全球的唐潮之中;或许,你还神游在天朝物产丰盈的梦幻之中;或许,你还为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绩而热血澎湃;或许……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被人们尘封在记忆的深处了.我们的复兴之路远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做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可想而知,我们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所以,当你还泡在网吧时,当你和朋友浪漫,散步时,当你逃课时……我们可以想想,这一切是如何来的,来的易么我们这样做对么对得起谁么 ……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多少的沧桑岁月,此才得来今朝幸福生活.为了中华的复兴大业,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中华梦,也为了每个人心中的梦,同学们,我们大家共勉之.为了明天,觉醒,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1553 字

+ 加入清单

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该纪录片主要讲述中国近现代发展过程,简单来说即“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复兴之路》是一部能够让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巨片。看完后,我心中汹涌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国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1840年,这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忘怀的时间。这一年,英国的战舰轰开了国门;这一年,外国商船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内河;这一年,清政府失去了关税的自主制定权;这一年,《南京条约》宣告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复兴之路》的导言中,指出这部政论片存在的意义,那就是——用历史感悟未来。

19世纪的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他们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中国与世界给予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

大清的闭关锁国,天国美梦,孤立了自己,使自己从此在世界上落伍,我们丛中得到了教训:只有吸收世界的先进成果,使自己融入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共发展。闭关的后果让我们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们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后作出的明智抉择,我们必须要长期坚持。

曾经的东方大国,被别人用尖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们不得不感言: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卫自己的人民,保卫自己的家园。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但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必须拥有维护和平的力量,建设强大的国防,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才能铸就保卫和平的钢铁长城。

中国的革命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同样遭遇了失败,究其原因是没有从太平天国运动汲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因而重蹈了以前的覆辙。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积极的从前人那里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

《复兴之路》第三集起,告别了屈辱的近代史,进入了当代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解决之后,中国的第二个任务出现了,就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如今中国正在变得强大而富有。在世界惊叹之余,我们更不能有片刻松懈。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安于现状的享受,要充分发挥自己现在的创造精神。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奠定民族自立的基石,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稳固的地位,我们一起开拓!

中国作为最璀璨耀眼之星在东方冉冉升起,光辉照耀世界的每个角落,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像登上珠穆朗玛峰一样踏上强国之巅!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国赋予我们的,要想她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输入,同时还要向外疏通,让世界认可。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知兴替而后何为?正如《复兴之路》所表现的那句话——用历史感悟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2737 字

+ 加入清单

复兴之路》的入口设在了国家博物馆的二层。跟随着馆内的的路标,我走进《复兴之路》的大厅,立刻就看见了展厅墙上醒目的大字“第一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多么熟悉的字眼啊,从小到大,这些字不断地出现在历史课、政治课上。华夏五千年,中国有着多么悠久灿烂的历史!长城、兵马俑这些世界所称颂的伟大奇迹;丝绸之路、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这些推动和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壮举……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号称“居于世界中央”的大国沦为了半殖民地的国家,在那些所谓的欧洲“蛮夷”的坚船利炮下不堪一击。没落腐朽的封建制度,封闭的大门,陈旧落后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这是曾经的中国……看着墙上一张张帝国主义列强残杀中国人的照片,我的心无法平静。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为自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感到骄傲,同时也为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感到痛心和愤怒,但我认为我们更应该直面这段近代的屈辱史和血泪史,决不能忘记过去,要把它作为警钟,时刻提醒自己。

第二部分,讲的是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探索民族和国家的出路。农民阶级发起反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的武装斗争,封建统治阶级试图通过局部变革巩固政权,资产阶级寻求改良方式变法图强。这一切,在当时产生了程度不同的积极影响,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都没有成功。从洋务运动试图以封建统治秩序与西方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自强到维新派试图以君主立宪来改革政体、变法图强从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但这些最终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领导辛亥革命摧毁封建专制制度,才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帝国主义侵略扩张和清王朝腐朽落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种种苦难,在探索救亡图存的过程中透过那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识的独特历史细节,让我们感受到那时候中国人民在苦难中不屈服、在黑暗中寻找出路、在危难中图强的顽强精神神。虽然不同的阶级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是,出发点都是为中国寻找一条出路,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这就是伟大的中国人!

