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舌尖上的作文精选20篇

新春过年,最回味的就是舌尖上的美味。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与舌尖上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409

作文

465

舌尖上的分享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美食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喜爱。今天在小树林的课堂上,也在上演着一场饕餮盛宴。

今年是小树林的第二届美食节。到了现场,我们纷纷戴上了手套,如同一匹匹饿狼来到各班寻找美食,我也随着人群涌进其中一个班级。整个班级中充满了香气,有醋肉、鸡块、薯条……看得我目不转睛,如同狼入羊群,左边拣一块,右边挑一块,吃得不亦乐乎,口口都是大满足,整个人好似飞在云端,轻飘飘的,惬意极了。

而我最喜爱的还是那个小巧玲珑的芒果蛋糕。当我走进401教室时,眼神便不自觉地被那蓝色包装纸所包裹的蛋糕吸引了。上面是一抹耀眼的橙黄色,散发出的那一抹清香更是让我垂涎欲滴。我走了过去,用勺子切了一块蛋糕,放在嘴里,那冰冰的凉意和蛋糕的松软搭配在一起,仿佛一双冰凉的手抚摸着我的舌头,一种爽感在心中爆发。

其实,在今天的美食节中,老师想让我们明白分享的快乐,学会分享你才能献出爱心,献出爱心才能得到快乐。

在我们的小区里,居委会常常让我们捐出一些旧衣物,去救助贫困家庭,所以,这也让我懂得了分享的精神;在学校时,我会分享自己的知识,教同学们一些难题;在家里,我会分享自己的食物,让家人得到快乐……这些都是分享精神呀。

分享精神,只要你我用心,就能创造。分享,不仅可以是舌尖的分享,更可以是精神上的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舌尖上的幸福

全文共 1084 字

+ 加入清单

幸福时遭遇挫折后得到的丝丝安慰,幸福是生病之后句句温暖人心的话语,幸福是经过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幸福是……其实幸福并不平凡,但却是在平凡中体验到的,那种甜甜蜜蜜的感觉。

几年前的那天,我无力地躺在床上休息,因为得了流感,使我头重脚轻,站起来总有一种要倒的感觉,所以,只能躺着。我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好想出门打着伞在雨中漫步。这是,妈妈走了过来,喊我起来吃药。我吃力地从床上坐起。药刚塞进嘴里,随着药的融化,一阵苦涩在我舌头上“荡漾”开来。我不禁连着多喝了几口水,苦涩才有所缓解。妈妈走了,我重重地倒在床上,望向窗外,正有两只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嘲笑我说“谁让你生病的!”伴着苦涩,我眼眶红了。我一直在心底质问我自己是不是妈妈亲生的,她为什么不爱我了,要喂我吃着这么苦的药……正想着,妈妈又进来了,肯定又是来送药的。我强忍住泪水,坐起,头也没抬的将那药丸塞进嘴里,躺回床上,做好了继续与“苦神”做斗争的准备。可是,令我诧异的是,我嘴里的不是药丸,而是糖!糖慢慢的化掉,化开了苦涩,化开了我心中的质问。我的眼眶又湿润了。

原来,妈妈知道药很苦所以等我吃完药后,又折回去,去拿糖。我又哭了,这一次,不是因为药太苦。妈妈不爱我了,而是我为妈妈对我做的事情感到激动,为我刚才对母亲的不理解感到内疚。糖化了,甜融化了药的苦,融化了隔膜,流进了我的心中。这时,我又望向窗外。窗外的雨早已停了,太阳出来了!太阳照进屋子,真暖和!

其实,幸福就隐藏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里,不必用言语表达,就可令人体会到幸福,那甜甜的味道。

从小到大,我每天最大的幸福就是放学回家后,坐在饭桌前和爸爸妈妈一块儿吃上一顿简单营养、香喷喷热乎乎的饭菜。一边吃着饭、一边一家人随意地聊着,温馨宁和地得像一场梦,谁忍心打断它呢?对我来说,此时,饭菜里流淌的是爱与幸福,这饭菜不仅温暖着我的胃,也把我的心焐得热乎乎的。

共进晚饭,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对于感性的人来讲,就是幸福的时刻,浓浓的亲情和饭菜的热气萦绕在一起。记得我的爸爸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去县城买书。带着一大摞书回来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而我的爷爷奶奶却还在守着一桌子饭菜,等着儿子回来吃饭。我爸爸在回忆时深情地讲道:其实那天的饭菜很简单,一盘子黄豆芽而已,最常见不过的吃食。可那样一个普通而美好的夜晚,却永远留在了他的记忆中。

是啊!一家人坐下来和和美美地吃顿外援,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是实实在在的。手捧一碗饭,一边细细地咀嚼,一边聊着在学校里碰上的形形色色的事儿,既填饱了肚子,又将心中盛上了幸福,满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舌尖上的美味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美味佳肴,更是数不胜数,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千奇百怪,让我来介绍一道美味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眼前有一道美味佳肴,看着就让我口水直流。一道色泽亮丽,美味绝佳的红烧肉,正摆在我的眼前,还没等我动筷子,那香味便扑鼻而来,让我来介绍一下它的做法吧!

红烧肉舌尖上的美味,我们要准备主料和配料,“红烧肉”一听就要有肉,但我们要选择三层肥两层瘦的五花肉,洗净后切成块状,要让它立体,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然后,就要用配料腌制,切好的五花肉,用什么就不给你说了,那可是人家师傅的独角秘方欧。

让配料渗透进到五花肉中,大约半个都小时的时间,时间太短,肉不入味。时间太长了,肉就太咸了。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然后我们要切好葱姜蒜和香菜准备。

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我们开始准备锅爆炒了,首先,倒入少许的醋,少许胡椒粉,和少许的盐炒制……

到五花肉色泽有些红润,有些出油后,大约五六成熟后,我们要把五花肉倒入砂锅,放大约250毫升的谁,放入葱姜蒜和一些大料,盖上锅盖,用文火焖制,大约半个多小时,让香味慢慢浸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耐心等待,等到红烧肉把汁收的差不多后,就可以出锅了。

刚出锅后的红烧肉色泽诱人,令人垂涎欲滴,这时我们开始摆盘,把红烧肉摆成金字塔的形状,浇上剩余的汤汁,撒上一些香菜,最好,切一个红辣椒,切成丁状,撒在上面,然后,一道美味可口的红烧肉就这样完成了。看着就会让你流口水吧?

