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历史典故汇总20篇

陈力导演、柳建伟等编剧的《血战湘江》,是一部壮怀激烈的战争电影,描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关系到中国工农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的全过程。本文是小编给你们整理推荐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历史典故优秀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浏览

1789

作文

1000

历史典故:扬州二十四桥

全文共 194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篇关于扬州二十四桥的历史典故,供您参考,希望帮助到您。

一、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

“二十四桥”的芳名,之所以流传千载,得益于杜牧的一首名诗。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说到扬州二十四桥,就无法回避一个千古之谜:它究竟是一座桥,还是二十四座桥?至今未能解得开。

二、二十四桥得名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唐代有人在一个月光如水、清风徐徐的夜晚,见到24个风姿绰约的仙女,身披羽纱,酥手托箫,鼓着粉腮,轻启红唇,飘上一座小石桥,于是那舒缓柔美的旋律,便从24支箫管中缓缓地流淌出来。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在扬州出西门向北行3-5里处,有一石桥和一木桥,两相近桥头的距离约24步,村里的长者都认为这儿就是“二十四桥”。在他们幼小的时候,都有被长辈牵着小手“数数过桥”的经历:跨过一座桥,从一个桥头走向另一个桥头,“一步、二步……”一般都是二十四步。照这种说法,“二十四桥”是两座桥的统称。

三、二十四桥猜测

其实从宋代起,“二十四桥”便成了一宗众说纷纭而无定论的疑桉:有人说是一座桥,有人认为是指二十四座桥。历代的辞典、诗词注解也都兼收两派之说,而不敢轻易取舍。

南宋词人姜白石在一个初冬来到扬州,写下了《扬州慢》这一千古绝唱:“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从词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看,“二十四桥”似乎是指一座桥。

有人认为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桥是子虚乌有的东西,实际上从来就不存在,它只是唐代扬州桥梁的总称。最早对此作出解释的是宋朝大科学家沉括,他认为“扬州唐时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五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纪者有二十四桥。”并在卷中从城区的汶河茶园桥起,到东面的山光桥止一一列出了桥名,但算来算去仅有21座桥的名称。也有人认为杜牧诗中的“何处”二字,清楚地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念:二十四桥绝不是一座桥。

四、二十四桥争论

二十四桥的姿那麽美?二十四桥的月那麽妙?历史上有没有二十四桥?二十四桥究竟指的是什麽?古往今来,多少风雅人士试图探个究竟,至今未有令人信服的结论。综合起来,大致有如下种种:

1、“二十四桥”就是一座桥,只因传说隋炀帝时,有24个美人月夜在桥上吹箫,故名“二十四美人桥”,简称“二十四桥”或“廿四桥”。到了清代,人们逐渐倾向于那原是一座桥的名称。清代扬州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写道:“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跨西门街东西两岸”。

近来,扬州的一位青年作家,从语言上、地理位置上对“二十四桥”作了大量的论证:扬州“二十四桥”为“阿师桥”的谐音,并考证沉括记载的阿师桥,为今城北的螺丝湾桥。根据《汉语音韵学导论》一书拟唐音“二”、“十”、“四”、“桥”分别与“阿师桥”音同。若从扬州方言观之,“二十四桥”与“阿师桥”之古音也相近。因“阿”古音为a(见王力的《汉语语音学》),“二”古代的北方方言也为a。

2、“二十四桥”就是遍布扬州地区的24座桥梁。沉括对二十四桥循名责实一一以求,但只凑成21座。南宋的王象之在《舆地记胜》中则记载:“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亡,不可得而考。”

3、“二十四桥”是古代扬州桥梁的编号。在古诗中以序号称桥的不乏其例,就唐代扬州而言,对桥的编码也是有桉可稽的。唐朝施肩吾《戏赠李主簿》诗有“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之句。唐人张齐《寄扬州故人》诗中有“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

4、“二十四桥”在诗文中是虚指而非实指,故“二十四桥”既非24座亦不是一座,不过是泛指扬州小桥多罢了。杜牧常常喜欢用数字入诗。如《江南春》绝句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赠别》一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谴怀》的诗句中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等等。由此可见,杜牧喜欢用数字,又特别喜欢用约数。因为它为约数,即不是实数,更不是专名。

当然,也有人指出“二十四桥”借指扬州,泛指扬州的繁华或是专指扬州美人,这些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二十四桥”的最终解释权,恐怕还得归杜牧。

五、扬州二十四桥现状

今天,念四路中段东面,五亭桥西边的景区就叫二十四桥景区。其主建筑熙春台东面有毛泽东手书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碑。在熙春台东北80米的地方,有一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的公园中常见的那种小卑桥,宽2.4米,两头各有二十四层台阶,两边各有二十四根栏杆,叫它二十四桥。桥的西北有一座简洁的亭子,宛在水中央,叫吹箫厅。这算是为外地游客建的,就好比今人在鲁迅故居百草园里种了一块菜来和散文对应一样。建这么一座“二十四桥”,也表明比较可信的是指一座桥。这座现代的“二十四桥”不是古代的二十四桥的复制,品味不怎么高,有些俗气。⇒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韩信胯下之辱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72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前二世纪的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中国的万里长城就是在这个朝代初具规模的。但因为父子两代皇帝的暴政,秦朝的统治仅有15年。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韩就是其中一位有名的军事统帅。

韩信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军事统帅,他出身贫贱,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建立军功之前的韩信,既不会经商,又不愿种地,家里也没有什么财产,过着穷困而备受歧视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与当地的一个小官有些交情,于是常到这位小官家中去吃免费饭,可是时间一长,小官的妻子对他很反感,便有意提前吃饭的时间,等韩信来到时已经没饭吃了,于是韩信很恼火,就与这位小官绝交了。

为了生活下去,韩信只好到当地的淮水钓鱼,有位洗衣服的老太太见他没饭吃,便把自己带的饭菜分给他吃,这样一连几十天,韩信很受感动,便对老太太说:“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老太太听了很生气,说:“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谁还希望你报答我。”韩信听了很惭愧,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在韩信的家乡淮阴城,有些年轻人看不起韩信,有一天,一个少年看到韩信身材高大却常佩带宝剑,以为他是胆小,便在闹市里拦住韩信,说:“你要是有胆量,就拔剑刺我;如果是懦夫,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围观的人都知道这是故意找茬羞辱韩信,不知道韩信会怎么办。只见韩信想了好一会儿,一言不发,就从那人的裤裆下钻过去了。当时在场的人都哄然大笑,认为韩信是胆小怕死、没有勇气的人。这就是后来流传下来的“胯下之辱”的故事。

其实韩信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他看到当时社会正处于改朝换代之际,于是专心研究兵法,练习武艺,相信会有自己的出头之日。公元前209年,全国各地反对秦朝统治的农民起义爆发了,韩信加入其中一支实力较强的军队。军队的首领就是后来成为下个朝代开国皇帝的刘邦。最初,韩信只是做了一个管押运粮草的小官,很不得志。后来他认识了刘邦的谋士萧何,两人经常讨论时事和军事,萧何认识到韩信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于是极力向刘邦推荐,但刘邦仍不肯重用韩信。

一天,心灰意冷的韩信悄悄离开刘邦的军队,投奔别的起义军。萧何得到他离开的消息后,也没向刘邦汇报,赶忙骑马去追韩信。刘邦得到消息,以为是二人逃跑了。过了两天,萧何和韩信回来了,刘邦又惊又喜,责问萧何是怎么回事。萧何说:“我是为您追人去了。”刘邦大惑不解:“过去逃跑的将领有几十个,你都不去追,为什么单单去追韩信呢。”萧何说:“以前逃跑的将领都是平庸之辈,容易得到,至于韩信是难得的奇才。如果您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您就再也找不到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刘邦说:“那就让他在你手下作个将领吧”。萧何说:“让他做一般的将领,他未必肯留下来。”刘邦说:“那就让他作一个军事统帅吧。”从此,韩信由一名运粮官变成了一位将军。在后来帮助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他每战必胜,立下了赫赫功勋。

史书中记载: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熟视之,俯出裤下匐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与茶圣陆羽有关的历史典故五则

全文共 2759 字

+ 加入清单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着世界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与茶圣陆羽有关的历史典故五则,希望读者喜欢。

与茶圣陆羽有关的历史典故五则

典故之一

刺史李季卿在扬子江畔,遇见了在此考察茶事的陆羽,便相邀同船而行。李季卿闻说附近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煮茶极佳,即令士卒驾小舟前去汲水。不料士卒于半路上将一瓶水泼洒过半,偷偷舀了岸边的江水充兑。

陆羽舀尝一口,立即指出“此为近岸江中之水,非南零水。”李季卿令士卒再去取水,陆羽品尝后,才微笑道:“此乃江中心南零水也。”取水的士卒不得不服,跪在陆羽面前,告诉了实情,陆羽的名气随后也就越发被传扬得神乎其神了。

明清时的一些茶艺专家认为,南零水和临岸江水,一清一浊,一轻一重,对茶圣陆羽来说是不难分辨的。陆羽逝世,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于晚唐。唐时曾任过衢州刺史的赵磷,其外祖与陆羽交契至深.他在《因话录》里说:‘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鬻茶之家,陶其像置于锡器之间,云宜茶足利。’”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着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典故之二

陆羽出生于唐时复州竟陵,就是现在的湖北天门,可竟陵这个地方留给陆羽的只是难以言说的辛酸。你只要翻开陆羽写的自传——《陆文学自传》,就能迎面闻到这一浓郁的伤感气息。他写道:“(陆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虽然用语诙谐,但其实也属事出无奈。貌丑和结巴也就罢了,可“不知何许人也”一句,实在让人无限同情。

陆羽是一个弃婴,《唐国史补》、《新唐书》和《唐才子传》里,对此都毫不隐讳。公元733年深秋的一个清晨,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西郊一座小石桥,忽闻桥下群雁哀鸣之声,走近一看,只见一群大雁正用翅膀护卫着一个男婴,男婴让严霜冻得瑟瑟发抖,智积把他抱回寺中收养。这座石桥后来就被人们称为“古雁桥”,附近的街道称“雁叫街”,遗迹至今犹在。

积公是唐朝着名高僧,而附近的寺西村里那时正卜居着一位饱学儒士李公。李公曾为幕府官吏,动乱时弃职,在景色秀丽的龙盖山麓开学馆教授村童,与积公感情深厚。积公就请李公夫妇哺育拾得的弃婴,当时,李氏夫妇的女儿李季兰刚满周岁,就依着季兰的名字取名季疵,视作亲生一般。季兰季疵同一张桌子吃饭,同一块草甸上玩耍,一晃长到七八岁光景,李公夫妇年事渐高,思乡之情日笃,一家人千里迢迢返回了故乡湖州。

