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眼中的年味儿作文【精选20篇】

你家乡的年味是怎样的?不如给大家分享分享吧,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我眼中的年味儿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368

作文

181

山里的年味儿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家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的一个小山村里。那里群山环绕,山是绿绿的,水是蓝蓝的。别看那里很偏僻,其实可热闹了!就像一首古诗里描述的那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这里,对于我们孩子们来说,最热闹、最开心的日子,要数大年初一了。妈妈早就告诉我,这个村庄的孩子们在大年初一,早早的就起床,背上自己心爱的小包包,和小伙伴们三五成群,挨家挨户的去拜年。家家户户会准备一些好吃的和好玩的,送给孩子们,俗称“拿果子”,是预祝来年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大年初一的清晨,我的小表妹欢欢“心急火燎”叫我起床,我马上一骨碌爬起来,急急忙忙地抹了把脸,我们就出发了。和我们结伴的还有玲玲姐姐和“麦芽糖”姐姐。一开始我有点点担心和害怕,因为这里的很多人家我都不认识,很陌生,觉得难为情。所以我们决定先去家门前的小店里。我想:“会不会有我最喜欢的玩具呢?”我们四人一起走进小店,小店里的婆婆笑眯眯地说:“你们可真够早的!”我们大声说:“新年好!”果然,我们每人得到了一个孙悟空玩具,摇一摇还可以发出“哐哐哐”的响声,真好听,就像一首新春的乐曲。这为我们接下来的“旅程”开了个好头,我也对自己有了信心,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一路上,我们拿到了烟花、鞭炮、气球、糖果、花生、水果……不仅包里装得满满的,手里也快那不下了,心里真是无比的激动。

回到外婆家,我们向大家展示了我们的“战利品”,妈妈一个劲儿的夸我们真能干。我们把“战利品”一一归类,我最喜欢的还有那一根根像金箍棒一样的烟花了,等晚上让爸爸放给我们看。时间过得如流水般,那绚丽的夕阳就这么落下了,夜空被黑色的幕布遮了起来,等着我们给它打扮打扮。吃好晚饭,我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看我爸爸放烟花,那一朵朵烟花在空中轻盈地绽放,把夜空装扮成了花的海洋。

这真是美好的一天,这真是最美的年味儿,让我铭记在心,久久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不一样的年味儿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是不一样的。平常过年我们全都是在姥姥、姥爷家,今年爸爸妈妈带我开车回宁夏奶奶家过年。

一路飞奔,好在天气还不错,我们下午就到了。一进村子,一片红红火火过年的景象映入眼帘,家家门前都贴着对联,大门上挂着火红的灯笼;小朋友在街道上三五成群的放着炮,追逐玩耍。

回到家里,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哥哥弟弟一大家子人都在等我们,真热闹!屋里的炉火烧得旺旺的,丰盛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食欲大增。吃完饭,我第一时间就跑到院子里看小黑狗,顺便带它出去溜溜。大人们有说不完的话,我就和小堂哥、小表姐还有小妹妹在院子里玩。最开心的就是放炮了!火柴炮、钻天猴、五十发的火焰弹···从下午到天黑,我们也不管大人们的约束,开心的疯玩着,只是可怜了小黑,被炮声吓得都不知该往哪里躲,远远地跑到大门外去了。

等到天黑透了,我才发现夜晚的天空是那么美!繁星闪闪烁烁,离地面就是那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摘到。空气也格外清新,让人精神振奋!

啊!在农村过年挺棒的,能体会到不一样的年味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富有年味儿的春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题记

随着耳边一阵又一阵熟悉的爆竹声,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都是满满的喜庆。

除夕夜全家人都忙着包饺子,母亲颤巍巍的拿起一张饺子皮,添上那红的、黄的、绿的搅拌在一块儿的饺子馅,严严实实的用那满是皱纹的手包裹起来。在大家不经意间,她把一个硬币包在饺子里,(谁吃出这个硬币,谁就大吉大利!)看她那嘴角、眼角、溢满了那幸福的弧度。

一边吃着煮好的饺子,一边看着春晚,随着那熟悉的“5、4、3、2、1、”旧的一年在那一刻向我们挥手告别,新的一年大踏步向我们走来。这时,外面早已炮声漫天,震耳欲聋。

我与小侄儿小侄女们跑出了家门,就被那直冲云霄的鞭炮声挡住了路。我们慌忙捂住了耳朵,脸上却还露着灿烂的笑容。

各色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花花绿绿的,“礼花”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天空顿时变得五彩斑斓,那微弱的火药却像七彩花一样绽放着。可好戏不长,“礼花”从天空中慢慢变淡,变淡,直至烟消云散;那边,一股冲击般的银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喷着,喷着。落下的便义无反顾跳出了银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万从空中掉落,给人极美的感觉;“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震耳欲聋的响声一定是鞭炮!那热闹的的声音,也足以给2013增添许许多多的喜庆了。

那边暖烘烘的,旺火烧了起来,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滚,好像在呼唤着什么,也好像在喜悦地跳舞。人,物,中国,将春节愈演愈烈,带来了2015新气象!

富有年味儿的春节,富有人情味儿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年味儿作文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最开心的事情,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过年!不仅是自己过新年拿红包时的喜悦,更多的是走街串巷拜年、家家户户团圆、无处不在弥漫的年味儿!那简直就是一部新年贺岁大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热情洋溢的上演!

年味儿就是劳累了一年的“喜羊羊”风尘仆仆往家赶,为父母做上一顿贴心饭,欢聚一堂的围桌团圆!远离家乡漂泊的儿女就像喜羊羊一样乐观勇敢,说说一年的工作收获,诉诉以往的生活经历,听听父母对自己的期许评价。这是高兴的年味儿!

年味儿就是辛劳了一年的“慢羊羊”长辈在家的翘首期待,两鬓的白发、衰老的容颜,感慨岁月流逝的同时还是对小辈们的来年满怀期盼!父母犹如慢羊羊村长一样永远是儿女的依靠,家永远犹如羊村是暖心的避风港。这是苦涩的年味儿!

