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国崛起观后感百度文库精彩20篇

担当的本意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责任,是一种情怀,担当是义务,是一种态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大国崛起观后感百度文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4484

作文

141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观看完从百年沧桑大国崛起之后让我们深刻的觉得身为当代大学生,应清楚的认识到中国不会自己崛起,而是需要国人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从现在开始,我要从自身做起,用新的态度,新的行动肩负起时代赋予我的使命。我为生长在中国而感到骄傲,它值得我们一生去奋斗和努力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进步,它要求我们每一个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爱好和平。当代大学生代表着青春、活力、希望和力量,我们更应该继承前人的拼搏精神和优秀品质,提升自我,为中国崛起之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看大国工匠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547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劳模大会的召开,是对我们一线工人的充分肯定,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崇尚劳动已成为我们劳动者永不消失的荣耀。

九十年代起,中国经济大潮汹涌澎湃,使大多数人产生了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好多年轻人都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要么经商做生意,要么考公务员,使得我们制造业一线年轻技术工人严重断层。

抓质量要一丝不苟。“大国工匠”中的几位高级技师,生产的都是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一批质量要求相当高的产品,如有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坠落、高铁可能脱轨,轮船可能沉没,这些产品要求的是100%的保证质量。我们的干部和职工在平时质量管理中动不动就是“差不多”、“还凑合”,这些词都不能用在我们的质量管理中,我们的产品质量也要求是100%。这就需要我们的一线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要一丝不苟,想办法、动脑子,把质量确确实实提上来。我们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机械制造业的品牌不是靠广告宣传能换来的,是靠过硬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从用户的口碑中换来的。我们全体员工要时刻把质量放在心中,不合格的工件坚决不入库,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出厂,要有持之以恒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把产品做好,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不断地发展壮大,大家才能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未来的高级技术工人会大有作为。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已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粗放式的发展,过度依赖于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也使得中国的制造业量大而不精,因此,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要转型升级,就必须有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再先进的机器也是通过人制造出来的,没有能人产品永远也不可能升级。我们企业过去是生产中小型产品为主的企业,我们的部分职工过去只是制造小型产品,现在升级为制造大型数控产品及生产线,这些都要求我们的一线职工要提高自身素养,学习先进技术,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过去的生产一线工人是最底层,现在的生产一线工人是最顶层,尊重知识、崇尚劳动,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望全体职工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提高了,你才会大有作为。

请大家看一下“大国工匠”这个报道,向全国各行业的优秀技师学习,大家会从中受到启发的。希望全体一线职工勤学习,肯钻研,爱岗敬业,在不久的将来,很多人都会成为百圣源的工匠,成为中国的工匠。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在节目里,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更多观后感作文推荐:

1.看天河观后感

2.看影片天河观后感

3.观看电影天河观后感

4.观看史来贺观后感

5.观看卒迹观后感

6.蜕变观后感汇集

7.观看天河观后感

8.看南京南京观后感

9.看武媚娘传奇观后感

10.真爱观后感500字汇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

全文共 1203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从历史课本上知道了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苦难深重的灾难史。内部军阀混战,国土分崩离析,向列强割地赔款,国人任人屠宰。

但是,心中一个疑问始终没有解开,为何大多数战役或战斗在人数数倍于敌人的情况下,却一溃千里。如九一八事变时,关东军才一万九千人,东北军十九万,但是三天就丢了沈阳,一周丢了辽宁,两个多月东三省沦陷?七七事变时,日本华北驻屯军我们统计为八千四百人,日本自己统计为五千八百人,而宋哲元一个军十万人,但是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华北就沦陷?

还有,在南京大屠杀中,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为什么就不知道反抗,任日本人屠杀?造成了三十万中国人被日本人屠杀的惨案?我常常在想,这么多人明知道自己是死亡的命运,为什么不去反抗一下呢?就是踩过去,也会踩死很多日本人啊。

今天,观看了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将军的《从百年沧桑大国崛起》,终于找到了答案。

一、没有国家认同感,换一句话说,也就是不爱国。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上万民众居然在旁边麻木观战,觉得外国人是跟皇帝打仗,这事跟自己无关。见联军久攻不下,居然有人向敌人告密,说护城河下没有设防,引导联军从此路攻入北京城;三元里战争中,民众居然向敌人提供粮食、蔬菜。没有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御敌,却甘当看客,甘做汉奸走狗。国人如此麻木不仁,如此没有凝聚力,国焉将不亡!

二、集团性精神沦陷和人格沉沦。在国民政府中,不泛一大批有识之士和精英,但接二连三地出现了汪精卫、周佛海、陈公博等叛国大汉奸。在台儿庄战役中对日取得大胜的某将军,转眼却投敌成了汉奸。杨靖宇将军接连被身边最亲密的得力干将出卖,最后落入敌手,壮烈牺牲。在当时的时局中,仿佛所有的人都没有了精神,没有了人格,有奶便是娘,整个中国大地仿佛成了盛产汉奸的土壤。

三、懦弱的国民性格和麻木不仁的国民思想。进入近代以来,国人逐渐重文轻武,在性格上便没有剽悍的精气神,一个个成了文绉绉的书生,以如此精神怎能抵挡住嗜血成性、如豺狼虎豹帝国主义的进攻呢?!在很多屠杀中,刽子手指定杀谁,中国老百姓便引颈待宰,而且很多还是让中国人把中国人绑住杀死,民族精神沦陷、国家气节尽亡到如此地步。

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14年的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把蒋家皇朝赶到台湾岛上,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扬眉吐气。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力非常虚弱的情况下,出兵鸭绿江,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联军,终于让帝国主义认识到了中国不再是百年前那个虚弱的中国了。

今天的中国,我们的GDP达到1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战略导弹、航空母舰、歼20等一大批高、精、尖武器井喷出现;钓鱼岛、南海巡航硬碰硬美日,壮我国威军威。所以,中国这头巨龙早已经苏醒,正在伸展已经强大的四肢,傲视全球。

虽然,我们的社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中华民族早已经自立于世界民族东方之林。

我热爱我的祖国,我以做一名中国人而倍感骄傲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国崛起观后感日本

全文共 1343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日本,或许很多热血的中国青年都会想起中国被其欺压凌辱的那段不堪回首历史,为何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民勤劳智慧的中国会被一个只有弹丸之地、曾经蒙昧落后的日本欺压半个世纪之久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看了大国崛起之后,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我们和日本的差距是在是太大了,我想在教育和民族精神方面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文化教育方面

在传统文化方面,我发现中国人对于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重视,国学的流失就是一个典例,难道传统文化就仅仅是是那晦涩难懂的之乎者也吗?其中的忠、义、孝、信的精神有几个人能用心去读懂、吸收!国人对于传统的文化的盲目抛弃我非常不解,日本人都能学习孔子《论语》发扬国学,中国人自己为什么那么漠视自己的优秀文化呢!日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从来都不抛弃自己的文化,现在的日本学生见到师长、学长都会礼貌的哈腰问好,而中国的学生有几个能做到呢?另外,他们对自己文化的保护能力也实在是值得钦佩。

对于近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也是如此,在中国人还在麻木的生活时,日本已经站在自己的门口把工业革命的先进科技成果大胆的引入国内,并积极接受西方的文化,在日本人看来,文化没有国界,只要是能为我所用的都是好的,而我们的泱泱大国却盲目的排斥着外来的一切文化,最终导致自己的落后。

另外,中国教育的无能与黑暗也同样令人担忧,一个高考不知将多少有偏科的天才挡在了大学门外,看看现在大学里进来的学生,虽然不乏好学者和有志青年,可更多的都是为了混一张文凭了事的!我们的严进宽出与外国的宽进严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这么多年中国都没一个诺贝尔奖?这不能说和我们的教育毫无关系吧。

在文化侵略方面日本也非常在行,虽然站在中国人的角度,这是卑鄙、不道德的,可是从中间独立的角度来看,日本的确做得非常到位。对于从几年前的日本电影在中国的风靡到今天各个乐团“日流”的来袭有几个中国人意识到了这就是文化侵略呢!这种侵略使多少中国孩子崇拜日本文化!有使多少人想生在日本!

民族精神方面

中国人崇尚中庸无为,这样的民族精神让国民天生就容易屈于强势不敢反抗,对于统治阶层,这样的精神就变成了对内逞强对外屈服的劣根性,从我们屈辱的历史并不难看出这一点。而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这是一种近似武士道的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也是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主因。德鲁克与吉田茂人为认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 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这不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而当今的中国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这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普遍心理。与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相比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差距?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大国崛起观后感结尾

全文共 3378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部挺有深度的记录片,详细记录了520--年来,9个超级大国崛起历史!我想,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从骨子里希望我们的祖国能够迅速崛起,成为那第10个超级大国!在看到别国历史的时,免不得,我们会看看自己!我们离崛起还差了什么东西?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崛起!

1>西班牙 2>葡萄牙

这两个以牙齿命名的国家,无疑是开启了西方国家重新认识这个地球的大门。他们的国土面积虽然小,但是凭借海洋迅速成为了当时世界的超级大国!中国曾经也有这样的际遇,只是当年的郑和带领着大船队,只是去宣扬我泱泱大国的实力的!宣扬过后,就回来了,啥事都没干!而西班牙和葡萄牙却是带领着坚船利炮,掠夺着各地的财富回去建造他们的帝国!

比较不能理解的是,中国人从来都是对领土扩张不遗余力的!当年我们的祖宗就打到了欧洲!但是我们的祖先怎么就没想过用海军去侵略别国呢?如果那样的话,世界的历史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可以说,我们失去了让我们延续世界中心的机会!要知道,那个时候,那些所谓的西方强国,可是还胎毛未尽,连净化都还没有完全呢!

3>荷兰

荷兰的成功是一个注重商业贸易的结果!一切都已商业利润为重,其他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似乎都无所谓!他们对政治似乎毫无兴趣,而只关心自己的生意能不能做得成,需要交多少的税收!

当年,西班牙占领荷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遇到半点抵抗,荷兰人就俯首称臣了!后来西班牙人宣称,荷兰是西班牙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他们也毫无异议!当西班牙人派来总督,当他们的国王的时候,他们就马上顶礼膜拜了。。。。。。

但是,当西班牙人提出上重税的要求的时候,荷兰人就不干了!他们马上揭竿而起,奋起反抗,把西班牙人赶出了自己的国土!

然而,当他们夺回自己国家主权的时候,却没有人有想过要成立自己的政府和国家。他们做了让现在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去英国请求英国的女王来代理管理他们的国家。但是,当后来他们发现英国人比当年的西班牙人更加的剥削自己的时候,他们又起来反抗了。

荷兰人注重资本,注重商业,已经超过了其他的一切了。当年他们驾驭船队来到中国,为了可以和中国人做生意,三叩九拜地去晋见中国的皇帝!而同样的事情,诸如英国,葡萄牙之类的其他国家,却不肯低下自己高昂的头颅!

荷兰人说: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那一点微不足道的尊严,又何足挂齿!

荷兰,同时还是第一个发行股票,和成立银行的国家呢!(以前,还真不知道呢!)

