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七夕的来历作文优秀20篇

端午节是屈原的纪念日,端午节的由来你清楚么。快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下面就是小编为你们分享的一些关于七夕的来历作文优秀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4870

作文

856

寒衣节的来历说明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寒衣节”的来历,各有千秋,说法各一,最经典的说法源于“孟姜女”的民间故事传说。据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 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累死在工地上,并被埋在城墙之内。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 哭倒长城40里。她最终用咬破手指“点血入骨”的方式找到了丈夫尸体,并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寒衣节”。

在济南市长清境内的长城村边 就有孟姜女哭倒长城后自尽的红石江(过去这条河不叫红石江,因为孟姜女投江后,河水变成了红色,就给这条河改名为红石江)。当地孟姜女的传说有近代出土的 碑刻为证,以及百姓的口碑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写六一儿童节来历的作文

全文共 1675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节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下面是关于儿童节的来历作文,希望你喜欢。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作文_篇一

国际儿童节的设立,和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次着名的屠杀--利迪策惨案有关。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为了悼念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当时的很多国家表示赞同,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因此有人误解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将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为了保障全世界儿童的权益,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决定,将每年6月1日作为国际儿童节。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规定,将中国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作文_篇二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小朋友的节日。我们开心小队六位小朋友一起到第二课堂活动基地下城区青少年宫去做蛋糕。

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活动基地,走进蛋糕店,热情的阿姨就迎了上来,给我们每个小朋友套上倒背衣,我们把手洗干净后,走进了蛋糕房里。蛋糕房里很干净,桌台上放着鸡蛋、黄油、面粉和一些水果。在一位阿姨的帮助下,我们把鸡蛋打在盆里面,加上白糖,然后我和陈彦霖、孙歆叶、潘文斌四个人轮流用打蛋器在盆里打鸡蛋,一边打鸡蛋一边往盆里加面粉,把鸡蛋和面粉打得很稠后放在一边。边上沈尚诣和丁柔尹在盆里捏黄油,把捏好的黄油放进我们这个盆里后,我们用力把面粉、鸡蛋和黄油揉成一团。阿姨帮我们把揉好的东西做成一个圆饼放进烤箱。烤过了一会儿,新鲜的蛋糕出炉了!阿姨教我们在蛋糕上加上奶油和水果,再挤上奶油花边,一个香喷喷的蛋糕做成了。阿姨把蛋糕切成一块块的,我们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了!

在“六一”儿童节做蛋糕,这是我们最有趣的小队活动。我们几个小朋友大家一起动手做成了蛋糕,也让我们知道了一个道理,要做好一件事情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作文_篇三

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党卫军包围了现在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市附近的利迪策村,枪杀了16岁以上男性公民140多人,全部婴儿和妇女被押往集中营,另外有90名儿童被押往波兰的一个集中营(其中只有17人活到战争结束)。村里所有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或被铲土机夷为平地。就这样,一个好好的村庄被法西斯党卫军毁灭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 战争贩子虐杀、毒害儿童,保障儿童的权利,1949年11月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召开的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理事会通过一项决议,正式决定每年的6月1日为全世界儿童的节日,即“六一”国际儿童节。

国际民主妇联作出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的决议后,1949年12月23日,我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的办法,其中决定自1950年起,每年以6月1日国际儿童节作为中国儿童自己的节日,并放假举行庆祝。从此中止了1931年起由中华慈幼协会建议的每年4月4日为我国儿童节的活动。

于是,1950年6月1日便成了我国建国后的第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

此后,我国每年的6月1日都举行各种活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七一征文:建党节的来历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工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到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 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 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公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 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 中国工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后因被帝国 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煮,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国冠军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工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 然一新。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记"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因此1941年党中 央决定召开"一大"的确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春联的来历是什么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

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父亲节来历_父亲节起源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专门用一天向母亲表示敬意的想法是1907年在美国首先提出来的。2年以后华盛顿州的一位妇女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提出应有类似母亲节的一天来向一家之长的父亲表示敬意。多德夫人年幼丧母,由父亲把她带大。她非常爱自己的父亲。

在多德夫人提出她的想法的同一年--1909年,华盛顿州州长作出反应,宣布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这个想法在1916年被伍德.威尔逊总统正式批准。1924年,卡尔文.柯立芝总统建议把父亲节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以便"在父亲和子女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并且使父亲铭记自己应尽的全部责任"。红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认的父亲节的节花。

