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借花献佛是贬义词吗(20篇)

导语:吴下阿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借花献佛是贬义词吗,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浏览

3625

作文

854

贬义词大全带拼音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是指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贬义词及解释,欢迎大家阅读!

蠢头蠢脑 chǔn tóu chǔn nǎo

成语解释:神情、相貌蠢笨痴呆的样子

翻唇弄舌 fān chún nòng shé

成语解释:翻:反转;弄:戏耍。传闲话,弄是非。指用花言巧语搬弄是非

邋邋遢遢 lā lā tā tā

成语解释:指人肮脏不整洁

嚣浮轻巧 xiāo fú qīng qiǎo

成语解释:嚣浮:浮夸。形容人不踏实可靠

龌龌龊龊 wò wò chuò chuò

成语解释:指肮脏,不干净。比喻人的品质卑劣

薄养厚葬 bó yǎng hòu zàng

成语解释: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

懒懒散散 lǎn lǎn sǎn sǎn

成语解释:指人懒惰散漫

磨磨蹭蹭 mó mó cèng cèng

成语解释:行动迟缓,做事拖拉

燕雀乌鹊 yàn què wū què

成语解释:四者皆凡鸟,用以比喻谗佞小人。

邀功讨好 yāo gōng tǎo hǎo

成语解释:指为得到好感或讨人喜欢而去迎合某人

嘴多舌长 zuǐ duō shé cháng

成语解释:好闲谈,好传播流言蜚语

德薄望浅 dé bó wàng qiǎn

成语解释:薄:轻微;望:名望,声望。品德低下,名望轻微

磕头烧香 kē tóu shāo xiāng

成语解释:比喻求人说好话。

潦潦草草 liáo liáo cǎo cǎo

成语解释:字不工整或态度不认真

飘飘零零 piāo piāo líng líng

成语解释:指花、叶等凋谢脱落。比喻人漂泊流落

鼻蹋嘴歪 bí tā zuǐ wāi

成语解释:形容疲累不堪或十分狼狈的样子

弊多利少 bì duō lì shǎo

成语解释:弊多利少:指弊端超过有利。

摧志屈道 cuī zhì qū dào

成语解释:摧:摧折,放弃;道:道德。抛弃理想追求,失去道义节操。形容身处逆境,不能守操如一

寡恩少义 guǎ ēn shǎo yì

成语解释: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豪言空话 háo yán kōng huà

成语解释:内容空洞的大话。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避烦斗捷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避烦斗捷是什么意思?它是贬义词吗?可以用在什么地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避烦斗捷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ì fán dòu jié,意思是指避开烦难而比赛简捷。

成语出处:

清·薛福成《选举论下》:“惟小楷试贴,一望可知优劣,不能无偏重之势,避烦斗捷,流风相师,久之而考者阅者,皆忘其所以然。”

词语辨析:

【拼音代码】: bfdj

【反义词】:不厌其烦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闪避急速侧身避让他闪避不及,被车撞倒了

烦酷基本解释

(1).烦苛酷虐。(2).苦恼,烦扰。 宋 张耒 《病暑赋》

烦嫌基本解释

厌烦;厌恶。 曹禺 《雷雨》第四幕

烦挠基本解释

(1).杂乱,繁杂。《文子·上义》

烦聩基本解释

苦痛昏沉。 清 方苞 《亡妻蔡氏哀辞》

烦奏基本解释

指繁复的节奏。《列子·杨朱》

谦避基本解释

谦让。 宋 宋祁 《赐任布诏》

烦黩基本解释

(1).繁杂污浊。 晋 石崇 《<思归引>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含贬义词的四字成语

全文共 155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含贬义词的四字成语,欢迎阅读。

【操纵适宜】:操纵:原意指收与放,引申为掌握处理。对某事的掌握处理适度。多用天贬义,含把持的意思。

【平淡无味】:本指质性平和无味。后含贬义,多指平平常常,缺乏特色。

【自以为得计】: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搔头弄姿】: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自有肺肠】:肺肠:引申为心思。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含贬义。

【顺风使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同“顺风转舵”。

【莫测高深】: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蝇奔蚋集】:蚋:一种吸食人畜血液的昆虫。像苍蝇、蚋一样向有臭味、酸味的地方聚集。比喻许多人向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集中。含贬义。

【奇装异服】:奇:新奇的;异:特别的。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蓄谋已久】:蓄:等待;谋:谋划。对某件事情等待、谋划了很长时间。含贬义。

