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元宵节手抄报资料及图片:点彩灯来历(精品20篇)

导语:元宵节前夕,我、表哥、表姐、弟弟和妈妈去猜灯谜,这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快乐,也让我们学到了一些猜谜的技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元宵节猜灯谜日记,请大家认真阅读!

浏览

2822

作文

1000

元宵节的花灯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当属春节,可要评一评最有意思,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那无疑是元宵节了。

元宵节有两大看点:一、看烟火二、看花灯。人们在观赏瞬息绚烂的礼花后,便会沉浸在灯海中,这灯不是一般的灯,我们大可以叫它们团圆灯,仙女一般的姿态,明星一般的夺目,她们使整个城市变成了不夜城,装点了城市,也充实了节日的气氛,更能让人品味一下年味儿。

在不觉中,我们的国家渐渐强大,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花灯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很小的时候,花灯大多都用蜡烛来照亮,小孩们能提上一个纸灯笼都神气十足慢慢地我长大了,发现灯笼多数改用电灯来照亮,少了那根小蜡烛,灯笼的材料也由单纯的纸改为纸和塑料等材料搭配,色彩确实明艳了许多。

今年元宵节那天晚上,我走在街上,人流如海潮般一波一波涌在大街上,有时甚至挤得站都站不住,人们脸上无不挂着喜悦得神情,灯真是多啊,令人目不暇接,今年的灯更注重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有的灯在海中,有的却飞到天上,更有的会动,像活的一样,让人看了既惊又喜,随着品位的提高,人们学会使用音乐作衬托,就连小孩提的花灯也有音乐。

纵观大街小巷羊味十足,许多花灯上有羊,有的羊还会叫,再加上那些动作,真像活的一样,怎么评价呢用奶奶的一句话说,就是现在的人真聪明!有的灯高2、3米,有的甚至更高,人们现金能投入那么多资金去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祖国经济的发展吗?我们的生活水平越高,花灯的档次也就越高。

元宵节的花灯啊,你是团圆的象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画手抄报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那天晚上,7点钟的时候,我和李芷桐一起去贺子祎家画手抄报,李芷桐跟着我一起去贺子祎家,我坐在李芷桐的自行车后面,骑了10分钟的自行车,终于来到了贺子祎家,我们说了由谁画边。李芷桐来画边。

我和贺子祎在手机上找题目,有“科技之光”“科技世界”……李芷桐说:“就科技世界!”李芷桐说横着写,贺子祎说斜着写,就我还没选出来。当我还没有选出的时候,她们已经说要斜着写,于是她们来写“科技世界”我来画边。

写好了这四个字,贺子祎说:“你来画火箭,李芷桐写字,我来画地球。”说完,我们开始自己干自己的事了,我画火箭的时候,贺子祎说我画的很逼真,于是叫我画飞碟,我看着飞碟画也画不出来,就不画飞碟了,我开始写字了,叫我字大点,而且要我写宽点。

我写完了,然后我们就休息了一下,我跑去贺子祎的房间,看到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书,有十万个为什么,里面一定有关于科技的资料,我看了贺子祎手上有指甲,就说,我也想涂,我选了粉色的了。涂完了我们就开始画手抄报了。

还有半个小时左右我和李芷桐就要回家了。我听到了加快了速度,就我在写字,她们两个就跑去弹琴了,我写的好累,我就不写了,叫她们写字,手抄报还有写的地方和画的地方就画完了,李芷桐在上面贴了几个小星星,时间马上就到了,还有10分钟的时间,我们就要走了!我们画5分钟就不画了,剩下的5分钟就不画了,剩下的5分钟我们就开始玩了。我看了一下贺子祎家的东西,听着钢琴的声音,我开始说:“非常好听。”

时间到了,我和李芷桐一起下楼,李芷桐的爸爸妈妈来接她了,我还是坐着李芷桐自行车的后面,凉爽的风呀!冷死我了!回到家,我要快点睡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生命的谚语手抄报图片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珍爱生命向来都是自己的事,只有自己认识到生命的本质,才能活出精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生命的谚语手抄报,希望能帮助大家!