当然,我们的国人也有如此“深明大义”的重商之人。但是我们似乎做得有点过了,或者偏离了主线。

4>英国

英国,无疑在世界现代史上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虽然,这个国家远离大陆,却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宏图伟业,完成了工业革命!英国,从某种意义上,与欧洲大陆的国家显得格格不入,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就如当今,欧洲都在如火如荼地欧共体,实行统一货币的时候,英国的英镑依旧我行我素动。。。

英国的政治体质无疑也是非常特殊的!这其中都有很多可以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让我印象非常深的就是那个光荣革命了!她通过了非流血的方式,实现了社会制度的更替。这个应该是可以值得我们借鉴的。

5>法国

法国,是一个非常有独特魅力的国家!其文化曾经影响全欧洲,让整个欧洲的人都以说法语为荣;其铁蹄也踏遍过整个欧洲,亦将其政治思想传遍所有所到之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国促进了许多国家的社会进程!当很多国家处于封建,城邦国家的时候,拿破仑的铁蹄一把扫平,迅速介绍到了现代的思想风潮!这其中就包括促使了德国的统一。

法国是一个革命不断的国家,曾经出现过n个帝国,n个王朝和n个共和国!连近代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人民公社都是出现在法国,虽然,很快就破灭了!

法国是一个极其注重思想的国家,敬重思想家,艺术家!相比,看看我们的国家,似乎在这方面欠缺得太多了!至少,我没有看到我们有什么可以值得我们永远称颂德思想家!我们没有哲学的存在,因为目前根本不存在这片土壤!

6>德国

对于德国,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无庸置疑,德国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国家!但是,这是有理由的!

曾经的四分五裂,多达300多个小城邦国家,到最后的最终统一,成就了成为军事和经济大国的基础!统一对于一个国家是如此的重要,犹如现今的中国!诚然,我们一直在努力促成国家的统一,但是步子似乎稍显得慢了点!

当年德意志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就说过,在通过和平的方式统一国家的途径失败之后,通过战争和流血的方式,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我们在处理国家统一的问题方面,有时候是否有点显得太懦弱了?后世应该会给一个公平的评价!

德国强大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对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视!和现今中国,还不能真正贯彻义务教育相比,在德国实行的是终身免费教育,如果不接受教育,反而会处以惩罚!如此重视国民教育的结果,就注定了德国领导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经济强国!

德意志亦是一个非常懂得自我反省的民族!承认自己所有战争是犯的错误,赔偿所有应付的补偿!对于日本一直在修改教科书磨灭自己的侵略历史不同,无疑德国将自己在世界大战的历史真相大书特书,更能得到世界民族的认同!在这一方面,台湾就做得不够地道了!最近似乎也在向日本人学习,干起修改教科书不得人心的那套了!

7>日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是亚洲国家中的异类!就目前来看,日本是唯一一个亚洲的经济强国,当年的军事大国!

翻开日本的近代史,有着近乎和中国相类似的遭遇!她也被西方的列强侵占过,也签订过诸多不平等的条约!日本的民族,是一个尊敬强者的民族!所以,在承认自己不足的同时,将西方的一套东西快速地搬到了本国,使国力迅速地得到了提高!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在美国打开日本门户的仅仅二十年后,日本就用同样的方法打开了邻国朝鲜的门户,成为其殖民国!

不得不承认,日本创造了很多的奇迹!切不说,她脱颖于亚洲诸国,一枝独秀,位于世界强国之林。单看看,日本在二战失败后,从一片废墟,又迅速崛起上,就可以看到日本是多么的可怕!

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强国之梦,也每天铭记着日本给予我们的痛苦国难。但是,我们要知道,只有我们真正的强大,才能让他们对我们俯首称臣!(有点政治意味很浓的意思,但真的就是这个道理!)

8>俄罗斯

说到俄罗斯,准确点说是前苏联,那可是我们的老大哥咯!

对于这个国家,中国对其有太多的感情了!她一直都走在中国的前面!比中国早进入社会主义,比中国早实现工业大国的梦想,比中国。当然,也比中国早结束社会主义事业!哈哈!

苏联曾经的成就,绝对是整个20世纪最大的奇迹,也是让曾经中国的领导人一直顶礼膜拜的!

他们如今的失败,正好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路在我们脚下,不知道我们会如何继续走下去,又会走成如何。

9>美国

如果说,两次世界大战摧残了世界的文明,那么她唯一成就的,就是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了!

美国绝对是一个靠发战争财的国家,20世纪依靠战争使自己强大,到了21世纪,依旧依靠武力在全球建立自己的秩序,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

当我知道地球是圆的时候,我曾经把地球一分为二,一边是中国,而另一边就是美国。现在想来也许很可笑,但那是美国在我心中时候的第一印象!即使,我都不知道美国代表什么,亦或是在哪里!

也许我们对美国的霸道一直都嗤之以鼻,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无视她的强大!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19和20世纪如此,21世纪又何尝不是如此!她就是有这种牛气来指责别人的私事!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快速让我们自己强大起来!让吃过我们肉,喝过血的人,都加倍偿还。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在也正在乖乖得做一个学生,汲取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但是,青出于蓝的事情,从来都是必然的事情!等到那个时候,就是我们说话的时候了。希望我还能看到那一天!呵呵!

回顾与深思其他世界大国崛起的过程,是希望可以从中看到我们自己!

曾经的我们,亦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崛起这个词语并不恰当,更适合的应该是复兴!而这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亦是我们成天在说,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的!

在20--年的春节,我一口气看完了《大国崛起》这部精彩的记录片!之所以看,是想了解历史,更是希望我们的祖国也能够复兴!希望若干年之后,我再回来看自己这篇文章的时候,感到更多的是欣慰!希望中国可以让大国凑足那十大哦!

作为一个对现实生活的现象有些不满的我们,才是真正希望中国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大国崛起观后感结尾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葡萄牙跟西班牙,考航海了解地球,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却在战争中挥霍财富,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世界舞场上第一场大戏落幕。

“小国大业”,“大国崛起”,荷兰这个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的地方,如何撑起“大国”二字。荷兰的崛起,是通过进一步将地理大发现的潜力进步一步发掘。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现代社会的转型,走向了工业革命。当亚当·勒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撑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国市场。

路易十四将法国的启蒙教育得到了普遍传播。拿破仑用武力方式将法国带向了欧洲巅峰。然而武力不能维持这一切。在后来戴高乐带领下,恢复了往日光辉。

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他是一位好总理。在二战中被杀的二百五十万多犹太人中,没有一位是他杀的,但是他下跪了。什么是大国?敢于负责任的,能给国内人民带来幸福,也给国际社会的跟平与发展带来福祉的国家,才能堪称大国。

盛田昭夫说坚持而成功的索尼,凝聚了日本这个国家的精神!

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都是好学,重视教育的人。使俄国出现了大批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知识分子。正是在他们的思考中,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

列宁,是一个很成功很成功的人。很敬佩他,他保护了人民,也吸引了哈默、福特等外国投资者。苏联经济逐渐复苏。又在斯大林的五年计划的带动下,使苏联成为了苏联强国。

美国的崛起,在我眼里是一个奇迹,从五月花号上的一百多名的英国人到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世界第一强国。跟美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离不开。

看来,这些国家的崛起都有几个共同点。有对外扩张的历史,都曾经称霸世界,都经历过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都在教育、工业、科技等某一方面有过突出的表现。再看看中国,要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大国。我想,中国能不能称霸世界,这不重要。能不能成为工业、科技强国,这不重要。中国,这个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能这样存活到现在,本就是个奇迹了。我想,中国一定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大国重器观后感范本

全文共 2185 字

+ 加入清单

引导语: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大国重器观后感范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国重器观后感(一)

"农业是立国之基,工业乃强国之本。"《大国重器》,一部记录新中国工业崛起的长歌史诗;《大国重器》,一帘见证中国工业创新裂变的长廊画卷。这股从民族工业血脉中迸发出的最强音在11月的深秋,划破寂静的夜空,向全球昭示中国民族工业的全面崛起。

作为中国首部工业纪录片,《大国重器》以其惊艳的恢弘画面、先进的创新实例在徐工集团引起了强烈反响。6天的时间,300分钟的精彩连续,画面、配音、明星产品、技术创新、人物故事等等,都成了徐工集团连日来最"热门"的话题。在人才公寓、在职工餐厅、在车间一线,《大国重器》让徐工人再次看到了民族工业创新的实力,也更加坚定了振兴中国工业的使命。"我们从一个小摊位到全家族震撼亮相,不仅仅是量的提升,更是核心技术质的超越。"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技术中心任印美激动地说道。在徐工研究院,科技研发人员更是集体"抱团"观看,时而安静思考、时而欢呼雀跃。"《大国重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装备工业的巨变,让我们又一次直击徐工核心制造的雄厚底蕴,身为徐工人,高兴啊!"徐工铲运机械事业部张涵在微博上第一时间晒出了自己的感受。

在《国之砝码》中,徐工王民董事长那句"在世界工程机械的最高顶峰上,我们必须要有位置"激荡着所有徐工人的内心。话语背后,是中国装备制造人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突破。在技术创新的这片沃土上,徐工一直深耕创造,不遗余力。大型技术研究中心、核心零部件实验室等。从当年的蹒跚学步到今天的世界第一,徐工已将技术创新的基因深植全球,依靠先进的技术创新,国际大佬对徐工的技术垄断被一一冲破。

放下镜头里的精彩,我们更要看到中国工业的未来。"大国重器"向"强国重器"的迈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技广度、创新高度、核心深度是中国工业留给徐工的"万亩技术良田".深铸强国重器,放飞强国之梦,中国制造再创新高;智领技术先机,成就国之大器,徐工创造风华正茂! 大国重器观后感(二)

期待已久的电视纪录片《大国重器》终于在中央台二频道播出了。身为一个长期在一家机械行业纸媒体工作过的退休人员,看过第一集之后,便心潮澎湃,无限感慨,禁不住大叫一声"好"!

这一集讲述的三家重型机械设备制造和总承包企业,大胆创新,勇于拼搏,敢于和全球顶级对手同台竞争,攻占世界技术高峯的成功事例,有力地说明了装备制造业对繁荣经济和实现"民富国强"的中国梦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每个细节都散发出凝聚民心、激励斗志的正能量。片名为《大国重器》,实际上也在宣示着装备制造业乃国民经济甚至整个国家的脊梁,堪称"强囯利器"、"富国金器".

瓮福集团的故事很有说服力。他们不但战胜全球十七家强势竞争对手,成为世界最大的沙特磷肥选矿厂总承包方,取得巨大的成功:过去十年在国内造化肥、卖化肥总共赚的钱,比不上这一个项目。还把其"无水氟化氢"专利技术以1.2亿美元的好价格转让给了南非。这里有个小挿曲很有趣:初次谈判时,瓮福开价1亿美元,并明确表示"言不二价".南非不甘心,整整花了一年时间满世界搜寻,最后不得不回到谈判桌前,比原价增加20%,以1.2亿美元成交。原因无他:这是独家研发的专利,而专利本来就是无价的。同样动人的是,振华重工研制生产出20层楼高的港口岸桥后,不但直销到美国迈阿密和欧洲某些国家,还逼退了这类产品的名牌老厂韩国三星、德国克虏伯,美国更惨,()他们的市场份额从70%直降为零。看了这些故事,能不为之动容、为之狂喜吗?此外,湘电集团、振华重工研制的矿用超常装载力自卸车、钻井深度达一万米的全球技术水平最高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全球最大的5兆瓦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世界难度最大的钢结构桥、每台造价高达30亿元人民币的海洋石油铺管机,也都由于质优价廉,纷纷落户澳大利亚、美国、丹麦和阿联酋。这也同样令人不能不击节叫好,高呼"快哉"!那些客户可都百般挑剔,狂气得很,倒退几十年,哪会正眼瞧一下中国产品!

