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舌尖上的作文【最新20篇】

新春过年,最回味的就是舌尖上的美味。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与舌尖上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443

作文

465

以舌尖上的童年为话题的

全文共 6903 字

+ 加入清单

一:舌尖上的童年

我的孩提时代吃过的苦头,大大小小,可谓不少。那是一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那时候除了每天有两顿饭吃之外,别的什么糖果、糕点水果之类,你平时似乎想也不敢想,每年难得吃上几回。即便是吃饭,也是以玉米面和高粱面为主,小麦面只有逢年过节、来了客人才能吃上一顿。因此,想方设法弄点吃的东西,解决一下舌尖上的馋欲,对一个孩子来说,似乎成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而要干这类事情,往往要等到父母不在家的时候。

只要父母前脚一出门,我们马上就忙活起来。用小锅铲从那小小的猪油罐里刮去薄薄的一层猪油,放在锅里,烧点柴禾,待那丁点猪油化开,便把玉米面饽饽抑或高粱面卷放进去,两面翻烙一下,拿出来,撒点盐巴,立刻狼吞虎咽下去。等到有西瓜的时节,便偷一点家里的小麦,拿去换一两块西瓜解馋。但这类事情只能偶尔为之,否则一旦被父母察觉就要遭受皮肉之苦。

通常情况下我们这一帮孩子是趁着父母不在家,呼朋引伴,偷偷跑到野外去,取之自然,服务口腹。春天里,我们爬沟溜洼,捋榆钱,掐苜蓿,挖辣辣,掘小蒜,摘蒲公英,但凡能吃的野菜野草,我们统统搞来以解口腹之欲。还记得桐树花开了,我们便爬上高大的梧桐树,摘下花,撕掉花萼,放进嘴里用力吮咂,一丝淡淡的香甜便在嘴里弥漫开来。有时候摘来青杏,但酸得难以下咽,于是便把青杏切成薄片,从家里偷点白糖,和着青杏片煮上一阵,酸酸甜甜的连水带杏一块吃下。

夏季到了,其时可吃的东西极多,但那个年代粮食极其匮乏,生产队的大田、农家的自留地除了种小麦玉米之类的粮食之外别的什么都不种,只有坡洼地里生产队每年种点向日葵甜瓜西瓜之类的。那时候无论种的什么,生产队都派专人看管。农户家里栽种的果木树也很少,谁家有的,等到挂果时候看管得也极严。即便如此,我们也有办法搞到手。桑葚、苹果、甜瓜、西瓜,生熟与否无关紧要,只要吃到嘴里能解馋就行。等到小麦半生不熟的时候,我们顺路趁人不注意,钻进麦田里捋上一把青麦穗,找个没人的地方,煨一把火,把麦穗烧一烧,放在手心里一揉,青绿香甜的麦粒就成了我们的美味。

秋季是我们童年时最为神往的。馋劲一来,我们立马掖把刀刃钻进玉米地或者高粱地,砍下秸秆当甘蔗嚼;掰来嫩玉米棒,摘来青毛豆角,挖来生土豆,煨一堆野火,烧烤着吃。庄稼收获的时候,我们便炒青玉米豆,炒青黄豆,炒好了撒点盐吧,装在衣兜里,一颗一颗地塞进嘴里,那种清香的味道至今让人难以释怀。有时候也搞来个把苹果、梨子之类,但最多的时候是到沟洼里去,摘野生的酸枣、枸杞来解馋。

只有冬天可怜,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解馋,就炒玉米豆或者黄豆,干干的豆子炒熟后硬硬的,嚼得人牙齿发软发酸。偶尔爆米花的小商贩一来,我们便欢呼雀跃,舀上一缸子玉米,拿上几颗糖精粒,排队去爆米花吃。有时候馋得发慌,便缠着有能耐的大孩子,等他们用弹弓打下鸟雀,用泥巴糊了,塞进火堆里,泥巴烤干了,挖出鸟雀,胡乱扒拉几下,吃下肚子。

在这个不缺吃穿、物质丰富的年代,偶尔地想起童年那些为嘴的往事,倒也历历在目,颇觉亲切。捉笔记之,以为纪念。

二:舌尖上的童年

记忆中的童年因为物资匮乏并没有什么零嘴吃食, 水果更是一年难得吃上一次, 还好我没有馋嘴的毛病, 只要顿顿有红烧肉相伴就无比满足了。 说到孩提时候的吃食,让我想起了和村上的小伙伴 一起在田间地头瞎晃悠的那段无忧时光。犹记得蚕豆 初结豆荚的时候,一帮小伙伴就会成群结队浩浩荡荡 地出现在田埂上,感觉像蝗虫,而我总是跟在队伍的 最后,因为我的个头是最小的,性格也比较内向。队 伍里顽皮的男孩子边走边不时用小手偷偷采摘刚结了 豆荚的蚕豆吃,看着他们吃得津津有味,我也尝试了 一下,但是那股生涩的味道一入口就被我吐了出来, 以后再也没偷吃过这个东西,在我看来,这种东西实 在太过难吃,天知道他们怎么会喜欢这个味道的? 生蚕豆其实还不算是最难吃的东西,最最难吃的是 一种草的嫩絮,我们称之为“茅茅针”,那种纺锤状的 银白色絮状物是一帮女孩子们的最爱,我不会挑选茅 茅针,隔壁家的大姐姐就给了我一根,我把这种看着 像棉花一样的东西塞到嘴里,轻轻地咀嚼了几下,味 同嚼蜡,什么味道都没有,真的跟棉花差不多了,偷 偷吐掉之后就再也没往嘴里塞过这种东西。

上面提到的这两种东西是我尝试过一次后再也不 会吃的东西,下面说的却是我最爱吃的几样。有生吃 的红心山芋(特别是那种刚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山芋, 又脆又甜, 是不亚于水果的一种美味) 有妈妈自己在 、 地里种的脆皮香瓜(往往还没成熟就会被村上那些调 皮的男孩子偷吃掉,偶尔会有几个藏在大叶片下的漏 网之鱼可以收获之后解解馋,脆甜多汁,鲜甜爽口, 里面的瓜囊最是好吃) 有自家地里的大番茄 、 (我还帮 着妈妈为番茄点过花呢,妈妈说点了花番茄才会结 果) 这些个美味都是妈妈为了我和弟弟才留了一小块 。 地种的,目的就是给童年的我们解解馋。 虽然现在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儿时那种舌尖上 的纯粹的美妙的感觉却已不复存在,只能停留在我记 忆的海洋深处不时泛起阵阵浪花。

三:找寻舌尖上童年

上午逛菜市,在菜摊间转了很久,无所获。忽然在边上发现一个农村老大妈,担子里红的蓝的绿的蔬菜叶子鲜脆欲滴,赶紧买了一大堆;又惊喜地发现她兜里还有一两斤胡豆,也毫不犹豫地买了。

我现在几乎不在超市买蔬菜,总觉得茄子没有茄子的味道,西红柿的味道也变了样。我总是喜欢走很远的地方,专挑农村大爷大娘挑来的菜蔬。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且好多菜蔬自己当年也种植过,所以我一眼便能分辨出菜蔬的地道与否来,我觉得这绝对应该是我家孩子的遗憾,她从来不知道地地道道的农村菜蔬是什么样的。所以我现在就经常在厨房里教她认识各种各样的土菜蔬。我觉得我是给了孩子将来料理家庭生活的一笔财富,同时也是给予她未来幸福生活的一点无形中的财富储蓄。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走进厨房,把一袋盐倒进锅里,然后把孩子叫到锅边,那时候她正在上网听音乐,手指也才从钢琴的键盘上拿下来。我说:小时候外婆炒胡豆是用沙的,我用盐巴代替是一样的效果。用小火这样慢慢地翻炒,炒出来的胡豆就会很香很脆。我的小时候,胡豆漫山遍野都是,最欢喜的是生产队长锣鼓一敲打,说分胡豆了,大家便欢天喜地地聚集到一起,欢天喜地地拿回分了的胡豆,回家欢天喜地地煎炒,然后倒进口袋。如果遇上哪里有电影看,胡豆便是成了佐电影大餐的最好美味了。

