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舌尖上的作文(实用20篇)

新春过年,最回味的就是舌尖上的美味。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与舌尖上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428

作文

465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观后感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舌尖上的童年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最期盼的事情就是每个假日去奶奶家,因为她会亲手做好吃的包子,并且放足了我最爱吃的馅料。每次大口大口地吃着包子,对奶奶说好吃的时候,她老人家总会笑眯眯#地答应下次还给我做包子。尽管母亲总说我不懂事,从揉面团,剁馅料,做包子到蒸熟这一系列很费事,并且也再三叮嘱奶奶不要那么忙活,可是每次奶奶还是准备好包子等着我回去。

渐渐的,大家都嫌自己动手做包子太麻烦,都在店里买,可是,我却觉得包子远不如奶奶做的。每次都会想念奶奶的包子。直到有一天,我心血来潮,自己凭回忆做起包子的时候,才知道美味的东西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这些没有心意包含在里面是不成的。

吃着自己做的包子,才发现奶奶对自己的疼爱是多么浓厚。于是,每次回家看望奶奶,也希望能亲手做些东西给老人家吃,而不是简单的在街边商店买份食品了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舌尖上的中国优秀观后感

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这段时间,观看了中央一套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中的情景让我非常感动的,在大流口水的同时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有如下的体会:

一、纪录片里面很多美食我们没吃过

第一ji至第七jijiji都有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们吃过的寥寥。而且我们发现,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费功夫的。在速食泛滥的今天,在流水线充斥的现在,在添加剂无所不能的当下,在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的世界里,哪里才是自然珍贵的馈赠,哪里才有浸透着汗水和辛苦的美食?因此,这一切,只能在电视里,不能在肚子里。是电视唤起了我们对美食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灵感的转化

我是陕西人,看了第二ji“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较熟悉。那个陕北卖黄馍馍的人我似曾相识。

他说,老天爷会把钱给勤快人,不会给懒人的。我觉得他的这句话是这部纪录片的灵魂。豆子经过加工可以转化为豆腐,大米经过发酵可以酿成美酒,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真理:辛勤和汗水可以转化为美好和幸福。

三、我们的田野

钢筋和水泥里长不出来美食,忙碌和焦灼品尝不了美味,但是我们都已经为了生活住进了城市。被钢筋和水泥锁定后我们发现我们心里却一直存在着一片长满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们心里的净土。为了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师傅让人拉了三卡车土,把自己的楼顶开辟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长满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鸟语花香,晚上有邻居聚餐,楼顶上满是开心和快乐。

中国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

《舌尖上的中国》是我看过中文纪录片最好的一部,感觉像是看到了bbc《美丽中国》的续ji,里面有不少镜头就是直接从《美丽中国》剪切的,甚至连海报都有几分神似。

《舌尖上的中国》打败了同时段的热播剧,我们几乎创造了一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的。之前央视出品的不少纪录片,拖沓冗长,解说沉闷,而这部纪录片明显借鉴了《美丽中国》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镜头切换简洁明快,解说词设计得也恰到好处。以食文化为窗口,渗透人文的关怀,虔诚的态度,尊重劳动,尊重自然,尊重传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导演陈晓卿表示“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案例:今年1月5日中午,铅山县葛仙山乡一名小男孩吃完午饭,到隔壁邻居家玩时,误将杀虫剂阿维菌素当作饮料服下,致内脏严重受损。孩子随后被送到铅山县人民医院抢救,但经多次洗胃后孩子不见好转。当日下午1点多,孩子被转到上饶市人民医院治疗。1月9日晚,经过4天的全力抢救,孩子最终还是离开了。

举措:各种各样的小零食对于孩子来说是个绝对的诱惑,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千万不要捡来路不明的食物吃,而面对陌生人给的食物,家长更应该教会孩子怎么拒绝。对于那些容易让孩子误食的东西,在家就更应该收好了!

为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市食药监局餐饮服务和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所(简称餐保所)每年会开展儿童食品、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学校食堂卫生、原材料、加工流程进行检查,防止食源性细菌污染。餐保所还会组织工作人员进校园,通过知识讲解、图片解说和实际案例讲解等方式,向学生、老师讲解疾病防控和安全饮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餐保所副所长吴盛奎告诉记者,现在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让孩子花钱,制作了种类繁多、学生消费得起的廉价食品。不良商家制作这类廉价食品时,将生产成本一再压缩,以牺牲食品安全换取自己的利益,很多“五毛钱”零食对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对此,吴盛奎建议,孩子最好不要吃路边摊点的零食小吃,不要购买流动摊贩和小商店的“三无”食品,自觉抵制垃圾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春游作文600字:舌尖上的春游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那迷死人不偿命的花生米,那香喷喷的牛肉,那一咬就肉汁四溢的鸡翅,再加上妈妈们那一分爱心,组成了舌尖上的春游