【故纸堆】: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随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猪突豨勇】: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互相标榜】:标榜:吹嘘,夸耀。互相称颂,互相吹嘘。多用贬义。

【蚂蝗见血】:见了喜爱的东西就吸附不放,比喻迫切而贪婪。多含贬义。

【传风扇火】: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胡天胡帝】: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①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②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白面儒生】: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世俗之言】:指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般人的言论、说法。含贬义。

【耍嘴皮子】:指光说不做。也指卖弄口才(含贬义)。

【唐哉皇哉】: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完事大吉】:指事情结束了,或东西完蛋了(多含贬义)。

【蚂蚁搬泰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创造奇迹。用作贬义指人自不量力。

【胡天胡地】: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同“胡天胡帝②”。

【如见肺肝】: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蝇趋蚁附】:像苍蝇样往来飞逐,像蚂蚁般纷纷聚集。比喻许多人向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集中。含贬义。

【顺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赳赳武夫】: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传风搧火】:犹煽风点火。搧,同“扇”。比喻煽动别人闹事。多用于贬义。

【声势汹汹】: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鼓舌摇唇】:鼓动嘴唇,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趋时奉势】:迎合时尚,依附权势。多用作贬义。同“趋时附势”。

【庄严宝相】: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趋时附势】:迎合时尚,依附权势。多用作贬义。

【白面儒冠】: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关于含贬义词的四字成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咄咄逼人贬义词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是指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以下是“咄咄逼人贬义词”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咄咄逼人【释义】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拼音】duō duō bī rén

咄咄逼人贬义词:

言辞犀利、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成语故事】东晋文学家顾恺之到殷仲堪家中做客,恒温的儿子恒玄也在,三人高兴抽签玩文字游戏,就“危”字他们说道:“矛头淅米剑头炊”、“百岁老翁攀枯枝;、“井上辘轳卧婴儿”,殷仲堪部下参军咄咄逼人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典故】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晋·卫铄《与释某书》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气势汹汹的样子

【近义词】盛气凌人、气势汹汹

【相反词】和颜悦色、温文尔雅

咄咄逼人造句:

1、在所有展出作品中,她的画咄咄逼人,最为出色。

2、她这席话说得咄咄逼人,令人目瞪口呆。

3、这篇文章咄咄逼人,写得十分精采。

4、这位年轻人言辞犀利,咄咄逼人。

5、这篇文章写得咄咄逼人,震撼力十足。

6、客队的主辩口若悬河,咄咄逼人,难以招架。

7、有一位邻居,总是无理硬拗到有理,咄咄逼人,令人头痛。

8、被你这样咄咄逼人地追问,()他就更慌了!

9、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10、你说话的态度老是如此咄咄逼人,会交不到朋友的。

11、也许你是有理的,但如此咄咄逼人,有失厚道。

12、对方来势汹汹,咄咄逼人,我们可别先乱了阵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勤勤恳恳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勤勤恳恳是贬义词吗,欢迎阅读。

勤勤恳恳是贬义词吗?

答案:不是

典故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近义词

认认真真

英文翻译

zealously and earnestl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成语举例:报德明功,勤勤恳恳。★《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指做事认真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造句

1、尼姆是个勤勤恳恳的好人。

2、赛利一天到晚勤勤恳恳地当一个好簿记员和售货员。

3、而且,水牛和拖拉机不同,不需要汽油和零备件,都能勤勤恳恳地工作二十年。

4、他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勤勤恳恳、自食其力的小商人,深受冷酷无情、扶强欺弱的官僚机构所害。

5、你是个勤勤恳恳干活的穷人嘛!

6、-放开我! -他们勤勤恳恳受人敬重

7、他并不聪明,但工作总是勤勤恳恳。

8、他不十分出色,却是个勤勤恳恳的人

9、踏踏实实做事做人,勤勤恳恳写书教书。

10、叶依然是勤勤恳恳的工作,而风则总是寻找着机会去开拓。

[勤勤恳恳是贬义词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生气勃勃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褒义词有:正大光明 视死如归大义凛然

中性词有: 急急忙忙 七嘴八舌生气勃勃

贬义词有: 阴谋诡计自私自利 虚情假意狼狈为奸

生气勃勃

拼音 shēng qì bó bó 简拼 sqbb

近义词 生机勃勃、朝气蓬勃 反义词 暮气沉沉、死气沉沉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解释 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成语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5卷:“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 生活中最主要的仍然是那些向上的,生气勃勃、充满热(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情和活力的,带有极大想象的东西。(徐迟《特写选·序言》)

