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疆村里的故事观后感【通用20篇】

浏览

6805

作文

205

村里的故事观后感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近期,顺河路社区组织社区干部职工,三民工作队队员、辖区党员代表和居民代表观看电视情景剧《社区故事》和《村里的故事》。看完这些片子觉得组织观看很及时也很有意义,比如:电视剧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一位饱含热情、充满情感的年轻社区干部何敏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故事,以及社区居民在关键时刻相互帮助的故事,剧里演员们通过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表演风格,幽默亲近的叙述方式,讲述了发生在社区里那些令人捧腹又引人深思的故事,深受居民和社区干部的喜爱。真实地再现了各级干部为构建和谐社区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通过观看,大家都有深有感触,对社区故事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感受,通过交谈提升了我们的服务意识,增强了居民和社区之间的沟通和帮助。

观看完《社区故事》和《村里的故事》这部片子,笑完后更能引发自身工作的思考,尤其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方法,对以后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决心提高了,作为一个社区党员干部,我们以后会更加努力为居民、为基层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16年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故事片《大火种》观后感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在上周刚刚结束的华表奖上,电影《大火种》作为庆祝建党95周年献礼影片被重点推介。陈瑾与电影《大火种》的剧组同胞们一起走上了华表奖的舞台介绍该影片,它紧凑的故事情节和红色正能量的基调定能吸引和感动无数影迷。

《大火种》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讲述了1926年山东广饶地区的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实力派演员陈瑾在片中饰演的姜玉兰,是一个不识字、裹小脚的山东妇女,因其夫是党员,使其接触到了《共产党宣言》这一书,并被丈夫的热血所感染,在经历一系列的屠杀与抗争之后,她坚定了自己的信仰,这番心路历程真实、感人、非常的富有层次。

集金鸡、华表等各大电影节影后殊荣于一身的陈瑾是一位有存在感的演员,她参演的影视作品,不管什么角色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电视剧《渗透》中的女特工于秀凝、《生死血符》中的泼辣村妇胡大脚、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悲剧角色蒋氏等等。最难得的是,她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没有自己的影子,就像变色龙一样,与角色无缝隙融为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父辈们的故事《高考1977》观后感

全文共 1632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听老妈讲过她在刚恢复高考时怎么利用一切时间去看书算题,和同学讨论,疯狂记笔记,一本高等数学的练习题集在她的同学间广为流传。她还记得她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记一个感动你的人。她没有选择和当时大多数人一样的主题:写对于毛主席的深切怀念,而是选择去写她身边的一个朋友,写那个女孩怎么身残志坚,用自己的毅力乐观坚持地生活下去的故事。由于她的“个人”选择,她当年的高考作文分数很低,于是在1977年,她落榜了。虽然在第二年的高考中老妈如愿考上了大学,但是这件事情对她的打击至今还是令她记忆犹新。

老妈在她的同辈人中算是幸运的,14岁停课后进了生产无线电器材的工厂,小小年纪就当了工人,没有经历过插队下乡,文革对于她来说除了饥饿和姥姥常年因为忙工作不能按时回家之外,她并没有受到太多命运的不公。但是1977年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个梦幻般的年月,文革的到来,使她本应该在学校做一个学生安心学习的生活,受到彻底粉碎,她说当时看到满大街贴满的大字报,只觉得是“好日子到头了”。

1977年中央下文件宣布恢复高考,对于她这样被政治运动中断学业的年轻人来说,更多的意味着一种“正常生活的恢复”,这种应该由政府提供并好好维持的社会秩序感和稳定感,在经历了10年无序生活后再次降临,高考本身是人心所向,高考的到来确实是一个标志,标志着当年每一个中国人终于从“革命人”的身份牢笼中走出来,成为一个不再受组织压迫和摆布的相对“自由”的人。

所以在看《高考1977》之前,我对这部影片还是充满期待的。哪怕明知道这是一部以宣传政府历史政绩,塑造政府光辉形象的“主旋律”影片,可是由于这个题材的缘故,作为一部关于我父母一辈人的,在他(她)们人生的最好年华中发生的一件足以改写他(她)们人生命运轨迹的影片,还是有很多看头的吧。可惜,这份期待最终还是被打破了。这不仅仅是一部主旋律电影,还是一部被主旋律创作思维彻底改写的影片,剧作的漏洞,不合时宜的裸戏,虚假的自相矛盾的人物性格设计,凸显了影片创作者在基本创作态度上的问题。这既不是一部具有史料价值的影片,也不是一部有着感人情感记忆的影片,我想编剧或许对于1977年的高考的了解仅仅建立在一种主旋律角度的想象上,影片没有一个镜头来表现考生在高考考场考试的场景,没有一张高考试卷的完整展现,没有任何细节交代那些在场站青年如何备考,如何在一起复习探讨,而是把主要情节矛盾放在“能否获得考试资格”、“能否及时赶上考试时间”、“能否顺利被学校录取”,并不是说这些问题在1977年不重要,而是影片对于这些问题的展现,其背后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让片中青年高喊“有党中央替我们撑腰!”、“这是一个老人的伟大决定”之类的高调宣传和塑造政府正面形象的口号式表白话语。除了让观众看着就肉麻之外,就是大大破坏对影片的情感真实度的认同。

不是说这个题材不应该拍得宏大、伟岸、主旋律,只能说《高考1977》对于这个历史事件的呈现仍然是建立在一个有明确意识形态垄断的创作立场上的,在这个立场之上,所有的情感都可以化作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这样的情感不是建立在个人独立丰富的情感体验上的,所以无关乎什么情感的真实,无关乎什么历史的真实。我们从教科书上看到太多被这样改写的历史经验,它们深深地破坏了以后的人们对于历史进行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也深深破坏了每个经历过历史的人们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认识的可能,以及对自己在历史中的行为反思的可能。

《高考1977》从这个角度其实是对一个具有巨大反思价值的重大历史题材的浪费,它的拍摄不如不拍摄,它所呈现的历史观本身就是对1977年那个历史事件的讽刺。高考的恢复给几代人带来“自由生活”并学会“独立思考”的可能,这种对于“自由意志”的饥渴和向往,才是那个时代留给人们最有价值最值得反思的东西。《高考1977》却用这样一个太过虚构的故事粗鲁地代表了当年全体参加高考的知识青年对于高考的理解。这是对历史真相的不负责任扭曲,也是对一代人情感记忆的扭曲。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新疆爱在旅途观后感

全文共 1256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部发人深思的影片,观看完感触颇深。

电影的开篇便是一幕让人震撼而又愤怒中夹着些许忧伤的场景。在一个废弃的楼层中,一个凶神恶煞的壮汉扯着狮子般的怒吼,叫孩子们起床,用他那力大无穷的手臂使劲的摇着孩子们睡着的床铺,这些孩子都是被人从其他地方拐过来的,被拐时年纪都还很小。孩子们匆匆忙忙的站好队形,壮汉在教他们如何应付警察,如何成功偷到别人的财物,并分配他们每个人的任务数额。

