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与潜能观后感(合集19篇)

满分指各种计分制的最高分数。满分作文也是一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7602

作文

164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节目观后感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教育中,一些家长总是错误地认为,在为孩子制订学习目标时,如果把目标设置得高一些,那么即便孩子暂时实现不了,也可以达到一个离目标不太远的程度。有了这种心理,家长常常不切实际地把孩子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都设得过高。但事实上, 如果学习目标远远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就很可能会导致孩子不断冲击目标却又不断失败的结果,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也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既要适当地对孩子的学习给予压力以激发动力,又不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那么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这里有一些建议:

1.目标要留有余地。家长在给孩子制订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把目标制订在孩子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并留有一定的余地。如果孩子这次考试只考了40分,你强求孩子下次考90分是不现实的。目标设定得低一些,可以让孩子通过自身努力轻松达到,在不知不觉?跨越一道道“门槛”,然后信心百倍地去迎接新的挑战,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2.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较。有的家长总喜欢用最优秀孩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同别人一样优秀,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我们不妨跟孩子说,不要跟别人去比,只跟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每天能进步一点点就是成功。那么,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向着更远的目标前进。相反,孩子如果跟比自己优秀很多的同学去比较,越比越没自信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反而容易滋生“反正我不如别人”而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完善措施,激发潜能

全文共 1197 字

+ 加入清单

本周是《小古文100课》(上册)最后三个单元的背诵验收。由于赶上期末复习,加之这几个单元的小古文偏长,给学生的背诵增加了难度。尽管如此,从周一开始,每天都有学生完成背诵,获得一份表扬信,然后拍照分享到班级微信群。

为什么学生们对背诵情有独钟?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有一套较完善的激励措施。古文不同于白话文,难读难记。为了顺利地进行古文的背诵,先把制定阶段目标。把这一册50篇小古文,按单元分成几个小目标。每完成一个目标就颁发表扬信,并给孩子拍照分享到班级微信群,学生持表扬信可以跟家长兑换相应的奖励。其次,完成整册书的背诵,期末颁发奖状和奖品,期末家长会时,由家长亲自颁发给自己的孩子。同时,家长会给予更大的奖励。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其一,分解目标降低了难度,面向全体学生。从实际看,小目标容易达成,一周三五篇,能力强的,轻松搞定,即使稍弱一点的学生,不费太多的气力也能完成。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二,引发学生的期待。千万别小瞧那不足100平方厘米的表扬信,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每次到了验收背诵的时间,完成背诵的学生,站在讲台上举着表扬信合影拍照时,那幸福的样子是无法言说的。他们高兴的样子是可以传染的,下面的学生看着获奖的同学,无不露着羡慕的眼神。老师什么也不用说,就等着写表扬信吧,一下课就有学生完成背诵。一般两三天就有四十人左右完成背诵。占全班人数的80%左右。有了短期期待,与长期期待互相配合,效果更明显。于是,当完成全部背诵任务的,期末颁发奖状和奖品,而且由自己的爸爸妈妈亲手颁发,学生特别期待。如果中途一个单元没有完成,就得不到奖状。因此,一旦学生被吸引进来,就不会罢手。

其三,把家长拉进来。每当有完成背诵的学生,就随即发给表扬信,并给学生拍照,把照片发在班级微信群里,家长见了,自然就会主动督促孩子去背诵,因为家长之间也在暗暗较劲。大家都知道,教育不可能缺席家长。如果缺少家庭,教育显得苍白无力。这学期背诵小古文,因为家长的参与,完成背诵的比例大大提高。

其四,统计表张贴上墙。背诵开始之初,绘制“榜上有名”统计表,张贴在教室墙壁显眼位置,完成背诵的,画一面小红旗,背诵情况大家一目了然。有的学生发现自己有漏背的单元,只要能补上也可以。

王中力教授在《激励论》中说:“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只能发挥到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以至更多。”由此看出激励对激发学生的潜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一点,我有很深的体会。自从班级开展的诵读活动以来,我开始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一朵小红花,一颗小红星,一张奖状,一句鼓励的话语……很多孩子禁不住激励的诱惑,潜能被激发。我印象最深的是小郑同学,在一二年级从未完成过背诵任务。但不断地激励下,最终成为背诵的能手,每项背诵任务都顺利完成。像小郑这样在激励下,背诵成为强项的大有人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如何培养孩子的德智体能全面发展》观后感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有幸在山东农科频道观看到她主讲的《如何培养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专题片。听了于丹老师精彩的演讲,让我的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节目一开始于丹老师为了让我们懂得做一个有孝心、爱心的孩子,首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爱心树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棵苹果树,与一位小男孩的故事。小男孩一生特别自私,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一次次向大叔索取。然而大树却毫无怨言的一次次献出爱心来满足小男孩的愿望,并开心快乐的守望小男孩一生。

故事讲完了心情却平静不下来,正像于丹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也是我们生活的写照!是啊!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像这颗树,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奉献着他们全部的爱心,为了让我们生活学习的更好,还要为我们洗衣、做饭晚上还要陪我们写作业。然而我们又为我们的父母做了哪些呢?望着爸爸妈妈那充满爱的目光,我心里特别惭愧,并深情地爸爸妈妈说:我不做故事中的小男孩,我要做一个有孝心和爱心的孩子!

