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少康中兴是成语吗汇编20篇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

浏览

4657

作文

1000

成语故事扩写500字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自相矛盾

一个卖矛又卖盾的楚国人来到一个人流如潮、车水马龙的闹市区抢摊位。这儿有的卖美味的小吃;有的卖漂亮的饰品;有的卖精美的衣服……

这个楚国人来到一个人多的地方。把自己手中的盾高高地举过头顶,眯缝着眼睛,撅着嘴,挺着个大肚子,像一位凯旋而归的大将军,吆喝道:“大家快来瞧一瞧,看一看喽!我这个盾坚固得很,无论什么矛都戳不破它。如果有假,不要钱,我免费送给你。心动不如行动!快来试一试吧!“他话音刚落,就用手敲了敲手中的盾,盾发出了“哐哐哐”的声音。

紧接着,楚国人放下盾,用一只脚挑起了一根长矛,又用手敏捷地抓住了它,迅速地像转风车一样把手中的矛转了起来。这时,他就像是一个会耍杂技的演员在舞台上摆弄着刀枪,又仿佛是孙悟空正在耍弄着自己的金箍棒。这个楚国人夸口说道:“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样的盾它都能戳穿,保证你带着它上战场,会把敌人杀个片甲不留!”说完,舞着矛往地上戳,地上立刻出现了几个洞。

一个围观的人想:这个人太会吹牛了吧!说话前后矛盾,让我去杀杀他的威风!他走过去,拍了拍这个人的肩膀问这个楚国人:“喂,老兄,那你觉得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是怎么样的结果呢?”

这个楚国人扭过头去,眼珠转了转,咬了咬嘴唇,冒出了一身冷汗,结结巴巴地会答道:“我的盾……哦不,我的矛……不不不……”顿时,所有围观的人都笑了起来。

这时,又有个路人对这个楚国人说:“我送你一句话:地上的牛为什么在天上飞?因为啊!你在地上吹!”笑声布满了闹市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抛砖引玉成语故事_400字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

抛出砖去,引来宝玉。常用来比喻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字,将别人的高见或佳作引出来。抛:扔、投。

出处

宋朝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赵州东院从谂禅师》:“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谂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

故事

据说,唐朝有一位得道高僧从谂禅师,对徒弟们参禅的要求非常严格。他要求每个徒弟都必须将注意力高度集中,静心打坐,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身心都要达到入定的美好境界。

有一次,徒弟们正在晚参,从谂禅师故意试探一下徒弟们的定力,说:“今天晚上答话,有闻法解悟者就站出来。”大多数徒弟知道师父的用意,都聚精会神地盘腿打坐,对老师的话理也不理。只有一个小和尚糊涂得很,走出来用毫无禅意的话来回答禅师。

虽然如此,从谂禅师也没有动怒,只是平静地看了看他,说了一句:“刚才抛砖引玉,却引来一块连砖头都比不上的土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反复推敲成语故事_400字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诗人贾岛因考试不中就去当和尚,法名无本。他爱好作诗,作诗时十分认真。一次得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便去请教韩愈,韩愈建议他用“僧敲月下门”,韩愈被贾岛的这种严谨治学所感动。

【出处】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着‘推’字,炼之未定。《诗话总龟》

【解释】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仔细琢磨

【近义词】仔细琢磨

【成语例句】

◎经过反复推敲,我们终于选择了这个方案。

◎对我们起草的《创作情况汇报》,他在统改全稿时,总是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

◎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反复推敲。

◎不是看见什么就画什么、也不是主观主义地对待客观实际的画家,其所以能够遵循客观实际的法则而又能够充分发挥构思的主观作用,从而创造出富于感染力的形象,除了其他条件之外,也依靠他在创作过程中的反复推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四字成语新年贺词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1、新春快乐 福寿安康 岁岁平安 年年有余