一个小男孩在偷钱包时被发现,失主在追逐的过程中不幸撞伤。小男孩害怕不已,想要去帮助那位女士却无奈没法逃脱壮汉对他的控制。这个小男孩就是本片的主人公——木拉提,一个善良稚嫩的孩子,却被拐卖他乡。在全国打拐行动中,警察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将坏人绳之以法。被拐卖的孩子们也与亲人重聚。虽然上天给木拉提关上了与亲人欢聚一堂的大门,却给他打开了一扇社会援助之窗。寻亲的过程很是艰辛,在为木拉提寻找父母的旅途中,警察们不知道奔波了多少路程,经过了多少错遇,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当木拉提终于找到自己的父母的时候,眼前一座坟墓却让他与父母阴阳两相隔,这个只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了两年的孩子还没来得及记住父母的脸孔,便再也无法与亲人相见了。善良的亚力坤警官,给了他父爱。木拉提没有被痛失亲人所击倒,他坚强的接受了现实。在大家的关爱下渐渐成长起来,并开始学会关心爱护他人,这是令人欣喜的。

看着影片中那些被拐卖的儿童,年龄和我们相仿,正是上学的年龄,也正是享受父母疼爱的时候,却被迫身处异乡,做着不愿做的事情。从他们那澄澈如湖水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无奈;从他们纯洁的心灵中我看出了迫不得已。“贼”一个很不美好的字眼,像一个沉重的十字架一样被他们背负。我的心猛地一颤,为他们感到悲伤,感到不公,也痛恨那些掳走孩子们的人贩子。

一位母亲满心以为自己的孩子找到了,后来却发现是认错了,撕心裂肺般的哭声震颤着我的心灵;一位母亲因为没有找到自己的孩子而精神恍惚,失常的举动让人无不为之动容。这些事情的发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那些丢失了孩子们的父母们那颗焦灼的爱子之心,能体会到他们寻找孩子的那份焦渴的心情。这让人太痛心了!在场看影片的同学们都在抽泣,哭声布满整个教室,泪水止不住的淌下脸颊。

观看完影片,我久久无法缓和激动的心情。比起木拉提来,我们应该感到幸运,我们从小就在父母身边,备受父母呵护,一切都有父母为我们操心,我们的生活可谓一帆风顺。但我们常常会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我们的父母也同样需要关爱,需要我们的理解。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他人的需要,变得自私,很是惭愧。社会中的风雨坎坷总是会有,总有人被淋湿,受到伤害。我们要学会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或许这些人我们素未谋面,不曾相识,但在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下,他们一定会好起来的。就像木拉提一样,在大家的帮助下重新振作起来,慢慢成长起来。

《爱在旅途》这部电影使我受益颇深,在我以后的人生路途上,它像一盏指路明灯,教会我怎样去关爱他人,去感恩身边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去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社会为国家做一些利所能及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孟佩杰的故事观后感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九月一日,我们开学的日子,在学校的布置下,我看了《开学第一课》。包括今年的,我已经看了三年这个节目了。而今年看后感触却不同,往年来我都是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去看这么一场节目。今年我升了初中,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不再是个可以打打闹闹的孩子了。

每年的节目总有那么几个感人的小故事。今年的也不例外,但是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那个名叫孟佩杰的女孩,他家境平寒,母亲身患重病在床,两人就靠养母每个月几百元的病退工资生活,日子捉襟见肘。为了让妈妈吃好一点,有人请她吃肯德基,她推说想回家慢慢吃,带回家后又骗妈妈说,是因为自己吃撑了才带回来给妈妈吃的。日子虽然过得艰苦,但她却依然孝顺,并且认真学习。他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正是我们现在的学生的身上所缺少的。最美女孩的事感动了全场观众,也感动了电视机前的我。这个朴素的母亲有着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将来能找到疼她的人照顾她。而这个孝顺的女儿最孝顺的愿望就是,妈妈快乐,她也快乐。这就是幸福的一家人。

今年节目的主题是“幸福”,那么下来就谈一下这个主题。幸福是什么?英国爱尔兰著名《圣经》注释学家巴克莱博士曾指出: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幸福很简单,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就像我们,我们有着良好的条件,优异的环境,但总是不知足,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可是一些大山沟里的孩子,缺少学习的硬件设备,搭着简陋的房子,用着破烂的桌子,但是她们却很开心,因为学到了知识,长了见识就可以走出这大山沟。过上幸福的日子。当然人类不愿满足是天性,这种天性令他们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幸福。对于食不果腹的乞丐来说,能吃饱饭就是幸福;而对于失去人身自由的人来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便是幸福……用自己的钥匙去开启属于自己的幸福大门,这样才能体会到幸福的真正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雷锋的故事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085 字

+ 加入清单

雷锋经常出去做报告。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一天,雷锋坐上了从抚顺开往沈阳的火车。他看到坐车的人很多,就把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忙不过来,就主动帮着扫地、擦玻璃、倒开水、帮助下车的旅客拿东西,忙个不停。有人劝他,说:“看把你累的,都满头大汗了,快歇歇吧!”可他说:“我不累。”在沈阳换车的时候,一出站口,雷锋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是把车票丢了。只见那个中年妇女浑身上下翻了个遍,车票还是没有找到。雷锋不由得上前问道:“大嫂,你到哪儿去啊?怎么把车票弄丢了?”

那位妇女着急地说:“俺从山东来,到吉林去看孩子他爸,不知什么时候把车票和钱都丢了,这可怎么办啊?”雷锋听了,说:“大嫂!你跟我来吧!”雷锋领着那位妇女来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买了一张到吉林的车票,塞到大嫂手里,说:“快上车吧,车就要开了。”那位大嫂手里拿着车票,感动得热泪盈眶,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笑了笑,心想,大嫂还想还我钱呢,就不在意地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家就住在中国!”又有一次,雷锋从丹东做报告回来,还是在沈阳换车时,在地下道里看到一位老大娘,白发苍苍,拄着拐杖,还背着一个大包袱非常吃力地走着。

雷锋走上前问道:“大娘!您这是上哪儿去啊?”老大娘气喘吁吁地说:“我从关里来,要去抚顺看儿子。”雷锋一听,是和自己同路,就把包袱接过来,扶着老大娘上了车。车上人挺多,雷锋给老大娘找了一个座位。老大娘告诉雷锋,她儿子是煤矿工人,出来好几年了,这是头一次去看儿子。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雷锋看了看信封上的地址,只写着抚顺市xx信箱。老大娘急切地问雷锋:“孩子,你知道这地方吗?”雷锋说:“您放心把,下了车,我一定带您找着您的儿子。”老大娘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车到了抚顺,雷锋背起老大娘的包袱,搀着老大娘,东打听,西打听,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母子一见面,老大娘就对儿子说:“多亏了这位解放军,要不然,还找不到你呢!”母子一再感谢雷锋。雷锋却说:“谢什么啊,这是我应该做的。”雷锋同志在1961年4说23日的日记中写道:“为人民服务是我应尽的义务。”在1961年10月3日的日记中,雷锋又写道:“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雷锋同志在1961年10月20日的日记中还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其实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的“雷锋”,我们要让这种精神发扬光大,让雷锋在次出现在你我身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一部悲情的西部片挽歌故事《金刚狼3》观后感

