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作文推荐20篇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扫墓和祭奠、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小编收集了关于清明节的习俗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518

作文

1000

清明节踏青的作文200字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与李商隐齐名的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 而我, 又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气呢?

清晨, 我睁开朦胧的睡眼, 换好衣服, 迎着朝霞,踏青去了。

我来到了东海公园, 太阳刚刚从海平面升。 借着那一缕缕阳光, 我看到了小草刚刚从泥土里钻出来, 迎着春天的阳光, 茁壮成长……

拐了几个弯, 便来到了十八盘。山路崎岖, 但花红柳绿的十八盘令我神往。 尽管爬十八盘是很累的, 但我毫不在意。 在大自然中遨游本身就是快乐的。

我气喘吁吁地从十八盘上来, 停息了一阵, 便又踏上了征程。 路边的树抽出了新芽, 有柳树、松树、 柏树、 甚至有杉树。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 盛开在草丛里, 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在树丛中, 我又发现了一条岔路, 岔路之中更是别有一番景象: 绿发亮的树下, 点缀着新生的小草,真是别有洞天啊…… 在那玩耍了一阵, 我又回到了大路上, 因为我发现那条岔路是条死路。

太阳已升到头顶了,中午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滨海路, 要回家吃饭了, 我借着午后温暖的的阳光, 把这美好的一天记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有关三年级清明节扫墓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前的清明节,我、爸爸和爷爷还有几个亲戚一起去祭祖。

这是我第一次去扫墓。早就听说清明节有寒食、扫墓、踏青等习俗,于是满怀好奇地跟着家人来到了墓地。到了老太爹的坟墓前,我们几个人下了车,开始扫墓。这时,我发现二姑奶嘴里好像在嘟哝着些什么,就走近好奇地听了听,原来二姑奶在对祖先说话呢,她说烧太阳能啊,汽车啊,衣服啊和家具之类的东西给祖先们,让他们在天堂里好好享用。说着说着,二姑奶哭了,嘴里说些思念太爷之类的话。此刻,我看见大人们的眼角闪烁着泪珠,但都强忍着没有流下来,这说明大家都很思念自己去世的亲人,非常希望他们能够在天堂里幸福美满。

看着大人在烧纸,我想:我要拿根树枝再叉一些树叶烧掉。于是,我就真的这样干了。谁知,就在我刚要完成“计划”时,被爸爸发现了,他严肃地对我说道:“不行,千万不可以这样做!”我问:“为什么?”爸爸说:“你这是对祖先的不尊重!我们是来祭祀祖先的,不是来玩的,要玩的话等祭祖结束的时候再给你时间玩,但一定要保证不能点火,哪怕是个小火苗。”听了爸爸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用来祭祖的纸烧到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应该磕头了,爸爸第一个磕头,然后是我,接着是其他亲人,最后一个磕头的人是二姑奶,她边磕嘴里还边念叨着:“爸,我们今天给你送好东西来了,请您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康快活,保佑儿子事业有成,保佑重孙子学习进步。”原来,磕头也是要说话的,下一次来祭祖的时候,我也要学着说上一些祝福的话。

到了下一个祖先坟前,爸爸还拿出了酒瓶,绕着坟墓转了一个圆圈洒酒,一连洒了好几圈,几乎把一瓶酒全洒完了。我又好奇地问爸爸:“爸爸,你为什么祭祀上一个祖先时不洒酒呢?”爸爸说:“因为上一个祖先不太喜欢喝酒,生前连酒都不怎么碰,所以就不用洒酒了。”哦,原来祭祖还有这么多讲究!

这就是我第一次扫墓的经历。但是,今年清明的风太大了了,所以我就没有跟爸爸去扫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清明节的日记600字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盼望着、盼望着,清明小长假终于来临了,爸爸妈妈带着我,还有几个叔叔阿姨和小朋友们,相约一起到武汉游玩,我度过了了开心、快乐而有意义的三天假期,多想把这次旅游看到的、听到的事,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呀!

飞机上,妈妈告诉我,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就像我们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一样,是湖北省最重要、最大的城市。武汉中的“武”指的是武昌,“汉”指的是汉口和汉阳,这三个地方合称为“武汉三镇”,它们共同组成了武汉这个城市。武汉位于我国的中心,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

到了武汉,不得不提的就是著名的黄鹤楼了,所以我们第一站就去了黄鹤楼。一路上我和小伙伴乐乐都在背诵我们学过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当我站在黄鹤楼上,真正亲身体会到了这首诗的后两句,远远的我看见了长江奔流,还看到了了江上的船只和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眼前的景色真是美呀!

妈妈说,李白的这首诗还不是描写黄鹤楼最著名的诗,最著名的是崔颢写的《黄鹤楼》。果不其然,导游阿姨就给我们念了这首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四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据说李白第一次到黄鹤楼的时候,看到了这首诗写得这么好,自己都把笔搁下不敢题诗了。我也觉得这首诗写得美极了,不一会儿我就把它全部背过了。在黄鹤楼边上,我还看到了巨大的岳飞雕像,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啊!于是我又把《满江红》背了一遍,叔叔阿姨们都夸我棒极了。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还到湖北省历史博物馆、归元寺、户部巷、汉口江滩等地方参观游玩,还坐船游览了美丽的东湖,同时品尝了武汉很多鲜美的小吃,我真是开心极了。爸爸妈妈说,我现在长大了,很多历史文化的地方都可以去游览,以后有时间会多多带我出去玩,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也决定,每到一个地方就把我的所见所闻写下来,把有意义的事情记下来,汇集成我的小小旅游纪念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有关三年级清明节扫墓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清明》,这首诗的头两句写的是3、4月多变的天气,像娃娃脸,一会儿晴,一会儿雨,这清明几日,出门的人往往备不胜备,不带雨具吧,忽然“雨纷纷’’打湿了衣衫;带上雨具吧,又忽然云开日出,伞成为累赘。“路上行人”指的是旅游的人和扫墓的人,我觉得主要是扫墓的人,人们在这春雨绵绵的日子里给去世的亲朋好友扫墓,在扫墓的过程中会慢慢回忆起以前和他(她)一起工作、学习、相处的情景。扫墓的人的泪水宛如小雨从面颊上流了下来,从这一颗颗晶莹的泪水中,我们感受到了去世的人和扫墓的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后两句的意思是:行人想到一个地方休息,就问牧童何处有酒家,牧童说:“看我指向哪儿。”行人望过去,果然有一家店。整首诗我最喜欢“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因为它最感人。