父亲节在全美国作为节日确定下来,比母亲节经过的时间要长一些。因为建立父亲节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制造商开始看到商机。他们不仅鼓励做儿女的给父亲寄贺卡,而且鼓动他们买领带、袜子之类的小礼品送给父亲,以表达对父亲的敬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英国的美国军人要求得到父亲节的贺卡寄回国内。美国军人的要求得到英国贺卡出版商的回应,因而印制了贺卡。虽然英国公众对这个人为节日接受缓慢一些,但今天英国在六月里第三个星期日也热烈庆祝父亲节,和美国的庆祝方式差不多。

父亲节似乎远不如母亲节那么重要,没有孩子给父亲送礼物。但是,美国的父亲仍然认为他们的命运比许多其它国家的父亲强得多,因为那些国家的父亲们连个名义上的节日都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讲述冬至民俗的来历,为何北吃混沌南吃汤圆

全文共 2724 字

+ 加入清单

一、历法中的冬至

1、“是月也,日短至”

地面物体受太阳照射而产生的投影,会随着空中太阳的移动而不断变化且有规律。充满智慧的先人,据此并通过长期观察、测算,最终知晓正午时投影最长或最短的那一天,太阳恰好处于最南端或最北端的极限位置(即南、北回归线)。这据说是“冬至日”与“夏至日”的最早来历

冬至日与夏至日,其冰火两重天的气温,对先人的生活势必产生重要影响,使得这两个节日的地位尤显重要。他们知晓,当太阳离开最南端,开始向北方移动时,天气逐渐变暖,万物陆续复苏。同理,当太阳离开北端向南方移动时,天气逐渐变冷,草木陆续凋零。

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热量要来得少,在短期内气温继续降低。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表述“冬至”的词汇,在古代还有如“至日”、“长至”、“短至”、“长日”、“日南至”等说法。

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处于南回归线,“日南至”不难理解;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这也就是《礼记·月令》所言“是月也,日短至”。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又称“日长至”是也。

但对于百姓而言,“冬至夜”是一年中最漫长的一个黑夜,这个印象再深刻不过了。在唐时,这一夜叫“除夜”,在宋时叫“冬住”。

2、冬至阳生春又来

资料显示,古人眼里的“冬至”,也是“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的同义语。

学者解读称,这句话至少存在着三个层面的意思,即阴极之至、阳气始至、日行南至。“日行南至”,我们在前文已有解释;因为北半球所受的太阳光辐射量,处于最低值,此即“阴极之至”。而太阳在抵达南回归线后即时“返航”,这也是北半球“阳气”得到加强的开始。这就不仅仅是冬至,而是“三至”。古人对此称“昼漏极短、去极极远、晷景(影)极长”。

冬至冬至,这冬天的到来,世间不得不面对万物凋零、肃杀萧条的现实。但即便这样,先人们也并没有感到消极或者绝望。

全年季候中,冬至因为具备“阳气始至”这个特殊特点,因此有“阳气始生”一说,也因此被认为是万物开始萌动的日子。唐杜甫有诗称“冬至阳生春又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习俗中的冬至

作为天文学上的一个节气,后来又如何演变为一个民俗节日呢?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社会心理在起作用?是对自然的敬畏崇拜情结以致产生的一种寄托心理?还是另有原因呢?

据宋《文昌杂录》(庞元英著),在那个时代,元日、寒食、冬至,可以享受休假七日的待遇,为一年中休假最多的三个节日。可见先人对此节俗的重视程度。

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发展,对于既为节气又为节俗的这个“冬至”,为何有“大如年”一说?为何有“吃了冬至汤圆长一岁”的说法?当年的贺冬、祭祖之礼还在吗?北方过节以食馄饨为主,南方则食汤圆,这是为何呢?这个节日的背后,还有多少涉及民俗的细节在流失?

