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汕头塔山风景区的特色简介(精彩20篇)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明月,吃月饼,吟诵着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诗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汕头塔山风景区的特色简介,欢迎阅读。

浏览

5779

作文

1000

内容简介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三流女明星半夜在家被杀,案发现场疯狂而混乱,有证据证明,死者死前曾撕咬吞食自己的胳膊!不信命、不顾禁忌的老法医负责尸检,但刚接触尸体便突然发疯自残。案情愈发扑朔迷离。

“我”奉命接手尸检。原以为普通的案件却另藏玄机。解剖过程中,诡异事件频繁发生,爱人与队友接连死亡,几起看似无关的凶杀案里,透漏出令人窒息的死亡气息。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案件侦查工作越往后推进,越发现所有的事件竟然都是冲着“我”来的……

属于法医的真正禁忌首次深度曝光!一切远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汕头的环境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六的早上,我们一家去登塔山。在向往塔山的路上,我远远地向塔山上望去,就看见山上有许多茂盛的树木,那树叶是连成一片的,怎么也分不出是哪棵树的树叶。

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山脚下,我往山顶上望去,看见有一个竹笋般的建筑物高高地耸立在山顶上。爸爸告诉我那是家乡有名的“祥符塔”。我想快一点到山顶,就迫不及待地顺着弯弯曲曲的石级走上去,路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我们走着走着,突然,我发现了路的前方有一口井,原来这口井就是“凤泉井”,我走近一看,井的旁边有一块石碑,石碑上面记载着这口井的历史。这口井的水清澈见底、清甜可口,山脚下附近的人们,每天早上总是到这口井来取水去泡茶。

我们继续向上走,走啊走,好不容易我们来到了山顶上,哇!高高的祥符塔耸立在我们眼前。多么宏伟壮观啊!塔有九层高,每一层都是用砖块砌成的。我围着塔细细地观察,塔真是八面玲珑,巧夺天工。由于年代久远,这塔的石缝长出了形态各异的树木来,它们显得千奇百怪。有的像千手观音拥抱着塔身;有的像仙女站在塔上跳舞;有的像骏马准备奔跑;有的像威严的战士在守卫着宝塔……我问爸爸塔里面有什么,爸爸说:“这塔四周密封的,没有人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塔又不能拆下来。”我想:我长大以后如果能发明一种探测器,来探测里面藏着什么东西,这样又不会破坏塔身,那该多好啊!

再看看四周,人们三五成群在塔周围做各种不同的运动,有打太极的,有拔河的,有打羽毛球的……人们快乐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做喜欢的各种运动,山顶上呈现出勃勃生机的景象。它象征着家乡人们过着幸福、安宁、健康的生活。

塔山处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宋庆龄简介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孙中山夫人),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宋庆龄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中文名:宋庆龄

