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舌尖上的作文(汇编20篇)

新春过年,最回味的就是舌尖上的美味。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与舌尖上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151

作文

465

萦绕舌尖的那抹香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行走在矇眬诗意的丛林中,许多树木枝繁叶茂地生长着,阻挡着我追逐那双深沉的眼眸,不断探索之后,我才明白,原来读北岛的诗是得用品的,像喝葡萄酒那样,看其色,嗅其味,咂一口,用舌尖触之,那萦绕在味蕾的香味,便是诗的真谛了。

初读北岛的诗时,我像一个饥饿的人,满眼放光地扑在那些优美的诗词上,把什么“镶着金边的裙带”“暮色的鼓”“血的潮汐”“蓝灰色的湖泊”全都狼吞虎咽地吞下去。只是当我提起笔想要用时,却发现自己的肚子里空空如也。

这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静下心来细读这些诗时,才发现这些诗背后似乎隐藏着什么厚重的情感。我大量翻阅书籍,阅读北岛的自传,终于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沼泽的尽头与那场从1966年烧至今日的大火相遇。我闭上双眼,舌尖的点点苦涩与冰凉令我迷恋。“嘎吱”一声,一扇斑驳的红木门打开了,门后是一座座庙宇,他们安静地端坐着,紧抿着嘴,等着我上前弯下腰,屈下膝,虔诚地跪在庙宇前,让那些美丽的诗句,流淌过我的每一个细胞,萦绕在我的每一寸味蕾中。

然而我尝不完,品不尽那些如陈年佳酿般的优美诗句,于是我停下脚步,把我在诗句中品出的所有愤怒,迷惘,痛苦,绝望加到北岛的自传中,于是,我和他相遇了。我看见这位瘦弱的诗人用纤瘦的手臂撕裂整个世界;我看见他挥舞着生锈的铁剑与举着红宝书的千军万马作斗争;我看见他在法庭上为了法治为了人权声嘶力竭地辩论,他的声音振聋发聩,然而他的面前,空无一人。我的舌尖微微发烫,一股鲜辣萦绕舌尖久久无法散去。我想问问那个人,那个瘦弱的建筑工人,值得吗?被驱逐出境,十几年远离故土,值吗?流落他乡,靠写散文糊口,值吗?那舌尖品到的酸甜告诉我,值。十几年漂泊,北岛在浮沉中找到自身价值,十几年漂泊,还世界一个更果敢的北岛。舌尖的酸愈发的甜,我与诗人的深沉双眼对视,我说:“我知道了。”

我追不上,追不上从诗人笔中流淌出来的诗句,追不上诗人坚定,果敢,不甘沉沦的足音。但我能追得上,追得上那个在家偷听帕瓦罗蒂的少年,品味那乱世中的一抹甘甜;追得上那个窝在家中编写“反动杂志”的青年,品味那沁人心脾的逐梦滋味;追得上那个流落他乡的男子,品味一份思乡的苦与痛。对于那双隐藏深林的深邃向往,对于那越来越复杂的浓郁的诗之美的渴望,促使我继续品尝。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在无人的夜里,翻开我珍藏的北岛诗集,浅浅地尝,慢慢地品,待那诗句慢慢地浸润我的味蕾,再张开双眼,总能发现那如水的夜不再深似墨,点点星光爬上冰冷的窗台,照亮我的梦,那抹萦绕在舌尖的香在梦中愈发浓郁,在那无人的夜,“铁马冰河入梦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最喜欢老家那条街,似乎永远都有人在吆喝叫卖东西。虽然不如大城市那样喧闹,但是多了一份自在的温情。而我的舌尖最留恋的便是它。

那时候,我每天被那甜味迷得神魂颠倒。有一天,我去寻找气味的源头,走遍了老街的犄角旮旯,终于在街的一角发现了他--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他不似别的小贩高声吆喝,反而像一位智者,只等有缘人。我第一次知道了糖画这种艺术,既能看,又能吃,我迫不及待要尝鲜。

"老板,来两份。"我的声音硬是把人群炸开一条缝。

老板应声喝道:"好嘞,大家看好了。"说罢,他便撸起袖子,举起一个大锅勺,先从一个木桶里舀出一大勺糖汁,那糖汁金光闪闪的,浓稠似蜜,但其香味儿蔓延开来,绵醇如酒。接下来,便是"作画"了。

他的手用力托起那根不轻的长杆铁勺,但手并没有发抖,悬着的手腕,曲张有力。没想到在他文雅的外表下,藏着一个刚猛的躯体。紧接着,他的手就开始移动了,不疾不徐,那糖汁有规律的被匀出,落在砧板上,由糖汁到作品,一气呵成。这幅画渐渐清晰起来,是一条锦鲤。遇到比较浓的部位,他就顿一下,就像练字一样。整幅画的细节部位也很生动,颇有大书法家的风范,我被他作画的架势迷住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却大气不敢出,生怕打扰他。

这时,他停了下来,呼了一口气,又装了一勺糖浆。我知道他要结尾了。他不再像之前慢慢描勒,而是猛得--举起来,快速地将汁倾到砧板上。这次,他的动作非常快,不过他的手臂有点颤抖,一直来回描绘。

我很好奇他怎么颤抖了呢?直到完成,我才意识到原来他是在勾勒鱼鳞。因为颤抖,鱼鳞变得更加生动,仿佛真的有只鱼在砧板上游动,我心服口服。老板把这幅大作递给发愣的我,我欣喜地接过,看着栩栩如生的鱼,我竟不忍心下嘴,只轻轻用舌头轻舔一下糖尖,好甜,那味道化在了嘴里,留在了心间。

