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亲子类真人秀特点(推荐20篇)

写人作文就是根据一个人的外貌特点进行描写,或者是通过性格特点来突出人物形象。现在小编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些亲子类真人秀特点优秀作文,欢迎查阅,希望你认真看完,会对你有帮助的!

浏览

4904

作文

625

夏天雷雨的特点作文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下午,天气热得厉害,太阳发着强光,我呆在家中不敢出门。忽然天空刮起一阵大风,接着就是乌云密布,轰隆隆,一声巨响,打雷了,马上要下雨了。我向窗外望去,天上飘下来几滴雨点,我自言自语地说:“肯定要闪电。”话刚落音,只见一道白光在空中一闪,吓得我直往妈妈怀里钻。电闪雷鸣之后,下起了瓢泼大雨,街上的人们跑得飞快,在找地方躲雨。

雨越下越大,我看到风把树枝吹得左右摇摆,窗户的玻璃怦怦作响。电光还在一个劲儿地闪,雷公公还在敲着它的大鼓,我发现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常常听大人说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所以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今天我仔细观察雷电,果真是这样的。

狂风暴雨过后,天空又慢慢恢复了宁静,太阳又出来了,一道彩虹挂在蓝天白云之间,夏天的雷阵雨就这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真人事迹电影《漂着金子的河》观后感

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刘国忠是**泽普县古勒巴格乡科克墩村村支书。科克墩村全村只有59户人家,刘国忠一家是这里唯一的汉族人家。1998年担任村支部书记后,刘国忠带领科克墩村告别了无电、无路、长期喝苦水的历史,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也从十几年前的不足300元,增加到2012年的7000元,94%的村民住上了安居房。在科克墩村群众心目中,刘国忠就是他们最坚实的靠山。但刘国忠本人家里却十分穷困,住的是破旧的土坯房,最值钱的家具,是一台18英寸电视机、一台旧冰箱。2013年,刘国忠收获了“中国十大最美村官”的殊荣。也就是在这一年10月,刘国忠与妻子在骑摩托车回家的途中意外摔倒,终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离世,享年62岁。

做为一个70年代出生,在**工作生活20多年的干部,影片中的一幕幕场景,再现了对**这片热土的眷恋和感动。回想,六七十年代,我们的父辈们,像刘国忠同志一样的热血男儿,不远千里,扎根**基层,在建设大美**,维护**社会稳定中付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可谓可歌可泣。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座谈会后,中央加大了对**的支持力度,全国各省对口援疆工作如火如荼,**大地一派新气象。2014年,自治区党委决定机关干部21万人利用三年的时间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各族干部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扶贫帮困,攻坚扶贫,各民族团结一心,为**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

今年是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做为检验检疫一名干部职工,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高度重视民族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要始终坚持把做好民族工作放在关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高度来抓,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来抓,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双拥共建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主题教育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历来就是祖国大家庭不可分割的部分。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稳定、维护民族团结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必将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身边的人自觉投身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具体实践中,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桂花树的特点作文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有一棵桂花。它开出的花非常的香,我可喜欢了。一朵一朵的小黄花,小得像弹珠一样。

有一次,我在给桂花树浇水的时候,发现桂花树的叶子上有一排排锯齿,非常得小,小的像蚂蚁用的锯子一样。我很好奇,便开始观察起来。

第一天,桂花树的嫩叶长了出来,那时候叶子上的锯齿还没有长出来,所以那时候的桂花树的叶子还是很软的。几天后,桂花树的嫩叶变成了绿色的。随着桂花树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上的锯齿也渐渐地长了出来。又过了一个星期左右桂花树的嫩叶已经完完全全地长成了一片大叶子。叶子的颜色已经是深绿色的了。当然,叶子上的一排排锯齿也已经长了出来,变得非常硬了。可能已经硬得能把一片大大的菜叶划出一条大大的、长长的痕迹来。

我想:可能鲁班就是得到了桂花树叶子的启发创造出了锯子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关于新闻的特点及写作方法

全文共 1415 字

+ 加入清单

新闻,是指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途径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称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新闻的特点写作方法,仅供参考!

一、消息的特点

1、短小精练:消息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就小记者采写新闻来说,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小记者的采写能力;就读者阅读新闻来说,它便于阅读。

2、语言生动简洁:消息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

3、“倒金字塔”结构:消息的写作是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的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次递减。这在新闻写作中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二、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三、学会恰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在不少新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新闻稿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交代背景应根据需要因稿而异,更要紧扣主题,还有交代背景时不宜太多,材料要写的生动活泼。

四:新闻通讯的写作方法

1、通讯的特点:通讯是一种详细、深入的报道,也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方法的新闻媒体,通讯报道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2、通讯的种类: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下面重点介绍其中两类:

(1)人物通讯:是以报道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要体现当今的时代特征;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要用人物的行为表现人物。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对人物一生或是某个阶段、某一个方面,作比较全面的报道;还有就是不对人物作全面的报道,而是抓住某个特定的情景,简单几笔,把人物的精神、特点写出来,或是作一个侧面报道。

(2)事件通讯:它是以重大的或寻常的事件为报道的通讯类型。是记述新近发生的,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事件。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事件情节要交代清楚名了,线索要清晰;叙事要生动,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在叙事中要选好人物,写人物时注意精练、生动形象。

3、通讯的语言特点和细节描写:通讯作为一种新闻媒体,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具体真切,通俗易懂;多运用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写通讯,要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五、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初学写作可以“描红模子”,从实践出发,边学习边实践,模仿着别的去学。

2、写新闻要有由头,最主要特点就是新,发生的事件离发表的时间越近越好。

3、多写短新闻,可以扩大版面的信息量,是各家报纸都特别提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散文的构思特点

全文共 5504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构思?它是作者对自己将要动手写作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所作的总体设想。是作者把生活素材进行精心的构制,使之成为具有生命力的完整的艺术品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作者经营文章的匠心所在。作者如何将金丝银线纵横交错地遍布于笔下,如何胸有成竹地“点兵遣将”,巧排“八阵图”,从而使文章如“江河”九曲而不阻隔,如“关山”遮掩而不难越。这一期,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赏析作品的构思技巧。

写作要领

任何一篇优秀之作都离不开作者独特而巧妙的构思。我们如何把握一篇文章的构思技巧呢?

一、熟知常用构思技巧及艺术效果。

常用的构思技巧都有哪些呢?如首尾呼应、对比烘托、开门见山、以小见大、卒章显志等等。为便于我们能较好地鉴赏某篇文章特定的构思技巧,我们最好能分类把握。从立意方面看,主要有托物言志、象征、对比反衬、欲抑先扬;从选材组材看,主要有以小见大、形散神聚、巧设线索;从结构安排看,主要有照应、伏笔(铺垫)、悬念、层层深入、总分总结构等等。并熟悉这些技巧的艺术效果。如悬念法的扣人心弦,误会法的跌宕多姿,抑扬法的波澜起伏。对比法的强调突出,层进法的纵深剖析,侧面描写的烘托艺术等等。

二、把握鉴赏构思技巧方法。

文章构思有技巧,鉴赏构思有方法。如何才能将一篇文章运用的构思技巧分析到位,鉴赏中肯呢?以下方法可以参照:1、从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入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构思全文的。2、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主旨入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运用哪些技巧来突出中心或吸引读者的。3、从表现文章主旨的效果入手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为什么要运用这些构思技巧。 4、能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即运用规范的鉴赏性语言来分析和评价文章结构方面的特点,使文章上档次,有底蕴。

三、形式要服务于内容。

一切形式都是为了服务于内容。一篇文章独特而精巧的构思也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分析构思技巧时必须联系这些技巧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必须评价这些构思特点对文章表达效果的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紧扣文本,深挖内涵,使赏析短文叙议结合,评析结合,彰显这种文体的体裁特征。

