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荷 散文(最新20篇)

梭罗善用比拟、比喻的手法,写眼前的一切事物,在梭罗的眼中,这些自然物并非死去,而是鲜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荷 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5136

作文

1000

田园人家散文

全文共 2117 字

+ 加入清单

一  走进乡村

这个小村庄被大片的绿色包围着象是一个岛屿。清新湿润的空气里偶尔传来阵阵牛粪与腐草的味道。泥墙土院、鸡鸣狗吠,一切依然是多年前那未曾改变的旧模样。

既然是老模样就少不了麻雀们的热闹,它们响亮欢实的叫声交织成这里最独特最热闹的一种音韵。五个一群三个一伙站在人家的墙头院子、树叉上,叽叽喳喳、一惊一乍,就像是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们。想从它们那里瞧出点什么,可惜鸟儿光顾着它们自己的事情,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线索,一缕烟的功夫便你追我赶地又飞往别处了。

一只老牯牛拴在树下,它倦怠了?还是象一位经历了很多事情的老人,把流年的岁月当成了一块点心,慢慢回味慢慢咀嚼,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牯牛都没有任何表情。

芦花大公鸡是无所谓的。它漂亮美丽,正值壮年。不知道什么是忧患。它那色彩斑斓的“外衣”让我想起小时候做毽子时的快乐。毽子只能用公鸡的毛做。母鸡的毛短做出来笨拙得很。那时生活贫困,家家都养的是下蛋的母鸡,公鸡很少却也得等到过年才能杀鸡取毛。因此我和许多小女孩的愿望一样,就是谁能给几根鸡毛。如今芦花大公鸡的毛再美丽都已经过时了。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里的孩子都已经不玩这个了,至于玩的是高级的还是低廉的,孩子们恐怕都没有时间去摆弄了,他们对付的是铺天盖地的作业。骄傲的芦花大公鸡后面一直跟着几只母鸡,它也有三妻四妾吗,瞧,那只被落下的母鸡,它摇摇摆摆急速奔来的样子是多么笨拙好笑啊!

乡村的狗倒是变了品种。它们没有了高大的外形,就象人里面的矮子一样没了自信,吠声也就可以和稍大一点的猫相比较了。

地里头丈把高的麦苗,经过季节之手的摩挲已有了成熟的气息。这阵子的农人闲下来了,只等着麦熟果黄呢!也许离城镇较远消息闭塞,他们并没有出去打工的意思,无论寒暑都习惯地两手筒在袖笼里一起唠唠嗑,说说谁家的媳妇好,谁家养的羊儿多,秋冬可以买个好价钱……老农们的脸上沟壕纵横,如同是麦田里一道道垄沟。他们的衣着和岁月一样久远,但农人习惯了这样没有波澜的日子,因为他们很少走出这个“岛屿”。

二  乡村老婆婆

施工中的一天,我来到一棵树下靠着麦垛休息。

迷迷糊糊中,隐约地看见一个老太太歪歪扭扭的朝我走来。她一脸的慈祥笑意,还提着一个布兜。我有些惊讶的坐起来,只见她从布兜里掏出几个冒热气的包谷说:一个女人家干这么累的活,够辛苦的啊,家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就掰了些包谷煮了,新鲜着呢吃吧!

肚子倒是不饿,有了说话的我也不寂寞了。老人说:家里太穷太乱要不早就让你到屋里休息了。我说:这里很好,凉快的很。

老人似乎很信任我,很快地就打开了话匣子。

那年,老人和老伴为收留一个流浪儿而高兴。这个孩子当时一直是昏迷不醒的,很多人都说是养不活了,就是养活了收养一个这么大的孩子,让他打心眼认这个家似乎不是那么简单。村里许多人都不很支持他们这么做。

婆婆和老伴没有听从任何人的劝告,他们倾尽所能为孩子医好病养好身体。小男孩的菜色脸庞有了些红晕,换上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特别招人喜爱。流浪儿似乎也很乐意把这里当成了家。

家总算圆满了,老两口有了精神,他们在孩子到来不久就在村上的小学给报了名。有了书读有了温暖的家,有了孩子甜甜的叫声,幸福在这一家人脸上绽放。

可惜好景不长。为了念书的孩子为了家里多出一碗饭,本来老两口生活并不宽裕,这下更添几多愁肠。没有别的出路只有靠卖菜为生。他们早出晚归,腿脚一刻不闲,老伴很快就累倒了,不久便撒手人归。

刚刚起步的家就这样坍塌了,婆婆和孩子少了依靠,生活穷困极了。没钱,孩子也读不了书,但他也不愿跟着婆婆在地里头吃苦,于是村子里又多了一个偷鸡摸狗的无赖。老人多次苦苦相劝也无济于事。最后竟不辞而别。

老人夜思日想、牵肠挂肚。哭的没有了眼泪。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的儿子终于有一天回来了。

外面流浪多年的孩子已不是孩子摸样了。他还领来一个比他年龄大很多的一个女人和一个不过几岁的孩子。老人没有办法,只好让他们住下。那个女人的眉眼之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刁钻与狡诈,根本不象儿子说的无家可归的样子。每每儿子不在家的时候都对婆婆恶语想加。

老人原本身体就不好,又气又累。便偷偷规劝儿子说:自己还有些积蓄让他好好找个女子成个家,不要和那个不明不白的女人来往了。儿子假装听从,当老人把钱递与他的手中时,便领着女人又踏出了家门。

从此,老人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们。

婆婆讲叙这个故事时,一直是平静温和的。似乎讲述着一个于己无关的故事。她掰啃着一个有些老的咬不动的玉米棒子。所剩无几的牙费力的咀嚼着,象是咀嚼一段艰涩的人生。老人是微笑的,全然没有积劳怨恨的样子,也不似饱受折磨后的一腔怨气。从老人身上看到,艰难困苦的生活可以使人容颜衰老,但不能因此就让一个人对生活就失去了信心!

每每我在辨别这个小村庄的方向时也在辨别那里的房子,哪家最寒酸最窘迫。老婆婆如何在漫长的岁月里坚守,在孤苦冷雨中度日。所幸的是,每次见到的老婆婆,见她并没有增添多少的憔悴。

简短的话语,匆忙的告别。大家各自有事,她拾着路边的瓶子,我坚守着工作岗位。无法探知她的境遇,她也不似有倾诉之意。每次给她带些的牛奶和食物,老人都很开心。

老婆婆纵然有太多苦难,但她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个性一定会冲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她会很好的生活下去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炎炎夏日话黄皮散文

全文共 2240 字

+ 加入清单

进入7月份,在贺州的大街小巷,一种金灿灿的时令水果到处出现在街头巷尾,引来了不少市民竞相购买,这种场面要持续到8月底甚至九月初。一种水果能在炎炎夏日风靡两个多月,在水果中实属罕见,这种水果就是黄皮。

黄皮果又名“黄枇”、“黄弹子”、“王坛子”。原产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热带地区,四季常青,属于亚热带常绿乔木。黄皮是一种稀有的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树龄长,采摘期久。黄皮果子色泽金黄、光洁耀目,果肉半透明,果昧酸甜,多汁多浆,汁液丰富,含有高量的维他命和维生素C、糖分、有机酸及果胶,色、香、味俱佳。黄皮浑身是宝,根、叶及果核亦能药用,果肉可以降火生津、消食解暑;果皮有利尿、消肿、顺气、镇咳等功效;果核有止痛、行气等功效。民间谚语云:“饥食荔枝,饱食黄皮。”《广东通志》也记载:“食荔枝太多,以黄皮解之”。说明黄皮可帮助消化。《本草图经》把黄皮果叫做“茴香”,异名又叫“蘹香”,茴香油可作驱风剂,在腹气胀时排除气体,减轻疼痛。

黄皮分早熟和迟熟两个品种,早熟品种海南地区四月果子成熟,广东地区六月成熟,广西地区七月成熟。晚熟品种要到7月或8月份才成熟。根据性味黄皮又可分为甜、酸两个品种,如“鸡心黄皮”甜中带酸,就属于酸的品种。而“白糖黄皮”清甜如蜜,属于甜品种。广东云浮郁南的无核黄皮果,果大、肉厚、味甜,也属于甜品种,被誉为“中华名果”。无核黄皮果一般在7月中下旬成熟,采摘期可以延续到8月中旬。

黄皮作为一种优质的水果,其果实除鲜食之外,还可加工成果冻、果酱、蜜饯、果饼及清凉饮料等,或盐渍、糖渍,所以,在民间黄皮果素有“果中之宝”之称。因此,在炎炎夏日里,黄皮果倍受市民亲睐。

黄皮果古而有名,明朝诗人董传策在《噉黄皮果》里写到:“碧树历历金弹垂,膏凝甘露嚼来奇。木奴(柑橘)秋色珍如许,那似香飘褥暑枝。”诗中字尽形神,把黄皮果的味甘、香重描绘得淋漓尽致。古代好些风物笔记中也有它的影子。《齐民要术》记载:“越王祭太乙,坛边有此果,无知其名,因见声处,遂名王坛”。这便是黄皮另外一个名字“王坛”的由来。《岭南杂记》比较详细的描述黄皮:“果大如龙眼,又名黄弹,皮黄白有微毛,囊白如猪脑,夏末结果”。宋代学者周去非《岭外代答》载:“黄皮子,如小枣,甘酸佳味,稍耐久,可致远。”清代的李调元任广东学政,对黄皮情有独钟,他在《南越笔记》中的“广东诸果”篇写道:“黄皮果,状如金弹,六月熟,其浆酸甘似葡萄,可消食,顺气除暑热,与荔枝同进。荔枝餍饫,以黄皮解之。”对其形状、习性、功用的记载可谓一一详尽。

在贺州提起黄皮果,人们会很自然的想起昭平这个小县城,因为在贺州市,昭平的黄皮最出名,县城和各乡镇到处散布着黄皮树,不仅品种繁多,有早中晚熟品种,采摘果期长,而且还有一个著名的特产黄皮糖,清代就成为出口特产,与黄姚豆豉、黄精酒成为“昭平三宝”。明清以来,昭平县城群众就利用边沿空地广植黄皮树。解放前夕,仅昭平县城就有大小黄皮树150多株,单人合抱不过的大树就有13株,年产黄皮果三万多斤。而且有不少属于优良品种,如鸡心黄皮核少果大皮薄,昧甜中略带酸;无核黄皮肉厚、果大、味甜;而民国革命军少将、桂系著名将领何武的“馥桂堂”(今昭平县委大院)有一株“白糖黄皮”,清甜如蜜,果大肉多皮薄,年产三四百斤,被列为昭平果中之冠,现已列为昭平县的名木古树加以保护。

