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重阳节的小作品精选20篇

秋风落叶扫,群山尽岑染。今日又重阳,登高思故友。采插茱萸花,辟邪把酒祭。重阳节是老人节,在这个节日里,歌唱爷爷奶奶。为此小编为你们分享一些重阳节的小作品优秀作文,欢迎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7685

作文

1000

重阳节的日记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九九重阳节,在网上搜了一些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和大家分享!

重阳节起源于汉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史记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初九这天还要赏菊饮菊花酒。古代把这个节日过得非常的容重!直到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的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我突然想到有位歌唱家是这么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相信这个优良传统将延传千秋万代!小朋友们从今天起,去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和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有关重阳节命题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

这一天,小莱一家正吃饱饭在看新闻,小莱问:“妈妈,今天新闻怎么讲的都是老人,不讲别的。”妈妈边织毛衣边说:“重阳节,当然讲老人了。”小莱疑惑不解:“那讲老人,为啥没看见奶奶在电视上。”妈妈和爸爸都笑了,“哎,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上电视,只有一部分。”小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新闻看完了,爸爸妈妈催着小莱去写作业,爸爸则抓起旁边的报纸,津津有味地看着。奶奶坐在椅子上,捶打着腿:“哎,人老不中用。这腿越来越不好使了。”爸爸又捧起报纸:“妈,不会啦,您还不老呢。”“是呀,您走路还那么有劲。”“想想五年前,家里这盆花还是我从山上挖来送给你们搬家大吉大利的,现在花这么大了,我的腿却再也爬不上那高高的山顶了。”小莱听了,赶快过来帮奶奶捶捶背,按摩按摩双腿。忽然她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跑向厨房里。

厨房里的小莱一边抹汗水,一边切着“柚”人芳香的熟柚子,她将装着柚子的盘子端到客厅来,嘴里却不停地咽着口水,她眼睛盯着柚子,端到奶奶面前:“奶奶,吃片柚子吧!”“不用,你自己吃吧!”“奶奶,您就吃一片吧!我好报答您多年的照顾啊!您生下了爸爸,才有了我呀!而且您做事尽心尽力,不疏忽,导致您长了这么多白头发!难道我不能孝顺您吗?”奶奶顿时热泪盈眶,“乖孙女,我的乖孙女!”奶奶伸出手来拿柚子,奶奶和小莱相视一笑,小莱甜滋滋地说了句:“奶奶,重阳节快乐!”

爸爸妈妈看了,笑得眼泪都眯成了一条线,不停地夸:“你今晚可真懂事!你真孝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重阳节六百字满分作文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我对于传统节日,一向是一知半解的,也不知懒惰和主观因素哪个占得更多。比如重阳,我对于个日期来源以及大致要做些什么事,还是明白一些的;至于具体到做这些事的细节,便是一问三不知了。

重阳,因阴数为六阳数为九,又称重九。顾名思义,是在每年的阴历九月初九。起源的传说有很多,我对“恒景杀魔”版更为相信些。这个传说也比较符合中国古代多数节日的起源:山里或者海里林里出了个妖或者魔祸乱人间,一个少年或者少女提剑或者刀杀之,于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为了永远铭记这英雄出少年的壮举就把当年做的事一年年延续下来云云。这样的传说是典型的面包加大棒记忆法,过节有吃有喝还有恐怖故事听,更容易记住和传承。

登高远游,配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便是在重九日主要所做的事。茱萸自然是做作邪用,也是受到了那个传说的影响。但凡糕点,在汉族文化中都有高升之意,也是比较受欢迎的节日食品之一。汉族的传统节日都对吃什么很重视,当然民以食为天,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同时却把另外的活动给忽视了。比如这些年重阳有登高习惯的人是少之又少,倒是很多人的“过节就该放开肚皮”想法愈发根深蒂固。过节是为了铭记,但铭记的方式却已变了味。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王维在某年重阳作的两句诗。出门在外,离家万里,睹物思人,逢年过节即使是只看到块砖片瓦关于明月愁思的往事,都会让人静静回首,悠悠忆起当年,想到那千里之外的浓浓亲情。一个我忘了姓名的歌手唱道:“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