原文输入

给生命配乐

侯建臣

有时候走在街上,总想哼一种调子。不管是什么调子,也不管跑调不跑调,就是很随便地哼,很投入地哼,哼着哼着,就发现原来那调子一直是和自己的脚步合拍的。哼着哼着,也就发现那调子原来也和自己的心跳声是合着拍的。

其实慢慢地发现,我们有时在干活的时候,有时在沉思的时候,有时在痛苦的时候,有时在快活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哼一哼。哼一种老调或者哼一种新调或者就顺着我们的心跳哼一种不是调的调。那调要是让别人听了实在难听极了,而我们那时觉得是那么动听。

那是真的动听,是全身感到舒畅的动听。那一刻就觉得是天底下没有什么比那种调子更让人觉得动听的了。而且我还发现一个人不管是烦恼的时候也好痛苦的时候也好,只要一哼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调子,就会慢慢地变得开朗,眼前的路也就开阔起来。

我曾经好多次见过父亲一个人一边干着活,一边随意地哼着,父亲是一个木工,他一般戴着一顶很破的帽子,帽沿儿朝一边歪着,在帽子下面插着一支铅笔,他一边挥动凿子凿着木头,一边哼着调子。他在阳光下的影子显得十分生动。父亲的调子是那种很粗放的调子。我也曾经多次见过母亲一边收拾着家一边哼着,母亲哼得很细很细,被人听到了她就会不自然地笑笑。等人走了她就又开始哼了。其实那时我们的家是很困难的。父亲和母亲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可他们却会不时地哼出他们心底的旋律来,父亲和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很一般的人,但在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哼歌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很美很美,他们是在从心底灿烂他们的人生,他们是在用心歌唱他们所正在过着的生活。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时候见到的父亲和母亲一边哼着歌一边干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动不已。很难想象一个能够很随意地从心底哼出歌的人会不热爱生活,会厌倦人世。

记得很小的时候。一个人天黑的时候要从一个很远的地方回家,因为路远,而且还要经过一块坟地,所以就很害怕。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就跟在自己的后面。于是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说我是大人,好像是要告诉谁似的。但这一招并不起作用,因为自己的心里很清楚并不是一个大人。就哼起了歌,哼得很响,在黑夜的旷野里就只能听到自己的歌了。那一刻似乎自己真的大了,那段路也在不知不觉中就走完了。

在走那段路的时候,哼歌让我给自己创造了自信,使我从容地走过了一段本来就应该是很艰难的路。我就想父亲和母亲在哼歌的时候是不是也在为自己创造自信呢?在繁杂的生活面前他们肯定也会感到压力和沉重。但哼着哼着,那些东西就显得很轻很轻了。我曾经问过他们,母亲没说话只是笑着,而父亲则是在沉思什么的样子,他们要回答的一切就在他们的笑容里和沉思着的眸子里了。

生活就是这样,父亲和母亲用他们心中的旋律使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起来了,倘若他们整日愁眉苦脸,很难想象我们当时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生活有时是一场大型交响乐,但生活有时又是很单纯的二胡独奏;生活有时是激越的,但大多数时间则是小河一样静静地流着。谁想让生活永远澎湃着激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流动着的生活更能让人品出生活的真味。也更能让人陶醉其中。

乐于给自己的生命配乐,起码说明我们还是很看重我们的生命,说明我们的生命还有值得我们为此而干下去的东西。我们也就会活得有滋有味。而给自己的生命配了乐,我们的生命本身也就有了色彩,有了旋律,有让我们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人需要的又是什么呢?

文本解读

生命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又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过程就是幸福。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如何赢得生命过程的幸福?作者告诉我们,给自己的生命配乐,我们的生命本身也就有了色彩,有了旋律,有了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作者娓娓道来,先讲父亲和母亲在生活的艰难中哼歌为自己创造自信,让心头的压力和沉重变得轻松,然后又叙说自己小时候黑夜走过坟地时哼歌,用心中的旋律帮助自己走过那段艰难的路的往事,从而引导我们思考:给生命配乐是自信的表现,不妨试着把叹息、苦恼交给那些让自己感动的“调”,让自己每天都生活在阳光里。

赏析范例

以小见大,理趣盎然

——赏析《给生命配乐》的构思艺术

《给生命配乐》一文从生活中随口哼歌的现象切入,夹叙夹议,以小见大,揭示了人生的真谛,给读者以人生的智慧。

夹叙夹议,充满哲思理趣。这篇散文融记事、写人于一体,熔议论、抒情为一炉,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如文章第四段写父母在艰难的境况中仍然乐观地生活,边干活边哼歌的情景,作者连用11个“一边”,再现了父母在劳动中自然而然地哼着“随意”的生活场景,生动传神地塑造了父母的形象,表现了父亲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作者又巧运生花之笔,既抒情又议论,点明了这其中令人感动的原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以小见大,揭示人生真谛。作者畅谈自己在街头哼歌的感受、父母在艰难生活中哼歌的灿烂和自己黑夜走过坟地时哼歌的自信等小事,由随口哼歌这一普通的生活现象出发,深入思考人类的生存的真谛,最后水到渠成地揭示文章的主旨:给自己的生命配了乐,我们的生命本身也就有了色彩,有了旋律,有了让我们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文章以小见大,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生命感悟。

总之,全文围绕“给生命配乐”的话题,敏锐地发现生活,表达了“用心歌唱生命,自信、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的真谛。

感情表达赏析短文写作要领

要点回顾:高考中选用的文学作品一般都是情文并茂、耐人寻味的散文。同一种景物、同一种状况、同一种遭遇,由于处境不同、个性迥异,往往会激起作者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情怀。因此这些文章一般都采用了个性化的表达,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其中的情感,除了会留下时代、社会的痕迹外,往往还会烙下作者独特个性的印记。这一期,我们来谈谈如何赏析文学作品的情感。

写作要领: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要表达的情感通常不是直露的,它往往蕴含在写景状物或记人叙事中。如果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认真阅读文本,正确把握蕴含在景物、场景和事件中的思想感情,并掌握这一类赏析短文的写作要领,那么就一定能妙笔生花了。

一、反复诵读,体味语言。鉴赏的基础是对文章内容的感知能力,由“感”入“悟”,才能体味文中渗透着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首先要“披文以入情”,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来解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进而感受深沉的情思、优美的意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懂文章,弄懂文意,是我们鉴赏情感的第一步。

二、知人论世,探讨根源。文学作品中所写的景物、场景或事件都寄托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作者在什么情况下览物赏景、记人叙事,文章中不可避免地会带上此时的感情色彩,或带有某种感情倾向。所以我们在赏析作品的情感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的方方面面,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文章的情感。

三、揣摩技法,规范表达。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种独特的地方往往就是独特的艺术技巧。艺术手法因文而异,有的是借景抒情,如《荷塘月色》借月下荷塘和塘中月色抒发情感;有的是托物言志,如《我的空中楼阁》是通过虚实相生、多角度定景换点描写心爱的小屋来表达自己的情志;而有的是将自己的情怀植根于生存环境当中,通过这些环境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追求。

原文输入:

解不开的乡愁(幽墨)

①我又一次失眠了,在这个初秋的夜晚。我尝试了许多催眠的方法,试图使自己进入睡眠状态。无奈之下,我便决定听收音机以度漫漫长夜。“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我曾很奇怪,像费翔这样一个七尺男儿竟会唱出这么一首落寞、辛酸的歌。我一直认为男儿志在四方,不应太眷恋乡情、友情。直到有一天,当我背上行囊,离乡别井来到异乡求学后,才发觉自己常被一股浓浓的乡愁笼罩着。

