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孩子梦想电影观后感作文实用20篇

人的一生漫长而复杂,然而也总会有许多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小编收集了梦想之路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3434

作文

1000

电影《棒球之爱》观后感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金尚男(郑在泳饰)曾经是韩国棒球坛的顶尖明星选手,他在韩国的棒球坛创下过无数的纪录,也为国内的球迷带来过无数的感动。然而在风光的背後,金尚男却屡次卷入醉酒闹事的案件,慢慢的失了球迷的支持。经纪人兼好友郑哲秀(赵镇雄饰)为了要重新挽回金尚男的事业以及声誉,所以安排金到一间聋哑学校担任棒球队的教练,意在为金尚男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

一直以来我都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一部独特的生命史:我们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当中长大,也会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在这段过程当中我们会被身边有关的事物或自己所接收到的资讯所影响着,慢慢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想法、经历以及性格。

就像在电影里面的聋哑学生们,因为先天或後天所形成的障碍,再加上学校的过份保护,所以或多或少都会令到学生失了自信。学校甚至会训练学生,务求令到他们能够成为资本主义商业社会下的劳动者,换句话讲,就是要令到他们有一技「谋生之长」。然而在以上因素综合的影响下,就必然会令到学生们变得机械,直接令到他们失了自信、变得更为压抑和内向。便在这个时候,金尚男介入了他们的生活,也为他们的生命带来了影响。

一开始金尚男对学生们的热情表现得冷漠,甚至对聋哑学生打棒球这件事感觉到不以为然。在学生们的一次比赛当中,金尚男看到了学生们所拥有的潜力。在与老朋友的聚会当中,两人开始聊起了高中时代的往事,也唤起了金尚男从前的记忆──自己在高中的时候也曾经热爱棒球。再加上在学校宿舍的外面看到了一名曾经发誓不再打捧球的学生,在黑夜当中自己一个努力投球,令到金尚男看见了在高中时代的自己,直接驱使他开始认真地投入「忠州圣心棒球队教练」的这份工作。

不久金尚男便发现棒球队内的队员们缺乏沟通以及交流,而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都是患有听力的障碍,令到他们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经验。在这个过程的当中,金尚男慢慢与学生们建立起感情,并看到他们慢慢的成长起来、坚强起来以及活泼起来。在棒球队队员之间也建立了互信。

虽然在聋哑学生的世界里缺少了声音,但他们并不可怜,他们为棒球所付出的汗水和热爱一点也不会比其他人小。从前他们有话不敢说、有想要做的事情却不敢做,而到了现在他们能够勇敢地向全世界呼喊,说出自己的想法。

无论最後在比赛当中能不能够得到胜利。但在过程当中,他们都知道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发挥了自己应有的才能、得到球迷以及对手的尊重。棒球改写了他们的生命史,让他们重舍真正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科技电影的观后感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美丽的蓝衣仙女,在孩子的拥抱中风化瓦解,变成无数狰狞的碎片。仙女残破的面颊温柔依旧,但是她曾经优雅的身躯居然是一具空壳——童话和梦想的空壳,人类谎言铸就的残躯碎体,就这样冰冷冷地展现在孩子面前(——斯皮尔伯格,你实在是太残忍了!)

他象一个男子汉那样关切地俯下身,为妈妈送上清晨的第一杯咖啡,微笑着看她啜饮。小小的身体努力、认真地挺直着,做她最初的,最后的屏障,小小的,爱的屏障。因为他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再次失去她,永远地失去她了。他从两千年之前把她找回来,只为现在这样斜倚在床边,独自一人拥有爱妈妈的时间。他的时间——他们的时间多么少啊!

斯皮尔伯格的镜头如同喃喃低语,屏心静息地讲述着。音乐仿佛辽阔背景下瞬息起伏的浪涛,配合着他的故事。一点点铺陈,一段段展开,一层层推进,一寸寸深入人心。最后,随着男孩的复制品妈妈沉入永恒的睡眠,这个小小的机器也静静睡去。故事终结,该讲的,不该讲的,都已经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电影观后感大全满分摘选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一种莫名的兴奋和佩服在我心中燃起,那是我看完这部影片后久久挥之不去的心动感觉,我真的没想到竟然有女孩是这么勇敢,这么的与众不同。

艾咪失去母亲,来到偏僻且宁静的农庄,与不太熟悉但热爱机械发明的父亲一起住。这种原本感觉孤独的日子,却因为有一天森林中来了一部推土机而改变。这些初来乍到的人们正在挖树,他们是一群开发土地的人,不但破坏了原始的自然景观,甚至使一群受到惊吓的野雁纷纷飞走。好奇的艾咪走进森林里,无意间她在枯木堆中发现了十六颗野雁的蛋,经过爸爸的同意后,于是失去母亲的艾咪,拾起野雁蛋,孵育、养育,甚至与每天都带着小雁跑步,冬天来临前她还异想天开架轻航机引导雁子们往南飞去过冬,在春天再度降临大地的某个清晨,十六只野雁居然自行北返,来探望艾咪,他终于因为体验学习妈妈的角色与责任,了解因付出而拥有的喜悦。

在艾咪养育野雁的过程,让她敞开封闭已久的心房,透过野雁,她和父亲有了良好的互动,她们共同计画飞机的制造,以及规划野雁们南飞的路线,这使的原本冰冷的父女亲情也慢慢获得改善。

更让我震撼的是,艾咪那时不但每把野雁蛋放着不管,反而将野雁蛋带回去养,这表示出她的心地善良,爱护动物,而且她居然可以将失去母亲的伤痛,转而去同情失去慈爱爸爸、妈妈的小雁儿们,并且用心照顾成长中的小雁们。我想,我们应该学习爱一种爱护动物的表现,而不是像电影中开发工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许多动物的家园-森林给夷为平地了。

艾咪虽然过着单亲的生活,但是她对“弱势族群”一点也不冷漠,她还把雁子带回家照顾,这表示她能体贴、照顾和关怀弱势族群,她这么好心,终于也有好的回报,艾咪就算失去了慈母的母亲,也会因为有了照顾雁儿们的经验,而拥有了很温暖、温馨的感觉,也能体会爸爸对她所付出的爱,终于不再感觉孤单;所以我相信关怀弱势就会有好的回报,这种回报是让人内心有充实温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电影《傲慢与偏见》观后感

全文共 929 字

+ 加入清单

傲慢与偏见》无论是曲折的爱情还是丰富的人物性格都让我意犹未尽。

傲慢、偏见,是我们很常见的弱点和毛病。每一个人其实都很容易被自己的主观印象所驱使,因而容易对别的人下不正确的注解,进而造成了彼此之间的误会。一个人所给予的第一印象固然可以影响到很多事,但并非一定不会改变,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更客观一点的论点,就好像故事中女主角对达西的看法,

