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舌尖上的作文(通用20篇)

新春过年,最回味的就是舌尖上的美味。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与舌尖上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161

作文

465

舌尖上的美味——啤酒鱼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来到了桂林的西街。“咕咕——”我的肚子早已唱起了“空城记”,艰难地向前走着。突然,我眼前一亮,眼中冒着金光,那是饿狼看见食物的表情。“那里有卖啤酒鱼啊”。我兴奋地拉着爸爸妈妈狂奔过去,选了个位置坐了下来,点了份啤酒鱼先尝尝鲜。

等待的滋味总是让人难忍。我坐立不安,在旁踱步。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慌啊!一会儿是着急,一会儿是兴奋,一会儿又是苦恼,心情百感交集,如病狂的野牛顶撞着我的心。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肚子叫得更“欢快”了,像是进行一场单调而又枯燥无味的“音乐会”。

“菜来喽!”店小二吆喝着。喊声虽不大,可我却听得一清二楚。我一蹦三尺高,心情异常激动,期待着那道菜。“哇!"我喊出声来。金黄色的外表,像是披着朝阳般那样耀眼,衬上那蓝得纯净的淡蓝色盘子,就如一轮骄阳挂在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点儿瑕疵,耀眼而又和谐。

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块鱼肉放入口中,立马感受到那突如其来的美味,令人心醉。细细品味,又q又有嚼劲的鱼肉,带着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像是融合了世界上所有的味道,非常的美妙,实在难于用语言形容!当你把那鱼肉放进嘴里,随着牙齿的搅动,慢慢地那鱼肉的香味顿时充斥着我的嘴巴,而当你恋恋不舍把鱼肉吞进肚子里,那鱼肉的香味却依然坚强的留在你嘴里,让你实在无法释怀!这种感觉实在让人流连忘返,啧啧称赞啊!我不禁竖起大拇指,连说:“好吃!好吃!”不容多说,我赶紧低下头来继续品尝这“人间美味”。这种味道,让我忘了时间,忘了周围的吵闹,忘了这个世界。似乎,已经在美食的海洋中,忘情的遨游;似乎,已经沦陷在美食的沼泽里,无法自拔;似乎,已经甘愿被美食的枷锁牢牢套住,动弹不得;似乎……“老板,结账”,爸爸的一声吆喝,让我突然回过神来,望着眼前空空如也的盘子,我无奈的抿了抿嘴巴,艰难地离开餐桌。 如今,身在厦门的我,可能很难有机会再次品尝那啤酒鱼,但,那种味道,却早已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无法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舌尖上的鱼作文800字

全文共 1193 字

+ 加入清单

我幼年的时光是在湖南常德的乡里度过的。常德乡里的青山与水田之间分布着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乡里人称之为堰塘,没有湖泊那样广大,却也足够清深可供吃用或浇灌。自然,那里也有鱼,不过那些鱼却并不是放养的,那年头似乎还没有专业养殖的概念,它们是天然就生在那里的,不归任何人也归任何人……想弄鱼是很简单的事,连小孩子都可以“伺鱼”:由大人把旧的蚊账布或白纱布缝成一个敞开的有四方底的口袋(口子要比底子小的),用两根棍子撑起,再拿一条绳子系在两根棍子交叉处,绳子另一头挑住一杆长竹竿,伺鱼的工具就做成了;使用的时候,往口袋中间放些饭粒拌鸡杂碎之类,再放一块砖瓦渣,让口袋沉入水中,傻鱼儿们便会受诱纷纷前来入袋,这就叫“伺鱼”——我想应该是这个字:“伺”,伺机等待的意思。

那些年我长住外公外婆家“作客”,伺鱼也差不多是我惟一的“贡献”——虽然伺来的大部分鱼都是我自己吃了。我扛着竹杆,从一个堰塘到另一个堰塘,将口袋沉下,在旁边尽情玩上一阵子,等想起时——当然不能太迟——提起竹杆,口袋出水,鱼儿便在袋中了,那真是有趣的游戏!虽然伺到的多是些小鱼(还有小虾),小鱼煎炒起来那味道才好呢!这些鱼一时是吃不了的,尤其是暑假里,我几乎天天要去伺鱼的——外婆便帮我把鱼拿到太阳底下晒成鱼干,如果连着几天都没好太阳,那就只能放到锅里烧柴禾焙干了:开学后要每天包(午)饭到学堂,火焙鱼是最好的下饭菜。

有时候外公也帮我伺鱼,不过他的工具和方法都比我高级,他把竹子片得薄薄的,织成一种带空洞洞的篓子:篓子开口向内呈喇叭状,鱼儿好进,却不好出;头天晚上把篓子扔进堰塘里,第二天早上去收蒌子就行了。这样可以伺到稍大的鱼——也不会太大,野生的鱼都长的很慢,且不会长大太。这些鱼一般是现蒸了给我吃——将鱼剖洗干净,放在碗里,滴几滴茶油,撒几粒盐,什么葱姜蒜都不用——蒸饭时将鱼碗放入,稍后,鱼与饭的香气便一起飘起来。

