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汇集20篇)

导语:古今中外,爱读书的名人数不胜数,你都知道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5571

作文

407

中国成语故事妻子劝夫双语版

全文共 2192 字

+ 加入清单

Yan Zi was a famous prime minister of the State of Qi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有名的相国。

One day, Yan Zi went out in a carriage driven by his coachman.

一天,晏子坐着马车外出。一位车夫为他赶车。

The coachmans wife had never seen Yan Zi before and wished to have a look at him. She peeped from behind the door. "Ah,here comes Yan Zi!" She got the impression that though he was the prime minister of the State of Qi, he talked and behaved with great modesty.

车夫的妻子从来没见过晏子,很想看看。她就从门缝中偷偷地观看:“呵,晏子出来了!”她得到的印象是:晏子身为齐国相国,但是言谈举止显得非常谦虚。

But her own husband? Haughty and arrogant, he sat under the big canopy driving the carriage for Yan Zi, yet considering himself unexcelled in the world. She was much ashamed of her husband.

可是,自己的丈夫呢?他坐在车上的大伞下为晏子驾驭马车,却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妻子看了十分羞愧。

As soon as the coachman returned home, his wife asked for a divorce. The coachman was baffled, unable to make head or tail of this, and asked angrily:

车夫一进家门,妻子就提出要和他离婚。车夫一时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便生气地问:

"A divorce? What is your reason?"

“要离婚?你的理由是什么?”

The wife answered:

妻子回答:

"Yan Zi is}less than 6 chi (Chinese unit of length, 1/3 metre)

tall, but his heart is filled with aspirations and his mind with knowledge. Though he is the prime minister, he is courteous and

treats people prudently when he goes out. But what about you? You are fully 8 chi tall, but you forget that you are only a coachman.

By the side of the prime minister, you dare to look so cocky,consider yourself always in the right, and brandish the whip to urge the horse on in utter complacency. You are so immodest that I cant live with you any longer."

“晏子虽然身高没有六尺,但是他胸怀大志,满腹经纶。他身为相国,外出时,对人彬彬有礼,谦虚谨慎。你呢?身高足有八尺,可是你忘了,你不过是个车夫,却在相国身旁神气十足,自以为是,挥鞭催马,得意忘形。你这样不知谦逊,我不能再和你生活下去了。”

Upon hearing his wifes words, the coachman felt much ashamed. Thereafter he became very careful and prudent in doing things and treated people modestly.

车夫听了妻子的话,觉得很惭愧。从此,他做事小合谨慎,待人谦逊。

Yan Zi noticed the big change in the coachmans behavior and couldnt understand why. So he asked the coachman.

晏子看到车夫变化很大,不知为什么,就询问车夫。

The coachman told Yan Zi his wifes criticism in detail. At

this, Yan Zi was deeply moved. Later Yan Zi recommended him to be a da fu (a senior official).

车夫把妻子对自己的批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晏子。晏子听了,感叹不已。后来,晏子推荐这位车夫出任大夫。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疫情狙击战奋进青年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当前,中国各地的复工复产方兴未艾,我在厦门亲身体验到当地政府对这一工作的重视。厦门市专门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推进建设项目开复工领导小组、推进工业企业有序复产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服务业企业有序复工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全盘统筹,确保防控疫情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真正用心用情帮扶企业恢复生产,全力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支持和保障。

厦门市委办公厅专门出台“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推动建设项目有序开复工若干措施”,这一措施针对各行各业提供帮助,包括帮助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外来务工人员包车返厦、各领域防疫措施费补助、 建材供应保障等十几项措施。这些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中急需问题,为企业正常、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广大市民响应号召,科学防疫,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共同保护着城市安全复工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充分体现了厦门的文明底色和大爱精神。

在我所经历的抗疫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同时,我也看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速度,一切都是以人民安危为中心。我们海外华侨华人从来都是与祖(籍)国的命运紧密相联,我深信,在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打赢这场阻击战。让我们团结抗疫,再一次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名人故事: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一个平凡的维吾尔族汉子,外出务工,以卖烤羊肉串为生。然而,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却用辛苦积攒下的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这个汉子,就是来自新疆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

阿里木是一个身材壮实的新疆汉子,生活十分简朴,20元的土布褂子,8元的布鞋,他一穿就是好几年。他喜欢吃水果,为了省钱,却总是挑快烂了的买,削掉坏的再吃。阿里木的饭食也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经常是一个馕(或两个馒头)外加一杯水就能打发。

这样的生活,阿里木却过得很满足。有人对他的行为表示很不理解,阿里木反问:“有很多钱快乐吗?我不觉得!我现在就是一个很快乐的人。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才是物有所值。”

卖烤羊肉串的阿里木

“我读书不多,只会烤羊肉串,绝不能让那些贫困的孩子们和我一样。”

