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扶贫贷款申请书样本(汇集20篇)

扶贫帮扶是为了改善村民的状况,享受更好的生活。开学吧小编整理了扶贫帮扶日志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浏览

4318

作文

436

2024年精准扶贫活动简报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5日下午13:00时,我校按照贵阳市教育局开展全国首个“扶贫日”公募活动的时间要求,在一楼会议室召开募捐活动动员会和现场募捐活动,募集款项3140元。整个活动气氛热烈,学校教职工积极参与,每个人在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后,心灵都得到了一次净化和洗礼。

会议开始,学校校长何兴明向大家宣读了贵阳市教育局下发的《贵阳市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组织开展全国“扶贫日”公募活动的通知》,并解读了这次公募活动的意义:扶贫济困,崇德向善的公益精神。付出爱心,收获真情;传递善良,收获感恩。这次公募所得款项其用途主要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所需;对有困难的教职员工给予帮助支持。重点对中职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以补助生活费为主要内容的“雨露计划·助学工程”和“雨露计划·圆梦行动”。

当何校长宣布募捐活动开始后,学校教导处主任郑长林马上投捐,带了一个好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随后学生科长席兴龙、教务科长左银环……。大家都积极主动,争先恐后地涌向募捐箱,纷纷解囊献出自己那份内心最纯真的爱心。

学校里年轻的女教师彭艳、杨玲玲、罗荣莉、张会……等,都从自己不多的工资中捐出钱款,在投向募捐箱的那一刻,内心都不觉涌动出感动和自豪。数不在多,但涓涓细流可汇成江河湖海,点滴爱心可聚成爱的洪流。她们的行动证明了我们的年轻教师们接受了一次爱心的考验和洗礼,在当今世风日下,只顾个人不管他人的社会风气中,仍保持着一颗善良、纯净的心。犹如春风一般为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送去一缕最温暖的阳光,像星星之火一样点燃人们心中希望的曙光。

这次活动在全校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取得圆满成功,不管捐款多少,都是对我校教职工道德品质的一次考验,是对我们有没有爱心的一次测试。在这次考验中,纷纷捐款的行动折射出我校教职工身上所具有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良好风貌,让所有人都充分懂得了奉献才是我们生命中最可贵的情感,只有懂得爱的人,才能真正关爱自己。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会把它发扬光大,为我校的美好明天添光加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昨(12)日,州委副书记、州长罗凉清深入联系点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为基层党员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课报告,与大家共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出要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责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罗凉清指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我们党又一次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充分体现了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政治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期的共产党宣言,是指引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更好担负历史使命的行动指南。

罗凉清指出,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要求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争做“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合格党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凉山同步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一要在脱贫致富上带好头。党员干部要当好全村群众的明白人、带头人,带头苦干实干,在村子里面先富起来,形成一个火种,让群众看到勤劳致富的榜样,带动全村群众脱贫致富。要落实好州委、州政府安排部署的六项重点工作(产业富民、交通建设、新村新寨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发展、突出社会问题治理)和五件实事(帮助每户贫困户发展5亩经济林木、为每户提供5只羊、开展定向就业培训、实施免费教育、建立健康档案)。要认真研究政策,把中央、省、州、县围绕脱贫攻坚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学深学透,抓好运用和转化。

二要在服务群众上带好头。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一件件小事、实事做起,努力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

三要在遵规守纪上带好头。农村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身边,每天都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要认真学习对照党章和今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并结合农村实际,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体现在一言一行上,在思想觉悟上比群众高一层、在具体行动上比群众快一步。

四要在治理突出社会问题上带好头。要深刻认识毒品、艾滋病和陈规陋习的严重危害,自觉带头远离毒品、艾滋病,自觉带头破除陈规陋习,自觉带头同毒品等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在群众中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教育是我们摆脱贫困的希望所在,党员干部要带头落实家长责任制,带头送娃娃上学,把娃娃教育好、培养好,从这一代人开始,彻底摆脱贫困。

罗凉清还与乡、村干部们进行座谈,围绕彝家新寨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热点话题,与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共话火普村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全文共 1672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8月,县水利水电局“第一书记”驻点村从茅坪场镇晓坪村调换到铁炉湾村,我作为“第二网格员”跟随“第一书记”到这个我并不陌生的村,说不陌生是因为在2014年实施北干渠渠道整治的时候我就多次来过村里。

再次来到铁炉湾村,感觉很亲切,因为工作重点发生了变化,我开始从各个方面观察着村里的生活生产以及基础设施情况。村里有很多土坯房、通往村委会的公路多处破损、没见到一条完整的渠道、路边的村民生活条件一般、没有一处特色产业发展、随处可见的煤矿弃渣…这就是我对铁炉湾村的第一印象,后来跟村两委干部交流,也证实了我所认识的就是目前铁炉湾村的真实写照。因为煤矿产业的不景气,村里又无其他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发展渐渐成了一个迫在眉睫但是又颇为沉重的词。

同年8月,县里开始精准扶贫工作动员,水电局作为县直部门代表在县扶贫攻坚誓师大会上向全县人民立下军令状,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村、贫困农户生产生活条件,用实际行动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我作为县水电局驻铁炉湾村精准扶贫工作组成员,有幸参与了这一次水电局和铁炉湾村合力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全过程。

第一次去结对对象徐圣菊家,因为有一段土路,且路不平又很窄,跟着村干部骑着摩托车,一路颠簸着就去了,幸得付会计骑车技术好,几次屁股腾空都有惊无险,下车后手指关节都是麻的。一眼望去,占地广阔的土坯房,侧墙一道大大的裂缝,墙面斑驳,看得出墙体已很单薄。徐圣菊老人个子不高,听力不太好,见到我们的时候一脸笑容。进房门的时候,断裂的门梁让我们不得不猫着腰进去,一侧用跟棍子抻着,仿佛下一秒就会直接垮下来。房间里光线很暗,陈设很简陋,为数不多几把可以坐的椅子也像是上了年代的“古董“,在知晓我们的来意之后,老人把我们带到那面裂缝的墙边,我彻底震惊了,那面从外面看还只是裂了一条约3厘米的缝的墙,内侧直接被漏下来的雨水冲刷的几乎只剩手掌厚,毫不怀疑一碰整个侧墙直接就会塌下来。付会计告诉我,每次下雨村里都很担心,都会打电话让老人待在墙体还算好的矮房这一边,老人有两子一女,两个儿子一个在香菌点种时中毒身亡,另外一个于2005年5月29日在洪家垭煤矿务工时,发生瓦斯爆炸不幸身亡,女儿徐同香出嫁在当阳,夫家条件一般,无力接济,村里多次努力通过各种渠道也只能筹到7000余元,离给老人改造一间能住的房子所需资金还差很多。老人孤身一人,年老体弱,无任何经济收入,新房似乎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目标。

走访结束后,我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报给了“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在了解徐圣菊老人的情况后,迅速联系驻村经济顾问,实地制定房屋改造方案。12月1日,新房正式动工, 12月25日新房建成,共计花费了4万元。2016年的春节前夕,我们再次来到徐圣菊家,老人坐在自家新建好的房子前面,认真拾掇着刚从地里拔回来的白菜,金黄的阳光洒在翠绿的叶子上面,映照着老人幸福的笑脸。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里不知不觉间发生了着各种变化:规模化种植了40亩胡椒;成立了野生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了100亩核桃基地;安装了100 KW光伏发电;5公里的公路硬化;数千米的新渠道;17户的危房改造;全部开通的光纤网络;新建了40个村级垃圾池;新安装了一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悄然改变着村里的整体面貌,也影响着村民的生活生产环境。