这不仅是舌尖上的一场盛宴,更是一场视觉盛宴,至今,我都无法忘怀。每次想到家乡,嘴里就会弥漫出一股甜味,不知那糖画人,如今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是月圆人团圆的佳节,也是我最为期待的一个节日。妈妈常说,她小时候生长在农村,平时生活节俭,逢年过节时家里才会有一些好吃的。而对我来说,鸡、鸭、鱼、肉、虾……已是平时餐桌上的常见菜,唯有月饼每年就只能在中秋节那几天才能好好享用一番。

中秋节当天下午,大伯伯、二伯伯和我们三家人一起回到六合老家,与爷爷、奶奶团圆。大人们帮着爷爷、奶奶一起忙碌,精心准备了一桌异常丰盛的中秋菜肴。一大家人围坐在桌边,一边品尝议论着一道道菜肴的味道和营养,一边互相问候、互聊家常;时而举杯互敬,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大人们暂时忘却了工作和生活上的烦心事,而我和姐姐、弟弟则在嬉笑中已然将节后月考的压力抛到了九霄云外……现在家里的条件好了,生活富裕了,中秋满桌的菜肴也难有什么特别的新花样,但每年总会有一种味道在舌尖生香,在心头留味,深深地印在记忆里,永远不会淡去!前年是汤鲜味美的龙袍蟹黄汤包,去年是香气扑鼻的东沟老鹅,今年是黄多肉嫩的高淳固城湖大闸蟹。

晚饭后,圆月已跃然半空,奶奶又为我们端上来切好的月饼,共有三种:广式豆沙月饼、苏式五仁月饼和六合瓜埠赖月。虽然满肚子的美味菜肴还未消化,但我仍迫不及待地拿起了叉子。第一块是苏式五仁,轻轻地一口咬下去,立刻满嘴五仁的清香,舌齿间到处是一层层酥脆的饼皮……;第二块是广式豆沙,饼皮只有软软的一层,吃在嘴里很快就和绵软的豆沙馅融在了一起,舌尖上感觉到的是豆沙馅的香甜和细腻……;第三块是赖月,它比一般的月饼要大很多,有一股清香扑鼻,吃起来也是酥甜可口,舌尖上留有芝麻的余香……。

舌尖上的中秋,不仅仅是美食的味道,更是一份美满团圆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舌尖上的春天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但这时,有一个人对这些美丽的景物不感兴趣,那人就是我。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喜欢这些美景?听了我的答案,你一定会哈哈大笑,说:“你这一个瘦子还是吃货?”可别笑,听我说说你才知道。

一到田地里,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荠菜的身影:啊,荠菜,你怎么来了?像碧绿的翡翠似的,只见荠菜大步朝我走来,我连忙抓住它,说:“荠菜,快变成饺子,让我尝尝。”但回到现实后,才发现我在做白日梦。谁说不是舌尖上的春天呢?

某个晚上,梦见我来到了草莓基地里,眼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草莓山”,真像一座宝石堆成的山。我跳进里面,大吃特吃起来,满嘴全是草莓的香,草莓的甜。这时,一个草莓翘着脑袋:“放心吃吧,我们生产得可快了。”做这样的梦,难道不是证明了我最爱的是舌尖上的春天吗?

下午去李明阳家楼顶的沙坑玩,眼前满是美味的马齿苋,我又开始发呆了:眼前,一群马齿苋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像一只只小白兔似的。它们看了看口水直下三千尺的我,说:“我们做一盘凉拌的马齿苋吧。”我正享受着美味的马齿苋时,被一股凉风吹回了现实。不过,此时此地发这样的呆,不就是证明了这是舌尖上的春天吗?

又一次,我太困了,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我梦见了许多灰灰菜在水里游泳,像一条条鱼。我对它们说:“灰灰菜,你们给我留一只啊!”灰灰菜愣了一下,道:“没问题,等你把辣椒面和孜然粉拿过来再说。”便游走了。当我想着吃香喷喷的灰灰菜时,就醒来了,嘴角还留着口水呢!这难道不是证明了春天在舌尖上吗?

还有一次,我跑得气喘吁吁,躺在了床上。迷迷糊糊间大巢菜像鸟儿似的飞了下来。我喜出望外,对它说:“大巢菜,给我一些好吃的吧。”大巢菜说:“可以呀。”于是它给了我不少芽,不愧有救荒野豌豆的美名呀。这时,我的美梦又被妈妈吵醒了。不过,这再次证明了这是舌尖上的春天。

看吧,比起美景来,我更加喜欢美味。这就是舌尖上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舌尖上的家乡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香不香,家乡味。——题记

我的家乡在陕西,那儿的历史古迹繁多:有举世无双的秦始皇兵马俑,有历史悠久的大雁塔,有古色古香的小雁塔……还有那优美的自然风景,巍峨的秦岭,险峻的华山。那儿更是美食的家乡。

提起美食,首先大家想到的是美味的羊肉泡馍,酸辣的凉皮……但我最喜欢吃的,却是并不出名的美食——甑糕。“甑”在字典里读“zènɡ”,但在我的家乡却读“jìnɡ”。甑糕,是用红枣和糯米为主要原料,在锅里蒸出来的。“甑糕,甑糕,卖甑糕了!”一阵悠长的叫卖声传入我的耳边。我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揣上零用钱,飞奔出去。只见长长的队伍映入眼帘。我焦急地排在队伍里,生怕到我时就没有了。终于轮到我了。师傅用专用的铲刀将一份甑糕娴熟地铲到盒子里。只见枣泥和糯米交融,红白相映,色泽鲜润,好像琥珀一样,诱人食欲。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口送入口中,暖暖地,软,糯,甜,顿入人心,美味十足。

