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舌尖上的作文精品20篇

新春过年,最回味的就是舌尖上的美味。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与舌尖上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247

作文

465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路桥有许多远近闻名的小吃,有青草糊、山粉糊、凤凰蛋……不过我今天要介绍的是我们路桥的“小强拉面。”

来到卖芝桥边,映入眼帘的是“小强拉面”这个醒目的招牌。我不禁纳闷:写着“小强”字样的招牌还有人进去吗?不去不知道,进去真是吓一跳。店里坐满了顾客,想吃小强拉面还需要排队呢!

店里的面条是被称为小强的师傅亲自做的。站在店门口,你就能听到“砰砰”的响声,闻声望去,那是师傅正在做面条。首先,小强师傅要将面粉揉成面团,面团在我们的手中是一个调皮的小孩,滚来滚去的,不听使唤。但在这位“大师”的手下,她却是一个可爱、乖巧的“小姑娘”,做面条的小强师傅想把它捏成什么形状就成什么形状,从不在师傅的手中跑偏。接着,小强师傅将面团压扁成一个小“月亮”形,然后把面团拉长。这时,一个肥胖的面团小姑娘立马变苗条了。最后,师傅用力甩,一根根面条就如五线谱一样在师傅手中出现了。

小强师傅将面条轻轻地放入锅中。煮好后捞出,面条变得光滑了。端上一碗面条,赤红色的汤汁中,拌着金黄的面,热气从碗中冒出,钻到鼻子里,真是香气四溢啊!碗里面还有小排,肥瘦相间,肥而不腻。吃上一口,汤汁浓郁,面条芳香,再加上肉的鲜香,吃十碗也不够啊!难怪店里的人都埋头吃着,也没见他们在饭桌上聊天。我第一次吃小强拉面的时候,把汤也喝得一干二净,舔舔嘴唇,满意地摸着圆鼓鼓的肚子笑了。

小强拉面的营业时间也是很和“小强”一样牛,我们小学生放假,他们也会放假。如果你现在到了路桥,那你们可要趁着这一次机会好好品尝一下小强拉面,这是一种会让你想念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舌尖上的美味——西红柿炒蛋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李佳凡二年级

今天,我向大家隆重推出一位神秘嘉宾——西红柿炒蛋。

首先把西红柿切成小块,往碗中打入4个鸡蛋,搅拌均匀。再把油倒入锅中烧开,然后把鸡蛋倒入锅中煎炒1分钟,接着把西红柿倒入锅中一起翻炒,加入盐、味素、鸡粉、白糖,继续翻炒。最后放入葱花。这样,一道香喷喷的菜肴就做好了。

闻着香喷喷的西红柿炒蛋,让我垂涎三尺,食欲大增。吃起来酸酸甜甜的,简直就是人间的美味呀!

西红柿炒蛋,看似很普通的一道菜,但是里面包含着妈妈无限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望着明亮的月亮,我想起中秋节那天的美味食品,有月饼、桂花酒、鸭子等……提到桂花酒,我最深有感触,因为我和爷爷一起酿的。

首先我们选择金桂,因为在桂花各品种中,金桂是最芳香的。采摘桂花也很讲究,需要刚摘下或摘下不久的桂花最好,已经变黑的就不能用了,摘下的桂花要干净,不能带泥沙和枝叶。接下来就是将桂花放到通风阴凉处摊开风干一夜,然后每斤桂花需要加入四两白糖拌匀,放入酒缶内,发酵两三天后,再加上三十五度以上的米酒,密封窑内,爷爷说:“一年后,我们酿的桂花酒就酿好了。”天哪,居然要等一年才能喝到啊!爷爷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小馋猫,我们还有去年酿的桂花酒呀。”当爷爷把瓶子拿出来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瓶盖,闻着里面清香的气味,爷爷给我倒了一杯。桂花酒的颜色是淡黄的,尝一口十分甘甜,又有一点酒的味道,但一会儿,浓浓的桂花香又会盖过酒味,重新变得甘醇可口了,这使人越喝越想喝。爷爷说:“桂花酒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健脾胃,帮助消化,并且能活血益气……”

我慢慢品尝着这甘甜的桂花酒,想像着,明年我们酿的桂花酒的样子,不禁笑出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舌尖上的秋天作文450字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来了,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大饱口福的季节。

早晨我还没起床就闻到了煮玉米的香味,馋嘴的我从床上爬起来,顺着香味就来到了厨房,看见奶奶煮了一锅金黄灿烂的玉米,我惊奇地问:“奶奶,哪来这么多玉米呀?”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咱家地里的呗,现在是啥季节,秋天,我掰了一大袋从老家背来,就是让你们吃个够!”我是最喜欢吃煮玉米了,一大早就吃了两个,妹妹和弟弟也不甘示弱。奶奶帮弟弟边擦嘴边说,“慢点,慢点,别噎着,想吃,明天再煮。”奶奶的劝说那里比得上又香又甜的玉米呀,很快一锅玉米就被我们全家吃光了。