昭平县城的群众自清代就懂得利用黄皮果制成蜜饯,“昭平黄皮糖”清代就被列为广西上送朝廷的贡品。每当黄皮果成熟季节,作坊师傅选用长得半生熟的果实,用石灰水浸泡后将核挤出凉干,然后加白糖文火熬煮再晒干而成。解放前,昭平县城每年制出的黄皮糖产量可达万斤,当时有几家专门制作黄皮糖的商号。最初的黄皮糖用小瓦盅包装,外贴印有“昭平黄皮糖”商标,每盅半斤装。后改用白锡盒包装,每盒一斤。抗日战争后,因白糖货源缺乏,价格暴涨,黄皮糖的生产数量大大减少,年产仅两千斤左右,十分紧俏,素为送礼之佳品,外地人来到昭平以能买到黄皮糖为幸事。解放后,昭平的黄皮糖生产更少,一九六O年以后因县城扩建,黄皮树被大量砍伐,加上树龄渐老缺乏护理,枝衰叶败,结果渐少,果质亦差,黄皮糖的生产加工便停止了。如今,大家如果要品尝黄皮糖,只能到群众家才有,每年黄皮成熟,一些群众都会自己制作一些黄皮糖留着自己用,一来过年招待宾客,二来用来治疗感冒、咳嗽等,市场上已经没有了“昭平黄皮糖”的踪影。

黄皮果还可以晒成果干做成果脯,也可以制作成黄皮酱。据说,最早制作黄皮酱的是清兵入关后从中原逃到南宁定居的北方人,他们素有吃面酱的习惯,但当时南宁面粉很少,却有丰富的水果资源。于是就有人用制作面酱的方法来加工黄皮酱。黄皮酱选用鲜黄皮加工制成果胚后,加适量的糖、醋、辣椒精心制作而成,富含蛋白质,有机酸、果胶素和多种维生素。黄皮酱味道酸甜可口、辣味适宜,既可以拌粉、饺子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蒸、炒各种肉类和鱼类的佐料。常吃可以增加营养,解暑清热,止咳化痰,提神开胃,帮助消化。1991年,南宁市酱料厂生产的山黄皮酱获全国保健食品博览会金奖。

暑天到郊外旅行,暑气迫人,倘能备带一些黄皮果,口渴或感到头脑闷热不适时,即嚼几个黄皮果,食后喉咙甘凉,一条凉气直透胸腹,不但生津、止渴,且有预防中暑的好处。偶尔还可将果肉、果皮嚼碎,连渣带汁一并吞下,味虽有些辣苦,但可以起到降火、治疗消化不良、胃脘饱胀等作用。

朋友,如有机会来昭平尝尝黄皮果吧,热情好客的昭平人欢迎您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桂花细雨香湿衣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4800字

全文共 4654 字

+ 加入清单

(一)八月桂花遍地香 儿时的故乡不种桂,儿时的桂,长在月亮里面。

夏日的夜晚,月明星疏,一家人坐在屋外的凉床上纳凉。爷爷指着天上的月亮说,那是吴刚在砍桂花树。姐弟仨抬了头看月亮,果真,月亮里面有个人举着斧头在砍树。于是就追问吴刚为什么要砍桂花树,他不累吗?爷爷说,这个故事可就长了,明晚说。明晚亦未说,儿时的桂花便在吴刚的斧头下,生长成一段遥远的岁月。几十年后,几乎已经被忘却的疑惑,却在爷爷故去后的一天有了答案:嫦娥因为思念旧日凡尘的温暖,就到天母前哭哭啼啼地恳求到凡间去生活。天母说,你想下凡可以,只要将月宫里的那棵桂花树给砍倒,你就可以下到人间。嫦娥高兴极了,回到月宫,立刻让吴刚去砍桂花树。谁知,那棵树还未砍断,新的砍痕就愈合。于是,嫦娥就永远地呆在了凄冷的月宫里。

唉,嫦娥亦知道人间的暖,可是,天庭里的戒律怎会轻易为她打破呢!

月亮里的桂花是没有温度的,真正地喜欢上桂花,是缘于那一年的红色之旅。

2009年国庆节,正是丹桂飘香的时节,我们途经皖南金寨县。在这个群山环抱,树木苍翠的革命根据地上,我听到了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当耳边响起这优美而舒缓,深情中又带着欢快的旋律时,我的心,一下子就愉悦了起来。在讲解员舒缓又动情的叙说中,眼前分明看见:漫山灿烂,树木葱茏,丹桂遍地吐蕊、红旗遍地招展、人群一片沸腾……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旗帜竖啊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歌词描画了山区人民迎接新生活的喜悦和热情,传递了一个时代人民的心声,唱响了一个时代的激情。沉浸在旋律中,歌词及作者创作时的那种美好而热切的情怀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的心涌起了满满的感动和温暖。我走出展览室,放眼四望,远山重叠,近如黛远如烟。置身的庭院里,满园苍翠。我试图在那满眼的翠绿中寻找到歌词所描绘的漫山遍野的桂花和舞动的红旗,但,往事已远,眼前一片寂静。一阵山风吹来,忽然闻到一股子醉人的馨香。脚步回转,院子一角,两树醉人的暖香在秋阳下静静地飘散,温暖却又寂然。我站到最大的那株桂树下,仔细地瞅着它驳青色的树干,想从中发现一丝岁月留下的痕迹。然桂树不语,只灿然盛开,只暖香肆意。一瞬间,有些恍惚,仿佛这桂树下站立的不是我,而是那个活在歌曲中的,永远不会死去的,歌者!

从皖南回来后,那种美好的情愫伴随着歌曲优美的旋律,久久地回荡在我的心底,带着八月桂花香气的暖。许多时候,当我独自一个人在月夜下散步时,我还会静静地哼唱它。歌曲传递给我的,那种拥抱新生活的欢快之情一次又一次地萦绕上心头,将我心底的忧伤和烦恼驱散。

“八月桂花遍地开,……”就这样,由一首歌,喜欢上了桂花。

(二)桂花细雨香湿衣 再遇桂,是在居住的小区。

清晨,细雨,骑车驶过小区的绿化区,一阵喜欢而熟悉的香气随细雨斜飞过来,一下子就浸了满头满脸。

呆了一下,才刚八月份,夏天的暑气还没有散去。难不成是桂花开了。下车去桂树旁寻,在一丛丛碧枝绿叶中,发现了乳黄色细碎的花。仅仅是几朵,却已染香了这一晨的细雨。微微地抬起头,深深地吸了口气,一股子暖香沁入心底,整个人,从头到脚,一下子就明朗了起来。

从此留意那棵桂。

在一个阳光温厚的午后,那树桂终于呼啦啦地开了。成千上万朵细碎的桂花,来赶赴一场盛宴。满树的米黄翻飞在碧绿叶子间,米粒一样娇小的花朵尽情绽蕊吐芬。明媚而醉人的香气一阵阵飞过来飞过去,像蜜蜂,像彩蝶,像和风,像细雨,想长了翅膀的彩虹,它们飞过大片的绿地,绕过小区里一条条水泥路,穿过一户户人家的门窗,染香了空气,染香了楼房,染香了男人女人们的肌肤和衣襟。

爱花的女人和孩子们经不住香气的诱惑,猫着腰去桂树下摘了一束。摘花的人在树下不期而遇,不好意思地相视一笑。亦知道摘花不对,但都是喜欢花的人,只能自我解嘲地说,少摘点少摘点。

花折得多了,枯萎的枝叶扔得到处都是,小区里那对扫垃圾的母子俩可就不高兴了。

“好好的花,开得这样好这样香,干吗要去摘?摘下一天就枯掉了,真是可惜了!”脸上开满了菊花纹的母亲一边用力倒着垃圾桶,一边轻声唠叨着。

垃圾桶里塞满了枯萎的桂枝,离开了生命之源的桂花早已经色败而香陨。

儿子不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母亲的唠叨。

儿子三十多岁,高高的个子,理着小平头,眉头抬起的时候,有两道横纹,眉眼有些呆憨,一看便知道,是个只会做清扫垃圾之类简单活计的“孩子”。却是个不怕吃苦的“孩子”,不论刮风下雨,不论日头有多毒辣,不论北风有多冷冽刺人,他总是扛了一把大铁锹,跟在他瘦弱的母亲后面,不停地铲着地上的垃圾杂物,一点也不偷懒,干的活一点也不比其他正常人逊色。

平常的日子,母子俩总是穿着藏蓝色的长大褂,一路絮叨着,不急不慢的清扫。路上遇见他们,如若不赶时间,我会停下来,静静地看一会儿,因为心底的喜欢。

在桂花飘落的一个日子里,我惊喜地看见,他俩穿上了崭新的艳黄色马甲。

母子俩低着头,眉眼含笑地清扫着桂树下的那段路牙,依旧絮絮地说着什么。淡淡的秋阳下,这样的两抹艳黄,像两株绽放的丹桂,让人倍感欣喜和温暖。

走近,听见母亲说,桂花落了,到了时节了。

儿子一手杵着铁锹,一手扯着身上艳黄色的环卫工人服装,憨笑着说:“新衣服,又会发光,香又好闻。”

母亲笑话他:“看你烧得,哪是衣服香,是桂花香。桂花落的时候,是在下桂花雨,桂花雨把香气捎到你的新衣服上了。”

儿子就抬头看路牙里的那棵大桂花树,依旧笑,笑容纯净而满足,有着孩童的澄净和桂花的灿烂。

秋风轻轻拂过,清扫声,母亲的细语声,渐落渐远,他们的身后,污秽尽去,路面一片洁净。树下,淡黄色的桂花,正零落飞舞,仿佛下着一场桂花细雨,盈盈的桂香飘过来,给我,满心满眼明亮的暖。

(三)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中秋过后,遇见楼上的一位姐姐,她问我:“南屏山上的金桂开了,漫山的金色,漫山地香,你去看了吗?”

一直忙,人又懒,哪里有空闲上山去赏桂?