品尝这道红烧肉,更是香而不腻入口就有一种香味,冲击你的味蕾,让人胃口大开,真是老少皆宜,味道美极了,快点品尝吧!

舌尖上的美味“红烧肉”虽然制作繁琐,但是味道绝佳,快点动手制作吧!或着到饭店上点一盘来品尝吧!绝对让你感到家的味道,让你的胃充实一下吧!

这就是我要介绍我舌尖上的美味“红烧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舌尖上的浓情作文900字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一座海滨城市,拥有长长的海岸线;碧水蓝天,三面环海,资源丰富,气候宜人,这便是我们可爱的家乡——湛江。

湛江被誉为“东方日内瓦”和“南珠之都”,那闻名遐尔的湛江更是有浓郁的地方风格,独特的魅力。那萦绕在舌尖的美味,怎能叫人忘怀?

俗话说:“人在异乡,乡愁两物,其一白切狗,其二牛骨仔。”异乡遇旧友,长谈理想,笑谈现状之余,总不忘谈到记忆中的白切狗。白切狗可谓是湛江一大特色。结实、香嫩的狗肉香气逼人,勾起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传说古代的雷州石狗,人们总要在门前放上两个,用形态各异的石狗乞求平安幸福。因此人们崇拜狗、吃狗,只为求得游子一路平安、健康幸福。

提起湛江,人们自然会想到湛江的特色美食——白切鸡。走在大街上,路边各式的饭店都打着湛江鸡的招牌,仅因此,就会吸引许许多多的客人到湛江来旅游。来湛江的人,都不忘尝尝湛江的白切鸡。湛江鸡从不用轰轰烈烈的宣传便能打响响亮的招牌,甚至远销到香港及其他省份。湛江人做白切鸡,一重选鸡,二重煮鸡,三重配味。湛江人注重选真材实料,选鸡都要选好鸡;煮鸡讲究原法原味,细火慢炖;而配味则讲究清清淡淡。正是这一顿白切鸡,就能尝到湛江人的默默无闻、朴素正直,清淡无华却有深深的人情。

作为海滨城市,海鲜当然是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食海鲜,到湛江。”一谈到鲍、参、翅、肚,谁能不想到湛江呢?海鲜是湛江美食的一大亮点。湛江特产丰富,海鲜自然品质极优,无论是龙虾、螃蟹,还是石斑鱼、对虾,主要讲究的是鲜甜。湛江渔民一次出海,从不过量。即使是为了谋生,也会保护环境。输送到各个市场、餐馆的海鲜,都是最新鲜的。用这些原料做出的美食真材实料、鲜甜味美。品尝那些美味佳肴,不仅尝到了海鲜的鲜美,尝到的更是湛江人的纯朴、诚信。

香港著名美食家梁文韬先生曾说过:“湛江的美食有自己的特色,原汁原味,不仅有故乡情,更有人情味。”是啊,湛江菜原汁原味,清淡无华,正因为湛江人返朴归真、淡泊名利,那清淡却有浓郁人情味的美味才会让人无法忘怀。

细细品尝独特的湛江菜,喷香的白切狗、细嫩的湛江鸡,清甜鲜美的海鲜……那些令人馋涎的香味萦绕舌尖,久久无法忘怀。闭上眼,细细感受,那浓浓的乡情和朴素的人情轻轻荡在舌尖,暖在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酸甜苦辣咸,五味是最基本的味道,五味交错编织,让舌尖触到了世界的丰富多彩。品尝过许许多多的美食,品味过许许多多的味道,但舌尖上始终保留着那一缕挥之不去的记忆——外婆的油酥饼。

长安油酥饼始创于唐代。据传,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后,即专心致志翻译经书,当唐僧译经达千卷时,高宗李治特命御厨做“千层油饼”予以赏赐。在外婆小的时候,逢年过节,太姥便会拿出她的看门手艺油酥饼,每个人都对油酥饼赞不绝口。后来,外婆接过了这门手艺,油酥饼同样是很少做的,是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老姨、妈妈也成了外婆的助手,一家人为油酥饼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做出来的油酥饼照例是不留多少的,大多是送给来拜年的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的。但外婆总会很开心,不仅是成就感,外婆更享受这种难得的亲情、友情、邻里情。

而到了我和姐姐这里,油酥饼就成了一道日常尤其受欢迎的点心。到外婆家,外婆常常笑着让我们拿一些带回家吃,千层油酥饼、抹茶油酥饼、果味油酥饼,每一枚都由外婆倾心制作。轻轻咬一口,细小的碎裂声伴随着层层酥皮粒粒内馅落入口中,香味便怦然弥散在口腔中仿佛节日里飞向天空的朵朵烟花,光影只有几秒的存在,但盛开过的印记久久留存。

其制作技艺十分精细,要经过制酥、和面、制饼、煎烤等工序。油酥饼用面粉、菜油和适量的碱、椒、盐等制作原料。制酥时,油、面比例为一比三,将油烧熟后倒入适量面粉反复搓揉,搅拌成面絮,再加温水揉成面团,拉成长条,涂以清油,揪成一两重的小面团,在其上再抹油并逐个搓成三寸左右的长条状;制饼时将以上长条压扁擀薄,加进油酥和椒盐,再一手扯面,一手卷面,扯成约二寸宽,一丈二尺长薄片,边扯边卷,层叠不断,最后卷成螺旋状;煎烤时,将卷好的小圆饼排在锅内,火力均匀。三分钟后,提开鏊锅上层,将圆饼淋油换位再烤,直至火色均匀,两面焦黄即可。