全文共 2107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次,我们终于可以毫无顾虑地说:一个时代就要结束了;或者说,我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对于像《星球大战》、《星际迷航》这样老牌大片来说,我们都是后来的影迷。虽然我们同样可以对他们抱有深厚的感情,但总是不能像那些伴随着一起成长的老影迷那样,说得堂堂荡荡。

但是对于金刚狼,或者说休·杰克曼饰演的金刚狼,我们可以说:是我们看着他从一匹小狼长成金刚狼,再变成老狼,然后最后死去的。

从2000年的《X战警》开始,直到2016年的《X战警:天启》,以及今年这最后的一部《X战警3:殊死一战》,狼叔在这个角色上已经坚持了17年。17年从不间断的蛋白粉和高强度健身,X教授和万磁王来来回回换了好几拨,其他变种人比如镭射眼、风暴女等都换了好几代,但是金刚狼始终还是金刚狼。

在历史上,我们所熟知的超级英雄,蝙蝠侠有9位,超人10位,蜘蛛侠3位,007也有6位,但金刚狼是唯一的。在此之前,休·杰克曼饰演的是金刚狼;在此之后,所有的金刚狼都将会是在饰演休·杰克曼。

和蝙蝠侠、詹姆斯·邦德这些演员们薪火相传的角色所不一样的,像金刚狼这样经典的角色是不可能再重新选角的,至少是在我们这一代观众的心目中是不可能的。类似的角色还有希斯·莱杰的小丑,小罗伯特·唐尼的钢铁侠。他们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金刚狼这个角色对于X战警系列来说就是非常独特的存在。在漫画中,金刚狼只是个160cm的小矮子,受欢迎程度也只是跟牌皇、死侍并驾齐驱而已,但是电影却把这个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非常立体。

在电影中,金刚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超级英雄,而是艺术作品中最经典的反英雄类型。比如在经历了上百年的战争和流浪之后,当X教授和万磁王首次找到他,希望他加入X战警时,大哥说的是:Go Fxxk Yourself。

金刚狼并不想当英雄,与美国队长这样的有荣誉感、有道德感的利他主义所不同的是,金刚狼是绝对的现实主义者。他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战斗中缺乏骑士精神,道德感模糊,为了拯救世界,杀蚁人、杀绯红女巫毫不手软;为了保护自己、生存下去,敢与一切战斗。

这种典型的反英雄主义正是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善恶二元对立论所衍生出来的。英雄、反英雄、恶棍、反恶棍,每个类型都有其典型的角色,而这种介于善恶之间,非黑非白的角色则显得更加立体,更加有人世间爱恨情仇的纠结。

这种世俗的无奈和纠结在第三部中则显得更加明显了。在电影中,超级英雄们不再风光,反而走下神坛,开始循规蹈矩地做一个普通人,甚至还是一个被病痛所折磨的普通人。X教授,这颗世界上最危险的大脑,竟然得了老年痴呆,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金刚狼,世界上生命力最强的变种人,却满身伤口,靠酗酒来麻醉自己。

最让人心痛的反而是电影开始的时候,金刚狼为了保护租来的车子,竟然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去挡子弹,即使他知道自己的自愈能力早已没有原来那么强了。

以往的金刚狼如何会在意一辆车子?试问有哪一个超级英雄不曾炸过一栋大楼、毁过一个基地?炸一架飞机、扔一辆车子从来都是顺手的事情,但此时这辆车却成了金刚狼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根本所在。

更别提金刚狼和X教授一直所期待的那艘逐日号游艇了。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这是人生常态,但又如何能接受这个得不到的人是英雄不可一世的金刚狼呢?不知道金刚狼开着车游荡在灯红酒绿的街头,无知的人类在车厢里酗酒喧闹,他会不会突然想起自己年轻的模样,叼着雪茄,戴着墨镜,一辆哈雷,从南走到北。

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连金刚狼都要忍受别人坐地起价的无奈,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了吧。

至于战斗方面,倒是从来不为之担心。虽然在电影中,老年的金刚狼无数次被路人甲打趴在地上,但是我们都知道,他是金刚狼,即使老了,被打趴下一万次,也会有一万零一次站起来。

对于金刚狼来说,唯一能够打败他的也只有他自己。所以,这也正是电影剧作上最令人满意的地方:为老金刚狼安排的终极对手正是他自己,年轻的金刚狼。

是啊,金刚狼怎么能败给其他人呢?就凭金刚狼这三个字,就凭他一身的钢筋铁骨,他就不能败于他人之手。无论是对电影的主创人员来说,还是对所有的影迷来说,这一点大概是我们所共同拥有的最后的坚持,最后的一丝骄傲。

当然,败给生活,败给时间,我们无话可说。每一个挣扎在这尘世间的人都应该了然于心。就像电影中所展示出来的那一家人,丈夫高大有担当,妻子贤惠温柔,孩子活泼友好,看似幸福的家庭,但还是有其不为人知的不幸。

生活和时间才是永远的对手,是超级英雄们也无力对抗的对手。

最后,还是想说一下译名的问题。本片的英文原名为Logan,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部电影都应该和《金刚狼》系列或者《X战警》系列分开来看。至少在电影类型和主题上,他们并不是相承接的。

所以,国内的译名《金刚狼3:殊死一战》根本就是为了营销、为了眼球而粗制滥造的名字,毕竟我们还是一个《极限特工》能够在票房上大败《爱乐之城》的观影环境中。但出于对这部电影的个人喜爱,还是不太能接受这种带有“殊死”字眼的译名,就好像那些烂大街的“终极”、“总动员”、“历险记”、“特工队”、“奇缘”之类的一样,充满套路感。

请叫我LOGAN

毕竟这明明是一部非常真诚的电影,即使不从十七年这种情怀的角度来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费城的故事观后感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大二的第一节听力课,老师让我们去看一部电影,老实说,我的第一感觉是惊讶。但是,对于这位冷美人的出牌,我相信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够理解得了滴。但是,对于费城故事这部电影呢?我看未必会全部人都能理解得了。

让我来看,整部片子所透露出来的气息是相当的前卫,里面的主题——同性恋、艾滋病,即便是放在今时今日,依然让人觉得很难以去理解。更何况这部影片是在1993年放映。片子是由一场官司贯穿其始终,但是,别忘了它但是叫做费城故事。一场官司就是关系到整个城市。它掀开这个城市的一层布,一个被刻意隐藏了的群体在这场官司中浮出了水面,他们因为性取向的不一样,或因为身患世纪绝症AIDS,所以而要受到这座城市的歧视。并且,影片的一开头,就用略过的手法,让我们看到一群生活在底层的人的状态。但是,他们脸上的欢笑却掩盖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辛酸。所以,这部影片公映时必定引起了一系列轰动。

由于,受于时光的限制,我并没有看完了整部影片,直到离开那时,已经接近尾声了。结局也就应不会超出预想。而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也想起我们中国第一承认患上AIDS的女大学生朱力亚,这件事情,同样引起了国人的关注,显然其影响力是不能与这片相比的,其写实的场景,在法院上的双方的辩论直挑战当下的价值观,挑动着每一位保守者的神经。我承认,我也是像里面的大多数人那样,感到了恐惧。而谁不能恐惧呢?