阿里木出生在新疆和静县的一个贫困家庭里,父亲是供销社职工,一家9口,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生活。读到高二时,家里实在供不下去了,懂事的阿里木选择了辍学参军。

长大后,历经生活艰辛的阿里木十分尊重文化教育,他的心里存有一个朴素的信念: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人的命运。他起早贪黑、省吃俭用,省下的钱全部用作慈善。

据当地报纸不完全统计,10年来,阿里木卖烤羊肉30多万串,利润10多万元,其中近八成捐给了贫困家庭的孩子。受他捐助的200多名孩子中,有10个孩子考上了大学。

阿里木和他资助的学生

“我喜欢卖羊肉串,我会继续卖我的羊肉串,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

如今,阿里木已经当上了“阿里木餐饮印象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他开始谋划,要帮助家乡的年轻人创业、安家,让正宗的新疆羊肉串香飘内地。他琢磨着,用10年时间,在他生活的贵州毕节市建一所学校,让那里的留守儿童接受好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成语故事:江郎人才中英版

全文共 2019 字

+ 加入清单

Southern Dynasties of Jiang Yan, word Wen-tung, when he was young, became a Dingdingyouming writer, his poems and articles at the time received high acclaims. However, when he is getting older, he has not previously written an article good, but a lot of setbacks. His poems written in prosaic; and pick up a pen-yin grip for a long time, still can not write a word, the occasional inspiration came; poem written, but the textual Kuse, content, plain were completely useless. So some people to legend, once a boat parked in Chan Jiang Yan-Ling Monastery river and dream of a self-named Zhang Jingyang person; to his followers repay a silk, he would arrest a few feet from her, he is also silk. Thus, his article there will be no wonderful. It was also legend; once the rule of Jiang Yan in the booth sleeping too; dreamed that a person claiming to Guo Pu, walked over to his side, his claim to the pen, said to him: "Man Michie, I have a pen in your place has been a long time, and now should be able to give it to me the bar! "Jiang Yan heard, they dig out from his arms, he is also a five-color pen. Reportedly Since then, Jiang Yan on Evans exhausted and could not write the article in any good.

Jiang Yans talent has not really run out, but he was an officer after the one hand, as the Chief busy, on the other hand also because of career proud of, without their own write, to sweat, they did not write the. Over time, the article will bring out less, lacking in talent. (Excerpt from "Practical Writing" 1995 No. 8 "I hope," Jiang "was not exactly")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 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握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 平淡得一无可取。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 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拘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 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其实并不是江淹的才华已经用完了,而是他当官以后,一方面由于政务繁忙,另一方面也由于仕途得意,无需自己动笔,劳心费力,就不再动笔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会逐渐逊色,缺乏才气。(节选自《应用写作》1995年第8期《但愿“江郎”才不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心得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共青团阜阳市委组织动员15000余名青年志愿者投入到全市疫情防控第一线。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里,年轻的一代,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在防疫攻坚战中闪光发热,奉献爱心,传递真情,点燃希望,用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用责任和担当诠释青春正能量。

3月2日上午,阜阳市青年志愿者讲述抗疫故事记者见面会举行,邀请到其中四位“90后”“80后”志愿者代表,现场分享他们的抗疫故事,记者会由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朱贺主持。

会上,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迎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盼盼,阜阳市青年创业者协会会长杨光硕,阜阳商厦时代广场职工张春梅,安徽大学在校学生刘金杭等四位来自不同行业、服务于不同岗位的青年志愿者分别讲述了自己参与一线疫情防控服务的故事,分享了参与这次志愿服务活动的感悟,并现场回答了媒体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名人故事300字周昉改画的故事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时候,有一天,都城长安的章敬寺前,人举熙攘,热闹非凡。大伙儿围着一幅壁画的草图,评头品足,议论纷纷。有的赞扬它的妙处,有的指摘它的缺陷。

人们都只顾看画,谁也没有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个人举止与众不同,他不看画,却在侧耳细心倾听各种议论。这个人就是壁画的作者,名叫周昉,字景玄,是唐代着名的画家。

当时,唐德宗命他画章敬寺的壁画,他接受任务后,苦苦琢磨,精心构思,有时甚至睡梦中都还在念叨着如何作画。画好草图后,本可一气呵成,但周昉没有这样做。他想,轻率从事,草草求成,是决不能取得突出成就的,于是,就想了个巧妙的办法:揭去遮在画上的帐幕,让众人批评指点。

因章敬寺与长安的东门紧紧相接,是各界人士的出入要道,所以周昉的画就广泛征得了群众的意见。他按照这些意见,认真修改,画稿越改越好,一个月之后,谁也挑不出毛病了,他才最后定稿。画成之后,观众赞不绝口,评为第一流的佳作。

[中国名人故事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名人故事:习近平助美国老人圆"中国梦"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习近平回忆说,加德纳夫人当时激动地说,丈夫的遗愿终于实现了,美丽的鼓岭和热情的中国人民使我更加理解了加德纳为什么那样深深地眷恋着中国。她表示要把这份情谊永远传承下去。

