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与陶渊明作文(优秀20篇)

浏览

7723

作文

90

陶渊明我想对你说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11 字

+ 加入清单

渊明公,与你相识,是从那一篇《桃花源记》开始。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淳朴生活令我无法忘怀。品君文章,乃余之畅快!

余读《五柳先生传》,为你嗜酒、好读之趣事而捧腹大笑,为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而深感同情。余甚爱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之品格,尤爱汝“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之随性!世间洒脱豪放者莫过于你!世间安贫乐道者莫过于你!

余于书页间,仿佛见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余陶醉于公之言行举止,更陶醉于公之言论诗文!汝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乃真隐者,大隐者,后世之典范也。想汝当年居于那“桃源仙境”,过着采菊耕种、自食其力、著文自娱的生活,令余羡慕不己。

时隔千年,余若有回天缩地之良方,定当沐浴焚香拜见先生。邀汝至闽南大酒店畅饮,俯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交通桥梁,盘虬卧龙;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同汝共享中华盛世之繁华景象。较之古代有大不同、大变化、大进步也,想汝亦有同感!

我辈当今结庐在人境,处处车马喧,何从觅一隐士如公者?时光飞转,唯一不变者乃官权金钱者也!宝马香车、琼林玉殿虽已难觅,但人心贪婪之欲,人心污晦之情仍留于世间。何从于城阙间寻一“桃花源”?何从于尘世间寻一“陶渊明”?汝可见“房叔”“房姐”们倚仗高官厚禄、花天酒地,虽不杀人放火,却挥霍钱财!汝可见环境污染使贫民穷者痛哭流涕,纵有良田而颗粒无收!汝可见世界各地暴徒寇盗四处猖獗,枪声不绝,人心惶惶!世界文明虽已进步,中华大国虽已强盛,但乱我心者处处皆在,毁我环境者日日可见。悲哉痛哉,何处觅桃源、何处采野菊?予不如与公归去来兮也。

若人人皆似您“不为五斗米折腰”,若人人皆似您安贫乐道;若人人皆似您“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世界即变为桃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渊明公,您虽已逝,可遗风仍在,您之爱菊,世人皆爱牡丹,但菊之隐逸,非牡丹能比。您之精魂化作菊香,吹遍了万代,醉遍了千古!试想,若世界变为桃源,将多么安逸舒适啊;若人人有汝之气节,将多么和谐美好啊!

我坚信,你之所以隐逸,不是因为害怕尘世的困扰、社会的黑暗,而是宁愿做牡丹花丛中一朵孤傲的菊花!你宁愿生长于穷乡僻野,也不愿意生长在朱门酒肉中。您的淡淡清香飘遍山野,却无人知晓。但您的精神传遍古今,在我们的心中永恒。有人您胆怯,不肯做屈原一般的人物。但我认为,您是真正的巨人,您在田园的隐居中创作诗篇,自得其乐,流传千古,教会了我如何做一朵清淡至傲的野菊,顽强固执地坚守仅属自己的净土,教会了我如何淡看荣利、淡看人生。

无论如何,身为小辈,我都没有资格去评说您。但请允许我直呼您的名字——陶渊明。是你固执地给历史添上一抹菊香,是你在平淡中带我找到了生活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陶渊明,这个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桃花源记》让我认识了他,让我知道了他内心的所向往;《归园田居》让我了解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及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说明他是一位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归去来兮辞》让我读懂了他遗世独立,心胸独旷的乐观精神。

陶渊明带给我的都是积极的影响,给我的感觉总是那么的正直和清高,他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应该人人皆有耳闻,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他自身所有的美好品质。

然而,我又觉得他的一生是那么的不如人愿,因为“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便有了“遂见用小邑”,做官并非是他自己的心愿,但是,由于这些外界因素的所驱使,他是别无选择。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让我们去做自己所不想做的事,那种心情该是多么的难过。

陶渊明在归隐田居后写了许多以山水田园为题的题材的诗作,他应该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写的每一首诗或词,语言都让人感到很质朴、简练。

陶渊明,他的一生不知该用怎样的词去描述,或悲或喜吧,这只有他本人所能领悟到的,但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留给后人的一批又一批的财富——文学。

他的成功和喜悦让我们一同陪他分享;他的失败和悲伤让我们一同陪他承担;至于他的一生中的遗憾,就让后人来弥补他吧!

