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看鲁迅作文两篇 作文是什么(精品20篇)

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我看鲁迅作文两篇 作文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1606

作文

1000

鲁迅带我成长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读了《感动中国》这本书中介绍鲁迅成长故事的文章,深受感动。鲁迅是我最敬佩的一位文学家,他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使我惊叹不已。鲁迅之所以能成为令中国人骄傲和震撼文坛的文学巨匠,和他在童年养成的良好习惯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奥格.曼诺所说:“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差别,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使人终生受益,坏习惯将将推入万丈深渊,永远不的翻身,因为恶习像一跟铁链,你一天不去该掉它,她就多缠绕你一圈。而我们应向鲁迅先生一样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做出一份努力。

好习惯的培养应从少年抓起正如《中国少年说》中所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更不能忘记鲁迅的“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它一直在我脑海中显现,因此我决定做像鲁迅一样的人,从那以后我每天都坚持早起,背英语、读语文。楼上总会传来一阵读书声,我的语文、英语成绩也直线上升。我感慨万千,假如人人都像鲁迅先生一做“时时早,事事早”的人,那么祖国的未来将是多么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致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鲁迅先生

您好!

您好!

我们正在学一篇课文叫做《一面》里面写的是您,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那一次下雨,在内山书店里,有一个年轻人想买你的书,你以一元钱卖给他两本书,你那本不要钱,还有一本是《毁灭》,他叫阿累。他没有丢您的脸,因为您,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因为您,是他有活下去的勇气。虽然,我没有见过您,却能从文章中读出您一定是一个为工作勤勤恳恳的人,为了工作,为了革命事业您奉献了您的一生,把所有的心血,青春投入到工作里。因为您的忘我牺牲的精神,您流芳百世,后人有永远记住了您,以您为榜样。

您的反封建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感情我极为认同,我也很赞赏你那颗强烈得有些偏执的愤世嫉俗之心。对你提出“医人不如医心”这个观点感到惊讶与佩服!

您倡导了新文学革命运动,而且是一个立场坚定的新民主主义者。虽然文学革命之路很不好走,一不小心就会被逮捕,甚至被杀头,但鲁迅先生您却义无反顾地坚持走下去了,一点悔意也没有,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革命精神!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您连自己的生命也不顾了。记得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讲述了一个受迫害的“狂人”无论看什么书都写着“吃人”两个血红大字等等,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这篇小说还是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不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堪称“伟大”!为五四文坛带来了一场雷雨,为许多文人带来了勇气,为读者的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解放!这是多么让人兴奋的事啊!

当别人还在封建思想压迫下等待死亡的时候,您却挺身而出,为一个民族的苏醒而奋斗。我无法揣测您心里到底包容了多少。但至少,您早已把中华民族包容在心里。您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对未来的启迪。您用心灵的制剂来唤醒一个个被麻醉的人。您虽然饱经风霜、苦难,却依然追随光明、追随未来。您化身为一名战士,用笔作枪杆,向意识上的敌人开枪。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被唤醒,您用特殊的人格魅力,开辟了新的道路,来拯救民族。您不愧是我们中国的“民族魂!”您在中华历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如今,革命事业解放了,我们跨入了21世纪的现代社会,世界在发展,祖国儿女在大步前进,现在克隆技术蒸蒸日上,神州10号欲欲待发,纳米技术,电子眼,或许您还不懂,但是我会在梦里告诉您的,保准您听了也惊奇世界进步得如此之快,您听了,一定也会乐得合不拢嘴。

你的精神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我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继承和发扬你身上所具有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时时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努力学习长大了为社会,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祝你在极乐世界得到永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受鲁迅的大爱与小爱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一头冲天的头发、两道浓密的眉毛、嘴边的短须、一袭长褂,我脑海中的鲁迅

他是一位胸怀大爱的人。

因为看到了当时中国人的软弱、社会上的黑暗,为祖国,为挽救民族的灵魂他弃医从文。因为深知手术刀只能改变有病的躯体,而不能改变内心的意识。手握着他的武器——笔,以笔代枪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中,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给社会上的黑暗以有力的抨击。《狂人日记》中,用浅显易懂的白话文,揭示了中国吃人的封建礼教,批判了中国吃人的封建礼教,《阿Q正传》又批判了旧社会封建主义思想道德观所给人民带来的迂腐扭曲的思想。《孔乙己》中描写了一个落魄的封建读书人,没有考上功名,一生游手好闲,学而无术充斥着迂腐,不为社会所接纳,到后来甚至落魄到偷东西被打断腿,还死要面子……他的眼中容不下一丝黑暗,尽管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当局的迫害,但他依然写作批判,这种不惧黑暗,向往光明的大爱情怀荡气回肠。

他是一位胸藏小爱之人。

他是热爱生活、善于回忆的性情中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菜畦用“碧绿”,写石井栏用“光滑”,写皂荚树用“高大”,写桑葚用“紫红”,“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都写得精确而生动。《少年闰土》中羡慕闰土无忧无虑的玩耍,堆雪人,捉虫子、捕鸟。对束缚、对封建、对礼教、甚至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少爷的身份产生了反感,他羡慕闰土的自由自在、羡慕闰土的见多识广,痛恨这个有着高墙的世界。每一个细节的描写,每一处生动的感受又将他的小爱表现的淋漓尽致。