还有一种我喜欢的美食,也是我们家乡出名的美食——肉夹馍。热气腾腾、酥脆香嫩的饼馍,加上惹人垂涎三尺的卤肉,瘦肉肉色红嫩,肥肉肉色润白,肉嫩多汁。饼馍,加上肉,再加入少许肉汤,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吃。告诉你一个秘密,一定要吃有肥有瘦的,才香呢。

欢迎到我家乡来,欣赏美景,品味美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126 字

+ 加入清单

很欣喜,能在新年到来之际看到一部原汁原味儿的中国风记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原汁原味的“舌尖体”,以美食为承载,以新年作为一个符号,去讲述中国人年节时下的美食、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影片用温暖的镜头记录着繁复的制作流程和漂流各地的游子们漫漫回乡路,那些美味的食物、菜品都代表着美好的象征,那些对团圆的期盼、对家人的思念、对新年的希望和愿景……都在这部娓娓道来的《舌尖上的新年》里。

以前的“舌尖”讲美食,通过镜头的记录,带着你去体味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八大菜系、民间小吃、街头蜜饯,美食中又蕴含着华夏儿女为人处世的事故哲学。而这一部《舌尖上的新年》,则是用美食品尝日日冲淡的年味儿。许多儿时对于新年的美好向往都随着镜头的远近摇移慢慢浮现出来。当大都市里日渐被洋节日侵占的时候,乡野民间却还保存着年节时祭天祭地送灶王爷的习俗。

你是否还记得,那首小时候一直传唱的年俗儿歌,“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每当细细读起来这首有趣的民谣,心里都是对过年的怀念和回忆。小时候的我们,过年就是最大的欢乐。可以买到过年的新衣,走亲访友,吃不完的瓜子、糖果,还有很多长辈们给的“嘎嘣响”的崭新的压岁钱。那时候的年味儿之于我们,就是过年整的枣花糕、大花卷、饺子就着腊八蒜,还有一根根的吊在屋檐子前的风干腊肠。或许,那些90年代的记忆已经永远的成为了过去,可是《舌尖上的新年》还是那么恰巧的戳中了泪点。那些父辈的人们,就仿佛被时光停驻了一般,他们依然坚守着流传几千年的年俗,心中便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或许,有这样感慨的人不在少数。生活在都市的我们被一个个精心包装的洋节日迷得团团转的时候,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春节,却在年年的“越来越没年味儿”中渐渐失去了欢乐。以前,老辈儿的人讲,过完了大正月,这个年才算完。可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就连个正月十五都过不到就要紧锣密鼓的回来上班,如何还有“闹花灯”的闲暇和心境呢?有时候想,对于春节最大的保护,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尊重,让我们有闲暇也有心情去扮靓我们民族的节日。

当然,感慨是个人的。影片本身还是很欢乐的。看完电影后,很多人聚在一起讨论《舌尖上的新年》是适合吃饱了看,还是饿着肚子去看?有人说,得吃饱了看,不然看半路就饿不行,怕根本坚持不住;也有人说,还是饿着看吧,不然吃饱了看完还得吃,太长肉了。反正我是饿肚子去看的,一个字,馋啊~人还在电影院,心早已飞在了春节奔驰的火车上,期盼着一年一次的大团圆和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舌尖上的美味作文600字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头村边的风味小吃可以说举不胜举。而在这么多的小吃中,我更爱的还是家门口那香喷喷的刀削面。

刀削面又宽又薄,一片片面条横七竖八地躺在卤红色的汤汁里洗着热水澡,闪亮闪亮的牛肉点缀着这一碗面。有荤菜必定少不了素菜,再将一小片一小片的香菜散落其间,如同仙女撒下的花瓣。一碗面端上来,我就忍不住上前去闻了闻,一股牛肉和汤汁夹杂在一起的香味扑鼻而来,整个屋子都弥漫着浓浓的香味。

别看这店开得不大,来的客人却是一波接着一波,可见名气不小啊。那味道必然不会差,我夹起几片面,“哗”的一声吸进嘴里,一下子烫到我的舌头,把面全吐了,喝了三口水才好一点,接着我再次轻轻地夹起几片面,慢慢放入嘴中,再加一勺汤和一片牛肉,细细品尝着,味儿可真是名不虚传,不仅有汤的浓香味,牛肉的醇香味,还有香菜的清香味,几种味加在一起,真让人垂涎三尺。

刀削面不仅看相好,味道好,而且制作方法独特——刀削。搓面团时,必须揉匀,柔软,揉到表面光滑为止。下锅时,必须左手托着面团,右手持着特制的弧形削刀,一刀一刀削进锅中,最后再加上牛肉,香菜等配料,就可以上桌了。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垂涎三尺了吧,那就赶紧去尝尝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舌尖上的记忆作文700字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各种爱好中,“吃”是一大爱好,喜欢搜罗各种美食,即使搜到一幅“美食图”也是乐的。对于“吃”的记忆也是敏锐的。放假了,有时间会回到以前常去的“美食店”或小学门口去找寻记忆里的味道。尝的是味道,品的是时光。

小的时候还是更喜欢咸的味道。让我垂涎的是小学门口一位大叔卖的鸡蛋卷饼。那饼煎得焦黄焦黄,里面裹点蔬菜加点火腿,再一卷起,撒上葱花,滴上香油。不管怎么看,都令人口水直流。再配上下午放学的悠闲时光,绝对的幸福。背着书包,手拿金黄可物。一边吃一边悠回家。烦恼、忧愁就这样一跳一跳的撒在路上。还有,卖臭豆腐的,虽然家长一再告诫不卫生,但一看见它们,那些叮嘱就化成了耳边的风。卖臭豆腐的是个老奶奶,真是十分慈祥。对小孩子很和气,卖的臭豆腐也质量上乘,炸得外焦里嫩,五毛钱三片。买一碗五毛的足够了,拌上辣椒。这一碗快乐就是我的了。哗……这样想还有好多,卖炒粉的、卖豆皮饭的、拌菜……全部一下子在头脑中复活起来了。真想一一找他们来叙叙旧,可它们太调皮了,谁也不肯出来见我一面。一定是它们以为我忘了,所以他们不肯来见我了。