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弹指间依稀可见千百年前王维低吟的忧伤,一年年重演。有时想,这歌与张行的“故乡的云”一般,我都认做是流浪歌手的歌曲,自然不是字面上的流浪。惟有览尽沧海桑田的人才能真正从喉间宣泄出这几曲,然后继续走下去。很像传说中的一种职业――歌行者,且歌且行,且思且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重阳节的说明文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九月、十月是一年中的黄金季节,“九九艳阳天”,云淡山青,秋高气爽,此时正直丰收的季节,硕果累累、菊花盛开,是一年外出游览的最好季节。

秋日里的重阳佳节,正逢天高气爽、喜庆丰收的时刻,我们的先人就是在这美妙秋色中踏遍青山,登高望远、饱览红叶、游园赏菊。

虽然重阳节的意义在当今社会难免被削弱,但登高这项有意身心的活动还是很有保留和发扬价值的。生活在都市的广大老年朋友们平常,少有时间进行户外活动。重阳节正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走进大自然的机会。

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和现代的巧妙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节的食物大多都是以奉献老人为主:吃花糕、螃蟹、有些地方还吃羊肉和猪肉;祝福老人,避邪躲灾,祈求健康是重阳节的主题,食俗也围绕这方面而成为一种较为独特的文化现象。

重阳节不象情人节那样浪漫,不象狂欢节那样疯狂;不象感恩节那么热烈……

每年,万承德堂都会发放1000份重阳糕和1000份寿桃。

一早,老人们就急急忙忙的往那儿赶,希望在自己的节日里自己为自己争取一份礼物,送给自己;孤寡老人也因没人给自己过节日,而奋力争取礼物。

昨日,尽900位老年朋友一早就来到万承德堂领取一份重阳糕和一份寿桃。

10月19日晚,妈妈带我去杭州图书馆还书,我听见了这样一段对话:“你怎么这么迟才来?”,“刚去登山了,所以来迟了。”……对了,登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插茱萸、辞青等等都是重阳节的风俗。

让我们一起对广大老年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重阳节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七年级重阳节优秀满分

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候鸟的远走高飞,我们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金菊争艳,秋高气爽,金秋时节让人心旷神怡。此时,九九重阳节带着所有人对老人的尊敬与爱戴,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重阳节前夕,我和妈妈去了外婆家,想让她享享清福,一起来度过这个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快,放面!”我和妈妈在厨房里不亦乐乎,这不,我们正在做第一道菜——长寿面。我拿了一个鸡蛋,轻沿着锅碗一磕,蛋清和蛋白都流到锅里了。我又加入青菜,轻堆点肉末,撒点小葱。一碗香喷喷的长寿面就做好了。“上菜喽”外婆脸上的皱纹刹那间没了,而外公也笑的合不拢嘴。“外公外婆,这碗长寿面可是我亲手给你们做的,你们可要全部吃光光哦!”我调皮的说道。“好好好,只要是我外孙女做的我们都把它吃完。”不一会儿,妈妈便上了一盘松软可口的独具特色的重阳糕。这可把外公外婆乐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

我们还上了大闸蟹、西红柿鸡蛋汤……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因为还剩下一道重头菜——“寿比南山”!

我和妈妈先将准备好的葡萄、苹果、哈密瓜、橘子洗净、去皮,就开始做了。我先将哈密瓜分成四份,每一份我都将哈密瓜切成桃子的模样。然后我再分别刻上‘寿’、‘比’、‘南’、‘山’四个字,放在盘子的东南西北四个角,我再将橘子和葡萄分别加工了一下,它们俩一组合就成了一朵盛开的“花”。妈妈把苹果切成薄薄的以小片,把它切成爱心形,让它与“花”一起来当点缀。哇!我和妈妈做的水果拼盘还真不错!我立即把它献给了外公外婆,外公外婆的每一条皱纹上都荡漾着欢乐,笑得开心极了,津津有味地吃着我和妈妈的杰作,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外公外婆,这叫‘寿比南山’,祝你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好,好,每道菜都好。不错不错,你们的孝心我们都知道!”……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事情,我们不但要在重阳节上多帮助老人,给老人多一些心理慰藉,其实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老人,从点滴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让我们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个老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重阳节登高的作文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10月7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重陽节。这个节日是儿孙们孝敬老人的日子。

