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365

作文

249

童年的发现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来了,火辣辣的太阳射下万道利剑,热得让人无法忍受。知了在枝头痛苦地喊着,小动物们也伸着长长的舌头,来回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人们呢?早已坐在树荫底下,边摇着扇子,边美美地享受着冰棒的甜美与凉爽。

我也坐在小凳上,吃着名叫“老中街”的冰棒,突然,眼前一亮——哎?长长的冰棒周围怎么会冒出一团团的蒸气?它是冰的,只有热水才会冒出热气呀?

抬头看看天,烈日炎炎,晒得冰棒一忽儿就从坚强的战士转为了滴滴嗒嗒的水珠。我又思忖,这冰棒是不是也有它自己的“小秘密”呢?于是,带着疑问,我几乎整个夏天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并在任何事物中寻找答案。

真是“无巧不成书”,学校这时恰好开展了科学课,我便时时细心聆听,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而其中的一单元里,正好就是冰棒和蒸气之间的关系。终于,我得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夏天,冰棒周围空气比冰棒高,它会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空气中有许多水蒸气,它一受冷会凝结成无数很小的水滴,就会像白色气体一样,附在冰棒周围。”

听到这个结论,我又惊又喜,不顾安静的课堂,跑到老师面前,与她热烈地谈论着我对问题的理解和想法。老师高兴地一边拍着我的肩膀,一边投去欣赏的话语:“你真是个乐于思考的好孩子!”

科学就在你我身边,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童年中的新鲜与美好,需要我们去探究,需要我们去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童年的发现读后感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童年发现》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首先写了“我”发现了什么,然后就写了“我”是如何发现的。“我”的发现源于梦中的一次飞行。于是“我”去问老师,老师给了“我”一个很奇幻的答案,这激发了“我”的想象力。后来,“我”又开始想为什么胚胎要发育九个月,所以“我”就又开始绞尽脑汁地想,最后居然让“我”想到了!“我”结合了老师以前给的答案,想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答案。

我最喜欢文中因为“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而在课堂上笑出声来的那一段。我觉得,文中的我真好笑,居然觉得自己歪打正着的答案很了不起,居然在课上笑出了声。可是,“我”在被惩罚的时候,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也面临着受到驱逐的危险。

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既读懂了文章,又体会到了蕴含在文章中的心情,还懂得了一条道理,我受益匪浅,这真是一篇好文章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童年的发现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快乐的童年里,经常会发生一些趣味十足的事情。有些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已有点模糊不清了,但六岁那年的一次发现却依旧是那么清晰可见。

一天,我看见妈妈给花草树木浇水,就问:“妈妈,你为什么要把冷水浇到花草树木身上?”妈妈说:“给花草树木浇水,可以让它们长得更快、更好。”过了几天,小树苗果真长出了嫩芽,花儿也开得更艳了。看到这些,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妈妈不是老说我长不高吗?哼,每天晚上我也往身上浇些水,不就长高长快了吗?于是,当天晚上,我就开始了实验。

等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便来到小区楼下的草坪上。蟋蟀在表演它们的音乐会,花草树木在做它们最忠实的听众。等到附近的灯都关了时,我告诉自己,准备行动。然后我将一盆水浇到自己身上,顷刻间,泌人心扉的凉爽降临在了我的身上,啊!这才是透心凉、心飞扬!于是我拖着湿淋淋的身躯,悄悄回到家中。

一连几夜的实验,从没间断,我巴不得自己快点长高,早点成功。有一天,我妈妈发现我有点儿发烧,就问我是怎么回事,我一五一十地说出了自己这几天的计划。我妈笑着说:“你这傻孩子,净干傻事,你让我怎么说你呀?”我说:“为什么植物浇水能长大,而人就不行呢?”妈妈说:“傻孩子,你好好想想吧。”

后来,我终于发现:植物浇水是为了维持生命,从而会慢慢长大,而人为了维持生命,只有吃饭、喝水……

现在想想,童年是多么的幼稚、无知呀!但童年又是多么的有趣、多么的快乐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童年的发现作文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我正在绿茵茵的大树下乘凉,天气可热了,像一个蒸炉,快要把人蒸成人肉干了。于是,我到超市买了一个冰激淋,高高兴兴的回了家。

在回家的路上,我边吃边走。忽然,我看见了一只小燕子在离地面很近的地方捕虫吃,我笑着说:哈哈·····真是一只笨燕子。我又走,碰见一群蚂蚁个个搬着粮食,向高处爬去,我心里想:一群小傻子,人家都是粮食往里搬,它们怎么把粮食往外搬?