②我的故乡躲藏在粤北山区一个偏僻的角落里。与繁华的大都市相比,我的故乡就更显得贫困、落后与萧条。故乡没有什么好看的风景,唯一的风景就是山!山!山!密密麻麻的山像一张大网,把我的故乡罩住。层层叠叠的山也像一道道屏障,把我的故乡与外界隔离。我曾十分厌恶故乡的山,因为它,才令我的故乡这么闭塞、落后、贫穷!我曾想逃离故乡那讨厌的山,到繁华的都市过一种新生活。因为我不想永远困于一方,过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如今,我终于逃出了大山,来到一个繁华的城市求学。开始,我以为自己很快乐,因为我不再面对故乡那压抑的大山。于是我每日尽情穿梭在这繁华的城市中,以满足一颗盼望已久的心。也许快乐是短暂的,又或许我从来都没有真正得到过快乐。那天,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心徘徊在南来北往的人群中,看到一个个陌生人与我擦肩而过,我的心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落寞感。我快乐吗?我扪心自问。这个城市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我只是它的一个匆匆过客,我永远都不可能属于它。我是属于我的故乡的。

③“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的这句词令我惭愧不已。一直以来,我都用一种厌恶的眼光去看待故乡,从没试过用另一种眼光去看。若不是漂泊在他乡,我可能永远都无法领悟故乡的美。

④故乡四面都被青山拥抱着,从上空看,它酷似一口枯井。故乡的山长满绿树且高,由于山高,在地上看天空的云,总觉得云就从山顶飘浮而过,弄得年幼的我总闹着家人带我去山上摸云。故乡的田野总是最热闹的。春天,有勤劳的村民在那里撒下绿色之网;夏天,有无数的青蛙在那里欢快地歌唱;秋天,有喜悦的丰收者从那里挑走一担担的金子;冬天,则有许多活泼的孩子在那里嬉戏。我特别喜欢雨中的故乡。下淅淅沥沥的小雨时,那细小的雨珠给故乡蒙上一层白色的纱巾,令故乡看起来有种朦胧美。下倾盆大雨时,那发狂的雨水从山上的小溪猛冲而下,形成了一条条壮观的小瀑布。

⑤当第一道霞光划过黎明的天空,村民扛着锄头,挑着箩筐,牵着耕牛的忙碌身影随处可见。当夕阳徐徐落下,炊烟袅袅升起时,喧闹的故乡又安静了下来。辛苦了一天的村民终于可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了。这时是故乡最宁静最安祥的时刻,尽管村口时不时传来几声不知哪个母亲呼唤孩子归家吃饭的声音。

⑥生长在乡间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不用被父母逼着去参加自己不喜欢的培训班,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干自己喜欢的事。小时候的我是个顽皮的野丫头,坐不住的我常唤上一大群伙伴从村西窜到村东。而且常跟着男孩子们爬树捉蝉、上山打鸟、下河摸鱼。我的童年就是在蹦蹦跳跳中悄然而逝。

⑦望着窗外的一弯残月,我的心纳闷得很,为什么这里的月色这么黯淡?故乡的月色可不是这样的,它洁白、柔和。曾经有多少个夜晚,我和小伙伴们互相追逐在洁柔的月光之下。然而,这已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费翔的歌早已随风飘逝,孤独的我害怕被黑夜吞噬。于是快步走向阳台,希望这微弱的月光可以驱走这令我畏惧的黑暗。

⑧仰望苍穹,望着飘浮在天空中的几朵云,我的心突然有种冲动,希望自己可以化作一朵云,飘荡回故乡。

文本解读:

乡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的乡土观念早已深深植根于华夏儿女的骨髓之中。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赋诗作词,泪透纸背;有无数游子离人梦归故里,那份深沉浓郁、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滔滔不绝。本文以“乡愁”为线索,第一段引用歌词,定下全文深切、缠绵的感情基调。接着又宕开一笔,写“我”来到异地求学,穿行于陌生的城市,产生落寞感,勾起思乡之情。然后又浓墨重彩地描写故乡的美景、诗意的生活和幸福的童年,含蓄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以眼前的残月与故乡的明月对照,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真人cs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开始!”教官一声令下,我们立马举起枪准备射击。这是7月23日晋江经济报组织的50名小记者在永和恒山特训营开启的系列活动之一——真人CS枪战。

“有人冲上来了”,才刚开始,对讲机就“嗡嗡”响了起来。真是够神速的。

“不怕死吗?才这么一会儿你就来送死啦!好吧!那就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厉害。”我一边想一边摆好架势防备那胆大忘形的人。我蓄势而待,可敌人并未出现,我想不会有诈吧?调虎离山抑或半路改变主意了?这么想着,我瞟到了一块木板后面挤着一大堆人。

“我来了!”我藏在一棵树后面,接着躲到一桶油旁,然后闪进一块木板后,对方还没察觉到我,说时迟那时快,我猛地全力开火“哒哒哒哒哒”连发5枪,打得敌人抱头鼠窜,落荒而逃。夺目的红光一闪一闪,敌人的帽子亮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我们红队快赢了。可就在我沾沾自喜,被胜利冲昏头脑时,我的帽子震动了下,我被击中了,减去25滴血。真是始料未及!此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正寻思着是谁偷袭我,这时对方又发了一枪,我赶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躲到了木板后。仔细一瞧,发现目标——蓝队的小胖子。我也开始向他反击,可挡在我们中间的障碍物——树木,犹如一堵隔离墙,密不透风,我们谁也打不中对方。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我正想要举起手枪冲出去,忽然发现我的队友精灵猴对我使了使眼色,示意我他会掩护我。在他的声东击西的策略掩护下,我对小胖子进行疯狂的报复射击,一阵狂轰滥炸把他置于死地,小胖子连滚带爬,狼狈不堪,灰头土脸跑开了。“太好了”我跳了起来,一蹦一跳跑回大本营中,和大家分享起胜利的喜悦。队友们七嘴八舌地说着:“一开始管理员把装备发放给了我们的时候,我看你接过装备,双手并得紧紧的,腰挺得直直的,步枪放在胸前,头上戴个头盔,可真够帅气的。”话音刚落,精灵猴抢着说:“一开始教练讲解注意事项和怎样使用枪支时,我还想这有什么好玩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没想到这么有趣!”“对呀!单枪匹马不行,要有合作意识!”“在一起,更出彩!”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描写人物特点的作文:我的表弟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表弟是一个聪明活泼又调皮的人。他大大的头,我叫他大头表弟。小小的眼睛,他的耳朵可灵了。

有一次,他把我家花瓶打碎了,我小声地说:“这个顽皮的表弟又干坏事了。”表弟转过头来说:“你才是一个调皮鬼呢。”说着,转身跑了。

有一天,表弟骑着自行车来到我家门口说:“哥,你来陪我骑自行车吧。”调皮鬼又来了,我只好关掉电脑,骑着我的自行车到了门口。表弟说:“我们来一场比赛吧。”我说:“你是比不过我的。”我的话说到一半,他就骑走了,我连忙说:“还没说开始呢。”我骑着自行车飞奔追去。因为他比我先骑走,所以我赶不上他,只能听见一丝丝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说:“终点是广场。”眼看见要赶上他了,突然他刹车停下来,我骑得太快了,我的自行车撞上了他的自行车,两人都疼得哇哇大叫,我问他:“为什么停下来?”他说:“刚刚有一个小孩走过,我怕撞到他”我看见一个小孩子在一家店买东西,就说:“别废话了,还是走吧。”到了上坡,他知道上坡是我的强项,于是掉转头就说:“终点是家里!”