习近平在华盛顿动情讲述了一个20年前他帮助一对美国老夫妇圆“中国梦”的故事,令在场的中外嘉宾无不动容。

习近平当天出席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时透露,1992年春天,他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工作时,从报上看到一篇《啊!鼓岭》的文章,讲述了一对美国夫妇对中国一个叫鼓岭的地方充满了眷念与向往,渴望故地重游而未能如愿的故事。

丈夫密而顿?加德纳生前是美国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他1901年随父母来到中国,在福州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福州的鼓岭给他留下了特别难忘的印象。1971年他们全家迁回美国加州。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回到儿时的中国故园看一看。令人惋惜的是,加德纳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临终前,他仍不断念叨着“KULING(鼓岭),KULING(鼓岭)”。

习近平介绍说,加德纳夫人虽然不知丈夫所说的“KULING”在什么地方,但为了实现丈夫魂牵梦萦了一生的心愿,她多次到中国寻访,最终都无果而返。后来,她在一位中国留美学生的帮助下,终于查明加德纳所说的地方就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鼓岭。

“放下报纸,我立即通过有关部门与加德纳夫人取得联系,专门邀请她访问鼓岭。”习近平说:“1992年8月,我和加德纳夫人见了面,并安排她去看了丈夫在世时曾念念不忘的鼓岭,那天鼓龄有9位年届90高龄的加德纳儿时的玩伴,同加德纳夫人围坐在一起畅谈往事,令她欣喜不已。”

习近平回忆说,加德纳夫人当时激动地说,丈夫的遗愿终于实现了,美丽的鼓岭和热情的中国人民使我更加理解了加德纳为什么那样深深地眷恋着中国。她表示要把这份情谊永远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故事征文启事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讲述中国故事,倾听当代声音。

中国故事,根系于我们绵延的历史,又在我们生机勃勃的当代实践中闪光,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从即日起至2015年8月底,人民日报社与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中国故事”征文,面向社会各界征集作品,用文学形式讲述中国故事。

作品内容围绕“中国故事”主题,从不同侧面深入讲述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国防、文化、生态建设中发生的丰富鲜活、多姿多彩的动人故事,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描绘中国梦。作品体裁为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字数最好在4000字以内。来稿要求原创、未公开发表,内容健康、注重文学品质和故事性,见人、见物、见精神。

中国故事征文启事中国故事征文启事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将从征文来稿中择优刊登作品;征文结束后,主办单位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作家等评选优秀作品并举办颁奖活动。

为使作者及时获得反馈,并积极践行环保低碳理念,本次征文仅接受电子邮箱投稿。

来稿请寄zggszhengwen@126.com#,并在邮件主题注明“中国故事征文”及作品标题,在邮件正文粘贴作品内容,同时以附件形式附上作品文档。

“中国故事”,期待您的讲述。

人民日报社

中国作家协会

2015年9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曲突徙薪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位客人到主人家做客,见主人家炉灶烟囱砌得太直,旁边又堆着不少柴草,便劝告主人说:“这太危险了,应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搬到安全的地方,不然,有可能引起火灾。”主人听了默不作声。

不久,主人家果然因烟囱溅火星失火了,幸亏周围的邻居赶来奋力抢救,才扑灭了大火。主人为了酬谢大家,杀牛备酒。酒席上,主人请那些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上座,其余的人按出力大小安排了座次,而那个劝告主人改烟囱搬柴草的人却没有受到邀请。

开席前,有位邻居对主人说:“假若当初你听了那位客人的话,就不会遭此火灾,也用不着破费办酒席酬谢大家了。现在,你论功请赏,那些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都应该作上宾,那位劝你防火的客人难道不也该请来作上宾吗?”

主人听了此话方才醒悟,赶忙去恭请那位客人。

——选译自《汉书·霍光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第四届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奖赛征稿启事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廉政文化建设,培育崇廉尚洁的价值观,决定举办第四届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奖赛。大赛组委会现向全国公开征集廉政故事稿件。

一、组织机构

1、本次大赛主办单位为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浙江省曲艺家协会、杭州市文联、中共余杭区委;承办单位为中共余杭区委宣传部、余杭区文联;协办单位为《山海经》杂志社、杭州日报报业集团《都市快报》报社、“故事派对网”、“中国廉政文化网”、“江南文艺网”。

2、本次大赛设立组委会,由主办、承办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大赛设立评委会,评委会由主办、承办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及国内通俗文学专家、故事界著名人士组成。

二、征稿要求

1、征文作品应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突出“正风反腐、清廉为民”这个主题,既可以歌颂先进、弘扬正气,也可以揭露问题、鞭挞腐败。创作手法上,纪实虚构均可,纪实作品要求事例真实。参赛作品投稿应均为原创廉政故事作品,一般不超过3000字。征稿截止时间为2015年9月31日。