吃完了早饭,下去活动活动荡荡秋千,小花园里落叶飞舞,一位清洁工阿姨在扫落叶,我见几个石榴在树上噘着嘴,好像满树的石榴在吵架,我在想这石榴一定很甜。这时妈妈来喊我,要我陪她到集市上买水果。

真没想到,集市上水果是格外多,不知道吃什么好,有的一看就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卖水果的摊子比平时大许多,妈妈买了这种又买那种,说都这么好,真想把整个秋天搬回家,我挑了一袋自己最爱吃的桔子,我们大包小包高高兴兴往家搬。

这秋天简直就是吃的季节,太享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舌尖上的爱作文800字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那个朴实而又慈祥的人,那个勤劳而又节俭的人,永远不在了……

爷爷,我渴望再一次看见您,渴望再喝一碗您亲手熬的鱼汤!当听到您去世的消息时,我的心若一下子被匕首剜开,生疼生疼。泪水,决堤而下,糊满了整张脸,窒息的感觉潮水般汹涌而来,拳头,攥紧,为什么您这样匆匆离开了我们?脑海中,若电影胶卷倒带般,昔日与您美好的点滴,一帧一帧、一幕一幕地轮回播放着,眼泪,模糊了视线,思绪,被拉回到那次周末……

老家,中午,餐桌旁。一大桌丰盛可口的饭菜诱惑着我的味蕾,让我无法自拔,有色泽鲜艳的炖鸡、肉质饱满的排骨、油而不腻的红烧肉……您赶忙夹起一块鸡腿放入我碗中,那双饱经沧桑的眼眸中,溢出了对孙女满满的疼。轻咬一口,汤水爆在口中,分外满足,我香得直咂嘴,而您的嘴角,微微上扬。此刻,我的快乐,便是您的幸福。

碗里的饭刚吃完,您就立刻放下碗筷,二话不说,端起我的碗直奔厨房。回来时,氤氲的热气下包裹着一碗香气扑鼻的鱼汤。汤近至眼前,颜色黄中泛白,加上碧绿的葱花沫微点缀,甚是好看。低头抿上一口,顿时,一股鲜香的感觉溢满口中,尽情滋润着每一个味蕾,每一根神经,口舌生津。一碗美味下肚,背后微微渗汗,再啧啧嘴,香气还遗留在唇齿之间,让人难以忘怀……您用那操劳了大半辈子、满是老茧的手,轻柔地抚摸着我的辫子。我故作调皮,猛得一扭头,正巧撞上您爱意满满的瞳仁,四目相对,会心一笑。我深知,您将最好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我,您若一绺绺暖阳,照亮我的心扉,温暖我的世界……

可这幸福的一幕幕,再也没法上演了!又一次回到了老家,锅中再无那浓浓爱意的鱼汤。不争气的泪水,再次滚落,滑过脸颊,留下痛的印迹……

爷爷,我想您了,想您独一无二的鱼汤,想那份逝去的“舌尖上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舌尖上的太湖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秋冬季节,当然是最适合尝一尝令人垂涎三尺的太湖大闸蟹了。

大闸蟹做起来十分方便,只要你从菜市场买几只太湖大闸蟹,洗净后放进蒸锅里,用不了一会儿,那些“群魔乱舞”的螃蟹们,可就成了一个个“偃旗息鼓”的“红将军”了!

“哇!真香”我欣喜地叫道。贪婪地闻着螃蟹散发出的香味。突然有一种不知名的气味钻进我的鼻子。咦?是什么?这一定不是螃蟹的味儿。

是……呀!我傻啊!那是醋!妈妈说,谁吃螃蟹不放醋呢!我赶紧张罗起来,万事俱备,只欠蟹熟了。

我轻轻地把蟹肚上白白的块状掰掉,一边小心翼翼地吹着,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蟹壳掀开。

这时,看到了“最爱”:蟹黄。太赞了!原本想吃完蟹脚和蟹钳再吃蟹黄的,但那香味急不可耐地在往鼻子里钻,仿佛在说,快快趁热吃,立刻让你的小舌头飘上太湖之巅!

我猛地吞了两大口口水,但这并不能阻止香味儿刺激我的味觉细胞。实在忍不住了,一把抓起蟹黄沾进醋里,再放进我那张早已克制不住的小馋嘴里。

这时,不禁两眼放光,香腻腻的酥味立刻浸透了我的小舌头。没想到哇,一丁点小小的蟹黄竟能如此之香糯!我仿佛乘上了小舟荡漾在碧波万顷的太湖之上。

大口咀嚼着美味的蟹黄,一边把蟹脚掰下。用蟹脚尖把肥美的蟹肉捅出,外黑里白的嫩蟹肉就探出了脑袋。

啊!这蟹肉的鲜美绝对是“天下第一棒”!妈妈说吃蟹要绅士。我就轻轻地咬开,将洁白无瑕的蟹肉放进醋碟里蘸一下,一“饮”而尽。不仅满嘴都是香味,还是胃与精神的极大享受呢。

今天的大闸蟹太好吃了!而我,更是吃到了属于苏州特有的味道,这更是美丽太湖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我曾尝过许许多多的美食,它们就像天空中飘逸的云朵,而至今只有那一道美食,才可以称得上是空中那道绚丽的彩虹。