毫无疑问,这些企业的老总和成千上万名掌握"缄默技术"的设计、生产人员,都是民族英雄、国家功臣。十分遗憾的是,片中的瓮福集团、湘电集团、振华重工竟然都名不见经传,他们的掌门人何浩明、周建雄、管彤贤也都生疏得很。由此想到,我们的主流媒体应该调整思路,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宣传力度,扭转"重文体轻科技 ( 装备制造业应视为大科技的一部分 ) "的国民心态。至少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片中何、周、管几位老总对国家乃至人类的贡献比任何一位星姐星哥绝不会小。莫说文体,就连人们普遍认同、张口闭口的"高精尖新",也都要靠机械装备来实现,忽视机械装备,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

还想多说几句。我以为,大力宣传装备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开展这方面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比过分关注军事装备更好,更有利于国家形象。因为第一,任何尖端武器都是机械装备的产物。人们对清末列强轮番入侵,往往只强调洋人的"船坚炮利",却看不到其深层原因是他们拥有远比当时的中囯先进得多的装备工业;第二,军力毕竟隐蔽些为好,而工业装备则尽可以大张旗鼓地宣扬;第三,武器终归是为害人类的破坏力,最终难免叙利亚"化武"的下场,而科技竞争,则是你追我赶,共同进步,合作共赢的。

[大国重器观后感范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最新大国崛起观后感

全文共 1457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七周的毛概课上,助教给我们放映了一部纪录片--《大国崛起之美国》,影片描述了美国从一个殖民地到一个独立的国家,再到现在的世界超级大国的过程,影片平淡而真实,没有多大的跌宕起伏,个人观点也不多,可以说是原生态地向我们展示了美国崛起的全过程。看完影片,再对比中国,我有很深的感触。

影片大概是以时间为主线,先记录了英国对当时属于殖民地的美洲大陆增加税负,从而使矛盾激化,引发了人民的反抗,最终爆发美国独立战争,13个州签署《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成立,这里主要介绍了华盛顿。之后又记录了美国历史上的又一大战争--南北战争,记录了奴隶制在美国的湮灭,简单地介绍了林肯。之后又介绍了美国自西向东扩展领土,照搬欧洲技术,鼓励创造发明。还介绍了奥兰多〃罗斯福反垄断,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还有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等。

以上是影片的主要内容,下面我谈谈我自己的感悟,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美国精神”,所谓“美国精神”,可以用“通过奋斗,实现个人理想”简单概括。在我看来,美国精神对美国人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众所周知,今天的美国是强调个性化的,这也是美国精神的一种体现。这样一种精神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是相当重要的,我认为,国家的崛起可以分解为人民的自立自强,美国精神是一种及其独立自强的精神,这对其前期发展尤为重要。再加之其独立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种精神一直实用于今日。这一点对于中国,我认为可以宣传,但要适可而止,因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美国是相差极大的,我们不能因为学习别人的东西而丢掉了自己的内涵。中国人讲“和”,这看起来似乎是与美国精神水火不容,但我觉得也不尽然,因为人是一个矛盾体,在一个人的骨子里可能存在多种特质,只是它们对一个人的影响在不同时候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批判地接受美国文化,借鉴美国精神,而用之来提升和充实自己。

其次,我对美国的“创新”也挺有感触的。美国由照搬欧洲技术到后来的自主创造发明,确实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这里不是简单的量变而引起的质变,而是美国的政策所向。美国抓住了工业革命的时机,鼓励自主创造发明,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把专利权写入宪法,这点燃了全体人民的创造热情,很喜

欢影片中的那句话“专利制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这一点之于中国也是有些许借鉴作用。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没能赶上工业革命的黄金期,但美国那种鼓励自主创造发明的做法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鼓励自主创造发明不是纸上谈兵,要让人民看见政府是在动真格,才能激发起人民的热情与激情,要知道,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

最后,美国抓住了发展机遇。美国的机遇就是战争,战争之于其他国家或许有一些利益可图,但它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大的。而美国凭借其进退自如的地理优势,频频参战,从中捞取利益,而其损失,无疑是小之又小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是一次劫难,而对于美国来说,却成了一次天赐的发展良机,之后的美国,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这一点对于中国貌似没有多大的借鉴意义,其实不然。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诚然。但美国的这种毫不畏缩,善于抓住机遇的思维方式还是值得我们一学的。

今年正好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其实中国的崛起也挺值得人们深思的。各个国家的崛起都受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国际环境、社会因素等的影响,各个国家的崛起都有自身独有的模式,也难评孰优孰劣。在这里我不是崇洋媚外,而仅仅是对这部纪录片的真实感触。中国做得挺好的,但师夷长技,也许我们以后能够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国工匠观后感

全文共 283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xx期间,央视新闻频道推出了名为《大国工匠》的系列短片,讲述了8个普通劳动者的故事。

这8个人虽普通却又不平凡。说他们普通,是因为他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都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迹,也没有什么绝世的发明创造,在茫茫人海中毫不起眼的一个身影;说他们不平凡,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使他们成为了行业中的领军人物。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孟剑锋,錾刻技师,北京工美集团技工,国家高级技师,他的錾刻产品成为了国家级礼品送给外国元首。

顾秋亮,年近60的老工人,练就了手眼神功,装配技术精确到“丝”级,“蛟龙号”潜水艇玻璃窗的组装非他莫属。

胡双钱,中国商飞总制造中心高级技师,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技师,大飞机的一些零部件须手工磨造,只有他能完成。

高凤林,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焊工,国家高级技师,航天飞船发动机焊接的不二人选。

周东红,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捞纸工。捞纸是宣纸制作众多工序中最关键的一环,直接影响宣纸的质量。众多书画名家点名要周东红做的宣纸。

张冬伟,掌握了一手焊接的好技术,LNG船上“缝”钢板,钢板之间严丝密缝,浑然天成。

宁允展,高铁研磨师,南方四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他从小受父亲影响,喜欢捣鼓机器,后来到职业技术学校就读。为保证高铁在安全的前提下高速运行,高铁车轮的关键部位需要手工研磨,这工作就由宁允展来负责。

管延安,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工程首席钳工。海底遂道中防水工程至关重要,作为关键部位的防水阀安装是重中之重,直接决定隧道工程的成败,容不得半点失误。管延安就是防水阀的安装工,是这个关口的把关人。

这些人虽然从事的工作不一样,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称呼------技术工人,也有着共同的特点:勤奋、钻研、敬业,喜欢不断地挑战自我,挑战极限,都努力把产品做到极致完美,把工作做到零失误。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各自领域中之所以成为领头羊,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作用,主要靠的是自己的一双巧手和一双慧眼,靠的是千锤百炼之后形成的炉火纯青的独门技术。

据介绍,这些能工巧匠们,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34岁,没有一个人拥有大学学历。他们只是从父辈或长辈或职业技术学校那里学来的基本技术,打下了基础,然后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以不服输的精神,甘做冷板凳,挑战自我,精益求精,最终青出于蓝胜于蓝。但就是这些个技术工人,竟然成为了航天、潜艇等高端技术产品里不可或缺的一员,甚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分。

小到一张纸,大到潜艇、航天飞机、海底隧道,这些技术工人用自己精湛的技术,为那些伟大作品的诞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介绍,如果没有这些人精湛的技艺作支撑、作保障,那些大小产品都不会成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技术工人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以航天飞机为例,它的设计师无疑是令人敬佩的,是他们用智慧设计出了这样伟大的作品;能工巧匠们生产出了合乎标准的零部件,并将各零部件装配成功,把设计师的伟大构想变成了现实,他们同样也是令人敬佩的。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最终产生了奇迹。

遗憾的是,在中国,这样的能工巧匠太少了,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在国内,能完成他们那样的技术活的就没有几个,有的竟然是独一无二,别无他人。偌大一个中国,十三亿人口,岂非咄咄怪事?我们在给这几个人点赞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做进一步的思考呢?

在我国,有着传统的人才观------“学而优则才”和选拔人才的方式------考试。人们衡量人才的标准就是看他考试的分数,而考试考的大多是理论知识,从古代的科举制到现在的初考、中考、高考、国考(公务员考试),概莫能外,分数决定一切。在狭隘的人才观指导下,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由来已久,教育资源严重倾向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长期处于陪衬的地位,反映在学校教育上就是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轻动手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普通院校培养了数量庞大的学生,每年的毕业生以百万计,以致于我国人才济济,人才库里人满为患,个个自诩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每年的各种招聘会上,“本科生满操场,硕士生满礼堂,博士生满走廊”就是真实的写照。另一方面,相比于以培养理论人才为主的普通院校,以培养技术工人为主的职业院校就显得格外冷清,有的基层学校几乎断炊。学校门庭若市与门可罗雀,众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与技工荒,两者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体上,工人是跟脏活、累活联系在一起的,收入相对较低,因而职业声望不高,社会潜意识里,工人跟人才是沾不着边的。嘴巴上谁都说成才的道路不止一条,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是社会分工不同,但骨子里没几个人真正乐意被别人贴上“工人”的标签,就算是在工人的前面加上“技术”两个字。

正因为如此,在国内目前的大气候下,我们的教育造就了无数的高分低能的学生,满肚子墨水,考试考得不错,讲话也头头是道,但是让他弄出一件像样的东西来就很困难,依葫芦画瓢还吃力,更别说发明创造了。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有挑肥拣瘦的原因,更多的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以至于出现了大学生“回炉”职技校的现象。理论固然重要,没有人怀疑理论的巨大指导作用,但如果实践跟不上,想到了却做不出来,动手能力差就会成为整体工作的那块短板,成为工作向前推进的瓶颈,导致事倍功半,使工作严重滞后,甚至会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望洋兴叹的尴尬境地,功亏一篑、无功而返。

据报道,发达国家都有个共同点,就是注重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匠,为制造业等提供了充足的技能型人才。基于对技能型劳动者的重新认识,今年五月的第一周,我国举办了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李克强总理力推“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央视也推出了《大国工匠》等影片,凡此种种,都是对唯学历论、文凭至上等偏激观念的一次强力纠错,是对劳动光荣的一次宣示,是对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肯定。只可惜,这远没有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工人几乎还是体力劳动者的代名词。

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看过了影片,觉得很惭愧,自己虽名为专业技术人才,混迹于知识分子行列,但终究也属眼高手低、光说不练一类,自觉也是个夸夸其谈而无实际贡献的人。跟那些个能工巧匠们相比,啥都不是,那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啊。

曾几何时,新闻节目里领导们的行踪占据了半壁江山,娱乐明星走马灯似的亮瞎了观众的眼,荧屏里充斥着无病呻吟的大小剧作。今天,早已被伟光正所麻木的我,却被《大国工匠》里的那群普通人感动了,他们素面对人,不加粉饰,不矫揉造作,一脸真诚,让人看到了久违的真实。在世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不分亲疏尔虞我诈的今天,在浮躁、虚伪、拜金的世俗浪潮中,他们没有随波逐流,这样的选择似乎有点不合时宜。惟其如此,他们的淡泊名利,他们的敬业、执著和坚守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在此,我要为《大国工匠》里的英雄们赞一个,为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奉献着的匠人们赞一个,为央视关注普通劳动者,高瞻远瞩,推出如此接地气、如此正能量的节目赞一个。

[大国工匠观后感2017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国工匠观后感

全文共 156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央视新闻推出的一档《大国工匠》节目,讲述了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震撼而又感人的故事。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2.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的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錾刻大师-孟剑锋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也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零失误,他的标准是追求零失误。

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顾秋亮,被誉为两丝钳工。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大国工匠》观后感

4.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5.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允展,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

6.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

7.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

8. 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他在工作时,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感谢学院领导组织的这次观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而在学习中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知识,我们要不断地进步,争取做好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美国为话题的作文:大国崛起美国观后感