这是个曲折但却也美丽的爱情故事,主人公伊丽莎白是个勇于追求爱情、漂亮聪明、坚强可爱的中产阶级女子。故事主要以她对达西先生从一开始的厌恶到尊敬,再到爱慕为线索,也穿插了在几个发生在她身边的幸福或不幸的婚姻,揭示了作者对那个时代女人生活与爱情的理想和期望。故事中女主角伊丽莎白第一眼看到男主角达西就是不顺眼的,加上男主角个性的傲慢,继而对他有了偏见。而男主角达西,是个不受人欢迎的傲慢男子,也不屑于周遭冷淡的人际关系,对他来说,傲慢也许是有理的,偏见却很无情,这两者产生的冲击是免不了的。两个人之间也因此而常有针锋相对的言辞,彼此之间的傲慢和偏见就造成了一开始的不愉快与误解,但是经过种种事件的澄清,彼此又渐渐产生一点点的感情。

达西代表着“傲慢”,伊丽莎白代表着“偏见”,他们一开始都被自己的情绪所牵引。接着一连串对达西不利的流言,更让伊丽莎白对达西反感。当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而遭到拒绝时,他说了一句话:“要是我耍一点手段,把我内心的矛盾掩饰起来,一味地恭维你,使你相信我无论在理智方面、思想方面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对你怀着无条件的纯洁的爱,那么也许你就不会有这些苛刻的责骂了。可惜无论是什么样的伪装,我都痛恨。”达西没有为了讨好伊丽莎白,而改变他的傲慢性情。伊丽莎白也表现了很真实的自己,彼此都不刻意去营造给人的印象,表现出了最真实的一面。而开始的时候,伊丽莎白一直活在自己的偏见之下,而忽略思考事实的真相,经过达西的解释和自己的判断,才最终找到幸福的归宿。

《傲慢与偏见》通篇是伊丽莎白幽默的俏皮话,可是这种强颜欢笑下,隐藏的却是那一时代人们无尽的苦恼、不满、遗恨。或许不幸太多了,变成了麻木。可是令人羡慕、认可的“幸福”背后,堆砌着的又是什么呢?是金钱、麻木、泪水、悔恨、遗憾,或许更多更多,但唯一没有的便是真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穷孩子富孩子观后感700字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爸爸,我想你!”“爸爸,我想回家。”这是话剧中绑架犯的儿子对他父亲说的话,也是最令我感动的语言,因为这字里行间,处处都蕴含着这个孩子对他父亲的爱,这让我感受到爱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多么伟大!

《穷孩子富孩子》这部话剧围绕着“穷”与“富”展开了话题。正是因为剧中的穷人没钱,被他救过的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也无意中伤害了他,所以这个穷人才会绑架他的兄弟的儿子及其同学。

在话剧的结尾,当绑架犯——牛聪与自己的儿子深情拥抱时,那个场面深深地打动了我。牛聪因为没钱,已经有好几年没回家,好久都没与儿子见面了。如今,父子俩终于团聚在了一起,而牛聪的兄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并决定帮助牛聪解决物质上的困难,这是多美好的事情!可当我认为牛聪能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时候,接下来的一幕震撼了我:牛聪让别人把他的儿子带走,自己则因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而自杀了。

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如果让他的儿子看见了会怎么样?他的儿子还能好好地活下去吗?牛聪为什么一定要用“死”来解决问题呢?他死了,但他有没有想过,他的儿子怎么办?数不胜数的问号从我脑海里接二连三地蹦出来,但更多的,我感到的是心痛与可惜;同时也极度心疼那个丝毫不知自己父亲自杀的小男孩。

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有贫富之分,但贫穷不是穷人的错。穷人就更因该努力拼搏,争取过上能令自己满意的生活。富人也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慷慨解囊,多做慈善。如果剧中的牛聪能早些明白这一点,那也不至于酿出惨剧,导致他的儿子失去亲人,也失去了家……

牛聪儿子说的那两句感人至深的话至今都回荡在我耳边,他和他父亲深情拥抱的画面在我脑海定格,不停回放。《穷孩子富孩子》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爱”的含义,也让我明白了我们要学会在逆境中磨练自己,不要因为一些困难就放弃了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看感恩的心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我们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唐晓龙先生说: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位有缘人!

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离不开感恩,感恩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这是《感恩的心》一书上的一句话。

上个星期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感恩的心》。里面写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生命;感恩失败;感恩幸福。每个人都有父母,然而每个人长大后如何对待父母,感恩父母,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我的理解也就是好好学习,长大后回报父母,有时候妈妈吵我的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妈妈老是袒护弟弟?但是我错了。父母给我们生命、哺育我们长大成人!

感恩老师给我们智慧和修养,给了我们放眼世界的慧眼!

感恩同学个我友爱、伴我进步、伴我成长!

感恩自然让我们天天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感恩社会丰富了我们多彩的人生!

感恩祖国让我们享受安宁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疯狂外星人电影的观后感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片子应该叫《疯狂的地球人》,自始至终只见到地球上各色人等出于不同目的而疯狂而没见到外星人有多疯狂,就算有也是刺激后的正常反应。如果不是宣称改编自《乡村教师》我会给他更高的分。抛开这种让人不舒服的改编言论,这其实是一部不错的合家欢类电影

故事情节亦庄亦谐,特效、镜头也随着情节不同而相得益彰。并没有因为喜剧片就对特效敷衍凑合,外星飞船坠落地球时紧张刺激、气势磅礴;外星人造型逼真、表情丰富动作自然,一切都像极了科幻大片的特效元素。因为世界之窗的缘故,那个谁都知道影射的国家的特工忙碌奔波于天南地北、五湖四海所引发的搞笑桥段也叫人捧腹。最后一顿酒搞定星际外交的设也能让人接爱。

可以说就一部喜剧来说影片很出色,除了拉基因球那个让人恶心的设定。我觉得出于种.种可以理解的原因,你讽刺、挖苦、蔑视甚至仇恨那个谁都知道的国家都可以,但让对方特工吃沾人屎的基因球就太恶俗了,格调就太低了点儿,要知道你宁浩拍的不是抗日神剧,你口口声声说改编自《乡村教师》。

最后建议删掉片头改编自什么那句话,也别在宣发材料中提,就把它完完全全当一部普通喜剧片算了。《乡村教师》在我的想象中应该是《第三类接触》这样风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电影《秀美人生》观后感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百色工作。2018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充实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但是有些年轻干部工作在农村,生活在城市,并不能安心的扎根基层,踏实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学习她以村为家、以村民为亲人的思想觉悟,学习她“先当村民,再当村官”的工作理念,学习她不干出一番成绩誓不罢休的理想追求,端正态度,扎根基层,体悟磨炼,在广大的大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学习她无私奉献、服务群众的精神。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研究生,黄文秀没有一点娇气和傲慢,她能走进群众,她能和村干部积极走访调研,倾听群众的声音和诉求,驻村帮扶日记里记满了各种各样的村务小事,从农村低保、到水费电费,只要村民有需要,哪怕再小的事,她都在努力的去做。正像她经常性说的一样“只要能为村民谋一丝利益,无论经历多少艰难困难也心甘”。

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就应该学习黄文秀的这种精神,牢固树立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的服务理念,真正的从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诠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看两部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296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一:《放牛班的春天》