季疵回到龙盖寺,在积公身边煮茶奉水。积公有意栽培他,煞费苦心地为他占卦取名,以《易》占得“渐”卦,卦辞上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意思是鸿雁飞于天空,羽翼翩翩,雁阵齐整,四方皆为通途。于是定姓为“陆”,取名“羽”字,以鸿渐为字。积公还煮得一手好茶,让陆羽自幼学得了艺茶之术。十二岁那年,陆羽终于离开了龙盖寺。此后,陆羽在当地的戏班子里当过丑角演员,兼做编剧和作曲;受谪守竟陵的名臣李齐物赏识,去火门山邹老夫子门下受业七年,直到十九岁那年才学成下山。

典故之三

陆羽生活的年代正是“安史之乱”前后,中国文化史上儒释道三家并行,南方则儒禅汇流。

陆羽初到江南,结识了时任无锡县尉的皇甫冉,皇甫冉是状元出身,当世名士,为陆羽的茶事活动提供了许多帮助。但对陆羽茶事活动帮助最大而且情谊最深的还是诗僧皎然。皎然俗姓谢,是南朝谢灵运的十世孙。皎陆相识之后,竟能结为忘年之交,结谊凡四十余年,直至相继去世,其情谊经《唐才子传》的铺排渲染,为后人所深深钦佩。皎然长年隐居湖州杼山妙喜寺,但“隐心不隐迹”,与当时的名僧高士、权贵显要有着广泛的联系,这自然拓展了陆羽的交友范围和视野思路。陆羽在妙喜寺内居住多年,收集整理茶事资料,后又是在皎然的帮助下,“结庐苕溪之滨,闭门对书”,开始了《茶经》的写作。

典故之四

陈师道在《茶经序》里这样写道:“夫茶之着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也就是说,陆羽是天下第一个写茶书的人,对茶事人事功不可没。

因为有了一部《茶经》,陆羽从唐代起,就开始被人尊称为“茶圣”,这可是亘古未有的巨大荣誉。而陆羽为之付出的心血,是常人难以估量的。

从火门山上下来之后,年仅十九岁的少年陆羽便心无旁骛,立志于对茶事的研究考察工作。全唐诗里收录了他着名的《六羡歌》:“不羡黄金盏,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安史之乱”后,陆羽一路考察茶事,辗转来到江南的湖州,当时年仅二十四岁,从此定居于此,起早贪黑,跋山涉水,以茶民为友,以茶叶为伴,用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充实《茶经》的写作。

典故之五

据说,唐代竟陵积公和尚,善于品茶,他不但能鉴别所喝是什么茶,还能分辨沏茶用的水,而且还能判断谁是煮茶人。这种品茶本领,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把积公和尚看成是“茶仙”下凡。这消息也传到了代宗皇帝耳中。代宗本人嗜好饮茶,也是个品茶行家,所以宫中录用了一些善于品茶的人供职。代宗听到这个传闻后,半信半疑,就下旨招来了积公和尚,决定当面试茶。

积公和尚到达宫中,皇帝即命宫中煎茶能手,砌一碗上等茶叶,赐予积公品尝。积公谢恩后接茶在手,轻轻喝了一口,就放下茶碗,再也没喝第二口茶。皇上因问何故?积公起身摸摸长须笑答:“我所饮之茶,都是弟子陆羽亲手所煎。饮惯他煎的茶,再饮别人煎的茶,就感到淡泊如水了。”皇帝听罢,问陆羽现在何处?积公答道:“陆羽酷爱自然,遍游海内名山大川,品评天下名茶美泉,现在何处贫僧也难知晓。”

于是朝中百官连忙派人四处寻找陆羽,不几天终于在浙江吴兴苕溪的杼山上找到了,立即把他召进宫去。皇帝见陆羽虽说话结巴,其貌不扬,但出言不凡,知识渊博,已有几分欢喜。于是说明缘由,命他煎茶献师,陆羽欣然同意,就取出自己清明前采制的好茶,用泉水烹煎后,先献给皇上。皇帝接过茶碗,轻轻揭开碗盖,一阵清香迎面扑来,精神为之一爽,再看碗中茶叶淡绿清澈,品尝之下香醇回甜,连连点头称赞好茶。接着就让陆羽再煎一碗,由宫女送给在御书房的积公和尚品尝。积公端起茶来,喝了一口,连叫好茶,接着一饮而尽。积公放下茶碗,兴冲冲地走出书房,大声喊道:“鸿渐(陆羽的字)在哪里?”皇帝吃了一惊:“积公怎么知道陆羽来了?”积公哈哈大笑道:“我刚才品的茶,只有渐儿才能煎得出来,喝了这茶,当然就知道是渐儿来了。”

代宗十分佩服积公和尚的品茶之功和陆羽的茶技之精,就留陆羽在宫中供职,培养宫中茶师。但陆羽不羡荣华富贵,不久又回到苕溪,专心撰写《茶经》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长征途中让人感动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1936年5月底6月初,经历了无数的磨难,红6军团到达了西康境内。由于连续的草地行军,特别是长时间的断粮缺水,战士们的体力严重不足,部队疲劳到了极限。粮食问题再得不到解决,部队就很难再前进了。正当大家几乎陷入绝望的时候,他们在一个叫稻城的小县城和红32军会合了。

红32军是为了专门接应红6军团来到稻城的。在最困难的时候见到友军,大家奔走相告,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本来疲惫不堪的身体好像一下子充足了电。

红32军给红6军团送来了一群大牦牛、肥猪和肥羊,一捆捆的羊皮背心、羊皮手套和睡觉用的皮垫子,还有不少青稞和豌豆。这样多的物资对他们来说真是“及时雨”。其实,红32军也是经过草地行军、忍饥受冻过来的,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红32军的战友们所体现的团结互助精神让人终身难忘。

一番休整后,红6军团又踏上了征程。当时全军上下竟连一口可以做饭的大锅也没有。原来部队集体用的厨具,随着行军作战已全部丢掉了。自从渡过金沙江后,干部战士都是分散野餐,用个人的搪瓷缸子当炊具。可红32军送给他们的这些肉食和粮食,怎样才能吃到嘴里呢?

为了不麻烦当地的藏族同胞,红6军团的先头部队向藏族群众买了几口大缸,用来煮肉。大家正准备美餐一顿时,没想到他们买的那些大缸经不起烈火高温的烘烤,肉还没煮熟,大缸就“砰”地一声炸了。有的连队由于烧坏了大缸,干脆就吃起了半生不熟的肉。买不起缸的连队,就把肉分割给个人,战士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地上点上火,经过一番烟熏火燎之后,吃起了“熏肉”或“烤肉”,这倒也别有一番情趣。对一时吃不掉的牦牛,在行军中部队就用它们来驮枪械弹药,给病号骑,等需要的时候,然后再陆续杀掉改善生活补充给养。

每当大家吃牛、羊肉,看到牦牛在行军中所起的作用时,红6军团的战士们都会深情地怀念起红32军的同志们。

1.小毛驴帮助红军走出长征路的历史典故

2.长征中战友被冻成“石头”的历史典故

3.长征路上战胜疾病的历史典故

4.红军长征吃得苦中苦的历史典故

5.红军长征途中吃马肉的历史典故

6.马背上的小红军长征历史典故

7.百余红军在长征路上跳崖牺牲的历史典故

8.长征历史典故:夹金山的一天

9.长征历史典故:不朽的丰碑

10.抬周总理担架过河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59 字

+ 加入清单

范仲淹被排挤离开朝廷以后,他的同事富弼,因为支持新政,被诬陷是范仲淹的同党,丢了官职;韩琦替范仲淹、富弼辩护,也受到牵连。当时,有些人虽然同情范仲淹,但是不敢出头说话。只有谏官欧阳修大胆上书给宋仁宗说:“自古以来,坏人陷害好人,总是说好人是朋党,诬蔑他们专权。范仲淹是国家有用的人才,为什么要把他罢免?如果听信坏人的话,把他们罢官,只会让坏人得意,敌人称快!”

欧阳修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庐陵(今江西永丰)人。他四岁的时候,父亲病死,母亲带着他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依靠他叔父生活。欧阳修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就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划着字,教欧阳修认字。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早就爱上了书本。

欧阳修十岁时候,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一次,他在一家姓李的人家借书,从那家的一只废纸篓里发现一本旧书,他翻了一下,知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就向主人要了来,带回家里细细阅读。

宋朝初年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的文风讲求华丽,内容空洞。欧阳修读了韩愈的散文,觉得它文笔流畅,说理透彻,跟流行的文章完全不一样。他就认真琢磨,学习韩愈的文风。长大以后,他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到第一名。

欧阳修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在文学上的声誉已经很大了。他官职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为了这件事,他被降职到外地,过了四年,才回到京城。

这一回,欧阳修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又出来说话,使朝廷一些权贵大为恼火。他们捕风捉影,诬陷欧阳修一些罪名,朝廷又把欧阳修贬谪到滁州(今安徽滁县)。

滁州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欧阳修到滁州后,除了处理政事之外,常常游览山水。当地有个和尚在滁州琅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上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子起个名字叫醉翁亭。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成为人们传诵的杰作。

欧阳修当了十多年地方官,宋仁宗想起他的文才,才把他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

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考试结束以后,有一批人落了选,对欧阳修十分不满。一天,欧阳修骑马出门,半路上被一群落选的人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这批人赶跑。

经过这场风波,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就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学着写内容充实和朴素的文章了。

欧阳修不但大力改革文风,还十分注意发现和提拔人才。许多原来并不那么出名的人才,经过他的赏识和提拔推荐,一个个都成了名家。最出名的是曾巩、王安石、苏洵(音xún)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在文学史上,人们把欧阳修等六个人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合起来,称为“唐宋八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哭秦庭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349 字

+ 加入清单

伍子胥打听不着楚昭王的下落,很不痛快。后来听说囊瓦跑到郑国去了。他一想,楚王也许跟囊瓦在一块儿。再说,郑国杀了太子建,这个仇也得报。这么着,他带领着兵马一直向郑国进攻。郑国得着这个消息,可就慌了神了。全国上下没有不埋怨囊瓦的,逼得囊瓦走投无路,只好自杀。郑定公把囊瓦的尸首献给伍子胥,还说楚王确实没上郑国来过。伍子胥还是不依不饶,非要把郑国灭了不可。郑国的大臣们都主张发动全国的人跟吴军拼个你死我活。郑定公说:“拿郑国的兵力来说,哪儿能跟楚国比呐?楚国都给他打败了,别说咱们这个小国了!”郑定公下了一道命令,说:“谁能够叫伍子胥退兵的,就有重赏。”可是谁有这样的本事呐?命令出了三天,看命令的人倒不少,就是没有一个应征的。

到了第四天头上,有个打鱼的小伙子来见郑定公。他说,他有办法叫伍子胥退兵。郑定公问他得要多少兵车。他说:“不用兵车,也不用粮草,光凭这个划船的桨就能够把好几万的兵马打回去。”谁信他这个话哪?可是大伙儿没有法子,只得让他去试试看。那个打鱼的胳肢窝里夹着一根桨,上吴国兵营里去见伍子胥。一边唱着歌,一边敲着那根桨打着拍子。他唱着:

芦中人,芦中人;

渡过江,谁的恩?