“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我想:陶渊明也在其中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看陶渊明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陶渊明是位隐士,也有人称其为逃避者,逃避乱世,乱政。

陶渊明的一生,五任五隐。五任是为了养家糊口,五隐是为了自洁。当时官场混乱,陶渊明力求洁身自好,已委实不易,当无法在官场坚求内心时,他心一狠决心隐居。

对于当时的政局,陶渊明起初绝不是持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他曾力行改革,哪怕只是在他管理的小小的县城。从他的《桃花源记》中也能看出他对世况的叹惋,我甚至敢说他有想过变法维新。可光从他在县城执行的来看——改革触动了地主官僚得利益而被迫停止——这似乎不可能实现。如果他坚持变法,那么等待他的是什么?是被掌权者迫害,是被卷入棋局,从此堕落成和别人一样的毫无尊严。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给他变法的机会,他是否能有把握,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到国民的支持,是否有能力去做好以后的种种而不使国家再度混乱?这样挨个的排除,他成功的几率几乎为零。

在是否应该选择这条不归路时,他做了一个理性的决定:放弃几乎无法实现的愿望,同时又能保住尊严,那就是隐居;如果我没有能力与胜算,那我就在个人底线之上求自保。这是理性的选择,这是认清了自我,只有当他分析明白了自己,算好了代价与回馈,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在隐居的基础上,他为自己缔造了理想王国:桃花源。那里宁静美丽,没有战乱和贫穷,大家都怡然自乐。那里的人都十分清楚,这样的生活足够好,外面十分混乱,没有出去的理由。在桃花源足够安逸。像陶渊明,即使是“草盛豆苗稀”,那我过得也安稳,我有把握过好隐居的生活,变法有可能让我名垂青史,但风险太大,不如脚踏实地的种地。

有时候希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但我们总要在理性和冲动之间权衡,若不值得我们冒险,那就做好自己能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作文:我心中的陶渊明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月色中,南山下,一位披着蓑衣的老人正在踏着歌儿回家。

夜如此静谧,月如此明亮。这位老人的心情如此畅快,他执著于对田园的向往,对自然美好风光的追求。

“菊,花之隐逸者也”

他也曾带着梦想走向官场,想尽自己的力量为国尽忠报效,但他终于看清官员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他心寒了,毅然选择了归隐于南山下过着自己的田居生活,也许无宽床暖枕,也许无山珍海味,但他不后悔,依然平静淡雅地生活着。

向往陶渊明,我学会了选择,学会了放弃。我也更执著于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眼中的陶渊明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早晨伴着晨露去锄草耕作,傍晚又伴着余霞放歌回家。晚上在自家庭院采菊品茶,悠闲地抬头远望南山,享受着采菊的快乐,享受着欣赏南山美景时的闲适,享受着鸟儿结伴回巢时的温馨。

向往陶渊明,我学会了欣赏身边的景色,用心去体味快乐与幸福,热爱大自然美好的风光。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我心中的陶渊明虽然过着幸福的田园生活,但他没有忘记社会的黑暗,也没有忘记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他也时时在牵挂着社会,他常用诗句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愫,表达对贫民的同情对战争的憎恶。

向往陶渊明,我学会了关心他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快乐幸福,更懂得了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心系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改写陶渊明饮酒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人们都睁开了双眼,开始了耕种。

他们把豆子都耕种在南山脚下。放眼望去,野草长得非常茂盛。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大自然像一幅美妙的风景画。

微风在我不经意间悄悄走过,不然这窗外的山怎会如此绿呢?这样的美景使我顿时心旷神怡,田园生活真好!

我与农人扛着锄头来到了山脚下,想要在这种些豆苗。疯长的草儿使我无法耕种,只得先将杂草除掉。不一会,我的额头上溢出了汗水,但我心里很高兴,也许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直到天黑了,我才顶着月亮扛着锄头回家。在归来的路上,两旁的小草长的很茂密,行走不便。草上的露珠像调皮的娃娃,跳到我的衣服上,将我的衣服打湿了。衣服湿了不要紧,只要我能够天天这样,过着自由的日子,那我就会十分满足。累点又算什么?至少我离开了那阴暗、纷纷扰扰的官场,过起了我梦寐以求的田园生活。就算每天这样辛苦我也很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考作文万能素材之人物篇-陶渊明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3、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4、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心目中的陶渊明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

一句简单易懂,一句纯真朴实,一句发自肺腑的短句。勾勒出了作者的心愿,简简单单。只想写写文章抒发志趣,只想忘记悲伤,以此自终。一个多么美的梦,无忧无虑,无金钱左右。谁会有这么伟大的志趣呢?那就是著名的陶渊明

大家都知道陶渊明历来都被称为“田园诗人”因为他很多杰出的诗歌都是归隐田园以后的作品,他赞美劳动生活和大自然的优美恬静幻想出没有贫穷与压迫的理想社会。语言朴素,自然优美,一反六朝时代追求华丽辞藻的文风。对世人深有影响和感触。今天我就谈谈我心目中的陶渊明!