2、恭喜发财 财源亨通 金玉满堂 喜气洋洋

3、幸福美满 官运亨通 美梦连连 万事顺利

4、总承福荫 开门大吉 万事如意 香飘四季

5、福寿安康 绿柳吐絮 民气昭苏 千峰月色

6、合家欢乐 喜鹊登梅 庆云跃日 四化兴邦

7、人在春台 一门瑞气 万里春风 春回柳叶

8、东院柳舒 晴舒柳眼 暖吐花唇 野云归岫

9、天高地阔 人寿年丰 天开淑景 人乐丰年

10、新年快乐 学业有成 福星高照 万事如意

11、春色澄空 白梅吐艳 黄菊傲霜 恭贺新禧

12、无边春色 有福人家 四时喜庆 五谷丰登

13、万物回春 天开化宇 人在春台 一门瑞气

14、喜气盈门 岁且更始 时乃日新 三阳开泰

15、日进斗金 腰缠万贯 财源滚滚 发财致富

16、福禄鸳鸯 天缘巧合 美满良缘 郎才女貌

17、章月句星 星罗棋布 步步高升 升官发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枕戈待旦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称:枕戈待旦

成语拼音:zhěn gē dài dàn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提防。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戈:古兵器;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成语来源:《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成语造句:鲁迅《准风月谈·冲》:“我先前只知道武将大抵通文,当‘枕戈待旦’的时候,就会做骈体电报。”

枕戈待旦的成语故事

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当时,晋朝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枕字开头的成语

枕戈待旦

包含有枕字的成语

枕戈待旦    高枕无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成语对对碰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时候的牙牙学语,到长大了肘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而达这些都是由成语演化而来的哟!

想知道为什么吗?且听下面分解。

我们经常在电话视剧里,古书里,甚至在大作家的话语里都能见到,听到。由简单的,比如说:人山人海、无影无踪等的,稍复杂的比如说:杞人忧天、破斧沉舟、口蜜腹剑…还有一些更为奇妙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这一些成语是否勾起了你的存奇心了呢?让我们带着问夫打开谜之大冂吧!

成语在最早时期是由着汉字的认识而进一步加深的,很多古代的成语是由一个个不同时期的人们所发生的事情和诗句逐渐完善,举个例子吧!比如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是讲述秦国的丞相、仲父(皇帝认的义父)吕不韦想效仿春秋时期齐国宰相孟尝君一样,干是在府下养了许多门客,并和门客们一样编写了一本著作一一《吕氏春秋》写好后又榜单在城门,昭告天下,如若有谁能为这本书添或消去一个字,就赏黄金千两。这便是一字千金的由来。像这样的古成语有很多,每一个都博大精深,和汉字一样〝抑扬顿挫,鸿图大展〞而现代的许多成语读起来自然就顺口多了,像ABCC式的,ABAC式的己成为人们所熟知的了。

所以,成语丰富多彩又富有情趣,每个成语都有自己的一段历史,那就要看你是用什么的角度去看的。

让我们沐浴在成话的世界里,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形容人多的成语

全文共 1066 字

+ 加入清单

[挥汗成雨] 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驾肩接武] 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比肩迭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比肩叠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掎裳连襼] 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掎裳连袂] 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逐队成群] 形容人多。

[人千人万] 形容人多。

[张袂成帷] 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张袂成阴] 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摩肩接毂] 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摩肩接踵] 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亚肩迭背] 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骈肩累迹] 骈:两物并列;累:重迭;迹:脚印。肩并肩,脚印合脚印。形容人多拥挤。

[骈肩累足] 骈:两物并列;累:重迭;足:足迹。肩并肩,脚印合脚印。形容人多拥挤。

[亚肩叠背] 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肩摩袂接] 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七嘴八舌] 形容人多口杂。

[屯街塞巷] 形容人多拥挤。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七嘴八张] 形容人多语杂。

[七言八语] 形容人多语杂。

[连衽成帷] 衣襟相接而成帷帐。形容人多拥挤。

[众人拾柴火焰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比肩接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踵接肩摩] 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挨三顶五] 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筑舍道傍] 傍:通“旁”。在路旁盖房子,同路人讨论事情。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

