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舌尖上的作文(精品20篇)

新春过年,最回味的就是舌尖上的美味。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与舌尖上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465

作文

465

舌尖上的记忆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迷上了中央台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部纪录片能拍得这样的活色生香,温情脉脉,不得不佩服导演的水平。

《舌尖上的中国》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没有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的只是对食物最朴素细致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而这一切,都使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感召。

在自然的馈赠里,展现的画面是卓玛与妈妈步行进入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里采摘松茸,圣武和茂荣在嘉鱼县用双手挖莲藕,浙江老包挖掘竹笋……他们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采集,捡拾,挖掘,捕捞自然的馈赠,来延续着家庭的命脉,这些劳动人民最本色最真实的生活场景与状态,让人看了亲切又温暖。

时间的味道是记忆的味道,记忆里,飘着父亲烹饪食物的香味。小时候,父亲在我眼里是伟大且多才多艺的。他会种花,会唱戏,会缝纫,会织衣,会享饪。父亲最擅长做大煮干丝和红烧狮子头。大煮干丝,是最最家常的一道菜,细细的干丝,配上青菜,冬笋,胡萝卜,黑木耳,火腿,虾米,用鸡汤煮开,色香味俱全。一家人围着饭桌,开开心心地吃起饭来。入冬后,父亲开始忙着腌制咸肉和咸鱼。临近年末,父亲又忙着蒸馒头,年糕。整个腊月里,飘浮着腊肉香与馒头的甜香。

成年后,我独自去上海工作,在异地他乡,经常怀念家里的食物。自己也经常会做饭,只有一个人孤零零地吃饭,常常食而不香,索然无味。每次回家,都会带上父亲腌制的咸货和他亲手做的肉圆。咸肉烧青菜,红烧肉圆,每一顿朴素的饭菜,我都吃得那么香甜和满足。有了父亲烹饪和制作的食物,再寡淡的日子,也变得富足且有滋有味。

而今,我也身为人母,有了孩子,因为工作忙碌,并不时常下厨房烹饪做饭。所幸有婆婆操持着家中的一日三餐。一家人围着饭桌,吃着可口饭菜,其乐融融。家所呈现的温馨,随着这份舌尖上的记忆,将会一直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离家久了,越来越想念家中的美食。

奶奶是我们那一带有名的厨师,一双巧手能根据四时的食材,让家里的饭菜丰富多彩、色香味俱全。春天吃荠菜水饺,夏天吃糖醋鲤鱼,秋天吃蟹黄豆腐,冬天吃羊糕。这些美食无不让人垂涎欲滴。

我最爱吃的要数荠菜水饺。每年春节过后,天气回暖,奶奶便会到田野里挖荠菜,给家人包水饺。农田里、小路边、土坡上,经常有拎着竹篮、拿着小锹挖荠菜的人。

晴朗的日子,奶奶会早早地来到田野。这时的荠菜还残留着昨夜的露水,绿油油、水灵灵的。奶奶手握小锹,对准荠菜根部,轻轻一铲,便将它铲断。

回到家中,奶奶将篮中的荠菜倒出,抖掉泥土,仔细地拣去杂草,摘去黄叶;然后放到清水中反复清洗;最后用刀将它们剁碎。案板上,鲜绿的荠菜随着刀起刀落的节奏翩翩起舞;咚咚的声响仿佛是正在演奏的一首交响曲;腰系围裙的奶奶俨然就是乐队的指挥。

我家的荠菜水饺里,猪肉是必不可少的主料。猪肉得有肥有瘦,剁成肉糜;葱、姜、蒜等配料也需捣碎,然后与荠菜一起倒入菜盆中;接着打入鸡蛋,淋上色拉油、芝麻油,撒上适量的细盐、味精、胡椒粉;最后用筷子均匀地搅拌。馅料在奶奶灵活的双手搅拌下,红的、白的、绿的,裹上了一层金色的油花,散发出诱人的芳香。

馅料调好后,奶奶从冰箱中拿出饺皮。只见她拿起一张饺皮,放在左手掌心上;右手用小勺挖出一塊桃核大小的馅料,放在饺皮上;再蘸点水弄湿饺皮边缘;最后将饺皮对折,捏成元宝形状。这些动作连贯娴熟,一气呵成。不一会儿,盘子就被一个个水饺排满。

在一旁观看奶奶包饺子的我,忍不住也想一显身手。不过,我包出来的饺子不是“露馅”了,就是“萎靡不振”,全不见奶奶包的饺子的“精神抖擞”。

等奶奶包完饺子,我就迫不及待地催她煮水饺。水饺得等水烧开了才能下锅,然后再用大火把水烧得翻滚。这时,水饺渐渐浮出水面,不过还需再煮七八分钟,才会熟透。煮好的水饺圆润饱满,晶莹剔透。夹上一只,轻轻咬开,里面冒着热气。吃在嘴中,野菜的鲜嫩、猪肉的油润、葱蒜的清香,恰到好处地混合在一起,让你满口生香,百吃不厌。

前几天,我又梦到了家中的美食,梦中的饺子还是那样鲜美诱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汤圆香,各色的汤圆充斥着商场的冰柜。我在其中漫无目的的寻找,又带着遗憾离开。我只是想找回过去记忆中的味道……

每到元宵节,我和母亲都会去上海看望太姥姥。她见我来,立即放下手中的事,跑去厨房为我们包汤圆。

太姥姥把之前磨好的黑洋酥拿出来,团成一个个“黑珍珠”,又团了几个稍小的,单独放在一只小碗里。她又拿出自己亲自磨的面粉,和成如果冻一般的糯米面团。我就像太姥姥的小尾巴,随她进进出出,心里美滋滋的。