这时候,我许多童年的记忆便如水渗进心灵,也湿润了我的眼角。关于那个年代的,关于那个年代的久远的一些事情,关于那个年代舌头上的刻骨铭心的记忆,都让我不能释怀。

那时候的记忆,大多都是与饥饿相关的。母亲一个人要抚养几个孩子,该是多么的不容易。但是于艰难之中,母亲却总是给了我童年最美味的记忆。自留地种植的花生和胡豆,家里再穷都是不会卖的,过年时候,妈妈煎炒了它们,然后一颗颗地让它们在我的怀里发出欢乐的尖叫声,这是我心灵的最美好的记忆。夏天的院坝里,玉米棒子的毛穗和麦穗的毛刺有时会刺伤我的皮肤,但是会让我的心满盈。我知道有了这些东西,我就会离饥饿远一些。所以啃着玉米看着院坝的萤火虫飞舞,其实我的童年也是幸福和快乐的。

“现在从来看不到萤火虫了,不知道萤火虫是啥子样子。”娃娃在我身边说,在我敲打出一排字的时候她这样说。

是的,现在要想找到我童年吃的那些东西的味道,跟找萤火虫一样困难。我每天在菜市场闲逛,很久都不知道买什么好。总怕这鱼是喂了肥料的,那黄鳝是喂了避孕药的,这西红柿是上了色素的,那茄子是撒了膨大剂的。

就跟我家乡的小河已经断流一样,我知道,童年的记忆已经衔接不了现代的生活了,就永远只能是记忆了!

四:舌尖上的童年

虽然家长经常在我们面前数落零食的种种不是:没营养、容易上火、垃圾食品、添加剂和色素太多……但零食还是用它们的美味可口轻易地俘获了我们的嘴,让我们情不自禁地从货架上拿下来一包又一包,乖乖地成为它们的“俘虏”。

“堡哥”

“堡哥”就是那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连神仙也要垂涎三尺的汉堡包。

原本白白胖胖的汉堡胚经过烤箱之旅后,被晒成健康的小麦色,身上还沾满了香喷喷的白芝麻,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厨师在它的肚子里塞上金黄酥脆、外焦里嫩的炸鸡块和新鲜翠绿的生菜,再浇上酸甜可口的沙拉酱,汉堡包就算大功告成了。

每次路过汉堡店,广告牌上的大汉堡都会向我眨眼睛,好像在说:“快来呀!我是好吃不贵、便宜实惠哟!”我总是不争气地走过去,摸摸衣兜,恋恋不舍地说:“再见了,我一个星期的零花钱。”然后,一个圆鼓鼓、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堡哥”就属于我了。

“奥利奥小弟”

每当听到“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我就知道是“奥利奥小弟”闪亮登场了。它们身穿深褐色的“燕尾服”,住在一栋栋白色“小别墅”里,兄弟姐妹很多,有原味的、薄荷味的、草莓味的……

“咔嚓——”伴随清脆的声音,一块奥利奥饼干就落在了我的嘴里,随即一股特别的咖啡和巧克力的混合味道在口腔里弥漫开来,醇香浓郁,味蕾分泌出大量唾液欢迎它的到来。舔一口细滑的夹心,水果和奶油的香甜真是美味无穷。

如果非得给“奥利奥小弟”挑一个缺点,那就是它太有“贵族”范儿了,一盒里面只有6块,差不多合5角钱一块。

除了这两样,我还喜欢快乐似神仙的“浪味仙”、爽滑的果冻……零食是我快乐的源泉,高兴的时候吃,能让快乐翻倍;郁闷的时候吃,能让悲伤减半。不过话说过来,零食虽然有一百种好,但也不能多吃啊!

五:舌尖上的童年

与往常一样,我夹起一块鱼肉,只不过顺联带了一些豆豉。豆豉有点咸,但只是一种短暂的咸,带来更多的是回味的甘甜。平淡无味的蒸鱼就因为豆豉的存在变得鲜活,别有一番新风味。这味道似曾相识。这是我的舌尖报来的调查结果。我忽然开窍,它不就是……

我是一名吃客,《舌尖上的中国》已看过N遍。我喜欢吃,也吃遍大江南北,各地经典与潮流。它们都不差,但少有真正让我人感慨的天籁美味。今天的“豆豉蒸鱼”倒是唤醒许久未有的难忘体验的我的舌头了。

依然记得,曾祖母最爱吃的便是那装满玻璃小罐的豆豉。它黑色神秘而又高贵。当点缀上颗颗黄豆时,黄豆也由此变得华丽。我时常笑话曾祖母是因为吃它才导致皮肤黝黑发亮,她笑而不语。每当我“闯入”她家时,总会看到她拿出一罐黑黑的东西,那便是豆豉。奶奶用闽南话告诉我,那叫“黑隐士”(谐音)。我重复地默念这独特名字的同时,心也在蠢蠢欲动,何时能够品尝到呢?

童年任性的我时常不想吃饭。有一次,奶奶神秘地从冰箱里拿出一罐黑乎乎的东西。“黑隐士”!我发出了从未说过的音。那就是每次临走前曾祖母递来的豆豉。满怀惊喜的我将筷子伸进罐里,小心翼翼地把豆豉一颗颗夹出,好好的领略它的黝黑。此时的口水已经顺流而下,只能不舍地放入嘴里,用口水淹没它,含化它。那种咸鲜,那丝甘甜,那份喜悦,便是童年里无法忘却的美味。至此,我喜欢上它,也由此肤色变黑。

渐渐的,曾祖母也忘记寄来豆豉,而我也由于见识越来越广,美食越吃越多而淡忘了童年时代舌尖上的甜与咸,只是经常在电视上家政节目里看到煮菜时常常要加入豆豉,并且称赞其味道鲜美。看着那些密密杂杂的黑色豆子,我也曾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品尝到传说中的它。可是,我竟然不晓得童年的“黑隐士”就是豆豉。直到今天,我才领悟到长年渴望得到的就是过去的甜蜜。

舌尖上的童年,舌尖上的回忆,它们都是我经久难忘的佳肴。在这一锅人生大杂烩中,我已经尝完豆豉般的童年,下一盘即将登场的菜肴是否美味?我不知道。

六:舌尖上的童年

小时候,吃的东西少,童年的幸福除了玩,似乎就是吃。 春天里,味蕾被妈妈做的香椿鱼唤醒。从树上摘下几枝紫红色的椿芽,放在 鸡蛋与面粉和成的面糊里拖一下,然后放在平底锅中上油煎,香气马上就满屋萦 绕。出锅后,盛在盘子里,孩子们早就虎视眈眈地等着,出锅一条,就被抢走一 条,然后狼吞虎咽地吃下去。香椿鱼外酥里嫩,吃起来唇齿生香,觉得人间美味 莫过于此。

夏天,小孩们经常去河里钓鱼逮虾捉泥鳅,回家用油一炸,金黄酥脆,也相 当诱人。在我们老家,夏天还有一项口福,就是“油炸知了猴” 知了猴就是蝉蛹。 油炸知了猴的味道,比小鱼小虾更胜一筹。傍晚小孩子们三三两两出去找它,每 天都能找回来十几只。找寻过程的惊险和刺激,连同第二天美味的诱惑,让每个 孩子都乐此不疲。 从麦熟开始,舌尖上的盛宴就摆开了。先是桑葚,姥爷家院子里有一棵硕大 的桑树,结的是白桑葚,在我们的仰望中,一个个桑葚从翠绿干瘪,逐渐变得洁 白丰润,这时它就成熟了,采摘的时候到了。每天都可以摘一大篮子,自家人敞 开吃也吃不完,经常送给东邻西舍。

