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舌尖上的作文【实用20篇】

新春过年,最回味的就是舌尖上的美味。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与舌尖上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094

作文

465

舌尖上的无锡作文800字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汪曾祺爷爷说:“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中国的许多菜品,所用原料本不起眼,但经过一番‘讲究’之后,便成了人间至味。”我觉得以此作为开篇,再合适不过了。

到了无锡,必须得吃蟹黄小笼包,不过吃也很讲究。我第一次吃蟹黄小笼包时,张嘴便咬,结果蟹黄小笼包送了我一个特别的见面礼——里面的汤汁喷了我一身,连嘴唇都给烫肿了。婆婆告诉我:心急可吃不了小笼包。这下,我学聪明了,小心翼翼地夹起小笼包放入小碗中,先用筷子在小笼包的头上“开窗”,那汤汁如同小溪流水一样缓缓流出,我拿起小碗吮吸着这小笼包的“甘露”,哇!味道咸咸又甜甜,还夹杂着蟹黄的鲜味,真是口齿生津啊!接下来,我要大开杀戒了,连肉带皮一口便送进嘴里,嫩嫩的皮和鲜美的肉掺揉在一起,越嚼越香,越嚼越舍不得吞咽腹中,令人回味无穷……

说到无锡,大家一定会想到太湖。“太湖三白”就是无锡的名菜了,分别是银鱼、白虾和白鱼。也许你会疑惑:为什么“三白”中有“银鱼”呢?原来银鱼通体透明,色泽清亮,一捕捞上岸,颜色便会变成白色,故为一白,实在神奇。在清康熙年间,银鱼还被列为贡品呢!银鱼可以烹饪出各种佳肴,可以做银鱼羹等。我最喜欢吃的是银鱼炒蛋,蛋香中透露着几分银鱼的鲜味,那味道真是妙不可言。至于太湖白虾,有诗云:“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泽仍洁白。”我们福建的虾,煮熟便成了红色,娇艳得很。而太湖的白虾却纯得可爱,令人舍不得吃。白虾壳薄肉鲜,特别是做“醉虾”,虾还可以蹦跳。白虾壳好剥,几秒钟解决一只,一吃便停不下来,让人吃得非常过瘾。再来说说太湖的白鱼吧。白鱼的嘴并不大,你很难想象它是食肉鱼吧。无锡人会先将白鱼腌制后再清蒸,吃起来鱼肉细腻鲜嫩,鳞下脂肪多,特别好吃。白鱼是长江下游上等名贵鱼,以前也是贡品,因此被人们夸为无锡“第一鱼”。

中国人是最会吃的,在以前,民以食为天,而如今,我们在美食中寻找的是一分欢愉,更是一分情意。熊熊烈火烧的是人间美味,道道美食品的是人间情味。清风徐来,有美食相伴,亦有好友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舌尖上的爱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何时起,我上了鸡蛋这种食品,或煮或炒或炸或煎。

我认为煎荷包蛋太难了,可父亲总是煎得最好。每次我从学校回到家,父亲总是要煎一两个,而我总在一旁垂涎三尺地看着锅里的蛋。鸡蛋刚下锅时,油泡“磁磁磁”地跳起,而我则远远地站着,反观父亲,倒是从容不迫地拿着铲柄默不作声。等油接纳了蛋轻轻跳动时,我又跑过去期待地看着锅里的荷包蛋。蛋的一面已显出金灿灿的颜色,而上面却包着液体状的金黄色的蛋黄。每当这时,父亲总是对我说:“煎荷包蛋要有耐心,不要使蛋黄流失在蛋白外。”父亲边说边慢慢地挥动铲子,一点点把下边粘锅的蛋漂亮地翻了个身,蛋白也稳稳地居在锅中央,父亲的眼里充斥着欣慰,眼角的鱼尾纹因喜悦的表情微微跳动,嘴也轻轻弯起弧度,像极了孩子讨到了糖,心里美滋滋的。而我早把父亲的那番话忘到九霄云外,一颗想试吃的心呼之欲出。

父亲关掉煤气,小心翼翼地用锅铲把蛋捞起,放进我早已准备好的碗,看着我急不可待,那荷包蛋被蕾丝般的蛋边包住,呈现出金黄且略带焦黑的颜色,而蛋白总是绸缎般光滑似乎欲吹可破,纯白的颜色总让我叹为观止,蛋黄被裹在两层蛋白中,隐约看得见的金黄欲滴。整个荷包蛋散发出扑面而来的香味,让我有些不忍破坏。想是这么想,可肢体已向美味奔去,柔柔地咬一口,这是灵感的诗人千回百转地提笔不下的口感啊。这时我近乎崇拜地看了父亲一眼,父亲裂开嘴笑了。我不好意思地问:“爸你吃吗?”“看你那么想吃我就不吃了,我不是很喜欢吃。”父亲轻描淡写地说道,嘴边的笑像绽开了的一朵朵花,那心语就叫父爱。

嘿!你有尝过伴着爱萦绕唇齿的美味吗?你有吃过对你来说最好吃的荷包蛋吗?这一刻我是幸福的,我想我懂得了舌尖上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舌尖上的年味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肯定都过了一个开开心心的年吧。今年春节,我吃了很多好吃的食物,比如说:糖醋鲤鱼,鱼饼,熏鸡,酱油肉,腊肉……但是,我喜欢的还是那色泽红润,鲜美的鸭舌!

我相信很多人都吃过鸭舌,也认识它吧,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也吃了很多鸭舌,这些鸭舌一条就等于一只鸭子的命,听起来虽然感觉有点残忍,但是它至少也为我们做出了一些贡献,所以它也不算白死。看见眼前这盘摆放整整齐齐的鸭舌,我忍不住流出一滴滴口水,紧接着我就夹了一条放在自己的碗里,然后把它蘸了蘸酱油醋,随后,我就张大嘴巴,慢慢地吃,鸭舌的肉有一点点油,非常润滑,鲜美多汁,使人吃的如痴如醉,就好像是在做梦一样。我吃好了,开始吃饭后水果,而我吃的水果是,果脯。

果脯可以说是水果干,它是由桃子、红枣,或其他水果做出来的零食,做果脯的方法是这样子,把水果去核,把水果的皮削掉,然后把它切成一块一块,和蜂蜜等调味料浸泡,搅拌均匀后就可以了,之后再把它晒干,果脯就制作完成了。吃上一口又酸又甜的果脯,含在嘴里就像是在吃糖,让我难以忘记,饭后吃上果脯,就可以用“完美”这两个在来形容,真是太开心了!