接着我看见小鱼们在河里露出了头,我看了半天,才回家,因为太好看了,我很少见过这种场景。

我回到了家,冰激淋正好吃完。我去告诉妈妈刚才看到的一切,妈妈把我拽回屋那了把伞,让我打着伞站在那儿。我好奇的问妈妈:妈妈,又没下雨,你让我打着伞干吗,多傻啊!妈妈说:等着吧,一会儿雨就下来了。

停了一会儿,我不耐烦了,正要告诉妈妈,哗!倾盆大雨下了起来······

我站在雨中想了一会儿,哦,明白了,燕子的笨,蚂蚁的傻,小鱼的美,就是意味着要下雨!原来,不是燕子笨,不是蚂蚁傻,而是我太傻,我太笨,不懂。现在想起来还想笑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童年的发现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快乐的童年里,经常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而且,还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发现。但在我一定要把事情弄清楚的习惯中,这些发现最终都让我探了个究竟。在我的记忆中,自认为最了不起的发现就是在我八岁那年去小北湖的时候发生的。

那天,我和舅母钓了三条鱼后,发现了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蝴蝶。我们都非常兴奋,决定在离开之前一定要捉几只蝴蝶带回去。

我好不容易才捉住了一只白色蝴蝶,这令我大为惊喜,因为我最喜欢白色蝴蝶了!舅母也捉了几只,她看了我捉的白蝴蝶,说:“干脆就要你捉的这一只吧!”于是,她把自己捉住的三只蝴蝶都放了。我用右手捏紧蝴蝶的翅膀,生怕它跑了。不一会儿,我的右手就累了,倒换了左手捏。当我再看右手时,发现手上有许多白色粉末!这倒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蝴蝶的翅膀是专门制造末的?那么它弄这么多末干什么?我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倒想了一大串的问题。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上网查询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终于找到答案了:原来蝴蝶的翅膀上所谓的“粉末”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实就是一种鳞片,而抓到手上的是鳞粉。这些鳞片能起到两种作用:一是保护作用,这些蝴蝶用鳞片来保护自己的翅膀,就像鱼用鳞片来保护自己的身体一样。二是可以减少蝴蝶在飞行时的摩擦力,这样蝴蝶在飞行时就不会感到那样累了。

在得知这一结果后,我兴高采烈地把它告诉了舅母甚至全家人,因为这是我自己发现并自己将疑问解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童年的发现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童年是美好的,更是快乐的。我在童年最有趣的事情便是发现外公魔术的真相了。

那天,阳光灿烂,七色的阳光从窗台照入屋内。外公坐在窗旁的一把椅子上,对我和妹妹说:“看,我要变一个魔术!”说完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布做的小老鼠,我和妹妹几乎同时扑了上去,外公把小老鼠向上一举,说:“慢慢来,先看清楚再说。”我定睛一看,只见这小老鼠穿着红色的外衣,四只小脚是白色的,一双黑黑的小眼睛贼头贼脑的,居然还趔着嘴对我笑,真像一个天真的小孩子。

外公把老鼠放在桌上,把右手背到背后,大声地说:“魔术开始咯!我要让小老鼠跳起来!”我心里直犯嘀咕:一只布老鼠能跳得起来吗?外公发出命令:“小老鼠――跳!”嘿!真神了!这小老鼠真以一个鲤鱼跳龙门的动作在桌上跳了起来!妹妹的嘴巴张得比脸盆还大,惊奇地看着外公;我虽然表面装出毫不在意,但心里也十分惊奇;小老鼠还是笑着,好像在说:“怎么样?高吧!”;“大魔术师”就更不用说了,骄傲喜形于色。我和妹妹同时高声要求外公“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外公又大声喊:“小老鼠――坐!”小老鼠也跟着坐了下来。外公得意地望着我俩,“哈哈,姜还是老的辣吧!”我不肯服输,强词夺理:“可辣椒是小的辣呀!”我边说边把外公命令老鼠的过程仔仔细细地回忆了一遍。想了一会儿,我想出了问题的关键:外公为什么要把手背到背后?难道……

我胸有成竹地对外公说:“外公,你再把窗帘拉上,表演一次,好吧?”外公见我看出了眉目,急忙说:“我累了,睡会儿觉。”说完一溜烟地跑没影了。妹妹困惑地问:“哥哥,到底怎么回事呀?”“其实,外公是拿线栓住了小老鼠。他抬手,小老鼠就跳;他低手,小老鼠就坐。他之所以把手背着,就是因为这样。他背对阳光是为了不让我们看到线,光照着白线很容易使人看不见。”我说。“原来是这样。”妹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就如费奥多罗夫所言: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但我的这个小小发现不但没给我带来灾难,还为我五彩的童年生活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童年的发现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生活五彩缤纷,有开心的趣事,有伤心的往事,还有惊奇的发现

记得8岁那年,我在外婆家和哥哥姐姐玩。想了半天,我们也没想出什么新的玩法。我耐不住性子,便满屋子找起来,找着找着,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停在了外公的放大镜上,身子慢慢停了下来,“也许这个东西挺好玩的呢!”我嘀咕着。于是,便拿起放大镜翻来覆去地玩了起来。我一照,呀!外公的眼睛变大了!低头一照,我的手指有胡萝卜粗了。又一照,橡皮大得我都看不清了!我兴奋极了,连蹦带跳地跑到屋外照了起来。