而未来,我想大多数人会像里面的正派人物乔那样,先是经历一个过程,由抵制再到接,再到帮忙。但是,这需要时光。让我们再来看看乔,或许,他才是代表这座费城的未来,他有完整的家庭,有新生儿。而且,作为黑人的他有一份正当且高收入的律师职业,象征费城正一步一步地迈向自由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钟南山》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防控疫情,教育系统迅速行动起来。尽管学校推迟了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但面对疫情,我们每个教师都要细心 尽心,做好分内事,守好责任田。

这个春节,很多学生都留守家中,校园少了平素的匆忙和喧闹,但这何尝不是一次审视不足补习“功课”的机会。利用网络平台,我校教师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帮助学生上好“责任”这门课;后勤部门推出家常菜教学视频,引导学生为父母捧上爱心餐,补上“亲情”这门课;有的教授隔着屏幕教学生练太极拳做健身操;向假期留校的外教和留学生及时通报疫情防控进展和措施,帮助他们做好疫情防控……战“疫”有温度,一条条通知一份份指南一个个举措,既是关爱,也是责任。

疫情当前,社会各界 各条战线都是积极的参与者 有力的支持者。用关爱去善待他人,以尽责来主动作为,必能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新疆还停留在巍巍天山、荒茫大漠上,停留在一曲羌笛、几声胡笳的凄美音色里,而如今的的新疆早已不是故人眼中的模样。高楼林立的城市,日新月异的农村,四通八达的公路,让所有来过新疆的人惊叹,然而更使他们赞叹的是这里奇特壮美的景色和独具一格的异域风情。

我爱我的祖国也爱我美丽的新疆。“我们新疆好地方呀!天山南北好牧场。。。。。。”这悠扬的歌声飘过草原,穿过了沙漠戈壁。天山南北到处瓜果飘香;草原上牛羊肥壮,马儿奔跑;宽阔的田野上,金灿灿的麦浪翻滚着。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新疆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瓜果品种繁多,一年四季干鲜瓜果不绝于市,如:石榴、葡萄、无花果、核桃、甜瓜等。

我们新疆还有“歌舞之称”,不管在节日喜庆的广场、街心,还是在田间、牧所,或是在普通人家的葡萄架下,只要琴声一响,手鼓一敲,在场的男女老少都会不约而同地翩翩起舞,那响快的节奏,轻盈的旋律,常常会让你心荡神驰,情不自禁的投入他们的行列中。学着他们边唱边跳,饱赏这歌舞之乡的乐趣。

我爱我的祖国,也爱美丽的新疆更爱养育我的这片热土——乌鲁木齐地区。

作为全国第一洼地,多年来,在丝绸之路边上的家乡在迅速发展,已成了新疆重点旅游胜地,每年引来许多国内外的游客。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今天的我区正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看到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看到家乡一天一天美丽,我暗自下定决心,从现在起更加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做贡献,让世界所有人都惊叹。让我们的祖国展翅飞翔,祖国母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美好!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新疆,我更爱我的祖国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收看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风景如画、美食数不胜数的地方,那就是美丽的新疆

首先,我要介绍一下新疆的风景。我去新疆的时候是冬天,气温最低达到零下四十多度,山川河流,仿佛成了一个凝固的童话世界,但又充满了无法抗拒的魅力。就说魔鬼城吧,由风沙堆积而成的大土堆,被大雪覆盖着,风吹过,时不时地发出一阵阵嚎叫声,这估计就是魔鬼城的得名的由来吧。再说说喀纳斯的冬天,整条喀纳斯湖面结着一米多厚的冰,汽车都能在上面行驶。湖面两边的山脉银装素裹,大地像是披上了洁白的纱巾。喀纳斯有一个地方叫神仙湾,踏着厚厚的积雪,穿过一个小树林,忽然,眼前的景色让我觉得自己仿佛来到了仙境。只见天寒地冻间,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蜿蜒在这山川之间,水面上烟雾飘渺,小溪两边的树木全变成了白色,挂满了晶莹的冰柱,阳光照射下发出钻石般的光芒。蓝天下,这山、这水、这神奇的景象,绘成了一幅仙境般的画,美得让人窒息。冬天的禾木,简直就是童话世界。白色的山谷中,禾木村一幢幢小木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只阿拉斯加犬一路跟着我坐的马拉雪橇飞奔,我感觉自己就是冰雪世界中的艾莎公主。

接下来我要介绍一下新疆的美食,那可真是数不胜数啊。有让人吃十串都不过瘾的羊肉串;有滋滋冒油的手抓饭;有香喷喷的馕;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盘子快比桌子大的大盘鸡。新疆的美食还有许许多多,如果你想去尝尝,那就赶紧去吧。

你是不是被我的介绍诱惑到了?那就等放寒假的时候亲眼去看看童话般的新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真实的故事《风雨哈佛路》观后感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简短,故事脉络清晰,经典的永远是老话题。因为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所以不忍吐槽电影本身,只谈谈我有点小矫情的感动吧。每个人都活在一层透明的膜下面,我们看得见外面的世界,却接触不到。中国从来就有阶级这种东西,有时候是显性的,可以达到“上品无寒门”的地步,寒门人上升的空间局限在那一隅小地;有时候是隐性的,自由平等的局势下依旧有先富和后富,这是一个以物质和金钱划分阶级的时代。

一个阶层的人总是仰望上一个阶层,就像城乡结合部总是以城市风格为潮流,而乡村总是模仿县城一样,这也是一层隐形的膜。这个膜真的打不破揭不开吗?现在看来当然不是。

平民子弟入大学再正常不过,贫苦出身后来站在人生巅峰的比比皆是。所以我能够相信伊丽莎白·玛丽的故事,也愿意相信。尽管这个故事是以美国为背景,处处充满美国元素,吸毒酗酒收容所,逃学乞讨去偷盗,轻易来去的学府教育,惊人的高额奖学金。剥去这些外衣,故事的灵魂是世界性的:愿不愿意给自己一个梦想去摆脱生来注定的贫困!我们不一定有伊丽莎白的天才,可以两年读完四年的书,能够以第一名成绩赢得纽约时报奖学金。但是是否至少能够做到,不因为目前的环境否定自己的前途和潜力呢?我们整天谈论梦想,可是我们真的敢想并且去朝着这个方向做吗?难道不是做了一会白日梦,想到成绩,想到家庭,感慨一下社会的压力,调侃调侃政府政治,继续浑浑噩噩下去吗!我觉得相对于以前,这是一个公平的互联网时代,尽管竞争与吞并更为严重,但终究有了成功的可能。