一到地方,转眼间,地毯上就铺满了五花八门的、充满妈妈的爱的点心。有中式的、西式的、日式的,无一不全;有红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有正餐、小菜、甜点,五花八门。哇,简直比满汉全席还要丰盛啊!我真想一口所把它们全给吃个精光,可是,又停住了,生怕破坏了这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我们组里,人所最旺的非鸡翅莫属了。鸡翅一上来,我就抢了一个在手里,咬了一口,哦,那鸡翅是那么香酥嫩滑,柔软得像天鹅绒一般。我简直不想把它吞下肚去,我感到它在我舌尖溶化,那香气在我唇齿间回荡。一口咬下去,香醉人心的肉汁就溢了出来,我又慢条斯理地把它吸下肚去,那味道,啧啧!可就在我再品一个的时候,却发现,盆子里只剩下一点热气腾腾的鸡汁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就在短短几分钟内,一大盆鸡翅就无一幸存了,我真为我们组能有那么有人气的食物而自豪!

在毯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可口的食物:涂着奶油的巧克力蛋糕,还有香喷喷的牛肉。其中一个巧克力蛋糕被拿出来了,似乎在等着我去吃。既然人家那么热情,我也就不客气了。刚刚咬了一口,我就已经感到非常满足了,然后我一口接一口地吃着,真是太幸福了。吃完了,我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又尝了那酸酸甜甜的话梅花生,咬了香喷喷的牛肉,立刻感到嘴里都被咸咸香香的油脂给填满了。接着,我又抓了一大把花生,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接下来是香香的寿司。都已经吃了那么多了,我喘了口气,然后继续享受我那丰盛的美食——脆脆香香的蝴蝶饼干、香甜的手工酸奶和水果沙拉。吃了那么多以后,我已经感到非常舒服了,然后我又慢条斯理地吮着一块牛奶蛋糕,那感觉,真是爽呆了。

舌尖上的春游,充满了浓浓的爱;舌尖上的春游,令人回味无穷;舌尖上的春游,演绎了春天的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舌尖上的记忆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我生在广州,加上逢年过节,也仅回过两次老家——河南。对故乡的记忆,除去平时的通电话,可以说,完完全全停留在8岁那年奶奶给我做的那碗油泼面上。

据我了解,油泼面算是河南最普遍的主食了,一碗羊肉汤,一碗油泼面,在河南,逢过节,餐桌上绝不会少。

那天,奶奶一大早起床忙活早餐。她把面粉和水放在一起,左手转盆,右手和面,动作娴熟而精炼。些许面粉噗噗地从盆里飞出来,溅到她的围裙上,把那原本水灵的布条染得“如诗如画”!我就坐在一旁,看到奶奶把面团拿到桌上,用刀切开,再把它揉在一起——这是奶奶独特的揉面术,凡是这样揉出来的面条都很有劲道吧。

一杯水的功夫,面团就揉好了。我还是安静地坐在一旁,细细端详着她。奶奶在忙活时,也会和我聊聊天,我就是“客客气气”地(这算是我记事以来第一次见奶奶本人,因此很陌生)冲她笑笑。

又见她把面团切成了一个个小块,扯成条状,动作连贯,似行云流水。水烧开,煮面。几经翻滚的面条煮熟,捞出,沥干,放进盘子。撒上盐、葱花、大蒜、辣椒面,再把油烧致冒烟,泼到面条上。“呲啦!”滚烫的油拉着配料一起在盘中跳着,跑着,叫着,看了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这等场景怎能不唤醒味蕾的渴望?趁着面条还没粘在一起,奶奶拿起一双筷子,帮我拌开。我挑起几根面条入口,葱姜呛着鼻腔,辣椒烧着味蕾,面条油而不腻,一口下去,嘴中,肚中,心中。幸福感油然而生。奶奶就在桌旁坐着,看着盘里的面渐少,渐少。

时间走的真快啊!5年没回家乡看看了。那油泼面,说真的,算不上十分美味。但许多年过去了,那味道仍在心底埋着,忘不掉。我走过很多地方,无论在哪儿,只要是油泼面,都能唤醒心底那一丝对奶奶的记忆,就像对梦中的河南故土一样,陌生又熟悉。

时间可否慢点?我想好好再吃一碗油泼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舌尖上的味道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舌尖上的味道--秘制五花肉

都说民以食为天,好吃的东西并不是一定要名贵的东西。

同学们,我相信你们都吃过五花肉吧,这是最常见的家常菜。今天,我给大家说说什么才叫舌尖上的味道,给大家介绍一下独家版的潮州菜--秘制五花肉。这可是我老爸的拿手菜,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

首先,老爸先到菜市场买一块带皮的家猪五花肉,要肥瘦均匀的,还要把毛去掉洗干净,切成两段,放到高压锅里,一定要用高压锅哦。然后加点酱油,可以使颜色更好看,放一点点盐,重要的是要放一点点白糖,这样煮好的肉更有口感。当然也少不了几片姜跟几个大蒜,可以去掉肉腥味,还能让吃起来没有那么容易腻。腌制十五分钟,使五花肉入味。

