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王昭君历史人物故事【合集20篇】

导语:在北极,生活着很多种动物,有狼也有老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则相关的哲理故事,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1500

作文

597

.中国历史上的宽容故事宽容是做人的美德

全文共 1691 字

+ 加入清单

(1)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忍再忍廉颇的寻衅羞辱,他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大境界,终使廉颇幡然醒悟,从而给世人留下“将相和”的千古美谈。

(2)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未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

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当初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一战和以后更多的胜利呢?(3)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了坚固的事业之基。

(4)唐朝谏议大夫魏征,常常犯颜苦谏,屡逆龙鳞,可唐太宗站得高,以宽容为怀,把魏征看作是照见自己得失的“镜子”,终于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5)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6)吕蒙正初入朝堂时,有一朝士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参政?”吕蒙正装着没听见。而与吕蒙正同列的人却几次让吕蒙正追问那个人是谁,吕蒙正不允,说:“若知其姓名,怕以后不能忘记,所以还是不问的好。”吕蒙正后来终于成为北宋的宰相。

7.丘吉尔的风度(宽容是一种人生境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在全民大选中,丘吉尔落选了。他是个名扬四海的政治家,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英雄。对于他来说,落选当然是件极狼狈的事,但他坦然对待。当时他正在自家的游泳池里游泳,这时秘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他:“不好!丘吉尔先生,你落选了!”不料丘吉尔却爽然一笑说“好极了!这说明:我们胜利了!我们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胜利了,难道不值得祝贺?朋友劳驾,把毛巾递给我,我该上来了!”真佩服丘吉尔,那么从容,那么理智,只一句话,就成功地再现了一种极豁达大度宽容的大政治家的风范!还有一次,在一次酒会上,一个女政敌高举酒杯走向丘吉尔,并指了指丘吉尔的酒杯,说:“我恨您,如果我是您的夫人,我一定会在您的酒里投毒!”显然,这是一句满怀仇恨的挑衅。但丘吉尔笑了笑,挺友好地说:“您放心,如果我是您的先生,我一定把它一饮而尽!”妙!果然是从容不迫,不是吗?既然您的那句话是假定,我也就不妨再来个假定。是的,这就是宽容!一种大智慧!一种大聪明!8.国马与骏马的故事

有人骑一匹国马(指平时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征用的马),另一人骑一匹骏马,两人一路同行。骏马咬伤了国马的脖颈,国马血流如注,但若无其事,行走自如。后来骏马回到家中,草不吃,水不饮,浑身颤抖。国马的主人说:“它大概是为咬了国马而羞愧,我把国马牵来,劝劝它就好了。”国马奔来后,用鼻子亲近骏马,和骏马同槽共食,不到一个时辰,骏马就恢复如初了。故事虽小,却揭示了天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宽容。宽容,即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锱铢必较,不耿耿于怀。9.宽容是无声的教育

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仙崖禅师门下有一位学僧晚上经常爬出院墙外出游乐。这一天,禅师夜里巡寮,发现墙角有一张高脚凳,知道了有这回事,就把凳子移开,自己站在原先放凳子的地方等候学僧归来。深夜,学僧游罢归来。他不知道凳子已经被移走,一跨脚就踩在了禅师的头上,下地后看清是禅师,惊慌得深深低下头去。禅师像没那回事似的,反而安慰道:“夜深露重,小心着凉,快回去休息吧!”这件事悄悄发生,悄悄结束,禅师也没有提起,但全寺一百多个学僧从此再也没有夜游的了。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优美语段】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1084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著名的“丝绸之路”是谁开拓的吗?那就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张骞。

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并获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带回长安。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人物故事之w的故事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w是从外省过来这里读书的。起初对他没什么印象,至军训结束我也不曾和他说过一句话。

记忆中第一次见面是我第一次献血的那一天。那时,天微雨,阴沉,前一晚优秀献血者在我们学校搞了一次讲座,听得我热血澎湃,恨不得立马挽起袖子冲上去让那针头扎一扎才痛快。此时,献血车就在眼前我却踌躇不安了,人云亦云,针头大得不得了,还有人抽着抽着就晕了,300cc……

验完血,w和另一位同学就过来进行思修作业的拍摄。当时,为了鼓舞自己,也就配合着对着镜头说了几句大话,w就举着手机很少说话,有时就会淡淡笑一下。未了,我就上献血车了,对w的第一印象挺好,认为他是一个沉稳的人。

和他变得熟是因为什么呢?噢!好像是因为自考,他加了我的扣扣来咨询情况,之后就一起上课了。后来他生日我和几个好朋友还买了生钱的蛋糕给他,一起吃晚饭,一起唱k,年轻人总是这样吧,很快就玩在一起了,很快就熟了。

他性情很好。因为他从外地过来,带着一口浓烈的口音,我们经常模仿他,弄的哄堂大笑,他也不介意。他其实也挺好学,以前听他说:“我也想好好学习,但总是容易被室友带开玩游戏。”他还问过我自习室的事,之后问他,他好像也没去。

其实太多人像w了。

“毕竟我们是学医的嘛,以后面对的会是病人,如果不好好学,那太不负责了。”他这样说,但后来总总会被手机牵着走。“王者荣耀”“阴阳师”都是我们班玩的热的游戏,我也不例外,几时总被“王者荣耀”带坑里,我不能抑制住自己,所以果断决定上课就不带手机了,“王者荣耀”也因前几天排位连输六把一气之下下载了!

w是个有危机意识,却又缺乏自觉的男生。他有时也会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就拿上学期他剪了一个三七分头发,问我们怎么样,其实挺好啊,比起他以前额前的刘海,现在成熟了很多,可是我们看到他总是会笑,他以为我们在嘲笑他吧,就又换回来了。

我有丑到很难看吗?我说没有。真话,也不知他信不信。

其实,有时候我们心里各自都有自己的答案,询问别人只是想看一下和自己的意见是否相符,或者想得到更多的认可和赞同。无论多少,最终,大部分人还是会遵循自己的意愿,就想抛硬币,在抛之前,其实心底有了所期待的答案。

w剪这个头发,听说,是因为室友的起哄。

我们都怀揣着各自的理想而前进,却总被沿途的诱惑所阻挡。偶尔鞭策自己,却在几分钟之后抛诸脑后。我们不是没有那种向往,只是少了一份坚持,或者习惯于欺骗。最终,只会在越活越长的时间里证明,对自己下不了手的人才是对自己残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三顾茅庐的故事主要人物:刘备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发音:sāngùmáolú

故事

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shù,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并因诸葛亮不答应而哭,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那年诸葛亮才27岁。

[免费的成语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全文共 995 字

+ 加入清单

康熙甲寅五年,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平凉起兵反叛。叛乱被平息后,王辅臣重新投降了朝廷。不过,王辅臣知道,这一次,康熙皇帝不会饶了他。于是,他做了下列一系列事情:

先找了一个莫须有的事由,与媳妇干了一仗,并高调宣布休了她。等老丈人来,王辅臣悄悄把老丈人拉到一边,叮嘱老丈人,此地不宜久留,赶紧领着女儿远走高飞。

拿出手中的所有银子来,分成若干份。然后召集所有的将卒仆役,说,你们死心塌地地跟了我这么长时间,枪林弹雨,风霜雨露,辛苦了,这些银子,你们各自领一份,赶紧逃命去。但,无论去哪里,千万不要说从前跟过我。