观后感

有这样一个故事,发生在法国某个小镇的郊外。

有这样一个学校,名叫“池塘之底”,拥有着阴寒森然的建筑,沉重笨拙的大门,陈旧斑驳的教室以及压抑阴森的氛围。

有这样一帮孩子,在严格甚至近似于残酷的教育管理模式下,他们孤傲而坚强的抗争着,仿佛等待着一个救星,又仿佛他们已经放弃了这种期待。

有这样一个失落的音乐家,带着一丝失落来到这里,见到了这一帮等待着救赎的孩子。

这一切来自于一本陈旧的日志,世界著名音乐指挥家莫杭治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佩皮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作者是他的启蒙老师马修。两位老人沉浸在对于往事的回忆。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一部电影,没有了奢华的场面,没有了惊心动魄,但是却多出了一丝的温情,展示了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伟大的教育家如果与他的学生进行心理的对抗,进行心灵的沟通。这个世界也许有卑微的人,但却没有卑微的情感。平凡的小人物克莱门特·马修那颗博大的爱心,使得艺术的力量变得如此巨大,让孩子们的灵魂得到救赎。

看完这部影片,我为哈珊校长的粗暴残忍而愤恨;为孩子们曾经不幸的遭遇而惋惜;为孩子们遇到马修而庆幸;为马修的善良真诚而感动;为杭莫治的改邪归正而释怀;为佩尔诺的执著坚守而欢欣。

而影片其实是想告诉各位观众:人都要有梦想,不放弃梦想,不放弃对于梦想实现的渴望,同时用努力书写着自己的梦想,成功其实就在不远处。

电影二:《长江七号》

观后感:

昏暗的光线中,出现一双黑漆漆的粗糙的手,看的出来,这是一双男人的手;他一只手握着一只鞋子,另一只手开始静静地穿针引线;那只鞋子真的很破烂,看起来那么脏那么恶心,而且还露那么大一窟窿;男人的针线活也不是很熟练,每次下针的距离长短不一,所以当缝到那个大窟窿的时候,他不得不停顿了一下??

这是影片的开头,这个开头仿佛是一阵风,迎面吹来的还有莫名的紧张;又仿佛是一块金属,重重地压在心上。

影片主要讲诉了父子之间的温情。主人公小狄的爸爸狄爸以在建筑工地打散工养家,为了培养儿子成材,省吃俭用把小狄送入一流学府。狄爸在垃圾堆意外捡到神秘外星生物7仔,7仔能随意变作不同的工具和吸收和释放能源,帮助主人小狄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并产生许多的趣事。与此同时,小狄同学蛋挞头的父亲无意中发现了7仔超乎寻常的能量,为实现自己的野心,欲高价收买7仔,未料小狄父子不为金钱所动,情急之下绑架7仔到自家的研究所,并榨取7仔身上的能量。小狄父子冒险潜入蛋挞家研究中心,历经险阻,救出奄奄一息的7仔,一家人再次团聚。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蛋挞爸虽然获得了7仔的能量,却无力控制,导致研究中心爆炸倒塌,研究所的门即将关上,其在做了一个变大缩小枪,第八先把小弟和同来的袁老师送出去,可是在外面他们遇到了点麻烦,差点出不来,后来因袁老师会跆拳道,他们破门而出,7仔又变成了一只很威武的狮子形怪物,送了他们三人出来,但是无数致命化学污染物从研究所向外疯狂外泄,7仔奋不顾身地跳上研究所屋顶,将所有的化学污染物吸入体内,污染物没了,7仔也变成了一个布娃娃。

这部影片很好的将主题摆在了低碳环保这一主题上,也告诉和教导我们“人穷但志不能短”这一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金刚川电影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影片《金刚川》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中一段感天动地的故事。敌我双方为了一座桥而在金刚川展开的一次殊死较量。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力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为了保证大军在指定时间到达,志愿军一次次舍生忘死修补战火中的木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再次在银幕前徐徐展示给观众。

看完《金刚川》之后感慨万分,讲真,现在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真应该多看看这样的电影,看看我们国家如今的繁荣昌盛,看看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样得来的。那是无数英勇的先辈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成了这片土地上美丽家园的铜墙铁壁,是他们的宁死不屈,捍卫这辽阔的浩瀚山河。长江黄河再汹涌,长城再坚固,都抵不过那中华儿女万众一心的民族心。看完电影我更加深刻理解到,那个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是靠什么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从而告诉全世界,中国从此站起来了!如今能屹立世界之林的根本在哪里。

影片中的许多经典镜头至今在我脑海浮现,尤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美军飞行员的一句话“不可能,就是他们的武器”!我时常回想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以前听过一句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他们不需要奉信神明,他们的神迹,来自他们的民族。”正如片中的那位幸存的美国飞行员所说,中国人不信神,但志愿军创造了神一样的事迹。桥面一次次的被炸毁,我们志愿军战士,以不怕牺牲,舍生忘死的精神又一次次的将桥修好。到最后,敌人使用了燃烧弹将整个桥面烧毁,敌人以为我们无法再修复而在沾沾自喜的时候,我们英勇的志愿军以惊人的毅力,为了部队在规定时间内到达金城,用血肉之躯构建起一座神一般的“人桥”。

这部电影前期我就一直有在关注,看完后,我更加坚信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总在被一群又一群坚定而有信念的人证明着。从前是,现在也是。从来都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也将始终铭记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服务社会,为新时代水利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电影《训龙记》观后感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遥远的北欧岛屿,住着这样一群维京人,他们世代以放牧,捕鱼和耕种为生。岛屿上唯一的掠夺者是巨龙。几代人一直与巨龙搏斗以获得安宁。恢弘的场景,震撼的音乐,美丽如史诗般的画面,淋漓尽致的剧情,构造了本片最大的看点。

电影如此,我们该感到幸运。我们该感谢梦工厂带给我们一场眼睛更是心灵的超级享受。

维京人杀龙是认为巨龙掠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从而世代以杀掉巨龙为荣耀,只是他们一直没有思考过用另外的方式解决矛盾。由此来讲,现实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从远古时期的猎杀动物作为食物,到近几个世纪的驯服动物作为劳动力(如马,牛)。再到饲养宠物,最后直到我们怀着无比敬畏大自然的敬意去保护那些动物。这是怎样的一个历程,人类确实学会了由利用自然转化到保护自然。

我很庆幸能第一时间观看此片。我怀着无比感谢之情来观看梦工厂的作品。

同时,我对国内某些知名大导演,大制作的电影感到失望。这就像我们看待国足,每次都以期待的心情去期盼奇迹会发生,每次都知道会失望。但我们依然企盼奇迹发生。我们是爱国足的,我们是爱国的。当看到《拯救大兵瑞恩》诺曼底登陆时,盟军的士兵死伤无数,我在想,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电影。当看到国产战争片,我们的士兵是那么厉害,我们是不是该高兴,我们的战士要么就是穿了防弹衣,要么就是子弹长了眼睛不敢侵犯我天国战士。还是我们该悲哀,我们从没正视过自己的某些缺点?我始终认为,一个民族想进步,第一步是他们能正视本身的缺点。或许在这个年代,我们该去思考点什么了。。。

地球的每个生命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不想被别人杀掉。就像影片中男主角对女主角说的话那样;我不杀它是因为,我惊恐的同事,发现它和我一样的惊恐,看到它就像看到我自己。对待动物如此,对待人更改如此。在我们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同时,是不是该友善的对待我们的同类,即使他们和自己不认识。相比电影中的感情,地球上每时每刻都发生的人类互相残杀的事情。我们是不是该感到惭愧?!

