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看鲁迅作文两篇 作文是什么(热门20篇)

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我看鲁迅作文两篇 作文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1927

作文

1000

参观鲁迅纪念馆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金秋十月,我们又迎来了祖国妈妈的第54岁生日,在这欢庆的日子, 我和妈妈兴致勃勃地来到上海鲁迅公园内的鲁迅纪念馆游览了一番。

鲁迅纪念馆是一座白墙黑瓦的建筑物,一排排青翠碧绿的树木环绕在它的周围。正面墙上,周总理亲笔题词的“鲁迅纪念馆”五个金色大字在朝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我们沿着一长溜的石级快速走进了鲁迅纪念馆的大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墙上那一幅幅描写鲁迅先生生平的木刻画。这些画的制作非常的逼真,仿佛使我看到了鲁迅先生当年工作、生活的情景。大厅里还摆放着两台电脑,这是为参观者作指南用的。我从电脑里了解到: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人物纪念馆,它建立于1951年1月,在1958年迁入虹口公园,也就是现在的鲁迅公园。

在大厅左侧有一尊鲁迅先生的全身塑像,让人有一种zk168.com.cn与鲁迅先生在一起的亲密感。大厅右侧是一条通往二楼的楼梯。来到二楼,我首先看到的是根据鲁迅先生几部作品所刻出的浮雕,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有描绘中国农民的《祝福》等。

大厅旁边有五个展示厅,分别展示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纪念品。在第一个展示厅里摆放着一些鲁迅先生珍贵的手稿,上面是鲁迅先生写的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有些地方还用粗笔修改过。这里还展出了鲁迅先生生前使用过的文具和生活用品。在第五展厅里,一块写着“民族魂”三个字的横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妈妈说,这块横幅曾经覆盖在鲁迅先生的遗体上呢!是啊,“民族魂”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家,它曾弃医从文,用他那支笔唤起中国人民觉醒,批判罪恶的封建社会。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他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颂鲁迅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席地里,那是一位怎样的人儿,朴素的中式外衣留下半点阳光灿烂,浓密的胡须,一个隶书“一”字留下的却是春光满面······哦,那是我们可亲可敬的鲁迅先生啊!

鲁迅,他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把一生交给了党,在生命即将终结时仍然孜孜不倦。他又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呼起了中国,也拯救了中国。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将。的确,他的贡献无人能及。 他一生的时光都在创作上,然而正是这些创作呼醒了炎黄子孙。他虽然已不在人间,但他的一注爱国精神却永驻人间,他的精神滋润新一代的芳草,是维护而不弃,能让种族崛起。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便是他自己的人生写照。有的人虽生实死,犹行尸走肉;有的人虽死犹生,却精神不朽。有的死重于泰山,有的死轻于鸿毛。而他的死是重于泰山的,因为他的一生有如一个太阳,虽身处宇宙黑暗之中,但能够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世界。

鲁迅,一个多振奋人心的名字啊!他划破无边际的黑夜,将迷惘的时代迸裂,在沧桑岁月中竟能干出如此伟大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全文共 2358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先生

您好。翻开课本上您那剑眉紧锁的画像,我似乎不敢长时间和您面对。作为一个后生小子,对早已故去的您,我又能说些什么呢?仅仅因为您是一位泰斗级的人物?

认识先生是从小学语文中的《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开始。进入初中后,您的《社戏》,您的《故乡》,以及您的《孔乙己》、《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友邦惊诧”论》、《鲁迅自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国人失掉自力了吗》等等,都成了我辈的必修课。作为您的后人,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有了先生,我们才得以看到阿Q,也看到孔乙己, 看到祥林嫂,也看到华老栓等一个个至今依然鲜活的形象。仅此而言,这是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拥有鸿篇巨著的文学大师都无法比拟的。

说起先生,不少人都对您“横眉冷对千夫指” 、“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傲骨所感,可我更为您“俯首甘为乳子牛”﹑ “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所动。同时,也早就把“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以及“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视为自己的座右铬。

面对先生的画像,我一遍又遍在心里发问:先生究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先生自己的话说:“我只是一枝笔”。可令我不解的是:您的后人,为什么非要加给您贴上“投枪”﹑“ 匕手”,“ 勇士”﹑“ 先驱”、“ 旗手”, 甚至“ 革命家” 等诸多的标签。以至您的后人在拜读您的大作时,首先把您绐这些“筐” 里装。只是我不知道,这种被神化,甚至被曲解和妖化的鲁迅,先生是否会欣然接受。我想,您至少也会为此而感到脸红。正是因为您被您的后人无端地神话,以至使您的每句话每个字都被视为经典,谁也不敢有丝毫指摘。这里,抛开您文章里“怪异” 的语序不说,抛开您文章里令人难懂的方言不说,但您选入我们课本中文章里的错别字就不能不说!诸如《社戏》中“又漂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藤野先生》中“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吗)?”﹑“你悔改罢(吧)”﹑“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地喝彩)”;《故乡》中“我们日里到海边检(捡)贝壳去人都叫伊(她) ‘豆腐西施’,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辗转)而生活;《孔乙己》中“便替人家钞钞(抄)书” 等等。

仅此而已也就罢了。之后,我又找来高中语文课本,,发现先生文章此等错字也并不少见,比如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目的是在绍介(介绍)东欧和北欧的文学,力气固然白化(花)”,“又在第二叶(页)上,写着‘徐培根’三个字 ”。《灯下漫笔》:“但措辞太绕湾子(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直截了当)的说法在这里”。《祝福》:“我就站住,豫备(预备)她来讨钱”,“一见她的眼钉(盯)着我的”,“我很吃惊,只得支梧(支吾)着”,“什么踌蹰,什么计画(踌躇、计划)”,“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利害(厉害)”,“全不见有怜悧(伶俐)起来的希望,搭赸(搭讪)着走开了,两个人都竦(悚)然的回过头”。《阿Q正传》:“看去腰间还挂着一个大搭连(褡裢)”。特别是《记念刘和珍君》:文章标题中第一个字记念(纪念),就令人不知所云。

好在我们初中语文中只有您的9篇文章(这是任何作家都没有的礼遇)。那半文半白的文字,对一个初中生来说,尽管是那样地难懂,但既然作为教科书,我们又不能不学。如果有谁把您的《鲁迅全集》作为中学生的必修课,也许我们学到的错别字还会更多更多。倘是为了学术研究,这些特殊年代的“特殊字” 也许有些是通用的,算不得什么问题。问题是作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定的课文,硬把先生文章中的错别字也统统拿来,对这种“拿来主义” 不要说我想不通,我相信先生也未必就想得通啊。

鲁迅先生:我很快就要参加中招考试了。但令我顶为耽心的是:我如果在作文中把缥缈写成漂缈),喝彩写成喝采,把辗转写成展转 预备写成豫备,把踌躇写成踌蹰,把计划写成计画,把厉害写成利害,伶俐写成怜悧把搭讪写成搭赸,特别把纪念写成记念等等,阅卷老师是判对还是判错。要知道,每个错别字就要扣一分啊。如果阅卷老师硬是把我文章中和您一样的用字判为错别字,我应该是找您还是找人民教育出版社去理论?!

其实,我谁也找不上。先生早已作古。人教社的大门我等初中生也未必能进。我只是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您的后辈非要给您贴上那么多您也许并不喜欢的标签,加上那么多您也许并不喜欢的光环。可以说,即便把这些标签揭去,把这些光环摘下,其实也并不影响您在文坛上泰斗级的地位啊。也许,那才是最真实的先生,更真实的您。

写至此,我突然想起先生《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那篇支章来。用先生的话说:“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因为尊孔的时候已经怀着别样的目的,所以目的一达,这器具就无用,如果不达呢,那可更加无用了”。“恰如敲门时所用的砖头一样,门一开,这砖头也就被抛掉了。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作为一个后生小子,我不敢狂下断言。更不敢说您死后也象孔子那样被人当成了敲门砖。因为我唯恐冒犯了先生,也怕先生九泉之下不锝安宁啊。

其实,先生还是哪个先生。说白了先生是个有思想的文人。尽管有人说您的戏剧毕不上沙士比亚,您的短篇小说比不上契可夫,您的小品比不上胡适,您的散文比不上朱自清,但先生就是先生,先生仍不失为作为“一枝笔”,还者说一个文学大家。“嘻笑怒骂,皆成文章”,都不过是您的一种文风而已,和任何政治都没有关系。正因为如此,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永远不可动摇的。尽管离先生故去已经72年,但先生的辛辣,先生的深刻,光生敢说真话的勇气,都永远使我辈值得学习的。先生没有错。错的是您的某些后人。特别是看到那些想把先生当“敲门砖” 的人,您是否真的会“相逢一笑泯恩仇” 呢?至少,我不相信!