“这是什么呀?这么亮!”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亮点,在墙上晃动。我放下放大镜,亮点没了,再举起来,又出现了。重复玩了多次后,我“弄明白”了,这个亮点是由放大镜变的!为了更加清楚地观察它,我随手捡起片叶子,用放大镜照在了上面。哈哈,亮点又出现了!我看了一会儿,有点没耐心等了,正准备“收工”,突然发现了叶子上出现了一个黑点,上面冒起了青烟,这黑点和刚才的亮点位置一样的!我看着这一切,呆住了。

“哇!”我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声,哥哥姐姐急忙跑来,以为我出事了。见我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被烧焦的叶子,奇怪地问:“你在干什么啊?”“我用放大镜把叶子煮熟了!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哈哈,等你到高年级就知道了!”我绞尽脑汁地想着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点眉目:放大镜用太阳光把叶子烧熟了!于是,似懂非懂地说:“太阳光热,放大镜用太阳光让叶子熟了!”“嗯,不过老师说得会更加好!”“哦!”,得到了认可,我信心十足。

看来生活中真的有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发现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童年的发现作文300字左右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的我,是一个爱画画的我;童年的我,是一个爱创新的我;童年的我,更是一个善于发现的我。你不信呐?那就请你“听”我细细道来吧!

有一天早上,妈妈对我说:“宝贝儿啊!妈妈要出去买菜了,你在家玩,但是要注意安全。”刚讲完,妈妈就把门“砰”的一声——关了。

妈妈走后,我不知道该玩什么,我想啊想,最后,终于想到了,我把画纸、水粉笔、等材料拿出来,你猜我要干什么,我要画画呀!

由于在幼儿园我学过画画,于是很快得就把一只维妙维肖的长颈鹿画了出来,就在完工的时候,粗心的我却把红色颜料洒在了长颈鹿的脖子上——黄色方块。

慢慢的,黄色方块变成了橙色方块,把长颈鹿的脖子画得更加好看了。

我惊讶极了,连忙取出另外一张空白的纸,在上面尝试着变色,后来,我渐渐的发现:绿色加黄色等于蓝色……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妈妈回来了,我把刚刚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我长大了。是啊!变色虽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可是,这件事却见证了我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这就是我童年时的发现作文

全文共 3583 字

+ 加入清单

一:童年发现

在漫长而有趣的童年中,我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小秘密,当年最难忘的是那回发现方形西瓜的秘密。

那是发生在不久前的事情:我从电视上看见一个西瓜。你可能会问西瓜有什麽奇怪的?可那是一个正方形西瓜。我感到稀奇的同时,脑袋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有圆形的西瓜,也有椭圆形的西瓜,可方形西瓜是如何种出来的呢?我带着疑问的心态去问妈妈,妈妈说:“要想得到知识,就要靠自己的力量。”说完就走开了。

我回到卧室左思右想起来,如果这是不同的品种,那以前怎麽没有。我否定了第一种想法。如果是模型西瓜,怎么会有瓤。我又否定了第二种想法。最后想啊想终于想出来点眉目了有可能是一种瓜皮,之后把西瓜瓤放进去,就成了一个方形西瓜。

我去问妈妈,妈妈说:“可能吧,可能有的人是这麽想得。可科学家不是这么想的。”

之后这几个月里,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有一天,我在看电视电视里又在播方形西瓜,有一位种瓜的叔叔告诉我们,方形西瓜是在小瓜苗时,套上一个大方形外壳,之后结出来的挂就是方形的了。

二:童年的发现

在我的相册里,有我的回忆。果实的回忆是花儿,大海的回忆是浪花,大树的回忆是树苗,我的回忆是就是那本厚厚的相册,我最喜欢的那张,正是我最开心的一次。

时间推移到20xx年,太阳像大火球似的挂在空中,烤着大地,知了在树上叫着“热……热……热”。这时节,也是螳螂神出鬼没的时候。我看到朋友的宠物――蟑螂有眼睛,但螳螂的呼吸器官在哪儿呢?真奇怪,一切生物都有呼吸器官,我决心探索这个奥秘。

那天下午,天气不错。我和斌斌找好长棍子,和斌斌一起去捉螳螂。

斌斌在那边人熟地熟,所以她就当“小向导”,我们到处找,就是找不到,螳螂到底藏在哪呢?我们只好问叔叔,在叔叔的指点下,终于找出来一只,我一跳,扑了过去,竟然没扑着。“哎哟,哎呦……”腿上青一块,斌斌跑过来说:“没事吧?”我忍着痛说:“没事。”又出来了一只,我用两根棍子往它的前后一插,我用手捉了起来,圆圆的眼睛下面有一个圆圆的小鼻子。原来螳螂也有呼吸器官呀!