全文共 17883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的成长与崛起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看过《大国崛起》美国篇的小伙伴别忘了写一篇观后感哦!以下是yjbys网作文栏目小编为你带来的《大国崛起美国观后感》,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

大国崛起美国观后感(一)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作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的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这是《大国崛起》中关于美国的开场白。却也很好的将美国的崛起概况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个大国的崛起要有独立的主权,要有人才,要有法律,还有创新与名族精神。

“五月花”号的到达无疑改变了美洲大陆上这片神奇国度的命运,从此美国有了不一样的景象。太多的苛捐杂税让殖民地人命不堪忍受,最终决定反抗,真正的转变之路开始了,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签署了《独立宣言》,规定“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自由权生命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的签署无疑开启了美国独立的新篇章。从此美国又向崛起迈进了一大步,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才会有强大的希望。从此美国的独立战争就爆发了。在华盛顿的领导之下,经过八年的战争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无疑美国是一个有着各方面人才的国度,它拥有四个非常了不起的总统,分别是创建国家的领袖乔治·华盛顿、起草了《独立宣言》的托马斯·杰克逊、解放了黑奴的亚伯拉罕·林肯以及带给美国稳定的西奥多·罗斯福。这些杰出的政治家在美国的独立解放、稳定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现在的美国还存在着种族歧视但是第一任黑人总统的诞生似乎又的一次证明了美国以其独特的名族魅力,正在向世人说:世界第一的位置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美国同样拥有出色的发明家和企业家,在欧洲掀起工业革命的时候,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它日后走进千家万户,开创了一个时代;福特发明了流水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塞缪尔·施莱特引进的纺织机拉开了美国早期工业革命的序幕。美国还拥有非常出色的作家,塔贝尔对掩藏在财富背后的社会黑幕的。

美国同样拥有开创世纪先河的法律,联邦宪法制定者不惜笔墨,对立法权的组织、分配和运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大书特书,甚至将在后来其他国家宪法制度中的似乎属于议会内部议事规则的规范,也不厌其烦加以精心构筑费城制宪者对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作程序的设计,真正是精雕细刻,用心良苦。表现在宪法文本上,与其说它用词简约,毋宁说它在实体规则上适可而止,而在程序规则上字斟句酌,绸缪唯恐不周。因此,才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占全文篇幅一半以上的精细而复杂的国会会议规则体系,。在华盛顿的组织下召开了制宪会议,总统制共和国首开先例,并且让美国拥有了自己的宪法,界定了个人州政府以及联邦在经济运行之间的分工,使得各种分工都明晰化,且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解放了黑奴,签署的《宅地法》让更多的人拥有土地,让更多的人拥有解决生计的机会。

西进运动为很多爱冒险的人提供了机会,为不爱冒险的人提供了创造新生活的可能,使得人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地方安定下来。西进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繁荣提供了安全保障呢。西部大片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以及地底下储藏的巨大财富,吸引着成千上万人奔赴西部。再加上为了鼓励开发,政府宽松的土地政策也促进了西部的开发,使西部农业迅速发展。

在西进运动中,人们根据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在俄亥俄州到密苏里中部平原地区,建立起以小麦为主要产品的农场主的边疆,使这里成为“世界的面包篮”。从密苏里河流域到西部落基山之间山丘起伏地带,成为美国的肉食供应基地。远西部加利福尼亚等太平洋沿岸发现金矿后,成为矿业边疆,进而这里的农业、工业、商业、银行业、交通运输业发展起来。南部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发,成为“棉花王国”。

成千上万劳动群众征服自然的壮举构成了西进运动的主流。拓荒者生活异常艰苦,但艰难的生活培养了他们勤勉、坚韧不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西进运动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土地,还给人们提供了发财致富的机会,使人们有机会表现出勇气和坚强的意志。这种生活铸就了美国人鲜明的个性:粗狂、无拘无束,但富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他们雄心勃勃、胸襟开阔,富有创造力;他们崇拜个人奋斗,乐于助人;他们追求民主,追求财富,放眼未来,时刻准备着出发去追求更美好的前景。

西进运动彻底改变了美国的面貌: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大批资本主义农场建立起来,西部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原料、出口产品和国内市场;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满足了工业发展的需要,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西进运动还培育了美国人民的拓荒精神,特别是美国在西部大开发中所体现出的不畏艰苦、不断寻找新的土地、新的财富的牛仔精神、边疆精神,后来成为美国人乐观开朗、勇于开拓、探索不止的民族精神。

美国的崛起之路看似不长,但是同样透露了其艰辛与不易,今天回看美国的崛起,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因为是管理学的博客所以说得只是一些我认为与管理有关的东西。

大国崛起美国观后感(二)

大国崛起之美国篇分为了两集,新国新梦和危局新政。对于纪录片的具体情节已不必赘述,以下所写乃是观看该片后对于美国文化的些许片段的思考。

提到美国,我们会联想诸多,诸如美国梦、自由女神像、Michael Jackson、Hollywood、NBA等等。如今,美国元素正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年轻人对美国更是推崇备至,无限向往。我们打小就知道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我们同样疑惑于既然是如此年轻的国家,又怎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变得这般强大,到现在我渐渐感觉年轻正是这个国家的优势,没有历史沉淀的同时更没有历史包袱,这给了美国人充分的发展空间,因为无论怎么做,他们终将创造历史。而我们自己却时常嘲笑别人是没有历史的民族,夸耀自己的民族有多么深厚的历史底蕴,殊不知历史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了多少的伤害,每一次王朝的更迭无不是建立在人民流血牺牲的基础上的,频发的战争使人民苦不堪言,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故事我们已不知听过多少次。而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更是禁锢了一代又一代人,甚至在辛亥革命之后都能发生袁世凯称帝以及张勋复辟这样的闹剧,而军阀(实际上的“土皇帝”)割据混战更是达到数十年之久,可见封建思想对民众毒害之深。如果一味追怀属于历史的荣耀,我们必将停止不前,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太多,自明清开始我们的科技发明一直停滞不前,渐渐落后于西方,我们发明了指南针和火药,而西方列强却靠着指南针驾驶着军舰用火炮轰开了天朝的国门,此时的贵族们也许还在观看缤纷的烟火。

谈及美国无法回避众人皆知的美国梦,这在众多的电影中都有所体现。美国梦是一种理想,一种情愫,无数世界各地的人涌向美国,希望在这个机会众多的国度获得成功。事实上这些移民大都得以成功,因为他们足够勤奋。因此美国梦还包含着进取独立的精神。

我觉得美国最值得推崇的是其科学技术与教育。人类工业史上的诸多发明均来自美国,有我们熟知的生产线、飞机、电灯、电话、计算机等等。在20世纪策划了著名的三大计划即曼哈顿原子能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科学研究方面,美国学者获得了大量诺贝尔奖。我们国家已经是世界制造业中心,现在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而这一过程无疑是漫长的,所以重视科学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在美国,教育制度尤为完善,教育发展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水平极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学,诸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这六所高校每次的世界大学排名都能进前10。美国的其他许多院校也有很强的竞争力,在世界排名前500大学中,美国占168所,前20名中,美国占17所。每年都有许多世界各地的大学生慕名前来深造。而在中国,虽然教育体系比较完整,但关于教育制度弊端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已进行多次,却没能得到理想的结果。至于高等教育,中国的高校虽多,但真正有竞争力的却在少数,大学课程难以联系实际,使得学生面向社会时普遍面临众多困难,因为他们在大学根本学不到多少有用的东西。

美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其核心是通过个人奋斗、个人自我设计,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美国公众注重成就,仰慕英雄,有深厚的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积淀。美国人有很强的成就意识。成功是所有美国人的追求,是诱人的前景,前进的动力。他们坚信,一个人的价值就等于他在事业上的成就。一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各类明星,成了新时代的英雄。他们个人奋斗的过程和结果,成了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参照系,父母教育子女的活教材。

如何成为大国,或者说大国之谜是什么,单一的因素肯定是错误的,应该有很多的因素,诸如要有凝聚力,重视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善于学习但决不简单模仿。

成为大国后,大国间的较量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我不相信所谓的中国人的劣根性,那是对自己盲目的否定,是妄自菲薄,只能说我们的国民素质亟待提高,而途径是唯一的,那就是注重教育,培养真正的人才。

大国崛起是一部难得的好片,关于大国的讨论永远也不会停止,至少在国家这一概念消亡之前不会中断,而我所希望的唯有中国真正的崛起。

大国崛起美国观后感(三)

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名英国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遵照登陆前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清教徒开始了在新大陆上自治管理的生活。

100多年后,由于英帝国强行增收印花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并在1787年制定了对美国发展影响深远的成文宪法,建立起中央政府。

此时,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拿过欧洲接力棒的美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美国快速发展,但制宪会议上悬而未决的奴隶制问题,最终在1860年导致了一场内战。林肯总统带领北方打赢了这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渐壮大。在政府推动下,历时一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成果斐然。

此后,爱迪生将美国率先带入电气时代,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

这个年轻的国度已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头。

自由竞争,使得美国迎来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金年代。一大批垄断性的大公司、大财团相继出现,第一家托拉斯集团—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但问题很快显露:垄断导致中小企业倒闭,机会平等丧失;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劳资矛盾激化。美国人开始反思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

1901年上任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顺应进步主义的思想和社会的要求,通过反垄断和立法保障工人权益等方式,开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干预经济的行动。

随后,福特生产线的诞生、电气时代一批新技术和发明的出现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订单,进一步壮大了美国经济。

1929年,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来临,美国损失惨重。煤矿经常发生爆炸事故,工人超时加班现象严重,政府职能部门腐败贪污,自然环境为工业污染所破坏,食品搀假影响人民健康,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加大了政府管理经济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步走出困境,也由此开创了看得见的手(政府)和看不见的手(市场)共同作用于经济的混合经济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

这可以说是美国全部的历史。

美利坚合众国创造了一个人类建国史的奇迹,在短短230年的时间从一个被英帝国奴役的殖民地到成为驾驭全世界的“超级大国”、“世界警察”,美国的探索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很宝贵的经验。我觉得美国的崛起存在两个转折点:一个是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另一个是危局新政。

独立战争,是美国人“捍卫理想”的杰作。只有将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美国人的反抗成功了,他们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并在1787年制定了对美国发展影响深远的成文宪法,建立起中央政府。同时,他们掌握了自己的经济命脉,不在依靠英国的扶持。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美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飞速发展。

南北战争,是以工业资产阶级民主派为代表的北方与农奴制庄园主为代表的南方之间的斗争。美国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也不是一个所谓人间的“极乐世界”。伴随着其高速发展的,是对黑奴惨无人道的剥削、对于印第安人几近疯狂的种族灭绝。农夫之子林肯带领北方打赢了这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自强不息,解放黑奴,统一国家,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渐壮大。

危局新政,那是指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及其后的罗斯福新政。当年美国人的生活可以说是极其悲惨。这个时候,罗斯福总统站了出来。他实行的新政以凯恩斯的理论为基础,美国的政府经济干预是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而绝非如计划经济那样凌驾于市场之上的模式。应该说,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出现的经济危机不过是当年全球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之余,产能过剩导致的一次自我调整。防佛一个小儿在青春期迅速成长的阶段,如果运动过度而又营养补充跟不上的话,容易缺钙抽筋。罗斯福总统不过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了社会一剂强心针和一点钙片。罗斯福总统的名言是“我们最大的恐惧是内心的恐惧本身”。我觉得,体制本身的问题不大,是人的内心恐慌情绪导致了股市的大抛盘进而影响了整个经济形式。当然,罗斯福总统的“钙片”:加大政府公共建设财政投资以拉动经济的做法也确实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美国崛起的整个过程中,美国精神从始至终都贯穿着。