年味儿就是心酸了一年的“灰太狼”总结以往岁月的喜怒哀乐,感叹挣钱养家的艰辛不易!灰太狼很辛苦,屡战屡败却永远不能退缩:百般思量如何完成“红太狼”的任务,千方百计如何达到“小灰灰”的心愿。这是伤感的年味儿!

年味儿就是长高长大的“小灰灰”在父母的教育下如何变得更加善良勇敢;年味儿就是大智若愚的“懒羊羊”回顾过去展望新年如何变得更加从容聪明;年味儿就是心灵手巧的“美羊羊”思前想后考虑将来如何变得更加惹人喜爱;年味儿就是健壮鲁莽的“沸羊羊”反复斟酌思索以后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却又不强势┅┅

[年味儿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年味儿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春去春又来,又到过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起来,当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身为东莞人,自然会懂得一些东莞的过年风俗。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在这一天,灶王爷就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此就有“送灶”的仪式。在这一天,我们家就会烧香拜佛,在桌子上摆上许多小吃,像糖冬瓜之类的。

腊月二十四就要贴对联,在这一天,我们家都会将准备好的对联贴上,其实不止是对联,还有在房子的各个地方贴上写有“老少平安”、“招财进宝”等等的或红或橙的字条。

腊月二十八则是大扫除,在这两天里,一家大小都行动起来,将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年。孩子们在这一天都特别开心,因为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团圆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饭,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响起。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为生活外出奋斗的人们,享受幸福的夜……

大年初一,我们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按照书上说的,一出门向什么方向出发,出门行大运,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顿大概是不吃的,这一天,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他们可以收到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红包,这一天的红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为我们都会到处去拜年。

大年初二,就是开年,这一天也少不的放鞭炮,虽然现在禁止放烟花爆竹,但人们违背不习俗。也把大门大开,在门前放一桌的食物,旁边还放凳子,据说是给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正月初八左右,家里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咸圆”,这应该是他们处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

元宵节,这是过年的最后一天,家里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还有芝麻味的,到晚上,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过年期间收到的红包都拆开,看看都收到多少,这或许是孩子们最期待的。

这是我们家乡的过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好像越来越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我们都希望,过着最有气氛的年,心里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不一样的年味儿作文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年的年尾是忙碌的,也是喜庆的。家家户户做好年糕、晒好腊肉,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从农历二十七开始,鞭炮声从零星的一声声到密集的一阵阵,新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转眼已是除夕,身边的年味也越来越重了。

还是凌晨四点的时候,我就已经被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惊醒,望着仍漆黑一片的窗外,我突然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了年的气息。

天空刚露出鱼肚白,村子里就热闹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忙着贴窗花,挂春联,爸爸踩着凳子,手里拿着刷了糨糊的春联小心翼翼地对着墙壁比划,下面的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喊着“歪了歪了”“往左些”“再过去点”“对!就是这儿!”边上早有妈妈将精美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还挂上了灯笼,家中一下增色不少。

看大街上,真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商人小贩们早早地摆出了摊子,贩卖各种年货,吃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人们踩着一地的鞭炮屑,来赶这一年一度的热闹。早有贪吃贪玩的孩子来到琳琅满目的摊前,央求着要买。这天早上,各种各样的舞龙舞狮队也会敲着锣鼓,浩浩荡荡地来到各家店门口,说一些吉祥话,讨个好彩头。真是热闹极了。

家里,爷爷领着儿孙在祭祖,希望能够保佑来年一家人平平安安,大吉大利;厨房里,能干的妇女们各显神通,要将自己的拿手好菜捧上餐桌;屋外,顽皮的孩子们正在放鞭炮,乐不可支,那清脆的笑声荡漾在空中,连空气里都洋溢着浓浓的、甜蜜的年味。

这忙碌的一天,这忙碌的一年都即将成为美好的回忆,等待我们的将是崭新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的味儿2500字作文

全文共 384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我可以去学习一门中国菜系,我的选择肯定是:川菜。

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名,也不是打算去要开一菜馆,而是让我能于锅碗酱醋里勾起些经年的川味儿

人说蜀道难,“关下险固凭三辅,陇右勾连接四川”。山路弯弯,山路长长,川人外出谋生计的何其多。印象中我只知南方人戏称其为“川军”,他们南来北往,东奔西走,似乎习惯了。

那年月赶火车入川是个人如潮涌的节奏,每每趁我放假,父亲便千里迢迢地来接我去绵阳,有时候奶奶也同去。在很少有拉杆拖箱的奔走里,父亲肩扛着,手提着,会不时回头看我和奶奶一眼。我眼前永远晃着一个厚实的背影,回想起来似乎是永恒的定格在那个时代川流不息的人群中。

记得有一年我们没有买到普快或特快的票,坐的是慢车。车过湖北十堰,穿陕西进川,由于慢,平时一天的路要走三天。父亲说慢的除了速度,更多的是等待,大大小小的站点一无例外都要停下来等快车先过。这时间里小贩们便围拢来临窗吆喝叫卖,甫一入川,川味儿直似由这些个诙谐逗趣的川音里喊将出来了。

我们便买上几包零散的袋装小吃,常见的有麻辣豆腐干,怪味蚕豆,麻辣小鱼,也有几次买到很好的灯影牛肉。味觉带来的愉悦感使得等待不再那么难捱,闲话间我问父亲牛肉之前何谓“灯影”。

父亲平日里爱弄花草,也甚喜在餐桌上点评母亲做的菜,顺带讲出几段异域的口味,或者食材的往事来。他告诉我“灯影”之说大概是源自“皮影戏”吧。

皮影戏我在老家县城看过,灯光打在幕布上,透出背后活灵活现的剪纸人物,老艺人会在吹弹说唱间,拉拉扯扯里演绎一出出悲喜的故事。无法考究何时起这门古老传统艺术和“吃”相互融合,大而薄的牛肉片仿佛皮影戏的幕布,倘是夹起一片来看时,它会在夜光里透出车内相对安静的人影,或是于日头下闪过窗外飞驰的山林。