这些鱼都是很有营养的——至少,不用担心它们是不是有毒饲料喂养出来的问题——长大后我的头发一直很好,乌黑乌黑的,我总以为是它们的功劳;另外我对我的健康状况也还满意,我也相信这是幼年打下较好的底子——在外公外婆的照顾下——的缘故。……我的这些记忆,是不是也可以成为第九频道《舌尖上的中国》:一部描述中国各地美食、间中展示风光人情的电视纪录片——的素材呢?不过,虽然我也喜欢这个节目(事实上,几乎在纪录频道一开播我便是它的忠实观众),但是我觉得这个节目对那些穷乡僻壤的生活未免有些美化,使得它多少显出一点矫情和做作来。湖南的乡里有我幸福的回忆,即使如此,我也知道,至少在那些年,乡里人过的都是很辛苦的。宁静的田园也常有危机四伏……不过,食物的美味是真实的。那甚至是可以深入灵魂,令人铭记终生的——以上种种感受,均产生于我重又吃到来自湖南的正宗火焙鱼之后——那肉质真是细实,那真是湖南乡里的风味——便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2012年5月,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了一部与饮食有关的纪录片。播出之前,并没有人对这部片子寄予厚望。因为整个拍摄在资金、技术、经验等多方面都受到制约,相关的宣传也寥寥无几。

然而随着片子的播出,那些诱人可口的美食、深厚的人文情怀、丰富的饮食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成为人们津津乐道、口口相传的优秀纪录片。其实,这部片子我们都不陌生,就是《舌尖上的中国》。

很多人将这部片子的成功,归结于中国人对于饮食文化的喜爱:食物的滋味不仅仅局限于舌尖之上,它可以承载几代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传统、风俗文化,它反映了人们的偏好,也反映着人们的性情。人们之所以对饮食的话题乐此不疲,除了满足口舌之快,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人间百态,家常世情。

诚然,将饮食作为拍摄的视角,是这部片子立意上的高明之处。但是,没有摄制团队背后的付出,也很难有制作如此精良的作品。在第二季的《舌尖上的中国》里,导演组特意增加了一集花絮内容,向观众们展示了这部深受欢迎的纪录片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在我们的想象中,拍摄美食节目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寻遍祖国大好河山,品尝名扬四海的各大菜系,探访几近失传的民间秘制。但真实的情况是,为了拍摄到最为壮观的捕鱼盛景,摄制组需要忍受零下30度的严寒;为了记录下葡萄成熟最新鲜的一刻,他们只身穿越酷热干旱的荒漠;为了寻找难得一见的野生食材,他们更是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除了旅途的艰辛、环境的恶劣,摄制组还面临着各种技术上与设备上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呈现壮观的全景,团队反复调整航拍的方式,克服技术条件的限制,精益求精。我们看到的每一帧精美的画面,就如同新鲜的食材,只有经过千万道工序、“煎炸烹煮”,最终才能呈现给观众一道生动的文化大餐。

观看这个纪录片的花絮,让我感触颇深。摄制组的一位导演曾说:“一切成功的秘密,都来自于笨拙的探索。”做好一道菜是这样的,拍好一个片子也是这样的。其实,在我看来,做好任何一个工作都需要不畏艰辛,反复尝试。

我们都知道煤炭行业目前处于相对低迷状态,市场供过于求,企业效益下滑。面对这种严峻的行业形势,许多人工作的积极性也大不如从前。实际上,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眼前的得失而失去对工作的动力,失去对企业的信心。越是在这种困难的环境下,越不能选择消极逃避。不论是处于生产一线的员工,还是在管理岗位上的员工,都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反复摸索,精益求精,改进优化工作方式,提升工作的效率;学会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应对各种压力,这样我们才能在岗位上有所收获,帮助企业从细节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最终使企业走出低迷的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舌尖上的爱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阳台的夜合花又开了。小球似的花朵由一片片洁白无瑕的花瓣包围形成,香气扑鼻。当我从阳台走到客厅时,妈妈端来了一碗冰冰凉凉的海石花——夏天,来了。

小时候在南澳,夏天时,路边的夜合就会开花。与此同时总有好几个小摊贩在卖海石花,有时遇到便会买几个。海石花色泽偏黄,如果冻般Q弹的口感,冰爽的味觉体验,让我久久难忘。

品尝丝丝微甜的海石花时,若是能闻到夜合花香,真是嗅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说起这“双花”的奇妙搭配,也是妈妈童年的美好回忆——外公喜花草,夜合花是他的最爱。妈妈空闲时也偶尔会和哥哥姐姐一起去海边挖石花草,回来交给外婆,外婆就会在晚上熬海石花,而夜合的香气在夏夜里是最为浓郁的……

后来过完假回到汕头,闻到夜合花香,总是心心念念着海石花。但妈妈说,外面的海石花洁白透明,都不是用真正的石花草熬成的,就不让我吃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对此惆怅不已——何时才能再吃到一次海石花呢?

没想到,妈妈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前两年,妈妈托朋友买到了纯正的石花草,就开始熬啦。首先,把洗净的石花草放进高压锅内,加入纯净水,文火熬煮半个多小时,加入一点白醋可以去腥变白。用纱布和滤勺过滤,倒进一个个容器里。然后将剩余的石花草再次放入高压锅内,重复以上步骤。将石花水在阴凉处静置一小时左右,就会凝固成形,撒上红糖,就可以吃了。如果不着急吃,可以将海石花放入清水内冷藏,风味更佳。

清淡的海石花邂逅了甜腻的红糖,深藏于海底的神秘一下子被拉入市井的烟火,让恹恹欲睡的味觉猛地醒过来。丝丝清凉温柔地将夏日的烦躁洗刷干净,这是食物的力量,更是母爱的力量——海石花的制作过程看似轻易,但每个小小的细节都会影响最终的口感。记得妈妈有一次把白醋下多了一点点,做出来海石花就带有一点酸酸的怪味,还好那次做得并不多,大家都不希望妈妈努力的成果被丢进垃圾桶,就一起把“怪味”海石花消灭了。后来妈妈改了一下配方,就没有出现差错了——这需要学习和用心才能做到。

我突然意识到,“双花”搭配使我忘却烦恼,心旷神怡。如同传授母语,母亲把味觉深植在孩子的记忆中,这些种子已经发芽,不管走的多远,我都会记得家的方向。

这是舌尖上的记忆,这是爱的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舌尖上的中国作文500字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建国70年来,中国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着。从饮料到房子,从房子到文具,从文具到食物,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我最想说的是舌尖上的变化。

有一天,奶奶给我做了黄瓜鱼,我把头一摇,说:“我才不吃呢!”