随后于丹老师又告诉我们,青少年不仅要有爱心和孝心,还要做到自立、自信、自强。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能光依赖父母,像在生活上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家务。学习上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时刻对自己充满信心,只要自信心,才打不挎击不败的学习劲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每个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大风、大浪。当他们来临时,我们要学会坚强的去克服,不要懦弱的躲避,只有经历与不断磨练自己,才能得到锻炼与成长!只有做到自立、自信、自强、才能成就自己美好的理想与前程。

看的了于丹老师《如何培养孩子的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教育专题片后,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作一个学生不光有好学习成绩还不够,还要做一个有孝心,爱心、自立、自信、自强才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天堂的孩子观后感天堂的孩子观后感

全文共 1132 字

+ 加入清单

偶然得知这部电影,纳罕,怎么是“天堂孩子”,便看了一遍,带着感动接受了一次关于鞋子、童真和善良的洗礼。故事是这样的:

小男孩阿里是伊朗的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他有一个患病的妈妈、读一年级的妹妹莎拉和一个收入微薄的父亲。阿里不小心弄丢了妹妹的鞋子,而他父亲并没有多余的钱给妹妹莎拉买新鞋。阿里便悄悄地和莎拉商量,伦理讹传他的酒球鞋去上学。后来而他得知,有一场长跑比赛,季军奖品是一双新球鞋,阿里便参加了比赛,不料却意外获得了冠军??

为什么要打一个省略号?因为故事并不是这样平淡地结局。影片最后一幕,阿里的父亲赶集回家,篮子里静静的躺着两双给孩子们的新鞋。而阿里、莎拉并不知情。没得到季军却捧回冠军奖杯的阿里难过的靠在墙边。莎拉看见阿里手中并没有许诺过的球鞋,只有阿里那双伤心的大眼睛,。莎拉上扬的嘴角慢慢的由微笑转为伤心而委屈。当看到这里时,内心不禁感喟,目前生活和阿里一家的生活相比较,发现要珍惜现拥有的,起码我还有可以换洗的鞋子,起码我不会为了一双鞋而去艰难的长跑五公里!

但导演的视角并不是锁定在他们的贫穷上,他们虽然支付不起一双新鞋的钱,但他们依旧快乐。当兄妹两人一起用肥皂洗那双旧球鞋时,当两人无忧无虑地吹起泡泡时,又不禁感喟,每个人的童年就

像肥皂泡,虽然有大有小,可都是那样的晶莹剔透,都能自由地在绿荫下向着天空徐徐升腾。但泡泡摆脱不了破的命运,不过只要记得那个最无杂质的童年泡泡,运园散发着肥皂泡在阳光下闪烁的那种七彩的光辉,那仍然是孩子,哪怕是个白发苍苍的孩子。

而两个小演员也将这份童真用他们那会说话的大眼眸以及没有半点虚伪的语言动作演绎得淋漓尽致:因为换鞋而迟到的阿里,被主任惩罚不许上学,阿里流着泪也不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阿里在赛跑后未能得季军而是冠军时,主办方要给他拍照片,他始终埋着头,默默垂泪;莎拉在接受阿里因优异成绩而获得并转送给她的一支笔时的那种小小的欣喜;兄妹两因为鞋子引发的争吵。好像他们就在身边,因为我们都有着孩子的倔强、较真和喜怒哀乐。

导演没有以廉价的同情去拍摄这样困苦的一家人。他们穷,但他们快乐善良,中间还有个小插曲:莎拉在一个女孩的脚上看到了自己那双丢失的鞋子,他找到阿里,准备去女孩家里要回鞋子,却怔住了,女孩的父亲竟是位盲人,莎拉的眼睛里透出了怜悯的光芒,两人便没有追究,不要小看了这个举动,舔着的孩子当时正为鞋子而一筹莫展,但他们却把那双小红鞋能带来的便利给予别人,自己另寻他路,你觉得他们真的仅仅是穷吗?

结尾一幕是阿里脱掉了那双跑的磨穿了底的鞋,把满是血泡的交房金池塘里,美丽的金鱼摇动着大尾巴游过来,吐着晶莹的气泡??