接着,把腌好的五花肉开始在高压锅煮。先大火煮到高压锅发出声音,立马调为中火,这时候要把锅拿起来轻轻摇晃一下,这个很关键,主要是防止肉粘锅,免得烧焦。在这个时候,已经可以闻到很香的味道了。中火煮够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大概摇晃锅三次,就可以熄火了,美味的五花肉就算完成了。

等到可以开锅了,把肉切成小片,摆放在餐盘上,淋点锅里的酱汁,再放点香菜做为装饰,一道秘制的五花肉就可以上桌了。

美味的五花肉放在餐桌上,不肥不腻,又有营养,又很下饭,每次我和妹妹都吃得津津有味,比去餐厅吃的还好吃。就像潮州话说的好吃到连舌头都想吞下去。

这就是真正的舌尖上的味道!既美味又可口,既特别又普通的一道菜。同学们,是不是流口水了呢?如果你想尝尝这道菜,可以让爸爸妈妈按照这个方法来做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舌尖上的情思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盛产各种美味。我的家乡也是如此。家乡是一个鸟语花香,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地方。除了山山水水美不胜收的风景外,还有形形色色的美味特产。

我的家乡的特产很多。如水果:八月瓜,野小葡萄,毛桃子等,美味佳肴:湘西腊肉,茶峒米豆腐,稻花鱼等各种特产。此刻在这么多特产中,我最爱的还是湘西腊肉了。

腊肉的制作方法就比较麻烦了,先把肉切成小块儿,准备陈皮,小茴香,山奈,白蔻,桂皮,八角,干花椒,香叶,干辣椒。锅内下盐,倒入刚刚准备好的香料翻炒,然后倒出来。在热快上抹上高度白酒,香料也放在肉块上,盖起来腌制五~七天,把腊肉晾起来,用筷子刮一下,挂在火坑上熏烤15~20天就可以食用了。

梁秋实先生在大哙湘西后,用满嘴的油腔大呼道,“湘西腊肉,天下第一。”腊肉并不是什么高档美食,宫廷大菜,也没有精细复杂的制作工艺,只靠等。等猪仔长大,等肉入盐味,等烟火撩去多余的水分,一条肉就是一个冬天。

从入冬到过年,就是我们家乡腊肉飘香的季节,这样的腊肉虽然其貌不扬,但经过时间的烹调,散去烟味,化去了油腻,肥的瘦的咬在一起,香嫩丰腴,如咽酥酪。它可是我们家乡逢年过节家家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百吃不厌哦!

每次想吃腊肉,就会想到外婆家的炊烟袅袅,小时候过年就会去外婆家,外婆家一个大火坑,烧一炉大火,一家人围坐谈笑风生,火坑上挂的全是腊肉,外婆心疼我就会把烤熟了的腊肉用小刀切一小块一小块直接放我嘴里给我解馋。外婆的去世,腊肉成了我舌尖上的离愁,也更成了我更多感情的依托和钟爱。

我爱家乡的各种美味,但是我更加钟情于家乡的腊肉,正可畏“雾霾难散目光迷,腊肉飘香最可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舌尖上的中国英语AbiteofChina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A Bite of China, a mouth-watering late-night documentary television series featuring delicious Chinese food, has attracted countless viewers, and moved many to tears.

Given its subject matter and time slot, A Bite of China was initially considered a "weak player" on TV. Surprisingly, the documentary became popular immediately after airing, and has made viewers go beyond thinking about delicacies.

"Man is what he eats," said Ludwig Feuerbach. From its very beginning, A Bite of China is not just a documentary about food. "The scenes of digging for bamboo shoots, hanging hams, catching fish using a net, opening a steamer filled with white steamed buns, and pulling wheat dough into thin strands for noodles move us to tears. What a lovely China!" a viewer said.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舌尖上的爱作文700字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偶尔几许的微风里也是热浪滚滚,聒噪的蝉鸣中也透露着不耐烦,太阳在天空中耀武扬威,我也只能困在房间里做题。

突然,鼻尖传来阵阵清香与微辣碰撞的味道。于是我循着香味走到了厨房门口,看到了妈妈忙碌的身影,汗水已经将妈妈的后背打湿。我看妈妈小心翼翼的用筷子在锅中搅拌着,生怕一不小心把什么东西戳烂了。我上前问道,“您这是在做什么菜啊?这么香!”“这是茄子煲啊,你不是前几天和我说你想吃这个吗?”妈妈随口答道。我这才想起前几天好像是提起过这件事,但后来就不了了之了,没想到妈妈却记在了心里。

不久,开饭了。最吸引我注意的就是那个还盖着锅盖的锅,这就是妈妈刚才说的茄子煲吧。一揭开锅盖,就能感受到茄子独特的香味,把空气中所有的憋闷与燥热全都替换了。再仔细一看,我不禁感慨万分,原来茄子煲材料这么丰富啊,先是茄子肉沫,还有一些葱和大蒜混合在一起,最上面一层就是辣椒和佐料了。我赶紧夹了一块丢进嘴里,口齿不清地问妈妈,“您什么时候买的菜啊?我都不知道。”“你当然不知道啊,我出去的时候你还在睡觉呢!”又是那种轻描淡写的口吻,一切好像都是很轻松、很简单的。