今年七月,我去扫墓了。虽然7月的天气很热,但我不禁想起了这首诗。没有“雨纷纷”的情景,但我的心里还下着雨,我的小外婆,她也是妈妈的婶婶,她离开了我们。她得了肺癌,经过15个月的治疗,最终在7月25日早上5点去了,小外婆生前是个坚强、热情的人。我每次到安吉到她家,她都会给我做好吃的;她在生病期间,医生说她只能活半年,而她却活了一年多3个月。小外婆不怕疼,她上次在去世前半个月还和我说过,她想活下去……我觉得小外婆做到了,她在我心目中永远活着!

我想对小外公说:“小外婆最大的心愿就是您好好地活着,请您快乐地活着!”

以后每年清明时,我一定会给小外婆去扫墓,以表达我对她的敬意以及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清明节扫墓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29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人是自古以来就有上坟的习俗的。“上坟”即是“扫墓”。如果真要追溯,上坟在秦朝以前就有了,但那时上坟并不像现在一样非得等到清明,完全随你的愿,你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清明上坟的习俗是在秦以后形成的,并在唐朝趋于盛行。

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节气。但不知何时,清明已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了。究其原委,不得不提到一个大家可能稍有陌生的节日——寒食节。寒食节在冬至以后第105日,算来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两天。关于寒食节的由来,较为权威的说法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禁止生火,当然也就只能吃冷的食物了,故称寒食节。寒食节的习俗有上坟、郊游、荡秋千等。至于寒食节何时为清明节所取代,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其实,上坟并不仅仅为清明节所特有,就我的家乡而言,每年的除夕和正月十五都要上坟。其他各地的做法也都大同小异。不过,有些地方在这些日子不会专门去坟头祭祖,而是在家里的祠堂完成这一仪式。我有时候常会想到这么一个问题:不知道外国的人们是否也会像我们中国人一样在特定的日子去公墓上坟呢?

在我小时候,坟地还在我家的北面约莫一里路的地方。那时坟墓还是散的,这边一座,那边一座,错落有致,不像现在统一安排在村子的安息堂里,当然,用的也是统一的墓碑。所以在那时,一户人家是否有钱便可以从他家的坟墓上看出点端倪。记得当时最好的坟墓盖得像一幢小房子,一米来高,屋顶上全贴上闪闪发光的琉璃瓦,周身都贴满白瓷砖。门的位置则被墓主人一张大的黑白照片所取代。房子前面不远处立着一块黑色大理石碑,上书碑文:某某某之墓。可是我现在竟记不起自家祖宗的坟墓的样子了,大概是我家坟墓太不起眼了吧。

往北面去上坟已是十年前的事了,所以都模糊了。我只记得爷爷总是会带上一把小锄头和一小袋馒头。一行人十来个,大人们手中都拿着一大袋用纸折成的金元宝或者干脆拿着几叠冥钞。一会儿便行至祖坟头,爷爷便将馒头放在坟头上,接着用小锄头讲四周新长的杂草仔细地除去。然后爷爷走到河边,拿着锄头柄讲锄头伸入水中,只那么轻轻的拉几下,便取上来一锄头河底的淤泥。他将淤泥抖落在坟前,再用锄头讲淤泥刮得平平整整,光滑发亮。接着,他不知从哪里取出一根银灰色的长长的纸条。爷爷蹲下身来将纸条撕成一段一段贴在那淤泥上。贴到一大半的时候,站在一旁的我终于知道他是在贴一个“祭”字。贴完后,不知是奶奶还是谁拿出一个蒲团放在地上,这是要准备磕头了。于是,众人便按照辈份磕头。这磕头还不同于一般的磕头,磕完站起来还得双手合十朝墓碑拜两下。磕完头就要焚化那些金元宝和冥钞了。金元宝和冥钞烧完后的纸灰被风一吹便满天飞扬,和细细的雨丝缠绕在一起打在身上,看着灰黑色的天空,心中便油然而生出一股凄凉忧伤之意了。

后来,大概是村里富了,在我家南面建了一个“安息堂”,统一安放整个村子的坟墓。至此,各家的坟墓也都一式一样了。只是上坟中的仪式被删去了好多。往年在安息堂上坟还是要磕头的,今年除夕去上坟的时候下起了雪,地上都湿了,竟连头都不磕了,只是双手合十拜几拜“做做错落”(装装样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五年级清明节的

全文共 1175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一个因思念而生的时节,守候着千百年的风霜,执着而缠绵。一个人的清明是怀念,一代又一代人的清明是一个共同的、温暖的故事。