一切就绪,太姥姥终于坐下来。她先从糯米团上揪下一小块来,做成碗的样子。再将黑洋酥团紧贴着“碗”边放进去,然后一点点把汤圆封口。如果黒洋酥在放的时候没有贴紧“碗”,让调皮的空气进去,在煮的时候,它们就会撑破皮,让黑洋酥跑进水里。这一切看似并不繁琐,却需要细致入微。在太姥姥做起来,就游刃有余。

我总是坐在她身边,如痴如醉的看着。她的嘴角微微上扬,专注的做着这些工作。在点点光晕下,她的双眼闪着点点光芒,仿佛想要看透一切。

一颗颗汤圆倒进了沸腾的水,在水中翻滚……我来不及等它冷却,就咬上一口,里面的黑洋酥先流了出来,便觉得口舌生津,唇齿飘香。待汤圆端上了桌,我才发现我吃的,是太姥姥为我特制的小汤圆,她又用剩下的面团做成了小巧玲珑的圆子。煮好后倒进米酒,撒上些许桂花,阵阵诱人的香味弥漫这间小小的屋子。

那是我吃过最好的汤圆,那芝麻的清香盘据在我记忆的深处,真愿时光永远等着在那一刻……

太姥姥日渐苍老,如今已是年近一百的老人,我们不忍心让她操劳。再加上,我的课业负担也逐渐加重,能去看望她的时间也寥寥无几。她却总是打电话来,叫我们多去看看,还要为我们包汤圆……

想到这,心里不免有些酸酸的。我走出超市,迎面一阵熟悉的味道传来,我寻着这香气找去,一位老奶奶正推着小车卖汤圆,背影像极了太姥姥。我急忙买了一碗,迫不及待咬上一口。香还是香,糯还是糯,却失去了过去的温情。每到这个时候,每一颗汤圆,都会激起那段回忆,刺痛着心中最柔软的那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舌尖上的“炸弹”作文500字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老师让我们各带一个杯子,上课了,老师拿着一个袋子走进教室。“请杨艺伦同学猜猜我这里面有什么,前提是不能看同学们有什么建议啊?”“尝!”“摸!”……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最后决定,闻!

杨艺伦闻了闻:“怎么那么酸啊?”不过,他立刻改了过来“不,是洗衣粉!”

“那么现在谁愿意尝一下呢?”几十双小手高高举起。“有请候益明!”他走了上来,显得很自豪,这时,老师说了一句:“这是新产品,说不定会中毒,也许会死!”候益明一听,愣住了,顿时,他手脚发软,浑身无力,那痛苦的表情,似乎在说:“天哪,老师想害死我吗?不要啊!”

他闭紧眼睛,吐出了舌头,老师讲那神秘的东西倒进了他的舌头上,我们屏息凝视。“啊!”只见他直奔工具房,打开水龙头灌了又灌。最后,狼狈的坐在座位上,原来是盐。

这时老师开始发材料了,有人猜是味精,有人才是白砂糖……

老师让我们尝尝,有人用手指粘了粘,再舔了舔,有人像敬酒一般一饮而尽,这时,舌尖上的“炸弹”炸开了。我吓了一跳,不过我还是干了下去,哈哈,真美味!我还想要呢!

这节语文课甜甜的、酸酸的、恐怖的、美味的,这样的语文课,以后还会有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舌尖上的美味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有什么好吃的食物让大多数同学在每天下了第四节课后都三步并作两步赶到食堂,只是为了能尽快尝到它,我想这种食物的真面目应该就是“面食界”的芝士意大利面了吧。就算没有品尝过的人,也一定能从那狭小空间中摩肩接踵的同学们脸上兴奋的表情看出来,这位“意面高僧”的味道一定不是盖的。

这一天,我早早来到食堂,放下书包后马不停蹄的去买面,只想赶紧见到那位“脸红害羞的少女”。在度日如年的等待中,我终于等到了她。望向她的脸,上面浮着一层发光金光的芝士,它们极富柔性,就像女孩的头发。在这其中夹杂着一些圆圆的肉粒,像极了阳光少年脸上的代表阳光的小小雀斑。她的脸是粉红的,这其中一定饱含了生命的活力,还有一丝丝的羞涩。

如果你凑近鼻子嗅嗅,你会发现她除了酱汁的香气外,还参合着属于芝士的那份甜,用筷子碰一碰,她就会赖叽叽的缠着你不走了。将芝士与意面混合成那种红里透黄、黄里透白的样子,会让你控制不住自己的口水,想尽快接触到她。这时候你终于忍不了了,决定让嘴巴来欣赏“她的美”,你能清晰的感觉到她在挑逗你的味蕾,接着抚摸你的喉咙,顺着你的脖子,最后进入胃,那感觉比在酷夏中喝杯冰水还要舒服。

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形形色色的食物,但很少有人能注意到那种简易但却能真正让你感到惬意的美食。学校能将意面做到这般极致,双膝都要跪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舌尖上的安徽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安徽的美食可算是数不胜数,不仅外观秀色可餐,口味也是令人回味悠久。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中国人对吃很执着的。古代,在汉朝时,我国就拥有了当时全国最为完备的食物管理系统。唐朝的国都长安已是当时世界文化的中心,为各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便利。如今,中国美食已“走”遍了天下。

说起安徽的美食,最有名的还属“八公山豆腐”和“大救驾”。

八公山豆腐历史悠久。相传,在2000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为求长生不老药,到八公山下用八公山泉水、黄豆和盐卤制作“灵丹妙药”,但“灵丹妙药”没制成,却“瞎猫撞上死耗子”般的发明了豆腐。从此,八公山豆腐便由此得名和流传。