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次精准扶贫经历不仅加强了我对农村工作的认识,提高了我和村干部及群众的交流沟通能力,而且让我深刻领会到努力所能带来的巨大改变。一开始我对做好我分内的精准扶贫工作毫无底气,特别是到一些患有重病或者毫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家里,看到他们的生活情况,根本想不出来有什么措施能帮助这群人脱贫,随着扶贫工作的一步步开展,各户具体扶贫措施制定,思路渐渐清晰,也更加明确我该做些什么,在大家一起付出努力后,结果证明,我们可以做的很好。连心工程的开展,为精准扶贫又增添了新的动力。我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高质量完成精准扶贫工作,同时,为铁炉湾村美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扶贫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天气预报为大风蓝色预警,电话及时通知帮扶对象,把代牧的羊群赶到避风的山洼,防止羊群走散丢失…“

“今天气温回升,协助扶贫户抢抓墒情,及时播种 …“

如上记述摘自石人子乡农技站扶贫帮扶干部工作日记的一部分。为进一步开展扶贫对象精确识别和动态管理工作,准确了解和掌握定点帮扶贫困村和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乡农科站的帮扶干部,详细记录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每一次入户了解到的新问题、新困难, 帮助贫困户出谋划策,寻找联系增收渠道,为他们早日脱贫,解决生产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

通过“民情日记”,帮扶干部紧盯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和民生社会保障等工作难点,以钉钉子的劲头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加快帮扶对象及早脱贫致富。

扶贫工作期间,农科站的干部通过民情日记等方式,事无巨细详细记录驻村情况、群众需求,共记录扶贫工作日记两万余字, 并根据记录协调有关部门提供扶贫资金,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找路子,获得了困难群众的一致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乡镇扶贫攻坚简报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为切实落实省、市、县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精神,切实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我乡于2015年9月9日召开扶贫工作推进会。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员有:县委副书记、蓝林村驻村工作组组长胥大齐,石盘村和蓝林村第一书记和专业技术人员,县国税局、县国土局、县信访局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沐川分公司负责人,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和贫困村两委负责人。

会上,乡党委书记龙永忠同志汇报了全乡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以及需请求解决的问题。贫困村第一书记以及帮扶部门分别汇报了各自开展的工作。县委副书记胥大齐同志最后强调指出:一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并脚踏实地开展具体的工作;二要做好规划。要针对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扶贫规划;三要抓好结合。注重扶贫与三农工作的结合、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结合、与“堡垒提升工程”的结合、与“亲情工作法”的结合;四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处理好领路人与群众的关系、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精准帮扶与锦上添花的关系、主体与帮扶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五要真心帮扶。用心、用情,把贫困户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开展帮扶;六要重视扶贫档案的收集与归档。要落实专人及时将扶贫工作的程序、公示等资料及时归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给老师的一封信样本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老师们:

你们好!

今我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也是一个毕业的学生了,更是一个就快要离开我们生活了六年的母校的学生了。我对这个学校非常的留念,更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我的老师们说,但是我知道你们很忙,所以我就选择了书这种方式来一吐我那一言难尽的好吧!首先我想对刘老师说:“自从我一年级入学时看到您,我就觉得您是一位好老师,特别的亲切。还有如果不是那一次在美育节上要我表演相声,激发了我的相声细胞,我相信我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奖状了。现在您已经有了小宝宝了,不能再给我们教课了,但是我并不伤心,因为我还可以在母校了看到您。最后,我祝愿您的小宝宝开心快乐的成长,祝您终身长寿。”第二个我要对王老师说:“王老师,我是您从一年级开始带出来的学生,您现在已经50多岁了吧,已经是退休的老教师了吧!但您还能坚持叫我们数学,我知恩的很感激您,为了我们您操碎了心,每天顶着病来给我们上课,上次您竟然病倒了,在我们的讲台上病倒了,可想而知您当时病的有多重啊!

可是您还能来为我们上课,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回家休息。在我的印象里您没有请过一次家,所以我对您的敬业感到无比的敬佩。最后,我也祝愿您终身长寿”最后我要对新转来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说:“您虽然是新老师,虽然您只带了我们半年,但是您对我们都极其的关心,极其的负责。如果不是您每天用晨练和午练很每天中午把我们留下,在门口把关,一个个从您那里过,直到背熟为止,用这样的方法来训练我们的基础知识,为我们打下了结实的底子,我们的语文不会提高的那么快。在这里,我深情的对您说一声‘谢谢!’当然,我也祝愿您如花似月、美如冠玉。”

六年级一班

管俊泽

5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的精准扶贫故事

全文共 1109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一段特殊的视频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视频以一位来自城市的“特殊妈妈”的口吻讲述了城市家庭到山区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对认亲的暖心故事。舒缓的音乐,简单的情节,朴素的文字发人深省,视频中农村孩子纯洁的目光更是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纷纷点赞,希望给深山留守儿童奉献自己的爱心。短短一天时间,全网视频点击量就已超过40万人次。

该视频是四川电视台与邛崃市委宣传部联合拍摄制作的,以“我在深山有远亲”公益互助会为原型,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公益宣传片,旨在以拍摄、推广视频的方式,号召全社会关注贫困地区,关爱留守儿童,参与到精准扶贫中来。视频播出后腾讯、优酷、土豆、爱奇艺等国内主流视频平台纷纷响应,联合推广此活动。

关爱不仅是捐款捐物 而是与他们携手同行

“本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却过早承受了生活的压力。”看似勇敢与坚强,殊不知隐藏了多少无奈与艰辛。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为城市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他们的孩子却因为长期生活在父母缺席的特殊环境中,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你是否能想象,在电灯早已普及的今天还有家庭在使用蜡烛?你是否见到过,原本应该在父母怀抱里撒娇的孩子竟然能独立照顾年迈的奶奶,劈柴做饭,用幼小的身躯撑起了一个残破的家庭?短片中的孩子让网友直呼心疼。

“给他们捐钱捐物还不够吗,为什么要做他第二个妈妈?”关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捐钱捐物上,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精神关爱,用爱心来温暖孩子的心灵,照亮孩子的未来。网友“小小”就说,亲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至宝,我们在给予他们物质金钱支助的同时,更多的是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关爱,给他们一个幸福美满的童年!

温暖精准扶贫 “我在深山有远亲”模式值得推广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留守儿童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阶段性问题,离不开社会多方合力,政府、家庭、学校、社会都不能缺席。

2015年5月,邛崃一群80后年轻妈妈为了关爱山区留守儿童,成立了“我在深山有远亲”公益互助会,倡导城市家庭到山区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对认亲,“不号召捐赠,只呼唤亲情”,给农村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让城里的孩子走进大自然体验农村生活,实现城乡孩子互动发展,共同成长。

城乡孩子结对认亲活动从邛崃大同乡开始,先后走进天台山、水口,组织城乡家庭成功结对150余对,开展了亲子绘画、水上游乐、体育运动、应急救助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城乡孩子健康成长,得到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这种‘不号召捐赠,只呼唤亲情’公益互助形式,温馨、温暖,温情,充满了人性关怀,为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借鉴的操作模式。”邛崃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精准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2135 字

+ 加入清单

2月22日早晨,正是一年一度的元霄节,县城和乡村到处正弥漫着节日的气息。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陶吉勇、副局长张宝平、总会计师陈伦华带领精准扶贫工作队的同志深入六郎乡赵家河村、黄龙沟村、观音垭村和湖北口回族乡湖北关村等8个村,进村入户与贫困户对接。财政局的精准扶贫工作在元霄节的早晨就已拉开了序幕。

在康家梁村,局长陶吉勇、六郎乡长王飞一起参观了村级阵地和村容村貌。康家梁村曾是县财政局的扶贫村,财政投入了120多万元,建起了村办公楼,修通了村级公路。后来在市政府办公室的大力帮扶下,该村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走进该村,看到的是桑蚕基地郁郁葱葱,幢幢民房拔地而起,村级公路宽阔平坦,朵朵鲜花迎风怒放,农民露出张张笑脸。看到全村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陶吉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王飞对陶吉勇说:“这真是,上级扶持力度大,全村旧貌变新颜呀”!