“去吧,再不去,就落了,好可惜!”姐姐鼓动我。

于是,在桂花开始飘飞的时节,寻了一个晴朗的日子,上南屏山,去看桂。

远远地,就闻到了沁人的香气。脚步刚至山道口,一株肆意开放的丹桂就闯进了我的眼帘。树体并不大,开得却尽兴。小小的橙色花朵儿,从枝头攒到枝末,一朵一朵,撑了满树,像一簇簇一团团橙色的火焰,只一眼,便将看花人的心给点得明艳了起来。抬头四望,是一片橙色的梦、一片梦的芳香。一阵轻风拂过,金色的桂子如细雨,疏疏地飘下。我呆怔了一下,想,只是这样站在路旁,便已经醉在这香里面,要是真走进了这片梦中,我是否会变作一棵丹桂,沉醉而不归。

迷醉至此,忽然又释然一笑。不做屏山桂,十里亦闻香,我又何必这样矫情呢。

一路踏着桂香,向山上踱步。穿过一丛绿竹,眼前现出一座长石椅、几树橙色金桂。色彩丰富而明亮,犹如七彩画卷般斑斓。这样熟悉的景致,一下子让我想起了一本书——《落英缤纷》。书是巢友阿明前辈赠寄的,从门卫手中接过它时,手中的份量和心里的份量一样沉甸。撕开包裹纸,绚烂的秋色中静卧着一张同样绚烂的木椅。那种绚烂,是夕阳穿过秋叶的橙光,幻化成点点金色泼洒于地,它的暖和亮瞬间就点亮了我的心和眼。一种温暖,一种来自于巢友的,无私友情的温暖,从心底弥漫开来。封面中,唯一的物体,那张闲落的椅子,它独自沉默着,怀想着,或者是等待着,在这满眼缤纷的盛秋里,毫无落寞和凄冷之意。我想,在这个盛秋,椅子的心必定是温暖的,一如我们眷恋的巢,和巢友的文心。

因为工作的繁忙,这本书来了后,就一直静静地躺在单位的桌子上,一直到书的作者,阿明前辈催要书评时,才匆忙地去翻阅它。可是,当我浏览完这一篇篇,用真情和实意写就的朴实却极富感性的文章时,我傻眼了。面对如此庞杂的内容,面对如此深厚的巢情巢义,除了钦佩感动,我的心底还生出了一种无力之感。在这样一本评巢史评巢文评巢友评巢情的巢评巢论之大全里,我不由地感慨:一个人,要投入怎样的精力,要投入怎样的情怀,要付出怎样的心血,要凝聚多少的才情,才能写就这样的一本书?试问,喜爱文字的巢友们,能有多少人,对巢,对巢文,对巢友,能投入如此深厚而饱满的情怀。作为一个虽然喜爱文学喜爱巢,却拙于写作懒于动笔之人,我怎敢再去写那样的评。

读后不敢言评,最终是抱着愧欠向阿明前辈托了词道了歉,而心里存了欠债之意抱了感激之情,恐是一句对不起所能表达的了。

古人惯以桂喻魁,但亦曾有诗人将桂比作友谊,说它开得细碎,却芬芳而明亮,就像那芬芳而温暖的友情。我甚是赞同后一种比喻。以桂喻魁,多少带了点俗世之功利的味道,而,以之喻友情,却要温暖纯净了许多。

“桂子花开,十里飘香”,当此金秋绚烂,桂子飘香时节,想起了这样的一本书,不由不叹,这样的文字,与我与巢友们,何尝不是这盛秋里绽放的一树丹桂,缤纷而馥郁。

(四)人闲桂花落 恐是年岁渐长的原因,又恐是被新工作的繁忙琐碎扰乱了心绪的因由,在新单位院子里的那两株桂树下溜达的时候,常想起王维的一句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极羡慕诗人能以平静之心听桂落之音!

记得小时候,家里墙上挂了一排溜的挂画,里面有这样一幅:晕开的乳黄色调里,一桂枝横在画面前,枝下落花几点,或隐或明。当空一轮满月,照得夜色如洗。远方,色调减浓,天色由乳黄走向墨兰,一线远山,如雾中之墨。远山下是几行俊逸的诗句,王维的《鸟鸣涧》。那时候不认字更不懂诗,只是看一眼画,就极是喜欢。只觉好,好在哪?好在落花!好在明月!好在远山!好在字与画的相溶相锲!再有别样的好,也说不出来。

长大后,才知道,这种种的好,只是一种心境,一种听落花,看夜山的心境。

然能拥有这样的心境,实在难。

那段时间,我困守于一方办公桌前,时常累到头发晕。偶尔会强迫自己起身,到院子里去转转。想静下心来,将工作暂时抛开,将一些乱糟糟的心事捋一捋。然而,工作是越来越多,心事是越想越烦,最终还是心浮气躁地又将自己甩入如麻的工作中。

埋头工作,却没有发现,他处的桂花早已经绽放,唯独院子里的那两株桂花悄无声息。单位那位像八哥一样可爱又饶舌的同事说,因为香樟树长得太茂密了,遮盖了它的阳光和雨露。

以为它就这样不开了,有一些失望。

但忽然地,它们又开了,在其他桂花飘落的时候。香气穿过窗棂,悄不溜地就醉了过来。那位“八哥”又笑着对我说:“这些年,它们一直没有开,今年因为你来了,它们才开放了”。知道是一句笑谈,当不得真,但我听了,到底心里还是高兴起来。如果因为我的来,让一些生命绽放,也是我的一种造化了。

累了,就去看它们,细碎的乳黄,攒在一起,一朵两朵无数朵,一起绽放,就像一个个孩子的笑脸。凑了脸上去,狠狠地吸了一鼻子气,好个香!摘下几朵小花儿,放在手心,呆呆地瞅,想着这样小小的生命,怎会有这样浓烈的芬芳?盛开的时候不招摇不妖艳,只以这一树的热情和馨香去歌唱生命的美丽;凋零的时候,不颓废不绝望,依旧以娴静却炫亮的姿态轻唱着,扑向大地。开,是一种朴实和温暖;落,是一种舒展和淡然。想来,人,不如桂。人总要被一些牵挂和欲望所捆绑,为一些名,为一些利,为一些情,渐渐地背离自己原来的方向,失去了原来的芳香。

桂落时节,手里的工作熟悉了些,心事仿佛也想得透了些,原来那些无名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午后,踱到院子里,抬起头看天空,太阳变得可亲起来,天空一片澄净,香樟树上,鸟儿的鸣叫声中,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动听和欢快。桂花正在飘飞,柔柔地疏疏地,像风中疏淡的雨丝。

一时心澄如落桂,于是又想起了王维的“人闲桂花落”,莞尔一笑间,仿佛就真的听到了它们飘落的声息,是细雨划过空中,是秋阳穿过筛漏,是千里之外一颗心的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朱自清散文精选》,作者是朱自清,里面的内容可丰富了朱自清初次创作的抒情散文,他体现出他的生活观。文中的《背影》散文,这篇散文中体现出父子之间的情意,《背影》这篇散文警惕我们,往往很平凡的情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否则,在将失去时,才去发现东西的存在,知道有多重要。朱自清还写了反应社会生活的散文如文中的《论吃饭》散文,这篇散文充分写出了农民反抗大户。反抗饥饿。反压迫的政治觉悟和勇于反抗的集体意识。我看完这本书时,认为这么一句写的最好: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道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脚。腰,它领着我们向前。娃娃。姑娘。青年。把春天写活了,这句话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春意盎然。读完这本书时,我最大的感触是:做为一个人,应该知恩图报,珍惜时间,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决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相信正义可以胜过邪恶。当我想道要知恩图报时,就幻想:长大后,我找到一份好工作,我一定要报答我最敬爱的成老师。

自从我从三年级开始,来到这里,认识了因为一些调皮学生才会凶巴巴。才会愤怒的成老师。但是。就是成老师我的的成绩有了改善,正是因为他教书严格,让爱捣蛋的同学成了温顺的小羊。我深情地说:‘‘成老师,谢谢您。’’每当我头仰望蓝天时,它是那么湛蓝,又想到如今的社会已经发达了,科技技术提高了,成功人士越来越多了。我仿佛见到了未来的美好瞳幜。是啊!

在党的阳光下,生活如此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只怪当初识人不清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3600字

全文共 3581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的地质作用 关中地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历经沧桑,几十亿年的地动山摇和风风雨雨雕塑成了今日的山川面貌。 我们目睹这片土地上的山、丘、梁、塬、河、川、土、石,似乎觉察不出它们有什么变化,几年、几十年的“容颜”依然如故。然,事实并非如此,它在变化着………

步行锻炼,尽情体验“提顶立腰”的感觉,甩开“太极走”的步伐。 人无论是走路还是站立,只要挺胸抬头直起腰来就显得很有精神。看!军营的士兵,踢正步的时候,昂首挺胸,步幅步频都要规范到位,甩手回眸都要统一高度统一方向。看军人列队,齐步行进就是一种精神享受,…

去年的中秋之夜,我怀着一颗缅怀的心,写下了这些文字,不知今年的明月是否还依旧? 中秋之夜,月亮代表我的心。在一个人的烟火里,绽放了所有的情愫。 记得我最爱的一首歌,是徐小凤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可是已经很多年没唱了,今天,在中秋烟火绽放的时候,突然想…