自由竞争、平等权利、冒险精神、创新精神。

我觉得,自由平等精神是美国的核心。不同于中国几千年来的勾心斗角,早期移民的美国人大家能坐下来谈,达成共识。这是自由下的自觉。美国人崇尚自由,强调平等,所以对于垄断大企业,罗斯福总统毫不留情的下手,因为它们妨碍了其他人的自由竞争的权利。

美国人似乎天生具有冒险精神,西进运动就是及其典型的例子。也正是由于这种精神,美国人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把财富繁荣带到全国各处。

创新精神,无疑是美国人又一个武器。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带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带来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得整个世界的财富成倍增长。除了爱迪生,还有很多人在创造发明,而美国人对专利的保护也早早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头。

虽然直到今天,美国国内仍然有着诸如“种族歧视”、“社会贫富差距”等等问题。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无视她的强大。

反观中国。现在仍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伴随着中国经济近乎于神话般的高增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掩盖的某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逐渐凸现出来。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对我们能否实现现代化,能否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度重要的意义。

“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要学的不仅仅只是科技,还有很多很多。碍了其他人的自由竞争的权利。

美国人似乎天生具有冒险精神,西进运动就是及其典型的例子。也正是由于这种精神,美国人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把财富繁荣带到全国各处。

大国崛起美国观后感(四)

如果帝国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略带贬抑的名词的话,那么把它用在美国的头上,我觉得有必要加以一定的修饰,那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可惜的是,在央视的《大国崛起》系列片里,由于当局意识形态的局限性,美国篇和苏联篇一样都令人失望。用西人的谚语说就是:BEAT AROUND THE BUSH,不得要领。

《大国崛起 美国篇》中有两个重点:其一,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其二,危局新政。

现在当朝者在讨论到中国的台湾问题时,常会援引美国南北战争为例来阐述统一的正当性,所以央视的编导们当然也要不遗余力地浓墨重彩描绘一下该事件。不过,人们常常忘了美国南北战争双方的特征是以工业资产阶级民主派为代表的北方与农奴制庄园主为代表的南方之间的斗争。双方各自代表的阶层在历史大潮中此消彼长的特点才是最后成败的关键。回想当年美国脱离英国的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成功,而时隔百年在美国内部的南部独立战争却失败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统一战争或者独立战争都可以以民族统一国家统一的大帽子来代表战争的正义性与否,关键的问题还是双方政权各自代表的阶层和行政经济运作方式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中国人都期盼中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然而统一的蓝图是如何描绘的呢?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给了我们明确的启示。强大如英国者,不能阻挡美国的独立。强大如南方军者,也不能阻挡美国北方军的统一。独立与统一,谁是谁非?历史老人告诉我们:只有民主的,进步的,代表新经济发展方向的体制才有资格统一或者独立。独立或统一,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而绝不是某些肉食者或民粹主义或民族主义式的呐喊所能决定的。大陆若不自强,最终将无法阻止台湾的独立。

讲到危局新政,那是指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及其后的罗斯福新政。央视的编导们口沫横飞地描述了当年美国人的悲惨生活:煤矿经常发生爆炸事故,工人超时加班现象严重,政府职能部门腐败贪污,自然环境为工业污染所破坏,食品搀假影响人民健康,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当那个被采访的美国问题研究专家讲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发现了她脸上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是的,她羞愧了。在她讲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觉得她应该和我同样想到了:这些,80年前发生在美国的这些,不正是现在正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着的事情么?只是,不能说,也说不得。那位教授只好在面对采访的时候,尴尬地露出一点羞愧的笑,然后继续向老美开炮。有趣的是,编导们的画外音出现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一片繁荣,所以美国人也要学习苏联老大哥。弦外之音是:老祖宗之法,也曾经辉煌过!可惜,错了,又错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的新政以凯恩斯的理论为基础绝对不是苏联计划经济的那一套,美国的政府经济干预是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而绝非如计划经济那样凌驾于市场之上的模式。应该说,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出现的经济危机不过是当年全球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之余,产能过剩导致的一次自我调整。防佛一个小儿在青春期迅速成长的阶段,如果运动过度而又营养补充跟不上的话,容易缺钙抽筋。罗斯福总统不过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了社会一剂强心针和一点钙片。罗斯福总统的名言是“我们最大的恐惧是内心的恐惧本身”。我的理解是,体制本身的问题不大,是人的内心恐慌情绪导致了股市的大抛盘进而影响了整个经济形式。当然,罗斯福总统的“钙片”:加大政府公共建设财政投资以拉动经济的做法也确实起了巨大的作用。至于苏联则不然,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抵御能力在前文我曾表述过我的看法,就不再这里继续赘述了。

还有一个有趣的话题是关于“垄断”。美国篇里长时间讨论美国洛克非勒石油公司等托拉斯垄断问题,阐述的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后期发展出来的垄断企业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其中,采访了钱颖一教授,他的观点一针见血:垄断的问题并不在于垄断的财富积累本身,而在于它影响了人们自由竞争的平等机会之权利。“自由竞争”“平等权利”这些字眼,有意无意地出现了!所谓的苏联式的国有大企业,大银行,大电信,大邮政,大交通系统,难道不正是一种国家式的大托拉斯么?这样的社会组织形式又给普通的消费者经营者们带来了什么?如果说,美国托拉斯影响的是平等竞争的机会,那么苏联式国有大企业影响的就不只是平等竞争的机会,而却是对私有财产的野蛮掠夺和消费者权益的漠视乃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下降。如果说罗斯福新政对于垄断托拉斯大企业开刀是美国式资本主义经济脓疮爆发的一次自我疗伤,那么所谓优秀的“苏联式社会主义经济”走上的国家垄断的道路又是怎样的一个奇怪的南辕北辙!人所不欲,则施于己?实在是有趣之极。

开国元勋,不留恋高位毅然挂冠离去的GEORGE WASHINGTON,他属于美国!

农夫之子成为总统,自强不息并解放黑奴统一国家的ABOLAHAM LINCOLN,他属于美国!

两次把人类从濒临灭亡的世界大战中解救出来,并在战后帮助无数国家建设民主经济的那个国家,就是美国!

在列强中把中国的庚子赔款退还中国兴办学校与医院的,肩并肩协助中国打败日本的主要国家,那还是美国!

在这样一片开放的,聚合全球各肤色人才的热土上,还有什么样的奇迹不能发生?美国,依然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并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最先驱。或许,人类永远没有最完美的制度,但在过去100年里,美国,是当之无愧的全世界最伟大的帝国。

大国崛起美国观后感(五)

美国早在是英国殖民地时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到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教育环境甚至都强过今天的北京市。 殖民地时期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北部几个殖民地以麻省(Massachusetts)为代表,特别重视普及教育,当局曾于1647年发布法令,规定市镇中只要有50户居民就应设立一所小学,于是市镇学校在北部兴起。这种由地方当局办理、干预教育的做法,超过了其宗主国--英国的教会办学的方针,一举奠定国民素质的优势!

在这个世界,凡是受过教育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的《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我们热血沸腾地听着这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声音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美国还有一个伟大之处,那就是《宪法》所标榜的以教育培养国家公民。为了普及教育,他们先是采用了英国的兰卡斯特导生制。1818年兰卡斯特本人还应邀到美国宣讲导生制。英国式的教育不能满足这个新国家对教育的要求。1843年,贺拉斯• 曼(Horace Mann,当时任麻省教育厅长)考察德国,才引进了当时普鲁士的教学制度,同时大力宣传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欧洲教育家的思想,美国各地的小学遂开始采用西欧最先进的教学制度。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 它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二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当今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由此而来。工农学院初办时,由于众多贫苦学生求学其中,曾被讥为"牧牛娃学院",在高等教育的"平民化"方面大大领先于欧洲。事实证明,穷人的对财富的渴望远远高过富人子弟!这就为美国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知识人才,当他们对财富的渴望的欲火被点起,那就是火山,那就是海啸,那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

南北战争以后,公立中学本来是兼顾学生升学与就业两方面要求的4年制综合中学,由于此时学生逐年猛增,准备升学者日少而准备就业的日众,所以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公立中学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不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了工业中学,1888年明尼苏达州首创农业中学,此后各种职业中学不断大量涌现。欧洲人由于世俗观念而不喜欢职业中学,以"生来平等"为信念的美国人则没有这种历史包袱。职业中学造就了一批实业家和发明家,第一架飞机的发明家莱特兄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了90倍。当时的口号是:"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到1918年时美国高中已发展到2万多所,而12亿人口大国的中国到1998年才有1万多一点的高中。由此可见,美国的高效率、高技术、高产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进的教育。今天,美国基础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教育的口号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各州都将40%的税收用于教育。上世纪80年代垄断着大约70%左右的专利发明,70%以上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奥运会奖牌总数第一。

“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计划,美国动员了8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与了这项再造青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们总结战后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汲取美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成果,打造21世纪新的美国人。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这是就是时代的差距!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大国崛起美国观后感(六)

15世纪,欧洲人哥伦布发现了一片新大陆。从此,欧洲各国的移民蜂拥而至,一个个殖民地相继出现。到18世纪,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起13个殖民地。而美洲大陆北部的美利坚合众国,正是由这13个英属殖民地开始的。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尽管美国只是从属于英国的一个殖民地,但英国的管理却是表面化的。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殖民地需要依赖于自我的管理。虽然会受到来自英国的监管,但他们还是相当自治的。那北美的英属殖民地的这套自我管理的运行体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1620年,一百多名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乘坐一艘叫“五月花号”的船只,开始了前往美洲新大陆的航程。在“五月花号”即将登上北美大陆之前,船上41名成年男子在甲板上签订了一份契约,这就是《五月花号公约》。公约规定,船上的人到达北美新大陆后,自愿结为一个民众自治团体,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团体利益的公正法律、法规、条例和宪章。全体成员保证遵守和服从。《五月花号公约》在美国的历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因为它可能是第一次,在没有任何监管之下,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决定要形成属于自己的社会和政治性契约,并用他们所认为的公平法律来实行自我管理。

另一方面英国人比较重视对于商业的控制,而不是对于领地的严格监管,这使得北美殖民地能够在英国一定程度的控制之下,同时形成自己的政府。自治的管理系统使得美国人能够参与管理社会,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享有独立的权利。虽然在这样的管理体系下,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并不差,但是大英帝国的不断扩张,使得财政入不敷出,于是决定在北美殖民地增加税收,以化解财政危机。向北美殖民地征收的税收是由英国议会通过的,而英国议会中并没有殖民地的代表,这就背离了《五月花号公约》中最根本的原则。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诚信,而在当时美国民众的心里,《五月花号公约》是他们同管理者签订的一个契约,一旦一方违约,另一方势必会起身抗议。于是矛盾开始激化。

1775年4月19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划破了纯静的天空,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这天,一支英国军队与北美殖民地马萨诸塞州列克星顿镇的民兵发生冲突,枪声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史称“美国独立战争”。

1776年7月4日,13个英属殖民地联合签署了《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大英帝国的统治,组成美利坚合众国。这一天,被确立为美国的独立日。《独立宣言》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虽然一个国家诞生了,但是守业比创业更难。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去管理这个初生的“稚儿”。事实也证明了战争换来的独立,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于是,在宣布独立11年后的1787年,来自各州的代表终于在费城坐在了一起。他们要在这里协商新国家的未来。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制宪会议开始了。来自各州的代表们对如何建立一个有权威的联邦政府、同时又能充分保障个人自由这一难题进行了激烈的争执和辩论。最终在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形成了。