关于生命的谚语手抄报图片

关于生命的谚语手抄报图片

关于生命的谚语手抄报图片

关于生命的谚语手抄报图片

关于生命的谚语手抄报图片

关于生命的谚语手抄报图片

关于生命的谚语手抄报图片

关于生命的谚语

1、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 ——莎士比亚

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3、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

4、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5、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光荣是我们获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贵,实不下于天赋的生命。——孟德斯鸠

6、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车尔尼雪夫斯基

7、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塞内卡

8、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9、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10、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11、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赫伯特

12、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13、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1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普希金

15、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最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16、人生的光荣,不在永远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扑屡起。——拿破仑

1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以上就是关于生命的谚语手抄报图片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节的来历与传说小学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在饭厅快快乐乐的吃着粽子,

我突然问爸爸:“端午节是怎样来的呢?”爸爸说他也不明白,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不明白。于是,我只好自我去翻书查找。

相传在古代,楚国谋士—屈原深受楚怀王的重用。那些卑鄙小人就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渐渐不用他了,屈原见自我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悲愤不已。有一回强大的秦国派人找楚怀王议和,屈原看出这是秦王的阴谋,便去劝阻楚怀王,没想到楚怀王不但不听他的,还将他驱逐出都城。结果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关机牢房里,三年后因忧郁成疾死在了秦国。楚怀王死后,楚襄王即位后,整天吃了玩,不理朝政,楚国一天一天衰弱下去。屈原多次劝说楚襄王,反而被流放到了遥远的汨罗江边。之后亲王占领了楚国的都城,屈原明白了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因不愿做亡国奴而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跳进了滚滚的汨罗江里,

之后百姓们为了保全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面投放粽子和鸡蛋,期望江里的`鱼不要吃屈原,还把船装扮成龙的样貌在江面上划来划去以便驱赶水怪。从此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喔,原先端午节是这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三的重要记述元宵节故事的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有吃汤圆、猜灯谜、耍花灯等习俗。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这一天。

下午一进教室,我就看见老师已经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红红火火。黑板顶端,横贯一条波浪形的绿色彩带,彩带上,挂着橙红绿三个气球。黑板中央的电脑屏上,一片火红色紧紧围绕着“元宵”二字。每扇窗上均飘荡着几只彩色的气球。三条长长的红绳连着教室的两面墙,绳上整齐地挂着各色彩纸,纸片上印有不同的各种各样的谜面。环顾教室,一片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今天的重要节目是猜灯谜,只见同学们有的兴致勃勃,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垂头丧气,有的高作文/谈阔论,有的沉思不语。我转悠着:“超级好牙刷,打一成语。”默读了数遍,苦苦想了又想,没有头绪,放弃吧。我继续往下浏览着,突然,我看到这样一个谜面:“非洲姑娘,打一牙膏品牌。”这不是黑妹牙膏吗?但想想又觉得不妥,犹豫间,我又扫兴地回到座位。时间如梭,同学们陆续猜中了谜语,我却一无所获,心里有些失落。朋友安慰我别伤心,下面还有更有趣的游戏。听了朋友的话,我又开心起来。

接下来,还有8人传气球等游戏。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放学时间到了,大家却意犹未尽,迟迟不愿离开教室。

真是快乐的一天啊,多希望每天都这样开心无忧,幸福相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元宵节快乐小学生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愉快的春节刚过,热闹的元宵节又来到了。 The happy Spring Festival just passed, and the lively Lantern Festival came again.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各地的习俗大体相同,闹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放焰火,在我们陕西还要耍社火,那场面可热闹啦!

先说看花灯或打花灯,各式各样的都有,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有的灯里还有丁咚作响的小呤铛呢。还有关于元宵节地诗:窗外月儿圆又圆,全家欢聚吃汤圆,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庆团圆。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欢腾。纸糊的金鱼吐泡泡,纱做的猴子眨眼睛。走马灯里猫追鼠,荷花灯上立蜻蜓。各种彩灯真奇妙,明年我也做花灯。

元宵节的晚上,夜空上有五光十色、各式各样的焰火:有的是流星雨,有的是小伞状,有的是交叉状,还有的是双重伞等。除了天上的烟花还有地上的:有烟花陀螺、烟花喷雾、吐珠、旋转的等。小孩们都提着花灯,样式不一、种类繁多,属金牛灯最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名的老店铺都要挂出许多盏花灯来。