此饼以层次分明,色泽金黄,脆而不碎,油香不腻而著称,被誉为“西秦第一点”。

此时,小小的屋子里满满的洋溢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望着锅中被小火渐渐热得发黄膨胀起来的油酥饼,我的心也随着它们渐渐膨胀,温馨四溢。屋外的金黄阳光浅浅的洒进厨房里,给所有的静物都铺上了一层淡淡的宁静,光芒勾勒出外婆逆光的剪影,外婆银白的头发泛着淡淡的光晕,脸上带着胸有成竹和慈爱安详的微笑,伴着锅中油酥饼渐渐散发出的面香,萦绕心间,成了心底最美的画面。

人间美食何止千万?但我最忘不了的就是外婆的油酥饼,那种甜香的味道和亲情的美好萦绕在舌尖,留存于记忆深处,在时光中凝成永恒的温馨……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舌尖上的春天

全文共 1153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除了踏青、郊游,另一乐事便是品尝各种野菜!思想游弋于春天林簧竹海间,轻轻夹起一根绿意盎然的野菜品咂,就像用舌尖行走在生机勃勃的郊野。

立春刚过,寒意尚存,几场小雨后,土地变得松软,麦苗渐渐返青,继而葱郁。在麦地的田间地垄,荠菜早已开始探头探脑,葱绿肥嫩的叶茎,肆意摊开着,等待人们的采摘。弯腰抬手间,不一会功夫便可采满一篮。

带回家,捡拾干净,锅里的水早烧开了,把满蓝的荠菜倒进锅内,即刻间,荠菜由葱绿转为墨绿,用漏勺捞了转了色的荠菜,随即放到清水里漂洗,整个过程叫“过汤”,大凡烧野菜都要经过这道工序。随后切碎,再配上麻油、盐、蒜等佐料,放锅内煸炒,五分钟后,一盘香喷喷的荠菜便上桌了。荠菜还可以剁碎后和一些碎肉虾泥等调成馅料,制成饺子、包子等不同的小点心。我最喜欢吃的是母亲包的荠菜饺子,皮薄如纸,映出馅心,绿如翡翠,看之愉悦。轻轻咬上一口,顿觉清爽入喉,唇齿留香。荠菜,是春天里最早上桌的野菜。

蕨菜虽是众多野菜中的“丑者”,但却是我的最爱。深咖啡色的根茎笔直向上,头部卷曲状如小儿拳,这是蕨菜中最为鲜嫩者。蕨菜在古代也称“吉祥菜”,是筵席上高档菜肴的原料,《诗经》中的“陡彼南山,言采其蕨”,描绘的就是人们成群结队、谈笑风生,在南山采蕨的情景。蕨菜采回家“过汤”后可配上姜、蒜、火腿丝等佐料清炒,又可切成寸段后晒干密封保存,等夏季取出,用水发开,再配上五花肉,隔水蒸熟。此时的蕨菜呈深紫色,五花肉则剔透晶莹,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蕨菜香,使得炎炎夏日少了几许暑气,多了几份清凉。

苦衣菜和马兰头也是春天野菜中的佳品。苦衣菜烹制方法极简单,其嫩芽“过汤”后可直接沾甜面酱或者辣芝麻酱食用。而马兰头拌豆腐则是江南农家的家常菜,洁白无暇的嫩豆腐配上青翠欲滴的马兰头,色香味俱全,想要拒绝都难。近年来马兰头被农民移进大棚栽培,但从大棚出来的马兰头味道逊色了许多,清淡寡味,如同嚼干草。

春日里,可供食用的除了山凹地头的绿色野菜,还有各色美丽的花卉。桃花和紫荆最易采得,晾干后可浸酒饮用,也可与粥同煮,制作过程简单而不失浪漫。

各色可食用花卉中,我则偏爱紫藤,春意浓浓的日子,云淡风轻,满架的紫藤花灿烂如霞,串串披垂如璎珞,如流苏,绽放的花骨朵犹如一只只紫蝴蝶向你飞来。紫藤花有着甜雅的清香,香味既恬淡又悠久,即使做成菜肴、糕饼后,仍依稀可闻。紫藤花的吃法很多,最直截了当的是将花洗净了,加入精盐、葱末、姜末、蒜末、肉末用旺火炒片刻,立即装盘,保持着原香、原色、原味,食之清香甜美。另有一法是将紫藤花瓣洗干净,和面粉、鸡蛋一起加水搅匀,摊成薄饼,令人不忍动箸。

而我则常常在清明踏青时采摘几串带露的紫藤花,晒干,封存,留与岁末。食用时再用清水发开洗净,把腊肉切成薄片覆盖花上,上锅蒸熟,春天的味道就这样可以整整保留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舌尖上的记忆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有时候,一些美味佳肴可能会被我们记住,但有的时候,家中那平扑的食物可能会被我们铭记在心。

——题记

从前,我脚一踏进门,喊一声“我回来了”,迎接我的就是母亲那淳朴的笑容和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每当我看着那香气四溢的美味时,内心就油然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恨不得把它们一扫而光。吸饱了它的香气,然后美美地端起盘子。将他一股脑儿地吞下,美滋滋地摸着涨鼓鼓的肚子,怀着满心欢喜,到书桌旁开始做作业。每天,我就怀着这样喜悦的心情迎接每个晚上的作业。

