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5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材料议论文如何开头实用四篇 作文【精选20篇】

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小编整理的2015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材料议论文如何开头实用四篇 作文,供参考!

浏览

7122

作文

1000

中考语文作文知识之记叙文的写作指导

全文共 1814 字

+ 加入清单

一、 关于记叙文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以记述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并没有截然的划分。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多样的文体。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二、知识点归纳:

(一)记叙文知识点归纳:

1、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1)顺叙:

按照事情发展的本来顺序进行叙述,依次从开端、发展写到高潮、结局,文章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这就是顺叙。顺叙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

(2)倒叙:

把人物、事件的结局,或人物经历、事件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就是倒叙。倒叙有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启发人们思考的艺术效果。

(3)插叙:

在叙述进行中暂停一下,插入另外一段事,然后再把原叙述继续下去,这就是插叙。插叙有追忆往事、补足有关情况的作用。

(4)补叙:

在叙述结束后,又对前面的有关情节进行内容上的补充,这就是补叙。

2、表达方式:叙述、 描写、 抒情、 议论。

(1)叙述:

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表述出来,就是叙述。

(2)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就是描写。小说中运用描写比较多,一般记叙文则只是在叙述中穿插一些描写。这些描写,按对象来划分、大体可归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类。

(3)抒情:

直接抒情:

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在文章中直接公开地表白自己的喜怒爱憎感情,就是直接抒情。这种抒情方式在诗歌和抒情散文中运用较多,一般记叙文不宜多用。否则令人产生做作、乏味之感。

间接抒情:

将感情渗透在写景、叙事、说理之中,边叙述边抒情,边描写边抒情,边议论边抒情,就是间接抒情。这是记叙文的主要抒情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抒情,可熔情、景、事、理于一炉,使文章更显得丰富多彩、富有情味。

(4)议论:

议论是论说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它只是一种穿插在叙述和描写中的辅助手段,一般表现为对文中叙述的事物画龙点睛式地发表议论,即夹叙夹议。

3、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从描写的疏密来看又可分为概括介绍和细节描写。从描写的角度看还可分为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5、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

关于象征手法:

以茅盾的《白杨礼赞》、周敦颐的《爱莲说》为例,作者不是单纯地赞美白杨、莲花,而是借这些物来赞颂某些美德或具备这些美德的人。这种写作手法,通常称为“象征手法”。“象征手法”在诗歌、散文中是常见的手法之一。它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的现象,它既可以通篇运用,作者并不点明,由读者自己去体会象征的含义,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由作者直接点明象征的含义。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二)小说的要素:

小说是一种散文体的叙事文学样式。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

(1)人物:(主要人物的确定要看该人物能否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

(2)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3)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比如春夏秋冬,风雨云雪,以及山川,平原、草地、小河、公园等。)作用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指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小说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如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等。)作用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推动情节的发展。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与其它文体中的环境描写的区别在于,它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是人物个性形成乃至于人物存在的理由和依据;而其他文体中的环境描写一般没有这样的功效,至少这样的作用不是主要的。例如写景散文中有很多环境描写,并且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主,但它不一定以塑造人物为旨归,而往往是借助于景物描写直接抒发对这景物的感情,或者对这景物的象征物的感情。即所谓的“借景抒情”。

[中考语文作文知识之记叙文的写作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高考写作素材:铜香炉里岁月长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香炉就如另一度空间,缓释出巨大的安静的力量。屋内没有一根琴弦,耳边却隐约听到琴音。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下雨天,允许自己做点闲事。我拿出心爱的铜香炉,用柔软的细麻布拭去浮尘,放入两片檀香木片。当烟袅袅升起,空气中的褶皱似乎都被一一熨平了。

香炉就如另一度空间,缓释出巨大的安静的力量。屋内没有一根琴弦,耳边却隐约听到琴音。

香炉原是个暖炉,原本有个精美的网格状铜盖子,我小时候不小心将它摔坏了。

前几年,我依着记忆中的样子画了草图,找铜匠配了个相似的,并将这蓄炭的暖炉做成焚香的香炉,平时舍不得用。香炉并不名贵,但有点老了,我妈妈用过,我奶奶用过,之前也应该有人用过。

奶奶曾说从前家里原有大大小小整套的铜暖炉,最大的直径足有一米,平时放在八仙桌下可以取暖,最小的可纳入袖中随身带着。后来,中式老宅子没了,家具没了,人也散了,那些与精致生活相关的物件都不知所踪了。

我一直记得奶奶边给我的暖炉夹炭边感慨:“好像还在眼前,却已经都过去了,一辈子好像比一场梦还短啊,能留下来的也就是这个暖炉的一点暖了……”

那时,我还小,不懂奶奶为什么笑着说话眼里却有泪光。后来,我懂了,但奶奶已不在了。我能为她做的,就是好好守住这点暖。

香炉上錾刻着花纹,好像有庭院、人物、树木、长廊等,不知道定格的是谁家的生活,看着像前世生活过的。

许是摩挲的机会少了,那画面已被铜锈藏起。

我曾想用极细的砂纸打磨,让花纹重新活过来,但一个搞收藏的朋友说那相当于光阴的包浆,是岁月沧桑的证明,人家想刻意做旧都做不上去,绝对不可以去掉。

我不敢下手了,不是怕香炉贬值,是怕惊扰了用它取暖的亲人曾经留下的痕迹。

谁曾在这香炉边做过盘扣,绣过嫁衣?谁曾手提这香炉在除夕渐近的日子一次次到路口等待亲人归来的消息?谁曾在这香炉边红袖添香?谁曾用这香炉温暖了那些苍凉孤寂?

多少悲欣往事,被岁月的大雪覆盖,在这把铜香炉的绿锈里隐姓埋名。

奶奶,好久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高中议论文写作格式

全文共 1778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格式,欢迎阅读。

一、什么是议论文

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就是议论。

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议论、说明、记叙、抒情、描写

(一)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

二、议论文写作格式

1、论点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

②开篇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

③文章中间

如《拿来主义》《论积贮疏》

④结尾

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

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

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3、论证

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三、议论文写作格式范文

学会舍弃

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获得了高空中歌唱的自由;壁虎因勇敢地挣断了尾巴,得以在危难中保全了它弱小的生命;算盘若填满自己的空位,”座无虚席”,必将丧失自己的运算功能。

对那些不该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舍弃。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而我们的承受力有限。如果大脑是一个仓库,不管仓库多大,一种东西充斥其中时,另一种东西定然无法进入。比如读书,当我们痴醉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刀光剑影中,我们又怎能潜心于复杂的几何方阵,怎能专注于浩繁的英语单词呢?想读的和该读的,你必须在两者间作出选择。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需要作出类似的选择。舍弃应该舍去的,你便是智者;舍弃不该舍去的,你就是愚夫。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家具、财产、衣物,甚至没有顾及生命,却从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几箱书。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了那些启迪心智、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而有些人,终生抱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追逐着金光闪闪的财宝,为了庸俗的追求,他们舍弃了人格和道德,舍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错误的舍弃,使他们的一生龌龊卑鄙。

正确的舍弃,往往需要青松秋菊般的高尚品格。据说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原本是张、叶两家争执之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他舍弃了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气慨,认为“让他三尺又何妨”,而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六尺巷”。那位宰相,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不是有超出常人的气量和胸怀,怎会作出如此的舍弃?

正确的舍弃,不会像随手扔掉废纸团那样轻而易举,它还需要勇气。因为舍弃就是要承认自己的不足。有句古话说: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大多人都是好面子的,总想向别人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因而要我们这些好面子的人来承认自己的不足当然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当我们发现自己走在错误的道路上的时候,不要犹豫,不要不好意思,要果断的选择舍弃,无谓的坚持只会使事情越变越糟。

你向往山居的清静,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柔美与温馨。我们应该学会舍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考优秀议论文作文:论人生的境界

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路奇峻,肯登攀才能冲刺最高峰;人生路坎坷,要执着方可到达新境界

人生的进步就是在不断登越一个个台阶,走上新的高度。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走上新的阶级必能欣赏到一番新气象。也许人生理应如此,在攀登阶级中成长,在攀登阶级中成功。想必近代大词人王国维先生所讲“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就是如此吧。

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满树的绿叶似乎在一夜之间被乍起的秋风吹落。登高者凭栏远眺所见尽是萧瑟之景,道路遥遥直通深邃的天空。此情此景,寂寞孤独之感油然而生。试想在创业求学之初要高瞻远瞩,认清前行的路,且一人承受风雨和孤寂,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忽然想到安妮,谁都不能不赞美她。一个安静而充满个性的女子,以敏锐的判断力选择了生命的航向。独自一人在暗黑的空间里敲打着键盘,尽情地书写着自然洒脱的文字。她奏响新的文学乐章,给人以舒逸安闲的感觉。她讲述着城市流浪者的命途,如何在寂静漠然的世界获得一份持久的真爱,独到的精神自由在展现得淋漓尽致。因为她准确的视角与着力点,因为她耐得寂寞进行创作,她的作品才脱颖而出。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微风习习,残照当楼,热恋中的相思之苦催人泪下。情有独钟,专一执着虽衣带渐宽、枯槁憔悴也无怨无悔。这种刻骨铭心的爱用来借指创业求学学中的精

神不正合适吗?在这个过程中不正需这种殚精竭虑、坚韧不拔的精神吗?