今年的元宵节真热闹!我喜欢过中国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元宵节来历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唐宋清明,元宵节成了年节中重要的民众娱乐活动。墨客骚人,常吟诗作画,作为增添雅兴。今天,元宵放灯、观灯,仍是中国广大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俗娱乐活动。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可它究竟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名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俗称“灯节”。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耍,出游嬉闹。

唐宋清明,元宵节成了年节中重要的民众娱乐活动。墨客骚人,常吟诗作画,作为增添雅兴。今天,元宵放灯、观灯,仍是中国广大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俗娱乐活动。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可它究竟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年节》中认为:“到了汉明永定十年(公元67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法,命令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法的尊敬。”

这就是元宵节的来源。我喜欢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元宵节日记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是元宵节,下午放学后爸爸妈妈带着我去爷爷奶奶家过节。

一进奶奶家,我就望见柜子上放着一个崭新的红色文具盒。奶奶说是买给我的元宵节礼物,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哇!是我一向想要的摩托车铅笔盒,我高兴的又蹦又跳!

写完作用,奶奶说:“开饭了!”我去饭厅一看,奶奶做了好多菜阿!全都是我爱吃的,有香香脆脆的春卷,有酸酸甜甜的排骨,还有滑滑嫩嫩的鱼片······我们一家在桌上吃着,喝着,说着,笑着,伴随着窗外阵阵的炮竹声。好一个难忘的元宵节![由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元宵节快乐600字话题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送走了举国欢庆的春节,迎来了欢乐无限的元宵节。 Send away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celebrate the unlimited Lantern Festival.

夜刚刚拉下帷幕,妈妈带我和弟弟去铁西广场看花灯,我高兴得一跳三尺高。来到铁西广场正门,只见五颜六色的花灯映入我眼帘。蒙古帽子样的灯笼闪着银光;兔子样的灯笼粉嘟嘟的,非常可爱;莲花样的灯笼,舒展着粉色的花瓣,绿色的叶子,就像真的一样。弟弟看见了急着让妈妈给他照相。妈妈边笑边拿起手机把这绚烂的景色照了下来。

再往前就是韩国最有名的“鸟叔”——他也被做成了节日的花灯。只见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西服,戴着墨镜,唯有脸是雪白的,还跳着骑马舞,许多人都围在那里观看;而旁边的一只“愤怒的小鸟”灯,竖起粗粗的眉毛,眼睛瞪的大大的,脸气的通红,心想:鸟叔你又不是我们中国人,我才是中国小朋友的最爱呀!你们赶快过来看看我啊!

“愤怒的小鸟灯”旁边就是“最美笑脸”展区了。同学们的笑脸都印在了一朵朵向日葵里,金色的花瓣配上同学可爱的笑脸,格外引人注目,暖人心弦。一个小弟弟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嘴巴里露出四颗高低不齐的牙齿,我猜应该是他的爸爸给他买一件梦寐以求的玩具,所以他才高兴成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笑得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大概是老奶奶的孩子们都回来和她一起过了一个团圆的元宵佳节吧!

一位小女孩笑得仰起头,眼镜都快掉下来了;一位胖乎乎的大哥哥笑得嘴巴都合不上,嘴里可以放进一颗大苹果了,他妈妈一定给他做了一大桌可口的饭菜……一张张幸福可爱的笑脸让我也情不自禁的笑起来,没想到我的周围有这么多快乐的人,我以后也要把快乐带给家人,带给朋友,带给所有的人。我久久不愿离开这快乐、幸福地方!

看花灯,赏笑脸,让我快乐无比!我现在要赶快回家,为爸爸妈妈和奶奶煮汤圆,吃汤圆,把快乐分进行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元宵节热闹日记200字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晚上,我好兴奋。一做好作业,就吵着要去看的灯会。然后妈妈没办法只好带我去了。我兴致勃勃地来到街头,茫茫人海上有一盏盏彩灯高挂着。有花灯、有兔灯、有猴灯、有鸡灯、还有荷花灯……它们映着月光,鲜艳夺目,我的眼都花了。街上张灯结彩,装饰一新。然后对了,不光有各种各样五光十色的彩灯,还有变幻着迷人光彩的霓虹灯。