展览的第三部分,讲述了辛亥革命之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开始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1920年初,他们开始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场和嘉兴南湖游船”,中国共产党成立了。然而,共产党成立之初,在王明、博古的领导了,中共走了不少弯路,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在摸索中前进的中共,最终在遵义会议中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一举动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在八年的抗战和解放战争中,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展览第四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重大成绩。虽然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遭遇曲折,发展大打折扣甚至后退,但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仍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员用巨大的热情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也以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共同建设祖国,使中国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尖端科技某些方面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且也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华民族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这条沉睡于东方的巨狮终于苏醒了„„

展览第五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觉得我好像目睹了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这里有三峡大坝和青藏铁路的景观模型,为了亲身体验青藏铁路给人民带来的幸福,我坐在的座位上感受一番,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心里感到很幸福。这里还有成功进行载人试验飞行的神舟飞船,有中国农村、城镇发生的翻天覆地大变化,有申奥成功的喜悦,整个展厅洋溢着昂扬的斗志和振奋人心的力量。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取得的如此巨大的成就。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投资者所青睐的国家之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也从一个制造大国开始向一个创新大国迈进,我亲身地感受到祖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我感到自己正在经历着一个历史的转折,一场伟大的复兴。而这一切当之无愧地应该归功于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中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凝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就不会有改革春风吹遍神舟大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一心为民,带领人民奔小康。

我们要做一个坚忍不拔,永不言弃,能伸能屈的民族,这是复兴之路给予我们的启示。一个强大或追求强大的国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沉淀中,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汶川大地震、H1N1病毒的大肆蔓延、玉树大地震、洪涝干旱和台风等都给中国人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但是,无论经受怎样难以想象的磨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从坎坷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难关,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形成、发展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支撑和引导着我们从历史中走出来。这一精神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我们要永远保持民族的自尊、自豪与自信,时刻将祖国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置于首位。

复兴之路用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复兴。可见,复兴之路所证实的是今天的中国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所面临的,而且必须作出正面回答和正确选择的根本问题,那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这与党的十七大所确定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主题正好吻合,展览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历史重现,讲述了中国从民族觉醒,民族救亡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全面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进程。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历史的变革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中国从繁荣富强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又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走向富强。中国曲折的历史告诫我们要始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中国的伟大复兴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青一代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

作为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人,我们是骄傲的,因为我们的国家在富强;我们是自豪的,因为我们有如此多的精神领袖和如此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矢志不渝的追寻他们的梦想,承担起事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续写新的篇章。勿忘国耻,以史为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1604 字

+ 加入清单

复兴之路》这是一部能够让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巨片。看完后,我汹涌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国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宝船下达西洋……

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中国与世界给予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

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朽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国破家何在?”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时,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后继的为了解放中华的事业而奋斗。

中国的革命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同样遭遇了失败,就其原因是没有从太平天国运动汲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因而重蹈了以前的覆辙。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积极的从前人那里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磨难。98洪水泛滥,2003非典入侵,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中国。灾难中最高领导人出现在最前线,鼓舞我们要有战胜一切磨难的勇气和信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和精神,足以让国人自豪,叫世界震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让人民失望,没有让世界当成笑柄,抗击了洪水的肆虐,抵制了非典的横行。生活秩序又回归正常,从这里,我看到了不屈,学会了坚强。

如今中国正在变得强大而富有。在世界惊叹之余,我们更不能有片刻松懈。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安于现状的享受,要充分发挥自己现在的创造精神。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奠定民族自立的基石,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稳固的地位,我们一起开拓!