此致

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致鲁迅先生的一封信700字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在这段时间对您学习了解之后,我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给你写这封

我们最早从乐趣满满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接触您,在《社戏》里面,我们看到您

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您把对“三一八”惨案的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之情在《纪念刘和珍君》慷慨抒怀,《药》又表达了您对辛亥革命脱离群众而失败的批判...

... 现今我们又重点学习了您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等,感触颇多。

特殊的年代铸造了特殊的您,您虽然没有手拿刀枪在前沿阵地上冲锋,但是敌人却因您一篇篇犀利文章而闻风丧胆,因此,您手中的笔,是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刃。所以您是文学家,您更是革命家。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这样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您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是民族精神的高扬旗帜。

1936年10月因积劳成疾逝世于上海——犹如一个晴天霹雳。“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们深切追忆您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弃医从文,却要写些剔骨的词,让当局政府追究你,像林语堂一样多好,一部《京华烟云》拍成了44集的电视剧,火的不得了;像琼瑶一样多好,一部《情深深雨蒙蒙》让半个中国的少男少女们哭红了眼睛。那么多优秀的传世作品,那么多经典个性的人物,却鲜少在荧屏出现。我想着是您才华太高,无人敢动。用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度中国人的。

“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先生弃医从文的目的。可是先生呀,您甘愿去做孺子牛去哺乳的国民,恐怕会让您深深失望了呦。他们的愚昧依旧,现如今,他们的愚昧未改,却多了分刻薄、多了分恶毒。如果您早就知道了一切,先生,您还会不会选择弃医从文?选择这条让您寂寞而痛苦的道路?

此致

一个崇拜您的读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对话鲁迅_1200字

全文共 1438 字

+ 加入清单

在历史的银河中,闪耀着许多光彩熠熠的星辰。一颗明星,就是一座照亮后人前进的灯塔。于是我穿过时间的隧道,去历史的太空,寻找那一颗星。

我四处寻找着,忽然,我看见一位穿黑色长袍的先生正在桌上埋头写作。我走过去,他似乎被我打搅了,慢慢地抬起头来。一张消瘦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一头不屈的硬发,根根显示着与恶势力的不调和。没错,就是他——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也看见了我,微笑着让我走近他,我此刻感觉到他是那样慈祥、和蔼。

“鲁迅先生,我与您是相隔一个世纪的人啊,但我也很爱好文学。”他放下手中的笔打量着我,笑着说:“啊,那么我和你是同路人啦!”

“先生,”我问,“我最喜欢看您的书,除了在课上认真学习了从您的书 中选来的文章外,还课外阅读了您的其他一些著作,如《朝花夕拾》、《呐喊》等。为什么您能写出如此精妙绝伦的文章?”

“这个原因很简单,”鲁迅先生慈爱地看着我说,“我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我看到了苟延残喘、阴险狡诈的‘落水狗’,我看到了奴颜婢膝、貌似中庸的伪君子,我也看到了国民众生的劣根性,我想要抨击他们,让那些反动的御用文人捉襟见肘、心惊肉跳,让病态社会的千疮百孔暴露无遗。”

‘可是您对待传统文化是否太偏激了呢?”

“我承认,我是有点偏激了,但我想通过某种必要的偏激,来打破禁锢,激活思想,引导解放。我时时解剖别人,更多的却在解剖我自己。”

“在热情勇敢的农村孩子中间,您看到了一个无知无能的‘我’;在衣衫褴褛的人力车夫面前,您感受到了体面外袍下的自私自利的‘我’;从学医到从文,从迷信‘进化论’到辩证地看问题,您就是这样不断地自我督促,自我更新。”

“您是位伟大的作家,您的笔锋幽默辛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却不自命清高;您的幽默中闪烁出睿智与深刻,忧愤中蕴含着一颗深沉的爱国之心啊!”

“您是伟大的战士,异常清醒与敏锐,您不屈地战斗着、抗争着,以思想做剑,以寸笔为枪,划破漫漫长夜,挑出些许亮色。”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您在那黑暗荒芜的年代里始终坚持的人生态度!”

“我很高兴,你能读懂我的文字,能清楚地了解我,正确地看待我。我希望,当你醉心享乐、虚度光阴时,‘浪费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的警告能让你幡然悔悟;当你无法把握自我,却又自欺欺人、逃避现实时,阿Q的形象能让你窥见自己的影子,猛然惊醒;当你钻人‘虚无主义’的圈子里不能自拔,对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产生怀疑甚至自卑时,那一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么’的反问,又能让你重新挺起胸膛……”

“鲁迅先生……”

隐约地,那张消瘦的脸庞模糊了;渐渐地,那黑色长袍的背影也消失了。

我与鲁迅先生的对话也随之结束了。

但我想,一个真正的思想家,他思想的光芒是不会受时间与空间阻隔的。

即便是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鲁迅那深邃的目光依然会让人惊醒,给人力量。

这,就是鲁迅。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属于历史,又属于现代。

他严厉,却又慈祥。他消失了,却又永远在人们心中。

人的思想永远是相通的,它可以穿越时光的隧道,进行交流。

【点评】

开头引入简洁,不拖泥带水。

外貌介绍准确,概括性强。大量笔墨则放在与鲁迅先生的对话上。

对话内容紧扣当时的历史背景,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对话形式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能很直接地表情达意。作者利用这一点,不仅省去了旁白介绍的麻烦,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标新立异的效果。

作者用有限的文字,谈了鲁迅用笔杆子做斗争的那段岁月,和鲁迅先生的一腔热血。可以看出作者很爱鲁迅的文字.而且也有一颗爱国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读鲁迅《明天》有感

全文共 1297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篇几乎无人关注的小说,偶然间翻到,有些感悟,所以,在这里简略的谈谈。

一篇平静的文章,平静的描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消亡,平静的描述了一个母亲在唯一的孩子死亡前后的心境。故事集中在宝儿死亡前后两三天,因此,“死亡”俨然成了小说的中心事件,死亡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小说,使这篇无人问津的小说唤起了人们对死亡的思考,从而,超越了《呐喊》中一贯的现实批判的层面。面对病入膏肓的儿子,单四嫂子无能为力,只能日夜守着,只能抱着自欺欺人的希望:“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回退,气喘也会平的——这是病人常有的事。”最后他拿出所有的积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到何小仙那里,准备奋力一搏。但终究挽救不了孩子的命运,只能在眼睁睁的看着宝儿死去,留给这个粗笨女人的,只有儿子最后的一声“妈”,我们知道面对死亡,任何方式的挽回都只能是徒劳,死是自然生命的规律,作为自然的一员,必然得尊崇自然的秩序,或早或晚,必然会消亡。

无数人曾试图做出肉体上的抗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此时,单四嫂子的心境和做法,似乎能唤起很多人的共鸣,无法超越死亡,面对无法解决的悲剧,绝境中的人们,往往会以不切实际的幻想来安慰自己,或是,徒劳的挽救必死的生命。丈夫死的时候,他还能将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听着宝儿要像他父亲一样,卖馄饨,挣钱,孝顺自己。仿佛她纺出的每寸棉纱都有意思,都活着。而此时,生活的唯一寄托——宝儿也去了,作者提到一句话“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魂是不能有的事,他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于是,选择逃避,期望着在梦里能会到宝儿,逃避死亡给他的难以承受的苦痛,逃避孩子的死留给他的孤独与空洞。

明天虽然属于先生早期的文章,但此时,文章已经露出了一个敏感问题——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面对死亡,我们做的只能是逃避?死亡,是每个生命都要面对的一个必然悲剧,包括自己的死,已经所爱之人的死。在一个没有神性关爱,没有彼岸救赎的国度,在一个悬隔死亡的文化环境下,国人无法超越死亡,当死亡的恐惧袭来,无法直面,只能以各种的方式,悲切的逃避。正如,单四嫂子极度痛苦时主动放弃了“魂”存在,而宁愿选择睡去,即便在梦中遇到宝儿,但这梦终究要醒的,死亡依然存在。记得在《呐喊自序》里,先生说过他在明天里用了曲笔,没有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这似乎也透出了先生对这种逃避的看法:虚幻、幼稚与可怜。

单四嫂子是可怜的,他只是个粗笨的女人,能想到什么呢?他的做法,只不过是中国文化的环境下,她唯一能做的,她仅仅是无数苦难当中挣扎的中国人之一。先生在小说中还提到了红鼻子老拱与蓝皮阿五,我们知道,他俩在深夜的酗酒中,也时时的关注着旁边的单四嫂子母子,这或许出于同情,或许出于爱恋,他俩也总试图给帮单四嫂子一些至关重要的帮助,蓝皮阿五却发现自己所能做的,还没有王九妈做的多,只能任凭可怜的女人独自痛苦,只能赌气,在出殡那天,整天不到;红鼻子老拱也只能在深夜中借着酒劲,喊一嗓子:“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另另的……”,是呀,他们能做什么呢?在死亡那里他们同那个女人一样,无所适从。或许他们自身也接着酒,逃避着什么,当然这一点仅仅是猜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生读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1519 字

+ 加入清单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在这个寒假中我读了这本书,这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味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全书由《狗·猫·鼠》《阿长与》《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组成。", "Twenty Filial Filial Maps", "Five Moisp", "Impermanence", "From Bai Cao Garden to Sanwei Book House", "Fathers Cooking", "Ji Ji", "Mr. Fujino""Fan Ainong" and other composition.