2、本次大赛网络投稿主要通过“故事派对网”进行,纸稿投寄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临平景山路42号305室,余杭区文联故事派对网站,邮编:311100

“故事派对”网址:www.storyparty.com;

3、大赛组委会对初选入围作品拥有网上公布、宣传及出版权。凡报送作品参加本次大赛的作者,即视为已确认并自愿遵守本通知的各项规定。

三、评奖事项

本次大赛设一等奖4名,奖金各10000元;二等奖8名,奖金各5000元;三等奖16名,奖金各3000元;优胜奖20名,奖金各1000元。

大赛评奖坚持公正、公平和透明的原则。各奖项由大赛评委会评定,由大赛组委会公布。

第四届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奖赛组委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经典寓言故事螳螂法官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螳螂调到蜗牛、水螅界当法官后,仍然一成不变地按昆虫界刑法进行审判。

一天,他威严地站在审判席中央,用镰刀似的前脚举起判决书:

“绿水螅害死同胞,罪大恶极,证据确凿,判处  死刑,立即执行。死刑用刀把脑袋割成两半执行。”

绿水螅听到这个判决,心里暗暗好笑。场内,顿时议论纷纷。

“安静!安静!”螳螂接着又宣布:

“贪嘴蜗牛偷吃禁食植物,犯罪情节轻微,根据刑法第一五一条规定,切掉触角予以教训。”

贪嘴蜗牛立即昏了过去,别的蜗牛都忿忿不平:

“法官大人,你判得太重了。”

“是啊,这不要了他的命吗?”

“你不知道,我们蜗牛的眼睛是长在……”

“胡说!”没等他们说完,螳螂就拍着石桌大叫道,“你们是法官,还是我是法官?谁再敢捣乱,我就拘留他!”

大伙都不敢吱声了。

蜗牛的眼睛是长在长触角上的,短触角则是他们的“鼻子”。贪嘴蜗牛被切掉两对触角后,再也看不见东西,闻不到气味,找不到食物了,没过几天就死了。

而绿水螅呢,它的再生能力很强,脑袋被割成两半后,不但没有死,而且还长成了两个脑袋。从此,水螅中的犯罪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蜗牛们向低等动物界最高法院告螳螂法官的状。

螳螂法官被撤了职。它很不服气,申辩说:“以前我在昆虫界当法官的时候,一直是按这个刑法审判的,谁都说我是个最公正的铁包公;现在,我还是按这个刑法审判,为什么要撤我的职?”

“就是因为这个才撤了你的职。蜗牛、水螅和昆虫的生理有许多截然不同的地方,你却还是按昆虫刑法判刑,结果使犯了轻罪的贪吃蜗牛丧了命,犯了杀人罪的绿水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下场。”

螳螂垂下了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玉器和瓦罐--中国寓言故事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大注意,往往在无意间将一些重大的机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们周密的计划不能实施。大家对此很伤脑筋,却又不好直言告诉韩昭侯。

有一位叫堂谿(xi)公的聪明人,自告奋勇到韩昭候那里去,对韩昭侯说:“假如这里有一只玉做的酒器,价值千金,它的中间是空的,没有底,它能盛水吗?”韩昭侯说:“不能盛水。”堂豁公又说:“有一只瓦罐子,很不值钱,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吗?”韩昭侯说:“可以。”

于是,堂谿公因势利导,接着说:“这就是了。一个瓦罐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非常卑贱,但因为它不漏,却可以用来装酒;而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它十分贵重,但由于它空而无底,因此连水都不能装,更不用说人们会将可口的饮料倒进里面去了。人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地位至尊、举止至重的国君,如果经常泄露臣下商讨有关国家的机密的话,那么他就好像一件没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干的人,如果他的机密总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和谋略了。”

一番话说得韩昭侯恍然大悟,他连连点头说道:“你的话真对,你的话真对。”

从此以后,凡是要采取重要措施,大臣们在一起密谋策划的计划、方案,韩昭侯都小心对待,慎之又慎,连晚上睡觉都是独自一人,因为他担心自己在熟睡中说梦话时把计划和策略泄露给别人听见,以至于误了国家大事。

堂谿公开导韩昭侯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智慧的人很善于说话,能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国安邦的大道理;能够虚心接受意见、不唯我独尊的人,才是明智的领导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寓言故事精选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大清早,小蜗牛点点在草地上慢腾腾地爬着。

小鸡叽叽路过草地时发现点点,就问:“点点,你要去哪里啊?”

小蜗牛的旅行“我要去旅行。”点点说。

“我正好也要去旅行,我带你去吧!”叽叽主动说。

“不用,不用。”点点摇头说,“我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旅行。”

“好吧,祝你好运。”叽叽飞快地从草地上走了过去,差点踩到一只蚯蚓的脑袋。

小猫喵喵路过草地时发现点点,就问:“点点,你要去哪里啊?”