有才华肯努力的会有一条路去走,尽管不如那些出身好的走的容易,但又怎么样呢?我们干嘛要比最后的高度,行进的距离难道不是更有意义和价值吗?不管我们最后想做什么,首先要敢想,不妨试一试嘛,万一成功了呢?!感觉有点像心灵鸡汤,还是结尾吧,我喜欢这个故事,也喜欢这个女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产房故事《生门》观后感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顶尖团队历时三年聚焦产房故事

生门》由国内著名纪录片导演陈为军执导。陈为军导演历来关注社会问题,最新作品《生门》则是聚焦了每一个家庭都会面临的生育问题。新生命的降临是每一个家庭的大事,《生门》制作团队,历时三年,跟踪拍摄了多个家庭迎接新生命的故事,最终取材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完成本片。

此前,网络媒体曾出现轰动一时的母亲生产全过程的纪录短片,获得了巨大的关注。而纪录片《生门》不仅展现了产妇在生产过程中遭遇的危险和痛苦,更是将生育与更多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当生育与医疗条件、家庭经济,以及诸多传统观念、伦理道德相碰撞的时候,生育带来的或许不尽是喜悦。影片更是从生育这一个侧面,窥探了五味杂陈的生命体验。

点映活动中,观众手持“先观影后买票”的特质电影票入场观影。所有观众全程表情凝重,不少观众湿了眼眶。在采访中有观众表示:“真实记录血淋淋的事实,是每个人身边都会发生的故事,这样的影片上映太难得”、“很多人并不懂母亲都走过“鬼门关”,这个片子应该多推广,会震撼并且教育每一个人”。影片放映结束后,在场观众纷纷买下影票,表示认可。

该片在各大网站媒体上也以零差评记录急剧升温。12月6日,院线“三剑客”高军、吴鹤沪及赵军联合发出“为中国电影找《生门》”的倡议博文,呼吁更多的观众可以来到影院,体验一场《生门》。

优秀纪录片或成大银幕“宠儿”

纪录片在中国的院线电影中一直处于严重缺席的状态。但是近两年,随着观众观影需求的丰富和变化,一些优秀的纪录片电影纷纷登上大银幕。然而,纪录片与其他故事影片的区别也在于,除去娱乐性之外,纪录片承载着更多的现实意义。《生门》作为首部登上院线的反应国人生育问题的纪录片,在奉献了独特的视角和思考之余,也提供给观众不同以往的观影体验和震撼感受。在林林总总的院线电影中,有望以鲜明的姿态,冲开一条纪录片的“生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回忆去过的地方,那是非常多的。有海南、湖南、贵州、宁夏……可是,我还是觉得新疆最美,,最适合旅游。新疆有很多好地方,请让我慢慢讲。

先讲魔鬼城吧。真的很可怕吗?里面有魔鬼吗?哎呀,我也不知道呀!先别急着问我,也许讲到后面,你就明白了。这个魔鬼城啊,里面的石头多得数不清,奇形怪状,有的像雄伟的城堡,有的像威猛的狮子。石头的颜色也是五颜六色的,在夕阳的映照下,绚丽多彩,无比美丽。那天,我走在魔鬼城的小道上,正因为石头太多了,我才刚刚走了一会儿,鞋里就进了一大堆石头。哎,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会进石子儿,我看我的鞋明明穿得好好的呀!进去的石子儿还差点儿把我的脚刮伤了呢!我就说嘛,知道这为什么叫魔鬼城了吧!不过,那石头倒是很漂亮,拣都拣不完呢!置身魔鬼城,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喀纳斯湖也不错。喀纳斯湖面如镜面,清澈可鉴,美得无法形容。湖里有很多鱼,鱼儿们形态各异,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红鱼、白鱼、黑鱼和我最喜欢的金鲤鱼,因为金鲤鱼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简直跟皇帝的金银财宝没什么两样!有的鱼很奇怪,是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猜,大概是两条不同颜色鱼生的孩子吧?

新疆还有满山遍野的牛羊、新鲜的水果和其他美丽的风景……新疆真是一个美丽而又富饶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新疆电影《爱无疆》观后感

全文共 2081 字

+ 加入清单

苏萌和阿古都拉被困在沙漠中,面对饥渴、凶狼及恶劣的环境,他们不屈不挠,勇敢地向前走。没想到的是噩运再次降临在他们身上,阿古都拉受了重伤,不能站起来了。但苏萌没有抛弃他,她找来木棍搭成“床”,拖着阿古都拉前进着。

正是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使得二人最终获救,离开了沙漠。试想:假若他们不能够坚持下来,他们放弃了前进的步伐,那么结果还会是这样吗?我想,也许他们会被狼给吃掉了吧!看,这就是永不放弃的神奇力量。

观《爱无疆》有感_篇一

爱这个主题似乎永远都不会褪色,纵然在这个世界上有丑恶的一面,但人性本善,宝藏终有挖尽的一天,能源终有枯竭的一天,花朵总有凋零的一天,可是,爱——永远温暖着我们的心。

爱,莫若萌萌的父母、男友对她捐赠器官的极力阻止,因为她的男朋友爱她,她的父母爱她,他们舍不得自己心爱的人受一点点伤。就像我们的家长也会反对我们与歹徒博斗一般,他们担心我们的安危,纵然这是正义之举。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况是这种至亲至爱的情分,若不是因为萌萌的父亲不符合捐赠器官的条件,他又怎会眼睁睁看着女儿这样做?