他看到一个盛鱼的银碗。想,给谁呢?正好看到一个送茶的童子。问,娶妻了吗。童子摇头。王辅臣取银碗送与童子,说,回去卖了,娶媳妇去吧,不要再回来了。

这样,王辅臣的手下仅余数人,召来,与之共饮,一直喝到深夜,喝着喝着,王辅臣哭了。他说,我,一叛逆之臣,死是必然的了,与其死在刽子手的刀下,不如有尊严地自杀。但是,我想过了,无论用刀自刭,上吊自杀,还是喝药而死,都会留下自杀的痕迹。这样,就会连累到你们,以及本省的经略大人以及督抚大人。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他想要说什么。

王辅臣说,我想出了一个主意,就是等我喝酒喝到烂醉之后,绑上我的手足,用纸盖在我的脸上,然后,含凉水在嘴里,以水喷面,即刻便死。这种死法,看起来,像得病暴死一样。这样,你们去报官,就不会连累你们了。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

话说有一个叫蔡三的老头,患重病,将死。但苟延残喘,就是不咽气。他每天嘴里念叨的,是一个人的名字。谁呢?欠他钱的一个人。这个人家境凄惶,老的老,残的残,病的病,真正是一贫如洗。他怕这个人还不了他的钱。

欠钱的人听说后,跑到蔡三的病床前,当着他全家的面,说,蔡叔,欠你的账,我记着呢,等有钱了,一定还你。

蔡三当面说不急不急,但心里总是放不下。有时候,病得昏昏迷迷,嘴里还是不断念叨着这件事。

欠钱的人急了,磕头下跪,四处筹借,总算把钱凑够了。他赶紧跑去还给了蔡三。蔡三虽病态恹恹的,表现出一脸的不高兴,唠叨说,难道我还在乎你这些个钱。等着欠钱的人走了,蔡三示意儿子把钱藏在米柜里。

然后,一抿嘴,死了。

王辅臣是清朝一代名将,骁勇善战,却也反反复复,起起落落,争议颇多。但是,他赴死之前所做的这一切,让人看到了他心底的仁义与良善。蔡三呢,是老家附近的一个人,活一辈子,心胸不过芝麻粒大小,到死,也没做出件荡气回肠的漂亮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上被拐卖过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254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古代,贩卖人口同样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古代人口交易一直到明清都很活跃,在南方的苏州、杭州、广州一带,人口贩卖非常兴旺。

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就有买卖人口的情节,香菱就是小时候被人贩子拐走的;巧姐和妙玉最后也被人贩子给拐卖了。虽然有不少朝代都曾出台过各种法令法规,严打人口贩子,酷刑、死刑的都有。但买卖人口的事情仍旧在发生,一直到今天都在继续。

在中国古代,人口交易的成因和社会背景相当复杂,既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交易方式也有很多种。西汉汉高祖刘邦曾一度提倡和鼓励民间“卖儿卖女”,并视之为救荒的手段。东晋时,官府还从人口交易中收税。

你更加不会想到的是,贩卖人口在古代已呈国际化。唐宋时期,已有非洲黑人被贩卖到中国,至于周边国家人口被贩卖到中国的,和中国人口被贩卖到周边国家的,历史更早。

而不管是今天还是古代,一些名人也有被拐卖的经历。

【汉代国舅爷曾被拐卖】

据《外戚世家》记载,汉景帝之母窦太后的弟弟、堂堂国舅爷窦广国曾被人拐卖,他和窦太后相认,是一段曲折感人的人伦故事

这位国舅爷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很显然,这不是穷人家因生活艰难自愿卖儿卖女,而是典型的被人贩子拐卖。

因为窦家穷,父母没有能力去寻找儿子。窦少君辗转被卖了十几家,最后卖到河南宜阳,被主人弄到山中烧炭此类“黑窑工”真是历史悠久。在黑炭场里窦少君九死一生,后跟随主人去了长安。

少君被拐卖时已能记事,而且这人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主,他记得自己的姓氏与家乡。长大后的他最后与窦太后相认了,也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明朝京城名妓苏三】

因戏剧闻名的苏三,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而苏三蒙难,逢夫遇救的故事,也确实发生在山西洪洞县。直到民国九年,洪洞县司法科还保存著苏三的案卷。

苏三,原名周玉洁,明代山西大同府周家庄人。在她五岁那年,被乐户苏淮与妻子一秤金把她从山西买来。经过十年的调教,把她培养成能歌善舞、文彩非凡的女子,艳帜一树,苏三就成了京城名妓。

南京世家子弟王景隆在妓院相遇苏三,一见钟情,并立下山盟海誓。在那不到一年,王景隆床头金尽, 被老鸨赶了出门。苏三要王景隆发奋上进,誓言已归属景隆,不嫁他人。王景隆发奋读书,二次进京师应试,考中第八名进士。

老鸨把苏三卖给山西马贩沈洪为妾,沈洪长期经商在外,其妻皮氏与邻里赵昂私通,与赵昂合谋毒死沈洪,诬陷苏三,并行贿知县。

知县贪赃枉法,对苏三严刑逼供,苏只得认罪,被判死刑,适值王景隆出任山西巡按,探知苏三冤情,即令火速押解苏三案全部人员。王景隆为避嫌疑,遂托刘推官代为审理。

刘推官机警有才,监禁皮氏、赵昂等人,派人窃听他们的对谈,发现真实,于是公正判决,苏三奇冤得雪,罪犯正法,贪官知县被撤职查办,苏三和王景隆终成眷属。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写了《玉堂春落难逢夫》,收入《警世通言》。

【明末才女柳如是被卖沦落风尘】

其实,古代女子被拐卖后沦落风尘的很多,而这其中也有不少奇女子,她们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除了苏三,还有大家很熟悉的陈圆圆、杜十娘、柳如是等。

柳如是,女诗人,秦淮八艳之一,文才诗艺高居“秦淮八艳”之首。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出生,幼年被辗转贩卖给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养女,受徐教养。14岁的时候又被吴江故相周道登买了过去。刚开始是做周府妇人的侍婢,得周老夫人欢心,后被周道登强娶为妾,没到一年差点被周府其他妾侍害死,最后被周老夫人逐出周府,卖到娼家。

谈到柳如是,说的最多的就是她和钱谦益的故事。都说柳如是倒追钱谦益,最后还结为夫妻。本以为就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却最后似乎闹了个笑话。清兵入关,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南京城了。钱谦益的爱妾柳如是力劝钱以身殉国,钱也同意了,大张旗鼓地对外声明后,率家人故旧载酒常熟尚湖,声言欲效法屈原,投水自尽。可是从日上三竿一直磨蹭到夕阳西下,钱谦益探手摸了摸湖水,说:“水太凉了,怎么办呢?”不肯投湖。反倒是柳如是奋身跳入水中,不惜一死,被人救起。后来,柳如是多次变卖家财,资助抗清武装,连后世的大学者陈寅恪都为之感动,竟然在晚年双目失明后,还不辞辛苦,写了八十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为其树碑立传。