中国作为最璀璨耀眼之星在东方冉冉升起,光辉照耀世界的每个角落,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像登上珠穆朗玛峰一样踏上强国之巅!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国赋予我们的,要想她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输入,同时还要向外疏通,让世界认可。

我们的复兴之路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有很多的事要做,做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多少的沧桑岁月,才得来今朝幸福生活。

看完《复兴之路》,我们在震撼之余,最重要的是要继往开来,沿着前辈们在复兴之路上留下的足迹,更成功的走好复兴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现阶段,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加强和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复兴之路观后感4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复兴之路上海展观后感

全文共 1416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按照市煤炭局机关党委通知,我观看了《筑梦中国——

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专题教育片,该片共分为“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7集,用细腻而真实的镜头,将大家带回历史的长空,再现了自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以及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史;同时,以纪实、灵活的视角,解读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各地方、各行业、各领域在推进现代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新思路、新亮点、新方法,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精炼,故事生动感人,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意义。

其中第3集——“正道沧桑”,介绍了1950年至1976

年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本片中介绍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成渝铁路、鞍山钢铁厂的建成,土地改革的完成等历史事件。至1952年底,仅仅用了三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工作。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展开。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虽然历经了“大跃进”的曲折和的十年动乱,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但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1月30日我国第一代远程地地战略导弹东风-4试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又成功地把“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两弹一星”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做出了一系列理论创造,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一股无穷的力量。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通过观看纪录片,自己更加了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如何披荆斩棘、力挽狂澜,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看后让人倍感振奋,增强了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中国梦的提出,展现了中国人的自信,它不是虚幻的梦想,而是能用脚步丈量的希望。中国梦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习说过,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所以我们要坚定梦想,自强不息地去奋斗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国梦。

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现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复兴之路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537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复兴之路》后,我汹涌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国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宝船下达西洋……

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中国与世界给予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

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国破家何在?”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时,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后继的为了解放中华的事业而奋斗。

中国的革命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同样遭遇了失败,就其原因是没有从太平天国运动汲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因而重蹈了以前的覆辙。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积极的从前人那里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磨难。98洪水泛滥,2003非典入侵,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中国。灾难中最高领导人出现在最前线,鼓舞我们要有战胜一切磨难的勇气和信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和精神,足以让国人自豪,叫世界震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让人民失望,没有让世界当成笑柄,抗击了洪水的肆虐,抵制了非典的横行。生活秩序又回归正常,从这里,我看到了不屈,学会了坚强。

如今中国正在变得强大而富有。在世界惊叹之余,我们更不能有片刻松懈。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安于现状的享受,要充分发挥自己现在的创造精神。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奠定民族自立的基石,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稳固的地位,我们一起开拓!

中国作为最璀璨耀眼之星在东方冉冉升起,光辉照耀世界的每个角落,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像登上珠穆朗玛峰一样踏上强国之巅!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国赋予我们的,要想她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输入,同时还要向外疏通,让世界认可。

我们的复兴之路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有很多的事要做,做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多少的沧桑岁月,才得来今朝幸福生活。

看完《复兴之路》,我们在震撼之余,最重要的是要继往开来,沿着前辈们在复兴之路上留下的足迹,更成功的走好复兴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现阶段,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加强和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复兴之路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994 字

+ 加入清单

复兴之路》让我们中国选择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西方认为难以理解的成功奇迹,已具备了复兴的初步条件,中国有可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走向富强和繁荣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样本。

在片中的第3、4集详细说到了66年到76年的文革十年这段历史,我兴奋的看到,在这一次对这一段历史的表述中,采取了直面的态度,在片中解说词里谈到:“文革是错误的,是浩劫!” ,“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10年间中国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得到改善,1977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两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而就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四周出现了经济迅猛发展的亚洲四小龙,中国将如何选择前进的方向,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关头复出的邓小平将如何带领中国实现伟大的转折”。此可见,这与我们小时候的历史书中简单的一段话含糊表述形成鲜明对比,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的党在进步,以及用更为宽大与胸怀在理解过去的事情、在迎接未来。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的末期,我们这代人对于文化大革命是陌生的,很小的时候见过游行,不懂其发生了什么,甚至好奇的。从该片中,能正确了解的这10年的历史。我崇拜毛主席的,对于这10年浩劫,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主席是个人,不是个神,其次主席是个诗人,再次主席才是个主席。在革命战争年代,主席是伟大的,他一手缔造的新中国。但是在49年以后,和平时代来了,特别是在主席的晚年生活,主席的治国不断的被证明偏离轨道。

在《复兴之路》中,我还激动的看到,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且艰难的道路,人类历史上,在上世纪之初还没有哪个国家曾经遭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再看看现在社会的繁荣,中国人应该学会自豪和自信,但是不是自大。

片中解说词说到:“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 。 可以看出一个大国从伤痕一路走来的不容易。

在中国,在我生活的人群中,都是这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从贫穷走到小康,从物资的丰富走到精神文明的满足。一个家的复兴之路不就能勾勒出我们伟大国家的强大之路吗?