精品屋,品牌专卖店吸引了好多顾客,沿街的店里各种商品应有尽有,有叔叔穿的西装,阿姨戴的首饰,还有小朋友最爱吃的冰糖葫芦与珍珠奶茶。人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街上观赏夜景,灯会。

我仿佛走进了人与灯的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元宵节来历作文300字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旳节日是新年和元宵节,前天就是元宵节,我妈妈喜欢在元宵节旳时候猜灯谜。现在,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元宵节吧。

元宵节是中国旳传统节日之一,早在XX多年前西汉时就存在了,元宵节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倡议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旳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庄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了元宵节。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旳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旳人众多。一般是把谜语写在纸上,贴在五光十色旳灯笼上让人猜。

我喜欢猜灯谜,喜欢有趣旳元宵节。

我爱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资料精选

全文共 1378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神话传说

《续齐谐记》记载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民间演化版本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毕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一元宵节语文的作文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马上就是元宵节了,按习俗,这里有猜灯谜的活动,我最喜欢猜灯谜了,既可以锻炼脑子又可以有礼品,今天我和妈妈在大润发就参加了一次有趣儿的猜灯谜活动。

来到大润发,本来妈妈和我是要去买一些生活用品,但是我们突然看见大润发右门那里聚集了一大帮人,好奇的我拉着妈妈拨开人群,原来正好赶上新的一场猜灯谜活动。工作人员们拿着一个又一个的五彩灯笼用铁丝撑起来,上面挂满了一个又一个的谜题。旁边还有满满一大购物车的乐事薯片,可能是当做礼品吧!

我越来越觉得有趣儿了,便急不可待的拉着妈妈说:”妈妈!我猜个灯谜吧!“妈妈思思量量,”好吧,快一点!“得到允许的我蹦蹦跳跳的来到了一排灯笼下面,看着一个个谜语,思考着他们的答案。我看见有一个谜题的谜面是”笑死人“,打一成语。打一成语,成语是什么?乐不可支?不对不对,乐不可支怎么会死人呢!哈哈大笑?也不是!和死人没关系。一定是合不拢口!合不拢口会把脑袋拉下来。一定死了!也不对呀,和乐没有关系呀!

烦死了!我感觉我像是被绑在美食旁边的一只老鼠,本来一伸手就够到了,但是伸不出手来,答案就在我的嘴边上,可我就是说不出来,好像有人在挠我的脑子,痒痒的,闹得我无法冷静下来思考,于是就不停的抓头。

笑……笑是很快乐的事情,死呢……一定很悲伤吧?乐……悲,有什么呢?乐和悲,呃……对了!乐极生悲。笑死人嘛!笑着笑着很快乐的,然后就死了。很快乐又突然悲伤,不就是乐极生悲吗!我赶忙跑到服务台区。”我要猜笑死人,答案是乐极生悲对不对?“我冲着服务员说。”答对咯,送你一包薯片。“工作人员对我说。太棒了!我高高兴兴地拿着薯片买了东西回了家。

今天的猜灯谜活动很有意思。明天我还去猜,当然,我还要去拿更多的薯片!嘻嘻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风家训手抄报资料一建设家风家训的现实意义

全文共 138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伴随着记者的采访镜头,不仅王蒙、冯骥才、莫言、姚明等知名人士和大家分享了自己传承自父母长辈的家风、家训;还有一些普通人、游客、市民等都和大家分享了传承自父母长辈的家风、家训,有“富二代”回答家风就是“不啃老不坑爹”,有小孩说家风就是“爸爸每周打我一次”,甚至有人认为家风就是“老公挣钱老婆花”…… 这让人们在忍俊不禁之中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家风、家训这一古老但并不落伍的话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好家风好家训则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的精神,落实好中央文明办“厅堂悬挂家训”的要求,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晒家风诵家训”活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自古以来,“家和万事兴”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优秀的家风家训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家风源于我国古代乡土亲缘社会,也就是传统的家庭教育,包括传承价值观、论理观与道德观,也包括传承的基本方法与规矩。优良的家风、家训其终极目的就是达到“家和”,达到“万事兴”,达到家族的世代繁盛。因此,“家训”的关键往往是在家庭中强调尊老抚幼,成员间互为体谅,坦诚以处,包容信任,而禁忌猜疑、抱怨甚至指责。就绝大部分的家庭而言,各自的家训侧重点是针对下一代,对下一代提出的严格要求,希望下一代能尊奉之,践行之,并传承下去。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安世之道。千百年来,中华优秀文化通过一代代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风传承,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家风、家训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以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直接作用。。中国的家训文化历史悠久,最早萌芽于五帝时代,明清达到鼎盛。据《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记载,我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有120多种,包括《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流传至今,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大兴节俭办事之风的当下,重温一下这些古训更是大有裨益。我国历代都有一些著名人物,他们在各自的家族中都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家法家规、家训家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只关德行,家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影响着社会之风。从家风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是具体行动,一个是精神层面,逐渐升华。家风是社会的产物,与时俱进,历史的变革,或早或迟,总会赋予家风、家规、家训以新的意蕴,除旧布新。时下,引领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时代风尚,顺理成章地成为家风家训的重要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秋节的来历作文500字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