春节里,不管到哪里都是离不开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舌尖上的美食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景玉丹

有的人喜欢吃又酸又麻的酸辣粉,有的人喜欢吃多姿多味的砂锅,而我最喜欢吃蒜苔炒肉。那味道真是美极了。

瞧,淘气的大米兄弟坐不住了,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在玩儿跳水呢,玩儿够了以后便懒洋洋的躺在了锅里。翠绿色的蒜台仙子们也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准备和舞伴肉弟弟跳舞呢。跳累了,他们便坐在盘子里休息,而这时米饭也蒸好了。

放在餐桌上,嗬,又是一片景象。瞧!洁白无瑕的大米兄弟们一个个紧挨在一起宛如雪白的天幕,而盘子里的蒜台不就是一片广阔又翠绿的草地吗?草地上那星星点点的花儿就是红色的辣椒。肉弟弟静静的躺着,仿佛草地上那棕色的风车,让人看着就忍不住想吃一口。我实在忍不住了,拿筷子夹起一块肉,嗯——,真好吃,嫩嫩的,一股淡淡的肉香味,在我口腔中荡漾,真是回味无穷!可能是肉弟弟等不及了,我还没品尝够,就顺着“滑梯”滑了下去。还不等我张嘴,蒜台仙子就一下子飞进了我的嘴里,多种感觉在我口里,脆的、甜的、咸的,好吃极了,我一下子端起了碗,吃了个精光。

啊,这美味的蒜苔炒肉,真令我陶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舌尖上的饸烙面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我的家乡—河北,很多人都会翘指盛赞。美丽的山水、诱人的美食、淳朴的人们都是家乡“招牌”。作为吃货的我自然对家乡的美食如数家珍,赵县的缸炉烧饼、河间的驴肉火烧、保定酱菜、正定八大碗等等都令人垂涎欲滴,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姥姥家吃饸烙面的情景吧!

姥姥家是一个大大的院子,院外有棵葡萄树,虽然只有一棵,可是藤蔓已经覆盖了半个院子,夏天藤荫下非常凉爽,坐在藤蔓下,吃着姥姥亲手为我做的饸烙面,绿叶相映,香气四溢,深深地吸一口,感觉整个身体都沉浸在饸烙面浓郁的香气之中,口水已经忍不住滑了下来,姥姥在一旁笑盈盈地看着我那小馋样儿,让我赶紧吃,解解馋。面做得十分劲道,因为面煮熟后,过了一遍冷冷的井水,吃起来温度正合适,而且有股井水的香甜,赶紧夹上一筷子,塞入口中大嚼起来,有一根面漏在嘴外,“滋溜”一声被我吸进嘴里,汤汁儿溅了我一脸,吃饱了,心满意足地舔了舔嘴巴,真的好过瘾。

怎么样?你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听听这美味的饸烙面的由来了吧?姥姥对我说,饸烙面在河北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她从小也最爱吃饸烙面,饸烙面是用荞麦面,高粱面混在一起和的面,然后把和好的面揉均匀、光滑,再用一个专门的工具压出来,这样面就做好了,接着是做饸烙面的汤,酱汤是在水里放上花椒,大料,酱油,醋煮开,待饸烙面下锅煮好后,过一遍凉水,这也是很关键的哦,可以让饸烙面吃起来不粘牙,而且口感好,又滑又劲道,将过了凉水的面盛到碗里,放上香油,葱花,黄瓜丝,豆芽,浇上酱汤,一碗香气扑鼻的饸烙面就做好了,简单吧?此时如果你在,准会被厨房里的香气吸引过去!大家可以跟我一起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有没有感觉到有一股浓郁的香气隐隐地传来!

说到这里,你一定被馋得流口水了吧?那还等什么,赶快来我们美丽的河北品尝吧,让我们共同体验美食带来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舌尖上的年味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年的味道就是美食的味道。”这话一直被我奉为真理。孩子们过年期待的莫过于三件事:假期、压岁钱和美食。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年的味道永远是在舌尖绽放。

每当开始倒计时大年初一时,老一辈们亲手制作的汤圆就已经甜在我的心里。看到包着乌黑发亮的芝麻馅的生汤圆丢进冒着袅袅白烟的锅里时,一股畅快之意涌上心头。捞上来时,衬着水泽的汤圆犹如白玉般晶莹剔透。舀起一粒汤圆,轻轻一咬,馅就流了出来。它在我的嘴里流淌,瞬间感到满嘴的香甜。

大年初一的主餐,登场的“主角”一定是海鲜。为了能让我们大快朵颐,外婆烧的一般都是新鲜的大鱼大虾。因此,每当看到灶炉上跳动的火苗,心就不由得激动起来。家里做的海鲜大多都会放些辣椒,上菜时我总会埋头“苦”吃,虽然辣得满头冒汗,满嘴冒烟,但还不舍得停下来,吃得裤子松了又紧,紧了又松,直到吃到扶墙为止,才开始狂喝开水,来浇灭嘴里的“火焰”。这“一战”让我味蕾爽到极致,犹如在火焰上跳了一支优美的华尔滋。

初一的美食不光“主角”惊艳出色,“配角”也毫不示弱。外婆烧制的蜜枣汤,总能让我从嘴甜到脚跟。除枣肉外,它的汤汁在冰藏过后也可以当餐桌的饮料来享用,甜而爽口。因为这蜜枣汤都是一大锅一大锅煮的,所以它自然成为过年最货源充足的饮料。

要说过年主食,少不了的就是我最爱的炒年糕。因为年糕有“年年高”的寓意,所以它也是来年美好的代名词。那糯糯的年糕,再加上一些笋丝、肉丝、小青菜等配料,味道简直令人无法抗拒。当我把年糕放在桌前,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让我本已兴奋的味蕾又更加骚动不安,不得不咽下好几口口水。放一片在口中,外焦内嫩,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可以说炒年糕唤醒了新一年的胃。

也许是美食的影响,我仿佛忘记了耳边从未间断过的新年鞭炮、门口新贴的对联、身上穿着的新大衣、枕底排不过的压岁钱,还有一个又长大一岁的自己。

的确,在我们这些孩子的心中,年味就是美味,它是那样令人向往、垂涎和久久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舌尖上的安阳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安阳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美味,自然也少不了。

不必说安阳三熏的诱人,也不必说粉浆饭的酸爽,但是一碗扁粉菜,就能让你回味无穷。扁粉菜是安阳人最爱吃的小吃,在市区里随处可见,它是一张安阳的名片,是安阳小吃的代表,在全国各地都有极好的口碑!