布鲁诺是这样一个人,一个继承哥白尼“日心说”又不断发展创新的人。16世纪的欧洲宗教神学充斥各个角落。而他却不屑异样的眼光,不惧恐吓,勇于去打破封建桎酷的枷锁,不断寻找科学精神的真谛。反叛的他被处以火刑,然后在阴冷的监狱里受到非人折磨。但他没有低头,没有向教会、法庭屈服或妥协。最终他在长满鲜花的广场上与烈火永生,用坚定的信念与鲜红的血液书写自己的墓志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让我由衷地称赞,他不但兼具豪放旷达与爱国热情而且有浪漫的情怀与细腻的心思。灯如海,人如潮的上元佳节,苦苦思寻终在灯火冷落处见到梦中情人莞尔一笑,心中极大的欢欣。不知道他是否同意我曲意理解,把这句词喻指在生命对事业的不断探索与追求。

明代皇子朱载瑜用他的行动证实这种崇高的精神品质。因为父亲受陷害,自己本无心操理政事,且不想再继承王位。他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在紫禁城外搭建草棚独立而居。我想甘地是比他稍逊一等的。无论烈日酷暑还是三九寒冬他都不变初衷一如既往地潜心音律。有时阅读书籍以自慰。他坚信“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经过十年努力着《音律全书》总结出十二音律法。

他们是什得骄傲的成功者,无时无刻不在攀登新的台阶,到达新的高度。坚信脚下踏实地去登越通向梦想舞台的阶级才会成功的“阶级理论”。拥有一份执着,据守一种信念,他们不断地去登越人生的颠峰。

每一次登越一个台阶都是一次成长、一次飞跃。学会向一只野鸟去追求自由与高度,在夕阳落幕的时刻划出绚彩的光。你的生命是那样美丽,人生的境界也因此得以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259 字

+ 加入清单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首要的一点是“读”。“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写读后感,首先要弄懂原作。

其次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 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第三,要抓住重点。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 。

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

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从表现形式上看,也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说明道理的。这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一个道理的正确性,把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动活泼。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阐明一个较难理解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一定要注意关照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中心明确突出等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考满分议论文关于坚持

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成功要靠机遇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有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但是,人们是不是有了一定的机遇和执着,就会有创造、有成功呢?

一种人认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一直在努力,那么创造离我们将不再遥远;反对者说,没有机遇你一辈子努力也出不了头,这就好比姜太公钓鱼。

是机遇造就了成功,还是不懈的努力造就了成功?这两者一时反而成了矛盾的统一体,成了纠缠不清的谜团。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振宁先生相信大家都很熟,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是创造与成功的典范。恰恰在不久,他参加了浙江大学的百年校庆,而记者也恰恰问了他我们正在探索的问题:人们怎么才能获得成功?

杨振宁先生是这么回答的:我们要想成功,第一要有机遇,第二要了解你从事的事业的尖端和你自己,第三就是个人坚持不懈地努力。

记者又问杨振宁先生,“你是不是总是成功,而没有失败过?”

杨振宁先生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是的。我失败过,而且败得很惨。我在美国读过一年半的研究生,搞实验物理。但是,我天生动手能力差,我搞的实验失败了。当我充分认识了自己后我转而搞理论物理的研究,后来我成功了。”

从杨振宁先生的回答我们可以总结出来,杨振宁先生的成功也正在于他说的那三点:一是机遇,二是智慧,三是努力。

试想,如果杨振宁先生没有客观地认识自己,而是一味地蛮干,一味地投入于实验物理也许直至今天他还一无所获。

同样,法国科学家别涅迪克要不是细心地留意实验中一只烧杯掉到地上,没被摔碎的现象,没把他看到一辆客车发生车祸,车窗上的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了司机和乘客那篇报道,加以联系,深入研究,他能发明出新型材料制成的挡风玻璃吗?不能。

成事在天,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得等待上天的降临机遇;说到努力,我们就只管强调坚持不懈,努力也需要巧,需要动脑,需要智慧,如果不发挥自己的智慧,则努力只能是蛮干,那就会南辕北辙,越努力,离机遇越远,离成功越远,而离失败可能是越近。因为它背离了真理和事物的客观规律。

所以说,智慧是维系成功的纽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考作文指导:作文拿高分的七大技巧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作文,堪称高考各科目中分值最高的单项题目。要征服阅卷人全靠下面这“七步”

作文在高考语文中举足轻重,不可等闲视之,要想征服阅卷人,先要编织“七彩环”。

第一环:书悦之

“书”指书写卷面;“悦”这里是指使动用法,使喜悦;“之”指阅卷人,就是说首先书写卷面要取悦阅卷人。

“干净、工整、美观,是得高分的王牌;潦草、不洁、应付是打不赢的官司。”崔矿山幽默地说。

第二环:形怡之

形指作文的外形也就是结构,结构上要让人感觉怡然自乐,要行云流水。以下四种结构,供考生参考:

1并列式。这种结构,三个分论点由一个总论点统领全篇,是考生用得比较多的结构。

2.对比式。一正一反,正反对比论证,这样显得层次井然、有条不紊。

3.递进式。层层剥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像现在的高考,趋势是写任务驱动型作文,可以围绕这四个字来展开:引(引材料)、析(分析材料)、联(联系现实说理)、结(结尾)。

4.自由式。适用于水平比较高的考生,要求能够纵横捭阖、运用自如,能够让文章看似无法实有法。

第三环:采醉之

作文要文采飞扬,让阅卷人陶醉其中。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得高分的不二法门,一定要打造好语言,从标题、开头、段首句一直到结尾,一定要有亮点,语言要锤炼。

议论文的标题,要旗帜鲜明亮观点,要彰显文采。

第四环:情动之

考生要以真情去打动阅卷人。

像现在时评类的作文,都是针对热点、焦点设置材料,我们一定要带着温度、带着情感去写。

第五环:技迷之

考生行文时要用修辞、对比、欲扬先抑、抒情议论相结合、引用等表达技巧,使阅卷人沉迷其中。

第六环:意喜之

作文立意要让阅卷人惊喜、拍案,这样才能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

第七环:识服之

考生的见识让阅卷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种见识就表现在字里行间。

有位同学写奋斗。他开篇这样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引用尼采这句名言,使整篇文章的见识高人一等,他这篇作文得了58分。还有一位同学,写自己要有用武之地,他说:“离开了船,船帆上的帆布只不过是一张破布。”说得非常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名师指导高考作文拿高分机巧_高考作文指导4300字

全文共 4142 字

+ 加入清单

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

问题:我们都知道高考改卷的老师看一篇作文几乎只有两三分钟的时间,请问赵老师,如何使一篇作文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

赵老师:是的,由于时间与任务的原因,虽说高考阅卷老师们的阅读速度不一,但总得来讲,批阅一篇作文也就那么几分钟。再退一步说,虽然高考卷对批阅作文有具体的评分标准与要求,可是大部分老师还是以总体感觉来给分的。虽说这有点欠妥,可是凭着老师们多年的教学经验,这样批阅下来也基本没啥大的出入。所以说,要想使自己的作文能在老师阅读后有一个好的印象,给出一个好的分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段落分明,能让老师一读到底,思路流畅。特别是今年,我省采取网上阅卷,如果卷面不好,会严重影响到老师的阅读质量和心情,这对考生是绝对不利的。如果万一写错了,需要修改,也不要涂成一连串的黑圈黑点,而应该用标准的修改符号修改。

其次是要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题目、开头与结尾。有部分学生认为,老师们批卷只看作文的开头与结尾,于是就只在开头和结尾上下功夫,这是错误的。特别是高考,根本不会有这种不负责任的老师。只是有一点,全省30多万考生写同一个材料的作文,在立意、题目、开头、结尾等方面难免会出现一定的相似或雷同,如果你的题目和开头没有一点新意,一开始便会给批卷老师留下一个很平淡、普通的印象。有的老师看到这个题目后,心里不会产生一丝激动或新鲜感,这便会影响到得分的。再者,每个段落既不能太长,也不可太细碎,二者都不利于老师阅读。一般来说,每段六至七行便可,全文分五到七段最合适。

开头与结尾,一般而言各自不要超过三行,即开头简洁明了,结尾简短有力。也就是过去人们常说的鸡头与凤尾。至于文章的主体部分,则如猪肚,应该丰富,有内容可品味,让人思考。同时,还得注意一个问题,行文一定要有文采。老师们读完文章后,首先想到的是这篇作文扣住材料的中心没有,偏了没有;其次便是文采,即字里行间,段落过渡,观点的表达,能否表现出考生特别的才华。那种平淡死板,没有起伏,缺少变化,如老太太聊家常的行文是一大忌,会严重影响得分的。

还有一点要知道,最近教育部专门下文,规定高考答卷时不允许用繁体字、古(异)体字和火星文。同时,我们还要力求避免外语单词及句子的出现。毕竟,考的是汉语而不是外语。

材料作文的可能性更大些

问题:怎样才能正确把握材料作文立意?作文是不是不能照抄材料?