宝剑上,七星文;

还给你,带在身。

你今天,得意了;

可记得,渔丈人?

伍子胥一听,吓了一跳,连忙跑下来,问他:“你是谁呀?”他说:“您没瞧见我手里拿着的玩意儿吗?我爸爸全靠这根桨过日子,当初也全靠这根桨救了您的命。”伍子胥这才想起了芦花渡口逃难的情形和那个打鱼的老大爷的恩德,不由得掉下眼泪来,就问他:“你怎么会上这儿来呐?”他说:“我们打鱼的向来没有一定的地方。这回又为了打仗,才到了这儿。国君下了个命令,说,‘谁要能够请将军退兵,就重赏谁。’不知道将军能不能看我死去的爸爸的情面,饶了郑国?”伍子胥挺感激地说:“我能够有今儿这么一天,全都是你父亲的恩德。我哪儿能把他忘了呐?”当时他就下令退兵。那个打鱼的欢天喜地地去报告郑定公。这一下子,全郑国的人都把他当作大救星。郑定公封给他不少土地。郑国人差不多全叫他“渔大夫”。

伍子胥离开郑国,回到了楚国。他把军队安营下寨,打发人上各处去探听楚昭王的下落。有一天,他接到老朋友申包胥一封信,里边写着:“你是楚国人。为了要报父兄的冤仇,打败了本国,你还拿铜鞭打碎了国王的尸首。仇也报了,气也出了。你还打算要怎么样呐?做事不能太过分。我劝你还是早点带着吴国的兵马回去吧。你大概也许还记得我说的话吧。你要是灭了楚国,我一定豁出我的命把它恢复过来。请你再思想思想。”伍子胥念了两遍,低头想了想。他跟那送信的人说:“因为我忙得厉害,没有工夫写回信。烦你带个口信回去,告诉申大夫,就说我说,忠孝不能两全。我积了一十八年的仇恨,到了今天也许有点不近人情,这实在没有办法。”为了报私仇,伍子胥决心跟自己的国家为敌到底。

那个送信的回去之后,把这话告诉了申包胥。申包胥知道已经不能再和伍子胥讲什么理了。他想起楚平王夫人是秦哀公的女儿,楚昭王是秦国的外孙子,就连夜动身上秦国去借兵。他没黑天带白日地走,脚趾头走得都流血了。他把衣裳撕下一条来,缠上脚,接着走;到了秦国,见着了秦哀公,说:“吴王是个贪心不足的暴君。他想并吞诸侯,独霸天下。今天灭了楚国,明天还想着收服秦国。现在您的外孙子[指楚昭王珍]东奔西跑,命还不知道保得住保不住,求您出头帮个忙。要是能够把楚国恢复过来,还不都是您的大恩吗?到那时候,我们情愿永远做您的属国。”秦哀公说:“你先上公馆歇歇去,让我跟大伙儿商量商量。”

秦哀公不愿意跟吴国打仗。申包胥两次三番地跟他哀求。他只是敷衍着。申包胥就站在秦国朝堂上一个劲儿地哭。大伙儿都散了,他还是不走。到了晚上,人家都睡了,他还站在那儿哭着。大伙儿都拿他当疯子看,谁也不去理他。他一连气七天七夜,也不吃也不喝,连觉也不睡,只是抱着朝堂的柱子哭个没结没完。哭得秦哀公也奇怪起来了。他心里琢磨着:“楚国的臣下能够为了国君这么着急!七天七夜水米不进。我这儿可找不出这么个人来。楚国有这样忠心的人还给吴国灭了,秦国找不出这样的人能管保不给人家灭了吗?万一吴国打到这儿来,谁来救我呐?就是为了劝化自己的大臣们,我也得出一回兵吧。”

秦哀公就派大将子蒲和子虎率领着五百辆兵车去跟吴军决一死战。申包胥一见秦国发兵,就先跑到随国去报告楚昭王。楚国的君臣一听见秦国发兵,就好像从绝路里得到了活路,大伙儿请申包胥带着楚王的一队兵马去跟秦国的兵马会合起来。楚国的大夫子西和子期也整顿了一部分兵马一块儿跟着去接应。

申包胥当了先锋,一碰见吴国的公子夫概,就打起来了。夫概已经打了好几回胜仗,不把楚国人放在眼里。两边交手不到一个时辰,夫概忽然瞧见对面竖着一面大旗子,上边有个“秦”字。这一下子,吓了他一大跳。他想:“秦国的兵马怎么会到这儿来了呐?”不由得着急起来。心里一着急,哪儿还来得及收兵?就见子蒲、子虎、子西、子期的兵马挺勇猛地冲过来。夫概退下来足有五十多里地,才扎住营盘。查点人马,差不多损失了一半。

夫概赶紧跑回郢都见吴王阖闾,说:“秦国的人马可够厉害的,怎么办呐?阖闾真没想到秦国会来跟他作对,也有点担心。孙武说:“楚国地界大,人又多,决不能那么容易收服。再说还有秦国出来帮助。我上回劝大王立公子胜为楚王,就是为了这个。依我说,不如跟秦国讲和,答应他们恢复楚国。”这时候,伍子胥只好同意这么办了,只是伯嚭还不服气。他非要去跟秦国见个高低不可。阖闾就让他再去试试。

没有多大工夫,伯嚭坐着囚车回来了。他带去的一万人马给人家杀得才剩下两千。孙武对伍子胥说:“伯嚭为人傲慢,将来准会败坏你的事业。还不如借着他这回打败仗的因由,依照军法把他处治了倒干脆。”伍子胥说:“这回他虽说打了败仗,可是先头他也立过功劳。再说,我跟他原本是同病相怜地在一块儿做事,怎么能够为了这一回的失败就把他杀了呐?”他请求阖闾饶了伯嚭,孙武只是摇着脑袋不作声。

吴国的兵马和秦国的兵马还对立着的时候,没有想到夫概竟带着自己的一队人马偷偷地回到吴国去了。他叫人向国里的人传话,说:“吴王给秦国人打败了,现在是死是活还不知道。依照咱们的规矩,王位应该传给兄弟,我如今就是吴王了。”太子波、专毅和被离守住城门,不让夫概进来。夫概打发人上越国去借兵,答应将来送给他们五座城当谢礼。

吴王阖闾听说夫概带着兵马私自回去了,心里非常疑惑。伍子胥说:“他准是回去抢夺王位。这儿有孙军师和我主持着,大王赶紧先带着一队人马回去吧。”阖闾就带着伯嚭连夜动身往回赶。在半路上,碰见了太子波打发来的人。他们说:“夫概自立为王,又勾结了越国,越国的兵马就快打进来了。”阖闾打发人去把孙武和伍子胥召回来。他又通告夫概的军队,说:“赶紧悔过的有赏,后来的死罪!”这一来,夫概的士兵就有一部分跑到吴王这边来的。吴国人一听见吴王回来了,就开了城门,出来打夫概。夫概受了两面夹攻,支持不住,只好逃到国外去了。

伍子胥还没退兵的时候,又接到了申包胥的一封信,说:“你灭了楚国,我恢复了楚国。这两桩事情都办到了。你我应当顾念自己的国家,别再伤了和气,连累百姓。你请吴国退兵,我也请秦人回去,好不好?”伍子胥和孙武答应退兵,不过要求楚国派使臣到吴国去迎接公子胜,封给他一块土地。楚国那方面也答应了。吴国将士就把楚国库房里的财宝全都运到吴国去,又把楚国的老百姓迁移了一万多户到吴国,叫他们住在人口稀少的地方。

楚国的都城已经给吴国人毁了,楚昭王就迁都到鄀城[在湖北省宜城县东南;鄀ruo四声],称为新郢。楚昭王经过了这回大难,立志整顿政治,安抚百姓。楚国从此大约有十年光景过的是艰苦的日月。

阖闾回到吴国,把第一大功归给孙武。孙武不愿做官,一心一意地要回乡下去。伍子胥一再挽留他,他反倒劝伍子胥,说:“我不光是要保全我自个儿,还想保全你。你还是跟我一块儿躲开这地界吧,省得将来受人家的气。”伍子胥哪儿舍得走哇。孙武就自己走了。

阖闾对伍子胥说:“中原诸侯顶怕的就是楚国。我已经把它打败了,我能够代替晋国当霸主了吧。”伍子胥说:“晋国虽说丢了霸主的威声,可是齐国的国君一向要恢复齐桓公的事业,大王可别小瞧了他。”阖闾不言语,心里打算找个机会再把齐国打败,那他就可以横行天下了。哪儿知道齐景公也正打算着横行天下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长征历史典故:顽强的夫人团

全文共 3667 字

+ 加入清单

一九三四年十月的一天,红一方面军要实施转移,离开革命之都瑞金。战士们含着泪告别了那深深依恋着的土地和人民。由三十名女同志组成的队伍,也夹在其中。

她们一步三回头,深情地回望那为之流血牺牲、奋斗多年的根据地。许多人的父母双亲,挚爱儿女,都因为革命工作需要而留在这里,她们怎么舍得离开这片土地呢?