这件事,我永远也忘记不了。

三:童年的发现

记得我小时候,才刚刚五岁。我再一次外出郊游中发现了蚂蚁预测天气的奥妙。

一次旅行中,我觉得这道路太乏味了,便走到路边看起了蚂蚁。我发现,蚂蚁们就像尾巴着了火似的,飞快地奔跑着,手上还拖着许多食物。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便一直看了下去。可是没一会儿,天气由晴转阴,渐渐下起了小雨,我只好先观察到这儿了。

人们都说“鼠目寸光”,蚂蚁是不可能用眼睛来预测天气的,它能看见几米外的东西就已经不错了,直到有一天,妈妈告诉我:“蚂蚁这么大一个家族里,有一种蚂蚁叫做飞蚁,它们在下雨前翅膀上会出现小水珠,知道快下雨后,它们便飞回窝中,把这个消息告诉伙伴们,提起注意。”

又有人说:“蚂蚁封住洞口,表明天就要下雨了。”这句话有几分的道理,蚂蚁在下雨前把洞口封起来,是因为它们感觉到了气压和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变化。它们之所以要把洞口封起来,就是为了防止雨水灌进洞里。

这就是我童年时的发现,当时觉得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突然觉得自己小时候的这个发现真的很幼稚。

四:童年的发现

在我五岁时,我发现了有关彩色泡泡怎样变成彩色的问题。我汉时十分高兴,连饭都兴奋的吃不下了。

当你看见这句话时,你也许会不屑地看一眼,也许会哈哈大笑,反正这是我最自豪的发现。

在一次星期六,我看见奶奶在太阳光下洗衣服,我看见了泡子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耀眼,我好奇地往水里一搅,泡泡飘了上来,五彩缤纷,十分好看。奶奶有些不耐烦的说:“去,去,去,小孩子别在这儿玩,该干嘛干嘛去!”所以,我只好离开了。

我看见妈妈在上网,就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那些泡泡会发光呀!”妈妈笑了笑,开玩笑地说:“因为它们在打扮自己呢!”

我听了,还是十分疑惑心想:怎么太阳公公一出来它们就发光,太阳公公不出来它们就穿上了一件白色衣裙呢?我绞尽脑汁仔细想啊想,决定去做个实验。

我笨手笨脚打了一盆水,摇摇晃晃,水似乎就要逃出来了。我找来一件小时候的围巾,把围巾浸湿,打上肥皂,揉呀揉,一会儿,泡子出来了,我对着太阳一照,泡子变成了金色,不对着太阳就变成了白色。我终于明白了,泡泡要对着太阳才会那么五彩缤纷,不然就只是一个白色的单调的小泡泡。

你看,我聪明不聪明,连妈妈也夸了我!

五:童年的发现

童年的我是那么幼稚那么滑稽,有一天我正和小伙伴们正玩捉迷藏,我躲在了一个角落里,我东看看西看看,居然看见一只螳螂正在吃另一只螳螂,我很害怕又很吃惊,就连忙叫来小伙伴们,小伙伴们看了也十分惊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螳螂实在太无能找不到食物而把自己的同类吃了?还是……我和小伙伴们带着一大串问题去问爸爸,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母螳螂生完孩子身体很虚弱,公螳螂就会把自己给母螳螂吃了,让母螳螂增加一些力量。

听了爸爸这一讲解,我终于明白了螳螂为何吃螳螂的问题。

可是这还让我万分惊讶,不会吧!就算这样,公螳螂也不需要让自己的生命奉献出去吧?爸爸说道:“这就是爱啊!就像我对你一样。”我听了也赞许的点点头。

童年的一次发现,使我至今都没忘记,现在想想,头脑中还是会不停浮现出一些奇怪的问题。也许,自然规律就是这样的吧!有时也有许多奇怪的发现,比如:蜘蛛也会自相残杀,蜻蜓也是一样。

一次次地发现出现出一堆堆的问题,也许我还有一些部分不懂,等以后长大了我就会一件件的明白,发现,探索……

六:童年的发现

在漫长而有趣的童年中,我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小秘密,当年最难忘的是那回发现方形西瓜的秘密。

那是发生在不久前的事情:我从电视上看见一个西瓜。你可能会问西瓜有什麽奇怪的?可那是一个正方形西瓜。我感到稀奇的同时,脑袋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有圆形的西瓜,也有椭圆形的西瓜,可方形西瓜是如何种出来的呢?我带着疑问的心态去问妈妈,妈妈说:“要想得到知识,就要靠自己的力量。”说完就走开了。

我回到卧室左思右想起来,如果这是不同的品种,那以前怎麽没有。我否定了第一种想法。如果是模型西瓜,怎么会有瓤。我又否定了第二种想法。最后想啊想终于想出来点眉目了有可能是一种瓜皮,之后把西瓜瓤放进去,就成了一个方形西瓜。

我去问妈妈,妈妈说:“可能吧,可能有的人是这麽想得。可科学家不是这么想的。”

之后这几个月里,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有一天,我在看电视电视里又在播方形西瓜,有一位种瓜的叔叔告诉我们,方形西瓜是在小瓜苗时,套上一个大方形外壳,之后结出来的挂就是方形的了。

七:童年的发现

童年时会发生许许多多有趣的事,但童年的发现却很少很少。那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没有细心观察。在生活和学习中,只有留心观察、善于观察,才会有所发现。