赵老师:参照往年的高考情况,今年的作文题,从类型上讲,材料作文的可能性更大些。那么,如何准确地理解材料,确定最佳立意呢?其方式有下列几种:

一是看所给材料的特征。一般来说,高考作文所给材料有两种,一是图表,一是文字。无论图表还是文字,我们只需按下列方法去思考理解就可以了。如果材料是一则,则把此则材料的中心意思抓住去立意;如果是多则,则对多则材料进行整合与归纳,看它们相互间内在的关联,借用数学上的一个名词,叫提取最小公因数。就是找出几则材料最为根本或相同的那一内容,以此作为你文章的中心观点。例如,前几年,有一则高考材料,分别列举了多位名人的多则名言,而这几则名言有一个共同内容,那就是“息”。有的人说人生应该无所息,有的则说应该有所息,让考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就应该分析出它们的区别所在,抓住“息”这个关键问题去立意。而不能只说其一,不及其他。更不能没有次序,没有重点,没有中心胡乱来谈。

对此,我们应该明白一点,高考所给材料,不管是故事、寓言、传说,还是名言、警句、流行语,或是图表漫画、社会现象、生活实例,其实它们的目的都有一个,讲述或反映了某些道理,让我们找出它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或看法。所以,正确把握材料的中心,最根本的是要有较高的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也正是高考作文之所以选用材料作文的目的所在。我们平时分析课文,归纳段意,总结中心等做法,都是为今天的审题做准备的。也许会有考生说,现在距高考不远了,这一能力如何训练呢?可以每天找三五个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各种类型与内容的,如生活现象、名人逸事、笑话、佛家公案、古典名言、社会焦点、百姓用语等等,专门进行审题立意。确定后,拿去请教老师或与同学们交流,看正确与否。

还有一点,有的材料本身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得出几个互不相同的观点,我们只要抓住其中一个写就可以了,当然这个最好是最佳立意。

至于作文能不能照抄材料这一问题,我的看法是,既要把材料拉进来,又最好不要原封不动地引用。特别是那些比较长的材料,你要全文引用,一是老师看得厌烦(要知道,批卷老师那几天最烦的就是看这个材料了),二是浪费时间,三是占用有限的答题的地方,总之是得不偿失。当然不引用一下材料,有时也怕出现内容上的偏差,那就用这样的句子来点明:“上述材料里所说的……就是一很好的证明。”“材料中的那两位兄弟本身的行为是没错,但他们都少了一个心眼,都没有认真地去注意几个细节问题,所以才做了许多无用功。”“鸡蛋、胡萝卜、干茶叶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表明了一个现象,就是生命是可以在改变自身的同时,改变他人的。”如此引用,既简明,又丰富了作文的内容,同时还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证,去证明文章里的观点。

作文得高分立意要准确

问题: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是否有所谓的标准的切入点呢?没有写到这个标准是否就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

赵老师:应该是没有的,上面我们讲到,高考作文所给的材料,都是专家们经过特别慎密的思考最后确定的,很难有一个如数理化式的标准公式去套用。再说了,高考作文是年年有变化,即使再简单的一个材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观点。而且这一点,在高考作文中是非常普遍与看重的。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是不能走这个捷径的。只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刚才我们说到的最佳立意。也就是说,某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观点得出。但是,相对而言,还是有一个或几个最符合材料中心的,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最佳立意。

比如:“零”的通常意义是“无”,天下之事,非有即无,故若以“有”“无”而分天下,则“零”有其一。“无”的世界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想像之中,且有种种妙用。君不见无字之书、无乐之幸、无声之叹、无言之情,有时候不是比“有”更含蓄、恢宏、深沉、动人的力量吗?曾经唱遍大江南北的歌《一无所有》,不是使人感受到一无所有者所拥有的是比整个“有”的世界更为丰富的世界吗?

对这则材料分析,可能会有这些观点得出:我们要敢于反传统,打破固有的认识模式;世界是复杂的,我们不要被外界的假相迷惑;我们要注意精神的追求,不能过分地看重物质;要对传统的思想进行认真的辩证吸收,不能全面接受等等都有点偏差,最好的观点是:无并非真正的没有,有时它比有更重要,更让人着迷。

按照往年批卷要求,像这类作文,虽然有点偏,不是最佳立意,但也不会按跑题给分的,但要想达到一类卷(即50分以上),也是很难的。在高考评分时,其实有三个最主要的因素决定了分数的高低,一是立意要准确,二是文章要丰富而有深度,三是要有文采。至于体裁,则不是十分重要的,选取什么样的文体来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好,而立意则是第一位的。这几年,考试中心也遵循着“不可重复,不能怪诞,稳中有变,变中有稳”的规律来出作文题的,我们也不要太把所给材料的审题想得复杂、深奥、可怕了。一般来说,有正常思维的中等水平的学生审题都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议论文结构应该怎么安排

问题:好多同学在高考中都爱写议论文。所以议论文的结构也就成为一大问题而为各位考生思考了。

赵老师:如何安排议论文的结构呢?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种,一是正常的,也是我们常见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结构,全文分三大部分,每段之间过渡自然而有机,一层进一层,最后结尾全文。但是,这种结构得高分并不容易,因为它太死板,难有新意。二是先讲一个故事,然后得出问题,再是论述问题,最后得出结论。三是,先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简要的对比阐述,然后详细分析,最后得出观点。四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然后简洁地讲几个故事,再是假设观点,然后认证,最后得出正确的看法。五是,通过某些人在某一问题上的矛盾或辩论,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他们的结果证明其观点,再下来进行论证,然后结尾。其实,虽然议论文内在有严密的逻辑性,但你也可以随意变化去安排有关内容的,只要行文合理,内容相互关联,段与段间过渡得体,哪种结构都是可以的。说到这里,我想向广大考生推荐一种适合高考的文体:杂文或简短的随笔。短小精干,内容丰富,行文灵活又自由,思想与文采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的感觉很不错的。

少用口语,多用文学语言

问题:这是一个高三学生的问题:写作文能否举自己的例子进行论证?我有经常用自己例子写作文的习惯,但我的老师却认为没有力度,真的是这样吗?

赵老师:关键是看这位同学写的是啥文体。如果是议论文,举一下也并非不可。只是有个道理我们需明白,如果想写你自己,那要看你的事例能否感动得了他人,如果你十几年的生活一直都是平淡如水,平常无奇,既无达人刘伟一样的成就,也无孟佩杰一样的经历,更无暴走救儿那样可敬的妈妈,我的意见还是不写为好。一是你难写出新意,容易流于平淡;二是你写的内容别人也经历过,为文章增加不了多少色彩。如果是写记叙文,倒是可以通过游记、神话、书信、给奶奶做个小传等这样的形式,反而能把某些深刻的道理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的。一句话:不在乎你写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写。

如何增加作文的文采?

简要说来,一是要有较为丰富生动的词语,特别是成语的大量应用,可给文章增色不少。二是多选用各类句式,不要只是一种叙述句,一叙到底。三是多用各类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四是多引用古典名句、警句、俗语、谚语等。五是语言一定要简洁,少用口语,多用文学语言,句子要尽量做到诗化。六是要尽量使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和哲理意蕴。

最后,写高考作文还要记住:一忌假大空,不要高谈阔论,不要大而无当,不要无病呻吟,要真实具体。二是化大为小,借小写大。天大的道理,通过针尖小的事来表现。三是如果是命题作文,一定要注意关键词,如《留一点空间给幸福》里的“空间”与“幸福”。如果是半命题作文,一般要先确定好中心,再补全题目,这样才不被动。如《……的梦想》,可补全为《读史中出现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写作指导]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考纲,基础等级的一至三条要求是:⑴符合题意;⑵符合文体要求;⑶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符合题意”与“符合文体要求”以及第三条中的“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实际上属于审题立意的范畴。因此第一次议论文作文我们要求在这三点上要达标。一般情况下,考生只要看清了题意,“符合文体”与“思想健康”的要求是不难达到的。关键是审准题意,确立正确的中心论点。

先谈确立论点的一般要求。首先,确立论点要准确。其次,要根据读者思想实际立论,否则就是“无的放矢”。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是没有求实作风的表现。例如根据作文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立论,如果针对领导者用人求全责备的现象,就可以立论为“人无完人,用人要用其所长”;如果针对歧视犯错误同学的现象,就可以立论为“世上没有不犯错的人(完人),我们要热情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如果针对有的人获得成功就骄傲自满的现象,就可以立论为“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有了成绩也不要骄傲自满”。反之,如果不这样针对某类具体现象发议论,只是用举例、引用、比喻等方法论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正确性,而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就属于“无的放矢”。

再根据材料或话题立论,除了要尽量做到前面所说的“准、实”之外,还要注意审准材料,弄清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考写作素材:“治霾神炮”,一场权力生意吗?