[七手八脚] 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言三语四] 言、语:说、讲。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驾肩接迹] 形容人多。同“驾肩接武”。

[比肩迭踵] 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比肩叠踵] 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十夫楺椎] 指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七舌八嘴] 形容人多口杂。同“七嘴八舌”。

[七口八嘴] 形容人多口杂。同“七嘴八舌”。

[骈肩累踵] 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骈肩接迹] 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骈肩叠迹] 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骈肩迭迹] 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七张八嘴] 形容人多语杂。同“七嘴八张”。

[众喣山动]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众喣飘山]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谋道作舍] 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磕头碰脑] 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一渊不两蛟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一渊不两蛟

【汉语拼音】yī yuān bù liǎng jiāo

【近义词】:一山不二虎

【反义词】:和睦相处、宜室宜家

【成语出处】

1、《文子·上德》:“一渊不两蛟,一雌不二雄,一即定,两即争。”

2、《淮南子·说山训》:“一渊不两蛟,水定则清正。”

【成语解释】比喻两雄不能并立。

【一渊不两蛟造句】一渊不两蛟,这两个人还是不要放在一个科室的好。

【一渊不两蛟的成语故事

文子是老子的弟子,与孔子同时,为《文子》(《通玄真经》)一书作者。文子学道早通,游学于楚。楚平王孙白公胜曾向他询问“微言”。后又游学到齐国,彭蒙、田骈、慎到、环渊等皆师事之,形成齐国的黄老之学。常游于海泽,越大夫范蠡尊之为师,授范蠡七计。范佐越王勾践,用其五而灭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八字的成语名言警句

全文共 1546 字

+ 加入清单

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2、把握机遇,心想事成。

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4、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7、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8、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9、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4、与其轻人,不如重我。

15、与其轻人,不如重我。

1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7、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8、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19、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20、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2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2、一息若存,希望不灭。

23、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24、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25、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6、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27、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2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0、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3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2、心气和平,事理通达。

3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5、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6、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37、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38、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3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40、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4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4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4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44、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45、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46、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47、食之以时,用之以礼。

48、十年树人,百年树木。

49、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50、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5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5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53、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54、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55、圣境之下,调心养神。

5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7、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58、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59、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60、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61、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6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63、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6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65、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6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7、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68、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69、人多山倒,力众海移。

70、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7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7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74、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7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77、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78、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79、拼搏奋斗,励志笃行。

8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81、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82、能量+毅力,征服一切。

8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84、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85、力求有功,方能无过。

86、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8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8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89、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90、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9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9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93、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94、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9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96、观海得深,瞻天见大。

97、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8、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9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100、耳闻是虚,眼见为实。

101、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10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03、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104、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0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0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07、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108、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10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1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11、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11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13、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11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15、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116、追求目标,坚持不懈。

117、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118、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含苞欲放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含苞欲放

【汉语拼音】hán bāo yù fàng

【近义词】:含苞待放

【反义词】:百花盛开

【成语出处】《大仓老师》:“山上田野里桃花含苞欲放,我的心激动得要跳出胸膛。”

【成语解释】含:没有开;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指花骨朵将开而未开,形容花苞还在叶片里,很快就要开放出来。

【含苞欲放造句】 春光明媚,一群女孩子,像含苞欲放的花朵,笑盈盈地跑过来。

【含苞欲放的成语故事

《大仓老师》一套极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一次世界当代经典文学之旅,中小学生课外必读书系;能让童年和一生感动的儿童文学故事;《爱的教育》系列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主编;该书系为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所写的儿童文学巨著——《爱的教育》的延展读物,精选全球各地79篇以“爱”为主题的现代文学经典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惜墨如金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称:惜墨如金

成语拼音:xī m rú jīn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轻易动笔。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补充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惜:爱惜。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

成语来源:宋·费枢《钓矶立谈》:“李营丘惜墨如金。”