记得我近7岁那年,我从叔叔家要来5、6棵草莓树,可妈妈却说我们家没地方种,让我给叔叔送回去,可我偏要种。但妈妈依旧不同意。我只好不种了,把小苗放在一边。眼看小苗渐渐枯死了,我以为小苗活不了了,就想把小苗埋起来,可天色太晚了,我只好垂头丧气的去睡觉了。不一会儿,爸爸回家了。他看到快要枯死的小苗,不问三七二十一就种上了。

我早上起床,发现那些小苗不见了。于是四处寻找,凡事有小苗的地方都长遍了,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当我泄气的时候,偶然间在大门口外找到了小苗。我问清楚了究竟,才感觉爸爸真会疼人。从此以后,我百般呵护小苗。每天都给它浇水、施肥。可是小苗在我的百般照料下却奄奄一息了。

“唉。”我长叹了一口气,“本以为可以活成的小苗却,”我认为小苗没有再生的希望就不再管他了。

几个星期过后,草莓苗竟然长出了新芽,我喜出望外,赶紧跑去问妈妈,妈妈解释说:“这就是植物的生长规律。凡是有根的植物,插入湿润的泥土。无论上面多么枯萎,它都会再次萌发新芽。”

这就是我童年时的发现。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只要留心观察、善于观察、不耻下问,就会有所发明、有所发现。

八:童年的发现

在我们记忆的星空里,有着许多小星星,小星星里装着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在我的星空里,有着一颗闪烁的小星星,那里面有我童年的第一个发现。

有一次,我去北海旅游,去的时候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可到达北海时,乌云密布,没过多久就下起了倾盆大雨,过了一会儿,天又变成了多云,我疑惑不解,天为什么会变化多端呢?我带着问题去请教爸爸,可爸爸抱起我,说:“来长大后,老师会教你们的。”我也没办法,只能把这问题埋在心里,到三年级的时,我上网调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外力的作用,就是地球以外的能量,导致的水平、垂直、气压分布不平衡,因此产生了空气的流动,也就是风。当我看完这些资料,跑出去阳台,望着蓝蓝的天和洁白的云,我想:“原来,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它们不在很远的地方,而是在我们身边。”

那颗星星被我称作“童年的第一次发现”,它在我的星空里是独一无二的,在我浩瀚无边的记忆星空里将会有许多新的星星诞生。

[这就是我童年时的发现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童年的发现作文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一只昆虫,一个玩具,一次发现,一场争执……都是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我的童年记忆中,一次发现始终让我记忆犹新。

那一天,我和妈妈来到一个公园。突然,有一只蜜蜂“嗡嗡”地从我身边飞过,我很好奇,便追了上去。我在那只蜜蜂后面追了一会儿,就看到它停在一朵花上,吸取着花蕊上的花蜜呢!我悄悄来到那只蜜蜂的身旁,看它怎样采蜜。

只见那只蜜蜂把身体一点一点地挪到花蕊上,然后用下颚、下唇和舌头组成的细小的长管插入雄蕊的底部,贪婪的吸取着花蜜。

蜜蜂在采蜜的同时,还要采集花粉。它的脚的外侧有着又长又密的绒毛,当蜜蜂在花丛中穿梭时,那毛茸茸的脚就沾满了花粉。

观看了5分钟,我终于明白蜜蜂是怎样采蜜的了。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多么重要、宝贵的发现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童年的发现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身处童年,我们一定能发现一些有趣事物。我在童年的时候,就发现了太阳与影子的密切关系呢。什么,你们不相信?那就随你吧,反正我就是这样发现的。

太阳,这是我们每天再也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如果你在太阳下缓缓走动,一定会发现身后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影子。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影子应该是不会变化的,可是到了一天中午,我就感觉不对劲了。

中午,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望了望自己那条长长的影子——咦?影子怎么会缩短了?原来,我的影子比往常矮了好几倍呢!我有些生气,我又没有变矮,难道影子会自己变小?我疑惑了,变去问爸爸妈妈。

“爸爸,影子会变小吗?”我问爸爸。“影子怎么会变小呢?”爸爸倒反问起我了。唉,没办法,我只得去问妈妈。“妈妈,影子会不会魔法,它能把自己变小吗?”我问。“你这孩子,一天到晚就会胡思乱想,影子怎么会魔法!”妈妈生气地说。我只好知趣地离开了。

我有些气恼,既然爸爸妈妈都不知道,我就自己去想!早晨,我在阳光下观测自己的影子,天哪,影子又长了几厘米!中午,我的影子又变短了。到了傍晚,影子又变长了。我根据这些观测结果,一番苦思冥想后,终于想出了一点眉目:影子只会出现在阳光下,那么它就可能与阳光的温度有关。早上的阳光并不强烈,同样傍晚也是;而正午的阳光十分强烈,让人感觉燥热。影子就像冰雪一样,早晨不怎么热,就不宜缩小,而正午却很热,影子就像冰雪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童年的发现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五岁时,我发现了有关彩色泡泡怎样变成彩色的问题。我汉时十分高兴,连饭都兴奋的吃不下了。

当你看见这句话时,你也许会不屑地看一眼,也许会哈哈大笑,反正这是我最自豪的发现。

在一次星期六,我看见奶奶在太阳光下洗衣服,我看见了泡子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耀眼,我好奇地往水里一搅,泡泡飘了上来,五彩缤纷,十分好看。奶奶有些不耐烦的说:去,去,去,小孩子别在这儿玩,该干嘛干嘛去!所以,我只好离开了。

我看见妈妈在上网,就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那些泡泡会发光呀!妈妈笑了笑,开玩笑地说:因为它们在打扮自己呢!