通过观看《复兴之路》,我深深感觉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结合时代的对我们的要求,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善于掌握新的教学手段,提供教学效率,与时俱进,努力实践,为提供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而努力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2999 字

+ 加入清单

从“千年局变”到“继往开来”,《复兴之路》一片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先从“千年局变”说起吧,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复兴之路》把寻路的起点放在1840年,放在鸦片战争那定格了全民族耻辱的海面上,而中国的几近屈辱的近代史开始了。毫无疑问,一个落后的农业化国家遇上一个已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工业化国家,鸦片战争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当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灾难从此降临了?在列强的威逼利诱之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的悲鸣,正是当时中国人民在黑暗与迷茫中不知何往、呼号无助的真实写照。"国破家何在 ",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时,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为了解放中华的事业而奋斗:谭嗣同,梁启超,秋瑾,孙中山?。 随着袁世凯的登台,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的签订,而辛亥革命也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依旧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中国的“峥嵘岁月”由此开始。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5月4日学生游行之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中国的各种力量都行动起来,汇聚成自1840年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爱国运动。20世纪早期的中国,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一个迫切而又迷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在这个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

而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给年轻的中国带来了希望。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正面站场和敌后站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取得了自1840年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而后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内战的胜利初步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基础。正如片中所说:“10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新中国成立了,中国新生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之后,正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在这过程中,不无曲折的经历,大跃进的错误发展使国民经济陷入了困境,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几乎使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停滞时期,而然,即使这样,中国也没有停止建设新中国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在外交上,中国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改革开放的进行,给中国带来了伟大转折。邓小平的伟大思想不仅仅给中国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为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与党内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改革中,邓小平密切关注它的发展进程,及时总结改革经验。

随后,邓小平在一系列讲话中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从80年代初到下个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从而规划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在多次谈话中,邓小平突破传统观念,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引导我党最终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如今中国已经迈进了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十年年头了。我们不仅要以史为鉴,避免犯下当年的错误,而且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改革开放的步伐。因为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成功,新科技的进步让中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制造”开始走向世界,中国发展逐步与世界接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起来。这期间,有挑战,有危机,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在各国都开始贬值本币保全经济的时候,中国领导人承诺人民币不贬值,成为负责的大国。在3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面前,再次显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显示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军民共同谱写的抗洪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始终是坚持着中国人民的强大后盾。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整整一个世纪,中国终于跨越了重重困难,以不折不挠的精神向世界人民展现了新的面貌。

新世纪,新起点,“继往开来”。当21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构想,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中国走上了一段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把焦点锁定现当代中国,即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全片讲述屈辱、奋争以及复兴的历史。涵盖孙中山推倒帝制、毛泽东建立新中国、邓小平实施改革开放、江泽民深化改革以及胡锦涛继往开来等历史阶段,全面展示了近年来中央提出的“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新思维。

《复兴之路》展示了中国近30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政治社会稳定繁荣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的同时,通过采访国内外权威专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对中国复兴遇到的各种挑战提供了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的相关重要策略。《复兴之路》让我们看到,中国选择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西方认为难以理解的成功奇迹,已具备了复兴的初步条件,中国

有可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走向富强和繁荣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样本。 《复兴之路》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历史重现,全景式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引发了我们关于民族复兴的议论和思考。

勿忘国耻,以史为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复兴之路上海展观后感

全文共 1815 字

+ 加入清单

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屈辱的一页。一百多年间,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沼,而不屈的中国人民,则一直在黑暗中苦苦寻找复兴之路,经过一百多年的追寻与探索,既有失败的痛苦,也有胜利的喜悦,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0月13日,再现了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复兴的展览《复兴之路》,在军事博物馆开幕。展览分五个部分,分别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今天我们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前往军事博物馆,参观了由中宣部等单位主办的《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这次展览用丰富的图片、影像、实物等资料,非常直观地展示了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沧桑变化,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展览真实地记录了我们祖国从落后屈辱到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轨迹。在参观的整个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血脉在扩张,我的心在激烈地跳动,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力量充遍了我的全身。