车子驶过金钱河大桥,上了一间坡,拐了两个弯,不一会来到赵家河村。在赵家河村,陡岭库区风光尽收眼底,陶局长一行无暇欣赏旖旎风光,来到村委会会议室,和村书记王太华攀谈起来,了解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情况。陶吉勇还要求局工作队要对包联户档案进一步查缺补漏,要落实好对困难户的帮扶措施,并就精准扶贫工作与乡长王飞和村书记交换了意见。

陶吉勇一一来到深入贾庚富、王世美、王世荣、王德富等7个贫困户家中,逐户了解家庭情况,宣传产业发展政策,确定增收项目。贾庚富,现年53岁,全家五口人,是该村马头羊产业大户,现有马头羊40多只,看到他养羊有丰富的经验,已有脱贫致富的希望时,陶局长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鼓励他再发展40头,总数达到80只。在赵家河村,还察看了保障房异地搬迁选址。

元霄节之夜,万家灯火,在六郎集镇,天空中不时地绽放着缤纷的烟花,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在六郎乡财政所会议室里,局长陶吉勇招集工作队的同志开会强调,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每个同志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工作推进到位。要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深入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落实脱贫措施,要努力做好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要确保如期完成上级交给的光荣任务。

2月23日,在县财政局二楼会议室.局长陶吉勇主持召开了由局班子全体成员和各股室负责人参加的精准扶贫工作紧急会议.传达了县委县政府紧急通知精神,安排局机关财政干部除值班人员外,全部深入精准扶贫联系村开展帮扶工作。

财政局8个局班子成员,分别带领局机关110多个财政干部又一次分别深入黄龙沟村、观音垭村、三院村、青铜沟村、兵营铺村、柯家湾村和湖北口湖北关村开展结对帮扶。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宣传产业扶持政策、制定增收计划,和村干部一起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

2月24日,在六郎乡赵家河村办公室里。笔者看到该村扶贫队长李林明、队员邹景森、刘建国、刘锐、张先福正在和村干部们一起正忙碌着做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

在黄龙沟村,袁义宝入户走访了5个贫困户。8组村民贺祖国过去每年种植药材白芨,且小有收入,今年,他还想种植1亩多地的白芨。袁义宝算了一笔帐,按1亩地产1800斤计算,每斤卖70元,总收入可达到126000元,除去成本,两年可增收5万元,致富希望大大增加。

2月25日,六郎乡党委副书记王超、财政局总会计师、扶贫工作队长陈伦华来到黄龙沟村带领村干部和工作队的同志进村入户和贫困户见面,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落实帮扶措施。王超是负责六郎乡全乡的精准扶贫工作的,本来他肩上的担子就很重,但是,他还是深入一线和困难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了解群众疾苦,这让我们工作队的同志都很感动,激励着我们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在与困难群众见面过程中,我们还看到,有的群众住在地处偏僻、不通公路的高山上,有的年老体弱、失去了劳动能力、有的长年患病,为治病而债台高筑。有的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政府在扶贫工作中只有依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迁移扶贫、医疗救助、政策兜底等方式,促其脱贫。政府“五个一批”的扶贫政策是非常正确的。

2月26日,在黄龙沟村委会会议室里,笔者看到,县财政局白绍军、夏学宝、张鎏玉等七名干部与村干部一起正聚精会神地做着贫困户的档案。黄龙沟村是由两个村合并而成的大村,贫困户相对就多一些。村书记告诉我们说,全村有292个贫困户798个贫困人口,仅填写脱贫手册和贫困户档案就是一个超大工作量,县财政局看到这种情况,就安排局7名机关干部进驻该村做建档立卡工作。村干部们都非常感动地说:“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县财政领导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们非常感动”!

近期,在六郎乡赵家河村等7个村和湖北口回族乡的湖北关村中,到处都有财政干部进村入户忙碌的身影。据统计,在财政包联的8个村中,已有117名财政局机关干部和300多名乡镇财政干部开展包联、走访活动和贫困户档案的整理工作。

笔者全程参与了财政局安排的精准扶贫工作,我真切地感受到财政局精准扶贫的力度是很大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县财政局始终把此项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思路,全面落实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和脱贫成效精准的“六个精准”要求,精心部署,扎实推进,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党员干部扶贫攻坚争当党员先锋心得

全文共 8333 字

+ 加入清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扶贫移民局严格贯彻落实中、省、市相关要求,学做结合、以学促做,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在局机关大力开展争当“四个扶贫表率”活动,在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局机关党建工作上台阶。

一、牢记主业,履职担当,争当聚力扶贫表率。一是强化党政主责。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摆在与推动市域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市、县、乡三级分别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脱贫攻坚“双组长”制,确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协同抓的领导机制。逐级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立下军令状。同时,推行“一月一推进会、一督察、一通报、一整改、一报表和今年摘帽县每天一例会”的工作机制。1—6月,全市召开推进会5次,开展各类督促检查50余次,挂号问题70余个,销号59个,通报批评30余次,提拔重用优秀扶贫干部42人。二是坚持行业推进。建立联席会商机制,出台《广安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广安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运行规则》,进一步明确、细化脱贫攻坚统筹机构职能职责,有效凝聚行业部门、区市县工作力量,在全市范围推动形成领导有力、部门合力、区市县发力、扶贫部门努力的脱贫攻坚领导体系。同时,出台《广安市精准扶贫督查问责办法》,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了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督办事项,把行业规划制定落实、驻村帮扶、项目实施等情况全部纳入监督检查范围,督促各行业部门将精力集中到脱贫攻坚各项任务推进上。三是注重联系帮扶。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选派820名后备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2888名年轻干部驻村定点帮扶,理顺村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职能职责,并逗硬进行考核评价,明确贫困村不脱贫,工作组成员不撤出,努力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在扶贫攻坚行动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动员6.65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干部职工,与8.64万户农村贫困户、2.07万户城镇贫困户逐户开展了结亲结对,干部职工一户一户建立台账,深入分析每家每户的致贫原因,逐户制定帮扶规划和具体扶贫措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二、一心为民,真情服务,争当倾情扶贫表率。一是强化为民服务意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召开分享会、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全局职工学习讨论全市贫困群众贫困现状、扶贫先进事迹,激发起全局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带着对贫困群众的浓厚感情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之中。二是开展党员示范岗位创建活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岗”“示范党小组”,开展“两个重温”“红色先锋”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党性意识、群众意识,切实做到以贫困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当好示范、做好表率,争做敬业奉献的“好公仆”。按照模范岗位创建要求,第二季度,局机关共创建示范党小组1个、共产党员示范岗3个、扶贫表率示范岗4个,收集“两个重温”心得体会19份。三是建立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围绕“万名机关党员进基层”“精准扶贫结亲结对”等活动,定期组织机关干部职工进村入户,亲身了解贫困群众实际困难,与贫困群众结穷亲,帮助制定脱贫措施、解决实际困难、树立脱贫奔康信心,不断增强机关干部同贫困群众的感情联系。1-6月,根据贫困户具体情况,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措施84条、解决实际困难37个。