鲁迅用尖锐的目光、敏锐的观察、犀利的笔锋将时代烙印。他的作品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国家之忧,民族之忧,人性之忧。大爱着手,小爱起笔,将每一份执着和力量释放出来,作品令人喜爱,精神更令人赞叹。

依旧一袭长衫,手握一只战斗之笔,两道浓眉将眼光送向远方,我知道那是《呐喊》那是《彷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眼中的鲁迅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永远是这样的匆匆流失,我已是七年级的中学生了。可以说我阅读的作品也已有几十打。在这寻多的作品中,寻的作品总是极富感染力与诱惑力。

鲁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的作品《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总是让人感到他是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但又富有童真的性格特点。

鲁迅,他同样是个勤奋好学的人,他从原来以一直人们的疾病为己任,到后来他弃医从文,终成为了一代文学巨匠,思想泰斗,难道不是靠他的勤奋与努力吗?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个文学天才,只不过将“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用在多与写”罢了

鲁迅还是一个热爱祖国,坚韧的人。他面对外国列强“没有丝毫奴颜媚骨”。他从来爱憎分明,用自己手中的笔杆,揭露了导师过名的劣根性,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用他自己手中的笔,写出“如匕首,如投枪”的优秀文章,直刺如敌人的心脏。

当然,他不仅仅是一个接触的作家,还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痛斥敌人的同时,也深刻反省自己,他是一个“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之人人。也正是应合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座右铭,这也正式他医生所可手的原则。

随着我不断的成长,鲁迅那一头短硬的板刷头,一张严肃的果国字脸,一绺又浓又密的黑胡子,也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之中,我严重的鲁迅,渐渐想显示接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心中的鲁迅作文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父母对我的讲过有关鲁迅的故事,可我对鲁迅的印象已模糊不清了,自从学习了有关鲁迅的几篇文章后,我才对他有了几分了解,才知道他是如此的伟大。

鲁迅本来是富家子弟,条件优越,从小衣食无忧,但这些并不是鲁迅所追求的目标。鲁迅从小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局限很不满意,他多么向往广阔的生活天地,多么羡慕朴实的劳动人民,他身贵不嫌贫。鲁迅在学习上是那样珍惜时光,潜心钻研。长大后,他不顾家庭的阻挠,积极投身革命,鲁迅的笔就是同反动统治者做斗争最厉害的武器,鲁迅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赶写出一篇篇文章,犹如插入反动派心中的一把把利剑,也因此,鲁迅在革命斗争中遭到了多次的挫折与迫害。鲁迅怜悯劳苦大众,他活着就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他为人民当牛做马无怨无悔。鲁迅为了早日推翻反动统治,让全国受苦受难的人从水深火热中早日得以解放,摆脱穷困,摆脱痛苦,过上幸福的日子,他不分昼夜,分秒必争,一丝不苟,忘我工作。他虽然只活了55岁,但他为人民、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坚强不屈的高尚品质,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鲁迅风趣幽默、和蔼可亲的性格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他对身边的人,不论是亲人、朋友、陌生人,甚至是庸人都是关怀备至的,他对下一代青年的进步和发展更是百般关心,而在别人关心他的时候,他每每都会婉言拒绝,这让我对他那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精神赞叹不已。

鲁迅的精神、鲁迅的品质在我们心中是永不磨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致鲁迅一封信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鲁迅先生:

您好!

最先接触到您,是因为一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那时我在上小学,并不是狠了解它的含义,只是因为很多人说它好,而且,当时我对您也没有什么认识,只知道有一个弃医从文的文学战士,好像叫做鲁迅。

但是,很快,我就学习了您的文章《少年闰土》。在学习的同时,我在想:闰土紫色的圆脸,项上的银圈,多么的活泼,在那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闰土悄悄的接近了企图偷瓜的猹,手持铁叉用力一刺,却又被狡猾的猹给逃走了,又显得多么可爱!然而,多年之后的闰土,却变得了一个十分木讷的农民,与童年时的活泼可爱判若两人。

步入初中以来,我便了解了您,学了许多关于您的文章与生平。就目前学过的课文中,我最喜欢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长满杂草的后院在您的眼里,是童年的乐园,但是,现在我们会觉得那百草园是荒凉无味的吧。但是,他记录了您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您对童年生活的向往,还是您在三味书屋的学习之余仅有的欢乐。

我敬仰您,在二十世纪勇敢地同日本抗争,用笔写出了令人振奋的文章,不会因为社会的压迫而放弃斗争。您不像战士那样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但您却以笔杆为武器,鼓励大家不要胆怯,不要退缩。

鲁迅先生,我以前看过您的一封,是你写给一个大学生的回信,那种语气是多么温和,多么朴实和平易啊!跟读您的文章不同,许多人都说,与您交谈,一点紧张感都没有,因为您和蔼可亲,并且很幽默,在笑声中,我们能学到许多东西。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您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忠实读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眼中的鲁迅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笔杆,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着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慨叹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多为革命做一件事。

是他,鲁迅先生!他是永远不倒的猛士,他是人们心中的巨人!