但是,同样的东西,吃多总会腻的,我开始抱怨母亲做的菜、拒绝这些我从前认为的佳肴。

有一次,我去外地旅游。据朋友说,这个地方有很多有名的小吃,去此地游玩,不品尝此地的名小吃等于白来。于是我决定去看看朋友们所谓的名小吃。来到小吃一条街,看着琳琅满目的吃食,我不禁眼前一亮。快步跑到小吃摊前,果断买下了这个东西尝一口,那个东西品一品。第一天吃着这些所谓的名小吃,果然不错,第二天还能再品尝这些吃食,到了第三天这些美食再也勾不起我的兴趣了。突然很想吃母亲为我做的家乡菜,恨不能立刻放弃继续旅游,回家让母亲为我做一大桌子使我现在口水直流的家乡菜。终于,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中,看着久违的家乡菜,心中不觉一震。闻着那浓郁的香味,眼中那浑浊的眼珠也突然明亮了起来,看着那鲜亮的菜肴,我禁不住迅速拿起筷子,风卷残云般把菜送往嘴里,隐藏在我心中的那份激动又被激发了出来。我忽然领悟到,原来我舌尖上碰撞的不仅仅是美食,而是对母亲的记忆,对家的思念呀!舌尖碰撞着美味的菜,我内心里那份对母亲的回忆也渐渐涨了出来,溢到了心头。

舌尖上与母亲做的菜的碰撞,并非只感受到美味,还有我对母亲那爱和宠的浓浓的思念。这种思念,就像梦寐以求的食物一样,在舌尖上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描写舌尖上的美食五年级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的特色有很多,有江边的吊脚楼,也有市中心繁华的摩天大楼,更有棒棒的扁担,可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也不过是那重庆的美食

说到重庆,每个人想到的也不过是那鲜香的火锅吧,可是重庆的美食只有火锅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重庆美食有三点。

NO.1

小面,重庆人说到小面都口水直流,这当然也是重庆人最自豪的。虽然这次全国十面没有重庆的小面,但重庆人不会服输,拍摄了《嘿,小面》让所有人都想尝一尝重庆的小面。小面是有什么魅力,让重庆人赞不绝口呢?首先,重庆小面调味料非常讲究用料不高档但都是辣味的,并且面条很有嚼劲,配上水烫青菜,便更是鲜美无比,价格实惠,谁都可以吃的上。

NO.2

小吃,重庆的小吃种样繁多,最多的也就是酸辣粉了,麻、辣、香、鲜、酸且油而不腻,简直色香味俱全,并且十分健康,方便且物美价廉,是街头上一道常见的美食。还有重庆的陈麻花,最好吃的,是磁器口的一家,这麻花味道酥软,品种丰富,口味独特,原味香甜可口,老少皆宜,各种各样的口味,喜欢吃甜的,可以试下蜂蜜、香芋、草莓等口味。

NO.3

这自然就是大众皆知的火锅喽,这既是一种美味佳肴,也是一种烹饪方式,是饮食文化的一个内容。火锅有五大特点:

一、烫,各种各样的燃料,热传导方式也各有不同,但都又充分保证了原料的热度,并于味碟的调味品结合,又热又鲜,十分可口。所以,厨师与品尝者总结一条经验“一热当三鲜”。

二、鲜,重庆火锅的汤卤调制十分讲究,汤汁都是用鲜香原料和调料做成的。卤汁用料鲜,火锅烫料鲜,可谓鲜上加鲜,鲜浓味美。

三、符合大众口味,近年来,利用原料的变化,产生了多种味道的火锅,适应了人们不同口味的需要,以麻辣为基础甫以其他众多味型。有较广的适应性,是重庆火锅的一个新特点。

四、什么都可以吃,重庆火锅选料广泛,独具一格,回味无穷。

五、乐在其中,亲戚相聚,朋友小酌,围着火锅边吃边聊,无拘无束,浓香热气与和睦的气氛交融,其乐无穷。

也就是这三点,让重庆的美食那么多,且都独具一格,我爱重庆的美食,也更爱酝酿美食的重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舌尖上的中国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著名的电视纪录片系列,称为“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中国的历史和背后的各种食品的故事。我很欣赏这部纪录片,因为它生动地宣传了中国文化,这应该是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而不是简单地吹嘘各种各样的美食,这代表了食品背后的生产过程。更重要的是,它与当地人的生活相匹配,引发了情感上的联系。此外,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景,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这部纪录片反映了生态文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有这些方面,为我国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因此,它可以被描述为一个成功的食品纪录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舌尖上的爱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阳台的夜合花又开了。小球似的花朵由一片片洁白无瑕的花瓣包围形成,香气扑鼻。当我从阳台走到客厅时,妈妈端来了一碗冰冰凉凉的海石花——夏天,来了。

小时候在南澳,夏天时,路边的夜合就会开花。与此同时总有好几个小摊贩在卖海石花,有时遇到便会买几个。海石花色泽偏黄,如果冻般Q弹的口感,冰爽的味觉体验,让我久久难忘。

品尝丝丝微甜的海石花时,若是能闻到夜合花香,真是嗅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说起这“双花”的奇妙搭配,也是妈妈童年的美好回忆——外公喜花草,夜合花是他的最爱。妈妈空闲时也偶尔会和哥哥姐姐一起去海边挖石花草,回来交给外婆,外婆就会在晚上熬海石花,而夜合的香气在夏夜里是最为浓郁的……

后来过完假回到汕头,闻到夜合花香,总是心心念念着海石花。但妈妈说,外面的海石花洁白透明,都不是用真正的石花草熬成的,就不让我吃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对此惆怅不已——何时才能再吃到一次海石花呢?