虽然我很爱吃,是一个著名的小吃货,但同时我又很挑食,只爱吃荤的不爱吃素的。最讨厌的就是那红彤彤,味道又难闻的胡萝卜了,可妈妈偏偏说它有营养,一定要我吃。几乎每次吃它,都仿佛是在吃毒药似的,真是难以下咽。于是,每当吃胡萝卜时,我都要和妈妈开展一场大战。直到那一天,我尝到了那一个与众不同的胡萝卜。

咚咚咚,当我正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睁开眼睛时,耳旁就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切菜声。在这不久后,一股浓浓的香味便从厨房慢慢飘到我的卧室。随后,这香味便溢满了整个家。拥有小吃货之称的我一闻到这香味就迫不及待地穿好衣服,洗漱完后,就冲进了厨房,站在一旁看着妈妈是如何做出这道诱惑力如此强大的美食的。我两眼直冒金光,炯炯有神地观察着锅中的这道美食。当看到那一个个像小娃娃似的煎饼在锅中热闹地欢笑着,我的眼睛都看直了,口水也不由得要流出来了。这是什么呀?我好奇地问。暂时保密哦!妈妈故意卖起关子来。

终于,这道美食出锅了。妈妈将它端到餐桌上,我也像个跟屁虫紧紧地跟在妈妈身后,恨不得下一秒就拿起一个放到嘴里。我凑近它,用鼻子深吸一口气,不得不说,这味道真是令人陶醉。这时的我,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再也忍不住了,拿起一个吃起来。刚咬下一口,妈妈就迫不及待地问我:怎么样,好吃吗?好吃,真好吃!因为嘴里塞满了这道美食,连说话都说不清楚了。妈妈看到我这幅狼吞虎咽的样子,笑得乐开了花,拍桌叫到:好!我以后就这么烧!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禁十分疑惑,难道这道菜有什么秘密吗?

吃完早餐,我揉揉肚子,脑海里回味着那道美食,舌尖上还回荡着它的美味,可那到底是什么呢?当我起身准备洗手时,却无意间厨房里的加工台上,放着剩余的胡萝卜与干面粉,调料盘原来妈妈为了让我吃下胡萝卜,花费了那么大的心思

这时的我突然发现,那道菜不仅是咸的,现在想想,舌尖上的记忆中那道美食,还有点甜呢!因为它的原配方是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舌尖上的春节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

轻轻揉揉,擦亮夜空。

心情,

丝丝缕缕,不断感动。

在响彻天空的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一个令人向往的节日,一个合家团圆的节日,但在我这个“吃货”眼中,便是舌尖上的一块肥肉。

大清早, 外婆外公正在做团子,我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闲人,也是该露露手了,便赶过去帮忙。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了,洗洗手,随手抓一个粉团,学着外公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像变魔术一样捏了一个尖尖的顶,馅就老老实实地“躺”在了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团子上会出现“皱纹”。

我赶忙开始“加工”了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了一个洞,豆沙馅都漏了出来。我把团子扔给外婆,想让外婆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住了我,“刚刚某人还说……”我的脸瞬间得的像滴出血来,一把抓过团子,连声道:“看好了,我会!我是清白的!”“清白?我看你的脸色是青一块白一块!” 哥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外婆的样,把团子放在米粉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团子响当当地诞生了!我转头向父亲看去,他却站在不远处笑吟吟地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

“撮得好我我就捏得好,捏得好我就填得好,填得好我就做得好……”带着丝丝春意的风飘入屋内,伴着小曲,在小屋里来回地回荡。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吴大师的手下,白白嫩嫩的团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吴氏创意米团组”新鲜出炉啦!

“蒸团子咯!”一声大喝,笼子来了,我们把团子一个个放进去,白嫩嫩的团子便一个挨一个挤在了笼里。

盼着,盼着,“新出炉的团子来咯!”众所期盼的时刻终于到来,一笼冒着白雾的团子出现在众人面前。我抓起一根筷,给团子“化妆”,点红。

不等雾气散尽,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魔爪伸向笼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了这么多时辰,就坐等这一刻了,一手一个,吞了下去,两个都不够塞牙缝,便捅了捅老姐:“看!灰机!”趁姐姐的目光在天空中飘荡,我抓住机会,,夺过她的萝卜丝团子,迅速往嘴里一送,滑溜溜地进了我的肚子,等老姐发现手中一空,我早就兜着两个团子逃之夭夭了。

外婆家的蒸团沁人心脾,香香浓浓,软软粘粘,有种清香直达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环绕在舌尖上,更有种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我离开兰州的第九个年头了。

人在四川,自然身不由己,川菜的辛麻早已浸透到了我的每一个味蕾当中,但每每看见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火锅时,食欲有是有,却始终勾不起我内心深处的悸动,于是,我越发思念家乡的牛肉面,想念那碗醇厚的汤,劲道的面。