这一个调皮的机灵鬼,我真拿他没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疑问句的类型及特点

全文共 2154 字

+ 加入清单

疑问句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一个类,它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疑问语气。疑问句是问一些事情的。疑问主要有四大句型,一般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反意疑问句是高考英语的语法项目之一。

疑问句的主要交际功能是提出问题,询问情况。分为一般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一般疑问句通常用来询问一件事情是否属实。答句通常是"yes或no"。所以一般疑问句又称作"是非问句"。选择疑问句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能的答案供对方选择。以疑问词开头,对句中某一成分提问的句子叫特殊疑问句。反意疑问句又叫附加疑问句,是指当提问的人对前面所叙述的事实不敢肯定,而需要向对方加以证实时所提出的问句。

用陈述句的语序,在句尾加上问号,这样的问句通常来表达说话者的“设问”,“疑惑”等感情色彩。比正常的疑问句感情更为强烈。这样的问句不是侧重提问题,而是注重表达感受。汉语当中的疑问句与“反问句”、“设问句”等问句不同,汉语疑问句是我们词语表达最常见的问句。是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

疑问句的类型及其功能介绍:

一般的理论语法著作介绍疑问句的类型时,一般说有四种:是非疑问句、特指疑问句、正反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但如前所说,教学语法注重实用性,随着教材的口语化、生活化,教材中出现的提问方式也日趋丰富。出现在教材中的疑问句至少有以下几种:

1. 是非疑问句

2. 特指疑问句

3. 正反疑问句

4. 选择疑问句

5. 用“吧”提问的疑问句

6. 疑问语气表疑问的疑问句

7. 用“好吗?”、“行吗”、“可以吗?”等提问的疑问句

8. 用疑问副词“多”提问的疑问句

9. 用“呢”提问的疑问句

10. 用“是不是”提问的疑问句

从实用性的角度考虑,只如理论语法那样,讲解前四种疑问句,显然是不能满足表达的需要的。尤其是“疑问代词+呢”的疑问句在生活中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甚至超过正反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所以我们觉得应该作为提问的基本形式进入教材。(其实教材中已经出现,只不过很少有单独作为语法项目来处理的)

对外汉语教材对疑问句的介绍主要是形式方面,如:疑问助词“吗”加在陈述句句尾构成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儿”等放在提问部分的位置上构成疑问句。对疑问句的语义内涵和语用功能则很少涉及。其实,在实际的语言表达中,每种疑问句都有自己特定的表达功能,有不同的使用背景,表达了不同的语气和感情色彩。否则就没必要存在这么多疑问句。例如“这是谁的?”是询问以求回答;而“这是谁的呢?”是追究,问话人有奇怪、困惑的成分。因此在对缺乏语感的留学生的教学,我们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疑问句的结构形式,更需要向学生揭示各种疑问句在交际中的不同表达功能。下面将根据吕文华(1994)选择几种分别介绍其功能。

1. 是非疑问句(用“吗”的疑问句):主要询问事件的“是”或者“不是”,以求听话人针对整个句子询问的事件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如:

明天你去长城吗?

2. 特指疑问句(含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主要是针对事件的时间、地点、性质、方式、原因等进行询问。要求听话人对疑问部分作出回答,问话人对答案没有倾向性的意向。如:

你明天去机场接谁?

3. 正反疑问句:问话人要求对方对并列的肯定和否定作出一个选择。和是非疑问句相比,询问功能更强,多用来表达问话人急切得到答案的迫切心情。如:

把孩子送到奶奶那儿去,你同意不同意?

4. 选择疑问句:问话人提出可供选择的项目要求对方作出选择。问话人对答案一般也没有倾向性的意向。例如:

你喜欢这本还是那本?

5. 用疑问语气的疑问句:这种疑问句的询问功能很弱,问话人一般从上文或语境中获得的信息引起某种推测,希望得到证实或表示问候,一般表达对上文获得的信息表示惊讶、怀疑,问话人并不想要得到答案,而是重复上文的内容表示自己的疑惑、不信或不满等情绪。例如:

接孩子去?(从语境中获得信息)

A:昨天她和丈夫又吵了一架。

B:什么,又吵了?(从上文获得信息)

6. 用“好吗”、“行吗”、“可以吗”等疑问句:用于问话人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意见,用问句的形式征求对方的意见。是一种商量、请求的口气。例如:

我们明天再谈,行吗?

7. 用“吧”的疑问句:问话人根据一定的情境、对某情况有所揣测,但把握不大,以求证实,问话人对答案已有明显的倾向性。例如:

你是从韩国来的吧?

8. 用“呢”的省略问句:这类问句都省略了某个成分。这种疑问句在实际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例如:

爸爸,妈妈呢?(省略了“在哪儿”)

我们都不去了,你呢?(省略了“你去吗?”)

9. 特指疑问句加“呢”的疑问句:这种疑问句除了询问由疑问代词表示的疑问所在外,还含有深究、奇怪、困惑的语气。例如:

你也不能去,到底谁能去呢?

10. 用“几、多少、多”等的疑问句:这种疑问句按照理论也应该算是特指疑问句,但用法比较特殊,故单独立项。“几”一般提问“十”以下的数目,“多少”一般提问“十”以上的数目。例如:

(问小孩):你几岁了?

?(问老师):你几岁了?

“几”和名词之间必须有量词,“多少“和名词之间的量词可用可不用。例如:

屋里有几个人?

屋里有多少(个)人?

“几”可放在各个数位前,而“多少”只能用在“亿”和“万”前。例如:

你们公司有几百人?

这部小说有多少万字?

*这部小说有多少千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描写人物性格特点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个爷爷,它有扎人的胡子,头发像一把白刷子,天天戴一顶乌毡帽,一想到爷爷拿一把破扇子时,我就想笑,因为这样很像“活佛济公”别人的爷爷都比较和蔼可亲,但我的爷爷却很冷漠,还带着一点耳背。真是搞笑而又冷漠。

这几个星期,我几乎都要去爷爷家,都快去腻了。爷爷的耳背真是让我受不了,我的一句话要说上三四遍,他才会明白,简直快无语了。有一次我吃完中饭了去爷爷家,他问我吃过饭了没,我说吃过了,“什么?”“吃过了。”“什么?”“吃过了。”奶奶帮我在爷爷耳朵旁大声说道。

爷爷的耳背有时还让我感到搞笑,就那这是来说吧。

早晨爷爷带我去吃早饭,他问我要吃什么,我就说要吃馄饨,可他就是听不清,结果我让他把头低下来,告诉他。吃完早饭后他还问我要吃什么我就说要吃橘子,他知道了以后,就带我去买了。“小伙子,这橘子多少钱一斤?”爷爷带着非常正宗的绍兴话说,但那卖主是个外地人,他听不懂,爷爷又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爷爷的声音很大,我又插不进去,只能看着他们的交流。他们开始用手势交流,“是不是两斤?”边说边摆手势,还摇一摇。这动作太萌了,我就忍不住笑了出来。那店主看到了我就问我:“小妹妹,他说什么?”然后我就跟他说价钱,一边用绍兴话跟爷爷说,一边用普通话跟卖主说,跟个翻译官似的,累死了。

看来学普通话还是很重要的。我有一个这样搞笑的爷爷也挺开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快乐的真人cs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六,我去邯郸一个村子里参加真人CS。到了那里,我们高兴极了。

教练给每个人发一件军装,一个帽子,一把枪。教练给我们分好队。一支叫海洋队,一支叫高原队,我的队叫森林迷彩队。我们每个队的队服不一样,因为这样能更好的区分。

由于枪和帽子不够,所以先让海洋队和丛林迷彩对战。教练让我们去自己的战场上。

战争开始了,我跑到离敌人最近的地方,我看见了一个敌人。冲他的感应点开枪射击,我看见他把帽子摘下来,我把他打死了。我正高兴,这瞬间,我的帽子说:您已经阵亡。原来有人向我开枪,打中我了。我失望地回去了。一会儿,比赛结束,胜负分出来了。我们队输了。

后来,我们又把枪给了高原队,过了差不多十分钟,胜负又分出来了,高原队胜了海洋队。

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决战。这一战是解救人质。我们队是警察,高原队是贼,他们绑架了人质。我们许多人不顾危险拼命把人质解救到安全的地方。战斗结束了,我们赢了。

最后一战是拆地雷。海洋队几乎所有人都守着地雷,我们无法拆,最终时间到了,我们队没有把地雷拆了。所以这一场是我们负了。我伤心地把枪给了高原队。

我们盼这一战高原队输了。因为高原队赢了,我们就是第三名。高原对输了,我们就是第二名了,又过了一会儿,果然高原队输了。

教练宣布:海洋队第一名,丛林迷彩队第二名,高原队第三名。我们高呼起来!但是高原队不怎么高兴。

这一次真人CS实在是太好玩。我希望能多玩几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描写小猫特点的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能看清东西,再狡猾的老鼠也逃不过猫的眼睛.它的耳朵很灵活,能够随意转向声音的来处,只要有声音,它都能及时辨出.猫的脚上有一块软厚的肉垫,因而走起路时.没有声响.猫的胡须很粗,感觉灵敏,能测量出各种洞口的大小. 猫的尾巴高高翘着,尾巴上的花纹一圈一圈好象一串珍珠似的.猫的皮毛有黑白相间的,有白色的,还有的是白底黑斑.