当我走进《复兴之路》的展厅时,立刻被展厅墙上的文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吸引住了。华夏五千年,中国享有多么悠久灿烂的历史!长城、兵马俑、紫禁城,这些世界所称颂的伟大奇迹;丝绸之路、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这些推动和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壮举……为什么一个号称“居于世界中央”的大国会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为什么她会在那些所谓的欧洲“蛮夷”的坚船利炮下不堪一击?是没落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封闭自大的骄狂心态,是陈旧落后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看着墙上一张张帝国主义列强残杀中国人的照片,我的心无法平静。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为自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感到骄傲,但我认为我们更应该直面这段近代的屈辱史和血泪史,决不能忘记过去!

只有我们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我们党,才能领导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这是真理,是被中国人民的血泪见证过的真理,是被中国革命历史实践检验过的真理!在《复兴之路》这次主题展览中,同时也展出了中国革命历史中一些有识之士采取的救亡运动和不同的革命道路,包括:洋务运动、康有为、谭嗣同等的变法维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陶行知等教育救国,这些道路被历史证明了它们对于改变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命运是行不通的。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成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马关条约》;变法维新在慈禧的一手遮天下只剩得一个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窃国大盗袁世凯收入囊中;爱国知识分子们的种.种努力奋斗,在军阀反动派面前收效甚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发展到壮大,虽然中间有过认识上的不统一,有过左和右的错误,但他们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他们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只有他们才能够领导千百万的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万里长征,那么多的艰难险阻,还有敌人飞机大炮的围追堵截,但最后红军胜利了,我们党胜利了,建立和壮大了自己的根据地,延安成为青年们向往的革命圣地。党在这里坐定指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当我盯着墙上反映延安时期精神面貌的图片时,我看到了一种生命力,一种坚实的民族精神,那种精神是永远不会被打败、击垮的。

进入展览的第五个部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真切地感到了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这里有三峡大坝和青藏铁路的景观模型,有成功进行载人试验飞行的神舟飞船,有中国农村、城镇发生的翻天覆地大变化,有申奥成功的喜悦,整个展厅洋溢着昂扬的斗志和振奋人心的力量。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取得的如此巨大的成就。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投资者所青睐的国家之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也从一个制造大国开始向一个创新大国迈进,我亲身地感受到祖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我感到自己正在经历着一个历史的转折,一场伟大的复兴。而这一切当之无愧地应该归功于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中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凝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就不会有改革春风吹遍神舟大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一心为民,带领人民奔小康,老百姓兜里的钱就不会鼓起来。

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展览让我领略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展览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复兴之路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2073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醒,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1840,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不可忘怀的数字。这一年,英国的战舰轰开了国门;这一年,外国商船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内河;这一年,清政府失去了关税的自主制定权;这一年,《南京条约》宣告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复兴之路》的导言中,指出这部政论片存在的意义,那就是——用历史感悟未来。

片子从辛亥革命开始。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由拥兵自重的袁世凯所窃取。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他只赶跑了一个皇帝,他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1912年,皇帝倒了,辫子剪了,但是帝国主义的压迫还在,英租界,法租界还在。为了支持,日本的支持买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人感叹“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1916年,袁世凯的皇帝梦做了83天以后破灭,北洋政府连东周周天子那样的的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莽莽神州,已倒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依谁。