“灯影牛肉”确是第一次让我对于“吃东西”隐约体会到美和艺术的概念。麻辣也在头脑里形成了对川味儿最初的印象。慢车咣当咣当地行在铁轨上,人便如同摇晃着一个慢悠悠的梦。第二天早上睁开眼,列车喇叭里还是重复播放着昨天那几首歌:十五的月亮,故乡的云,渴望,人在旅途……

我们一行捱到家卸下包裹行囊,母亲心里的石头也随之落了地。疲惫过后不单单是轻松,还有缭绕的菜香。每次接风洗尘,我都不知母亲用了什么法子托了盘儿端出一只酥皮的整鸡,另有调好的味汁从头浇下,一霎时那地道的川味儿泼将出来。弥漫小屋里。

母亲回答味汁是将花椒煸熟碾了粉,拌上红油辣子,芝麻等调制而成。母亲自个赐此菜名曰“油淋仔鸡”,大约十几年后我自己初学做菜,几番寻菜谱也没见这个菜名。而第一次品尝“油淋仔鸡”的味道我是难忘的,如今我有时聚友闲话,提及似那般川味儿,朋友们俱都会异口同声于唇齿里蹦出两个字来:“麻辣”。

如果说歌曲“辣妹子”唱出了湘辣的烂漫炽烈,那么重庆的一口“火锅”也由着山城的性子展现出川辣的沸腾和火热。我却只在幼年时去过重庆,但于父母绘声绘色的描述中,仿佛领略到麻辣味籍由着色彩斑斓的汤料,汩汩翻滚起酣畅淋漓的快意,这或许是川味儿极致的体验。

父母的记忆里关于重庆之味是遥远的,也是火红的,鲜明的,滚烫的,那时他们风华正茂。

有趣的是,母亲叙述那会儿我在小菜馆里走丢了,幸亏给一位解放军叔叔送了回来,但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了。她记得那年我两岁,时间的光影里似乎见到那位解放军叔叔,帽子上的五角星军徽闪耀,军叔把我交给母亲,转过身在我梦里慢慢走远,岁月只留下纪念。

这纪念是蒸腾在川味儿的香气里了,或是融入川味儿的艳红里了,使得我长大后喜欢四处寻找川味儿的踪迹。它在哪儿呢,在村野里藏着,在山水里淌着,亦或在街市里躲着。“滩声曲折涪州水,云影低衔富乐山”,哦,原来它也来涪城的风光里飘着。

涪城即绵阳,古时亦称绵洲。绵洲城内,“一座越王楼,诗文天下会”,三江逶迤,远山含黛,城中心人声熙攘,小吃云集。因为靠近成都,据说涪城饮食也有着正宗川菜的美誉。

在吆三喝四的川话里,有人踱步于红油米粉的小店,有人在麻辣串的热气旁指点,临窗的大嫂在嚷嚷:“葱花嘛,要得要得”,几个孩子从我身边跑过,荡起一片孜然里脊的轻风,前面店内,煎饼大哥动作娴熟,铁锅前队列里传来说笑声,看样子他们早已习惯了那一份焦香金黄的等待…,川味儿,藏在城里。

我初到绵阳的时候还小,脱开母亲相携的手,接过奶奶端来的竹筒豆花。那一刻汤匙搅起回味,香辣抵在舌尖。那也是我初次见到以竹器当碗,后来方知盛器之美,存乎一心。

竹自山中来,川地多山,川人靠山。鱼游于水,人行于山。川人懂竹,人贵有志,竹贵有节。山路蜿蜒,茂林修竹,茅舍其间,三五好友,举箸相邀。情溶于山,志寓于竹。豆花与竹器,食之韵在自然。“浮云望春风动影,绿里嫩白一触红。何处飞瀑惊石鱼,坐品豆花竹林东”。我细观竹筒上刻了一只熊猫,几片细叶。川菜,神韵得于山水。川味儿,亦出山野。

虚怀若谷,不仅是中国人的品格,也是盆地的属性。群山以围,处低而不争高。同在盆地中,比绵洲更为古老的成都,相距不过百十余里,而我那时去却不知其味。仅仅只在天府广场留下了足迹,饿的时候吃了一碗担担面。

后来我知道了青羊宫,杜甫草堂,赖汤圆,龙抄手,再后来我还知道了玉林,锦里,宽窄巷子,糖油果子,钵钵鸡,串串香,手撕兔等。人常言成都是集川菜于大成的地方,但我却由于工作忙没时间再去了,至今对于成都总觉得还有那么一点遗憾,一点向往,一点回味。

父亲那阵子常到成都办事,他喜欢那里的茶馆,竹椅子,老桌子,盖碗茶。川人喜欢烫上一壶,冲壳子,摆龙门阵,不亦乐乎。我也去喝过,但没见到传言中的铜壶长嘴十八式,父亲说那是川人“耍”茶的极致了。把一壶茶翻转倒腾,最后长嘴倾注的,仍是那一碗闲适与恬静。

有人说这种市井与休闲,只在成都。但我觉得如此川味儿也是中国普通老百姓所共有的。

市井之人,无事游荡于街市,或者去溜鸟,打牌,看演出,听胡琴,打太极,在广场舞的队列里手舞足蹈,亦或钓鱼晒太阳,可以在菜场跟小贩嚷嚷,懒得做菜了,就路边吃一碗燃面,川粉。然后手拿锅盔闻着香走,若觉得还不解馋,约好友走进普通的酒楼,也可以去“苍蝇馆子”炒上不算太正统的“夫妻肺片”,“鱼香肉丝”等。

倘是又来了兴致,自家点炉架一锅毛肚,牛片鸡块水煮鱼,柴米油盐酱醋茶,闲花梧桐老方桌,烟火流云扯天涯。这便是市井之味,它其实是在工作的繁忙背后,在生活的艰辛背后,在心灵的浮躁背后,所以它接住盖碗茶,接住那一份涤荡后的温度,腾挪后的从容。盖碗,托于地,盖于天,因此品味,因此气定神闲。市井的茶水,市井的成都,市井的川人,市井的中国百姓,寻常人家。川味儿,也流于市井。