【历史上唯一一位卖身为奴的公主】

西晋惠帝司马衷的次女临海公主,原被封为清河公主,容貌美丽,风姿绰约,是晋惠帝最疼爱的女儿。

晋怀帝永嘉五年,即公元311年,匈奴后人创立的汉赵帝国开始攻打西晋,同年六月,攻陷洛阳。西晋行将灭亡,洛阳城更是大乱,皇族纷纷逃难。临海公主途中与母亲羊献容等家人及姐妹失散。一名乡村野夫发现了落难的清河公主,他并不知道公主的真实身份,竞为几文钱将她转卖给吴兴县的大户人家钱温作奴婢。也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位卖身为奴的公主。

【上海金嗓子歌后周璇2次被卖】

周璇甜美而略带忧郁地唱着一个乱世女子的哀婉,而周璇自己的身世本就是一个不知道诞生之地,不知道父母,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姓氏的悲剧中人。

周璇原姓苏,出生常州,童年被卖为周家养女。1931年参加上海明月歌舞团,因主演歌舞《特别快车》而崭露头角。1934年在上海各电台联合举办的歌星比赛中名列第二,成为十大歌星之一。1937年在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影片《马路天使》中扮演女主角小红,成功地塑造了在旧社会受尽侮辱和损害,但对前途抱有美好理想的歌女形象,为其表演艺术的代表作。

黎锦晖之子黎泽遂说,周璇大概是十二三岁的时候,差点被卖到四马路窑子里去当野鸡。

【郭兰英童年两次被卖】

大家熟悉的歌唱家郭兰英,《南泥湾》原唱,讲述自己的童年时,就说到自己两次被卖的经历,并且还是亲生父母要卖她。

生于1930年12月31日的郭兰英,被扔掉的时候还只是个婴儿,寒冬中的山西平遥野地被她姑姑救下一条命。郭兰英长到三岁时,又回到爸妈的身边,而那时的她已经是一个非常聪明伶俐的小姑娘了。

后来在学戏的时候,郭兰英因为记性特别好,被人贩子看中。这人贩子就和郭兰英母亲说总不能把孩子饿死,你得让孩子要长大呀。于是在那个物质匮乏、重男轻女的年代,郭兰英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活命吧说卖就卖吧,然后卖了八个钱儿。

不过最终心软的母亲还是没舍得送走郭兰英,但不久后郭兰英又一次被卖。她母亲得到了五个铜子儿,现在来讲的话也就是七八十块钱。这回是卖给别人做学徒,签了五年合同学唱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文成公主进吐蕃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1785 字

+ 加入清单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下面是关于文成公主进吐蕃的历史故事,一起来了解下吧:

唐太宗灭了东突厥后,又派李靖击败了西南的吐谷浑(我国古代民族之一,在今青海省,谷音yù),打通了西域的通道。西域各国纷纷和唐朝交往,远在西南的吐蕃(我国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也派使者来了。

当时的吐蕃赞普(吐蕃王的称号)名叫松赞干布,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才。他在十三岁的时候,就精通骑马、射箭、击剑等各种武艺,而且爱好民歌,善于写诗,受到吐蕃人的爱戴。他的父亲死去后,吐蕃贵族发动叛乱,松赞干布靠他的勇敢才智,很快把叛乱平定了。

年青的松赞干布并不满足吐蕃的贵族生活,为了学习唐朝的文化,他派出使者,长途跋涉,到长安来要求跟唐朝建立友好关系。

唐太宗也听到吐蕃的名声,愿意跟他们结交,还派使者到吐蕃去回访。

过了两年,松赞干布又派使者到长安向唐朝求亲,唐太宗没有答应。吐蕃使者怕松赞责备他不会办事,回到吐蕃后,向松赞撒谎说:“唐天子快要答应把公主下嫁给我们啦,因为吐谷浑王也去求亲,才把我们求亲的事给担搁了。”

吐蕃和吐谷浑两国本来就在闹摩擦,松赞干布听了使者的回报,更加怨恨吐谷浑。他马上出动二十万人马进攻吐谷浑。吐谷浑王看吐蕃军攻势很猛,抵挡不住,就退到环海一带。

松赞干布打败了吐谷浑,乘胜打到唐朝境内的松州(今四川松潘),又打了个大胜仗。松赞干布骄傲起来,派人威胁唐朝说:“如果不把公主嫁给我,我就带兵打到长安。”

唐太宗生气了,派大将侯君集带兵反击吐蕃。吐蕃将士对松赞干布挑起跟唐朝的战争,本来不愿意,看到唐朝派大军前来,都要求退兵。松赞干布眼看蛮干下去,要遭到失败,就向唐朝求和。

唐太宗本来愿意同吐蕃友好,也就同意讲和了。

公元640年,松赞干布又派了个能干的使者禄东赞带了一百人的出使队伍,备了五千两黄金和许多珍宝的厚礼,到长安去求亲。

唐太宗接见了禄东赞。禄东赞传达了他们的年青国王想跟唐朝友好的心愿,说得娓娓动听。唐太宗心里挺满意,就在皇族的女儿中,挑选一个美丽温柔的,封为文成公主,把她许嫁给松赞干布。

据说,使者禄东赞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后来,在青藏高原的人民中,流传着一个“五难求婚使”的动人故事:

禄东赞在长安求亲的时候,各国来求亲的使者很多。唐太宗下了一道命令,要前来求亲的使者先解答五个难题。哪一国使者能够解答,就答允跟那国和亲。

第一道题目是要求把一根很细的丝线,穿过一颗有九曲孔道的明珠。禄东赞把丝线系在一只蚂蚁的腰部。蚂蚁带着丝线,爬过明珠的九曲孔道,丝线也就带过来了。

第二道题目是把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驹儿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出哪匹马驹儿是哪匹母马生的。禄东赞把母马和马驹儿分开关了一天,断绝了马驹儿的饲料和水。第二天,再把它们放在一起。饿慌了的马驹儿分别奔到自己的母亲那里去吃奶。它们的母子关系也就认出来了。

禄东赞通过了一道道考试,最后一道是要从二千五百名美貌年青的女子中,找出谁是文成公主。禄东赞凭他敏锐的眼力,一下子就把那仪态大方的公主认出来了。

这些传说不大可能是事实,但是却反映了吐蕃人民对唐蕃友好的愿望和对完成这个使命的使者的赞美。

公元641年,二十四岁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动身到吐蕃去。唐朝廷为公主备了一份十分丰富的嫁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当然是少不了的,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吐蕃没有的谷物、果品、蔬菜的种子,药材,蚕种。她还带了大批的医药、种树、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的书籍。

文成公主出嫁的消息传到吐蕃,从唐朝边境到吐蕃,一路上都有人准备好马匹、牦牛、船只、食物,接送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亲自从逻些(今西藏拉萨)赶到柏海(今青海鄂陵湖或札陵湖)迎接。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那里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婚礼结束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越过雪山高原,到了逻些城。公主入城的那天,逻些人民像过盛大节日一样,载歌载舞,夹道欢迎。松赞干布还在逻些按照唐朝的建筑格式,为公主专门建造了一座城郭宫殿,给公主居住。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联系和发展藏族经济文化作出了贡献。直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公元650年,松赞干布死去。唐太宗也在前一年病死,接替他的是太子李治,这就是唐高宗。

[文成公主进吐蕃的历史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有关历史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全文共 233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我们都知道中国有非常非常多的成语,这些成语背后有一些还隐藏着一些历史故事。你都知道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历史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1、太公钓鱼