爱,莫若阿布都拉对萌萌姐姐的“萍水相逢,拔刀相助”!因为他善良,他不忍心弃这位外来的姐姐于不顾,他从狼群中救出萌萌,为她上树找水源解渴,却不想刺伤了肾,生命垂危。也许有人会叹道:何至于为一个不相干的人这样?因为他热心,他善良,他的理智告诉他这是正确的选择,他不能丢下这个姑娘一个人在沙漠之中。

爱,莫若男孩父母得知儿子病危时的泣不成声,普天之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纵然有的父母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了弃婴,他们总有自己的苦衷,哪个父母不愿孩子过得好?每每想到儿子病危,他们一度昏厥。殷切的爱子之心在那片苍凉的荒漠上燃起星星希望之火。

爱,莫若阿布都拉一家人对萌萌与男友的两度撮合,因为男友爱萌萌,所以他俩闹僵了,他不忍心自己的女朋友这样做,因为萌萌爱他,万千思念写于脸上,阿布都拉一家人看在眼里,所以明了她这份深情,因为阿布都拉一家人关心他们,明白他们爱之深,念之切,却不想分离,所以劝诫这对恋人重归于好。

爱,也许不用单独分离出来,当作一个Topic来阐述,诚然,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潜质。爱是这个世界的主题,是生活的主色,广阔的人生中爱如空气,填充了我们的每个角落,从此,我们的人生不再无味。

观《爱无疆》有感_篇二

你曾有过在沙漠中遇险的经历吗?你曾遇到过看到希望触手可及却抓不住它的绝望境况吗?你曾有过徘徊在关系自己生命安全的选择之中吗?《爱无疆》让我目睹了这一幕,同时让我看到了只要有爱在,一切都会有转机,一切困难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变得更美好。

在荒凉的沙漠上,阿布都拉和他的爸爸正冒着烈日徒步前行。他们会为死去的山羊哀悼,好心地替它挖坑,让死去的山羊有个好的栖息地。他们会去救助受伤的贩子,尽管是素不相识的人。从普普遍遍的新疆人身上,我看到了他们一颗淳朴与善良的心,爱心燃起的生命之火,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和谐图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好一幅美好的傍晚沙漠景观图,可美好的背后指不定就充满了恐怖!有谁知道真正的沙漠上放纵的沙尘暴有多可怕。苏萌先是在沙尘暴的“侵袭”下晕头转向,又不幸遇到了恶狼。千钧一发之际,阿布都拉毫不犹豫地脱掉自己的外套点着,驱逐了那只恶狼。是的,毫无预料的自然灾害随时随刻都可能发生,但自然灾害无情,人间大爱却永存,只要有爱,困境终会被爱的光芒逐赶得无影无踪。我不由得想到了汶川大地震,地震无情地吞噬一切,但活着的人都自觉地手拉手、肩并肩,用真挚的爱筑起了一座防护墙,众志成城,协手重建灾区,共同渡过危机。阿布都拉还是一个孩子,有着天真无邪的心,他的行为却折射出了人性的善良,一种无畏的大爱。

又开始浩浩沙漠上的艰难前行,阿布都拉为苏萌去掏鸟蛋解渴,不幸受了重伤,苏萌不得不忍着口渴,背起虚脱的阿布都拉往前走,实在背不动,她就用树枝做成板架把阿布都拉往前拖。往前走就会有获救的希望,尽管饥渴难忍,苏萌仍把阿布都拉带在身边,去寻找生的希望……看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是内心的大爱,让两个不同民族的人在困境中互帮互助,各自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向着希望走去。

阿布都拉唯一的肾已坏掉,这意味着一个活泼善良的生命即将逝去。苏萌毅然选择捐肾,是的,是爱,给予了她不怕死的勇气;有一颗知恩图报的感恩之心,让人性之光闪到了极点。看到手术台上瘦弱的苏萌,我的心开始流泪:两个不同民族之间已达到血肉相连、亲如一家的境地了,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已成为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了,是大爱,让彼此变得无私无畏;是大爱,让生命的价值得到升华;是大爱,让人性的大善之光闪耀着最亮丽的光芒。

这部电影生动地展现了来自两个民族的人在困境中相互帮助的故事,情节不算曲折,但真实感人。其余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苏萌、阿布都拉这样的人,尽管来自不同民族,却情同手足。是的,只要我们手挽手、心连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建设一个安定团结的家园,就一定能在纷纭的国际纠纷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家一定能繁荣昌盛。让大爱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一齐向“中国梦”的路上奔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地球的故事学生观后感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从书店阿姨那里听说,必读书目里面有一本地理书,我不禁叫苦连天。因为我读过地理书,不但枯燥,而且乏味的令人难以读下去,一打开书就有些后悔为什么要读。

我慢腾腾的打开了《地球故事》,可是还没有等到我像往常一样读地理的时候做准备工作,我就早被这本书诙谐、幽默的文字给吸引住了。这还哪里是我印象中那种罗列一大堆的数据、文字个个都看不明白的地理书呀?这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趣味性,比如:两级就是你用一根筷子穿透一个球的两端。“比喻的很生动。再看看我往常地理书中的吧:宇宙爆炸时生成的元素为:77%氢、23%氦、0.0000001%锂……”两本地理书比较,简直相差甚远。

地球,是一个大家园。这个家园里面,人倒是一个热点话题,在美国作家房龙先生的这本书中,包含了全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化、历史,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地球——这个往常我并不了解的大千世界好像与我亲近了许多,各国侨胞的文化历史我也已经历历在目。

在这本书中,地理变成了一个个童话,一个个充满趣味的真实童话,被房龙先生信手拈来,讲给我们听。

在《地球的故事》这本书的最后,房龙先生根据目前的状况,呼吁人们开始行动。保护好自然环境,尽力平息已经要燃起的战火,保护好宝贵的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

地球——这个大千世界中的每一个生命都应该相亲相爱,将别人的忧伤和幸福当做自己的忧伤和幸福去感受,去体会。

用我们自己的话来结尾吧,也就是说:“一个地方的繁荣与富强,需要那个地方的宗教、经济、商业、农业……等等人民为全人类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绝大部分人看过此片都会做同样一件事:留下眼泪。

故事情节很简单,简单的能让在看到一半的时候就能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秋田犬小八在运输途中丢失,被教授帕克带回家收养,在此期间人和狗建立起了亲密的情谊。在小八长大后,它每天都会定时送帕克到小镇上的车站并且在帕克返回之前在车站门前守候。当帕克去世后,小八却依然坚守,默默等待着主人帕克,而这一等就是十年。

十年,我想一条狗的寿命估计也就差不多这么长时间吧,它几乎把一生都“浪费”在了等待上,这等待在正常人看来几乎是脑残式的。没有人能把它带走,无论是女主人公还是帕克的女儿,小八就认定了帕克这个主人,真的好像命中注定一样。试想,如果小八没有在运输途中丢失,它是否能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人与狗的情谊?

