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看鲁迅作文两篇 作文是什么(精品20篇)

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我看鲁迅作文两篇 作文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1721

作文

1000

我心目中的鲁迅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我敬重叱咤风云的英雄,辞锋如剑的哲人,也敬重高瞻远瞩的领导人,风流倜傥的诗圣。但,最敬重的,还是民主战士,学者——-鲁迅

鲁迅,他身上铸着民族的灵魂,系着国家的安危。在那样一个殖民侵略的年代里,身生异国他乡的留学生——-鲁迅,完全可以不顾世事,生活在另一个世外桃源,可他没有。他被人民所受到的压迫激怒了,他被除数祖国母亲的期盼唤回了,他拿起手中的笔,“怒向刀丛”。他以他不朽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爱国的热忱感动了人民,唤起了人民心底最深沉的爱国意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就像他杰出的文学成就一样,在人类的文明史上,闪烁着令人崇仰的熠熠光辉。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折空前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而鲁迅先生自己也已做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还敬重鲁迅的高洁。鲁迅面对四面八方的黑暗社会,他从不屈服,他是“仿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呐喊”的勇士,他自以为雪,“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神”。他笔下的雪,是漫漫长夜的一丝微光,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莲,显得孤傲,高洁。恰如鲁迅其人。

我敬重鲁迅的幽默。《阿Q正传》中借着呆笨阿Q的“精神胜利法”,刻画那可笑无知的农民;《狂人日记》对“吃人者”进行入木三分的描画;《高老天子》中对不学无术的主人公上历史课的描写也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我敬重鲁迅的坚韧。面对“明辈成新鬼”的事实,他毫不退缩,更要向敌人讨还血债,他敢于面对人生,他爱国爱的忘我,恨敌恨的深切,谁能不敬重他?

鲁迅是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的精华,是做人的标杆,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设计者,是中华几千年来的典范,是一颗永不陨落的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走进鲁迅

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母亲的书桌上终年摆着一尊镶嵌着鲁迅像的瓷盘。听母亲说,文化大革命“焚书坑儒”, 可是没烧鲁迅的书,书店里除了毛泽东选集马恩列斯全集,剩下的就是鲁迅全集赫然摆在那里。

鲁迅,一个神圣的名字,像所有被推到高处的神话人物一样,在鲁迅周围始终有一种威慑的气氛和蛮横的力量,压迫着我不敢双眼直视他。他是作为一个不可言说的奇迹存在的。

在那个风云变幻,灾难深重的年代,为了拯救阴霾笼罩的旧中国,鲁迅先生沉思着、探索着,“众人皆醉我独醒”,做出了坚定的选择,用笔来代替手术刀,摘除中国人封闭头颅里思想的毒瘤。有人说鲁迅先生的文章不是很过硬,可没有人敢说他的思想精神神不过硬。那精神到今天还闪烁着锋利的光芒。

说到鲁迅精神,这个我是知道的,就是以笔为投枪和匕首,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痛打落水狗,毫小妥协地向一切黑暗势力挑战,“一个都小宽恕!”,“横眉冷对于大指,俯首甘为孺了牛”,“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品格,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与之相联的形象便是孤愤、激昂、单枪匹马。前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明枪,身后是飞蝗一般放不完的冷箭,简言之,鲁迅的一生是战士的一生。

鲁迅先生古文古诗写得极好,可他并不尊唐崇汉,他给中国文学的大河开辟了一个新的支流。他不会因为旧物的羁绊而停止探求新事物的步伐。新文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他都站在最前面。他独自在黑暗中摸索着,常常“碰壁”,碰扁了鼻子。他无时无刻不在探求着、实践着。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最简单的文字、感情、思想,容纳在一两千字里,像一块玲垅的瘦石,但永远新鲜,永远清晰,永远软中透硬,永远厉害而不粗鄙,有着一颗手榴弹的力量。

鲁迅先生是相信进化论的。他有一颗纯洁的心,关爱着青年们,有时甚至是溺爱。他相信新一代的青年必定是新中国的栋梁,必定有出息,就用自己的手把他们一个个托起来,唯恐自己的光芒遮住了他们。

中国人民虔诚地崇拜着鲁迅。因为他是在国人需要精神支柱的时候挺身而出,顶天立地地站在华夏大地上的。鲁迅先生的精神,至少让三代中国人灵魂受到洗礼。鲁迅先生的精神,渗透了中国的每一寸士地。他伟大,他坚强。

鲁迅精神并没有随着时问的推移被人们淡忘,它已经播散到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里,激励着我们直血现实,勇于反省自我,不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给鲁迅的一封信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先生:

您好!