“浅笑,我好恨。”彩宣看着浅笑,指尖已经掐入了手心。“你看啊,下雪了,这说明还有人在思念你呢。”天空变得暗灰色起来,一些小片的雪花从天空洒落,浅笑不知道为何,这句话就突然脱口而出,好像,这句话已经说过很多遍,很久之前就说过了。只是可惜,此景此情,不太搭哎。“彩宣。”浅笑拉着彩宣走出梁承远的教室所在地,在礼堂徘徊。诺大一个校园,竟然只有她们俩在雪中站立,难道其他人都不知道吗?她们笑着,哭着,闹着,跑着,拼命的不知道想要掩饰些什么。“我给他的爱一直都很安静,这算不算是分手的理由。”彩宣静静的说道。“我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够好了,我以为他会是我的终点,我以为我有足够大的勇气去接受,却忘了,那只是我以为,我以为......”彩宣渐渐的失去了理智。“哀莫大于心死。”浅笑缓缓的说道。记得两年前,自己应该也会是这个样子吧,既然到了最后一定要分开,那为什么当初一定要在一起呢。最后,却只有一个人在痛苦。“只能怪我眼瞎,是人是狗分不清。我两年的青春全部都付之一炬了,我恨他,我恨死他了。”彩宣越说越生气,脸上是痛苦的表情。自己两年所付出的感情,对这份爱情所做出的努力,到尽头了,全都是她一个人的灰烬。“彩宣,你不要这个样子,是他配不上你,不是你的错,你这个样子,我也会很难过的。”可是浅笑越是安慰,而彩宣反而哭了出来。“结局不会是这个样子的。不会是的。”彩宣哭的一发不可收拾。浅笑一时也呆了,因为彩宣很少会像这样子,因为经历太少,所以不知用什么办法让她停止哭泣,这应该算是一个理由吧。“苏浅笑,你怎么把她惹哭了。”韩琦从教室走出来,似笑非笑的说道。“你来干什么?”浅笑话刚出口,就感觉自己是个白痴一样的。“我来干什么?你以为像你一样谈情说爱啊。”韩琦差一点笑出来,这丫头是不是有什么毛病。来学校还能干什么。“给,女孩子哭多了,会不漂亮的。”韩琦走到彩宣面前,递给她一张纸巾。安慰女孩子,这件事,自己还是相当擅长的。“谢谢。”彩宣接过纸巾,立即停止了哭泣。韩琦得意的转过头看着浅笑,浅笑瞪着彩宣,这丫头也太不给面子了吧,时至今日,她才知道见色忘友着个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早知道自己也送个纸巾不就得了,弄得自己现在那么丢脸。“大小姐,我们可以进去了吗?”浅笑拉起彩宣,看也不看韩琦一眼,就走进教室。韩琦笑了笑,却没有进去教室,因为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上学还要重要的事情。自从苏浅笑走进教室,楚晗夏就一直盯着浅笑看,直到......“你看够了没?”浅笑实在是没有办法再忍受一秒了,再过一秒的话,她一定会被全班女生秒杀的。“转过来,看着我。”楚晗夏伸手拍了拍浅笑的头。“干嘛。”浅笑无可奈何地转过头来,不过也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没错,他现在仍然是闪闪发光,不过,再也照不进她的心里了。“对不起”晗夏终于鼓起勇气,道歉,对于他这样的一个人,很难,很难。“不用。”浅笑很冷谈的一口回绝他,到现在,自己也很生气,相处了那么多年的人,竟然还比不过刚认识的一个同学,停,现在还不能确定是不是同学。“听我说。”晗夏突然抓住浅笑的手。“你干什么”有话好好说啊,他的手段自己是见证过的,不能轻易冒犯的。“你不原谅我的话,我们就一直这样下去,反正我是没有问题的。”晗夏的语气很坚定,虽然自己很无理,明明都是自己的错,以前是,现在还是。“薛晶晶在那里看着呢,还不放手啊。”浅笑不知道自己是用这个理由来约束他,还是用来伤害自己。“你是在找死吗?”楚晗夏握这浅笑的手又紧了几分。“又或者你是在吃醋。”晗夏嘴角仰起一抹高傲的笑,很灿。“两年不见,你还是像从前那么自恋啊。

浅笑突然觉得有些头晕。两年前的事情,其实不是自己不愿意说出来,而是自己记忆也很模糊,根本记不清了,现在只是几个大概罢了。“放开我。”浅笑带着哭腔看着晗夏。“下雪了啊。”班里突然有人喊着,然后很多人都跑了出去看雪。薛晶晶轻蔑的看了一眼外面,下雪有什么好看的,然后又把注意力转向了浅笑和晗夏。“有些人,有些事,是不是你想忘记,就真的可以忘掉。”晗夏有些突然地问着,其实这个问题,自己很早之前就想要问了,是不是,她早就想要忘记自己了。“你猜啊。”浅笑一边收拾书包,一边无聊的同个白痴说话。“怎么会突然问这个?”浅笑走进晗夏,仰着头问着他,虽然身高不是很搭.“你管我”晗夏低身淡淡的说着。“我才懒得管你。”浅笑背上书包,推了推晗夏。“如果你要忘记我以及关于我的一切,必须要征得我的允许。”晗夏很霸道的说道。说着还向前靠近浅笑。“你觉着这.....”浅笑突然抓住晗夏的衣服,别往前走了,没路了。“这公平吗?”浅笑可怜兮兮的看着晗夏,希望自己的没人接还起点用吧。|“弱者没有资格要求公平。”晗夏轻吻了浅笑的额头,很鬼魅的笑着。“雪下得那么大,我送你回去。”晗夏走出教室,看了看这漫天的大雪,记得和浅笑第一次相遇,也下着雪,那天,雪很美,她也很美。“雪下的好大啊,好像还有扩大的趋势。彩宣,我们走吧,说不定一会下的更大了。”浅笑走到教室门口,“嗯。”彩宣无力的答应着。“看,我找到了一把伞。”晗夏得意的说道,这是从教导处老师那里借来的,说到底还是自己魅力大,老少通吃。“晗夏,我......”愣了半天的薛晶晶终于开口说话,是因为时机到了。“楚晗夏,你还是送薛晶晶吧,我不喜欢打伞。”浅笑一猜就知道薛晶晶想要干什么,前两天她针对自己做了那么多事情,也太过分了,不过说到底,都是为了楚晗夏。既然在两年前,自己和楚晗夏就早已没有关系,那么现在也不要因为他和别人结什么过节。“不喜欢打伞?”晗夏轻轻挑眉,转身便把那把伞扔给了薛晶晶。“那我陪你淋着走好了。”晗夏温婉的笑着。“不....不用了,你走你的就好了,不用管我。”他平时真的很少笑,以至于自己从来不敢逾越他的底线,好吧,我承认,我也不知道他的底线是什么。“我不管你,谁管你。”晗夏有些不耐烦,自己说起来应该还是第一次非要和别人一起走。

“你听我的会死啊,我说不用就不用。”浅笑真的想不明白,今天他怎么会那么殷勤,也那么啰嗦,自己和他又没有仇,干嘛纠缠不放。“苏浅笑,你让楚晗夏送一下会死啊。”彩宣静默了半天,直到她真的听不下去了,人家楚晗夏可是大总裁,不送白不送,送了也不会少几斤肉,这件小事,他们俩都争论了半小时了。“你是哪一边的?”浅笑歪着脑袋对着彩宣卖萌。“我不吃这套的。”你这个样子还是留给楚晗夏看吧,彩宣心里默默想到。“那我们还是走吧。”浅笑无可奈何地败给了他们俩,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哪个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走着瞧。“楚晗夏,易彩宣,你们狼狈为奸。”鄙视你们俩,浅笑像是泼妇一样,骂着他们俩,晗夏走着走着,一把揽过浅笑,“有那么严重吗?”低着头看向浅笑。浅笑跑过一个白眼球,什么也没有说。晗夏浅浅的笑着,不管怎么说,现在能够这样陪着她一直走下去,也是一种幸福。是不是只有下雪一直不打伞,才可以白头到老。算了,既然又一次找到了,他这次是无论如何再也不会放手了,只要能够好好的走下去,她爱骂几次就骂几次吧。

“浅笑,我好恨。”彩宣看着浅笑,指尖已经掐入了手心。“你看啊,下雪了,这说明还有人在思念你呢。”天空变得暗灰色起来,一些小片的雪花从天空洒落,浅笑不知道为何,这句话就突然脱口而出,好像,这句话已经说过很多遍,很久之前就说过了。

昨天,这里下我起了下雨,柔软的雨丝落在我的头发上,像一个梨花带雨的少女。我越发的喜欢这样的天气,这样我就可以安静的想你。我想天空也是洞穿了我的心思,否则怎会知道我潮湿的情绪。 好久没有写东西了,这些文字也不听话了,都不知道该怎么组织它们了!

伶仃九泉挂相思, 寂寞百载谁曾知。 三世回眸两相忘, 几层追忆几层痴。 曾经我们都在同一条路上,遇到自以为对的那人,为他痴,为他颠,直到最后为他流下冷的泪,然后全无方寸的微笑、转身,嗤笑已不存在的诺言。 我承认,与你遇见,是我此生最美,也最痛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一本书散文

全文共 204 字

+ 加入清单

我曾欠你一本

满满的文字像是你的心中的花海

清秀的笔迹像是你经过的红裙

你写道

孤独是与你同行的梦

我曾欠你一本书

慢慢的时光不觉已走过好多年

泛黄的书页不见你当时的困惑

我说

就这样静静度过匆匆年华

我曾欠你一本书

漫漫的黑夜它带走我的梦

破碎的书签夹着年少的爱

一封情书

可我不爱你

时隔多年

我又找到那本书

夹杂着你关于爱情的梦

我想我开始想你

可我不爱你

这么多年

我剪去了长发留起了胡茬

我怕你见到我

我怕你会说

当年的你呢

我会说

孤独只是我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朝花夕拾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朝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压迫,学者们排挤,又经历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作者在这样的纷扰中寻找出一点空闲来,委实不易,眼前是那么离奇,心里是那么芜杂。一个人到了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算是无聊了,但有时候竟会连回忆也没有。对往事的回忆,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点安慰。而每一个美好的回忆又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百草园和绣像摹本卖掉了,长妈妈也匆匆告别了人世,本是激发人们爱心的《二十四孝图》背后却隐藏了某人性命,教人看得丑陋祸心。去留学,并碰到了一个令自己敬仰的师长,却因为感受到医治人的精神比治疗身体病症更重要而离别了。在学校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的老友范爱农,终究摆脱不了贫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运。

在这一连串苦乐参半的事件的记叙中,作者还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猫,小小的,带给作者遐想的隐鼠的失踪,只是个象征的意志: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这才是作者仇猫的动机:它在夺人所爱!从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看:嫉恶如仇,不过是对缺乏爱,失落爱,痛惜爱的一个自然反应罢了。

对这个细节作者又给自己开了个伤心的玩笑:他的仇猫是毫无道理的,虽然猫吃老鼠,但他的隐鼠却不是猫吃的,而是被长妈妈踏死的,那么是否要恨长妈妈呢?在下一节回忆中,长妈妈也确实有些让人生厌,睡觉时占领了全床,满脑子的穷规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这样一位长妈妈,却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别人都不能重视的渴望化成了现实,不懂识文断字的长妈妈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经》买来送给了“我”。正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灭的爱心,使作者记起她,追念她。

在朝花夕拾的回忆中,作者多次写到封建教育的失败和狭隘。如小时候,长妈妈的故事里说:“倘若有陌生人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可答应他,以免那是害人性命的美女蛇”的这种提防陌生人,并假想他就是坏人的逻辑。

在朝花夕拾之间,我随作者一起,回到“我”的童年时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走过留学日本的求学过程,一起追忆失去的老友。沿着这条线索,我看到二十世纪初,以“我”为中心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人物的心理历程,读着每一个寓意深远回味无穷的结束句,我的心也随着作者一起潮起潮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若心不动又怎会痛的散文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外面的天气阴晴不定,透过窗想一个人的思绪却无法随着天气变化多端,还是那么伤感,还是捂着心脏流泪。

忘了有多久,一个人躲在黑夜里幻想。梦里,总有个身影忽明忽暗,那是光吗?你的光?