英文翻译 be full of life

谜语 春笋

成语正音 生,不能读作“sēnɡ”。

成语辩析 生气勃勃和“朝气蓬勃”;都可形容旺盛的气象和振奋的气概;可形容人富有朝气。但生气勃勃偏重于“活力”;可与“死气沉沉”相对;“朝气蓬勃”偏重于“朝气”;可与“暮气沉沉”相对。生气勃勃使用范围比“朝气蓬勃”广;可用于人以外的其它事物。

产生年代 近代

常用程度 常用

生气勃勃思意相反的词语是什么

生气勃勃思意相反的词语是死气沉沉。

生机勃勃 妙语如珠 风平浪静 哪些是褒义词,哪些是贬义词和中性词

生机勃勃是褒义词

妙语如珠是褒义词

风平浪静是中性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脚踏实地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脚踏实地,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一、词语释义

【成语】: 脚踏实地

【拼音】: jiǎo tà shí dì

【解释】: 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定语、状语;指做事认真,含褒义。

【近义词】: 足履实地

【反义词】: 好高骛远

【歇后语】: 穿没底的鞋;踩着石头过河

二、词语典故

宋·邵雍《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宋英宗时期,司马光负责主编《资治通鉴》,他研究很多历史书籍,广泛地收集材料,按照年代的先后顺序认真编排,终于完成294卷《资治通鉴》,后来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来到洛阳定居,洛阳的邵雍评价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无中生有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无中生有贬义词吗?小编今天告诉你。欢迎大家查看。

无中生有,贬义词,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一、词语释义

【成语】: 无中生有

【拼音】: wú zhōng shēng yǒu

【解释】: 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出处】: 《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举例造句】: 子息从来天数,原非人力能为。最是无中生有,堪令耳目新奇。

【近义词】: 造谣生事、信口雌黄、捕风捉影

【反义词】: 确凿无疑、铁证如山、事出有因

【歇后语】: 空箱里取物;魔术师变戏法

【灯谜】: 说假话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凭空捏造

二、成语典故

《三十六计》中的第七计,原文为:“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本计计语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有的称为兵家)老子《道德经》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揭示了万物第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变化的规律。中国古代军事家尉缭子把老子的辩证思想运用到军事上,进一步分析虚无与实有的关系。

三、成语造句

1、三人成虎虽是无中生有,却可以使一个人的清誉毁于一旦。

2、有那么一些人,总喜欢无中生有,挑拨是非。

3、报纸绘声绘影说他盗取公款,我敢保证这一切都是无中生有的情节。

4、意思传达不妥,概念传达不当,自己有可能就是那个爱无中生有的人,一个歪曲事实的人。无中生有造句。

4、别听他的那一套。他只不过是无中生有,胡说八道。

5、说话要以事实为根据,不可向壁虚造,无中生有。

6、他们无中生有地散布谣言,蛊惑人心,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罪恶目的。

7、我什么时候拿过你的钱?你少这样无中生有,诬赖人!

8、宇宙能够通过一种真空涨落被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吗?

9、说话要有根据,万不可捉鸡骂狗,无中生有。

10、这骗子无中生有,说他的儿子已失学,竟骗了100元到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好高骛远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解释】:

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好高骛远是贬义词好高骛远hào gāo wù yuǎn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好高骛远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解释】: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出自】:《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示例】:但是~,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 ◎秦牧《画蛋·练功》【近义词】: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反义词】: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词 目

好高骛远发 音 hào gāo wù yuǎn 释 义 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 处 《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示 例 但是~,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秦牧《画蛋·练功》)根据意思,所以是贬义词

好高骛远是贬义词

好高骛远hào gāo wù yuǎn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好高骛远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解释】: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出自】:《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示例】:但是~,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 ◎秦牧《画蛋·练功》【近义词】: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反义词】: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追问三年五载是什么呢?  回答三年五载 [拼音] sān nián wǔ zǎi [注释] 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指一年的时间。 [意思]指多年。 形容较长的几年时间。 [近义词] 年复一年 [反义词 ] 一年半载 [用法] 多用于形容时间较长。一般作谓语。 [结构] 联合式。 [1]

1.褒义词有哪些

2.褒义词和贬义词是什么意思

3.三心二意是不是褒义词

4.乐善好施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5.同舟共济是褒义词吗

6.含蛇字的褒义成语

7.推波助澜是褒义词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嫣然一笑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嫣然一笑,褒义词,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指女性)。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一、成语释义