在川的日子里,往往我刚睡醒,母亲便拎着菜回来。一边进厨房一边言语,今天的豆腐比平时贵了,或者鱼又鲜又活。母亲做的菜从巴蜀山水里浸润出来。

豆腐块一定要放肉末的,鱼盘里总看得见香菜和泡姜,但少了花椒可都不行。而且多半是来自汉源,地道的麻香才叫川菜。随时可以取出来切成段斩成末的干辣椒,瓶里永远余着煸熟的芝麻。一大袋的八角茴香桂皮山奈白果香叶豆蔻等,固定在父亲钉好的老竹杆子上随风儿晃。

最妙的还是两个老瓷坛子,泡菜用,一荤一素。素的自然少不了辣椒苦瓜长豆角,萝卜洋葱白菜梗。荤的就更让人砸舌了,泡凤爪一定要慢慢吃,切成丝的泡猪耳裹着红油芝麻,鹌鹑蛋扔进坛子里一夜便好。母亲就信居家自做的豆瓣酱要比郫县的来得有味。而这手艺在奶奶面前却又自愧弗如。这比较我曾于拙作《九月酱香》里提起过,相对于母亲,奶奶的味道似乎更醇厚,因为在我记忆里,那时光啊走得更远。

而母亲的说笑中,某年的那位装修师傅临走时向她讨了一瓶酱料。说道是有了它,大鱼大肉都省了,这料好,且买不到,巴实。母亲善调料,常言川菜五味调合,百菜百味,以味养身。

初入川言母亲食辣皮肤好且不上火,路遇之川妹儿恁地水灵,一番琢磨大概因川地多湿,湿邪攻心,食辣除湿,味与酸和,椒麻祛毒,这人湿邪一解,自然容光焕发了,心底儿敞亮了,便也就豁达,开朗了。食辣椒不止川菜,湘鄂云赣皆有,想来各有其特色。其它如东北,齐鲁,两广以至京杭等,便不太食辣了。各大菜系均有其理。因地置宜,因人而异。

川菜给人丰富的味觉体验,譬如水煮鱼满目椒辣的下面,鱼片仍不失鲜嫩,纷至沓来的味觉层次过后,仍尝到鱼的原味。这好比川剧中的变脸,撕下的仿佛一幕幕多彩变幻的人生,最后还原的仍是人的本真。这是川人的智慧。层次源自丰富,丰富源自博大,博大乃有容。盆地在山底,所以能纳百川,达万壑。所以川菜以质朴服众,以百味亲民。可以说中国的家庭主妇厨男都能像我母亲那般炒出一二似模似样的川菜来,诸如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回锅肉等等。川味儿,在寻常百姓家。

居家 绵洲的时候,倘若是雨天,不便出门,母亲往往会沏一壶蒙山茉莉,说是配桂花糕最合适。

糕点是父亲去成都带回的。父亲眼中有桂湖,都江堰,江油广元,佛影云海,灵猴金顶,或是近一点的北川映秀,而母亲会在巴蜀风光里点燃一把柴薪,姜蒜葱花,蒸煮炒炸,双椒爆香,白糖提味。直至烟火渐熄,暮色起,风雨渐歇渐止。方觉困意生,“茗香一线连川雨,夜阑远灯问窗纱。才道峨眉天下秀,梦里蓉城又落花”。

我唇间的川味儿,是一锅麻辣,一筒豆花,悬一帘灯影。我杯中的川味儿,是一盏香茗,一樽醇酒,映一片山水。我心里的川味儿,是奶奶的眼,父亲的肩,母亲的手。

川味儿,是慢行的列车,流动的乡音,是奔袭的脚步,停歇的光阴…

这一次次,一幕幕,一点一滴,一切一切,汇成远方的诗句:

重峦接雾霭,苍莽云水长,

雄关漫古道,崔嵬越飞鸟。

千里过川陕,还家事母忙,

劝客涪城饮,片鱼水煮香。

[家的味儿25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年味儿作文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种情感一直让我回味无穷,那就是暖暖的亲情。

放寒假,马上要过年,可却感觉不到丝毫年味。匆忙的人群、热闹的大街没觉出和平时有啥不同,直到那天早上妈妈把我从被窝里揪出来“快点,今天去给外公外婆拜年。”我才一个激灵意识到,这是又要开始马不停蹄地走亲戚拜年。

行进在路上,我们很快就融入走亲戚的大军中。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川流不息,水果、美酒、饮料、糕点,礼品是各种各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淡淡笑容。

来到外婆家,轻轻敲敲门,外婆立马出现在我眼前,好像早已在等着敲门声响起。赶紧给外婆拜年,脚未踏进门就收外婆一个大大的红包,外公也不甘落后拉着我说:“又高,也壮实。”“是啊!我准备每逢佳节胖三斤。”听我这样一说,一家子人都被逗乐,欢快地笑声里似乎有浓浓的年味。

晚上,舅舅舅妈弟弟妹妹都回来,人一多,整个家好像要沸腾,各人找各人的小团队,爸爸妈妈和外婆、舅母打麻将,舅舅则陪我和弟弟斗地主。一面墙将我们分割为两个“战场”,但战场上没有硝烟的气息,只有欢乐的温馨。我和弟弟拿着大把大把的压岁钱,而舅舅只拿几张一块钱,他看着我们自信地说:“和你们这俩小屁孩儿打扑克这点钱就够。”我和弟弟相视一笑,瞬间便达成秘密合作协议,舅舅却还被蒙在鼓里。接下来,我和弟弟赢光舅舅的钱,当我们故作惊讶地看着舅舅时,他却尴尬地说:“今天牌神没来……”我和弟弟听到这个答案,忍不住开怀大笑。

拿着赢来的“战利品”来到另一个战场炫耀战果,不料,一声声“先借我点钱,一会儿赢给你分一半。”传来,我也毫不吝啬地将钱全借出去,看着空空如也的双手,心里难免还是有点失落,忽而有猛然意识到:他们每个人好像都在用我的钱打牌。忍不住嘀咕地说:“你们这群‘坏人’。”可话语里没有愤怒,只有被自己感动的欢笑。

那是一个难得快乐的夜晚,久久飘荡的欢声笑语里却饱含着浓浓的亲情、纯纯的年的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味儿飘香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马年到了,家家户户、大街小巷、超市广场都有着浓浓的年味儿……