然后是黄杏,还没熟透就经常被我们偷着摘了去,咬一口,能把牙齿酸倒。 后来终于等到成熟了,酸味越来越小,而甜味越来越大。收集杏核是女孩们的乐 趣,一面染成红色,一面染成绿色,玩“抓子”的游戏。 秋天到了,姥爷家门前枣树上的大青枣知道要嫁人了,一个个羞红了脸庞。 仿佛害羞会传染似的,一日比一日红艳。老家盛产大枣,每家房前屋后都有十几 棵枣树。 于是打枣的日子, 就成了村子里的狂欢节。 大人们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用力往压弯了腰的枝头挥去,枣子“噼里啪啦”应声落下,在地上跳来跳去,滚得 到处都是, 孩子们就一拥而上, 捡起枣子放进小篮。 有些孩子着急, 为了多捡点, 不等枣子落完就冲到树下,于是被枣子砸中脑瓜,但丝毫也顾不得疼,因为开心 和快乐冲淡了一切。 秋天还有大鸭梨吃,甜甜的、水滋滋的,吃一口清爽无比。小时候最常做的 梦,要么是来到一个池塘边,里面有很多很多鱼和虾,可以随便捞。要么来到一 个无人看守的果园,树上大枣、苹果、鸭梨任由自己摘。 那时南方的水果吃得少,橘子、甘蔗只有冬天生病时才能吃得到。第一次吃 香蕉还是妈妈同事给的, 她给我和妹妹一人一只香蕉,我永远忘不了吃第一口时 的感受,可谓又惊又叹,惊的是它的美味,软糯香甜,细腻无比。叹的是以前竟 然没吃过,而且只有一个,吃完了怎么办? 冬天里舌尖上的盛宴, 跟过年杀猪有关。 从春天到冬天, 我们小孩子放学后, 都要去地里挖猪草喂猪,就是为了过年能有猪肉吃。杀了猪,猪头肉、猪肠、猪 肚、猪蹄都是自家吃,姥爷家比较富裕,每年都会留半片猪不卖,腌在盐缸里来 年也不坏。冬天里姥爷经常带我去看戏,每次都会买灌汤包吃,咬一口,先把里 面鲜美的肉汤嘬一口, 然后边看着舞台上青衣花旦的繁艳,边吃着热气腾腾的肉 包子,又感叹,人世间的幸福也莫过于此吧?

七:舌尖上的童年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之时,我正埋头于书山题海之间。听到有关它的好评,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将整部纪录片看了一遍。当那些朴实、让人垂涎的食物出现在我的眼前时,它们不仅引起了我味蕾的反应,还让我回想起那个我成长的炊烟袅袅的小山村,那份熟悉的童年的味道。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多余的闲钱去满足我一个小小稚童对零食的那份期待。眼巴巴地望着其他人将各色的小零食放进嘴里,我馋得直流口水,缠着奶奶给我吃的。奶奶摸着我的头,笑了笑,走进厨房,我便知道她要给我做猪油拌饭了。奶奶舀上一勺白米饭放进碗里,再放上一坨白花花的猪油,撒上白糖,用筷子均匀拌好。我高兴地从奶奶手中接过猪油拌饭,坐在门槛上,看着天上的白云和飞鸟,一小口一小口地扒着吃,心里满足得不行,似乎世界上再没有比它更美味的食物了。

上学之后,我们除了每天要带书包去学校,还要带上一个饭盒。我带得最多的菜便是白豆腐和芋头干。每天破晓,当整个小山村还处在寂静之中时,奶奶便起床了。她将我和姐姐唤醒,系上宽大的围裙就去帮我们做饭。鲜豆腐被划成均匀的小方块,撒上辣椒面儿,再调上盐、酱油等调料,放入蒸锅中蒸,自家晒制的芋头干也如法炮制。我们洗漱完毕,饭也已经做好了。掀开锅盖,一股蒸汽便迎面扑来,透过袅袅白雾,可依稀见到那白嫩柔滑的豆腐和黑褐色的芋头干。一黑一白的强烈对比,让人食欲大增。小小的豆腐和芋头干,陪伴我每一个早晨。它们伴我走过风霜雨雪、春夏秋冬,一直到我读完小学。

印象中,似乎还有一种食物,让我不能忘怀。我们当叫作福寿瓜。现在很少见了,都只拿它当猪食,只因它的口感比较糙,淡而无味,但在当时却是我不可多得的美味。我家没有种这种东西,想吃时,我还得缠着姐姐去向对岸的福姥姥家讨来几个青青的、如甜瓜般大小的福寿瓜,让她做给我吃。我看着姐姐将它削皮,切丝,快速地下锅。在黑黝黝的铁锅里,它慢慢地由脆生生的青变成如玉一般温润的碧绿。再撒上一点红椒,红配绿,那真是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嘴馋的我,都会在姐姐未盛碗之前,迫不及待地夹上一口吃,直被姐姐骂作“馋鬼”,心里却甜滋滋的。

时光荏苒,童年似乎离我越来越远,我却对那些食物越发怀念。但当我再度品尝时,却再也找不出当年的味道。我现在吃上一碗猪油拌饭,只会觉得油腻得不行;一模一样的蒸豆腐和芋头干,也觉得稀松平常,普普通通;万分怀念的福寿瓜,也早已绝迹,四处寻找,它的身影却早已离我远去。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虽然时间将那些食物带走,让那些味道变得模糊,但我却会将它们的美味永远留在心底,永远记得它们曾经给我带来的快乐。

[以舌尖上的童年为话题的作文7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舌尖上的年味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大家应该耳熟能详,而我家,也上演了一出“舌尖上的中国”。

听说爷爷奶奶正在做饺子,我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闲人,也是该露露手了,便赶过去帮忙。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了,随手抓一个饺子皮,学着爷爷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像变魔术一样捏了一道边,馅就老老实实地“躺”在了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饺子上会出现“皱纹”。我开始“加工”了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了一个洞。我把饺子扔给奶奶,想让奶奶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了我,“刚刚某人还说…”我的脸瞬间涨的像滴出血来,一把抓过饺子,道:“看好了,我会!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脸色的却是青一块白一块!”表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奶奶的样,把饺子放在水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饺子响当当地诞生了!我向爸爸看去,他却站在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子阳大师的手下,白白嫩嫩的饺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成了我“蒋氏的创意饺子组!”