记忆里“甜的味道”也不少。

一到夏天,门口就有一个蹬着三轮车卖冰淇淋的小伙子。价格也是极为便宜的,五毛一杯。他有一个白色大箱子,一打开盖子里面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冰淇淋,不同的颜色是不同的味道。小孩子喜欢什么色,他就用圆勺子在那一块刮几下,一个好看的大圆球就出来了。在炎炎夏日下,端着一杯小圆球躲着太阳,是别有一种乐趣的。秋天与冬天,门口会有卖烤煎饼与小蛋糕,这个看上去高级一些,所以是一块钱一袋。小蛋糕小小的,胖胖的,装在袋子里鼓鼓的一满袋,满足感迅速将心充满,一口一个,十分爽呀。偶尔也会买一两支棉花糖,白白的围满竹签一群,像精灵飞速旋转留下的轨迹。只是吃的时候有点麻烦,总是一脸的糖,黏黏的回家。快乐被我黏在脸上,招摇过市,妖魔鬼怪绝不敢靠近的。有这些吃的,当然也少不了各色糖,圆球大粒泡泡糖,狗骨头糖,石头糖,大支黑色的糖……全围着我手拉手的转呀转。

慢慢地,我长大了,而这些卖各类小吃的大部分也消失了。有的被城管队的大叔吓走了;有的嫌小本经营,没什么赚头吧;还有几家残存的也多偷工减料,失去了昔日的美味。我只能在记忆中来回味这甜美的味道了,也追忆着那快乐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舌尖上的中国年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在响彻天空的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春,一个生机勃勃的字眼,春节,一个饱含诗意的的名字,但在我这个“吃货”眼中,便是舌尖上的一块肥肉。

听说外婆外公正在做团子,我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闲人,也是该露露手了,便赶过去帮忙。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了,随手抓一个粉团,学着外公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像变魔术一样捏了一个尖尖的顶,馅就老老实实地“躺”在了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团子上会出现“皱纹”。我开始“加工”了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了一个洞。我把团子扔给外婆,想让外婆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了我,“刚刚某人还说…”我的脸瞬间涨的像滴出血来,一把抓过团子,道:“看好了,我会!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脸色的却是青一块白一块!” 哥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外婆的样,把团子放在水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团子响当当地诞生了!我的向爸爸看去,他却站在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

“撮的好我我就捏的好,捏的好我就填的好,填的好我就做的好…”带着丝丝春意的风灌入屋内,伴着小曲,在小屋里来回的回荡。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吴大师的手下,白白嫩嫩的团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成了我“吴氏的创意米团组!”

“蒸团子咯!”一声大喝,笼子来了,我们把团子一个个放进去,白嫩嫩的团子便一个挨一个挤在了笼里。

盼着,盼着,“新出炉的团子来咯!”众所期盼的声音终于到来,一笼冒着白烟的团子出现在众人面前。我抓起一根筷,给团子“化妆”,点红。几分钟后,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魔爪伸向笼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了这么多时辰,就坐等这一刻了,一手一个,吞了下去,两个都不够塞牙缝,便捅了捅老姐:“看!灰机!”趁姐姐的目光在天空中飘荡,我抓住机会,,夺过她的萝卜丝团子,迅速往嘴里一送,滑溜溜的进了我的肚子,等老姐发现手一空,我便兜着两个团子逃之夭夭。

外婆家的蒸团沁人心脾,香香浓浓,软软粘粘,有种清香直达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环绕在舌尖上,更有种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舌尖上的美食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那一道道让全家大饱眼福,满足口腹之欲的美食都出自于妈妈的巧手,每个来家里作客的人对于餐桌上的美食也都垂涎三尺!其实,美食之所以会美,最重要的还是注入每道美食中的情感。在此,我不得不感谢我亲爱的妈妈让我品尝到舌尖上的美食、舌尖上的爱。

我最爱的美食,非“饺子”莫属,我享受着它在我舌间上舞动的感觉;吃饺子就像跳舞一样必须配合着旋律,如果心急想一口气吃掉,它就会烫你的嘴,就无法好好感受它的内馅;如果发挥耐心,配合着它的脚步,那么,就能尽情的享受这优美的节奏;那嫩嫩的、滑滑的感觉油然而生,让我不忍心把美味多汁的饺子往肚里吞,只想让它在口中慢慢回味,细细品尝,嘴角不自觉微微上扬。

有一回,我感冒了,吃甚么都没胃口,正好那天妈妈外出,我躺在床上等待她回来。忙了一整天的妈妈一回来便到厨房煮我最爱吃的料理,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饺端了上来,只见饺子里加了鸡蛋,金黄的蛋黄与白嫩嫩的饺子皮,看起来格外耀眼,煞是好吃。我品尝着,内心暖暖的,汤里有淡淡的清甜,有鸡蛋的美味,还有深深的母爱,那碗充满母爱的汤饺,令我至今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舌尖上的味道作文900字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葱、姜、蒜,快点,快点”“来喽”,伯娘和妈妈在厨房忙活了一阵,一大家子那香喷喷的年夜饭就做出来了。小巧透明的饺子在蒸笼中散发出诱人的肉香味,让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品尝。