成语造句:孙犁《秀露集·夜思》:“有些文艺评论家,赞美我在文字上惜墨如金。”

惜墨如金的成语故事

李成,字咸熙,长安人。原是唐代皇室,五代时避乱于山东营丘,故又称李营丘。李成学问高深,为人磊落不凡,但仕途失意,寄情于山水之间,对权贵采取不结交的态度。一次有位姓孙的显赫人物慕名求画,李成断然拒绝,那人只能用别的方法搞到其画。当李成在其家看见挂着自己的画,当即愤然拂袖而去。这在当时,被士大夫看作是人格高尚的表现。

惜字开头的成语

惜墨如金

包含有惜字的成语

惜墨如金    弃之可惜    食之无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五年级成语小故事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张乖崖是崇阳县的县官。一次,他看见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史从仓库出来时,顺手将仓库里的一枚铜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他立即派人把这小史抓来追问,并且下令用棍棒拷打。小史心里不服,大声嚷道:“一枚铜钱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对我这么凶狠啊!”

张乖崖听了,就拿起笔来写了一条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一天一个铜元,一千日就是一千个铜元,这就像用绳子锯木头、水滴石头一样,日久天长,木头也会被锯断,石头也会被滴穿的。然后,他下令将这小史斩首。

成语“水滴石穿”是由这个故事来的。有时也写成“滴水穿石”,含义是一样的,故事原来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小,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大危害。现在常从积极方面来使用,比喻学习或者办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水滴石穿”,战胜困难,得到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闭关却扫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闭关却扫”表示不与外界来往。此典出自江淹《恨赋》:“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东汉初年,有一位辞赋家叫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跟随刘玄一起作战。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不久被绞死。刘玄死后,汉光武帝刘秀招降冯衍等人,并任命冯衍为曲阳县令。冯衍虽然才华出众,在曲阳令任上也立过功,但由于刘秀的一些大臣毁谤他,因此迟迟得不到升赏。

后来,冯衍升为司隶从事,但又由于与外戚相勾结而被罢免。罢官后,他回到故乡京兆杜陵,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由于社会炎凉,人生坎坷,仕途险恶,冯衍回乡后,闭门自守,不敢同亲戚朋友来往,最后潦倒而死。

南北朝时梁文学家江淹非常同情冯衍等人的遭遇,写了一篇《恨赋》以抒发自己的同情之心。赋中写到冯衍回乡后“闭关却扫,塞门不仕”,意思是说,闭上大门,扫除车迹,不与外界来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黑色的成语造句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1. 生活像一搜索幅你要创作的黑白分明的画卷,它有光明有黑暗,有积极有消极,画的主基调是白还是黑,那就要看你的意境了。

2. 横盘上黑白分明,双方胜负已分。

3. 黑白分明隔一线,廉腐相克差一念。

4. 经过这一番讨论,谁对谁错,已经是黑白分明了。

5. 他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人。

6. 画面效果黑白分明,树下茅亭内行人停车小憩,安然自在。

7. 眼须要含藏不露,黑白分明,瞳子端正,光彩射人,或细长极寸,丰有智谋及至进心,心地纯良,重仁义精神饱满,在事业上自有一番作为。

8. 一双好看的眉毛之下,是黑白分明的眸子,极为灵动,秋水盈盈,仿佛在说话一般。

9. 祭司那黑白分明的眼珠不由的转动着,迷茫的映下周围那昏暗的景象。

10. 灵动的眸子充满慧光,若蕴秋水在此间荡漾,黑白分明,琼鼻挺俏而秀美,樱桃红唇泛着惑人的光泽,一张一兮间更是露现出玉牙贝齿,晶莹如玉。

11. 无名的两道卍字符,发出黑白分明的两道强光,围绕神针旋转,不断炼化那些来不及消散的光影,他自己那爆碎的元神能量,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遽消融。