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回到了兰州。

还在火车上时,我就打定主意,到了兰州第一件事就是去吃牛肉面!一下车我就直奔兰州市最好的牛肉面馆而去。

原打算只要一两面,可是店里浓浓的肉汤味挑拨着我,勾人食欲,我忍不住点了三两面,并盛了一碗泡菜,找到个空桌子坐了下来。伸出筷子,挑起两根面,洁白的面条缠绕在深褐色的筷子上,说不出的诱惑。

面入口的一瞬间,我全身都紧绷了起来,鲜弹的感受通过味蕾直达全身各级组织,灵魂不由得随之一颤,碗中蒸腾而出的热气将我熏出泪来,这就是我舌尖记忆啊,否则为何会共鸣得如此强烈。

然而这之后,却再没有了第一口的震撼与感动,我淡淡地吃完了整碗面,被撑得几乎走不动路。我独自一人坐在空旷的大厅,不禁忧伤:原来我思念了这么久的家乡美食,舌尖记忆,也不过尔尔?

返程的火车上,我趴在床上,看着火车渐渐离开熟悉的故乡,心里萦绕的惆怅也越来越浓,我终于想通了。

原来,我思念的并不是牛肉面,而是家乡!

我对牛肉面不过是一种执念。岁月如绸,执念成茧,但将那茧剥开,有的也不过是一根细丝罢了。

有的事,只能放到心底来回温,就好像,有的人,只能在记忆深处缅怀,而如果再见,只不过是失望地叹一声:“不过尔尔”。

所谓 “舌尖上的记忆”,终究也只是我对家乡的一份眷念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舌尖上的清明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我和妈妈摘了许多清明菜回家,准备做我们的传统美食——青团。一路上我们边找边摘,头发已被蒙蒙细雨打湿。

回到家后,妈妈就开始忙活起来,把之前准备的食材都拿了出来,有肉、豆腐干、红萝卜、粉条……不一会儿,厨房就传出“笃笃笃”的响声。我看着妈妈把这些食材剁成细小的颗粒状,搅拌到一起成了青团的馅。做好了青团的馅,她又把摘来的清明菜洗干净,捣出汁,放入面粉中,雪白的面粉被染成青色了,最后她又把面粉揉成了一个大面团。

妈妈嘱咐我把手洗干净,要我一起包青团。青色的大面团和一大碗香气扑鼻的馅摆在桌子上,让我不知从何下手,我只能跟着学。妈妈从大面团上扯下一小块,放在手心搓,她搓得很圆很圆,面团很听妈妈的话。然而,面团在我的手里却从东滚到西,一点也不听话。妈妈看到了,就耐心地教我。妈妈一手托着搓好的小圆球,一手用食指在圆球的正上方轻轻地戳一个洞,在大拇指兄弟的帮忙下,一边捏,一边转,小面球就变成了一口小碗的形状。

开始放馅了,我舀了一勺又一勺,要把这口“小碗”装得满满的。之后,妈妈教我怎么把“碗口”给收回来,而我在收口的过程中收得很糟糕。妈妈一边笑一边说:“你怎么放这么多馅呀,太贪心了!”妈妈说着,把我青团中的馅舀掉了一些,我的第一个青团终于包好了。

我们花了一上午的时间,青团终于全包好了。妈妈开始放在锅里蒸,没过多久,青团浓浓的香味就往我鼻子里钻。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我开始渐渐喜欢这个节日里的特色美食——青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舌尖上的美食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美食可是我得一大喜好,我是个标准地“吃货”。我知晓的美食也不少,如:热干面、醉虾、酸菜鱼、宫爆鸡丁、手抓饭……但是毕竟也没吃过几次,所以我最喜欢的还是爸爸做的牛肉拉面,妈妈做的炸土豆条。

炸土豆条过程很简单。首先当然要倒油,然后把切成条状的土豆丢进锅内,只听“噼里啪啦”一阵乱想,如炒豆一般,随后便是漫长地等待。等待地过程中,要用筷子搅拌,将它翻来翻去。直至土豆条变成金黄色之后,将它们用勺子舀出来。

稍微晾一会,便要进入最重要地环节——放调料了。将肖家香料、肉味鲜、孜然、芝麻……放入土豆条内,搅拌均匀,即可食用。咬一口,外焦内软,真是好吃极了!比之饭店得还要好吃许多!

如果说炸土豆条是配菜,那么牛肉拉面就是主食了。做牛肉拉面,要在前一天夜里把买好的牛肉放入砂锅之中,钝到第二天中午,整整一夜一上午。中午时下面,再将它们舀到一起,牛肉拉面就成了!虽然有肉,却并不感到油腻。

你也尝试做一做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舌尖上的记忆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那月里的榕城,大街小巷弥漫着浓浓的年味。火红的灯笼挂满街头,热闹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吉祥的春联挂满门帘……好不热闹!