在油锅里炸过的八公山豆腐外脆里嫩,滋味鲜美。元代,郑允端在《豆腐赞》中说道:“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玉食勿与传。”八公山豆腐的制作过程也十分严谨细致。第一步:把豆腐切成4厘米见方的小块。第二步:把豆腐放入冷水锅烧开捞起,晾干水分。第三步:把豆腐放进炒锅烧热(一定要用花生油)烧至五成熟,保持口感。第四步:要把豆腐塑形,在豆腐上涂上一层淀粉糊浆,再次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起,晾干。第五步:锅内留油少许,下葱段、笋片、木耳、虾子、豆腐,加酒、酱油、精盐、鲜汤少许,烧沸即用湿淀粉勾芡,炒和出锅装盘即成。

品尝八公山豆腐也是一门技术。首先,你要欣赏一番,当你感觉你已经垂涎欲滴时,才能开始品尝。但在你吃的时候,也别忘了细细的品味,这样才能做到回味无穷。

大救驾,相传,在公元956年,赵匡胤因打完仗过度疲劳,病倒了,食不思饭不想。这时,便有一个巧手厨师制作了一种精美点心——“大救驾”。才使赵匡胤恢复了胃口。

大救驾的外皮有数道花酥层层叠起,似螺旋状,油炸至金黄。让人看了情不自禁的流口水。

八公山豆腐和大救驾完美的诠释了“无独有偶”,也从侧面表达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食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舌尖上的年味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肯定都过了一个开开心心的年吧。今年春节,我吃了很多好吃的食物,比如说:糖醋鲤鱼,鱼饼,熏鸡,酱油肉,腊肉……但是,我喜欢的还是那色泽红润,鲜美的鸭舌!

我相信很多人都吃过鸭舌,也认识它吧,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也吃了很多鸭舌,这些鸭舌一条就等于一只鸭子的命,听起来虽然感觉有点残忍,但是它至少也为我们做出了一些贡献,所以它也不算白死。看见眼前这盘摆放整整齐齐的鸭舌,我忍不住流出一滴滴口水,紧接着我就夹了一条放在自己的碗里,然后把它蘸了蘸酱油醋,随后,我就张大嘴巴,慢慢地吃,鸭舌的肉有一点点油,非常润滑,鲜美多汁,使人吃的如痴如醉,就好像是在做梦一样。我吃好了,开始吃饭后水果,而我吃的水果是,果脯。

果脯可以说是水果干,它是由桃子、红枣,或其他水果做出来的零食,做果脯的方法是这样子,把水果去核,把水果的皮削掉,然后把它切成一块一块,和蜂蜜等调味料浸泡,搅拌均匀后就可以了,之后再把它晒干,果脯就制作完成了。吃上一口又酸又甜的果脯,含在嘴里就像是在吃糖,让我难以忘记,饭后吃上果脯,就可以用“完美”这两个在来形容,真是太开心了!

春节里,不管到哪里都是离不开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舌尖上的记忆

全文共 1458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周末初冬的晚上,华灯初上,天空中星光闪烁,晚云被灯光星光折射,如笼起的轻烟,朦朦胧胧,使一切变得神秘起来。万达逛完街,走在这样柔和的夜色中,有如入仙境的感觉。

走近小区入口,在门口的右侧,见有几个人围着个火光,叽叽喳喳,随即闻到了煤炭燃过后的特殊香味,“是爆米花”!我马上反应过来,走到跟前,见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正在忙活,没爆上的挨个排着队,于是决定赶紧回家拿米也来爆米花。

等我拿好米过来,还有三个人在候着,老人说,你现在来马上就能轮上了,刚才人多的时候有人要等一个多小时呢。话毕,不再言语,见他左手拉风箱,右手摇着熏得乌黑的装爆米花的圆铁锅,不时用火钳捅捅炉子让火更旺些。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在大家焦急的期盼中,老人终于用一种高深莫测的表情看了看仪表说“好了”,接着就直起身,支起一个用到处都是小孔的油桶做成的接爆米花的筒子。惶恐中,只听“嘣”的一声爆响,烟雾弥漫,香喷喷白花花的爆米花出炉了,顿时空气中弥漫着爆米花的诱人香气。

这个爆米花的人还要做米花糖,老人把米花锅换成炒菜锅,放上白沙糖熬上,来回用铲子搅着,等熬成糖稀,倒上米花,麻利地搅拌,然后迅速倒在推车上一个浅木框里,用一根宽木板用力压平,再用刀切片,一块块长方形的米花糖就做好了。

终于轮到我了,老人把我的米装入米花锅里,不紧不慢摇着风箱,这是一个饱经风霜满脸满手黝黑的勤劳者,脸上泛着黑黝黝的亮光,因为长时间的忙碌,嘴唇已干裂,晚饭还没顾得上吃……正想着,老人起身说好了。等到我把米花装入袋后,迫不及待抓上一把滚烫醇香的爆米花放到嘴里,慢慢含化,那香甜的味道很快传遍全身,升腾起一种幸福的满足感。

回家后,激动地把米花送到孩子跟前,让她赶紧尝尝,孩子怪异地看着我,摇摇头,说了句我才不吃这个呢。我悻悻地走出她的房间,90后哪里懂得,我吃的不是爆米花,是对我儿时零食的记忆

那些我孩提的日子,食物奇缺,小小的肚子有无限容量,只是能装的食物实在太少,一日三餐后,更别说零食了,就是有,也不过是煮熟的农产品,如山芋,土豆,黄豆等,就这些也是不常有的,不似现在那五花八门的零食。没有选择的,我喜爱上了爆米花。

爆米花也不常有,只在临近春节时,才会有一位老人拉着装有爆米花锅的架子车到村里来。老人在村头支起爆米花锅时,小伙伴们便飞快地跑回家,然后向大人要一毛或两毛,舀上一碗大米,飞奔到老人身旁,自觉地排起长长的队伍。老人随身带着一个缸子作为计量器具,一毛钱便可爆一缸儿的爆米花。当然可爆的还有蚕豆,黄豆,玉米。因为年关临近,大人也特别大方,由着孩子多爆几锅。年三十晚,母亲还会用米花糖熬稀,做一些米花糖,我因不喜甜食,更爱米花。