三、科学规划,全程纪实,争当精准扶贫表率。一是科学规划。立足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各项指标,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编制完善“十三五”农村脱贫攻坚规划,调整优化820个贫困村攻坚规划和贫困人口脱贫计划,并安排落实项目资金,保证今年要退出的贫困村和退出的贫困户优先启动。二是建立“脱贫账本”。对标贫困户脱贫7项指标,建立《广安市精准扶贫痕迹管理记录簿》,包含贫困户基本情况、帮扶规划、帮扶措施、帮扶成效及印证资料五大板块,帮扶措施具体内容、落实时间、预期目标、取得成效、巩固措施全部记录在案,做到资料可追溯、可查询、可评价、可问责。目前已在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试点推广。三是开展脱贫成效第三方评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委托国家统计局广安调查队实时对贫困退出指标体系及脱贫成效进行客观公正评估,目前已对2016年计划脱贫的贫困户进行了初步评估,7月底前将完成2014和2015年度脱贫户正式评估,坚决防止“数字脱贫”。

四、强化监督,过程干预,争当阳光扶贫表率。一是建立共享联通机制。利用本地贫困人口数量、区域分布、项目清单和资金安排等脱贫攻坚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信息监管联通机制,实现与纪检监察、检察机关有效共享。二是健全沟通联络机制。完善市扶贫资金项目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纪检监察、检察机关与扶贫部门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定期沟通和日常沟通三大机制,及时查处扶贫领域工作人员违纪违规案件,确保扶贫部门与纪检监察、检察机关有效沟通、常态联络。三是建立联动监督机制。加强扶贫部门监督举报平台与纪检监察、检察机关有效衔接,充分发挥12317举报热线、公开信息等监督举报渠道,努力形成快查快办的良好格局。截止目前,扶贫移民监督机制运行顺畅,有效预防了脱贫攻坚中的违法违规行为,1-6月,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中,无一例违规违法现象发生。

【2】党员干部扶贫攻坚争当党员先锋心得

7月20日至21日,我有幸参加由市委、市政府组织的考察组赴贵州省毕节市考察学习精准识别、精准扶持、产业扶贫等工作。通过两天的学习,使我既开拓了视野,收获了经验,也看到了差距,认识了不足,更加坚定了加快江州区精准扶贫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基本情况

考察组先后到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退耕还林示范点、羊场村蒋云明中药材种植基地,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雪榕食用菌基地、迤那镇五星村精准扶贫、利民中药材种植基地、泰丰公司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和马铃薯文化博览园等实地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学习,切身感受到毕节市历届党委、政府围绕扶贫攻坚主题主线,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抓落实的拼搏韧劲和各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决战贫困的顽强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毕节市立足实际,艰苦奋斗,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推动江州区精准扶贫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毕节市精准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毕节市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精准扶贫工作方式方法,成功闯出了一条喀斯特地区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主要的经验和做法:切实做到扶贫思路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扶贫措施精准、扶贫管理精准“四个精准”。

(一)在分析上下功夫,做到扶贫思路精准。近年来,毕节市从因灾、因病、因学、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等方面,按照“一户一策一干部”的“三个一”工作要求,采取一名干部对应一户贫困户的方式认真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从致贫原因中找扶贫思路和措施,并进行分类指导、分类实施。对丧失劳动力的低保户、五保户,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对扶贫户、扶贫低保户针对贫困成因及贫困程度,采取结对帮扶、教育培训、产业扶贫、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的方式进行扶持。根据不同贫困类型,积极完善扶贫思路,本着“缺什么样的人,就派什么样的干部;哪方面的工作比较薄弱,就强化哪方面的责任”的原则,切实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同时,缺资源就通过外部输送增加资源,缺能力就通过医疗教育培训等来增加能力,缺机会就通过政策扶持来增加机会,不断激发贫困地区和群众的内生动力,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做到思路精准、类别精准、施策精准,确保每一个家庭能吃饱饭、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每一个老人都有人管、每一个贫困群众都不能在全面小康进程中掉队。

(二)在识别上下功夫,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毕节市紧紧围绕“扶谁的贫”的问题,坚持“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表册、统一步骤、统一时间“五个统一”原则和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表册、数据录入、网络运行、数据更新“九个步骤”,采取“四看看真贫”进行科学合理识别贫困对象:(“四看”法指标体系为指标制)“一看房”(占20分):从住房条件、人均住房面积、出行条件、饮水条件、用电条件、生产条件等方面来看农户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估算其贫困程度;“二看粮”(占30分):从人均经营土地面积、种植结构、人均占有粮食、人均家庭养殖收益等方面来看农户的土地情况和生产条件,估算其农业收入和食品开支;“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占30分):从劳动力占家庭人口数、健康状况、劳动力素质等方面来看农户的劳动力状况、劳动技能掌握状况和有无病残人口,估算其务工收入和医疗支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占20分):从就读情况、教育支出、教育负债、教育回报等方面来看农户受教育程度和在校生现状等,估算其发展潜力和教育支出。根据这四个指标,对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的贫困户进行综合评分,确定贫困程度,总分在60分以下的为贫困户,总分在60分以上的农户视为已经脱贫。同时,采取建立贫困户帮扶信息档案,加强精准扶贫监测管理,跟踪贫困户帮扶情况,及时对贫困户进行调整,60—80分的为容易返贫的农户,需进一步跟踪巩固;80分以上的为稳定脱贫农户, 退出扶贫程序,对新出现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扶贫对象给予帮扶,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真正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切实解决“扶谁的贫”的问题。

(三)在保障上下功夫,做到扶贫措施精准。坚持“一村一法、一户一策”,实施差异化扶贫。针对帮扶对象实际,因户因人施策,制定切实有效的“一对一”帮扶措施,着力推动由“漫灌”为“滴灌”转变,提高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的精准度,有效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有效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资金和资源,做到项目、资金统一调配、归口管理,切实发挥扶贫项目的整合效应。对于缺乏能力的积极实施“提智增知”工程,通过整合扶贫、教育、农业等培训资源,采取1户1人接受中职以上学历教育、1户1人接受培训后转移就业、1户1人掌握农村实用技术的方式,确保扶贫技能培训全覆盖。对于确实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户,统一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畴,实现应保尽保。同时,为了让扶贫对象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扶持、得到了多少扶持,把种植中药材的肥料补助资金、养牛补助资金等各级帮扶资金打卡到户,做到扶贫对象“手上有卡,卡中有钱,钱里有项目”,确保扶贫资金真正落到扶贫户身上、用到扶贫村寨里。

(四)在机制上下功夫,做到扶贫管理精准。按照“县乡统筹、乡抓落实、工作到村、扶持到户”的要求,建立精准扶贫工作分片联系制、分村负责制、分组包保制、分户帮扶制、分段突破制、分类动态制和分层设岗定责制“七制并举”的长效工作机制,采取定挂帮包责任、定时间包期限、定目标包脱贫、定措施包发展、定产业包增收、定设施包改善、定培训包就业、定技能包致富的“八定八包”措施,深入推进党建扶贫,实施县级干部帮4户、科级干部帮3户、股级干部帮2户、一般干部帮1户的“4321”工程,选派党政干部到难村、政法干部到乱村、经济干部到穷村、专业干部到产业村、离退休干部回原村的“五类”干部到“五类”村任职方式,加强驻村工作队伍、村级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农村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开展以进村组、进农户、进田间,增强感情、增加收入、增进和谐“三进三增”为主要内容的“万名干部遍访贫困户”活动,形成“乡镇党委+党工委+党支部+委员+农户”的工作运转机制和“党组织+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制度机制保障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确保贫困户对口帮扶全覆盖。强化精准脱贫跟踪督促、考核评估和家庭收入核查,对扶贫对象和低保对象实名登记、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三、对当前江州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几点建议