蝉,又在不知疲惫地叫,痛诉天气的炎热。一扭头,窗外明晃晃的太阳刺得我眼睛发酸。这么早就出去买菜,不外乎是为了保证食材新鲜!我呆在空调里房里都觉得憋闷,妈妈却来不及休息就一头钻进闷热的厨房为我烹饪美食。要是换成我,连一秒都不想呆在厨房里……

窗外的蝉,又整齐响起,想赢得所有人的注意。我突然想起《昆虫记》里的蝉,在土里酝酿十几年,只为来到地面上吟唱一个夏天——就像我的妈妈,所有的付出,只为我的康健我的。为此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留守家庭,让自己成为一个全年无休的家庭主妇,而我却常常连一句感激的话都吝于给她。

这个夏天,热浪依旧,蝉鸣依旧,可舌尖上的爱,心灵上的爱,却越来越深刻。不要以为西装革履就是战袍,不要以为浴帽围裙就是渺小。这是这个夏天,我深刻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舌尖上的那个年代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12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就像那母亲烹煮的菜,五味陈杂……

母亲从那个伤痕累累的年代走来。她的童年,在我看来,便是那道不尽的陈年往事。如今时光流转,回忆也被冲淡、消磨。唯独曾经一日三餐,茶米油盐的平凡味道,却深深烙在她的记忆中,磨不掉,洗不去。

那个年代,虽苦,却还能品味到其中丝丝的甜……

那时候,母亲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难以吃饱。每当这时,外公便会去泥泞的菜地中挖来几株地菜子,做一碗鲜美的野菜汤给母亲。将摘来的蔬菜清洗干净,洗去腥涩,却保留了泥土的芳香。往诺大的锅中舀上几瓢冷冽的井水,添足了柴,看火光肆意挥舞。那个年代的孩子,他们所向往的不过是被柴火点亮的平凡生活。越烧越旺的炉火,像极了心中燃起的期待。等到水开始冒泡时,便抓起大把的碧绿投入其中。随后便开始翻炒。沸水浸湿了叶,将那绿染得更深,仿佛托起人们的愿景。撒入大把的蒜末,豆豉,小火焖上几分钟。揭开锅盖,一股鲜香便升腾起来。盐巴也没加,抡起筷子便开吃。吃了个底朝天后,口中会慢慢的回甘。

这样一碗野菜汤的甜,萦绕舌尖,甘味鲜美。

那个年代,虽难,却也能偶而尝尝零嘴,感受其中的别种滋味……

那时候,母亲在炎炎烈日下劳作后,总能得到一两分钱,去街头买盐水冰棒。母亲至今还仍钟情于此。踮着脚尖,揭开泡沫箱上的棉布,从箱中取出一根棒冰,看着上面结成的丝丝缕缕的清凉丝网,凉意直冒。小心翼翼地揣在怀中,回到家后,将棒冰掰成三截,和自己的哥哥一起分享,吮上几口,酷暑的火气便一扫而净。那样的味道,母亲至今还常常念叨。曾经的日子虽苦,母亲却乐得回忆。那时生活中少有能寄托童年快乐的物件,而老冰棒却是其一,是泡在盐水中的念想。

这样一根盐水冰棒的咸,冰凉沁心,令人想念。

那个年代,虽艰,却有辣能动心忍性,让人勇敢面对险阻……

那时候,母亲每天都要步行去离家十几公里的高中,风雨兼程。母亲家境贫寒,只能带上一瓶自家做辣椒来应付午饭。学校的米大多都是发了霉的,但即使再难吃,也要吞咽下去。那火红的辣椒,拌着并不剔透的米饭,囫囵吞下一口,氤氲的热气夹杂着辛辣在喉咙中翻滚。母亲说,每当这个时候,她总会勉励自己。“咬咬牙就过来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正是如此艰难的生活,练就了母亲坚毅的性格。

这样一瓶辣椒的辣,使人警醒,让人坚毅。

时代很快变了。属于那个年代的图景,随之一同渐渐消逝。那样拮据的生活,在它被人们抛弃之时,本没有什么可以惋惜的。可那个年代的遗民,却总对此念念不忘。大概回忆就是回忆,它随着人心一同保留下来。柴米油盐,酸甜苦辣,这些最平凡的,有谁能够逃得脱?那个年代的人们,包括母亲,正是把这些味道当成了生活的象征。

时代已去,人的心里总要留些什么。母亲的记忆不曾消散,它化作了唇舌上的念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舌尖上的美食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那一道道让全家大饱眼福,满足口腹之欲的美食都出自于妈妈的巧手,每个来家里作客的人对于餐桌上的美食也都垂涎三尺!其实,美食之所以会美,最重要的还是注入每道美食中的情感。在此,我不得不感谢我亲爱的妈妈让我品尝到舌尖上的美食、舌尖上的爱。