米花除了干吃外,也可以冲开水泡着吃,遇热水后米花便变的柔软起来,吃在嘴里糯糯香香的,更有饱感。

后来分田到户后,粮食比原来多起来了,每年吃爆米花的次数也多起来了,每次总能吃个够,这是一种无法言语的痛快。

高中上的是寄宿制学校,晚自习结束后常常肚子饿得惶惶的,又没有多余的钱买零食,一日上街发现街上有爆米花的,于是常常带上大米上街爆米花,带回宿舍当夜宵。因此晚自习结束大家回到宿舍躺在床上集体吃爆米花是一大奇观。高中三年到底吃了多少爆米花已无法统计,但爆米花解了我的饥饿倒是真真确确的。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爆米花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物了。如今,大街上也已很少看到传统爆米花的身影。商店里出售的爆米花,颜色虽然好看,闻着有一股奶油的甜香,吃起来却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是因为一切来得太丰富,来不及品尝和消化?还是一切来得太简单,少了那份等待和憧憬?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纪录片,从饮食的角度启迪人生。大学毕业前就听说这部纪录片风靡网络,但真正驱使我观看的动力是听朋友说“片中几乎一半内容都与云南有关”,身在异乡的我忍不住便决定一饱眼福。

看了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后,我只想到了一句话: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家乡。作为云南人,我有幸从小在美丽的自然风光环绕下长大,在丰富的美食给养中长大,自从高中毕业离家去上海读大学,每年仅有两次回家机会,如今工作 了,离家更远,很可能一年才得回家一次。在许许多多人眼中,云南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那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恐怖的毒枭。我曾因自己来 自云南而自卑,曾嫌弃家乡经济落后。随着我思想逐渐成熟,我为自己对家乡的偏见感到惭愧。我懂得:云南,我的家乡,不应和其他经济发达的省市拼GDP,受 限于地理环境和国家宏观部署,它永远不可能成为经济强省。也正因为这样,它才能较好地保存其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风,而这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看到片 中找松茸的卓玛,我想到了终生在农村耕作的爷爷奶奶,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的今天。无论我走到何处,最开心的是看到别人知道我是云南人时诧异的表情,“怎么可能,你普通话说得那么好;你的英语说得那么好;你居然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来……”没错,我是云南人,我离开家乡不是嫌弃它落后,而是那里的生活 过于安逸,年轻的我要追求挑战与超越,我要让云南人的名字传遍中国,传到海外。总有一天,“彩云子弟”会回家……

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无论是采摘松茸的卓玛、出海打渔的林红旗、年迈的鱼把头,还是挖藕的兄弟俩,亦或是种笋的老包、阿亮,研制火腿的诺邓父子……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为了生活干着平凡的事业。但正是这些生活简朴的中国人的辛勤劳动让我们能够享受到一道道人间美味。

感恩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来形容,是大自然赐予了我们生命,自然是我们人类真正的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节目观后感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看得时候又鼻子酸酸,眼泛泪光。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了很久都睡不着,掉下不少眼泪。

复活节假期,回家了一趟。五年没有回家过过清明了,今年妈妈使尽浑身解数,把江南的春天隆重地给我过了一遍。

鲜竹笋蒜苗红烧肉;刀鱼用筷子去肠,笋尖葱姜滚水鱼下锅,吃剩的鱼骨油炸;刚上市的小青菜做成的翡翠烧卖;冒芽的韭菜炒蛋炒饭;刚长出来的新葱做成的烧饼;芦蒿炒臭干;新蒜和新香菜用来下面;路边生机勃勃的各种野菜——黄花菜,菊花秧,采来蒸,煮,配肉配鱼,怎么都好吃……

临走时妈妈说,你以后,清明假期都回来吧,春天真好啊。

于是,第二集里那句“中国人用食物的变化感受四季的更替”深深戳中了我的泪点。

因为现在的我,住在一个都市里,一年四季超市卖的菜都是一样的。

越来越觉得,我被撕裂,被硬生生从故土扯开。痛苦不堪。

我深深依恋故土的生活,物象便是食物与味道。回家的那些天,每天早晨我都会和妈妈去逛菜市场。人们挑选,购买,讨论食物,热火朝天。总是能在菜市场上遇到各种熟人,寒暄以后总是要介绍一番今天要做些什么菜。似乎这些就是一切的生活。我迷恋着这些热闹的场景,贪婪地寻找,观察,勾勒。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我只知道这个世界该有多好,我永远停留在这个世界有多好。可是,我却有另外一个世界。

我不止一次地宽慰自己,故土,可能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桃花源。可是,当我看到屏幕上,那些人,用心耕种采摘果实,郑重为家人制作食物,品尝味道而满足的神情,我便想要流泪。这不就是我的故土吗?这些踏踏实实的日子不就是我迷恋的故土吗?这些从来不是桃花源,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啊。

许许多多的味道和记忆被这部纪录片唤醒。

放学回来,外婆说,今天包饺子。记忆里的厨房便是一片永远也散不去的雾气;端午,外婆和妈妈会坐在厨房的门后,包粽子。大高压锅里是用酱油腌制好带着褐色的糯米,青花瓷碗里照例是肥瘦得宜的猪肉。那年高考,每天的早餐都是一个粽子;夏天,外婆煮黄豆,发酵。在盛夏时节满院子的酱缸;蟹肥时节,女人们围坐在家里的八仙桌前,把一只一只的螃蟹蒸煮,肢解,剔骨取肉,熬成的蟹油可以吃一年;冬天,把老豆腐浸上水,数九寒天放在院子里就可以做冻豆腐,火锅或是炖肉,都是无上的美味;……

我也会是片中所说,那些过年过节才回家的孩子。我也将会成为一个飘泊的,永远的异乡人。故土不再是故土,食物和味道却已经成为我的烙印,他们促使我自己学做饭,寻找我自己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我愿,我的后代,不要再与故土分离。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节目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舌尖上的浓情作文900字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一座海滨城市,拥有长长的海岸线;碧水蓝天,三面环海,资源丰富,气候宜人,这便是我们可爱的家乡——湛江。

湛江被誉为“东方日内瓦”和“南珠之都”,那闻名遐尔的湛江更是有浓郁的地方风格,独特的魅力。那萦绕在舌尖的美味,怎能叫人忘怀?