你爱的他,有着全世界最美的侧脸,可是,他不爱你,他的侧脸终究是你们擦肩而过的结局。

这个世界那么繁杂,谁又是谁的谁,谁又能给谁承诺,谁又能陪谁一辈子?没有辜负与不辜负,只有珍惜与不珍惜。有时候,不是不爱了,只是爱到尽头无力去爱。

总是太牵强,含着眼泪承受悲伤,不愿开口说后悔,即便心里万般后悔;总是太伪装,明明得要命,还是微笑着说自己很好;总是太伤感,看到散落一地的枯花,情不自禁的拾起,然后对着残瓣痛哭很久……

90后,都过了爱做梦的年纪,都为了某个人执念一生,待到繁华落尽,红颜苍老,不变的是那颗拥有爱的心脏。或许某天,它停止了跳动,带走了你的身体,带走了你的满腔热血,却怎么也带不走你曾深深爱过的事实。现在如此,将来如此,入土亦如此。

记忆里,满载着那些悲伤的过往。最初的旅行,却是为了逃亡,以为逃避就可以抹去那些挣扎的岁月,可,谁都知道,即使逃得再远,在某个城市里还是住着你牵挂的人,你念念不忘的人。

向来情深,奈何缘浅。缘是什么?倘说无缘,为何大千世界偏偏与你相遇,若说有缘,为何相遇之后,各奔东西?

曾经,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现在想想,那时的天真多么可笑。

曾经,为了爱情绞尽脑汁,现在想起,那时的努力换来的都是不屑一顾,那时的自己傻傻的,呆呆的。

曾经,为了爱情改变自己,现在想想,那时的眼泪多么廉价,让它一次又一次断线。

每个人,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痛苦爱恋。不管是相爱,明恋,暗恋,都会有那么一段刻苦铭心可以变成一部史诗。

任岁月静好,威风不躁。远方的人儿,不论你在何处,不论你是否痛苦,把这段爱恋写下,铭记,或许,那就是你一生珍贵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乡经典散文

全文共 126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曾经在德国汉诺威中国中心学习。天天陪伴我们的“沙总”,不仅来自中国,还是来自合肥的。还有那位年轻的姓孙的在读博士,也是来自合肥一家高校的。

走在街上,耳畔传来旭日阳刚淳朴自然的歌声:“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口家乡话,句句诉衷肠;老乡见老乡,心儿滚滚烫,一壶家乡酒,滴滴暖胸膛。……”

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桌子人,因为工作关系坐到一起。三杯两盏之后,竟有半数以上的人都是本地老乡。他们有的是同乡,有的是同村,一聊起家乡的人和事,如数家珍,此呼彼应,聊到兴头,推杯换盏,好不投机。因为身在异乡,每每看到本地人相互之间自称老乡,说着家乡话,聊着家乡事,很是有些羡慕,也多少有些醋意。此时,一种孤独感也就潜滋暗长了。

其实,在这里,我也有老乡。大家离乡背井,各各在他乡异地或忙事业,或忙生计,平时很少接触,形如陌路。遇到偶然的机会,仅凭乡音,彼此就能辨识得出是同乡。几句简单的话,就聊到了一起。故乡的人,故乡的事,故乡的山,故乡的水,一切关于故乡的话题,便如一条小溪,从记忆中流出,于是,彼此在溪水的滋润下,灵魂有了契合,感情得到融通,友情的种子就这样种进了各自的心田。从此,不论在哪里,一见到老乡就心里热乎乎的;从此,彼此相互走动,相互关照,在陌生的城市里便多了一些熟悉的面孔,在孤独的境况中便多了一些关切的亲人。

记得1998年在上海一所学校挂职,有一位比我小得多的年轻教师,就认我为老乡。其实我们不过都是安徽人而已。经常晚饭后,我们一道出去散步。他说着阜阳老家的乡风习俗,我说着桐城老家的人文典故,竟然我们互相对彼此的家乡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那时,在上海人高傲的眼光里,在上海话排斥异己的环境中,多一位老乡就多一份安慰,多一份温暖,多一份欣悦。

曾经在德国汉诺威中国中心学习。天天陪伴我们的“沙总”,不仅来自中国,还是来自合肥的。还有那位年轻的姓孙的在读博士,也是来自合肥一家高校的。在异国他乡,能够有来自中国的老乡给你上课,陪你生活,跟你交流,既没有肤色上的隔阂,也没有语言上的障碍,那是何等的亲切啊!记得我们在巴黎一家中国餐馆吃午饭,看着央视四频道的中国新闻,听着服务员浓厚的乡音,吃着香味可口的中餐,简直就像回家了一样。走在街上,要是看到一群中国人,心里就充满激动和自豪,老乡情结油然而生。那时候,我在心里总是不自觉地默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老乡,因地而异。但无异的是,大家都有一种共同的语言。

老乡,因时而异。但无异的是,大家都有一种共同的情结。

可以说,在当今,老乡就如QQ群,微观地看,是一个小小的群体,就像一棵棵树木,自身就是一道道风景。但若是宏观地看,老乡又是一个庞大的整体,就如一片森林,那可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老乡,是黑夜的明星,给夜行人以光明的慰藉;是海边的岸线,给航行者以回归的希望;是寒冬的腊梅,给冻僵的心以复活的期许;是不折的羽翼,给疲倦的鹰以翱翔的承诺。

“老乡帮老乡,哪怕山高路又远,走南闯北胆气壮!”是啊,不管我们走到哪里,只要有老乡,我们就永远不会孤单。(1171字。作于2011年4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青山依旧夕阳已红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600字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日子一天天过去,叶绿了黄,黄了落,后又萌出了些绿意。蕾开了花,花谢了地,又露出了些骨朵儿。物物生生不息,在时间的飞逝征程中,她是茅尖的湛蓝,不褪去她的色彩,在年轮的圈圈点点中,她是永不老去的巍巍青山。而永恒的,就是一盘皓月,亘古不变的朗照着这地。?

‘秦时明月汉时关’照过古今的关关卡卡,这土那地。照过的斯人,却在蓦然回首中,消逝得无影无踪。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望尽过江的点点白帆,在那遥远未知的渡口起航,在褚崖间退去两岸青山,两排绿竹。撑那么一杆长篙,在萋萋青草中漫溯,满载一船离别的伤感?,在时间的长河中漂流。而白帆点点,哪一帆才是故人的兰舟。

时光逝矣,草木零落,美人迟暮,哪一个抵过了时间的车轮?山盟海誓,曾经说的海枯石烂,在实践的长河里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在时间的车轮滚滚中被碾落,归于尘土。‘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谎言是甜蜜的,但甜蜜中有了慢性的毒素,让人有了期望,然后在这个无期的盼望中等待誓言的实现,最后自己一个人在孤单中老去。而那些坚信的,都望穿秋水般变成了望夫石,异或孟姜女般哭倒长城,泪尽而死。

在永恒的不过是银辉,在清风夜唳的黑夜里守护心灵月亮的树,而这千古以来最让人欣喜,最让人心忧的情,只不过是天地之间的一瞬。但我忘不了,有些花一生只开一次,落了,便是一地的忧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冬日暖阳的散文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冬日的暖阳是珍贵的,就像春天的雨、夏天的风、秋天的景,给四季以最为精彩的点缀。如丝春雨,滋润万物复苏,发芽生长;炎热的夏夜,凉风习习,狂风暴雨,一下子舒适了夏的闷热。秋天的美景,不仅尽收眼底,而且触动了人的味觉,枫叶红、菊花黄、桂花香,山野情趣萦绕游人陶醉;蟹肥鱼鲜,水果飘香,色香味美聚全。

冬日的暖阳,难得一见,偶尔的阳光明媚,使人精神清爽,一改冬日阴冷灰暗的天气,于是马上就有好的景观,行人见面互致问候,“今天太阳多好。”老太太晾出了衣被,老爷子太阳底下围起牌摊,小媳妇搬出晾晒的酱缸,公园里多了摩肩接踵的人群,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小时候冬天在农村上学,教室里经常有老师让学生踏步取暖的举动,一下课,学生马上去“晒暖暖”。

参加工作后的早些年,宿舍的冷,经常围着走廊的煤炉转。

冬日的暖阳,对农家衣衫单薄的孩子来说,就是一次难得的享受。

深冬的季节,天气寒冷,冬日的暖阳弥足珍贵。有谚语道:“头九暖,二九冻破脸,三九冻了锅里的饭......九九八十一,老汉顺墙立(晒太阳)......”

如果纷飞的雪花、晶莹的冰雕是冬的主题,那么冬日的暖阳一定是冬的插曲,她给寒冷的冬天平添一丝暖意。

如果冬日阴沉沉的天,使人情绪低落,那么偶尔的冬日暖阳,无意之中调节了人的心态,蓝天白云全收眼底;

如果春夏秋冬四季如歌,雪和冰是冬的高潮,冬日的暖阳融化了雪和冰,那么春天会远吗?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偶遇冬日的暖阳,我的心里顿生一股股暖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那颗心的善良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200字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母亲今年八十五了。她从小生长在贫苦人家,一生从未进过校门,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所以根本就谈不上读书看报了。不仅如此,母亲连普通话也听不懂,所以平时连电视也看不了,根本无法了解时事。不过,因为太寂寞,平时一人在家,她也会打开电视来看,看着电视上的镜头,尽管听不懂(其实也听不到,母亲耳朵背),却也常常乐呵呵的,为她所猜测的故事而兴奋,我们下班回来,她必定要跟我们说白天的电视。

这些天全国上下都在为马航370失联的事揪心,可母亲却一点也不知道。事件发生后一个星期的时候,我终于有时间跟母亲一起坐着看电视,于是就跟母亲详细地说了马航事件。母亲听后,大惊失色,说:“一个星期都没找到,还能飞到哪里去?肯定是掉海里了,那么大的海洋,掉下去哪个找得到啊!”

我说:“也不一定,有人说可能是机长开到哪里藏起来了,然后跟政府谈判。”

母亲说:“怎么可能啊,两百多人,一个多星期了,哪里藏得住啊,一定是掉海里了,那么大的海,沉下去就不见了。”

说完后,母亲又十分害怕地说:“还说坐飞机,多危险啊!”

以前我老跟她说,她一辈子没坐过飞机,哪天要让她坐飞机回老家,坐一坐飞机。可她却怎么也不肯。

我说:“其实也不会的,每天全世界那么多飞机在飞,不是没事嘛,是那机长有问题。”

母亲接着又问:“飞机有那么大吗?能坐下两百多人?”

我跟她解释说:“大型飞机很大的,一排有十个座位,有几十排,可以坐几百人。”

母亲说:“那不是可以装几千斤?那么大的飞机,不是比我们家的客厅还大?”