全文共 1111 字

+ 加入清单

标签: 环保 社会 健康 时评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日益被重视,雾炮车也火了起来。据报道,国内多地采购了这一新型工具上路,采购方多是当地环保局、市政公司,每台均价近70万元,其中河北鸡泽县环保局出手最大方,中标价为130多万元。但专家表示,说雾炮车能除霾并不科学,实际上就是个洒水的东西。

一个“洒水的东西”,不仅耗费了巨额公共财政资金,还被地方有关部门吹得神乎其神,似乎有此一“神器”,就可以克霾制胜,澄澈大气,确实是够神奇的。

仅仅是不知情、不了解吗?恐怕未必。从媒体报道可知,地方政府并非真的相信雾炮车可以除霾,刊登在媒体上的相关降霾指标,也都是经由厂商之口发布的,监测部门并无具体数据。既如此,为何还会笃定相信这样的“神器”?甚至显得比卖家还有信心?

一方面,雾霾之下,地方政府往往焦头烂额,上有严厉的环保督查,下有民众纷纷扰扰的吐槽,而出于经济指标以及政绩的考量,若要真正“壮士断腕”去产能、谋转型,又难以割舍。情急之下,只好弄出一些奇招、怪招作为一种应对之策。不管是不是能真的解决问题,不妨先把架势拉开,场面功夫做得足一些,总强过无所作为。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地方有动力去在空气监测点附近做文章,要么给空气探测器戴个口罩;要么把监测点设在植物茂密、环境相对更好的公园,并不间断洒水除尘,等等。这些做法的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以小修小补来应付上面的问责与下边的口碑。

另一方面,也与一些部门的利益冲动有关。当下,大气污染治理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的重要工作,相应地,政府在财政投入上也往往不遗余力,这也使得以往的财政软约束变得更软,只要是与治霾相关的投入,价格并不成问题。这样,当政府的大手大脚与企业的逐利行为相遇,必然会迅速形成共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企业投身所谓的“环保产业”。

按道理讲,环保产业本身并无问题,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环保产业自然会发展起来。但这里边的前提是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不能以治霾之名,滥用公共财政。据报道,某镇级政府在购置雾炮车时,制定的技术标准怪异,有专门为了满足某一企业而设计的嫌疑。此类招标造假的背后,不排除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

其实,当下各地雾霾的形成,应该是长期的工业化污染物超量排放的结果,而治理之策,既要下大力气根除污染源,也要从调结构、转方式等基础性工作做起,等不得,但也急不得。任何试图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与其急功近利,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手头的工作,点滴寸进,久久为功。

至于那种寄希望于“神器”的拍脑瓜决策,更是一种行政虚妄。此举非但不能根治雾霾,反而会将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环境治理搞成权力生意

作者:胡印斌(媒体评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高考写作素材:奋斗与跋涉

全文共 298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奋斗的勇气和跋涉的力量。拨地而起的摩天大楼里流淌着他们的汗水和心血,昏暗破败的住宿棚里里飘荡着他们的渺小与无奈。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一、理由:

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奋斗的勇气和跋涉的力量。

二、立意角度:

1、缝隙中寻找机遇

2、站在苦难里仰望幸福

3、向上看

4、打铁还需自身硬

三、素材积累:

1、苦难如漆黑的深夜,伸手不见五指,但幸福却如满天高挂繁星,使我们知道,在苦难中仰望幸福,人生之路就在那里。待我们征战苦难,在人生之路上留下完美的脚印。

一道身影独走在求学之路上,一道身影漫游在广无人烟的若尔盖大草原,一道身影伏在书桌上倾注思想的精华,他就是阿来。一个拥有远大理想的人在时间的流逝下一步步诠释着理想的伟大,向世人昭示了平凡人中的不平凡,告诉我们,站在苦难中仰望幸福是最幸福的人生。

阿来的创作灵感跌入低谷,他决定去若尔盖大草原寻找灵感。每日奔走,风餐露宿,唯有浩渺的星空如约而至。寒冷、饥饿缠绕着他,空虚、苦闷紧跟着他,他的心灵陷入苦海,浸泡腌渍。三个月的漫游,他始终在仰望,如在贫瘠的土地里撒下希望的种子,当《尘埃落定》昭示着苦难的落定,幸福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人生难免有苦难,让我们在苦难中仰望幸福,奏出铿锵有力的生命礼赞!

2、社会是一个熔炉,让人尝尽冷暖酸甜,品尽杂陈五味,然而,他却于苦难中仰望幸福,在鬼怪中寻求本真。

简陋的聊斋中,昏暗的烛火下,你独自享受与狐妖魂鬼的交谈;人间冷暖,官场黑暗只是过眼云烟;云雾缭绕,魑魅魍魉于文房四宝中尽显可爱;数十春秋融失意潦倒于仙幻梦境,叹世态炎凉,感万千惆怅。

你在一字一句中需求幸福,渴求温暖与希望。你挥笔洒脱锋利,似执一把利剑,努力劈开封建枷锁,浓重的笔墨似温柔净水冲刷社会的黑暗;幽明相间中,你翩翩起舞,寻找内心的一片清明圣地,喧嚣于你只是枉然,灵动才是召唤。在苦难中你仰望幸福,在黑暗中你等待黎明,你用实际行动书写传奇,用本身思想渴求曙光。

3、夜晚的蝇虫曾看到他认真专注的面庞,冷寂的月光曾拂过他瘦弱残破的身躯。孙幼悦,一个双腿残疾的作家,却用她灵巧的双手,写下一个个隽秀的文字,串成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尽管双腿残疾让他无法用双足亲吻大地,他却用她的笔绘出天空的颜色,仰望幸福。

身残志坚,那桌前瘦弱的身影,幻化成他笔下文字的灵动;那手中紧握的钢笔,诉说着他内心对幸福的仰望。没有哀伤,没有悲叹,更没有泪痕,手中的笔带她行走,带她体味行走的幸福,带她体味历险的愉悦与惊奇。从狭窄的小屋看向宽广的世界,望着如血的残阳,如海的苍山,他依旧微笑,依旧仰望。

坐在轮椅上仰望幸福,心存幸福,上帝为他打开的那扇窗必然送来光明。跨过厄运这道坎,走过了便是幸福。

4、有些人被流放到贫瘠的土地,她的灵魂却愈加丰腴;有些人被禁锢在闭塞的林中,她的思想去可以飞越千山万水。苦难纵使可以折磨肉体,信仰却可以高傲的昂起头颅,感受幸福。

命运给艾米利的寥寥无几,生活中,只有一片隔绝人世的丛林,碌碌平庸的山庄,闭塞的周围试图一点点麻木她的追求。情感上,没有亲情的宠溺,没有爱情的呵护,淡漠的人群试图击溃她对爱的希望。

是的,她仇视冷峻的现实,可她从未放弃对幸福的追逐,她的幸福在故事里传播,在才情的爆发里,在心灵的满足时。她用《呼啸山庄》来批判社会,揭露人性,同时也寄托希望,寻求幸福。外部给予的幸福虽然实在却只是一时的欢愉。内心的幸福虽然略显飘渺,却可以是一生的满足。

当你背花团锦簇时是幸福的,只是这幸福狭小而平淡;只有当你站在苦难中,抬头仰望到的幸福,才是博大的,辽阔的,是可以一生追求的。

5、拨地而起的摩天大楼里流淌着他们的汗水和心血,昏暗破败的住宿棚里里飘荡着他们的渺小与无奈。即使现实的利剑沾满鲜血刺遍全身,他们也要找到个缝隙种下仰望幸福的种子,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呵护它生根发芽。

旭日阳刚,两位普通的农村小伙,分别跟随着滚滚而来的民工潮,被卷到了熙熙攘攘的城市。出身的卑微,文化水平的底下,使他承受着最大的工作强度。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的缚住双臂,当别人歧视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被潮水般的痛苦包围着的他们,依然固执的为梦想插上翅膀,准备飞向那仰望已久的幸福。

生命渺小,终日辛劳,却仍然只能蝼蚁般存在;生命坚强,仰望幸福,便也能散发耀眼的光芒。苦难虽给他巨大的打击,可对于幸福的坚持却提供了更大的能量。

当所有人都已无力抱怨生活的艰苦,他们静静的拿起了木吉他,谈起对家乡的思念,唱响对幸福的渴望。有人说,是音乐让两个年轻人紧紧的组合;而我说,站在苦难中对幸福的仰望,才是结结实实将他们连在一起的绳索,也是将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连在一起的绳索。正如。也许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要在钢筋混凝土中结束一生,他们依然准备着用健硕的肩膀扛住一切苦难,也扛住仰望已久的幸福。