俗话说:“人在异乡,乡愁两物,其一白切狗,其二牛骨仔。”异乡遇旧友,长谈理想,笑谈现状之余,总不忘谈到记忆中的白切狗。白切狗可谓是湛江一大特色。结实、香嫩的狗肉香气逼人,勾起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传说古代的雷州石狗,人们总要在门前放上两个,用形态各异的石狗乞求平安幸福。因此人们崇拜狗、吃狗,只为求得游子一路平安、健康幸福。

提起湛江,人们自然会想到湛江的特色美食——白切鸡。走在大街上,路边各式的饭店都打着湛江鸡的招牌,仅因此,就会吸引许许多多的客人到湛江来旅游。来湛江的人,都不忘尝尝湛江的白切鸡。湛江鸡从不用轰轰烈烈的宣传便能打响响亮的招牌,甚至远销到香港及其他省份。湛江人做白切鸡,一重选鸡,二重煮鸡,三重配味。湛江人注重选真材实料,选鸡都要选好鸡;煮鸡讲究原法原味,细火慢炖;而配味则讲究清清淡淡。正是这一顿白切鸡,就能尝到湛江人的默默无闻、朴素正直,清淡无华却有深深的人情。

作为海滨城市,海鲜当然是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食海鲜,到湛江。”一谈到鲍、参、翅、肚,谁能不想到湛江呢?海鲜是湛江美食的一大亮点。湛江特产丰富,海鲜自然品质极优,无论是龙虾、螃蟹,还是石斑鱼、对虾,主要讲究的是鲜甜。湛江渔民一次出海,从不过量。即使是为了谋生,也会保护环境。输送到各个市场、餐馆的海鲜,都是最新鲜的。用这些原料做出的美食真材实料、鲜甜味美。品尝那些美味佳肴,不仅尝到了海鲜的鲜美,尝到的更是湛江人的纯朴、诚信。

香港著名美食家梁文韬先生曾说过:“湛江的美食有自己的特色,原汁原味,不仅有故乡情,更有人情味。”是啊,湛江菜原汁原味,清淡无华,正因为湛江人返朴归真、淡泊名利,那清淡却有浓郁人情味的美味才会让人无法忘怀。

细细品尝独特的湛江菜,喷香的白切狗、细嫩的湛江鸡,清甜鲜美的海鲜……那些令人馋涎的香味萦绕舌尖,久久无法忘怀。闭上眼,细细感受,那浓浓的乡情和朴素的人情轻轻荡在舌尖,暖在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舌尖上的年味精彩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穿过盘旋而上的盘山公路,带着昏昏的睡意,到了外婆家。树上路旁,满是雪。

那年那月里的上周村,冷风阵阵,大街小巷弥漫着浓浓的年味。火红的灯笼挂满街头,热闹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吉祥的春联挂满门帘……好不热闹!那是我第一年在外婆家过年。

那时候外婆的身体还算硬朗,每逢过年她总要亲自蒸糯米,打次糍粑,寓意来年步步高升,也正是这种特殊的味道,成了我舌尖上永恒的记忆。

腊月里,黎明总是姗姗来迟,我与外婆来到街上买糯米时,天还未亮透。但这丝毫不削减村上乡亲们采购年货的热情——络绎不绝的行人和三轮车将古老的小镇挤得水泄不通。吆喝声和鞭炮声此起彼伏,似乎要分出高低来。“金金啊,你想吃什么,外婆给你买。”外婆带着乡音,问我。我摇了摇头,“我只想吃糍粑!”“好,我马上回家给你做。“

回到家,外婆用把糯米倒入铺好年糕叶的蒸笼里蒸煮了。这时候,外婆终于能揩揩汗,靠在沙发上稍适休息。这时候,又把太公叫了过来,准备打糍粑。当蒸熟的糯米被抬过来时,那里已经准备好了打糍粑的石窑,有一面鼓的大小。如白雪一般晶莹的糯米被倒进石窑,清香在屋中散发开来。太公抡起了特制的木棰——柄有一米多长——开始砸向窑内的糯米。山里的冬天格外寒冷,但屋内的气氛却是热火朝天。随着一声声有节奏的撞击声,糯米在木棰的起落中失去了原有的结构,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大块洁白如玉的糯米团。它巨大的黏性使得太公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提起木棰。太公就脱了棉袄,穿着单衣,仍然挥汗如雨。太公打一下,外婆翻一下,这默契的配合,定要几年才能有。

不一会儿外婆便收拾好了,利索的把糍粑掰成几个小团,在上面撒上几颗芝麻,递给了我。热腾腾的糍粑在我口中回味无穷,暖在了我的心里。

有人说,一种味道,便可唤醒一种记忆。我领悟了这句话的道理,为何我对这糍粑有着深深的眷念?原来这舌尖上的美味背后,隐藏着外婆对习俗的传承,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爱的延续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舌尖上的初一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过年怎么写?”“啪!”妈妈捡了一本书扔给我:“自己看,老舍的《老北京的春节》。”泡大蒜、买年货、贴对联、逛元宵,哦,我明白了,这就是过年!让我也来晒晒我家的年味。

“嗷——”怎么了?阿婆家杀猪啦!我又想看又害怕,大肥猪被杀猪佬从猪栏里拉出来,几个大人把它按在长凳上,大肥猪拼命地挣扎着、吼叫着,我吓得躲到里屋不敢出来。猪叫声渐渐低了,最后没了,我伸出头一看,已经泡到大桶里。杀猪佬三下五除二剃光了猪毛,白花花的大肥猪呀!我捂着鼻子跑开了,晚上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红烧肉了。阿婆又把猪肉都用盐腌在缸里,等到二八二九就可以煮猪头肉吃啦!