吃饺子,是我们的传统。那馅儿,有白菜肉馅、牛肉馅、羊肉馅……肉必须是五花肉,加点蛋清,加入面粉,和上切细的姜末、蒜末,撒一点盐,和好的饺子皮,皮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将馅料放入饺皮中,包好,放入高汤中煮。而饺子上面的褶子是最讲究的,九个,不能多也不能少,因为中国人讲究九九归一。而用高汤煮的汤饺,轻轻一咬,汤汁的香味便在口腔中溢开,再去细细一嚼,白菜的清甜,与肉的滑嫩融合在一起,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

当然中国的饮食并不止这些,在中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中,一道小小的菜肴便需要十几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如“茄鲞”先把摘下来的茄子刨了皮,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干,各色果子,都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在瓷罐子里封严,吃时,用炒好的鸡爪子一拌就行了。这小小的一道菜便需要十来只鸡,从这便可看出中国饮食的悠久。

而中国饮食一样如历史般的悠久,有复杂的,也有简单的:重庆的火锅,又叫暖锅,在战国时便兴起,只是后来在各种菜肴多了起来,才减少吃火锅。火锅又分为红汤与清汤,红汤由重庆的朝天椒、先锋的麻椒为主料,以五香料为辅料,所炒制成的,表面是一层红通通的麻油,往桌子上一放,你便可以闻到麻椒的香味,嘴便会不断分泌口水。清汤又分别有几种,但大多时候是以红汤为主。重庆人不仅喜欢冬天吃火锅,夏天也喜欢。重庆虽然有许多家火锅店,但老牌子也只有那几家,他们祖祖辈辈的手艺,祖先传下来的方子。每一次,都得提前订位子,还得早去。一家好的火锅店,不仅得看汤锅,还得看调味料。好的调味料是先将姜末、蒜末放入碟中,盐、味精各放一点……麻油或者香油一小勺,再用热油一浇,香味使人垂涎欲滴。将烫好的肉沾上调料,放入口中,麻椒的味道,便在口中散开。先是一阵麻,后是一阵辣,其中还伴有香油的香味,下了肚,你可以感受到如重庆人的火辣热情,但红汤的火锅最好别放叶子菜,叶子菜吸油,一入口,就是满嘴的油。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中国美食的根本。没有它们就没有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六年级议论文: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当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扬,我们骄傲,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在祖国的怀抱中成长,可大家为祖国担忧过吗?

我曾经看过一则公益广告中的警示语:一年中全国人民浪费的食物可供全球两亿人吃一年!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可耕地面积不到世界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更有13亿人口,偏远地区不知有多少饥肠辘辘的人。 日常生活中最浪费的就餐方式要数吃自助餐了!大家为了把本钱给吃回来,不顾个人的饮食量,就餐时大多人会大吃特吃:有的肚子胀得像个皮球,可仍硬撑着把食物塞进到嘴里,有的看到好吃的吃不下了还继续不停往桌上拿,一副不吃回本誓不罢休的架势,有的实在吃不下,丢下一堆食物走了。其实,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是间接的浪费。 有一次,我和妈妈请一位阿姨出去吃饭,妈妈为了表示对阿姨的欢迎点了许多菜。就餐完毕,我示意妈妈:“妈妈,剩下的菜我们打包带走吧!”一向节俭的妈妈看了看阿姨说“这点菜我们就不要了!”。桌上五花八门的剩菜,深深刺着着我的眼!

《悯农》是人人皆能吟诵的诗句,粮食是农民伯伯汗水的结晶,可又有多少人爱护粮食呢?! 记得有一次,我见爷爷将我掉在地下的面包拾起来,吹吹上面的灰尘,就一股脑吃了。我赶忙上前对爷爷囔到:“不能吃,吃了会生病的!不讲卫生不是好爷爷!”爷爷笑咪咪的摸着我的头说:“爷爷身体棒,不要紧,虽然我们现在是不愁吃不愁穿,可依然要爱惜粮食,那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呀!”听着爷爷的话,想想刚刚被吃掉的面包,我的眼睛模糊了! 我想起学过的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在漫漫长征途中,负责殿后的战士没粮食了,连野菜和树皮都寻不到,不知多少人因饥饿昏厥甚至死亡,彭德怀见到如此情形,含泪将自己心爱的坐骑——“大黑骡子”杀掉给战士们充饥,使大家及时补充体力,顺利度过草地。大家在浪费的时候可曾想过死去的革命先烈,心里就不会愧疚吗?

现在有一种“光盘”活动,正是提倡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爱惜粮食,从我做起!我参加了,快点加入我们一起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舌尖上的幸福

全文共 1084 字

+ 加入清单

幸福时遭遇挫折后得到的丝丝安慰,幸福是生病之后句句温暖人心的话语,幸福是经过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幸福是……其实幸福并不平凡,但却是在平凡中体验到的,那种甜甜蜜蜜的感觉。

几年前的那天,我无力地躺在床上休息,因为得了流感,使我头重脚轻,站起来总有一种要倒的感觉,所以,只能躺着。我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好想出门打着伞在雨中漫步。这是,妈妈走了过来,喊我起来吃药。我吃力地从床上坐起。药刚塞进嘴里,随着药的融化,一阵苦涩在我舌头上“荡漾”开来。我不禁连着多喝了几口水,苦涩才有所缓解。妈妈走了,我重重地倒在床上,望向窗外,正有两只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嘲笑我说“谁让你生病的!”伴着苦涩,我眼眶红了。我一直在心底质问我自己是不是妈妈亲生的,她为什么不爱我了,要喂我吃着这么苦的药……正想着,妈妈又进来了,肯定又是来送药的。我强忍住泪水,坐起,头也没抬的将那药丸塞进嘴里,躺回床上,做好了继续与“苦神”做斗争的准备。可是,令我诧异的是,我嘴里的不是药丸,而是糖!糖慢慢的化掉,化开了苦涩,化开了我心中的质问。我的眼眶又湿润了。

原来,妈妈知道药很苦所以等我吃完药后,又折回去,去拿糖。我又哭了,这一次,不是因为药太苦。妈妈不爱我了,而是我为妈妈对我做的事情感到激动,为我刚才对母亲的不理解感到内疚。糖化了,甜融化了药的苦,融化了隔膜,流进了我的心中。这时,我又望向窗外。窗外的雨早已停了,太阳出来了!太阳照进屋子,真暖和!