重陽节有登高的传统,我和爸爸妈妈在这天爬上了风景如画的安徽黄山,眺望笔陡的天都峰,在神奇险峻的飞来石下,打通了爷爷家的电话,送上了我节日的问候。远在宁夏的爷爷奶奶听到我的祝福以后非常开心。他们问我:“黄山美不美呀?”我笑着回答说:“很美,就是黄山非常的高,爬起来很辛苦。”爷爷鼓励我说:“要坚定自己的意志,人生就像爬山一样,不断攀登,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才能达到成功的山顶。”

我觉得爷爷说的很有道理。奶奶有心脏病,我在电话里对奶奶说:“你平时锻炼的时候,千万不要像我现在爬山这样用力,要不然心脏会承受不了的。”奶奶笑着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我听了以后心里美滋滋的。虽然重陽节不能回家看望爷爷奶奶,但是在电话里爷爷奶奶一定能感受到我的祝福的。

放下电话,我像一只轻快的小羊一样爬到了山顶,望着起伏的群山、浩瀚的云海,想着爷爷奶奶给我的鼓励,我要对自己说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教师节征文四号作品往事如烟

全文共 1273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节征文4号作品

往事如烟

李花朵朵报春归

海浪滔滔燕高飞

森森柳木吐新绿

乃是北国春景晖

小园牡丹催芍药

猪豚满圈戏相追

尾尾炊烟飘清野

巴山无雨***(后三字记不准了,不敢枉撰,且略)

乍一看,谁都会把这首诗当成一幅春景图,实际这是一首骂人的调侃之作,作者是我中学时的语文老师张**。

张老师辞世十多年了,工作之余,我常常想起他。他是一个很随和的人,脸上总是挂着笑意,高中三年,几乎没见他发过脾气。那时侯,我们最喜欢上的就是语文课,喜欢他的活跃的课堂气氛,更喜欢他在正课讲完后的那些古往今来的闲谈。曾有人批评他上课不严肃,但他教的语文课成绩总是全校最好的,别人也就无话可说。

现在想来,张老师的语文课确实不够严肃,按平常的眼光看来,甚至有些“出格”。那时侯,琼瑶和金庸、古龙的那些爱情、武侠小说正风靡校园,学校明令禁止我们看这些书,但同学们私下里偷偷摸摸的仍读的津津有味。在一节语文课上,张老师用了十几分钟讲完正课后,和我们大谈琼瑶、金庸小说,重点是我们没看过的。人物、情节、结局,他几句话就概括的清清楚楚。最后,他对我们谈了他对这些小说的评价:琼瑶小说里的人物是“职业恋爱者”,金庸、古龙小说里的人则是“职业打架者”。在这节课后,我们饶有兴趣的带着张老师的这些话再去读那些小说,不由得佩服他评论的透彻、到位。从那时开始,我们再读这类小说,也就由痴迷转而变为带着一种审视的眼光去读,开始学会用心去读任何书,读完后学着作出自己的评价。

有同学偶然知道了一个消息:张老师是市里为记者、通讯员而办的培训班的兼职教师。在一节语文自习课上,我们“戳穿”了这个秘密,要求他给我们也上节正经的“写作课”,张老师欣然应允。那次,他侵占了我们一节活动课的时间,连着讲了一个多小时,我至今记忆由心的有两段话,一是他给写作下的“定义”:把你想说的话写到纸上,把语言文字变成书面文字;一是他引用的古人的话,大意是文章以“气”为主,要作文,先“养气”。前者使我在心里把作文由功课变成了一件像吃饭、穿衣一样随意的事,但也有负面影响,我由此养成了一个随手写、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习惯,很少用心思去布局谋篇,真正的“随笔”。后者于我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文先做人。

我们曾想看他写过的东西,被他拒绝了,只是在给我们讲藏头诗时,曾举过上面那首作例子,是他读初中时,和一个同学开玩笑的。我从心里佩服他,一首“骂人”的东西也能写的这么雅,就默记了下来。