过年的脚步不慌不忙,搞卫生啦,买新衣服啦,办年货啦,似乎很平淡,直到腊月二十三——炸油豆腐、做麦琪。油豆腐平时我不爱吃,但新鲜炸的味道可好吃啦!阿婆把新做好的豆腐切成很小的正方体,放进烧热的大油锅里,平静的油面翻起黄色的水花,不一会儿,白色的四方形豆腐就变成一个个圆滚滚的黄球。阿婆不时用大铲子翻动一下,小球们就在锅子里翻个不停。夹一个放进调料碗里,金黄香脆的皮就着辣椒酱油,可好吃啦!哪管它烫不烫嘴巴。

麦琪,具体怎么写我也不知道,只知道用面粉做的,里面调了鸡蛋黄酒辣椒酱。将面粉和成团碾成片,切成小菱形,中间剪一刀,将其中一头穿过去拉平,变成梭形。放在油锅里,哗啦啦,几分钟就变成金色的小梭子,又香又脆,既可以当零食,又可以下酒,深受大家的喜爱。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又包了很多很多的饺子,为正月的早点夜宵做准备。我最期待的是煮猪头。猪头里的核头肉最香啦!我等啊等,等爸爸把猪头洗干净,等爷爷烧开了水,等到我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终于听到爸爸说拆猪头喽!我的眼睛骨碌一下全睁开了,迫不及待撕下一块全精肉塞进嘴里,那个香啊!我吃了一块又一块,甚至拿起大骨头就啃,妈妈“咔嚓”拍下我的馋样。

终于到除夕啦!满桌的好菜我不想吃,绚烂的烟花我不感兴趣,你知道我最期待什么吗?对了,压岁钱!阿公阿婆有,舅舅有,爸爸妈妈有,叔叔有,舅公舅婆有,最大的当然是爷爷啦!拿着一大叠的红包,我乐得合不拢嘴。

新的一年开始啦!我们每天忙着这家拜年,那家吃饭。停下来的时候已经初八了。不过我知道,我们还有一个热闹的元宵,因为爸爸妈妈、叔叔及两位舅公都是正月生日,大家统一在元宵过集体生日,这将是我们过年最完美的结局!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舌尖上的春天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春卷起源于晋朝,原名春饼。

立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我们家乡,每到立春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道美食——春卷,通过舌尖来感受春的气息。

春卷起源于晋朝,原名春饼。古时,制作上没有现在那么讲究,拿一张饼皮,在上面放上各种各样的熟食,然后卷起来便直接吃了。到了唐朝,春卷才被人们渐渐熟知,而且制作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杜甫曾在诗中描写过春卷“春日春盘细生菜”,可见春卷在唐代就已风行。到了清朝,春卷竟然跻身皇宫,位列满汉全席中的十二道点心。如今,春卷更是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吃春卷有不同的讲究。在我们江苏,喜甜咸,有的人用豆沙做馅儿,有的人把一些经过加工的蔬菜包在春卷中。而在成都,因为爱吃辣,吃春卷时,竟喜欢沾一点芥末。

春卷的做法简单。拿一张春卷皮,把馅儿放在皮上,折起两边,然后卷起来,再沾点水粘合一下边皮,这就包好了。把包好的春卷放进油锅,随着一阵“噼噼啪啪”声,春卷在锅里翻滚着,好像正在愉快地沐浴哩。过了一会儿,起先穿着白大衣的春卷,换了身衣裳,穿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漂亮极了。五分钟后,春卷就可以出锅了,只见刚出锅的春卷热气腾腾,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不由得令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顾不得烫,轻轻咬上一口,脆脆的皮里裹着美味的馅儿,嚼在嘴里“咯嘣咯嘣”脆响,吹一吹,再一口咬下去,一股春天的味道溢满齿间。

中国人的节日里离不开美食,春卷在立春节气里备受人们喜爱,吃着春卷,人们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满怀希望地迎接美好生活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舌尖上的中秋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全国人民都在欢度这个节日,我们家也不例外,全家人欢聚一堂,共度团圆佳节。

上午九点钟,我们全家人坐在汽车上,去外公外婆家过节,手里提着大包小包,包里面装满了月饼和水果。街道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街道两旁贴着横幅,上面写着“欢度中秋节”。

到了中午,长辈们也开始忙碌起来,妈妈洗菜、切菜,爸爸炒菜,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有鱼,有肉,有蛋糕……各种各样的菜看得我眼花缭乱,再配上可口的饮料,真是丰盛啊!快开饭了,我口水直流,刚想夹菜,妈妈说要有礼貌,可是我根本经不住菜的诱惑,那些菜好像在说:“快来吃我,快来吃我呀”,我伸手去夹,吃在嘴里脆脆的,香香的,感觉像在天堂里一样。

到了晚上,大人们有的聊天,有的赏月。小孩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玩得可开心了。我和妹妹在月光下津津有味地吃着月饼,有五仁的,蛋黄的,水果味的,味道好极了!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是深夜了,我们恋恋不舍地回了家。不知道明年的中秋会是什么样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舌尖上的家乡味作文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古色古香的常州有很多著名的特色美食和小吃。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吃货",当然对常州的美食了如指掌了!