从小学我们就开始接触诗词。李白、杜甫、白居易和陶渊明成了我们最为熟悉的诗人。而他们的作品也都伴随着我们成长,成为了我们常见的“朋友”。

陶老先生的作品无一不透露着自己的想法志趣。他不慕荣利,自得其乐,率真放达。而他的作品也成了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陶渊明猥琐,面对现实社会却选择了逃避。自己满腹才华却不为国效劳。任意将自己的才华埋没山林。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当时社会不比今日。人尽其才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陶渊明也想为国效力。可是当时官场昏暗。人人利益熏心,是金钱如生命。如此社会哪有陶渊明这一类正直的人的容身之地?归隐田园后的陶渊明不也在用诗词表述自己吗?不也在有文字将自己的才华挥舞得淋漓尽致吗?李白、杜甫不也是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所谓适者生存不就是这样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为五米斗折腰不也是这样吗?无法面对的社会只有逃避。但陶渊明的逃避是对自己生命的升华。倘若他在官场,那率真、不慕荣利的陶渊明还会存在吗?这些诗文也将不存在。

我心目中的陶渊明就是隐士。是一个指引道路的明灯,也是激励“千里马”的“伯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手捧一本古诗词,氤氲在茶水间,我仿佛看见千年前的你从历史长河中走了出来。

悠远的南山,起伏连绵;袅袅炊烟,随风而逝。南山下,一片浓郁的田园气息。在他看来,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得。那报国无门的失意被田园的清风所吹散,而暂得一时的喜悦。

人们称你为“靖节先生”。我想这个谥号于你是当之无愧的。你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理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源。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几度出仕,使你逐渐看清了东晋王朝的极端腐败。四十一岁最后一次出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仅八十多天就辞官回家。你性格耿直,清明廉政,不愿卑躬屈膝,攀权附权贵,注定了你和污浊黑暗的官场是有缘无分的。

从此,你便寄身于田园,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清贫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月;短揭穿结,箪瓢屡空。”你在茅草屋檐下,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管他朝廷官场,高官厚禄,先饮为快。

可是,你的志向却太过于消极,“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我承认,当时政治是很腐败,但你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它、改变它。尽管凭你一己之力难以达成,但在改革的过程中,试问哪里没有为国家、为人民牺牲的人?你却一味地避世,期望喝醉,虚构出一个“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或许,你也是有苦衷的吧。

上帝给我们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尽管最终你还是没有实现“大济苍生”的宏源,但你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时无人能比。是你开创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田园诗派。再也没有人能够像你这样热爱自热了。

娴静少言,不慕荣利的陶渊明

安贫乐道,热爱自然的陶渊明;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陶渊明。

在茶水的清香间,超越千年,我走进了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陶渊明,我眼中,你最美初三作文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如悄然飘落的冬雪

如淅淅沥沥的春雨

如夏日浓荫里沙沙而过的风

如轻轻随风舞动的秋叶

陶渊明你化作世间万物从我身旁走过,蹁跹如蝶,轻盈如风。

陶渊明 我眼中你最美。

忆往昔……

有你饮酒东篱的悠然遐思

有你归隐田居的辛勤忙碌

有你衔觞赋诗的忘怀得失

有你视如仙境的世外桃源

每每品味着你,陶醉在浩渺的知识海洋中,我总感到心旷神怡、受益匪浅。

疲惫时,想想“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忙碌。

悠闲时,品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贫困时,想想“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艰苦。

读书时,品品“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忘我与痴迷……

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多少次梦回归园田居,与君理荒秽……

多少次与君饮酒共乐,体味“顾影独尽,忽然复醉”的痴迷……

多少次置身于世外桃源,与君往来种作之景时时映入眼帘……

你那与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不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魄力让我肃然起敬。

你那与其“同流合污”,还不如“但使愿无违”的意愿让我内心强大。

你那与其“衣食住行不用愁”,还不如“种豆南山下”的辛勤让我佩服。

你那与其“追求功名利禄”,还不如“心远地自偏”的勇敢让我叹服。

陶渊明,你所拥有的魄力与清高真的让晚生钦佩。“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呜呼!陶渊明,在此我为你颂歌、为你沉醉、为你疯狂……

我将用我的真心去品味你、咀嚼你、体味你……

[陶渊明,我眼中,你最美初三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540 字

+ 加入清单

陶渊明,这个历史上很出名的人物,流传了几千年,从小学我们就知道他,读过他的诗词的人,都被他的自然性情所吸引。都想去做他一样的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人更是想远离城市喧嚣,隐居山林。下面是关于他辞官归隐的故事,一起来阅读下吧:

淝水一战的胜利,谢安虽然为东晋获得了暂时的喘息时机,但是,从此东晋王朝更加急剧地衰落下去,内乱不止,动荡不安。公元年,桓温的儿子桓玄占领了长江上游,发兵攻入建康,废掉晋安帝,自立为帝。三四个月后,北府兵将领刘裕击败桓玄,迎晋安帝复位。从此,东晋王朝只剩下一个空壳了。

就在这个时期,却出现了一个中国古代的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一名陶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中。他的曾祖父就是东晋著名的大将军陶侃;但到了他的少年时代,陶家已经败落,生活贫困。

尽管如此,陶渊明从小还是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他博览群书,养成了寡言少语、厌恶虚荣、不贪富贵的高洁性格。这种个性影响了他的仕途生涯,一生中,只在十三年当中断断续续地做了几次小官。

直到二十九岁时,陶渊明才谋得江州祭酒一职,却因忍受不了官场的繁文缛节,早早辞了职。在家闲居了五六年后,三十五岁时,到了荆州,在刺史桓玄属下当一名小吏,不到一年功夫,又因母亲去世辞职归家,一住又是五六年。

陶渊明终究是名将的后代,官场里知道他的人很多。公元405年,当他四十一岁时,又被推荐到彭泽(今江西九江东北)当了县令。

好不容易在彭泽当了几十天县令,一天,陶渊明得到一个消息:东晋的权臣刘裕已封自己为车骑将军,总督各州军事;这个野心家只差一步就要夺取皇位了。

陶渊明预感到晋朝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他十分灰心,便离开衙门回家去了。

妻子翟氏见陶渊明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不好多问。翟氏端上酒菜,可陶渊明却不动筷,仍然坐在那里叹气。过了一会,陶渊明冷不丁地说:“我想辞职回家乡!”

翟氏一听就知道他又在官场上受气了,因为像这种辞职回家的话,陶渊明不知讲过多少次了。几个月前,陶渊明曾想辞职,还是翟氏提醒他,上百亩官田就要种上稻子了,待收成以后再辞职吧。当时陶渊明总算听了妻子的话,口气缓了下来。这次翟氏仍然用官田收稻之事来劝他,陶渊明听了以后,长长叹了一口气:“唉,真没办法,难道我还是要做粮食的奴隶!”在翟氏体贴的慰劝下,陶渊明这才举起了酒杯。

时局的因素,加上陶渊明一副傲骨,他的辞官念头始终没有打消过。一天,衙役来报:过几天郡里派的督邮要到彭泽来视察。那个督邮陶渊明认识,是个专门依仗权势、阿谀逢迎,却又无知无识的花花公子。陶渊明想到自己将要整冠束带、强作笑脸去迎候这种小人,实在忍受不了。他的倔脾气又发作了:“我怎么能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种卑鄙小人折腰呢?”

于是,陶渊明离开衙门,板着脸回到了家,冲着翟氏:“收拾行装,回乡!”

翟氏告诉他,稻谷只差几天就要收割了。

“随它去吧!”这回陶渊明已经铁了心要辞职了。翟氏问清原由后,也就不再劝说了,默默地去收拾行装。

第二天,陶渊明乘船离开了彭泽。他出任彭泽令,在任仅八十余日,十三年的仕途生涯终于结束。

从此,陶渊明在家乡过着隐居生活。对于官场,他丝毫没有眷恋之心,辞官后,反而有一种重获自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饮酒,写诗。他归田后的二十多年,是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归田园居五首》、《桃花源记》、《饮酒二十首》、《挽歌诗三首》等等。

其中,《桃花源记》更体现了陶渊明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高度。诗文中通过虚构的手法,把桃花源描绘成一个鲜花盛开,绿树成行,男女老幼,辛勤耕织,祥和无忧的安定社会。陶渊明以此寄托他的美好向往,以及对当时混乱时世、黑暗政治现实的不满。

陶渊明的诗文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

[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11 字

+ 加入清单

淝水一战的胜利,谢安虽然为东晋获得了暂时的喘息时机,但是,从此东晋王朝更加急剧地衰落下去,内乱不止,动荡不安。公元年,桓温的儿子桓玄占领了长江上游,发兵攻入建康,废掉晋安帝,自立为帝。三四个月后,北府兵将领刘裕击败桓玄,迎晋安帝复位。从此,东晋王朝只剩下一个空壳了。

就在这个时期,却出现了一个中国古代的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一名陶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中。他的曾祖父就是东晋著名的大将军陶侃;但到了他的少年时代,陶家已经败落,生活贫困。

尽管如此,陶渊明从小还是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他博览群书,养成了寡言少语、厌恶虚荣、不贪富贵的高洁性格。这种个性影响了他的仕途生涯,一生中,只在十三年当中断断续续地做了几次小官。