从他那肃穆的眉宇和冷峻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愤怒,看到了他的无奈。他呐喊,不是因为自己的“运交华盖”,而是因为“寄意寒星全不察”的无奈;他彷徨,不是因为自己“破帽遮颜过闹市”的落魄,而是因为国人都像“阿Q”那样的愚弱;他伤逝,为的是他无法一直“俯首甘为孺子牛”,和只能用笔杆“横眉冷对千夫指”。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一切所折服,反而,更加勇猛。因为他知道: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战场上淋漓的鲜血,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

他用尖锐的目光看到了社会的腐败,人们的愚弱,他说国人的病需要用文字来医,而不仅仅是药。他以尖锐的笔代枪向敌人的咽喉刺去,他用铁肩为人们担起了“地狱”城头那扇黑沉沉的闸门,他声嘶力竭呐喊着,企图唤醒在“黑屋子”里沉睡的人们。慢慢地,有些人醒了,看到了污浊,他们试图站了起来。于是一批批猛士在鲁迅的引领下为了自己、更为了国家开始革命,他们向着日出的东方奔去。

他关怀进步青年,他给小售票员的两本书,是售票员的希望,他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他知道身边有点点革命的火种,就会以持续不断的热情去关怀。他为左联“五烈士”写下的挽歌“忍看朋辈为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让更多的进步青年站了起来。直到今天,他还在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前进。

七十四年了,他的背影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怎能忘记他?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族魂啊!历史和人们的心中,将永远铭记着他的名字;将永远铭记他的警示,在一个民族最沉沦的时候,他对人们的鞭挞、对人们精神的哺育;将永远铭记他的呐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鲁迅作文500字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拂开历史的迷雾,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岸的身影,伫立在思考的悬崖上,冷眼对世间的玷辱污蔑,用一枝悲凉而又锋利的笔,写着世态沧桑。

童年时的他,家境还算殷实,无忧无虑地过着公子哥儿的生活,后来父亲病重,家道中落,他苦心为父亲治病,却仍不足以与死神对抗,后来他去了日本仙台留学,遇到了此生的恩师——藤野先生,在留学过程中,他意识到中国之所以如此衰败,根本在于人心,在于思想的落后,由此,他毅然决然地放下手中用来解剖动物的手术刀,拿起了另一把更为锋利的匕首,解剖着中国人落后已久的的思想,他用这支匕首,插进了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的心脏,他用这支匕首,呼唤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与振兴。

鲁迅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精神,那是一种顶天立地,山海所不能摧之的精神,那是他对祖国的热爱,渴望祖国振兴的强大精神,是他对光明灿烂的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和坚持在昏沉的黑夜里同黑暗势力抗争的勇猛顽强的精神。

从鲁迅的文中,我看到了他的期盼,他对光辉灿烂的黎明的期盼,他对国人觉醒的期盼,他对祖国振兴的期盼,因而,他用他的笔,毫不留情的表述国人的劣根性,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满纸的“吃人吃人”,满纸的荒唐言,浸透着一把辛酸泪,他渴望以此来使国人觉醒,以此来使人思想进步,以此来使国家振兴。

走进鲁迅,看看鲁迅的一生,他的作品给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被誉为“投枪与匕首”插进了封建主义的心脏,其文,言辞辛辣,描绘人间百态,其人,铁骨铮铮,彰显民族精神,其文,其人,值得千万万后辈景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别拿鲁迅当鸡肋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今秋起,湖北省高一新生全部使用人教版新课改教材,其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三篇,顿时,评论风起云涌。

鲁迅作品真的过时了吗?删除鲁迅作品到底是喜是忧,是福是祸?有人认为,应删减其作品,将其请下文学神坛;也有人认为不能删,鲁迅作品熏陶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学子,说明它具有时代借鉴性,绝不过时。

我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食之有味,弃之可悲,别拿它当鸡肋!

从客观上来说,谁能否认这位文学巨匠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呢?他以笔为剑,一针见血地揭露了社会阴暗,引发了我们许多人生思考和社会思考,即使在安定和平的现代社会,他对人生的挖掘、传统与封建社会的剖白,也是极具借鉴意义的。如在《药》中,鲁迅先生巧妙地利用了情节暗讽,以血馒头掀起华、夏两家命运的相连,揭示了近代中国被灰暗笼罩的悲惨状况。而今天,作品中隐藏的传统观念还在社会渗透:以谐音定运气,忌4抢9的现象不也在时时提醒着我们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吗?

而从主观上来说,学习鲁迅作品对中学生来说是思想的萌发和积淀。我有幸在学习课文后到绍兴旅游,感受这位巨人生活的地方。故居很旧,墙面脱落、桌柜发黑,而且人满为患,但是那种古朴的气息充溢周围,古书的芬芳还在屋子中久留不肯消逝。乌篷船、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都如书中说的一样,真实并诗意地存在着,如此一去,感触便自然是另一番滋味。

对于鲁迅作品,每次阅读都是感绪的激荡,岂能弃之?语文教材固然要给更多的文学家足够的位置释放他们的火花,但文学巨匠的魅力,是不容被取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游鲁迅的故里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沿着窄窄的石板路来到了位于东昌坊口西侧的周家新台门。鲁迅在周家新台门内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给人们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踪迹。新台门坐北朝南,青瓦粉墙。从鲁迅故居临街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进去,穿过小天井,是一间泥地的台门间,系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那里陈列着轿和橹。

从台门斗侧门进去,有一口水井。那水井里的水多么清澈,多么清凉。把手一伸进井里,你就会感到浑身十分凉爽,仿佛来到了冰凉的世界。井边有棵小树,像是一顶撑开的绿伞为井遮风挡雨。