【成语】: 嫣然一笑

【拼音】: yān rán yī xiào

【解释】: 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指女性)。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出处】: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举例造句】: 都只在嫣然一笑中,偷把幽情送。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

二、成语典故

宋 张元干 《清平乐》词:“相见嫣然一笑,眼波先入郎怀。”

明 徐霖《绣襦记·鸣珂嘲宴》:“看嫣然一笑,果然倾国。”

《老残游记》第九回:“那女子嫣然一笑,秋波流媚,向 子平 睇了一眼。”

曹禺 《日出》第二幕:“﹝ 胡四 ﹞一手理着油亮亮的头发。二人相视,嫣然一笑。 顾八奶奶 当时平了气。”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登徒子好色赋〉~892~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王逸《楚辞注》曰:「嫣,笑貌。广雅曰:嘕嘕欯欯,喜也。阳城、下蔡,二县名,盖楚之贵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守株待兔”的本义是个贬义词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先弄清楚什么是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褒义词:是词性带有赞许,肯定感情的词.赋予词语什么样的感情色彩,跟人们的道德观念有关,道德观念变了,词的感情色彩也随之发生变化.一个词带不带感情色彩,取决于一定的语言环境.

贬义词: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贬义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带上褒义.

中性词:是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可以用于好的方面,也可以用于坏的方面.

守株待兔”的本义是个贬义词,原用来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就能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在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但是在特定的场合,守株待兔也可以用作中性词,比如“警察料定小偷从这里逃走,于是守株待兔逮个正着.”这时守株待兔不带贬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瓦釜雷鸣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瓦釜雷鸣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瓦釜雷鸣

【色彩】贬义

【拼音】wǎ fǔ léi míng

【基本解释】瓦釜,砂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二、成语造句

1. 用人唯才唯德,必不致发生黄鐘毁弃,瓦釜雷鸣的情事。

2. 奸臣当道,朝野上下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民不聊生。

3. 这是一个瓦釜雷鸣的时代,正直敢言之士往往被压抑。

4. 瓦釜雷鸣,让有志之士不能畅所欲言。

5. 贤能之士未见重用,只见瓦釜雷鸣。

6. 这本小说其实没有什么内涵,却瓦釜雷鸣,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7. 当今文坛裡,许多鄙俗的文章四处风行,瓦釜雷鸣,真是令人感嘆!

8. 人民有话不能言,言者无责可自负。其结果必然成为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的世界。

9. 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那瓦釜雷鸣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10. 上级如果堵塞言路,让有识者无法顺利提出建言,就会造成瓦釜雷鸣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贬义词相关成语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互相标榜 标榜:吹嘘,夸耀。互相称颂,互相吹。多用贬义。

敬若神明 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赳赳武夫 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莫测高深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奇装异服 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如见肺肝 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搔头弄姿 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市井之徒 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堂而皇之 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多含贬义)。

唐哉皇哉 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顺风转舵 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头面人物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完事大吉 指事情结束了,或东西完蛋了(多含贬义)。

鱼龙曼衍 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庄严宝相 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自以为得计 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猪突豨勇 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传风搧火 犹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大放厥辞 亦作“大放厥词”。①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②大发议论(今多含贬义)。

故纸堆 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常用贬义词

全文共 2249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是指字句里含有的不赞成或坏的意思的词。今天小编和大家一分享了一些贬义词,希望对你们的学习有帮助。

1、五毒惧全 血债累累 寻花问柳 作奸犯科

2、锦衣玉食 酒池肉林 浅斟低唱 裘马轻肥

3、故作高深 好戴高帽 好大喜功 假仁假义

4、见异思迁 随波逐流 日食万钱 鼠目寸光

5、胆小如鼠 苟且偷安 贪生怕死 贼眉鼠眼

6、自以为是 处心积虑 口是心非 阴险狡诈

7、罪大恶极 罪孽深重 罪不容诛 罪恶昭彰

8、瞒心昧己 欺世盗名 欺天诳地 欺人之谈

9、陶陶兀兀 不可一世 伐功矜能 爱慕虚荣

10、臭名远扬 倒行逆施 寡廉鲜耻 财迷心窍

11、有眼如盲 好吃懒做 愚昧无知 牗中窥日

12、两日晒网 为德不卒 一曝十寒 离经叛道

14、误入歧途 恶贯满盈 勾心斗角 掩耳盗铃

15、上下其手 偷天换日 偷梁换柱 虚词诡说

16、鹊巢鸠居 杀人越贷 无恶不作 口是心非

17、投其所好 如蚁附膻 身不由己 倚门傍户

18、乳臭末干 少不更事 狐假虎威 天真烂熳

19、暴戾恣睢 惨无人道 豺狼成性 赶尽杀绝

20、得寸进尺 得步进步 得陇望蜀 非分之想

21、下流 不堪入耳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22、自私,虚荣,狡诈,虚伪,冷漠,