我最爱的美食,非“饺子”莫属,我享受着它在我舌间上舞动的感觉;吃饺子就像跳舞一样必须配合着旋律,如果心急想一口气吃掉,它就会烫你的嘴,就无法好好感受它的内馅;如果发挥耐心,配合着它的脚步,那么,就能尽情的享受这优美的节奏;那嫩嫩的、滑滑的感觉油然而生,让我不忍心把美味多汁的饺子往肚里吞,只想让它在口中慢慢回味,细细品尝,嘴角不自觉微微上扬。

有一回,我感冒了,吃甚么都没胃口,正好那天妈妈外出,我躺在床上等待她回来。忙了一整天的妈妈一回来便到厨房煮我最爱吃的料理,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饺端了上来,只见饺子里加了鸡蛋,金黄的蛋黄与白嫩嫩的饺子皮,看起来格外耀眼,煞是好吃。我品尝着,内心暖暖的,汤里有淡淡的清甜,有鸡蛋的美味,还有深深的母爱,那碗充满母爱的汤饺,令我至今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舌尖上的年味作文600字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立春时节恰逢新春到来,万物都披上了华丽的外衣。在这春色萌芽之际,最欢愉的莫过于与亲人相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谈起过年,想必最难以忘怀的便是年夜饭了。下午三四点钟,主厨们就开始轮流上阵了。锅中沸腾的声音不时响起,阵阵香味也扑鼻而来,弟弟妹妹们馋得直流口水。

六点整,年夜饭终于开始了。一道道菜肴全都色香味俱全,拿着筷子竟不知从何享用。那就从清蒸鲈鱼开始吧,鲈鱼肉鲜滑香嫩,和小米辣混合简直是绝配,清爽宜人。又尝一块鲜椒兔肉,辣得我直流眼泪。

这时,贴心的外婆盛来一碗鸡汤。哇,舌尖的辣味已然消失,只留下缕缕鸡汤的美味鲜香。桌上的啤酒鸭、干拌牛肉、铁板豆腐、红糖糍粑……全让人停不下筷子,真是美味至极呀!

吃完年夜饭,当然是激动人心的拜年时刻。“恭喜发财”、“身体健康”、“阖家欢乐”的祝福声越来越多。你瞧,弟弟的口袋早已装满,笑起时,缺掉的大门牙惹得人们哈哈大笑。几个孩子全都满载着丰收的喜悦,准备着进行挥霍。

卖烟花的小摊成了孩子们的快乐聚集之地。我们拿着烟花去空旷的地方,早有人在这里点燃五彩斑斓,让欢快四射。我们也点燃一个“彩响雷”,“砰”地一声,气震山河;再来一个“直冲云霄”,真的似飞机般直奔天宇……

旧年的烦恼全都烟消云散了,真想时间就永远地定格于此。累了,大家就乐呵呵地吃着路边卖的炸土豆,真香啊——的确是记忆中的味道,十年从未改变。

待回到家里,已是十一点,窗外的烟花绚烂而又迷人;欣赏片刻,午夜12点的钟声就响起了,不带保留地与旧年告别,从此美好的一年从此刻欢愉开启。我只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睁开眼,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向着新的一年打声招呼,望着湛蓝的天空,虔诚地许下新年的愿望——我要自己变得更加美好,我要做更棒的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舌尖上的享受作文600字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美食在地大物博的中国随处可见,在中国,任何人都能说出几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小孩子们从小就受美食的滋养。

在中国的东北方,最有名的菜肴就是猪肉炖粉条,这道菜也逐渐成为了东北饮食文化的象征,我们为了寻求这道菜最原始的味道,驾车来到黑龙江省清河镇,在当地,一些人们对我们说,正宗猪肉酸菜炖粉条就数*屠户了。所以我们就慕名前往了*屠户的住处,本就以杀猪为生的*屠户对肉的挑选极为苛刻,经过*屠户精心喂养的猪,一个个个头都十分之大,肉质也是有着紧致的口感。在东北,各家把白菜放入缸里,放入一些调料,经自然发酵后就变成了一种神奇而美味的食材--酸菜。酸菜不仅口感很棒,而且还可以用来给菜调味,酸菜还可以吸收肥肉中的油,使菜肴出锅后肉质变得肥而不腻,使这道菜肴更增添了几分满足感。下一步是将淀粉与食用胶混制而成的粉丝准备好。如虎添翼的一步就是准备血肠,血肠是把猪血灌在洗净后的猪肠子里烀熟,再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样子,最后把食材一股脑放入锅中放入食用盐等简单的调料后慢炖。经过时间的烹调,一大锅香喷喷保留最原始美味的猪肉酸菜炖粉条就出锅了。在晚饭时刻,我们与*屠户一家享用这一美味的菜肴事,*屠户不禁落下了眼泪,这几滴眼泪饱含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艰辛感情。菜肴入口时,酸菜与菜的汤汁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咀嚼时菜肴在口腔里跳动,咽下去的那一刻,心头涌上了一丝温暖,在吃到肉的那一刻,我的嘴里充满着满足感。与*屠户的闲聊中,知道了,在游子归来的时刻,一大锅美味的猪肉酸菜炖粉条代表了家人对孩子的关爱,几年未归的游子吃到了这一大锅饱含关爱的佳肴时,都阻挡不了自己的眼泪。