但愿人类更够进步的更快,但愿世界上不再发生悲惨的事情,但愿我们同类之间,能更懂得彼此关爱。我很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泪水浇灌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幼年和少年的十年之间,中国被迫进行了两次战争,一次是1969年、针对苏联的珍宝岛战争,一次是1979年开始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只是,前一场战争规模小,时间短,后一场战争规模大,时间长。

今天,又看了一遍反映对越战争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我再一次落泪了。也记不起这是第几次为它流泪了。是的,这部电影是很老很老,老得和我以前那个八十岁奶奶一样(虽然第一次看他的时候,我只有十九岁)。可是,观众的留言却是很新很新的,新得就像是刚刚竣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

583条评论无法一一写出来的。这里让我随便摘抄一些评论吧。

“其实我们就要这种电影,能朴实无华的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 这恰恰是现在一些导演最求的金钱在上的表演艺术无法企及的。”“看着哭着,哭着看着。不由得使我想起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那些为了祖国而牺牲的军人,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一个不敬仰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缅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烈!强烈建议各大院线重新播放此片!!”,“ 这部影片比现在任何抗日神剧都好,为什么不放呢?84万的点击量,与韩剧的千万点击量相比,呵。当人们人忘记了战争,它就会来临。”“精品应多播多放;为何各大电视台尽播些垃圾剧,应多播些正能量的影视剧,向最可爱的人敬礼!”,“流着眼泪看完这片子,万分感慨。向烈士致敬!”,“这个电影以前没看过,现在一看,比现在拍的打仗片好多了,也真实多了,这电影也不像样板戏,很深刻的刻画了人性,很好的电影啊!”,“做为军人我是流着眼泪看完后半截片子的。”“我哭了,看一遍哭一回。不要忘了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看一次留一次泪,这就是中国军人的风彩,现在那些编剧导演不好好去在真实的历史中去挖掘更好的题材来宣扬正能量,让更多的人知道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的来之不易。整天弄些倒人胃口的神剧或闹剧来糊弄观众。”“ 20多年前看这部影片时我流泪了,今天再次看这部影片时我又流泪了,两次的眼泪有些许的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运,我是替自己流泪。流着眼泪看完了,特别是最后在梁三喜的坟前真是太感人了!”“ 看哭了向英雄致敬”。

这样的电影,这样的评价,在中国,甚至是在中国电影的历史上都是很少的。《英雄儿女》、《上甘岭》、《甲午海战》固然好看,固然感动人,但是,它们相比《高山下的花环》显得过于苍老,所以,看过这电影的人,真的还有必要多看几次,它能让我们明白今天是多么幸福;没有看过的人,更有必要好好看看这部电影。什么韩剧,什么热播剧,小资情调的,和这个处处充满正能量的电影是无法相比的,就像是小小坟茔和泰山能够相比吗?和华山能相比吗?和三清山能相比吗?

《高山下的花环》,一部用泪水浇灌的电影,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好好看看,特别值得当今的青少年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电影观后感大全满分汇总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距看这部电影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不是我懒,不想写,而是我实在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文字和语言来描述这部电影。它带给我的震撼,超过以往我看过的任何一部电影。它就是日常生活的叙述,开头甚至平淡的让我没有看下去的耐心。直到小男孩哈里把妹妹的鞋子弄丢后回家央求她不要告诉父母的时候,我意识到,精彩开始了。

兄妹俩商量好了妹妹先穿着鞋子去上学,下课后又立即跑回家还给哥哥,然后哥哥再穿着去上学。我很同情他们,在我童年的时候,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用为这样的小事烦心,一双鞋子而已嘛,丢了还有新的。可是他们不一样,他们从一出生,就忍受着贫困的折磨,小小的一双鞋就把全家人都难住了,兄妹俩既要逃避父母以及迟到可能带来的惩罚,又要承受换鞋带来的种.种不便,还要躲避对于他人鞋子的羡慕所带来的折磨。当哥哥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奖励有一双鞋子的通知的时候,他不顾一切的哀求老师让他参加。比赛中,他的眼前不断晃动着妹妹、鞋子、光着的脚丫巴,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获胜,得到那份奖励!

看到这里,结局已经不重要了,哥哥为了鞋子,甚至可以说是他的梦想,付出了他所能付出的一切。导演以一种极其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儿童以一种挣扎的方式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这种温情反映在导演以蹲下来的姿势平视一个孩子的眼睛,倾听他的声音,所以哈里和妹妹的语言是幼稚的,思维是幼稚的,行为也是幼稚的,但又是最自然真实的,这种自然使他们的梦想呈现出最纯净的色彩,也使他们的渴望具有了灼人的力量,当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同哈里一起在渴望那双鞋子时,有一个念头会突然闯进你胸膛:我们不都在不同的境况下丢失过不同的“鞋子”吗?我们这样渴望过吗?我们这样不懈过吗?

这种温情还表现在对哈里这样一个在窘迫景况下生存的儿童,导演没有表现出廉价的同情,而是体现出了尊重,在哈里那双清澈的大眼睛中,始终有一种倔强的光芒,这种倔强使哈里始终保持着对目标不懈努力的激-情,也诠释着他的许多品质,他对妹妹的关爱,对父母的体贴,对学习的热爱,对善良的尊重以及自己应有的聪明机智,无不发乎内心,出于自然。这种自然是如此的水到渠成,以至在结尾,导演可以大胆地把失望留给哈里,而把惊喜留给了观众。也正是这种结尾,我们才会让哈里在我们心中烫出了印记,也才能回味出导演对哈里最深处的温柔抚摩。

整部电影细腻真实,小细节中却无处不透露着导演的用心良苦,我想,这样的电影,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电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湄公河行动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033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了《湄公河行动》,最令我惊讶和震撼的是方新武的死,我一点都没有心理准备。因为我是带着中国思维去看的。按照中国思维,主角一般要么垂死前被救了,要么受点伤,反正不会死。我一直以为方新武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是因为他不想活了(因为方新武杀了拿突,已经为女友报了仇),但是看完之后,我才发现我大错特错。方新武绝对是想要活着的。第一,他说过一句话,(忘记具体的词了,我简单粗暴地总结了一下)大概是这个意思:毒贩杀了一个,还是会有一个的。第二,他跟高刚说过,女友死了之后,他才确定了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杀毒贩。根据这两点,我认为他的死,绝对不是因为没有复仇的信念支撑他了,而是被迫死的。

根据当时的情节,方新武必须死。回想一下,当时高刚带着糯卡在半空中悬挂着,还又中了坏人宋哥几,自身难保,无法再下来救方新武。同时,方新武也中了一,宋哥又有援助。以方新武身中多又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单匹马作战,所以他只能选择在宋哥的支援还没靠近他们之前,与宋哥同归于尽。最厉害的是方新武看到直升机上的人中后高刚和糯卡在空中摇摇欲坠和高刚在半空中中后的神情,他看到之后转个身就往敌方撞船。他看到那个场景之后,心中肯定是明白了,自己再不出手,这个任务就失败了。明明眼看着要成功了,却在最后一刻被敌方阻止。所以,他必须死啊。