很抱歉,本不应该打扰您,但自从1932年秋天上海内山书店与您匆匆见了一面之后,您就像刀刻一般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难忘您的音容笑貌,当我第一面见到您的时候,您的面容已深深烙印在我心里:您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但是您的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长长的,虽然很久没剪了,却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十分引人注目,好像是大书法家用浓黑写的隶体“一”字,显得面容庄严。您的健康已经完全被工作毁坏,您将整个生命都投入到了写作和国家中,您被毛泽东主席称为“名族魂”是当之无愧的。

难忘您那天对我的关爱与帮助:就在那时候,我正在犹豫该不该把我吃饭的钱买书的时候,你挺身而出,您不仅将您翻译的《毁灭》那本书送给了我,还推荐我买了曹靖华翻译的一本名叫《铁流》的书,让我得到了知识的粮食。每到晚上,我就像饿狼似的扑在了书上,手不释卷,当我每看完一页,就会习惯性地咽了咽口中的唾沫,仿佛要将这书中的营养全部注入自己的大脑。

感谢您给予我的精神力量:是您,让我知道做人要坚强,绝对不能向困难屈服。你不但没抛弃我们社会底下的劳动人民,反而更加关注我们,关心我们。你的眼睛似乎会说话,那种正直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受到身上多年没有感觉到的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祥交织着的抚摩似的。你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国奋斗的斗志,我永远不会忘记,这种精神就是鼓舞我努力的力量。

先生,未来的路还很长。这个民族需要您!这个民族的人民需要您!请你一定要保重身体。

此致

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鲁迅作文500字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六下午,阳光明媚,妈妈带我和姐姐去鲁迅故里玩。到鲁迅故里,我们看到了好多游客。妈妈说:我们就跟着导游阿姨吧,这样就可以知道得更详细一些了。

我们先去了鲁迅祖居,那里有好多房子,我还看到了他们的厨房里有大灶和小灶,还有一些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东西。然后我们去了三味书屋,那里其实是鲁迅爷爷的老师——寿老先生的家,厅堂上挂了一张寿老先生一生唯一的照片。我看到了鲁迅爷爷读书时用过的刻了“早”字的桌子。导游阿姨说:当年鲁迅爷爷为了给他爸爸买药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了,鲁迅爷爷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迟到过。

走出三味书屋,路边在大声地叫卖臭豆腐,我馋了叫妈妈给我们买,嗯,真的好香又好吃。

接下去我们去了鲁迅故居,我看到了天井里有一块石板,问妈妈:“这个是不是做仰卧起坐的地方呀?”妈妈和姐姐都笑了,说这个是洗衣服的地方,旁边还有好大一只缸呢。故居后面就是百草园了,那里有高高的皂荚树和光滑的石井栏,还有好几棵一百多岁的老树呢。有一棵柿子树,它旁边的牌子说有一百多岁了,可是跟其他一些同样年龄的樟树相比,它怎么会小那么多呢?好奇怪!我问妈妈周老师上次拿来的小柿子是不是从这棵树上摘来呀。在园子里我还看到了好多竹子,而且它们身上都写着字,妈妈说这些字都是游客用刀刻上去的,那么这些竹子一定会很痛吧。我们要保护树木,不做这种坏人。

要回去了,我和姐姐还跑去和铜像拍了好多照片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鲁迅全集读后感

全文共 1118 字

+ 加入清单

读着先生的文章如同感受着先生平日里的言行以及为人处事,先生的博学自是不必多说的,许多杂文散文中的典故和句摘都足以看出先生学识之渊博和涉猎之广泛。“在文艺上,他博通古今中外,可是这些学问并没把他吓住。他写古文古诗写得极好,可并不尊唐或崇汉,把自己放在某派某宗里去,以自尊自限。古体的东西他能作,新的文艺无论在理论上与实验上,他又都站在最前面;他不以对旧物的探索而阻碍对新物的创造。他对什么都有研究的趣味,而永远不被任何东西迷住心。他随时研究,随时判断。他的判断力使他无论对旧学问或新知识都敢说话。他的话,不是学究的掉书袋,而是准确的指示给人们以继续研讨的道路。”老舍先生的这段话恰如其分的概括了鲁迅先生的渊博和精深。先生敏锐的眼光和深刻的思维,作为一个笔者,无疑是独树一帜,风格迥立的。可是鲁迅先生最不同于其他学者和作家之处不仅仅在于他多读几本书,多知道几个独辟蹊径的典据。而是在于善于把他所知道的典据,极其精确无误的用在自己文章中思想的表述中。可是这些表述又都不脱离表达自己的思想,丝毫不会被古人以及圣人的几段词句做了自己思想的佐证,而是精巧生动的用几处典故作为对比,从而加深读者对笔者所要阐述的思想和论据清晰明朗,鲜活简单。这和我以往看过的一些通篇引经据典的“抄抄写写”是完全不同的。

上述这些都只是说明了先生在文艺上的卓越。

可是,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对我感悟最深的却实在是他闪亮的人格魅力。读着先生的文章,感觉就像看到一把智慧的利剑,锋利的解剖出当时国民的奴性和愚性,勇敢无畏的把自己至于众矢之的,不畏官吏的强权,不畏民众的愚昧,不畏所谓“文人”的人声攻击,一路用剑刃的锋芒披荆斩棘,置生命于度外。