安阳扁粉菜是安阳居民最爱吃的饭菜之一。每天早上,上班族是扁粉菜的老食客,他们会经常去排档吃上一碗,因此,安阳的扁粉菜生意显的异常火爆。扁粉菜以粉条做主料,配以青菜、豆腐、猪血等,在一口大铁锅中煮。扁粉菜的关键是高汤,高汤味道的好坏,直接影响扁粉菜的味道,因此,安阳扁粉菜经营者一直在高汤的做法上下功夫,使扁粉菜味道不断改善。吃扁粉菜的精髓在于辣椒,辣椒要香而微辣。

扁粉菜很诱人,制作起来并不简单。要做扁粉菜,首先锅要大,这样做起来才地道,准备好锅,就可以制作了:烧开一锅水,把粉条放进去,水和粉条比例要适量,水多了,粉条就不筋道,水少了,菜就不入味。等水沸腾后,把猪血,豆腐放进去,再放入一些调料,暗红的猪血和雪白的豆腐在锅中不停翻滚,散发至沁人心脾的香味,让人禁不止咽下几口口水。等粉条快熟了的时候,放进去点青菜,再等两分钟,一锅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扁粉菜便做成了。切上两块钱的饼,买上一碗菜,啧啧,又香又脆的葱花饼,香气四溢的粉条,吃起来别提有多过瘾了。

扁粉菜的特有品质还是在色,香,味。首先,扁粉菜那独特的颜色便已经打动了食客的心:透明的扁粉,碧绿的青菜,深红的血块,雪白的豆腐,红亮的辣椒油,只是五彩缤纷,其次,扑鼻而来的香味定会让你食欲大开,无法自持;最让你抵挡不住的还是那独特的味道了,爽口的粉条带着特殊的香味,让你从舌尖到五脏六腑再扩散至每一个毛孔都是十分舒畅,在他面前,一切形容词都是那么苍白无力。

安阳人都对扁粉菜有种特殊的感情。许多从外地赶来的安阳人都会迫不及待的去吃碗扁粉菜,而那些身处外地的安阳人也会穿越大半个城市去找写着“扁粉菜”的小店来缓解他那思乡的心。

一碗扁粉菜,代表了安阳人的无限情怀。如果想了解安阳,品味安阳,就从“舌尖上的安阳”开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舌尖上味道作文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厨房里油烟机轰鸣着,妈妈忙碌的身影在厨房中劳作着,一丝菜香飘进了我的房间。不由得停笔一嗅,妈妈味道,依然如故的温暖,此刻在我心中漾开……

油烟机的轰鸣声停止了,妈妈的声音响起——“燨,吃饭啦——”,写完最后一行字,放下手中的笔,起身来到厨房,妈妈已经盛好了饭,摆好了碗筷。桌上的菜飘着诱人的香味,还散发着腾腾的热气。菜,是家常便饭。红烧螃蟹、猪筒骨板栗汤、玉米丁,还有我四点半做好的布丁。不知为什么,心中竟莫名地涌上几分感动。

招呼爸爸来到餐桌旁,我们开动了。这餐饭,虽不算金盛玉宴,但也令人垂涎三尺。红通通的两只螃蟹静静地卧在白嫩的豆腐里,下面是浓汤,淡色的,衬得那盘螃蟹成了可供观赏的风景。一旁的玉米丁放了好多料:淡黄色的玉米饱满糯软;土黄色的豆腐干软口留香;乳白的茭白滑爽清香;红萝卜小小的,是盘中鲜艳的玛瑙。整道菜好像一盘五颜六色的宝石,仿佛泛着淡淡的光芒一般。

掰开螃蟹,流出金色的蟹黄。吸一口,鲜美无比,螃蟹的肉,又白、又嫩、又多,刚吃完半只,我就满嘴流油,手上滑腻腻的。妈妈吃螃蟹很有淑女风范,先轻轻地拉下螃蟹的一只脚,轻轻捏起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上一小口,慢慢地嚼起来,好像在细细地品味。爸爸说吃螃蟹太麻烦,拔下两只蟹钳,分别送到我和妈妈的碗边。继而抓起剩下的蟹肉,在醋里蘸了一下,送到嘴边,一大口咬下去。

正蘸了一下醋,准备解决另一半蟹肉的时候,妈妈开口了,“今天买螃蟹……又被……夹了”,赶紧拉过妈妈的手指,中指上有三个小洞,血丝已经干了,但那三个小洞似乎扎得挺深。摸了摸,妈妈眉头蹙了蹙。妈妈,还疼吗?您知道我喜欢吃螃蟹,每到周末,您都为我烧上一盘,红烧的,清蒸的,油炸的……您为了挑大点儿,肥点儿的螃蟹,手被夹了多少次了。妈妈,这份痛苦,您独自承受了。您对我的爱,给我的温暖,也在每一餐饭中生根发芽。妈妈,你不知道我的心里是怎样的滋味……

吃完了饭,是甜点布丁。布丁嫩滑柔软,含在口中仿佛要化了。妈妈,这杯布丁可是女儿为您做的,您感受到了吗?您轻轻地舀起一小勺嫩黄色的布丁,送进嘴里,闭上眼睛,好像陶醉在布丁的美味中了。看着您满足的神情,我的心底又涌上了一丝感动,一丝辛酸……

妈妈的温暖,一直留在了我的舌尖,我的心田。那份布丁的甜蜜,妈妈,您感觉到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从我记事起,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奶奶给我做的霉干菜肉,这道菜,伴随着我长大,充实了我的整个童年。

那年我五岁,上幼儿园。一天,奶奶接我放学回家,一开门我就闻到了那夹杂着油烟的霉菜香和混着甘甜的肉香。撒开奶奶的手,我迫不及待的跑进厨房,扒着案台,口水直留地盯着那期许已久的美味佳肴——那可是一个月才能吃到一次的珍品!