直到二十九岁时,陶渊明才谋得江州祭酒一职,却因忍受不了官场的繁文缛节,早早辞了职。在家闲居了五六年后,三十五岁时,到了荆州,在刺史桓玄属下当一名小吏,不到一年功夫,又因母亲去世辞职归家,一住又是五六年。

陶渊明终究是名将的后代,官场里知道他的人很多。公元405年,当他四十一岁时,又被推荐到彭泽(今江西九江东北)当了县令。

好不容易在彭泽当了几十天县令,一天,陶渊明得到一个消息:东晋的权臣刘裕已封自己为车骑将军,总督各州军事;这个野心家只差一步就要夺取皇位了。

陶渊明预感到晋朝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他十分灰心,便离开衙门回家去了。

妻子翟氏见陶渊明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不好多问。翟氏端上酒菜,可陶渊明却不动筷,仍然坐在那里叹气。过了一会,陶渊明冷不丁地说:“我想辞职回家乡!”

翟氏一听就知道他又在官场上受气了,因为像这种辞职回家的话,陶渊明不知讲过多少次了。几个月前,陶渊明曾想辞职,还是翟氏提醒他,上百亩官田就要种上稻子了,待收成以后再辞职吧。当时陶渊明总算听了妻子的话,口气缓了下来。这次翟氏仍然用官田收稻之事来劝他,陶渊明听了以后,长长叹了一口气:“唉,真没办法,难道我还是要做粮食的奴隶!”在翟氏体贴的慰劝下,陶渊明这才举起了酒杯。

时局的因素,加上陶渊明一副傲骨,他的辞官念头始终没有打消过。一天,衙役来报:过几天郡里派的督邮要到彭泽来视察。那个督邮陶渊明认识,是个专门依仗权势、阿谀逢迎,却又无知无识的花花公子。陶渊明想到自己将要整冠束带、强作笑脸去迎候这种小人,实在忍受不了。他的倔脾气又发作了:“我怎么能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种卑鄙小人折腰呢?”

于是,陶渊明离开衙门,板着脸回到了家,冲着翟氏:“收拾行装,回乡!”

翟氏告诉他,稻谷只差几天就要收割了。

“随它去吧!”这回陶渊明已经铁了心要辞职了。翟氏问清原由后,也就不再劝说了,默默地去收拾行装。

第二天,陶渊明乘船离开了彭泽。他出任彭泽令,在任仅八十余日,十三年的仕途生涯终于结束。

从此,陶渊明在家乡过着隐居生活。对于官场,他丝毫没有眷恋之心,辞官后,反而有一种重获自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饮酒,写诗。他归田后的二十多年,是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归田园居五首》、《桃花源记》、《饮酒二十首》、《挽歌诗三首》等等。

其中,《桃花源记》更体现了陶渊明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高度。诗文中通过虚构的手法,把桃花源描绘成一个鲜花盛开,绿树成行,男女老幼,辛勤耕织,祥和无忧的安定社会。陶渊明以此寄托他的美好向往,以及对当时混乱时世、黑暗政治现实的不满。

陶渊明的诗文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两岸桃花开得绚烂,沿着一条清冽的小溪,渔人来到了小山前。与他相隔的,是安静祥和的另一个世界。

真的可以有那样一个地方吗?在纷乱之中独自保持宁静?与世隔绝,所以无论外面如何也没有影响。却不因为封闭而另外痛苦,只是幸福的微笑?

多幸福啊,美丽的如同一场虚幻的梦。或者说,那也可能只是陶渊明编织的一场镜中花、水中月罢了。用以在残酷现实中聊以自慰,用以寄托自己仅剩的所有美好。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出来做官,是个小官,那时有一位督邮过来,要求恭敬的迎接,陶渊明是不肯的,别人都劝:“那是上面的人啊!”

于是他就愤然离去了。因为他是陶渊明。

诗人怀着改善黑暗的想法入了官场,却又因为太过理想化抱着理想黯淡而归。不过是一场空谈而已。诗人总有自己的傲骨,如同风的子民。他们是淡泊名利的,高傲似乎就刻入文人的骨子里,所以,也做不到去忍辱负重吧。适应那些黑暗,折去自尊一步步爬上能改变这一切的位置。

那样,他也就不是那个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了。他爱菊,自己也如同菊一般,更像一个志趣高洁的隐士。

陶渊明写:“后遂无问津者。”语气中似乎带着深深的失望。再没人去寻访这个理想的世界了,他自己也没有勇气去创造。他通过渔人的眼睛描绘出了一个桃花源,却又写“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桃花的路了。”陶渊明是否在无奈的叹息呢?魏晋在走向衰改,似乎谁也无法挽回,而他也只是在农村里隐居时望向远方叹息一句而已。

他美丽的桃花源,是在他有生之年无法实现了的。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又不知道我们能否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这个梦想?