这次考察学习让我们更加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增强了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信心决心。我们必须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认真学习借鉴毕节市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江州区实际,学先进赶先进,狠抓重点难点,切实把精准扶贫攻坚抓紧抓实抓到位,努力推动江州区精准扶贫迈上新台阶。

(一)突出对象精准,完善精准识别贫困户机制。要把精准识别贫困户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四看”原则,进一步完善精准识别贫困户机制,真正做到摸底精准、对象精准。建议江州区四家班子领导继续带头到各自联系点调查摸底,推进试点。各级各部门和定点帮扶单位要深入各自联系村屯对所有的贫困户开展走访登记、核实分类等工作,做到看真贫、解真情,定措施,切实解决“扶谁的贫”的问题。

(二)突出结对帮扶,建强用好“三支队伍”。要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载体,加强驻村工作队伍、村级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切实解决“谁去扶贫”的问题。一是深入推进党建扶贫,以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实施处级领导帮4户、科级干部帮3户、股级干部帮2户、一般干部帮1户的“4321”工程,确保贫困户对口帮扶全覆盖。二是深化干部驻村工作,抓好贫困村第一书记的管理,选派组建“精准扶贫、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开展结对帮扶,实行驻村干部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与帮扶对象脱贫挂钩,做到“一村一工作队、一户一责任人”。三是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一把手”,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为扶贫开发各项部署落实提供保障。四是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社和致富带头人,发动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三)突出产业扶贫,探索推行村社联建新模式。要学习借鉴迤那镇利民生态中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模式,通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与合作社管理层交叉任职的方式,加强合作社与村党支部在党建、扶贫、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相互交流、指导和扶持,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即“土地变股份、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就江州区而言,一是建议在火龙果现代农业示范区内按照“基地+合作社+农户”管理模式,带动周边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增加致富途径。二是产业扶贫政策方面,建议在推行驮卢镇党群产业联盟和太平街道盆垌村党群扶贫互助协会经验的基础上,成立村社联合党支部,把党组织建在产业上,发挥党支部引领、村社联建、合作社带动的作用,调动引导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三是抓好产业扶贫精准项目建设,推进甘蔗“双高”基地建设、珍贵树种种植、特色养殖等扶贫项目,特别要积极引导农户成立甘蔗合作社,让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整合土地进行统一种植和管理,切实推进“双高”基地建设。四是建议推行集体土地或资金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合作社参照“入股分红”方式帮助村“两委”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空壳的问题。分红比例建议按照“7:2:1”的方式:收益的70%作为农户的现金分红,20%作为合作社的发展资金,10%作为村集体经济。

(四)突出施策精准,推进危房改造和生态移民工程。一是建议坚持“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的原则,按照分期推进、分类指导、节约用地、一户一宅的方式和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审查公开、核准上报、组织实施的程序,将危房改造与“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移民搬迁等工程相结合,采取新建、改造、修缮等方式,确保危房改造精准到户。二是针对2015年那隆镇生态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建议坚持“农民自愿、先难后易”的原则,以整合资源为保障,借鉴田阳县“广新家园”扶贫生态移民项目建设模式(即:以群众自愿交换土地原则,由群众以地换地或货币买地解决项目用地,经政府统一规划后由群众自行建设,政府配套相关道路硬化、给排水、电力设施和公共绿化等公共设施),采取统筹政策、分步移民、集中安置的方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移民户居住有改善、致富有路子、迁出能稳定,让每一户搬迁户都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有保障。

(五)突出示范带动,发挥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区引领作用。威宁县从2013年起步,着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目前全县有8个示范区,其中马铃薯科技园区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脱毒马铃薯产业、华曦循环农业、蔬菜产业、精品苹果产业、高原生态畜牧业等5个园区为省级示范园,草海生态茶叶园、特色经果林示范园为市县级示范园。下一步,建议突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区引领作用,加快建设火龙果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大华肉牛养殖等一批龙头企业,健全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增收项目落地,带动扶贫开发。同时,建议各乡镇(街道)以本地特色产业为主,积极打造不同产业主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六)突出舆论造势,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做好扶贫开发舆论造势,对于引导全社会参与支持扶贫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威宁县由县委主办,推出《聚焦威宁试点》、《新威宁》等刊物,重点宣传威宁县扶贫开发经验做法,得到了上级党委和全社会的关注,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为此,建议下一步由区委牵头主办,区委宣传部、扶贫办等部门配合,在重点媒体、报刊、杂志等推出系列宣传报道,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抓好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让全社会关注贫困地区,关注贫困群体,关注扶贫工作。

【3】党员干部扶贫攻坚争当党员先锋心得

5月28日上午,省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春武专程赴省局定点帮扶村、选派干部村、结对共建单位太湖县晋熙镇九龙村,为农村党员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并看望省局选派干部杨传杰同志。党课前,胡春武走访慰问了结对帮扶困难农户,并与县委组织部、晋熙镇以及九龙村两委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九龙村近期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共同讨论了九龙村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

在九龙村村部,胡春武为九龙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以及省局党员代表共70多名同志作了党课报告。他指出,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党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十分及时和必要。这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习,关键是要做合格党员。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并牢记党章,自觉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要全面掌握党规,不断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时时处处用党性原则和纪律规矩约束规范行为;要学好系列讲话,引导党员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仔细对照、忠实践行,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胡春武指出,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开展“两学一做”恰逢当前精准扶贫的关键时刻,在这一场脱贫攻坚战中,加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事关战略全局。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安徽视察调研,他十分挂念老区扶贫,专程到金寨县实地考察脱贫攻坚工作。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能否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要求,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排头兵”和“领头羊”的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实干和奉献。他强调,基层党员干部要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最严党纪严格要求自己,做“忠诚、干净、担当”的领路人,带领和团结广大群众为贫困地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努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胡春武表示,省地税局作为九龙村的定点帮扶单位,将坚决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当前重点围绕以下6个帮扶项目,精准发力。一是做好光伏发电项目,帮助贫困户脱贫,壮大村集体经济;二是建立“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资金变资本、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三变模式,拓宽贫困农户脱贫渠道;三是搞好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四是加强村级道路建设,建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兴修;五是开展农户危房改造,实施自然村环境整治,打造青山绿水、干净整洁的宜居村落;六是帮助抓好村党组织建设,打造党群满意的服务型党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扶贫帮扶日志2024年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驻村的最后一天,驻村期间,我进村入户,共入户走访农户28户,其中低保对象14户,了解村民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对了解到的问题,及时同村镇干部沟通,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如对3户家庭困难符合低保条件的,提出村镇要按照程序尽快纳入低保;对因病导致家庭生活出现临时困难的,建议村镇积极给予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对低保对象中生活越加困难的对象,建议镇村予以提高救助标准,帮助他家庭更好地解决生活困难;对镇村开展社会救助对象申请审核评议工作中的一些不规范现象提出规范化建议。