商朝末年,纣(zhòu)王荒淫(yín)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过得非常艰苦。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侯姬(jī)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鱼儿自己会上钩的。”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只是静静地钓着鱼。

结果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念着:“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最后,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一心想要寻找贤能的人,就答应辅佐(zuǒ)他。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2、平易近人

西周初,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啊?”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力不小。比如服丧,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去除。”而太公到齐之后,五个月就去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快?”太公说:“我大大简化了君臣礼仪,一切依从通俗简易。”太公后来听说了伯禽汇报政务的情况,长叹说:“鲁国后世必定会北面臣服于齐国。政治如果不简要平易,民众就不愿意接近。平易近民,民众才会归附。”

“平易近民”本指政治上通俗简易。到了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讳(huì),凡言“民”处皆改为“人”,此语就改成了“平易近人”。这样一改,意思也就变了,从指政治变成指为人处世的态度,有时也指文章风格浅显易懂。

3、千金一笑

西周末期,周幽王上位后,根本就不理朝政,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周朝有个诸侯国叫褒(bāo)国,其国君见天子如此荒唐,就来规劝,幽王根本不听,反而把褒国国君关进大牢。

褒国国君的儿子洪德见父亲被关,非常焦急,就与母亲商量如何营救。他们听说幽王非常喜欢美女,就用重金买下一年轻漂亮的少女,取名“褒姒(sì)”,教会了她宫中礼仪,然后送给幽王。幽王见了大喜,于是下令放了褒国国君。

褒姒入宫后,很得幽王的宠爱,可是只有一件事不随心意,就是褒姒有个怪脾气,从来不笑。幽王下决心要让她笑一笑,于是贴出布告:谁能让新王后笑一笑,赏金一千。告示一出,一些人争相入宫。有的吐舌瞪眼做怪相,有的说一些荒诞的笑话,可褒姒看了,听了,仍不露一丝笑容。幽王手下有个大臣叫虢(guó)石父,是个会拍马逢迎的坏家伙,他出了一个坏点子,叫做“烽火戏诸侯”。原来古时候,遇到敌情,主要靠烽火台报警。那些烽火台遍布各诸侯国,相邻的两座能互相看见。如果白天某处发现了敌情,就点燃晒干的狼粪,靠“狼烟”传递情报;如果是晚上,就点燃柴草,靠火光传递情报。这样一座传一座,用不了多长时间,消息传遍全国,各地诸侯就会率队伍赶往京都,听候调遣。

幽王听了这个计谋,万分高兴,决定一试。一天,天气晴朗,幽王带着褒姒来到城楼顶上,登台远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幽王下令点燃烽火,顿时狼烟四起,直冲云天。远近诸侯看到烽火点燃,还以为敌国来犯,于是纷纷点齐兵马,向镐(hào)京奔来。他们赶到镐京城下,却看不到一个敌兵,只见幽王和褒姒坐在城楼上喝酒看热闹。这下,可把褒姒给逗笑了。她笑幽王如此轻率行事,笑诸侯这样容易上当。褒姒一笑,幽王高兴了,马上给了虢石父千金的奖赏。那些诸侯可气坏了,知道受了愚弄,就大骂一气带兵回去了。

幽王对此并不在意,为睹褒姒笑脸,又多次玩此闹剧。不久,戎(róng)人发兵前来攻打镐京。幽王看到戎人真的打来了,赶紧派人去点烽火,向诸侯求救。可是这一次,诸侯们还以为天子与王后嬉戏,全都按兵不动。就这样,镐京被戎人攻破,幽王逃到骊山脚下,被杀掉了,褒姒被戎人抓走了。

成语“千金一笑”,形容美人的笑颜十分难得,价值千金。

4、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qiáo)夫站在岸边,他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5、道不拾遗

春秋时,郑国政治家子产由于平定贵族旧势力的叛乱有功,成了郑国的正卿(qīng)(官名)。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郑国经济发展;同时还主张依法治国,制定了严厉的刑法来处置犯罪行为,因此,国内没有盗贼。“道不拾遗”(路上丢失东西,别人不会捡去);街上的桃树、枣树长满了果实,也没人爬上去摘。由于子产把国家治理得很好,郑国富强起来了,虽然连续三年受灾,老百姓也没受冻挨饿的。

“道不拾遗”这个成语常与“夜不闭户”连用,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有关于菊花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202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菊,群芳中的隐者。在万花即将枯萎的深秋季节,百卉凋零,唯有菊花悄然于田野村舍、木栅竹篱、数影墙旁霜中争艳。在凛冽的秋风中,品读着恬淡脱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菊花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的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说:河南南阳郦县(今内乡县)有个叫甘谷的村庄。谷中水甜美,山上长着许多很大的菊花。一股山泉从山上菊花丛中流过,花瓣散落水中,使水含有菊花的清香。村上三十多户人家都饮用这山泉水。一般都活到130岁左右,最低的也有七八十岁。汉武帝时,皇宫中每到重阳节都要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说到重阳节,风俗很多,主要是登高、饮酒,但最盛行的就要数赏菊了。

农历九月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据古书记载:因“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是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西京杂记》里说:“菊花舒性,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因此,自古以来称“九月”为“菊月”,原因是菊花在九月开放。所以汉时宫中也有饮菊花酒的习俗了。

三国时代,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曾经给他的好朋友钟繇写了一封谈菊花的信,信上写到,派人送给他一束菊花,因为在秋天万木凋谢的时节,只有菊花绚丽多姿,茂盛地生长,可见它有些天地的真气,是人可以延年益寿的好东西,因此送来供他研究长生的道理。晋代名医陶弘景也赞成人们吃菊花。并说:真菊花味甜,假菊花味苦。诗人陶渊明也在他的诗中常提到服菊,并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的说法。人们爱菊,不但观赏,也早就认识到菊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了。

人们爱菊,不仅因为它高洁、韵逸,而且色彩缤纷,形质兼美,更由于它开放在深秋季节,做霜挺立,凌寒不凋,因此被诗人誉为“花中君子”。用它来象征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坚定顽强的斗争精神,“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凌霜留晚节,殿岁夺春华”,这就是菊最可贵的地方。

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把菊花作为歌咏描绘的对象,形成了独特的菊文化。古画里就有“梅、兰、菊、竹”四条屏。不少诗词把菊花人格化,当作安于贫穷、不慕荣华、有骨气的人的象征。“黄花晚节香”,就是古人用菊象征人的品质的高洁。唐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他的《题菊花》诗中豪迈地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歌颂菊花的耐寒与独立。又在另一首咏菊诗中把菊花比作身披黄色盔甲的战士:“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人们爱菊,以菊明志。晋代陶渊明写了许多菊花诗,赞美“秋菊有佳色”,描绘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令人神往的境界。

为写菊花诗,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和欧阳修讨论菊花诗的事,也很有意思。据《西清诗话》载,王安石写了一首《残菊》诗:“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读了之后,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又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王安石回说:“是岂不知《楚辞》‘餐秋菊之落英’,欧阳几不学之过也。”他们争论的重点是菊花落与不落。菊花落还是不落呢?其实,这只是品种的不同,虽然大多数菊花品种是不落的,但也有少量品种的菊花是落的,只不过较稀罕罢了。

不过,关于这一争论讲得更具体、更传神的则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文。此文载《警世通言》卷三,但与王安石发生争论的不是欧阳修,而是苏东坡。

据载,苏东坡任职湖州期满后赴京等候新的任命。一天,他到当朝丞相王安石府上拜访,被仆人安排在书房等候接见。闲来无事,他在书房随意走动观看,突然,他看到一首题为《咏菊》的诗稿,上面只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两句诗,没有完稿。他认得这是王安石的笔迹,但却想不通王安石怎么会吟出这有悖情理的诗句来。因为据他看来:“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错误了?”