宪法对美国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它把美国从一个殖民地,从受制于英国商业限制的经济体制,转变成一个可以保持经济长期发展的体制。从此,这个新国家不仅有了统一的政府,还有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统一的税收。在经济的运行上,则直接采用了英国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为了改变当时美国经济明显落后于欧洲的状况,美国的联邦政府还从欧洲搬来了金融和财政制度。这一时期,还有大量移民带着欧洲工业化进程的成果来到了美国。这一切都为美国早期的工业革命的序幕奠定了基础。技术上的进步不仅为领导者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也使美国呈现了大好的前景,并以此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移民,这为美国在短时间内开垦荒地提供了劳动力。所以虽然美国的工业革命起步稍晚,但其速度和力度却超过了欧洲。而这一切是全国人民有着共同目标齐心努力的结果。同样的道理,如果企业员工能够上下一心,为一个目标奋斗,那么不管前方有多大的困难,都一定可以克服。

1862年,就在南北战争期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著名的《宅地法》。它点燃了美国人到西部去创造未来的巨大热情。此后,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以及来自各地的移民,开始大规模地进入这片区域,开辟这里的土地。已经推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在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从而使美国的发展从东部沿海的狭长地带向更广阔的西部腹地延伸。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领导者能够给予员工需要的奖励措施,就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但是要谨记奖励措施一定要是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否则奖励反而会成为员工工作懈怠的原因。

“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这是制宪代表们一致通过的一条款项。联邦政府用专利制度保护了发明人的权益,同时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这就是他们需要的奖励,找对了方向,所有人的积极性就能最大限度地被激发。

自从1894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之后,美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高速的发展。在这样的时期做总统,或许应该是一件爽快轻松的事情。但西奥多·罗斯福却从上任的第二年开始,实施了一系列政府监管经济的措施,尤其限制了托拉斯的发展趋势,打击了托拉斯。这一举措使得市场的平等又再次出现,特别是在美国,自由的选择以及平等的机会,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哪怕牺牲一些效率,也要保证机会的平等。所以罗斯福的这一项措施正是弄到人们的心坎里了。

对于一个真正的领导者,能想员工之所想,是非常必要的。不要总想着自己是高人一等的,也不要把自己的地位定的太高,对于一个公司要的不是一个喜欢端架子不做实事的人。只要能对公司有利,就请忘了自己是一个高层,不要吝于付出。关心员工,不会折减你的威望,反而会让员工真正的敬重你,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

大国崛起美国观后感(七)

先坦白,上课的时候我一直都没有怎么听讲。但看《大国崛起》影片的时候,我敢说我无疑是最认真的。从前到后一集补落,虽然我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但我依然清楚得记得其中得许多细节,可能会记住一辈子。

作为一个自认为有梦想、有抱负的男生,不会对《大国崛起》这样的影片没有兴趣,甚至是无动于衷。看了《大国崛起》,从小处来说,它补充了我许多中外历史地理人文知识;从大处讲,它给了我心灵许多震撼,提升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对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的更加清楚的认识。

国家为什么而强大,就像人为什么而发财一样。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发财呢?从古至今,多少豪杰,苦思冥想,想白了头发。这也是现代人最想知道的,我们来学习似乎也就是为了这个。

还是马尅思老先生一语道破天机——“剥削”。此语一出,石破天惊,从葡萄牙至美利坚,从秦汉至明清,从埃及法老王到民国蒋委员长,他们的不可一世似乎一下子变得苍白无力了。只可怜马先生成了众矢之的过街老鼠了。

从古至今,世界上强国林立。埃及奴隷罗马希腊我暸解不多,暂且不谈,商汤周武,现在的人暸解得更不多,不说也罢。就来说说我们伟大秦朝吧,秦国的疆土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不是很大,只有我们现在面积的一半,西边到陜西,东边到辽东半岛,还沾了点今天朝鲜的地盘,北边“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今宁夏内蒙古有长城的地方),南边“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今广西云南)。这样看来就不包括今天的西藏,青海,新疆,内外蒙古,东北三省,台湾岛,海南岛。虽然不包括这些地方,不过不得不承认它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强国。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孕育大秦帝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吧。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还有机百号罗罗小国前前后后打了四五百年的时间。打战谁输谁赢受苦的永远是咱老百姓,军费粮草呀都是咱老百姓出,抛头颅洒热血当然也是咱老百姓的事,不管是赵括还是孙武,宋襄还是齐桓,他们住的都是深宅大院,吃的都是山珍海味,穿的都是绫罗绸缎,百姓们即使没有立锥之地,只要你借块地让他种,你就是他们的父母青天,这些王侯将相都只是拿百姓的生命当赌资,切磋赌技的赌徒而已。好一场豪赌!而赢政只不过是他们中间最后的赢家罢暸。统一了,解放了,人民的负担却更加重了,修宫殿,筑长城,游会稽,求仙药,皇帝的欲望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这才打造了始皇帝的铁桶江山,世界第一强国。

后来的人发现一个问题,这么些臣民们怎么管呀,诸子百家,各显神通了,结果名、墨两家中道而绝,儒、道两家便成了中国文化隂阳互补的主流思想(法家只是儒家的同宗别派),中国的文化就是要让我们都当顺民,良民。不听话,不乖乖让我剥削的就是刁民,不管是士大夫还是平头百姓都是不能容忍刁民的。除非你刁得像刘备像朱元璋。

中国后来也越来越强大了,西汉时候先拿西域开刀,大宛的汗血宝马,楼兰的美女都给大爷送过来,唐朝的时候又看上人家突厥的牛羊,吐蕃的白玉,大清朝的时候更是带来了东北的人参貂皮东珠鹿茸。汉武帝好大喜功,晋朝全国上下都膜拜孔方兄,隋炀帝更是凿运河,建洛阳,唐朝出了个喜欢吃荔枝得贵妃,明成祖刚上台就营建故宫。一个人能在一夜直接剥削了几代人的财富,真是件暸不起的事情。

再后来我们发展到极致了,因为我们没有更多的人让他们剥削了,北边是蒙古大漠,西边是葱岭昆仑山罗布泊,南边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东边是食之无味的倭夷扶桑。剥削谁呢,郑三保下西洋兜了半圈,外国人有的咱大明朝有了,外国人没有的咱大明朝也有了,夫复何求,关起门来好好过两天小日子吧。也许因为地盘足够大了,也许是小日子过得太惬意了,除了像南宋这样得朝廷被逼到临安,中国得都城总是远离大海。这就给了葡萄牙人机会了。

于是,葡萄牙人走出来了,背靠强大可怕的西班牙,面向蔚蓝无垠的大海。真可谓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勇敢浪漫的葡萄牙人只有出海了。上帝跟他们开了个玩笑,送给他们一个比大海还大的礼物,他们找到了能够让他们疯狂剥削的广大的顾客群——非洲大陆,接着欧洲的红眼豺狼们纷纷出发了,一个被称做印度的不幸的古国,一个名为美洲的新世界,还好东方神秘古国的大门还算半个结实。剥削掠夺得越多就越强大,非洲的奴隷,美洲的印第安,这些都是活动着的黄金呀;埃及的僵尸,印度象牙佛像都是无价之宝;还有澳大利亚的广袤的牧场。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世界霸主的样子呀。

成吉思汗说:“镇压叛乱者、战胜敌人,将他们连根铲除,夺取他们所有的一切;使他们的已婚妇女号哭、流泪,骑乘着他们后背平滑的骏马,将他们的美貌的后妃的腹部当作睡衣和垫子,注视着她们的玫瑰色的面颊并亲吻着,吮她们的乳头色的甜密的嘴唇,这才是男子汉最大的乐趣。”

蛇有蛇路,鼠有鼠道,还是你方唱罢我登场,500年来,9个世界性强过相机以自己的方式登场亮相在霸主的宝座上过过瘾。

霸主也不是好当的,经常分赃不均了就容易出事情,世界大战便爆发了。欧洲的世界大战无非跟中国的春秋战国一样。不同的是没打几天就熄火了,大家都意识到这样打下去谁都没有好结果。地毬就这么大,怎么分呀?月毬计划现在还不现实。当大家意识到从10个人身上剥削1块钱跟从1个人身上剥削10块钱得效果是一样的时候,牛顿,爱迪生便成了人们心中的偶像,跟亚历山大,屋大维平起平坐了。这时候科学技术便也成了第一生产力了。

今天中国的所谓社会主义,跟西方的所谓资本主义到底有何区别,不是每个人都是马尅思,也不是每个人都学过马尅思,更不是每个人都懂马尅思。中国老百姓是善于忍耐的,任你东洋枪西洋炮,炮轰八达岭,火烧圆明园,只要能混口吃的,怀揣著桃花源的美梦,我才管你撑死美国人饿死非洲人呢。如今的中国人都是当年满清入关先剃头发民国又剪辫子的孬种的后代了,这年头顶多冒一两小愤青扯一两嗓子,真正敢出来做点开天辟地的大事情的人早被满门抄斩了。炎帝陵,仓颉墓,会稽山大禹像,霸王虞姬庙,白马寺十八罗汉,医圣张仲景祠堂,四大孔庙,南阳诸葛草庐,汉中定军山石碑,书圣王羲之陵墓,文成公主像,合肥包公祠,岳飞庙,成吉思汗陵,南包公海瑞坟墓,张之洞故居……太多太多了,近代的我就不好说了,这些哪个不是被你们愤青砸得个底朝天。现在还动不动开口闭口就中国人不中国人的,中国人有你们这样的么,秦始皇焚书阬儒,明清文字狱加起来也没你们牛吧。忍无可忍。平时为了几个奖学金都能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你以为等到地震的时候站出来捐个几百几千块人民币你就堂而皇之一合格的社会主义大学生了?建议你们无聊的时候还是去看看《大国崛起》吧。

大国崛起美国观后感(八)

《大国崛起》是以介绍中、美等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过关键作用的九个大国为主题的纪录片。美国,无疑是其中之翘楚。

《新国新梦》和《危局新政》分别是介绍美国的两集的标题。该片以美洲大陆被发现作为开端,一直讲述到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结束。纵观美国建立的230余年,不难发现,其霸主地位的得来实属不易。有最初移民带来的民主传统和自由经济制度促其发展,却也有面对剥削压迫时的奋勇抵抗。有面临国家分裂时的残酷内战,更有经历经济危机时革命性的改革创新。最终,这个历史并不悠久的国家,在勤劳、勇敢又富有创新精神的美国人民手中,成了地位不可动摇的霸主。

但是,在慨叹这一成就之时,我又不禁沉思: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中,改革和创新从未停止过,而其中又有哪些是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我们应该学习的,而什么是应被摒弃的。

一、民主政治。美国实行的是以三权分立为政体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基础便是《五月花公约》。美洲大陆被发现后,大量移民涌入,这些移民多由被欧洲宗教迫害而逃难的清教徒、欧洲的冒险者和黑人奴隶组成。在一艘名为“五月花号”的客轮上载满了逃难的清教徒,其中41名成年男子共同签署了一份公约,这便是《五月花公约》。公约中规定了公民自治的权利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准则。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政治性契约文件。在起点上,美国便与延续了2000多年封建统治的中国大有不同。因此在发展民主政治的道路上,美国基本没有受到封建势力的阻碍。而后的独立战争更是因为其宗主国——英国,在没有北美殖民地代表出席的情况下,便决定了向殖民地征收印花税而引起的。独立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发展民主政治的里程碑,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美国诞生了。最后,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更是为日后美国发展民主政治扫清了障碍。而此时的中国在刚刚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后,紧接着又是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世纪,经济基础极其薄弱,而在这期间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也证实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也更加证实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带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作为一个建立仅62年的国家,在经历一系列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创新后,已经在民主政治上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飞跃。