籍贯:广东文昌

性别:女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893年1月27日

去世年月:1981年5月29日

职业:政治政治家,革命家政党: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

代表作品:《宋庆龄自传》;《宋庆龄抗战意见》;《中国不亡论》;《为新中国奋斗》;《永远和党在一起》;《新中国向前迈进——东北旅游印象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孙中山夫人),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1927年11月1日,宋庆龄等成立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在香港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自中山先生过世后,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孙中山先生尊称为国父,以表尊崇。故而根据传统习惯,宋庆龄女士亦被尊称为“国母”。1946年7月23日,宋庆龄发表反对独裁和内战的声明。1981年5月16日,在她弥留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宋庆龄被中共尊称为“(宋)庆龄先生”、“孙夫人”;被周恩来誉为“国之瑰宝”(后江泽民正式题字;有同名纪录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评价为“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童牛岭风景区作文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大连开发区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景点,那就是童牛岭。你们知道吗?关于童牛岭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个偏僻的村落,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非常快乐。可是好景不长,突然有一天,这里来了一条恶狼精。他有两丈多高,长着狼头、人身子,手拿一个硕大的狼牙棒,在这里见人就杀,见动物就吃,害得人们苦不堪言。这件事传到了玉皇大帝的耳朵里,他很生气,就找来金牛童子说:“我命你下凡,去捉拿恶狼精,为民除害。”金牛童子领命,带着他的伙伴金牛来到凡间,找到了恶狼精。他手拿斩魔剑,义正辞严地对恶狼精说:“恶狼精,你作恶多端,今天我奉命来捉你,你快快和我回到天庭复命吧!”恶狼精说:“哼!做梦!我死也不跟你回去。”说完,他挥起狼牙棒就向金牛童子打来。金牛童子挥剑就和恶狼精大战起来,他们打得昏天黑地,战了三百回合仍不分胜负。金牛童子心想,这样打下去不是办法,动物都怕火,我为什么不用火试试呢?于是,他拍了拍金牛,金牛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口中吐出烈火,结果真的把恶狼精给烧死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金牛童子和金牛,就把这座山命名为童牛岭。前些年,人们还在这里建了一个名为“童牛飞天的”金色雕像。雕像中,一个孩子昂首挺胸,眼望前方,好像保卫着贫苦百姓;而他身下的金牛则张开双翅,扬起前蹄,好像随时准备飞到空中。

我喜欢童年岭,不仅因为它的美丽,还因为关于它有个美丽的传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春晓》作者简介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特色作文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都很漂亮,不过,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临沂的冬天。

星星寥落,当东方透出一丝晶亮曙光,大地在熹微中挺起胸膛,清晨的空气多新鲜,沂河两岸的垂柳像罩上了一层面纱,时隐时现。早晨,好清爽!

中午,温暖的阳光来到玻璃窗后,阳光熙暖地照着,那树上,房屋上和山坡上的积雪开始融化,冻结的土层,也变得柔软起来。这时,你到处都能听到“滴答滴”的水声和雪团掉落的声音,该是隆冬晴日动人的舞曲吧!

下雪喽!路旁的树木缀满银花,毛茸茸的,比原先粗壮了。原先的建筑物像琼楼玉宇似的闪着耀眼的银辉。那一朵朵,一片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这六角形瑰丽的奇花,晶莹如玉,洁白无瑕。它那飘逸的神韵,冰清玉洁的风采,是那样优美动人。它是仙女洒下的碎玉,是月宫里桂花的缤纷落花,是织女打翻的细绒毛……

怎么样,漂亮吧?!欢迎你们来临沂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鲁滨逊漂流记》内容简介

全文共 1843 字

+ 加入清单

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鲁滨逊漂流记》内容简介,欢迎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背景是这样的:十八世纪一个英国船上的水手在航行中和船长发生冲突,被抛弃在一个荒岛上.在与人世完全隔绝的岛上,他独自生活了四年多,才被一个航海家带回英国.这件事在当时引起社会上的轰动.从未写这什么文学写品,年近六旬的笛福,从这件事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不朽的杰作.

《鲁滨逊漂流记》中人物不多,除了鲁滨逊以外只有星期五还有些性*格,其他人物不过是陪衬.小说主要的价值在于鲁滨逊这个典型性*格.

《鲁滨逊漂流记》可以分作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也就是小说的主体,是鲁滨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是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鲁滨逊这个典型人物的一切特征主要是在第二部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所以这一部分是全书的精华.17世纪中叶,鲁滨逊・克鲁索出生在英国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本可以按照父亲的安排,依靠殷实的家产过一种平静而优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闯荡的鲁滨逊却当上了充满惊险和刺激的水手,航行于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大海上.到后来经历了20多年的荒岛生活.