第一,银丝面!走进中华老字号——银丝面馆,来碗热气腾腾的银丝面再好不过。一碗刚刚出锅的面条,散着一层飘渺的白雾,缭绕在白瓷碗周围,好像为它披上一层薄薄的,乳白色的轻纱。吹开薄雾,才能看见一排排纯白色的面条安静地躺 在鲜香的汤汁中,好像在悠闲地泡着温泉。轻轻搅动面条,几点翠绿的葱花,粉嫩的肉沫便露出来。惬意地一吮一吸,面条就"咻"的一声滑进了我的嘴里。面粉的 味道伴着葱花的香味和肉沫的风味,在我口腔中萦绕、盘旋……那纤细柔软的银丝面,就好像春天里那如牛毛,似花针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又好像柔软的蚕丝, 在柔和的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似乎晶莹剔透,虽然柔软洁白,但看起来韧劲儿十足,好像真的可以编织成一条舒适的蚕丝围巾。让我不禁感叹:"此食只应天上有, 人间哪得几回吃"啊!

第二,四喜汤团!这里的四喜汤团可跟别的地方不一样,是一咸三甜!常州人爱吃甜的,于是,四个汤团便有四种味道,分别是咸咸的肉馅,香香的芝麻馅,甜甜的豆沙馅,还有一种百果馅的。百果馅是汤团中最花哨的一种。它是由瓜子仁、 花生仁、红绿丝等各种原料捣碎后混合而成,这也是它叫"百果馅"的原因。它的味道很奇妙,既有花生、瓜子的爽口,又有红绿丝的甜度,在吃的时候可以品尝到 馅料的软糯可口,又可以嚼到花生、瓜子仁,真是令人赞不绝口。

豆沙馅也是令人口水直流。白色晶莹的外皮,红色豆沙的外皮,红色豆沙在里面若隐若现,如同一位害羞的西域姑娘用半透明的面纱遮住脸庞;又仿佛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年在向食客招手,谁都忍不住去咬一口。尝到里面的馅时,甜腻顿时充满 了整个口腔,在唇齿中快乐地舞蹈……

家乡的美味勾起了我这位"正宗吃货"的遐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跟着舌尖上的中国学作文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办公室丁丽娜老师是个女诸葛,听其言,经常令我脑洞大开。这不,本次的“舌尖体”就是从她那里获知。

很喜欢玩文字游戏。带着一帮学生,玩文字游戏更是不亦乐乎。以前玩过“说明书”、玩过“剧本”、玩过“控告信”、玩过“宝塔诗”。这次,一听可以玩“舌尖体”,全身细胞顿时活跃起来,这个学生一定喜欢玩,也一定能玩得得心应手。

“舌尖上的中国”也看过几集,其语言很有特色,也很风趣。往俗了说,就是“有话偏不好好说”,偏要“折腾着说”……

适逢本单元介绍民风民俗,可以结合这个写法介绍民间小吃,就这么定了!

从网上找了一些“舌尖体”语言,读给大家听,引来一阵笑声:“老师,这‘舌尖体’不难,不就是把蔬菜当作人来写吗”?

孺子可教也!

挑选自己熟悉的一道菜,动笔开始涂鸦,不一会儿便交上来片段若干,读罢,顿觉赧然:六年级学生,已然情窦初开,感情生活貌似比成人还丰富。所有的蔬菜,但凡是A炒B或炒C的,一律谈起了恋爱。其语言之俏皮之老练,令我惊讶。只是在描写的时候,一味夸张地写它们之间的相遇,倒把制作方法和口味给遗漏了。

拿了学生习作,再度讲评,夸张要有度,描写要结合材料介绍、制作过程、佐料、菜品的色香味……讲完,继续修改。

少顷,学生习作基本完成。一读,口水狂飙。虽介绍的均是下沙本地家常菜,然,在它们的笔下,却成了一出出充满感情色彩的艳遇,且色香味俱全。读之,令人捧腹。

“舌尖体”文字游戏结束,欲罢不能,心里不禁浮想联翩,接下去我们该玩什么呢?三国体?甄嬛体?古文体?红楼体?对,一个个玩过去,玩它个天翻地覆。让他们看看,六年级学生,玩文字游戏,一样能玩得风生水起。

[跟着舌尖上的中国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个正宗吃货,《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几乎让我所有的馋虫都被瞬间激活了。那些看起来质朴,但是美味的食物让我对于中国各个地区的美食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第二季开播之前我就看过了预告,除了美食,似乎多了很多更加朴实的劳动者带给我们的感动。

和第一季对比起来,第二季似乎更加接地气了,展现了更加淳朴的劳动者们的吃食,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中的一切,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感动。第一集中主要讲的是脚步,从追逐花期的养蜂夫妻,渐渐消失在这个时代的麦客们,顶着海风出海捕鱼的渔民,跋山涉水采集香菇的老汉,捕捉十几米开外仅五厘米长跳跳鱼的爸爸……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美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个叫做“家”的东西,有家的味道的食物才是最美的食物。

第一集中白玛占堆这个人让我对于那些质朴的美食多了几分感动。为了给家里带去一份蜂蜜,他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爬到树上40米……那样一份简单美味的蜂蜜是白玛家里对于美食的最高追求了。

时代在变化,我们吃的东西也在不断变化,一切都还会继续发展下去,但愿这些淳朴和美食永远都不会消失,永远都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更多更美好的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舌尖上的快乐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吃货出没!各家小吃摊请注意多备食材!吃货要大开吃戒啦!

吃货,在这个时代并不少见,处处有吃货,吃货处处有。上个星期六我就和我另一个吃货朋友一起大开吃戒,吃到肚子都如同弥勒佛。

星期六,天气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天空灰暗灰暗的,不时刮起几阵冷风,穿了两件长袖衣服的我还是觉得好冷,但这阻止不了我们俩吃的欲望!半个钟的“跋涉”,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步行街,那里有很多好吃的!我们走在大街上开始寻找“猎物”有好吃的绝不放过!