“我要去旅行。”点点说。

“我正好也要去旅行,我带你去吧!”喵喵好心地说。

“不用,不用。”点点摇头说,“我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旅行。”

“好吧,祝你好运。”喵喵一溜烟从草地上跑了过去,把正在搬运粮食的小蚂蚁吓了一大跳。

小狗汪汪路过草地时发现了点点,就问:“点点,你要去哪里啊?”

“我要去旅行。”点点说。

“我正好也要去旅行,我带你去吧!”汪汪热情地说。

“不用,不用。”点点摇头说,“我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旅行。”

“好吧,祝你好运。”汪汪纵身一跃就从草地上跳了过去,溅起了一阵水花。

小牛牟牟路过草地时发现了点点,就问:“点点,你要去哪里啊?”

“我要去旅行。”点点说。

“我正好也要去旅行,我带你去吧!” 牟牟同情地说。

“不用,不用。”点点摇头说,“我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旅行。”

“好吧,祝你好运。”牟牟三步两步就从草地上走了过去,根本没有注意到脚下的小花。

到了傍晚,伙伴们旅行回来了。他们经过草地时,发现点点还在草地上慢吞吞地爬着。

“我的旅行结束了,我正准备回家呢!”点点愉快地说。

“哦?你连草地都没有走出去,旅行就结束了?”大家都感到很奇怪。

“真的,我的旅行可精彩了!”点点欢快地介绍起自己的旅行:

“旅途中,我先是遇到了蚯蚓先生,知道他是怎么犁田施肥的。”

“接着,我参观了蚂蚁王国,还拜见了蚂蚁女王。”

“后来,我在湖里泡了个澡,晒了个舒舒服服的日光浴。”

“回来之前,蜜蜂还请我喝花蜜,到现在我的嘴巴还是甜滋滋的呢。”

“哇,你的旅行好棒啊!” 大家都羡慕地说。

是啊,点点的旅行虽然很慢、很短,但同样很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童话故事——快乐的小红鞋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小花狗买回一双小红鞋,红帮、红底、红丝带。朋友们都说,小花狗的红鞋真漂亮。

小花狗穿上小红鞋,抬起头,挺起胸,背过手,迈着方步走了起来。朋友们又说,小花狗,真神气。

突然,小花狗大踏步地走进了绿草地,他脚上的小红鞋踩倒了一片又一片青青的小草,踩坏了一朵又一朵鲜艳的野花。

朋友们说:“小花狗,你不该踩坏小草和野花!”

小花狗不好意思地说:“这……这……”,他费了好大劲才从草地里走出来,可是,脚下却发出一阵“咯咯咯”的笑声。

第二天,小花狗想去看望小花猫,他又穿上了他的小红鞋,可是,小红鞋却带着他一直向一棵苹果树走去,而且,不费什么力气就走到了树上。又把树枝“咔嚓咔嚓”踩断了许多,红红的苹果也掉了一地。

朋友们又说:“小花狗,你怎么能把树枝都踩断呢?”

小花狗气坏了,他跳下树来,刚想脱下小红鞋,可是,小红鞋以带着小花狗走进了小河,走进了烂泥塘。一会儿,清清地小河被搅浑了,小红鞋也变成了一双又脏又破的鞋。

小花狗再也不喜欢小红鞋了,他把小红鞋扔进了烂草堆,和朋友们搬到别的地方去住了。

躺在烂草堆里的小红鞋,再也快乐不起来了,他看看身上的污泥,想想好朋友小花狗,心里好难过,好难过。

这时,小红鞋突然觉得一个什么东西掉进了他的鞋坑儿,还扑棱棱地在动。

小红鞋问:“你是谁呀?”

“我是一只小红鸟,天太冷了,让我在这里暖和暖和吧。”

看着冻得发拌的小红鸟,小红鞋急忙合上鞋帮、鞋舌,像给小红鸟盖上了被子。一会儿,小红鸟暖和过来,又过了一会儿,小红鸟甜甜地睡着了。小红鞋觉得有小红鸟做伴,这一夜过得非常愉快。

可是,就在天快亮的时候,小红鞋发现小红鸟不见了。他抬头看看天空,想不到自己也像小红鸟一样飞了起来。飞起来的小红鞋高兴极了。他首先飞进绿草地,一棵棵青草,一朵朵野花,就像变魔术一样站了起来。草地又绿了,像碧绿的地毯;花儿更多了,像五彩的花园。

小红鞋想:这样的地方真美。他吹着口哨,又走进小河,像一艘小船在河上驶过。驶过的地主,小河变得清清亮亮,小鱼鲤鱼一条一条跳起来,向小红鞋招手。

小红鞋向小鲤鱼招招手,又离开了小河,飞上苹果树,他用自己的红丝带绑好了一棵棵补他踩断的树枝。奇怪,他的红丝带总也用不完,用了一条,不有一条。一会儿,苹果树就系满了红丝带,像许多鲜艳的红头绳,在微风里飘动。