穿过长廊,就来到了桂花明堂。这里原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所以得名为“桂花明堂”。桂花树下有一张大圆桌,据说鲁迅小时候,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经常躺在桂花树下的桌子上乘凉,听继祖母给他讲故事…… 过了桂花明堂,便来到了鲁迅卧室兼书房。里面有铁梨木床、桌子、椅子……据说鲁迅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在绍兴任教期间,常在这里备课、写作。

穿过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那儿有间会客室,鲁迅常在那儿接待朋友、同学。会客室里除了桌椅外,还陈列着一张皮躺椅,听说是鲁迅的父亲在生病的时候用来休息的原物。除了会客厅外,那儿还有他母亲的卧室、夫人的卧室……

忽然我想起鲁迅的《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中有段描述: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子,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我多么想一睹为快,于是漫步来到百草园。百草园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那里种着各种各样的瓜和菜还有清香扑鼻的桂花树……导游姐姐介绍道:“鲁迅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到百草园里玩耍嬉戏,他们在这片小天地里捉蛐蛐,看蚂蚁背苍蝇 ……冬天还常常在雪地里捕鸟呢!”听了介绍,我仿佛看到鲁迅在此玩耍的情景,听到了他的欢声笑语。

经过百草园,我们又来到了三味书屋。这是鲁迅曾经读书过的地方。我发现鲁迅书桌右下角有一个“早”字,觉得奇怪。后来听了导游姐姐的讲述才知道:原来鲁迅在一次上学时因故迟到,受到塾师的严厉批评,于是就悄悄地用小刀在书桌右下角刻下了这个“早”字,用以自勉。我深深地佩服鲁迅的这种精神。瞻仰鲁迅故里,更激起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崇敬之情。

稽山常青,镜水长绿。鲁迅浩然正气,高风亮节永留人间,将激励我们发奋学习,长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不懈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鲁迅刻“早”字的励志故事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为鲁迅留下深刻的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1906年鲁迅又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过课,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鲁迅是中国文坛的一位巨人,他的著作全部收入《鲁迅全集》,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鲁迅故里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在骄阳似火的日子里,我和宁波晚报的小记者们怀着对鲁迅先生无限崇敬的心情参观鲁迅故里

我们沿着窄窄的石板路来到了位于东昌坊口西侧的周家新台门。鲁迅在周家新台门内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给人们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踪迹。新台门坐北朝南,青瓦粉墙。从鲁迅故居临街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进去,穿过小天井,是一间泥地的台门间,系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那里陈列着轿和橹。从台门斗侧门进去,有一口水井。

那水井里的水多么清澈,多么清凉。把手一伸进井里,你就会感到浑身十分凉爽,仿佛来到了冰凉的世界。井边有棵小树,像是一顶撑开的绿伞为井遮风挡雨。穿过长廊,就来到了桂花明堂。这里原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所以得名为“桂花明堂”。桂花树下有一张大圆桌,据说鲁迅小时候,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经常躺在桂花树下的桌子上乘凉,听继祖母给他讲故事…… 过了桂花明堂,便来到了鲁迅卧室兼书房。里面有铁梨木床、桌子、椅子……据说鲁迅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在绍兴任教期间,常在这里备课、写作。穿过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

那儿有间会客室,鲁迅常在那儿接待朋友、同学。会客室里除了桌椅外,还陈列着一张皮躺椅,听说是鲁迅的父亲在生病的时候用来休息的原物。除了会客厅外,那儿还有他母亲的卧室、夫人的卧室……忽然我想起鲁迅的《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中有段描述: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子,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我多么想一睹为快,于是漫步来到百草园。百草园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那里种着各种各样的瓜和菜还有清香扑鼻的桂花树……

导游姐姐介绍道:“鲁迅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到百草园里玩耍嬉戏,他们在这片小天地里捉蛐蛐,看蚂蚁背苍蝇 ……冬天还常常在雪地里捕鸟呢!”听了介绍,我仿佛看到鲁迅在此玩耍的情景,听到了他的欢声笑语。经过百草园,我们又来到了三味书屋。这是鲁迅曾经读书过的地方。我发现鲁迅书桌右下角有一个“早”字,觉得奇怪。后来听了导游姐姐的讲述才知道:原来鲁迅在一次上学时因故迟到,受到塾师的严厉批评,于是就悄悄地用小刀在书桌右下角刻下了这个“早”字,用以自勉。我深深地佩服鲁迅的这种精神。瞻仰鲁迅故里,更激起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崇敬之情。

稽山常青,镜水长绿。鲁迅浩然正气,高风亮节永留人间,将激励我们发奋学习,长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不懈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这样的鲁迅400字作文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小编导语:这是一篇关于鲁迅的《呐喊》的读后感作文:这样的鲁迅,原来,他也有柔软的一面,无奈的一面,动情的一面。他不再是课本上的重点,不再是犀利辛辣的战士,而是一个人,一个悲悯的人,无奈却带着希望的人,一个柔软却带着隐痛的人。更多关于鲁迅的《呐喊》的读后感作文尽在yjbys作文网。

放下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中学记忆,拿起鲁迅重读。

那个印象中有着坚硬的下巴,坚硬的胡子,冷峻的脸的战士鲁迅,变得温情起来,不再晦涩,仿佛能够与他坐近,慢慢倾谈。

社戏,让我看到他儿时的欢腾,看到一群泥鳅一样的孩子奔跑时露出的牙齿,玩耍钓虾时的认真。读到故乡的结尾,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同学齐声朗读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忘了是和哪个班的同学共同读过,只是那朗朗的读书声,总在耳边萦绕。嘴里不自觉的读出声来,我躺下,听船底潺潺的水声……阿Q是很喜欢的一篇。药,白光,明天,读来虽有些沉重,也拉进了和作者的距离。