1、北方冬至吃馄饨

据一些乡土资料所载,“冬至”作为一个民俗节日,是古代民间的一个大节,其重要地位仅次于春节,因此有“亚岁”之称,有“冬至大如年”之地位。

直到晚清,坊间在冬至节里的规定动作,还有贺冬、祭天、祭祖、迎神、辟邪等环节,甚至连官方都参与其中。而在食俗上,南北方也有着不同的传统。

《燕京岁时记·冬至》中称,这一天,百官呈递贺表。民间惟食馄饨而已。京师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麪(面)”。《帝京岁时纪胜》,也对冬至的贺冬、祭祀、食俗有过记载。文中述称,长至,南郊大祀……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绅耆庶士,奔走往来,家置一簿,题名满幅。

宋朝晏殊写有《奉和圣制冬至》诗,云:吉序冠三正,民时协顺成。岁穰千亩实,气爽六符平。肆乐遵年律,迎长蔼颂声。云浓燕雁度,雪霁楚兰荣。异域梯航集,诸侯篚贡盈。尧仁敷万有,同此一阳生。

据称,因为夏至阴气起,故不贺。而冬至阳气起,万物复苏,故值得一贺。

前文提及的“馄饨”,世间传言是塞外叫浑氏、屯氏的两人所为。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但此说被认为有牵强附会之嫌。若确如传言称,由二氏为之,则何者为馄何者为饨呢?由此,此说乃胶柱鼓瑟。

看来,北方冬至吃馄饨,也只是一面之词,有待商榷。

到了明朝,此俗也因受社会变革的影响而有所变化了。传称,自正统己巳(1449)之变,此礼顿废。但在京仕宦流寓极多,尚皆拜贺。除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来献祭。此举被认为是“冬至馄饨夏至麪(面)”的遗韵或是变形。

据《西湖游览志》载,先前的杭州,仍有贺冬、祭祀的遗风相传,冬至称“亚岁”,官府民间各相庆贺,如“元旦”之仪。在吴中之地,还有“肥冬瘦年”之盛。此外,熬赤豆粥也是此节中的食俗之一。

2、南方冬至吃汤圆

而在温州,相关的习俗似乎有所不同。

对于“贺冬”,瑞安、乐清方志中的记载大同小异。乐邑有“官府士绅相贺,作粉圆献之祖先”。瑞境有“粉糯米为丸,又炊黍为糍,以享先充馈”。这一天,官府展履长之庆,交相称贺,亚于岁旦。“履长”源于三国·魏·曹植《冬至献袜履颂表》中“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一语,指冬至,意为此日后开始女红了。

不过,“贺冬”似乎多为官方之举。据温州史料所载来看,民众未必参与。

但,或“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的习俗,倒是见载了。上述乐清志、瑞安志有之,清光绪《永嘉县志》亦有。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可见制作汤圆已经约定俗成。《浙江民俗》(叶大兵编著)中称,在温州,冬至也叫“冬节”。这天早上,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同食汤圆或麻糍。

民间称,在这一天吃了汤圆之后,就算长了一岁。这是为什么呢?有人开玩笑说,过新年长了一岁,过生日长了一岁,这吃了汤圆,又长一岁,这一年要是长三岁,情何以堪啊!

不过,这也让人思考,这吃了汤圆,为何有“长一岁”之说呢?

3、吃“冬至圆”为何长一岁

史料显示,上古的夏殷周时代,对“正月”的具体时间安排是不一样的。夏以今农历一月为正月,第一个节气是立春;殷以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为小寒;周则同样以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却是从冬至开始,因此冬至这一天,也就是当年的“元旦”。

周以后,计算二十四节气,都从冬至开始,这样冬至便成了“岁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经是“正月”。这也就是“冬至大如年”一说的来头。

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历史上确有一段时间把“冬至”视为“岁首”,把冬至的前一天之夜视为“岁除”。当冬至节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呈式微之态时,原来那些习俗,便渐渐融入了后来盛行的“春节”之中了。

前文我们说过,冬至具备“阳气始至”的特殊特点,意味着“阳气始生”,万物开始萌动。因此,在冬至日吃汤圆,又何尝不是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呢?因此长了一岁,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名字的来历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我姓“衣”名“辰”,丰衣足食的“衣”,“星辰大海”的“辰”。

爷爷说我们姓衣的人不算特别多,很多都是几百年前从山东迁移到全国各地的。那我的辰字是怎么来的呢?妈妈说为了我的名字他们还做过小讨论呢!

妈妈告诉我,我还在她肚子里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讨论给我取名字了。

当时著名钢琴家郎朗是很多人崇拜的偶像,那天讨论时,爸爸顺口说:“要不我们也取个朗字?”

爷爷说:“不行不行,和衣连在一起,成伊朗了。”

爸爸继续开玩笑说:“哈哈,或者叫衣拉克吧!”