通过两个多星期的驻村帮扶工作,使我对开展帮扶工作的实际意义,同老百姓交流、增进情感的必要性,为老百姓解决哪怕一个实际困难的作用都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多的体会。我觉得下基层开展帮扶工作,直接驻村入户,群众对此很关注,所以,每名驻村干部都要展示良好作风形象,都应该用心用情的投入到帮扶工作中去。首先要和群众“拉关系”、“摆家常”,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建立起鱼水关系才能把群众想什么了解清楚,才能去如何帮助,才能完成帮什么、促什么的任务。驻村帮扶就是下基层接地气,更是掌握实情的关键。多了解民意,多接接地气,才能增加工作的底气。通过驻村帮扶工作的开展,我觉得,当前农村、农民最大的忧虑是养老,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身体差、或有残疾,自理能力缺乏,应该大力发展农村家庭互助式养老服务业;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技能,创收能力不足,必须加强教育,特别是实用技术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农民就地创业和外出务工的能力;最大的困难是致富缺项目,需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最根本的瓶颈是设施滞后,需要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广先进农业机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使新农村建设真正得到发展。当然,还有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农村依然有一些特困群体需要党和政府的帮助和救助,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完善和加强民政救助工作,是为这些特困百姓撑起的一片更美的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个人扶贫心得

全文共 1285 字

+ 加入清单

雷州穷,穷得令人流泪。由东里镇镇长和七联村党支部书记一起陪同我们前往七联村后坑小学举行了捐赠文具用品仪式。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笑脸天真烂漫,是那么的可爱;再看看孩子们的学校,简陋不堪,杂草丛生,我们心里十分难受,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当孩子们接到我们送给他们的书包和文具时,笑得那么开心,笑得那么灿烂,我们也感到莫大的安慰。

在东里镇,我们带上全体党员的的问候和祝福,慰问了10户困难党员,给七联村赠送了慰问金和书刊,一路洒下了党组织对贫困党员的关怀和温暖……

雷州扶贫归来,心头沉甸甸的。潮湿的茅草房,破败的学校,孩子们的笑脸,有病的女主人,80多岁的老大爷……一幕一幕,在眼前闪过……

扶贫归来,一直在思考雷州穷困的原因,脑子里飞出一个又一个问号。同是地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雷州与深圳同是地处沿海,为什么拉下这么大的差距?发展方式和质量为什么这样悬殊?广东号称全国的经济强省经济大省,为什么还有七联村这样贫穷落后的村庄?我国改革开放30年了,新中国建立62年了,为什么至今仍有一家三代同住在阴暗潮湿的茅草房里?为什么孩子们还在破败简陋的学校里上课?雷州是我国国情的一个缩影。我国虽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家大,各地资源、自然环境差异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一方面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一方面是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还处于原始农耕劳作状态,一部分农民还没脱贫,仍然穷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差别日益拉大。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期,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影响我国总体实现小康目标。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扶贫归来,一直在思考扶贫应该怎样扶的问题,脑子里飞出一个又一个方案。党中央指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扶贫工作也必须调整思路,转变观念。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在于人的观念改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如,扶贫应该改单一的送钱送物为帮建发展经济项目,培训经济管理人才,传授先进种植养植技术,派遣村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总之,从根本上帮助穷困地区干部群众改变发展观念,走上富裕道路。东林镇镇长也表示要在各级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加快发展,带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他的决心代表了雷州广大村镇干部的心声,也让我们看到了雷州脱贫致富的希望。

扶贫归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雷州扶贫活动,是一次很好的世情、国情、省情、区情教育课,是对我们的一次思想大洗礼。特别是对我们年轻党员干部,更显得尤为重要。对比雷州的贫困状态,我们要倍加珍惜自身的工作环境,更加努力地搞好本职工作。想想雷州,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工作困难太多,压力太大,工资涨得不快,职务升迁太慢?想想雷州,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实践好党的根本宗旨,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群众排忧解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精准扶贫个人简短日记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整理完资料,已是12点了,再加上连日马不停蹄的作战,同志们今天的精神状态特别不好。

落座接待的第一个贫困户是位大爷。看着我们疲累的样子,签字的时候大声对我们说:“孩子们,辛苦了,多喝点开水。”他真心的问候让我们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和激动起来。平时爱开玩笑的客户经理马锋站起来对大爷行了个军礼:“为人民服务。”引得大伙都笑起来,同志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

是啊,四五十天了,不管刮风下雪,没有过一个完整的休息日,有时候连着几个晚上的加班,感冒了吃点药继续工作。日复一日的重复让人在情绪上变得焦躁,每天只是机械化地填表、摁手印和拍照,不觉得忽略了与老农的交流。大爷的一声“辛苦了”,真心流露出了贫困户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感激,让我们悠然觉得有种灵魂的苏醒和温暖的感觉,也让我们忘记工作的疲累,继续投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个人扶贫日记简短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7月6日,肩负着雨湖区地方税务局党总支的重托,我们一行人在副局长尹灿文的带领下驱车数十公里来到了韶山市银田镇凤家村,这里是我局开展“干群一家亲、党群心连心”精准扶贫活动的目的地,也是我们践行“两学一做”的重要载体。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开始逐户走访慰问前期工作中确定的17户困难群众家庭,在送上慰问金的同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困苦,倾听他们的诉求愿望,和村干部一起为扭转他们的困难局面出谋划策。

来到凤家村中沙组郭楚才老人家,低矮的房子,外墙大片的霉斑,门前堆砌的垃圾纸箱,和周围几户干净漂亮的院落相比显得格外的扎眼。老人正好外出归来,挑着担子的身影佝偻而单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郭老今年82岁高龄了,老伴、儿子均已过世,媳妇携孙子改嫁,只有已嫁人的女儿隔三差五地过来照顾一下老人。看着老人坐在简陋家中的孤单情景,我们的心情很是沉重。当村干部说每月村委会组织人员给郭老家打扫三次卫生,每年还有经济补助时,我们顿觉欣慰许多。在尹局长的带领下,我们和村干部商量研究了后续帮扶措施,安排了具体人员一对一解决老人生活困难并负责与有关部门对接,落实相关帮扶资金。

在执意送我们出门时,老人嘴里一直念叨着“感谢党”和“感谢组织关心”两句话,这让烈日下汗流浃背的我们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神圣感,挥别老人,继续向下一户进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扶贫工作的日记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宣传部共有13名干部,2016年共包扶后王家山村17人,贫困人口大多数是年老,残疾人,行动非常不便。宣传部主要领导和包扶干部通过调研,决定对年老和残疾贫困户进行精神扶贫

“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理念在支撑着这些人?”为了消除心中这一疑问,宣传部及时购买了老年收音机、各类书籍,尤其是王道老人需要的笔墨纸砚,把这些精神食粮送到贫困户的手中。

当天离开的时候,已是下午,刚下过雨的庄稼汲取着大自然馈赠的阳光和雨露,快速地成长着。已经30多岁的王彦辉,本该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却因童年的灾难沦为一个智商只有几岁的孩子,当他看到有人来访的时候,却露出了灿烂的微笑。这一切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什么样的雨露和阳光能滋润他茁壮成长,收音机里的音乐或许能打开上帝留给他的另一扇门”工作人员心情沉重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7月29日,星期五下午,室外温度是32度,实际可能都达到了35度。宣传部所有人员却出发到包扶村后王家山,提着西瓜、饮料、白糖、饼干等消暑用品,“大热天的,你们还记得我们”王娥娥的妈妈向包扶干部说道。“礼轻人意重啊”包扶干部还显得不好意思。“不轻......不轻......娃娃们连一口水也不喝、一口饭也不吃”大妈说着,我们已经走远了。已经到晚上9点多了,我们该回去了,送出去我们的心意,大家心情一下子超级好。