二、技术。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叶南北战争的60余年间,美国人口由300万迅速增至3000万,大量的移民是主要原因,移民的到来不仅为开垦荒地带来了劳动力,更带来了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就使得美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起步虽晚,但势头却最强劲。而此时的中国人民则正沉浸在康乾盛世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和满足中不可自拔。而十九世纪末包括电灯在内的许多发明为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时的中国却因固守着天朝上国的梦,以及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正遭受着列强的瓜分、战火的摧残。美国的发展史证实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进步。据此,我推测,下一次国际格局的重新洗牌很可能会由新一次的技术革命带来。而我国所应做的就是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发展自主品牌,使生产由劳动力指向为主的现状向技术指向发展。

三、经济。美国实行以自由的市场经济为主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压迫,却也在经济上失去了英国的扶持,此时的联邦政府又处于及其松散的状态,没有统一的货币也没有自由贸易,这一度使刚刚成立的美国陷入了混乱。所幸的是,随后召开的制宪会议解决了这一问题,《1878年宪法》规定了个人、州政府、联邦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并在金融、财政方面借鉴了欧洲机制,以自由经济模式保障经济的长久发展。南北战争的胜利则是代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战胜了种植园经济制度,统一的局面更是为日后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扫清了障碍,美国从此变得强大了起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虽然都是中途被迫参战,却因在战争中销售军火而大发战争财。一战后的美国拥有世界40%的财富,从欧洲的债务国摇身一变,成为了债权国。如果说一战后美国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建立起美元和美国在世界格局中的绝对霸主地位,那么二战的开始无疑是美国实现其霸权的最好机会。二战重创了英法德等欧洲老牌强国,而唯一幸存的大国——苏联,也在与美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拉锯战中被拖垮而分裂。自此,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当然,美国的经济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初,由于私有经济和自由竞争导致的垄断性大集团、大财团的出现,极大地损害了工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平,并阻碍了中小企业发展,因此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两极分化严重,各种犯罪滋生,暴乱一触即发。当时的总统奥西多?罗斯福迫于压力,针对垄断以及劳资矛盾进行了进步运动,实施了一系列政府监管经济的措施,矛头直指垄断性大集团,使很多垄断性大集团因此而解散成数个小公司。国家干预也第一次被提出,但国家干预也随着垄断企业的消退而减弱。仅仅二十年后,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逐渐显现,纽约股票市场的崩盘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随后席卷全球。美国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损失了近一半财富。新上任的富兰克林?罗斯福通过国家干预,实施了一系列新政,带领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危机。相比之下,中国由封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过渡到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再到后来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系列的探索改革以及几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表明,只有将市场经济同国家干预相结合,运用“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两只手”,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秩序,实现经济持久长足发展,才能规避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传染性危险。

二战后,美国开始按照有益于自己的方式主导国际秩序,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并成为一超多强世界格局中唯一的超级大国,国际霸主地位无人可撼。处在如此的国际氛围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一超多强国际格局给我们带来的稳定的发展环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实现综合国力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大国工匠观后感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纪录片《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对根植于我国劳动者中的“工匠精神”,给以忠实记录和颂扬。就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以工匠的名义,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纪录片《大国工匠》以热爱职业、敬业奉献为主题,讲述了八位“手艺人”的故事。他们中间,有在中国航天事业中,给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高凤林,有载人潜水机上被称作“两丝”钳工的顾秋亮,有高铁研磨师宁允展,有港珠澳大桥深海钳工管延安,有捧起大飞机的钳工胡双钱,有錾刻人生、为APEC会议制作礼物的孟剑锋,还有捞纸大师周东红。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大国工匠给我们以财富,这就是要深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精湛手艺,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释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在这个五光十色、极致物欲横流的当下,对这些成功的工匠们也少不了几倍工资、几套房子、几多升迁的诱惑。但是,他们都没有为此所动。因为他们的共同和特殊点,不仅在于技艺精湛,而且在于有一颗热爱祖国,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心和忠心,有一种令人高山仰止、富有职业操守的“工匠精神”。高凤林的话,代表了大国工匠们的心声:“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每一个从事五金制造的业者,都是一个个工匠,都有一份份责任。每个业者都应该以同样“大国工匠”的精神尺度,尽职尽责,赢得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国工匠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6月17日晚上,我们认真的观看了中央新闻纪录片中《大国工匠》。

片中的张东伟所制造的LNG船是运送液化天然气的船,因为液化天然气要保持在零下163度的极低温环境运输,所以LNG船也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目前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能建造。2005年,我国才有了第一批16个掌握这项焊接技术的工人,张冬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LNG船3.5米,走路可能只需要4秒钟,而张冬伟焊完一条这样长度的焊缝却需要整整五个小时。是整个船最核心的部分,需要焊接工人将一块块薄如纸的殷瓦钢板,像做衣服一样,一块一块连接起来。

一条LNG船,殷瓦钢焊接长度总长达130公里,虽然90%是自动焊(前面可以用大船在海上行驶画面),但还有13公里特殊位置的焊缝,需要焊工手工完成,如果焊缝上出现哪怕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就有可能造成整船的天然气发生爆炸,有人说LNG船就像一个会移动的原子弹。为了避免焊缝出现漏点,张冬伟要求自己在焊接过程中,不能有一丝停顿。

殷瓦手工焊接是世界上难度最高的焊接技术,张冬伟的师父秦毅,是我国第一位掌握殷瓦焊接技术的焊工。最初外国人并不看好中国人能掌握这项技术。能够在超级LNG船上进行全位置殷瓦手工焊接的焊工,必须经过国际专利公司GTT的严格考核,取得合格证书之后,每个月都要重新考核一次,考核合格才能继续上岗工作。结果张冬伟给师傅挣了这口气。

精湛的技术加上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由此两能,技术创新,做大做强,就有了根基和资本。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反映的是普通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让人敬畏和感动的真人真故事,没有半点夸张,平时的叙述就是岁月里无限追求的刻录。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就是一群这样的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牌高中、进名牌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所以他们成为了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了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那我们还在犹豫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大国崛起观后感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的中国经历过数不清的欺压与侮辱,现在它已成为一个泱泱大国;曾经的中国经历了28年的奋斗,现在:中国已是崛起之大国!今天,中国成为首个可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这无疑使每个中国人振奋!

“甲型”从国外来到中国,在大陆引起了一阵又一阵恐慌:我们的体温是早上测完中午测,中午测完晚上测,每天午休还要学预防知识,好不容易放假却也因为这倒霉的甲流被否定了!咳!真是人心惶惶又“慌慌”啊。但是“甲流”高一尺,“中国”高一丈。我们的祖国成功进行了临床试验,用自己的实力与技术向国际证明了“甲流”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使中国成为了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

简单至极的新闻,但是意义非同小可。它向全世界证明:我们是一个正在崛起、发展、强大的泱泱大国;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中国在发展、在前进。与中国,“甲流”是一个困难,但是它更是一个可以解决的困难。对于可以把“嫦娥”送上月球,把奥运会举办在北京,把世博会安家在上海,把亚运会落户在广州的中国来说,又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我们崛起、前进、拼搏的步伐呢?

我们用自己的力量成为首个可应用“甲流”疫苗的国家;我们用自己的力量成为了一个让全世界震惊的大国;我们用自己的力量成就了一个在崛起而进步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大国工匠观后感

全文共 1154 字

+ 加入清单

央视推出《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介绍了一批国宝级的顶级技工,在社会上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对国家作出了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巨大贡献。他们和我们一样岗位平凡,都有着相似的舞台;他们和我们一样每天操作机械设备、挥舞榔头、手握焊枪……,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孜孜以求,技能超群,跻身于“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现代文明之所以伟大,在于工业之神奇,工业之神奇,在于一双双灵巧的手,正是这一双双灵巧的手,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大国工匠”的辉煌无疑唤醒我们,我们的制造型企业,一定要大力提倡“工匠精神”、深入深度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

作为制造业的xx工业,29年来,我们在集团董事会英明的战略决策下产业不断升级,我们用辛勤劳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时期,但又不得不承认,我们还缺少“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大力提倡和发扬这种工匠精神,让我们在岗位技能上发挥极致,成为生产技术上不可或缺的高级人才,成为xx工业的脊梁。

xx集团旗下产业众多,各个领域里施展才能的机会不少,又至集团转型升级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能工巧匠”发挥才能,在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释放自己的光彩。我们每天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每天都应该有新的进步:握产品的手更加灵巧了,组装零部件更加熟练了,下线的产品也更加精美了,这些技术都是我们自己能够锻炼出来的,熟能生巧,巧能生妙。那些大国工匠哪位又不是从平时工作中练就出来的?他们之所以出类拔萃、不可替代,他们有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只有敬业才会让自己出类拔萃,不要满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现,要做就要做得最好,才能成为公司里不可或缺的人物,成为岗位上一道靓丽的风景。超越平庸,选择完善,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这是对工作的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一种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催人奋进助人成长,直至造就职场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每一个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

我们的个人发展与xx愿景密不可分,xx的强大和我们员工幸福紧紧相连,我们必须要以主人翁的精神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高素质的劳动者,正是人格化的“第一生产力”。今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亟须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精英。而于个人而言,在技术技能领域发展,用技术技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也会如鱼得水,也是重要人才、也是前途无量。

即使我们有些岗位不是从事技工行业,也要发扬“工匠精神”,坚持在本职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xx美好愿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大国崛起观后感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大国崛起》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纪录片,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奋发图强,不忘国耻,振新中华。从中,我了解了各国的发展历史,开阔了我的视野,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国家,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

在众多国家中,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治理方案,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东亚岛国日本,这个我们中国人口中的“小日本”如今却以他强大的国力堂堂正正的屹立在我们的前头。他曾经和我们的大清帝国一样,资源外流,文化落后,同样惨痛的遭受着西方列强无止境的入侵。然而,面对同样的状况,他们看到中国“落后便要挨打”的局面,否定了顶礼膜拜所带来的暂时安稳,他们迅速图强振国,维新求变,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为亚洲第一个摆脱西方列强侵略并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这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始终都坚持团结,善于学习的民族创造了今日的辉煌。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中国亦是如此,经历过无数的教训,才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只有自己不断使自己强大起来,才能赢得其它国家人们的尊敬。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德国在二战后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行为,最终才得到了全世界的原谅与支持,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集中营纪念地长跪忏悔,真实地展示了这样的精神,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国!