正当我垂涎欲滴之际,奶奶过来了,板着脸对我说:“阿楠,这菜现在不能吃,要等爸爸妈妈回来再吃,昂!”我只得松开手,不舍却又认真地说道“嗯,我都五岁了,要做个乖孩子,不能那么任性,要等爸爸妈妈回来一起吃!”又偷偷望了一眼奶奶,依旧板着脸,但她的眼中好像有了欣慰。父母回到家,我终于能坐上我的小椅子,吃到那香喷喷的霉干菜肉了!那份油而不腻的味道,入口即化的感觉,让幼时的我如视珍宝。

今年我十六岁,上高中,奶奶做的霉干菜,在我口中唇齿留香。十一年过去了,那份味道还没有变,只是现在我感受到的已经不仅仅是菜肴的美味了。

“大楠,放学回来了!来,帮奶奶把这盘霉干菜端上桌,全家都等着你吃饭呢!”奶奶的脸上笑出了皱纹,张罗着让我去帮她忙。将弟弟的婴儿车推到桌前,坐下,眼前的景象,与几年前的那副画面,简直一模一样;有变化的,只是父母的容颜和奶奶爷爷略显佝偻的身影。吃一口霉干菜,那味道,那带给舌尖的触感,与小时候也一模一样,令人神清气爽。而这记忆中又增添了一丝美好,我感悟到了,小时候未曾注意到的,家的味道。

舌尖上的记忆,永远存在于脑海之中。家的味道也装在心里。霉干菜,就是我记忆的印证,正因有了它,我才能体悟到家庭带来的幸福。这道菜,把我们一家人紧紧系在了一起。这令人难以忘却的味觉上的享受,所承载的,绝不仅仅只是味蕾的满足;舌尖上的记忆,存储了心灵的富足,包含了家人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舌尖上的亲情作文800字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一碗香气扑鼻的馄饨,上面飘着红红的萝卜丝,黄黄的蛋丝,还有黒黒的紫菜,让人垂涎欲滴。我被热腾的乳白色的雾气拢在里面,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吃起来。半透明的馄饨皮中显现出包裹着青菜的肉色,一口咬下去,被外皮锁住的汁水都流了出来,外皮Q弹,肉馅层次感鲜明,虾味鲜美,三者融合在一起,久久地留在我口中,唇齿留香……

小时候,爸妈的工作是那么忙碌,于是奶奶便接管了我们家的衣食起居。奶奶做得一手好菜,其中更值得一提的便是她亲手包的馄饨,鲜虾馅的、香菇馅的、白菜馅的,令我百吃不厌。

每个周末清晨,奶奶带着环保袋骑着她那辆“吱吱”作响的自行车前往菜场买菜去。我也曾问过奶奶,为什么那么早去菜场?奶奶摸摸我的头,笑着告诉我,去的早才能买到最新鲜最好的食材,去晚了的话,好东西都被别人挑走了!等她回家,总是拎回鼓鼓一袋子菜。随后,她便一头扎进了厨房,先将食材一一分类,然后洗菜、切菜、剁肉、和馅料……所有准备工作做完,就开始包馄饨。只见她拿起一张薄薄的馄饨皮,放上馅料,再加入一整只虾仁,食指一翻、拇指一捏,一只饱满的馄饨就这样包好了,她把馄饨一个个有序地放在托盘上,就像一行行整装待发的“士兵”,又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

后来,开始流行起吃披萨,我便觉得奶奶的馄饨太掉档次了。好几次奶奶包好了馄饨等我吃,“吃饭啦!”奶奶的声音充满期待。“馄饨,馄饨,每周都吃馄饨,我都快变成馄饨了!”我近乎发泄的朝奶奶吼道。直接径直拿起手机叫了披萨外卖。任性地忽略了奶奶眼中的失望。当时的我却一点也没有愧疚感,甚至觉得这样才显得自己像个大人了。再后来,由于奶奶身体的问题,不再负责我们一家三口的起居,我也就再也没有吃到奶奶包的馄饨了——那碗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虾仁馄饨。渐渐地,后悔的滋味逐渐深重……

今天又是我独自在家,看着眼前这一盘速冻馄饨,外形似乎比奶奶包的漂亮许多。我夹起一只放入口中,出乎意料的是,味道也颇为鲜美。细细品尝,却好像缺少些什么。“缺什么呢?”我不禁回忆起奶奶包的馄饨的味道……终于,我明白了!缺的是我与奶奶浓浓的祖孙情,缺的是奶奶对我深深的爱!爱,才是世上最美的味道!

我扔下筷子,迫不及待拿起手机拨通电话,听见那头响起来奶奶苍老的声音,我鼻子突然一酸,哽咽着说道:“奶奶,我想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舌尖上的记忆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临海举办“美食节”啦,这可乐坏了我和妹妹这两只小馋猫。星期天下午,我和妹妹就缠着妈妈带我们去美食街吃美食。我们一到望江门,就被热闹的气氛包围住了,“20xx年台州临海风味美食节”鲜红的大字映入眼帘,门口的大红灯笼格外醒目。

我们来到热闹的美食街,恨不得马上挤进人群,吃个痛快。可是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想很快挤进去不容易,我们只能在人流中挤来挤去。走进美食街,街两边的店铺连成一片,每个摊铺前的广告五花八门,来自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摆满了柜台,应有尽有。刺鼻的烧烤味, 滚滚而来的炊烟弥漫上空。人们随着人流一边慢慢地移动脚步,一边品赏着美食。这时,我听见有“卖炸薯条”的叫卖声,便挤了进去,只见厨师把土豆切成丝,洗净后放在淀粉中一泡,它的全身便裹上一层白色的浆,像穿上白棉袄一样。他把薯丝放进油锅炸,“哧”一条条土豆丝一边唱着,一边在油锅中快乐地游着,好像一群鸭子。厨师不停地用漏勺搅来搅去,随着薯条慢慢地鼓起来了,变得胖胖的、黄黄的,厨师用漏勺捞起金灿灿的薯条,浇上鲜红的番茄酱,让人谗涎欲滴。我们买了很多的东西,我们来到了休息区坐在椅上开始吃美食。妹妹一手拿着鸡腿,这边啃一下那边咬一口,狼吞虎咽地吃着,一手拿着果汁,咕咚咕咚地喝着,津津有味地品尝。

“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想不到今天,天上的美味也成了我们百姓的风味小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今年也不例外。往年我们总买超市的月饼,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也过甜过腻。今年暑假中,妈妈从朋友那学会了做月饼,于是我打算在今年的中秋节中与妈妈共做月饼,尝尝自己的劳动果实。

首先,月饼的馅皮与其中的馅是决定味道的重点之一,于是,我和妈妈来到了超市挑选面粉及我喜欢的豆沙馅,还买了做月饼的工具及其它材料等。一切准备就绪后,终于到了最为紧张也最为有趣的环节——做月饼。

第一步,做面皮。面皮由牛奶、黄油、糯米粉和澄粉和在一起制成。我与妈妈一起将它和好后,便放入了蒸锅中,蒸20分钟。过了一会儿,妈妈打开了锅盖,取出其中东西,只见它们已凝固,我尝了一口,如年糕一般,软软的,很有弹性,我期待着尝到自己做的月饼。