奶奶见了,便对我说:“有这吃在我那时候已经很好了。有一年发生了自然灾害,我们就只能吃榆钱的嫩叶。吃一顿还好,天天吃,一看见就怕,不吃还饿。即使这样,过几天,榆树叶被拔光了,我们就只能饿肚子。”

“啊!那我们不会饿肚子吗?”我担忧地问。

“当然不会,我们现在的食物很充足,即使赶上自然灾害也没事。”

“那你们平常吃什么?”我好奇地问。

“我们平时吃菜,一个煎蛋要吃三天。没有肉吃,我们馋得受不了,有一次还会吃麻雀。我们先等麻雀在屋顶上筑巢,然后在晚上时拿手电筒一照,它就飞了出来。这时,我就趁机把它给捉起来,放在地上摔死,扔到火里烤一下吃掉。”奶奶又说。

我听了感叹不已。原来是这样,其实我们的生活是很好的,一日三餐,有鱼有肉,还挑三拣四,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们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是因为中国越来越强大,相信舌尖上的中国会越来越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舌尖上的美食——美味酸奶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酸奶,能算上是大众认可的美味甜点之一吧。这不,我就是个超级酸奶迷。它既酸甜可口又美味无比,还富有其他食品普及不到的有机细菌——双歧(qì)杆菌。饭后来一杯,还能有助于肠道吸收。酸奶还能抵制有害细菌的繁殖,阻碍人体吸收有害细菌分解的毒素。还能给你的牙齿做健身运动哦,它还能延长寿命!更重要的是,酸奶那淳朴软滑爽口的味道,喝上一口,绝对会让你流连忘返。

今天放学,我妈妈一边开着车,一边对我说:“今天有个大大大的惊喜给你哦!”“神马惊喜?”“下车了再给你说。”哼,老是给我卖关子,我想到。只不过我还是翘首以待惊喜的到来。

终于等到了下车的时间,我迫不及待的推开车门,妈妈打开车门,拿出了一个类似于电饭煲的东西,我一看,令我大吃一惊:“原来是酸奶机!!

“妈妈,你太好了,thank you!”说着,我就像抢劫似的一下子抱走了酸奶机。

一回到家,我对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一起做酸奶吧!”无奈妈妈只好答应。哈哈,看看自己做出来的酸奶会是什么样子呢?我翘首以待。

我拿来了一大堆“特仑苏”牛奶。

全部都“嚓嚓嚓嚓”的剪了个粉碎,但还是“误伤”倒到了自己的身上。把纯奶倒进了锅里,然后,妈妈把锅盖盖了上去。把火开到了“大火”位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问。“先把纯奶煮沸,生的纯奶可不能发酵。”哦,看来喝上酸奶的过程还不容易啊!正当我要走的时候,突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我如临大敌。还以为出了意外,我立马箭步冲上关掉了开关。“那只是他发出的声音而已啊!”妈妈解释道,哦,煮牛奶还会发出这样的声音,真是无奇不有。我闻了闻,牛奶发出浓郁的香味。这时,它上面还结了一层薄薄的,淡淡的皮。“这是‘奶黄金’,奶皮吧。”“对,它能补充营养和蛋白质呢!”哇塞,奶的价值竟然这么高啊,我还是低估了牛奶。煮好后,冷至30°~40°。再把它倒进了酸奶机的桶里,拿出一包“乳酸菌”和一包“双歧杆菌”。洒在了里面,和煮好的牛奶搅拌在了一起。这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浓郁又悠远。

虽然对酸奶的成功是满怀期待,但接下来就要经过漫长的等待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舌尖上的记忆作文700字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各种爱好中,“吃”是一大爱好,喜欢搜罗各种美食,即使搜到一幅“美食图”也是乐的。对于“吃”的记忆也是敏锐的。放假了,有时间会回到以前常去的“美食店”或小学门口去找寻记忆里的味道。尝的是味道,品的是时光。

小的时候还是更喜欢咸的味道。让我垂涎的是小学门口一位大叔卖的鸡蛋卷饼。那饼煎得焦黄焦黄,里面裹点蔬菜加点火腿,再一卷起,撒上葱花,滴上香油。不管怎么看,都令人口水直流。再配上下午放学的悠闲时光,绝对的幸福。背着书包,手拿金黄可物。一边吃一边悠回家。烦恼、忧愁就这样一跳一跳的撒在路上。还有,卖臭豆腐的,虽然家长一再告诫不卫生,但一看见它们,那些叮嘱就化成了耳边的风。卖臭豆腐的是个老奶奶,真是十分慈祥。对小孩子很和气,卖的臭豆腐也质量上乘,炸得外焦里嫩,五毛钱三片。买一碗五毛的足够了,拌上辣椒。这一碗快乐就是我的了。哗……这样想还有好多,卖炒粉的、卖豆皮饭的、拌菜……全部一下子在头脑中复活起来了。真想一一找他们来叙叙旧,可它们太调皮了,谁也不肯出来见我一面。一定是它们以为我忘了,所以他们不肯来见我了。