“煮饺子喽!”随着爷爷一声大喊,饺子被端到了厨房,我们把饺子放入了锅里,饺子一个挨一个的在锅里沸腾。

等着,盼着,新出锅的饺子来喽!几分钟后,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魔爪伸向盘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了这么多时辰,就坐等这一刻了,我一人就占了一盘,不一会儿就吞了下去,这么几个都不够塞牙缝,便捅了捅表哥:“看!灰机!”趁表哥的目光在天空中飘荡,我抓住机会夺过他盘中的萝卜馅的饺子,迅速往嘴里一个接一个的送,滑溜溜的进了我的肚子,等表哥发现时,盘中已经空了,我也早已逃之夭夭。

奶奶家的饺子,香香浓浓,无比美味,有种清香直达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环绕在舌尖上,更有种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我打开电脑,看了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我看了第一集,叫做《自然的馈赠》,看完以后,令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我一开始猜想,这不会是介绍一些山珍海味的纪录片吧,结果真是如此。我对于那些美味佳肴并不感兴趣,但我却完完整整的把这集纪录片给看完了,原因在于我看到了美味佳肴背后农民们付出的艰辛,那些镜头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

片子开头介绍的是山茸,这是一种野生菌,实在很稀少,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每一天早上凌晨三点就要起床走山路,找山茸,在挖山茸的时候不能破坏山茸的根,留意翼翼地将山茸取出,之后还要将土填上,让珍贵的山茸再度生长。那个小女孩说:“务必凌晨三点就起来去找山茸,此刻是雨季,山茸长比较好,个性多人去挖,晚了就都被别人抢光了。”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艰苦的农民,据说在市场上一份碳烤山茸能卖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当你拿起菜单,一挥手,财大气粗的喊道:“把最贵的都给我点上。”有没有想过美味背后是农民们起早贪黑的工作。当你要走时看到桌上还有剩菜时,你是否想过这都是农民们每一滴汗水换来的成果。

当你在酒店里暴殄天物时,你是否理解农民找不到山茸时那份绝望的情绪。你们无视的剩菜是农民们视如珍宝的食品,你们视如珍宝的金钱让农民们视如粪土。浪费是可耻的,浪费农民们辛勤的汗水更为可耻,更为可耻的是浪费大自然的馈赠。别人在电视上看到这些美食或许仅仅只是欣赏,而每个农民看到自己家乡的产物被播出来,那就不仅仅仅是一种欣赏,更多的是自豪,这绝不亚于汪曾祺应对别人说起自己故乡的鸭蛋,因为纪录片记述的是他们的辛苦,是他们不畏艰辛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是美味佳肴,更是中国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几千年来,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仅是因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们兴奋,也因为从各地的饮食中我们“看”到了家里的味道。

离开家久了,就经常会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也许我们并不怀念故乡,也许只是故乡对我们魂牵梦萦。

养蜂的女人说,结果我跟她结了婚,风餐露宿的,辛苦得很。出海的女人说,这海洋的钞票难挣,没有牛劲马力难吃海洋衣食。这些都是生活给人的最朴素最直接的感受与经验。这些感受与经验,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吟成了诗,在母亲那里变成了唠叨,煮成了饭,炒成了菜。我想,对很多人来说,生活都是不容易的,甚至是艰辛的。朝五晚九,餐风饮露,为的但是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但是是回到家里能好吃好喝一顿,能安逸巴适睡上一觉。

也许我爸妈的饭菜做得并不那么好吃,但是我总是会想吃它,也许我想吃的只是那种味道,别人无法做出来。

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承千年的信仰,朴素而有力量。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会不会有那样一种味道,我之后再也没尝到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803 字

+ 加入清单

舌尖上的中国2》加入了不少人文关怀,用人物故事带出地方美食,比如养蜂人的豆花、香肠、腊肉;麦客的裤带面;海边渔民为女儿学会捕捞跳跳鱼;留守儿童等到父母回家制作鱼酱;归国的老华侨归乡宴上的萝卜饭等。

“《脚步》的定位是想反映人和食物的变迁。”这一集的导演李勇解读说,“人类为了获得食物到远方去或者付出很辛勤的劳动,食物本身也会迁徙流动,这归根到底也和人类的迁徙分不开。”

二、消化的不仅是食物,更是亲情

四川人老谭离开家乡在秦岭养蜂期间,最爱吃妻子自制的爱心豆花,就为了吃这一口豆花,把自己的坏脾气都收敛了,变成了一个惧内怕老婆的老公。山东有个爷爷为了给孙女做煎饼,亲自自制土灶,研磨白薯干等五谷。而摊煎饼的背景音乐是与奶奶的拌嘴,甜蜜温馨,像是回到小时候,在爷爷奶奶的拌嘴声中,等待温馨的午饭。

在西藏,哥哥为了给弟弟一份甜蜜的礼物,爬10层楼高的大树,小心翼翼地在树枝间行走,花了4个小时,只为获得那蜂蜜的甜美和家人脸上洋溢的幸福。浙江一位充满爱的父亲,用五年时间练就绝技(20米外精准投钓),在海滩上快速准确地抓跳跳鱼,因为这是他的女儿最爱吃的。还有出海捕鱼的夫妻,因妻子虚弱晕船,丈夫特意为她做海蟹面后才开工,二十年来均是如此。

总而言之,伴着纯真的爱情和亲情,听着熟悉的调侃,一碗美食表达的就是“爱”。

三、凝聚着制作团队的倾情奉献

“比如有人会说‘我想你们来拍一下我们的山药粉,特别好吃”。但它缺少了一个支撑的东西,我拿什么来说它?它背后有什么故事可拍?每一集的导演会根据主题再去找人物的故事,例如《脚步》是反应人和食物的流动变迁,养蜂人是流浪在外寻找食物的群体,像留守儿童是带着家乡的食物到远方去,他们之间会形成勾连,食物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流传出去的。

李勇介绍称,每个主题确立后,分集的导演会看大量的书,调查、写文案,“这个过程非常非常长,文案写作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调研,就是先确定这一集有哪些美食,再根据单个美食去各个地方,比如鱼酱只有那个地方才有,我们就去了贵州。不是我们一开始就想拍留守儿童,而是我们到了那里觉得那个人物、他的职业很适合表达这种食物,承载这个地区的美食。”另外,调研事是一个心细活,需要弄清每种食物的来龙去脉,相关的人物故事,甚至是它所属乡村的特质,主人公小院几点钟光线最好。有时寻找人物的过程颇为漫长,大概耗时两三月的时间。

“一边工作,一边吃美食。”这是观众想象中“舌尖团队”的工作状态。但事实上,对一些主创来说,很多美食他们自己都没享受到过原味。“经常是拍完才能吃上一口,而那时已经冷掉,或是拍摄对象吃剩的。”《脚步》分集导演李勇告诉记者。在他这一集里,很多拍摄对象是辗转在全国各地,为获取食材而辛劳的人们,“为赶拍摄进度,很多时候都没时间吃饭,只能和泡面相伴。”

四、射影社会:无奈与心酸

作为美食节目的导演,李勇认为美食是《舌尖上的中国2》的出发点,但并非全部,“我们是一个美食节目,但不是单纯只做美食的节目,我们想通过美食让大家看到当今中国人生存的状态。”在《舌尖上的中国1》走红后,有人采访到其制片人,其中一位表示在播出前,他们曾对节目中隐含着的,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揭示而感到担忧,而如今,《舌尖上的中国2》已无必要将借美食寓社会的野心隐藏,仅第一季中,就流露出对空巢老人问题、中国农村6100万的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升学”、“富士康”、“单亲家庭”、“陪读”等也陆续在片中出现。

它在记录下美食的同时,更将中国和国人的巨变用饮食串联,透着无奈与心酸。中国最后一批的麦客们,无法撼动机械化带来的职业末路,片中苍天、麦田、裤带面、吼秦腔的壮美画面,竟然让观者不自觉的将这些场景与《白鹿原》的语境联系起来,职业割麦人的绝唱让观众感动不已。麦客,是中国千百年传统文化的延续。在广东打工的父母半年来年只能在收割玉米的集结回家小住半个月,而这半个月,恰好是雷山鱼酱发酵成熟的时间,在即将离别时,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了一顿用鱼酱入菜的团圆饭,独自留守家中的小女孩李建英却黯然落泪,因为她没办法不让父母离开,临走前,她和哥哥为父母装了一坛鱼酱。候鸟打工族,是近年来中国人的巨变。

正如结尾文案所述:“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都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特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放学后舌尖上的时光作文

全文共 1438 字

+ 加入清单

记忆中的放课后时光,是慵懒,闲适的,充满了各类美食的味道。

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总是热热闹闹的,接低年级孩子的家长,三两成群回家的学生,还有那些手上面前握着摆着各式各样小玩意的小贩,挤来挤去,好不热闹。我和几个伙伴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时不时在某个卖小玩具的小摊前停留片刻,又很快敏捷地轻车熟路地来到那些卖小吃的小摊前。