其实,幸福就隐藏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里,不必用言语表达,就可令人体会到幸福,那甜甜的味道。

从小到大,我每天最大的幸福就是放学回家后,坐在饭桌前和爸爸妈妈一块儿吃上一顿简单营养、香喷喷热乎乎的饭菜。一边吃着饭、一边一家人随意地聊着,温馨宁和地得像一场梦,谁忍心打断它呢?对我来说,此时,饭菜里流淌的是爱与幸福,这饭菜不仅温暖着我的胃,也把我的心焐得热乎乎的。

共进晚饭,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对于感性的人来讲,就是幸福的时刻,浓浓的亲情和饭菜的热气萦绕在一起。记得我的爸爸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去县城买书。带着一大摞书回来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而我的爷爷奶奶却还在守着一桌子饭菜,等着儿子回来吃饭。我爸爸在回忆时深情地讲道:其实那天的饭菜很简单,一盘子黄豆芽而已,最常见不过的吃食。可那样一个普通而美好的夜晚,却永远留在了他的记忆中。

是啊!一家人坐下来和和美美地吃顿外援,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是实实在在的。手捧一碗饭,一边细细地咀嚼,一边聊着在学校里碰上的形形色色的事儿,既填饱了肚子,又将心中盛上了幸福,满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舌尖上的年味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过年,家家都会做上几道本地的年俗小吃来解馋,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送灶粑粑”。

“送灶粑粑”原是祭祀灶神的,为保佑新的一年粮食丰收,一家平安。随着人们精神文明的进步,大家已不再相信有神的存在,“送灶粑粑”也就变成了一道特色年俗小吃,不再作为祭祀的供品。

我奶奶做的“送灶粑粑”犹为讲究,先是将事先洗净的黄芯菜和豆干切成碎末,与肉泥和各种调味料一起蒸熟后拿出,晾凉做成馅,放在一旁备用;然后把灿米与糯米按7:3的比例混合,洗净后晾干,磨成米粉;再把米粉加热水和制成面团,分剂后,把面团摊开,将准备好的馅放入中间包起来,一个“送灶粑粑”就做成了。将“送灶粑粑”放入锅内小火煎熟,贴锅的一面色泽金黄,脆而不焦,酥香味美;不贴锅的一面光滑油润,软而不黏。

我奶奶做的“送灶粑粑”的味道独具一格,黄芯菜、豆干与肉的搭配使其没有了肉的油腻,而肉中又包含了豆干的豆香和黄芯菜的清爽,轻轻咬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送灶粑粑”是我奶奶拿手的年俗小吃,也是我的最爱。我每年回老家不仅是为了见奶奶一面,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舌尖上的年味——“送灶粑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打开电脑,看了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我看了第一集,叫做《自然的馈赠》,看完以后,令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我一开始猜想,这不会是介绍一些山珍海味的纪录片吧,结果真是如此。我对于那些美味佳肴并不感兴趣,但我却完完整整的把这集纪录片给看完了,原因在于我看到了美味佳肴背后农民们付出的艰辛,那些镜头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

片子开头介绍的是山茸,这是一种野生菌,实在很稀少,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每天早上凌晨三点就要起床走山路,找山茸,在挖山茸的时候不能破坏山茸的根,小心翼翼地将山茸取出,之后还要将土填上,让珍贵的山茸再度生长。那个小女孩说:“必须凌晨三点就起来去找山茸,现在是雨季,山茸长比较好,特别多人去挖,晚了就都被别人抢光了。”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艰苦的农民,据说在市场上一份碳烤山茸能卖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当你拿起菜单,一挥手,财大气粗的喊道:“把最贵的都给我点上。”有没有想过美味背后是农民们起早贪黑的工作。当你要走时看到桌上还有剩菜时,你是否想过这都是农民们每一滴汗水换来的成果。当你在酒店里暴殄天物时,你是否理解农民找不到山茸时那份绝望的心情。你们无视的剩菜是农民们视如珍宝的食品,你们视如珍宝的金钱让农民们视如粪土。浪费是可耻的,浪费农民们辛勤的汗水更为可耻,更为可耻的是浪费大自然的馈赠。别人在电视上看到这些美食或许仅仅只是欣赏,而每个农民看到自己家乡的产物被播出来,那就不仅仅是一种欣赏,更多的是自豪,这绝不亚于汪曾祺面对别人说起自己故乡的鸭蛋,因为纪录片记述的是他们的辛苦,是他们不畏艰辛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是美味佳肴,更是中国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舌尖上的荆门作文

全文共 1245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物对人们十分重要。古往今来,美食以“色、香、味”俱全著称,风味多样。我的家乡——荆门,北通京豫,南达湖广,东瞰吴越,西带川秦,素有“荆楚门户”之称,在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美食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是对生活独特色的品味。