原来,他也有柔软的一面,无奈的一面,动情的一面。他不再是课本上的重点,不再是犀利辛辣的战士,而是一个人,一个悲悯的人,无奈却带着希望的人,一个柔软却带着隐痛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写给鲁迅先生的信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周先生

您好!我是先生的忠实读者,提起笔在给天堂的先生写,想和先生交流一下,谈谈我对先生作品的感受,并渴望得到先生的指教。

最先接触到先生,是因为一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那时我在上小学,并不是很了解它的含义,只是因为很多人说它好,而且,当时我对先生也没有什么了解,只知道有一个文学战士,好像叫做鲁迅

步入初中以来,我非常的喜欢读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孔乙已》、《故乡》等,读了这些小说,我的灵魂得到了升华。爱玩的心一下子被冻结。先生文章里描述阴沉昏暗的景色,辛辣鲜明的语言,以及微笑背后的泪水,欢乐之中的悲伤,都给我一种沧桑凄凉的感觉,让我燥热的心停了下来。先生在作品中写出了当时的世态炎凉,人情麻木,民不聊生,无一例外的悲惨结局,让我感觉到旧社会人和社会的残酷。

对于希望,先生用深刻的语言,一语道破它的本质,让我深有感触。今天我们把希望看得很重,甚至看成是生存的动力。然而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希望却是如此渺茫,生活又是如此的无奈,先生的痛心在字里行间得到体现,让我感受一二。

最近读了先生写给一个大学生的回信,那种语气是多么温和,多么朴实和平易啊!跟读先生的文章不同,许多人都说,与先生交谈,一点紧张感都没有,因为先生和蔼可亲,并且很幽默,在笑声中,让我们能学到许多东西。

在天堂的先生,不知是否能读到我写的信,不管怎么说写了这么多,我真的很高兴,也期待我在梦中能得到先生您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回忆鲁迅先生仿写作文800字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奶奶的笑声是令人欢喜的,笑容更是慈祥的。每逢大家提起她的不足,她就抱着要改正的态度,真诚地笑起来。

奶奶的体型较胖,步履很沉重,走两步就气喘吁吁的,她走一步,连半米都不到。从我家走到经十路她早已满头大汗,但她依然热爱劳动。

中午,我们一家三口经常去奶奶家吃饭。奶奶早晨大约六点起床做早饭,饭后,不管家里来不来人她都要收拾得一干二净,并且很迅速地做好午饭。

奶奶上了年纪,牙口很不好,但是每逢我们去她家吃饭时,她都会做那些我们爱吃的酥脆的东西,每次奶奶都被我父亲说一顿,但是奶奶却依然笑起来。奶奶的笑容越来越慈祥,可是脸上的皱纹却越来越密集。

奶奶的腰是弯曲的,都是干活累的。冬天来临,北风呼啸着,奶奶在屋子里弯着腰洗衣服,她早已经习惯。奶奶出生在贫穷的家庭中,没有上过学,也没有什么文化,但她却有一颗任劳任怨的心。她在家里付出了一切劳动。时间像沙漏一般流逝,她也渐渐衰老,奶奶无声无息地洗着衣服,手上早已被冷水冲洗得破皮、变形,但她却从不跟我们抱怨。

奶奶不仅是为大家,更是为我。

天空中下起了白雪,我独自在家,感到很饥饿。家门开了,一阵寒风吹来,像针似的扎到我身上,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门口。

原来是我的爷爷,他穿着大衣和棉裤子,带着棉帽子和围脖,只露出了眼镜。他是顶着寒风来看我的。

“你小子有功,你奶奶给你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说着,爷爷将手中的饭盒放在桌子上。他搓了搓手,将眼镜摘下来,眉梢上还挂有一些雪花,他暖和过来后坐在了沙发上。

爷爷穿的和以往大不相同,以往穿的很薄,而今天穿的很厚。爷爷有时很糊涂,冷热分不清,肯定是奶奶嘱咐的,奶奶真有心。

我吃完饭后,爷爷就走了,我真是有说不尽的感激。

奶奶的精神令我震撼,她热爱劳动,有一颗坚强、执着的心。她在家中是真诚的、是任劳任怨的、是无私奉献的。奶奶在我心中是伟大的,她的一举一动都令我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读鲁迅一件小事感想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的文章大都是十分长的,让人望而生畏,而一件小事这篇文章并不是很长,正是我这种比较懒的人最心怡的文章。生活中其实有无数件小事,而我们的鲁迅先生却能把一件小事写的不平凡,把普通的人写的不平凡,也许这就是他的特异功能吧!