我喜欢中秋节。中秋中秋,秋天之中。从古至今,中秋节有不少传说。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传说是朱元璋月饼起义。相传在朱元璋那个时候,有一次,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而信息无法送出城外,于是以互赠饼子的办法把写着“八月十五夜起义”的字条夹在饼中传递消息,因而俗称朱元璋月饼起义。后起义成功,朱元璋命下属把藏字条的饼子当做点心赠给民众,后称之为月饼。往后,月饼越做越小,越做越精细。于中秋之夜,把枣红色的月饼往白玉盘中一摆,煞是好看。

中秋之时,秋叶已尽数凋零掉落。即使还有坚持的叶子,也已经黄透半边天。于中秋,月亮愈发明亮,世上所有的珍奇在明月面前都黯然失色。月,亮如东海龙宫之中的夜明珠,它的光亮仿佛被树叶托着,黄叶也变得万分可爱。

每当中秋团圆,不管多忙,一家人总会聚到一起。坐在外面,摆个桌子,桌子上白瓷盘放着月饼——枣泥总是比较先被吃完的,其次是豆沙……比较不受待见的是五仁月饼——常被我们这些小辈嫌弃,却进了长辈的口中……月亮和白瓷盘是多么相像,我们仿佛也能看到,在月亮上,嫦娥翩翩起舞,月兔就在旁边,雪白的绒毛像蒲公英一样,仿佛一吹就散……食月饼,伴清风,赏明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而中秋,便是人欢合,月阴园。清冷的月光照在团圆的家人身上,仿佛也变得温暖起来。即使是不能回家的游子,看向月亮,也能想起家里的一切……

我喜中秋,喜明月,更喜团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以快乐的元宵节六年级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元宵节,我们便会煮元宵,看花灯。

今年元宵节那天早上,我还没起来就知道今天一定是元宵节。因为妈妈煮元宵的味儿早就飘到了我的鼻孔里。在我还没有完全清醒的时候,就仿佛听到元宵在我耳边说,快起床吧。我随着香味来到厨房。妈妈早已做好了元宵,正等我们上桌儿呢。我吃起了元宵,嗯,好香啊,新鲜的、嫩嫩的,滑滑的,还是我最爱吃的芝麻味儿的。元宵的味道真让人回味无穷。

我们都把作业完成后,妈妈带我去了表姐家。我们在表姐家玩了一把“大富翁”,还玩了两把“天使衣橱”就去看花灯了。

今年的花灯真的很好看,有各种各样的,各个乡镇都做了花灯,还有我们学校做的话灯呢,灯的颜色大多数都是红的,但最吸引我的是下马河乡做的那盏花灯。我们还在花灯旁照了相。

看完花灯,三姑就带我们去吃串儿,可是那时我已经吃不下了,唉,真是还想多吃点儿。

那一天真美好,会成为我一段美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与习俗

全文共 296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的那天,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不同地区的人都会齐欢乐,庆元宵。那么这天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什么是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做“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据《史记•乐书》记载,早在西汉初期,宫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天帝),祈求福佑的礼仪活动。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元宵节花灯,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示祝贺。

元宵节的起源和来历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有一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是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的习俗