如果你来过荆门,正赶上盛夏时节,就铁定吃过荆门的“米茶”。米茶最好在夏天食用,俗称“区米茶”“炒米茶”。做法十分简单、方便。先把大米放到锅里用大火炒制,然后用水洗干净后,滤去水份,再用锅放水煮直至大米开花便可以吃了。米茶汤色淡黄,香气浓郁,滋味微甜而不淡,略涩而不苦口,可以代替米饭做为主食食用。夏天热时,回到家中,喝一口冰米茶,顿时神清气爽,十分爽口。米茶至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关于米茶,还有一个传说呢!据说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朱佑杬封为兴王,他的妃子蒋氏身怀六甲,吃什么都没味口。兴王十分焦急,又无可奈何。一厨师急中生智,从家里端来平民食用的米茶,蒋氏果然食欲大振。兴王顿时龙颜大悦。从此,米茶便从民间传入宫廷。

说起米茶,又不得不谈起家乡的蟠龙菜了。蟠龙菜是钟祥的特色佳肴,俗称剁菜、卷切,是我国的“皇菜”。蟠龙菜造型优美,油而不腻,这道传统佳肴背后还有一段历史呢!相传明武宗朱厚熜进京继承皇位时,郢中名厨用瘦猪肉和鲜鱼剁肉馅,拌入肥肉丝条,加上淀粉、鸡蛋清、葱姜末,食盐等拌成馅料,裹熟鸡蛋皮之后做成扁卷筒形,放置蒸笼内蒸熟,然后再把它切片,摆成龙形,回笼蒸热,便可以吃。朱厚熜吃了赞不绝口,蟠龙菜便由此成“御菜”。吃蟠龙菜大多在秋冬时节,一般人家自己便会做。每当过年时,一家人围在桌前,吃着热腾腾地蟠龙菜,真是别有一番其乐融融的景象。

再说八角的雪枣吧!雪枣并不是一种枣子,它外皮白如玉,无杂质,肉瓤银丝满腹。吃起来入口即化,清甜爽口。八角雪枣是荆门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在冬天食用。这道传统食品已延续了四百多年了,它的食材主要有黄豆、麻油、石膏粉及白糖。它裹以酥衣,色白如玉,雪亮晶莹,外形如枣,内似银丝镂空,为男女老少喜爱之品。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贵为瑰宝。饮食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素有“烹饪王国”“美食王国”之称。舌尖上的中国风味多样、用料精细、刀工精巧、火侯独到、技法各异、五味调和、讲究情趣、食医结合,这些为中国美食的八大特点。中国饮食文化还有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看似乎简单,但在餐桌上,却有挑、拨、夹、拌、扒等的功能。许多欧美人看见东方人使用筷子,叹为观止。荆门的美食,可以说是十分特别的。荆门人主要讲究情趣与外表,如此次介绍的蟠龙菜、外表似龙,不仅勾画出了华夏子民身为龙凤之子的形象,也让人联想到龙凤生辉的壮丽景象和祈求太平的美好心愿。

舌尖中国,美食荆门。各种食物流传至今,蕴含了古人的智慧与现代人追求美的执念。北京“驴打滚”天津“狗不理”、山西面食、山东煎饼、四川担担面、武汉热干面……它们以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制作、绝美的味道,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文化增添了无限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舌尖上的美食优秀作文400字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腹地,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这里有许多驰名中外的“舌尖上的美食”。

兴化最好吃的美食莫过于兴化鱼圆了。它的原料是草鱼,因为用草鱼做出来的鱼圆外型圆滑饱满,极富韧性。兴化鱼圆和溱潼鱼圆不同的是:溱潼鱼圆的制作方法是油汆,因此会有厚厚的一层皮,吃起来外酥里软。而兴化鱼圆采用的方法是水汆,煮熟后肉色雪白,吃起来鲜嫩爽口,油而不腻,就像鱼豆腐一样。

记得有一次,我也尝试制作了一下兴化鱼圆。我先将准备好的草鱼刮掉鱼鳞,然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去掉了鱼皮,再将鱼肉切成块,用绞肉机把鱼肉绞成泥状,加上葱姜汁和适量的食盐,再用力搅拌,捏成一个个小球。最后,我将它们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放到凉水中,此时,一个个鱼圆都浮在水面。待完全做好后煮上十来分钟,渐渐地,鱼丸的香味就从锅里慢慢飘逸出来。我将煮熟的鱼圆盛在碗里,轻轻咬上一小口,那鱼香味顿时在唇齿间散开,一番成就感涌上心头,那种感觉令我至今难忘。

我的家乡不仅有美味的鱼圆,还有香喷喷的兴化熏烧。将切成块的肉类用各种秘制调料在大口锅里煮熟,看起来油光喷香,吃起来酥软可口,别是一番风味。

听完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垂涎三尺了呢?那就请你来我的家乡兴化吧,我请你尝一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051 字

+ 加入清单

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观后感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有一个不太悦耳的说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没有对现实的观照,或者只关注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却无视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不管是穿越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舌尖上的味道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据科学家讲,人的舌头能辨别味道的原因全在于味蕾。因为有了味蕾这个“感受器”我们才可以尝尽酸甜苦辣。

舌尖可以品尝甜美的食品,可以尝尽多种味道。那又不何妨说我们可以用舌尖来品尝出生活的味道呢?