四、例文导引:

驰而不息

鲁迅先生曾讲:“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驰而不息,是先生对人生态度的解读,是他一生苦斗的令牌,是先生生命的注释。

如果说人生是一段旅程,那么竹杖、芒鞋、一蓑烟雨只是沿途的点缀,而扬鞭奋进,策马疾驰应该是人生的极致,虽荆棘,风雪、曝晒令人失败,但是总有人策马奔腾,驰而不息。

“我愿用微笑为你赶走这个世界的阴霾。”是熊顿生命的执著。

有些人被流放到贫瘠的土地,她的灵魂却愈加丰腴;有些人被禁锢在闭塞的林中,她的思想去可以飞越千山万水。苦难纵使可以折磨肉体,奔驰中却可以高傲的昂起头颅,感受幸福。

命运给予熊顿的寥寥无几。熊顿,被癌症缠绕的女孩,她是病痛中的一粒沙子,在波涛汹涌中翻腾,虽屡屡跌到生命的浪底,却依然保持一颗最坚硬的心。一本《滚蛋吧,肿瘤君!》以幽默诙谐的笔触记下了她病苦中的快乐,撕开了苦难的缺口。当别人以为命运的暴风雪已经掩盖了她前行的路,她的一生注定要在荆棘中蹒跚、跋涉,她却于众人的叹息中扬鞭策马,奔驰在 的大道。她说:“我不想让人们看见病床上的我,就看见快乐的我吧。”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雪莱说的“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都准备承受风雨”,熊顿,这个本被命运捉弄的 ,自己作了伯乐,得以驰行千里而不息。

黄兴说:“人生以精神灌注而立,大事以一线到底而成。”精神灌注,一线到底,驰而不息。

他用并不标准的语言讲述着真正的历史,他用正义之笔点破黑暗,他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维护人权的道路上,和他相伴的是一群爱他懂他的读者。他不仅仅是在为现代“文字狱”的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他奔驰在推动国人进步的道路上,驰而不息。

这就是柏杨,一位“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无畏作家。他不会普通话,却讲述了一部人人都懂的历史;他不曾学习写作,却用笔无情的戳穿了一个用谎言铸就的江山。他甚至都没有一张真正的大学文凭,却凭执著和坚毅写就了汪洋著作。他因言获罪,入狱十年,但同样也是因言,他被世人铭记。有商人为营救他奔走,有政客为他呼唤。他在狱中埋头书写,守望天上翻滚的云彩。身在狱中,笔行千里;奋力向前,驰而不息。

柏杨说,他是海边的一粒沙子,在波涛汹涌中上下翻腾。他坚信,只要把目光投向远方,心灵就一定能到达顶礼膜拜的圣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升初作文指导:叙事散文的写作指导

全文共 1369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让情感融入散文呢?小编收集了叙事散文的写作指导,欢迎阅读。

散文重在抒情,也贵在抒情。因此,如果是写人叙事,则要借事写出自己对某人的深深眷念或者对曾经岁月的悠悠情怀;如果是写景状物,则要托物抒发个人对生活或者人生的感悟。真情实感,散文之魂。

那么,散文中的“事”是如何呈现的呢?一般以两种形式呈现:1.不是牵动社会神经的大事,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丝丝小事,或曰琐事;2.即使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较为完整的一件事,也不是像写记叙文那样将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往往只撷取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片段。但是,我们在写这些琐事或片段时,又一定要流泻一片真心、倾注一段真情:或尊师爱长,心绪奔腾;或恸亲伤逝,悲痛难抑;或遭逢困厄,郁愤难平;或怀乡思人,婉转缠绵。如果能将这些琐事或片段用情感的线索巧妙地组合起来的话,那就是韵味深长的散文,此之谓“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如何让情感融入散文呢?首先,面对题目,我们要搜寻自己生活中有关的人物、事件乃至画面;接着,用心过滤出其中的情感因子,即曾经使你的心弦颤动过的某一个点;最后,把这样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用形象生动的文字表现出来,让字里行间溢满绵绵情意和幽幽诗意。

当然,在对琐事或片段的叙述中,为了增加散文的情感底蕴,也要适当运用一些写作技巧:

第一,画面神化。在写人叙事散文的写作中,为了增加抒情性、文学性,往往要适当地来一点写景状物,模山范水,这就有了画面描写;而散文的画面如果没有飘逸神韵诗意的话,那就是“死”画面。试想,杜甫如果不是孤独悲秋,笔下就不会出现“萧萧”的“无边落木”;李清照如果不是“凄凄惨惨戚戚”,就不会绘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图景。因此,“画面神化”就是美景丽物与神韵诗意的融合。其神韵,是感人的情趣;其诗意,是灵动的文字。

那么,如何使画面神化呢?概言之,即绘声绘色,描情摹态。具体言之,除了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之外,还要运用“想象掘进”法。一般来说,在开始生成画面时,也需要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但那指的是生成现实之景;而作为写景状物的散文,还要在现实景物之上加一点想象之景,而且这个想象的层次还要尽可能逐步掘进,使散文的神韵诗意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体现出来。下面举一习作《生如葱兰》中的一段话为例:

葱兰的颜色是如此的洁白,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只是纯粹的白。白得无畏无惧、肆无忌惮,纯粹得叫人嫉妒。她的花瓣是如此舒展,毫无保留地露出她金黄色的花蕊——像是一颗炽热的心。那滚烫的金黄啊,我真怕会溅出来。而她的花柱高高地立起,卑而不微,纤而不弱。从侧面看去,她则呈现一种拥抱的姿态——张开双臂企图把蓝天拥在怀里。

这一段话写了葱兰的颜色、花瓣和花柱三个方面,这是现实之景的主线。但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景物主线的感知上,而是借助想象不断延伸。例如作者写了葱兰的“金黄色的花蕊”,接着说“像是一颗炽热的心”,这就是展开的浅层想象;“那滚烫的金黄啊,我真怕会溅出来”,这是更深层次的想象,因为它完全是建立在一个想象“炽热”之上的。由于有了这两个层次的逐步掘进,作者对葱兰的礼赞向往的神韵就飘逸而出了。

可见,“画面神化”可以让画面既充满动感,又溢满人情,从而见出内情与万物相生、心声与天籁交融的韵致,此之谓“体物赋情”,“形神兼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花中四君子的高考写作素材

全文共 151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中四君子的相关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国人对于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称赞由来已久,自是达成共识。其幽芳逸致,风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态;涤人之秽肠而澄滢其神骨,致人胸襟风度品格趣味于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爱意。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明代李渔曾论赏梅之无奈:“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见过一株。深黄的,磬口的,近乎晶莹剔透的,于老干嫩枝之间,开些小花;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种不甘寂寞者所能领悟的。

兰,幽而不病。处深山,厌都市喧嚣,不以境寂而色逊;居幽谷,喜明月清风,不因谷空而貌衰。艺兰之人,跋涉林壑之间,寻采野生之兰,驯其野性,育其良种,配山石衬其隽秀,置曲房显其香幽;兰叶,如挑破凡障睿剑,兰花,如指点群迷佛手,闻其香,瞻其容,如入禅境矣。兰香如檀,置兰之室不宜久坐,久坐而不闻其香,故痴迷呆滞者,实难见识兰之雅趣。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而兰之幽香我没有领略过,想必其香气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竹,轻而不佻。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宋代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矣。

而竹,我小时常见。虽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至于竹香竹笑之属,我实不大了解。就是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菊,丽而不娇。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园艺之菊与野生之菊不同矣,野菊婆娑,点缀村舍疏篱,随处而生,毋须人工;而园艺之菊,从春之下种至秋之绽放,其间治地酿土,防燥虑湿,摘头掐叶,接枝捕虫,防雨避霜,使艺菊之人难得闲暇。从古到今,历代艺菊之人倾心培育,使其种类纷繁,姿态万千。是谓:菊之美,三分出自天工,七分来自人力,艺菊之人终年辛劳,以人力助天工,菊之美,实臻天人合一之境也。

说到傲霜的菊花,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考往年作文指导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漫画中最后一堂课,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老师这样说道,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引起了我的思考!埋首试卷堆的我们感受到了吗?只追求课堂高效的老师们能说出吗?一味追求分数为高考焦躁的家长们能允许这样的上课方式吗?答案恐怕令人失望!面对现实我仍然要说:莫让高考淡化了师生情。

师生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有岳武穆每年祭奠恩师,并在恩师坟墓前拉大弓以表志向。为何今天却出现了温儒敏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何会有名牌大学生大放厥词我考上大学全靠自己,孩子一毕业家长不认识老师!这些现实都拷问着我们!