在衣着上,张老师很随意,却并非不修边幅。那时侯,大部分男教师都西装革履,惟有他,除了夏天一件深灰色短袖上衣外,其余时间总是那套干净整洁的深灰色中山装,领口寄得严严实实。三年里,我们只见他穿过这两件衣服,同学们心里少不得疑问。在毕业时的联欢会上,我们向他提出了关于他穿衣方面的“质疑”,张老师丝毫没觉得难堪,只淡淡一笑:“别人在镜子前打领带的时间,我能看好几页书呢。”

在我中学毕业后的第二年,张老师因肝癌弃世,那年,他还不到四十岁。

十几年过去了,好多任课教师和同学的名字我都记不准了,张老师的音容笑貌,却一直栩栩如生的印在我脑子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介绍荷花的说明文作品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日,新沙岛上的千米荷塘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The lotus leaves are infinitely clear, the lotus lotus is red."In summer, the kilometer lotus pond on the Shinka Island is a different landscape.

站在路边,远远望去,一大片绿油油的荷叶扑入眼帘。它们是翠绿的大伞,给小鱼儿遮风挡雨。它们是碧绿的舞台,青蛙们在上面歌唱、跳舞。它们是勇敢的守护神,荷花在它们的保护下显得更加的娇美。有的荷花还是花骨朵,总觉得里面包裹着一些奇妙的东西,有的荷花芽苞初放,像个腼腆的小女孩,有的荷花已经完全绽放,娇艳欲滴。那样粉红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在盛夏的烈日里,在盛夏的暴雨中,在盛夏清晨的微风中,在盛夏傍晚的下夕阳中,无时无刻都在展现它的美。

当你走进仔细观赏着粉红的荷花,你会发现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赤之一分则嫌红,极像一个亭亭玉立的仙子。粉红光滑的花瓣,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一池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微风乍起,叶影吹动,成了一幅活画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周敦颐对荷花的赞美。荷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其污染,这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媚。难道我们不应该如此吗?

诗《莲花》

朝旭粉莲美似仙,

晚曛碧叶形如盘。

淤泥不染出菡萏,

君子化身乃玉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生关于重阳节的500字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在,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位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今年的重阳节,天气格外的好,告别了许久的阴雨天气,迎着怡人的晨风,抬头望天,暖阳露出了笑脸,似乎也来赶趟儿,我们一大家人从四面八方赶到曾祖母家,陪她过重阳。曾祖母今年87岁高龄了,耳聪目明,身体硬朗。平时一个人住,每逢节假日,儿孙们都会赶回来看望她。

曾祖母今天可高兴了,看着满满的一屋子孩子,笑得合不拢嘴了。一会儿叫这个,一会儿叫那个,一会儿用手摸摸这个的头,一会儿用手摸摸那个的脸。曾祖母总是最疼我们曾孙辈。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也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她给自己添置新衣,总是拿儿女穿旧了的衣服穿;从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我们买零食,给我们零花钱。

中午,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完饭后,奶奶提议:我们曾孙辈的几个孩子给曾祖母捶背、洗脚,孙辈们给曾祖母收拾整理房间。接到任务后,我马上开始行动,在厨房里打了一壶冷水,放在灶台上烧热。然后拿出洗脚盆,把烧热的水倒进盆里,为了不烫着曾祖母,我用手试了试水温,小心翼翼地往盆里加冷水,直到水温合适。我赶紧把盆子端到曾祖母面前,蹲下身子,熟练地把袜子脱掉,把她的脚慢慢地放进水里,我:“水烫吗”?“不烫”。

曾祖母回答道。我卷起袖子,慢慢地给她轻轻地搓起脚来。她的脚又粗糙又干瘦,脚面上满是褶皱,脚底满是老茧,硬硬的。她一声不吭,静静地看着我把她的脚拨弄来拨弄去。猛然间,我发现她的眼睛湿润了,我相信:那是幸福的眼泪。