记忆里“甜的味道”也不少。

一到夏天,门口就有一个蹬着三轮车卖冰淇淋的小伙子。价格也是极为便宜的,五毛一杯。他有一个白色大箱子,一打开盖子里面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冰淇淋,不同的颜色是不同的味道。小孩子喜欢什么色,他就用圆勺子在那一块刮几下,一个好看的大圆球就出来了。在炎炎夏日下,端着一杯小圆球躲着太阳,是别有一种乐趣的。秋天与冬天,门口会有卖烤煎饼与小蛋糕,这个看上去高级一些,所以是一块钱一袋。小蛋糕小小的,胖胖的,装在袋子里鼓鼓的一满袋,满足感迅速将心充满,一口一个,十分爽呀。偶尔也会买一两支棉花糖,白白的围满竹签一群,像精灵飞速旋转留下的轨迹。只是吃的时候有点麻烦,总是一脸的糖,黏黏的回家。快乐被我黏在脸上,招摇过市,妖魔鬼怪绝不敢靠近的。有这些吃的,当然也少不了各色糖,圆球大粒泡泡糖,狗骨头糖,石头糖,大支黑色的糖……全围着我手拉手的转呀转。

慢慢地,我长大了,而这些卖各类小吃的大部分也消失了。有的被城管队的大叔吓走了;有的嫌小本经营,没什么赚头吧;还有几家残存的也多偷工减料,失去了昔日的美味。我只能在记忆中来回味这甜美的味道了,也追忆着那快乐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舌尖上的美味——油焖大虾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刘建铄二年级

今天,妈妈做了一道我最爱吃的菜——油焖大虾

首先,准备好食材新鲜的大虾,把葱,姜,蒜等佐料切成小块备用。然后把虾线用牙签剔掉,妈妈告诉我,虾线是虾的消化道,里面有残留的排泄物,所以要把它剔掉。接着起锅热油,待油温八分热后,放进葱、姜、蒜末,把它们炒香。再放入大虾,开始翻炒。大约翻炒一分钟左右,加入料酒、鸡精、蚝油、十三香,接着加入少许盐调味,再继续翻炒5分钟,待大虾变成金红色时,大火收汁。最后装到盘子里,一道鲜美可口的菜肴就做好了。

想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吃虾吗?不仅因为它味道鲜美,还因为妈妈告诉我,虾本身含有丰富的钙质,能帮助我长高高啊!我要长得很高很壮,像雷锋叔叔那样,帮助很多人,成为一个男子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舌尖上的回忆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一叶知秋,露白为霜,那一地的月光,就是一地的凄凉,那没有叶子的老树,粗壮突兀的枝杈在雪亮的月光里,清冷寂寞的月夜,吹凉了世间的繁华,却没有吹凉老屋中那碗暖暖的面。

我依记得姑姑的面,不是气味浓郁,也不是沁人心脾。素的汤,白的面上搭个煎鸡蛋,朴朴素素,却入我心,暖我心。

我童年的记忆中,大多都能见到姑姑的身影。姑姑丢下家中的几亩薄田,来照顾蹒跚学步的我,用她因耕作而粗糙的手,操起了家中的事务,用她心中的柔情,浸染我幼稚的心。

不久,我便被送进了幼儿园。每个傍晚,我伴着霞光走在归途,一只稚嫩的手紧紧地握着一只粗糙的手,一路行吟,一路欢笑,把劳累挤压进味蕾,让美食将其绽放。

回到家中,姑姑嘴角上扬,说道:“今晚吃面,好不?”我点点头,兴奋地跑入厨房,看姑姑煮面。待水沸腾,姑姑随手抓了一把宽面丢入锅中,面条上的粉末悄然在水中融化,面条缩起身子,放弃了它坚硬的外壳,展现它最柔软的本质,洗涤周围的白汤,撒盐少许,便别有风味,加蛋亦可,有蛋的香醇,也有素面的清芬。

吃一口素面,素色的面条滑入口中,清淡朴素,却把劳累洗涤,绽放出独特的芬芳。刹然让面条在口中充斥着香甜,感觉满口留芳,再吃一口鸡蛋,让少许的蛋汁将味蕾填满,轻轻咽下,似有幸福洋溢在心中,是朴素,是香甜。

我一点点长大,姑姑一点点变老,我上了小学,姑姑也回了老家。在这繁华的城市,林立着各种各样的面馆,我浅尝过几次,却都失望而返,没有一处有着跟姑姑的面相似的地方。

一日日的等待,我在素面的回忆中渐行渐远。偶得机会,与父母一同返乡,一路思念,一路回望。如今,我终于又回到了故乡,吃一口素面,呷一口白汤,这是别样的味道,更是爱的味道……

思念如歌,萦绕在耳畔,童年如画,荡漾在心头,回忆如面,融化在味蕾,融化于舌尖,融入血脉,让回忆盈满霞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舌尖上的花椒作文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小农村,虽然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川流不息的公路,但是这些都无法阻挡我对家乡的爱,

站在家乡最高处你可以看到这里的一切。错落有致的房屋。井然有序的梯田,黄绿错杂的庄稼,以及郁郁葱葱的树林。但是其中最吸引人的要数那片花椒林了。

乡亲们为了致富,都响应了政府的号召种上了花椒树。那错落有致的花椒林,小的亭玉立,枝节错落有致,有棱有形,甚至一派将要与苍穹试比高的气势;老的花椒树,树干粗壮,树冠枝叶茂盛,树皮疙瘩像癞蛤蟆,全身都长满了刺,却是乡亲们的至爱。

每年柳絮飘飞的季节里,花椒树苏醒了,嫩绿的花椒芽从枝头上冒出来,很快扮绿了整个枝条,整棵树,整块田,整座山。圆溜溜的小脑袋接二连三的从叶底下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初春的世界——那是满载着农人们希望的幼果。

当秋蝉在枝头使劲叫时,一串串,一簇簇火红的成熟的花椒果挂满枝头,向辛勤的人们微笑。于是农人们携篮带笼,呼朋唤友而来,开始采收属于他们的喜悦。那是怎样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手被花椒刺扎的流血了也不停息,火红的“珍珠”装了一篮又一篮,让人忍不住想要取下一粒放在嘴里,那辛辣麻香的滋味,让人难以忘怀。

花椒把美味带给了家乡农民,带给了全中国,全中国都忘不了那醉人的麻味。花椒从贫瘠的土地里顽强的长出来,不择山沟,不择土壤,毫无怨言的热爱他脚下的土地,让人怎能不爱她呢?