年味儿:热闹。

昨天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一进门儿,一股香喷喷的味道扑鼻而来,不用说,一定是爷爷奶奶做了饺子、包子、丸子--等我们回家过年。这可是难得的团聚,全家老老少少一个不差,都回老家过年了。

大人正忙着做饭,我们几个孩子也在“忙碌”--绞尽脑汁思考玩儿什么好呢?要玩儿点关于过年的,过年嘛,必须玩儿鞭炮啊!可我胆子又不大,不敢放烟花,只能放点儿比较安全的炮,比如“7寸电光花”,放出来好看、玩起来安全。我们立马“采购”回好多“电光花”,在院子里玩,大人们看见了,也“童心大发”,加入我们的“电光花大队”。

顿时,院子里热闹了起来,这就是年味儿--热闹。

年味儿:喜庆。

说到过年,就会联想到“红色”。灯笼是红的,新衣服是红的,春联是红的……整个中国都好像穿上了“红色大衣”。

前几天,家门口、超市、公园、广场、马路就有几串红灯笼在“随风摇曳”了,这鲜艳的红色,让城市焕然一新,平添了几分喜庆。

今天下午,有好多“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我们的耳边响起,我就意识到,大家一定都换了新对联。我出门一看,城市的红色更加多了,每个商铺门上都换上了新的春联。

看着红灯笼、红对联,听着鞭炮声、烟花声,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就是年味儿--喜庆。

在此,雨溪祝大家一马平川,万马奔腾,天马行空,快马加鞭,马到成功,老马识途,车水马龙,龙马精神,在新的一年开心幸福每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年味儿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一过小年,小城的年味儿越加浓烈,大街上拥挤着的是那些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置办年货的人流,这个时候,忙坏了的是那些商家小贩,一年里最繁忙的几天,也是最赚钱的几天,因为这时候没有人会在意价钱是否合理,东西是否好坏,有的是一哄而上的抢夺,似乎过了这几天就是世界末日似的,真应验了那句话“萝卜贵了不洗泥”。

这个地方的人对过年有着特别的器重,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会精心准备这个节日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东西。那不是别的地方的人可以比得了的。

记得我初到此地的时候,头一次领略如此过年的特别。当时住在靠近村里的一个小站,那时候在一个乡村小学任教,于是有幸接触到那些有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当地人。

过年的前一个月,那些村里的老师便忙着杀猪宰羊,杀好了,却不见卖出去,问过才知道人家根本不要出售,统统留着自己食用,很是诧异:不是吧,那么多的肉,能吃掉吗?于是就小心翼翼的问:是不是有点浪费啊?你听人家说什么:嗨,吃东西还有浪费的,过年就得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仔细想想,也对,吃东西怎么会是浪费呢,问话确实有语病。

再看看人家做其他食品,用黄米面,白面,还有煮过的土豆泥和好了,发酵好以后,放入糖精水,然后锅里放好多油,把那些和好的面切成一寸见长的条,加热炸好,每家每户都要做一大翁,光是粉条也要做一大翁,就不要说那些整羊整猪怎么吃了,过年的时候无论你去到谁家,好客的当地人都会给你加一双碗筷,把你请到热炕上,吃那些咬一口满嘴流油的碗肉,还有那些软的可以拔掉牙的黄糕。

好一个年味十足的气氛。

慢慢的,几年过去了,我也融入到这样的氛围里,习惯了买许多的肉,做许多的当地小吃,为的就是那个热热闹闹的场面。

如今,离开了那个小站,离开了那些熟悉的村里人,忙忙碌碌的为生存奔波,于是没有了那份兴致,只是随便的花钱买一些即熟食品,也就远离了那份浓浓的年味,心情也荒凉了许多,冷冷清清,茫然一片。

小城的年过的有滋有味,小城的故事讲述的有声有色,而生活在小城的我却怎么都找不到当初的自己,沧桑巨变,人们不再局限于过去的那种生活格式了,生活随着小城的变迁而日新月异,可怎么也找不回过去的人情味了,我无法安慰自己。

年味儿,我怀念那些打动过我心的年味儿。

到处找,最终没有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包饺子的年味儿的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爷爷奶奶新年好!——哇!什么东西,好香啊!”一走进爷爷家的门,我就闻到了一股扑鼻而来的香气,原来,爷爷正在煮饺子

今天是大年初一,去爷爷家拜年、吃饺子,是我们家的传统。 “今天的饺子和平常的可不一样哦!”爷爷端着一碗煮好的饺子笑盈盈地说。我听了纳闷地想:饺子就是饺子,有什么区别?我一边想一边迫不及待地开吃了。“这饺子里怎么有甜味?”妈妈惊奇又兴奋地问,奶奶乐呵呵地说:“你吃到糖了,今年龙年你一定过得甜甜蜜蜜!”妈妈开心极了,笑意写满了她的脸。我继续吃着饺子,忽然,我咬到了一个硬硬的,好像又有点儿圆圆的东西,吐出来一看,是一角钱,奶奶见了说:“哟——今年你要发财喽!”哈哈,看来今年我一定能得到更多的奖品和奖金。“我吃到年糕了!”爸爸激动得喊起来,“祝你步步高升,年年高。”奶奶笑眯眯地说。“我也吃到糖了!”“我吃到红枣了!”……爷爷奶奶看着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饺子,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脸上的皱纹都绽开了,仿佛是一朵绽开的白兰花。

过了一会儿,姑姑、姑父和哥哥也来了,他们一边兴高采烈地吃饺子,一边和爸爸妈妈谈笑风生,我们一家其乐融融,寒冷的冬天好像一下子变得像温暖的春天一样。 吃完了饺子,我和哥哥一起下楼玩鞭炮。

今天,我吃到了平时吃不到的特别有“年味儿”的饺子,我想:2012年我们一家人一定会特别好运,特别有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四季的味儿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一)

春的味儿,像桂花,含苞待放,先冷清一阵子,再展现自己的才华,淡淡的,短短的。“开始!”裁判一声令下,我像一只野狗飞奔出去,一回、二回,完成!我得了第二,回了家还迷迷糊糊地问爸:“我明明是4个里跑得最快的,为什么是第二?”爸不假思索地回答:“可能学校搞混了。”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分2组,一组我第一,二组谢玉灵第一,但我还是比谢玉灵慢,就成了第二。这感觉,傻傻的,天真的。