妈妈也被逗乐了,不过她还是装作严肃地说:“起名字可不是闹着玩的。大家认真点,我们得好好想想。”

奶奶说:“08年属鼠,得取一个寓意好的,一生平安。”于是去查了查,说:“属鼠的名字里有米字,伸字,辰字比较好!”

爸爸说:“还得听起来顺口。衣米,衣伸,衣辰……要不就衣辰吧。”

妈妈说:“嗯,辰字好。日月星辰,美景良辰……辰字的意思也好。辰代表星星,星光灿烂多美啊,而且小老鼠喜欢在夜里活动。辰还表示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意思是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

于是大家一致通过给我取名为“辰”。

爸爸妈妈常说,我是他们心里最灿烂的星星。每当我仰望浩瀚的星空时,我都会想,我一定不辜负他们的美好愿望。我要做一个珍惜时间的“星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护士节的来历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1854年至1856年间,英法联军与沙俄发生激战。在英国一家医院任护士主任的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奔赴前线,参加护理伤病员的工作。因当时医疗管理混乱,护理质量很差,伤病员死亡率高达50%.于是,南丁格尔就潜心改善病室的卫生条件,并加强护理,增加营养。半年之后,伤病员死亡率下降到2.2%.这一事迹传遍全欧。1860年,她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她的护士工作专著,成了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鉴于南丁格尔推动了世界各地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因此被誉为近代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1910年逝世后,国际护士理事会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5.12”国际护士节是为纪念国际医务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而设定的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广大护士纪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医学.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搞好治病救人工作。

护理工作最独特的功能是协助病患及健康的人预防疾病、减轻病痛、恢复健康或促进健康,它是结合科学、伦理与艺术的一门学科,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不断的自我充实,以培养护理人员事业的素养和乐观进取的精神。

护理战线上的“白衣天使”以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把真诚的爱心无私奉献给了每一位患者,学习和发扬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弗劳伦斯。南丁格尔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南丁格尔是英雄,是我们护士的骄傲,她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被印在英磅的正背面,这位1820年出生的护士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抢救伤员的动人事迹,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的记理人员,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为培育更多的跨世纪的南丁格尔式的护士而共同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东坡路”的来历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六,我参加了我们班的小队活动,我们要了解曾经当过“杭州市长”的苏东坡

早上九点,我们小队的七名同学准时地来到了苏东坡纪念馆。苏东坡纪念馆在苏堤的一端,纪念馆前大树参天,绿草如茵。在参观了纪念馆里关于苏东坡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后,我们来到了纪念馆里靠近西湖的一个平台上,采访了纪念馆里的一位老先生,并请他给我们讲苏东坡在杭州时的各种有趣故事。

老先生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了苏东坡当年疏浚西湖,建设苏堤的经过,并且向我们介绍了关于“东坡肉”来历的五个不同传说。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关于“东坡路”的名字由来。据说,苏东坡一次出游时在路上走得渴了,突然看见路边一位老奶奶正在卖茶水,而老奶奶卖茶水很特别,穷人喝茶不要钱,有钱人喝茶只收一文钱。苏东坡喝完茶后发现身上只带了一两银子的“大钞”,并没有带零钱,于是和老奶奶说好下次来的时候再一起付钱。但接下来三次苏东坡都忘记带零钱了,于是苏东坡就写了一幅字当做茶钱送给老奶奶。由于当时苏东坡的字是全浙江最有名的,这件事传出去后,很多人都在这条路上摆摊,希望能碰到苏东坡,于是这条路就渐渐热闹起来。后来,老百姓就把这条路叫做“东坡路”了。

听完故事后,我们就沿着苏堤漫步,苏堤上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两旁的大树上时不时会有几只松鼠在追逐跳跃,看着苏堤现在的美景,我觉得我们真应该感谢杭州的“老市长”苏东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清明节的来历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刚过了清明节,那你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吗?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 ,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这一天就被命名为清明节。

这就是清明节的传说,一个悲惨的传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中秋节来历作文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Hi中秋节有许多习俗,比如吃月饼,但是你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

传说以前后羿到山里去寻友访道,看见西王母路过此地,就向西王母求到一包不死药。回到家后,后羿舍不得撒下妻子嫦娥,就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但这正好被徒弟蓬蒙看到了,蓬蒙就起了坏心眼。