先生用他伟大的人格和敏锐的洞察力,篆写下许多警世醒世的杂文来激励和讨伐人性的懦弱和肮脏,先生用一生的时间投入到追求光明和捍卫真理的斗争之中,一刻也不曾退缩和懈怠过,不屈不挠,对自己永不满足,永不自馁。正像老舍先生所评论鲁迅先生一样:“一个人的精力与天才永远不能完全与他的志愿与计划相配合,人生最大的苦痛啊!只有明知这苦痛是越来越深,而杀上前去,以身殉志的,才是英雄。”先生是一个时代、一个世纪的英雄,他勇于直视自己,用自己的人格化做一面镜子,照射出人世间的美丑。是啊,一个只有战胜了自己的人才配真正算是英雄,鲁迅先生做到了。

读着鲁迅先生的文字:善者忧思,恶者羞惭。

细看一看先生的肖像,发现先生的容貌虽然严肃冷峻,可先生的眼神却是盛满了慈祥。这也正是应了先生的座右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格人生理念吧。先生冷静尖锐的看着这世界,胸膛里装着的却是一颗悲悯慈爱的博大之心。我想:像鲁迅先生这样的文人英雄也许几百年也出不得一个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致鲁迅先生的一封信700字

全文共 1058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鲁迅先生

您好!

鲁迅先生,众所周知,您是中国文坛上举足轻重的大文豪,我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别看我年纪小,却是您忠实的粉丝呢!提笔写这封,是想和您说说我的心里话。

鲁迅先生,我们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年纪也相差很多,但是通过读您的书,我对您还是有了解的。

鲁迅先生,您是一位勇敢的人。我知道您早年是学习医术的,希望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解除患者的病痛。但是当您看到我们的祖国被日本人侵略,国人不能够奋起自救的时候,您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以笔为枪,写下了一篇篇唤醒国人心灵的文章。

鲁迅先生,读您的《药》,我似乎能够感受到您对于国民的那种无知的深深的痛。当我读到华老栓把沾满革命者夏瑜鲜血的馒头带回家给小栓子吃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愤恨。我和您一样,我恨他们的无知,我恨他们的愚蠢,我恨国人的不清醒。当小栓子死去时,我的心里又是那么的痛。我痛老栓的愚昧,我痛夏瑜的无畏,我痛,我痛。我想您在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内心也一定是不平静的。想一想当时的国情,内忧外患,正是您用自己手中的笔与反动势力做着无声却勇敢的抗争。

鲁迅先生,读您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欢欣不已。因为您的百草园里有那么多神奇的东西,我好像穿越时空,和您一起到百草园去探险。夜里我也时常会梦见您说的“美女蛇”呢!还有您说的蟋蟀、油蛉,我真想和您一起玩呢!记得您在三味书屋的课桌上刻下的“早”字。我知道,这“早”字对您有着特殊的意义。那是您的父亲生病了,您一面要去学校读书,一面要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小小的年纪几乎天天奔走在当铺和药铺之间。一天,您迟到了,老先生严厉地对您说∶“以后要早到!”您没有辩解,而是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那以后,您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鲁迅先生,您虽然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是您却是那么的朴实,您关爱身边的劳动人民,您关爱进步学生。有一次您在路上碰到一个受伤的车夫,那个车夫因为在拉车时不慎把玻璃刺进了自己的脚里,正在痛苦地呻吟并盘算着该如何回家。您出于怜悯之心,不求回报地拿了膏药和绷带为这个车夫包扎伤口。

亲爱的鲁迅先生,最后我想对您说,您当年的梦想实现了。我们的国家日益强盛,国际地位与日俱增,近期我们还举行了APEC会议,这是我们国人的骄傲。

鲁迅先生,请您放心,虽然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我们不会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会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

此致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走近鲁迅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一个十六岁的高一学生看来:鲁迅,是永远也不可走近的。

鲁迅,是不可走近的,因为他是寂寞的:从小康家庭而坠入困顿,在每天店铺和药店的循环往复之间看清世态炎凉;从绍兴到南京学洋务,在奚落和排斥中与亲人分离;从中国到日本致力医术,在外人的歧视中发现国人的麻木不仁;从彷徨到呐喊,在万难被毁的铁屋中大嚷挽救将从昏睡入死的民族……谁能在如此特殊的年代有着如此特殊的经历?在我认识的人中想来也只有鲁迅了吧。

鲁迅,是不可走近的,因为他是寂寞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政府的“围剿”和迫害,面对“御用文人”的诽谤和风刺,面对广大人民的的麻木愚昧,“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是向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成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对敌人顺手一击的讽刺,现在看来更像是驱除寂寞的苦药。

鲁迅,是不可走近的,因为他是寂寞的:生在近代,却无时无刻不警示着一代一代的后人。读过鲁迅的作品,个个丑陋的中国人:奴性、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麻木、卑劣、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等都揭露无遗,即便是现在,我们的身上仍残留着它们的种子,行走在社会上仍处处可见。鲁迅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审视着当时甚至现今的社会,对丑恶,陋习,弊病进行着无情的揭露批判,多么深刻,却又多么寂寞。