看完后,我坐在椅子上长久地叹了口气。

《天堂的孩子》,把鞋子、童真和善良凑在一起,真的有天堂那么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于丹《如何培养孩子的德智体能全面发展》观后感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2014年12月6日,今天早上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由于丹教授主讲的《如何培养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专题节目,令我获益匪浅。

节目中,于丹教授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和自身的经历,讲述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自立自强,如何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孩子从小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孩子的成长不是填鸭式的灌输,孩子最重要的也不是学习。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有一个认真端正的态度。如果不会做人的话,即使学习再好,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将来也不会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像节目里说的:这个世界上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经验,比经验更重要的是人的悟性。教育孩子不要按部就班、默守陈规,要在这个焦虑喧嚣的社会中,擅于发现有效的信息。

通过节目,我知道了身为家长我也是不合格的。对孩子没有耐心,没有蹲下身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总是用大人的眼光、能力去看待孩子、衡量孩子,希望孩子做的跟大人一样好,却忽视了孩子的年龄、孩子的心理,也极少去鼓励孩子,不管对错,对孩子有的只有打击。有点急于求成了,今后我会努力改正的。

我相信,只要我们做父母的用心、有耐心的去引导孩子,我们的孩子都会是最棒的。一个自立自强有爱心的孩子更能融入社会,将来才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激发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推荐

全文共 2288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将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课前5——10分钟的听、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这项训练的规则是:由老师根据写作需要设计写作题目,学生课下写,课前读,听的同学评说,最后老师点拨。要求人人参与,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上,读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有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此时老师再进行点评,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写又读,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写作训练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1]这就告诉我们启发诱导在作文训练中的必要性。在作文训练课上,我们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二、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谁来架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课文就能担此重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这一单元的学习容易触发联想,诱发写作欲望,所以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写作技巧的总结归纳,巧妙地运用迁移思维,将学生引领到现实生活中来,进行写作。如:第一单元之中的《金黄的大斗笠》、《金盒子》、《羚羊木雕》都是以物为题目,并以具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来叙事,进而揭示中心表达情感。因此,在学过《金盒子》一课后,可以以“金盒子”为创新支点,设计写作话题:“在你的生活中也有类似金盒子的玩具吗?其中一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等,你能将其写出来吗?”学生都感到有话可说,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并掌握了以“物”为叙事线索揭示中心的写法。再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三、激励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作文,从而使作文常写常新,构建写作乐园作家叶文玲在谈写作时说:“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为此,教师要精心备课,鼓励创新,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可以找些有个性的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感悟到要想写得有点鲜味,就必须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探索未被别人发现的领域。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筛选出既有真情实感,又别具匠心的作文,将其在班上范读,让学生来共同赏析、评价,指出其新颖之处,这样一来,就给学生指明了写作的方向。有一次写环保类作文,有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来写卫河的治理情况:先是臭气熏天的情景;后来水变清,出现了钓鱼、游泳的怡人情景;没过几天,卫河又变成了臭水河,上面漂满了塑料袋。从而反映环境治理需要长抓不懈的主题。还有学生文章中反映小区建设的一些问题,一方面反映生活的真实,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自己的个性。,激发中学生写作兴趣之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如何培养孩子的德智体能全面发展》观后感

全文共 133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隐约记得在我的儿时就唱过这首歌。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在出生的那一时刻起,是一张洁净的“白纸”,如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孩子,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培养。父母是孩子家庭教育的“阳光”,父母一生在用无私的爱完成了孩子的成全。讲座中有很多新颖的观点和精彩的话语,看完很受启发。

一、让孩子拥有孝心

孝是一个伦理的起点,和一个人幸福感的安顿。是因为对自己的长辈有所承诺,所以他自己才真正有了一种成长中人能够负责任的那种快乐。

责任不是一种外在的要求,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愿望,他因为付出了他的努力、他的承诺,所以他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在生活中,让孩子明白孝的内涵并学会承担责任,这对他一生的成长都是受益无穷的。父母应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去发现、感悟家庭的责任与担当。

二、让孩子具备仁爱

二人成仁,某种程度上更强调的是个人跟整个社会的融合,和其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怎么能让我们的孩子更亲近人而更少依赖物质,更信任自己动手,而更远离金钱,也许就从他们眼前的玩具开始。

有感于此,每每孩子提出希望购买玩具时,我总是简单的认为只要是能有助于动手动脑,促进兴趣的就好,并没有考虑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玩具不仅是孩子的一个好朋友,更是孩子接触社会、融入集体、了解他人、感受冷暖的好帮手,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更加细心的帮助孩子选择玩具,让玩具真正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好朋友。

三、让孩子相信自我

孩子的一生成长,有一个一个的瞬间,这些瞬间的连接,几个关键的点,就会决定他生命的态度。

让孩子不断的增强自信心,逐渐的完成自我信任。在人群中,体验他人的幸福与痛苦,让他多一点人际的快乐。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中成长,学习之外常外出玩耍,记住他人姓名,主动和人打交道,主动帮助别人,通过这些,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状态。

自信心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父母应该有意识的发现与培养,让孩子在活动与生活中发现自我,建立自信。