12. 一株根须密布,酷似仙翁的山参,一对黑白分明,雌雄明晰的何首乌,那活灵活现的神态极度的冲击着楚岳的视线。

13. 童雅欣安安静静的看着张晨,黑白分明的眼睛里,让那个人看不出她的喜怒哀乐。

14. 作为胡玉队里的一员,南小雨虽不明眸善睐,却有层次黑白分明,神彩如顽玉般的眼睛。

15. 吟风常道,圣宇坛的韦老教主黑白分明,不招是惹非的世外闲人,决不跟我为难的。

16. 一副俊朗外表下,一身黑白分明的精简搭配,再LOW的行头,都会成功吸引眼球。

17. 视线余角看到了红日兄,整个空间是他熟悉的黑白分明。

18. 特别是那一双眼神,黑白分明,纯净似水,却又透着锐光。

19. 看着刚刚身高及肩的小落尘,眨着黑白分明,清澈见底的大眼睛,望着自己,清月有点羞涩。

20. 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显得很有灵气,笔直的鼻梁下面嘴唇微微翘起,显得有些放达不羁,小麦色的皮肤让整个人看起来很阳光。

21. 叶堇的世界曾经非黑全白,但黑白分明的下场是什么?

22. 棋盘上的子黑白分明,犬牙相错,不细数,无法分出输赢来。

23. 她——落魄的女子,美丽、伶俜,亮丽的悲伤从黑白分明的眸子中滑落。

24. 刑丰故作惊疑,上下打量,如扇子般搧动的长睫毛下黑白分明的眸子毫不示弱的迎了上来。

25. 嘴里这样说着,身子反而更快,三两下就跑到中年人身旁,扬起脸,黑白分明的眼珠溜溜地转了一下,又露出一个笑容:“爸爸,你说天上有仙人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描写黄色的成语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苍黄翻覆:苍:青色;苍黄:青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绿衣黄里:绿、黄: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以绿色为衣,用黄色为里。旧喻尊卑反置,贵贱颠倒。

信口雌黄: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淫词艳曲:黄色的、不健康的诗歌、词曲。

寸蹄尺缣:喻收受小贿。蹄,“蹄”的古字,兽蹄,缣,黄色的细绢。

黄茅白苇:连片生长的黄色茅草或白色芦苇。形容齐一而单调的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语故事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代,孔子六十多岁的时候,不再周游列国,希望得到哪一国诸侯的聘请。可是已经访问过好几个国家了,还没有着落。孔子同子路等几个学生,到处奔波,迷过路,断过粮,还几乎被害,旅途上十分辛

苦。

有一天,他们穿山越岭,在山野里走着,子路跟在后面,忽然掉了队。这时天色快黑下来了。子路正在着急,恰巧遇见一个老农,在田里锄草,子路便上前问道:“你看见我的老师吗?”老农向子路望了一眼,冷冷地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哪里配称什么老师!”

子路自己也觉得太冒失了,便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半天说不出话来。老农见子路谦虚知礼,便邀请他到家去歇宿,并且杀了鸡、煮了小米饭,竭诚款待,还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同客人相见。

第二天早上,子路赶上了孔子,把这件事对孔子讲了。孔子说;“这一定是个有修养的隐士孔子想跟他谈谈,叫子路立刻回去找他。可是已经没法找到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庄生梦蝶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zhuāng shēng mèng dié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着名的哲学家庄周,常在《庄子》中讲寓言故事,借以说明自己的哲学观点。其中《庄生梦蝶》寓言就描绘他自己梦见变成一只蝴蝶,欣然自得,轻松舒畅地自由飞翔,完全忘记人世间的烦恼。梦醒后一直栩栩如生浮现在眼前。

【出处】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典出《庄子·齐物论》

【解释】庄生:战国人庄周。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胡蝶。比喻梦中乐趣或人生变化无常。亦作“庄周梦蝶”。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感叹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形容红色的成语及解释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白白朱朱 朱:正红色。白的白,红的红。指色彩各异的花木

红装素裹 红装:妇女的红色装饰;素裹:淡雅装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赤口毒舌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赤舌烧城 赤:火红色。赤舌如火,足以烧城。比喻毁谤或挑拔离间的话非常伤害人。