最近,我学着用不同的镜头拍下了不同的照片,同时把这些照片拼凑成一个心形的图案粘贴在了客厅的墙面上。望眼一看,看着这些点滴,那是多么一幅朴实,温馨的画面啊!简单却不失色彩。

镜头一

这是晚间吃饭时拍下的照片,因为这幅照片的背后让我尝到了幸福的味道。

我尝试着自己下厨做自己喜欢吃的麻辣土豆丝,刚开始蛮顺利,自己还沾沾自喜,心想着:一会一定要大显一下我的厨艺,让餐桌上的爸妈“垂涎欲滴”。可是由于我的太过骄傲,醋放多了,辣椒放少了,盐放多了。一盘好好的菜毁在了我的手里。可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食欲。为此,妈妈还特意吃了好多,以此支持我。我们一家三口就这样你我互相给对方夹菜,以这样的方式解决了这盘菜。虽然,舌尖上的味道是咸的,是酸的,是淡的。可是我们却尝出了幸福,理解和宽容的味道。而我们用相机捕捉到了此镜头,我们舌尖上品尝到了爱。

镜头二

这是我们是“豪华套餐”时拍下的照片。午饭时间到了,老爸喊开饭了,我和妈妈兴致勃勃地走到餐桌前,准备享受美宴。结果,爸爸端上来的只有咸菜和窝头。我刚想要反驳,他却来了句:“请享受吧!”这更激怒了我,好不容易周末放个假轻松轻松,满足一下我的肚子。可是却要我吃次饭。爸爸说:“我小时候就是吃这长大的,今天就是让你体验一下我当时的生活。再者,谁家一天天的每天吃鱼虾啊?你这个小公主,不能老把你供着。”结果我一尝,那味道还不错。

这顿饭让我尝到了生活的来之不易,我尝到了珍惜与感恩。

这两个镜头对我来说是最珍贵的。虽然它发生在餐桌上,但是两者我都尝到了不同的味道,也明白了不同的人生感悟。

我们在舌尖上尝到的不仅仅是酸甜苦辣这些普通,平凡的调味品。我们还可以尝到不同的生活情感,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朋友间深厚的情谊此多种味道。

舌尖上的一丝味道,悟出不同的感悟,领会不同的意味。这种味道—我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舌尖上的家常菜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我妈妈做的椒盐排骨可谓是“飘香十里”。

做好的椒盐排骨呈金黄色,椒盐随意的撒在排骨上,看上去就让人充满食欲。再加上排骨炸出来的香味,定能让人垂涎三尺。

妈妈对我说,椒盐排骨是一道家常菜,吃起来很香,但是做起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剁好的排骨要先用清水洗净,去血丝,再放到开水里过一遍。之后腌制二十分钟。接着,腌好的排骨裹上一层淀粉,然后就可以下油锅炸了。炸好后,撒上椒盐,这道香气四溢的椒盐排骨就做好了。

刚开始我不明白排骨为什么要裹上淀粉再炸。妈妈说:“排骨裹上淀粉后再炸,可以使排骨颜色变好看,吃起来脆脆的。这道菜,淀粉也是必不可少的配料哦。”

我总是喜欢在排骨表面撒上一层薄薄的椒盐,再咬上一大口,排骨咬下去的第一口是脆的,第二口是嫩的,我再慢慢细细品味。有时,我左手拿着一块排骨,右手拿着一块排骨,手里还没吃完,眼睛却一直盯着盘子里的,生怕被别人抢光了。爸爸还笑我是爱啃骨头的小狗。

看了我的介绍,你一定流下了口水,那就试着做一做这道菜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舌尖上的故事初中作文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滚滚长江,流经美丽富饶的武汉。坐落于长江中游的武汉,不仅有各种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还有各色令人垂涎的特色美食。

与其说是特色美食,不如说是特色小吃。俗话说得好,早餐要吃好。武汉的特色小吃基本都是早餐。虽然没有精致的看像,却别有一番风味。

“热干面”这个词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是的,热干面在武汉特色小吃当中高居榜首。它的做法既不同于凉面,也不同于汤面。而是把一种特定的面条先用沸水煮透,再用冷油放凉,然后放上榨菜、花生、肉丝等配菜,最后淋上一勺芝麻酱,一种浓浓的香味便开始在房间里蔓延。口感筋道、爽滑的面条,中和了芝麻酱的油腻,真不愧是武汉特色小吃里的冠军!

武汉的小吃一般以面食为主,而精武鸭脖使武汉小吃的种类不再单调。是的,现在介绍的是武汉特色小吃里的亚军——精武鸭脖了。精武鸭脖在整个湖北(武汉是湖北的省会)甚至中国都是很有名的。精武鸭脖是用特制的调料和辣酱卤制而成的,成品混合咸、香、麻、辣四种味道,仅能做饭后小食,又能做休闲零食。说到这里,许多人就有疑问了:为什么叫精武鸭脖呢?其实武汉的汉口有条精武路,这条路有点破旧,有点脏乱,但这里却闻名全国。这里就是全国闻名的精武鸭脖子的发源地。精武鸭脖这样美味的开胃小食,有谁能拒绝呢?

油条大家一定都吃过吧!武汉的“油圈”你们知道吗?其实呀,“油圈”也是武汉的一种特色小吃,原名叫“面窝”。和油条算不上“近亲”也算的上是“老乡”了。它们的制作都是油炸,色泽也一样,味道也差不多。可毕竟也有不少差距。比如油条是一个长条,而面窝是一个空心圆,油条是米粉做的,面窝是淀粉做的,油条内部较松散,面窝内部较紧致,还比油条增添了一份淡淡的葱油味儿味道清淡,朴实。一碗热干面,两个面窝,一杯豆浆,是武汉人最常见的早餐。

说起早餐,除了热干面和面窝外,还常常有豆皮的身影出现,豆皮是用一张很薄的鸡蛋皮,一碗糯米,和肉丁、榨菜丁、香干丁、和豌豆制作而成,又香又咸,老小皆宜。除此之外,一种用鸡蛋、清水、面粉、香葱做成的米粑粑,也是一顿很美味的早餐呢!

看了这么多,你对武汉的小吃一定有所了解了吧!当然,武汉的小吃远远不止这些。来武汉看看、尝尝吧,我代表武汉人名欢迎你们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