由于其写作方式的优秀之处,这本书中的多篇文章也被编入初中的教科书内。

《朝花夕拾》共含十篇文章。其中有表达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of the long mother; the false and brutal "Twenty -Four Filial Pictures" who criticize the feudal filial piety;"Five Moishe"; depict the ecstasy messenger "impermanence" in superstitions; "From Baicao Garden to Sanwei Bookstore"; revealing the "Fathers Sickness" of Yongyi misunderstanding;Mrs. Yans image of "Ji Ji"; the most grateful Japanese teacher "Mr. Fujino", the most grateful to Lu Xun; Fan Ainong, a fellow friend of his life."Picking up the flowers" closely combines the memories of the past with the real life, which fully shows the authors great enthusiasm for paying attention to life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social reform.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寻味,它反映着封建社会的种.种陋习:有写人吃血馒头,吃人肉。人们迷信,古板,缠足,互相欺诈等等都受到了鲁迅强烈的批判,也让我不由得为那些人们感到悲哀。

读完了这本书,我不仅体会到封建制度对社会对人的危害,也体会到了鲁迅先生那对祖国热爱,对人民满腔热血的豪迈气概,我们要像鲁迅先生学习,学习那俯首甘为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你们去过鲁迅故居吗?嘿嘿,这个星期,我有幸去了绍兴参观鲁迅的故里。你想知道这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吗?别急,请听我慢慢讲来。

鲁迅故居经过部分装修后,有周家新台门,周家老台门,鲁迅祖居、百草园、三味书屋……我们先来到了三味书屋,这里是鲁迅小时候学习的地方。鲁迅十分敬重塾师寿镜吾,称赞他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顺着导游指给我们的方向,我看到了当时紧挨老师座位旁边的鲁迅的书桌。据导游介绍,其实当时鲁迅的座位并不在那里,他的座位一开始在书屋的南墙下,由于别的学生经常去后园玩耍,影响他的学习,所以就要求塾师把他的座位移到东北角。不经意间,我发现在他书桌的右下角还刻有一个“早”字。在我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我在导游的口中又了解了隐含在这个“早”字背后的一段感人的故事:那是有一次,鲁迅因给父亲买药,导致上学迟到,而被老师训斥,之后鲁迅并没有为自己找借口,而是在课桌椅的右下角刻上了“早”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走出三味书屋,鲁迅那种勤奋学习的形象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联想到平时自己的表现,我不禁有些脸红。这时,妈妈温柔地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女儿啊,你要像鲁迅先生一样勤奋、努力、刻苦地学习,长大了才能像他一样有所作为啊!”听了妈妈的话,我深深地点了点头。

随即,我们又去参观了百草园。绍兴鲁迅故居的院落很深,看过好多间屋子,拐过好多条小道,才走进鲁迅的童年乐园—百草园。

一进百草园,便看见碧绿的菜地,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粉红的草牡丹,我的脑海中不禁浮想起鲁迅在这儿度过的童年时光:在光滑的石井栏上跳上跳下;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盈的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听蟋蟀们弹琴;将何首乌连根拔起,与小伙伴们摘覆盆子……鲁迅在这儿度过的童年生活一定十分精彩!

天快黑了,我带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绍兴,离开了先人的故居,但我的思绪却还久久地停留在那里。下次,有机会我还要再去会一下鲁迅的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鲁迅的名言佳句

全文共 1748 字

+ 加入清单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小编整理关于鲁迅的名言佳句,欢迎阅读

1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 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5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7、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9、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1、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12、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13、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4、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5、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16、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7、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8、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19、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20、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21、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22、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23、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24、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25、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26、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27、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28、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29、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30、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31、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32、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33、智识太多 ,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 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34、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5、 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 鲁迅

36、 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 鲁迅

37、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鲁迅

38、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 鲁迅

39、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40、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光。(鲁迅)

41、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42、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43、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44、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45、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46、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

47、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48、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49、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50、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51、------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52、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53、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54、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55、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56、不满是向上的车轮。(鲁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散文美文欣赏——鲁迅

全文共 4057 字

+ 加入清单

【1】 《希望》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灵魂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然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ofi Sandor(1823-18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什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抛弃你。

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已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

但是,可惨的人生!桀骜英勇如Petofi,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茫茫的东方了。他说: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没有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2】 《风筝》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它只是很重很重地坠着,坠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3】 《死后》

我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

这是那里,我怎么到这里来,怎么死的,这些事我全不明白。总之,待我自己知道已经死掉的时候,就已经死在那里了。

听到几声喜鹊叫,接着是一阵乌老鸦。空气很清爽,——虽然也带些土气息,——大约正当黎明时候罢。我想睁开眼睛来,他却丝毫也不动,简直不象是我的眼睛;于是想抬手,也一样。

恐怖的利镞忽然穿透我的心了。在我生存时,曾经玩笑地设想:假使一个人的死亡,只是运动神经的废灭,而知觉还在,那就比全死了更可怕。谁知道我的预想竟的中了,我自己就在证实这预想。

听到脚步声,走路的罢。一辆独轮车从我的头边推过,大约是重载的,轧轧地叫得人心烦,还有些牙齿齼。很觉得满眼绯红,一定是太阳上来了。那么,我的脸是朝东的。但那都没有什么关系。切切嚓嚓的人声,看热闹的。他们踹起黄土来,飞进我的鼻孔,使我想打喷嚏了,但终于没有打,仅有想打的心。

陆陆续续地又是脚步声,都到近旁就停下,还有更多的低语声:看的人多起来了。我忽然很想听听他们的议论。但同时想,我生存时说的什么批评不值一笑的话,大概是违心之论罢:才死,就露了破绽了。然而还是听;然而毕竟得不到结论,归纳起来不过是这样——

“死了……”

“嗡。——这……”

“哼!……”

“啧。……唉!……”

我十分高兴,因为始终没有听到一个熟识的声音。否则,或者害得他们伤心;或则要使他们快意;或则要使他们添些饭后闲谈的材料,多破费宝贵的工夫;这都会使我很抱歉。现在谁也看不见,就是谁也不受影响。好了,总算对得起人了!

但是,大约是一个马蚁,在我的脊梁上爬着,痒痒的。我一点也不能动,已经没有除去他的能力了;倘在平时,只将身子一扭,就能使他退避。而且,大腿上又爬着一个哩!你们是做什么的?虫豸!

事情可更坏了:嗡的一声,就有一个青蝇停在我的颧骨上,走了几步,又一飞,开口便舐我的鼻尖。我懊恼地想:足下,我不是什么伟人,你无须到我身上来寻做论的材料……。但是不能说出来。他却从鼻尖跑下,又用冷舌头来舐我的嘴唇了,不知道可是表示亲爱。还有几个则聚在眉毛上,跨一步,我的毛根就一摇。实在使我烦厌得不堪,——不堪之至。

忽然,一阵风,一片东西从上面盖下来,他们就一同飞开了,临走时还说——

“惜哉!……”

我愤怒得几乎昏厥过去。

木材摔在地上的钝重的声音同着地面的震动,使我忽然清醒,前额上感着芦席的条纹。但那芦席就被掀去了,又立刻感到了日光的灼热。还听得有人说——

“怎么要死在这里?……”

这声音离我很近,他正弯着腰罢。但人应该死在那里呢?我先前以为人在地上虽没有任意生存的权利,却总有任意死掉的权利的。现在才知道并不然,也很难适合人们的公意。可惜我久没了纸笔;即有也不能写,而且即使写了也没有地方发表了。只好就这样抛开。

有人来抬我,也不知道是谁。听到刀鞘声,还有巡警在这里罢,在我所不应该“死在这里”的这里。我被翻了几个转身,便觉得向上一举,又往下一沉;又听得盖了盖,钉着钉。但是,奇怪,只钉了两个。难道这里的棺材钉,是钉两个的么?