在我,一个十六岁的高一学生看来,鲁迅,是永远也不可走近却又必须走近的。鲁迅把自己投入到了黑暗窒息的深渊中,发出刺眼的光亮,为后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走近鲁迅,便是走进他内心深处的寂寞——包含着勇气、热忱、客观、严谨的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读鲁迅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打小,一个伟大而神圣的身影便印在我的心房深处。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已渐渐长大,对鲁迅先生的印象也一天一天地加深,到现在,我读过他的作品已有十多本之多。

鲁迅先生一生写了许多作品,在那风雨如晦的战乱年代,“弃医从文,执笔为枪”。他的那些作品铿锵而有力、悲慨而激昂,他的作品感化了一些麻木的中国青年,唤醒了他们的良知,给予他们鼓舞与信心,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与各种各样的敌人战斗到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诗是他的真实写照。鲁迅对待国民党反动派不屑一顾,是“金钱”“权势”为粪土。而对劳苦大众,干愿做牛做马,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毫无怨言。如此崇高而伟大的精神足为万世楷模!

鲁迅先生让我懂得了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自知、自明,让我懂得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好比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为这个分数的分子,而他的自我评价是分母,其分母越大,分数值就越小。

鲁迅先生的一生,挤出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勤奋读书,努力奋斗。只要我们义无反顾,背起青春的行囊,扬起理想风帆,一定会取得成功,一定会满载硕果的出现在人面前,正如鲁迅先生一样,成为一个成大业,立大业的人。

成功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遭遇,而是取决于他的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鲁迅的名言警句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1. 从来如此,便对吗?

2.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3.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4.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5. 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6. 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7.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8. 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9.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0. 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11.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12. 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3.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14.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5.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16.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7.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8.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9.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20.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21.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22.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23.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24.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25. 代人作代,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代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鲁迅的故里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古城绍兴,以古朴典雅、恬淡清幽的面容吸引着大批游人,却又以一个不苟言笑的老人般庄严述说着二千五百多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治水英雄”大禹、“书圣”王羲之、“鉴湖女侠”秋瑾,更有一位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让我们的内心莫名的激动……

国庆假期,我迎着明媚的阳光,踏进了鲁迅故居。

一进大门,就能看到一大块牌子,右边是鲁迅先生夹着香烟的样子,左边是通向景区古朴的巷子,上面写着“鲁迅故居”四个大字。

往小巷走去,街边的商铺热闹非凡,有绍兴特产——会稽山黄酒、茴香豆、龙须糖、麦芽糖等,空气中还飘散着臭豆腐独有的味道。三三两两的乌篷船停在中间窄窄的河道上,似乎重现着昔日的江南水乡。也正是这小小的乌篷船,载着鲁迅走出绍兴,走向上海,走向世界,走上了振兴中华的伟大历程!

我随着人群缓缓向鲁迅的家移去,参观了他的卧室。简陋的屋子里没有多余的摆设,桌子上陈列着一些简单的书写工具。旁边是一张不大的床,外面是一个半圆,上面有个顶。墙壁上挂着鲁迅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静心感受,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考。

在一路七拐八弯后,我穿过了一座拱形门,到了鲁迅儿时戏耍的天堂——百草园,现在的百草园早已分不清哪棵是高大的皂荚树,哪棵是结过桑葚的桑树,只有一堵半人高的泥墙,想必这就是当年鲁迅拔何首乌弄坏的墙了。一片属于绍兴的棕黄色,记忆中的人儿还在吃着茴香豆,听着小桥流水与乌篷船的故事。

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后,我离开了“鲁迅故居”,走在石子铺的小道,回味着鲁迅当年在“三味书屋”学习的情景,细细的品味着绍兴悠久灿烂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鲁迅祝福读后感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看完了鲁迅先生的《祝福》之后,心十分的沉重,本文讲了祥林嫂因为自己的两个丈夫和孩子都死了,而被大家所鄙视,尽管她捐了一个门槛,但还是没有改变大家对她的鄙视,最后她在新年中死去。

因为当时的人都相信好女不嫁二男,因此对于祥林嫂便充满冷淡,鄙视,那时的人们多么愚昧,无知。不光是他们,连祥林嫂也相信好女不嫁二男这一句话,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祥林嫂·用自己的血汗钱,买来了门槛·,让成千上百的人从上面跨过,为的就是赎罪,不让自己死后被砍成两半,分给两个丈夫,可是人们还要那样对待她,四婶打发她走,不让她在这工作,让她成为了乞丐;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便变成了渣滓,不但不给予她同情,反而让人觉得厌烦。

看完了这本书,我厌恶当时的封建社会思想,但又感到十分幸福,因为我出生在这样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有关于鲁迅爱国名言

全文共 305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鲁迅爱国名言,欢迎查阅与借鉴。

鲁迅的爱国名言

1、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鲁迅

2、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鲁迅

3、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名言

4、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鲁迅

5、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6、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干为孺子牛。

8、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9、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10、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11、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12、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3、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做作的写信和日记,恐怕也还不免有破绽,而一有破绽,便破灭到不可收拾了。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

14、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5、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16、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17、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18、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19、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20、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21、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光。

22、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23、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24、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25、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

26、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27、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28、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29、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30、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31、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32、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33、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34、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35、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3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37、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3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9、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40、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41、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42、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3、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4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45、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46、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47、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48、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49、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50、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51、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52、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53、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54、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55、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56、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57、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

58、从来如此,便对吗?