在校门口的那个小摊,卖的是串串。摊主是一个大约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黑瘦黑瘦的,面前是一个玻璃柜,里面摆着用竹签串着的黄色的小土豆,红白相间的蟹肉条,墨绿的海白菜,青绿的苕皮以及种种。每看见有学生路过,她就会用嘶哑的声音吆喝着:“串串一块,串串一块。”这吆喝就好像一种魔咒,往往能锁住我们的脚步,甚至就算走过了也会拐回来。指着里面的串串,点出自己想要的那一串。

最常买的是年糕,因为这是所有串串中分量最足的,可以大饱口福,不像那些分量少的,吃几口就没了,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还没尝到滋味呢。串串的做法非常简单,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已经煮熟了,反正在上面刷一层辣椒油就可以吃了。红亮亮的辣椒油配上各色的食物,看着让人食欲大开。

再往后走一点,校门口的第四棵树旁边,是冬天卖小糍粑、糖葫芦,夏天卖冰激凌的老头的地盘。他推一辆铁皮小车,车边上挂个喇叭,“小糍粑,又香又糯,一块钱十个,一块五十二个!”的不停循环着。有时车旁边还有一个稻草把,上面插满了糖葫芦糖苹果,红艳艳的,用透明的保鲜膜包了,色彩鲜艳欲滴,让人忍不住想着买一串,咬一口,让山楂和糖酸甜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在嘴里化开,就像味蕾在跳舞,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到夏天,小糍粑的车旁边就会出现装冰激凌的保鲜桶,老头用大勺子挖上颜色各异,虽说口味吃不出多大差别的冰激凌,装到蛋筒里,递给我们。我们用塑料勺挖着吃。有时舍不得一下子吃完,一口一口地舔着,直到冰激凌化了,弄得手上黏糊糊的,才舍得把最后的一点点全部塞到嘴里。(原创作文 )

再过去一点,到学校对面,那里的吃的就更多了。最常光顾的是路口那家关东煮,五角钱一个,还有清汤,微辣,麻辣三种口味之分。卖关东煮的是一个白胖的叔叔,看着就像一个大号的鱼丸,脸上总是堆着和善的笑容。

每每看着鱼丸,牛肉丸,虾饺在锅里上下浮沉,就有掏出钱买上一大碗的冲动,奈何口袋里也仅有被汗水打湿的一两元零花钱,只好就一直看着,饱饱眼馋。

有时终于忍不住了,还是会买上一个或两个,看着偌大一个碗里一个深棕色的牛肉丸或白色、浅粉色的鱼丸滚来滚去,莫名的心酸感。也许是老板也过意不去,有时还会赠送我们一个,于是两个鱼丸就在碗里抱成团。我们用短签插了,先是闻闻味道,再用舌头舔一舔,再深吸一口气,最后终于咬下一口,感受着鱼丸里汁水迸出在口里弥漫开的味道,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当时我就想,等长大了,有钱了,一定要买一整碗关东煮,吃到饱为止。

吃完这些,大概也到了再不回家就会被父母责骂的时候,于是从书包里掏一点纸,把手和嘴角擦干净,互相问问脸上还有没有吃过东西的痕迹,得到没有的回答后,就撒丫子跑回家去。

再后来,从那里毕业了。于是记忆中的卖串串的黑瘦阿姨,卖小糍粑、糖葫芦、冰激凌的老头,卖关东煮的白胖叔叔也就渐渐远去,可是舌尖上的放课后时光,还是鲜活在记忆里。

有一天逛街,竟在街角看见那个黑瘦的阿姨,面前还是那一方小小的玻璃柜,里面的串串也没有换新的花样。见我走过,她还是用那略微嘶哑低沉的声音,吆喝:“串串一块,串串一块!”

一如既往地,我停下了脚步,然后指着里面的串串,笑:“要一块年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舌尖上的儿童节作文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今日,便是我们的儿童节,以往的儿童节,我们都是表演一下节目,大家乐一乐就差不多了 ,可是今年又增加了一个炒菜大家尝的活动,每组准备材料,选菜,选主厨,选后勤,我是主厨,嘻嘻。

因为大家是分组进行活动的,所以按组来。第一组炒的是虾仁鸡蛋,钱驰宇还真有点儿大厨的风范,一边炒菜,一边忙中偷闲哼着小曲儿,而旁边的二位后勤则忙得晕头转向,手忙脚乱,一会儿主厨大喝:“盐”二位后勤手忙脚乱地去取盐,一会儿主厨又说:“给我糖和醋”。后勤从人堆里挤了出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挤了回去。他们烧出的菜,色、香、味俱全,色是黄白之中略带红,香是浓香扑鼻,味则是爽滑无比。

现在轮到第三组了,第三组做的是咖喱饭,一开始,他们便把胡萝卜和土豆丁先炒熟了,接着把实现准给好的白米饭到了进锅里,再放入秘制的咖喱汁,炒了一会,那香味弥漫了整个走廊,六班的班主任陈老师和三班的班主任王老师,还有李响老师,都顺着味儿一路嗅来了,还饶有兴致的品尝了一点。

我们二组是排在最后的,我们烧的是西红柿炒鸡蛋,我不紧不慢地开始了,先均匀地倒了油,稍等一会儿后,放入葱,一会儿就香气扑鼻,紧接着放入鸡蛋,并且在上面撒了少许盐,等其烧熟后放入西红柿,再加少许糖烧熟,那颜色真是红中带黄,黄中带绿,那味道更不用说了。

今年这个儿童节的烧菜活动不仅让我们过得非常快乐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爸爸妈妈烧饭的不容易。

这真是一个不同的儿童节。

[舌尖上的儿童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舌尖上的中秋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全国人民都在欢度这个节日,我们家也不例外,全家人欢聚一堂,共度团圆佳节。

上午九点钟,我们全家人坐在汽车上,去外公外婆家过节,手里提着大包小包,包里面装满了月饼和水果。街道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街道两旁贴着横幅,上面写着“欢度中秋节”。

到了中午,长辈们也开始忙碌起来,妈妈洗菜、切菜,爸爸炒菜,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有鱼,有肉,有蛋糕……各种各样的菜看得我眼花缭乱,再配上可口的饮料,真是丰盛啊!快开饭了,我口水直流,刚想夹菜,妈妈说要有礼貌,可是我根本经不住菜的诱惑,那些菜好像在说:“快来吃我,快来吃我呀”,我伸手去夹,吃在嘴里脆脆的,香香的,感觉像在天堂里一样。

到了晚上,大人们有的聊天,有的赏月。小孩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玩得可开心了。我和妹妹在月光下津津有味地吃着月饼,有五仁的,蛋黄的,水果味的,味道好极了!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是深夜了,我们恋恋不舍地回了家。不知道明年的中秋会是什么样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舌尖上的浪费作文350字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舌尖上的浪费,我们也是议论纷纷。虽然各国都开始了光盘行动,但是仍有人浪费粮食,而且人数越来越多,我现在要对浪费粮食的人讲讲浪费粮食有啥坏处。

粮食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如果没了我们就无法生存。有些人因为菜做的不好吃,就不吃,最后就倒了,有些人因为点的菜太多才吃完一盘菜就不吃其他了……而有些老人特别节约,就吃剩菜,吃已经过期的食品……照这样的速度,一年大约浪费2000亿吨粮食,足够20亿人一年的粮食了。现在梁浪费的数量还在上升,最后可能我们的粮食已经用光了,到时候我们就会无法生存,而且粮食少了,其他生物也由于没粮食导致死亡,最后人们一点粮食也没了,植物也死了,地球也会毁灭。现在各中介绍美食的节目上还出现,“光盘行动”所以我们也要节约粮食。