不知是因为相思而祭奠,还是因为祭奠而相思。中国人的寻根情绪悠远而绵长。像是落花对泥土的追寻,又像是落叶对树根的追随。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只有周而复始的开始和结束。每逢祭祖,炮竹一响,墓碑前聚集的是一家大小风尘仆仆的脚步,人头攒动的是亲人们久别重逢的喜悦。这一刻,再也不会有人记得自己曾尝过的辛酸苦辣,归家的游子不会再记得游荡在异乡时对故土辗转难眠的思念。也没有人会记得自己是谁,所有的印记都刻在墓碑密密麻麻的名字上。

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似乎定格了无雨不成清明的特性。多年来的扫墓记忆似乎总是离不开雨,细细的,密密的,交织成一张暗淡的、惆怅的网。雨飘浮在稠密的空气里,浸透了墓上的草、树枝、土,也浸透了扫墓人的忧伤、思念。令人意外的是今年扫墓却有着暖暖的太阳,扑鼻的花香,暖暖的春风。人也多,热闹。有的忙着清除杂草,有的忙着拨弄烛火、纸钱,有的忙着挑土修整。撒腿满地跑的孩子们,还不知愁思,围着红红的烛火,欢快地烧着纸钱,炮竹一响,捂着耳朵飞快地散开。炮竹一停,又雀跃地来回跑着,手里或是攥着花朵,或是攥着红红绿绿的糖果、米花。那种闹哄哄的快乐竟让人有种过年喜庆的错觉。看着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蛋,骨碌碌转个不停的眼珠子,听着那吚吚呀呀的叫唤声,恍惚间我似乎有些明白墓碑上那些密密麻麻名字的意义,那里刻着的不仅是我们对先祖的纪念,那里更是延续着祖祖辈辈永世不断的希望。我们的父母看着他们的父母老去,而今,我们又看着我们的父母老去,多年以后,我们的孩子又将看着我们老去。生命的老去是无可违背的自然规律,可是,世代永存的精神、希望却能嵌入那些高矮不一、新旧迥异的墓碑里。生命之于生死,就像是清明之于墓碑,有始末,却没有终点。

多年以前,墓碑前的我也是那个只知道跑着、笑着、吃着、喊着的孩童,纯粹的无知,纯粹的欢快。而今,我终于体会到了当年父母看着我时的些许感慨,有欣慰,有感伤,有忧思,有释怀,简单而复杂,复杂而简单。一边是对已逝亲人的追思,一边是自己尝尽生活艰辛的冷暖自知,一边是对儿女的寄望、倚想。乐中有苦,苦中有乐。有时觉得,人这一生,辛劳无趣。少年轻狂不知愁滋味却强赋新词说新愁,成年时尝尽人间百味后却不敢再轻言愁苦。待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时力不从心的无奈,纵使当年曾有多少豪情壮志,老迈时面对生离死别,都是一样的无能为力。而今,一家老小聚集祭祖,生者或死者,都能在墓碑上追溯一二,生命是短暂的,可刻下的名字却是永久的,世代相承的缅怀是不朽的。为了奔赴一场场周而复始的圆满、怀念,人生纵使再苦,又何妨?

清明,一年一祭。人群散去后的墓碑,陪伴它的又是一年四季的草荣草枯,孤独而寂寞。就像人生,因为分离而相聚,又为了相聚而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清明节日记四百字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前一天,雨停了,春光明媚,我校全体师生排着长长的队伍,到襄西烈士陵园扫墓。

一路上,我们手拿清明条,胸戴到小白花,纪律严明地走着,路旁的行人都以赞扬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步行近三公里后,我们来到烈士陵园。陵园内松柏苍翠,肃穆宁静。不一会儿,悼念仪式开始了,沉痛的哀乐声响起,全场肃立。我们首先默哀三分钟;接着,两个少先队员代表为烈士们敬献花圈;然后,我们的辅导员老师宣布一批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同学名单。新入队的同学在烈士墓前庄严宣誓————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宣誓完毕后,我们为烈士们敬献清明条。紧接着,我们按班级顺序,依次参观陈列室。进入陈列室,烈士们的遗像一一呈现在我眼前。阅读着烈士们的生平事迹,我不禁思绪万千:那些革命烈士生前勇敢地同敌人搏斗,那种精神多么可贵啊!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过上幸福生活,他们舍生忘死地战斗,终于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

从烈士陵园返校途中,我内心还在赞叹那些革命烈士的英雄气概。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继承先烈的遗志,将来做好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清明节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谣我们十分熟悉,它说的就是在清明之际,为亲人扫墓的那种特殊气氛。正值清明之日,我和爸爸一起去给奶奶扫墓。

爸爸先把一些鞭炮、纸和纸钱放进塑料袋里,再拿出一个小茶壶,给里面倒些开水和凉水,说这叫“阴阳水”,然后把酒倒进去,这就是所谓的“祭祀汤”准备好了一切,我们就往奶奶的墓那儿走,一路上鞭炮声不断。天空中飞舞的杨絮似乎给清明节增添了一丝凄凉。

到了地方,我拿出一张纸放在坟头上,爸爸用铁锹铲起土,压在上面,为坟墓添新土,又把一些纸、纸钱和祭品放在坟头前,用打火机把纸点着,又把纸钱放在上面焚烧,我听到爸爸嘴里念叨着让奶奶别舍不得用,我走到一旁,折了一支嫩绿的新枝和一枝花,把它们插在坟头上,又将分上的一些杂草和树叶拿下来,爸爸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使我想起了奶奶的点点滴滴,接着我们俩跪下来磕了个头,表达我们对奶奶的“思时之敬”,最后我拿起小茶壶,绕着坟墓转了一圈,把水酒洒出来“点汤”,再磕一个头,把那些果肉食品吃掉,整个扫墓活动就算圆满结束了。