猫很有耐心.它看见老鼠钻进了洞,它就在洞口耐心的等待,它等啊,等啊,等了一整天.

猫非常贪睡.它一有时间就睡觉,椅子上,桌子上,床上,柜子里都是它睡觉的地方,可是它的耳朵却没有休息,只要一有动静,它就会马上站起来.

小猫十分贪玩.有时候它把绒线球当球踢,有时候它玩自己的尾巴,有时候它爬到树上,又跳了下来,还有时候它看见美丽的蝴蝶飞来飞去,它也跟着跑来跑去.

猫还非常贪吃.主人烧了鱼,它就趁主人不注意偷吃.小猫还有时爬到鱼缸里,用爪子抓起一条鱼就往嘴里塞.

小猫真贪吃,贪玩,贪睡,可是它捉老鼠的本领是那么高.让人敬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作文500字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小蜗牛”

“……蜗牛背上那重重的壳啊!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听起这首歌,我又想起了那个“小蜗牛”。不过这个小蜗牛可不是歌里的小蜗牛,而是我的好闺蜜——柯尊钤。

我之所以叫她起“小蜗牛”,是因为她干什么都和蜗牛一样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 说她慢,的确是啊,她吃饭慢,写字慢,走路慢,不管做什么都很慢。“柯尊钤,都三个小时了,你的作文才写了三个自然段,考试的时候,可只有30分钟供你写作文,你咋得了哟!”作文老师,一边笑眯眯的说着,一边嗔怪的用手指头使劲戳着她的头。她抬起头来,抿嘴一笑,又低下头去,笔尖并没有因为老师的话而变快多少,依然不紧不慢。 唉,真是一个“小蜗牛”!每周作文课她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去老师那儿,一个小时后我也开始写作文了,探过头去,她也只不过写了三两行。而半个小时后,再探过头去,我和她的作文字数竟差不多。再看看她写几个字就停了下来,支着脑袋想一会儿,再挠挠头,再拿笔写几个字,顿了顿,又拿起可擦笔擦呀擦,再吹一下,重新写。常常是我写好了一篇作文,老师点评,修改,再写两篇阅读,她还一篇作文都没写完。

“柯尊钤,快点!绿灯!” “好!”她虽然口上应着,但还是慢吞吞的,看着她走路,我想起了丰子恺笔下的鹅,那只鹅走路时,总是抬起脚来踮一踮,再走一步,再踮一踮。“小蜗牛”走路时虽然并不像鹅那样踮一踮脚,但她总是慢慢的抬起脚来,慢慢放下去,再慢慢抬起脚,再慢慢放下去,颇像京剧的净角儿出场,等她走过来时,已是红灯了……真是一只可爱的小蜗牛。

“柯尊钤,速度点!”下课后我们都把数学本交了,但她还在不停的写啊写…… “小蜗牛”可真是个小蜗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杨树的特点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学校的北边有两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

春天,嫩绿的叶子随着春风翩翩起舞,将校园装点的更加漂亮,到处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夏天,白杨树像一个魔术师,满树的叶子都变成了碧绿的,发出了万丈碧绿的光芒。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坐在树下,静静地休息。这时,白杨树像巨大无比的绿伞,为我们遮挡着强烈的阳光。这时,如果你再看看它,它好像更美了!

秋天,枯黄的叶子在空中飞舞,像一只只蝴蝶在尽情的嬉戏。

冬天,白杨树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变成光秃秃的了。但是你却值得我们喜爱,因为你为了周围的一切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你是无私的,你为了我们甚至伤害了自己,却没有丝毫抱怨。

你是坚强而漂亮的,我永远喜欢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描写一个人的特点的作文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班有这样的一位同学:身穿一件深蓝色的羽绒大衣,把手插在口袋里,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炯炯的眼神凝望着无边无际的天空,仿佛在思考着哪道数学题。这一下子你可能认不出来他,别急,听我继续讲下去。

他是我们班最令同学们尊重的同学之一,他从不掩饰自己做过或者干过的任何事情,毫不掩饰自己的缺点。一年一度的班委竞选又来了,而他,参选了学习部部长。当开始竞选学习部时,只见他一大步一大步地走向讲台,开始了自己的“小演讲”。只见他的手在不停地搓着--他紧张时就会这样做。我们都把目光聚集在了他身上:“大家好,今天我要竞选的职位是学习部部长……谢谢大家。”他具体说了些什么我没听清楚,但有一句我记忆犹新:“也许,在大家的眼里,我并不是一个好学生,毕竟,我也是写过检讨书的嘛!”大家被他的幽默逗笑了,我在笑的同时,也在为他点赞。

我觉得他是一个人才。在四年级还是五年级的时候,我也不知为何,把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满满的抄在了一张便签纸上,可能是想炫耀一下吧。当时,我只见他走过来,滔滔不绝的背出了圆周率,把我纸上的几乎都背下来了,并且全部正确。我好像看到了火星撞地球一样,惊呆了:这位“同志”竟然这么牛!我不得不说他是人才了。后来,如果有人提到他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说:“哦,是他呀!”然后不得不肃然起敬起来,好像是在谈一位着名的大人物一样。

读到这里,你肯定知道他是谁了吧!没错,他就是我们班现任学习部长,大家最佩服的“同志”--张翌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真人CS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8月7日至12日,我参加了由爸爸单位组织的警营夏令营活动,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比如:应急自救学习、航空模型制作、团队协作能力游戏、特警和消防叔叔们的表演等等。其实,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真人CS。

这个科目是拓展科目训练,教官带领我们分成红蓝两队,我被分到蓝队,队长又把我们分成三组,每组都有不同的任务。我所使用的武器是D-2000突击步枪,性能非常优越。

战斗打响后,大家全部投入战斗中,我正要想狙击一名红方队员时,红方教官直接从我背后,把我干掉了。第一局,蓝队团灭,红队胜利。20秒后,战斗再次打响!这一回,我很顺利的干掉了红方一名队员,紧接着,我和我的队员们,充分利用地形,坚决把胜利夺回来。不负众望,我们终于胜利了。两队打为平局!但是,我一直不明白的是,为啥我们队长总是先死?哈哈哈。

通过打真人CS,既锻炼了我的警觉和体能,也让我懂得了,要想胜利,必须要有团队的合作精神,不能“单枪匹马”,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消息的特点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消息主要告诉人们发生什么事情(包括新的情况、经验、问题等),往往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详细的经过和情节,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按事实性质分类,可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按报道内容分,可以分为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人物新闻和政治新闻;按写作特点分,可分为特写式消息、目击新闻、解释性报道和背景报道;按篇幅长短分,可分为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按写作形式分,可以分为动态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消息和述评性消息;其他的消息形式还有公报式消息,答记者问等。

消息体裁的特征:

1)比较短,多为几百字,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2)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听众、观众);

3)叙事朴实,实在,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4)时间性强,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5)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而且多为概括的叙述,但不能概念化。

6)结构严密,层次分明。一般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最前面,然后再写次要的,更次要的;也可以依照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但要突出主要部分。

7)交代必要的背景。写清楚被报道事物的历史背景,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环境,条件以及与其它事物的联系。目的是通过比较、衬托,更鲜明的阐述事物的意义。

我们在写作过程中,经验性消息实用价值比较大。经验性消息是反映某地区或某单位在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中,所取得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及其显著效果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是典型报道的一种,用以推动全局,指导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三,小说艺术表现力的特点

全文共 7436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表现社会生活的,粗粗看来,它似乎不如线条、色彩、音响、造型等等手段那么生动、有力。但是,它的优点,也正在于它的表达条件的简朴。语言,犹如空气和水,无所不在,一当它掌握在巨匠手中,便生出无限的魔力。画一幅万人交战的场面,需要大幅的纸和多量的油彩,而当具体描绘时,则要有千钧的笔力;至于用色彩表现抽象的思维、声音,更是使一般匠人无能为力。在语言艺术领域中,情况则有了不同,尺幅之中可以囊括天下,寸毫之端可以尽洒风情。

社会生活,要求文学去反映它,而这要求似乎是无限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总是达不到极限,而只能逐步提高这种反映的深度、广度、厚度。

那么,社会生活对文学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概括说来,就是:对人物刻划的生动、丰满,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叙述的完整、多变,对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描写的细微、广泛,对人物行为的评论的深刻、灵活。

应该看到,在实现上述要求时,小说这一样式,较之诗歌、散文、剧本,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也可以说,满足上述要求,恰恰是小说之所长。下面,让我们对此做较为详细的研讨。

(一)小说可以生动、丰满地刻划人物。

“文学是人学”,各种文学作品,都以写人为中心。在人物刻划上,小说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小说在刻划人物形象时,几乎不受什么限制。

这里,我们不妨拿小说与其它文学样式比较一下。诗歌中写人物的叙事诗,在进行人物刻划时,为适应这种凝炼的艺术形式,恐怕很难尽兴;再说,既使找到了那有力的动作、话语,也要屈从于那容量有限的诗行。剧本是供表演用的,它的主人公们,只能靠形诸于外的动作、语言去感染观众;尽管剧作家们创造了例如“独白”之类的揭示人物内心的方式,但要达到探微入细、淋漓尽至,怕也有不小的困难。

小说在这方面是得天独厚的。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或明或暗、或虚或实、或表或里、或分或合地去完成人物刻划。详细地介绍小说刻划人物的方法,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仅就这种刻划的独异性谈谈几点看法。

小说刻划人物,能够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在小说中,一个人物出场了,作者将对他的言淡举止、遭遇命运负责。如果他是一个主要人物,我们则看到作者在他身上浸注的心血。从集中写的角度,有出场后的大段概括介绍,有特定行为的着力描写。而从分散的角度看,

则随时随地都可写他,交代故事时可以点到他,写别的人物时可以想到他;就是在集中的概括介绍中,又何尝不是把很长时间分散的材料集拢到一起的呢。以鲁迅小说《孔乙己》为例,孔乙已出场共两次,是集中写他,这一点在剧本中可以做到;关于他身世的介绍,“有

一回”教“我”认字的描写、“有几回”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的交代,都是分散写的,时间很不确切,这在剧本中就难办到。

身世,遭遇、性格的概括介绍,是小说刻划人物的独特手段。它可以概括较长时间内人物的行为表现,将分散的(也是在别的样式中无法或很难表现的)材料集中表现出来。类似《阿Q正传》前几章的描写,只能在小说里出现。

小说刻划人物,也可以做到直接与间接结合。人物出场,可以写入物;人物不出场,也可以写入物。间接写入物,可以在叙述故事中捎带提到,也可以在次要人物的议论中得到反映,还可以在两个人物之间相互映衬。同是在

孔乙己身世的交代,“有一天”关于孔乙己被打折了腿的议论,结尾关于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的推测,都是间接写的。这种间接描写,虽然在剧本、叙事诗、散文中也可看到,但都不及在小说中这样自由。

小说刻划人物,还可以做到写形和写神结合。读者阅读作品,为其中的人物命运所吸引,不单要了解他的言淡举止,更重要的是要窥探他的思想灵魂。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人物行为的根据;人物形象的深刻、丰满,也源出于此。在文艺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对此提

出更高的要求,迫使各种祥式不能不在这方面有所研讨。正是在这一点上,小说显示了它在表达上的巨大能量,小说的笔锋,可以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探奥搜微,似乎一切禁区死角都不存在;小说的笔力,可以梳理纷乱散漫的思绪,条分缕析,似乎一切繁难庞杂都要就范。

在鲁迅的小说中,较多的是采用结合人物行为举止透示心理的方法。仿佛是随意边一笔,竟然使读者得以窥见人物的隐秘,实在令人赞叹。在《祝福》中,几乎没有正面、直接去写祥林嫂的心理活动,然而人们从她那“瞪着”、“间或一轮”、“钉着我、“顺着”、“没有神采”、“旋转眼光”、“围着大黑圈”、“瞪着”、“窈陷下去”的眼睛和眼神中,不是可以看到她的灵魂吗?《阿Q正传》中的阿Q,对“革命”有着他自己的认识与幻想,文中第七章土谷祠的那段心理描写,实在是淋漓尽至。这些,与上述的写法不同,它得力于集中的状写与剖析。

小说的上述心理描写,在其它样式中则是较为困难的。在剧本中,一切都靠“演”出来,不是动作、言语透示,便是做作的自白 ,同时,揭示人物心理又要受到时问、空间的限制,具体些说它只能表现特定时间、地点的人物内心世界,无法像小说那样浮想联翩、思接千载。在散文中,这种以描述生活片断为主要内容的样式,怕也授难在状写人物心理时做刭尽兴,它只好采取以少胜多的写意笔法。这样,在韵味上有所得,而在细微处却有所失。就连电影文学这种新兴的能量颇大的样式,虽然有“主观镜头”、“幻想镜头”、“闪光镜头”、“回忆镜头”等等专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手段,但“诉诸视觉”“瞬息即逝”这些大框子却把它套住了。有才能的电影作家,面对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人笔下的几页乃至几十页的心理剖析,恐怕也要无能为力吧?

“意识流”手法,把小说揭示人物心灵的功能,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某些方面,竟然将事物推向它的反面。鉴于小说在心理描写上的独特功能,“意识流”派的作家们,以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为描写对象,运用诸如内心独白、幻觉、自由联思、客观心理描写、心理剖析等等手法,以独特的途径反映社会生活。应该看到,从艺术的角度看,意识流手法的出现,是小说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长于心理描写的小说,为什么不在心理描写上大显身手呢?然而,物极必反,任何事物的无限制的伸张,一定要走向它的反面。意识流派作家们,沉迷于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快感,竟然忘记了小说本身。什么是小说?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去限定这一祥式,总不至于遭到反对。小说是在相应的环境描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塑造具有典型性的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用以广泛地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要写人,写心理是写人物的内容的一部分;小说要通过故事写人(这是做为阅读文学的一个先决条件),一旦有什么东西排斥了故事情节,则势必影响艺术效果。意识流派的小说家,用心理描写冲击了一切,也就冲击了小说

本身。心理描写只是小说诸多手法之一,尽管它是有力的手法,但也不能恶性膨胀去代替一切。这正如一个人的双手,人们都希望它壮实有力,但如果它大过了身体,则要造成灾难。

我们欣喜地看到,意识流手法,在我国当代小说中得到了应用。中国作家们,对这种手法加以批判吸收,取其长,弃其短,增强了自己作品的表现力。例如,王蒙的《春之声》、《布礼》,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等等,都因此种手法而使作品