在整部影片中,最令我动容的是结局,最令我唏嘘的是感情。影片中出现了,爱情(这个情节促使了方新武坚决剿灭毒贩的信念,促使他到金三角),超越了血缘、生死的战友情、亲情……然而我认为最重要的亲情。影片中出现了两次高刚女儿的视频,结尾了还出现了他女儿真人,这个女孩很重要吗?出现这么多次?是的,她非常重要。回想一下,是不是她的视频一出现,后面就会出现男孩出击的场景。一次是男孩击杀彭冰的哥哥,高刚杀死了男孩;一次是两个男孩与我方同归于尽。这其实是一种暗示。战队里的人对小孩没有戒心,然而就是这种怜悯心被敌方利用,造成我方大量的死亡。同时也可以看出毒品,对无辜的孩子的伤害有多大。为什么要设定是高刚杀了男孩呢?彭冰哥哥不杀,彭冰也不杀,偏偏让身为人父的高刚来杀?这不残忍吗?高刚在看女儿视频的宠溺神情我们又不是看不到?让高刚击杀男孩,这该让他多纠结?可是,被迫的。战队里的人从来都不想伤害无辜的人,但每一次行动都有无辜的人死伤。

最后,对于结局,我想再说一下。为什么只出现了大家祭奠哮天的场景呢?为什么不祭奠人呢?我的答案是这样的,一只忠诚的狗为国捐躯都这么被人祭奠,更何况是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电影《秀美人生》观后感

全文共 1433 字

+ 加入清单

黄文秀同志,女,壮族,中共党员,1989年4月出生,广西田阳人,硕士学历,生前系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乐业县百坭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她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__年初主动请缨到百坭村任第一书记,工作表现突出。2019年6月16日晚,黄文秀冒着暴雨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0岁。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2019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01版全文刊发《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黄文秀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向黄文秀同志学习。黄文秀同志的事迹,让我们在感动、感慨的同时,能够用榜样的力量荡涤灵魂、砥砺初心、呼唤担当。

以榜样为镜,学习黄文秀同志勤俭节约,一心为民的情怀。黄文秀同志生活上十分简朴,不讲究吃穿,为人随和,平易近人,在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年多,大家对她的印象大都是生活简朴,乐观开朗。她自己生活很简朴,却对村里的贫困户非常大方,每当贫困户有困难需要她在经济上援助时,她都慷慨相助,还经常自掏腰包慰问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对她们嘘寒问暖。她还帮助考上大学的贫困生争取各项补助,让村里苦读多年的寒门学子获得上大学的机会。当噩耗传来,很多被她生前照顾过的乡亲们泪如雨下、泣不成声,说永远失去了一位好女儿,一位好姐妹,一位真正把她们当亲人的外乡人。

以榜样为镜,学习黄文秀同志舍身忘己、甘于奉献的精神。黄文秀同志始终把为民服务看得比什么都重要,__年3月驻村工作后,她兢兢业业,经常加班加点,一年到头埋头于工作,为了让百坭村早日脱贫,她舍小家为大家,家人患重病住院动手术,她没能时时在身边照顾,村里大小事务却总能找到她坚毅的身影。她没能把自己的家人照顾好,却把村里的贫困群众照顾的非常周到。为了保护村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早点回村部署抗洪,她顾不得和自己身患重病的父亲过好父亲节,连夜赶回百坭村,却在途经凌云县时遭遇山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以榜样为镜,学习黄文秀同志初心不忘、使命铭记于心的信仰。黄文秀同志在入党申请书中写到:“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黄文秀同志的一生,始终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是新时代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典范。她倾力扶贫,把扶贫路当成是“长征路”,身上闪耀着为理想而奋斗的光芒,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努力、阳光、热情、真诚、有追求,是黄文秀留给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城的初心,质朴的奉献融入贫困群众,担当起脱贫攻坚重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都应该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向黄文秀同志看齐,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学习她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学习她胸怀大爱、无私奉献,学习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拼搏奋斗。

黄文秀同志走了,相信有千千万万个黄文秀还在,我们每一个青年工作者都要承担起光荣的历史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入时代的洪流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一脉相承的信仰、奉献与牺牲的信念,化作迎难而上、登高行远的力量,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最大限度将自己投入到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当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菊次郎的夏天》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游手好闲,欺善怕恶,斤斤计较,浑身痞子样的中年大叔带着一个木讷内向又极尽孤独的小男孩一起踏上了去找妈妈的旅途。

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找到妈妈看着妈妈并得知妈妈改嫁后又有了新家庭后,小男孩非常落寞,那个孤独无助的背影让人非常辛酸。大叔为了安慰小男孩,用威胁的方法骗来了一个天使之铃,说这是妈妈搬走以前留给他的,只要摇摇铃铛,天使就会出现保护他。小男孩摇了铃铛,天使却没有出现,但他没有放弃,他不停的摇着,因为天使之铃象征着希望。

在结束寻母之旅后,这小男孩和大叔又开始了新的旅途。他们两个在庙会上玩的不亦乐乎,但大叔却为了占小便宜而耍赖最后遭人暴打,可他骗小男孩说是从楼梯上摔下来的。当他熟睡后,小男孩就拼命的跑去药房里买药。这一幕事实上非常动人,两个生活本没有交集的人,却阴差阳错的一起结伴而行,两颗孤独的心在路上互相慰藉,但却温暖人心,世界本是如此美丽。人心本是如此纯洁。

可能因为与小男孩有着相似的童年历程,大叔在旅途中突然跑去敬老院找自己的妈妈,但找到后却只隔着玻璃窗远远看了一眼就离开了,但那个眼神饱含深情,眼眶里也泛滥着泪水。之后可能是出于内心深处希望补偿小男孩还有自己的不快乐童年,大叔与好人先生,肥佬还有光头佬一起陪小男孩肆无忌惮的玩耍。

陪着男孩,不想在男孩的童年里有黑色的记忆存在。他们让夏天美丽风情充满感染力,

小正太遇上怪蜀黍,当久石让遇上北野武,一切化学反应都美妙得无以言喻。就像是给心放了个最轻松的假,简单而温暖——什么都不用去想,没有沉重的学业和生活的负担,只有最淳朴善良的人们,和你一同找回最单纯的快乐。

未来某天当他说,小子,我带你去找妈妈。即使知道赌自行车输掉会被骂,可能两天两夜等不来一辆车,也许还要被庙会的混混揍,但还是会立刻背上天使翅膀的小包,心甘情愿地跟他走。

我们一起去海边,去流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电影亲爱的观后感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你说孩子被拐到那家,他是多久才叫她妈的?”楼梯口,他终于问出口,有点怯。他们是离婚夫妻,丢失了孩子,共同奋力寻找。三年后,终于找到,但孩子却忘记了他们。她回头看了一眼,千言万语都在这一眼,愤怒、悲伤、绝望、怨憎,还有无尽的哀伤,终于她什么也没说,转身下楼。连背影也都满是疼痛。