扫墓既表达了后辈对先祖的尊敬,又哺育了后人,我觉得扫墓时非常有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一年级我的清明节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是清明节,是祭祖的日子。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表示我们对祖辈的尊重。

一大早,妈妈开车带着我和姐姐回老家去。沿路我看到好多去秦岭山里的车,粉红的桃花,绿油油的麦田和金黄金黄的油菜花,许多游人半路停下在桃园或者在油菜花边照相。

不知不觉我们就到老家了。到家后我发现我们回来有点儿晚了,大舅一家和小姨他们已经回来了。爷爷带领大家给老奶奶和老爷爷去烧纸,我当然也加入其中。我学着大家跪着,由于人多,我们围成好大一个圈烧纸和纸钱,然后磕头。爷爷怕引起其它东西着火,让我们多等会,等火完全熄灭我们才回家。

回到家奶奶和舅妈做好午饭,大家有说有笑地吃着香喷喷的饭,我在心里想:老奶奶、老爷爷你们在天堂一定要过得很好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二清明节叙写作文600字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我因今年有时间回乡下,要回去拜山!苦恼的我完全没回乡下拜山的兴趣,可他逼着我不得不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叔叔阿姨们踏着艰难的步伐登山拜祖。我左手提着用雪碧瓶装着稀稀的白粥,右手提着一大袋白馒头。山中弥漫着白白的雾水,还不时下起蒙蒙细雨。因为脚下的路是黄泥路,一下雨就特别的滑,所以要特别心的行走。大马虎的我,大人们还没说完,我一脚才进的泥坑里头,白色的回力鞋全都变成黄色。

这天我可真倒霉,还没拜完第一座墓就摔一跤,差一点就扭到脚!走半个多钟,终于来到第一座墓。我松一口气,但一转完弯,眼前是一片莽草,有差不多2米高,我开始急说:“这可怎么办,没法过!哎~”叔公大声说:“的跟在大人后面,中年人拿着镰刀走在前面,你也要拿着镰刀来隔断这些草!”“啊?我也要啊!”我埋怨起来。“当然,那你都15岁半,都快成年,当然要干点东西啦,不用干就有东西的吗?”叔公怒气地说。我无地抽起镰刀,左一刀右一刀地死命砍。终于费九牛二虎之力开出一条道,这道仅容一人通过。来到墓旁,我那张报纸终于派上用场,我用来铺在地上作我的私人座椅。

突然,我觉得全身痒痒的,我挠挠背又挠挠大腿,全身被我挠得通红。我告诉大人,大人帮我翻开衣服,一开背上一点一点的大红点。我问:“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好痒啊!”“肯定是那些红蚂蚁刚爬上去的,你没感觉到吗?”我苦恼的说:“我以为是流汗没理它。原来是红蚂蚁爬上我的背部。哎呀,这可咋办啊?”等一等下山再找药涂一涂吧!没办法。谁叫你不注意啊,自己找来烦!”我低下头,泪水一滴一滴滴在泥土上。

到下午,我终于下山。我的妈妈马上找风油精来给我擦上。妈妈一边擦一边说:“你看,不读好书以后就是这样,过着这种难熬的生活,叔公他们天天下田干活,背都快要裂开的程度,若是你,早就顶不顺啦!看你不好好读书,以后不准再任性。想干啥就想干啥,不顾后果。知道吗?”我忏悔的说“哦!我以后再也不要那么任性,一定要考好中考,将来就不用干粗活。”

在这次的拜山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一番,我深感后悔。农村的生活不是一般人能够熬过的,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如果不想这样,一定要好好读书,搞好学习。虽然幸苦这十几年,但将来幸福却是一辈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难忘的清明节日记500字左右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今日是4月5日清明节,这是纪念去世的亲人、给他们扫墓的一个日子,所以咱们今日要回老家给已经去世的太爷爷、太奶奶和姥爷扫墓。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接了姨妈、姨伯就一起往老家走,大街上车水马龙,长长的车队排的像一个望不到头的长龙,或许大家都是要去扫墓吧。

回到老家后,咱们先等姥姥、舅舅、阳阳弟弟他们,等他们到了以后咱们就往扫墓的地方走。走在路上妈妈告诉许多姥爷以前的事,姥爷以前是公安局长,他很和蔼、慈祥,去世后安放在烈士陵园,三年后把姥爷接回老家安葬在祖坟,这样就能和太爷爷、太奶奶一直在一起了。咱们走过了好长一段小路终于到了,舅舅、姨伯他们找了一块平坦的地方点上了香,点上了蜡烛。姨妈把买的点心、香蕉、王老吉等给他们放到坟上,然后咱们开始烧纸,还有一些冥币,妈妈说这是一种思念亲人的风俗,把美好的祝福带给他们,最后咱们大家一起跪下给他们磕了头。当咱们回去的路上下起了雨,这时让我想起了咱们学过杜枚的一首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看来这首诗是对的,因为今日是清明节真的下雨了,好像老天爷也在悲伤、哭泣。

虽然我没有见过的的姥爷,但是我也很爱他,因为他是我妈妈的爸爸,我希望姥爷在天堂上永远都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清明节扫墓作文700字

全文共 99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4月2日,离清明节4月5日还有2天的时间,但奶奶就和爸爸妈妈说:干脆今天去扫扫掉吧!爸爸妈妈都答应了,并说吃完午饭去。

吃了午饭,奶奶准备好了要用的东西。我一看,准备得可真周到呀:除了天地银行的钱和金银财宝,连衣服、裤子、袜子、鞋子都考虑到了。我就和爸爸妈妈、奶奶、小姑妈乘上了爸爸的车出发了。在车上,奶奶告诉我: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奶奶便向我说起了寒食节的故事。