我听了,还是十分疑惑心想:怎么太阳公公一出来它们就发光,太阳公公不出来它们就穿上了一件白色衣裙呢?我绞尽脑汁仔细想啊想,决定去做个实验。

我笨手笨脚打了一盆水,摇摇晃晃,水似乎就要逃出来了。我找来一件小时候的围巾,把围巾浸湿,打上肥皂,揉呀揉,一会儿,泡子出来了,我对着太阳一照,泡子变成了金色,不对着太阳就变成了白色。我终于明白了,泡泡要对着太阳才会那么五彩缤纷,不然就只是一个白色的单调的小泡泡。

你看,我聪明不聪明,连妈妈也夸了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童年的发现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发现童年的发现在许多人的心里都隐藏着童年的发现,这些发现是那么有趣,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童年的发现。

好久没有下雨了,天气闷的很,妈妈让我出去透透气,我突然发现了蚂蚁,我想到了我从书上看到的,蚂蚁在6-7点起床,7-8点清扫卫生,8-9点开始工作,下午5-6点收工。我早早的就起床了,可是它们5点也没有收工,晚上7点多还在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又发现,一只只蚂蚁嘴里咬着一颗颗的土粒,堆在洞口周围。不一会,土粒就筑起一道围墙,最后又见一只蚂蚁用一块大沙粒封住洞口,妈妈告诉我:“这是蚂蚁在筑坝,这表明,明天就要下雨喽!”第二天,天空阴沉沉的,天上乌云密布,不一会儿,果真下起了雨,嘿!我心想“别看蚂蚁小,可有着很高的本事儿!”下完了雨,我又跑到蚂蚁洞口,观察蚂蚁,可我又发现,蚂蚁在筑坝。这说明明天又要下雨喽!可到了第二天,没有下雨,我想:“为什么蚂蚁预报的不灵了呢?”我又跑到蚂蚁洞口,用手捏了捏黑乎乎的东西,怎么捏不碎呢?我拿来土粒比较了一下,啊!蚂蚁用来筑坝的东西只不过是像土粒,而不是土粒的东西,我又跑去问正在桌子上写作业的姐姐,姐姐说:“小笨蛋,其实这些只不过是蚂蚁从洞中清除出来的排泄物,而不是蚂蚁在探测天气。”哎!我被小蚂蚁给骗了!怎样?这就是我有趣的童年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童年的发现作文300字左右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倾盆大雨过后清澈的天空中会出现一条彩色的桥——彩虹。

我曾做过一个“彩色转轮”,就是将一片圆片分成7份,每份大概是51°角扇形。在每份上分别涂上“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在当中钻个洞,把铅笔穿过去。

我让这个“彩色转轮”转起来,我想,转动后,一定会出现一种非常漂亮的颜色,从没出现过的颜色。好奇心促使我转起手中的转盘,只听一阵“启动”声,转盘转起来了,我心中无比激动,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转盘,等待着那美丽的颜色。

可是,出现在我眼前的,并不是美丽的彩色,而是普普通通的灰白色!天呐!怎么会这样?!此时我的眼睛已无法分别看出每一种颜色!

这是为什么呢?我开始苦苦思索……

我查找资料,翻看书本,终于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太阳光和电灯泡的光看起来没有颜色,叫“白光”,事实上,这种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和两种看不见的光(紫外线和红外线),人们称为光谱。只有当光线射过透明物质时,才能看见这七种颜色。只有你在水泡上或彩虹上才可以看见光谱。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童年的发现学生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的我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感兴趣。

一个星期天,我一个人在家里看书。突然,窗台上蹦来一只蚱蜢,我一下子被这个小东西吸引住了。

我放下书,悄悄地走近窗台,慢慢地,慢慢地合拢双手,猛地一拍,抓住了这个小家伙。

我用右手的两根手指笞∷??睦锱趟阕牛?盟?墒裁茨兀坑辛耍?匀豢紊希?鲜Σ皇侨梦颐茄芯慷?锸窃跹?粑?穆穑空獠皇窍殖傻氖笛椴牧下穑?br>

我在蚱蜢的头上仔细地寻找。我在蚱蜢的头上发现了两个小孔,这一定是蚱蜢的鼻子。我找来一小片保鲜膜,轻轻地贴在蚱蜢的鼻子上。过了一会儿,我以为它死了,就把它放在桌上。刚放下,这个小东西就蹦到地上去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扑过去,又捉住了它。