粮食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如果没了,我们就会毁灭。让我们珍惜并节约粮食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舌尖上的美食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饶的自然资源,有苍松翠柏的碧波,奇峰兀立的峭壁,绿阴如毯的草原,五彩斑斓的花海……中国的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而这种潜在的自然优势也造就出许多美食的原材料,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特产。

大多数的人来到我的家乡是被这儿的自然环境吸引来的,但是来这旅游的人还不清楚承德有许多的家乡特产,那么该选些什么特产呢?丰富的特产有很多,干果有杏仁、板栗、欧李等,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很高的钙、铁、维生素等众多人体必需的营养。剥开薄薄的皮,平板形,色泽乳白,体亮晶明,香甜酥脆,味道纯正可口,营养丰富。它们还有着许多药用价值。例如杏仁对治咳嗽有妙用,而且在古代,杏仁露是供皇帝、后妃以及王公大臣们享用的上等佳品。另外,杏仁露也具有降脂养颜的功效。

坝上蘑菇,围场坝上海拔2000多米,早晚温差大,多产蘑菇,且品种繁多,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有利于消化的粗纤维。易于采集与栽培同时物美价廉的特点使得它既可进入高级宴会,又是家庭的习俗菜肴。种类有白蘑、口蘑、榛蘑、肉蘑、草蘑、松蘑、平蘑等。蘑菇炒菜丝丝入滑,入口即化,纯香值得回味。

清朝宫廷类产品里有许多是自然的产物,如蕨菜,被称为“山菜之王”。窈窕嫩脆、叶小花淡,价值居百菜之首,在国内外市场有很高的声誉。它又被称为“吉祥菜”“长寿菜”,是大自然对人类最好的馈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三作文:舌尖上的家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是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远方的人们都会跋山涉水回乡和家人过冬节吃饺子,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

一般过年,大多数人大概都会回到故乡和自己的亲人团聚。但极少数人因为工作原因,无法离开自己所坚守的岗位。于是就没办法和家人团聚。在过年回姥姥家的路上,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一家人。

有一个老妇人的女儿是列车长,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和家人过年。所以每逢过年时,那老妇人因为没有了老伴的陪伴只好独自一人来到火车停靠经过的站台,早早的等自己的女儿,为她送上一盒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正巧那老妇人的女儿就是我们这班车的列车长。

我迷迷糊糊的在自己睡觉中,听到一串急促的脚步声从我耳边传来,我被弄醒了。等那列车停稳后,列车长迫不及待的把车门打开,我静静的看着,没有惊动任何人。看到那列车长和一个老妇人抱在一起,列车长哭的泣不成声,那妇人急忙哄到,心疼的看着自己的女儿,眼圈红红的。站台的灯光照在他们一起拥抱的身影上,在地上倒影着长长的影子。老妇人边安慰边饺子拿了出来,让女儿趁热赶紧吃了,可不一会就凉了。但那列车长却一边哭一边吃着,看她狼吞虎咽的样子,一边吃还一边急忙说好吃,我不禁眼睛有点发酸。

那位列车长为了给我们服务,他们回不了家过年,吃不上热乎乎的饺子。他们是多么伟大啊!有时,好几年才能见家人一面。这时,广播响起,列车员恋恋不舍的和那老妇人挥手,车渐行渐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舌尖上的年味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看过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纪录片了吧,在今天上映的《舌尖上的年味》相信还有很多朋友没有来得及看吧。那么今天我就向你们讲述一下我家舌尖上的年味吧。

在新年的时候一般都是爷爷奶奶来做饺子,今天我决定我也要参与其中。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了,随手抓一个饺子皮,学着爷爷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像变魔术一样捏了一道边,馅就老老实实地“躺”在了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饺子上会出现“皱纹”。我开始“加工”了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了一个洞。我把饺子扔给奶奶,想让奶奶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了我,“刚刚某人还说…”我的脸瞬间涨的像滴出血来,一把抓过饺子,道:“看好了,我会!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脸色的却是青一块白一块!”表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奶奶的样,把饺子放在水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饺子响当当地诞生了!我向爸爸看去,他却站在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大师手法下,白白嫩嫩的饺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成了我“蒋氏的创意饺子组!”

“煮饺子喽!”随着爷爷一声大喊,饺子被端到了厨房,我们把饺子放入了锅里,饺子一个挨一个的在锅里沸腾。

等着,盼着,新出锅的饺子来喽!几分钟后,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魔爪伸向盘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了这么多时辰,就坐等这一刻了,我一人就占了一盘,不一会儿就吞了下去,这么几个都不够塞牙缝,便捅了捅表哥:“看!灰机!”趁表哥的目光在天空中飘荡,我抓住机会夺过他盘中的萝卜馅的饺子,迅速往嘴里一个接一个的送,滑溜溜的进了我的肚子,等表哥发现时,盘中已经空了,我也早已逃之夭夭。

奶奶家的饺子,香香浓浓,无比美味,有种清香直达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环绕在舌尖上,更有种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舌尖上的年味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2月4日,农历腊月廿四,南方俗称“小年”,一大早母亲便在厨房忙活起来。随着排气扇的声音一停,母亲端上来了一盆冒着热气的年糕,喷香的味道扑面而来。“嘿嘿,没想到我也成‘糕富帅’了啊。”我开起了玩笑,夹起一块蘸了糖的年糕就往嘴里送。热气腾腾的餐桌、柔软黏牙的感觉,顿时让我回忆起童年那些百吃不厌的“年味”来。我的童年是在平江县城度过的,每到岁末,各种年货应有尽有:糖果、炒货、红薯干、炸肉、酸萝卜等等,而我最喜欢的就是酒心糖和炸肉。我现在已经很少见到酒心糖了,它是一种空心的巧克力糖,空心部分灌满了果露酒。由于平时很少吃到这种高级糖,所以我们吃酒心糖时,都是小心翼翼地撕开金色的糖纸,顺便将粘在糖纸内面的巧克力屑添干净,然后舔着巧克力,当快要舔到里面的空心部分时,将糖塞入嘴里,用力一咬,顿时酒味四散,甘甜的酒汁顺着舌尖流入喉咙,好不痛快!

炸肉并不是把肉放入油锅炸,对于80年代的小县城来说,大块吃肉也是件比较奢侈的事。大人们把加入鸡蛋的面粉揉成团,里面包裹一些碎肉末、葱,再放入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出锅。我最喜欢在大人们做炸肉时,站在一旁看着,一旦有炸肉出锅,我便手疾眼快一把抓过来,一边吹着烫手的炸肉,一边咬着炸肉最外面那层脆脆的金色面皮,吃完脆皮,里面的面团又白又嫩,就像鸡肉一样,再加上碎肉末和葱香,那感觉,比现在肯德基麦当劳的炸鸡好吃多了。

“小年来到炸馓子放炮”,拿到压岁钱了,我们男孩子就喜欢买些香烛鞭炮,跑到外面燃放,运气好的可以碰到挑着担子卖炸馓子的老头。炸馓子是筋面粉放油锅里炸出来的,我没见过怎么做,但是卷起来像铁丝一样一大盘,咬起来嘎嘣嘎嘣的,非常脆,一吃就停不下来。还有炒米,将晒干的米饭放入油锅内炒,加入黄豆、芝麻、盐巴等,香气逼人。看春晚时,左手一把炸馓子、右手一把炒米,可以吃通宵不停嘴。