59、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60、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

61、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62、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63、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

64、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65、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66、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67、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68、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69、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70、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71、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72、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73、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者听过的缘由,但决不会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者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见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74、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75、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76、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77、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78、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79、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80、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81、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82、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83、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84、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8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86、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87、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88、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89、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90、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鲁迅_750字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此时,已经是下午了。我怀着对鲁迅的敬仰之情,再回头看了一眼百草园,不禁想起了今天下午游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过程。

今天中午,我们乘着校车,来到了久违了的鲁迅故里,仿佛我们早就认识似的。

刚下了校车,我便看到一块大板上写着“鲁迅故里”,旁边还画着一个人:直直的钢发,隶体一字胡,,穿着一件中式长衫。我猛然间想起,这就是鲁迅先生啊!我不禁肃然起敬。

我们踏着石板路,脚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旁边古色古香的旧木窗,使我感到近代时的气息;前面的石库门,更让我联想到了当时的大街。这犹如一副清末的画卷,生动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踏着优美的音韵,我们来到了先生寿镜吾的家中。出了第一进,便来到了书香阵阵的“三味书屋”。在一个角落里,放着一张桌子。这桌子与众不同,在桌角上刻着一个“早”字。我脑海里仿佛浮现出了当时的画面:小鲁迅因为上课迟到,一惯和蔼的先生,也将小鲁迅惩罚了一顿。小鲁迅接受完惩罚,便回到座位上,抿着小嘴,眼神中浮现出坚毅。他毅然地在桌角上,一笔一划,端端正正地将“早”字刻好。

从三味书屋出来,我们便直奔百草园—那是小鲁迅的游乐场。刚进百草园,便看到高大的皂荚树。它的枝干非常“健壮”,在粗壮的枝头间,萌发出了一片绿色的小精灵。它们是那样碧绿,绿得透亮,绿得清爽。看着让人神清气爽。

在皂荚树的前方,便是碧绿的菜畦。菜畦中,放眼望去,一片金黄,我好似进入了一个金黄的世界。仔细一看,才认出,它们是油菜花。那一朵朵高过人头的油菜,棵棵都笔直地挺立着,就像一个个军人。

在菜畦旁边,是光滑的石井栏。那石井栏,是用木头做成的。坐在上面,火热的屁股下传来阵阵凉意,别提有多舒服了!同学们也争先恐后地都要坐在上面,可一坐上,便赖着不起来了。

在百草园的出口,是那“年代久远”的桑树。这桑树可不能与小路旁的相媲美,因为,它要比小路旁的大3倍!它好似戴上了一顶碧绿的帽子。那帽子是由叶子与桑葚组成的。桑葚碧绿碧绿,还带着一根小小的刺。

“轰—”汽车发动的声音,将我拉回了现实。望着远去的鲁迅故居,我的心中不禁又涌起一股敬仰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眼中的鲁迅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瘦瘦的身体,黄里带白的皮肤,如同像大病初愈的人一样的憔悴面容。但精神焕发,双眼炯炯有神。一向喜欢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人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就是中年鲁迅

鲁迅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没有细知也略有耳闻。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政治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人称“文思革”。

在我眼中鲁迅是个勤奋的人。在青年时代起他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他成为共产主义之后,变更加自觉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为了使祖国摆脱凌辱人民得到解放,他一生毫不懈怠地进行战斗,一直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列。

在我眼中,鲁迅是个热爱国家的人。之前他是一个医生,但在一次看幻灯片时,展现着日本人凌辱中国人的画面。而在一旁的中国人却像在看热闹似的哈哈大笑。这一刻,鲁迅心中充满了愤怒。他明白了:就算有了身体上的健康,但精神麻木又有什么用!于是,从此他便“弃医从文”。一生拿笔做武器,拿笔“战斗”一生。被人们称为“民族魂”。

在我眼中,鲁迅是个珍惜生命、勤学好问的人。别人都说鲁迅是个天才,鲁迅却笑着说: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时间的都用在了工作上。鲁迅就是这样珍惜时间一生。

在我眼中,鲁迅是个不虚伪、光明正大的人。他敢哭、敢笑、敢爱、敢恨、敢骂。他笑时,什么都不伪装,笑声非常爽朗。常常是笑的肚子发疼,连烟都拿不住。

鲁迅高尚的品质将影响着更多的人,他的一生,都为着人民,为着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鲁迅先生小学作文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您是一个大作家、杰出的作家;有人说您是一个敢骂人的人,骂人骂得能出书;我说您只是一位先生