“残疾人王振祥行动不便,夏天还不知道吃西瓜没有?”一个暖心的疑问,形成了此次送凉爽之行。

“一个志愿者希望与王道老人结对帮扶,这是个好思路,精准扶贫的链条应该越长越好,一定要抽时间和其他志愿者好好谈谈这事”这是精准扶贫日志中最有希望的一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精准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2月20日 晴

天不亮我们几个人就全醒了,比平时在家醒得还早。

按照计划,今天早晨要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学习强卫书记写给县委书记的信,并研究近期宣讲活动的要点,这是我们驻村后开的第一个会,虽谈不上正规,但要让参加会议的老乡们听得懂,听得明白,大家心中还是有些紧张。

想不到乡亲们的积极性这么高,刚吃了早饭,村委会里已经坐满了人,我们心里热乎乎的。

会议首先从学习省委书记写给县委书记的信开始。读罢两封信的全文,大伙的感受很多,说得最多的是省委书记心里始终记挂着咱们农民。大家还说,要切实按照强卫书记在信中提出的希望和要求,紧密结合上庄村实际,认真规划,营造好科学发展的氛围,抓好乡村党建工作,加快上庄村的发展。

看着乡亲们被激发起来的热情,我们几个也给大伙表了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要千方百计加快发展,艰苦奋斗,用干部的辛勤劳动,换来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

会散了,我们每个人心底的压力也更大了,强书记的信不但对我们做好宣讲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推动“五送五帮五推”活动注入了精神动力,也对驻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午,结合这两天进村入户所掌握的情况,工作组按照万名干部下乡要求,提出了工作目标:立足本地实际,整合资源,找准农村增效、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努力破解资金短缺、带动乏力的问题。

经过集思广益,大家梳理出当前的工作重点:认真制定好发展规划,选准选好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努力破解生产力落后、难以增效的难题。坚持旅游富民、商贸活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和就业渠道;努力破解人才匮乏、后劲不足的问题。大力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稳步实施义务教育,强化职业技术培训;努力破解规划不全、导向不明的问题。科学发展规划,要符合地区实际,突出重点,规划一项,成一项,切实帮助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交通、卫生、文化、教育等建设。今后,我们就要按照这些思路展开工作,帮助上庄村人生活得更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早晨七点,我们一行六人准时出发,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了临河农场四分场,随即认领了今天的任务---完成2个巷道周围的环境卫生清理。分别领到锹、耙子和扫帚后,大家立即投入工作。

我们先从巷道最里面开始清理,这是农户刘建明三兄弟的院落外围。三家人住一个院里,自然乱七八糟的东西多,墙根下杂草丛生,还横七竖八地扔着废弃的沙发、旧衣物、煤渣、棍子等等,脏乱不堪。看得出,今天的工作量不小。大家一起动手,先将棍棒、砖头、沙发等挪开,然后用锹使劲儿将杂草斩断,再用耙子搂到一起装上车。在大家齐心协力的配合下,清运工作一点点推进,经过几个来回,当最后一车垃圾运走后,大家才得空展了展腰。车子渐渐远去,回头望望先前还脏乱的巷道而今已如此干净整洁,大家欣慰地笑了。

虽然干部们大多比较年轻,也从来没干过农活儿,但干起来一点也不含糊。大家不言苦不怕累,全身心地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潮中。刘建明的妻子梁巧梅动情地说:“真是谢谢了,我们这3家人家没法收拾的东西,你们给拾掇得干干净净,快进家喝口水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个人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各方面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各行各业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在这样的一个国家,贫困发生率还这么高?不可否认,我国还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这就产生了恶性循环。新一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和精准扶贫两大历史任务,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扶贫不是一句口号,是新时期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当前,全国上下一盘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各级党员干部需认识到,要做好扶贫工作,就必须深挖贫困的根源,就必须深入基层一线,就必须放得下“身段”,做得了“泥腿子”。

对中国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贫困人口的大多数在农村。农村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贫困人口?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道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命门。人们对“要致富,先修路”这样的宣传语耳熟能详,然而我们的财政支出难满足这样的要求。为什么难满足?因为对于县来讲,县域经济的中心在县城;对于县领导班子来讲,农村的发展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且进展缓慢,而将财政偏向于县城的发展,更有利于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看到“政绩”。二是农村人才外流,劳动力严重外流。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于是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老弱病残”留守农村,无法承担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形成恶性循环。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解决贫困的决心。党中央以负责任的态度,制定“五年扶贫规划”,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今年正值“五年扶贫规划”的第一年,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落实“一把手”责任制,扶贫实行“包干”;贫困户评议公开透明,是不是脱贫群众说了算;战斗在基层一线的镇干部走村入户,实地查看,精准评估……这一切措施和举动,都足以说明各级政府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个人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12 字

+ 加入清单

进入八月,宜都市精准扶贫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我也被任命为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同时被抽调到市精准扶贫精准识别核查小组进行入户核查。我们一行四人,早出晚归,家家到,户户落,先后核查了39户村镇两级上报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民,在完成市里工作报告的同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总有一吐为快的冲动。

我是典型的“二无”干部,无农村生活经验,无农村工作经历,按照通常的说法,四十七岁的我,没有接过地气。这回,我完成了一次贴地的行走,真真切切零距离接触了最底层、最困难的群众,翻阅了社会生活的另一面,沉重而沉默的人生。

在安排单位精准扶贫工作时,我就提出我们的扶贫工作应该是双向的,一方面,我们扶困难群众,让他们尽快物质脱贫,另一方面,困难群众“扶”我们,干部受教育,力求自身精神补钙。

非常感谢组织上的这次安排,我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本来,入户核查只需要查看精准识别的程序是否到位,是否遵循了“五优先”、“十不准”,以及提供的资料是否真实就可以完成任务了,但我总是想再多问问、多看看,碰到无助而绝望的群众多安慰几句,以致每次都超过了正常的下班时间,付出总有回报,我的内心获得了些许平静。

多一次目光向下的凝视,就多一份人生欲望的控制。一对年过八十的老夫妻,婆婆患风湿瘫痪三十三年,爷爷照顾了三十三年,一句“年轻时她照顾了我二十多年,现在我照顾她三十几年是应该的”,让我们看到了爱的真谛: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如果你在现场,看到老爷爷脸上无怨无悔、坦然达观的表情时,你对幸福的定义怎会无限大?你只会觉得幸福就在自己紧攥的掌心里。

多一声发自内心的问候,就多一份面对困难的勇气。“婆婆,您真不简单!”,临走时,我握着老人的手,内心充满敬意。三十七年前,智力一级残疾的女儿出生,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从此,老人寸步不离,吃喝拉撒睡,一手一脚,一朝一夕,虽然没有一丝希望,但是永不绝望!屋漏偏遇连阴雨,三年前,老人罹患乳腺癌,可她依然站立!人生如河,谁都会遇到坎坷激流,怎能退缩,终如大海!

多一次充满感恩的回望,就多一份人生意义的放大。三个女人一台戏,可这是怎样的一台戏啊?!老母亲81岁,女主人45岁,22年前离异,两年前患宫颈癌,女儿23岁,在多方资助下刚刚大学毕业。怨天怨地怨命运么?她没有。她跟我们说的最多的是,回望人生,感谢每一个帮助过她们的人。受滴水之恩的人就想到涌泉相报,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命运垂青我们,又怎会难于做到!