笛福: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采用流浪汉小说的结构,以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这些普通人的遭遇和命运,反映了十八世纪英国初期资本主义丰繁的现实,表现了强烈的海外殖民扩张意识。1719年,发表了《鲁滨逊漂流记》,标志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也奠定了这种新型文学形式的基础。从此,小说在十八世纪英国文坛上迅速地繁荣起来,成为这一时期英文学的主要成就。《鲁》是笛福的代表作品,小说是以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 内容简介: 鲁生于1632年9月30日,父经商赚钱,其母娘家姓鲁滨逊,故取名为鲁滨逊·克罗索。从小脑子里就充满遨游四海的念头。1651年9月1日那个不祥的日子,瞒着父母去航海,船遇风而没,从旱路回伦敦,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第三次被土耳其海盗俘虏,幸逃被葡萄牙船解救,平安抵达巴西,经营种植园,开始庄园生活——非洲贩运黑奴。1659年9月1日遇海浪冲至荒无人烟的小岛,身上唯有一把刀,一个烟斗,一小匣烟叶。上岛的第二天他就把浅搁在岛边的那只大船上所有的食物、酒、衣物、qiang支、弹药、土木工具等一一运到岛上,在岛上搭起了简易的帐蓬,为了不让自己忘记他把自己的一切经历与活动都记了下来,为怕自己忘记日期,便用刀子在一个大柱子来记年月,并开始记日记,用了几个月的工夫为自己挖了一个很大的山洞住了进去,后来又发现了自己不小心抖落的十几颗谷种开始发芽了,这个发现让他开始种起庄稼 因为岛上发生了可怕的地震,使他把自己的住处移到平地上,不久得了疟疾,用简要的烟叶来给自己治病,并开始读《圣经》,用心观察了小岛后,发现了很多的小动物,他就开始抓鹦鹉、山羊等野禽驯为家畜,到了第三年,开始有规律…… 第23年的冬天,野人烹人肉吃,2年后,再次前来,鲁救下俘虏,取名为星期五,一年后,教会星期五英语,准备离开之际又从野人手中救下一个白人和星期五的父亲,故派他们去解救另外十六个白人,走后第八天,英国船舶附近,船长和另外两人被反叛水手抛弃岸上,助其夺船,顺利离开海岛,在此居住了28年2个月零19天。 鲁回到了英国约克城时,离家已整整35年了,谁也不认识他,父母早已去世,只剩下两个侄子和两个妹妹在家。去巴西看他的种植园,而他的朋友为他积累了五千英镑,草草结婚后,生下了三个孩子。 不久妻子去世,再次出海,来到小岛上,这里的人口大增,为他们分配好田地后,很满意地再次离开。 简要分析: 描写了鲁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在荒岛上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文明人所必需的生活条件,经历了人类从采集、渔猎、畜牧到种植等生产发展过程,彻底改变了自己无衣无食的苦难命运。在此过程,他付出了艰辛。笛福歌颂这种劳动活动,歌颂了他对大自然的斗争。鲁的形象中体现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创业精神,鲁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的形象。当然,鲁的身上也表现了一个私有者和殖民主义者的思想特征:冒险精神和占有欲。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内容简介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她是相府三小姐,却过着爹不疼妈不爱的日子,只因她是出生在二月的庶女,是命定的灾星。八年卧薪尝胆,终让她一朝为后,凤临天下。然而世事难料,自己的至爱却是伤自己最深的人,辛苦付出却换来毒酒收尾。

幸好老天给了她重来的机会,她怎能辜负这大好 时机?谁说庶出活该被人欺?我命由己不由天,这一次绝不重蹈覆辙!

她摇身一变,不再是丞相府里任人欺凌的善良淑女,那些曾经陷害她的人,她一定要让他们加倍奉还。

治了欺压她的嫡母,镇了伪善的嫡姐,皇子的爱也接踵而至。她重活一世只想低调做人,这些人却恨不得拉她接受万民膜拜。这对她来说可不算好消息,她得远离这些发光体。

可惜男人心,海底针,捞不上,猜不透。

发誓要彻底远离的男人为她要死要活,曾经的死敌表示暗恋她很多年,而她还不幸被一个天底下最俊俏的无赖缠上。

都说好女怕男缠,她这个恶女怎么也怕缠?