有一次后羿带着徒弟去打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后羿一走,蓬蒙就拿着宝刀闯进房间里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没有办法,突然她灵机一动,把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因为嫦娥心里牵挂着丈夫,所以嫦娥飞到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发现嫦娥在天上对他说:“今天晚上月亮会变圆,你晚上做一块面团在屋子东北角,等到午夜时我们夫妻二人就团圆了。”后羿按照嫦娥说的做,到了午夜,夫妻二人终于团圆了。两人离别时嫦娥对后羿说:“每年的8月15这天,你都要做好面团,等到午夜时分我回来了之后再走。”每年都做好面团,等着嫦娥回来。后来,这个习俗被大家继承下来,发展成为现在的中秋节,中秋节吃月饼也就成了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国际护士节的来历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1854年至1856年间,英法联军与沙俄发生激战,在英国一家医院任护士主任的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参加护理伤病员的工作,在医疗环境与设备极其差的情况下,南丁格尔带领护士们改善卫生与护理条件,使医院的死伤率大大下降。她的这一事迹传遍了整个欧洲,1860年,她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推动了世界各地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被誉为“近代护理创始人”。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将南丁格尔的诞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南丁格尔1820年5月12日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富裕家庭,后随父母迁居英国。1850年,她不顾家人反对,前往德国学习护理。1854年至 1856年,英、法、土耳其联军与沙皇俄国在克里米亚交战,由于英国的战地医院管理不善,救护条件很差,又没有护士护理,结果英军伤病员死亡率高达 50%。南丁格尔率领护理人员奔赴战地医院,通过健全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在短短数月内把伤病员死亡率降至2.2%。她一时成了英国传奇式的人 物。

她谙熟数学,精通英、法、德、意四门语言,除古典文学外,还精于自然科学、历史和哲学,擅长音乐与绘画。在德国学习护理后,曾往伦敦的 医院工作。南丁格尔于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护士到克里米亚野战医院工作。成为该院的护士长,被称为“克里米亚的天使”又称“提灯女神”。

1860年6月15日,南丁格尔在伦敦成立世界第一所护士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清明节的来历作文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 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腊八节的来历

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的来历作文300字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初五都是端午节,在这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据说,端午节跟伟大诗人屈原有关系呢!

屈原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是楚怀王身边的一位大臣,一直提倡强国富民,抗击秦国,可不料被奸臣陷害,流放他乡,公元前278年,楚国京城被攻破,屈原深感到绝望,便在自己的脚上捆几块石头,跳汩罗江自杀,当地的居民知道后,纷纷的坐船到汩罗江去捞屈原的尸体,有的人为了让小鱼小虾不吃屈原的异体,就在江里投入一些米团,告诉小鱼小虾吃米团,别吃屈原。

后来,有的人用叶子包米团,以此纪念屈原,有的地方还组织龙舟比赛,诗词比赛。这个传统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渐渐的,演变成现在的粽子,家家户户都是团圆在一起吃粽子,而现在粽子的口味也有很多,有的里面放了肉,有的放了盐,还有的放了白糖。

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元宵节的来历_1200字

全文共 1280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元宵节,说到元宵节大家知道元宵节的来历吗?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牶“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牶“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牶“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这就是元宵节的来历,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香包的来历和制作作文300字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悬艾草、挂香包,这是端午节重要的活动。今天我们小记者走进回春堂,学习认识了香包的来历制作

传说屈原投江以后,人们为了不让屈原饿着,就把粽子丢进江里给屈原吃。有一天,屈原托梦给一位老伯伯说,全身破破烂烂,还被蚊虫叮咬,于是人们就用朱砂、雄黄、香药做了很多香包再次丢进江里,帮助屈原驱赶走了害虫。

香包的制作还是比较简单的,首先,我们要选择一块漂亮的绸缎布,这样做出来的香包会很漂亮的,再把布料剪成自己想要的形状,缝制起来,留一个口子,把棉花放进去,然后放药包,接着再塞入棉花,最后把口子外面的两根绳子拉起来,一个香包就完成啦!

我把做好的香包送给爸爸,挂在车上,既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而且还可以驱赶蚊虫,真是一举两得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守岁的来历说明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 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 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 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 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 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 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全文共 1242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清明节来历的作文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当到清明节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植树等。一提起清明节还得从介子推的故事说起。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着,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要给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从这之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秋节的来历作文

全文共 1000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作文中秋节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