在民间过元宵的习俗有很多种,不同的民族过元宵的方式也会有所不一,以下是不同民族人们过元宵节的方式。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3、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5、放焰火

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烟火越来变得越美,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

6、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7、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8、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9、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少数民族地区农历正月十五日的习俗

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巴乌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活动,无固定节日。

看完了以上的介绍,你是不是对元宵节也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了呢?如果觉得文章很受用,不妨也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开心的元宵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具有传统美德的春节,是在每年最后的一个晚上开始的。而你知道吗?继新年之后的第二个节日是什么?那就是元宵节了。从正月十三这天起人们便开始闹元宵了,到十六这天基本结束,大红火三天。于是,各种娱乐的民俗活动就红火起来了,因此,人们也叫十五闹红火。诸如,我们当地的踩高跷,扭秧歌,舞龙灯,猜灯谜,二小拉车车……

元宵节这一天早晨,我们一家人早早起了床,准备出去看大街上的扭秧歌,猜灯谜等节目。二姐想在城里看,而我呢?却想回村看。经过我们的一番讨论后,决定先回村看再回城看,这样乡下城镇两不误。这可把我高兴坏了。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哼着小曲,坐着小车回到了奶奶家。一进村口,我就看见了一排扭秧歌的人从车子旁扭过来。我们把车停回奶奶院里,便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上,人山人海,人来人往,都站在四周看扭秧歌舞,中间空着一个大场子,扭秧歌舞的人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扭得非常带劲。音乐也是现代歌曲,那些扭的人踏着节拍,翩翩起舞。音乐不仅陶醉了扭秧歌舞的,就连旁观的人沉浸在其中。秧歌扭完之后,接着便是舞龙灯,你应该知道舞龙灯是怎么表演吧,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就由我来和你解释吧!舞龙灯表演的是一个人在前面撑着龙头,一个人在后面撑着尾巴,两个人在许多柱子之间灵活的跳来跳去,穿来穿去,真如游龙,舞龙的人还不时做出高难度动作,看得人心惊胆战的,不过还是很刺激。

而我还是喜欢猜谜灯,说句实话,我想表现表现我的小聪明。来到灯迷场地,哇,各种各样的灯笼上面都挂着字条谜语。这里聚集着不少的人,好多人在猜字迷,吵吵闹闹,大人小孩激动不已。有的人在查手机,有的人在翻书,有的人紧锁着眉头在思考,他们想出来之后蹬蹦蹦跳跳的来到了领奖台,换奖之后就继续高高兴兴的猜下一个字谜。而没有猜出来的人,也不灰心,也不失望,跑过去高高兴兴的继续去猜下一个。我和姐姐猜了几个,也没去领奖台领奖,只是姐弟俩互相逗着乐。

当然,关于元宵节有趣的事情在农村还有很多很多,这里我就不一一细说了。但我感觉到农村人享受着元宵节的欢乐、温馨与祝福。

我们还是按照约定,赶着回了城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元宵节包汤圆小学作文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春节,我们全家人会围在一起包美味的汤圆,吃美味的汤圆。据说这样表示着下一年团团圆圆,吉祥美满。这也是南方人的风俗。

元宵节的早晨,我早早得起了床。叫妈妈陪我包美味的汤圆。妈妈说:“那你先去帮我拿美味的汤圆粉。”我满口答应了,便去拿美味的汤圆粉。只见妈妈把美味的汤圆粉倒进盆子里,加了一点水,便开始揉起来。过了一会儿,美味的汤圆粉揉好了。我和妈妈便开工,一起来包美味的汤圆了。看这妈妈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个美味的汤圆,我也不甘落后,开始包起来。我先用手拿着美味的汤圆开始揉起来,揉好美味的汤圆以后,我就把美味的汤圆馅放入美味的汤圆内,便把美味的汤圆放到锅里煮。过了一会儿,我用勺子把美味的汤圆捞起来,没想到我包的美味的汤圆漏了一个大洞。妈妈看见了,哈哈大笑起来。这时,我的脸火辣辣的,心里挺不是滋味,像打翻了的醋坛子一样,这一回包美味的汤圆我叫妈妈教我包。妈妈在教我的时候,我听得很认真。妈妈一边教我还一边说:“包完的时候要检查一下周围有没有漏洞,如果有漏洞,把漏洞补好再放到锅里。”妈妈说完以后,该我包了。