我给曾祖母洗脚,其他人也没闲着,有的给她锤锤背,有的给她揉揉肩。而他的几个女儿,则准备了精彩的节目:四姨婆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五姨婆跳了民族舞,大家唱的唱歌、跳的跳舞,好不热闹。曾祖母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影视作品观后感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以社会学的视角来理解《楚门的世界》,多数人都会首先想到符号互动论。无疑,就这部影片的内容来说,各个方面跟符号互动论的观点都是十分切合的。但是,在想到符号互动论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角色扮演的前提是必须得有一个“舞台”存在。这里所说的舞台就是戈夫曼所指的“剧场”。“社会机构好比一个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因此,这个“舞台”其实就是指包含所有角色的社会,具体说来,就是影片中那个叫桃源岛的小城。

认识到角色扮演的前提,就需要对桃源岛这个小社会的社会结构进行分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导演能够将楚门困在桃源岛那么多年,很大因素是因为这个社会跟真实的社会有非常大的相似度——能够满足楚门多方面的需求。只有当这个社会能够满足得了其成员在生存、人际交往、归属、发展等方面的一系列需求的时候,他才有存在下去的条件和基础。这跟功能主义流派的观点是较为一致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部分所组成有机体,每个部分各有其功能,这些部分的功能对于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都是不可或缺的。

按照结构功能主义对社会的理解,本文试图在桃源岛的社会结构分方面做出努力,从而尝试对“为什么Trueman起初对自己被骗浑然不觉”、“Trueman如何发现自己被骗的”两大问题做出解释,以更深刻的理解影片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重阳节日记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又到重阳,我还没有彻底的老去,但衰老是终究会到来的盛宴。曾经在这个多彩的世界走过,那是怎样的奇妙!

史铁生在地坛的余辉中感悟生命,不论生有怎样的艰难,它都是美丽的,为什么不能善待自己、他人,怀着美好的心来感念上帝的恩赐?

经历心灵上极度的绝望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狭隘、幼稚、可笑,但这也是我的财富,它至少教会我如何坚持下去。

人生的易老让我懂得珍惜,珍惜不是挥霍,不是现在俗务中疲累,而是对心灵的释放,心若不自由了,哪里还有自己的天地。在这个日益繁复的剧场里,总要找准位置。而天既然难老,就更要把自己放归,像鸟一样冲破风雨飞翔,像草一样在茫茫草海中自在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重阳节的作文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重阳节。一大早,我就和父母、爷爷奶奶、弟弟一起准备了去楠溪江野餐的工具。

当我们到达楠溪江时,我们选择了大树下的一个空地作为野餐的地方。爷爷教我怎么造炉子,奶奶教我怎么生火。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把炉子架起来了,点着了火。爷爷居然在一旁笑了,奶奶拿着镜子在我面前晃了晃。原来我点火的时候脸被熏成了“张飞”。

野餐后,我们去乘竹筏。在竹筏上,我问爷爷奶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奶奶冲我笑笑,显然奶奶知道。奶奶看着爷爷说:“你爷爷当然不知道,他只是一匹大马。”。爷爷偷偷朝我眨了眨眼睛,冲我做了个鬼脸,这是明明知道的。

过了一会儿,我的目光转移到了一个人多的地方。一些人在河边玩耍,一些人在享受美味的食物,一些人在享受温暖的阳光,一些人在玩耍。在小溪边,我还捡了几块五颜六色的石头,形状各异,非常漂亮。

我真的希望每天都有一个假期,每天都能和爷爷奶奶度过这样快乐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好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谐音,所以人们认为这天是个特别值得庆贺的日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青年必须履行孝敬老年人,爱护老年人,赡养老年人的义务。因为“九九”与“久久”是“但愿人长久”的谐音,所以规定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为“敬老日”。这给重阳节赋予了新的内容。

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年糕等,这些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一难忘的重阳节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还有几天就是九九重阳节了。我趁x假期期间想亲手为爷爷奶奶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陪他们过个快乐的重阳节。

做点什么呢?我思前想后,后来爸爸说做重阳糕啊,不过有点复杂的,你去小区卖早点的叔叔那学下。吃完午饭我就立马去店里学习,只见糕点店的师傅正在忙着,还有几天就重阳节了,他们家重阳糕的卖得很好,我就站在一旁认真的看着,一道道工序我看花了眼。这时一位叔叔对我说:“小朋友这个太难做了,你还是做点简单的吧,这个要技术的”。