没想到,妈妈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前两年,妈妈托朋友买到了纯正的石花草,就开始熬啦。首先,把洗净的石花草放进高压锅内,加入纯净水,文火熬煮半个多小时,加入一点白醋可以去腥变白。用纱布和滤勺过滤,倒进一个个容器里。然后将剩余的石花草再次放入高压锅内,重复以上步骤。将石花水在阴凉处静置一小时左右,就会凝固成形,撒上红糖,就可以吃了。如果不着急吃,可以将海石花放入清水内冷藏,风味更佳。

清淡的海石花邂逅了甜腻的红糖,深藏于海底的神秘一下子被拉入市井的烟火,让恹恹欲睡的味觉猛地醒过来。丝丝清凉温柔地将夏日的烦躁洗刷干净,这是食物的力量,更是母爱的力量——海石花的制作过程看似轻易,但每个小小的细节都会影响最终的口感。记得妈妈有一次把白醋下多了一点点,做出来海石花就带有一点酸酸的怪味,还好那次做得并不多,大家都不希望妈妈努力的成果被丢进垃圾桶,就一起把“怪味”海石花消灭了。后来妈妈改了一下配方,就没有出现差错了——这需要学习和用心才能做到。

我突然意识到,“双花”搭配使我忘却烦恼,心旷神怡。如同传授母语,母亲把味觉深植在孩子的记忆中,这些种子已经发芽,不管走的多远,我都会记得家的方向。

这是舌尖上的记忆,这是爱的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舌尖上的鱼作文800字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一次在饭店里吃到弹涂鱼炖豆腐,那个汤的味道美极了,勾起了我对弹涂鱼的许多记忆。

小时候,在家乡的海里,潮水退去了,一大片滩涂就裸露在阳光下。这时候,滩涂就是弹涂鱼和滩涂蟹的天下。它们从洞穴里爬出来,尽情地享受属于它们的时光。

弹涂鱼一会儿静静地蛰伏在浅水里,露出半个身子,鼓着大眼睛,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一会儿两鳍一张一张地像蜥蜴一样在地上爬行;一会儿蹦蹦跳跳,互相追逐嬉戏着,使乌黑平静的滩涂平添了几许灵动。弹涂鱼是一种很特别的鱼,涨潮的时候钻进洞里,以躲避随潮水而来的食肉鱼类的攻击,退潮的时候从洞里出来寻食,还喜欢趴在滩涂上晒太阳,喜欢离开水做跳跃运动。它那满是花斑的身子,用快乐舞者蹦跳的身影,敲打着生命激情的鼓点,挥洒着生命的一丝丝快意,总是挑逗着孩童的目光,不由得让人手痒起来,扑向前去,可总是扑空。

弹涂鱼也叫跳跳鱼,因为它的头像老虎头,也有人叫它虎鱼。家乡的弹涂鱼有两种,一种小的,只有三四厘米长;一种大的,有十多厘米。大的不多见,而小的满滩涂随处可见。别看弹涂鱼那么小,可它鬼精鬼精的,抓它可不容易,三蹦两跳就躲进洞穴或者隐身于烂泥里而了无踪影,可以把你逗得团团转而一无所获。过去,在家乡有一种说法,说是吃弹涂鱼容易起旧疾,因此也颇受冷遇。大人走在滩涂上,对那些小弹涂鱼总是视而不见的。对于大的弹涂鱼,有经验的人还是有办法捕抓的。这种办法是,在退潮的滩涂上找到它的洞穴,把洞口封住,然后在洞穴旁边用拳头钻一个深十几厘米、直径十厘米的洞,在洞上用海泥做一个盖子盖住,再在盖子中间用手指戳一个洞。等到海水涨潮的时候,弹涂鱼就误入人们为它挖好的陷阱;再等到海水退潮的时候,弹涂鱼就再也出不来了,揭开盖子就抓到它了。这种办法需要的是经验和时间。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把榨过油的花生饼舂碎、炒熟后洒在水洼里,水洼里所有的鱼都晕倒了。这种办法需要经验还需要成本,看不准往往得不偿失。

弹涂鱼以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有效地保护了自己,而且那时候家乡人真不知道弹涂鱼炖豆腐的味道是这么的鲜美,也没有想出对付弹涂鱼更多的办法,所以弹涂鱼可以无忧无虑地在滩涂上生活、繁衍后代。现在人们发现了弹涂鱼的美味价值,上了饭店的餐桌,敢于“赌命吃河豚”的人们还怕什么“起旧疾”,它的命运可能就有些不妙了。果不其然,在一次回家的时候特地到滩涂上看了一下,好久好久了才看到一两只极小极小的弹涂鱼。再看看不远处正在崛起的化工城,心里想,弹涂鱼将永远告别这块滩涂了。

在家乡,不只是弹涂鱼行将绝迹,蛙声也早就听不到了,萤火虫也早就看不到了,一种又一种的生物在消失,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不知别的地方弹涂鱼可曾安好?据说弹涂鱼可以人工饲养了,不知那里的弹涂鱼生活得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舌尖上的薯片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谭加磊

美味的食物有很多,比如:巧克力,面包,饼干……但他们并不是我最喜欢的零食,我最喜欢的零食是薯片

每次路过超市,我总会买几包薯片,买到薯片后,我会细细地观察它的外表,薯片的包装上写着大大的六个字:“红的,甜的,美的”。这些字下面可以知道这是番茄口味的。这包薯片的配料有:马铃薯,复合调味料,食用盐……

接着拆开包装,里面有着各种各样大小不一样的薯片,有的是椭圆形,有的是三角形,还有的是半圆形。薯片上有红色和黑色的粉,红色的是番茄粉,黑色的是胡椒粉。薯片颜色是黄色的,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味,不要说吃,单单是闻一闻,都要流口水啊!