但依恋归依恋,由于革命需要,这些女红军必须跟着部队转移,在卫生部和休养连开展工作。这些女战士都是不畏艰险,勇于向前的典型,这么艰巨的任务,她们不会因为一己之私而后退的。

出发时,王泉媛、钟月林、危秀英、陈慧清、李桂英、刘彩香等几名女同志被分在卫生部。贺子珍、康克清、邓颖超、蔡畅等,都是几位领导的夫人,另在一起。

加起来有三十名女同志。

当时的转移叫战略转移,出于领导们的要求,卫生部带的物品特别多,有药箱、担架,连X光机也要抬着出来,行动非常迟缓。而且,由于这次转移属于秘密行动,白天不能赶路,只能夜间行进。

天公也不作美,连着几天都阴天下雨的,同志们衣服都湿透了,贴在身上特别难受。泥泞的道路,非常难走。

同志们搬着沉重的器具,常常摔倒。那根本不是走路,只能说是在泥水里连滚带爬。

走了一个多月,才来到湘桂边境。由于多次与敌人遭遇,打了好几场仗,队伍中的伤员越来越多,卫生部的任务就越来越重,有几位妇女同志被调到担架连,负责抬担架和照顾伤员。原本就十分沉重的行李,分派到剩余的几位同志身上,更是举步维艰。

随着战争的继续,考验这些女同志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

一次,在翻越一座大山时,部队遇到敌人飞机的轰炸。一个抬担架的农民吓得扔下担架就跑了。把那副担架孤零零地放在路边,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下。另一个抬担架的农民在担架旁急,却没有办法。

恰好一位卫生队的女同志,看到了这幅场景,她想:不能扔下伤员!于是不顾危险地冲上去,抬了担架就跑。

山势十分陡峭,为了保护伤员,女同志只得跪着爬行,膝盖上磕破皮,流了不少血,肩膀也磨出了血,钻心地疼。

但她知道不能停下,就算再累也得跟上队伍,不然伤员无法得到很快的救治。跌跌撞撞地,终于下了山,女战士把担架放到安全地带,再也支持不住了,趴在路边,大口大口地吐起血来。

原来她本身就有病在身,身体非常虚弱,自己都很需要人照顾。另一个担架员和担架上的伤员再也看不下去了,说:“女人不能干这个,还是找个男人来抬吧,不然你要吃不消的。”

但荒山野岭的,上哪儿找男人去?女战士吐完血,用袖子抹了一下,抬起对她来说重于千斤的担架,继续追赶队伍。在长征路上,像这样抬担架的女同志,还有好几个。她们完全忘了自己是女人的事,只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照顾伤员是这些女同志的主要任务,但这也是一件很难办的事。由于部队行军中缺医少药,许多伤员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女同志们以特有的细心和耐心,精心地护理伤员。但也就只能帮他们擦洗伤口,换药,喂饭吃。有些受伤轻些的,能拄着拐棍自己走一段。但有的重伤员必须用担架抬着。例如英雄钟赤兵,就是被女战士们抬着走完长征的。

女同志们十分细心,她们知道,由于部队缺少药品和粮食,伤员同志除了要忍受伤痛的折磨,还常常忍饥挨饿。所以,她们除了要护理好伤员的伤口,还要关注他们的心情,让他们尽量保持愉快,并且要四处找粮食。

这些工作让三十个女性来完成,实在是太艰巨了,但坚强的女战士们硬是坚持下来了。

长征时,她们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病痛:邓颖超在江西苏区时就患有严重的肺病,她的身体极度虚弱,是被担架抬着走上长征路的,一路上吃了不少苦。但她仍然亲切温和,坚强地与病痛抗争着。

吴仲廉同志是一双小脚,这是旧社会带给她的磨难。

但她爬山走路从不落后,休息时还帮忙照顾其他同志,她是用一双小脚走完二万五千里的,其中的艰苦想一想就知道了。

还有几位女同志,在长征路上经历了怀孕生子的痛苦折磨,这也是夫人团的长征路走得倍加艰辛的一个方面。

周子昆的爱人曾玉,是第一个遭受这种不幸的女红军。她是怀着孕偷偷跟上长征队伍的。等到队伍发现时,再让她回去已经太危险,就放到干部休养连,让女同志们好好照顾她。谁知道她根本不用别人照顾,还抢着去照顾别人。

夫人团的女战士们还是精心地看护她,因为她是第一胎,很容易出危险。她就这样挺着个大肚子,跟着长征队伍走。在翻越著名的老山界时,一向活蹦乱跳的她,走得很吃力。有一位女同志搀着她。她还是很不舒服。

“怎么样?肚子疼吗?要不休息一会儿?”

“有一点儿,没事儿,等过了山再休息吧。”曾玉忍着痛笑一笑,坚持着爬过了山。下山没多久,她就生了。当时生了好久,她的脸都疼得扭曲了。

生完孩子后,她很虚弱,当时部队里没有吃的,女战士们就采来豌豆苗,熬成汤给她喝。蔡畅知道后,说:“不能饿着孩子,也别让大人落下玻”然后把自己仅剩的一点小麦面拿来,放在豌豆苗里一起熬面糊糊,给她们母子俩喝。这位坚强的女性,就是在长征途中的艰苦条件下,经历了她人生中的重要环节——分娩。

在长征路上生产的还有贺子珍和陈慧清。在离开瑞金时,根本不知道怀孕了,就这么跟着队伍走上了长征的道路。长征开始不久,她们先后发现已经怀孕了。

陈慧清生产时难产,她经受了非人的折磨。那时中央红军正在急行军,成千上百的敌人正紧紧追在身后,红军必须尽快通过贵州境内的一个山口。正在此时,二十六岁的陈慧清却要分娩了。

走是不能走了,战士们把她被抬到了路边的一个草棚里,焦急地守候在一边。但陈慧清因为难产,在草棚里疼得直打着滚。派去拦住敌人的红军寡不敌众,耳听着枪声越来越近,跟着守在一边的董必武对警卫员说:“去,告诉董振堂,这里在生孩子,让他必须把敌人顶住!”

董振堂把三十九团团长吴克华叫来说:

“生孩子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长时间,就给我顶多长时间!”

三十九团的红军战士,在距离陈慧清生产的草棚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用简陋的武器拼杀中,硬是阻住了敌人的进攻。战斗中,不断有战士跑过来问:“生了没有?还要多久?”

整整两个小时之后,孩子终于出生了。此时的陈慧清早已昏迷不醒,来不及看他的孩子一眼。董必武立刻让人把她抬走了。看着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年近五旬的老红军连连叹气,他掏出一张纸条,在上面恳切地写到:收留这个孩子的人是世上最善良的人。

然后他把纸条放进包着孩子的衣服里,把孩子轻轻放在了依然硝烟弥漫的路边。

陈慧清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孩子,或者说,陈慧清从来没有见过她的孩子。这位坚强的女战士,在清醒过来之后,就面对了失去了孩子的残酷现实,这给她的身心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最受苦的就是贺子珍,她在山间生下了她和毛泽东的第四个孩子,但孩子不能跟着行军,她见大家为难,就主动说:“把孩子送走吧,跟着我他也长不大。”

警卫员抱起刚出生的孩子,翻过山去寻找人家。回来后,对贺子珍说:“是个老太太,长的挺和善的。”贺子珍听了,半晌没有声音,然后,一直没有掉泪的她突然“哇”的一声,嚎啕(háotáo)大哭。

长征路上,她们与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一样:抬伤员,爬雪山,过草地,冒酷暑,涉江河,吃野菜,啃树皮,历尽千辛万苦,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许多女战士都从鬼门关之前过了几次。

在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时,环境酷寒,满山遍野全是雪。脚下踩的是厚厚的冰层,又硬又滑,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摔入万丈冰崖之下。女战士们背着卫生用具,有的还抬着担架,常常走一步退两步。

山上空气稀薄,呼吸不过来的时候,憋得脸发青,许多战士倒下去就再也没站起来。而女战士们一路跌跌撞撞地跟着队伍,用自己病弱的身体与严酷的大自然抗争。

过草地也是如此。草地像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变化多端的气候,深浅不知的草甸。

它时而哭,时而笑。一会儿晴空万里,碧空如洗,天高云淡,骄阳似火;一会儿天低云暗,乌云密布,狂风怒吼,阴雨绵绵;一会天公大发雷霆,电闪雷鸣;一会瓢泼大雨,倾盆滂沱(pānɡtuó)……那里的水像生了一层红锈一样,散发着腐臭的气味。

不知道有多少动物的尸体,曾陷落在里面。

而为了不步那些动物的后尘,走路要非常小心,要不然陷进泥潭,很快就会被吞没。救也救不上来。女战士们一边忍着饥饿,一边背着过重的行李,在草地上小心翼翼地走了一个星期,才走出了草地。

这样看来,她们又与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不同:她们以病弱的身躯,明显小于男性的力气,甚至是不利于远行的生理条件,坚持不懈,顽强拼搏,最终和大部队一起走出了草地,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她们的伟大,在于她们敢于去承担,在困难面前,冷静地想办法。整个行军过程中,她们发挥互助友爱,团结合作的精神,不轻易放弃一个同志,坚持跟着大部队不掉队。谁也没有想到,长征中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但在困难来临时,她们一件一件都克服了。

长征艰苦的生活,恶劣的环境,考验了她们的信念,也磨炼了她们的意志。这三十名女同志,除了三名同志,途中留在当地开展革命工作外,其余二十七人都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外界看来,她们是柔弱的,但就是这些柔弱的女红军战士,在战斗中以大无畏的精神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显示了她们的力量与伟大。她们不愧为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有力地向世人表明了中国女性的坚强和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韩寿偷香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韩寿偷香”是男女私会的代名词,那么这里面有什么典故呢?这是小编准备的韩寿偷香历史典故,快来看看吧。

西晋的头号重臣贾充,有一个叫贾午的小女儿。贾充在家中宴请属下官员的时候,贾午从幕帐之后偷看,忽然发现里面有一个小帅哥,英姿飒爽,眉目俊秀,当下颇为心动。回到内室后她向丫鬟们打听那小帅哥是谁,可巧有个丫头知道那人叫韩寿,是自己以前的主人。贾午“发大感想”,做梦都梦见韩寿。这个丫鬟就前往韩寿家,做起了女说客。她对韩寿说自己的女主人如何如何艳丽动人,又如何如何对韩寿一往情深,韩寿又如何如何“潇洒帅哥,淑女好俅”。韩寿听了以后,情绪非常激动,觉得要是不采取行动,妄称了“帅哥”二字。当下这个丫鬟就来往于贾午和韩寿之间,将偷情措施安排妥当。韩寿虽然是帅哥,但也是运动健将,敏捷过人。到了晚上,韩寿就到贾府,翻墙而过,在丫鬟的指引下,到贾午卧室之内,做起情爱之事。家里上上下下,都毫无察觉,只有贾充眼光比较敏锐,发现小女儿“悦畅异于往日”,不过也猜不透其中缘故。

事情被察觉起源于一种外国香料。当时西域向晋朝皇帝进贡一种奇特的香料,涂在人身上,一个月香味都不会散去。皇上视为奇宝,只将它赏赐过贾充和另一个高级官员两人而已。贾午也觉得这是个好东西,只有用在自己情郎身上才不算糟蹋,就将它私下送给了韩寿。韩寿少年心性,当即把它用将起来。韩寿浑身香喷喷地上班,引起了上司贾充的警惕。贾充提鼻子一闻,觉得这是西域香料的味儿。贾充的脑筋马上高度开动,联想到家里的香料,联想到女儿“异于往日”的悦畅,联想到韩寿的那张小白脸……贾充回家后马上展开了调查,发现自己的院墙有些问题。他把贾午身边的丫鬟捉来一通恫吓拷问,发现了自己女儿的小秘密。这件事情以喜剧结尾结束:贾充安排了女儿和韩寿的婚事。

得到爱情的不止荀粲与韩寿。那个掉进茅坑的王戎,他的妻子就喜欢用“卿”来称呼他。“卿”在古代,是上对下表示亲近的称呼,丈夫对妻子可以用“卿”,妻子对丈夫则应该用敬语。王戎对妻子的习惯不满意,说你这么乱叫不符合礼法。王夫人做出了动人的回答:“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就是说:我亲你爱你,才叫你“卿”,我不叫你“卿”,谁还有资格叫你“卿”?王戎对这样热情似火的回答,估计早已酥倒,哪里还有反对的气力?