过了几天,小花狗发现自己的家园比原来更美丽了,他急忙唤回那些和他一起搬走的朋友。朋友们都觉得奇怪,可是,谁也说不出这是谁干的。他们找呀找,缍看到了持在树上的红丝带,这是小红鞋的红丝带呀!可是,他找遍了绿草地,也没见到小红鞋的影子。只是,每天天快亮时,他们都会看到天边有两朵红色的云彩在轻轻飘动,那是小红鞋吗?那么,云彩旁边还有一颗闪闪的星星,那是什么呢?

小花狗和他的朋友们又搬回来住了,他们真想念快乐的小红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古代经典成语故事

全文共 248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故事一般是出自真实的历史故事,或者是来自一些具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借用成语故事讲清哲学道理,可收到较好的教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画龙点睛

传说古时候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他画龙画得特别好。

有一次,他在金陵(现在南京)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巨龙,那龙画得活灵活现,非常逼真,只是都没有眼睛。人们问张僧繇:“为什么不把眼睛画出来。” 他说:“眼睛可不能轻易画呀!一画了,龙就会腾空飞走的!”大家听了,谁也不信,都认为他在说大话。后来,经不起人们一再请求,张僧繇只好答应把龙的眼睛画出来。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刚刚点出第二条龙的眼睛,突然刮起了大风,顷刻间电闪雷鸣。两条巨龙转动着光芒四射的眼睛冲天而起,腾空而去。围观的人,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对张僧繇更佩服了。

成语“画龙点睛”就是从这个传说中来的。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写作、讲话时,在关键性的地方用上一两句精辟的语言来点明含义,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这种手法也称为“点睛”之笔。

叶公好龙

春秋时,有位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他家的屋梁上、柱子上和门窗上都雕刻着龙的图案,墙上也绘着龙。传说天上的真龙知道此事后很受感动,专程到叶公家里来,把头从窗口伸进屋子里,把尾巴横在客堂上。叶公看到后,吓得面无血色,魂不附体,抱头就跑。原来他并不是真正喜欢龙。他爱的是假龙,怕的是真龙。这个成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一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它,甚至是畏惧它。

掩耳盗铃

春秋末期,晋国统治集团内部经常发生争夺权势,相互兼并的战争,有一年,赵简子(赵国国君的的先人)带兵消灭了卿大夫范吉射,灭了范氏全家。范家从此门庭冷落。可是门前仍挂着一只大钟。有一个贪财的人看见这个大钟,就想背回家去。可是钟大,太笨重,他一连搬了几下,都拿不动。于是,他找来一只铁锤,打算把钟砸碎,再一块一块拿回家。不料那人用锤砸钟的时候,发出了一阵阵洪亮的响声。这下他可犯难了:"要是别人听见响声,都来夺钟怎么办呢?"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只要自己的耳朵听不见了,别人的耳朵也同样听不见的。他放下胆了,用力去砸钟,巨大的响声传得很远,官差闻声赶来,把他抓获了。

到了唐朝,唐高祖李渊听到这件事后,觉得很可笑,说:"此可谓掩耳盗铃也"。此后,根据这个掩耳盗钟的故事,人们引申出"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自作聪明,想欺骗别人,实际上是自己欺骗自己。

唇亡齿寒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急功近利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以通晓《公羊春秋》闻名于世。他专心治学,三年不到花园游玩,很负盛名,当时的士人都以师礼尊奉他。

在汉武帝时期,因朝廷长期对外用兵和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赋役日益苛重,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孕育着严重危机。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年),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董仲舒也被派遣到诸侯王那里担任了国相之职。但是没过多久,董仲舒却因才遭妒,备受其他官员的排挤,后因提出“灾乱说”而被人诬陷有颠覆国家的意图,差点被处死。汉武帝念及旧情,亲自出面赦免了他。后来,汉武帝听从丞相公孙弘的一间,将其派往胶西。让他做了胶西王国相。

公孙弘与董仲舒同为儒学经师。公孙弘擅长逢迎附和,深得汉武帝的器重,被任命为丞相。董仲舒却时常不识时务,正言直谏,汉武帝对他恨头疼,所以敬而远之。公孙弘一直以来都嫉妒董仲舒的才华,这次,他找到了机会,希望可以一举铲除董仲舒。举荐,也是有计划的谋杀。

胶西王是汉武帝的兄长,依仗自己是汉室宗亲,有恃无恐,骄横暴戾。之前,朝廷派去的国相统统被他以各种罪名斩杀,无一幸免。幸运的是,因为董仲舒的声名与才学,胶西王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十分敬重他。有一次,胶西王对董仲舒说:“勾践的贤明,加上范蠡(lí)、文种的才能,我认为这是越国的‘三仁’,你怎么看待这三仁呢?当初齐桓公有问题请教管仲,我的疑虑就由先生解决了。”