我想:这回是六面碰壁,外加钉子。真是完全失败,呜呼哀哉了!……

“气闷!……”我又想。

然而我其实却比先前已经宁静得多,虽然知不清埋了没有。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只不知道是谁给我化钱的,可惜!但是,可恶,收敛的小子们!我背后的小衫的一角皱起来了,他们并不给我拉平,现在抵得我很难受。你们以为死人无知,做事就这样地草率?哈哈!

我的身体似乎比活的时候要重得多,所以压着衣皱便格外的不舒服。但我想,不久就可以习惯的;或者就要腐烂,不至于再有什么大麻烦。此刻还不如静静地静着想。

“您好?您死了么?”

是一个颇为耳熟的声音。睁眼看时,却是勃古斋旧书铺的跑外的小伙计。不见约有二十多年了,倒还是一副老样子。我又看看六面的壁,委实太毛糙,简直毫没有加过一点修刮,锯绒还是毛毵毵的。

“那不碍事,那不要紧。”他说,一面打开暗蓝色布的包裹来。“这是明板《公羊传》,嘉靖黑口本,给您送来了。您留下他罢。这是……”

“你!”我诧异地看定他的眼睛,说,“你莫非真正胡涂了?你看我这模样,还要看什么明板?……”

“那可以看,那不碍事。”

我即刻闭上眼睛,因为对他很烦厌。停了一会,没有声息,他大约走了。但是似乎一个马蚁又在脖子上爬起来,终于爬到脸上,只绕着眼眶转圈子。

万不料人的思想,是死掉之后也会变化的。忽而,有一种力将我的心的平安冲破;同时,许多梦也都做在眼前了。几个朋友祝我安乐,几个仇敌祝我灭亡。我却总是既不安乐,也不灭亡地不上不下地生活下来,都不能副任何一面的期望。现在又影一般死掉了,连仇敌也不使知道,不肯赠给他们一点惠而不费的欢欣。……

我觉得在快意中要哭出来。这大概是我死后第一次的哭。

然而终于也没有眼泪流下;只看见眼前仿佛有火花一样,我于是坐了起来。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秋天,鲁迅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清凉碧透的风轻轻飘柔着翡翠般的树叶片,“唰唰”美妙动听的旋律,让我思虑万千,联想飘荡起伏。

突然回想起了鲁迅,伟大的红印——“民族魂”,今年竟是您诞辰130周年,您出生于秋季也病逝于秋季。

鲁迅,您宛如秋天里凉爽的一场雨,让干枯的大地彻底吸允甘甜的卤汁,喝个痛快,湿个痛快,终于挣脱炎热的铁链,自由自在支配自己而活。

鲁迅,您的目光如秋天一样深邃分明,映衬出当今世界黑暗的角角落落,毫无保留的揭露出放荡的罪罪恶恶,那丑陋凶残腐败的身影被您锐利的笔尖所戳穿,消失得无影无踪,世界逐渐变得安宁纯洁。

鲁迅,您深沉的思想如皎洁的月光闪闪发亮照向世界,一切都被展露在眼前,暗中的花花草草在矫健地跳着舞,唱着歌,急匆匆划过黑暗的人群,他们的汗珠,他们的疲惫一目了然,殷切地走向回温暖的家的路。

鲁迅,无数的秋天如走马灯般流逝了,您离开我们已有整整130个年头了,您冰冷的身体虽已沉入冷酷无声的大地,但把丰硕的精神食粮无私给予了我们,这无价的宝藏对于稚嫩的我们虽还很生疏,但它经历得住长远时间的冲刷而不褪色,我坚信,这份闪耀将永恒发扬传承下去!

秋天,鲁迅,每回想起你们,我都会感触一丝又一丝的暖流流淌在我全身,这是一股极强的动力,带我飞驰在通向壮丽日出的源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记叙了他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

鲁迅先生先是描写他的外貌,然后挖掘出他的精神气质。整篇文章看起来很有声势,但却不张扬,字里行间充满了鲁迅先生对他真情的思念还包含了对祖国的热爱,对黑暗的现实愤恨。这篇文章节奏很紧凑,让人时刻感受到有一位老师,正在给予你关爱与帮助。

文章的写法也值得让人学习和深刻去感悟。文章前两段看似在写东京见闻,但却都暗藏着对但是清朝学生的讽刺,表达作者内心的失落感,没有坦言,却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情感。

在藤野先生为作者纠正错误时,表现了他的细心。没有忘记藤野先生,鲁迅才得以有毅力继续不断地写下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章。所以,我认为,我们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人的第二章身份证。

我看到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那种感恩之情,并且时刻努力着,继续为中国的革命做贡献,这种伟大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中与鲁迅对话作文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常有人说,当今社会世态炎凉,人身上所流动着的温热的血中,跳跃的尽是冷漠因子。

而我所知道的,有这样一件事:海南一名男子站在九楼窗台上,楼下站满了围观的人,男子遇挫想要轻生,然而却表现得犹豫不决。而这犹豫让楼下的看客不满,他们觉得这男子并非真心求死,而只是作秀。于是他们开始嘲笑、起哄、怂恿——然后他们成功了。那本快被民警劝阻下的男子在一声声的嘲讽中,绝望悲痛地从九楼跃下,草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我看见这则新闻时,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您——尊敬的鲁迅先生。若您看见了这一幕闹剧,会是怎么的痛心呢?

您在日本留学时,曾见过中国留学生在看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电影时那副轻松愉快的表情。您愤怒了,您明白了“救人先救心”的重要性。“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我不敢妄言自己对您了解有多深,却也在此刻,在看见了国人这亘古不变的“看戏叫好”心理后,深切地体味到了您那力透纸背的痛心与愤慨。

历史课上,当老师提到西方列强侵华的斑斑劣迹时,班上有的同学不仅丝毫没有愤怒之情,反而还竞相开起玩笑来!如此,便是连“微漠的悲哀”都在时间的洗涤下消逝了……如此,我开始痛恨,痛恨自己太过弱小,痛恨自己没有站起来慷慨陈词的勇气!可我也更加地佩服起您来!您在临终前曾说过:“所有骂过我的人和我骂过的人,我一个都不原谅!”这是怎样的铮铮铁骨!这至死亦要坚守自我的傲骨,虽看上去如此刚烈,却令我热泪盈眶。

然而,纵然感动,我又觉得先生这话说得偏激了些。

您说,您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国人的。如今,您虽已离去,但若看见这人与人之间充满猜忌与冷漠的当代社会,定还是会痛而长叹,哀民生之不幸吧?但我想,先生也应当给自己一些安慰。诚然,国人常常是自私冷漠的,但这世上终归是有好人的。在洛阳,一个小伙扶起了摔倒的老人,虽遭污蔑,却仍坚持“若再遇老人摔倒,依然会去将人扶起”。扶人,虽是小事,但在这充满猜忌的社会中却尤为动人。

我知道,先生在世时,定也感受过美好的人与事,只是世间丑恶太多,先生您才会总是批判,总是嘲讽。于是,便有个别“文人学者”抓住这点责怪您冷酷,不近人情。可是,若真是如此,您的笔下又怎会有淳朴善良的“阿长”呢?那瓜田间手持钢叉的少年“闰土”,又怎会成为每个人的童年回忆呢?若您当真冷酷无情,又怎会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淋漓慷慨与满腔热忱?