赤心报国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丹墀 皇帝殿前石阶,涂上红色,叫做丹墀。

丹楹刻桷 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形容建筑精巧华丽。

当场出彩 旧戏表演杀伤时,用红色水涂沫,装做流血的样子,叫做出彩。比喻当着众人的面败露秘密或显出丑态。

恶紫夺朱 紫:古人认为紫是杂色;夺:乱;朱:大红色,古人认为红是正色。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

红粉青楼 红粉:原指红色的铅粉,为女子化妆用品,后借指美女;青楼:妓院。泛称有女色或可寻欢的场合。

好丹非素 爱好红色,反对白色。比喻对事物有偏见。

彤云密布 彤云:彤是红色的意思,有时指红霞;有时指下雪前均匀密布的阴云。很厚的云层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

纡朱怀金 纡:系结;朱:朱绂,系印的红色丝带;怀:怀藏;金:金印。比喻做了大官。

桃腮粉脸 形容女子粉红色的面颊。

赤口白舌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浮翠流丹 翠:青绿色。丹:朱红色。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流动和浮现。形容色彩鲜明艳丽。

朱轓皂盖 红色的车障,黑色的车盖。古代高官所乘的车子。亦借指高官。

朱甍碧瓦 红色屋脊,青绿色的琉璃瓦。借指华丽的建筑。

朱轓皂盖 〖解释〗红色的车障,黑色的车盖。古代高官所乘的车子。亦借指高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龙的成语故事有什么

全文共 2506 字

+ 加入清单

龙,作为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与积淀,已经扎根与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头。那么,关于龙的成语故事有那些?

白龙鱼服

春秋时期,吴王过烦了宫中的生活,于是想穿上老百姓的衣服到民间去走一走,还想和他们一同饮酒。这决定可吓坏了满朝文武官员。若是吴王在出行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危险,谁能担当起这个责任?大夫伍子胥也认为一国之君混迹在百姓中间是很不妥当的。为了打消吴王微服出游的念头,他给吴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帝养了一条非常漂亮的白龙,这条白龙也是玉帝最钟爱的宠物。有一天,白龙厌烦了天庭单调的生活,就变化为鱼,下凡到一个清冷的池里游玩。它在清清的河水里游来游去,觉得非常有趣。这时,一个名叫豫且的渔人走了过来,这个深池是他每天打渔的地方。豫且看见池水中的这条鱼个头很大,高兴极了,就一箭射了过去。正玩得高兴的白龙突然感到一阵剧痛,原来豫且一箭射中了他的眼睛。白龙带着痛逃跑,愤怒地到玉帝那里告状,要求惩治豫且伤害神龙的大罪。

玉帝充满疑惑地问白龙:“你为什么会让一个渔夫射伤了眼睛呢?当时你是以什么形象出现在渔夫面前的?”白龙回答道:“我当时下到那清冷的池里化为一条鱼……”

玉帝打断白龙的话,说道:“渔夫打渔天经地义,而你化龙为鱼,自贬身份,才招致这无妄之灾,这不能怨恨别人,问题倒是在你自己。你为什么要变化成鱼的形象呢?而豫且用箭射鱼又有什么罪过呢?”经玉帝这么一说,白龙无奈之下,自认倒霉。

伍子胥说完了这个故事,转身对吴王说:“白龙是玉帝所钟爱的宠物,而豫且只是宋国的一个平民。如果白龙不变化成鱼,豫且就不会射伤它。现在您是一国之君,如果不顾自己作为国君的尊贵地位,而与普通百姓一起饮酒,我很担心,怕大王会遇上如同豫且射白龙那样的无妄之灾啊!”