董仲舒回答说:“我才疏学浅,没能力决断大王的疑虑。虽然如此,大王向我提问,我不能不尽我所知回答。我听说,过去鲁国国君问柳下惠:‘我想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柳下惠回答说:‘不行。’他退下来满脸忧愁地说:‘我听说,阴谋侵略邻国的,不会向仁爱者讨教,这次国君为什么问我呢?’可见,柳下惠连被问都觉得羞耻,更别说参与讨伐齐国了!由此看来,越国本来就没有一个‘仁’,哪来的‘三仁’?所谓仁人,是‘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端正自己奉行的道义而不谋求眼前的小利,修养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于取得成果)的仁。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而使社会风气大变,才是仁的最高境界,尧、舜、禹就是榜样!”。

急功近利的意思是:急于谋求眼前的功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诚实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水牛和货车

从前有一个猫,一条狗和一头水牛,它们共同决定要从某地搬运三辆货车到某地。它们约好各人拉一辆,同时动身,谁先到达目的地就算谁赢。不用说,对于一个猫,要拉动一辆货车,并且要拉那么长的路程,不过是一句很动听的空话罢了,所以猫并不去拉车,只是拔脚就跑,一口气就跑到目的地了,立刻宣布自己的胜利,叫道:“我第一个到达了!”

狗勉强地拉了一两步路,可是一则实在重不过,二则猫已经抢先跑前面去了,它很不甘心,所以它也就抛下了货车,飞步向前面跑去了。

水牛远远地落在后面,拉着笨重的货车,喘着气一步一步地走。等到它到达目的地,老实说,是已经很迟了:不但最先到达的猫已经等得不耐烦,自己跑开不见啦,就是晚一步到达的狗也已经等得无聊起来,自己跑开和别的狗打架去了;水牛看看那里什么也没有,就说:

“虽然它们很早就到过这里,可是它们是空手来的,后来又耐不住寂寞,空手回去了,这算得什么呢?那么,运了实在的货车到达这里来的,还得算我是第一个哩!”

不要跟说漂亮话的人竞赛,而要向老实工作的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寓言故事精选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一只老鹰飞上了金字塔顶,小蜗牛羡慕极了,它暗下决心,也要爬到金字塔顶上去。

小蜗牛爬呀爬。小麻雀看见了,问:“小蜗牛,你上哪儿去呀?”

金字塔上的蜗牛小蜗牛回答:“我要爬到金字塔顶上去。”

小麻雀捧腹大笑:“你能爬上去的话,除非金字塔倒下来!”

小蜗牛没理睬小麻雀的嘲讽,继续向金字塔顶进发。

老鹰看见了,问:“你要到哪儿去啊?小蜗牛。”

“我要到金字塔顶上去。”小蜗牛自信地说。

老鹰哈哈大笑:“你能爬上去的话,太阳从西边出来!”

小蜗牛也没有理睬老鹰的讥讽。一路上,许多小动物都嘲笑小蜗牛,但小蜗牛从不气馁,依然努力地爬呀爬……

不知过了多久,小蜗牛终于爬上了金字塔顶,它用行动告诉那些小动物们,有志者,事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观后感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读完这本《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时候我对钱学森伟大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他身上最值得人去学习的是他那种爱国精神。1935年他去美国留学,曾经还受到美国人歧视,还被关押在一个小岛上14天,美国人不准钱学森回到自己的祖国,这次经历让他的精神和身体都受到损伤,但钱学森并没有因此改变回到祖国的决定。钱学森在美国时,是美国空气动力学冯·卡门最聪明的学生。当时他在美国享有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想早日回到的祖国。经过许多挫折后,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10月回国。他为我们的祖国付出卓越的贡献,并被人们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看完这本书,我从钱学森身上看到了:只有坚持自己信念,永不放弃的做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最令我难忘的是钱学森在美国说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钱学森在美国完成学业后,放弃所有权位、钱财。为的就是回到祖国!为国奉献!