在一件小事中,鲁迅先生把一位平凡的人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车夫写的那样的光辉伟大,事情是这样的:一天,鲁迅先生有急事鼓了一辆车去S门,但路上,人力车的车把碰到了一位衣衫破烂的老妇人,当时,鲁迅先生不以为然,认为她并没有受伤,于是,挥挥手让车夫快些走,但车夫却完全不理会鲁迅先生,而是“傻傻的”跑过去把老妇人扶起来,并关切的问她的伤势,再把她送到警署去做检查,当时,鲁迅先生看着车夫的背影,心里觉得他不再低微,而是变得伟大起来,而鲁迅先生觉得自己又是那样的渺小,心里的愧疚感便油然而生。

现在有些人常常会写这种事,但有几篇是真实感受呢?鲁迅先生把一件小事描写的如此的透彻;如此的详细;如此的生动,真是让人敬佩万分哪!在文章的最后,鲁迅先生写到:“直到现在,还是常常记起那件事,我因此也时时煞了痛苦。”这里的结尾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愧疚之心从来没有抹去过,这件事一直在鞭策着他自己:教他怎样做人;教他惭愧;教他自新,同时也增长他的勇气和希望。

看了这篇文章,同样令我惭愧,因为我一直看不起那些地位低微的人,但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后,我懂得了人人平等,在社会上富有的不是钱,而是品质,我想:在人人平等的思想下,我一定能够像鲁迅先生一样,实施鞭策自己,日日催自己自新,也同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鲁迅故居为话题的写事作文1000字

全文共 3063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故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鲁迅先生生前所居住的地方。yjbys作文网小编收集了关于鲁迅故居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游鲁迅故里_1000字作文1

今年暑假,我游玩了鲁迅故里。鲁迅故里包括:三味书屋,鲁迅故居,百草园与鲁迅博物馆。我要一一告诉你们我的游玩经历吧!

首先,我去的是三味书屋。到了三味书屋,首先看到的是书屋里的一张大木桌,桌子上摆放着几本书,还有一把戒尺。桌子旁有六张小桌子。据说,这些小桌子都是学生自家的,由于需要,就从自家搬了过来当课桌。有一样特别不同:鲁迅的小桌子上有一个“早”字。据说,小时候的鲁迅有一次上课迟到,被老师重重而又十分严厉地骂了一顿,鲁迅为了警戒自己下次不能迟到,便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可是我没能看到这个“早”字,因为字已经很模糊,看不清了。三味书屋后还有一个后院,毕竟教鲁迅的先生讲的课程枯燥无味,就有许多小同学与鲁迅十分调皮好玩,每当先生讲的入神时,鲁迅便与他的同学趁这个机会,悄悄地溜到后院去,嬉戏玩耍。

游完三味书屋,然后我就去鲁迅故居参观,鲁迅故居里有鲁迅的起居室与他的家长住的地方,而我们就到鲁迅的起居室去参观。只见起居室里有一张大木床,床上有一张竹席,与一个枕头,床旁边还有一个木头做的的床头柜。起居室可真简朴啊!

参观完鲁迅故居,我沿着一条宽大约有一米的小路继续前进。走了大约两分钟,我们就来到了百草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长大约有十米,宽大约有六米的田地,田地上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有浅绿色的豆角,也有深绿色的青菜,还有绿油油的韭菜。田地旁还有一口水井,大概是用来打水喝或者是用来浇灌蔬菜用的吧!水井旁还有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三个大字,而且用红色的颜料涂着,分别是“百草园”。百草园里还有围墙,围墙的下半部分是用红砖造的,但是经过风吹日晒,已经不再那么红了,成了浅红色。我想:围墙脚下的蟋蟀也不再唱歌了。

走出百草园,来到了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鲁迅的奶奶与小时候的鲁迅的塑像。他们正在大树底下乘凉,奶奶坐在木椅上,正在给坐在小凳子的小鲁迅讲故事,小鲁迅听得十分认真,目不转睛地盯着奶奶。小鲁迅的小凳子旁还趴着一只十分可爱的小猫,也盯着小鲁迅的奶奶。我想:小鲁迅的奶奶讲的故事一定非常好听,也非常的有趣吧!

走出小院子,我走了一段路之后,就来到了鲁迅博物馆,准备参观一下。鲁迅博物馆可真大呀!一共分为两层,博物馆里有鲁迅先生的肖像,有鲁迅先生的照片,也有鲁迅先生写下的书籍。

走出鲁迅博物馆,已经是傍晚时分,我该回家了,但是鲁迅故里让我流连忘返!

点评:本文以游鲁迅故里为话题,文章开头交代了游玩的时间和地点。文章第二段以空间顺序为叙述方法,在介绍时还引出了小故事,能使文章读起来更有趣味。从百草园墙体的颜色描述中可以看出小作者观察仔细,在走到院子里看到鲁迅塑像时还充分发挥想象力,将鲁迅小时候听奶奶讲故事的场景再现了出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参观鲁迅故居有感作文2

周日的上午,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和妈妈来到了阜成门内的一个胡同里,因为鲁迅先生的故居,就静静的坐落在这。

北京的初春还是有些凉意,但我看到大门口桃树上的花苞,我的心里顿时温暖了起来。人一进门,就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幽静的四合院,淡淡的阳光洒在房檐上,一点也不显得冷清,似乎还有人居住在这里。这个青瓦灰墙四合院很小,院子的中间有一棵大的丁香树,听故居的管理员阿姨告诉我这棵丁香树是鲁迅先生亲手栽种的,算算到今年都86年了,活的可好了。我想鲁讯先生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这里到了春天肯定是滿园飘香了。

院子北边的房子是正房是鲁讯先生的母亲和妻子朱安的卧室,西边是厨房,东边是女工们的卧室,南边的房子是鲁迅会客和藏书的地方。堂屋的后面,接出的一间小房子,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这里每间房子的布置都是鲁迅先生亲自设计的。家具都是深色的非常古朴典雅,摆设也很整齐对称。房屋的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有两棵枣树,不过是后来补种的。( 就在这个四合院,鲁迅先生在此居住的两年期间完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印行了《中国小说史略》、《热风》等著作,同时还主持编辑了《语丝》、《莽原》等周刊杂志。