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人生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攀登的过程。从山脚下到达山顶,要身体力行。在这条路上,生命要坚强、要顽韧、要有志向。登高必志,要有这么一种独立的能力、要有一种对于社会规则的认同,要有一种承担。

平时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全面的成长。把孩子放在人群之中,把孩子放在山水之中,把孩子放在他身体力行的发现和劳动之中,而不是让孩子仅仅在电脑和书桌的旁边。如果在人与自然之间学到很多东西的话,孩子会非常善于思考与发现。让孩子对自己的生命信任,让孩子相信他自己有力量,去闯出一份属于他自己的天地来。

知识重要,经验、悟性更重要,而经验与悟性往往需要自己的努力。好老师与好家长完成的是唤醒,而不是灌输。让孩子不断的拥有自信,让他去捕捉外部的信息、发现世界,拥有未来。

一个人在社会的煎熬历练下,舒展自己的生命,并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社会,这就是我们能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

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理念和鼓励。而最终的成全,是每个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灵,在人群中去学会爱,在山水中去发现永恒,在社会的规则中去勇于承担,在这一切之中,去建立人格,这样的一个孩子,站在一个起点上,我们才有理由去祝福他们所有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一大早,我就打开了电视机.不要以为我贪玩,而是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我们看江苏教育频道7点50播出的节目。

我满怀期待的打开电视,稍等了一会。原来这档节目是著名教授王金战老师教学生如何提高成绩的方法。王金战老师一开始就帮我们分析了成功因素包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非智力因素所占比例远大于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又包含性格,状态,身体,家庭,父母等各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之间是否合谐,家庭是否和睦。一个孩子要想学习好,父母起到关键的作用,父母要学会多鼓励,多表扬孩子,让孩子充满自信。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过严格,则会让孩子产生压力,成绩就会下降。此外,除父母的鼓励外,孩子本身也该努力,自觉学习。

王老师还教会我们在学习中产生信心,减压的小技巧。比如,测试前给自己定个目标,要根据自己真实情况来定,这样每小小的成功一次就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自信与快乐。到未来许多小小的成功汇聚在一起,便成了一次巨大的成功。

接下来是家长提问环节,其中有一位家长反映的情况与我现在的情况很相似,王老师解答了她的问题后我顿时也茅塞顿开。

看了这档节目,我感触良多,学到了许多提高成绩的小技巧。我相信今后的日子,我成绩一定会更好,越走越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念书的孩子观后感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电影。名叫《念书孩子》。

《念书的孩子》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九岁的开开和爷爷一起生活,父母在外地打工挣钱。这是一部典型的关于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电影。

影片中的开开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关爱,只能还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不过好在开开还有一个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小胆儿,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欢笑。

开开是一个活泼开朗、懂事的好孩子。和爷爷相依为命,常常等远方的妈妈爸爸打电话,这可能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吧!

开开是一个坚强勇敢自理能力很强的孩子。开开为了给爷爷减轻负担,每天早上早早起床给自己和爷爷做饭;开开那么小的年龄,还自己学着蒸馒头,想想开开,再比比我们,我们真是比开开幸福多了,我们应该向开开学习,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

开开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好孩子。开开每天在学校借书,晚上回家给爷爷念书,开开为了腾出时间给爷爷念书,开开在学校早早地就把作业完成;爷爷不在的日子里,开开每天放学回家就趴在台阶上写作业,啃馒头,喝凉水,条件再苦,也不忘记学习;开开还有一个远大的理想——考上博士,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不像爸爸一样长时间外出打工,远离家乡和家人!

我对开开真是敬佩,作为留守儿童的他,把对父母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里!当看到他和“小胆儿”说起父母思念之情时,我的眼泪总是哗哗地流着,仿佛开开在对着我说一样,让我感同身受。

……

看看开开,再想想自己,我们的生活环境要比开开优越很多,而且我们还有父母沉甸甸的爱,因此,我们要努力像开开学习,做一个懂事、勇敢、坚强的好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我要做好孩子观后感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这本书主要写主人公金玲在上小学六年级的一年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塑造了一个聪明可爱、心地善良的小女孩。金玲的家人、学校和我的家人们、学校都是有区别的,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把我们培养成祖国社会上将来的人才。书的结尾是同学们一起迈进学校,参加毕业考试。我知道,这场考试是会和我在不久之后碰面的。

主人公的妈妈、爸爸都比我的爸爸妈妈的知识水平要高,但我比她在各个方面都要那么好一点。虽然金玲没有我好,但她是妈妈心中的好孩子,可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妈妈心中的好孩子,因为妈妈没跟我说过。我想我不是,因为妈妈对我的要求比金玲妈妈对金玲的要求要高一点。但我并不恨她,因为我知道,这是妈妈为了我好。

今玲的目标是做一个好孩子,我的目标是做一个所有人心中的好孩子。其实妈妈心中的好孩子的要求并不太高,可能对我来说吧。不信你看:每天早上起床时间是5:00,5:30至6:00间跑步,6:00至6:30间是早课时间,6:30之后吃完早饭,收拾东西来上学。每天晚上放学一回到家,就先复习当天学习的所有内容,随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接着预习明天要学习的内容。