《世说新语·惑溺篇》记述了“韩寿偷香”的故事。

韩寿是三国时魏司徒韩暨的曾孙,家世既好,年少风流,才如曹子建,貌似郑子都,走在街衢,妇女多暗暗瞩目。贾充聘他来做属官,每次会集宾客,他女儿都从窗格子中张望,见到韩寿,就喜欢上了,心里常常想念着,并且在咏唱中表露出来。后来她的婢女到韩寿家里去,把这些情况一一说了出来,并说贾女艳丽夺目。韩寿听说了,意动神摇,就托这个婢女暗中传递音信,到了约定的日期就到贾女那里过夜。韩寿跳墙进去,贾家没有人知道。

此后,贾充发觉女儿越发用心修饰打扮,心情欢畅,不同平常。后来贾充会见下属时,闻到韩寿身上有一般异香,这是外国的贡品,一旦沾到身上,几个月香味也不会消散。贾充思量着晋武帝只把这种香赏赐给自己和陈骞,其余人家没有这种香,就怀疑韩寿和女儿私通,但是围墙重叠严密,门户严紧高大,韩寿从哪里进来的呢?于是借口有小偷,派人修理围墙。派去的人回来说:“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两样,只有东北角好像有人跨过的痕迹,可是围墙很高,不是一般人能跨过的。”贾充就把女儿身边的婢女叫来审查讯问,婢女把情况说了出来。贾充秘而不宣,把女儿嫁给了韩寿。

贾女偷香的风流韵事被后人津津乐道,成为男女私会的代名词。古称“相如窃玉、韩寿偷香、张敞画眉、沈约瘦腰”为风流四事。每每人称“韩寿偷香”,其实偷香的是贾女,“贾女偷香”称为“韩寿偷香”多是男性文人以风流自况的方便说法。

在这个故事中,贾女痴情、大胆、主动。她的这一大胆违礼行为被他的父亲承认。贾充身为廷尉,曾为朝廷制定法令,但对女儿的败德行为竟无一句责备的话,就可看出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确实比较开放,而这些都是儒家礼教崩溃以后的现象,在礼法严峻的汉代,这些现象是少见的。当然,也不排除他有家丑不可外扬的顾忌,再说韩寿有才有貌,择这样的乘龙快婿也不丢份儿,这桩婚事也是门当户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免死慈母饭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明帝时,会稽吴县人陆续因太守尹兴牵连进楚王刘英谋反案,也被逮捕关进了洛阳监狱。

许多人在酷刑的折磨下无辜死去,陆续虽是一介书生,骨头却很硬,即使被打得皮开肉绽,也没有一句求饶的话。

有一天,狱卒送来一份饭,严刑拷打下始终慷慨陈词、面无惧色的陆续见了,却突然跪下来泣不成声,不能自已。

主审法官听说此事,非常奇怪,就召陆续来问话。

陆续说:“是我母亲跋涉千里来看我,却不能相见,所以心中感到悲伤。”

主审法官大怒,这一定是狱卒为犯人通风报信,串通作案。主审法官立刻下令把值班的狱卒带来当庭对质。

陆续说:“我是因为见了这份饭,认识是出自母亲之手,所以才知道她来了,并非有人通风报信。”

主审法官说:“你怎么知道这饭是你母亲做的呢?”

陆续说:“我母亲做饭,切的肉都是方的,切的葱全都一寸长,所以我知道。”

主审法官派人到客栈调查,果然是陆续的母亲在听到儿子被捕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不远千里,前来看望儿子。

主审法官深为他们母子的心意相通而感动,就将此事上报给了明帝,明帝于是下诏赦免了陆续,太守尹兴也被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有关举案齐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梁鸿字伯鸾,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由于梁鸿的高尚品德,许多人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谢绝他们的好意,就是不娶。与他同县的一位孟氏有一个女儿,长得又黑又肥又丑,而且力气极大,能把石臼轻易举起来。每次为她择婆家,就是不嫁,已三十岁了。父母问她为何不嫁。她说:“我要嫁象梁伯鸾一样贤德的人。梁鸿听说后,就下娉礼,准备娶她。

孟女高高兴兴的准备着嫁妆。等到过门那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哪想到,婚后一连七日,梁鸿一言不发。孟家女就来到梁鸿面前跪下,说:“妾早闻夫君贤名,立誓非您莫嫁;夫君也拒绝了许多家的提亲,最后选定了妾为妻。可不知为什么,婚后,夫君默默无语,不知妾犯了什么过失?”梁鸿答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并能与我一起隐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而现在你却穿着绮缟等名贵的丝织品缝制的衣服,涂脂抹粉、梳妆打扮,这哪里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

孟女听了,对梁鸿说:“我这些日子的穿着打扮,只是想验证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贤士。妾早就准备有劳作的服装与用品。”说完,便将头发卷成髻,穿上粗布衣,架起织机,动手织布。梁鸿见状,大喜,连忙走过去,对妻子说:“你才是我梁鸿的妻子!”他为妻子取名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闪耀。

后来他们一道去了霸陵(今西安市东北)山中,过起了隐居生活。在霸陵山深处,他们以耕织为业,或咏诗书,或弹琴自娱。

不久,梁鸿为避征召他入京的官吏,夫妻二人离开了齐鲁,到了吴地(今江苏无锡境内)。梁鸿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给人舂米过活。每次归家时,孟光备好食物,低头不敢仰视,举案齐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于七夕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2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典籍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其二为《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神女,不可求死。”这些记录只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这几句话描述了织女没有织布,牵牛不拉车,显然,此时描绘的织女星和牵牛星主要还是作为带有农耕文明和家庭手工业文明的象征的两个星宿出现,并没有出现传说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相互关系和相关情节,这时的织女与牵牛并没有产生男女关系。后来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牛郎织女才开始有了隔河相望的相思形象。到了东汉时期,演绎成织女七夕渡鹊桥的传说。东汉应劭的《风俗通》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桥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史记》里也有记载:“四星在危面,匏瓜。牵牛为牺牲。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天官星占日:匏瓜一名天鸡,在河鼓东。牵牛一名天鼓,不与织女值者,阴阳不和。”到曹植的《洛神赋》里,才确定了牛郎织女的夫妻关系。而作为夫妇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大致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迁。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由此可见,对牛郎织女二星的歌咏,从周末经春秋战国,再由汉初至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流传数百年间,才提到七月七日相会。而那时候的七月七日已经是规模不小的岁时节日了。

七夕起源很早,刚开始时只是作为一个节令。从历史文献来看,七夕节起源时间至少在三四千年以前,其起源与星象、物候密切相关。

据说七夕的节日在战国时期可能就已经有了。据明代罗颀《物源》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但因作者与所载时间相隔太远,恐不足信。关于七夕乞巧风俗最早的记载当数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文中记载:“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中时,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爱连’。” 又载:“汉丝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开于襟褸。”这两条记载都可以说明,西汉初宫中过七月七日的盛况,而汉代这些风俗活动中都不见有关牛郎织女故事的记载。由此可见,七夕并非是牛郎织女传说所衍生出来的岁时节日。

关于七夕节的起源,我们可以从七夕风俗中去探寻。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星神,也就是对自然的崇拜。《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东晋周处《风士记》:“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此处的河鼓和织女,指的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牵牛星是视为谷物神,织女则传说是天帝之女桑蚕神,谷物神和桑蚕神都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的先民极为重视的神袛。那时的人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星宿。至于在七夕拜牵牛和织女二星,是因为两星的运行七月显得最为突出。

“七夕”也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据《太平御览》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七月七日为良日”,所以把它作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汉魏时把这一天作为集会游乐的日子。这一天还是天宫神仙们聚会的日子。《续齐谐记》记载:“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七数在民间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完满。因此,在七夕风俗里,有乞巧乞福乞情等风俗,都是源于七月七日是良日,以此祈求丰收美满之意。对时间的崇拜,也延伸到对生命的崇拜上。在七夕风俗中,就有乞子和祭祖的风俗。杨琳在研究七夕节的起源时,结合民俗学相关原理、结合类书、文人笔记、地方志等相关记载资料,对七夕节的起源问题作了详细的辨析:七夕节的成因在于“七在古代文化中是个具有生殖魔力的数目,古人将七月七日作为节日是崇拜七这个神秘之数的结果,其实质是对生殖的期盼和膜拜。”因而,在古代,很多女性为了提高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在七夕节这天往往会进行乞子的活动。

七夕节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结合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时期,百姓长期处于战乱之中,追求幸福安定的生活愿望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于是便向传说中的人物去乞求。此时牛郎织女的故事进一步完善,并与七夕节相互融合,七夕节成为普遍的节日。除了乞巧的习俗外,七夕节在此期间还多了乞求富贵、长寿、生子的习俗,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也成了人们的情感寄托。由于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较低,在封建社会又通常被视为繁衍后代的工具,生下男婴因而成为女性为提高社会地位的方式之一,求子也因此而成为七夕节民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分别对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和七夕节的探源可见,七夕节的起源主要来自古代人民对星辰、对自然以以及时间的崇拜,其起源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毫无关系的。但随着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发展演变及其故事中传达的人类情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逐渐融合交汇的。

[有关于七夕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狐假虎威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狐假虎威: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下面就由小编为你们带来狐假虎威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一言九鼎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11 字

+ 加入清单

一言九鼎的意思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那么一言九鼎有什么典故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一言九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言九鼎的典故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一言九鼎的解释

[释义]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语出] 《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辨形] “鼎”的上部不能写作“日”。

[近义] 一字千钧 一言为定 金口玉言

[反义] 人微言轻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用一言九鼎造句

1) 诚信是诗圣李白的“一诺千金”;诚信是古代皇帝的“一言九鼎”;诚信是儒家学中的“事实求是”;诚信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坚守原则;不是固执死板,而是仁爱负责。

2) 老厂长向来说到做到,一言九鼎。

3) 你的话一言九鼎,只要您说一句话,我就可以获得这份工作了。

4) 你的话一言九鼎,我们相信。

5) 能不能参加校合唱团,您是一言九鼎,您就同意了吧!