在故居的东边,有一个陈列大厅,摆放着各种展板和实物,浓缩了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在绍兴的”部分主要 展示了从鲁迅先生在绍兴时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他经历了家道的败落,也由此体验了人生的辛酸。接着,“在南京”、“在日本”的求学经历,使青年时期的鲁迅抱定“救国救民”的信念,后来又毅然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在北京”的教学与革命经历,使他有机会宣传进步思想,在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写出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唤醒沉睡的国民,激励人们革命救国。在他看来,一个民族的命运,远远重于个人的得失。鲁讯先生的一生,是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精神,也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看完这些,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的精神鼓舞着我,我不但对鲁讯先生更加敬仰了,而且,心里真的明白了什么叫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记鲁迅故居一游_1000字作文3

清明时节,我与母亲至绍兴一游,前来拜访鲁迅先生的故居之地。

正值节假,人多的出奇。一杆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一堵斑驳的青灰石碑屹立后方,“鲁迅故里”四个大字高挂其上,一笔一画正是鲁迅先生所书手迹,质朴典雅,古厚自然。我看见石碑上分明的凿痕:寸把长的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两道有棱有角的浓眉就像锋芒毕露的利剑,直刺敌人的要害。隶体“一”字似的胡须贴在鼻下,薄薄的嘴唇紧抿着,划出一道似有若无的弧度,让人能够感受到他的精神。他方正的脸庞,透露着凛然大气。一袭长衫以下,手上食指和中指夹着一枝烟嘴,轻袅的烟气一直延伸到小巷人家。

我在石碑前伫立良久,游人们也在这里驻足而经久不散。直到导游嘹亮的喇叭声把我们唤醒,才后知后觉地跟上了大部队。鲁迅曾生活的所在都极其俭朴,大多都是一个样式,往往是正中梁上一块牌匾,其下一张画像或是两行对联,一两张方正的木桌,几把不胜简巧的木椅,便是全部的所有家当了。

但真正让我惊愕的,是鲁迅先生自己所住的杂间。目之所及,的的确确只有一张床,一张桌,一幅肖像和两个笨拙简易的木柜了。床是最简单的样式,四四方方的像一个大盒子,只挂起了白色的床帐;桌子也不过一米长,上面并排放着俩个小小的木柜,加起来倒有十来个屉子,很是实用。一张黑白画像系上了条细绳,衬着干净的黑框底挂在白墙上,整个房间便空荡荡无一物了。这样一眼看去,我的心底便油然生出一股崇敬,不自禁地要感叹。

再说到要令我最哭笑不得的地方,便是鲁迅先生所写过的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百草园了。老师曾为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解过这篇课文,其笔触之妙美简直让每一人都如同即将前往蓬莱仙境般期待。然而,当导游领着大家来到此地实物参观时,我却觉得自己是被鲁迅先生大大地忽悠了——这分明就是自家小院再普通不过的菜园子啊!可恰恰我又难以恼怒他开的玩笑,若一一核实的确是有这些物什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或是“趣味无穷”的泥墙根一带……这时候,我不得不惊叹于鲁迅先生的笔法之妙、文采之长。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技法实在是让人望文兴叹的。

出了园子,我又看到了一座石碑,赫然是“民族英雄”。是了,可歌可敬的鲁迅先生!“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看见他仿佛从那石碑里走了出来,浓眉墨须,牙黄羽纱。

这位顶天立地的战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的偶像鲁迅先生的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头发短短的,像极了一把直竖着的刷子,鼻子下方呈隶书“一”字的胡须是他标志性的象征,然而,它却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袍。知道他是谁吗?他便是一生用笔来“战斗”的大文豪——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被千万人敬仰。当鲁迅先生去世时,所有人都为他的死感到悲哀,前去追悼他,各色各样的人都有,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好人终究有个好的下场,鲁迅先生生前为了劳苦大众,将自己的一生毫不吝啬地奉献了出来,用笔刻画出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物试图揭露旧社会的黑暗,让我们体会当时环境的艰苦,这样的人,怎不受人爱戴?

鲁迅先生非常爱护青年。他接待过差不多五百多名青年的来访,并亲自给那些青年们回信三千五百多封,这样一个个惊人的数目是否会让你觉得不可思议?但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爱护青年的人,因为他注重人才,盼望能有更多的人为国家出一份力,尽一份心。这样的人,又怎不受人爱戴?

鲁迅先生十分热爱创作。“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摘自鲁迅先生之作《自嘲》中的经典名句。说明鲁迅先生无论面对怎样凶恶的敌人都毫无畏惧,但却愿意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做马,面对旧社会的恶势力,他总是从容应对着,可看到那些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却给予帮助和鼓励,这样的人,又怎不受人爱戴?

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那时的人们正如同大自然的食物链,生生相克。因此,鲁迅先生十分同情劳苦大众,经常去帮助他们,从不排斥他们,同时也希望有人能从他的字里行间去明白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生活的不宜,去体会当时滥用权力,压迫良民的官场内幕。你说,这样的人,又怎不受人爱戴?