为何?请听我缓缓道来:正如漫画所言,最后一堂课,孩子们你们看看书!为什么要看书?因为明天要高考!要升学!要应试!应试是每个国家都有的情况,但是在中国却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全民陷入了高考分数的功利圈中,孩子从小被家长、学校灌输优秀的标志就是分数高!就是升学!造成了孩子唯分数论只要我成绩好!其他可以忽略不计!课堂上孩子只在乎知识含量!得分技巧!对于那些春风化雨的教育引导则是麻木不仁或者打上废话的标签。在学校的各种数据、数表的考核下我们的一部分老师成了唯高效课堂的忠实粉丝,不多讲一个与知识无关的字!另外一部分老师只能在满足应试的前提下,带着镣铐,在最后的时间,默默地看着孩子们!将关心、关爱埋藏在心中。

诚然这也与中国人表达情感委婉含蓄不外露,默默地付出,无声地奉献有关!与我们当前高中教育育人方式陈旧落后有关!还有其他不能一一列举的原因,但是原因中的主要方面却不可回避!

面对诸多原因!面对漫画警醒!及时矫正才是正途!我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症下药。首先,我们惊喜地发现国家近几年来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宏观方面对整个社会进行了引领,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自觉意识到这一点!从内心破除唯分数论的顽疾!其次,学校和家长也应该明确成人为首,多关心孩子的德育!让学校成为师生情谊的成长园而不是扼杀地!再次,老师们应该主动地表达对学生们的关爱、关心、呵护之情!不要让应试压缩了情感的空间!最后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在与老师相处的每一份每一秒中都应该用心去体会!让尊师优秀的传统文化流传,让师生情谊永远传承!

一幅漫画万千思绪!让我们铭记莫让高考淡化了师生情!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知识与生命的共振!让老师看着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能看着老师的眼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分作文的写作指导

全文共 237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下面是小编收集了高分作文的写作指导,欢迎阅读。

要想取得考场高分作文,在确保基础切入分的同时,还要在争取“发展等级分”上下功夫。“发展等级分”主要看“独到的视觉”、“鲜活的人事”、“真实的情感”、“哲理的思辩”、“别样的文采”、“优美的语言”、“工整的书写”等方面。

独到的视觉

独到的视觉,体现在思维的多角度上。例如,论证“爱国”角度:正常的思维角度:①爱国是公民的神圣使命②爱国就要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③爱国不能盲目排外④爱国要从自我作起⑤爱国就不会为祖国的贫穷而悲观等。而有人将纯净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用语、用字作为爱国的表现,这就是独到的视觉,写作口径小了,表达的却是大主题。

鲜活的人事

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是作文题材的源泉。要善于捕捉生活、提炼和加工生活。例如,2004年甘肃某考生《父亲的布底鞋》:“可当爷爷迈出门槛后,不由愣住了,父亲也楞住了——全村老小男男女女都站在门外,有的手里拎着半截米袋,有的提着一只瘦鸡,有的捏着几张破损了的沾满汗渍的钞票,有的托着几件陈旧却干净的衣服……村长四爷爷微微笑着说:”咱村祖上风水好,出秀才,小三子(父亲的小名)替咱村争了一回脸,咱村人脸上光彩……大家来送送娃儿……‘眼泪顺着爷爷脸上的皱纹滑了下来,爷爷对父亲大吼一声:“给大伙跪下……’父亲”嗵“的一声,双膝落在泥土地上……”作者写父亲当年考取大学离开村子去读书时的情景。通过爷爷和父亲面对全村人送行的活生生的细节描写,为下文写“父亲当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的事实伏一笔。文中无论是爷爷、父亲;还是村长、村民,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历历在目,让人动容。

真实的情感

真善美是衡量一篇佳作的试金石。特级教师喻旭初谆谆告诫:“文章内容要实实在在。写记叙类文章,不要胡编乱造,即使虚构,也应源于生活,能被人接受,不要过于‘另类’,写议论类文章,不要大话连篇,而应力求事例新鲜,说理充分。”专家的话说明了作文的真谛。例如,湖南考生这样写高考:“我爱这个六月,因为我们走到这个六月的路上,除了我们自己洒下的汗水,更有父母师长全身心的爱的浇灌。老师,还记得我们每一点进步带给您的喜悦吗?还记得我们的”屡犯旧错“带给您的焦急吗?还记得您为我们搜集最新高考信息而四处奔波吗?还记得您阅卷至凌晨的辛劳和您那因过分操劳而嘶哑的声音吗?谢谢您,敬爱的老师,请相信我们会在这个六月交给您一份最完美的答卷!爸爸,还记得您为了给我一个绝对安静的学习环境而放弃了最爱的足球欧锦赛吗?妈妈,还记得您为模拟考中失败的我鼓气,用并不宽裕的开支为我买营养品吗?谢谢你们,亲爱的父母,我会在这个六月‘金榜题名’。这个充满着温馨的六月,我喜欢!”考生将“黑色六月”反弹琵琶,唱出了一曲发自肺腑的“爱”的心灵赞歌。

哲理的思辩

从哲学的角度,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然而事物又是多面的。因此,针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寻求答案,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性思考,便是发散思维。例如,2005年福建卷作文题:以“一个圆圈”为题写一篇作文。首先。我们要根据文题所提供的图形已经提示的话语进行联想,从中找出与此有关系的文章或者心灵的感悟。从人生的轨迹而言,吴克诚《人生与碗》哲理散文给我们有所启发:“人生多么复杂,人生又何其简单,简单到只是由两个动作组成的一条直线。一个动作是捧起碗,一个动作是放下碗。在捧起碗与放下碗的过程中,生命一点点的绚烂,又一点点的枯萎。当那只碗最后一次放下,永不被捧起的时候,生命也就戛然而止了。生命的线也因不在延伸而拥有了可以丈量的长度。”(《中学语文园地》卷首语2005年第6期)这里用捧碗与放碗形象地诠释了人的生与死的关系,用“碗”的“圆圈”轨迹与生命的直线的“长度”这一哲学命题,图解出活着和死了的两种不同的以及相同的价值取向,充满了哲理的思辩。

别样的文采

用小小说笔法来写记叙文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以某人某事为主,再兼取其他的人和事;也可以“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语),将多件事整合成某一件事。然后比较集中地反映生活的某一个侧面。江苏考生《赤兔之死》,就塑造了一个以诚实为本的人格化了的“赤兔马”的形象,通过伯乐和赤兔马的对话来敷衍情节,将一个自编的寓言故事切合题旨地娓娓道来。这是用小说笔法来写的考场记叙文。应该强调:这样的文章虽然写的不是真人真事,但一定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另外,写作基础好的学生,议论文也可以采用杂文(文艺性议论文)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发表见解,品评时事。

优美的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一篇文章如果语言运用得好,内容也许就会妙笔生花: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叙述事件生动活泼,写景状物绘声绘色。”例如,有位考生这样写不同的人生:“三分之一的菊花,我需要它的超脱;三分之一的古剑,我需要它的锐气;三分之一的酒,我需要它的‘难得糊涂’。于是,我拈一朵菊花,携一柄古剑,微笑着喝尽杯中酒,然后上路。”作者借菊花、古剑、酒三种意象,喻指人生的三种选择,象征了中国古代士林的典雅与脱俗,清高与超然,忧悒与郁闷,痛苦与无奈,可谓中国文化的“人生三味”。这一形象议论,充满文化品位和显豁的哲理。其文章的魅力,当数优美的语言。

工整的书写

写得一笔好字,犹如人的漂亮的外衣,甚至为人的第二副面孔。这也是作文得高分的要素之一。今年江苏率先将考生的作文扫描到电脑上批阅,这意味着对书写提出了高要求。因此,我们要重视书写的训练。首先,要采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或笔尖稍细的黑墨水钢笔)书写。这样,扫描效果好,黑白分明。其次,书写正确,不涂改,注意卷面整洁。最后,值得题及的是字的书写应占作文方格纸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字一定不要写得过大,否则,满目拥挤,破坏了行与行之间的疏朗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作指导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命题从内容上讲,带有鲜明的文学色彩,暗扣时事热点,贴近社会生活。审题时,需要考生首先读懂材料,然后再从材料提示的角度立意。元好问诗句“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此诗通过评论太康诗人潘岳,嘲讽其作诗与做人的两重性格。知道这个出处的考生肯定极少,但只要仔细阅读材料,就不难发现,这段句子的关键句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命题者的导向是十分明确的,即“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格品质应该是一致的”,这两则材料是从两方面来论证,而不是只选其一,忽视另外一个材料的作用。部分同学只讨论材料的一方面,显然是偏离了命题者的预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浅谈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全文共 5583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此话并不错。然而,面对初学写作的初中生,教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其少走弯路,是完全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尤其是他们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开学不久,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对观察的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四个星期后,每个学生都按要求写了观察笔记。写作之前,我再次强调,描写必须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对老师的描写颇为生动逼真。