我纳闷了。蚱蜢的鼻子在哪儿呢?我继续在它的身上寻找。我用手在蚱蜢的背上捏捏,腿上堵堵,都没发现什么。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时,我发现蚱蜢的腹部有两个小孔。我试着用手堵住了这两个小孔。顿时,蚱蜢的两只大腿乱蹬。哇!我终于发现了。

为了证明我的发现是正确的,我又找来一片保鲜膜贴到蚱蜢的肚子上,然后把它放到桌上。只见它又蹦又跳,像疯了一样。几分钟后,蚱蜢不动了。我拿起蚱蜢,发现它真的死了,它肚子上的保鲜膜上布满了水汽,而头上那张却没有。

第二天,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老师,老师还表扬了我。

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才能有所发现,才能获得成功,不是吗?

[童年的发现学生作文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童年发现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五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数字键“5”的秘密,这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听说玩这句话,你不禁要发出疑问:数字5有什么秘密?难不成按下这键能飞到千里之外?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发现数字键“5”与其他键有什么不一样。不管是计算器、手机还是其他的数字键盘,数字键“5”的上面总是有那么个突出的黑点,这是为什么呢?我一下子来了兴趣。

每次逛商场的时候,我都发现每个计算器“5”上面都有个五毛钱的硬币,这又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准备问一问妈妈:

“为什么数字键”5“上都有一个小黑点呢,这是为什么?”

“哦?”妈妈看了看计算器,“我一直都那么用没在意呢。”没想到连妈妈也不知道。我想:连妈妈都不知道,这太奇怪了。增加了我刨根问底的决心。

我开始想:以前看说明书和捣来捣去的时候,这个奇怪的“5”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能,那肯定是一种便利,如果是为了人们使用方便,那为什么只在这一个键上按黑点?我绞尽脑汁,但还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我觉得这条“路”不对,得换一种思路切入问题。等等,为什么要凸起来?我们又不是看不见,但是忙人看不见啊!原来如此,为了以防忙人拨错号,特意在“5”上面弄了个盲文符号!可是为什么要在“5”上呢?这是因为盲人摸到了“5”就可以知道山下左右其他数字键了,“5”在数字键的中间位置。

没想到“5”的秘密这么快就被我搞得如此简单明了,而且还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我十分骄傲,马上把这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也恍然大悟,我们两个太开心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仔细观察周围,并要善于探究,而且还要独立思考、分析、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有自己的发现,才能获得兴奋得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童年的发现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在漫长而有趣的童年中,我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小秘密,当年最难忘的是那回发现方形西瓜的秘密。

那是发生在不久前的事情:我从电视上看见一个西瓜。你可能会问西瓜有什麽奇怪的?可那是一个正方形西瓜。我感到稀奇的同时,脑袋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有圆形的西瓜,也有椭圆形的西瓜,可方形西瓜是如何种出来的呢?我带着疑问的心态去问妈妈,妈妈说:要想得到知识,就要靠自己的力量。说完就走开了。

我回到卧室左思右想起来,如果这是不同的品种,那以前怎麽没有。我否定了第一种想法。如果是模型西瓜,怎么会有瓤。我又否定了第二种想法。最后想啊想终于想出来点眉目了有可能是一种瓜皮,之后把西瓜瓤放进去,就成了一个方形西瓜。

我去问妈妈,妈妈说:可能吧,可能有的人是这麽想得。可科学家不是这么想的。

之后这几个月里,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有一天,我在看电视电视里又在播方形西瓜,有一位种瓜的叔叔告诉我们,方形西瓜是在小瓜苗时,套上一个大方形外壳,之后结出来的挂就是方形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童年的发现小学生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在小的时候,我总是爬在窗台上看风景。每当下完雨时,天空中就浮现了一道弯弯的彩虹挂在天空,那彩虹有七张颜色,每次分别是赤、橙、黄、绿、青、蓝、紫。

可是有一天,我又看见了彩虹,这时我的心中闪现了一个问题:天空中怎么会出现彩虹呢?于是我便想啊想。我猜那是因为地球在上美术课,用彩笔画画呢。我抬头看看天上的彩虹,还真的像画出来的,我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就跑到一边玩儿去了,从此,在我心里就对彩虹的出现有了一个解释。直到我上了学,升入了高年级。有一次,我手中拿着一本科普读物,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忽然看到一页有关于彩虹形成的原因,我才真正明白了原来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刚刚下过雨的天空中有水汽,所以这些水汽对阳光进行了折射,这就形成了美丽的彩虹了。盯着彩虹久了后,我又有一个发现。那天阳光很大,让我不禁闭上眼睛。可是我又舍不得看着这美丽的彩虹,最后我妥协了一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右边看累了就闭上,换左眼,左边看累了就又换到右边去。就这样来回几次,我发现看一个东西的时候,东西会移动。当时我还以为是错觉呢。