第二遍看《亲爱的》,依旧被这个细节深深打动。比起这部电影里更为寻常的声嘶力竭和痛哭流涕,我更偏爱黄渤和郝蕾这节制的表演。看起来很是平常,细细想却是大恸。虽然电影把一多半的篇幅给了丢孩子和找孩子,甚至曾用名是“打拐”,但正如导演所说,剧情真正开始其实是在找到孩子之后。只那一眼,就精准地刻出,被拐儿童重新与亲生父母建立情感的艰涩。又好像,电影用最后几十分钟,直视了被拐儿童对身为人贩子妻子的养母难以割舍的“亲情”,讨论了人贩子的妻子是否有领养孤儿的权利,并剥开了为生二胎要给丢失的小孩开死亡证明的疼痛……有人批评导演把苦难当情怀,提笔很重却落笔太轻,说《亲爱的》避开了拐卖的真实罪恶,转而选择以亲情化解社会丑恶。我却很为陈可辛涉猎这一现实题材的诚意,感动。哪怕有限,但通过演员精湛的表演,我们还是触摸到了丢失孩子的绝望,触摸到了当代中国的碌碌众生相。哪怕电影并不能完全直面司法的灰色地带,也未必可以清楚探讨道德困境,但起码它能让我们对路边乞讨的孩子再多一点关注,对这个社会多一点点暖。这便已很好。

就好像,用近乎纪录片的口吻讲述三十年代的文坛旧事,《黄金时代》在商业上溃败了,但我依然敬重许鞍华的勇气,因为她以尽可能尊重历史的态度,描摹了那个时代。这两个香港导演的情怀,让人觉得宽慰,至少又愿意相信国产电影不全是商业大片和胡闹恶搞,或者脱离现实的青春故事,尽管那样更有机会刷新票房纪录。想及此,不免有点难过。跟大多国产电影一样荒诞滑稽的,还有假惺惺的真人秀、洒狗血的电视剧、很励志的畅销书,和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金刚川电影观后感或个人启发

全文共 1705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说近期最受大家关注的电影是什么,那就是《金刚川》了。这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一部难得的以抗美援C为题材的电影(出于大家知道的原因,这类题材的电影,这些年很难通过审核和上映);另一方面,就是这部影片强大的导演和演员阵容了(当然,这里我们不谈这些)。有关注就会有争论,比如影片战役选择方面,情节方面,以及导演管虎的两个被认为“不恰当”的行为问题。10月23号,《金刚川》正式上映,我专门去看了本地最早的一场,以求在最快的时间内,回应大家所关注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我这人有点粗线条,对细节不怎么注意,看的是整体观感。)

1、战役选择方面,对志愿军形象有没有影响?整部电影的场景都围绕在一座桥附近,表现的是志愿军工兵、高炮部队,为了保障部队通过桥梁去前线和美军作战,英勇对抗敌军火炮和美军战机、轰炸机攻击的画面。

对于背景,电影的表述是:大部队过不去,前线就是我军的地狱;大部队过去了,前线就是美军的地狱。最终,我军大部队通过了这座桥梁。所以,影片里看不出不利影响。看电影之前,看到网上有人传,这电影没敢提美军,对抗的都是韩军——这里需要说明下,恰恰相反,影片里基本没提韩军,打的就是美军(战斗机、轰炸机)。

2、管虎个人的态度,对影片内容、观感有没有影响——对管虎不熟,不过从影片看,看不出什么明显的、特别的“让人腻歪”的地方;

整体感觉还是不错的。

虽已牺牲,但仍屹立不倒的工兵连长

3、吴京、张译等人在里面表现如何?个人是挺喜欢吴京的,而且他还是一名很特殊的,前后真的在特战部队训练了2年的人——从这个角度讲,他算半个退役的特种兵。

因此,他来演军人是十分合适的。只是,在这部影片里,其声线有点“明朗欢快”;也因为角色定位问题,说话有点“油腔滑调”。这在整体低沉压抑的氛围里,可以说调整了气氛,也可以说显得有点“违和”。当然,这看个人感觉了。

当然,这对影片的影响并不算大。因为这部影片整体是一个“群体像”;几个主角着墨比较多,但整体表现的是志愿军工兵和高炮部队这样一个群体。张译的表现还是很出彩的,虽然我之前并不熟悉他。

4、影片整体观感如何?虽没有像战狼2那样多次让人激情澎湃,但也能多次打动人心。

如果说前面我还是带有一种“审视”的态度来观影,所以难以“泪目”的话,最后当播放志愿军遗骸回国视频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泪目了。因为我知道,前面的是影片,而最后的,是真实的。

5、影片对战争场景的描写,有没有明显的战术缺陷?影片没有前线战场的描写,所以基本只体现了大部队隐蔽、行进、渡桥时(每排间隔3米)的行动,主要还是工兵抢修桥梁,高炮部队与美军战机、轰炸机的对抗。

除了出于镜头拍摄的需要,大部队隐蔽时有点集中外,其他基本还是可以的。

6、有没有让人腻歪的人性反思,大时代下的命运思考,反战,大篇幅的说教什么的——基本没有,或者没看出来。

影片开头背景介绍没有问题,中间就出现了两句话,“打赢了这场战争,就保卫了国家的安宁;打赢了这场战争,我们就可以回家了”。整体感觉还是可以的。不少朋友因为担心影片里出现一些让人腻歪的人性反思,而考虑要不要去看。实际上,如果真的看了,反而可能因为影片里对“需要的反思”描绘的不多,而感觉有些意见。总之,影片着墨点基本都在战争上。

7、为了赶时间,影片拍摄、后期制作时间都很紧,对影片质量影响如何?影片由几个导演,通过不同视角进行了描绘,但由于衔接时介绍的不是很清楚,所以如果提前不了解的话(大部分人应该不会提前做那么细的“功课”),给人的感觉有点像重复,又有点像倒叙。

对观感稍有影响,不过还好。

桥被彻底炸毁后,志愿军最终用“人桥”通过

整体上,影片是值得观看的。对于我来说,影片看完后,除了感动,还有几个感触:1、一定要努力夺取制空权,现在我国一定要努力为我军提供先进的武器。影片里,虽然我军大部队最终通过了桥梁,但面对美军空袭,付出的牺牲太大了。影片里我军的反击手段,除了高炮,最引人注目,也最激动人心的,是“喀秋莎”火箭炮的反击——但是这个武器却是苏联援助的。2、任何一支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军队,都是值得尊敬的。如果他们还具有强大的战斗力,那么这支军队将是令敌人畏惧的。幸运的是,这支军队是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电影芳华观后感

全文共 1325 字

+ 加入清单

她依然是我十多年来最喜爱的一位作家,偶然从她的第一本《陆犯焉识》开始,紧接着从《天浴》、《扶桑》到《小姨多鹤》、《妈阁是座城》,从《霜降》、到《老师好美》、《谁家有女初长成》···一发不可收拾。严歌苓的文字有种与生俱来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她塑造故事总是“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不需要听外面的评价,读着读着你就能感受到她太会写故事了,而她的故事,又几乎都被拍成了电影。第一次好奇去看她的照片,隔着屏幕的第一眼,脑海里跳出来的两个字:优雅。严歌苓从头到尾有一种淡淡的朴实和真诚,那种浸染在文字里,沾染了一身书卷气的平静、宁和掩盖了她本身所经历的的岁月沧桑,可是这种朴实和真诚里又有着一种严歌苓式的犀利。相由心生,大概这也是读她故事给人感觉的热烈与冷静,繁华和苍凉,时而通畅流利,时而曲折揪心般复杂的所在。听严歌苓讲座,她说话的语调总是不急不缓,温和平静,甚至于还有些拖着小女生气息的尾音,这和她的作品又像,又不像。

后来我才知道,严歌苓新作《芳华》的英文名就叫做:You touched me.