这些事情做完,你一定认为我可以看电视或看书了。错!还有课外作业要做呢。不管老师有没有布置看书的任务,每天晚上我都要看书半小时。星期六和星期天就快活多了,和往常一样复习、做作业、预习。

但做一小时左右的作业,可以休息一会儿,也可以玩,但不能到处乱跑,玩疯了。对于你们来说过分点儿了吧?但我不觉得,可能是因为我一心只想当一个妈妈心目中的好孩子吧。你们看了我的生活也应该想到金玲的生活了吧。不过,她可比我惨多了,不对,只是在作业方面,因为她的作业堆积如山。

看了我的生活,你一定认为我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可没有你所想的那么好,我是个班上中等偏上的学生。可妈妈的要求是名列前茅。亲爱的同学们,我建议你们去读读《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吧。与主人公作比较,你是比她好还是没她好呢?喔,对了,我要做一个好孩子,那你愿意做一个好孩子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学生观后感

全文共 1015 字

+ 加入清单

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我国语文课程体系倡导大视野,一方面要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意识,另一方面要求教育从业者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改变语文课堂教学封闭、气氛呆板的现象,构建一个开放又充满活力的课堂。

一、 根植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开放的师生互动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良性沟通和互动,教师不唯教案为准,不唯标准答案为准,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思考,踊跃发言,对于学生认知上的误区给予指正。实践出真知,来源于生活本真的东西才是记忆最深刻、印象最深刻的知识。作为教师,就是要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

就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而言,由于现在学生生活空间窄小,对于文章中所描写的“花也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没有亲身体验,以致由此带来的感悟就理解不透。春回大地之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郊野踏青,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春暖花开的意境,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春之美;让学生在郊外尽情追逐,嬉戏,享受阳光,享受快乐。教师可以把这幅美好、快乐的画面拍下来,在课堂上相互传阅。这样,学生对文章所涉及的词句,以及含义深刻的意境才能读懂,读透,真正理解“花儿和儿童一样”的道理。

二、 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开放的课堂和预设的教学计划并不冲突,有时恰到好处的“离题”甚至能为课堂增色不少。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能拘泥于课本,写好教案然后“满堂灌”,而应该根据教学进度和课堂气氛,进行灵活教学,适当穿插古今中外的历史人文知识,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即兴表达。

小学语文课本上有很多寓言故事,对于寓言故事的解读,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悟出不一样的道理。就《狐狸和乌鸦》一文而言,有些学生可能会喜欢狐狸,因为狐狸很机灵,它通过夸赞乌鸦有美丽的歌喉来让乌鸦开口唱歌,从而获得了乌鸦嘴里的肉。有些学生可能会讨厌狐狸,认为狐狸花言巧语,只会使小聪明,认为它不劳而获的行为不可取。类似的还有《狐假虎威》一文,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各抒己见,而不是给出标准答案,禁锢学生的思维。农夫与蛇、郑人买履、乌鸦喝水等故事都在建构学生的价值观上影响深远,教师在学生的认知不与“真善美”偏离的前提下,理应鼓励学生多方面解读,让他们自由思考,自由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点燃孩子对书法的兴趣—王羲之对儿子王献之的教育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晋代书法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像你父亲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

启示录:王羲之对孩子骄傲的学习态度,不打骂、不批评,默不出声地以一个“点”,来引起孩子的兴趣,最后王献之的字也写得炉火纯青、力透纸背,人们还把他和王羲之并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孩子不坏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368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部新加坡的影片,刚开始是被电影中的语言“惊”到了,英语,华语,再掺杂着一些福建话,只能说,我被这部影片彻底“震撼”到了,于是就这样看了下去。

电影围绕着三个成绩中等的学生,伟杰和弟弟阿宝以及伟杰的好朋友,健仁展开,这三个受到轻视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困扰。阿宝年少天真,父母的赞美对他而言就是世界的全部,不管所做的事情是对而就读工艺学校的伟杰喜爱用他擅于发明机械的才能,来戏弄老师和同学们;健仁则是因为母亲的忽视而误入歧途陷入了负债中,为了偿还债务,他未寻求母亲的帮助,反而替高贷集团跑腿做事。为此伟杰和建仁想出了发明 "收债机器″的点子,让收债机器代替他们去喷漆讨债。老大见识过"收债机器″的威力,他们却不知道不良集团的首脑Boss Ma)其实还打算用升级后的机器来走毒。眼看着学生踏上歧途,老师CK决定挺身帮助自己的学生。