我哑然失笑。

母亲被调动了情绪,于是又回忆起老家的事来。她说:“解放前,老家附近山上曾经摔下过一架飞机,当时飞机的翅膀掉在一座山上,飞机却掉在了相隔几座山的另一个地方,飞机没有翅膀还飞了几座山远。”

这件事我小时候也听母亲讲过,大概的情况我也知道,难得八十多岁的母亲还能记得那么清楚。

我说:“那不是飞了,是飞机太高了,没翅膀了就斜着摔下来了,才相隔那么远。”

以后的几天,我都给她调好新闻频道,让她天天看新闻,她就天天关注飞机的新闻,然而她却仍然看不懂。几天后,她终于忍不住主动问我:“那架飞机有没有找到?”

我说:“还没有。”我跟母亲解释说,十几天了,全世界的人都在猜,都在找,很多国家都出动了飞机、军舰,还有卫星,都没找到,大家都猜是被什么人藏起来了,有什么阴谋。

母亲说:“还猜什么?一定是掉海里了,一架装几百人的那么大的飞机,十几天都没找到,哪里能藏得住?”

母亲其实平时并不关心时事的,在她的世界里,就只有我们亲人,每天想的也是我们亲人的衣食,我们的健康。这次她却那么关心马航事件,我想是因为飞机上那两百多人的生命安全在牵动着母亲的心,足见母亲那颗心之善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经典散文日记

全文共 1307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总是如此稍纵即逝,世事又岂能尽如人意。似乎一切我都懂得,似乎一切于我来说又是如此费解。终归还是涉世未深吧。

珍惜,我不晓得我到底是明白还是不明白。洒脱,我不清楚我到底是在意还是无所谓。终归还是输给这个社会吧。

都说,没那么简单。我似乎明白,一切都不只是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假装。假装不在意,不在意别人对你的意见,不在意别人对你所谓尊严的所谓侮辱,不在意他人有意无意对你言语上的恶伤,不在意只言片语的意见或者建议,不在意一切,只为一点自我觉得值得的事情一再坚持。或许,放开,会收获很多。至少不需要在面对。

我本是乐观的,正如我每天的笑。可是,累的时候,我好想不顾一切的放纵自己。可是,似乎,没有我的空间和自由!难道,我不属于这个时空?哦,好吧,我是火星人,说着火星人听不懂,地球人不明白的水星语。我离太阳很近,所以我有一腔热血,或者说,一腔热水!

突然,就那么突然的身心疲惫,好想回家,找妈妈。累的时候,妈妈会给我很多无形的力量。我总说,我会为了我妈好好活着,活得好好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妈妈也有妈妈,妈妈是不是也会累?妈妈对妈妈的妈妈是不是有着无限的眷恋呢?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而我们却是自私的!自私到欲“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这世上,真心待己的人,寥寥无几——父母、兄弟还有那预备过上一生的另一半。可是,谁又真的会陪谁一生?不然,离婚率升高又说明着什么?难不成在过家家,闹着玩吗?开玩笑!!

我是在很认真的生活!所以,我会放松的好好的活着!

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依然活着!但终究,在这世上,活着,才是好的。那是一个慰藉,一个借口,一种美德!只要活着,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去爱人,去被爱!只有活着,才能不让那些爱你的人伤心!

不知怎么,就想到了这里,太深沉了,不想了。这一生,开心就好!这一生,不错过就好!这一生,不后悔便好!这一生,有一个依靠的人相伴一生就好!

开心吗?开心吧?!我应该是很开心才对!可,为什么……

我爱我的妈妈!开始工作前,我对爸爸有成见,很深很深,现在,好些了!现在我可以说,我爱我的爸妈!从小哥哥就是我的榜样,可是我学跑偏了!当时觉得对不起所有人!可是,我成长了!后来哥哥有了嫂子,再后来他们有了我可爱的小侄子!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我很开心!看着他们,很开心!我爱这一家人!我的嫂子,更是一个好人!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那是不是说,我们家很好呢?呵呵除了,没有大富大贵,我觉得还不错!我们,奋斗中的一家人!我感到骄傲!我相信,哥哥会给嫂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那是我从小仰慕的哥哥。因为,我们是很好的一家人!

家,好想家!家,哪里才是我的家!我的!家!

从小就没有安全感的我,很厌恶吵架。厌恶至极!非常厌恶!最近打电话回家,情况似乎还不错!记得妈妈说过,老伴老伴就是一个伴!所以我放手了,不再去管上一代人的琐碎。顺其自然!

最近,变动来了,变动近了。所以,我有受影响了。

开心一些吧。

听着越长大越孤单,突然好孤单,好无助!虽然这里有我的朋友,我的梦想,我的坚持,但是却突然好无助,好孤单。

喜欢上一首歌,勿忘心安!那就心安吧!人心本就很拥挤!我只想找到属于我的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五月果园行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100字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果园桃花盛开的景色五月果园行——

“五一”假日,我没有去看名山大川,也没有去凭吊古迹神灵,久违了的故乡情,催促我一刻也不停的登上南去的列车。

我的故乡在辽南的苹果之乡——三十里堡。我家的果园就在一个山坡上;房舍被果树围绕,终年与果树为邻。自五七年我来到沈阳,至今已四十多年了,这期间虽几次回家探亲,但都还未遇到果树开花的季节。

下了火车,还有一段步行路,我不禁加快了脚步,把前来接我的二哥甩在了后边。近了!近了!突然,我眼前一亮,我家所住的山坡出现了。但奇怪的是这山坡没有了泥土的黄色和青草的绿色,远远望去,山坡一片粉白,像被一片巨大的白绸子覆盖着,二哥告诉我,那是桃林,眼下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

再走近些,果园的轮廓分明了,果农把山坡修成梯田状,果树一排排整齐地顺着山势一直排到山顶。我沿着那条已经变宽了的路走进果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果农对果树进行了精心栽培与管理,树下泥土松软,无杂草,二哥告诉我,这山上的果树,由好几家果农承包,农忙季节,他们吃住在山上,够辛苦的了。

我最先看到的是一片苹果树,我发现我以前熟悉的果树,已所剩无几,不用问,它们都“老了”,必定是在奉献了 “甘甜”后而“退役”了,接替它们的是一茬新树,它们生机盎然,欣欣向荣,虽然树枝上还没长出叶子,但密密的幼芽依稀可见,看得出来,它们正在为开花、结果积蓄力量。二哥说:“这一茬树,都是引进的优质品种已经连续多年获得高产了。”

看完苹果树,我走进桃林,枝枝桃花在向我亲近,致意,我忍不住伸手去抚摸那些花枝﹑花瓣﹑花蕾,去闻那并不浓郁但沁人肺腑的淡淡的清香。不一会儿,我们已走入桃林深处,被层层叠叠的桃花所包围。

写到这里,我要问:你可能看到过桃花,但你看到过满山满坡的桃花吗?你可曾置身于桃林中去结识、赞美过桃花吗?如果你没有这种经历,那我告诉你,那种感觉岂止是赏心悦目,简直是无以言表的,它会让你一时间抹去头脑中所有的思考与记忆,更不消说那些烦恼的心绪,它会逼着你的大脑,只去反射一种图像,那就是桃花,桃花……此刻的我正是这样,在桃林中徜徉,在桃花中飘忽,如临仙境。

快到山腰二哥的家了,他见我兴致很高,便对我说:“这些年,党的政策让果农心中有了底,不但精心莳弄好每一棵树,还搞科学栽培,并根据市场需求,去决定栽培品种。如今各家的果园里,除苹果树、桃树外,还有枣、杏、梨、樱桃等,改变了以前‘国光’、‘红玉’一统天下的局面,果农生活怎能不富呢。”

等我走进二哥家的房门,一桌丰盛的酒席在等着我,但我要告诉我的亲人,我酒还没沾唇就已经醉了,那不是酒力的作用,而是美丽的大自然让我深深地陶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文学的规范与标准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2700字

全文共 268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说“标准”,有两个意思。一是不自觉的,一是自觉的。不自觉的是我们接受的传统的种种标准。我们应用这些标准衡量种种事物种种人,但是对这些标准本身并不怀疑,并不衡量,只照样接受下来,作为生活的方便。

自觉的是我们修正了的传统的种种标准,以及采用的外来的种种标准。这种种自觉的标准,在开始出现的时候大概多少经过我们的衡量;而这种衡量是配合着生活的需要的。本文只称不自觉的种种标准为“标准”,改称种种自觉的标准为“尺度”,来显示这两者的分别。“标准”原也离不了尺度,但尺度似乎不像标准那样固定;近来常说“放宽尺度”,既然可以“放宽”,就不是固定的了。这种“标准”和“尺度”的分别,在一个变得快的时代最容易觉得出:在道德方面在学术方面如此,在文学方面也如此。

中国传统的文学以诗文为正宗,大多数出于士大夫之手。士大夫配合君主掌握着政权。做了官是大夫,没有做官是士;士是候补的大夫。君主士大夫合为一个封建集团,他们的利害是共同的。这个集团的传统的文学标准,大概可用“儒雅风流”一语来代表。载道或言志的文学以“儒雅”为标准,缘情与隐逸的文学以“风流”为标准。

有的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表现这种情志的是载道或言志。这个得有“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抱负,得有“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涵养,得用“熔经铸史”“含英咀华”的语言。这就是“儒雅”的标准。有的人纵情于醇酒妇人,或寄情于田园山水,表现这种种情志的是缘情或隐逸之风。这个得有“妙赏”“深情”和“玄心”,也得用“含英咀华”的语言。这就是“风流”的标准。(关于“风流”的解释,用冯友兰先生语,见《论风流》一文中。)在现阶段看整个的传统的文学,我们可以说“儒雅风流”是标准。但是看历代文学的发展,中间还有许多变化。即如诗本是“言志”的,陆机却说“诗缘情而绮靡”“言志”其实就是“载道”,与“缘情”大不相同。陆机实在是用了新的尺度。“诗言志”这一个语在开始出现的时候,原也是一种尺度;后来得到公认而流传,就成为一种标准。说陆机用了新的尺度,是对“诗言志”那个旧尺度而言。这个新尺度后来也得到公认而流传,成为又一种标准。又如南朝文学的求新,后来文学的复古,其实都是在变化;在变化的时候也都是用着新的尺度。固然这种新尺度大致只伸缩于“儒雅”和“风流”两种标准之间,但是每回伸缩的长短不同,疏密不同,各有各的特色。文学史的扩展从这种种尺度里见出。