那个一贯喜欢塑造边缘化的女性人物的严歌苓在《芳华》里却一反常态,着力刻画了那个年代部队文工团里主人公“老好人”刘峰的形象,刘峰对林丁丁的后背触摸导致“好人”刘峰结束了他的英雄时代,而刘峰对小曼的托举触摸则给了小曼最需要的尊重和信心。他们都因为那一记触摸,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生命轨迹。

面对那人格几乎近乎于完美的老好人刘峰后来众叛亲离,她说,“一旦发现英雄也会落井,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群会格外拥挤。我们高不了,我们要靠一个一直高的人低下去来拔高,要靠相互借胆来体味我们的高。”

小说的最后,刘峰罹患癌症,小曼在他病床前照顾了三年,直至去世,这是小曼对刘峰当年touch的回报吗?我想,那远远不止是回报,更多的是在人生际遇不经意的偏离和嘲讽中似冷似热的依恋。

这么多年来依然对严歌苓毫无抵抗力,还是因为她的每一本书读完都能叫人倒吸一口凉气,心塞很久。这种心塞不会给人带来痛苦和不快,而是真正的从作品里迸发的力量让人进入对人物,对时代,对现在的人性的种种思考。

人果然还是自私的动物,面对刘峰“老好人”的完美,人们一边享受着他的善意,又见不得他的出类拔萃,总想从他身上寻出一些蛛丝马迹,好佐证这一类人也有如同他们自己一样的狭隘,卑劣和阴暗的一面。好人往往都是这样,无论在那个时代都是可有可无的,善良总是最廉价,我们从小受着那些“向雷锋学习”的教育,做好事要不留名···可是,一旦被贴上“好人”的标签,那些肆无忌惮地猜疑和背叛随之都来了。而面对这些,你,只能是一个好人,否则你之前的种种,都会是“作秀”,此时那些人就终于可以扬起他们的嘴角,嘲讽道:“看啊,这就是那个好人···”

命运无常,人性多变。书中最后的结局在人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好人没有好报,这个“活雷锋”并没有被时代所包容,落水之后还引来一顿痛打,何小曼又何尝不是呢?所以,严歌苓的作品向来在揭示社会底层的一些罪恶上时毫不留情面的,我们能洞悉平凡中的伟大,却也能窥测到伟大中的丑陋。

人生本就不易,无论是哪个年代,无论大人物还是小角色,平凡或伟大,卑微或高尚,最终都会芳华落尽,或许,我们需要的是那多一点点的慈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阿甘正传的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058 字

+ 加入清单

jenny总是说,阿甘,你不懂什么是爱。

可是,我觉得他是最懂得什么是爱的人。

阿甘爱妈妈。

当然,他的妈妈也确确实实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用她的整个生命来爱自己的儿子,从不因为阿甘智力上的残缺而吝啬他应得的那份爱。她让阿甘一直成长得很开心,也因为这样,阿甘才能拥有一颗纯洁无瑕的心。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让人动容的词语,无论语言的差异如何大,妈妈这两个字的发音永远是相似的。

女性虽弱,为母则强。

其实我想,阿甘的妈妈是骄傲的吧,她养育了一个那么那么好的儿子。

阿甘爱他的朋友。

在越南战场上,他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个又一个战友,在最危险的时刻,他毅然返回了即将要被炸平的丛林,为的是“buford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知道好朋友不是那么容易找的”。他牢记着他与buford的约定,买了捕虾船,实现朋友的梦想,并资助他的家人。

而丹则是阿甘心里的英雄,一直都是,他那么坚定的这么认为,这样强大的信念终于让丹也鼓起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丹说他没对阿甘道过谢,其实他能活下去就是最好的报答。阿甘从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一切都在他看来都是很自然的,是他应该做的。是我们太过复杂,总觉得他做了凡人做不到的事情,可是,在阿甘的世界里,那些都是很平常的小事。

阿甘爱他的姑娘。

jenny是不幸的,她的生活一直很凄惨,四处漂泊,没有温暖。但是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遇见了阿甘,也遇见了这世上最好的爱情。也许jenny不会想到,她的一句话换来了阿甘一生的等待,也换来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她的一生充满凄苦,但是最后,她终于永远地沉睡在了唯一带给她温暖的树下。

jenny是阿甘的唯一,因这唯一而永恒。

我印象最深的是阿甘在jenny的墓前说“你要什么就叫我,我不会走得太远”,的确,在阿甘的心里,jenny永远都活着。他爱她,所以不在乎她爱不爱他。他的一生永远都会记得校车上那个天使一般的小女孩,她对他笑,她跟他一起看星星,她让他一直跑别回头……虽然jenny并没有一直陪伴着他,但是阿甘的生活里一直都有jenny留下的痕迹。

所以,其实所有死去的人都没有消失,阿甘的身上有着所有人的记忆,只要他活着,他们就在。

阿甘爱他的孩子。

他送他的孩子上校车,像小时候妈妈送自己上校车一样。一切都和多年前一样,只是这一次,车上不会再有一个jenny那样的小天使。

在阿甘的眼里,他的妈妈、他的朋友、他的姑娘、他的孩子……都是天使,其实他不知道,他自己才是天使。

电影里没有人对阿甘说过谢谢,但是我相信,所有看过此片的人都会真诚地说一句:谢谢你,阿甘。

我们终于知道,这世界上最好的爱是什么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盲山》电影观后感精选

全文共 2755 字

+ 加入清单

盲山》的故事,几乎耳熟能详,报纸上类似的事情也报道过不止一回。电影讲一个女大学生白雪梅急着找工作,于是被骗,被一对谎称收中草药的男女7000块钱卖到“西北某偏僻山区”一个农民家里做媳妇。这部电影的风格近似《盲井》的平淡,没有音乐铺垫,只有偶尔凄凉长腔的民歌,镜头平实,常像纪录片一样晃动。这大约是李扬导演一种冷静且坚硬的态度,他不乐意让太多感情来包裹并主导电影的前进,让画面语言冷静下去,事情里面的冲突、野蛮、激动等等情绪就会自己露出头来。

因为类似的新闻听得多,电影的故事如何发展,在电影一开始就能猜个大概。白雪梅进村后被“丈夫”强奸,逃跑、报信等等努力一次次失败,逃跑后被抓回来痛打之类,统统能想象得到,想象不到的,是在这些必然的情节中,村里人如何对待这个“媳妇”的种种细节。这些细节来自于导演长时间详细的调查和访问,以及对这些见闻的再现,真实得可怕,也让人能够清晰看到这个女大学生逐渐崩溃的步骤。