20世纪早期,中国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混乱不断。相界与占领区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战舰仍在中国内河耀武扬威。中国该何去何从?在这摇摆不定的时刻,十月革命的炮火烧到了中国。于是,有了那“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康乾盛世中,在一片阿谀赞誉之声中,爱新觉罗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而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西方船坚炮利,朝发夕至。而清朝军队还是红缨枪,马背上前进。可见,政府的腐败,军队的软弱招来了豺狼虎豹。军队保护着国民,维持着安定。有人说在如此一个和平年代,国家花这么多纳税人的钱去养这么一群人去当兵,研发先进武器,这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今年的国情月饼也花费了很多的资金,但是这是为什么呢?为了震慑境外的反华势力。国家的高端武器是国家的机密,可是为什么要亮出来给世界看?歼十战斗机和九九式新型主站坦克和战略、战术导弹集体亮相,给世界以如此的震撼,必定会引起各国军事装备专家的研究以及针对性的防御。可是。这仍旧战士给了世界看。着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全世界均被挑战,证明我们已经不是1840年的中国,我们有准备应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行动,并且我们绝对不会吃亏,对我们动武前,请三思。和平时期,军事演习是为了让军队保持战斗力,而月饼则是国家使用的不流血的军事行动。这是展示能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和领土完整。

《复兴之路》第三集起,告别了屈辱的近代史,进入了当代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解决之后,中国的第二个任务出现了,就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新生的共和国用半年的时间稳定物价,继续农村土改。成立第三天,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两个多月后,毛泽东前往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在这时,东北边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战斗。

1977年的北京工人体育馆中正在进行一场足球比赛。它之所以被载入史册,是因为在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的邓小平在这场比赛中公开亮相。据日本共同社描述: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全部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认为,在经济事务方面预计他将逐渐发挥关键作用。当时刚结束十年动乱,百姓生活几乎没有改善,而这时,中国的大陆四周出现了亚洲四小龙。中国何去何从?以为88随高龄的老人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中国的复兴治理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思想进步的阀门;简历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20世纪是个变革的世纪。2002年11月8日,胡锦涛当选为总书记。2002年12月5日新一任的领导人冒雪赶往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是新一代党中央对人民的承诺:我们将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居安思危是我们的传统,忧患意识不会消失。

曾记否,2008年“5·12”汶川地震时那位耳鬓斑白的老人的背影;曾记否,那位老人的眼泪;曾记否,那老人在废墟中一个个件事的脚步;曾记否,那一夜间花白的青丝;曾记否,那“多难兴邦”的四个大字,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推动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

犹在眼前,那鸟巢内澎湃;犹在眼前,那水立方魅力身形;犹在眼前,那雄壮国歌的奏响;犹在眼前,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犹在眼前,那喜极的泪水;犹在眼前,那对伊辛巴耶娃、博尔特……的真诚的欢呼与祝福。

2009,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冲击着世界经济;冰岛已然“国家破产”;而中国却保持着8%的进京增速。潘石屹说:“外国人,7、8月在干什么?躺在沙滩晒太阳。而中国人在干什么?干工作,正在努力地付出自己的汗水。有这样的国民,害什么经济危机。”是的,有这样的手足兄弟,怕什么经济危机,怕什么反华势力,怕什么台湾问题!中华民族可以淡然一笑,你敢!这小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知兴替而后何为?正如开头的那句话——用历史感悟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复兴之路观后感1000字左右

全文共 4488 字

+ 加入清单

复兴之路》是继《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以后我国舞台艺术史上第三部具有重大政治、文化意义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她以高度的历史概括和崭新的艺术创造,生动表现了中华民族从1840年到2009年一百六十九年的历史。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崛起、在拼搏中奋进的光辉历程,充分说明了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第一篇

1840年的中国,一个人口众多,幅员广扩的大帝国,由于清政府的闭门锁国,顾不事实安于现状而孤立于世界,然而鸦片战争撬开了中国千年坚固的神圣的国门,当国人沉睡在“上国迷梦”的时候,世界悄然无息的变化着,英国的工业革命让它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美国的独立战争等,都使世界的格局日新月异。

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急需原料生产地和商品倾销地,而落后辽阔的中国成了列强争夺之地,一项项的吥平等条约,使巍峨中华河山,破败吥堪,一步步的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国家。

虎门消烟牵动的一系列的战争,使昏睡千年的国人,渐醒。咸丰帝下召学习西洋文化。历史有了洋务运动。有了奕新与李鸿章。作为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与好友魏源,组织编写的海国图志,其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在近代中国复兴之路起着重要的作用,上面有了中国人从来没见过的,海上跑的牛,"没有浆的海轮”,坚船利炮的威风凛凛。打败中国的却吥是那些坚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一个革了新的政府。