来到了我们永康的花街那儿的一座山上,那里树木成群,山路歪七扭八,偶尔也能听见几声清脆的鸟鸣声,因为今天早上刚刚下过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变得泥泞起来了。

我们找到了太公、太婆的合墓,我便开始帮起忙来了。奶奶把准备好的饭菜摆在了墓前,敬上了酒,点上蜡烛。接着,就让爸爸妈妈把清明纸标起来,妈妈告诉我:用清明纸插起来或者放在上面用石头压上,就表示这家人已经来过了。标好了以后,奶奶让小姑妈拿出12支香给她,奶奶点燃了香,只见往上一冲,火就灭了。奶奶把12支香分别发给我们4个人每人3支,便让大家拜起来。当时,我在心中默默地说道:太公、太婆,今天我们来看你们,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给我们一点吗!我希望全家人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生意兴隆,让家里的孩子都学习优秀,特别是今年就要考大学的表哥,让他一次性就考上重点线,上一所好学校。你们能答应我吗?太公、太婆?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答应我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尽管用吧!说完,奶奶收了香,把它插在一边,让我去敬一次酒,还嘱咐爸爸把带来的鞭炮放起来,爸爸便听了奶奶的话,乖乖地把鞭炮放了起来。放完了鞭炮,妈妈有敬起了酒来。除了爸爸,我们就烧起了带来的东西,烧了差不多有一半了,奶奶嘴中便说道:东西太多了,拿个带子给他们装一下吧!说罢,便把手中的塑料带丢进了火堆中。干完了,奶奶把把一个托盘拿了回来,其余的就放在了那儿。快要走了,我对太公、太婆说:太公、太婆,再见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节,我们还会来看你们的。

说完,我们就走了,在回去的路上,我还在想着太公、太婆。太公、太婆,你们安息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清明节的思念与感悟诗歌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的荒原,蝴蝶从何而来?

迷茫的思念,在千年如梦的河流之上,爱情,孤独的幻术,成为一种冥火的悸动。

扭曲了生命的去向。

有一天黄昏,月色柔柔,我知道,更多的祭祀,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敬畏——一种死亡的超越,比复活的遗言更为崇高。

我便不停地赞美花朵的惊艳。

赞美春天的温馨星月。

赞美生命的赐福,从原始的血脉中,疲惫的云朵,顽强地向我走近。

她们果实的丰满,和蜜蜂付出的泪水,绵延在沙漠的肌肤表象——

清明节姗姗来迟。

青雨蒙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清明节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清明节,打开思绪会有些许感动存于心底。对亲人的思念像藤条一样缠绕心底,永远挥之不去的心痛。

姥姥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多少次梦中看到她和蔼慈祥的笑容,体味着温暖的怀抱。我声嘶力竭的呐喊,但是永远是一场梦。20xx年六月十三日,姥姥安详的走了······

我的童年是姥姥陪伴我度过的,童年的记忆始终是美好的。姥姥给与我的关怀,一生都无法忘记,那点点滴滴的温暖,现在想起来还有些许余热荡漾在心头······

无数个炎炎夏日依偎在姥姥的怀里,姥姥扇着扇子送来习习凉风、驱赶可恶的蚊子;多少个日日夜夜,姥姥为我缝缝补补,一针一线是那浓浓的爱意。上学的早晨,有香喷喷的饭菜等着我;放学时,大老远就看到姥姥弱小的身影;傍晚,姥姥迈着蹒跚的脚步左邻右舍的寻找贪玩的我回家;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我。

忘不掉,姥姥吃我剩余的西瓜而烙下的胃痛;忘不掉,听姥姥娓娓动听的讲故事的安静;忘不掉,姥姥玩老人牌时,我在旁边为她数钱的满足;忘不掉,我姥姥一起睡觉,温暖的被窝;忘不掉,姥姥做的美食的味道。一切,犹如皆在······08年,得到姥姥去世的噩耗,我犹如晴天霹雳,心痛的无法呼吸。眼看着躺在床上,却阴阳相隔的姥姥,我哭的天旋地转。眼睛肿了、声音哑了,却无法换回姥姥的再生。当时第一次,体会了人生最痛苦的时刻。

如今,姥姥离去已经八年,而姥姥温柔慈祥的声音依然伴在耳边,姥姥和蔼可亲的笑容依然涌现在眼前。亲爱的姥姥,您在天堂还好吗?我多想日日夜夜陪伴在您的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二清明节感想600字作文

全文共 1556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的大诗人杜牧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啊,在清明时节里,祭奠逝去的先人,连老天都流泪了,更别说我们这些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了,当然也不用说我也是这样的。

清明节的那天,按照这里的风俗,大约在下午2:00左右,我和亲人要去了企石镇的墓地来祭拜祖先,以示表达我们对祖先的怀念。尽管是一件严肃的事,但对我来说,出去走一走也比整日闷在家里看书强,所以,我还是满心憧憬下午的祭拜祖先这件事。

时间好不容易到了下午,我和家人去到了企石镇的墓地。踏上台阶,只见一排排的青松翠柏肃立在那里,没有一丝的风,蓝天白云也似乎静止不动了,而墓前的花啊,草啊也似静静地看着我们,难道它们和我们心灵相通,也在一起沉重地悼念逝去的亲人。我很想问问大人,但看大人们一个个严肃的样子,我只好作罢。

我注意观看了,大人们祭拜祖先一共有4个过程。哪四个过程呢?