当人心与美食碰撞交融的时候,会激发出无限的感慨,美食是心灵的净化剂,也是心灵沟通的黏合剂,国人都沉醉在中国饮食文化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舌尖上的中国》,昨天晚上实在没时间,仅仅看了一集半,就断网了,今天早上迫不及待地把七集都看了,《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首先,最让我熟悉的美食是徽菜。那种毛豆腐,我吃过,在数分老师家吃的。他是地道的徽州本地人,很有幸吃到他做的徽菜,还有臭鲑鱼和火腿汤我都有吃到诶,就是纪录片里讲的那些美味。

浙江金华的维度和徽州一样,所以它的火腿也是一样出名啊。杭州唯一有印象的是纪录片里说的"杭州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的酱鸭",大一那年到杭州玩,回来给高中班主任带了这种当地特产,也不知道老师觉得口味怎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每集片尾都有鸣谢单位,虽然仅仅只有几个单位上榜,但是我每集都看到"江西电视台",我还以为江西的某个美食也有介绍,甚至会有万年的贡米的,但是七集看下来都没有看到关于江西的美食上场,观后感《《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陕西、山西的面食,东北的泡菜,浙江的火腿,竹笋,云南的松茸,四川,湖南,重庆的辣食…最让我感到惊奇的就是云南的某些地方竟然以糯米为主食,我理解不了啊,那么黏,吃多了容易胀气的,他们怎么会以这个为主食啊!我们只有打麻糍的时候或打年糕的时候会用糯米的。

这个纪录片确实很赞!尤其是那宣传片的首页,如果没有看到镜头最近的筷子,远看还以为是红色的写意山水画,实则是腊肉的红色纹理,那么富有文化底蕴…

我知道,我所品尝到的仅仅只限于川菜和徽菜,但是,这一记录片带我领略了中国的`各地富有文化底蕴的美食,留在脑海的不仅仅是那热腾腾的氤氲的美食热气,还有中华文化的底蕴悠长,以及味蕾中对大自然最为无私馈赠的感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舌尖上的美味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的古国,有许多美食,而我就对小笼包非常喜欢,百吃不厌。

暑假的一天,妈妈对我说:“豆豆,咱们去豫园吃小笼包吧!”“好呀!好呀!”我听了开心得一蹦三尺高。要知道,小笼包可是我的最爱!

我们很快来到了豫园门口,一下车,我和妈妈就迫不及待地走向小吃店。离店还有点距离,我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香味,馋得我垂涎欲滴,狠不得马上冲到小店门口就开吃。可是,此时的小店门口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就等候区也人山人海。我有些担忧心想: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呀?

不过,很快就轮到我们了,我又变得活蹦乱跳了。没过多久,小笼包就出炉了,服务员端上了桌后,一掀盖,一股热气冒了出来。只见,一个个白白的小笼包像一位位乖巧的小朋友,静静地坐在那儿,它们仿佛在对我说:“快来品尝我们吧!”我心想:这小笼的味道一定十分鲜美。

早已垂涎三尺的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小笼放在盘子上。由于吃过很多次,我很熟练地在小笼一角咬下一点皮,顿时,汤水全部涌了出来。我马上把嘴接上去,啊!这汤汁咸中带点肉香,是多么的鲜美!汤水全部喝完了,我开始吃馅了。我先用筷子把皮扒开,再夹出鲜肉馅儿,张开嘴,“啊”馅儿已被我吃进嘴里。这肉果然肥而不腻,富有弹性,最后我就开始吃那软软的皮。由于肉汁浸润过,皮也十分鲜滑。这小笼包真是人间美味呀,我完全陶醉于其中。

回家的路上,我一边回味小笼的味道,一边想:小笼真不愧是一道美食,哪一天有机会真想自己去。尝试做一下,给大家也尝尝这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小时候,一提到“中秋节”这三个字,我的口水总会条件反射地从嘴里流出来。那是因为,每到中秋节,总能吃到许多美食。

月饼是每年中秋节必吃的美食。这也是我国自古流传的传统风格。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坐在外面尝月饼,赏月亮,别有风味。月饼形如圆月,象征团圆。每年中秋节到来之际,妈妈总会带着我出门去买月饼。有时,我们还会带着月饼出去走亲戚,把这份中秋佳节的祝福传递给更多人。月饼放到嘴里,咬一口,酥酥的,馅是软软的,甜甜的,有时馅里会裹着花生,核桃仁,这时候吃起来就是脆脆的。美味的月饼——这曾是我喜欢过中秋节的一个原因。