终于可以吃了!只听“喀嘣”一声,薯片就进了我的肚子里。“真好吃!”我忍不住叫了起来。当吃下去时,我尝到了浓浓的番茄的味道,还有一股葡萄糖的味道在我嘴巴里漂浮。吃完后,我还忍不住舔了一下手指,不一会儿,一包薯片就被我吃完了。

薯片啊薯片,你真是太美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作业,写一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我原本以为是历史纪录片,便失去了兴趣。第二天,我去同学家玩,我看见我同学在看视频。我就问她这是什么片子,她说:“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啊!”我心想:什么这不是历史纪录片吗?还那么好看,回家可以去看看。

在这本纪录片中,那些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让我印象深刻。诚意面对食物,精心烹饪,然后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给心爱的人,这是厨房和美食的秘密。一位澳门76岁老阿婆和老伴儿做了50年虾酱,老伴儿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制作虾酱,食物里满是对老伴儿的怀念。其实,这就是节目想告诉我们的,有感情的东西才是美食。

在本片中,最让我喜欢的美食是兰州拉面。兰州拉面,我吃过,在我去兰州游玩时吃的。现在还记得那一碗面,在一个粗瓷大碗里,满满的汤和面,上面漂着辣椒油,几片青萝卜,一小撮绿绿的香菜和蒜苗,里面还有手指肚大小的牛肉丁,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每一道美食背后,都包含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关于食物朴素而精彩的故事,通过美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舌尖上的味道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笃笃笃,笃笃笃。”妈妈又在做什么好吃的呢?我凑到厨房里一看,原来是在准备清明节必吃的食物——青餣。

妈妈先把“青”捣碎成汁搅拌到面粉里,再用力地揉着面团,只见平时力气不大的妈妈,在揉面团的时候,整个人的力量仿佛都集中到了面团上,她眼睛专注地看着眼前的小绿团,踮起脚尖不停地揉着,过了好久,妈妈舒了口气,我知道面团大功告成了。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环节——捏青团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从面团上揪了一小团,然后放在手心搓成一个圆球形状,再用手指在圆球上轻轻按一个小洞,那真像一个小酒窝呢!我把一只手指伸进“酒窝”里,然后一手托着圆球,一手旋转着,边转边揉,转出了一个小碗形状。我举着它问妈妈:“妈妈你看,我的‘小碗’做的好不好?”妈妈惊叹道:“哎哟,还挺不错的嘛!”最后,我在捏好的“小碗”里放上了香喷喷的馅料,这个时候的“小碗”再也不是空空如也的啦!我又用手边转边缩“碗口”,捏好了小口又用手揉成圆,一个小青团就新鲜出炉了!

接下来,妈妈把我和她做好的青团放上锅开始蒸,看着锅里冒出的阵阵白烟,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青餣终于出炉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吃一个。“哎呀,太烫了!”妈妈忙说:“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可是她刚说完自己就捏起一个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您刚还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可您自己怎么先吃起‘热豆腐’了呢?”

“大人皮厚,没关系的!”哎,这嘴馋的妈妈呀!看妈妈吃得这么香,我也安慰自己,我是男孩子,皮也厚的,于是用筷子叉起一个,也学妈妈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太好吃了!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呀!”我不顾烫嘴,边吃边为自己做的青团点起赞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舌尖上的故乡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故乡——东北吉林,一个寒冷的地方,一个我熟悉的地方,一个我喜欢的地方。这里充满了我的怀念,这里都是熟悉的味道,小鸡炖蘑菇、白肉血肠,不过对我来说,学校附近的烤冷面是我我最怀念的味道。

烤冷面是一种有意思的食物,叫面,但其实更像是饼,近几年才出现。在长春街头,常常能看到围着白围裙的师傅推着小三轮车在街上慢行。车上牌匾红底黄字——烤冷面,再加上一句“韩国正宗”。大家不要被蒙蔽,其实据业内人士考证,烤冷面这东西,韩国没有,朝鲜亦无,只有长春才有。

三四年以前,这东西还只出现在红旗街一带,不出三年,竟已风靡长春——尤其是在各中学门口。每天放学,就有学生“呼啦”一下围到烤冷面车旁。接着,便是一阵乱哄哄的叫喊:“来份四块的,”“我要五块,”“我那份多加一块鱼排”……

烤冷面师傅手忙脚乱如一只八爪章鱼:往热铁板上浇点油,揭一片冷面放上,再打个鸡蛋,说时迟那时快,手中锅铲一伸一撤,鸡蛋“刷”的一声翻到冷面下边,散出一股浓浓的煎鸡蛋香。最后再加上香肠或鱼排,天女散花般撒上调料,再放上一把香菜。用锅铲卷上一卷,剁作八块,往塑料碗里一装——齐活。吃在口中,光是冷面的筋道加上调料的浓香就足以让人不能自已……

初三有段时间,晚自习结束得晚,常饿得头昏眼花,于是我就伙同几个同是饕客的朋友,趁低年级小朋友放学时混出校门,买上一小碗烤冷面,回教室慢慢享用。记得有一天,我不知怎么的,貌似饿疯了,竟掏出30元巨款,全买了烤冷面。卖面师傅愕然10秒,然后埋头烤面。不一会,我拎着一塑料袋的烤冷面,在旁人诧异的目光中走回学校。

那天剩下的课上,一觑得老师讲课忘情之时,我便偷吃上两口烤冷面,霎时心满意足。

舌尖上的故乡,烤冷面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舌尖上的年味精彩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穿过盘旋而上的盘山公路,带着昏昏的睡意,到了外婆家。树上路旁,满是雪。

那年那月里的上周村,冷风阵阵,大街小巷弥漫着浓浓的年味。火红的灯笼挂满街头,热闹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吉祥的春联挂满门帘……好不热闹!那是我第一年在外婆家过年。

那时候外婆的身体还算硬朗,每逢过年她总要亲自蒸糯米,打次糍粑,寓意来年步步高升,也正是这种特殊的味道,成了我舌尖上永恒的记忆。

腊月里,黎明总是姗姗来迟,我与外婆来到街上买糯米时,天还未亮透。但这丝毫不削减村上乡亲们采购年货的热情——络绎不绝的行人和三轮车将古老的小镇挤得水泄不通。吆喝声和鞭炮声此起彼伏,似乎要分出高低来。“金金啊,你想吃什么,外婆给你买。”外婆带着乡音,问我。我摇了摇头,“我只想吃糍粑!”“好,我马上回家给你做。“