这么一想,苏东坡不由兴之所发,便举笔舐墨,依韵续了两句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了以后,他又觉不妥,担心王安石责怪,便不待晤面就一走了之。

后来,王安石得知苏东坡续诗讥讽自己之事,便决定煞一下苏东坡的傲气,给他一个教训。因为王安石所咏之菊乃一特殊品种,此菊花产于黄州。不久,经玉安石一番安排,朝廷任命苏东坡为黄州团练副使。

果不其然,在苏东坡赴黄州上任后的那年重阳节之后几天,连日大风,苏东坡与来访的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后花园赏菊花,没想到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遍洒黄灿灿的菊花,枝上全无一朵。这一情景使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陈季常见而生疑。苏东坡便坦诚他说道:“季常有所不知,平常见此花只是焦干枯烂,并不落瓣。去岁在王荆公府中,见他《咏菊》诗二句,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小弟只道此老错误了,续诗二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迁小弟到黄州,原来使我看菊花也。”

难能可贵的是,苏东坡在事实面前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变得谦虚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最敬佩的一位历史人物作文600字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流年似水,时光如箭,却带不走这样一位既为人敬佩,又为人鄙薄的名字——曹操。

历史的长河在不断地奔腾,就在汉王朝即将垮台的时候,出现了一位令世人赞叹而又畏惧的枭雄。他是一位年少时就才华出众的天才;他是一位挺身而出的英雄;他是一位曾带甲百万,英勇善战的骁将;他是一位礼贤下士,求贤如渴的明君。他就是那位出身平凡而又官至极品的曹孟德。

“乱世英雄”,不错,这正是曹操的真实写照。翻开《三国志》,翻开《曹操家书》,翻开属于曹操的那一页,我为之惊讶!这难道只是决战沙场的汉廷柱石吗?不是!不会是啊!那贯穿古今的文采,永不服输的性格,步步为营的策略,我不由为之折服。纵观历史,他有秦皇汉武的风骚,有唐宗宋祖的文采。这文韬武略,古今中外只有毛主席能与之媲美。

《三国志》中写曹操借王垕之头以稳军心,若是换成刘备绝不忍心,恐怕霸业难成,更何况“无毒不丈夫”,与其说是“毒”,不如说是一种果断的决定,不会去瞻前顾后的一种决定。曹操富民强国,重视人才,“乃治国之能臣,乱世奸雄”也。

然而,英雄也有败的时候,赤壁之战,曹操大败,折兵八十万。但他却大笑周郎诸葛,不耻下拜于关羽。不因眼前的小挫折放弃大局面,能屈能伸,此乃大丈夫也。

曹操不是名成功就的伟人,也不是行侠仗义的英雄,但是他区区七尺之身,竟屹立于天地之间,超越了物质实体上的渺小,达到了精神上的博大。

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人物故事

全文共 2367 字

+ 加入清单

乔丹很喜欢打篮球。每个星期六,他跟着哥哥赖瑞和罗尼去公园,希望能跟他们一起打球。如果另一个常和他们一起打球的男孩没来,他们就会让乔丹上场。可是,有个叫马克的男孩总是找乔丹麻烦,而且马克在他们之中个子最高。"怎么啦,小乔丹,太矮了吧?"马克在乔丹面前挥舞着双臂。"这里!"赖瑞高喊。乔丹想把球传过去,马克却伸出长长的手臂把球拍掉了。球落到其他队友手中,那个孩子上篮得分,比赛就此结束。

"真的很对不起。如果我长得高一点,就不会这样了。"乔丹在回家的路上不停地道歉,虽然并没有人责怪他。哥哥罗尼安慰他:"小弟,你今天打得不错。没关系,下次我们会赢回来的。"

他们回到家,乔丹走进厨房,妈妈正在准备晚餐。他还是很沮丧,妈妈一看就知道怎么了。"你们今天输了,是吗?"乔丹点点头。他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开口问妈妈:"我怎样才能长高一点儿啊?"妈妈一般能回答很多问题,不过,今天这个问题有点儿难。她一边给晚餐要吃的烤鸡撒上盐和胡椒,一边思索。突然,她面露微笑,看着乔丹说:"盐。"

"盐?"乔丹望着妈妈。她说:"在鞋子里放盐。每天晚上在你的鞋子里撒一些盐,然后祷告。很快,你就会长高了!"

"鞋子里放盐?"乔丹反复想着这句话。妈妈一定在开玩笑。他望着窗外,想不通为什么盐能帮助他长高。他注意到妈妈在花园里种玫瑰花,那些五颜六色的花沿着篱笆长得高高的。他记得那些花刚种下去的样子。乔丹精神为之一振。既然妈妈知道怎么让玫瑰花长高,或许她说的是真的,在我的鞋子里撒些盐,真的能让我长高吧!

乔丹越想越兴奋,在厨房里转来转去,不停地问问题。"妈妈,长高需要多久?你想我会长到多高?"妈妈微笑着坐在旁边,向他解释:"要让这个办法有效,最重要的是你有耐心,照我的话去做,还要每天晚上诚心祷告。"乔丹专心听完,但还是有些疑惑地说:"好吧,妈妈,我会有耐心。可是这跟祷告有什么关系啊?""绝对有关系。"妈妈拥抱着他说,"去洗脸洗手,叫哥哥姐姐来吃晚餐吧。"乔丹冲出厨房,差点撞上正走进来的爸爸。"他怎么了?"爸爸问。"哦,跟平常一样......"妈妈笑着说,"追逐梦想。"

晚餐的时候,妈妈注意到乔丹几乎什么都没吃。他沉浸在长高的幻想里。"乔丹,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你不吃东西就不会长高,尤其是蔬菜。"妈妈说。"可是我不饿。"他说。妈妈扬起眉毛,严肃地看着他。乔丹慢慢地拿起叉子,一口口吃了起来。没多久,他就吃光了盘子里所有的食物,还想要更多。睡觉前,乔丹把他最心爱的球鞋放在画有身高尺的墙边。接着他换上睡衣,做了祷告,跳上床去,进入梦乡。

妈妈进房间时,乔丹已睡着了。她从乔丹的表情看得出来,乔丹正在梦里打篮球。妈妈撒了一些盐在他鞋子里,走到他身边安静地祷告,就像她为其他几个孩子做的一样。"亲爱的上帝,请帮助乔丹梦想成真,让他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主啊!请让他明天比今天长高一点点,好吗?谢谢,阿门。"那个晚上以后,乔丹无论去哪个地方,都穿着他最心爱的球鞋,甚至连上教堂也不例外。星期六,他不再跟着哥哥去公园打球,他留在家里练习,希望等长高几厘米以后,再到公园去。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练习、耐心等待和虔诚祷告,乔丹站在墙边量身高。可是他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很失望,但并没有怀疑妈妈的话。乔丹想:我一定要有耐心,就像妈妈说的一样。而他也的确这么做了。他又努力练习了两个月,可还是没有长高。乔丹有一点儿难过,不只是因为他连一厘米也没有长高,同时也很怀念和赖瑞以及罗尼一起打球的日子,这可不包括被马克找麻烦。又到了星期六,哥哥找他一起去公园打球,他不肯。妈妈开始担心了。她看见乔丹独自坐在台阶上,便对爸爸说:"你应该跟他谈一谈!"