我回到了家,爸爸问怎么了?"叔叔说重阳糕难学的。”妈妈听到了说:“做饼好了,简单又美味”。这主意好,因为之前妈妈在做饼的时候我有这一旁看过,我倒挺感兴趣的。妈妈很快帮我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米粉,南瓜,紫薯,白糖。我按照之前她做的方法先把南瓜和紫薯洗净放锅里蒸,15分钟蒸熟了,先把南瓜泥白糖和米粉搅拌均匀,那颜色黄黄的真好看,然后再把紫薯糖和米粉搅拌均匀,紫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全部拌好我开始学妈妈的样子做小饼了,捏来捏去就是不圆,也学妈妈在紫色的饼上加上黄色的眼睛和嘴巴,黄色的饼上加上紫色的眼睛和嘴巴,做成了笑脸的形状。全部做好下来开煎饼了。这时妈妈说爷爷奶奶年龄大了,牙不大好,蒸着他们吃。妈妈的心真细,不是她提醒估计这饼爷爷奶奶也吃不了了,10分钟后爱心饼热腾腾的出锅了,我把它们装进盒子里迫不及待的给爷爷奶奶送去。

爷爷奶奶听说饼是我亲手做的,一人拿起一块品尝了起来,连连夸赞我:“小乐乐你做的爱心饼既好吃又好看,棒极了!”只见他俩笑得合不拢嘴,我在一旁也自得其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以后我要经常给他们做好吃的,经常陪他们出去走走玩玩。

最后衷心祝天下所有的老人身体健康,幸福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重阳节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重阳节,又是老人节,也叫登高节。今天爸爸妈妈打算带我去看望姥姥。

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姥姥家。刚到那儿,我就立即叫了一群伙伴来玩耍。玩得正开心时,一个小伙伴问大家:“今天是老人节,你们都为老人们做了什么?”有的人说:“我帮姥姥洗碗。”有的说:“我帮奶奶拖地。”还有的说:“我帮爷爷扫地。”……大家都异口同声地问我:“你帮老人做了什么?”我一听,羞红了脸,赶紧跑回去帮姥姥做家务。回到院子里,院子里有数不清的叶子落在了地上,还有一些碗没洗,小狗更是随地大小便。我想今天有不少活可以干了。我先去洗碗,不一会儿就洗得干干净净,我心里美滋滋的。接下来,我又去扫院子里的叶子,扫了一会儿,我就累得全身无力,满头大汗。这时,我才明白姥姥有多辛苦。最后,狗狗的大小便该清理了,在远处看,就那么恶心,走到近处,更是臭气熏天,但我还是鼓起勇气,捏着鼻子,清理狗狗的大小便。

姥姥回来了,我被姥姥表扬了一番,心里是那样的甜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重阳节话孝敬作文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身边生活着许多不论是幸福快乐,还是孤独寂寞的老人,他们都是在奉献中度过了几十年的人。他们的脸上写着沧桑,心里总有或甜或苦的回忆。儿女们依旧按月往家里寄钱,哪知钱并不能抚慰老人们那颗疲惫的心。他们正体验着儿女们未体验到的、不能想象的孤寂,他们太需要精神的安慰了。

对于老人的苦衷,我们应该用心去思考,时刻提醒自己要常回家看看,有的儿女虽然给老人带去了高级的营养品、华丽的服饰、可口的水果,可这些仍然不能唤起他们内心的欣慰,因为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个,而是做儿女的能常回家看看他们,能和他们说说心里话,更应该有耐心地倾听老人们的心里话,因为做子女的有义务让他们过一个快乐的晚年。

重阳节将至,但凡我们再繁忙,也要抽出一点时间回家和老人吃个团圆饭,或给老人去个电话来表达我们的孝敬之心。细细想来,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是多么牵挂,乃至我们上学参加工作后,父母依然是时刻惦念着,犹如我们惦念自己的孩子一样牵肠挂肚,而我们很多时候把父母的这种牵挂和嘱咐视为唠叨,往往不加认可,这多让老人伤心啊!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至今,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时刻记着曾经为我们万分辛苦劳动多年的长辈,并给他们真诚的心灵的抚慰,这也正是他们需要的,不要总是一个电话就把老人打发了。尊老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过去父亲教育孩子,做子女的只有恭听的份儿,如果这时候祖父出来说话,父亲得立即退到一边。这虽然有点封建的意味,但长辈教育晚辈,总是根据他过去的经验,认为有不妥之处才说的,而恭听的本身,就包含着感恩的意思。现在当然没有一个做父母的会对子女作这样的要求了,但完全不把老人放在眼里,把老人的意见一律视为迂腐,出则嘭然一声、扬长而去,入则高视阔步、旁若无人,总也不能算是合理的吧!