鲁迅先生为革命事业而生,为革命事业而死。他虽然死了,但他的爱国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他的一生终归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向鲁迅先生迈进的脚步将永远不会画上句号,他一直就是我的目标,我一直将他视为榜样,去学习他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去体会他热爱创作的奥妙所在;去寻找他永不磨灭的可贵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识鲁迅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谈到鲁迅,首先就想起对他外貌的刻画:身着一件长衫,蓬松的头发有些零乱,但很精神,每一根都笔直地挺立着,一张又黄又瘦的脸上留有让人一眼望后就难以忘记的八字胡须。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先生的双眼,不大但却很有神,眼神中流露出鹰一般的锋利光芒,让人不感直视,却又给人以无穷的动力。

中学的学习生活紧张、压力大,但是有鲁迅先生的书陪伴,我却感到了许多乐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跟随先生去嬉戏,体验一下冬日捕鸟的乐趣,再和小伙伴们一起到鲁镇去观看那精彩的“社戏”,尝尝那香喷喷的罗汉豆,一齐感受那纯真无邪的童年趣事,一同分享那段美丽的童年时光。

曾听到对先生这样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鲁迅是最深刻、最复杂、最矛盾,最具怀疑批判精神的文学巨人!而我之所以崇拜先生,并不是因为他是个出凡入圣的“神”,而是因为他是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人!他在严酷地剖析外部世界的同时,也以同样严酷,甚至是近乎残忍的态度剖析人的内心世界。从孔乙己的悲惨人生,祥林嫂的痛苦命运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先生带领我们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让我们尝尽了世态炎凉,更让我们具体透彻地了解中国人的劣根性。

你可能想说,世上伟人这么多,我为什么偏偏崇拜鲁迅先生?我会回答说:“因为,他身上的优点,正是我们生活中所缺少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用一支倔强的笔去揭露黑暗,走出一条别人不曾走过的路;他义无反顾的理性精神如一盏高高悬起的孤灯,光芒穿越了时空,一直照亮到今天!

今天,当我们沉醉于追逐港台歌星、影星无法自拔时,一颗浮躁的心怎容得下那充满痛苦的灵魂拷问和锋利的匕首投枪?年轻的我们一定要读鲁迅!“不读他,我们无法直面繁杂的人生;不读他,我们无法看到心灵深处的鄙陋;不读他,我们无法守住那片高洁的精神家园……”

我的偶像——鲁迅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忽然想起鲁迅高中作文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忽然,想起鲁迅。想起他并不高大但却挺拔的身躯,想起他的清瘦,想起他总是严肃的脸、微蹙的眉,想起他几乎不离手的烟,更想起他的文字。他的文字会让你笑,也会让你哭,他的文字让你痛快,又让你心虚……先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没有之一。喜欢他是因为他的文字,更是因为他的思想。

“要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他如是说,亦如是做。国民劣性,他从不回避,民族痼疾,他敢于直陈。于是我们会在阿Q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在遭遇挫败为求内心平衡时,也会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于是我们在看到一群中国人围观俄国军人屠杀自己同胞的影片那一幕会暗暗心惊,自己是不是也曾做过无聊的“看客”?而我们更是看到那个为这些而痛心疾首、振臂高呼的先生,他夜不能寐,挥动笔杆,痛斥那个时代。他愤怒地把中国划为两个时代,一个是“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先生该是怎样的努力,却又是怎样的孤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神所在,他做到了。入江南水师学堂,想从实业报国;仙台求医,欲疗救病患;终弃医从文,因为他深深感到国人最需要医治的是精神,是麻木与愚昧的灵魂。先生始终自强不息,努力不懈,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但国民却似乎还是往昔的国民。

自强不息者仅少数,敢于正视者亦寥寥。从前如此,今天亦如此。这世界的多数是苟活者和庸人,他们无视问题,但求自保;他们回避问题,粉饰太平;他们姑息问题,从中牟利。从前如此,今天亦如此。

偌大的中国已难找到可以放心入口的食物了,“民以食为天”在任何时代都是绝对真理,但今天我们不能去质疑我们吃进口里的食物,否则我们将无物可食;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今日的中国,老人摔倒了,年轻人不敢扶,也“扶不起”;今日之中国,“看客”甚于以往,真麻木或者装麻木早已司空见惯——

先生若在,是会继续奋笔直陈、大声疾呼,还是会无奈苦笑,叹上一句“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呢?

时间永是流逝,先生早已作古。我只是期待,并相信,真的猛士必将沿着先生开辟的道路,奋然而前行!

[忽然想起鲁迅高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心中的鲁迅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我心中的鲁迅是伟大的,是聪明的,是幽默的,他愿意付出一切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更好的活着。

鲁迅先生长着一头漆黑的短发,显得非常炯炯有神,那双眼又大又圆,他的胡须是一字型的,看起来非常的有精神。

鲁迅先生原来是一位医生,帮乡亲们治病,后来他发现乡亲们不是身上有病,而是心理有病,于是,他弃医从文,做了一名作家,以笔为武器,以文学为士兵,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一次又一次的揭开反动派的阴谋,唤醒沉睡的民主意识。

鲁迅先生特别关爱他人,有人肚子饿,他会给口饭吃,有人没书看时……,有一次,他正在吃饭,突然听见门外有人在喊疼!他连忙出去一看,车夫受伤了,他立刻拿起药品来为车夫治伤,直到不疼之后,他才放心。鲁迅真像一个“傻子”不断的去帮助别人,也不管自已处境危不危险。

鲁迅真是一个为自已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