首先,到了墓地后,大人们(12岁至50岁左右)就开始忙开了,他们不怎么说话,但配合却好像是事先商量过似的,那么的默契,有的在用锄头把土挖开,再细细地搞成一块椭圆型的样子,然后将带草的一块泥土铺上去,像一块浮在水上的一朵荷花;有的把那些泥块搬到墓地上面,好让那杂乱的石头变得整齐;有的则将墓前的杂草一棵棵地拔去,不让墓前留下半点的荒芜。我试着去搬那些泥土,真重啊!大约有三四斤重吧,我只把泥土抬了起来几秒就已经跟本没力气了。这样做其实就是为了让墓地上重新种上新的小草,把墓地整理变得更干净、更美观。于是我便去帮大人们拔草了。不过你别看那些小草,不用一点力气想把它拔出来是不可能的事。我用尽全身的力气去拔,手一下子就感觉很疼,再看看我的手,留下了满是青青的草汁。啊,还有一个水泡呢。难怪我疼得要命。没过多久,墓前显得干干净净了。

过程2: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要一起来完成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插香,摆祭品。只见大人们从菜篮子里抽出香来,到点燃的蜡烛前将香点燃,一会儿,一股浓烈的檀香味便弥漫在四周,好闻的很。然后手持着香,走到墓前,双手合一,头低下,嘴里在念念有词。好一会儿,念完了,将香插到墓前,再回到刚才的位置,对着墓拜了四拜,就结束了。他们挨着顺序,一个一个地拜。终于轮到我了,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点燃,念念有词。我念的是,求祖先让我把成绩提上去,求祖先让我们的家人更幸福快乐。然后,也把香插到墓地两侧和上门,同时把祭品摆到墓地的面前。

第三步就是烧纸,没错,就是烧纸钱。大人们从篮子取出大捆大捆的纸,拿到墓边的一角堆放好,只见一个叔叔用打火机将一张纸点燃,然后再用这张燃着的纸去点其它的纸,很快地,纸燃起来了,而且越烧越旺。在这个过程,那些拿纸的人都用手去点一下纸,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也学着样子,从篮子里去取纸,这约是黄的,和我们练书法的纸有点一样,只不过没有格子罢了。我用手指点了一下纸,叔叔在旁边轻声地说:“这是数钱给祖先的。”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赶紧在烧纸钱那里数了数有多少钱,情不自禁地说:“啊,好多钱啊,足足的有10000000元,给你”。我后来才知道自己的不对,不礼貌。记得叔叔跟我说过在烧纸钱时,不要大声喧哗,要在纸钱上用指纹按按纸钱,在纸钱上留有你的指纹,这样,祖先就会保佑你。我赶紧闭上嘴。

最后一个过程比较简单,就是放鞭炮。一时间,整个墓地鞭炮声大作,我们赶紧捂着耳朵,远远地看着鞭炮的爆炸。风来了,那炸完的鞭炮纸随风飞舞,像一只只彩蝶,非常好看。那鞭炮的味道也四处弥漫开了,祭拜也就结束了。

我们挑着祭品往山下走,再回过头去望望那些墓地,墓更干净了,树更直了,花也更艳了。再随着那飘向天空的缕缕轻烟,我惊奇地发现,天也更蓝了,连太阳都更灿烂了。我知道,这里有我的心理因素,就像老师所说的,境由心生。但我还是挺高兴的,因为我经历了一个难忘的清明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清明节文明祭扫防火标语

全文共 2029 字

+ 加入清单

1、 鲜花祭故人,春雨现哀思。

2、清明节雨纷纷,网上行人欲断魂。博客片语寄相思,逝者已斯生者思。

3、 平安清明,安全第一

4、 防范没有终点、预防贵在坚持。

5、 清明祭奠先人,不忘环保消防。

6、 清明节泪花飞,祭奠香炉烟雨忙。手捧礼花献英雄,焚烧断魂燃灵堂。

7、 我邀天弓发雪箭,千丈白绫祭亡魂。

8、 清明节寄哀思,鲜花一朵告天知。

9、 森林有限要靠大家珍惜、野火无情需防患于未然。

10、 鲜花祭故人,思念之意存于心。莫把纸来焚,环保健康文明人。

11、 烧香烧纸皆陋习,文明祭祀应牢记。

12、 提倡文明祭扫,杜绝上坟烧纸。

13、 节日上坟烧纸钱,烧毁森林多危险。

14、 上坟不烧纸,植树表哀思。

15、 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摒弃上坟烧纸陋习。

16、 上坟不烧纸,植树祭亲人。

17、 谁烧山、谁坐牢。

18、 强化火源管理、严防森林火灾。

19、 为了保护生态、严防森林火灾。

20、 进入林区、防火第一。

21、 烤火导致火烧山、造成火灾蹲大牢。

22、 时时注意森林防火、人人重视森林防火。

23、 情系家祖熊似火,此火非彼火;心念林木深似海,此海非彼海!

24、 入山不带烟、野外不吸烟。

25、 管好星星火、保住片片林。

26、 烧香烧纸祭先祖,森林防火记心间。

27、 上坟烧纸放鞭炮,引发山火罪难逃。

28、 防火保森林、利国又利民。

29、 无证用火章违犯、酿成火灾要法办。

30、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麻痹是事故的隐患。

31、 造林一时、防火常事。

32、 要使青山常绿、防火不可麻痹。

33、 山火无情、请君当心。

34、 一点星星火、可毁万亩林。

35、 防火就是保生态环境、毁林就是毁生态环境。

36、 加强森林防火、保护森林资源。

37、 全民护林、人人防火。

38、 天冷草枯树叶黄、护林防火放心上。

39、 林火可防、重在宣传。

40、 严格防火措施、严防意外失火。

41、 星火酿大祸祸及绿色、防患须小心心系森林。

42、 林区不能火取乐、造成火灾罪不轻。

43、 警钟长鸣抓防范、联防群管保林安。

44、 注意森林防火、给您家人幸福。

45、 上坟烧纸慎用火、别因祭祖遭横祸。

46、 执行用火审批制度、确保森林防火安全。

47、 警钟常鸣、防火护林。

48、 加强森林防火、保护生态环境。

49、 造林多辛苦、防火要自觉。

50、 林区大事、防火第一。

51、 造林护林一世、火灾毁林一时。

52、 森林植被易燃烧、野外用火须谨慎。

53、 已在林区、请勿用火。

54、 乱烧一堆火、毁掉一片林。

55、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建设生态休闲花园。

56、 森林防火责如天、常备不懈勿懈怠。

57、 用火凭侥幸、灾祸离你近。

58、 森林防火戒严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59、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60、 炼山开足防火带、从上烧下人须在。