“那里!奶茶!喝不喝?”朋友拍着我的肩膀指向对面的一间奶茶店,奶茶!“当然要啦!快点过去!”我拉起朋友的手一起跑过马路买了两杯奶茶,冰冻后的奶茶在冬天里喝是最爽的!我们俩一边喝一边继续寻找“猎物”。

“对了!上次我不是在微博上跟你说过那个鸡排超人吗?去那里看看!”说完朋友就拉着我跑到清辉园那边找到了“鸡排超人”。这店好小——还以为特别大呢,能有啥好吃的?失望得很。我们要了两份酱爆鸡排,据朋友介绍说这种鸡排里面都是芝士,咬一口就能看见芝士。待接过鸡排时,我眼前一亮——新鲜出炉的,热乎乎的,外表炸得金黄金黄的,一咬下去肯定很脆!我赶快咬了一口,除了嫩滑鸡肉之外还有金黄色的芝士,芝士都融了好像要流出来似的,嗯!真的很好吃!外脆内滑,香脆可口。

“完了!我这么吃下去肯定要肥了!”我吃着鸡排担心的说道。“你要吃还是要瘦?”朋友反问道,“两个都要…。”我望向朋友,只见她不屑一顾地白了我一眼,好像在说“就知道你要吃!吃货!”我们一路走一路吃,吃得肚子都撑德滚圆滚圆。朋友说:“做吃货,肚子一定要吃得下好吃的!吃货的肚子绝对不能不舒服!”这不就是吃货精神!

赶上幸福时代的舌头没少吃好东西,怕是开心得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舌尖上味道作文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的古国,有许多美食,而我就对生煎非常喜欢,百吃不厌。

暑假的一天,妈妈对我说:“我们去吃小宇生煎”“好呀!好呀!”我听了开心得一蹦三尺高。要知道,生煎可是我的最爱的点心!

我们很快来到了小宇生煎店的门口,一下车,我和妈妈就迫不及待地走向小吃店。离店还有点距离,我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香味,馋得我垂涎欲滴,狠不得马上冲到小店门口就开吃。可是,此时的小店门口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就等候区也人山人海。我有些担忧心想: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呀?

不过,很快就轮到我们了,我又变得活蹦乱跳了。没过多久,生煎就出炉了,服务员端上了桌后,一掀盖,一股热气冒了出来。只见,一个个小生煎像一位位乖巧的小朋友,静静地坐在那儿,它们仿佛在对我说:“快来品尝我们吧!”我心想:这小生煎的味道一定十分鲜美。

早已垂涎三尺的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小笼放在盘子上。由于吃过很多次,我很熟练地在小笼一角咬下一点皮,顿时,汤水全部涌了出来。我马上把嘴接上去,啊!这汤汁咸中带点肉香,是多么的鲜美!汤水全部喝完了,我开始吃馅了。我先用筷子把皮扒开,再夹出鲜肉馅儿,张开嘴,“啊”馅儿已被我吃进嘴里。这肉果然肥而不腻,富有弹性,最后我就开始吃那软软的皮。由于肉汁浸润过,皮也十分鲜滑。这小笼包真是人间美味呀,我完全陶醉于其中。

回家的路上,我一边回味生煎的味道,一边想:生煎真不愧是一道美食,哪一天有机会真想自己去。尝试做一下,给大家也尝尝这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学着说出我爱她。——题记

总有许多馨香不走,在舌尖停留,在心底永驻。

擦擦嘴角剩余的汤汁,幸福地说:“妈妈我还要!”于是抱着大碗的“青风雪语”,又闭上眼睛享受,享受这妈妈的味道。

“青风雪语”,是妈妈一例拿手汤的名字,乍一看是一片湖水,静谧而又像极了一处神袛,好像充满秘密。近看好像一片仙境,星星点点的雪花一沉一浮,带着小小的绿,带着小小的绿在朦胧不清的世界里上上下下,如同形影不离的好伙伴,什么时候都是一起。说名字的话,只因为喝的时候常常看地走了神,便叫起来了。很幸福的名字。妈妈听了也这么说。

我从小就是一个嘴巴很怪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早、中、晚饭就是妈妈最头疼的事情,不合我的口味我可以一直饿着,所以小时候曾经很瘦。于是,妈妈开始找菜谱,不善于做饭的妈妈为了我开始学习,妈妈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好厨师,而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也爱上了那例“青风雪语”,爱上了那扑鼻而来、带着温暖的香气。

每次捧着一碗汤,摸摸暖暖的肚子,都会想说谢谢,想说妈妈我爱你。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开不了口呢?

那么多次的幸福,我都看在眼里:跑完800米回到家躺在床上就睡,妈妈把我轻轻的叫起,递来一杯柠檬茶;考试前复习到凌晨,妈妈推开门,端着一杯枸杞双皮奶;在外面疯玩回家后无精打采,妈妈拍拍我,拿着一杯加了冰的西瓜米露。妈妈理解我,她用自己的心意充实着我,没有埋怨,没有责怪。只是每天不一样的味道,只是每天都一样的轻柔。

可能是我已经习惯去接受这样的爱,可能是我不善表达,或许妈妈也是这样呢。每天的美丽心意就是妈妈的爱啊。我会期待将来的我,虽然不喜欢被养的白白胖胖,但我期待,期待这味道一直在,期待有一天,我可以创造出一样温暖的味道给妈妈。

融化进说不出的爱。

1.中学生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2.舌尖上的记忆初二作文

3.舌尖上的记忆作文600字

4.舌尖上的记忆初中作文

5.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6.珍藏在脑海中的记忆作文

7.学会珍藏的记忆作文600字初中

8.珍藏在心底的记忆作文

9.珍藏的记忆初二满分作文

10.珍藏的记忆作文600字【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