桃花尽目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在现在的法治社会,自然是公平的多了,可要怎样才能幸福一点,再幸福一点?谁也没有答案。

只能说:珍惜现在的时刻,积蓄力量吧!至少不会在风暴中如同一叶小舟,摇摆不定,茫然无助。

桃花源是一个梦,没有谁能直接找到它。靠自己的力量一砖一瓦的构建它,才是我们能做到的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全文共 126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中国文明五千年和汉语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成语故事璀璨夺目,蔚为壮观,它是文明的积淀,汉语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瑰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出处】《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释义】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原文】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着《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历史典故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东晋著名的诗人、辞赋家和散文家。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中。他的曾祖父是东晋著名的大将军陶侃,但到他这代,陶家已经败落,生活贫困。尽管如此,从小陶渊明还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博览群书,养成不爱慕虚荣、不贪富贵的高洁性格。

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说:“我们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于是,陶渊明在出任彭泽令八十多天后,就离开衙门,收拾行装,返回家乡,从此过起隐居生活。对于官场,他丝毫没有眷恋之心,反而有一种重获自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饮酒写诗,过着世外桃源一样的清闲生活。

【成长心语】

名利本为身外物,却让许多人乐此不疲地执著追逐,正所谓“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但是,陶渊明做到了,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名利并非人生全部的追求,我们不应为名利而活,被名利驱使。淡泊不是不思进取,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没有追求,而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对待生活与人生的欲望和诱惑。在顺境中不得意忘形,身处逆境时不枉自菲薄,宠辱不惊,悉由自然。这样就会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淡泊中充实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代每一个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追求,他,这个开创了田园诗的杰出文人却偏偏是个异类。陶渊明,这个一心寄托山水的清雅之士,面对这个纷扰的社会心境难道真如他笔下的山水那般淡然自若么?

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即使他真的寻找到心中的那片桃花源又怎样,他终究也只是一个人。他可以面对自然的壮阔手笔激昂舒啸,他也可以面对败局的雅致畅然赋诗,但懂他的人绝不会放弃一切陪他寄情山水。他终究是一个孤独的人。当后人反复揣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那个淡泊宁静的陶渊明时,有是否了解每一个日夜写着诗,但渴望有人欣赏的另一个他。即使山水再美,没有人,便却少了那一缕生机,就像龙的那一对眼睛,即使龙如何潇洒俊美,无神便也是死物。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他都拥有,独缺一知己与他共赏奇文,同析疑义,他一定会为他现在的我们赏析他的诗赋而高兴,只不过太晚了些。

二、感子漂母惠,愧我无韩才

说起隐士,一瞬间想到的词语会有很多,无外乎“清高”、“孤傲”、“淡薄”罢了。他是一个接地气的隐士。他不会觉得文人用执笔的手去耕种田地是一件丢脸的事,因为生活逼迫这他这么做。他会矛盾,他会想自己作为一个文人雅士为什么要去做这些事,南山下的豆总比杂草稀疏,一场霜冻,可能就什么都没了吧。他会失落,说道清高,有谁会比他陶渊明更清高,可真到了青黄不接,食不果腹的日子里,他却同样要像个乞丐一样向人乞讨,即使他和主人谈笑风生,似乎找到了知己,可当他写下“愧我无韩才”的时候,他的心是否坦然,又是否在滴血。他自负文采初中,只是生错了时代,饿着,冻着,就算讨饭,也不愿折腰,因为这是他的底线。

三、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这杯酒真的很难下咽。《三字经》中写到“子不教父之过”,可他真的错了么?即使那是的李白还未出生,他却同样知道举杯浇愁愁更愁的道理。或许他的孩子没有他笔下的那般不堪,但一定没有他期望的那样。他以为孩子们一定从小就像他们的父亲一样,不为俗世所玷污,为了心中的正义无所畏惧。但孩子终究是孩子。陶渊明不是一个合格的农人,同样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他太清贫了。他对孩子的不成器无奈、愤怒,但更多的一定是愧疚。但时光流转,终不复始,如果他选择重回官场,求个一官半职,孩子们的生活一定不会像现在这般辛苦。可一切都只是如果,如果再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他也决不会后悔,那是他心中最坚实的防线。

我们不知道他都所思所想,我们只知道,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文人墨客,他爱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陶渊明是一位我非常喜爱的古代文人。到目前为止我对陶渊明的了解仅限于课本和一点零星的课外读物,所以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陶渊明是一个正直、率真、洒脱、有个性的人。他的真性情总能吸引我,同时我认为陶渊明的洒脱和诗仙李白也有所不同,他的洒脱带给我的感觉是一种脱俗清幽的感觉,而李白带给我的更多的是豪爽仙侠的气息,相比之下我更要喜欢陶渊明。