影片一开始将镜头定在了阿宝身上,阿宝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不但没有受到老师和家长的保护,还被说成是他欺负了同学。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做法,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的。孩子的心灵是一片净土,做家长的应该要尊重事实。孩子会变坏,家庭和父母的关系都是源头,父母爱孩子是天下父母都知道的,但是执行起来,有那么多的干扰和影响,正因如此父母要守着一个正确管教孩子的方法是不容易的。

伟杰和建仁就读的工艺学校,在新加坡是一所不怎么好的学校,他们的父母总是冷嘲热讽的,于是他们自己也变得自暴自弃。其实,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就长沙这个小圈子而言,一本,二本,三本的大学都齐了。如果你说你是中南大学或者湖南大学的,家长和朋友自然觉得不错,要是个什么其他院校的,自己都不好意思说出来。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优势,自然会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绩自然是又好又差的,只要做到术业有专攻就行。所以,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有自卑感。

电影中CK老师的这样一段话让我动容:“当有一天你们真的犯错的时候,没有人会管你们错的原因,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就需要被罚,你可以怪这是社会的错,社会会替你坐牢吗?你可以怪这是环境的错,环境会替你坐牢吗?就算是你爸爸妈妈的错,是他们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但有一天你们要是犯了错,他们能替你坐牢吗?”的确如此,我们不能奢求地球因为我们而在某一刻停下来,给我们一次重来的机会。时间是公平的,把握好自己的每一个阶段,不为做过的事去后悔。

影片还是以好的结局收尾。伟杰和贱在CK老师的帮助下最终改过自新,取得了自己的成功。我想说,这更是教育的成功吧。其实这些孩子,要的就是「关怀、爱、温暖」。很简单的东西,但他们就是没有。

电影的插曲里写了:「你不是我,你不会知道我的伤痕有多深?」都是所有误入歧途的孩子内心世界的反映。其实,他们的伤痕都是大同小异的,说穿了也没有什么新鲜,但是因为没有人开导,加上又和那些有相同问题的朋友一起,大家同病相怜把负面思维扩大再扩大。伤痕不是自己的错,都是别人害的,其实不是他们要怪别人、埋怨社会,是因为我们大家都在说,这些孩子变坏,都是父母和社会的错,我们相信了,他们当然也相信了,所以他们变坏是没有错的。但是这些人真的没有错吗?当然不是!因为他们是有选择的![

所以,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和信任吧,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如何培养孩子的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观后感

全文共 1410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孩子,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培养。父母是孩子家庭教育的“阳光”,父母一生在用无私的爱完成了孩子的成全。

很多父母认为,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

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其中最有感触的是知道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家长们应该怎样去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孩子的计划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劳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游戏、交往等,家长指导孩子订计划,应该包括德、智、体各方面的安排,学习是其中重要的部分,还有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每天的计划安排,星期一至五除了上课之外,要把早自习和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安排好。早自习可以安排背诵、记忆基础知识、预习等内容,放学回家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应该有玩的时间和劳动的时间。ZUOWEN.YJBYS.COM

周六和周日应安排小结性复习、做作业、劳动、文体活动以及参加课外兴趣活动。内容不可排得太满,否则影响效果。寒暑假时间较长,除了完成假期作业之外,要安排较多的课外阅读和较多的文体活动.督促孩子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计划可以调整,不可放弃。

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孩子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这既要讲清道理,更需要认真训练。

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脑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有些家长,只要求学习,恨不得能让孩子老坐在书桌前看书、做作业,没有休息与放松的时间。这样,反而容易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毛病。

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家长切切不可嫌孩子嘴贫,冷漠对待。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者阅资料。

孩子考家长,家长考孩子。安排一个时间,全家人坐下来,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孩子和家长互相考一考。内容应事先定好,大家有所准备,谁提出问题,自己必须有准确答案。

鼓励孩子一题多解,启发式教育。老师留的作业,常常不止一种答案,一种解法。孩子在完成作业时,只写一种。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灵活有趣地解决学习问题。zuowen.yjbys.com

以上几种重要的学习习惯,我们家长可有针对性地对孩子教育培养。以后这样的讲座多听听多学习,我们一定会受益很多,成长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如何培养孩子全面发展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为了让我们得到全面发展,教育局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给我们讲了《如何培养孩子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专题节目。

在节目中,于丹老师提到:现在的中国孩子实践能力弱、自主能力弱、亲子沟通弱、休闲娱乐弱,而美国的孩子在接受了十八岁的成人礼后,父母就让他们出去打工,让他们自己通过努力赚取下个学期的学费,英国的父母更是严厉,他们将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放在特殊环境下,锻炼他们的生存能力。外国的政府不仅注重孩子的生存能力,对他们的生活技能也是十分看重,相对之下,中国孩子的能力明显不如其他国家高。就比如现在的我们,在学校,老师只注重品学,很少有手工、娱乐之类的课程,有的同学课外还去学习各种兴趣班,小学生涯几乎都是在书卷中度过,失去了童年的乐趣。而我为了锻炼身体,每周都会有几个晚上和几个同学去学打羽毛球,家长们也和我们打成一片,一举两得。