这样的总统,才能永垂史册,这样的国家,才能熠熠生辉。而中国也只有铭记过去的教训才能使自己不断地强大起来,在世界上立足,而只有这样的国家,才能不断持续那份辉煌。

因此,中国只有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华民族要团结一心,善于借鉴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经验,提高国民素质,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努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之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国工匠观后感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纪录片中,“大国工匠”都是奋斗在生产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精湛的技艺和积极探求的精神,令人叹为观止。

精湛的技术加上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的“德技双馨”,由此两能,技术创新,做大做强,就有了根基和资本。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反映的是普通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让人敬畏和感动的“德技双馨”的真人真故事,没有半点夸张,平时的叙述就是岁月里无限追求的刻录。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笔者从《大国工匠》中看到了平凡的岗位中迸发出来的劳动精神,劳动之美。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大国工匠》早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尤其电视中的一些故事、人物,让我们的记忆穿越时空,仿佛就在昨天,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有我们老一辈劳模的精神再现,也有当今高科技建设者的劳动创造,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不仅在平凡的工作中,更在精彩的艺术画面中,通过电视纪录片这个载体,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共和国通过劳动,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一个个历程。

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将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这不是神话故事里的神奇力量,而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身上最普通的工作经验。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难度的焊接技术,不管反复看几次,都不禁让人感叹这究竟是技能还是艺术。技术与艺术,精神与工作,有时候就在这样的岁月里刻成了美美与共的极致。

李政道博士说过:“越往前走,技术就精神化。”《大国工匠》中播出的这八名工匠,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的代表,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谱写了“德技双馨”的大美,无不令人叹服。望我们的新闻媒体能够借鉴《大国工匠》的成功经验,把更多的镜头、画面、时段和版面留给广大职工和一线劳动者,讲好劳动者的故事,展示劳动者的风采,从而让更多的劳动变成创造,让技术变成艺术,让劳动成为一个个“匠心筑梦”的旅程。

更多观后感作文推荐:

1.观后感

2.2015感动中国观后感400字作文

3.2015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300字(最新)

4.同上一堂课雷锋告诉我观后感作文

5.紫香槐下观后感作文

6.电影冯志远观后感汇总

7.高中生《穹顶之下》观后感作文

8.天河电影观后感800字

9.魔幻魅力观后感作文450字

10.蜕变观后感汇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国崛起观后感

全文共 1179 字

+ 加入清单

上党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播放了《大国崛起》英国那一集。它描述了自18世纪后,英国如何从一个弱小岛国成长为世界性大国——“日不落帝国”的历程。它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大英帝国的兴衰成败。这些历史史实给予了我深深的震撼。在了解我国历史的同时,对其他世界强国的近代历史的了解与学习尤为重要。我们要发展要富强,就必须去借鉴那些成功的历史。学习欧洲强国的历史,了解他们成功的原因对于我们入党积极分子显得额外重要。

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大英帝国迅速崛起?我发掘出一系列关键性字眼:开放、自由、科学、技术革命、教育、民主革命。正是因为英国相对开放、自由的宗教环境,为优秀科学家的诞生提供了空间。正是由于开放的心态,英国人拥抱海洋成为一代海洋霸主。正是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的不断革新,瓦特的蒸汽机推动着英国走向崛起。

站在今天我们反观历史,反思我们的过去。造成中国近代历史悲剧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我们不够开放,我们关起门来沾沾自喜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历史虽然已经尘封,但我们不能忘记这些血的教训。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新一代党和国家的接班人,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使命,以史为镜,用自己的双手去建造伟大祖国崛起的明天。让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指引我们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道路。努力完成前人们未完成的历史任务,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大国崛起观后感3

央视二台正在播放的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关注。我个人认为这是今年央视最有震撼力的电视片。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该如何认识中国?我们该如何看待世界?一部十二集的电视也许不可能给出答案,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思想的解放是先导。这是电视对我的启迪之一,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教在英国确立了统治地位,它解放了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诞生了一批伟大的科学家,瓦特、牛顿是他们的杰出代表。英国可以为出身地微的牛顿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亲自为他抬棺。这在其它当时等级森严的欧洲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说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大国崛起观后感日本

全文共 1736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一个只有弹丸之地、曾经蒙昧落后的小国,为何可以将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中国欺压半个世纪之久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看了大国崛起之后,我多少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因为每个日本人身上都有体现属于他们本民族的东西,那就是日本这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

首先,日本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民族。历史上,日本曾为中华文明所折服,从我们中国的唐朝开始,日本就开始到中国来学习,吸收了中国的大量文化成果。而在150年前,那时的日本和中国一样,已经度过了两百多年闭关锁国的时光。但当美国人的黑船压境时,日本很快就意识到闭关锁国只能导致国家日益衰落,只有敞开国门,才能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走上强国之路,所以日本人几乎是以欢迎的态度接受了美国将军佩理的要求。甚至在佩里即将离开日本的时候,两个日本青年偷偷地爬上了他们的船,因为他们想看看美国究竟为什么强大。佩理在其日记中也这样写道:“这两个日本人的求学精神令我感动,如果日本人都像他们一样,日本一定会变得和美国一样强大。对,日本从来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而此时的大清皇朝,正沉睡在上朝天国的美梦里,自以为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奉行着“一口通商”政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在这个政策之下,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都与世隔绝和盲目排外,使得中国更加强调了“重家抑商”的政策,也导致了中国同西方科学技术差距的加大,也使中国一步步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其次是,日本人懂得改革和创新。1871年,日本政府派出了100余人的考察团,赴欧美进行了历时22个月的考察访问,对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司法机构、教育体系等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西方取“经”后,日本开始了深层次、全方位的自我革新,很快走上了发达的资本主义道路。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就是那场百年维新中的领军人物。但几乎所有的改革都会受到很大的压力和遇到很大的困难,主导日本维新运动的1号人物,自称为“东洋俾斯麦”的大久保利通,在维新运动与保守派斗争中被刺杀身亡。但其追随者伊藤博文顺应大势,起草日本第一步宪法。因为他知道简单的拿来主义是不能推动日本社会的变革。还有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生涯的就是涩泽荣,他辞去大藏少辅后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创办了日本第一家股份制公司银行。从当今的日本生活方式可以看出,他们已将东方和西方文化融为一体,善于兼收并蓄,勇于变革创新,虚心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使日本最终确立了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

还有就是日本人不忘本。在与西方文化融合的时候,日本人没有抛弃优良的文化传统。记录片中有一段说到,日本人在模仿西方的政治和经济模式时,也时时不忘自己的文化传统,宏扬民族精神:“西服流行的时候,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酒吧多起来的时候,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在走向极致,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的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日本在打开国门以后,曾经一度毫无例外地照搬西方的模式,但当他们意识到民族文化不能丢弃的时候,他们就把他们的优良传统文化载入宪法,让它保存下来,成为国民的精神的享受品。正如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先生所说的那样:日本文化像洋葱头文化,这种形象,可以让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日本文化的一种状况,它像洋葱头一样,剥开一片,剥开一片,最后想要找日本文化的核,没有,因为什么,因为它每一片里头都含有外来文化影响和它日本文化非常重要成分的一种结合、融合。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对自己的文化遗产则是不予重视,任由别人掠夺也不动于衷,而且还有崇洋媚外的思想。中国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百家讲坛》这个栏目,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举措!目前崇洋媚外之风甚行,自己国家生产的产品硬要起个外文的名字,一个酒店的房间也要来个十万八千里以外一个城市的名字„„,在这种情况下,推出这么一个节目,无疑是在挽救中国的灵魂!

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在积极发展自身的同时,需要积极借鉴日本发展中的有益经验,我们要学会从日本的发展史中获得重要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吸收日本发展模式中的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两学一做心得体会百度文库

全文共 1678 字

+ 加入清单

“人家都能吃低保,我为什么不能?咱村里低保问题大得很。”在我进村召开的第一次党员大会上,就有一名党员因为自己未能办上低保而发火。后来了解到,该党员并不符合享受低保的条件。

像这样宗旨观念淡薄、利己主义严重的党员在农村并不鲜见。韦店集村村支书杜爱华感慨,“党员的觉悟太低了,很多时候根本没有把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来看待”。

这样的窘境,和村班子整体能力较弱有很大关系。韦店集村村干部平均年龄58岁,除我以外,村班子成员4人,2人不识字。“很多年了,除了选举以外,既没有开过像样的党员大会,组织生活、学习培训很难进行。”村党员齐秀珠说。

“村里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发展速度那么快,党员不带头根本不行。”……在4月19日的晚上,韦店集村的三位老支书来到了临时村部,与我、杜爱华结合“两学一做”聊起了村里的党建问题。

“给钱给物不如建一个好支部”,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最好能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驻村以后,村党建工作一直是我最为重视的工作。首先抓的就是恢复党支部的正常组织生活。经过一番努力,逐步解决了村党员党的意识不强、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

张永信是村里的一名老党员,之前他地边有几棵杨树,恰好在耕地灌溉的高压线下面,严重影响了灌溉用电,村干部和他多次沟通未果。但就在最近,张永信自己主动把杨树全砍了。“村里党支部正常发挥作用了,做的事情让我服气,‘两学一做’号召做合格党员,让我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要改。”张永信说。

为了扭转困局,2015年10月,韦店集村试点成立村务委员会,通过招聘选拔8名年轻人组成村务委员会。其中有回村大学生,也有致富能手,他们分别负责村里一项经济项目。

现在,村里面的年轻人看到跟着党支部走,有干事创业的平台,能够致富,纷纷争着抢着入党。仅仅最近这一段时间,就先后有4名年轻人找我汇报入党事宜。

支部书记说

双向联系保证成效

流动党支部在开展学习教育时,要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时间难保障、活动难组织等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好。我们党支部一共有498名党员,分散在多个不同的单位。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将继续用好“互联网+”党建平台。通过流动党员网站、QQ群、微信群,定期发送学习清单和活动计划,开展微信党课、网上论坛,搞活“指尖上的课堂”。此外,为保障活动质量,我们还将分区开展线下活动,定期邀请专家等讲授党课,并组织好党员返乡集中补课。

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跟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党组织都密不可分。要建立双向联系机制,将新增加的流动党员第一时间纳入教育管理,及时联系流入地党组织、党员所在单位,了解学习教育成效。

江苏国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海安县流动党员上海服务站站长、党支部书记 李忠泽

学生党员要重表现

我们支部有50多名本科生学生党员。在高校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深化对国情、党情的深刻了解,增强党员意识,积极踊跃地把青春活力投入学习科研,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支部将严格按照部署要求开展学习教育,抓细抓实,务求实效。我们将定期检测学习效果,定期到普通学生中了解党员的日常表现,还通过辅导报告、政研沙龙、心得征文、理论宣讲等形式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同时,通过政策宣讲实践团、党员亮身份、党员联系宿舍、“一对一”帮扶等活动,引导和督促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本科党支部书记 杨光坤

“微课堂”助力大党建

上安大厦是上海浦东新区洋泾街道一幢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商务楼宇,现有各类企业60多家。成立于2005年的上安大厦联合党支部,目前共有16名党员,分散在11个不同的单位。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支部将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开展“每周一课”微信党课、“每日一读”微信阅读和“每日一议”微信论坛。同时,根据“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要求,继续开展每周两次、覆盖街道38个小区的医疗、房产、金融等“管家”式爱心为民服务。支部还将通过示范窗口创建等方式,将现有的党员活动中心打造为“两学一做”线下学习教育阵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大国崛起12集观后感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大国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这是就是时代的差距!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复兴之路》上的三个陷阱

第一.《复兴之路》华丽、快捷,但“营养”不全。《复兴之路》和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一样,都属于电视快餐文化的一种,能够满足部分观众概略了解历史和古代思想家作品的要求,就如同你参加“欧洲七国十日游”可以看到一些经典名胜,但走马观花一番下来你对七国究竟能了解多少呢?

第二.《复兴之路》既然是电视政论片,就可以欣赏、赞同,也可以质疑、反驳。《复兴之路》应该是探讨中华腾飞百花园中的一枝花,而不是盖棺定论的一颗钉子;中华民族自由独立思考是复兴的前提。

第三.《复兴之路》对近代历史进行了大致的梳理,但由此推论未来却并不可取。中华历史上汉、唐、明、清等王朝都辉煌过,如果总结从建国到辉煌的历程就可以得出结论的话,哪里还会有今天的新中国?

所以,《复兴之路》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抛砖引玉,激发全体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探求中华腾飞的正确道路,而不是划定一条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