当然,老年人也自有其弱点,例如思想理念相对比较陈旧。我们说尊老,并不是要求青年人唯老人之命是从,而是要重视他们的意见,尊敬长辈的身份,有问题也要在平等的基础上讨论。《孝经》上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可见在古代也是提倡父子之间通过讨论明辨是非的。并且又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这更进一步阐明了跟父母讨论问题,是在爱和敬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对他人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尊敬老人,不正是我等立身处世的基础吗?在老年人面前,只有浅薄的人才会妄自尊大,一些口出狂言,嘴无遮拦的青年人,是不是应该有所启发呢?

尊敬老人,不管在什么社会,都是应该保持的美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小学生重阳节400字日记素材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中国人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的老奶奶们在县村里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上丰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丽。“九”包蕴着长久,吉利,祝福老人们延年益寿,健康。“九”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重阳节它又可以称为茱萸节、菊花节,甚至“野餐节”。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奶奶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孙子孙女的应该陪自己的爷爷奶奶出去到郊外。

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生写九月九重阳节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王维脍炙人口的佳句,也是重阳节最好的代名词。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在这一天里,人们通常都要……

“哎,登高,我怎么没想到呢?”妈妈一拍脑袋,说道,“我们带奶奶去爬山吧!”

“好好好!我跳了起来,正好我们也好久没出去活动活动了!”

经过一番准备,我们出发了。

“真热闹呀!到底什么事情啊?”我伸长脖子,企图望到那人海的尽头。

“吴山庙会,”奶奶说着,指了指路边的一块牌子。

这时,只听妈妈在背后冲我喊道:“喂,别落下,快上山吧!”

“来了来了!我忙喊道,“奶奶,我们走吧!”

“走吧!”

……

“哎,那是什么?”我望着绿荫中的一个雪白的小巧身影,感到万分惊喜。

“是……

“对,就是鸽子!”我叫了起来,连忙买了袋鸽食拉着奶奶来到了喂养区。

“奶奶,你敢拿手喂它们吗?”

“这有什么不敢?你看我”只见奶奶拿起几颗放在手上毫不畏惧的伸了出去,几只可爱的信鸽低下头来,啄食着奶奶手上的玉米粒。奶奶脸上浮现出了笑容,她脸上那岁月的刻痕,此事仿佛也减少许多。不知这一群圣洁的天使使她想起了什么呢?是自己曾经的年轻岁月?还是……

重阳节,敬老节,思乡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描写快乐的重阳节小学生

全文共 1090 字

+ 加入清单

九月初九两阳相会,俗称“重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这个节日,都会让我想起家乡的亲人和朋友。 Meeting the yang on the ninth day of September, commonly known as "Chongyang",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my country.As the saying goes, "Every time I think of my relatives", every time I get to this festival, I will remind me of the loved ones and friends in my hometown.

我最喜欢在家乡过重阳节了。重阳节前一天,孩子们都会闹着父母亲或奶奶做桐叶粑吃。从山上摘来新鲜的梧桐树叶,洗净备用,把花生米、腊肉、香肠等各种配料炒得香喷喷的,捣碎后和上一点野菜、红糖,裹上面粉,捏成糍粑形状,放入桐叶中包好,捆实,或蒸或煮,即可使用,滋味甜糯绵软,香气扑鼻,叫人难忘。

过去我的家乡很穷,桐叶粑要在过节过年时才能吃上一回两回。而且多用野菜做成,很少有包肉的。如果哪个小孩运气好吃到了包肉的桐叶粑,别的小孩准得羡慕死。记得有一次过重阳节,奶奶用野菜活着一点面粉做了些桐叶粑,特意把其中一个裹有鸡蛋的桐叶粑留给了我。我捧在手中,尽管心里馋得要命,却舍不得一口吃完,生怕这次吃完了,下次就没有了,想留着慢慢品尝。