(二)

暑假的到来,让整个夏季充满欢笑和苦涩,虽然放了假,但作业还是紧跟着我,像个跟屁虫,这可能就是痛并快乐的味儿吧!一放学,儿童一窝蜂冲出校门,直奔小店,像篝火晚会一样围着冰箱,只不过一个是冷,一个是热。这温度快让冰激凌融化,当门被打开,那一双双饿狼般的眼睛直奔那个目标:心仪的冰激凌。经过挑选、付款,舌尖终于触碰到那冰凉,冰爽、刺激的味儿,这就是孩子对冰激凌热情的味儿。

(三)

秋天的雨,一次次的飘落,湿湿的,默默的。也许是又要开学但还没适应回校的味儿,也许天气也受开学的影响,一直下雨,不去学校,但不可能。我醒来时,就看爸爸有没有等我起床,不过一般爸爸都会直接来叫醒我,我会继续装睡,不过睡到一会儿会真的睡熟,大概这就是我秋季老赖床的原因,唉,赖床的味儿。

(四)

临近寒假,这预示着梅花味又即将来到,幽香含笑。但寒假来的快,走得也快。下半学期在不经意间就溜走了,换来的是寒假,假期又冷又暖,每天起来也会赖床,但暖暖的早餐充满爱心。一个多月,被作业充满的寒假又逃走了!这就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味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年味儿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春去春又来,又到了过年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来,当然,不同地方有着不同文化习俗,身为东莞人,自然会懂得一些东莞过年风俗。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负责管理各家灶火,被作为一家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在这一天,灶王爷就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一年中应该得到吉凶祸福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此就有了“送灶”仪式。在这一天,我们家就会烧香拜佛,在桌子上摆上许多小吃,像糖冬瓜之类。

腊月二十四就要贴对联了,在这一天,我们家都会将准备好对联贴上,其实不止是对联,还有在房子各个地方贴上写有“老少平安”、“招财进宝”等等或红或橙字条。

腊月二十八则是大扫除,在这两天里,一家大小都行动起来,将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干净,迎接新一年。孩子们在这一天都特别开心,因为感受到了劳动快乐。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团圆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饭,等待着新年钟声响起。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夜,是多少为生活外出奋斗人们,享受幸福夜……

大年初一,我们早早起床,放鞭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按照书上说,一出门向什么方向出发,出门行大运,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顿大概是不吃,这一天,孩子们是最开心了,他们可以收到爸爸妈妈与亲朋好友红包,这一天红包大概也是最多,因为我们都会到处去拜年。

大年初二,就是开年了,这一天也少不了放鞭炮,虽然现在禁止放烟花爆竹,但人们违背不了习俗。也把大门大开,在门前放一桌食物,旁边还放凳子,据说是给逝去祖先吃。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里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与水弄成丸子,与剩菜一起煮,叫做“咸圆”,这应该是他们处理剩菜最好方法了。

元宵节,这是过年最后一天,家里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还有芝麻味,到了晚上,孩子们与爸爸妈妈一起,把过年期间收到红包都拆开,看看都收到了多少,这或许是孩子们最期待了。

这是我们家乡过年,但是随着时代变化,我们好像越来越感觉不到过年气氛了,我们都希望,过着最有气氛年,心里奔放着一朵朵希望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让人沉醉的中秋味儿作文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佳节,最浓最让我沉醉的就是“中秋味儿”。

“中秋鲜果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中秋节,赏月亮,吃月饼,是中国不变的习俗。尤其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富裕了,月饼也越来越多样了。有酥脆的生油月饼,晶莹剔透的冰皮月饼,绵软甜腻的广式月饼,独具特色的京式月饼;有火腿飘香的滇式月饼……月饼有圆的,有方的,寓意团圆和吉祥。月圆之夜,与家人一起,边赏月边吃月饼,可是一种十分美的意境啊。中秋的味儿,是家乡富裕后月饼中的香甜味儿。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之际,远在外地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团圆。中秋过了,与家人又要分别了。唉,这次分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团圆。或许,又要等到春节了。长辈们嘱咐这个,嘱咐那个,虽然有些啰嗦,但每一个字中都包含着浓浓的关爱。大家都非常珍惜团圆的每一分每一秒。长辈们对物质其实没有什么渴望,他们最希望的,就是子孙们的陪伴。作为儿女,最可贵的就是多陪陪父母,多和他们聊天。此时的中秋的味儿,是亲友甜蜜的团聚。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的团圆习俗,便来源于镶嵌在藏青色幕布上那一轮皎洁圆月。中秋的月亮格外的圆,也难怪诗仙小时候将它唤作白玉盘,即使在远方不能归来的游子,看见这一轮皎洁的圆月,心中的孤单与思念也会少上一分。因为在这柔和的月光中,看着月亮,你仿佛能在月亮上看见家人那一张张慈祥的笑脸,他们关切的目光仿佛能透过月光,让你心安。团圆的一家人也可以坐在月色中,聊聊今后的打算,唠一唠家常。如果有小孩子在,还可以让他看着月亮做一首打油诗。此时的中秋的味儿,是与家人在一起的平和与舒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我们共享一轮明月时,那中秋的月亮,如一个慈祥的长辈,在空中陪伴着孤独的游子;又如一个形单影只的孩子,没有家人的陪伴。但她却一直守在天上,尽着自己的职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丝毫不抱怨,只是尽心而又本分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正是因为月亮的坚守,所以才会有中秋,才会让这么多的亲人团聚。而我们亲人之间,不论相隔多远,不论要历尽怎样的千辛万苦,都在中秋回到家人的身旁,千百年来就这么周而复始,让人神往。人与月都是这么执着,中秋的味儿,就是这永恒的盼望与坚守的情义。

中秋的味道是香甜的,是甜蜜的团聚,是陪伴的平和与舒适,更是人们永远的期待与坚守的情义。这样的中秋味儿,让我沉醉!