一开始就不忍看的,是村里面人看到这个女孩来到后自然而然的态度。雪梅被绑在屋子里,“丈夫”黄德贵一家请乡亲们在屋外办婚礼酒席,德贵敬酒,敬酒词都是这样的:“谁不喝完这酒,谁就一辈子打光棍,儿子孙子也打光棍,下辈子还是打光棍!”窗户边,几个孩子凑着窗口看正在床上挣扎的雪梅。头几天晚上,雪梅把矮小的黄德贵赶出了门,黄德贵没能“弄”成,他在村里朋友们面前很抬不起头,甚至他面相善良的老父亲也斥责他搞不定一个女人。于是,老父亲和老母亲帮儿子按住雪梅让儿子强奸“老婆”。“弄”完之后,德贵喜滋滋的坐到父亲旁边,老头以赞许的态度递给儿子一根烟。老母亲是个女人,但她只晓得7000块钱不能白花,尽管她明白这事情并不对,她只是不断说着没有道理的话:“事情已经这样了,女人家,嫁谁不是嫁,你给我们儿子做媳妇,不会亏待你的……”

这种把在法律和道德范围之外的事情当作常态的态度,看起来当然不会好受,电影抓的很准。即便你明白这些农民是文盲,是法盲,老早让四周的盲山给遮蔽了目光,还是会在心里对这些人产生无比的愤怒,以及和雪梅一样的茫然无助。

电影看到中间,在村里小学当老师的黄德诚给雪梅送去几本杂志解闷,他是黄德贵的表弟,起初想,这个人的心眼还不错,德诚给雪梅介绍自己名字的时候,说“道德的德,诚信的诚”,我当时就想笑,在雪梅被骗到这个没有人能救他出去,她也逃跑无门的偏僻山村之后,居然有人把“道德”和“诚信”说出来,简直一个天大的讽刺,我想笑是因为这个“小叔子”的真诚里总透着一丝虚伪,我猜也许是演员演得不好,毕竟他真的是要关心这个被拐来的嫂子,因为他念过高中,在村里小学做了老师,还会有些良知。当后来这家伙以救出雪梅的名义摸了雪梅的手,亲了雪梅的嘴,搞了雪梅的身子之后,就完全明白,原来他比村民多的那点知识,完全被他用在了和村民一样的无道德行径上,而且这些微薄的知识给他伪装出一层良知的面具。他靠雪梅心存的一丝希望来解决自己的感情与性生活,可怕的令人发指。

还有那些貌似可以救助雪梅的人,比如收税费的人的和邮递员,也完全和村民们沆瀣一气,因为他们了解,在这个地界,大家都是一条绳上拴的蚂蚱。收费的看看拍着窗户呼救的雪梅说,“这是家里事儿,我们管不了”,转过头拿了黄德贵家的各种苛捐杂税,说黄德贵艳福不浅,然后加一句“媳妇要拾掇,跟收费一样,要上硬的。”

邮递员对雪梅的态度,永远看上去那么礼貌,雪梅每次写了信交给邮递员,邮递员都认真放进自行车后的邮袋里,雪梅说谢谢,他说不用谢。问题在于,邮递员对黄德贵的态度一样地客气,他收下黄德贵给的肥硕的老母鸡,把雪梅的信交给黄德贵,黄德贵说麻烦你了,他说你也不容易。这个邮递员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雪梅脸上出现一丝笑容,主演黄璐表演的时候,这个笑笑得太狠了,让我一度以为雪梅在这时已经穷尽了希望,嘲笑所有的人都勾结串通,给所有买来的媳妇儿密布下一个逃不脱的落网,后来却发现这笑是表现雪梅又看到了希望的标志,因为她以为可以写信叫邮递员送出山去。

为了逃跑,雪梅终于想出要用自己的身体做本钱,除了那个“道德的德,诚信的诚”,她还用身体向小卖部老板换五十块钱,老板跟他还价到四十块,她拿了钱,但还是没走掉。

至于最终帮助雪梅寄出求救信的失学小孩儿李青山,虽然显出一丝小孩儿的善良,但在这些人的麻木不仁里显得微不足道,他帮助雪梅,也并不显得给这重重盲山带来多少光明,而只像是剧本里一个情节安排而已。而且这个安排,稍嫌刻意。最终雪梅逃走了,但是走得很狼狈,因为即使是警察来了,拿出枪,也没办法挡住上百村民们的围攻。黄德贵凶悍地让警察拿枪抵着自己,然后叫嚣“朝这打,朝这打。”

电影诸多细节,都表现了村里人的人心和人性。李扬解释他电影名字中的“盲”,是指眼睛死掉了。而我先想到的是,这个字可以在《盲山》的拐卖妇女,以及《盲井》的在矿井里杀人骗钱的事情中,表示人心已经死掉了,但是看着《盲山》里那些蠢蠢欲动,拿着农具敢和拿着枪的警察拼命的村民们,以及《盲井》里的人挥舞煤铲杀人的时刻,我又犹疑起来,这些人心不但没有死,而且血淋淋、活生生得很。或者又感觉,这两种事情里的人们完全丧失了人性,但他们的人性何尝又不是正在血淋淋、赤裸裸地迸发着野蛮的活力。想起来以前大学里学古代文学,老师带我们讨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问题,这问题古人争论不休,现在想必也没有答案。《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不过是国学大热的点缀装饰,让一些读经班的幼儿们多一份装腔作势的资本。而当面对电影中这些事实,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也变成了一种装腔作势的姿态。当我们这些还不贫穷、或者富起来的人们靠着这些经典努力洗刷自己的心灵,或者生下来就已经让自己的心灵住进温房,接受文明养料,或者让于丹的心灵鸡汤式《孔子》温暖自己的时候,有多少人乐意从温室中探出头来,迎着原野蛮荒的寒风,看看那些仍旧贫困到极点的地方?

看看电影里那个来村里视察的领导就晓得有多少亡目的文明人了,那个领到和村主任哈哈哈一番,然后赞叹,风景如画啊。到如此的穷乡僻壤发这种文明赞叹的好领导,想来不止电影里这一个。这些领导尊贵的法眼当然看不见村里狡猾的村民老早把拐卖来的媳妇儿装上三轮藏进了山上,他们当然也不知道,村主任早就恶狠狠地在大喇叭里警告:“谁要是败坏了咱们村的名声和形象,一切后果由他自己负责,我们绝不会对他手软。”这些领导,只晓得人在画中游。所以撇开人心或者人性来说,还是导演自己的解释最准确,这个“盲”就是眼睛死掉了,村民的,以及一些世人的眼睛死掉了。

这部影片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或许存在问题,比如没有对剧情进行更缜密的组织,看上去有些松散和不牢靠,也没有《盲井》的那种压抑氛围的营造。但各种细节,已经太能说明问题,太能表现出导演那颗乐意关注这个世界一些角落的心。

(豆瓣灰土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