我爱花椒!我更爱脚下的这片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舌尖上的年作文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人过年,美食少不了。诸暨老家的年味很浓,外婆又是一个制作美食的高手,我在舌尖的美味中一年年幸福地长大,现在给大家介绍三种经典的美食。

在我心中排老三的是蒸蛋卷。外婆家的蒸蛋卷主材就两味,土猪肉和土鸭蛋,备好粽叶、麻绳和小竹棒等工具。乡下的年猪肉是家里猪栏豢养了一年的大肥猪,挑前腿精肉七分加三分肥肉剁成馅。鸭蛋是村边河道里散养的麻鸭生的,青壳,敲开后蛋黄色泽鲜亮,用打蛋器搅拌备着。先在锅里抹一层油,摊出脸盆底这么大厚薄均匀的蛋皮,非常考验功底;再是把剁好的猪肉馅均匀地拨到半张蛋皮上,然后小心地从有肉馅的一端卷过去,形成一个长约一尺的蛋皮卷;最后用水沥粽叶包裹起来,用三个小竹棒形成支架,用麻绳像裹粽子一样扎结实。

农村大灶头上的锅很大,把粽叶包整整齐齐地排放到竹蒸架上,锅底加水,盖上木盖子蒸熟。出炉后的蒸蛋卷主要做年三鲜的主材,用香菇、木耳、鲜笋、蒸蛋糕、鲜虾、娃娃菜等垫盘子,然后铺上斜切片的蒸蛋卷,每一片像猫耳朵片一样,有年轮一圈圈的很可爱,尝上一口,纯纯的肉香夹着蛋香,鲜而不腻,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我心中的老二是西施豆腐。这是诸暨的一道名菜,但一百个家庭就会有一百样做法,同一家在不同时间做出来的西施豆腐风味也会有不同。一般的材料有淀粉、豆腐、猪血、鲜肉丁、鲜笋、虾肉、胡萝卜等等,除淀粉外所有的食材都要切成细细的丁备用。外婆说以前的淀粉都是自己做的,自己种的番薯,水磨沉淀过滤,好太阳的时候晒干。放一点油入锅,将鲜肉鲜笋胡萝卜丁等煸炒,然后放入其他食材鸡汤煮沸,加豆腐猪血丁,等锅沸腾了,调入淀粉,边倒边搅,不能停下,直到浓稠并发出朴朴的声音,然后起锅装在大瓷盆里,撒上绿绿的葱花和胡椒粉。一勺捞上来,各种食材组成的可能性都有,吃一口软软的很贴心,嚼一口细细的丁很妥帖,各有千秋的组合不断给你不一样的小惊喜!

我的最爱是梅干菜扣肉。梅干菜扣肉的主材也是两味,五花肉和梅干菜,附加的有八角、姜片等,上好的五花肉瘦肉和肥肉层次分明,最好带着肋骨,梅干菜对绍兴人的意义相当于小黄鱼对宁波人的意义,清明前后收获的芥菜,腌制成雪菜,在日渐日暖的阳光里晒透,随时备用。

第一步,把肉切成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肉块,放在加了八角、姜片的清水里去味去油花,捞起后洗净沥干;第二步,大锅油炸,油要多,炸得要透,肉皮面朝下,直至呈金黄色,捞起沥干;第三步,放油汤里煮软,约40分钟起锅,捞起后从肉皮面下刀均匀切成8-10片,但不能切断,从上面看一片片层次分明,整块肉又连在一起;第四步,将肉块放入景德镇的青花陶瓷碗里,肉皮扣抵,上面铺上梅干菜,加冰糖等佐料,一碗碗放在大锅里蒸透,然后放凉备用;第五步,加热后,反扣装盘,梅干菜置底肉在上方呈半圆形。每一片肉呈半月形,看着真让人馋涎欲滴,夹上一片尝一口,油香不腻,又嫩又鲜,好吃极了!

能够在城市和农村行走的小孩真是幸福的小孩!除了这三个菜,还有很多有趣的做小吃活动,如打年糕、包粽子、做团圆果、包饺子、搓汤圆,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舌尖上的美食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民以食为天”,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小吃,这些美食可以说是独霸一方,各具特色。

南京是举世闻名的六朝古都,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各种美食的色香味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成为了南京独特的明信片。在琳琅满目的美食中,特别令我回味无穷的鸭血粉丝。

在老门东小吃街上,几乎每一家都有这香飘四溢的鸭血粉丝汤。简单而素净的店面,热情好客、手脚麻利的伙计,香飘四溢的粉丝汤,美味啊,每次我都恨不得把每一家都尝个遍,想到这儿,我的口水早已“倾巢出动”。奇异的香气把我的魂魄都牵引住了,不禁向前跨了几步,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干脆一脚跨进了店门。

一阵浓郁的香气立刻扑鼻而来,我能在雾气中隐隐约约地望见厨房里的情景:厨师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爷爷。只见他熟练地将一盘凝固的鸭血下锅,撒进适量的葱、蒜和各种调料,锅里活似欢快的海洋。粉丝下去了,锅里一片欢腾,激起排山倒海般的波浪。