小时候不知“年”的概念,只知道年糕一出笼,年就到了。那时候外婆的身体还算硬朗,每逢过年她总要亲自蒸上几笼年糕,寓意来年步步高升,也正是这种特殊的味道,成了我舌尖上永恒的记忆

腊月里,黎明总是姗姗来迟,我与外婆来到街上磨米浆时,天还未亮透。但这丝毫不削减镇上乡亲们采购年货的热情——络络不绝的行人和三轮车将古老的小镇挤得水泄不通。吆喝声和鞭炮声此起彼伏,似乎要分出高低来。

回到家,外婆用重物将装有米浆的布袋牢牢压紧,等到第二天水挤干了,外婆把已成块的糯米团取出,放入大盆,加入花生油、红糖、花生、红枣等配料。经过反复的揉捏,让红糖等配料完全融入到糯米团里,直到糯米团变得更有韧性时,尚可将其倒入铺好年糕叶的蒸笼里蒸煮了。

这时候,外婆终于能揩揩汗,靠在沙发上稍适休息。这时候,外婆总是多年如一日地为我讲述她与年糕的故事。当她还是小女孩时,她就帮助母亲制作年糕。在那个没有糖果和玩具的年代里,能吃到一块年糕,便是外婆极大地快乐。“那时候姐妹多,都是抢着吃哩!”说着,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或许是一种特殊的情结吧,每当外婆说到自己制作年糕,总是喜上眉梢,印满褶子的脸上藏不住那不常有的自豪。当我说起最爱吃她蒸的年糕,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寻着淡淡的香气,外婆走进厨房,揭开锅盖,在九成熟的年糕上撒上红枣,并递了几颗给我:“红红火火,多吉祥啊!”外婆嘟哝着,满心欢喜。没多久,年糕起锅了,外婆切下一块,盛进我碗里,我夹起它,咬下一口,软软的,夹带着一丝清甜,一股浓浓的爱。粘糯可口的年糕唤醒了我每一个味蕾,往昔的记忆又一拥而上。红糖香、糯米香、枣香、还有淳朴的叶香,一齐荡漾在唇齿间,顿时带来味觉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花甲之年的外婆为了满足儿孙的喜好,为了将这份味道传承下去,即使再辛苦、再忙碌,也会雷打不动地蒸上几笼年糕。而她,却因自己患有糖尿病,已多年没有品尝到年糕的香甜,只能将其永远化成回忆了。。。。。。

有人说,一种味道,便可唤醒一种记忆。如今,我总算领悟了这句话的道理,为何我对这年糕有着深深的眷念?原来这舌尖上的美味背后,隐藏着外婆对习俗的传承,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爱的延续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舌尖上的美食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徐艺菲

“牦牛应该念máo!”“不!应该是háo!”教室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牦牛干到底该念什么呢?后来经李老师认证,应该念máo。大家该知道我们吃什么了吧?没错,就是牦牛干。

牦牛干整体是棕色的,上面裹了一层黄——似秋天田野上长满了黄黄的草,那棕变得若隐若现。它黄黄的,上面还洒着一粒粒星星点点的粉。轻轻一闻,是一股普通牛肉干的味道;仔细地闻,又是一股五香粉的味道;再闻一闻,又有一股孜然粉的气味……这气味可真是与众不同,每一次闻都是一种不同的气味。

观察完牦牛干,终于可以吃了,有些人的口水都挂在嘴边了,只有一股清流——林家成,怎么也不吃,像一位孤独的老美食家,不入其口,也知香甜了。

再看看我同桌冯林颖,她早已饥不可耐。我们才刚一开吃,她的碗里早已经空空如也了。

我拿出一小块牦牛干,放入嘴中,那香味瞬间在我的嘴里散发开来,久久不能散去,一块吃完不过瘾,再来一块!我看看周围的人,大家都在很小心地吃着。吃,还是不吃?算了,还是吃了吧!有一些人早已经吃完,等着李老师再发多一点。

而那位老美食家到处看一看,在跟前后左右聊天呢!他一点儿也不吃,只看一看别人怎么吃,左看看,右看看!

不一会儿,大家的牦牛干都吃完了,只有朱书恺张着血盆大口,把碗里的沫沫吃得干干净净。

牦牛干真是大家舌尖上的美食,大家都爱吃,也不亏了它这么贵的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舌尖上的春天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周末的一天,我跟着外婆和妈妈去踏青。迎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来到的山边,一股淡淡的、说不出名字的、甜丝丝的、若隐若现的香味把我吸引住:有新翻的泥土的味道夹杂着淡淡的油菜花、苜蓿花的混合味,让我不由自主地深深吸了几口气,顿时觉得清新爽洁,真舒服。山旁边这儿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那儿一片粉红绚烂的桃花、洁白如雪的梨花......风儿一吹,我醉在这甜蜜清新的田野里,挪不动脚步了。春姑娘真是心灵手巧的画家,这一幅幅春天的画让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啊!