生色添采。

意识流手法,还不只限于心理描写,它还影响到结构等方面,这里不多谈了。

(二)小说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的叙述,可以做到完整、多变。

敷演故事,本是小说形成后即着力注意的艺术焦点,所以既使是当它转向偏重刻划人物时,也不能不在这方面积累下大量的经验。何况,小说不管是讲说还是阅读,总是要靠故事情节来吸引听众和读者的。

叙述故事的技巧,历经各代积累,到了当代小说中,有了惊人的发展。本来,人世间的各种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为了在表现它时与之相适应,逼得小说艺术不能不如影逐形。故事的表述,应该巧妙地做到“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同时,它本身又该首尾相

贯、摇曳多姿。小说在写人时很少禁区,在叙事时同样无甚障碍。这种叙事表现上的独特优越性,明显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现实生活是丰富多采、错综复杂的,世间的事件千头万绪、繁缛纷纭。从时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绵延数年,源远流长;从空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牵涉几地,场景广阔。俗称“一口难说两家事”,该是文艺家对此难阻发出的慨叹。

小说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独占的方便。一椿上下几十年、左右数万里发生的大事件,用剧本表现它,要用许多场次,而场次过多过碎又势必为表演带来困难。诗歌虽可以借助于它独有的跳动式的节奏,在表现时间、空间时一试身手,但总是要给人以凌乱、破碎之感。小说则不然,它可以上溯下延,虽概括漫长的岁月,仍能保持其连贯;它可以左勾右联,虽漫写众多场景,仍能保持其完整。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可否回忆往事,可否畅想未来,对不同时态中的事件可否交叉进行叙写,其它样式对此望而却步,小说却可以挺身而出。几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平行发展又互相制约,进而纠缠绕缭,小说可以对其有条有理地加以叙写,这又为其它样式所不及。能用二、三千字的篇幅写一个人的一生吗?叶圣陶在《一生》中做到了;能够用一只笔写出互相勾联牵涉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吗?茅盾在《子夜》中完成了。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特殊的灵活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依自然顺序进行的。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显示了事件的内在逻辑,是表述它时不可动摇的主干。然而,总是按部就班地叙写,未免使人感到平板。艺术是用有限的内容去反映那无限的世界,以少胜多是应该遵

循的总的法则。在诸多事件中,难道没有主次吗?一个事件中的各个环节,岂能轻重均等?重要的结局,应该使读者先睹为快;虽属必要但易使人生厌的交代,最好是分散进行。小说叙述故事,可以使其中的情节串动、跳跃、顿宕、隐藏;正是在这诸多技巧中,使故事的表

述生辉。在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死,由于作者把它倒置在故事的开头,该是多么撼人心弦。在《药》这篇作品中,从第三节到第四节,一下子就跳过了几年,又是何等地筒劲明快。

短篇小说,把上述的灵活性发展到了极点。为什么在生活中撷取一、二场景,竟然上下勾联、左右牵涉地写出在漫长时间、广阔空间发生的人与事,恐怕得力于对小说这种特点的运用。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大的孕含力。小说以故事为经,以人物活动、场景描绘为纬,交织成一部部生活的书。在小说中,故事的进展恰似流动的河水,载着人物们向前行进。这股河水的容量是巨大的,简直可以负载一切。有才能的小说家,总是那么吝啬,他们不肯轻易地推进情节,这使一般看热闹的外行颇惑失望。随着情节之水的流动,人物做尽了自己的戏,环境也得到了足够的渲染,就连作者的议论阐发也达到了尽兴。在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摩夫》一书中,整整的第一部,花费了十多万字,主人公仍然象开篇那样躺在床上。这在剧本中,怕是不能令人容忍的吧?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整章的议论文字,穿插在故事发展之中,恐怕人们对此也不敢轻易否定。说讲文学,似乎从此点得到启发。一部武松的故事,可以说上几个月;“血溅鸳鸯楼”这在电影、戏剧中只能打上几分钟的事件,说书时竟要费上几天。

中国小说,具有说故事的传统,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外国小说,由于它的发展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偏重静态的剖析。前者,生动活泼、引入入胜,但不免失之单薄,特别是不利于人物刻划与评论抒发。后者,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但不免失之沉闷,对习惯看故事的中国读者,不利于普及传播。鲁迅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第一人,他在中国小说的传统技巧基础上,吸收外国小说技巧的宝贵经验,铸造了一种全新的小说技巧。鲁迅的小说,注重在故事的演进中,通过人物自身言谈举止刻划人物,但在关键处所,也不排斥对人物的深入剖析。令人感到婉惜的是,他忙于战斗,转而运用杂文武器,茌小说创作上只是开了个头,就那样戛然而止了。

(三)小说对人物活动背景的描写,可以做到细微、具体。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之中的,脱离特定历史条件、政治形势、自然氛围的人物是没有生命的。问题还不限于此,文学作品的背景环境的渲染,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显示社会生活的时代的、阶级的、地域的、民族的气息。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文学作品中那随意点染的一件器物、一个细节、一片场景、一种气氛,也许与故事演进、人物刻划并无多大直接关系,但却可以从它们身上看到一个特定的时代。这种点染,增强了作品的厚度与深度。后世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民俗学家、宗教学家、地理学家,乃至推进历史前进的政治领袖人物,都可以从托尔斯泰、契诃夫、巴尔扎克、左拉、狄更斯、马克。吐温、曹雪芹、鲁迅等等巨匠的著作中,去吸取营养。一一这些,都是小说家,说小说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恐怕不是偏颇之词吧!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有很大的随意性。这里没有丝毫的贬意,“随意”者,随处可行也。在小说中,可以专门介绍形势、描写景物;也可以在人物活动中,就目之所及捎带写出;还可以随着人物心情变化,使景物形态也随之变化。鲁迅的《一件小事》,几处写到

了“风”:人冒着风,风伴着人;事因风起,入以风显。《白光》中,又几处用到了“月”。月伴着人,月衬出心。一一这里的“风”与“月”,是随手点染的,既省力,又讨好,可以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与剧本就大不相同了:剧本中的每一场,景物固定,既不许中途变换,又很难随时添加。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又能做到有深度。一定的场景、气氛、细节、器物,总是有它历史的来龙去脉,有它现实的底蕴根源。如果能从生活中挖掘、选择具有深厚内容的细枝末节,往往起到超乎寻常的作用。这仿佛从肉猪身上割下的一块肉,它联系着周身的血脉与

神经。鲁迅在《孔乙己》中描述了鲁镇酒店的格局,它不单为主人公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场所,也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旧社会各阶级依照严格界限交往应酬的画面。老舍笔下的北京城,那漫天的黄沙,那酷热的夏日,那皇族的养鱼玩鸟,那军阀的聚宴堂会,那说书的、卖艺的、保镖的、讨饭的、拉车的、算卦的等等三教九流的生活细节的描绘,为我们提供了20世纪初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完整图景。

(四)小说对人物进行评论抒发,能够做到灵活、深刻。

写任何作品,都是为了表露作者的思想。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评价、主张,通过作品中人物表现出来。这种政治倾向,当然主要靠作品的情节与人物“自然地流露出来”;但是,也不排斥必要的评论与抒发。如果在关键症结之处,结合具体描绘,或画龙点睛,或条分缕析,在形象感染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则会大大地提高艺术效果。我们拿小说与剧本比较,就会发现: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随时随地出场,而在剧本中作者通常却只能退居后台。小说的作者,不单在叙事写人时,把自己的喜怒爱憎,浸注其中,而且,可以象一个万能评沦家随时表态:对事件,他可以予先提示,也可以事后阐发;对人物的言谈举止,他可以赞恶褒贬;对一些细枝末节,他可以充分挖掘它的内在意义;对不同时、地的事物,他可以联系比照,显示出本质和规律。