61、 走进森林、认识环境、进入林区、防火第一。

62、 扫墓烧纸不提倡,引发山火徒悲伤。

63、 祭祀献花多文明,杜绝山火保森林。

64、 加强预防预报措施、提高防火灭火意识。

65、 护林光荣、毁林可耻。

66、 山田年年耕、防火天天讲。

67、 进入林区、注意防火。

68、 严防森林火灾、贵在严管火源。

69、 炼山要选阴天、桔杆勿烧山边。林区杜绝烟火、严防随意用火。

70、 山火无情人有情、森林防火保山青。

71. 倡导移风易俗,共建美好家园。

72. 清明扫墓 文明祭奠

73. 追忆亲人,寄托哀思!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74. 倡导文明祭祀,传播殡葬新风。

75.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76. 绿色清明,文明祭祀

77.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祭奠先人,骨肉情深;鲜花一朵,告慰亲人,改变陋习,祖先欢欣。

7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9. 清明正当今月夜,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80. 每思祖国金汤固;常忆英雄铁甲寒。

81. 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

82. 提倡廉洁为要,反对借机敛财。提倡文明为先,反对封建迷信。

83. 清明时节泪花飞,祭奠香炉烟雨忙。手捧礼花献英雄,焚烧断魂燃灵堂。

84. 国运昌隆,英雄胆壮;金瓯无恙,烈士心安。

85. 缅怀先人鲜花祭祀,骨灰植树回归自然。

86. 文明祭祀,防火保林!

87、星火可毁千顷绿、警惕呵护万亩林。

88、违规用火隐患大、责任不小害全家。

89、林区鞭炮不能放、易出火灾罪承担。

9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祭祖只献鲜花礼,不焚香火文明人。

91、清明时节寄亲人,默哀三分告亡灵。

92、上坟烧纸慎用火,别因祭祖遭横祸。

93、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祭奠!

94、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故人。

95、清明祭先祖不忘前人泽被,慎火护山林常使后人蒙荫。

96、清明祭奠做文明人,只送鲜花纸不焚。

97、烟火污染环境,鲜花环保芬芳。

98、关爱生命,文明祭祖。

99、搞好森林防火、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

100、上坟不烧纸,献花表哀思。文明搞祭祀,无火过清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三年级描写清明节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去徐州姥姥家,我曾经在那里整整生活啦3年的时间,这次回去一是要重新认识一下小时候的伙伴,再有就是观赏那里一望无际的梨花。要知道,妈妈老家可是著名的.“果都”,那里的“梨花节”也是出啦名的旅游项目。

再次见到那些小伙伴们,刚开始大家都很陌生,但是很快就熟悉起来啦,我们一起玩耍、做游戏,一起去果园欣赏梨花,在花海中追逐打闹。盛开的梨花,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层厚厚的雪覆盖在啦树冠上,特别壮观。这个时候,苹果花还在含苞待放,而大棚里的桃树,则已经结啦果实,正在茁壮成长。

我们还一起去挖野菜,春天里,大地给予我们的是在太多啦,有很多东西可以吃,有荠菜、蒿蒿草、香椿、枸杞叶、榆钱儿,挖回来的野菜做成各种食品,真是太好吃啦。

这个清明节,对我来说,太有意义啦,重新认识啦小伙伴们,又欣赏啦大自然的美景,还认识啦很多野菜,我要回去把这些说给我的同学听,和他们一起分享我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清明节小学生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捧一束野菊,伴着绵绵细雨,沿着潮湿小路,勒足在故人墓前。洒一杯清酒,倾诉满心思念。期盼天堂没有荒芜,没有阴雨连绵,每天都有艳阳高悬,天空晴朗的仿若人间的碧海青天。这样活着的人才不会担念故人迷了轮回的路,上错了世的船。

清明燃纸焚香,祭奠亲眷,那缭绕的烟雾中升腾的是对故人的牵念、眷恋和祝愿;清明暮雨萧萧,纷散夙愿,那缠绵的雨滴,安抚的是故人的惆怅、悲凉与哀怨。

人们说,清明的色调是冰冷的,因为这一天心口疼的几乎忘乎所以,眼泪流的几近肆无忌惮。泪水模糊了视线,用迷蒙的泪眼看世间,即使人间再色彩斑斓,又怎能看得出它的亮丽与光鲜。

人们觉得,清明的线条是单薄的,雨水湮没了过往,泪水冲淡了时光。天空中干瘦的大雁哀鸣的也是逝去的悲欢,早已与当下的风月无关。

然,在我而言,清明不是只有散落一地的梨花痴怨,此消彼长的愁情伤感。它只是一个节气,因为历史的委任才承载了太多忧伤与愤懑。殊不知清明还蕴藏着生机无限。要知道清明还是踏青的日子,这意味着杨柳吐绿,草长莺飞,风染凝脂,百花争妍。这是悲伤之后的精神升华,离别过后的生命绵延。这更是一种可以冲破世俗杂念,摆脱悲愁伤烦的意念。