有些人认为陶渊明消极避世,周敦颐把他定位成无为的隐士,我一点也不认为陶渊明是无为的。下课和同学讨论时,有人为了反驳我,将只知道种豆采菊的陶渊明和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以及范仲淹作对比。我认为有必要从他们所处的朝代与他们的身世经历去深究一下:

陶渊明出身在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也算是名门了,按理说从政应是一路绿灯。可是无奈晋朝官场实在太过黑暗,贪污、腐败的情况远超《人民的名义》中“汉东省”。陶渊明这一小股清流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整方田地的污秽,再说了因为为人正直、率真,反对贪污而碰上几个大贪官的利益,可怜的他,官只能越做越小了。毕竟侯亮平存在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的小说里,他在书中所作所为的真实性和可行性,放在晋代的陶渊明身上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陶渊明就算把栏杆拍遍,发出无限的感慨想尽无限的办法也无法改变沼泽一分一毫,于是乎,就只好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山林,寻找自我解脱的道路。

至于滕子京和范仲淹,他们被贬因为在朝廷推行新政而被守旧派谗言污蔑。就算被贬,也是太守官职,将落后贫穷的东晋时代的芝麻官-陶渊明,拿来与大宋天下的太守作比较,就好比将普通的大学生创业者和王思聪作比较一样,前者的创业资金只有几千,好一点也就几万,至于后者,创业资金也不多,就两个亿。这结果不用猜想。

再来谈谈陶渊明的喜好——菊花。在我看来菊花的傲骨,坚韧,不与世俗争奇斗艳的精神都是无可比拟的,为何因陶公喜欢就平白无故被扣上隐士的帽子?周敦颐自夸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陶渊明又何尝不是一朵莲花呢?如果他所在的官场不是污泥,也没有那个官场是泥潭了;如果他出淤泥有染,那也不会被后人扣上消极避世的帽子了。他能做到“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正是他的洁身自好的表现啊!至于他的《桃花源记》恰恰是他归隐多年一直牵挂天下百姓的证明,正是他心系天下才画出了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的宏伟蓝图。

这么正直,忧国忧民的伟人无奈被逼出官场,本想着退出那污秽的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让后人知道自己的一身正气,现在可好被后世人说成消极避世!实在让我为陶公深感不平啊!如果当时不退出,死撑着,后人只会说他跟所有的官员一样无能腐败同流合污,这真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嗟夫!无从可乐耶!”听到后世如此评价自己,陶渊明也是欲哭无泪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致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信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陶渊明先生

你好

《桃花源记》让我认识了你,让我知道了你内心的所向往;《归园田居》让我了解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及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说明他是一位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

陶渊明带给我的都是积极的影响,给我的感觉总是那么的正直和清高,他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应该人人皆有耳闻,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他自身所有的美好品质。

然而,我又觉得他的一生是那么的不如人愿,因为“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便有了“遂见用小邑”,做官并非是他自己的心愿,但是,由于这些外界因素的所驱使,他是别无选择。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让我们去做自己所不想做的事,那种心情该是多么的难过。

陶渊明在归隐田居后写了许多以山水田园为题的题材的诗作,他应该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写的每一首诗或词,语言都让人感到很质朴、简练。

陶渊明,他的一生不知该用怎样的词去描述,或悲或喜吧,这只有他本人所能领悟到的,但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留给后人的一批又一批的财富——文学。

他的成功和喜悦让我们一同陪他分享;他的失败和悲伤让我们一同陪他承担;至于他的一生中的遗憾,就让后人来弥补他吧!

“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我想:陶渊明也在其中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把酒东篱:陶渊明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江湖,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

8、 忘却荣辱书定历史:司马迁

你海棠般的容颜,弹响"史家"千古绝唱?谁,能幽愁发愤,吟出无韵之《离骚》?他以海的大度包容了内心之苦、世人之讽,他以山的刚毅正直书写了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他的坚韧撼动历史,彪炳史册;他的刚正直上霄汉,照耀尘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饮酒其五陶渊明扩写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作者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看陶渊明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东晋太元年分,乱世。

天下苍生往来奔波,朝廷内外荒诞腐朽。

他,陶渊明,为了家庭生计趟入社会的泥潭,却在泥潭的污浊前望而却步。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心心念念的大好河山竟是用如此朽木枯株搭建而成的,于是,在良心的驱动下,他毅然决然地辞官归乡。