接下来,这面皮还要在冰箱中冰冻2小时,制成“冰皮月饼”。时钟似乎和我过不去似的,走得很慢很慢,我感觉过了好长时间,可一看时钟,只过了半小时,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月饼。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打开冰箱,摸了一下面皮,凉凉的,果真是“冰皮月饼”。

面皮调好后,下面就是最后一步——揉面、裹馅了。我边看妈妈做,自己边揉着。可似乎不是我想的那样,我的面团黏乎乎的,还油油的,没韧性,这能好吃吗?当我将豆沙裹进去后,咬了一口,“呸,呸,什么味儿呀,怎么这么难吃?”我的月饼不但没有甜味和嚼劲儿,还有些苦涩,我疑惑不解。妈妈见我一脸愁眉,拿起我手中的面团揉了揉:“嗯,这面团要想口感好,就得变得有韧性,不黏,这就需要用力均匀地揉,还要有耐心……”我认真地听着妈妈讲话。在妈妈的指导下,我重新拿起一块面团,用力地揉着,直到它变得有韧性,不黏了。然后,我又裹进豆沙,最后一合,在压个美丽图案,一个美味又美丽的月饼就正式完工啦!

做好后,我立刻拿起月饼,大咬了一口,顿时浓香四溢,豆沙的细腻和面皮的柔韧融合在一起,甜而不腻,美味可口!吃后,我舔了舔嘴,回味无穷……

这次DIY冰皮月饼虽然是我的手酸酸的,还黏乎乎,脏兮兮的,但这是一次亲身体验,我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甜蜜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舌尖上的春天

全文共 1801 字

+ 加入清单

大兴安岭的春天姗姗来迟。乍暖还寒的季节小草刚刚露头,蒲公英就跟着钻出了地皮儿。几天后就一支独秀地走上餐桌,拉开了春天饕餮美食的序幕。

蒲公英、芥芥菜、蕨菜、鸭嘴菜、蛰麻子、老山芹、老牛挫、柳蒿芽、黄花菜、野白菜、苦菜、车轱辘菜、野鸡膀子……各种应季野菜还没有来得及吃个遍,吃个够,几个热天就过季了。

记得小时候,粮食总是不够吃。妈妈除了做饭时在饭里多放一些土豆或者倭瓜以外,就是经常用这些野菜拌玉米面蒸菜团子吃。以至于我老舅一看见玉米面、山野菜就反胃。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早已不再是充饥之物,而是作为一种高营养、低污染的美味食品雅俗共赏。野菜香,回归自然保安康。

大兴安岭的春末时节无论是居家还是大小饭店,餐桌必备野菜。饭店里给应季的野菜起了好听的名字,如"春天的滋味"就是蒲公英为主料的汤配上洁白的蛋清,滴上几滴芝麻油,微苦清香,色泽诱人。"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就是几种野菜和地产小菜拼盘,蘸着酱吃。排骨最适宜炖野菜,柳蒿芽、鸭嘴菜、老山芹、芥芥菜、野鸡膀子、老牛挫都是因为味道微苦,喜欢油性大的配料,野菜炖排骨中排骨的油性被野菜浸去,不腻而清香,野菜因为排骨的醇香而退去了苦涩,清香而不油腻,营养却又健康,堪称野菜系中的王公贵族。今年我又创新了两个菜--柳蒿芽汆肉丸和松香鸡翅。新鲜的里脊肉与小葱一起剁成碎末,加入少量辅料后打入蛋清,挤出樱桃大小的丸子,用羹匙刮入鸡汤或清汤锅里,柳蒿芽焯水后在起锅前放入,浓郁的肉香与柳蒿芽的清香融合在一起,舌尖就和春天来了个亲密接触。松香鸡翅,就是把嫩松针用榨汁机榨出汁腌制鸡翅,用平锅慢火煎熟,黄亮亮的鸡翅上包裹着翠绿的松针末,极具卖相,味美馨香。

野菜中当属蒲公英、荠菜、蕨菜最知名。

"婆婆丁,水灵灵".学名蒲公英的婆婆丁,在历经了一个冬天的漫长等待后,终于迫不及待地推开泥土之门,来赶赴这场春的盛会。一度春风一夜雨,山坡上、小路旁、房前屋后,皆有星星点点的绿意绽开。婆婆丁洗净后用凉水浸着,叶子水灵灵的,不加任何调料,就自然散发着大地与春天特有的清新味道。婆婆丁的吃法多种多样,掐上一撮,蘸着酱吃;切成小段炒鸡蛋;切成末炸鸡蛋酱、肉酱;焯水后凉拌;调汤;涮火锅;包馅则是最常见的吃法了。总之,无论那种吃法,鲜香爽润的滋味都是妙不可言的。

"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还是春寒料峭时荠菜就带着泥土的芬芳,拱出地面吟唱:"荠荠菜,顶锅盖,你妈叫你你不在,你媳妇叫你跑得快……"荠菜味浓,食用前最好打个水焯。早在唐代,就有人用荠菜做煎饼的馅。荠菜包馅,馅料随个人的口味,可荤可素,与猪肉、牛肉、鸡蛋拌馅都好吃。熟了的饺子、包子、盒子从面皮外面就能看到绿馅,口水止不住往外流,山野气息跃在眼前,那翠绿的初春色彩浸润着眼眸,那馨香的初春味道凝固在舌尖上的感觉真是幸福美妙。荠菜不但能做汤,还可以炒鸡蛋、尤其与土豆一起炖,配色好看,汤汁浓稠。荠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民间流传着"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

蕨菜古代也称"吉祥菜"是筵席上高档菜肴的原料。在日本,作为长寿菜的象征,千家万户的餐桌上都备有蕨菜,被誉为"雪果山珍".人们成袋子成箩筐甚至开着小货车去采蕨菜。为了储存蕨菜或焯水速冻、或晾成干菜。干蕨菜烧肉,比霉干菜更胜一筹:五花肉肥而不腻,蕨菜干劲道耐嚼,吸饱了鲜美汤汁的蕨菜干香味悠长。新采的蕨菜焯水后切寸段,拌以细盐、蒜末、味精,浇上小磨麻油,恍如青玉簪,入口脆、嫩、滑。吃腻了"生不逢时"的大棚蔬菜,能吃上一回应时的野菜,味蕾特别给力。

南方的朋友带孩子来旅游,我特意点几种野菜。几个城里长大的孩子,每个菜端上来都要猜谜似的研究一番。蕨菜上桌,朋友提起了伯夷、叔齐隐居在首阳山中以此裹腹,大家都不由感叹,看似卑微的植物,实在不容小觑。

唐诗宋词的代表人物李白、温庭筠、孟郊、陆游、黄庭坚等都有描写蕨菜的诗句,一种生长山间的普通野菜,竟引得千百年来文人如此不惜笔墨,恐怕也只有蕨菜才有如此的身份吧?