[让人沉醉的中秋味儿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不一样的年味儿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是不一样的。平常过年我们都是在外婆、姥爷家,今年爸爸妈妈带我开车回宁夏外婆家过年。

一路飞奔,好在天气还不错,我们下午就到了。一进村子,一片红红火火过年的景象映入眼帘,家家门前都贴着对联,大门上挂着火红的灯笼;小朋友在街道上三五成群的放着炮,追逐玩耍。

回到家里,爷爷外婆,叔叔婶婶,哥哥弟弟一大家子人都在等我们,真热闹!屋里的炉火烧得旺旺的,丰盛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食欲大增。吃完饭,我第一时间就跑到院子里看小黑狗,顺便带它出去溜溜。大人们有说不完的话,我就和小堂哥、小表姐还有小妹妹在院子里玩。最开心的就是放炮了!火柴炮、钻天猴、五十发的火焰弹···从下午到天黑,我们也不管大人们的约束,开心的疯玩着,只是可怜了小黑,被炮声吓得都不知该往哪里躲,远远地跑到大门外去了。

等到天黑透了,我才发现夜晚的天空是那么美!繁星闪闪烁烁,离地面是那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摘到。空气也格外清新,让人精神振奋!

啊!在农村过年挺棒的,能体会到不一样的年味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家的年味儿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蔡和丰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有着许多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串在一起,就是年味儿了。下面我就说说我眼中的年味儿。

年味儿之一:压岁钱

在春节的许多习俗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拿压岁钱了。每到除夕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总会把我叫去,给我一个厚厚的红包,我总是连声道谢。红包里会有不容小视的数目,不过切记,千万不能当人的面拆红包哦。

年味儿之二:守岁

年三十晚上吃过团圆饭,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看春晚咯。今年很特殊,我第一次真正做到了守岁,和大家一起倒计时迎接了狗年的到来。听到外面连绵不断的炮竹声,我知道这是在“抢财神爷”呢。我又大了一岁了。

年味儿之三:拜年

这是外婆家过年最有年味儿的表现。大年初一天亮不久,我就被外面的说话声叫醒,一看,是村里的邻居陆陆续续来拜年了。每个人嘴里都说着“恭喜!恭喜!”“恭喜您新年发大财!”“恭喜您身体健康!”外婆早有准备,小朋友来了给上糖果;给他妈妈的是大把的花生瓜子;给他爸爸的就是中华香烟了。走家串户多了,每个小朋友都拿个袋子装糖果,男的手里攥着一大把烟,都快拿不下了。这不,我起床后也到外面转了一圈,收获一袋子糖果,有图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最新时事论据:G20杭州峰会让世界更具“中国味儿”

全文共 1076 字

+ 加入清单

G20虽然是1999年才开始成立的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但经过10多年时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一个有着数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主要领导参加,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于一体的国际综合性盛会。G20杭州峰会中国第二次作为主办国,是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它将让世界更具“中国味儿”。

一是传递中国声音。随着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自2008年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已经连续10次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频频发出中国“好声音”。在这些“声音”里面,既有“坚定不移推进国际金融改革”的务实之举,也有“二十国集团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贸易能力建设”的殷切期盼;既有“二十国集团成员要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高瞻远瞩,也有“我将在西湖之畔欢迎各位”的诚挚邀请。按照惯例,在G20杭州峰会上,中国国家领导人将发表主旨演讲,发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全球视野的时代强音。这些声音,既是中国的主张,更是中国的态度,真诚而务实。

二是展示中国形象。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贸易国,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已占据着重要位置,但中国不仅仅是发展自身经济,还切实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勇于担当,勇于负责,全面展示着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圣彼得堡峰会上宣布,中方已经全面实现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5%税目的产品零关税待遇。去年在安塔利亚,中国提出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并将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不发达国家实打实的帮助,提升着中国的国际形象,夯实着坚定的国际友谊。与此同时,严密的安保、美丽的风光、整洁的街道、温馨的笑脸……都将让与会代表感受到杭州的热情与尊重,这些都将内化为一幅幅美丽的中国图景铭刻在每位外国客人的内心深处。

三是汇聚中国力量。社会发展到今天,地球已变成了一个村庄,国与国之间已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荣损共同体”,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G20杭州峰会,不但有助于提升中国制度性的国家话语权,增加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还可以把重要倡议如“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借助G20峰会进一步推进,从而形成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合力。同时,“与普通老百姓看似无关”的G20峰会也将让中国民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人民币获得国际社会认可,可以减少流通损失。让世界经济走出困局,也与我们每个人的收入和饭碗密切相关等等。国际社会的认可与国内民众的支持,将会让中国在G20杭州峰会上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参与全球治理,服务世界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年味儿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夜,我们一家三口也不例外,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寻找中国的“年味”。

年三十为什么叫除夕呢?爸爸告诉我,版本有好多种,公认的说法是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做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最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贴大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逐夕兽,以求得新的一年安宁。从此,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年三十就被称为除夕。

中国的有着独特的年俗文化,如包饺子、贴门神、耍花灯,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期盼来年财源滚滚,吃鸡寓意“吉利”,吃鱼就是“年年有余”……不过,听说过年不能吃酸菜,说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说是“白干”。但我觉得,不能光靠这些食物决定来年的好运或厄运,想要得到上天的眷顾,是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得来的。

接着,爸爸妈妈聊起了自己的家乡过除夕的风俗。爸爸给我讲了湖南老家过年的习惯:在湖南,除夕的团圆饭是在除夕的早晨或中午开始的,食物一般有腊鱼、腊肉、油炸豆腐等,还有地瓜干和花生等零食。而且,豆腐是一定要吃的,因为豆腐谐音“多福”或“斗富”,寓意着新的一年更加富有、幸福。爸爸说,他小时候最盼望的事就是除夕观看花灯,还有耍杂技、变魔术和原汁原味的湖南花鼓戏。

妈妈是江苏人,她也讲起了小时候除夕的情景:在江苏,每家每户的团圆饭都是在晚上吃的,“鱼米之乡”的年夜饭一定少不了鱼,当然和湖南一样,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妈妈小时候的新衣服是自家买布料,请裁缝做的,新鞋子是外婆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初一还会跟同龄小朋友结伴去拜年,一圈下来就会“大获丰收”,瓜子、花生、糖果等把衣服口袋塞得满满的……

听了爸爸妈妈的讲述,我又想到:像我这种在上海大都市“土生土长”的“00后”,和爸妈他们这一代的过年方式就不一样了,主要是使用各种电子产品,并通过网络和老家的亲戚“团聚”。想和远方的亲戚聊天,可以使用QQ、微信或微博私信的方式;如果想见到对方,还能用视频通话模式;想送给长辈一件礼物,能够先去网上挑选,再寄到对方家里;当然,压岁钱也不用给现金了,直接打入我的网上银行账户……于是,我把我的想法也说了一遍。“不过,”我又说,“这样过除夕,虽然省去了回老家时的旅途劳累,但总感觉缺少了家人团聚时的那种温馨味道,不如我们明年回老家过年吧!”爸爸妈妈齐声说“好”!