爸爸在乔丹身边坐下。"怎么啦,儿子?你很久没跟哥哥去公园打篮球了。你还好吗?"乔丹没吭声。过了一会儿,他看着爸爸说:"本来以为我会长高几厘米的。我照着妈妈的话做了,可是什么也没有改变。"爸爸问:"乔丹,你为什么想长高?""如果我能长高一点儿,就可以把球打好,为我们队赢球。"乔丹说。"可你已经是个好球员了,你具备了赢球需要的条件,这个很重要。"爸爸在乔丹胸前轻轻拍了几下,"长得高一点儿或许能让你打得更好,可更重要的是毅力、决心和尽最大的努力,这些才能使你成为赢家。"乔丹想了想爸爸的话。突然,他跳了起来,拔腿就跑。"你去哪里?"爸爸在他后面大喊。"今天有场比赛,我已经迟到了!"乔丹高声回答。

乔丹到公园时,球赛已经开始了。他坐在长条椅上,希望自己也能上场。比赛接近尾声时,两队打成了平局,乔丹的队友约翰突然跌倒受伤了,不得不退出比赛。他的机会来了。比赛暂停,乔丹的队友在场边围成一圈,乔丹也加入他们。"好,现在平手,我们只要再得一分就够了。谁来投篮?"罗尼问大家,但他的目光投向乔丹。

乔丹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他说:"我!"

哨声响起,比赛又开始了。马克照旧来找乔丹麻烦。乔丹不理他。不论身高如何,乔丹一直在练习,他下定决心,今天一定要赢。赖瑞从内侧把球传给乔丹。乔丹接住球,运了几下,突然加速切入。

乔丹靠近马克时,切到马克的右边,马克跟了过来,但乔丹趁马克的重心还在往右移动时,突然换手切到左边。他在马克身后急停跳投,球以漂亮的弧线飞过对手上方,无声无息地空心入网。两分!比赛结束。乔丹这一队赢了!乔丹的梦想实现了!他回过神来,立刻飞也似的一路跑回了家。

他冲进厨房,兴奋地大喊:"我做到了!爸爸,我在那些比我高的人面前投篮了。我们赢了!"赖瑞和罗尼跟着跑进来,一起欢呼庆祝。"没错,小弟,你做到了。你赢了这场比赛。"乔丹想起罗尼在比赛暂停时看着他的表情,他说:"不对,是我们赢了这场比赛,不过,我是最棒的。"大家都笑了。从那天以后,妈妈不再把盐撒在乔丹的鞋子里。不过乔丹依旧保持着耐心、努力练习和诚心祷告。

这才是乔丹成为一米九八超级篮球明星的真正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名人的经典励志小故事覆水之舟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亡国之君,手中握着的最后一条马鞭。你就是卧塌下的薪柴,你就是悬在床头的苦胆了,浣纱的女子从民间一路走来,因你遗弃的棒槌已长成苎萝山的丛林。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苎萝村。天生丽质。2400年前,春秋末年,吴越争战,越败夫椒。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复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为兴越灭吴作出了重大贡献,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西施与杨贵妃、王昭君、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后人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或多或少有些对历史不恭了。

她长袖善舞,绊倒一代豪杰座下腾空的马蹄。

她柔骨似,熄灭一代壮士胸囊四海烈火般的激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的事实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女人,一旦成为武器,没有任何盾可以抵御,没有任何矛可以击穿。能让一个君主失却江山,也能让另一个君主得到江山。

得也好,失也罢,过眼的富贵云烟,恰如太湖泛舟的那份恬静。

传说吴被灭亡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不知这片舟子是否也被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关羽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很值得我们敬佩,而我最敬佩的是关羽

关羽,字云长,是东汉末年时的人,堪称“忠义之士”,因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以后便终生追随大哥刘备,关羽,骑着赤兔马,手握青龙偃月刀,单枪匹马的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了三国中蜀国里一名悍将。

我眼中的关羽沉默寡言,很少说话,眼睛眯成一道线,显出一副很悠闲的样子,可是每在两军开战之际,只要他的两只眼睛一睁开,那就表明,他要杀敌了,我认为最能表现他的性格的就是他那双眼了。

关羽很重情义,自打桃园三结义后,对它大哥刘备从无二心,魏国的曹操很看重关羽,曾以高官厚禄想把他从刘备那里挖过来,可关羽就冲着一个“义”字,坚定的拒绝了曹操。

关羽最后驻守荆州,关羽英明了一世,却断送在了荆州,关羽最大的缺点是自以为是,仗着自己兵强马壮轻视敌军。他在荆州城内带走了大部分精兵,去攻打曹操,却没有固守荆州的兵力。吴国就趁虚而入,把荆州拿了下来,而关羽这是大胜在前,曹操节节败退,这个消息就如同晴天霹雳,此时的关羽还身负重伤,被曹操的手下暗箭射中。身中剧毒,关羽的毒深入了骨头里,必须把肉剖开,把骨头上的毒刮下来,而关羽却没用麻药,神神医华佗为他刮骨疗毒,关羽还与部下下棋,竟然还赢了这盘棋。

可是这消息的来到,不仅更加重了关羽的病情,并使全军的士气低下,无心作战,五万精兵只剩下关羽,关平等几位将军。无奈败走了麦城,被吴国吕蒙逼在麦城,关羽自刎在了麦城。关羽一世英名却输在了他的最大的缺点上。

我对关羽的死感到可惜。同时十分敬佩关羽的“忠”和“义”他是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历史名人苏轼励志后人的故事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诸多领域都很有成就。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父子三人都名列“唐宋八大家”。

苏轼天资聪颖,在父亲苏洵的耐心教导下,他小小年纪就已经读了很多书,经过几年的奋发努力,苏轼的学业大有长进,亲朋好友都称他是一个难得的神童,说他以后一定是文坛的奇才。

苏轼在一片赞扬声中变得有些骄傲了,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有一天,苏轼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并把对联贴在了门前。也就是说,苏轼说自己认识所有的字,而且读完了世界上所有的书。

一天,一位白发老翁路过苏轼家,看到了这副对联。看过之后,老翁觉得苏轼过于自信,于是笑了笑就走了。

两天后,老翁拿着一本书来到苏家,要见苏轼。他说自己才疏学浅,特来向苏轼请教。苏轼满不在乎地接过书,结果翻开一看,上面的字他竟然一个也不认识,顿时红了脸。老翁见状,不动声色地对苏轼说:“请你赐教。”苏轼非常着急,但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鼓起勇气告诉老翁,这些字他一个也不认识。

老翁听了这话,捋着胡子大笑道:“苏公子,你不是已经‘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了吗,怎么会一个字也不认识呢?”说完,老翁拿过书扭头就走了。