没过一会儿,一碗粉丝便映入眼帘。五彩缤纷,是那迷人的颜色,浅淡的鸭肝就像漂浮在北冰洋上的座座冰山,零星的香菜点缀其上;香气扑鼻,是那雾气一般的升腾,袅袅如炊烟,醉得你睁不开眼睛。夹起晶莹剔透的粉丝轻轻放入嘴中,一阵香气荡漾在口中,立即唇齿留香。鸭血软糯可口,口味格外宜人,入口即化,浑身上下都仿佛被热气包裹了,身子暖和了,心也是热乎乎的。这时,如果配上一笼汤包,那将是一场味觉盛宴。

老门东的鸭血粉丝使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朴素如玉却令人回味绵长的美食,才让我们的南京更加让人念念不忘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是中国自古以来的重要节日。每到这一天,便要吃一种重要而特别的食物:月饼。

大家一定都吃过月饼,月饼种类繁多,现在正好是中秋佳节,所以我们也正在吃月饼,那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个蛋黄月饼。一打开包装盒,就能闻到月饼那种独特的香味,再加上月饼里莲蓉的甜味,让人闻着特别舒服。咬下一小口,满嘴都是蛋黄的油汁,那莲蓉咬着软软的,还有一点粘牙。月饼的味道甜而咸,这两种看似相抵的味道融合在了一起,但是没有一点奇怪的感觉,反而觉得很好吃。蛋黄呢?鹅黄色的让人看着便想大快朵颐,那种咸咸的味道又很合适,多么赞叹这奇特的工艺呀!最后一口还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其实,早在周代便有在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了,在那个时候,每到中秋节,便要在赏月的同时摆上一桌美食,其中必不可少的便是月饼和西瓜,当时在设大香案的时候,还得把西瓜切成莲花状,以示对自己的祝福。

说到时令水果,那就要说到石榴了。把石榴一剥开,便能看见那一粒粒晶莹剔透的小果实。那小小的果粒,一颗挨着一颗,一粒接着一粒,它们在这个温暖的“小屋”里互相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剥出一颗,放在嘴里,轻轻咬下去,在那一瞬间,甜甜的果汁便流入口中,还有一种清爽的感觉,那一丝丝的甜味让人身心舒畅了许多,似乎把平日里的烦恼全都消除掉了。如果一大把吃下去,那泉水一样的“玉液琼浆”便会涌入口中,让人觉得清凉无比。

中秋节还有更多美食等着你去体会去品味,让我们一起“品尝”中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舌尖上的童年作文300字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像一棵大树,上面有鸟语花香,有欢声笑语,还有天真无邪。

我小时候是个有名的吃货,天天缠着妈妈要糖吃。于是大家都叫我“懒猫四”。

所以我有个梦想当美食家和糕点家。我会背上旅行包,带上制作糕点的机器,去到各个国家尝遍各种各样的特产,尝遍各种各样的糕点。

尝出什么味道最好时,就返回中国做美味的糕点送给穷人,而且不要钱。

我会让一个一级厨师,做我的助手,我说配方他来做。这样一定能制造出全天下最美味的食物了,再把它宣扬给世界,让中国富裕起来,不再贫穷。

我想去和各位著名的美食家联盟,我们几个人合作,在国外赚大钱。

我虽然知道这只是幻想,但是只要经过努力一定可以让幻想实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舌尖上的美食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舌尖上的美食吧!今天我就要介绍一下我舌尖上的美食——香喷喷的粽子。

我呀,只要一看到和粽子有关的广告,就会馋的直流口水。有句古诗说得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感觉这句古诗就是在说我那细细长长的“哈喇子”。你们是不是在奇怪我为啥一见粽子就发神经,现在我来给你解开这个谜题。

首先第一点,是因为我小时候在幼儿园的加餐吃过它。第二点,是因为我一闻到棕子那缕缕清香,嘴巴便情不自尽的流口水,大脑就会对我发出一道命令——吃掉它!可我怎么也完成不了,因为粽子在电视屏幕上,要吃我就得把这电视和屏幕一块吃掉。我吃掉会变成啥样……还是不要了,那成什么样!最后我只能纸上谈兵,把这项任务在我的画中完成了。从此,粽子就成了我舌尖上的美食。

昨天,妈妈给我煮了粽子。我先剥开了绿色的粽叶,然后吃到了香香的糯米,最后吃到了美味的肉肉。突然,我有一个想法,如果我有一个粽子房子,可以随时随地吃粽子,那该多好呀!

粽子——我舌尖上的美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舌尖上的年味儿

全文共 1843 字

+ 加入清单

“进了腊月门,就是过年”老话虽是这么说,但在现在,过年的热闹喧腾,似乎是从小年开始的。在小年这个春节的盛大开始中,饺子第一次揭开了她的面纱。

饺子永远是过年餐桌上最重要的角色。饺子寓意着更岁交子,无论这一年过得怎样,春节的饺子永远是一家人的年终盛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美味,饺子馅更是变化多端,令人多吃不厌。

在我的老家,饺子馅总是经典的韭菜猪肉馅。韭菜是新下的,鲜嫩多汁,刚买来摘来的韭菜更是青翠欲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地上铺着几张报纸,一起摘韭菜,年味与家的味道就在这里,慢慢升华。猪肉最好是手切的,可以一粒粒清晰地嚼到,最好有些肥肉,猪肉的肥而不腻与韭菜的鲜辣融合在一起,正是对年味的最完美诠释。