大兴安岭的春天和人是没有距离的。你不用像城里人那样去郊区,就在房前屋后,足之所覆,手之所触,目之所及,绿汪汪的野菜,一簇簇,一蓬蓬,任你采摘。野菜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是大自然的精髓,是春天送给我们的养生佳肴,是我们舌尖上的春天。携一篮春光回家,不仅丰富了我的餐桌,还惬意了我们的生活;那丝丝缕缕的清香,引领着春天,一路从唇齿间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舌尖上的温州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温州小吃哪家好?我会不假思索的回答:麦饼,因为麦饼的美味令人无法拒绝。

早晨,妈妈叫我起床,说:“焯婧,起床了,我们去楠溪江了!”我一听要去楠溪江,就迫不及待地洗漱完毕。

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美景,不一会儿就到了。一下车,我就闻到不远处那飘过来的麦香味,一看,就是麦饼啊!看着放在那儿的一个个烤好的麦饼,我的口水一个劲地往下流,赶紧拉着妈妈说:“妈妈,你也给我买一个吧!”

楠溪江麦饼,和面包馅所用皮的薄厚、烘烤的时间、火候都很讲究,不同于普通麦饼工艺。首先和面,再放入梅干菜,加上肥猪肉压扁擀成扁圆形,放入烤桶烘烤。烤好的麦饼麦皮松软脆香,咬到猪油粒,一点儿不油腻,因为里面的梅干菜咸味能覆盖油腻。

住在楠溪江边的人家常有亲朋好友来串门,他们做麦饼的手法令人难忘,精工细作才会有如此松脆喷香的美味。

听到描述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已经口水留下三千尺了呢?那就跟我一起去美丽的温州永嘉吧,尝尝这里的楠溪江麦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舌尖上的爱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三四月,火红的木棉花匝匝地开了。

回到家中,空气中浸润着朴素的甜香,那是鸡肉和可乐相结合后特有的气息。我只是出门前随意地说了句“突然想吃可乐鸡翅了”,没想到,奶奶竟然记在了心上。

餐厅方桌上,洁白无瑕的长方盘里,井然有序地放置着几块鸡肉饱满的古铜色肉翅,活像一只只可的小精灵。放入口中,细腻的鸡肉脆韧弹牙,鸡翅邂逅爽口的可乐,真是风味绝佳,让人食欲大开。看着我吃得那么欢,奶奶又夹了一块给我,操着一口湖北话:“喜欢就多吃点,慢点吃,专门为你做的,没人跟你抢。这鸡翅对视力、骨骼的发育都有好处的……”奶奶又要开始唠叨了,我不耐烦地说:“好啦好啦,知道了。”可却无意间看到了奶奶手上一处小水泡。我停下来,小声地问:“奶奶,您的手怎么了?”奶奶挥了挥手说:“哎呀,没事啦,这是做饭常有的,快点吃吧,这菜凉了可就不好吃了。”说完,走开了。我看着奶奶的背影,觉得嘴里的鸡翅好像没有那么美味了……

晚上,正在写作业的我突然在空气中闻到药膏的特殊气味,我突然意识到是奶奶在擦药。我把自己藏匿在房门的阴影处,奶奶的头发梳得十分整齐,没有一丝凌乱,可那根根银丝还是在灯光下隐约可见。她的脸上布满皱纹,那皱纹使她的脸像树皮一样粗糙,暗淡无光。微微下陷的眼窝里,是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其实,我的奶奶年轻时是个美人,即使是现在,外人第一眼看到奶奶都会夸到“老人家好有气质”!

奶奶是地地道道的湖北人。因为我的出生,奶奶不得不来到汕头,来到一个她完完全全不熟悉,没有任何情感的地方。再后来,弟弟出生了,奶奶更离不开汕头了。我和弟弟不吃辣,她得每天为了我们煮不辣的东西,而原本爱吃辣的她,为了我们,似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口味,我好像很久很久没看到奶奶吃辣了。这是什么?一种奇妙的滋味在心底里蔓延。

窗外的木棉花,开得正是灿烂。听说,木棉花与其他花不同,其它花是在凋零后从树上掉落,可木棉是在花开得正红艳时从树上掉落,为的是让下一代有更充分的养分。我好像在木棉的身上看到了奶奶的影子。为了自己的子孙,背井离乡,来到这个不熟悉的地方。有时候,我会在阳台上看到望着远方的奶奶,顺着她的目光,我好像知道她在想着什么。可能是回忆之前在老家时的趣事,想着她仅有的老朋友,想着她的魂牵梦萦的故乡吧。

看着眼前这个瘦弱的老人,我好像慢慢理解了她的孤独。爱,令她如此坚强。“奶奶,我来帮您擦吧!”我轻轻地说。奶奶抬起头,眼眸瞬间点燃,像极了窗外明媚的木棉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舌尖上的廿八都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廿八都被作家誉为“遗落在大山里的梦”,古镇中到处飘荡着美食的气息。漫步在古镇中,你的嗅觉、味觉一定会备受刺激。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那古镇农家乐,品尝那大山中的美味——廿八都八大碗。廿八都八大碗,蕴藏着大山人的智慧,把这山水间的美味融入到几碗菜中,吃着这八大碗,也能感受到廿八都的风土人情。

廿八都八大碗分别为廿八都豆腐风炉仔、廿八都枫溪鱼、廿八都山药黄麂羹、豆蔻猪手、腊肉鱼干、廿八都笋干炖排骨、廿八都石斛炖石蛙、廿八都野菜。其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当属石斛炖石蛙了。石蛙富含17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素有“白蛙之王”之美称加入滋阴清热的野生石斛炖后,具有益胃生津,清凉解毒的功效。

如果比最有山里味的,还数廿八都野菜,廿八都野菜种类繁多,如:观音菜、马蹄菜、鸭掌菜等。其中最受欢迎的为观音菜。关于观音菜,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廿八都连年旱灾,百姓每年都种无所处,越来越多的灾民被饿死。玉皇大帝知道后,便派观音下凡解救,观音站在云端,手持净盆,她抽出净盆中的柳枝,对着该县所在轻划三道,口中念念有词。于是便下了倾盆大雨。到了第四天,天气放晴,到处都开着从来未见过的紫红的小草,大家把它带回家,煮熟后,味道更是美味。由于是观音娘娘恩赐,所以百姓们管他叫“观音菜”。