苏轼感到非常惭愧,他绞尽脑汁,终于从老翁的话中悟出了真谛,于是提笔来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加了四个字,使对联变成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发誓要活到老,学到老,最后终于成为文学界和书画界的佼佼者。

学海无涯,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只是凤毛麟角。我们要用永不满足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一旦骄傲自满,必定会使前进的脚步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家的“兵器库”里,摆放着各种型号和材质的青龙偃月刀。每天一有空闲,我都要手提大刀狂舞一番,要问我为何有这等爱好,嘿嘿,因为我喜欢它的主人——关羽关云长。

关羽身上有三大优点最让我感动——一是忠,二是义,三是坚强。

先表一表关羽的“忠”。话说有一次关羽力战曹操,最后被曹操重兵围困在一个小土坡上。曹操爱惜关羽武艺高强,不忍杀他。就派大将张辽去劝降。关羽提出了归顺曹操的三个条件,其中一条是一旦得知兄长刘备下落就马上离曹营。曹操只得答应了。为了留住关羽,曹操给关羽封候赐爵,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上马提金,下马提银,真可谓煞费苦心。尽管受到曹操的如此厚待,关羽对刘备的忠心却丝毫未改。当他得知刘备在河北袁绍帐下时,便立即不辞而别,千里走单骑去寻找自己的大哥刘备。他对刘备的一片赤胆忠心,真让我感动不已。

再说关羽的“义”。赤壁一战,曹操负伤逃走。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走华容道,特派关羽在华容道拦截。临行前诸葛亮让关羽立下军令状:若放走曹操,当取项上人头。但当曹操真的出现在华容道上时,关羽念及当年曹操对他的厚待,就放了他。关羽的义薄云天,实在令人感动。

再说关羽的“坚强”。“刮骨疗毒”的故事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关羽也是血肉之躯,为何会有如此坚强的意志?每次想起,我都会对关羽肃然起敬。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从关羽身上的“忠”,我学到了精忠报国;从关羽身上的“义”,我学到了做人要讲信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关羽是我的榜样,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二十一世纪的“关云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喜欢的历史人物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英雄人物能作为我的榜样,但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哪个历史人物,我一定会说:我最喜欢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一直以来,诸葛亮自身巨大的美丽,受到人们的爱戴,身上有着无数美丽的光环。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毫无疑问,这是对诸葛亮才华的侧面概括。集超人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诸葛亮,被善于招揽人才的刘备重用,蜀国在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终成就了大业。

我喜欢诸葛亮遇事镇定自若,深谋远虑。在"空城计"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惧司马懿的逼迫,从容布置,从而使对方退兵,西城得以转危为安。我喜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贤嫉能的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从而借来十万支箭,为赤壁之战准备了足够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我还喜欢诸葛亮的智勇超群与忠贞不渝。诸葛亮为了求得南方的长治久安,听从马谡的建议,采用"攻心为上"的计谋,在与孟获的战斗中七擒七纵,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了刘备,成为蜀汉南方的屏障......这些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诸葛亮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我喜欢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品质。他是一个"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的人。他的一片丹心以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只求安心生活,"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至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二,呕心沥血,直到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为的就是报先帝的知遇之恩,实在可歌可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诸葛亮的性格品质至今还广为后人流传。《三国演义》同时也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它现在已经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读物了。

访先人之遗迹,发圣贤之古情。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东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诚、廉洁、正直的榜样,很多历史典故都出自诸葛亮,"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白帝托孤","呕心沥血"、"七纵七擒","空城退雄兵,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等等。不仅如此,后世留下了许多与诸葛亮有关的谚语、俗语或歇后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借箭--有去无还。"等等的这些谚语、俗语、歇后语不计其数。其传奇般故事为世人千古传诵,数不胜数。

诸葛亮,灵与肉虽然已经化作清风明月,但他的精神品质一直被后人所传颂,为世人永远展现出他那圣洁的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百家姓人物故事:钱謬

全文共 167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历史上姓钱的人不多,但偏偏就在杭州临安出了那么一位姓钱的能人:吴越国王钱謬。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物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吴越王钱谬,唐末杭州临安人,出身寒微。年青中贩私盐为主,后应募参军,他在后唐时只是一个偏将。但是他深通兵法,很会打仗,打败了王郢,消灭了黄巢,剿平了刘汉宏。皇帝因他战功累累,升他为镇海节度使,逐渐掌握军权而占据两浙之地,据有今浙江及江苏西南部、福建东北部地区。董昌造反,他又剿平了董昌,皇帝就封他为越王,后来又封他为吴王。他自称吴越国王。他是五代政治家,吴越国的创立人,公元907至932年在位。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吴越国公传5主84年,末代国君为钱谬之孙钱叔,于978年献所拒之地归北宋,被封为邓王。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钱氏政权。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历史上姓钱的人不多,但偏偏就在杭州临安出了那么一位姓钱的能人:吴越国王钱謬。

钱謬也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人,比我们上期讲的赵匡胤年长七十五岁,也是五代十国时期一个后世评价比较高的人。

钱謬出生时候和赵匡胤一样,也是伴有异象,红光满室,伴有兵马之声。或许是因为他出生带有异象的不平凡,所以注定了他一生的不平凡。

钱謬的故事就是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钱謬自由习文练武,不仅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甚至还懂得些占卜算卦之术。不过家境贫寒,十九岁时便不得不为了生计铤而走险,贩运私盐。

在乱世之中,人若是敢闯,便能闯出些名堂。而钱謬这种能文能武,还会卜上一卦趋吉避凶的人,成就更非常人所能比了。

钱謬二十二岁那年,王仙芝,黄巢,王郢等人因连年凶灾,朝廷无力赈灾,纷纷发动起义反唐。石鉴镇将董昌招募乡勇,准备平灭王郢叛乱。也就是这一年,钱謬投奔到董昌麾下参军报国,被董昌任命为军中偏将。随后跟随者董昌南征北战,镇压起义军成为了一名将军。随着不断的征战,钱謬的军事天赋逐渐展现出来。甚至曾以少敌多,与大唐王朝的颠覆者黄巢对敌而不落下风。而上层领导也越来越看重他,不断的给他升官,兵赋予他更大的军权。

钱謬三十四岁那年,在董昌与义胜军节度使刘汉宏的交战中出奇兵击败刘汉宏并族灭其家。俨然已经成为南方的新一代优秀将军。

钱謬四十三岁时候,他的顶头上司董昌在越州称帝。钱謬两次劝说董昌不要称帝,在钱謬的劝说下,董昌称帝后又向唐昭宗请罪求赦免。但董昌这样反复无常,皇帝怎么能让他安心做官?

于是唐昭宗封钱镠为浙江东道招讨使、彭城郡王,并削掉董昌的官职,下令钱謬讨伐董昌。

董昌联系了另一个大军阀:淮南的杨行密,准备联合杨行密一起抗击钱謬。但钱謬如此厉害,又有朝廷支持,三战三捷,轻而易举的击败了董杨联军,并生擒董昌。

钱謬功劳实在太大,朝廷给了一系列的赏赐和迁升之后,还赐给了钱謬那免死的丹书铁券。

钱謬五十岁那年,被唐朝朝廷封为越王,并继续为朝廷讨伐四处蜂起的起义军。不得不说,钱謬这么做确实很聪明,就像三国时期的曹操一样,借着正统天子的名义扩大自己的势力,打起仗来岂不是旗开得胜?