小说中的抒发评论,是十分灵活的。首先,小说的叙述者,就是一位合法的评论人。叙述人与事,作者先表态,使得读者不能不顺着这个思路走。其次,这种评论取材格外方便,可以就事论理,可以归拢小结,可以联系对比,还可以联想生发。又次,评论的角度是可以变化的,不单以叙述人的身份加以评论,就是以书中人物身份也可以评论;有时,还可以拟设论敌,然后加以论辩。

柳青的巨著《创业史》,在运用小说这抒发评论的手法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从小说的开卷,到受到干扰勉强完成的二部下卷结尾,通篇充满了论辩的战斗气息。小说的“题叙”,写了一九二九年陕西饥饿史上严酷的一页,这里边写了多少作者的感叹。主人公梁生宝出场了,作者如同一位“尊神”在守护着他,对于他的事业,发出一通又一通赞语;而对于那来自敌对势力的攻击,作者多次挺身而出去抗击;对那来自人民内部的误解,作者不厌其烦地去劝解。合作化这一空前的事业,在它的每一里程上,作者在做出形象反映的同时,又都做了理性的阐发。

小说的抒发评论,可以做到旨远意深。生活中的事物,哪怕是一些细枝末节,都浸透着生活的浆液,能否深入地开掘它,在于作者的才识。小说为这种开掘,提供了方便,只待作者去发挥才力。一包零碎的纸币,在剧本中出现,只不过是件小道具,然而在小说《创业史》第五章中梁生宝的手里出现,却不同凡响。作者先是慨叹道:  “钱对予那里的贫雇农,该是多么困难啊!庄稼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使唤。”接着,作者对这包零钱做了具体描写:“打开红布小包,又打开他妹子秀兰写过大字的一层纸,才取出那些七凑八凑起来的,用指头捅鸡屁股、锥鞋底子挣来的人民币来……”当梁生宝“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的时候,作者又禁不住感叹了:“这五分票再装下去,就要烂在他手里了。”这里边,并不多费笔墨的抒发评论,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农民深厚的情意,也表达了他对在合作化大路上奋斗的带头人的由衷敬爱。显然,在其它文学样式中,是很难挖掘出这一细节的生活底蕴。因而也难使这种阐发达到如此的深度的。

通过上节的简略研讨,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的艺术表现力,较之其它样式来说,是突出、优异的。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表现出那么多的独特技巧,不能不使人重视这种文学样式,以便更好地表现社会生活。然而,正如本文开篇时说的那样,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小说在具有强大表现力的同时,也有它的弱点。我们应该正视它,才能弃短就长。

小说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靠阅读,为了抓住读者,要有形象。鲜明的人物,具体的场景,为小说所不可少。如果说剧本较为概念,而可以由演出来弥补的话,空洞无物的小说则难以挽回败局。

同样是由于上述原因,小说要有故事。故事恰如一条金线,串起人物、场景、细节等等珠玉,才形成了完整的工艺品。叙事诗如果故事性不强,可以由浓重的描写、抒情来补救,而没有故事的小说,终难取得好的效果。

小说的容量大,它可以容纳那与情节关系并不紧密的次要人物、环境场景、细节器物、抒发议论,但往往由此产生偏差。有的作者随意穿插、尽兴阐发,使小说拖沓臃肿,破坏了作品的有机结构。

以上种种,都提醒作者们掌握艺术的辩证法:样式的优异之赴,恰是应该着力发挥而又格外节制之所。

当前,祖国正在朝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沸腾的生活向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各种文艺样式的表现力,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上述要求。我们祝愿小说这一支花,在百花园中继续放出异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说明文的三个写作特点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1、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叫做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叫做事理说明文。

2、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一般包括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总说到分说再到总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几种类型。

3、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4、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书写人物外貌特点的作文:我的外公爷爷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外公爷爷今年已经有76岁高龄,一张经岁月雕刻的脸庞上,依旧挺拔的鼻子,深邃有神的眼睛,头发和胡子都被染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霜”,略略有点驼的身材,但还保持威严端正的气势。听妈妈讲,爷爷年轻时是炮兵排长,在一次演练的事故中,耳朵被炮轰坏了,听力非常不好,和他说话要特别大声,他自己说话也很大声,而且一生气他的声音就更加响,和打雷有的一拼,小时候听到外公爷爷提高的声音,我就会被吓哭。

外公爷爷有一双永远闲不住的脚,他不像别的老人那样喜欢长时间待在家里,外公爷爷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家,他喜欢东走西逛。他在家里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闭目养神休息,每次休息的时间却很短,起床后他就会开始他的“万里长征”之旅。外公爷爷每天早早的起床爬山锻炼,到六点半光景,他就会回到家里,拎一个大袋子又出去了,不用说就知道他是去买菜。买菜回到家又是马不停蹄地跑到他的菜地检查探望菜宝宝们有没有“长大”。吃过早餐,他又穿上鞋子外出了……有时候他会加入旅行社,远到香港,近的本地,真的佩服他老人家兴致如此高。说道闲不住,外公爷爷的一些做法还会让我们哭笑不得。就说最近住院的事吧,因为是高血压脑出血,还没有出检查结果,所以医生一再强调必须躺在床上不能随便乱动,可是外公爷爷在躺了两天后,第三天就熬不住了,居然在夜深人静,趁外婆奶奶累得睡着的时候,偷偷换了衣服到医院楼下溜达。次日同病房的家属告诉了外婆奶奶,一家人知道后吓得半死,他却当做没事一般。

外公爷爷,爱走爱动是好事,但是你不能再这么不“听话”了,否则我也会批评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作文500字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班里有个小“刘翔”

“‘刘翔’加油!‘刘翔’加油!”每到运动会时,总能听到我们班同学这样大声呐喊。猜猜这加油声是给谁的?不不不,可不是刘翔真的来了我们学校,而是送给我们班里的“小刘翔”——赵亦普的。

赵亦普个子中等,“国”字脸上长着月牙般淡淡的眉毛,下面还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里面散发出了太阳般的光芒,他还有一头密密的头发,看起来十分活泼。

赵亦普可是班上公认的“飞毛腿”。运动会上有了他,班上的总成绩一定会名列前茅。在50米跑上,裁判员一声令下,他以过人的灵敏度和“飞毛腿导弹”般的速度,像出膛的子弹把对手远远地甩在身后,7、8秒便可以快人好多步到达终点。

赵亦普的跳绳也丝毫不逊色。以前,他没加入跳绳比赛时,我可是独霸一方的跳绳吉尼斯保持者,可他出现后,我那“老胳膊老腿”便被他打败了。跳绳比赛前,他对我说:“你可要加油哦,别被我打败了。”我立刻回敬道:“我才不会输呢!”比赛开始了,我和他几乎同时开始跳,比分不相上下,可到了40秒,也就是失误多发时段时,我的体力渐渐不支,而他却依然活力满满。到了最后,赵亦普以2分的优势领先于我。他走过来安慰我说:“别伤心,你跳绳也很棒呢!要不体力不支,可比我厉害多了。”听了他的话,我心中暖暖的。他可真是个“小暖男”!

怎么样?这就是我们班的“小刘翔”。他不仅有过人的体能,还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就是他胜利的绝招,你们喜欢他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1文献综述的特点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向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更有逻辑性,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②评述性:是指专门、全面、深入、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有些学者认为科技文献综述应述而少评、述而不评,重点在“综”。只是浓缩性地介绍己经获得科技成果的信息,在文章中不加上编写者的见解和评论,但这不等于作者不能有自己的观点,作者的立场、观点、学术水平主要体现在对原始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上,即用别人的资料和观点来表明白己的想法。也就是说,要将自己的见解寓意其中,贯穿于内。如果文章中加上编写者的观点就变成了述评。述评的特点是“评”,即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为读者献计献策。述评也可以看作综述的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