不仅仅是月饼,过中秋节时,我们还会吃芋头。据说吃芋头是为了纪念元末汉人杀人。当初汉人起义,推翻元朝人的残暴统治,是在八月十五夜晚,汉人起义后,便以人的头颅祭月。当然,不可能每年中秋节都用真的人头祭月,于是便用芋头代替。芋头吃起来软软的,绵绵的,有点微微的甜,还有点清清的香。人们都很喜欢。

除此之外,中秋节还会吃很多东西。我喜欢吃南瓜,大人们会喝桂花酒,妈妈还会做各种鸡鸭鱼肉,每年中秋节的团员饭都特别丰盛,热闹得像过年一样。吃完饭,一家人坐在外面,一边赏月,一边聊天,一边闻着阵阵沁人的桂花香,我觉得那是最幸福的时刻。

舌尖上的中秋,吃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一份欢乐祥和,团圆美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舌尖上的幸福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幸福,是来之不易的,食物,也是来之不易的。如今这个社会,大部分人都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谁又会珍惜眼前的食物呢?

今天,我们来到了小树林学校上课。这节课与以往有些不同,因为这里即将展开一场“美食的‘俘虏’”活动。只见每个走进教室的同学都提着大包小包的美食,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对即将到来的活动充满了期待。

老师把注意事项和卫生问题讲了一遍之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美食放在自助桌上。我看着大家摆上来的琳琅满目的美食和我亲手制作的食物,心里涌出满满的幸福感。我拿着筷子一一品尝后,那个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在我的舌尖围绕,令我不由得想起傍晚时,妈妈教我制作食物的过程,因为初次体验制作食物,其过程略显艰辛。

傍晚,灿烂的夕阳余晖拂过红色的房瓦洒进厨房,我和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为今晚的活动做准备。“去冰箱里拿两个鸡蛋和一根葱来!”妈妈说,“再拿一盒牛奶!”我拿着食材风风火火地跑回厨房,好奇地问:“妈妈,我们要做什么食物呀!”只见妈妈从消毒柜里拿出一只碗,再从柜子的最顶层拿了一个打蛋器和一包面粉,接过我手中的食材,应道:“做花生浆,煎饼和水果让你带去。”我挽起我的袖管跃跃欲试地说:“那我们就动手吧!”

我拿着冰凉的鸡蛋在碗沿上敲了两下,蛋液从蛋壳的裂缝里流出,我拿着打蛋器,摆出一副大厨的架势打起蛋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面粉倒进碗里,可是风儿却从门缝挤进来捣蛋,倒完面粉后,我发现我的脖子变得和白种人一样白。和好面稀,妈妈帮我打开了煤气,把平底锅放在灶上,我往锅里倒了半锅的油,然后把蛋稀倒进锅里。油“噼里啪啦”地跳着舞,争先恐后地往我手臂上跳,我慌忙地躲避着“兴奋”的油,只得请妈妈帮我完成后面的工序。

原来做饭是这么的艰辛呀!我吃着桌上的美味佳肴感慨到。桌上的这些食物都是每个同学费尽心思准备的。再想想,每天妈妈为家人准备三餐,不仅要准备食材,还要看看合不合每个人的胃口,真是不容易啊。

如今,人们都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特别是我们这一代。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要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当我想不劳而获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告诫自己,这句话激励着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舌尖上的家作文800字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冬至,我骑着自行车在道路上穿行,心里想着早晨奶奶答应自己的饺子。

我几乎是爬上楼的,到了门前,我拍拍手,整整衣服,郑重的在门上敲了三下。不一会儿,门开了,我是用最轻松快乐的语气说:“我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跨入门槛儿,换下衣服后,像老虎盯着可口的猎物一般锁定厨房的案板,上面放着雪白的饺子,个个饱满鲜嫩。

一旁还有一些剩余的饺子皮和馅料,我的眼中闪出一份邪邪的笑,咸猪手悄悄地伸了过去,却被奶奶打住,她眯着眼说:“靠一边儿去,我这饺子要被你这没洗的手糟蹋了,坏的你就自己吃,好的我就帮你解决了!”我听后只得灰溜溜的躲入卫生间。

终于,在水的滋润下饺子煮好了,我早已在餐桌上等待着。夹着这雪白的饺子,汗水瞬间爆出了蜜汁,紧接着细腻的饺子皮配着肥美的肉馅滑入口中,仍保持着出锅时的热度,忍不住哈了一口气,再嚼一嚼,惊喜地发现皮很有嚼劲,是奶奶亲手揉的面团,肉十分紧实,是奶奶亲手剁出来的馅粘。沾一下料汁,更是融入了酸辣香的回味。

再尝一尝鸡蛋韭菜馅儿的,一口下去,橘黄色的汁水拌入馅料,金黄的鸡蛋碎带着韭菜的咸味。充满了清香的韭菜使这盘饺子不再需要调料味儿的“整味”,吃得就是来自本身的鲜味。正因为这鲜,使我不再依靠各种那浓重的酱料味道带给舌尖的刺激来掩饰食物的平庸。