先生幼时大受封建礼教之害,以致于先生后来对封建礼教极度痛恨。先生曾立志学医,立志用精湛的医术治好中国人病,丢掉“东亚病夫”的帽子,让中国人的身体强健起来。

但当先生留学日本,看到麻木的中国人令人发指的围观,您终于明白,中国人不但病在身上,更病在心中,病在精神的上的空虚、麻木。于是您弃医从文,扔掉了锋利的手术刀,用起了更加锋利的物器——笔。您用尖锐的语言向落后的封建制度。黑暗的民国政府以及麻目的国民精神进行“狂轰滥炸”。很多的青年把您当成了指路明灯。但我知道您不是,您只是对这个社会感到不平。

高强度的的工作毁掉了先生本身就不强健的身体,您已经骨瘦如柴了,但即使是在这种时候,您还在努力工作。有很多人认为您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我知道,您只是知道自己早已病入膏肓。

在您的笔下,从精神胜利者阿Q到落魄童生孔乙己,再到被忘记痛苦的祥林嫂,他们一个个那么鲜活地从您的笔下走出来,他们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底层的怪胎,被社会遗忘,被“高贵”的人们唾弃。甚至被同样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看不起。同样的穷人,他们却要在同病相怜的人身上踩一脚,丝毫没有同情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这是一个分明不值得留恋的社会,但您依旧在改变它而努力,我敬爱的先生——鲁迅;这是一个您痛恨而又立志改变的社会,您为这个社会呐喊过,也为自己的行为彷徨过,但最后,时间告诉我们,您胜利了,我可爱的先——鲁迅;我读发球了您从一个报国无门的青年到一个传大的作家,其实,您仅公是一个传大普通人,我热受的先生——鲁迅。

[鲁迅先生小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鲁迅弃医就文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是我国现代的著名文学家,可是他当年在日本留学时,起初选择的并不是文学,而是医学专业。是什么原因促使鲁迅先生弃医就文的呢?-德育名人小故事

鲁迅(188l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深为灾难深重的祖国命运担忧。1902年,二十一岁的鲁迅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的真理。在日本,他最初在东京弘文书院补习日语。此间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思想十分活跃,并积极参加反清活动,和当时以反清为目的、在东京组成的革命团体"光复会"的一些成员发生联系。1904年9月,鲁迅按照其通过医学救国的理想,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他学习极为刻苦认真,深受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赞许。

但是,鲁迅没有想到,他学习成绩优异,竟会引起一些日本学生的嫉妒。在这些日本学生眼里,中国留学生是"低能儿",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他们甚至认为,鲁迅所以每回考试都是好成绩,是因为老师把考题透露给了他。--他们看不起中国留学生,这使鲁迅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刺激。

1905年学校里发生的另一件事,给鲁迅的刺激更大:一次上细菌课后放映纪录片,内容是宣传日本军国主义所谓战绩的。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侵略者枪杀,而周围观看叫好的竟是一群中国人。当时,看这部影片舶只有鲁迅一个是中国人。看完影片之后,大家拍手欢呼。这影片、这掌声都深深地刺痛了鲁迅,他在数月内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为此曾一个人走进深山里放声悲歌。他翻来覆去的苦苦思索:为什么有人对自己的同胞被杀害而无动于衷?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由此,他毅然弃医从文(尽管他在医学上的学业已有成就),走上了用笔唤起中国人觉醒的道路。

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挚的热爱,促使鲁迅做出了弃医从文的抉择,这一抉择使中国乃至世界文坛更增添了若许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眼中的鲁迅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笔杆,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曾经呐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那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是您,鲁迅先生!沧海横流,您是识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您是永远不倒的猛士,壮哉!鲁迅先生,您是千千万万人民心中的巨人。

在学校,我们学习了几篇关于先生的文章,读完后,我深受感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先生关心下一代、忧国忧民、关爱他人的品质令我感动;《一面》中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怀与信赖以及对革命事业的追求和奉献令我震撼。先生关爱人民,人民也敬重他,从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先生在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形象。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它出自鲁迅先生《自嘲》文中,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先生对敌人的愤恨和蔑视、对人民的鞠躬尽瘁。据说先生在逝世前几天还在不停地工作,这让我吃惊不已。先生对人民,对祖国的那份拳拳赤子之心,用肝胆,用生命去抗争的那份热血和勇气,铸就的,是“中国的脊梁”,融入中华民族精神的骨髓,千年屹立不倒。

他敢怒。三十年代,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猖狂入侵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的残暴统治,先生屹立在阵场前沿,怀着无比仇恨的心情与反动派作斗争。他敢言。新文化运动突起,先生站在运动的前沿,并于1918年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实质。文章表现国人精神的痛苦和病态,旨在通过唤醒国人麻木的神经,促进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他着重刻画封建专制统治及礼教对被压迫群众的深入骨髓的思想腐蚀与毒害。