时间来而不返,故人去而不还。清明的雨漫漫,情翩然,它给了我们太多交融的情感,难分难舍的挂念。这一天,时间变的很轻,思念的变的很重。用厚重的情感去讥讽时间的肤浅,因为活着的人对故人的思念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缩短。

如果清明有梦,那么就让我们在梦中呼喊:“愿你在天堂过的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清明节扫墓作文700字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清明时,不禁让人想起那首耳熟能详的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道出了古人对亲人的眷眷思念,而我们家乡的传统清明节传承了古人的习俗:扫墓祭祖、吃青团、放孔明灯等等。

清明这一天,我们全家人都去给我的太爷太奶奶扫墓祭祖,在路上,我看见他们的表情非常悲痛,我不禁想到了太爷太奶奶生前对我的宠爱,眼前浮现出他们那慈祥的脸庞,回想起太奶奶编毛衣的情景,想到这里,我的鼻子一酸,眼泪也“溜”了出来。记得唐朝诗人杜牧说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然今天没下雨,阳光照在我身上,我却感觉不到一点暖意。太爷太奶奶的坟墓在小村的尽头,一到那儿,爷爷就在太爷太奶奶的坟前摆上了苹果、饭团等供品,然后把买好的黄纸点燃,我们大家恭恭敬敬地站在坟前,爷爷让我们一个个上前鞠躬。轮到我了,爷爷一边叫我鞠躬,一边请太爷太奶奶保佑我平平安安,能考上大学。我想在此长眠的太爷太奶奶一定能够听到我的心声的。等扫墓祭祖仪式结束,太阳已经西斜了。大家纷纷往回走,可能是心情轻松了许多的原因吧,他们表情不再严肃了,而是相互说说笑笑,我也抬头欣赏四周的景色,田野里麦苗绿油油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一条大河从我们身边伸向远方,河水清澈见底,不时有几只小船驶过,船上的人,撑着篙,还伸出手向我打招呼呢!柔嫩的柳枝随风飘荡,姑姑随手折了一根柳条编成帽子戴在我的头上,我一下子成了机灵小红军。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传统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又是一年清明节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昨天还是朗朗晴空,今天就阴沉了下来,仿佛是为了应和了我们给亲人和烈士扫墓的心情。今天我们要去给爷爷扫墓。 我们先来到鲜花店,精心挑选一束菊花和一束百合,让花店的阿姨悉心包好,爸爸又从花市上买了一株梅花和一株桂树。妈妈说我们要文明祭扫,所以以后不用买纸烧纸钱了。 一路上,爸爸向我讲起了爷爷的故事。爷爷去世时,我还不到三岁,所以印象已经十分模糊了。在爸爸的话语中,爷爷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爷爷曾经参过军,守卫过祖国的西北边疆,后来回到家乡,一直是乡政府的一名干部,他为人宽厚耿直,清正廉明,在群众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然而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忽略了自己的健康,早早地离开了亲人,离开了我们。听妈妈说爷爷在病重期间,每天还是用小童车推着我四处转呢,而我也是他病痛中最大的安慰。 很快老家到了,墓地到了,在苍茫的山间,爷爷的坟墓是那么的矮小,然而在我眼中却是那么高大。我捧着鲜花小心地放在爷爷的坟头。我在心中暗暗地说:“亲爱的爷爷,您最疼爱的小孙子来看您了。我们全家都很好,我已经长大了,一定成为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我永远记得您的爱的……”

我和爸爸小心地把梅树和桂树栽好,希望有小树的陪伴,爷爷永不孤单,愿爷爷安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一年级清明节话题作文600字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临近清明,校园组织全体师生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下午,我们手拿小白花,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向革命烈士陵园。 Near Qingming, all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campus organizations go to the cemetery of revolutionary martyrs to sweep the tomb.Revolutionary Martyrs Cemetery.

大约步行了二十分钟,便到达了目的地。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在革命烈士陵园里宽阔的道路上。来到一个巨大的碑下,我们停止了脚步,举目望去,碑上写着永垂不朽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碑下,一个洁白的花圈静静地躺在上面,那两根漫天飞舞的布条像眼泪似的在为英雄们感到悲伤,旁边郁郁葱葱的几棵大树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也在为革命烈士们哭泣。正当我们满怀悲伤情绪为革命烈士们叹息时,少先队员代表朗读了为革命烈士们精心准备的悼辞的声音传到了我们耳边,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诵使我们原本沉重的心情又抹了一层悲痛。

请全体同学为革命烈士们默哀一分钟!随着大队长的这句话,我们都低下了头,一分钟过后我们又抬起了头。请各班同学为革命革命烈士献花!一曲铿锵有力的《歌唱祖国》突然响起。我的心不由一震:没有革命烈士们,怎能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没有革命烈士们,五星红旗怎能那么鲜艳?我们一定要好好感激革命烈士们!于是,我郑重地将手中的小白花献给了革命烈士们。此时此刻的小白花不仅代表了我们对革命革命烈士的敬意和感激,而且还表示出我们会好好学习,继承革命先烈乐于奉献的光荣传统!

祭奠仪式结束了,我们又在公园里玩了一会儿,我躺在一块大石头上想: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而我们却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整天做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而且还时不时地惹长辈生气,我们实在太不应该了排队了!一声叫喊打破了我的思绪,我立刻爬起来,跟着队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革命烈士陵园。

长眠于地下的英雄们,请你们放心!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一定会接下你们手中的火炬,好好学习,回报社会。共同保卫我们的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