撒娇、卖萌、玩深情。她怎么没看清她那名义上的弟弟竟是个披着美人皮的腹黑男?

完了,完了!敌人还没扫干净,自己又要陷到情网里,这可让她如何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政史地教研组简介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大王庄中学政史地组是一个年富力强、年龄搭配合理、团结奋进的教研组

组内现有12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6人,二级教师5人;本科学历10人,专科学历2人。组内既有从教达30年以上教龄的老教师,也有刚刚参加工作不几年的年轻教师。我们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们教研组内有省级课题主持人,市级优秀教师,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市、区级优质课获奖者,市、区级优秀班主任,市、区级教学工作先进那个人,区级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可谓是人才齐备,他们都是专业的人才,也是业务的骨干,又是教育教学的排头兵。

近一年来,我们教研组教科研成果丰富,省级以上论文10余篇,市区级论文20余篇,有多人次在上级组织的各级各类评选活动中获奖,区级刊物上发表文章近10篇。课题方面:政治备课组探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探索”课题成果斐然,已经结题,并获得好评;历史备课组开发的校本课程《大王庄地名考》已经出版并获得良好的赞誉,他们组的省级课题《农村中学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探究》获得一系列成果,并于2015年6月结题;地理备课组立足大王庄实际,深入各村庄,正在组织部分教师进行《大王庄旅游资源调查》的探究工作。目前,取得很大的成效。

展望未来,我们教研组准备在市教研室的领导下,开拓进取,努力钻研,扎实工作,积极开展教研组的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汪曾祺简介

全文共 2664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1943年毕业后在昆明、上海执教于中学,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1948年到北平,任职历史博物馆,不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行至武汉被留下接管文教单位,1950年调回北京,在文艺团体、文艺刊物工作。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1958年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的农业研究所。1962年调北京市京剧团任编剧。1963年出版儿童小说集《羊舍的夜晚》。“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出版了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汪曾祺同别人不一样之处,在于他接受过西南联大正规的高等教育,当属科班出身。他虽也喜欢做学问,但同那些大学者不同的是,他多半陶醉于辞章考辨之类的“小学”,做的是阐幽发微的工作。他喜爱《世说新语》和宋人笔记,继承明清散文传统和五四散文传统,倾心晚明小品集大成者张岱的文章,同晚明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也息息相通。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深厚、从事过京剧编剧的汪曾祺,深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和布莱希特标榜的“间离效果”的西方现代理论,加上个人身世浮沉的沧桑之感,促使他不去追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是以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去努力建构作品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美学价值。他长于江南,定居于京城。翻阅他的作品,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极少见到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场景。汪曾祺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狂泻喧腾的大瀑布之美固然可敬可畏,然而置身清丽澄明的小溪边,观鱼游虾戏,听流水潺潺,不是让人忘掉精神疲惫而顿感其乐融融吗?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正是适应了中国读者文化心态和期待视野的调整。

当今社会,由于复制技术造成的那种虚拟幻化的“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因为它们的虚幻和刻板,已经不再具备可体验的审美特征。真正具有可体验的美的特征的,恰好是真实的个体生存中的无时无刻不在的“小文化”“小话语”“小叙事”。汪曾祺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贡献,就在于他对“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的解构,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汪曾祺散文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而不是自大其“小”,以小媚“大”。

必须指出,汪曾祺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文深蕴着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但其效用并不只是自娱一己的性情,他强调自己的作品还应于世道人心有补,于社会人生有益,决不是要把个人与社会隔离开来,对立起来。他的作品间或也流露出道家主张的随缘自适、自足自保的悠然任化的意趣,但断然有别于魏晋文人的清谈和颓废,在本质上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描绘是乐观向上的,相信“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现代艺术,太多的夸饰,太多的刺激,太多的借助声光电气。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边的“凡人小事”还没来得及完全呈现自己的意义就被抛到记忆的背后。由此看来,人们除了被“忙”包裹、挤压之外,似乎根本体验不到人生还有什么其他乐趣。汪曾祺的散文在向人们发出这样的吁请:慢点走,欣赏你自己啊!