谁知就在这时,家里的狗窜出来一口就把桐叶粑叼了去。我又气又急,追着狗打,奶奶看见了,也一边骂狗一边想把桐叶粑抢回来。可人哪有狗快,一会儿狗就叼着桐叶粑无影无踪了。我伤心地大哭起来。奶奶安慰我说再给我包一个有鸡蛋的桐叶粑,可翻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也没能再找出一个鸡蛋来。那一年的重阳节,我眼泪汪汪地坐在桌边,和大人们一起吃着粗糙而难以下咽的野菜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可现如今不同了。短短十几年,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电了,山村的黑夜亮如白昼;修路了,家乡不再贫穷闭塞。为通电通路这事,乡亲们可乐坏了!专门在宽敞的柏油马路上敲锣打鼓地庆贺了一天。现在过重阳节,桌上不但有鸡鸭鱼肉,连“百事可乐”等时髦的饮料也上了桌。桐叶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现在的桐叶粑不再只有难嚼的野菜,而是各种里馅,各种样子应有尽有,味道好的不得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为了读书求学,我已离开家乡来到了吉首。可每当我吟到王维写的这首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家乡的重阳节,想到重阳节那令人回味的桐叶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七年级九九重阳节话题作文实用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吃糕的风俗。

传说,在很早以前,在一座高山下住着一个庄户人家。户主人是个为人忠厚的庄稼汉。一天傍晚,他从地里回家,路遇一老先生。老先生对庄稼汉说:“九月初九,你家里要遭灾。“他一听,吓了一跳,说:“我没做坏事,怎么还有大难呢?“老先生说:“天有不测风云,好人难免受灾,在九月初九前,你要拣草木少的高地方搬家,越高越好。只要照我的话做,就可以避灾。“老先生说完就走了。

九月初九清晨,庄稼汉依老者的话领着家人刚爬到一座山顶上,就见家里房子着起火来,越烧越大,山脚下和山脚中一片火海,幸亏山顶周围全是光秃秃的石头,才没烧上来。

庄稼汉全家九月初九爬山登高避灾一事,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到了第二年九月初九,一些人惟恐灾难落到自己家里,就往高处搬家,登高避灾。可是,住在平原的人家怎么办呢?另外,九月初九年年有,一年搬一次家,也折腾不起呀,后来,有人想出一个办法。九月初九做糕吃,“糕“、“高“同音,以吃糕来表示登高消灾。从此,重阳节吃糕的风俗流传至今。

前几天,是“九九”重阳节,又是一年一度的老人节,我也要行动起来去登山去敬老!

这一天我被上旅行包就去登山了,哎咻!哎咻!好累呀!就算是减肥了吧!晚上会到家我帮爷爷奶奶干活,为他们倒水,爷爷奶奶笑了,笑的那么灿烂.那么爽朗,我的心里甜极了。

哦,原来敬一次老是那么开心的呀!以后我要天天敬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重阳节的作文300字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快到,老师让我们星期天帮助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一些孤寡老人做些事,我就开始行动。

星期天,我早早的起床,我把作业做完后,便开始想:帮助谁做什么事呢?突然,妈妈想出一个好主意。妈妈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帮隔壁的爷爷、奶奶扫楼梯呀!”我立刻赞同妈妈的说法。我拿起扫把开始扫楼梯,妈妈说:“扫楼梯的时候,人要站在上面往下扫。”我照着妈妈说的去做,好不容易才把楼梯扫干净。妈妈拎过来一桶水,我问妈妈干什么?妈妈说:“扫完后要用水冲一下才干净。”于是,妈妈就把一桶水洒在楼梯上,看着那水从楼梯的第一阶滚到第二阶,从第二阶滚到第三阶……就像瀑布一样,漂亮极。

到下午,楼梯上的水干,我想隔壁的爷爷、奶奶看见,心里一定很高兴,看着扫干净的楼梯,我的心里有一丝丝的甜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