这种尺度表现在文论和选集里,也就是表现在文学批评里。中国的文学批评以各种形式出现。魏文帝的“论文”是在一般学术的批评的《典论》里,陆机《文赋》也许可以说是独立的文学批评的创始,他将文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来讨论。此后有了选集,这里面分别体类,叙述源流,指点得失,都是批评的工作。又有了《文心雕龙》和《诗品》两部批评专著。还有史书的文学传论,别集的序跋和别集中的书信。这些都是比较有系统的文学批评,各有各的尺度。这些尺度有的依据着“儒雅”那个标准,结果就是复古的文学,有的依据着“风流”那个标准,结果就是标新的文学。但是所谓复古,其实也还是求变化求新异;韩愈提倡古文,却主张务去陈言,戛戛独造,是最显著的例子。古文运动从独造新语上最见出成绩来。胡适之先生说文学革命都从文字或文体的解放开始,是有道理的,因为这里最容易见出改变了的尺度。现代语体文学是标新的,不是复古的,却也可以说是从文字或文体的解放开始;就从这语体上,分明的看出我们的新尺度。

这种语体文学的尺度,如一般人所公认,大部分是受了外国的影响,就是依据着种种外国的标准。但是我们的文学史中原也有这样一股支流,和那正宗的或主流的文学由分而合的相配而行。明代的公安派和竟陵派自然是这支流的一段,但这支流的渊源很古久,截取这一段来说是不正确的。汉以前我们的言和文比较接近,即使不能说是一致。从孔子“有教无类”起,教育渐渐开放给平民,受教育的渐渐多起来。这种受了教育的人也称为“士”,可是跟从前贵族的士不同,这些只是些“读书人”士的增多影响了语言和文体,话要说得明白,说得详细,当时的著述是说话的纪录,自然也是这样。这里面该有平民语调的参入,虽然我们不能确切的指出。汉代辞赋发达,主要的作为宫廷文学;后来变为远于说话的骈俪的体制,士大夫就通用这种体制。可是另一方面,游历了通都大邑名山大川的司马迁,却还用那近乎说话的文体作《史记》,古里古怪的扬雄跟《问孔》、《刺孟》的王充,也还用这种文体作《法言》和《论衡》;而乐府诗来自民间,不用问更近于说话。可见这种文体是废不掉的。就是骈俪文盛行的时代,也还有《世说新语》,记录那时代的说话。到了唐代的韩愈,提倡“气盛言宜”的古文,“气盛言宜”就是说话的调子,至少是近于说话的调子,还有语录和笔记,起于唐而盛于宋,还有来自民间的词,这些也都用着说话或近于说话的调子。东汉以来逐渐建立起来的门阀,到了唐代中叶垮了台,“寻常百姓”的士又增多起来,加上宋代印刷和教育的发达,所以那种详明如话的文体就大大的发达了。到了元明两代,又有了戏曲和小说,更是以说话体就是语体为主。公安派竟陵派接受了这股支派,努力想将它变成主流,但是这一个尝试失败了。直到现代,一个新的尝试才完成了语体文学,新文学,也就是现代文学。

从以上一段语体文学发展的简史里可以看出种种伸缩的尺度。这些尺度大体上固然不出乎“儒雅”和“风流”那两个标准,可是像语录和笔记,有些恐怕只够“儒”而不够“雅”,有些恐怕既不够“儒”也不够“雅”,不够“雅”因为用俗语或近乎俗语,不够“儒”因为只是一些细事,无关德教,也与风流不相干。汉乐府跟《世说新语》也用俗语,虽然现在已将那些俗语看作了古典。戏曲和小说有的别忠奸,寓劝惩,叙风流,固然够得上标准,有的却不够儒雅,不算风流。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这两种本没有地位,所谓不在话下。不过我们现在得给这些不够格的分别来个交代。我们说戏曲和小说可以见人情物理,这可以叫做“观风”的尺度,《礼记》里说诗可以“观民风”;可以观风,也就拐了弯儿达到了“儒雅”那个标准。戏曲和小说不但可以观民风,还可以观士风,而观风就是写实,就是反映社会,反映时代。这是社会的描写,时代的纪录。在我们看来,用不着再绕到“儒雅”那个标准之下,就足够存在的理由了。那些无关政教也不算风流的笔记,也可以这么看。这个“人情物理”或“观风”的尺度原是依据了“儒雅”那个标准定出来的,可是唐代中叶以后,这个尺度似乎已经暗地里独立运用,这已经不是上德化下的尺度而是下情上达的尺度了。人民参加着定了这个尺度,而俗语的参入文学,正与这个尺度配合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给父亲的一封信情感散文

全文共 1368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父亲

您好!光影似箭,日月如梭。在这短短的几年里,我看见了您那疲惫的身影,还看见了蚂蚁般的爬遍了您那饱经沧桑的脸颊。那一刻,您老了!您真的老了!我的父亲!我敬爱的父亲!

我知道我有很多话对您说,但是羞涩的我却不曾开口,我错过了很多机会。但是,现在,我以书的方式来述说我想对您说的话,也以书信的方式来为您解读我对您的心声!

父爱如山!

父爱是阳光,让我们健康的成长。父爱是音乐,让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父爱是蜡炬,默默的为我们奉献着自己。

“呜呜呜!那不是我搞的!”哭声随着冬天的雨水声形成一支交响曲。我记得父亲您这是最后被您打的场景,导致现在我还记忆犹新。这是一个水壶的“杰作”,是这个水壶变成了您雷鸣般的生气声和我火上爆发似的哭声的导火线。这是因为我在玩的时候将水壶打破了。恰好,在我手忙脚乱的时候,您走来了,看到了地上全是碎玻璃,似乎明白了一切。向来都是“晴天”的您,却不知何时“由晴转阴”。我忘不了那个场景,您板着脸对我说:“水壶是不是你打碎的?”年幼的我害怕您生气的样子,漫不经心的对着您说:“不是我搞的,我看见碎玻璃才来弄的。”那时,我看见您瞬间火冒山丈,二话不说抡起旁边的棍子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打了我,嘴里还训着我说:“叫你撒谎,小小孩子就懂撒谎!”哭声弥漫着,训声蔓延着,心中怨恨声回荡着。那时,我心中充满对您的恨,您的训声响彻着我恨您的冲动……自此,我因为您的一顿打后,我再也不敢撒谎了,我只要想撒谎,就会想到您那副生气的样子,我就马上收住口,立刻把撒谎的语言收回去。是您让我改掉了坏习惯,感谢你!感谢你的父爱!

伟大的作家高尔基说过:“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著作。读懂它,你就读懂了你整个人生。”父亲,您就好比是这本巨著,我会努力读懂你。父爱如山,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平凡无奇也是最深沉的爱了!

父爱如水!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深沉;没有母爱那么细腻。我却不认为是这样。父亲!我就像小鱼,而你就是浩瀚的大海,关心着我,爱护着我,守护着我。您的爱不仅是深沉的,而且还是细腻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如今已成为一名光荣出色的初二学生。但是背负着学习压力的我每天学习都到很晚。每天夜里,当我学习都到很晚时,您总是托着疲惫的身躯来看我,当您走时,总会不忘记说一句话:“快点睡吧,别累着了!”一句很普通的话却让我感到您是细腻的。每天早上,您忘不了要叫我这“懒鬼”起床;当我准备走时,您总是忘不了唠叨几句:“上学慢点,不要着急,时间有的是,记住要吃早餐,别饿坏了肚子……”而我却不理解您的良心用苦,总是不耐烦说着:“懂了,我那么大了坏不懂?”那时候,我看见您总是欣慰的。每天晚上,我都看见您细心的帮我检查那漏洞百出的作业;帮我盖好被我这“淘气鬼”搞掉的被子……

每天,细腻的爱都会弥漫整个家,细腻的爱都会进入我的鼻子,细腻的爱都会涌入我的心头。

夜里,您睡了;但爱,依然醒着。

你曾告诉我,在我呱呱落地的那时刻,您说那是您最快乐的一天。您说您是自幸福的。您说我是鸟儿,却说您是宽阔的天空,任我翱翔在您的心头上。我表达不出您对我的爱,只知道,您是非常爱我的。

父亲!感谢您几年来的照顾,看着您的脸上的皱纹,我知道我该奋发图强。您冰白的头发,额头的皱纹,大山般的父亲,留给我的不只是背影,而是深沉且又细腻的父爱。您的那双手给我舒适和温暖。

父亲,您辛苦了!

此致

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独享雨夜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500字

全文共 1413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个,又是一人在加班,孤灯对孤影,来不及惆怅,来不及哀怨,要做的事太多,一个人的忙碌,也有好处,可以静心,效率很高,繁杂的事务岂能难倒我久战沙场的老兵。小女子天性利落,三下五除二,痛快淋漓,迅速搞定,什么报表,什么回报,什么领导要的工作报告,统统缴械投降,齐刷刷统统做好,滴滴答答,寂静的夜空只有钟表的声音忠实地伴随着我。呵呵,抬头谢钟表,会影成三人。。。。。。

把所有的工作做好,却感到意犹未尽,站起身来舒展一下腰身,倩影自赏,还好,减肥做的不错,算不上婀娜,还不算臃肿,呵呵!看看偌大的空间,没有了白日的喧闹,原来我的工作场所很幽静高雅的。大大的盆栽扶桑,正开的鲜艳,小小的吊兰,长满精致的玻璃花瓶快攀上了我的书橱。 云竹青青可爱,不温不火,总是那么低调可人。

拉开窗帘,远眺这座城市正是莹红斑斓,万家灯火。那灯火阑珊处又在上演这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说过,有灯的地方就有故事,多少人正在叙写自己的故事。或许我们都是故事中的主角。看你如何演绎。人生每一天都是直播,没有彩排可以预演哦!