我眼中,先生,是一个时代留下的一个精神符号,是硬邦邦的腰杆,是冷静锐利的目光。他冷峻、孤傲、敢怒、敢言,读先生,可以读得酣畅淋漓。先生的文章照耀了近一个世纪。他不懈地战斗着,默默地忍受着,痛苦地思索着,焦急地呼告着,用一滴滴心血哺育着麻木的中国人。正如长江、正如黄河,汩汩千年,不变的是甘甜的乳汁;正如泰山、正如长城,屹立千年,不变的是巍峨的雄姿。

先生是五千年凝聚的国魂,国魂是先生至今昂扬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鲁迅的五猖会读后感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五猖会》是鲁迅儿时回忆去东关看五猖会的一件罕逢的盛事。 因为东关离县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前夜预约好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陆续搬下去了。儿时的鲁迅笑着跳着,催他们搬得快些。突然,工人神色变得很谨肃了,小鲁迅四周一看,父亲就站在他身后。父亲叫他把书拿来,他忐忑着,拿着书来到父亲面前。

父亲教他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背出来就让他去看会,否则不准去。这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鲁迅的头上,他读着,强记着。 太阳升得很高了,鲁迅才有掌握走进了父亲的书房,梦似的就背完了。父亲这才许可让他去。

大家同时运动起来。工人们把他抱起来,恍如在庆祝他的成功个别,但鲁迅却并没有他们那么愉快,开船后,水路中的景致,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烈,这一切对他都失去了意思。 这篇文章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奥妙的抵触,“我”对五猖会的热切渴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阂,蕴藉地批评了封建思想风俗的分歧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绝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腻烦。 在封建统治的社会中,鲁迅生在一个县城里的家景小康的读书人家,遭逢社会变更和家庭的日渐破落。鲁迅被包抄在这种黑暗封建的家庭风习和社会现状。 鲁迅的童年,许多来自儿童的玩性,无邪的稚气都被扼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名人故事:萧红与恩师鲁迅的情谊

全文共 1992 字

+ 加入清单

萧红,1911年6月2日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内一个地主家庭。萧红本姓张,名乃莹,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上着名的女作家。萧红是其1935年在上海出版着名长篇小说《生死场》时所用的笔名。

1934年6月12日,萧红离开哈尔滨,同萧军一起流亡到青岛。9月,在青岛她写完了旨在宣扬“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的长篇小说《生死场》。然而周围的朋友相继被捕,他们只好又流亡到上海。1934年11月30日,萧红和萧军在上海终于见到了文坛大师鲁迅先生。萧红眼中的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大师出奇的平和并充满善意,他面色苍白显得有些衰弱,脸颊消瘦,颧骨突出,嘴上留有浓密的唇须,头发极富于特征,硬而直立,眼睛喜欢眯起来,但目光却异常锐利。他们完全被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鲁迅先生喜欢萧红、萧军的纯朴爽直,而且萧红与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也一见如故,甚至淘气的满嘴上海话的海婴,也很快和萧红混熟了。这次见面后,鲁迅为了给二萧在上海铺展一条从事文学写作的道路,又于12月29日以庆祝胡风的儿子满月为名,在梁园豫菜馆举行了一次宴会,把二萧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等左翼着名作家,并指派叶紫作为二萧的向导,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上海,加入到左翼作家队伍中去。后来又支持他们三人结成“奴隶社”,出版“奴隶丛书”。

从此,在鲁迅的关怀引导下,萧红开始走入上海文坛,并与当时的许多重要人物建立了广泛联系。而萧红与鲁迅之间的情谊日益加深,这对其日后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1935年12月,第一次以“萧红”为笔名的成名作《生死场》,就是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的。鲁迅先生还亲自为《生死场》一书写了序,震动了当时的文坛。《生死场》的出版,不仅为萧红打开了上海文坛的大门,而且使她立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着名左翼作家之林。

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与鼓励下,萧红很快步入了上海文坛,创作也如山中瀑布,奔泻而来。在此之后,萧红发表了不少散文和小说。如散文《索菲亚的愁苦》,短篇小说《手》、《马 房之夜》等等。这期间萧红写的作品大多都经过鲁迅的审阅并介绍发表。萧红是鲁迅精心培养起来的作家。

鲁迅不仅在文学创作、出版方面鼓励、支持萧红,而且在经济、生活等方面也特别予以关怀和帮助。鲁迅时刻关心着萧红的成长,还经常把萧红介绍给一些外国的进步文化人士,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的相识,就是鲁迅介绍的。

鲁迅先生的人格风范、美学思想和文艺创作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给萧红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次,萧红到鲁迅家里做客,他们谈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忘了时间,当萧红要走时已是午夜1点钟以后了,许广平送萧红出来,外面正下着蒙蒙细雨,弄堂里的灯全都熄灭了,鲁迅一再嘱咐许广平一定让萧红做小汽车回去,并让许广平先付车费。后来,二萧把家搬到北四川路,离鲁迅家住得近了,萧红就经常到鲁迅家来,一方面排解纷杂的思想因素,一方面聆听鲁迅先生的教诲。有时萧红也给鲁迅一家做一些饺子、韭菜盒子、荷叶饼之类的北方面食,即使萧红没做好,鲁迅也必定要多吃一些,似乎是对萧红的一种鼓励,萧红看到鲁迅先生吃了许多,心里非常高兴。