这八大碗流传下来,变化不大,真正变化的是品尝它的食客们。在这完全可以满足你的味蕾;在这,去圆你的美食梦吧!他虽不及四川、重庆那般火辣;不如河南那般酸爽;可她和谐的融合了天南地北的口味,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也别有一番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803 字

+ 加入清单

舌尖上的中国2》加入了不少人文关怀,用人物故事带出地方美食,比如养蜂人的豆花、香肠、腊肉;麦客的裤带面;海边渔民为女儿学会捕捞跳跳鱼;留守儿童等到父母回家制作鱼酱;归国的老华侨归乡宴上的萝卜饭等。

“《脚步》的定位是想反映人和食物的变迁。”这一集的导演李勇解读说,“人类为了获得食物到远方去或者付出很辛勤的劳动,食物本身也会迁徙流动,这归根到底也和人类的迁徙分不开。”

二、消化的不仅是食物,更是亲情

四川人老谭离开家乡在秦岭养蜂期间,最爱吃妻子自制的爱心豆花,就为了吃这一口豆花,把自己的坏脾气都收敛了,变成了一个惧内怕老婆的老公。山东有个爷爷为了给孙女做煎饼,亲自自制土灶,研磨白薯干等五谷。而摊煎饼的背景音乐是与奶奶的拌嘴,甜蜜温馨,像是回到小时候,在爷爷奶奶的拌嘴声中,等待温馨的午饭。

在西藏,哥哥为了给弟弟一份甜蜜的礼物,爬10层楼高的大树,小心翼翼地在树枝间行走,花了4个小时,只为获得那蜂蜜的甜美和家人脸上洋溢的幸福。浙江一位充满爱的父亲,用五年时间练就绝技(20米外精准投钓),在海滩上快速准确地抓跳跳鱼,因为这是他的女儿最爱吃的。还有出海捕鱼的夫妻,因妻子虚弱晕船,丈夫特意为她做海蟹面后才开工,二十年来均是如此。

总而言之,伴着纯真的爱情和亲情,听着熟悉的调侃,一碗美食表达的就是“爱”。

三、凝聚着制作团队的倾情奉献

“比如有人会说‘我想你们来拍一下我们的山药粉,特别好吃”。但它缺少了一个支撑的东西,我拿什么来说它?它背后有什么故事可拍?每一集的导演会根据主题再去找人物的故事,例如《脚步》是反应人和食物的流动变迁,养蜂人是流浪在外寻找食物的群体,像留守儿童是带着家乡的食物到远方去,他们之间会形成勾连,食物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流传出去的。

李勇介绍称,每个主题确立后,分集的导演会看大量的书,调查、写文案,“这个过程非常非常长,文案写作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调研,就是先确定这一集有哪些美食,再根据单个美食去各个地方,比如鱼酱只有那个地方才有,我们就去了贵州。不是我们一开始就想拍留守儿童,而是我们到了那里觉得那个人物、他的职业很适合表达这种食物,承载这个地区的美食。”另外,调研事是一个心细活,需要弄清每种食物的来龙去脉,相关的人物故事,甚至是它所属乡村的特质,主人公小院几点钟光线最好。有时寻找人物的过程颇为漫长,大概耗时两三月的时间。

“一边工作,一边吃美食。”这是观众想象中“舌尖团队”的工作状态。但事实上,对一些主创来说,很多美食他们自己都没享受到过原味。“经常是拍完才能吃上一口,而那时已经冷掉,或是拍摄对象吃剩的。”《脚步》分集导演李勇告诉记者。在他这一集里,很多拍摄对象是辗转在全国各地,为获取食材而辛劳的人们,“为赶拍摄进度,很多时候都没时间吃饭,只能和泡面相伴。”

四、射影社会:无奈与心酸

作为美食节目的导演,李勇认为美食是《舌尖上的中国2》的出发点,但并非全部,“我们是一个美食节目,但不是单纯只做美食的节目,我们想通过美食让大家看到当今中国人生存的状态。”在《舌尖上的中国1》走红后,有人采访到其制片人,其中一位表示在播出前,他们曾对节目中隐含着的,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揭示而感到担忧,而如今,《舌尖上的中国2》已无必要将借美食寓社会的野心隐藏,仅第一季中,就流露出对空巢老人问题、中国农村6100万的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升学”、“富士康”、“单亲家庭”、“陪读”等也陆续在片中出现。

它在记录下美食的同时,更将中国和国人的巨变用饮食串联,透着无奈与心酸。中国最后一批的麦客们,无法撼动机械化带来的职业末路,片中苍天、麦田、裤带面、吼秦腔的壮美画面,竟然让观者不自觉的将这些场景与《白鹿原》的语境联系起来,职业割麦人的绝唱让观众感动不已。麦客,是中国千百年传统文化的延续。在广东打工的父母半年来年只能在收割玉米的集结回家小住半个月,而这半个月,恰好是雷山鱼酱发酵成熟的时间,在即将离别时,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了一顿用鱼酱入菜的团圆饭,独自留守家中的小女孩李建英却黯然落泪,因为她没办法不让父母离开,临走前,她和哥哥为父母装了一坛鱼酱。候鸟打工族,是近年来中国人的巨变。

正如结尾文案所述:“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都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特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体验舌尖上的中国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不管是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的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与定义,既起自于饮食,有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

和全世界一样,汉字用“甜”来表达喜悦幸福的感觉。这是因为人类的舌尖能够先感受到的味道,就是甜,而这种味道来源于同一种物质--糖。

在不少即将消失的潮汕美食中,有一种甚至让人在睡梦中还会想念的香甜,它就是糖葱薄饼。在以前,可以在潮汕地区的大街小巷看到许多卖糖葱薄饼的摊档。每到春天,卖糖葱薄饼的老伯伯·老奶奶·大叔大妈走街串巷拉着长音吆喝着“糖葱薄饼~”

在潮汕的一个步行街对面,我曾吃到过一次糖葱薄饼。做糖饼的是一个看起来年过七旬的老人,他站在摊档前,在这片不大的地方,一边熟稔的糖饼,一边讲述着他的故事。从老人口中得知:这门做糖饼的技艺是从他祖上传下来的,早年他还不愿意学,可是后来家中变故,他又不得不靠着门手艺来维持生计。老人的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皱纹,岁月的痕迹在他的脸上彰显无疑。