钱謬五十五岁时候,梁太祖朱温窃国篡唐,封钱謬为吴越王。这时的钱謬很明智,没有再拿出曹操的做法,反而做起了孙权,欣然接受封赏。

钱謬七十一岁时,晋王李存勖灭梁,建立后唐。钱謬再次拥立李存勖,并建立吴越国,成为吴越国王。

钱謬八十二岁病逝,留下了立国七十二年的吴越国。

纵观钱謬一生,虽没有绝艳之姿,天纵之才,却能够审时夺度,在崩溃混乱的时代夹缝中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吴越国。

和同时期的人比,他比冲天大将军黄巢更有知人之智,比后梁太祖朱温更有自知之明,比后唐太祖李克用更知多用计谋,比契丹大帝耶律阿保机更知如何安排后事。

所以,钱謬虽然一生小战不断,却从来未遇大敌。正是因为他知己知彼,才能从一个穷小子变成雄霸一方的吴越国王。

但也正是因为他过于聪明,导致他从来都是跟在强者身后,而不敢放手搏命。所以,他也只能是一个小小的吴越国王,不可能像赵匡胤那样逐鹿中原,称霸天下。

不管怎样,我们都不得不说一句:钱謬,真乃神人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开学第一课人物:胡正先的故事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在新生代中学生组合TFBOYS演唱的主题曲中,2016年《开学第一课》正式拉开序幕。撒贝宁、董卿、何炅三位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探寻了“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长征精神。

第一课:信念不移,红军通信兵艰苦条件下提炼猪油发电

在第一堂课“信念不移”中,99岁老红军胡正先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兵的故事。在长征过程中,胡正先经历背靠背的小伙伴被敌军击中牺牲、突围时吞吃密码本保护部队机密、雪山上忍饥挨饿激战48天等惊心动魄的瞬间,展现了红军战士“跟着走”和“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他还告诉大家,当年在没有汽油、柴油维持电台发电的极端条件下,曾经用提炼的猪油和牛油维持发电机运转。

随后,94岁老红军梁天文回忆了长征途中与政委杨朝礼相依为命,同吃一碗饭、同盖一床被的情谊,讲述了杨政委危急关头牺牲自己、战斗到最后一刻的革命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人物传记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我就像一只小鱼,遨游在历史的长河中,我见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孔明。见到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在白帝城中拿着一支笔,一壶酒,写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不朽诗句的李白。他没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年少无知。没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黯然神伤。有的是”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壮志豪情。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更喜欢你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墫空对月。”的积极乐观。你对人生的态度,是我敬佩。我静静思索,你是这样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人,却难踏仕途,平步青云。

你这样的才华横溢却难入官场,最终两袖清风。我想你心中苦涩的肯定难以言表。然而当你到处你的内心世界,我才发现我错了。在你的眼中,别人的争官夺权更能春拖出你的高尚尊严,在别人眼里,争夺名利已成主流,你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言壮语。不于官流同流合污。是你气节使然,你有着纵情山水的潇洒,“有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

你豁达、浪漫。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你挥洒自如。乐观是你的主流。用它,为后人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向世人宣告一个伟人的传奇。面对这样豪迈的你,我怎能不发出由衷的赞美。视金钱如粪土,其高官如草芥,失挫折如清风,怎能不使我深深折服。李白,你将是我终生的偶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周公辅成王历史故事

全文共 1237 字

+ 加入清单

周公,从成王十三岁到二十岁,代理天子职权,一心朝政,忠心不二,下面是关于他的历史故事,一起来阅读下吧: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再说,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周公的封地在鲁国,因为他要留在京城处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等他的儿子伯禽长大了,就派伯禽代他到鲁国去做国君。

伯禽临走的时候,问他父亲有什么嘱咐。周公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今天子的叔叔,你说我的地位怎么样?”

伯禽说:“那自然是很高的了。”

周公说:“对呀!我的地位确实很高,但是我每次洗头发的时候,一碰到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办事;每次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求见,我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我这样做,还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这儿来呢。你到了鲁国,不过是个国君,可不能骄傲啊!”

伯禽连连点头,表示一定记住父亲的教导。

周公尽心尽意辅助成王,管理国事,可是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却在外面造谣,说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夺王位啦!

纣王的儿子武庚虽然被封为殷侯,但是受到周朝的监视,觉得很不自由,巴不得周朝发生内乱,重新恢复他的殷商的王位,就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气,联络了一批殷商的旧贵族,还煽动东夷中几个部落,闹起叛乱来。

武庚和管叔等人制造的谣言,闹得镐京也沸沸扬扬,连召公奭听了也怀疑起来。成王年小不大懂事,更闹不清是真是假,对这位辅助他的叔父也有点信不过。

周公心里很难过,他首先向召公奭披肝沥胆地谈了一次话,告诉召公奭,他决没有野心,要他顾全大局,不要轻信谣言。召公奭被他这番诚恳的话感动,消除了误会,重新和周公合作。周公在安定了内部之后,毅然调动大军,亲自率领大军东征。

这时候,东方有几个部落像淮夷、徐戎等,都配合武庚,蠢蠢欲动。周公下命令给太公望,授权给他,各国诸侯,有不服周朝的,都由太公望征讨。这样,由太公望控制了东方,他自己全力对付武庚。

费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终于平定了武庚的叛乱,把带头叛乱的武庚杀了。管叔一看武庚失败,自己觉得没有面目见他的哥哥和侄儿,上吊自杀了。周公平定了叛乱,把霍叔革了职,对蔡叔办了一个充军的罪。

在周公东征的过程中,一大批商朝的贵族成了俘虏。因为他们反抗周朝,所以叫他们是“顽民”。周公觉得让这批人留在原来的地方不大放心;同时,又觉得镐京在西边,要控制东部的广大中原地区很不方便,就在东面新建一座都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阳市),把殷朝的“顽民”都迁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

打那以后,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部是镐京,又叫宗周;东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周公辅助成王执政了七年,总算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下来,他还制订了周朝一套典章制度。到周成王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把政权交给成王管理。

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眼中的历史人物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我在茫茫书海中陶醉,只为了读懂那些已经沉淀了数千年的历史人物

屈原,我读懂了你坚定的爱国之情。

你满怀报国之情,却被楚王无情地放逐。你亲眼看着国家一步步地走向危亡,自己却无为回天,只得长叹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当您亲自听到亡国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已是绝望至极,毫不犹豫地抱起巨石,毅然跳入于那条寒冷的汨罗江。

诸葛亮,我读懂了你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你自隆中出山后,就把“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作为毕生己任,帮助刘备攻城略地、治国安邦。在刘备去世以后,受白帝城之托,你自诺:“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你不遗余力地扶持后主,人们无不为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而感动。后人评价你:“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三袁;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你聪明绝顶,却甘为人梯,为蜀国献出了他的一生时光,这可是可歌可咏!

记得《旧唐书·魏徽传》的那一句“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方镜,可以明得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了太多太多的历史人物,不论是英雄还是明君,也许有些早已为了历史,但是,他们的精神品质历久弥新。

五千年悠悠岁月,沧海桑田更迭,斗转星移变换,在透过历史的浮沉间,我,读懂了他们,他们的精神闪烁在历史的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