一次贴地的行走,一份沉甸的收获。

1.扶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

2.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3.2017个人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4.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5.个人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6.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7.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8.大学生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75 字

+ 加入清单

近段时间来,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党政机关及乡镇成为热词。作为该项工作的参与者、推动者有颇深的感受。怎样才能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到精而准,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以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关于贫困户的标准问题。我们现在的标准是年人平纯收入2850元以下。这个数字显然过低,真正在这个数字之下的每个乡镇不会多于50户。所以在基层操作当中有些困扰,按这个数字作为标准吧,很显然,人太少,会被上级认为没有深入群众了解疾苦。人数多一点吧,现在上面并没有明显的帮扶措施,而是把大部分工作任务放在乡镇本级,平常我们常讲要给群众谋一条致富的路子,现在基层干部真的是弱势群体,若有致富的路子,早就辞职了。二是关于宣传的问题。现在要求各级大张旗鼓地宣传,而事实上,群众对这个有极深的误解,认为上面会有大量的资金来投入,儿子没有娶媳妇的,家里没有小车的,纷纷找来了。认为自己很穷,需要政府的支援和扶持。昨天在一个村核实的过程中,有个群众认为自己应该属于贫困户,当得知自己不属于这个范畴后,立即对调查核实的工作人员破口大骂。我倒认为现在群众真正贫穷的不是经济,而是精神。现在从上到下这么宣传,把政府的责任无限扩大,而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预期大于现实,让群众更加对政府不满。三是关于程序的问题。当然我也认为每一项工作都要走程序,我自己也是这么要求大家的,但事实上,程序导致行政成本的大大提升。比如我今天到一个村,村里的同志得知这项工作可能没有实质性的资金投入后,叫苦不迭。说去年在低保洗牌中,为了最终确定低保对象,反反复复开了三次村民代表大会,也就是五六十个人,工作了三天,这些人不是村干部,当然要误工补贴,也要吃饭,算下来,花了一万多元,而这个村的低保对象只有三十人左右,一年的低保金不过三万多而已,算起来真是得不偿失。但你不走程序更难,因为群众会认为你不公正。四是关于公正的问题。今天 我到的一个村,他们推荐了十六户贫困户。我们一一上门走访。在走访的过程中,虽然他们的房子只是普通的楼房,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但他们的收入永远高于2850元每人每年。如有一户群众,有两个女儿,一个研究生在读,一个博士毕业后在德国工作,只是这家的妻子生病了没有劳动能力,而这家的丈夫也能务工赚钱。这样的家庭其实并不贫穷。还有一家,有三个儿女,条件都很好,其中一个是基建包头,丈夫在帮儿子工地上做事,妻子做保险,只是去年这家的妻子曾经得过病。我们认为这样的家庭都不能算贫困户,但村干部说,这是村民代表投票投上来的,不能更改。五是关于扶贫效果。现在的主要做法是,一个科局扶一个村,每个乡镇大概两三个科局,乡镇干部每人帮几个,若说立杆见影的效果,几乎不可能。我自己准备扶一个有白血病的孩子的家庭,我自己拿 一点钱,肯定也不会太多,去年在民政局争取了一两万元,组织企业捐了一万多元,到学校捐了几千,帮他家把房子卖了,(那个买主至今还怪我说吃亏了),凑了五六十万去动手术,但后期的费用更不少,说真的,连他家的问题我都无法解决,要扶更多,力不从心。当然,象他们这样的家庭是真正困难,需要帮助的家庭,去年没有户动这项工作,我们也在做。我真心的希望,各级政府都量力而行,不要把扶贫工作当成一场秀来做,而是尽量的,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比如,现在贫困的原因,很多都是因病致贫,完全可以提高大病医疗救助的比例,来解决问题。

1.扶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

2.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3.2017个人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4.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5.个人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6.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7.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8.大学生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书记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28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某地将“机关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和“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起来,联合组织部门选派有能力、能干事的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这一举措不仅为加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充实力量,更有效解决了机关一些年轻党员干部经历单一、缺乏严格党性锻炼的问题。在和这些到基层任职的机关党员干部沟通交流时,由一件小事情,引起笔者对过去十年的乡镇工作经历的一些思考。

记得在刚参加工作时,一些老同志就告诉我,到农民家里去,不要嫌脏,他给你搬出的板凳,不管上面有没有灰尘,一屁股坐下去就行,否则你擦来擦去,或犹豫不坐,他们就会认为你看不起人,工作也就没法开展了。这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在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是不妥的。习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身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线的基层干部,要改变“农民就是脏”这样一些旧观念。

受我国长期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影响,城市和农村的居民生活水平有很大差距。城市居民享受着优越的基础设施带来的方便、整洁,而农村中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限制了广大农民群众对较高生活水平的要求。但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愿望是相同的,都希望拥有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农民群众从来不愿意生活在污水横流、垃圾乱堆的环境里,相反,我经常在一些条件很简陋的农家小院里,也看到“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景象;许多农户每天清晨都打扫庭院,秉承着传统文化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良好生活习惯。为什么我们要把农民和窗明几净对立起来?为什么把板凳上的灰尘擦去,反而是对农民群众的不尊重?我想形成这种观念的原因就是先入为主,把农民定位在“脏”的印象里。改革开放30多年,农村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提出“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这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民有体面,小康才全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我们没有与时俱进的新观念,受旧观念旧思想的束缚,如何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或许有人提出:和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种工作方法,难道现在过时了?不错,“三同”的工作方法对于在群众中树立党的良好形象,拉近同群众的感情,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起到了很好作用。但应清楚知道,“同吃、同住、同劳动”主要是让我们通过这种形式调查研究农村实际、了解农民真实情况,把党的政策精神带给农民群众,让农民群众得到新信息、新观念、新技术,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教育全党同志和各级干部说:“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这里说的“一块苦”是要求我们的干部、党员都要跟群众同甘共苦,同呼吸、共命运,但不是说要“一块脏”,穿着雪白的衬衣也能带领农民群众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回到上面“擦板凳”的小事,擦不擦板凳不是评价干部作风扎实与否的表现,也不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否的表现。如果觉得当着主人的面擦去板凳上的灰尘很尴尬,不妨幽默一句:“女主人挺勤快的,怎么忘擦这个板凳了。”然后自己动手很自然的擦干净板凳,这样不是很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扶贫驻村民情日记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去年十月初,我们第一次开车来到拉卡山村,当时进村的路上摊满了油菜杆,村里的田地里麦草乱堆,村道两旁全是碎屑和杂草,河道里随处可见群众倒放的生活垃圾,环境卫生脏乱差的让人惊讶。很多群众家里、院子里也是乱糟糟的,看的出来很久没有打扫过卫生。

我们走访了解到,拉卡山村里没娶到媳妇的年轻小伙有60多人,群众告诉我们外村的姑娘不愿意嫁到村子里来,我个人觉得这和环境脏乱差是脱不了关系的!村子里脏,家里也脏,哪个姑娘愿意嫁过来?脏乱差从一个方面真实的反映出了部分群众干事懒惰,没有积极性。

要脱贫致富,就一定要改变群众心里“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起昂扬向上的生活热情,打扫环境卫生应该是最见效的一个方法。所以,我们驻村工作队结合“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从去年11月份开始,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三清六乱”卫生大清扫活动,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把村里的环境卫生,尤其是卫生死角进行了大扫除,脏乱差的现象彻底得到了改变。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看着现在的拉卡山,道路干净,河道清澈,空气清新怡人,党员群众精神面貌也得到极大改善,大家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信心也就更加坚定,脱贫攻坚这场战役,我们一定能打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