奶奶端着自己的那份儿乐呵呵的都在我对面儿,说:“冬至到,饺子是必备的,吃了不冻耳朵。”我抬起头回笑着,突然发现她那份只有我的一半,便说让她再去煮给自己,她摇摇头说那是给爸妈的不能吃,要煮了冻起来,晚上在一起吃,我沉默了埋下头继续吃,她则起身去看锅中的水。

奶奶走后,我立刻抬起胳膊轻轻的端了自己的盘子,悄悄地将几个饺子加入奶奶的盘中,事后立刻收拾现场,擦干不小心滴在桌上的汤汁,埋下头假装可劲儿地吃。奶奶回来了坐在她的位置上,我偷偷瞄着她,发现奶奶吃的正是我夹去的饺子,她肯定没有发现我的动作,悄悄的笑了。但她却在热气的掩饰下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

冬至到,吃了饺子耳朵冻不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舌尖上的美食——美味酸奶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酸奶,能算上是大众认可的美味甜点之一吧。这不,我就是个超级酸奶迷。它既酸甜可口又美味无比,还富有其他食品普及不到的有机细菌——双歧(qì)杆菌。饭后来一杯,还能有助于肠道吸收。酸奶还能抵制有害细菌的繁殖,阻碍人体吸收有害细菌分解的毒素。还能给你的牙齿做健身运动哦,它还能延长寿命!更重要的是,酸奶那淳朴软滑爽口的味道,喝上一口,绝对会让你流连忘返。

今天放学,我妈妈一边开着车,一边对我说:“今天有个大大大的惊喜给你哦!”“神马惊喜?”“下车了再给你说。”哼,老是给我卖关子,我想到。只不过我还是翘首以待惊喜的到来。

终于等到了下车的时间,我迫不及待的推开车门,妈妈打开车门,拿出了一个类似于电饭煲的东西,我一看,令我大吃一惊:“原来是酸奶机!!

“妈妈,你太好了,thank you!”说着,我就像抢劫似的一下子抱走了酸奶机。

一回到家,我对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一起做酸奶吧!”无奈妈妈只好答应。哈哈,看看自己做出来的酸奶会是什么样子呢?我翘首以待。

我拿来了一大堆“特仑苏”牛奶。

全部都“嚓嚓嚓嚓”的剪了个粉碎,但还是“误伤”倒到了自己的身上。把纯奶倒进了锅里,然后,妈妈把锅盖盖了上去。把火开到了“大火”位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问。“先把纯奶煮沸,生的纯奶可不能发酵。”哦,看来喝上酸奶的过程还不容易啊!正当我要走的时候,突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我如临大敌。还以为出了意外,我立马箭步冲上关掉了开关。“那只是他发出的声音而已啊!”妈妈解释道,哦,煮牛奶还会发出这样的声音,真是无奇不有。我闻了闻,牛奶发出浓郁的香味。这时,它上面还结了一层薄薄的,淡淡的皮。“这是‘奶黄金’,奶皮吧。”“对,它能补充营养和蛋白质呢!”哇塞,奶的价值竟然这么高啊,我还是低估了牛奶。煮好后,冷至30°~40°。再把它倒进了酸奶机的桶里,拿出一包“乳酸菌”和一包“双歧杆菌”。洒在了里面,和煮好的牛奶搅拌在了一起。这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浓郁又悠远。

虽然对酸奶的成功是满怀期待,但接下来就要经过漫长的等待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瞧,海洋的妈妈正一边看着《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一边在照着节目炒菜。终于完成了一道美食。海洋兴致勃勃的夹了一口,然后带着哭腔说:“妈,菜太咸”。海洋妈拍拍他的肩膀说:“那就让时间冲淡它吧!”多么幽默的妈妈啊!说起吃,中国上下五千年有着太悠久的历史,但是,有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不得不说---饺子。它也是我的最爱!

总听父母说,他们小的时候,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一顿饺子。可是现在的吃货们是何时想吃就何时包煮。我作为现在的中国吃货而倍感幸福!

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妈妈包的小白菜馅的饺子。先说说饺子的形状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小巧玲珑”。一个个又圆又小的饺子整齐的排列在面板上,真可谓“浓缩的都是精华!”煮好后的饺子更是漂亮,那饺子皮几乎都是透明的!透着小白菜嫩嫩的绿,轻轻地咬一口,饺子馅的热汤(清香)便溢在(满)嘴里,享受着汤中浓浓的美味!怎么样,有没有垂涎三尺的感觉呢?这就是我家饺子的与众不同。妈妈告诉我,这用来做饺子皮的面都是精挑细选的。而且和面也有讲究,要揉得有劲道,这样包出来的饺子馅鲜皮薄才真正好吃。妈妈的饺子常常让我回味无穷,因为我知道饺子不仅味美,还包着对儿女无限的爱!每个吃货都有自己最爱的美食和最难忘的故事,那么你是吃货吗?你最喜欢中国的那道菜?把你的故事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