汪曾祺散文的特色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曾说过:“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因此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如《葡萄月令》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在《夏天的昆虫》中,他向读者介绍了蝈蝈、蝉、蜻蜓、螳螂的品种、习性和孩童捕捉昆虫的情形。如他说:“叫蚰子(蝈蝈的俗称)是可以吃的。得是三尾的,腹大多子。扔在枯树枝火中,一会儿就熟了。味极似虾”。说北京的孩子在竹竿上涂上黏胶捉蝉。作者小时候用蜘蛛网捉蝉。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瞅准了一只蝉,轻轻一捂,蝉就被黏住了。读到此处,不觉会心一笑,好像说的就是我自己童年的情形。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在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奉命画出了一套马铃薯图谱。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发人深思。如《吃食的文学》和《苦瓜是瓜吗》,其中谈到苦瓜的历史,人对苦瓜的喜恶,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谈到文学创作问题:“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人物简介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张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字巡,[1] 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新唐书》本传载为邓州南阳)。

唐玄宗开元末年,张巡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安史之乱时,起兵守雍丘,抵抗叛军。

至德二载(757年),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十三万南侵江淮屏障睢阳,张巡与许远等数千人,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馀次,使叛军损失惨重,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后获赠扬州大都督、邓国公。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巡绘像凌烟阁。至明清时,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人物简介简介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田文(?—公元前279年),即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公子”之一,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

孟尝君依仗父亲留下的丰厚资产,在封地薛邑广招各国人才,门下有食客数千。秦昭王求贤若渴,听说孟尝君的名气,便想将他招揽到秦国来,封为丞相,不久逃归。后为齐湣王相国。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齐湣王七年(前294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湣王所疑,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复与莫联合相秦。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特色风俗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江西,那里山美水也美,最好的要数江西的风俗了。

“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镘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炸和卤,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江西的风俗都是按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些风俗。

腊月二十六的时候,我和奶奶一起蒸馒头、包饺子,奶奶将面粉揉好,翻来覆去地做出许多不同形状的馒头,有蘑菇形、青菜形、玉米形、坚果形……我也轻轻地揉了起来,像搓汤圆一样揉,不一会儿,我揉出了各种各样形状的馒头,有刺鲀型、鲨鱼型、螃蟹型、龙虾型、鲎型、海星型……我又和奶奶开始包起饺子来,先把皮平坦地放在手掌心上,用筷子把肉馅儿放在雪白的饺子皮中间,饺皮对边按在一起,再按起许多好看的花边,花边编密了,像一把把梳子,然后把它们放进火炉里烤熟。过了一会儿,一股弥漫的香味悄悄地飘了过来,我不禁地说:“好香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像乐得开花一样。

大年三十的时候,我们一起团团圆圆的吃年夜饭,年夜饭的菜真丰富啊!有九江鱼块、酒糟鱼、九江小龙虾……年夜饭吃完了,我们小孩子们去放烟花,烟花有许多品种,我选择了旋转品种的,我把烟花放在小竹竿上,烟花点燃起来特别漂亮,而且又五彩缤纷的。然后,我们又围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聊天、倒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正月十五的时候,公园里的花灯美丽极了!威武的“长龙”披着五彩的鳞甲,好似即将翱翔出击的勇士;凶猛的“鲨鱼”鼓着两只凶锰的大眼,风一吹,它开始摆动着身体,好像要问我们拿食物吃;美丽的“风凰”在夜色中慢慢地缤开五彩缤纷的翅膀,如同地在跟我们招手,也像一位害羞的少女……