之前很好奇为什么都没有人阻止小八的举动,甚至连教授的女儿都主动把小八放走,我想在这一点上他们体现了对小八的尊重,也许更多的是对小八对主人的那种忠的尊重,这种忠实在太让人震撼,也正是这种忠让小八坚持了十年,无论刮风下雨。也许用信念一词放在这里更好,对主人会回来的信念,最终在小八临死之前,它感受到了有主人相伴的那种快乐,在快乐中老去。

除了故事情节外,电影的表现手法也烘托出了感人的气氛,气候的变化,背景音乐以及各种各样的细节描写都更好地表现了主题。影片前半部分感受到的是人与狗的浓浓真情,很轻松,很美好也很温馨,在帕克死后基调改变,伤感,失落,悲凉。在短短一个半小时内能把这种如此大的变化表现的淋漓尽致,不得不说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当然,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如果以后有幸去日本,可以去下东京的涩谷车站看看,那里竖立着一只狗,长年等候着主人的归来,直到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的处女地新疆观后感最新

全文共 1875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我的处女地新疆观后感

青春励志片《我的处女地》被誉为“电影版《激情燃烧的岁月》”,风格怀旧、轻松幽默,可谓一部 “合家欢”青春片。新疆本地笑星李金川、包晓东等在该片中负责搞笑耍宝,给该片频添笑点。

《我的处女地》讲述了建国初期新疆军垦女兵一段真实的青春奋斗故事。片中,除了吕晶、许可、龚娜、热娜艾则孜、朱枊青青等“五朵金花”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表演之外,演技派明星孙强、张永庆等一众男演员,也给这部军旅题材的青春片增添了必不可少的阳刚之气。尤其是新疆笑星的集体加盟成为该片一大亮点。例如以小品剧《新疆羊肉串》而在乌鲁木齐家喻户晓的笑星李金川,在《我的处女地》中主演贫嘴、顽皮的麻辣班长刘闯;另一位笑星包晓东,饰演连队技术员“眼镜”,也是一名不太安分的“兵油子”。自从连队来了女兵班,两位帅兵哥早起晚归地对她们品头论足。一见到美女出现眼睛都直了,忘了手上正忙乎的事儿,以至于乌龙百出……

青春的主题当然少不了爱情。在《我的处女地》中,正值青春年华的几位女主角也陷入了爱河,谈起了小恋爱,而且是属于那一代人特有的爱情:纯情、简单、热烈、忠贞。在当时物质极度贫乏、精神却充实无比的年代,一个眼神、几句赞美、一把野果……都足以表达男女之间神圣的情感,充满了浓浓的革命乐观主义。与时下流行的“残酷青春片”截然不同,充满了正能量和阳光气质。据悉,该片在全国各地做业内看片会和主题观影会,不少观众中老年观众都看哭了,勾起了那一代人深深的青春回忆。

【篇二】我的处女地新疆观后感

身为合家欢青春片《我的处女地》选材于新疆阿拉尔市历史上的一段真人真事,追忆军垦部队驻扎边疆的创业恋情,其拥有爱情与轻喜剧等商业元素,故事均采用老奶奶追忆视角,完全是针对内地市场量身定制。由于《重返20岁》《致青春》《匆匆那年》《既然青春留不住》等青春电影在质量和受众上做到了很好的典范,《我的处女地》延续了青春、爱情、喜剧商业路线,这样作品群众基础极强,故事上纵然有诸多瑕疵,但满足了大众娱乐的需求,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被誉为“电影版《激情燃烧的岁月》”的该片,以新疆阿拉尔市当地“塔河五姑娘”传奇故事为原型,众多有志青年凭着对理想的执著和对事业的忠诚,克服西北大漠生活的艰难困苦,修建了新疆历史上第一条大型人工灌溉水渠的传奇,具备了更深层的现实意义。这部片犹如边疆版《重返20岁》,虽然年代不同,但青春爱情却是一样的浪漫,吕晶、龚娜、许可、热娜.艾则孜、朱枊青青组成“塔河五姑娘”,用荣誉和汗水、爱情和信念,谱写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题材独特、充满怀旧风格,吕晶扮演女兵班长王凤芝,因为曾有丧夫苦痛的那道坎,难以接受英雄连指导员的深情,她始终在情绪饱满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甚至要同男生争第一,但她质朴眼神中忧郁伤痛,全片一大亮点。在著名舞台剧《如梦之梦》中饰演许晴老公的孙强,此次在《我的处女地》担纲主演青年才俊的指导员,不禁经常与女兵们沟通、交流,还吹着口琴,追着女兵班长,哪怕对方是寡妇都无怨无悔,同样凭借棱角分明的外形和演技,给该片增添不少砝码。

开场十分钟,贫嘴淘气的男兵班长刘闯与女兵班二姐的一场对手戏,都引得影院里笑声不断。正值青春年华的几位女主角陷入了爱河,换做现代社会早一起开房、上床、胡搞,但是《我的处女地》还是很符合那个年代特质,即便是“亲吻、调情、幽会”等镜头都点到为止,但是那个年代算是“很激情”,七十多岁高龄的老知青、老兵团,都对本片感同身受、颇有同鸣,甚至久久不愿离开影院,相信也有此缘由。

当然,作为一部影片,要投入到市场,就一定在坚持艺术精神的同时,具备更多的卖座要素,《我的处女地》无疑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也做了诸多的努力。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大气雄浑的气势,又注重儿女情长、柔情一面,当“五朵金花”缺乏物料,只能拿着裹胸布去干活,她们解开裹胸布那种舞蹈化的镜头,周军拍得很有艺术美感。延长宽阔的大漠美景,随风飘曳的棕黄树叶,突如其来的沙尘风暴,镜头将新疆的美丽与神秘,独具神韵的特点拍得很有感觉。

连队有明文规定,不准谈恋爱,加上女主角有丧夫心结,只能将情感窝在心理,直到错过了真挚情感,才追悔莫及。《我的处女地》穿越时空回到上世纪50年代的西部大漠,重返了奶奶那个20岁的青春懵懂恋情,强烈呼吁青春、阳光、正能量,深深感受到那时青年人对建设祖国的大爱,导演周军当然需要在瑕疵细节上有所提升,希望他下一部作品有所进步。虽然故事发生的年代比较久远,但导演的拍摄手法时尚,台词情节诙谐幽默、笑料百出、爱情浪漫,属于可以陪父母长辈、爷爷奶奶一起来看的“合家欢青春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全文共 931 字

+ 加入清单

新疆确实很美,美丽的姑娘,美丽的花儿,美丽的丝巾……但是,新疆并不是任何东西都美的,例如沙漠。

库尔勒真是一个美丽的绿城,。这是我们来到库尔勒的第一印象。库尔勒确实算是一个绿城。茂密的绿树整齐地站在街道的两边,给炎热的天气,增添了不少的清凉。来到这么一个美丽的城市,谁会想到有一大片沙漠正虎视眈眈地卧在她脚边呢?可事实正是如此。

那天,我们驱车来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

风,卷着扑天盖地的黄沙。沙漠上的沙丘此起彼伏。向前微微迈上一步,脚就会隐隐往下陷,细腻的黄沙缓缓从脚边流过。

一个百岁老人正躺在一个躺椅上。他已经很老了。满头的银发,满脸的白须。我看了他一眼,心想,这就是导游说的,罗布泊剩下的最后一个人了吧。

罗布泊曾经是个非常繁荣的民族。他们傍水而居。每天,早。中。晚餐都是鱼,可人们一直生活得很好。但是,沙漠却正在一点一点地侵蚀着他们的家园。村庄每隔几年都要往里退一点,因为他们的水没了。没有了水,要只吃鱼的罗布泊人怎么活下去呢?一点,再一点,他们不停地在往里迁移着。于是,悲剧发生了。人们的水,永远地消失掉了。只剩下一个个小小的,满是盐碱的水塘。