回到家,外婆用把糯米倒入铺好年糕叶的蒸笼里蒸煮了。这时候,外婆终于能揩揩汗,靠在沙发上稍适休息。这时候,又把太公叫了过来,准备打糍粑。当蒸熟的糯米被抬过来时,那里已经准备好了打糍粑的石窑,有一面鼓的大小。如白雪一般晶莹的糯米被倒进石窑,清香在屋中散发开来。太公抡起了特制的木棰——柄有一米多长——开始砸向窑内的糯米。山里的冬天格外寒冷,但屋内的气氛却是热火朝天。随着一声声有节奏的撞击声,糯米在木棰的起落中失去了原有的结构,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大块洁白如玉的糯米团。它巨大的黏性使得太公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提起木棰。太公就脱了棉袄,穿着单衣,仍然挥汗如雨。太公打一下,外婆翻一下,这默契的配合,定要几年才能有。

不一会儿外婆便收拾好了,利索的把糍粑掰成几个小团,在上面撒上几颗芝麻,递给了我。热腾腾的糍粑在我口中回味无穷,暖在了我的心里。

有人说,一种味道,便可唤醒一种记忆。我领悟了这句话的道理,为何我对这糍粑有着深深的眷念?原来这舌尖上的美味背后,隐藏着外婆对习俗的传承,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爱的延续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舌尖上的中国作文500字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建国70年来,中国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着。从饮料到房子,从房子到文具,从文具到食物,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我最想说的是舌尖上的变化。

有一天,奶奶给我做了黄瓜鱼,我把头一摇,说:“我才不吃呢!”

奶奶见了,便对我说:“有这吃在我那时候已经很好了。有一年发生了自然灾害,我们就只能吃榆钱的嫩叶。吃一顿还好,天天吃,一看见就怕,不吃还饿。即使这样,过几天,榆树叶被拔光了,我们就只能饿肚子。”

“啊!那我们不会饿肚子吗?”我担忧地问。

“当然不会,我们现在的食物很充足,即使赶上自然灾害也没事。”

“那你们平常吃什么?”我好奇地问。

“我们平时吃菜,一个煎蛋要吃三天。没有肉吃,我们馋得受不了,有一次还会吃麻雀。我们先等麻雀在屋顶上筑巢,然后在晚上时拿手电筒一照,它就飞了出来。这时,我就趁机把它给捉起来,放在地上摔死,扔到火里烤一下吃掉。”奶奶又说。

我听了感叹不已。原来是这样,其实我们的生活是很好的,一日三餐,有鱼有肉,还挑三拣四,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们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是因为中国越来越强大,相信舌尖上的中国会越来越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舌尖上的鱼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鱼的美味,中国人自古就喜食。商末姜子牙曾垂钓于渭水,孟河老夫子曾发出“鱼我所欲也”的感叹,仓颉造字,把鱼、羊合烹称为“鲜”。鱼在京朝美食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

旧时老宅门里,不管大户小户,差不多家家都在院里种着花椒树。每年阴历四月,院儿里的花椒树一开花,街上挑担推车的小贩们就接二连三地吆喝上了:“哎嘿,黄花鱼哎!”老北京人一到五月端午节有吃黄花鱼的习俗,所以除了王公大臣宫贾商绅们,一般的平民百姓也大多能吃上鲜嫩的黄花鱼过节。鲜黄花鱼和鲜花椒蕊,都是节令中的尤物,二鲜同烹,当然鲜美异常啦!最后把撒好花椒蕊的鱼上笼屉稍蒸,老北京把上锅热东西谓之“串一下”。先煎后蒸,所以叫“煎串”。鱼未入口,已有香气袭人,乃是鱼香、汤香、花椒蕊香三香合一。浑然天成,芳醇无比,既可下饭,又可佐酒。直至清末,睿亲王府每逢暮春,都要精烹此菜以悦口鼻。据说末代王孙金寄水先生幼年在府中特别嗜好此菜,老来每每忆及,还是津津乐道,不改初衷。

睿王府吃黄花鱼独出新裁,叫“煎串黄花鱼”。一看这名字,容易让人想起如今街面儿上卖的油炸鱼肉串、羊肉串,其实这是两码事。这里的“串”,是串屉儿热熟东西的串。做这个菜,先把鱼拾掇干净,在鱼背上划三刀,刀口上抹酱油,待酱油味儿浸到鱼肉里,下油锅煎,油别太热。煎罢盛出装碗,在鱼上浇高汤,配上清酱肉丝、熏鸡丝,洒上葱、姜、海米、香菇、玉兰片、盐、糖少许,最重要的是别忘了佐以鲜花椒蕊。

说到吃鱼,我倒想起清末另一位食鱼“爱好者”那王那彦图。清末北京的王公府第虽然很多,但住的大多是满族和内蒙古的王爵。外蒙古亲王在北京设有府邸的,只有那王府一处。那王的祖先策凌因为帮助朝廷平定厄鲁特叛乱有功,被皇帝封为那亲王,并且“世袭罔替”,历代袭封。除此之外,还获得了两次尚主(娶公主为妻)的殊荣。那彦图是第七代那亲王。为了辖制外蒙的势力,慈禧重用那彦图,使他与岳父庆亲王奕劻权倾一时。