门前的大街上正是街灯闪烁,车水马龙,热闹是他们的,此时正是堵车高峰期,我们终于进入了汽车时代,多年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向往二十一世纪,憧憬汽车时代的到来,还好我们终于赶上了。却没想到这堵车的灾难,堵得你心慌,真的又怀念那自行车的时代,一辆单车载两人相互拥揽的温暖,推车边走边聊的惬意,柳条轻浮发梢的浪漫。

凄凄离离的小雨正在下着,我不急于离开,清楚地的知道这时上街也要和他们一样拥堵在这车海人潮中,尤其堵在路上,不如静静的停在这办公室内,独享属于我自己的宁静。

静静的凭窗听雨,听雨打在花草上的声音,弱弱的似乎是在窃窃私语,雨洒在芭蕉叶上,似仕女轻弹素琴。初秋的雨少带一点寒意,我却并不悲伤,没有那些文人那么善感。独自享受这份秋雨的静美,真的很惬意。静静的冲一杯速溶咖啡,看着咖啡一点点的在热水中融化,捧着温暖的杯子,就品味着一份属于自己的温暖,有人说生活的幸福与否取决于自己的态度,你选择了宁静,宁静也就选择了你。

上次听雨似乎,已经是好久以前的事了。更不要说有人陪你听雨。那似乎上上的辈子事了吧?忙!忙!我们在忙些什么,忙的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乐趣,更不要说闲情雅致。

记起上次的加班,也是一个雨夜,不过那是夏季,雨下特大,似乎在宣泄,我也是一人在加班,看着黑魆魆的窗外,些许的害怕,感到的寂寞,甚至有点点的恐惧。在感叹自己的孤独,还好我有挂QQ的习惯,有位朋友 在线陪我度过了那个难熬的夜晚。一句:“我陪你”感动的泪水模糊了双眼。真的感谢那位朋友,不论你是否已经忘记,那幅场景已在我心中常留。现在想来当时为何不去欣赏那磅礴激情的大雨,也应该是一种难得情怀。

一朋友曾经告诉我他在蔬菜大棚里,一人听雨的乐趣,试想一片片白色的蔬菜大棚滋润在天降甘泉之中,或许淋漓,或许激情,看着棚内一片生机盎然的青色,听着外面犹如万马奔腾的, 千军呼啸气势滂渤的大雨在咆哮。你已经化为这蓬勃中的一员,你可以是将军,指挥千军万马,可以是士兵,痛快厮杀,也可以就是一纤弱小女子,静看潮起潮落,冷眼观虎斗,何弱之有?欣喜之时,想象中一次次和朋友棚中听雨。

饮尽了咖啡,雨似乎也小不少。本来就不大,街上的车辆也不再拥堵,关灯轻松上路,这个雨夜独自驾车行走在空旷的大街上,很惬意,很享受。独享的雨夜。其实我并不孤独。真的挺好!明天又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沁园春长沙改写成散文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只身伫立在有十余米高的青色山峰上,左顾右盼,只见深秋瑟瑟,寒风的掠过。

抬头远望,万山岳上晕染开来一片胭脂红,细看却又不完全是,处处暗点着透明的鲜红,甚而在阳光的照耀下显现出明快的洋红,整个山麓被神笔一抹,立刻从青色转变艳红,那红,宛若三月笑放的春花,又似七月飘舞的云霞,却又胜过它们几分,多了几分明快艳丽瑰丽。山脚下,奔腾的湘江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晶莹如水晶,碧绿如翡翠,清澈晶莹的江水仿佛一道蜿蜒的绸缎连绵至远方。羽毛金光闪闪的雄鹰伸展健硕的身子,在天地之间拍着宽阔的翅膀翱翔,为矢车菊般的天空增了几分宏壮,波鳞银光闪闪的鱼群在清澈的江水里摇摆,任意遨游;万物都在这绚丽的秋月竞争真正的自由。怅然的辗转反侧,在这苍茫大地,又由谁来统领呢?

想当年,我与同学们共同来到这橘子洲欣赏美景,往昔峥嵘岁月是多么令人难以忘怀,想当年我们还很年轻,个个意气风发,容光焕发,才华横溢,热情奔放,尽情的挥洒着旺盛的精力和横溢的才华。我们一起愤慨地斥责如今江山主宰的腐败,悲愤的感慨如此美景的沉沦。我们一起用文字抒发心中的激动感情,用激浊扬清的文字写出当今政治的不公,我们一起痛骂当年的军阀混战,老百姓的穷苦生活,你还记得吗,当时我们在江心游泳,奋勇直前,一个巨浪扑面而来,小舟飞扬水面上,激起一丈高的雪白的水花?我们一起劈波斩浪,向前方冲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但是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赵景深还记得第一次接触朱自清,是源于小学课本中的《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是课文的开头,但却是我心中的永恒,那短短的一句话表达了你真挚的情感和万千人的忧伤。。。。。。

你在《背影》中,语言虽没有以往的华丽,却多了几分朴实和平淡。催人泪下的画面和那平凡而简短的对白,总能激荡起我心里的那一片涟漪。每当读起那篇文章便会想到自己的父亲,那个不擅长表达却为自己操劳了大半辈子的父亲。

从你那平易的文字中能够看见那个用心来给予儿子一切的父亲形象,感受什么叫做“父爱如山”在《正义》一文中你问道:人间的正义在哪里呢?你说:“两石白米堆在屋里,总要吃它干净,两箱衣服堆在屋里,总要轮流换穿,一大堆正义却扔在一旁,满不理会,我们真大方,真舍得!看来正义这东西也真贱,竟抵不上白米的一个尖儿,衣服的一个扣儿。”此句话充分的表达了你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试问人间的正义究竟在哪里呢?你让广大人民清楚地明白“正义”不止是挂在嘴上,而是要付出行动的。

朱自清的散文读起来,很美,带清秀之气,正如他的名字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秋的初中散文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秋,渐凉,风含霜。几阵秋风飒飒,更飘然。

昨晚乘车来到了乡下姥姥家。为了欣赏山村的晨景,今天一大早,我便起床了,带着好心情踏上了村后的田间小路。

周围充满着泥土的气息,混着花草香味,令人神清气爽。草叶上的露珠如水晶一般,又圆又亮,让人忍不住去碰一碰,这时它们就像调皮的孩子,有的蹦到我的裤腿上,有的钻进我的鞋子里,和我玩起了捉迷藏。走过田埂,低头一看,裤腿和鞋子全湿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风拂过了稻田,拂过了果树,拂过了人们的心情。稻田里大片大片的金黄波浪起伏不定。阵阵稻香“腾云驾雾”地传至远方。果园里沉甸甸,果香与稻香聚在一起酝酿着。

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后山脚下的小河边,我望着这清澈的河水,河里飘舞着水草,河边的大块洗衣石很亲切。记得上小学时,每逢暑假,我都会准时到姥姥家度假,而那时和村里的小朋友们玩得最开心的游戏就是在这小河里捉鱼、抓螃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秋风萧瑟,落叶依依不舍地离开树枝,一片两片悠悠地飘落,在水面上,那样荡走,划亮了我的目光。我微微打量着它,叶脉在叶间肆意伸展,瞬间懂得这含义,是对完整生命的诠释吧……

告别了小河,我又向山林进发。阳光窜入林中,照得露珠闪闪发光,照得薄雾四处消散。清风牵着我的衣袖,热情地把我领到山顶。

站在山顶,放眼望去,小河如一条白色的长丝巾,飘逸出尘;田野里葱绿一片,农民已经开始忙碌了;村子里绿树成荫,炊烟袅袅。好一幅山村山水画!

家乡的秋啊,你在我的眼中,也在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没有围墙的学校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500字

全文共 1358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教育应该是开放的,不应被围墙禁锢。

也许是出于校园安全考虑

也许是教育经费充裕

也许是为了便于学校管理‘

也许是出于对弱势的教育的保护

也许是……

总之, 学校几乎无例外的被围起来了,只留着一个或者几个标志性的门供人进出

曾经,有围墙的学校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如今,没有围墙或者围墙不全的学校可谓怪胎,往往被诧异。

没有关注过学校修建围墙具体流行于何时,不过近二十年的事。

跟风的民族行事总是如雨后春笋。

从1991年上小学开始一直到2000年初中毕业,读了两所学校,一所是乡村完小,一所是乡镇初中,都是没有围墙的,操场宽阔。边缘是农田。初春,金灿灿的油菜花开放,蜂蝶飞舞。课件,孩子们手摇自制的风车,在开满油菜花的田埂上飞驰,一边看路,一边看风车是否还在随风旋转。也有捧书在油菜花边的草地上坐着读的。当然,也有在小径里野的小男孩们。不知是谁惊跑了吃草的兔子,孩子们免不了一阵狂追。油菜收割后,一场春雨,水浸满了田间,农人、水牛在田里繁忙,那解乏、充满生活气息的山歌已经消逝,再也找不回。

芒种时节,水田、细雨、男女老少、秧苗组成一幅写意的图画,实时供孩子们在课间观赏。他们还要看风吹稻浪的动感美景呢,看完便放暑假。

秋季开学,看稻子金黄,蜻蜓纷飞,稻草人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每每晴朗的下午,秋阳退去,把稻草人铺于田间,躺其上,仰望天空的湛蓝,或许是彩色的云组成的画,险峰、怪石、野兽……可尽情的遐想云的美。

初中的校园边上还多了绿茶山,一排一排的弧形组成山的阶梯,一年四季充满绿意。是下午放学后的好去处,那是天然的自习空间,在那里与茶青对话,与禾苗共长。

没有围墙的校园,让我在成长中收获了诗意,领略了自然的美,让我的童年生活五彩缤纷,削弱了当年物质匮乏生活中的苦楚。

后来,我的读书生涯是在“四角的天空”里度过的。

大学毕业,考入贵阳市第三十中学,本来狭窄的空间在围墙的包围下更局促。

校园的围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教育与外界的心墙,它阻隔着外界,外面的人轻易进不来,里面的人也不能轻易走出去。

所以一直怀念没有围墙的学校。

2015年6月,组织安排我到贵阳市野鸭中学。这是一所围墙不全的学校,在一条城市主干道边上。交通安全压力十分巨大,万一学生在校期间跑出来遭遇不测?不敢想。面对校园,想到的是:安全、安全、还是安全。如何保障师生的安全是最先要思考的工作,这是对生命的责任。万一学生课上、课间跑出去?外来人员无端干扰教学秩序,威胁师生安全?学校财产如何保障?……我只想说,我需要围墙,我需要围墙来保障脆弱的校园安全。

我只能回忆过去没有围墙的美好,庆幸曾经有那样的校园、教育存在过。但我更理解、尊重当年为保障我们的安全而默默付出的老师们、领导们。我不知道他们当年为能有围墙,做了多久的梦。

也许是站的角度不一样了。也许,诸多千校一面的围墙很单调,死板,一定程度上也成了学校对外发展的枷锁,强行的将学校与一墙之隔的社会隔离开来。在纷繁的社会面前,学校被围起来是别无选择的,在越来越尊重人的个体生命价值的今天,围墙无疑是保护学校免于经受过多侵扰的最好方式。

我敬佩野鸭中学人二十多年如此的坚守,没有围墙却尽力的呵护着校园的一草一木,你看那桂花不正在飘香吗?更敬佩野鸭中学人在遮掩过的无奈里建构着诗意教育,连内功的同时,聆听者窗外的声音。

没有围墙的学校,向您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