就在我陶醉其中的时候,外婆和妈妈蹲下身,在山边的田埂上忙碌开了:只见一簇簇、一朵朵野草被她们精挑细选着放进了篮子、袋子里。这就是传闻中的野菜:三瓣叶的苜蓿(草籽)嫩嫩的,绿绿的;像八爪鱼一样,紧贴着地面生长的荠菜;绿绿叶、红红梗的马兰头、绿油油、水灵灵的水芹这里一丛那儿一簇,和不知名的野草一起像绿色的地毯一样把春天的田埂装饰得格外生机勃勃。外婆说:“乖乖的,回家外婆给你做好吃的。”我边想象着这美味边找了野菜,一会我被一种绿色的、香味像菊花一样的野草吸引住了,妈妈告诉我,这是青,书上叫艾草,是我们这里春天一种传统食品-麻糍的材料呢。

下午,篮子满了、袋子装不下了,我们满载而归。这新鲜碧绿的野菜在水的清洗下更加水灵滋润,而外婆和妈妈开始做起了春天独有的美食--麻糍。外婆把蒸好的糯米粉放在古色古香的石臼中,妈妈把采来的艾草洗净,把湛蓝色的汁水挤干,洁白的米团,碧绿的艾草,在石锤的反复搡揉下,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白色的米团变成了墨绿色,在擀面杖的挤压下,变成了书本一般厚的面糕,清新的艾草香夹杂着甘甜的米香,让我这只小馋猫猛咽口水,哈哈。

晚上,一桌野菜宴隆重登场:凉拌马兰笋丁、乌葱烧鲫鱼、清抄水芹、荠菜炒年糕、香椿菜炒蛋、排骨春笋汤。真是透骨新鲜、味道好极了。

这是春天的美味,独一无二春天的味道。你们也来体味一番吧,一定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个忠诚的吃货,不可能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如此火爆时无动于衷。当我屁颠屁颠流着哈喇子观看着那一种种闻所未闻色味俱佳的美味的同时,流着口水的同时还有泪水。也许我体会到了那比吃更可贵的情感……

无可否认的是,这部纪录片在“勾人馋虫”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网友们大呼“受不了”,不看《舌尖上的中国》不知道全中国竟然有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汆乌鱼子、黄鱼鲞;还有那些听着就口水吧嗒的菜:腊汁肉夹馍、醉湖蟹、梅菜烧肉……看完这部片子,大家的口水都止不住了!《舌尖上的中国》,讲的是天南地北的中国美食,可谓包罗万象,此片看后必然让你垂涎三尺,都说民以食为天,想要减肥的朋友们看片要三思哦!至于我,反正没hold住~~

但是,《舌尖上的中国》给人带来更多的是感动。看着冬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挖藕人吃着用自己双手挖出的藕的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想落泪,多可爱的中国!

那是一个令我记忆犹新的片段。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开始,老黄每隔三天,会拉着自己家里做的七百个馍馍,骑一个半小时的三轮车,到县城里去卖。一年中最冷的两个月,老黄可以卖出15000个黄馍馍,老黄卖的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上碾,揉面,发酵……每一个过程都让人感到温暖。当老黄赶着驴磨糜子时,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老黄驮着700个黄馍馍的车子上时,当老黄拼命蹬着车子赶路时,当有人买老黄的黄馍馍时,当老黄自豪地说自家的黄馍馍最好吃时,当老黄卖黄馍馍吆喝时,那笑容,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快节奏生活中,生活在繁华浮躁的城市中,久违的真诚的笑容!那从片段中流露出的人文关怀与脉脉温情,令人回味……

《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用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的中国各地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舌尖上的中国》存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美食纪录片,它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原味的中国,带着土地的气息和米面的甜香。

这是盐的味道,风的味道,山的味道,云的味道……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久违的味道~~这些味道,在漫长的时光中,与故土、乡亲、质朴、勤俭、坚韧等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段时光都有它独特的味道。青春,是酸酸甜甜的青苹果,承载着我们无忧无虑的记忆。即使有些事已经好久不曾重温,我却依旧记得那舌尖上的味道。那种记忆,挥之不去。

又一次站在乡间的小路上,金灿灿的麦浪随风涌动着,荡起一圈一圈的波纹,再过一段时日,那些轰隆作响的大家伙就会把它们封进一个个白色大口袋里。坐在田埂上,我突然想起了昔日爷爷奶奶肩并肩挥舞着镰刀的情景:他们累得满头大汗,却咧着嘴,笑得那么开心。而我坐在田头,抱着一碗奶奶做的宽面,一切都是那么祥和而美好。

爷爷最爱吃馒头,奶奶便不断地为他做馒头。当蒸笼里的热气慢慢升腾,笼罩了整个厨房,这往往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奶奶会把做馒头剩下的.已经发酵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拿擀面杖来来回回地擀,然后改用大刀切成长条。旁边的火烧得很旺,等到水咕嘟咕嘟地冒泡了,奶奶便把一大把面洒下去,拿勺子来回搅几下,最后不紧不慢地盖上锅盖。这个时候,我便会踮着脚,两眼紧紧盯着锅里,期待着宽面赶快煮熟。

当我急不可待的时候,奶奶已准备好配料,麻利地揭开锅盖,依次丢进配料,再淋上麻油,放入香菜。一股清新的面香立刻钻入我的鼻孔。不等奶奶喊我,我便飞快地坐到椅子上,拿好了筷子。奶奶见我这样总是一边慈祥地笑,一边吩咐我慢点吃。我哪里听得进去,张大嘴就往里送,立刻,我的舌尖就被烫麻了。那面条刚碰到舌尖,一点微微的辣和酸便在口腔里跳起了双人舞,陶醉了味蕾,伴着麻油的香味,漫延到我的全身。我抱着碗只顾“呼噜呼噜”地往下咽,哪里顾得上细细品味。