这时,我们仿佛闻听到了远方家乡的欢声笑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多味儿老师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是我的第二个母亲,我的“第二个妈妈”像糖果一样有各种各样的味道;像彩虹一样有绚丽多彩的颜色;像夏雨一样有“喜怒无常”的性格。

味道一:甜甜的

赵老师讲课幽默风趣,清脆动听的声音像一双有魔力的大手把我们的心抓得牢牢的,连走神的机会都没有。不过在我们班也不会有人鹤立鸡群般地在语文课上花时间走神。我们之所以那么喜欢上语文课,那么喜欢赵老师,只因为赵老师会用一些小零食来“收买”我们这些“民以食为天”的馋猫吗?当然不是喽,更重要的是赵老师不仅仅是我们的老师,在课上让我们轻松快活地如鱼得水,没有压力,而且还想我们的知心朋友。下课的时候一起谈笑,做游戏。对于我们来说,赵老师就像一个年龄大一点的“老姐姐”。但甜甜的赵老师也会有苦苦的一面……

味道二:苦苦的

再好的人也难免会有坏的一面,再不爱发脾气的人也有发脾气的一天,毕竟人无完人嘛!因为赵老师对我们太好的缘故,所以我们班的调皮鬼难免会厚着脸皮,得寸进尺地不写作业,理由更是一个比一个古怪,一个比一个奇葩。什么“我家的妹妹把我写完的作业撕了”“喝水的时候不小心泡花了”“妈妈打扫卫生不知道给扔了”还有的人更“坦诚”,“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就这样,甜甜的赵老师发出了苦苦的味道……甜和苦中间还有一种味道,是回忆的味道,但是比苦更令人痛心,比甜更让人回味无穷。

味道三:酸酸的

那是在小学的最后一次考试,考完我们不论如何都要各奔东西了,也许再也不会见面,赵老师也要迎接下一批学生了!那一天,我们不约而同地每个人带了礼物,最后一场的结束铃一打,我们都从各自的考场蜂拥而至语文办公室,把一个又一个不值钱且毫无价值的东西摆在赵老师的桌子上。老师的嘴巴张了张,好像要说些什么,但还是没有说出话来。空气中弥漫着酸酸的味道,我皱皱鼻子,虽然不好闻,但是这是裹着回忆的味道。

这就是我们的赵老师,虽然也许永远见不到了,但是我们忘不了她。因为她像糖果一样甜,像苦瓜一样苦,像柠檬一样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下辈子还做赵老师的学生,但愿,但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年味儿悄然而至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一阵寒风吹过,带来了浓郁的腊鸭、腊肉等风干年货的香气。一抬头,便看见家家户户的窗口挂上了风干年货,放眼望去,窗口被清一色的酱红色、白色等遮掩,增添了几许年味儿

走在街头,道路两旁的店铺都基本打烊了,除了卖烟花爆竹的生意还挺好,不时有小孩子和大人过来购买;路上,车辆和行人都少了很多,远处传来稀疏的喇叭声,大多数人都赶着购物、拜年、回家过年……在空旷的草地上,传来一阵阵“嘭啪”的爆竹声,给冷清的大街小巷增添了几许热闹和喜庆。

傍晚,家家户户都飘出了酒肉的香味,引得流浪的猫狗都垂涎三尺。屋内,大人小孩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聊着近期的生活,大家举杯换盏,谈笑风生。饭后,一家人看着春晚,嗑嗑瓜子,唠唠家常,很是温馨,连空气中也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孩子们则冲上街头,用压岁钱买来了烟花爆竹,到家找个空旷的场地就“噼哩啪啦”放了起来,嘻嘻哈哈地玩耍一夜。

一串串烟花窜上天,在夜空中绽开出朵朵“火花”,把天地照得雪亮。除夕就这样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度过了。大年,也正式拉开了帷幕,年味儿就这样悄然而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初一学生春节作文:年味儿淡了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恐怕是许多人过年时的感觉。不必说有着传统过年记忆的老人们,连才上小学的小表弟,都一脸无聊地说,过年就剩了两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压岁钱。看来,年味儿还真是淡了。

有人说,过年最大的主题是团圆,这话没错。春节期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喝杯团圆酒,谈谈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烦恼,体会着家的温馨,亲情的温暖,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春节毕竟是春节,如果仅此而已的话,和一般的节假日也就没啥区别了。过年,要过出年味儿来才好。

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爷爷说,以前过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习俗,一进腊月,各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初八吃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准备果品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四扫尘日,全家大扫除,还要在床脚点灯,驱鬼辟邪。年三十,讲究就更多了,贴门神,贴年画,贴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灵,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闹完花灯,年才算过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传统习俗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带点年味儿的活动似乎只剩下了贴个春联,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儿好像只有跟着旅游团到遥远封闭的乡村才能看得到。

过年是一种文化,年味儿需要载体。当以前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的年货现在每天在超市里都堆积如山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年、民俗意义的年。迎来送往、喝酒聚会的间隙,可以去听听家乡戏,看看大秧歌;兴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笔来试着写几副春联,跟老人们学学剪纸,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炉旁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觉到年味儿正一点点地从老人脸上的皱纹里,从噼啪作响的灶火中渗透出来,洋溢在你的周围——那就是过年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