你的家乡的风俗是怎么样的,来告诉我,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内容简介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杜牧简介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尚湖风景区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尚湖,位于常熟西面,地处虞山南麓,那里碧湖掩映青山,真可谓湖光山色,犹如仙境一般,传说尚湖是因姜尚在此垂钓而得名。

步入广场,一块刻有“尚湖”二字的大石头映入了我的眼帘。穿过“游客中心”,我们便来到了挂满彩旗的“万寿桥”。漫步走过几座小木桥,绕过一条弯弯的小路,我们就来到了久负盛名的牡丹园。牡丹花枝千姿百态,形态名异。有的挺立、有的弯曲、有的向上伸展……牡丹花五彩缤纷,有红、黄、绿、粉、紫……它们形态不一,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还是花骨朵……遍地开放的红牡丹令人陶醉;白牡丹冰清玉洁、洁白无瑕,看起来十分纯洁;绿牡丹碧绿娇嫩、青翠欲滴,看起来清新爽快;黑牡丹别具一格,看起来稳重大方。

尚湖最引人入胜的便是它的湖水了。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的湖水清澈见底,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远处的虞山连绵起伏,天上的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湖面鸬鹚正在无忧无虑地嬉戏,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后来,我们又去“欢乐岛”尽情地玩耍一番。那里的娱乐项目可真多呀!有水上步行球、鬼屋、碰碰车……在这里我们玩得不亦乐乎,不时传来一阵欢声笑语。

“世上湖山,天上常熟”,尚湖可真是常熟的一颗明珠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江南简介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江南,真名杨治,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畅销小说领军人物、内地幻想文学代表,

《九州志》主编, 媒体公司总经理。1977年7月13日生于安徽合肥,高中就读安徽名校、李克强总理母校合肥八中,后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留学于美国名校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师从质谱科学代表人物Michael L. Gross,凭借回忆北大生活的小说《此间的少年》踏入文坛,作品情节多变、热血励志、文字细腻,在高校青年学生中有持续的影响力。幻想作品《九州·缥缈录》系列构建了以中国历史和神话为原型的架空世界、青春作品《龙族》系列在中国创下了单本即销售200万册的记录,中国出版界官方媒体《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探讨《龙年再说“龙族现象”》。从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以幻想小说不断上榜,以千万版税开拓了幻想文学市场,现任北京九州天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马克吐温简介

全文共 1929 字

+ 加入清单

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汤姆索亚历险作者马克吐温简介,欢迎阅读。

马克·吐温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的贫穷律师家庭。他是家中7个小孩的第6个小孩。他只有两个兄弟姊妹可以在童年过后幸存下来,他的那两个兄弟姊妹就是哥哥奥利安·克列门斯(Orion Clemens)(1825年7月17日 - 1897年12月11日)和姊姊帕梅拉(Pamela)(1827年9月19日 - 1904年8月31日)。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律师,收入微薄,家境拮据。小塞缪尔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他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先在印刷所学徒,当过送报人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舵手。儿时生活的贫穷和长期的劳动生涯,不但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累积了素材,更铸就了一颗正义的心。他的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在他四岁时死去,而他的哥哥本杰明(Benjamin)(1832年6月8日 - 1842年5月12日)在三年后亦死去了。他的另一个哥哥Pleasant(1828年 - 1829年)只活到吐温出生前三个月。继这班年龄较马克·吐温大的兄弟姊妹之后,吐温又有一个弟弟--亨利·克列门斯(Henry Clemens)(1838年7月13日 - 1858年6月21日)。在吐温4岁时,他们一家迁往密苏里州汉尼拔(Hannibal)的一个密西西比河的港市,而这就成为了他后来的著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顽童流浪记》中圣彼得堡的城市的灵感。 那时,密苏里州是联邦的奴隶州,而年轻的吐温开始了解奴隶制,这成为了往后在他的历险小说中的主题。