孙中山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倡行新政的主张却遭到了拒绝,从此他远去海外成立兴中会,开始了救国之路,以明主共和的方式寻求国家的兴旺之路,成为了中国革命第一人,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人物,领导的辛亥革命,后来的武昌起义,使当时由清政府统治的十三个省宣布独立,清政府灭亡了。结束了中国千年的封建社会,艰难的进入了近现代。 结束了百余年的惨淡岁月,立起了一个新的时代里程碑,使更多人思想逐渐前进,社会逐渐发展。

此刻的中国正如笼中之鸟,斧底之鱼,牢中之囚,如处薪火之上,在这急迫的时代驱使下中国共产党,一个以马克思思想为指导的先进团体诞生了,带着时代的重任,开始了新的革命,带领中国走入了社会主义国家.

复兴之路是艰难的,从一个思想与经济都落后的国家向先进国家靠拢,近代的农民起义与革命战争都证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压迫,强国强族的迫切愿望,从戊戌变法到三个代表,多少不懈的国人,没有停止的复兴愿望,证明思想是人类最强大的武器。

如今党的十七大的召开,与现在国家的迅猛发展,表明国家正处于伟大复兴之路上,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必走向更强势的崛起。

第二篇

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使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增强了自己的爱国心。《复兴之路》是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片子包括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6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复兴之路》一片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一集:千年巨变。从1840年-1911年。本集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从1912年-1949年。本集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赢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在大革命失败后独立探索救国道路,后来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建国主张和政权腐败,导致了自身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走上了新的道路。

第三集:中国新生,从1949年-1976年。本集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为了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热情建设新中国,同时也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新中国成立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第四集:伟大转折,从1976年-1992年。本集以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农村改革的进行和经济特区的设立,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撕开了高度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迈出了走向市场的重要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同时被提上日程;在经历了转轨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苏东剧变国际大气候的多重考验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再次为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指明了方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五集:世纪跨越,从1989年-2002年。本集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融入世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主要内容。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2002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党和国家的中央领导集体再次实现平稳交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

第六集:继往开来,从2002年-2007年。本集以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党中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和改革开放近30年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地朝着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迈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第三篇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额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20世纪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震撼”“激动”“落泪”……这是众多观众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所用的话语。“观众有感触,我们的心血就没有白费。”制作《复兴之路》,就是要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观众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

看完《复兴之路》后两集,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参观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1402 字

+ 加入清单

下午,我们参观了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 “复兴之路”大型爱国主义展览。

这次展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文化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等八家单位联合主办,旨在介绍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所走过的艰辛道路,以及如何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当军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得知同学们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党校小组,非常热心的委派一位女兵战士作为我们的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整个展览并且认真地讲解了每张历史图片、每件历史见证物背后的故事。

整个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以时间顺序向同学们展开一幅历史的画卷。第一部分主题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设,主要内容是介绍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及近代民族意识在屈辱和抗争中觉醒;第二部分的主题为: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主要内容为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及辛亥革命失败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第三部分的主题为: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主要介绍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全民族抗争的中流砥柱以及为新中国而奋斗;第四部分主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主要内容为开国大典、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以及国际地位提高与国际环境改善;第五部分的主题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介绍了全国人民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创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以及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篇章。

同学们一面认真地听着讲解员那富有激情的介绍,一面还拿着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笔记本记下历史镜头背后的故事,情绪随着展览的进程而起伏着。看到前面部分所介绍的近代中国所遭受到的屈辱,同学们激愤难平,面色凝重,都为当时中国的贫苦凄凉而痛心。当看到展览的后半部分,目睹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同学们的脸上显示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喜悦的表情。展览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展出了我国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和杨立伟穿过的航空服,这对同学们来说是新奇事物,同学们纷纷驻足观看,互相讨论着,也感叹着中国航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看到两弹一星的记录片时,特别是当蘑菇云腾空的那一刻,人群中响起了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手掌都拍红了,眼眶早已湿润,分明看见晶莹的泪花…….伟大的祖国啊,同学们为您而感到骄傲!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和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中华文明对人类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民族兴旺、国家强盛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

《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未来,任重道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