6) 的话一言九鼎。

7) 诚信就是说话算话,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8) 他在政界德高望重,一言九鼎,很受大家的爱戴。

9) 永恒机械遍布全国矿区的营销网络,稳固的营销团队,一言九鼎,诚信服务;高素质专业服务人员,快速高效的专业服务车队,是您坚实的后盾。

10) 古时候的皇帝在全国上下任何地方说话都是一言九鼎的人。

11) 自古以来,人们就推崇“一言九鼎”、“驷不及舌”、“言而有信”的做人之道,讲究诚信则是理想的高等境界,它是为人处世的必备条件,亦是人们几千年来的强烈追求。

12) 我虽然不算什么正人君子,但是我觉得我说话还是算一言九鼎的。

13) 老王是一言九鼎之人,说话绝对可信。

14) 这些德高望重的人一般说话都是一言九鼎的人。

15) 你会发现我这人一言九鼎。

16) 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

17) 只要你能够手握大权你就能够一言九鼎的号召任何人。

18) 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

19) 一言九鼎是一个男人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准则,但是你没有做到。

20) 他是会中大老,向来一言九鼎。

21) 我很风光,能一言九鼎,所有人,都对我称臣。可,那不是我的现实,只是我独自的幻境。

22)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铜是源于母语和历史的精华,古代就有"一言九鼎"的精髓,"一尺青峰,正气凛然"更是将语言文化的精炼推向一个后人无法触及的高峰。

23) 但这样的荒唐论调被一道诏书给废止了,颁布这道诏书的正是一言九鼎的西奥多.罗斯福。

24) 肠道之小脑,和我们大脑相连,有时它能决定我们的精神状态,有时对某些疾病,更是一言九鼎。

25) 八一建军节:一心一意跟党走,一寸丹心护家国,一丝不苟干工作,一日三省正己身,一言九鼎立人品,一身正气树形象,一日千里求进步,一鸣惊人创伟业。

26) 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满腹经纶,不如一善在心。高谈阔论,不如一言九鼎。长篇累牍,不如一字千金。

27) 古往今来,信守承诺一直是人们处世待人的根本,正因为此,才会有“一言九鼎”的成语,才会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佳话,才会有“孟母不欺子”的典故。古人做到了,后人又怎能忘却?

28) 三年后,在带领民众推翻了法国王室之后,丹东被任命为司法部长并成为国会中一言九鼎的人物。

29) 也就是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历史典故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统一中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千方百计拉拢人才。

曹操手下有两个谋士,分别是毛蚧和苟彧。一天,他们为曹操提了两条建议。其一,要利用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这叫“挟天子,令诸侯”;其二,要重视耕种,开荒种田,广积粮。曹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这两条建议。于是,经过仔细筹划,开始实施。

他首先打听到汉献帝的下落,然后亲自去朝见皇帝,把皇帝接到许昌,他自封为大将军,开始了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一条措施实施了,曹操心中很是高兴,士兵的士气也很高涨。曹操开始实施第二条措施,解决粮食的问题。他派人起草并颁布了“屯田令”,同时,命令军队也要大量开荒地,实行军屯。并严令士兵保护庄稼,不准践踏禾苗,若违犯,就按军法处治。

一次,正是麦熟时节,曹操带兵出征,任务紧急,队伍行军急速。老百姓都躲得远远的,不敢收割庄稼。曹操得知后,就传下军令,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不要害怕。士兵们都小心翼翼地走过麦田,曹操骑着马,麦田里突然飞出一只鸟,这只鸟正从曹操骑的马头上掠过。战马受惊,一边嘶叫一边四蹄奋起窜进旁边的麦田。当曹操用力将马 住停下来时,低头一看,踩倒了一大片麦子。于是,曹操赶紧跳下马,对主管法令的官说:“我的马将麦子踩坏,违犯了禁令,请求按军法议罪。”主管法令的官说:“将军是一军的主帅,怎能议罪?”曹操又说:“我自己制定的法令,我违犯了不治罪,怎么能够服众?”主管法令的官又说:“对尊贵的人是不能施加刑罚的。您是一军的主帅,何况踏坏麦田又不是存心违法,而是出于意外,我看就不必议罪了。”曹操听了,略略沉思一会儿,说道:“既然这样,那就暂且免去死罪吧,但是,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说完,他脱下帽子,用剑把自己的头发割下一绺来,用力掷在地上说道:“姑且用割发代替砍头。”曹操割发严守军令的事,很快在全军传开了。全军上下,个个敬畏,人人遵守军令,无一敢违犯。当时,在曹操的屯田基地——许昌,军民共同发展农业,保护庄稼,这样,使被战乱破坏的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与发展起来。这为曹操打败群雄,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围魏救赵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围魏救赵,讲述了一场战国时期经典的战役,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围魏救赵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一下吧。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释义】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历史典故】

齐威王三年,魏惠王想一泄失去中山的仇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如直接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既能解旧恨又能削弱赵国,可谓一举两得。于是,魏惠王调拨五百战车,由庞涓率领,直奔赵国。

庞涓治军有方,军队战无不胜,很快便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形势危急。第二年,赵国迫于无奈只得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任命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师,领兵前往救援。

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田忌本来打算领军直接去赵国与魏军作战,孙膑制止说:“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魏国的国都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军备空虚的地方,魏国国都被围困,魏王肯定会下令庞涓放弃攻打赵国而回兵自救。我们再在庞涓回师的必经之路,中途伏击他,必定可以大获全胜。这样,我们不但可以一举解救赵国之围,而且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成果。”

田忌听取了孙膑的意见,出兵围困魏国的都城大梁,魏王果然下令庞涓回军自救。庞涓收到魏王的命令后,丢掉粮草辎重,星夜从赵国撤军回国。孙膑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桂陵设下埋伏,当魏军经过时,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齐国军队大胜,赵国的危机也相应解除了。

【成长心语】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样的定理在科学研究领域,是成立的,但它并不一定适用于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身陷困境时,与对手发生正面的冲突,以此来解决问题,固然是一种方法,不过绝不是最聪明的方法。身处困境之中,只要我们不被自己的处境吓倒,静下心来,认真寻找对手的软肋,绕过对手的正面攻击,从其软肋下手,一样可以摆脱困境,甚至还有可能转败为胜。所以,有些时候,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鱼腥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鱼腥草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根茎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之功效。鱼腥草主产湖南,而又以怀化市各县最多,其他下茎成为人们最爱吃的桌上佳肴。近几年,在一些城市的商店里,还出现了真空包装的袋装鱼腥草食品。公路边,还有人用稻田大片进行人工栽培鱼腥草,很多农民靠种植鱼腥草走上了致富路。其实,吃鱼腥草是有个由来的。那是从古沅洲(即今芷江)开始流传着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相传宋朝熙宁6年夏季,大雨滂沱,河水猛涨,泥沙淤塞,冲毁房屋,淹没农田,弄得沿河两岸侗民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传说雨停水退后,沿河两岸的侗民甚至牲畜大多患上了同样的一种病,整天拉稀。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很差,没有人知道得的是什么病,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

就在这紧要关头,在白马滩侗寨(今芷江新店坪镇白马铺村)里,有一个张姓后生手持一把鱼腥草,对寨子里的人说:“这种草大概可以治这种病,大家不妨试试看吧。”

侗民们半信半疑,想了想,反正等死也是死,那就死马当作活马医吧,试一试也无妨。于是,侗民们就拖着病躯上山下地挖鱼腥草的根吃,果然病情见好。消息很快传遍了沅洲各寨,所有染病之人全都因吃了鱼腥草把病治好了。

原来,姓张的后生是因为他家常用房前屋后的鱼腥草喂猪,左邻右舍的猪都病了,惟独他家的猪没有发病,全家人都甚觉奇怪。由于他对草药也略知一二,他想:难道是吃了鱼腥草的缘故?难道鱼腥草可以清热解毒、通淋利尿?于是全家人试着挖鱼腥草吃。果然不出三天,全家人的病情大为好转。

从此,沅洲侗民对鱼腥草特别珍爱,觉得越吃越好吃了。吃的方法也越来越讲究,把鱼腥草在地下茎洗净切短,拌上烤香的辣椒粉、生姜、芫荽、葱蒜、味精、香料、食醋等。就这样一直吃到今天,吃出了一种传统美味,吃出了一道药食同源的佳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弟子应联历史典故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先生欲考弟子学才。

一日,先生出上联,要弟子应对下联。

先生出:海棠;弟子应对:山药。

先生又出:一枝,一枝海棠;弟子应对:半截,半截山药。

先生再出:斜插,斜插一枝海棠;弟子应对:倒挂,倒挂半截山药。

接着,先生点点头,又续上:鬓角,鬓角斜插一枝海棠;弟子脱口而出:胯下,胯下倒挂半截山药。

先生心中不悦,但还是接着续:小姐;先生不往下说了。

弟子略加思索,对上:大汉。

先生面色难看,仍然接着:偷看!

弟子心想好对呀,紧跟着:梦见!

先生生气了,提高嗓门:无--耻!弟子大声应道:有情!!!

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弟子。先生心想,看你如何应对。

弟子为难了,总不能拿先生来应对呀,暗自思量一番,终于想到了一个合适的词:师母!

先生脸色铁青,一声不吭转身走了。

弟子心中好生奇怪,怎么一回事?细细品味猛然发现对联上出了问题,暗暗叫苦不迭。

原来连起来就成了这样: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孙膑装疯忍辱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127 字

+ 加入清单

孙膑已经变成了废物,天天依靠着庞涓过日子,心里老觉着对不起人家。有一天,庞涓对他说:“大哥你那祖传的十三篇兵法,能不能凭着记性写出来?不但能给我拜读拜读,还能传留后世呐。”孙膑恨不能做点事情好报答报答庞涓。那十三篇兵法,据说是鬼谷子从吴国得来传给孙膑的,孙膑早就背得滚瓜烂熟。这次庞涓一要求,他就满口答应。打这儿起,孙膑开始写他祖宗的兵书。可是那时候写一篇东西不像现在这么便当,再说孙膑心里烦得慌,天天唉声叹气,写了足有一个多月,还没写了几篇。伺候孙膑的那个老头儿叫诚儿,他见孙膑受了冤屈,倒挺可怜他的,时常劝他歇息,不要老坐着,辛辛苦苦地写这个玩意儿。

有一天,庞涓把诚儿叫去,问他:“他天天写多少?”诚儿说:“孙先生为了两腿不便,躺着的时候多,坐着的时候少,一天只写三五行。”庞涓一听,气可大了,骂着说:“这么慢条斯理地得要写到什么时候?你得催着他,叫他加紧点!”诚儿嘴里答应着,心里可不大明白。他想:“干么一死儿催他呐?”诚儿那傻劲叫他心里有点不踏实。可巧服事庞涓的一个手下人来了,诚儿就问他:“嗨!我跟你打听件事儿。军师干么老催孙先生?”那个手下人说:“傻瓜,你还不知道吗?军师为了要得到一部兵书,才留着他的命。赶到兵书写完,他的命也就完了。这话你可千万别跟人说!”