现在,每当我想起小时候自己的天真幼稚,和干的傻事,都会不禁笑出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童年的发现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童年有许许多多的发现,但是有一个发现叫我至今难忘。

那就是小时侯,我和伙伴经常在地上转圈圈,每次转晕之后,都感觉到天旋地转。久而久之,我便把它当成了地球在转动。

有一次,小伙伴在玩,不知因为什么事而把话题转到了地球转动上了。有伙伴说:“地球一般在晚上才转动,因为晚上我们做梦时经常摔跤,多走了一步楼梯,摔跤后就会醒来,那是因为地球把我们转醒了!”我听后觉得不对,便说:“地球不只是在晚上才转,白天也要转。不信你现在就转圈。只有转许多个圈后才感觉得到。”伙伴们听了我这么说,有一点怀疑,于是问:“为什么只有在转圈之后才感觉到呢?”“这……我暂时还不知道!”我吱吱吾吾的说,“不信就转呀!”正在我们转得起劲时,一个大哥哥走来了,我们像看见了救星似的一个箭步跑过去问他,他听后笑笑说:“我暂时不告诉你们,自己到书上去找答案。”我急忙跑回家将许多书翻了又翻,这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呀!结果,我盲目的翻了很多书都没找到答案。

一次,自然课上老师告诉我们:“地球转动我们人是感觉不到的,如果感觉到了,那就是天崩地裂。”我听后惊讶的瞪大了双眼,原来是这样!

我将答案告诉我的伙伴们,他们都说:“原来你害得我们转了那么多圈,不懂还装懂!”我被他们责怪的滋味真不好受,于是我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多看书,多学习,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以后在小伙伴面前“吹牛”时,有据可查,才不会被他们看轻。

现在想起来那次发现真是令人捧腹大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童年的发现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在我小学二年级的时侯,火热的夏天,我常常能听见蝉在树上发出嘹亮的歌声,可是这歌声并不是令人欢乐的,而是听来烦燥的“吱——吱”声,而且夏季天气越是闷热,蝉叫得越大声,总会使人有种不安的情绪,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那天天气很热,我的脑门上滚着豆大的汗珠,蝉还在耳边不停地鸣叫着,“吵死了”我心里总是那么想,想着想着,我的好奇心不自觉地出现了,于是就捡起一只地上的蝉,回家研究一番,蝉的歌声究竟有什么神奇的秘密。

我拿来小工具,准备开始检查蝉的嘴巴,我却惊奇地发现蝉竟然没有嘴巴,我问爷爷,爷爷说它是用腹部发声的,可是蝉的腹部并没有嘴巴,我拿着两把镊子将蝉的翅膀拉伸,慢慢地观察着它的变化,发现在它的翅膀分别有一些神奇的黄色薄膜,当翅翼伸过薄膜时,薄膜便发生了一些微弱的颤动,我赶紧找来《昆虫记》,作者法布尔在书中写到,这些薄膜是可以振动的“音箱”。我又找出一本《动物百科全书》,从中看到当它们用肌肉扯动音箱时就会发出声音。从这个小实验中我发现到,原来蝉的“歌声”并不是用嘴发出来的。实际上,蝉是昆虫中出色的鼓手,它们腹部两侧,各有一片富有弹性的薄膜,好像鼓膜一样,里面还有天然的“扩音器”。蝉在高声歌唱时,不是用锤敲,而是用肌肉扯动“鼓膜”发出颤音,颤音再通过“扩音器”,就变得十分响亮。

这是我童年里的一个发现,在这个发现中体会到,要有好奇心,去探索身边未知的事物,才会有更大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童年的发现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养的鸟是一只白头翁,它是被狂风吹落的一只雏鸟,它被人捡到后送给了我们。它刚到我家的时候还很小,连吃食也不会,我们就把鸟食调成糊状,再搓成细条,小心地一口一口喂给它吃。现在它已经逐渐长大了,因为是我们一手喂大的,所以它一点也不怕人,还和我们十分亲近。我家还养了一只小花狗叫憨憨,开始的时候,憨憨对这位陌生的外来入侵者还抱有一定的警惕心理,但后来它们渐渐熟悉了,憨也就接受了小鸟。

憨刚和小鸟一起玩时,我们还有些担心,害怕哪天憨突然兽性大发,将小鸟当成一顿美味佳肴,张开血盆大口将小鸟吞进肚子里。有一次,我们一不留神没有盯住他们,过了一会一看,小鸟怎么不见了,我心里一下子担心起来,会不会是憨吃掉了?正在这时,小鸟一蹦一跳地从沙发下跳动了出来,害得我们虚惊一场。

现在憨和小鸟已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次我们给鸟喂食时,憨就会双脚站立,两手扶着椅子,蹦蹦跳跳,激动得不得了。有时憨还会轻轻将小鸟到沙发下面,象母狗对小狗一样用舌头舔它,把小鸟弄得像落汤鸡。

经过这件事,我发现其实两个相差再远的动物也可以友好相处,人也是一样,人和动物既可以成为朋友也可能成为敌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