先生所在的世纪已过去了,时代却还没过。现在,我仿佛又看见了您伏案创作、孜孜不倦的身影,看见您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时的坚毅与谦卑。您是真正的哀痛者,也是真正的幸福者。我将以您为人生路上的导师,至少让我自己,不至于成为您笔下“病态的中国人”。

[高中与鲁迅对话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最崇拜的名人——鲁迅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我心目中一直崇拜一个人,他就是闻名中外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他弃医从文,写下了许多著作!我崇拜鲁迅,因为少年鲁迅是苦难的,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凭着坚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

曾经鲁迅家里是非常富有的!可是由于家中发生变故,家道中落。十二岁那年,父亲得了重病。鲁迅不得不把家中的财物那去当铺换钱,再用钱去药店抓药,所以经常迟到,被打手心,但他每天坚持去读书。

有一天,鲁迅又迟到啦!寿老先生拿着戒尺走到鲁迅面前严厉地说:“你怎么又迟到了?”鲁迅伸出手说:“你打吧!先生,我会改的,”寿老先生拿起戒尺打下去,可是戒尺在空中停留了几秒钟,最后还是没打去。鲁迅回到座位,暗暗地下定决心:以后我绝对不能迟到了。第二天早晨,桌子的右上角出现了一个“字”,那是鲁迅用小刀刻的。“早”字也深深地刻在鲁迅的心里。

在某个夜晚,天气异常寒冷,鲁迅一读书就读到半夜。他为了忍耐寒冷,在嘴里放了一个辣椒,直到辣得自己满头大汗,这样,自己体内就会有一些热量。他就用这种办法驱赶寒冷。有时,鲁迅竟读书读得废寝忘食。

少年鲁迅,是我学习的榜样!在世界上,许多人都成了家喻户晓的杰出人物。大家都很向往他们,很崇拜他们,他们创造出了许多奇迹,也开辟了许多科学道路。他们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每个名人都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某些人看来,他们只是轻而易举地得来“名人”这个称号。可是,他们都是通过发奋读书、刻苦学习,才取得了成就。

鲁迅就是通过发奋读书,最终才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对,我也要学习他这种学习态度,他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都能如饥似渴地读书,现在,祖国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优越的条件,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好好读书。

鲁迅先生的书伴着我懵懂的少年时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跟随先生去嬉戏,体验一下冬日捕鸟的乐趣,再和小伙伴们一齐到鲁镇去观看那精彩的“社戏”,尝尝那香喷喷的罗汉豆,一齐感受那纯真无邪的童年趣事,一同分享那段美丽的童年时光。

这就是我最崇拜的名人——鲁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以鲁迅为话题的写事作文

全文共 8330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yjbys作文网整理几篇关于鲁迅的作文。

鲁迅的眼作文1

我一直相信,无论长夜漫漫,无论前路迢迢,总有那么一双眼睛,能穿透历史的阴霾,看尽沧桑流转,看透世态炎凉,一如锋利的长剑,刺破浮云鄂未残。

迅者,从走卂声,疾也。先生的一生,如他的笔名,满是飞越与奔跑,奔向他进取、正直、从容的眼所憧憬的前方。尽管时光如梭,曾经的景象已不可察,我亦能从残存的光影中,得窥其眉目英朗,即使相隔百年,自让人心生敬意。

“不满足是向上的齿轮”

照片中先生的眼总是各向上看的。上眼眶曲成下压的弧线,仿佛满弦之弓,蓄势待发,顶着不断上挑的眼珠,别有一股逼人的英气。这样的人,别人说他不懂人生,把眼光放在脚下,求个安逸,保全己身,便已足够。我想,先生即使“懂”,大约也是不屑的。“不满足”造就了他的不平凡。从路矿学堂到仙台学医,从受尽歧视的华人到以文为戈,一往无前的战士,他一步一步前行,走出世上本无的新路。原来,他的眼是窄小的,容不得太多,容不得自身的学术不精,容不得世道的黑暗阴沉。他不满足,于是试图改变,所以他总目视上方。或许也只有深邃浩瀚的苍穹,才堪与之对话吧。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睫毛上扬,眼神中满怀着期待,先生似乎有许多要倾诉。统治者的屠刃和燃尽思想的烈火,产生了无数的病态麻木、自甘为奴、逆来顺受的眼。然而他们永远不明白,什么都可以被洗尽,只有大脑不能,思想是凤凰,是焚烧不尽的野草,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消灭。怒目圆睁,满怀愤慨和怜悯地看着眼前悲哀的世界,那眼神足以让任何阴险和野心勃勃的人心怯胆寒。是的,无须沉默,伴随着那“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眼神而来的,是《彷徨》、《呐喊》、《华盖集》……我终于明白先生眼中的期待,就让他在愤怒中嘶吼,去振醒人心吧!

“当我成尘时,你会见我的微笑”

岁月总是无情的。先生眼角拖起长长的皱纹,载着沧桑与疲惫,摧残着他。我甚至可以想象,在无数个黑夜,先生苦撑起他早已困乏不已的眼,坚持着他的坚持。先生的眼,浑浊又澄明,那疲乏背后所掩藏着的是从容与无悔。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价值,在他那里获得了平衡。正因为时日短暂,才需要夜以继日的奋斗。被辛劳击垮的先生,还是从容地离去,没有冠冕堂皇的言辞,只留下几件小的心愿。只是他的眼,依旧如光耀一般,闪在民族的血液深处。我这才发现,他的不平凡中,其实又包含着平凡,而这平凡,却透出别样的卓越。

而今,斯人不复,而先生的眼,依然承载着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激励我辈。所以即使那些“当代的阿Q、孔乙己”试图将他的文章从学生案前的书本中移去,却也只能是显示他们的心虚。那眼神,早穿越时光,满含骄傲与不屑:“你们到底在怕什么?”

是的,他们害怕,害怕有一天这个国家出现千千万万个鲁迅的眼,那进取、正直、从容的眼。

然而此日不远。

我一直相信。

专家点评:

作者细致的观察,加之凝练的文字,将鲁迅的一双眼睛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先生的眼里有愤怒,有从容,有无悔,有哀伤……在作者的笔下,那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描摹人物而能到达如此境界,工夫不浅。

鲁迅致藤野先生的一封信作文2

尊敬的藤野先生:

您好!

我与您已阔别整整二十年了,我多年以来十分怀念远在日本海东岸的恩师,想必您的身体还安好吧?由于琐事烦扰,一直没有时间给您写信,还请先生见谅。

当年因为我觉得中国是个弱国,犹如一个身患各种痼疾的中年病人,内忧外患,被称为“东亚病夫”;仅凭医术是无法治愈她的顽疾的,我由衷地意识到振奋民族精神势在燃眉,故而回国弃医从文了。由于当时的情形实在不便对您直说,所以在离开仙台前夕向您撒了谎,您应该不会责怪我吧!

您没有民族偏见,使您在学生会干事写匿名信向我寻衅时为我解围;您治学态度严谨,是您为我细心地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您以宽大的胸怀、公正的态度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您对我极大的关心和鼓励始终激励着我前进,您的谆谆教诲我时刻铭记在心间。您是令我终生感激的恩师,您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

早年我在东京的时候就下定了救国救民的坚定决心,我剪掉了辫子,并用一首诗抒写我的志向:“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如今我一展抱负的时候到了,我决心和我的同道们一起奋力呐喊,推广新文化运动,以寸笔为匕首投枪直刺反动势力的心窝。为了救国救民的光荣使命在黑暗中战斗!尽管有很多反动军阀和御用文人指责我、批评我、攻击我、迫害我,但我身后却有亿万爱国青年和人民大众支持我、拥护我、爱戴我、敬重我,所以我决心“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希望您一定理解我这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您现在过得还好吗?您的学术成果一定很丰硕了吧!