于丹老师认为:好的老师和好的家长,能够做到的一件终身有益的事情,就是陪伴孩子成长,不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让他们去完成自己的发现,特别是在逆境中完成自我的修复。一个孩子如果能用创造力给别人带来幸福,那他的付出会比得到更快乐!演讲中,于丹老师还提到了她的女儿,着实让我和妈妈受益匪浅:哭,真的是无能的表现。妈妈也认同于丹老师的话:“给孩子生命某种可能性,比给他某种确定的知识更重要。”

看完节目,我深受感触:中国,不可以输在起跑线上,我们要学习其他国家的长处,发扬中国的民族精神,把中国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沉默的孩子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他们是沉默孩子。他们的王国,经常是灰蒙蒙的,失去了生命的色彩。他们的心思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我是一个聋哑人,或许我有时候与丽碧的想法、做法、心理一模一样。但可惜,我是一个无法感受沉默的正常小孩。

这个扮演丽碧的孩子梅西,也是一个沉默的聋哑孩子。不知她自己的家庭是不是与电影中丽碧的家庭一样昏暗?但愿她很幸运。可怜的丽碧在故事中就像被抛弃的孤儿。

故事刚开始,眼前一片灰暗。在一座被云雾环绕着的“家”里面,餐桌上的欢声笑语不属于她,那些欢乐的笑容无法闯进她的心田。丽碧简直比灰姑娘还可怜。灰暗的树、房子、路、河……连我的眼睛也黯淡下来。在这死气沉沉的大雾中,出现了一丝希望——乔安娜老师。

就是这一丝希望,让丽碧感受到久违的、似乎已经遗忘的快乐。在乔安娜老师的耐心教导下,丽碧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终于敞开心扉,“说”出了生平第一个词:橙汁!在那一瞬间,老师的心立刻燃烧起来,开心得心花怒放。从此之后,“橙汁”、“苹果”“梨”……在丽碧的世界里,一朵朵“声音之花”陆续开放。

老师觉得,应该带丽碧去公园,感受了解大自然。于是,她便问苏珊(丽碧的妈妈):“丽碧喜欢公园吗?”苏珊的回答让我瞠目结舌,心冷到了极点。她说:“我以前从没带她去过公园啊!”一幅自然的表情让我的心跃到了谷底。

乔安娜和丽碧在公园玩得放声大笑,她们玩得十分十分开心。在一棵大树旁,丽碧“告诉”乔安娜:“我的耳朵坏了。”乔安娜僵住了。当丽碧快活地跑开时,乔安娜还像雕像似的立在那儿。一颗童心,却感受到了不应该有的痛苦!

而这一切的一切,却被苏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第二天,乔安娜被辞退了。原来,苏姗鸡蛋里挑骨头,说乔安娜故意不教丽碧唇语,从而乔安娜被辞退,丽碧被送入了普通学校。可怜的生命之花还未开放就又陷入了灰暗。

丽碧又回到了那个“木头人”时代。她继续呆呆地畏缩在角落里。在大雾里,丽碧对乔安娜“说”:“我爱你!”乔安娜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正常人需要陪伴,聋哑人更需要。丽碧的母亲、家人这么不顾丽碧,为什么他们还不让乔安娜和她一起成长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孩子梦想观后感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周末,妈妈带着我到电影院看了《孩子.梦想》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关于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电影,主要讲述了开开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他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没有父母的关爱,只有一条流浪狗小胆儿给他的生活带来无尽的快乐和欢笑。

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开聪明能干和懂得感恩的心,深深的触动了我。 那是一天早上,开开正在做早餐,小胆儿“汪汪”地叫了起来,拽着开开的裤脚,把他拉向爷爷的床边。他看到躺在床上呻吟的爷爷和生着火的煤炉子,糟了!爷爷煤气中毒了!开开机智、冷静地拨打120电话,将爷爷送到医院。经过治疗,爷爷恢复了健康。开开向医生们磕头,表达对他们的感谢。这个镜头深深地触动了我,开开,他是一个多么机智又懂得感恩的孩子呀!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我的老师。

我的妈妈每天早早地起床,我为做早餐;忙碌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家,又为我做丰富的晚餐、辅导我的作业、陪着我阅读;我的爸爸每周末往返三个小时的车程带我去上课;我的老师无私地教给我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 这一件件,一桩桩都让我无比感动。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爸爸、妈妈、老师以及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想真诚地对你们说:“谢谢您!” 哈哈哈话:

亲爱的孩子,感恩,是一种情感和生活态度,是心与心的互动,妈妈希望你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生活。妈妈送你一首陪伴了我多年小诗: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关于念书的孩子观后感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我看了一部电影《念书孩子》,走出电影院我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的情节时时刻刻都仿佛展现在我的眼前。影片讲述了一个山村留守儿童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叫路开的小学生,爸爸妈妈去城里打工了,只留下他和爷爷和一条捡来的流浪狗小胆儿相依为命。他们生活的非常贫困,家里没有钱交不起电视费,不能看电视,晚上路开就给爷爷念书,小狗也趴在床下抬起头,好像听得很认真。每当路开上学的时候,小狗都陪伴着他,路开经常把心里的话说给小狗,路开特别想他的爸爸妈妈,当他对小狗说想念爸爸妈妈的时候,我禁不住也泪流满面了,我多么希望他的爸爸妈妈早一点回来陪伴他呀。

寒冷的冬天来了,生病的爷爷只好盖着被子坐在床上抵抗寒冷。一天,在城里的爸爸邮来了200元钱,让他们点燃煤球炉,这样他们就不怕冷了。一天早上,小胆儿大叫起来,咬着路开的裤脚往爷爷的屋子里扯,原来爷爷煤气中毒了,路开拨打了120,经过医院的治疗,爷爷被抢救过来了,但是爷爷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已经不能再照顾他了,开开每天放学回来写完作业后,还要照顾爷爷,他学会了做饭,还会做咸萝卜。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有一天,小胆儿又大叫起来,它趴在爷爷的床边,舔着爷爷的手,可是爷爷再也醒不过来了,爷爷走了。爸爸妈妈回来了,他们要把路开接到城里去上学,却得到了路开的反对,最终,还是要进城了,路开和爸爸妈妈上了汽车,可是却无法带上小胆儿,汽车上不让带动物,车开了,小狗拼命的追着汽车跑,路开在车上哭的撕心裂肺,我也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小胆儿一直追一直追,可始终追不上,电影伴着哭声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经典哲理故事:激发自己的潜能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只有在被外力激发的时候才能爆发出来。但是并非所有人的潜能都有机会被激发,因为很多人的潜能都被限制住了,而限制自己的潜能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不要被条条框框所限制,只有这样你才能比你理想中的高度还要高。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他翻着乐谱,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谷底,消靡殆尽。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教导教授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自己的十指奋战、奋战、奋战……琴音盖住了教室外面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指导教授是个极其有名的音乐大师。授课的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的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成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练习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也没提。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两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绕,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越来越不安、沮丧和气馁。教授走进练习室。

学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三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了学生。“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出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后,学生怔怔地望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分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哲理故事总结:

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总是习惯于表现自己擅长熟悉的东西,这种惯性思维最容易限制住潜能,也就是说是你的习惯阻碍了你人生发展的高度。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拥有无尽的潜能,但是却很少有人懂得如何去打开自己的潜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相信自己激发潜能高一作文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明天大地飞歌,相信未来有我们开拓!说到这里,我要问一问:“你们在生活中最相信谁?朋友?父母?还是老师?”对我来说,这些我都相信,但我最相信的人还是自己。为什么我们该相信自己呢?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各有所长,潜在的特质是别人无法模仿的,在我的价值观:相信自己,能让自己充满力量,获得动力,一直奋勇向上。

树林最深处,往往无人踏足,而那些勇敢的人便敢闯进去,发现以前所未被发现的秘密,为什么勇敢的人就能闯进去呢?他们是人,那些懦弱的人同样也是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有人可能会反驳道:“人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不同啊!”听起来是有一些道理,但那些勇敢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具备这些心理素质和能力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而获得的。有一些人虽然智力不太理想,但在生活中他们不屈不挠,鼓起勇气勇往直前,大胆去尝试自己做不到的事,最终取得了成功。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激发潜能

大多数人在困难面前都存在一种消极心理,总认为自己肯定不会成功,认为自己能力太差,因而不敢大胆去尝试,只有极少数勇敢的人才会鼓励自己去尝试一下,即使失败也会再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战胜了困难。他们的这种信念,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如果是你们,会做哪种人呢?前者有消极心理,后者勇气可佳,很多人应该想做后者吧!那为什么现实中勇气可佳的人是如此之少呢?相信你们一定是这样的:心里一直鼓励自己勇敢,却每次都在困难面前胆怯了,便停步不前。因为困难不是那么容易克服的,很轻易地让人失去战胜它的信心,所以我们更加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把那股潜藏在心中的勇气爆发出来,吓跑眼前的困难,做一个勇敢的自己;在以后的困难面前,依然相信自己能打败它,再付诸行动,一定会克服困难。

如今的我们面临着学业上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科目和高难度的习题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带给我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这些,我们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态度,认真学好每一科,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千万不要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就垂头丧气,失去信心。要时刻鼓起勇气,弥补自己的不足,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遇到难题,不能急,认真思考,坚信自己会做。因为相信自己,能激发潜能!

在这个激情四射的岁月里,我们怀着梦想启程,希望返回时梦想已经实现,现在开始,相信自己,激发潜能,让我们一起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吧!朋友!记住!你有权力去相信自己,所以,请放心大胆地去吧!

[相信自己激发潜能高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