诚儿一听,替孙膑捏了一把汗。他就偷偷地告诉了孙膑。孙膑到了这时候,才从梦里醒过来。他想:“原来庞涓是这么一个人!唉,我真瞎了眼睛,交上了这么一个人面兽心的东西!”他又想:“要是我不写,他准得要我的命。这怎么办呐?”他越想越气,越气越没有主意,急得直流眼泪,一下儿闭过气去。等到缓过气来,他瞪着两只大眼睛,连喊带叫,把屋子里的东西全扔在地下,把他写好了的兵书扔在火里烧了。吓得诚儿赶紧跑去告诉庞涓,说:“不好了!孙先生疯了!”

庞涓亲自来看孙膑,就瞧见他趴在地下哈哈大笑,笑完了又哭。庞涓叫了他一声,他就冲着他一个劲儿地磕头,哭着说:“鬼谷老师,救命啊!救命啊!”庞涓说:“你认错了,我是庞涓!”孙膑拉着庞涓的衣裳,揪着不撒手,嘴里头胡喊乱叫。庞涓怕他是装疯,就叫人把他揪到猪圈里。孙膑披头散发,趴在猪圈里睡着了。庞涓暗中派人给他送饭。那个人小声地对他说:“孙先生,我知道先生的冤屈,这会儿我瞒着军师,给你送点酒饭来,请你吃吧。这是我一点心意。”说着直唉声叹气的,还流了几滴眼泪。孙膑做着怪样把送来的酒和饭都倒在地下,骂着说:“呸!谁吃这脏东西?我自己做的比你那个好得多了。”说着,他就抓了一把猪粪,团成一个圆球,往嘴里塞。庞涓知道了这件事,就说:“他真疯了。”

打这儿起,孙膑住在猪圈里。有时候,爬到外边晒晒太阳;有时候,自个儿跟自个儿笑,或是哭。一到晚上,又爬到猪圈里去睡觉。庞涓叫人给他一点吃的,就让他疯疯颠颠地爬进来爬出去。他还想等孙膑好起来给他写那部兵法呐。要是孙膑到街上去,就有人跟着他。后来庞涓吩咐地面上的人天天把孙膑到哪儿的情形报告他。孙膑老在街上躺着,一到晚上,他就知道爬回来,有时候也在外头过夜。人人都知道他是个疯子,两条腿也不能走道,挺可怜的,有的人还给他吃的。他高兴了,就吃点儿;一不高兴,嘴里嘟嘟嚷嚷地叨唠一阵,把吃的倒在身上。他变成个迷里迷糊又脏又可怜的疯子了。

孙疯子老躺在街上。有人跟他说话,他也不理。有一天,已经下半夜了,他觉得有人揪他的衣裳。那人就坐在他旁边,流着眼泪,低声地说:“孙先生,你怎么到了这步田地?我是禽滑厘,墨子的门生,你还认得我吗?我一听说你在这儿受苦,心里直难受。我已经把你的冤屈告诉了齐王。齐王打发淳于髡上魏国来聘问。我们都安排妥当了,想把你偷偷地带回齐国去,给你报仇。”孙膑一听禽滑厘来了,眼泪好像雨点似地掉下来,对他说:“我自以为早晚死在这儿了,没想到今天还能够见着你。你们可得小心,庞涓天天派人看着我。”禽滑厘给孙膑换上衣裳,抱他上了丰,那套脏衣裳叫一个手下的人穿上。他假装孙膑,披头散发的,两只手捧着脑袋躺在那儿。

第二天,魏惠王招待了齐国的使臣淳于髡,送他一点礼物,叫庞涓护送他出境。那天庞涓已经得到了地面上的人报告,说孙膑还在街上躺着,他挺放心地送着齐国的使臣。淳于髡叫禽滑厘的车马先走,自己和庞涓谈了一会儿天,然后从从容容地辞别了庞涓,动身走了。

过了两天,那个手下的人脱去孙膑的衣裳,偷着跑回去了。那天,地面上一见那套脏衣裳扔在那儿,孙膑可不见了,赶紧去报告庞涓。庞涓一想,大概是跳井了吧,叫人四下里打捞尸首。可是哪儿有孙膑的影儿?他又怕魏惠王查问,就撒个谎,说孙膑淹死了。

这儿淳于髡、禽滑厘他们带着孙膑到了齐国,大夫田忌亲身到城外去接他。孙膑洗个澡,换了衣裳,坐着软轱辘车,跟着田忌去见齐威王。齐威王跟他一谈论兵法,真是恨得没早点见面。齐威王就要封他官职。孙膑推辞着说:“我一点功劳都没有,哪儿能受封呐?再说,庞涓要是知道我在本国,准得又嫉妒。不如我不露面,等着大王有用着我的地方,我一定尽力。”齐威王就让孙膑住在田忌家里。孙膑想去谢谢禽滑厘,没想到他早走了。

孙膑打发人去打听叔伯哥哥孙平和孙卓的消息,哪儿找这俩人去?他这才知道齐国来的那个送信的人,原来是庞涓派人装的。根本没有什么家信和上坟的事。这全是庞涓使的鬼主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大笔如椽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dagrave;bǐruacute;chuaacute;n

【解释】: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出自】:《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示例】:~指端揽,贝叶行间才数点。◎清陈恭尹《观唐僧贯休画罗汉歌》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用于夸赞别人的文笔。

典故

东晋的文士王殉从小才思敏捷,胆量很大,散文和诗赋都写得很好,二十岁时便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有一次,桓温为了试王殉的胆量,在大司马府聚会议事的时候,故意骑一匹马,从后堂直冲大厅。幕僚们都吓得惊慌失指,四处躲避,唯有王殉镇定自若,端坐不动。桓温感叹他说:“面对奔马而能稳坐的,将来一定是个黑头公的人!”桓温为了试王殉的才学,趁幕僚们在议事的时候,派人偷偷取走了王殉准备发言的文稿。王殉发言时,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桓温拿出他的文稿对照,发现他说的内容与文稿上的相同,但文字没有一句相同,不由对他十分钦佩。

一天晚上,王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将一支像椽子那样的大笔送给他。醒来后,他对家里人说:“我梦见有人送我如同椽子那样的大笔,看来有大手笔的事情要我做了。”王殉的预言马上成为事实。就在这天上午,晋孝武帝突然死去,由于王殉文笔出众,朝廷要发出的哀策、讣告和孝武帝的溢议等,全交给他起草。这种殊荣是历史上少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典故:《易经》背后四位圣人

全文共 5309 字

+ 加入清单

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位圣人,代表了《易经》成书的四个伟大时代,「四大圣人」不仅对《易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在养生方面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启示。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历史典故:《易经》背后四位圣人,希望读者喜欢。

历史典故:《易经》背后四位圣人

关于伏羲的故事

关于中国人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伏羲和女娲在黄河与渭水交汇的太极河边交尾,诞生了中国人。其实,伏羲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首领。伏羲,又名包牺,也称皇羲,他生活在游牧业时代。

关于伏羲的形象,也有各种各样的传说。

伏羲的相貌十分威仪,散发披肩,身披鹿皮,面色发青,目光深沉、睿智,他是青龙的象征,是一个智圣的形象。

伏羲还是公认的《易经》》的创始人。

第一,伏羲是中国预测学的鼻祖,是占卜文化的源头。

伏羲是我国的第一个智圣,他非常善于观察,《易经》中有「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就是说伏羲很神,他因为善于观象(天象地理),还善于察地理,了解宇宙的信息,所以他很善于预测,能知生死,而一个智者必须是善于预测的,他因此也被奉为中国古代预测学的鼻祖。

第二,伏羲是中国符号文化之父,《易经》八卦之母。

伏羲时代是中国的符号文化时代,那时候,人们以符号记事,这些符号被认为是象形文字的上源,伏羲画八卦是符号文化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于伏羲画八卦,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话说上古时候,在黄河与渭水交汇之处,也就是太极图的诞生之处,有一天,伏羲看见一只龙马浮出水面,他惊奇地发现这只神马的背面竟有奇怪的图像,于是伏羲就照着画了下来,这个图像就是后来大家所熟悉的八卦。当然这只是个传说,那么伏羲又是怎样画的八卦呢?

我们说,八卦出自伏羲时代,但并非伏羲一人所画,它是上古时期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是当时人们对事物包括自然现象认识的总结,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唯物观。而伏羲作为这一时期智慧的代表,理所当然也就成为了《易经》八卦之母。

伏羲时代的八卦叫伏羲八卦,也叫做先天八卦,如图所示。

八卦到底代表了什么?好多人都有这样的迷惑。

神秘的八卦被视为《易经》的象征,它由阴爻「--」、及阳爻「-」组成,原本是古天文学运动的标志,《易经》说它是「天地定位」。阴爻阳爻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中国阴阳文化的开端,是阴阳规律高度浓缩,对于中医学及养生学方面都有很多重要启示,对此我在后面的章节中会有专门的讲述。

八卦分别代表天(干卦)、地(坤卦)、水(坎卦)、火(离卦)、山(艮卦)、泽(兑卦)、风(巽卦)、雷(震卦)八种物质,用以推演自然及社会现象,它是古人从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观察并总结出来的物质符号,奠定了我国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础。

伏羲是了不起的智者,八卦的发明,阴爻、阳爻的排列,被后世很多学者视为二进制的基石,甚至为计算器的发明提供了思维模式的基础。

第三,伏羲对于中华的养生学也是有很大贡献的。伏羲把火种引入了厨房,使我们中国人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日子,开创了烹饪养生的先河。

正是由于伏羲的这些重大贡献,他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今天的陕西天水、河南洛阳都供奉有太昊伏羲纪念馆及陵墓。

关于周文王的故事

周文王,周姬昌(公元前1213~公元前1117年),历史上又称为西伯,是商纣王时期周方国的领袖。由于他广施仁政,大力发展生产而使周方国日愈强盛,竟达到可与商纣王相抗衡的程度,《论语》记载:「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并因此引起了商纣王的忌恨,于是被纣王囚于羑里城(当时殷都的监狱,在今天的河南安阳)。