再次向您表示敬意。

弟子周树人敬上

民国十四年十月

专家点评:

这封鲁迅致藤野先生的一封信,情真意切,观点鲜明。在信中,作者告诉藤野先生:“中国是个弱国,犹如一个身患各种痼疾的中年病人”。书信的结尾再一次表示敬佩,首尾圆合。

给鲁迅的一封信作文3

亲爱的鲁迅:

又想起了你。

我是一朵野花,不起眼的野花。我不美,鲜艳的红色让人感到恶俗,羸弱的绿叶,纤弱的茎让我看起来随风飘扬,小小的花托彰显的只是我的渺小。我孤独,我无助,我害怕。我从小便是自己一花,本有几颗年迈的老草陪在我身边为我遮风挡雨,可是,他们也都不见了……我亲眼看着他们释放出最后一口氧气,亲耳听见对我说最后一句“别哭”。他们走了,安详的走了,留给我的便是那好似涟漪的点点愁绪。

幸好,他们走后半个月便有朗朗读书来陪着我了。自从知道这个消息,我心底便洋溢着淡淡喜悦。

我清晨一张开眼,我便能闻到那香醇墨香。我最喜欢那些人上语文课了,语文课不比数学要画图,我太矮,看不到,但是语文课上我就可以听着老师学生们的读书声,讨论声。不时的笑了,因为那些都是我所向往的。喜欢语文课不止因为我听得懂,更因为那老师,他的声音像那几颗年迈的老草的声音。

那天,是我第一次听见你的名字。他们说,你的笔名叫鲁迅。

我清清楚楚得记得,他们念的那篇课文是《故乡》。我读懂了那是你对回不去的时光而感到的悲哀。闰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闰土。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你的闰土变了,我的老草也走了,再也不能为我遮风挡雨了,甚至不能让我再说一句:“我很好,别担心”。那一次,我歇斯底里得哭了。

时光如白驹过际。转眼几个月又过去了,我依旧沉浸在悲伤中不可自拔,想着你当年面对闰土的同情与悲伤,想着老草带给我的感动与离殇。可是我知道,我的时间不多了,我也该走了。

可是我还有三个心愿,完成了就好。

第一个愿望:我还想再听一次那个语文老师的课,听他的教导。

终于,我完成了第一个愿望。

第二个愿望:我还想再听一次《故乡》。

支撑了三天,我已经筋疲力尽,奄奄一息。我终于听到了那梦中的故乡那已变的闰土和你那无尽的悲伤,可是,又有些不同了。你的悲伤中仿佛又多了些什么。

是什么呢?等不及我的思考。

是否是回光返照,为何我的心忽然清明了,懂了,原来是你那悲哀背后的奉献!

我该完成第三个愿望了,我愿和老草一样释放出最后一口氧气……

永别了鲁迅先生,你的悲伤陪我走过风风雨雨。我终于在最后一刻懂得了你的奉献。也懂了为何老草走了后的离殇久久不散去。也懂得了为何我会喜欢那位语文老师。

现在,我只是春泥。

精神永存!

一朵不起眼的野花

专家点评:

这封“给鲁迅的信”,取材新颖,具有鲜明的独创性。词语时尚,且能联系当今社会的时代特点,有自我独到的见解,全文语言表达也很灵动,有较强的感染力。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日本回归中国,从寿老先生到滕野先生,从长妈妈到闰土,从孔乙己到阿q,鲁迅先生留下可他无限的欢笑与回忆。深深的抒情和呐喊,也许他曾彷徨,也许他曾犯下过许多的错误,但他永远不怕改正错误。他在严酷的剖析外部世界的同时,以更为严酷,甚至可以说是近乎残忍的态度剖析内心世界,他是一个严格意义的真正的人。

总忘不了鲁迅先生那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文章。自然,每年的十月十九也会沉哀自己的偶像——我心目中伟大的鲁迅先生!几度误解,几度怀疑,几度逃避和疏远,终究还是回归了。现在我们读先生的文字,或许会觉得它过于冷峭,过于沉重,讽刺性强,“骂人”水平高,甚至有人就是冲着后者而来的,全凭好玩。的确,先生是缺乏梁秋实的闲适,林语堂的“性灵”,周作人的散谈,朱自清的深情,徐志摩的诗情画意。然而,如果那个时代只给我们留下吟风弄月的感性文字,只留下一片悠然淡漠的文人趣味,那我们又怎能体会到那个时代的黑暗?那个时代,在我们眼里恐怕只有一具时间的骸骨罢了。

是什么让时代在进步?有人说“是经济”。“错!”“是精神!”是精神让一个国家进步,是精神让一个民族自强不息!而鲁迅先生赋予我们后世的千万子孙,正是这种义无返顾,自强不息的精神!他怀着三闾大夫般的旷世忧愤,用一支如太史公一样的奇崛文笔去书写黑暗,他义无返顾的理性精神仿佛一盏高高吊起的孤灯,光芒穿越了时空,一直照亮今天。记得有许多人曾问我的偶像是谁,当我毫不犹豫的说——鲁迅先生是,他们竟笑我落后,腐朽,那么多的“星”不追,偏偏追崇这早已作古的风霜人。我对这样的回答总是感到深深的悲哀。

难道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了?已经不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了?难道先生已经是文学意义上的一笔而可以轻轻带过?已经作为一份文化遗产而被束之高阁了?当我们在喧嚣中无法自拔时,一颗浮躁的心怎能容得下那充满痛苦的灵魂拷问和锋利的匕首投枪?看看老一辈学人:今生今世,年轻一代一定要读鲁迅!不读他,我们无法直面繁杂的人生;不读他,我们无法看到心灵深处的鄙陋;不读他,我们无法守住那片高洁的精神家园;不读他,我们无法具体而透彻的了解中华!

是的,只要先生的书在,就一定有人读,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就会绵亘不绝的传下去。先生一直在以一种父亲般的博大胸怀宽容着我们。他在等待,等待我们走出浮躁的心海,等待我们带者一颗不沾染世俗习气的心,去与他进行灵魂深处的对话。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写人的散文,言辞犀利,视角独到,富有丰富的意蕴,情感真挚,人物形象突出,活灵活现,起承转合,曲折有致,层层深入,层次分明,构思大胆新颖、有独创性。

爱时间等于爱自己——读《鲁迅爱惜时间》有感作文5

爱时间等于爱自己——读《鲁迅爱惜时间》有感 老师发下一张题单,上面有一篇文章——《鲁迅爱惜时间》。文章主要写了鲁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是抓紧时间,为人们多做一点贡献。鲁迅这种爱惜时间的精神难到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读完这篇文章第一遍时,我突然想到美国著名的作家富兰克林曾说过的一句话:“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的确,只有热爱时间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充实。

时间就像一把弓箭,只要你用足劲拉起弓,这只箭就会射出,只须一眨眼的工夫,箭就会在你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作为一名学生,应该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自己的父母。但要得到这优异的成绩,就必须珍惜时间,珍惜这分分、秒秒。

读完这篇文章第二遍时,我又想起我国杰出的学者李大钊。他从小就懂得珍惜时间,所以才有所成就。有一次,李大钊的爷爷不在家,只剩李大钊一个人在家。本来可以乘爷爷不在家玩一会儿,可李大钊却抓紧时间,在书房认真做作业。窗户是开着的,这时,一只彩蝶飞来,在李大钊的作业本上停了一下,又飞走了。又过了一会儿,几只讨厌的麻雀飞来,在窗前的大树上叽叽喳喳的乱叫。可李大钊十分认真,连眼皮儿也不眨一下,眼珠直盯着作业本,好像周围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就因为李大钊从小就抓紧时间学习,才成为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

时间是一去不反的,我们要珍惜这大好光阴,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效力。正所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嘛!

专家点评:

本文是对《鲁迅爱惜时间》这篇文章的读后感,作者先大致叙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用富兰克林的话引出文章的主题——爱时间才能使生命更充实。紧接着作者对时间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将时间比作射出的弓箭,展现时间的飞速流逝,然后联系到学者李大钊珍惜时间最终成为著名革命家、思想家的事例,得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长大为国效力的结论。

鲁迅的乐园——百草园作文6

因读了一篇鲁迅爷爷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于鲁迅小时候百草园的欢乐与三味书屋的乏味,我真想亲身感受一下,于是硬缠着爸爸带我去。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都在鲁迅东路上,其实这条路我每天上学都要经过的,但这个暑假却被封了,到处是建筑工地,马路也变得坑坑洼洼的,好不容易来到三味书屋却因改造上了锁。好在三味书屋我已去过,是前年暑假拍小鲁迅的MTV的时候去的,印象还是深刻的。记得书屋很狭小,屋内黑暗闷湿,木格窗透入的光线让人感到压抑。先生桌上有把戒尺,那是专门用来责罚像我这样顽皮的学生的,先生后上方有一块扁,上写“三味书屋”,其意可能是酸苦辣吧,至于甜那是定不会有多少的。扁下是松鹿图。上课时老先生领念,我们跟着读,先生摇头晃脑沉醉在文章里时,我们就趁机逃到后花园去玩耍,当先生听见周围没动静时,就会回过神来说:“人都到那里去了?”“哈!哈!哈!”这个“老糊涂” !