吴王觉得伍子胥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取消了与百姓一同饮酒的念头。后来,人们根据史料记载:“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引申出成语“白龙鱼服”。

此外,关于白龙化鱼的神话故事,还有另一种说法,故事是这样的:河伯(黄河之神)化为白龙,在水滨游玩。后羿见了,一箭射伤了他的左眼。河伯上诉玉帝,请求玉帝杀掉后羿。玉帝说:“你是河神,后羿怎么能射你?谁叫你变作动物的?后羿射的是动物,难道有什么罪吗?”这里说的不是白龙和豫且,而是河伯和后羿了,故事情节并无太大差异。

——《说苑·正谏》

画龙点睛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很 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

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 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 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

张僧繇画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可是, 当人们走近一点看,就会发现美中不足得是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纷纷请求他,把龙得眼睛点上。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上眼珠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 珠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

大家听后谁都不相信,认为他这样解释很荒唐,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 日子长了,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在说谎。

张僧繇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给龙“点睛”,但是他为了要让庙中留下两条白龙,只肯为另外两条白龙点睛。这一天,在寺庙墙壁 前有很多人围观,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眼睛。 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点过第二条龙眼睛,过了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

过了一会,云散天晴,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再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睛”的龙不知去向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引申出“画龙点睛”这句成语,比喻说话或文章,在主要处用上关键性的、精辟的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就更加生动有力了。但是在知识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张僧给龙点了眼睛就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使整体效果更加传神。

南北朝时,佛教很盛行。

前秦建元12年,西域涉公和尚来到长安,他能使用咒语咒下龙。每有大旱,皇帝常请他咒龙,一会就看见龙下在钵中,天就会下雨。皇帝和大臣前去钵中观看,都觉得很神奇。

北魏时,僧稠和尚有一次在王屋山中修行,看见两只老虎相搏,吼声震动山岩,僧稠就用锡杖将它们分开,两只老虎被驱散了。

蛟龙得水

北魏时期,朝廷决定南征,急需将才,尚书李冲受命挑选将领,小官吏杨大眼要求率军出征。

李冲认为他的资历不够,杨大眼当众表演自己捷走如飞,他的武艺高强征服了李冲,当即任命他为主帅,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让他蛟龙得水。

【注音】jiāo lóng dé shuǐ

【出处】《管子·形势》:“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

【解释】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近义词】如鱼得水、飞黄腾达、一鸣惊人

【反义词】怀才不遇 虎落平阳

画龙刻鹄

起初,马援兄之子马严、马敦都喜欢讥议时事,而与侠客们轻相交往。

马援以前在郊止,写信回家训诫道:“我想你们听到人家过失,要像听父母之名一样,耳可以听到,口不可说啊。喜欢议论人的长短,乱讥刺时政,这是我最厌恶的,我是宁肯死也不愿听到子孙们有这种行为的。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此事,我之所以要再次讲到此事要像男女婚嫁时施衿结离一样,申明父母的训诫,要使你们牢记不忘。龙伯高敦厚周到谨慎,口无异言,谦约节俭,清廉公正有威望,我很爱他敬重他,愿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豪侠好讲义气,忧人之忧,乐人之乐,好人坏人都合得来,父亲死了,几个郡的人都来吊唁,我爱他敬重他,但不愿你们向他学习。学习龙伯高不到家,还是一个谨慎勤勉的人,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哩。学习杜季良不到家,就堕落成为天下的轻薄儿,所谓画虎不成反像犬了。到现在为止杜季良还不可知,郡里的将领们一下车就切齿恨他,州郡都说他,我常为他寒心,所以我不愿子孙们学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排难解纷成语故事_1200字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排难解纷”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调停双方的争执或纠纷。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公元前258年,秦国的大军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魏王应赵王的要求派兵救援,但领兵的将军在途中按兵不动;与此同时,魏王又派客卿将军辛垣衍潜入邯郸,通过相国平原君转告赵王说,秦军所以围困邯郸,是要逼赵国尊秦昭王为帝,如果赵王能这样做,秦国一定会撤军。

这时,齐国的高士鲁仲连正好在赵国作客,听说辛垣衍叫赵王尊秦为帝,就去见平原君。平原君对他说,赵国上百万军队在国外覆没,现在秦兵又包围了邯郸,无法使他们退兵。辛垣衍要我们尊秦为帝,我哪里还敢说话。

鲁仲连听了平原君的话后,表示他愿意去跟辛垣衍说说。辛垣衍会见鲁仲连后,见对方不开口,便说道:“我看留在这座围城中的人,都是为了向平原君讨点好处。我打量先生的模样,却并非如此,那为什么老呆在这里不走呢?”