例如王瑞琦同学,在描写数学郭老师的外貌时,突出了老师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这样描写的:“他的眉毛非常黑,长得像两个锐角三角形,挺有个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写郭老师上课时,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文中写道:“每当我们上数学课时,班上总是很活跃,时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最有趣的是提问。郭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时,嘴角总是微微向上翘,流露出一丝笑意。有的同学答错了,一见老师的表情,以为自己答得挺不错,竟很得意,就稀里糊涂地说起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答对了,郭老师反会问上一句:‘对吗?’这个同学也就犹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郭老师就会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最后他才把正确答案告诉我们。这样,既能让我们认真思考、活跃思维,又能使我们对所学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这篇作文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是观察的细致。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巩固在观察中的收获,我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观察的过程和体会。王瑞琦同学总结道:“我是数学课代表,与郭老师接触得多,我不放过每一次见面的机会,认真观察他的外貌,我发现他的眉毛很有特色。他给我的主要感受就是提问时很有趣。所以上课时,我就仔细观察他提问时的神态、说话的语气、语调以及动作上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不用心观察,就无法获得具体的感受与认识,也就不能把人物的外貌及性格特征真切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次作文,同学们都尝到了观察的甜头,作文时再不愁没有可写的了。

二、写熟悉的人和事

指导学生写作,我还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因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彻、认识深刻、感受深切的,写作时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写作对象的个性特征,就能写得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了如指掌,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但是要想让学生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还必须在写法上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写,有时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

第二,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第三,让人物自我表演。

学生写作前,我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良好效果。

例如沈静同学的作文《一位让我敬爱的人》,描写的人物是我校的张校长,作文选取了两个事例,表现张校长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的好品质。其中的一个事例是这样写的:“星期六上午我们也得上课。早晨,我早早来到教室,刚脱下外衣,就冷得打颤。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冷吗?教室里暖气热吗?’那么亲切。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张校长。她走到暖气前,摸了摸,摇摇头,显出几分焦急和不安……快上课了,张校长又来了,对我们说:‘同学们,这几天冷,大家要多喝热水,有条件的要每天喝两袋板兰根,预防感冒,记住了吗?要当作业来完成。’然后用手扶了一下眼镜,到别的班去了。”这篇作文,注意让人物自我表演,所以,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指导学生写熟悉的事,我主要是让他们写自己经历的事。学生自己是参与者,对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都十分清楚,写起来自然比较容易。尤其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写进去,从而揭示出事情的意义。那么,怎样叙事才能具体、真切呢?我是这样指导的。

第一,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事时,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这六要素,只有在不妨碍别人看明白的情况下,才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两个。

学生在叙事时,一般都能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却往往把事情的过程叙述得非常简单、空泛,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就强化训练学生写好事情的发展过程,力求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效果。

第二,写好矛盾冲突和结局。

由于年龄、时代的差异,学生在家里会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在学校会与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即使自己,也会在思想上产生矛盾冲突。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或自己的觉悟,矛盾冲突最终会得以妥善解决的。我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写好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并且力争写出出人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结局,使文章曲折动人,富有吸引力。

例如罗飞雪同学的作文《一字之争》,就写得很好。他在作文中写道:他爸爸让他背诵唐代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当他背到“乡音无改鬓毛衰”时,他爸爸严肃地批评他,为什么把“衰”字读成“cuī”了。罗飞雪听了,很委屈地说:“爸,是您错了,(衰)字在这里就读(cuī)。”他本以为父子之间又得来一场面红耳赤的唇枪舌战。而他爸爸却搬出几本字典、词典,与他一同查找,结果费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也没有查到。罗飞雪就不耐烦地说:“爸,算了吧,就听您的念(shuāi)吧。”他爸爸听后,反而更加严厉地对他说:“什么叫算了,做学问,就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有错必改!”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查找。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爸爸忽然捧着《古代汉语》高兴地叫起来,说这里就是读(cuī),“爸爸错怪你了,向你认错!”作文最后写道:“爸爸是个工程师,知识渊博,竟然向我认了错,可在‘认真’二字上,我却输给了爸爸。”这篇作文写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把矛盾冲突表现得合情合理,结局出人意料,作文的主题也突出了。

三、片断写作训练

写整篇作文固然重要,但费时较多。因此,在指导学生写整篇作文的同时,我还指导学生写片断练习,以突出写作训练的重点,二者交叉进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所谓“片断”就是一篇文章中的一段。一篇完整的文章都由不同的片断组成。所以,写好片断对写好整篇文章是很有帮助的。

怎样写好片断呢?我向学生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要围绕一个中心写。因为是片断,内容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地写。

第二,要真实。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不能脱离生活,编造离奇的故事。

第三,要具体。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不能空洞无物。

第四,要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要赋予片断一定的思想意义。

初一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往往不知从何下笔。我就出一些题目,如《街头见闻》、《早晨》、《招待客人》等。有时,我规定出写作范围,如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让学生自拟题目。但无论命题,还是自拟题,都必须按照我提的四点要求去写。

经过反复的训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李峥同学写的《街头见闻》,全文是这样的:

下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看上去只有六、七岁,红润的脸庞上,有一双明亮的小圆眼睛,翘着小鼻子,穿着一件花毛衣。她手里拿着一封信,蹦蹦跳跳地跑到邮筒前,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她踮着脚尖,刚要投入,忽地又把手缩了回来,用小手轻轻地抚摸着信封。而后,她又踮起脚,当她再一次投放的时候,她又犹豫了。接着,她又把信很快地抽了回来,在信封上面轻轻地吻了一下,才投进信筒。之后,才蹦蹦跳跳地跑远了,一个小花点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我猜测着,她的信是寄给谁的呢?但我深信,无论是寄给她远在外地的父母,寄给抚养她长大的奶奶,还是寄给她的伙伴,她的真挚的感情,都会使那个人感动的。她不是把我这个与她素不相识的姐姐都给感动了吗?

这篇片断把小女孩投信时,那欲投又舍不得投的矛盾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小女孩纯真的感情,着实令人感动。这个小片断虽不足四百字,却像一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颇有感染力。这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生活,并按老师要求认真写作的结果。

像这样真实具体、清新简洁的片断还很多。如梁丽华同学的《等》、王雪莉同学的《钥匙终于找到了》,都通过多侧面的描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自己的急切心情。郑铁同学的《送别》,描述了爸爸在南昌火车站送他和妈妈回北京时,一家人难舍难分的场面,都很真切感人。

写小片断的效果如何呢?对此,我曾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写小片断自己确定中心,自己选材、费时不多,自由灵活,能提高观察能力,有话可说,又为写大作文积累了材料,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四、教学生自批作文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在《我怎样写起小说来》这篇文章里又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这是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经验之谈。然而,学生写完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检查,一字也不修改,就匆匆交给老师。这样马马虎虎,主要是写作态度不端正。但是,学生不会修改文章,也是个实际问题。

就修改文章而言,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初一学生写作能力很有限,让他们自己修改文章,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必须教给他们一些方法。

第一,是朗读。让学生明白只有读,才能发现错别字和不合语法的病句。语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写作文后,我让他们放声读两遍。有时,还让他们录音,然后放录音,听听是否有词句的错误。听到有问题的地方,用笔划出来。这种方法简单、易做,学生乐于接受。

第二,介绍词句修改的具体方法。

1、删。删去多余的字、词、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如:“我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还是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当然以前没到过。因此,“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都应该删掉。

2、增。增加一两个或几个字,使语句明确、生动、流畅。如:“他拉开门,拿出一听可乐。”拉开什么门呢?不明确。“门”前面应该增加“冰箱”两个字。再如:“老师生气了,看着我。”在“看着我”前应加上“瞪着眼”三个字,就能生动地表现出“老师生气”的样子。

3、调。调整语序,使表达合乎逻辑。如:“我生日那天,姑姑送给我很漂亮的一件毛衣”。”“很漂亮”这个短语,是修饰毛衣的,而不是修饰“一件”的,应调到“毛衣”的前面,才合情理。

4、换。换个词或句子,使表达更严密。如:“对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我们争吵得很激烈。”对严肃问题发表看法,用“争吵”来表达是不妥当的,应换成“争论”或“争辩”。

5、改。作文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应认真对待,予以改正。

以上是给学生所讲的五种修改方法,所举例句,都是学生自己用我讲的方法修改的。在修改中,我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修改符号,予以改正。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互改。两人或几人一组,相互评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至于对作文的选材、立意、结构等进行修改,由于初一学生水平的限制,暂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只要求学生写作之前,列出提纲,确定好中心,选好材料,安排好结构,然后按提纲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往年高考作文指导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很开心能跟大家分享阅读史书的一点心得,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从史书中可知:管仲知时,能顺应时势,辅佐明君。桓公知理,能任人唯才,不计前嫌,成就霸业。可他们带给我的触动,远比不上另一个人——鲍叔牙。是他让我看到了,知人与自知的力量。