不知觉间,我眼镜上已是雾蒙蒙一片,我连忙用手挡住年糕的热气,擦干净眼镜。而那舌尖上的年味,那过年的回忆,却永远无法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舌尖上的广州初中作文_其他话题800字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常说,“食在广州“,这并不是虚言,广州的美食的确是十分出名与美味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广州的饮食业在全中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在广州拥有着一批经历百年而不衰的老字号和新兴名店,他们拥有着传统却又创新的名菜,名小食等各种广州美食,数不胜数。不过,在广州这种拥有着各式各样的美食名店的地方,有几家酒家在本地人眼中,是十分知名的,如广州酒家,东江海鲜酒家、幸运楼酒家等,而在这些广州著名酒家当中,最出名的,便是广州酒家的满汉全席,它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型酒宴演变而来,共有108款菜点,分作三天四餐供客人享用。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因此而得名。 广州的小吃也是十分出名的,其中,属北京路和上下九路的小吃最出名了,在那里,随处都可见到各种各样的小吃店,有牛杂店,果汁店等等。除了小吃店以外,还有一些茶餐厅,在茶餐厅里还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粥,粉,面,奶茶等饮品和小吃,数不胜数。

这次,我主要介绍的是广州食品中的粥品类和牛杂,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粉面类,油炸类,甜品类等。

在广州的粥品类中最为出名的有艇仔粥,瑶柱白果粥,其中,艇仔粥是最为出名的,据说是因为在每逢夏日黄昏的时候,便会有人在河中坐着小艇,在小艇上为人们提供粥,因此而被称为艇仔粥。艇仔粥主要是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来作为配料,后来还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凉皮和葱花等。煮好后的艇仔粥美味无比,芳香扑鼻。这种粥不只在可以品尝到,就连在高级的饭店里也可品尝到。

牛杂,使用了牛肺,牛膀,牛肠,萝卜用了花椒,八角等五种调料烹制而成,完成后的牛杂使人回味无穷。这种食物,在广州的大街小巷都可见到,对于本地人来说,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物呢!

好了,对于广州的美食文化我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话,那么就欢迎你来广州亲自体验一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舌尖上的温州美味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温州是一座“美味之城”,温州的美味遍布世界各地。其中,我最爱的就是楠溪江的“王大妈麦饼”。

想当年,“王大妈麦饼”的名气是真的高,一夜间,几乎一半以上的温州人手里都拿了一张“王大妈麦饼”,放在嘴里津津有味的啃着,纷纷直呼这是“人间的天堂美味”,而我也被吸引住了,心想:不就是一张油腻的大饼吗,怎么这么多人都在吃这油大饼?不行,我要去亲自一探究竟!

没过多久,我就乘车来到“王大妈麦饼”这家麦饼店。我在远远的地方,就闻到了这香喷喷的味道,没想到这看似普通的麦饼居然藏有这般玄机。当时才六点多,店门口就已经“人患成灾”了,我往前凑上去一看,差点吓飞起来,这“王大妈麦饼”居然和电视上的美食一样,色、香、味俱全,我不由自主得叫妈妈掏出钱买了一张金灿灿的大饼,小小得咬了一口,瞬间嘴里就充满了猪肉的香味和梅菜干,让人吃一口后就停不下来,我和妈妈很快就把这圆溜溜的大饼啃得不留残渣。

我还特地和妈妈进店里看一看制作过程,店员阿姨们先拿出面粉和面,皮做得不薄不厚刚刚好,顺便还撒上一点梅菜干和猪肉,打入味儿后往皮上放上慢慢的猪肉和梅菜干,裹成大饼的形状,放入烤箱中烤得金黄就完工了。

王大妈麦饼里裹着温州的美味,还有我对温州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舌尖上的年味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没有回老家衢州,而是让我体会了一番舟山人过年的习俗。

正月里,我们去东海大峡谷参加了舟山群岛首届年味节。早上外面虽然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是我们还决定继续前往。

年味节的活动有:包饺子、打的糕、做烙饼等。一到大厅,我就看见了很多小朋友围在一张长方形的桌子上包饺子,我也飞快地跑去一起做包饺子,开始包饺子了,我先把一团圆圆的面粉用手压成平平的饺子皮,接着再把肉馅放进去,最后把前后的面粉互相往中间和,一个饺子就包好了。

刚包完饺子,我就听见了“嘭嘭”的声音,我立刻跑出门外看,原来有一位老公公,正拿着一把重重的石锤,向一个装着一块大米糕的大石碗,用力地敲去,敲好几下后,就把重重的石锤在一个装满水的盆子里沾一下,敲完后,把大米糕搬到桌子上做成各种各样的年糕,有元宝、蝴蝶、小狗等。

这次我除了亲手包饺子和亲眼观看打年糕,我还参加了猜灯谜、打枪、滚铁环、萝卜蹲等活动,不仅体会一番舟山人过年的习俗,还参加了很多精彩丰富的活动,真开心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舌尖上的老家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老家黄桥可是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老镇,不过于我,还是她的美食最吸引人。

黄桥烧饼决定是众多笨拙的大烧饼的一股清流。虽然身体小巧不经吃,有人一口就能吃一个,可浓缩的就是精华啊!金黄外皮的酥脆,白芝麻的脆香,肉松馅儿的鲜香,混杂在一块儿四溢开来,吃进嘴里既不油腻又不干嗓子,二三个下肚后,我竟然还有再吃的欲望。

豆腐脑算是与黄桥烧饼相配的灵魂伴侣。汤是清汤,一大块豆腐脑隐在汤中,撒上葱和香菜,浇上一勺辣油,这碗豆腐脑就轻松地勾起了我的食欲。一口下去,一股热流哗啦一声滑进了喉咙,口腔里满是辣辣的豆香。

我还喜欢黄桥的另一种美味,那就是镇上的菜场里常卖的粉块。一种是凉粉,是用马铃薯粉做的,柔白滑嫩,有切成块的,有刨成丝的,卖家配好佐料包,回家一拌就可吃,凉丝丝的,夏天吃了很解暑。还有一种是山芋粉块,青灰色,看起来不起眼。但爷爷常买回家用韭菜爆炒,经过高温的山芋粉块糯软香滑,加上韭香蒜香,让人欲罢不能。

黄桥的土壤是沙土,种出来的水果很甜。老屋所在的村叫“果园村”,就是因为这儿早就被开辟出一大片果园了。初夏的桃子又大又甜,仲夏的葡萄酸又甜。每年夏天爷爷奶奶都会在果园里买很多葡萄,酿成葡萄酒。老人家酿葡萄酒都会放很多糖,要的就是个甜。倒在白瓷碗里的葡萄酒紫紫红红,颜色诱人,甜甜酸酸像饮料,我能一口气喝几碗,可也喝醉过,我竟忘了,家酿的酒也是酒啊!

醉过方知酒浓,吃过才晓味美,真想日日在黄桥,方不辜负了老家的美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节的关于六一儿童舌尖作文上的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咦,今天的校园内真热闹啊,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洋溢着开心的笑脸。猜猜,为什么呢?告诉你们吧,今天是快乐的六一节,将会有美味的食品等着我们品尝,光想一想,都要垂涎三尺了。

首先我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我们学校长小之星的颁奖典礼,一位位各方面表现十分优异的同学,获得了长小之星称号,看着台上受到表彰的同学,我内心有小小的失落,暗自下决心,我也要继续加油,努力学习,争取有一天也能站在领奖台上。

带着一丝丝遗憾,参加完颁奖仪式,我们像一群脱缰的野马,快速回到了我们的教室,每位同学都兴奋的拿出自己带来的美食,教室里顿时弥漫着浓浓的香气,同学们带来的美食样式丰富多彩,有:炸鸡翅、寿司、热狗……光看外表,就已经忍不住要吃了。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我们开始互相品尝美味的食物,有的同学眼急手快,拿到了自己喜爱的食物,有些同学动作慢,大家也都分给他食物。最好吃的要数梅允馨带来的迷你热狗了,第一个同学品尝完时,眼睛笑得弯弯的,嘴半天合不拢,还不停的小声嘀咕:“真是太好吃了,太好吃了!”听到她的话,靠近的同学都迫不及待去抢迷你热狗,生怕吃不到,一不小心,仅剩的一小块,由于大家的“争抢”,掉到地上了,看着掉地的热狗,没吃到的同学有些郁闷,心想:怎么动作不快点呢?他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我们有滋有味地吃了。

美味的食品真是太多了,吃不到这个就吃那个,同学们都在埋头“苦干”,时不时还听到评论:“鸡翅有点太硬了,咬不动。”“这个真好吃,怎么做的啊?”