韭菜猪肉饺子本是最佳组合,可年三十晚上子时要吃的饺子却是素馅。老一辈人说这象征着来年朴素平淡、平平安安。我对这种说法不太相信,但素馅饺子的确也别有一番风味。

把胡萝卜、粉条、豆腐切碎,摊一个蛋饼切成小块,有时加些木耳,素饺子馅基本上脱不了“这一套”,但就是这几味简单的食材,却能调出美味的馅儿。素馅没有了肉馅的那种浓烈的肉滋味,多了一股清淡的感觉,也可以对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不过令我疑惑的是,有时素馅里也加些海米虾仁,这还叫素馅吗——也许素馅只是人们的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尝鲜的满足罢了。

饺子皮也颇有讲究。必须要用死面的那是一定的,放了酵母就变成煮包子了。这几年新出了一种“饺子粉”,据说是专门用来做面皮用的,其实味道嚼劲与一般的饺子皮没什么差异。擀面皮真是门手艺,擀面皮讲究中间厚,边上薄。要想擀得又快又好,挺不容易。现在,肉店里有卖机器压的饺子皮,两片皮之间扑上点面粉,显得死气沉沉,口感也一般。

每当吃完饺子,总要喝上一碗煮饺子的清汤,说是“原汤化原食”。其实抛开营养不讲,清汤的味道品相还是不错的:清汤的色泽是有着谷物气息的淡黄色,味道既有一种饺子皮的清淡,也有露馅饺子肉馅的鲜美——所以煮饺子时,露馅饺子还是必不可少的呢!喝下一碗汤,感到周身热乎乎的,寒冷驱散殆尽,也冲淡了刚才吃饺子的咸味。

在吃饺子时,总少不了几个翠绿色的身影,那就是腊八蒜。吃一口饺子咬一口腊八蒜,感觉那种辣味在鲜味里散开的感觉,缓解了肉饺子的油腻以及腊八蒜的辛辣,可谓是两全其美!米醋、绵白糖、大粒蒜,把它们种在玻璃瓶子里(原来是用瓷罐子以及玻璃罐子的),小年时便可收获一瓶翠绿腊八蒜。今年我家的腊八蒜是翠绿色的,可醋却成了草绿色,没达到老舍先生“色味双美”的标准啊。

说到小年,似乎还有一种沉寂已久的习俗:祭灶、吃关东糖。在济南城区里,祭灶的习俗早已无影无踪,关东糖、糖瓜也越来越少。不过我今年有幸寻觅到了杆状的关东糖。关东糖很脆、很酥,有时咬一口还会迸溅出许多渣渣,不过那甜味是沁人心脾的,与厨房里柔弱无骨的绵白糖是没法比的,多了一层过年的香气,让人很是舒畅。

我在福建吃过一回白年糕:味道虽不错,可口感是单一至极,好像在咬糯米团子。山东的黄米年糕就不一样了。原材料是黄糯米面,和面时直接把洗净的大枣整颗放进去,正好随着和面被绞碎一部分,进到黄米面里面,捏成窝窝头状,上锅蒸熟。吃黄米年糕时,离大枣越近,枣味越浓,还要时刻提防着,别被枣核咯了牙,多么有趣!

说到年糕,就不能不说豆包了。豆包讲究心里美,其实也是馅料的重要性。做豆包前一天晚上要把大红枣以及红小豆放糖放水,煮沸了再焖。第二天上午馅料已焖得差不多,甜糯软香,直接吃更是美味无比,即刻用发面包了放进蒸笼里,还要一同做些馒头。蒸出来的豆包外表普通,里面却是红彤彤的,煞是好看、煞是美味。

最后要介绍的,也是我最为喜爱的,就是酥锅了。酥锅这手艺,我的亲人里只有我姑姑有,而奇怪的是我奶奶却不会。酥锅之做法,我也不清楚,大概就是把喜欢的食物煮熟了加某种香料炖吧。最后收了汁,放凉以后,每种食物既保存了些许原味,也有一种互相联通的不可名状的香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酥锅凉了才好吃,可地冻天寒的,不免令人不太适意,也是春节美食中的特色一员了。我们小区来了个卖酥锅的,掀开锅盖,冒出的竟是阵阵热气,这算什么酥锅!他那酥锅还有哩啦的汤水,味道一般,竟然还有人买!于是我便决定再也不吃他家的了。

酥锅有酥白菜酥豆腐酥鱼酥鸡酥豆角酥海带酥肉酥口蘑酥木耳等等,什么都可以往里放,我最爱的是酥海带。

过年,其实不仅是一个盛大节日,也是亿万中国人的心灵寄托。我衷心希望这些美食,凝固成舌尖上的年味,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一年又一年期盼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舌尖上的美味——可乐鸡翅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陈宣文二年级

今天,我请大家吃一道美味---可乐鸡翅

做可乐鸡翅的材料有鸡翅和一瓶可乐。先把鸡翅洗干净,放入烧热的油锅中翻炒,然后把可乐倒入锅中,再放少许盐、料酒、生抽。盖上锅盖大火收汁,到时间后拿出盘子,把做好的可乐鸡翅到入盘中。

一道美味的可乐鸡翅就做好了。当我看着做好的可乐鸡翅时,已经垂涎三尺了!咬上一口,外面的汤汁咸甜适中,真是油而不腻。

这可美味的乐鸡翅可真是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欲大增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舌尖上的美味作文600字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头村边的风味小吃可以说举不胜举。而在这么多的小吃中,我更爱的还是家门口那香喷喷的刀削面。

刀削面又宽又薄,一片片面条横七竖八地躺在卤红色的汤汁里洗着热水澡,闪亮闪亮的牛肉点缀着这一碗面。有荤菜必定少不了素菜,再将一小片一小片的香菜散落其间,如同仙女撒下的花瓣。一碗面端上来,我就忍不住上前去闻了闻,一股牛肉和汤汁夹杂在一起的香味扑鼻而来,整个屋子都弥漫着浓浓的香味。