他一边说着,手边也不停的忙活着。他先在锅里刚一勺糖,慢慢加热后白糖变成了焦黄色,之后放在一旁等它冷却,等到温度合适后他才趁拉打。拉糖的动作很像北方拉关东糖。他将糖条中间往钉子上一挂,拉长后两股合在一起往上拉。这样不断重复拉打,不断将空气包在糖里面,直到变成白色的中空长方形糖条。然后是制作薄饼,他手里捧着稀面团往锅底一抹收回,被粘住附着在锅上的薄面层却凝固成饼,于是另一只手将薄饼揭起叠放在旁边。如此一抹一收,一揭一放,十分的快捷。把三张薄饼叠摆成品字形,中间放两块糖葱,洒上碎花生米黑白芝麻加上一根香菜,包起来,就是美味可口的糖葱薄饼了。

手中吃着入口即化的糖葱薄饼,能够品味到一个老人独自支撑起家庭的那份坚信。

除了甜,还有酸,苦,辣,咸等着我们去慢慢体验。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除夕的舌尖上的美味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如约而至,男女老少都换上了新衣裳,就连大地也换上了五颜六色的新衣裳。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景象中春节就拉开了序幕,于是,在辞旧迎新的那一天里“舌尖上的美味”佳肴就诞生了。

吃年夜饭就是图一个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所以在我们这里的除夕年夜饭的菜谱就有点讲究了,肘子、鱼、鸡、八宝饭……都是在除夕年夜饭缺一不可的佳肴。

年夜饭的佳肴都有着好的象征。红彤彤、色味具全的大肘子寓意着在过去的一年里,不开心的事情、与烦恼都结束了,即将开始的是新的一年。湖南的特产便是那香味扑鼻的腊肉了,这也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菜,把腊肉往嘴里一放,一股腊肉的清香从喉咙直流到身体的每一个器官。一碗腊肉韵涵着古代人的智慧,也寓意着阖家欢乐。梅菜扣肉更是脍炙人口,那扣肉的醇香、肥而不腻,梅菜的香浓,使人“望眼欲穿”宛如“珠翠之珍”,它寓意着蒸蒸日上。最后,有一道压轴大菜,可谓是“五味俱全”足以与“山珍海味”媲美的八宝饭了,这道菜是配料最多的,糯米、莲子、蜜枣、瓜子仁……一共有八种配料,而它的形状就是半圆形的,吃起来糯糯的、甜甜的。

到了晚上守岁,妈妈总会端出一碟香香的饺子。望着这一碟的饺子,味蕾都在“蠢蠢欲动”。饺子的样子就像金元宝,咬一口,鲜嫩的肉馅伴着浓郁的汤汁在口里“诱惑”着舌尖上的味蕾,然后就“混”在血管里流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是时间成就了“舌尖上的美味”;在新的一年里“舌尖上的美味”也需要我们的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一次舌尖上的行走的初三作文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在隆冬时节,听上一句悠扬的粤剧小调,呷上一口暖人心脾的米酒佳酿,令人顿感暖流涌动,全身舒坦。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对于米酒最好的写照。在冬天,无论温度多低,疾风纵狂,那一打开酒盖就能闻见的酒香在你吮吸甜美的瞬间早就撒开脚丫子四处乱窜了。酒香随风逐流,热情地拥抱于天地之间,把自己尽情的散发在每个角落,那味道是如此的浓郁而醇香。

爷爷最爱喝的便是糯米酒。每到冬天,都会斟上几杯自饮,并烫上几棵挺阔脆爽的小白菜和几粒花生米儿,以此来暖暖身子。酿造之前,洁白饱满的糯米静静地躺在水中,有如一个个壮实的大胖小子温暖的依偎在母亲的怀中。等到蒸熟沥干后,它依旧是那么净白通透,珠圆玉润。待撒入甜酒曲时,如果可以,还加上几瓣精雕细琢的桂花瓣,这会为你的糯米酒增添一些别致的韵味。

等到冬季的午后,揭开深藏已久的酒盖,一股奇香袭人。往里一看,只见米酒白如玉液,桂花瓣早就将它的身躯融入这玉液之中。轻呷一口,顿时口齿生香,香味从鼻孔进入,游走于舌尖上,像丝绸般滑顺的滑入肚中,又轻轻飘飘的从嘴里飘出,环绕于身边。酒液甜润爽口,浓而不沾,稀而不流,当真是舌尖上的盛宴啊!

如此苦尽甘来的糯米酒,从浸泡再到高温,无一不是磨难。但是它在这样难熬的环境中依旧能够保持自身洁净,经过千锤百炼,依旧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且朝着目标步步迈进。这种在当今世俗中始终保持本心的思想和即使前方坎坷,也不轻言放弃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吗?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更多的不只是变通和努力,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白内心所想,坚定的朝着内心所向而奔进。愿我们在追梦的旅途中都似这醇香的米酒一般洁净而又不轻言放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看舌尖上的中国作文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它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第一次听到“舌尖上的中国”是在两年前的一堂语文课上。从老师的口中我得知《舌尖上的中国》是记录中国各个地区的不同寻常的美食。对于我这样的吃货,听到老师详细的描述,早已垂涎欲滴。我回家立刻上网搜《舌尖上的中国》。六个红色的字眼映入眼帘,一道道富有民族特色的菜肴像浮云一样在我眼前飘动。我的每一个味蕾都在颤动。从此看这档节目成了我的必修课。

排骨莲藕汤、煎焖鱼头泡饼、腊味飘香腌笃鲜……可能看到这些每一个吃货的灵魂都升华了。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的视觉的真实感受以及味觉上的虚拟体味。古人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每个人生存的必备条件。从一锅米饭,一个馒头,从粗茶淡饭演变为今日的各色美食,从简单到丰富。《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展示了各地的特色美食,还展示了中国从古至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食物与人永远是一个整体。食物的多样化也充分说明了人类社会物质条件的提高,使得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

浙江的竹筒饭,山西的羊肉泡馍,哈尔滨的锅包肉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菜系。蒸煮炸炒,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味道。酸甜苦辣,不同的味道有不同的感受。从云南到内蒙古,从浙江到西藏,不论是纬度或是经度的变化,不同的地域,总会有不同的风土人情。美食只是《舌尖上的中国》的一部分,而更多的是各民族地区人民淳朴的民族风情。在这种淳厚的风情下,山有山的味道,水有水的味道,阳光有温暖的感觉,花草有自然的芬芳。勤俭坚忍质朴是每个人民的信念。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信念早已和土地混合,打造出特色的美食。美食的味道中蕴含着深刻的乡土情怀,停留在我们的舌尖,刻在我们心底。

确实,《舌尖上的中国》无时无刻不向我们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