这个美味的六一节,让我们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从中我不仅吃到了美味的食物,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纯洁的友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舌尖上的银泰城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一幢崭新的银泰城就像五光十色的彩虹,让人们购物乐在其中。占了相当一部分面积的美食成为了银泰城的招牌。

步入大门内,一阵阵凉意扑面而来,偶尔也弥漫着食物的香味。抬头,一层又一层美食店的牌子在我眼中摇晃。闻着香味,我快速走上电梯。随着电梯的流动,我马上来到了二楼。走进一家餐馆,眼前一盆盆美食佳肴使人直咽唾沫,灯光打在餐桌上,佳肴显得格外油光四射,灿烂耀眼。我不由自主地拿起筷子,加了一片菜心。出入舌尖,一股咸咸的味道。嚼上一口,外面的皮脆脆的,里头确是嫩的。几秒钟过后,微微有点辣,继续咀嚼,回味与辣交杂着的感觉无法表达。

我把目光转向肉类。我加了一片薄薄的肉,塞进嘴里。外面那一层甜的酱,把我的味觉转到了甜品。牙齿一上一下,才觉得它十分有嚼劲,牙不停动着,却不怎么觉的累和酸。又上来一道菜,样子很奇特:四堵硬面包围着,中间还放着温热的小方块面包,最顶头嵌着一个乳白色的冰淇淋球。

我夹上面包在球上蘸了几下,吃进嘴里,甜甜的感觉流进了我的心窝。一股奶香回荡在我的口中,美味至极。同样美味的就要属菠萝包了。起初,我以为是个汉堡,后来听服务员报菜名时,猜知道是菠萝包。最奇怪的是它的吃法。接到这到菜时,会看见有片黄油似的的薄片。而在菠萝包上,却有一浅浅的切痕,只要把它掰开,将薄片塞在里面,过了一段时间,薄片溶化后,一口咬下,就会感到美味。

其实,在菜名里,也隐藏着许多学问。菜单上,一道“绝迹牛肉”吸引了我的目光。点下这道菜后,我后悔了。因为这道菜的牛肉比较少,怪不得取名“绝迹牛肉”。看来,以后点菜,还要留心一下菜名。

银泰城,不仅是游客们购物的天堂,更是吃货们的好去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舌尖上的美味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在校园食堂里,每日都供应着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鲜香美食。当中自然有许多十分符合我的口味,然而在这茫茫美食翰海中,我最为中意的还是那一层西侧食堂“美式鸡排”店家提供的墨西哥牛肉卷。

这种肉卷体积不大,擀面杖大小;外面用纸包裹着,仿佛一层面纱,在那之内便是热乎喷香的肉卷了。剥开包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肉卷的外皮儿——一层薄薄的面皮,卷两圈,把内瓤紧紧地裹挟住,只剩上头余出一截,透露出几根黄瓜,几条牛排的“小脑袋”,仿佛是在吊人胃口一般,留下一丝悬念。这层面饼细腻柔软,温润的蒸汽中还透着一丝甜意。往肉卷的末端轻轻小咬上一口,首先品到的便是这“表一层”,缓缓咀嚼,才能品出这“里一层”无穷的“奥秘”。

再深一点,牙齿“抓住”的一定是一片清新,一股来自植物组织的紧密口感。挺倔,揪出来一瞧——一片生菜叶。咬断,叶儿上还透着莫名的香甜。入口慢咽,还不罢休地在齿间留下几丝细细的残余,不由得用舌去舔,好像故意叫你去仔细回味一番。当然,在这叶片当中,还混合夹杂着两样鲜香主料的味觉享受——当你轻咬一口时,定能隐隐听闻一声清脆的“咔嚓”声,那便是黄瓜在轻吟进入嘴中,在上下齿间磨合的瞬间,不停地发出那清脆的音响,伴着清清的香意与汁水,鼻腔里荡漾着、在口齿间滋润着,简直沁人心脾!另一样便是那鲜嫩Q弹的牛排啦!肉质柔软但颇有嚼劲,劲嚼至末,又是十分细密,还加杂着零星的胡椒味——是的,这么多不同种的料材,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口感。此刻便需要这两种酱料来穿针引线——一甜一辣,让我们尽享酸甜的同时仍有微微火辣刺激着味觉——这便是我最爱的美食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离家久了,越来越想念家中的美食。

奶奶是我们那一带有名的厨师,一双巧手能根据四时的食材,让家里的饭菜丰富多彩、色香味俱全。春天吃荠菜水饺,夏天吃糖醋鲤鱼,秋天吃蟹黄豆腐,冬天吃羊糕。这些美食无不让人垂涎欲滴。

我最爱吃的要数荠菜水饺。每年春节过后,天气回暖,奶奶便会到田野里挖荠菜,给家人包水饺。农田里、小路边、土坡上,经常有拎着竹篮、拿着小锹挖荠菜的人。

晴朗的日子,奶奶会早早地来到田野。这时的荠菜还残留着昨夜的露水,绿油油、水灵灵的。奶奶手握小锹,对准荠菜根部,轻轻一铲,便将它铲断。

回到家中,奶奶将篮中的荠菜倒出,抖掉泥土,仔细地拣去杂草,摘去黄叶;然后放到清水中反复清洗;最后用刀将它们剁碎。案板上,鲜绿的荠菜随着刀起刀落的节奏翩翩起舞;咚咚的声响仿佛是正在演奏的一首交响曲;腰系围裙的奶奶俨然就是乐队的指挥。

我家的荠菜水饺里,猪肉是必不可少的主料。猪肉得有肥有瘦,剁成肉糜;葱、姜、蒜等配料也需捣碎,然后与荠菜一起倒入菜盆中;接着打入鸡蛋,淋上色拉油、芝麻油,撒上适量的细盐、味精、胡椒粉;最后用筷子均匀地搅拌。馅料在奶奶灵活的双手搅拌下,红的、白的、绿的,裹上了一层金色的油花,散发出诱人的芳香。

馅料调好后,奶奶从冰箱中拿出饺皮。只见她拿起一张饺皮,放在左手掌心上;右手用小勺挖出一塊桃核大小的馅料,放在饺皮上;再蘸点水弄湿饺皮边缘;最后将饺皮对折,捏成元宝形状。这些动作连贯娴熟,一气呵成。不一会儿,盘子就被一个个水饺排满。

在一旁观看奶奶包饺子的我,忍不住也想一显身手。不过,我包出来的饺子不是“露馅”了,就是“萎靡不振”,全不见奶奶包的饺子的“精神抖擞”。

等奶奶包完饺子,我就迫不及待地催她煮水饺。水饺得等水烧开了才能下锅,然后再用大火把水烧得翻滚。这时,水饺渐渐浮出水面,不过还需再煮七八分钟,才会熟透。煮好的水饺圆润饱满,晶莹剔透。夹上一只,轻轻咬开,里面冒着热气。吃在嘴中,野菜的鲜嫩、猪肉的油润、葱蒜的清香,恰到好处地混合在一起,让你满口生香,百吃不厌。

前几天,我又梦到了家中的美食,梦中的饺子还是那样鲜美诱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