我这回包得可认真了!我先把美味的汤圆揉得软软得。然后看了一下周围有没有漏洞,果然,我发现了一个漏洞,我连忙把漏洞补好。补好以后,我就把美味的汤圆放入锅内。

就这样,我包好一个又一个美味的汤圆,包好了一个又一个吉祥美满,妈妈也表扬我包得好。

我们全家人围着一张大圆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是吃得最起劲的,因为我又学会了一个力所能及的家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的元宵节作文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元宵节到了!元宵节到了!超市里挤得水泄不通,我们好不容易才抢到了几包糯米、面粉,匆匆忙忙回家去包汤圆呢!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材料,一手拿着糯米,一手拿着面粉。我正准备和面的时候,“哎呀”不小心把面粉撒了一地,我赶紧把面粉收拾干净,也学奶奶那样和好面,然后,我疑惑地问奶奶:“到底怎么才能包好汤圆呀?”奶奶笑眯眯地说:“你要轻轻地揉它,不能太重,要刚刚好……”奶奶手里还示范给我看,我也照着奶奶的做法依葫芦画瓢,一个可爱的小汤圆就在我手上诞生了!

妈妈把我们做的汤圆放进锅里,那香味真让人馋得直流口水,妈妈煮得非常细心,一个个白白的小汤圆“扑通……扑通……”地从锅底冒出来,挨挨挤挤的,可爱极了!真像一个个胖宝宝。

“出锅啦!”妈妈说着。我赶紧拿起一个往嘴里塞,啊!太烫了!我一下子吐了出来。我看了看大家,原来他们都在吹汤圆呢!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赶紧把汤圆端到风扇下,不一会儿就变凉了,我轻轻咬了一口,又软又甜。味道也太香了吧,真让人陶醉!

元宵节吃着美味的汤圆,我们一家人都沉浸在这汤圆的香气当中,真是幸福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快乐的元宵节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人们都会在这一天点起彩灯万盏,出门赏月、喜猜灯谜、共吃元宵。今天,我也要去学校参加元宵创客汇。

走在路上,我远远地就听到了喜庆的乐曲声,我快步走进校园,好一番热闹的景象:活动还没开始,操场上早已人山人海。我抬头向教学楼望去,每层楼都挂满了同学们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灯笼:有小猴灯、金猪灯、公鸡灯、荷花灯……它们好像在祝愿我们度过一个快乐、别致的元宵节。放眼望去,真是一片喜气洋洋。

一楼走廊上站着一个低年级的小同学,她踮着脚,仰着头,瞪着又大又圆的眼睛仔细地盯着一个闪闪发光的大红灯笼。仔细一看,灯笼下挂着一张红纸条,原来她在猜灯谜呀!络绎不绝的人群向教学楼走去,他们一定也是去赏灯笼、猜灯谜的。

我也好想参加猜灯谜的活动,不过今天我可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在书法展台表演现场写春联。想到这里,我赶紧来到书法展台。有几位同学已经先到了,我拿出笔、墨、纸、砚,挥动手中的毛笔写起字来。不知不觉,我的身旁就站满了来看春联的家长和同学。天呐,头一次有这么多人看我写毛笔字,我可不能演砸了。我沉下心,按在家里练习的状态,一笔一画地认真写起来。一对春联写完了,我微微地抬起头,看见大家都在给我照相呢!不由得心里美滋滋的。

书法展示结束了,我向四周望去,还有好多同学在猜灯谜,我赶紧加入到他们的队伍。挂着灯谜的灯笼已经不多了,我找了半天才看见不远处有一个挂着红纸条的灯笼。我正准备跑过去摘下灯谜,却被快我一步的同学捷足先登了。我走近这盏漂亮的灯笼,仔细地看了看,这是一盏金鱼灯笼,它的架子是用木条搭的,外面的身体是用闪闪发光的纸做的,一眼望去栩栩如生,十分漂亮。没抢到灯谜,欣赏了美丽的灯笼倒也是件乐事。

这真是一个让我难忘的元宵创客会,希望明年的元宵节也能有这么丰富有趣的节目,让我们一起记住祖国的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