钱学森的爱国精神真值得我们去学习!长大以后我们要像钱学森一样“为国奉献”!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了一本叫《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书,这本书里有很多小故事。故事虽短但其中让人领悟到的意义是非常有益的。

今天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其中一篇寓言故事,名字叫做“景公占梦”。齐景公有次得了重病,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两个太阳打败了,这让他心神不安。然后齐景公就对晏子说了这件事情,晏子就派人去请来占梦者为齐景公占卜凶吉。晏子让占梦者对大王这样解释:大王的病属于阴性,而太阳是阳性的就预示大王的病快好了。占梦者就按照晏子对他说的做了。齐景公听了之后很高兴并解除了郁闷,没过多久病就痊愈了。之后赏赐了晏子和占梦者两人。

这则寓言中表示对梦境的不同解释就对个人的心理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齐景公就是如此,而晏子聪明的利用占梦者的默契配合,把消极的影响转化为积极的影响。这就说明了任何事情只要向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积极的一面去引导,就会取得良好的促进效果。

我看完这篇寓言故事后,觉得心理因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好的心理素质会带来成功,而坏的就相反了,因此在看待一件事情时,不要存在消极的态度和想法,要想着用积极的态度和想法去对待它,这样才能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原文

全文共 1211 字

+ 加入清单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苦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列 子《列子·汤问篇》

列 子(公元前450-前375),名列御寇,春秋末郑国人。

【经典寓言故事

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有七百里。

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纪快九十岁了。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得绕着走,很不方便。愚公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

有一天,他召集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挖掉,开出一条直通豫州的大道,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都很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问。她说:"像太行、王屋这么高大的山,挖出来的那些石头、泥土往哪里送呢?"

大家说:"这好办,把泥土、石块扔到渤海边上就行了!再多也不愁没地方堆。"

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

他的邻居是个寡妇,她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儿子,刚刚换完奶牙,也蹦蹦跳跳地前来帮忙。

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可笑,就去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的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呢?"

愚公深深地叹口气说:"我看你这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是顽固不化,还不如寡妇和小孩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几年了。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长高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挖平呢!"

听了这些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一直挖下去,就去向上帝报告。老愚公的精神把上帝感动了,他就派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一座放到朔方东边,一座放到雍州南边。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面,汉水的北面,就没有高山阻挡了。

【寓意】:

只要有顽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经典寓言故事3:长尾猴用枪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长尾猴生活在大树上,不远处住着山鸡一家,它们和睦相处,彼此间成为好邻居。

这天,母山鸡哭哭啼啼地找到长尾猴,诉说着家中连日来发生的不幸。

“猴哥,我的命真苦呀,”母山鸡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得好伤心:“那黑心的狐狸三天两头光顾我家,前天中午叨走我大儿子,昨天晚上又把熟睡中的二儿子给衔走了,今天早晨我当家的刚出门,又被它等候在外逮了个正着,现一家四口已三人遇难,剩下我孓然一身,想来不久也将会大难临头,我该怎么办啊?”

听着母山鸡的哭诉,长尾猴对它一家不幸遭遇倍感同情,有心帮它,又自知不是狐狸的对手。长尾猴想了想安慰母山鸡:“你别急,我发现狐狸最怕猎人手中的猎 枪,我这就去借一把来保护你。”

于是长尾猴找猎人借来一把猎 枪,兴冲冲地回到了住地。它神气十足地拍拍手中的猎 枪对母山鸡说:“咱现在手中有了枪,以后不用怕狐狸了,你就安心过日子吧。”

母山鸡听了放下心来,它庆幸从此有了保护神。

长尾猴说到做到,当天就拿着枪睁大眼睛在母山鸡住处警惕地守护着。突然它发现狐狸又出现在不远处的草丛中,立刻晃动着猎 枪大喝一声:“站住,不准过来!”

狐狸愣了一下,可是一看是长尾猴就不当回事了,依旧大摇大摆地朝前走。长尾猴不由得紧张起来,它双手握枪就象握着木棍一般举过头顶吓唬狐狸:“看清楚了,我手中有枪,再过来我可就不客气了!”

狐狸看着长尾猴拿枪的姿势不禁哑然失笑:“别客气,快动手呀,怎么还不动手呢……”边说边朝长尾猴迎面扑来,长尾猴吓得把枪丢下连忙转身就逃,边逃边大声提醒母山鸡:“快逃呀老邻居,那狐狸又来了……”长尾猴三窜两跳的攀逃到大树上,眼睁睁看着狐狸旁若无人地窜进山鸡家,叨着不断挣扎的母山鸡大摇大摆地离开。

等狐狸走远了,长尾猴才大着胆子回到树下,拾起丢在地面上的猎 枪,垂头丧气地找到猎人。

“唉,这把破枪把我给害惨了。”猴子边还枪边大发牢骚:“我都拿枪在手了还是镇不住狐狸,不但没保护好母山鸡,还差点断送了自已的性命,看来这把破枪真没用。”

猎人接过猎 枪装弹上膛对准了远方的射靶,一声巨响,子弹透过靶心留下一个小洞,长尾猴惊吓得目瞪口呆,想不到猎 枪有如此巨大威力。

“看清楚了吧?不是这把枪没用,而是持枪的你没用,”猎人白了长尾猴一眼揶揄它:“有了好枪,更需要善于用枪的人,才能让枪真正发挥作用;可你呢?不了解枪的性能,不掌握用枪方法,再好的枪在你手上也只能作摆设充当拨火棍,明白了吗?”

长尾猴眨巴着一双大眼睛,哑口无言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