周文王被囚后,每日只是埋头研究八卦,凶残的纣王为了测试周文王的预测能力,便把他的儿子伯夷考杀了,做成肉羹让手下人送去监狱让周文王吃,周文王知道是纣王试探他,便强忍悲痛,把肉羹吞了下去,边咽边说:太好吃了!手下人向纣王报告后,纣王仰头大笑,说:都说姬昌是高人,我看非也,连自己亲儿子做成的肉羹都说好吃,这样的废物有何用,不如让他回去,还可显示我的仁明。于是周文王被放回周方国(同时周方国将带来的大批美女、财物献给了纣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纣王囚姬昌」。我到安阳时,曾经去参观了文王被囚的监狱,也看到了他吞儿子肉羹后吐的「吐儿冢」。

周文王脱身后,领导周方国发展生产,积极进行军事准备,为其子周武王灭纣奠定了基础。这是后话。我先来讲讲「文王拘而演八卦」的故事。

八卦和六十四卦

周文王被囚七年,他在先天八卦的基础上创造了后天八卦,也叫文王八卦,大家来看一看:

跟伏羲的先天八卦相比,文王八卦进一步把八卦引申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八种基本物质,用以推演无穷无尽的物质。就是《易经》》记载的「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八卦又称为经卦,把八个经卦互相迭加进行排列组合,就组成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又叫重卦。六十四卦的发明,大大增强了其反映宇宙及万物复杂性的力度,从而使《易经》》运用的普遍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们从下面的六十四卦图看,它展现了一个阴阳消长转化的过程,蕴含了阴阳气化的原理,与太极图的产生也有很深的渊源。

为(易经》注入了自强不息的内核

周文王被囚七年,忍辱负重,饱受昏庸残暴的纣王的虐待,不但没有就此消沉,反而磨炼出坚强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气魄,在脱身回国后,他领导国民奋发图强,在不屈中崛起,为后来以弱胜强灭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成就了《易经》》自强不息的精神。

周文王时代正值我国商朝鼎盛之际,这是《易经》》的重要成书时代。商朝的社会历史及周朝的兴起、周灭商的历史事实、奴隶制早期封建制的急剧变革,在《易经》的爻辞里都有清晰的体现。《易经》》的千古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可能就出自周文王这个时期,正是周文王领导国民不屈不挠、历经十年奋发而崛起的最好写照。文王为《易经》注入了自强不息的内核,而自强不息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魂魄,成为了道德养生的精髓。

关于周公的故事

周公,名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亲弟弟,周成王的叔叔,他是辅佐周国三代国君的大功臣。

周公以仁德著称,被后世尊为「德圣」,他辅佐文王发展周国,文王死后,他协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又全力辅佐成王兴盛西周。

周公对于《易经》》也有非常突出的贡献:

第一,撰写了《易经》)的文字。

周公对《易经》)最大的贡献是「作爻辞」。周公所处的西周时代,是中国的第一个盛世,在政治、经济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易经》)中的许多内容就是以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为背景的。我的一部历史小说《千古王朝》,描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第二,奠定了《易经》的仁义观。

周公,在历史上被视为仁德的化身,孔子就十分崇拜周公,每每做梦会梦到周公。对此,我讲几个史书记载的故事来证实。

据《史记》记载:周公文武双全,武王灭商时,周公肩扛大旗护卫于左右,冲锋陷阵;武王即位,周公辅佐武王继承文王的遗志;武王重病,周公斋戒祈祷愿代武王去死;成王即位,年幼小,周公摄政七年,成王长大后,周公北面称臣,还政于成王;在周公摄政的七年间,用三年平息了叛乱,顶着说他要篡政的恶言辅佐年幼的国君,把西周政权巩固下来,对西周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这些事迹无不反映了周公无私无畏的崇高品德。

「周公握发吐哺」的典故:《史记‧鲁周公世家》说:「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就是说周公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勤政到了顾不上吃饭、顾不上洗头的程度,只要一听说有贤士来访,便吐下嘴中的饭食,或握起正在梳洗的长发急忙去见贤士,担心因为自己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了人才,表明了周公的仁德和勤政。正如曹操《短歌行》所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武王伐纣誓师时,遇上大风刮断了帅旗,就在众人大惊失色时,是姜太公及周公挺身而出鼓舞了将士们的斗志,姜太公折断了占卜的蓍草,脚踏碎了占筮的龟甲,怒喝道:「枯骨朽草,有何惧哉!」后来行军途中遇上山崩石滚,众人惊惧,周公又挺身而出说:此次不行,更待何时!除掉商纣这样的暴君正是上天的愿望,天怒正是表明要我们讨伐暴君。于是队伍又前进了,最终打败了纣王,夺取了胜利。灭纣后,大家都建议杀光纣王的下属,周公又坚决反对,从而安定了人心,周公还散鹿台之财给百姓,又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另外,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早期的礼乐制度,对西周社会的稳定及和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让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么多关于周公的历史故事,无不体现了《易经》「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的仁义观。正是周公的仁德和礼乐,奠定了《易经》「厚德载物」的道德风范。可以这样说,周公是历史上道德养生的第一个典范。

关于孔子的故事

孔子名孔丘,字仲尼,人称孔夫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易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对《易经》的贡献

第一,发现《易经》并将其列入六经。

「韦编三绝」的故事:《史记‧孔子世家》说:「读易,韦编三绝。」韦是指熟牛皮,韦编,就是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写不了多少字,所以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熟牛皮绳之类牢固的绳子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经》这样的书,需要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因此也是相当重的。孔子为了深入研究《易经》,并给弟子讲解,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绳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但即便如此,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经》的文与质了〈「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居则在席,行则在囊」的故事:据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周易帛书》记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孔子爱好《易经》),在家则把书放在床头,出门就背在皮囊里。

孔子把《易经》)列入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并将其作为教材,从此,《易经》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了中国人思想文化的主干,影响中国几千年。

第二,高举《易经》义理大旗。

「名观其义耳」的故事:据《周易帛书》载:一天,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问孔子:「老师,你算命吗?」孔子回答:「我不算命,我研究的是《易经》的哲理。」(子贡问:夫子信其筮乎?子曰:我观其义耳。。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孔子高举《易经》》义理而不是占筮,引领了《易经》发展的主流。

什么叫义理呢?与其对应的还有一个概念叫象数,在此我一并给大家作个介绍:

义理:《易经》说:「干,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顾也;艮,止也;兑,说也。」指哲理,社会科学的关系更密切,为孔孟儒家所推崇。

象数:《易经》说:「干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指物理,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密切,为老庄道家所推崇。

第三,参与《易经》的写作。

孔子时代是《易经》写作的一个重要时代,目前普遍认为,《易经》)非一人所写,但其中肯定有孔子及其弟子撰写的大量内容。因为孔子把《易经》作为教材列入「六经」之一,他当然会对《易经》)有所阐发及补充,孔子死后,子贡及其它弟子在教授六经的过程中,也不可能不对《易经》进行适当的补充。

第四,进一步奠定了《易经》》的仁义观。

《易经》的「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与《论语》中的「仁者爱人」密切相关,一脉相承。这是后世仁德养生的理论基础。

孔子的养生故事

「鲜」的故事:孟春三月的一天,孔子与学生一起郊游,大家在河中钓鱼,孔子让儿子架上吊锅,里边炖上了新鲜的羊肉。鱼钓上来后,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把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剖开洗净放到锅里,孔子和弟子们就吃了起来,子路说:「老师,这汤太好喝了,您怎么想起用羊肉炖鱼啊?」孔子说:「羊和鱼在一起最出美味,这个,鲜,字不就是由羊和鱼组成的吗?」弟子们点头说是,孔子又说,以后可记好了,要多吃鲜味的食品。孔子主张「味要鲜而少厚」的烹饪原理,对健康很有好处。

「不时,不食」的故事:冬天,颜回和子贡各自都带来了菜送给老师,子路带来的是干春笋,颜回带来的是自己种的萝卜,孔子收下颜回的萝卜,却没有收子路的春笋,子路不满,问孔子为何不收春笋,孔子只说了四个字「不时,不食」。就是不是这个时令的菜不吃,孔子吃季节菜的主张对我们今天的养生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如丧家犬」的故事: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师徒一行来到宋国商丘,遭到宋国奸臣司马魋氏陷害,几乎被杀,后来子路扛着大刀护卫着孔子冲出了宋国,到了郑国城门外,不见了颜回,孔子正焦急着,颜回终于来了,师徒正庆幸生还,一个老农见了孔子狼狈的样子,笑孔子活像一只丧家之犬,孔子听了自嘲道;我真像一只丧家之犬吗?还真像,真像,哈哈....孔子仰天大笑。孔子乐观豁达的心态可见一斑,这种乐观的心态也是其养生的一个方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盖某些事,但反而暴露。此话来源于一个故事。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拼音】此地无银三百两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释义】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因手法拙劣;反而彻底暴露。

【出处】 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并在地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

【用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比喻打出的幌子正好暴露出来

【近义词】欲盖弥彰、不打自招

【历史典故

从前有个人叫张三,喜欢自作聪明。他积攒了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是他也很苦恼,怕这么多钱被别人偷走,不知道存放在哪里才安全。带在身上吧,很不方便,容易让小偷察觉;放在抽屉里吧,觉得不妥当,也容易被小偷偷去,反正放在哪里都不方便。他捧着银子,冥思苦想了半天,想来想去,最后终于想出了自认为最好的方法。

张三趁黑夜,在自家房后,墙角下挖了一个坑,悄悄把银子埋在里面。埋好后,他还是不放心,害怕别人怀疑这里埋了银子。他又想了想,终于又想出 了一个办法。他回屋,在一张白纸上写上“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然后,出去贴在坑边的墙上。他感到这样是很安全的了,便回屋睡觉了。

张三一整天心神不定的样子,早已经被邻居王二注意到了,晚上又听到 屋外有挖坑的声音,感到十分奇怪。就在张三回屋睡觉时,王二去了屋后,借月光,看到墙角上贴着纸条,写着"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王二一切都明白了。他轻手轻脚把银子挖出来后,再把坑填好。 王二回到自己的家里,见到眼前的白花花的银子高兴极了,但又害怕了起来。他一想,如果明天张三发现银子丢了,怀疑是我怎么办?

于是,他也 灵机一动,自作聪明地拿起笔,在纸上写到“隔壁王二不曾偷”七个大字,也贴在坑边的墙角上。

〔注〕: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民间故事,把这句话“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当作一个成语,用来比喻自作聪明,想要隐瞒,掩饰所干的事情,结果反而更加暴露明显了。这句成语,被简化为“此地无银”了。 “此地无银三百两”,本来的意思就是这个地方没有三百两银子。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由于做事愚蠢,想隐瞒的事情反而被彻底暴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