那王对中原厨艺青睐不已,每顿饭都得吃得水陆杂陈,珍肴交错。他从老丈人奕劻那儿学来了做“香白酒”的要领,在那王府如法炮制,长年饮用。

那彦图喜欢吃“卫水银鱼”。卫水,指今天的天津水域。这里盛产一种小银鱼,炒着吃味道极嫩,是鱼中的贡品。清人曾有“草桥荤芥大于杯,卫水银鱼白似玉”的美称。每年春节,直隶总督为了讨好慈禧的红人那彦图,总要亲自把卫水银鱼送到那府。那府的高级厨师就把小银鱼择净,用鸡蛋炒成,那王每食此莱必胃口大开。因其珍贵,故京城百姓食者不多。现在北京的名饭庄“丰泽园”还做此莱,炒银鱼吃起来好像还有一种鲜黄瓜的清气,爽口爽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舌尖上的家乡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位于鄂尔多斯市的一个小镇上,名叫纳林希里,在这里我们有一道招待它乡贵客的拿手好菜——猪骨头烩酸菜。

猪骨头烩酸菜的选材十分重要。猪骨头,是现杀的猪身上的骨头,骨头新鲜,肥肉,瘦肉均匀搭配,香而不腻。我们这里的猪不用饲料喂养,是纯绿色的,吃猪草长大的。而酸菜,是提前入冬时腌制好的,正好到12月份就可以食用了,这时的酸菜嫩、酸、味道鲜美。

选适量的五花肉一小块、猪排骨、酸菜、土豆、调料,选好材料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先把五花肉放入锅中炒,炒到肉微微发黄时放入排骨,这样将排骨炒到微微发黄时放入调料,炒出香味时,加水,中火熬,这样肉会更入味。熬到骨头差不多熟时,加入土豆、酸菜在用小火继续熬半个小时就熟了。在这期间,我们可以做主食——米饭,我们当地居民在做米饭时,总喜欢吃到黄来和白米一起焖出来的米饭。三十分钟后,猪骨头烩酸菜将要和米饭一齐送上餐桌,酸菜颜色成墨绿色,猪骨头也变得香而美味,正综的猪骨头烩酸菜,给我的感觉是——酸、咸混合而成的奇特味道,酸菜酸而脆,猪骨头咸而爽口,土豆与它们一起变的咸淡合一、黏。猪骨头烩酸菜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它是我们这里每家每户冬天不可或缺的一道饭菜。

猪骨头烩酸菜,是北方人餐桌上的美食,也是远在他乡的游子对家乡味道的牵挂与依赖。一道猪骨头烩酸菜,是我的家乡的像征,而它的味道,则留在我的舌尖上,回荡在我的心里,永远,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我曾尝过许许多多的美食,它们就像天空中飘逸的云朵,而至今只有那一道美食,才可以称得上是空中那道绚丽的彩虹。

虽然我很爱吃,是一个著名的小吃货,但同时我又很挑食,只爱吃荤的不爱吃素的。最讨厌的就是那红彤彤,味道又难闻的胡萝卜了,可妈妈偏偏说它有营养,一定要我吃。几乎每次吃它,都仿佛是在吃毒药似的,真是难以下咽。于是,每当吃胡萝卜时,我都要和妈妈开展一场大战。直到那一天,我尝到了那一个与众不同的胡萝卜。

咚咚咚,当我正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睁开眼睛时,耳旁就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切菜声。在这不久后,一股浓浓的香味便从厨房慢慢飘到我的卧室。随后,这香味便溢满了整个家。拥有小吃货之称的我一闻到这香味就迫不及待地穿好衣服,洗漱完后,就冲进了厨房,站在一旁看着妈妈是如何做出这道诱惑力如此强大的美食的。我两眼直冒金光,炯炯有神地观察着锅中的这道美食。当看到那一个个像小娃娃似的煎饼在锅中热闹地欢笑着,我的眼睛都看直了,口水也不由得要流出来了。这是什么呀?我好奇地问。暂时保密哦!妈妈故意卖起关子来。

终于,这道美食出锅了。妈妈将它端到餐桌上,我也像个跟屁虫紧紧地跟在妈妈身后,恨不得下一秒就拿起一个放到嘴里。我凑近它,用鼻子深吸一口气,不得不说,这味道真是令人陶醉。这时的我,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再也忍不住了,拿起一个吃起来。刚咬下一口,妈妈就迫不及待地问我:怎么样,好吃吗?好吃,真好吃!因为嘴里塞满了这道美食,连说话都说不清楚了。妈妈看到我这幅狼吞虎咽的样子,笑得乐开了花,拍桌叫到:好!我以后就这么烧!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禁十分疑惑,难道这道菜有什么秘密吗?

吃完早餐,我揉揉肚子,脑海里回味着那道美食,舌尖上还回荡着它的美味,可那到底是什么呢?当我起身准备洗手时,却无意间厨房里的加工台上,放着剩余的胡萝卜与干面粉,调料盘原来妈妈为了让我吃下胡萝卜,花费了那么大的心思

这时的我突然发现,那道菜不仅是咸的,现在想想,舌尖上的记忆中那道美食,还有点甜呢!因为它的原配方是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舌尖上的红烧肉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郑亦菲

每一个人喜爱的美食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香酥可口的炸鸡块,有的人喜欢麻辣可口的麻婆豆腐,还有的人喜欢清爽的凉拌黄瓜。而我,喜欢吃传统美食——红烧肉

我的奶奶会做红烧肉,我也观察过红烧肉的制作过程。首先往锅里倒一些油,然后将洗干净的五花肉放进锅中翻炒,然后倒入一些酱油调味,再放几块冰糖,让肉更有光泽,最后小火慢炖就能出锅啦!

放入盘中的红烧肉的样子十分好看:瘦肉红红的,而肥肉是金黄的,让人很有食欲。香味扑鼻,一闻就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再尝一尝,肥肉几乎不用咀嚼,入口即化,瘦肉却味道浓郁,咀嚼时还有肉汁流出,肉皮Q弹有力,非常有嚼劲,真是美味!你们喜欢红烧肉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