如今,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手脚不再那么麻利,就搬到城里跟我们一起住,家里再也没有做过馒头与宽面了。即使是逢年过节,也只是随便买一些用于祭祀罢了。我曾经在面馆里吃过各种各样的宽面,可没有一碗像记忆里的那般美好。

我渐渐地明白,人生像是一次旅行,我们坐在时光的火车上一路向前,窗外的风景也随之更迭日新。虽然故乡的美食已渐渐离我远去,但那些回忆会一直陪伴我,因为它曾在我青春的舌尖留下滚烫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舌尖上的春节作文550字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年。在这个一家人团聚的日子里,最少不了的,就是——吃。

除夕夜晚,我们一家人团聚在饭桌前,面对着一桌琳琅满目的菜肴,身为吃货的我,自然控制不住。

螃蟹、饺子、鱼、面、五花肉……一桌美食让我看得眼花缭乱,香气扑面而来。每一盘美食好像都在对我说:“快来吃我,快来吃我。”这让我犹豫不决。这时,一盘热气腾腾的菜被妈妈端了上来。顿时,我眼前一亮,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伸手就抓了一根鸭舌往嘴里塞。这便是我的最爱——可乐鸭舌。我看着这一盘鸭舌,仿佛就看到了一大盘鸭子,在我耳边不停地“嘎——嘎——嘎——”叫声。可我还是抵御不了美食对我的诱惑,它犹如一块磁铁,紧紧吸引着我。我拿着鸭舌一口一口地细细品尝着,可乐的味道在我口中回味着。不一会儿的工夫,一盘鸭舌已经被我吃掉一大半。站在厨房的妈妈看不下去了,跑到我旁边,端起我面前的鸭舌,对我说:“够了,别吃了,你看这一盘的鸭舌被你吃了一大半了!”我无奈地看着妈妈:“妈,我再吃五个就不吃了!”这么说着我的手向妈妈手中的盘子中拿了五个鸭舌。

眼见手中的鸭舌一个个少下去,我心中又有些不舍得吃。我慢慢地吃着手中唯一一个鸭舌,让鸭舌的味道久久回味在我的口中。一年中的最后一顿,吃的有多丰盛,自然无法用语言形容了,之后我的每一天都是跟吃打交道。

年,就在这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中慢慢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瞧,海洋的妈妈正一边看着《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一边在照着节目炒菜。终于完成了一道美食。海洋兴致勃勃的夹了一口,然后带着哭腔说:“妈,菜太咸”。海洋妈拍拍他的肩膀说:“那就让时间冲淡它吧!”多么幽默的妈妈啊!说起吃,中国上下五千年有着太悠久的历史,但是,有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不得不说---饺子。它也是我的最爱!

总听父母说,他们小的时候,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一顿饺子。可是现在的吃货们是何时想吃就何时包煮。我作为现在的中国吃货而倍感幸福!

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妈妈包的小白菜馅的饺子。先说说饺子的形状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小巧玲珑”。一个个又圆又小的饺子整齐的排列在面板上,真可谓“浓缩的都是精华!”煮好后的饺子更是漂亮,那饺子皮几乎都是透明的!透着小白菜嫩嫩的绿,轻轻地咬一口,饺子馅的热汤(清香)便溢在(满)嘴里,享受着汤中浓浓的美味!怎么样,有没有垂涎三尺的感觉呢?这就是我家饺子的与众不同。妈妈告诉我,这用来做饺子皮的面都是精挑细选的。而且和面也有讲究,要揉得有劲道,这样包出来的饺子馅鲜皮薄才真正好吃。妈妈的饺子常常让我回味无穷,因为我知道饺子不仅味美,还包着对儿女无限的爱!每个吃货都有自己最爱的美食和最难忘的故事,那么你是吃货吗?你最喜欢中国的那道菜?把你的故事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小时候,一提到“中秋节”这三个字,我的口水总会条件反射地从嘴里流出来。那是因为,每到中秋节,总能吃到许多美食。

月饼是每年中秋节必吃的美食。这也是我国自古流传的传统风格。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坐在外面尝月饼,赏月亮,别有风味。月饼形如圆月,象征团圆。每年中秋节到来之际,妈妈总会带着我出门去买月饼。有时,我们还会带着月饼出去走亲戚,把这份中秋佳节的祝福传递给更多人。月饼放到嘴里,咬一口,酥酥的,馅是软软的,甜甜的,有时馅里会裹着花生,核桃仁,这时候吃起来就是脆脆的。美味的月饼——这曾是我喜欢过中秋节的一个原因。

不仅仅是月饼,过中秋节时,我们还会吃芋头。据说吃芋头是为了纪念元末汉人杀人。当初汉人起义,推翻元朝人的残暴统治,是在八月十五夜晚,汉人起义后,便以人的头颅祭月。当然,不可能每年中秋节都用真的人头祭月,于是便用芋头代替。芋头吃起来软软的,绵绵的,有点微微的甜,还有点清清的香。人们都很喜欢。