马克·吐温是色盲的,而这激起了他在社交圈子的诙谐玩笑。1847年3月,当吐温11岁时,他的父亲死于肺炎。接着的那一年,他成为一名印刷学徒。1851年,他成为一名排字工人,也有投稿,并开始给他哥哥奥利安创办的《汉尼拔杂志》(Hannibal Journal)写草稿。在他18岁时,他离开汉尼拔并在纽约市,费城、圣路易和辛辛那提市都当过印刷工人。22岁时,吐温回到密苏里州。在下密西西比河到纽奥良的旅途中,轮船的领航员“碧士比”要吐温终身成为轮船领航员,而这职业是当时全美国薪资第三高的职业,每月250美元(等于现在的155,000美元/每年)。

由于那时的轮船是由很易燃的木材建造,因此在晚间亦不可以开灯。领航员需要对不断改变的河流有丰富的认识,因而可以避开河岸成百的港口和植林地。吐温在他得到领航员执照(1859年)之前花了2年多一丝不苟地研究了密西西比河的2000米。在得到执照前的训练期间,吐温说服他的弟弟亨利·克列门斯与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工作。亨利死于1858年6月21日,那是由于亨利工作的那艘轮船爆炸。吐温为此感到极内疚,并在余生中一直觉得他自己需负上责任。可是他继续在河上工作并一直是领航员,直到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而缩减了密西西比河的交通。

旅行与家庭

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竞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

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人物简介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北宋天圣九年,出生于一个下层官吏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沈括常自谓“出自寒门”。 沈括学识渊博,从事研究的领域极其广阔,因此取得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和《忘怀录》等。他一生著作多达几十种,但是保存到现在的,除《梦溪笔谈》外,仅有综合性文集《长兴集》和医药著作《良方》等少数几部了。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这部以笔记体裁形式写成的科学著作,内容包括农业、水利、天文、数学、物理、化学、考古、语言、史学、文学、音乐、绘画以及财政、经济等等,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应有尽有。《梦溪笔谈》原有二十六卷,后来增加《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总计三十卷。全书分成十七类,共六百零九条,十几万字,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是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的光辉巨著,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半妖倾城剧情简介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清末,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聂如风带着妻子应蝶和二个女儿躲避追杀,应蝶策马将如风和女儿赶走,独自迎敌,应蝶突然长出黑色的翅膀飞了起来——原来她竟然是妖:明末清初坠落人间的外星生物。但寡不敌众死于乱枪之下,而她变身的一幕被人偷偷地拍下。十五年后,聂如风的大女儿倾城结识了富家公子明夏,经过一番波折,两人相爱并成为一对。医院院长江伯年得到了偷拍的照片,抓住了长着翅膀的幽瞳要去研究,结果被女儿雪舞给放走了。雪舞意外发现了倾城的身份,还拍到了倾城变身过程的照片。明夏救出倾城,二人去天津躲避。爱与恨,追与逃,人与妖再一次掀起一段的惊人的倾城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周有光-简介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经济学教授,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一生充满传奇,早年专攻经济学,曾经留学日本并在美国工作,他是屈指可数的与爱因斯坦面谈过的中国人。解放后回上海任经济学教授,1955年受命改行至文字改革领域,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

周有光有“周百科”的外号,拜连襟沈从文所赐。后来果然做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三位编委之一,其他两位编委是刘尊棋和钱伟长。

周有光祖上为常州望族,他的太太是“张家四姐妹”中的老二张允和。张家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大姐张元和的夫君是昆曲名家顾传玠,老三张兆和是沈从文的夫人,老四张充和嫁给了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56个民族有数十种方言,并且大多数人都是文盲。要建设这样一个国家,没有统一的、能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文字语言,是不可想象的。1955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邀请精通中、英、法、日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参加会议。会后不久,周有光接到通知从上海调往北京。

如今,在美国国会图书馆里,既藏有经济学家周有光的著作,也藏有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的著作。从金融经济到语言文字,周有光改行可算是“完全彻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