望着三味书屋那二扇紧锁的黑漆竹门,我不免有些失望,手扶着莲花形的桥墩,叹它似老先生一样显得苍老而斑驳。眼前的河水中有几条小鱼围着只乌蓬船上下翻腾着,我不由得坐在门前的木栏上静静地注视着它们,任时光从我身旁静静地流过,任思绪飞扬,飞向那快乐的百草园……

鲁迅书中的百草园非常大,内有高大挺拔的皂夹,碧绿的闪着晶莹珠儿的青菜,还有紫红的桑椹,更好吃的覆盆子,就是扎上半身刺,能吃上一两颗那也是很高兴的。我不知道什么是覆盆子,可能就是我常摘的红珊瑚似的野草莓吧。知了声从园内远远传来,参差的长吟,鸣声悠长而不噪,很是好听。至于那肥胖的黄蜂、喜欢唱歌的油蛉子,一啸冲天的“叫天子”我却并不陌生,因我家就住在山边。每天就是它们吸引我的眼球并伴我入睡的。

百草园里故事很多,其中的美女蛇不光使小鲁迅听后胆战心惊,我读后也是一样,每天晚上睡觉总忍不住会去看那舞动着的白窗帘,它会变化出什么?大肚和尚、摇曳的小树、飘摇的极光……但当它要变成美女蛇时,我会急忙翻身,用毛毯子盖住头,虔诚地呼唤飞蜈蚣,实在挺不过去就只能叫爸爸妈妈,还谎称要上厕所,看来小鲁迅和我的感受是一样的。突然我觉得鲁迅离我是那么近,近得我可以拉着他的手一起去钓龙虾,一起去摘野草莓……

“潇逸,还愣着干什么?回家去吧。” 爸爸的轻声呼唤让我回过神来,就这样回去?我心有不甘,执意要去百草园。在我的执着下,爸爸或抱或搀地将我“护”到了鲁迅故居。天哪,二扇大门紧锁着,完了,来的不是时候!但这却激起了我更大的好奇心,用力推着门,从门缝中向里张望,极力想看出点什么,但里面黑呼呼的,什么也没有,唉,只能打道回府了。

其实在我的心中早已有百草园了,那就是我的快乐天地——窗外的鹿池山!那有:春天雪云似的开满层层白花的梧桐林,繁荣的狗尾巴草,幽静的石板路,红蜡般的石榴花,三角形的“酸叶子”,还有缓流桥下的大螯龙虾,马尼拉草地上的滑滑梯和秋千,最令我高兴的是山脚下的泳池,炎炎夏日可以尽情玩我的“狗爬式、水中空翻了”。真是

“山碧碧,水涟涟,

云淡天高尽欢颜。

人间胜景此处有,

常使儿童乐忘返。”

啊,百草园——我心中的乐园!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游记类文章,作者通过游玩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了百草园的美景和游玩的乐趣。文章语言自然优美,感受真切,文章既赞美了百草园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给鲁迅爷爷的一封信作文7

敬爱的鲁迅爷爷:

您好!

您可以说是我们绍兴的“大恩人”呢!是您那充满智慧的头脑加上一双魔术般的手,写出了赞不绝口的文章,这使您的故乡——绍兴,增添了许多光彩。可是,鲁迅爷爷您知道吗,如今的绍兴,已经是一个奔向了小康生活,美化了环境的绍兴,是一个改头换面的绍兴了!

鲁迅爷爷,我记得您曾经写过这样三篇令我深记的小说:《阿Q正传》、《祥林嫂》、《孔乙己》。其中《阿Q正传》中的“阿Q”,那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而在我们现在的绍兴,每一个人都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他们出口成章,而且还会了英语呢!鲁迅爷爷,以前您读的都是私塾,而我们现在,读的都是一所所美丽的学校。我们现在的学校里,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宽阔的大操场,还有那设备齐全的电脑房、书画室……正是在正样的环境中,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从学校走向了社会。

鲁迅爷爷,您以前走亲访友都是坐着乌蓬船进出的吧!现在,在我们绍兴,纵横交错着一条条宽阔的大马路,有解放路、胜利路、人民路、中兴路……其中有一部分的路,都是市政府近几年建设起来的。在中兴路与昌安街之间还耸立着一座宏伟的的立交桥——昌安立交桥。在城与城之间都是由一条条高速公路连接而成的。鲁迅爷爷,您知道吗,如果我们现在想到杭州,那只需花上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鲁迅爷爷,您知道吗,现在我们绍兴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城市了。因为绍兴是一个水乡、桥乡、酒乡、名士之乡等等,而且还有那风景优美的东湖、吼山,有书法胜地兰亭,还有经过人工雕琢的柯岩。另外,鲁迅爷爷,在以您命名的鲁迅路上,开满了各式各样的店,真是琳琅满目,热闹非凡!很多人都是因为知道了您,才认识了绍兴,在绍兴,您笔下的一个个人物,都成了商家的“招财宝”是您给绍兴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鲁迅爷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您的故乡——绍兴,将会变得更加地美丽,更加地富裕,更加地熠熠生辉!

一个21世纪的小学生

****年9月7日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以书信的方式,讲述了鲁迅文章对作者的影响。文章运用第二人称,面对面地进行感情交流,显得亲切,便于抒发感情,增强感染力语言简洁直白,有感染力。

文坛的灵魂——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8

朋友,请容许我先收敛一下沸腾的心绪,让我再梳理一下杂乱的文思,我要向人世间搜寻那最铿锵、最芬芳的词句,向你再叙他奇伟的平生。

记不得是第几次提及鲁迅先生的名字,心中却仍是初识一般的激动,那跳动的文字呀,又在我心头流淌了:“希望是附属于未来的,有未来,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他是黑暗中的明流。在那“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世界里,铮铮傲骨的他,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审视这个世界;以一种鹰般犀利的目光傲视那群无耻的政客。他恨、他怒、他诘问、他嘲讽,他那烈酒般的文字呀,浇灌整个中华大地――他期望民众的觉醒。

他是浊夜中的明灯。他告诉青年们光明的所在,他指点后来人要“走自己的路”,他殷殷诲导,他谆谆规劝。他问苍天也问自己,这世上还有没有吃孩子的人?或许还有。于是,他义无反顾,奔走呐喊:“救救孩子!”

他更像那雪中傲立的松柏呀,奇伟、高大,带一股凛然的芬芳,在隆冬中茕然独立。哦,是的!独立!他蔑视着官僚走狗,他不屑于“正人君子”之流,他看不得所谓的“学者教授”……他——便独立着,永远走那条通向远方的“新路”。走呀,像那执着的夸父!走呀,播下美好与芳馨,等后来人去收获!即便在国民政府的通缉下又何尝伫足?即便在颠沛流离之中又何曾彷徨!他用一支如椽的巨笔,筑就了一条崭新的文学之路。

便是一句“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呐喊呀,是何等振聋发聩!当这一切的一切成为人们的共识,他在人们的心中便越发伟岸,尽管他的身影在历史的那头悄然隐去……

“何人领呐喊,先生已作古,文坛从此感彷徨!”而今的人们品读他的文字,如此哀惋叹息,可又有几人识得他奇伟的人格呢?这是在浊世里永不屈从的人格呀!这是在迷惘中永不退缩的人格呀!这是带一身凛然正气,独立于天地之间,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贵人格呀!

我手捧一本书页泛黄的《呐喊》,望着扉页上那个清瘦的身影,精神恍恍惚惚: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有一座突兀的峰峦。峰巅之上,一柱刚直奇伟的松树傲然耸立,一股浓浓馥郁、催人警醒的生命芳香喷涌而出……

专家点评:

一个十几岁的花季少年,对历史进程的了解如此透彻,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如此到位,无疑得益于广泛的课外阅读和丰富的文化积累。这使本文首先具备了一种震慑人心的穿透力量。文中,作者以热情洋溢的笔调,引领读者感知鲁迅先生奇伟高大的人格形象和浓浓馥郁的生命芳香。“他是黑暗中的明流”、“他是浊夜中的明灯”、“他更像那雪中傲立的松柏”……,随着文脉的推进,人物形象渐次丰满,人格魅力的感召力量渐趋强烈,作者的感情发展亦逐步地进入高峰状态。情感氛围的有效营造,长短句式的有机结合,引用、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的精当运用,尤其是最后一段中虚幻情境的建构与细腻描摹,无不凸显出文章的中心和鲁迅先生的铁骨形象,这座奇伟高大的精神丰碑,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芳香四溢,悠远流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鲁迅的简介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主席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梦见鲁迅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梦里,我见到了鲁迅

他背对着我,身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瘦瘦的身体透着一种慑人的气质。他的头发一根根直直地竖着,仿佛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似乎听到了声响,鲁迅先生转过身来。他的胡须浓密极了,像极了隶书写的“一”字,皮肤黄里带白,好似大病初愈的病人般憔悴,但是精神很好,目光炯炯有神。

我之前就阅读过他的很多书籍,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朝花夕拾》。这本书主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书中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

一瞬间,我似乎有千言万语想对他说。

我走上前,先是礼貌地躹了一躬,然后说:“鲁迅先生你好,我之前阅读过你的书———《朝花夕拾》,我想知道你当时是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写这本书的呢?”