罗布泊灭亡了。人们走的走,散的散,最后,就只剩下一个人!世界上从此,再也见不到罗布泊这个村庄了。

是什么导致这场灾难的呢?就是因为人们胡乱破坏环境的缘故。没有了树木的保护,沙漠就肆无忌惮地开始疯狂的破坏。淹没土地,淹没房屋,淹没所有它能淹没的地方。

库尔勒之所以能种那么多树,是因为有一条小小的孔雀河从城市中央流过。可是,虽然有一条小河流过,要种那么多树还是很困难的。

“你们知道库尔勒人是怎么给树浇水的吗?”导游问我们。有说用水管喷的,有说用水桶泼的,可是都不对。

“是用滴灌!”一个叔叔大声说道。

“完全正确!”导游笑着竖起大拇指。

大家都沉默了。

这所谓的滴灌,指的就是把水管戳几个洞,让水慢慢地渗到土地里。只有这样,才能把最少的水,用到最多的地方去。可想而知,要想在这里种树,是多么的困难。

这次新疆之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时常在想,塔克拉玛干沙漠离库尔勒那么近,万一有一天,它把库尔勒这么美丽的城市也给吞噬掉怎么办呢?

我由衷地希望,我们能够尽自己所能,努力去保护环境。不要任意砍伐树木。不要让库尔勒也消失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新疆电影真爱观后感

全文共 1427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我们哈图布呼镇开展民族团结流动电影放映周活动,本人有幸在镇文化广场观看了《真爱》这部影片,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在新疆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民族团结之花遍地开放,民族团结之爱永存人间。

《真爱》是以全国道德模范、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阿尼帕·阿力马洪的真实事迹改编创作而成,这部影片用充满质感的画面、跌宕起伏的情节讲述了一位维吾尔族妇女阿尼帕超越血缘、民族养育了19个孩子人间大爱,反映新疆各民族患难与共、携手并进,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动人故事。

“虽不是亲生骨肉,却胜过骨肉亲情,她展开羽翼,用最淳朴而又无私的母爱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清贫苦累,她甘心情愿一肩担当。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这是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晚会上对阿尼帕妈妈的颁奖词,也是对阿尼帕妈妈的一生最好的注解。

故事从1974年阿尼帕收养汉族女孩小彩霞讲起,年幼的王彩霞因找失散的哥哥王云辉而迷了路。看到衣衫褴褛,满头脓疮的小彩霞孤独无助蜷缩在石墙边,善良的阿尼帕妈妈把他领回了家。为了治疗小彩霞头上的脓疮,阿尼帕妈妈拿出家里所有的钱给她治病,让这个原本就贫困潦倒的大家庭背上了更加沉重的负担。阿尼帕妈妈多方求医,在裁缝的帮助下找到了药方,小彩霞终于长出了头发……,影片的开头展现了阿尼帕的善良与博爱,同时也打开了观众的泪点……

随后,阿尼帕又陆续收养了几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前后共收养了19个孩子,四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个艰辛却充满了关爱和希望的屋檐下……在阿尼帕的眼里,她的孩子们没有民族之分,她宁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一个孩子挨饿受冻,甚至更“偏袒”那些收养的孩子,买来的唯一一双新球鞋给了彩霞的哥哥王云辉。王云辉得奖时她欣喜的笑容、入狱时她痛心的表情、古尔邦节给所有孩子盛满玉米抓饭,自己和丈夫挨饿时坚定的表情……充分展现了这位伟大的母亲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母爱。

阿尼帕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为了不让孩子们收委屈,她争取到了一份给屠宰场洗羊下水的工作,日复一日,在早已封冻的河水中,阿尼帕用僵硬的双手清洗着一桶桶的羊下水……,立在不远处的丈夫难过地转身,在饥寒交迫的冬季,阿尼玛心疼地握住因帮助自己洗羊下水而冰冷的手。丈夫因火灾而受伤时,阿尼帕和丈夫紧紧相拥,眼神充满怜爱。这是勤劳善良的新疆人民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没有过多的语言,真爱都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中。

大哥阿尔曼开始并不理解妈妈收养其他孩子的行为,他曾因为那双鞋而怨恨妈妈,长大成人后,在妈妈的影响下,他不但帮助母亲照顾弟妹,还用年轻的生命护卫了家里唯一一口“民族团结之锅”,看到此处,周围的观众无不感动地潸然泪下,他们用淳朴无畏的行动凝结成超越血缘、跨越民族的无疆大爱,用人性之美诠释了各民族大团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天山南北绽放了人间最美的民族团结友爱之花。

影片结尾处,我看到了一张有着各族面孔的全家福,这张全家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缩影。在民族和谐的中华大地、民族融合的华夏九州,只有各民族相互团结、相互帮助,才能建设起我们幸福美好的家园。真情无限、大爱永存,让祖国各民族和谐共存、永续发展。

观看整部影片的过程,让人的心揪在一起,如坐过山车一般,时而为他们的天真童趣而开怀大笑,时而为他们的坎坷辛酸而轻声啜泣,时而为他们的无私博爱而低头思索。让我们经历了一场畅快淋漓的情感历练,更让我们经历了一场充满人间大爱的道德洗礼

作为2014年度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优秀影片,《真爱》值得一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雷锋的故事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老师带我们观看了《雷锋故事》这部电影,雷锋乐于助人、一心为公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道长长的闪电划破了夜空,雷声震耳欲聋,倾盆大雨从天上直泻而下。雷锋和工友们听到雷声,“腾”的一下从床上起来,赶往水泥地。因为天下着大雨,水泥如果淋了雨,便会结块,就没有用了。所以大家都千方百计地把能盖住水泥的东西拿过来。而雷锋竟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被子拿来盖水泥。要知道,当时的天气非常寒冷,许多工友穿了棉衣还瑟瑟发抖,更何况睡觉不盖被子呢!这一刻,我深深为雷锋这种爱护公物、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折服。

看着雷锋的感人故事,再想想我自己,我觉得惭愧极了。上个星期二放学后,我正在做值日,突然看到一把扫帚从楼上掉了下来,我吓了一跳。我走过去一看扫帚上的标识,不是我们班的。我想:反正不是我们班的,不关我的事,我不拿也没关系,就早早地回家了。第二天,扫帚已经不见了。现在想想,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我应该把扫帚捡起来,还给其他班。或者把它放在教室里,明天还给其他班。雷锋为了集体的利益,不惜拿自己的被子去盖水泥。而我,为了早点回家,没有把扫帚还给其他班,真是不应该啊!

雷锋,一个平凡的名字,却有一颗朴实无华的心。他那一心为他人着想、一心为公的无私精神感动着我们,也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让我们永远铭记着这位人民英雄。雷锋叔叔,我们向你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