别看这店开得不大,来的客人却是一波接着一波,可见名气不小啊。那味道必然不会差,我夹起几片面,“哗”的一声吸进嘴里,一下子烫到我的舌头,把面全吐了,喝了三口水才好一点,接着我再次轻轻地夹起几片面,慢慢放入嘴中,再加一勺汤和一片牛肉,细细品尝着,味儿可真是名不虚传,不仅有汤的浓香味,牛肉的醇香味,还有香菜的清香味,几种味加在一起,真让人垂涎三尺。

刀削面不仅看相好,味道好,而且制作方法独特——刀削。搓面团时,必须揉匀,柔软,揉到表面光滑为止。下锅时,必须左手托着面团,右手持着特制的弧形削刀,一刀一刀削进锅中,最后再加上牛肉,香菜等配料,就可以上桌了。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垂涎三尺了吧,那就赶紧去尝尝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舌尖上的思念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1 字

+ 加入清单

不是因为想念一个人,而思念一种美食;而是因为思念一种美食,而想念一个人。

在小时候的记忆中,故乡的冬天总是寒冷干燥,每到那时,最盼望的,便是姥爷做的一盘红烧肉。

工作一天后疲惫的姥爷,为了满足我和表姐的愿望,从冰箱中取出一块上好的五花肉,熟练地切成小块,在滚烫的开水中烫去血水,捞出沥干,再放入噼啪作响的油锅中。

我和表姐常常眼巴巴地围在灶台旁,看一块块五花肉,随着姥爷的锅铲上下翻炒,激起一阵阵跳跃的油花,直至肉色变得酥黄,再逐一加入黄酒、酱油、糖、盐,开小火慢炖,裹挟着香味儿的热气便袅袅升起,蔓延到整个屋子。

这时姥爷总笑眯眯地看着,在一旁已垂涎三尺的我和表姐说:“做红烧肉,可不能心急,需要慢慢炖,才能入味。”的确,每次做红烧肉,姥爷都要炖上几个小时,其间数次调节火候,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将他满满的爱融入。

随着空气中的香味儿愈加浓郁,红烧肉终于出锅了,姥爷将它盛到瓷盘里,撒上一些干桂花,油亮亮、香喷喷,闪着诱人的光泽。我们早已迫不及待,在姥爷和蔼的注视下,扑上去大快朵颐,红烧肉入口即化,带着肥而不腻的肉的芳香,从舌尖一丝丝蔓延,直至心底,而我的快乐也随之开了花,散发着拙朴的香。

一年里,也就那寒冷的冬天最让人期盼,一小盘红烧肉,就能换来满满的幸福,它让整个冬天不再冷情。

如今姥爷离开已有3年了,可那舌尖上的美味,却总飘荡在我忽明忽暗的记忆中,久久挥散不去。也曾试图在某个怀念姥爷的寒冷夜晚,去寻找那熟悉的味道,却从未能如愿,总以为是配料的原因,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我记忆中的味道,怕是再也寻不来了。因为,那一小盘红烧肉,是姥爷用他的爱慢慢烹制,包含着只属于他的温情与关怀。

人已远去,美食不在。唯有那思念的味道,从舌尖一丝丝蔓延直至心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舌尖上的亲情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个十足的小吃货,一想到红烧排骨、腊肉香肠、麻辣兔头、五香鸡爪……那一道道舌尖上的美味,我不禁直流口水。美味的菜肴带着浓浓的亲情,勾起了我尘封的回忆。

姥爷今年67了,满头白发,平时总是佝偻着身子,像一块久经风霜的礁石。可当他一走进厨房时,就像一个征战的将军,锅碗瓢盆都听他的指挥:锅铲在锅中翻腾,热油在锅中欢笑,菜肴在锅中跳舞……随着锅碗瓢盆演奏的结束,一道道美味便诞生了。

饭菜上桌以后,我总是最先拿起筷子,将最好吃的一点不留的夹到自己的碗里。一碗还没吃完,姥爷便去给我添饭,每次都是满满的,甚至会高出碗沿许多。当我抱怨姥爷盛的饭太多吃不了的时候,姥爷总说:“你吃不了,我吃。”那一字一顿,就是一个老年人对孩子许下的诺言。而姥爷,为了这个诺言,一直在吃我的剩饭。

有时饭菜做得不可口,我就不吃,还向姥爷发号施令,让其重做。点菜之后,姥爷又返回厨房,叮叮当当地忙活起来。我坐在姥爷对面,吃着姥爷为我开的小灶。而姥爷,吃着那冰冷的饭菜,却满是幸福和满足……

当姥爷将厨房收拾干净后,厨房的交响乐也停止了演奏。姥爷坐在阳台的躺椅上,看着报纸,不一会儿,就听到了他细微的鼾声。午后的阳光静静地洒在姥爷那苍苍的白发上,这时我才发现,姥爷更加苍老了。

如今,想着那一道道熟悉的菜肴,就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友,是那样亲切。那个曾经不懂得什么是爱的男孩,终于和姥爷长的一般高了,终于懂得了那并不宽阔的肩膀顶起一片天的艰辛,更懂得了那香喷喷的美味后浓浓的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近些天,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连续几个深夜,让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然而,作为纪录片,它不同于以往的影像素材里,以“烹饪大师”或“美食名家”结构,展现的是“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过程”,亦或是能够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

“比赛”形式。在本片中,中国美食更多的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变迁,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那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

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人与食物的关系已经达到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人文关怀贯穿其中,用最质朴的表现手法展现那些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东西。

(1)自然的馈赠

对于餐桌上的美食,我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本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辛勤劳动的人们神奇的食物。

(2)主食的故事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貌,唯一相同的是作为中国人对主食样貌、口感的追求。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