鲁迅回答:“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许多严重威胁,封建观念深入人心,民心动摇不定,正处于灾难深重、生死存亡的非常时期。我见到了许多平民百姓被压迫的事件,感到十分心痛,我希望可以用手中的笔去与封建专制进行对抗,去唤醒黑暗中的人们。”

我又说:“那你觉得你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呢?”

鲁迅回答:“我13岁那年,祖父因涉嫌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需要钱来打点,而父亲一病三年也需要钱,因此家道急剧衰落,以至于学费都无法筹措。家道一衰败,家族人一个个都换了个嘴脸,使我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对于封建社会的吃人罪恶,有了切身感受。这段痛苦人生经历使我迅速成长、成熟起来,我能深切体会到我的变化,这其中的许多人生选择是被逼的、无奈的。对此我并不讳言。”

我感慨地说:“《朝花夕拾》里许多事情的发生让我感到可悲,感到封建专制社会对人们的毒害至深,以及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让我感触很深。”

鲁迅突然严肃起来,说:“是的,我是根据亲身经历来写这本书的,当代社会发生了许多事让我感到痛心,每件事都体现出了当代社会平民的愚昧、麻木、迟钝和无知。唤醒人民成为了我的愿望,哪怕不能带枪上阵,我也坚信手中的笔同样有着不小的力量,去为之奋斗,正如我在《呐喊》中所写: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讲完便离开了。

这个梦里,我与鲁迅的对话不多,却给了我很多感悟和记忆,弥足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以鲁迅的口吻给藤野先生的信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藤野先生

您好

长时间没和您联系,您过的还好吗?本来刚回到中国的时候就想给您写,但由于某些原因,也就一直没写,久而久之,想写,却又无从下笔。希望您能谅解。

对了,现在我已经弃医从文了,不是因为不想学医,而是我觉得,中国人的麻木身心,不是单靠药品就能改变的,所以,我决定,我要用语言,用文字,来感化他们。现在,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当初,我对你说,我想学生物学,其实不然,那只是安慰你的一句话罢了。

从我弃医从文到现在,无时无刻不挂念着你,因为在我的心中,你是最值得我尊敬,最值得我感激,给我鼓励最大的老师。

几十年的时光,不能用一张薄纸来尽诉,还望老师多保重,注意自己的身体,原谅这份迟来的心。

您的学生:周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游鲁迅故里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去了鲁迅故里

一大早,就有三辆大巴车早早地等在学校门口。我们乘坐的是4号车,可是老师让我们先到教室集合,再统一上车。到了教室,我看见已经有20多个小朋友在了,老师则没来。又过了好一会儿,老师才来,这时候,人已经特别多了。等到人都到齐的时候,老师说:“大家排队上车吧!”大家立刻欢呼起来,我们早就迫不及待了。

到了鲁迅故里,车子停了下来,大家一个接一个地下车了。我们首先去了鲁迅故居,里面有好多鲁迅用过和看过的东西。第二个参观的是三味书屋,里面有鲁迅在课桌上刻过的“早”字。不过,课桌不像我们现在用的课桌一样,是用木头做的,因为那时还没有不锈钢和塑料做的课桌呢!第三个去参观的是百草园,可是我并没有看到几百种草,数来数去也只看到十几种草,并没有看到预期中的几百种草,我有点失望了。

参观完百草园之后,老师就带我们回学校了。路上,大大小小的店铺在嘈杂的人群中高声叫卖着。臭豆腐、羊肉串和冰淇凌的香味直扑我们的鼻子,馋得我们都直流口水。可是,我们不能买东西,所以,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它“溜走”。

鲁迅故里是绍兴的一处名胜古迹,我们要爱护它们,更要尊重他们。绍兴是一座千年古城,除了鲁迅故里,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周恩来故居、大禹陵,还有蔡元培故居等等,真为自己生活在绍兴感到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鲁迅说无尽的远方作文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远方,有人们,有故事,是别人的故事。但是因为默契,也会有我的故事。

默契像是无数根丝线,我看不见,却能真实地把我与他们拉扯,他们,是远方的人们。

也许越过千山,也去越过万水,那里有远离我,却又是最亲近我的人。

因为默契,我们相互牵挂。餐桌上,也许少了他们讲的小趣事,少了他们厚着脸皮吹的牛;床边,也许少了他们的那一声声真挚的“晚安”;照片里,也许少了我和他们的没有形象的大笑……却,有了另一份默契。有时我犹豫着要不要打电话时,电话铃却及时地响起来,他们总是在那一头高谈阔论似的讲着自己的琐事,而我会在心里默念“要是我也在就好了”,只是默念,接着他们会突然停住,然后有些感伤地说“要是你在的话,一定更有趣”,我想,这就是默契吧,要不是什么呢。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和谁相遇,但我知道远方一定有将来对于我十分重要的人。

他们的身份,长相,性格或是别的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正默契地向着我前进的方向走来。他们行色匆匆,也许是那个戴着耳机的,也许是那个眉头紧锁的,也许是那个带着笑容的,但是现在,我还不认得他们。于是,我更加专注地前进。因为默契,我们选了同一个方向,同一条路,甚至迈着同样的脚步,走进我们未知的位置。终有一天,我们或是擦肩一过,或是相视一笑,或是握手相识,或是无所不谈,或是争吵,或是和好。

我想现在在我周围的,无论是相熟或是仅仅彼此认得的,在过去的时光里,曾不都是远方的人们吗?

曾经因为默契,我们有了今日的因为了解而产生的默契。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开我的小小世界,或者我离开他们的世界,再或者,我们又十分有默契地走出各自的世界,去寻另一片天空。于是,我们又成了远方的人们,遥望着无尽的远方,走向未知的远方,向着远方的人们,相互牵挂。

周而复始。

远方,有多远,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默契会将我们拉近,又拉远,拉远,又拉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独自远行的鲁迅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野草·影的告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鲁迅开始"独自远行",在他的世界里,看不到别人的存在。或许是因为《新生》--这个被鲁迅寄予了多少豪情壮志和年轻的期望的杂志--的流产,他的满腔热情和斗志付诸东流。他突然觉得自己被冷冻一般,他的声音显得那么的孤独无助,如旷野的呼喊,听不到任何回声。他已然感到"吾行太远,孑然失其侣"。然而真正把他推入一个无所依托、孤独无援的绝境的,是他理性的自我审视。他从原先单纯的外向性的民族和文化忧患,转向了对于"国民人格"及其文化生存状态的内在体验和沉思。然而他发现理性终究改变不了现实的生存状态,对于自己,却只有更深的孤独感和绝望。

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只能靠自己一个人往前走,他感到累了,他真的累了。于是便有了他长达十年之久的沉默。然而他不知道之前的孤独和寂寞,仅仅只是一个开端。

新文化运动的到来又让鲁迅看到所谓的希望。然而摆在他面前的,却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放弃一切追求,沉入国民中或回到古代去;要么,就是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进行他的哲学思考,去完成他的文化探索,去确证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而他选择了后者。然而这种选择却又让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他站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传统、个人与"庸众"的对立面上,这种与外界的隔膜造成他那个历史时期的"寂寞"。因而,他选择了另一种说话的方式,这或许是他感到寂寞但又不甘于寂寞的结果。他把自己推出了生存的边缘,或许站在边缘上呐喊,这个声音更加洪亮有力。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声音:"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然而这种呐喊却被误认为是"虚无主义"而被彻底否定,这多少也让鲁迅感到"缺少知音"的遗憾和孤独。

在我看来,鲁迅和常人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却承受了常人所不曾经历的来自心灵的孤寂。这对于一个深入思考社会,思考人性的思想者而言,多少有些遗憾和可悲!

教师点评:

在此文中,我能够发现很多《自序》的痕迹,然而我唯爱它文末的一句话:"在我看来,鲁迅和常人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却承受了常人所不曾经历的来自心灵的孤寂。"这是作者的认为,相异于现时喧嚣尘上的"鲁迅神话"。能够站在人的角度平视鲁迅,这本身就是思维平等的反映。与之相较,很多拥高头讲章,滔滔不绝于人前的所谓鲁迅专家可能还俯伏于地地观察着鲁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