1936年夏,由于个人感情方面的原因,在极度苦闷的心情指使下,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去东京疗养。临行前的7月15日,鲁迅支撑着病重的身体,设家宴为萧红饯行,许广平亲自下厨烧菜。鲁迅爱怜地嘱咐萧红:“每到码头就有验病的上来,不要怕,中国人就会吓唬中国人。”这一次相聚,竟成了萧红与鲁迅先生的永诀。

1936年10月21日,萧红在日本东京得知了鲁迅逝世的消息,悲痛万分。为此,她写了散文《海外的悲悼》。

回国后,萧红怀着巨大的悲痛,拜谒了鲁迅先生墓,写下了令人泪下的《拜墓》一诗。她用很多时间负责《鲁迅纪念集》中新闻报纸部分的剪贴、校对工作,以寄托她对鲁迅先生的哀思。同时也写了许多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鲁迅的深深怀念、崇敬与感激之情。她用细腻、清新的笔调,为读者刻画出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先生的形象。让读者看到鲁迅家庭的和谐、生活的朴素以及她与鲁迅全家之间的感情。

在萧红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个和蔼宽厚的老人;他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个了解儿子的好父亲,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与鲁迅相处的日子,是萧红坎坷不幸的一生中少有的闪烁着灿烂阳光的日子,她对鲁迅先生一直怀着深深的崇敬与感激之情。鲁迅先生的早逝,对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给她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悲痛,甚至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恩师鲁迅先生。1942年1月22日,弥留之际的萧红一再拜托守候在她床前的挚友骆宾基说:“我死后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能把我的一点骨灰埋葬在鲁迅先生的墓旁……如果真有在天之灵的话,以便在天国里也能聆听到先生的教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心中的鲁迅小学作文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这个我小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名伟人,当我真正了解他的时候,那还是读初一的时候。

初一上学期,我们学过《风筝》这一篇文章。讲的是小时候,鲁迅十分厌恶风筝,也不许他的小兄弟玩。一次,他发现他的小兄弟背着他去造风筝,他愤怒地踩烂了风筝,多年后他发现自己错了,便去向弟弟认错的故事。这位伟人的自我解剖的行为震撼了我,想我自己:一个人躲在被窝里玩手机,即使被父母发现了也死不认错。那时,我想我要像他一样自我解剖的话,我的学习应该进步十分快。

如今,我看了他的自传更是震惊。我原本以为,名人的家世大多是好的,现在我才知道,名人的家世不一定是好的,但他一定是自尊自爱的。“我寄住在亲戚家里,有时还被人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到家里”。那时,他家已经破落不堪了,但他宁可受苦也不受这屈辱。

附文《呐喊》更让我了解了他小时候的艰辛。你想想:一个小孩子忍受着别人的白眼,在众人的嘲讽下接过那父亲的治病钱,那多让人委屈啊。但他依然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代伟人,一个真正让人敬佩的伟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人。

除此之外,他爱国精神也让人吃惊。他家没有钱只能去不要钱的学校,所以他考入了水师堂。他为了救国从机关科去了矿物科,后来觉得这样没有用又去学医,但他发现学医也无法改变中国人民的思想之后,又弃医从文。别人打着救国的名却不干救国的事,但他为了救国却想尽办法。

他真正让我敬佩的还是他的谦虚。他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本白话文小说,可他连名提都没有提,从小时候成长到名人的经历的艰苦他也提都没有提,写作时遇到的困难他还是提都没有提。这些经历恐怕拿来写小说故事都没问题了!

名人鲁迅,在我眼中就是这么一个值得敬佩的人物。

[我心中的鲁迅小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鲁迅故里作文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听人家说鲁迅故里是个旅游圣地,我一直等了好久,终于有机会去看看了。走进鲁迅故里,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两个石头人,一个是先生,一个是学生,先生好像在讲课,那个学生好像有什么问题要老师呢!什么问题呢?不知道,这石头人被雕得栩栩如生,我已经觉得石头人在动呢!

我们随后来到鲁迅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我远远地看见鲁迅的桌角有一个“早”字,这个“早”字有一个故事:鲁迅以前常常迟到,先生会骂他,他为了催自己早睡早起,所以在桌角刻了个小小的“早”字。再往里走就是饭堂,饭堂里的桌椅上的花纹雕刻的十分精巧,墙上有一幅画,画上画着梅花,这让我感到鲁迅先生和梅花的精神一样,在冬天里,所有的花都谢了,唯独梅花傲然挺立。再继续走就是大堂,大堂里整齐的摆放着五把椅子和两张小方桌,四把椅子放旁边,一把椅子放前面,两张桌子放两把椅子的中间。

多么整齐,又是多么简洁!十点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但是,我们心还在鲁迅故里游玩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