鲁仲连不亢不卑地说:“秦国是个不讲礼义、穷兵黩武的国家,用诈术来对待读书人,把百姓当作俘虏,如果秦王毫无顾忌地做皇帝统治天下,那我鲁仲连只有跳东海自杀了,我是决不愿做秦国的百姓的。我所以来见将军,是想为赵国出点力。”

“先生怎样出力帮助赵国呢?”

“我要叫魏、燕两国出力帮助赵国,齐、楚两国已经帮助赵国了。”

“燕国嘛,我可以请它跟着赵国。至于魏国嘛,我也是魏国人呀,先生怎么叫魏国来帮助赵国呢?”

“魏国没有看到帮秦称帝后的害处,如果看到了,那一定会帮助赵国的。”鲁仲连接着又说,“如今秦是个有战车万辆的大国,魏也是,彼此同样称王。仅仅看见秦国打了一次胜仗,就想尊秦为帝。秦的贪心没有止境,如果真的称帝了,就要变动诸侯的大臣,撤换他厌恶的人,赏赐他喜爱的人,他还要把自己的女儿和那些说别人坏话的女人嫁给诸侯做妃子。这种人一进入魏国的王宫,魏王还能泰然自若吗?就是将军又怎能保持旧日的宠幸呢?”

辛垣衍听到这里,站起来向鲁仲连拜谢道:“起先我以为先生是个庸人,如今我才知道先生真是天下少见的高士。请允许我就此告辞,我再也不敢提尊秦为帝的事了。”这时,魏公子无忌夺了前来救赵国但在途中按兵不动的将军的兵权,率领大军来救赵。秦军见形势对自己不利,就此撤退了。

平原君决定封赏鲁仲连,鲁仲连一再辞谢,说什么也不愿接受。于是,平原君摆酒宴请他。等酒喝得很畅快的时候,他走到鲁仲连席前,奉上千金并且为他祝福。鲁仲连笑着说道:“作为天下之士,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能为别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而不收取报酬。如果要收取报酬。那就成为商人了。我鲁仲连不愿做这样的人。”

鲁仲连很快就辞别平原君而去,从此再也没有露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席不暇暖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席不暇暖出处:这个成语来源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德行》。

席不暇暖这个成语来源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德行》。

东汉大臣陈蕃,从小怀有大志,刻苦好学,为人正直。十五岁时,他废寝忘食地在屋里读书,许多天不去打扫院子,以致满地都是枯枝败叶。-天,有位老人来到他家,见到院子里很不整洁,责备他说:“你为什么不把院子洒扫一下呢?”陈蕃回答说:“大丈夫在世,应当扫除天下,哪有什么心思去管自己家里的院子?”

后来,陈蕃被任命为乐安太守。他的上司青州刺史李膺为官清正,秉公执法,对属下也要求很严。不少官员为此辞职他去,惟有陈蕃克尽职守,政绩卓著,受到李膺赏识。后来,由于他与当权的大臣意见不合,又被贬为豫章太守o

豫章有位贤才,名叫徐稩=陈蕃抵达淥章后还未安顿好家,就叫人去打听这位贤才的住处,准备去拜访他。来迎接陈蕃的一位官员知道这情况后,对陈蕃说:“大人请先安顿好家眷再说。徐先生就住在城里,过几天再去拜访也不迟

陈蕃回答说:“从前周武王灭纣以后,一进城就去登商朝贤臣商容家的门。他求贤心切,可说是连席子也来不及坐暖。我学古人礼贤下士,上门拜访,有什么不可以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