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生的智慧,最重要的是自知。而自知的首要之处,是明了自己的无知。既然自己无知,那便先居人后,找个知道的人来合作,大事可成,自己的人生短板也补齐了,这就是鲍叔牙的聪明之处——打上补丁。管仲深谙人性,明晰厉害,知道如何发展经济。鲍叔牙明了自己无法与之相比,主动让位,为自己和别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让管仲成为自己的补丁。贵有自知,谦以子牧。同学们,请了解你自己,卢梭曾说:“人之所以走入迷途,不是因为他无知,而是因为他自以为知。”自知不仅能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位置,明了合作的意义,还能培育更宽广的胸怀,更真诚的谦逊。

前面我曾讲到,管仲是鲍叔牙的补丁。“管鲍之交”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其实在于鲍叔牙的识人之才。首先,鲍叔牙了解管仲,从不因管仲家境贫寒而恶待,也不因管仲曾多分给自己分红而否认管仲的才华。鲍叔牙一直以宽容和赏识的眼光看待别人,识人之才。其次,鲍叔牙了解桓公。他直言上谏,因为他深知桓公求贤若渴。鲍叔牙知人,是知人之需。所以,同学们,知人不单单是日复一日地观察,得出或好或坏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察人之需,察人之德,以一人之德,解另一人的需,为更多的人,找到人生的补丁。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察人观己呢?答案是:读书。《吕氏春秋》载:“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它的意思是说,人天生具有迁移的能力,故事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只有通过读书,我们才能在如今狭窄的生活中,见到拥有各色经历,各样特点的人物,才能通过特点、经历与结局的对照,明了何为智者,何为大才。我们才能通过自己与人物的对比,反思自己的行为,作出更正确的选择。

可以说,我们很幸运,遇到鲍叔牙,让认识自己的力量如此直观形象地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明白留心自己,关切他人的重要,让我们体会合作的意义。

宋教仁曾说: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愿我们都能眼察天下,心报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如何写好读书笔记写作指导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公务员考试写作指导:函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679 字

+ 加入清单

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小编收集了公务员考试写作指导函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一、函的分类方法

从函所起的作用来看,可分为以下几种:

1.告知函。即把某一事项、活动函告对方,或请对方参加(如会议、集体活动)。这种函的作用和内容类似通知,只是由于双方不是上下级和业务指导关系,使用“通知”行文不妥,故应该用“函”。

2.商洽函。主要用于请求协助、支持、商洽解决办理某一问题。比如干部商调函,联系参观学习函、要求赔偿函等。

3.询问函。主要用于询问某一事项、征求意见、催交货物等。

4.答复函。主要答复不相隶属机关询问相关方针、政策等问题而不能用批复时使用。

5.请求批准函。主要是指向有关机关、部门请求批准时使用。如果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只能用请示,而不能用函。

二、函的结构

函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具名和日期组成。

1.标题。有三种写法:一是完整式标题,由发函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如《××部关于选择出国人员的函》;二是

由发函机关、事由、受理机关和文种组成,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悬挂国旗等问题给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复函》;三是由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关于订

购的函》。

2.发文字号省略

3.主送机关:即收函单位名称,要写全称。

4.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根据去函、复函的不同,其写法也有区别: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说明发函的缘由。一般要求概括交代发函的目的、根据、原因等内容,然后用“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或“现将有关事项函复如下:”等过渡语转入下文。复函的缘由部分,一般首先引叙来文的标题、发文字号,然后再交代根据,以说明发文的缘由。

(2)主体。这是函的核心内容部分,主要说明致函事项。函的事项部分内容单一,一函一事,行文要直陈其事。无论

是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还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等,都要用简洁得体的语言把需要告诉对方的问题、意见叙写清楚。如果属于复函,还要注意答复

事项的针对性和明确性。

(3)结尾--希望请求。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

(4)结语。通常应根据函询、函告、函商或函复的事项,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如“特此函询(商)”、“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有的函也可以不用结束语,如属便函,可以像普通信件一样,使用“此致”、“敬礼”。

5.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三、函的写作要求

1.针对性。函有鲜明的针对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紧紧围绕函中所提出的问题和公务事项来写。二是往来机关应当与函中所提出的问题和公务事项相称。也就是,函中所提出的问题和公务事项应该是函往来机关有可能解决的。三是除特殊情况外,应坚持一函一事。

2.分寸感。函的用语,力求平和礼貌,特别忌讳命令语气,但是也不能为了谋求问题解决,极尽恭维逢迎之能事。

3.开门见山。无论是来函还是复函,在写作中都应该开门见山,尽快接触主题,力戒漫无边际,故意绕弯子,忌讳那些不必要的客套,尽量少讲空泛抽象的大道理。

【邀请函参考范文】

弘扬地方文化 期待您的参与

丰台区久经历史沧桑,见证了北京及其周边的历史脚印与时代变迁,当前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为进一步做好我区改造前古镇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弘扬地

方精神,提升地方文化,我区将于今年6月中旬举行“传递文化,弘扬精神”的原创文学作品朗诵比赛,期待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参赛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能够体现我区地方历史和文化特色,能够引起我区人民的共鸣与归属感感。

二、参赛作品最好能够结合时代主题,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三、参赛作品主题健康阳光、积极向上,能够激发我区的文化自信、提升我区的城市形象。

比赛热烈欢迎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参赛,无论你是田垄上的农夫,马路上的警察,企业里的白领,讲台上的老师……凡是有原创的积极作品,我们都热烈欢迎。参赛者可提前将作品发送至本网站邮箱。

丰台区文化局

2016年1月1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英语写作指导之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全文共 1723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很多高中学生学习中的弱项。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呢?

一、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原则

(一)渐进性原则。要坚持“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英语写作的初始阶段,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狠抓基本功训练。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句型并能写出简单句子后,再要求学生根据一些体例写出小段的文章。在段落写作中要引导学生分析段落的结构、段落的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写作手法等,这样有利于下一步一篇文章的写作。在文章写作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构思文章、如何运用正确的写作技巧等。

(二)多样性原则。要坚持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及写作文体的多样性。从形式上而言,可以用回答提问的口头作文,也可以用续写故事;可以改写课文,也可以仿写课文;可以写提纲训练谋篇布局,也可以写拓展段训练发散思维……。从文体上而言,可以写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也可以写书信、便条、通知等实用文体。

(三)结合性原则。要坚持听说读训练和写训练相结合。根据语言习得理论,学习者在学习时常先通过听和读吸取语言知识,从而了解别人的思想,再通过说和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别人了解自己。大量的听说训练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因此,写与听说读紧密结合,进行多元化的能力训练,可使学生的各项能力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四)控制性原则。要坚持写作前的指导,控制学生的汉语语言思维,发展英语语言思维。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模仿,而非随心所欲地自由表达。教师要加强写作前的指导,可给出范文让学生模仿,以熟悉其语篇结构。同时要控制其汉语语言思维,尽可能让学生习惯英语语言思维,以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地道、正确的英语。

(五)持久性原则。要坚持长期、正确的写作训练。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学生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通过积累词汇量,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犹如土木砖石是建筑的材料一样,词汇是说话写作的必需材料,也是制约写作能力提高的瓶颈。可以想象,如果要写一个句子,10个单词有8个单词拼写错误或拼写不出,有2 个单词用法不当,又怎么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记忆单词,记住单词的拼读、用法、意思等。记忆单词的方法有很多,各人有各人的记忆方法和习惯,可因人而异。教师可通过要求学生朗读单词、听写单词、默写单词、遣词造句、词汇竞赛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记单词。记忆单词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要长期地坚持下去,才能不断积累大量的词汇,为英语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扩大阅读量,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汉语的一种学习方法,同样可借鉴于英语写作。多阅读是学生增加接触英语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语感、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一种好方法,有利于促进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在阅读训练中,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指导阅读方法,分析文章结构、中心思想、段落中心句、写作方法等,帮助学生掌握各类文章的结构及写作方法。二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通过推敲优秀的文章来学会写作方法和选词用词;通过大量的泛读来吸取信息量,扩大词汇量。三要扩大阅读量。提供阅读的材料涉及面要广,才能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适应各种题材的写作。

(三)通过提高听说能力,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提高听说能力必定会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听说能力关键在于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教师要尽可能地用英语授课,多开展专门的听说训练,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让学生沉浸在英语海洋中去领略、去体会、去使用英语,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能使用正确的、地道的英语进行交谈与写作。

(四)通过重视写作过程,提高英语写作能力。长期以来,英语写作成果教学法(THE PRODUCT APPROACH)在我国居于主导地位,教师根据写作的终成品来判断写作的成败,重视写作的技术性细节(如格式、拼写、语法等),忽视写作过程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