除此之外,中秋节还会吃很多东西。我喜欢吃南瓜,大人们会喝桂花酒,妈妈还会做各种鸡鸭鱼肉,每年中秋节的团员饭都特别丰盛,热闹得像过年一样。吃完饭,一家人坐在外面,一边赏月,一边聊天,一边闻着阵阵沁人的桂花香,我觉得那是最幸福的时刻。

舌尖上的中秋,吃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一份欢乐祥和,团圆美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舌尖上的美味——麻辣小龙虾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李雨涵二年级

今天我请大家吃一道美味一一麻辣小龙虾

麻辣小龙虾做起来可不简单。首先把小龙虾拿出虾肠,洗干净放到盘中。起锅烧油,把小龙虾倒入锅里,不一会儿,小龙虾整个身体就变成红彤彤的了,配上红辣椒,就像在在举行一场盛宴。佐料有白糖、姜、葱、蒜、海鲜酱油、咸盐等,再加入适量的清水,小火焖10十分钟,加火收汁,撒点香菜就能出锅了。

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鲜美可口的麻辣小龙虾就呈现我的眼前。

感谢妈妈给我做得丰盛的麻辣小龙虾,等我长大要给妈妈做更多美味佳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舌尖上的鱼作文800字

全文共 1193 字

+ 加入清单

我幼年的时光是在湖南常德的乡里度过的。常德乡里的青山与水田之间分布着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乡里人称之为堰塘,没有湖泊那样广大,却也足够清深可供吃用或浇灌。自然,那里也有鱼,不过那些鱼却并不是放养的,那年头似乎还没有专业养殖的概念,它们是天然就生在那里的,不归任何人也归任何人……想弄鱼是很简单的事,连小孩子都可以“伺鱼”:由大人把旧的蚊账布或白纱布缝成一个敞开的有四方底的口袋(口子要比底子小的),用两根棍子撑起,再拿一条绳子系在两根棍子交叉处,绳子另一头挑住一杆长竹竿,伺鱼的工具就做成了;使用的时候,往口袋中间放些饭粒拌鸡杂碎之类,再放一块砖瓦渣,让口袋沉入水中,傻鱼儿们便会受诱纷纷前来入袋,这就叫“伺鱼”——我想应该是这个字:“伺”,伺机等待的意思。

那些年我长住外公外婆家“作客”,伺鱼也差不多是我惟一的“贡献”——虽然伺来的大部分鱼都是我自己吃了。我扛着竹杆,从一个堰塘到另一个堰塘,将口袋沉下,在旁边尽情玩上一阵子,等想起时——当然不能太迟——提起竹杆,口袋出水,鱼儿便在袋中了,那真是有趣的游戏!虽然伺到的多是些小鱼(还有小虾),小鱼煎炒起来那味道才好呢!这些鱼一时是吃不了的,尤其是暑假里,我几乎天天要去伺鱼的——外婆便帮我把鱼拿到太阳底下晒成鱼干,如果连着几天都没好太阳,那就只能放到锅里烧柴禾焙干了:开学后要每天包(午)饭到学堂,火焙鱼是最好的下饭菜。

有时候外公也帮我伺鱼,不过他的工具和方法都比我高级,他把竹子片得薄薄的,织成一种带空洞洞的篓子:篓子开口向内呈喇叭状,鱼儿好进,却不好出;头天晚上把篓子扔进堰塘里,第二天早上去收蒌子就行了。这样可以伺到稍大的鱼——也不会太大,野生的鱼都长的很慢,且不会长大太。这些鱼一般是现蒸了给我吃——将鱼剖洗干净,放在碗里,滴几滴茶油,撒几粒盐,什么葱姜蒜都不用——蒸饭时将鱼碗放入,稍后,鱼与饭的香气便一起飘起来。

这些鱼都是很有营养的——至少,不用担心它们是不是有毒饲料喂养出来的问题——长大后我的头发一直很好,乌黑乌黑的,我总以为是它们的功劳;另外我对我的健康状况也还满意,我也相信这是幼年打下较好的底子——在外公外婆的照顾下——的缘故。……我的这些记忆,是不是也可以成为第九频道《舌尖上的中国》:一部描述中国各地美食、间中展示风光人情的电视纪录片——的素材呢?不过,虽然我也喜欢这个节目(事实上,几乎在纪录频道一开播我便是它的忠实观众),但是我觉得这个节目对那些穷乡僻壤的生活未免有些美化,使得它多少显出一点矫情和做作来。湖南的乡里有我幸福的回忆,即使如此,我也知道,至少在那些年,乡里人过的都是很辛苦的。宁静的田园也常有危机四伏……不过,食物的美味是真实的。那甚至是可以深入灵魂,令人铭记终生的——以上种种感受,均产生于我重又吃到来自湖南的正宗火焙鱼之后——那肉质真是细实,那真是湖南乡里的风味——便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