在乡间的山河田野中他畅快自在,无拘无束。时而恒鞭策马,时而仰天啸歌,他曾经想过的,就此恣意潇洒蹉跎一生。“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何等洒脱,何等自由!但他是陶渊明,他有着一颗普度天下苍生的大爱之心。

那个在船头高唱归去来兮的布衣男子是一去不复返了,他眺望远山,歌声渐停。他垂下头,眼底的自由被迷惘取而代之。

他在天堂的门前犹豫了一秒,最终却毅然选择了苦海修行。

青山中,农舍里,陶渊明苦苦修炼其思想。五仕五隐,他屡次进退,在围墙间徒劳的东奔西走,却只余下一个逐渐衰老的灵魂和一颗伤痕累累的心。最终,他放弃了敲击围墙,而是在心中埋下一颗桃核,他用垂暮的岁月打磨它,提炼它,直到它发出了伟人思想的淡淡光辉。终于,一点一点,桃种长成了参天大树,又凝成了千树桃花怒放人间。

不问桃源在何处,但看流水落花来。陶渊明在乱花从中淡然隐去,深沉成圣,从此散为无数桃花散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他用一生,来大爱,来造福于几百甚至几千年的岁月。

历史将会永远记住陶渊明,记住东晋的那片桃花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给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信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陶渊明

你好,我想我应该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来自现代我叫谭欢欢。关于你我想对你说的太多。

初次接触你是因为你的“桃花源记",那篇文章意境协调特别美,有种令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是阿,我在感叹,那种大同社会是多么难实现。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世外桃源那般与世隔绝、神秘莫测的韵味。很喜欢那篇文章给人一种似品茶般的那每份期待,百读不厌,每次读后,总是思路已经在脑海中萦绕很久很久……我爱读你的田园诗集,实在的原因可不是那精妙绝伦的诗体文采,而是每首诗都散发的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爱你的诗集可这并不意味着爱上你。

你出生在一个不太平年间,但你却整日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桃花源记“是很美,但是那毕竟不是现实,与你所处之境却是水火不容,你在幻想,你在呼吁,你在逃离。可这是没有用的现实与幻想总是对立的,既然生在乱世,就应该去坦然面对,不应该整日有退隐深山老林的想法。你的诗集大多以自己为主,可是你的家人呢?因为你的避世,所以抛下一切,包括你的家人。你自己逍遥快活,所谓你的“安贫乐道”留下你的家人们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孤军奋战,正是因为情势艰难你才要退隐,你不觉得你这样很像逃兵吗?我不禁脑海浮起一段画面:“你的家人们在外孤苦奋战,你在他们身边说出你的幻想还劝他们理解你。”那画面着实是令人可笑。那你的生身父母呢,幸苦养大的孩子因为生性爱幻想太天真,要抛下他们去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田园生活“。你是自私的,凡事都想到自己,为自己的天真幻想去傻傻追求。你是懦弱的,遇到麻烦就想逃避,整日去幻想那些不可能会实现的东西。

在现实生活中我跟你很像,我是个懦弱的女孩,遇到事情不敢去面对然后总是幻想一些明明知道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通过看到你的文章,我决定了:我要放开对自己的那份束缚。这也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吧,也许站在一个路过人的立场下,看别人所经历的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楚。

让我们一起放开束缚,做最坚强的自己吧!

[给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致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信作文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我们都知道您是伟大的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具有“田园诗人”之称。虽然您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令我们惊叹,您在我们心中播下了人世间有“世外桃源”的想法,让我向往您想象的生活,在自己的“仙境”中生活。

您知道吗?在我这个充满憧憬的时代,每个人都对未来有一份美好的向往,但是每一个人对向往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人没有了对未来的向往,身体就如同一幅行尸走肉:没有知觉,没有血液,没有了人类所可以做的一切,在学过您的《桃花源记》之后,我心中一直有对“世外桃源”的美好憧憬,想去感受一下“人间天堂”的感觉。

您知道吗?我喜欢您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正应了“田园”这一词,您利用“田园”的美丽来衬托您的美好生活,您写的诗也是那么的优美,把田园的风情与乡村独有的特点写了出来,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会喜欢您的性格与写诗特点。

我记得有一次在上您的作品——《桃花源记》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在品析您的片段时,语气是那样的深沉,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于此。在一片寂静的山谷里,有一群与世隔绝的人,他们不闻世事,只为过着自己的生活。这一切都写出了您对那种神仙般的生活,其实我也挺向往那种生活的,没有人打扰,没有那些所谓的官职来侵犯,我只为与世隔绝忘了一切。

如果是那样的话,全世界的人都没有了忧愁,只有快乐,我尊敬您、喜欢您,喜欢您的作品!我对您的尊敬胜过了一切,希望您的作品有更多人喜爱。

此致

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