23、各自为政 各不相谋 各为其主 各持己见 各执一词

24、不郎不秀 不成器 东扶西例 了不长进

25、强词夺无耻 卑鄙无耻 不以为耻

26、不夷不惠 好好先生 和光同尘 鉴貌辨色

27、笑里藏刀 心怀叵测 兴妖作怪 胸中鳞甲

28、为所欲为 放纵 放荡不羁 放浪形骸

29、道貌岸然 心怀鬼胎 笑里藏刀

30、坐吃山空 懒散 死气沉沉 委靡不振 无所用心

31、各行其是 各从其志 离心离德 貌合神离 四分五裂

32、规求无度 见财起意 见钱眼开 狼贪鼠窃

33、目空一切 马耳东风 旁若无人 器小易盈 煞有介事

34、鼠腥蜗肠 鼠肚鸡肠 刻薄 尖嘴薄舌 尖酸刻薄

35、帮凶 为虎傅翼 为虎作伥 助桀为虐

36、不因人热 大摇大摆 咄咄逼人 倔强倨傲

37、闪烁其辞 酸文假醋 退有后言 虚情假意

38、自私 各人自扫门前雪

39、敲诈勒索 敲门砖 敲骨吸髓 勾结

40、肉食者鄙 鼠目寸光 瓮天之见 坐井观天 以管窥天

41、数米而炊 数米量柴 眼皮子薄 懒惰 饱食终日

42、酒色财气 幸灾乐祸 庸碌 瓦釜雷鸣

43、斗筲之人 管见所及 急功近利 井底之蛙 井中视星

44、荒淫无耻 荒淫无度 搔头弄姿

45、孤陋寡闻 略识之无 挈瓶之知 少见多怪 蜀犬吠日

46、无耻 无聊 可恨 可恶

47、一无所闻 一窍不通 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48、粉饰太平 佛口蛇心 钩心斗角 沽名钓誉

49、只看见树木 不看见森林 不成才 不稂不莠

50、诈败佯输 正人君子 装腔作势 装疯卖傻 装怯作勇

51、造事 无中生有 无事生非 招是惹非

52、同床异梦 土崩瓦解 为渊驱鱼 为丛驱雀 一盘散沙

53、擢发难数 叛逆 大逆不道 离经叛道

54、三十六策 走为上计 豕突狼奔 逃之夭夭 望风而逃

55、唯利是图 细大不捐 雁过拔毛 眼馋肚饱

56、惹草拈花 俗不可耐 淫辞秽语 淫荡

57、以人废言 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 心窄

58、冢中枯骨 纸醉金迷 蹉跎日月 醉生梦死

59、黎丘丈人 买椟还珠 冥顽不灵 明珠暗投 弄巧成拙

60、蛇欲吞象 声色货利 贪得无厌 贪天之功

61、损人利已 为富不仁 小己得失 一毛不拔 一钱如命

62、见风使舵 看风使舵 巧言如簧 巧言偏辞

63、为虎作伥 小肚鸡肠 鼠目寸光

64、贪心不足 贪多务得 贪夫徇财 贪贿无艺

65、饭囊衣架 饭坑酒囊 江郎才尽 金漆马桶 无知 蔽聪塞明

66、陷害 暗箭伤人 纵虎归山 按图索骥

67、碌碌无为 心怀叵测 跳梁小丑 独善其身

68、忍心害理 如狼牧羊 如狼似虎 杀人不眨眼

69、吴下阿蒙 一物不知 浅见 不识时务 不识大体

70、认奴作郎 如堕烟海 如坐云雾 如堕五里雾中

71、无能 百无一能 不胜其任 不舞之鹤 耳软心活

72、横行霸道 横行不法 横加指责 横行无忌

73、无所作为 无所事事 无精打采 无恒 三日打鱼

74、随声附和 五谷不分 胸无点墨 一无所知

75、诡计多端 借刀杀人 居心叵测 人面兽心

76、坎井之蛙 目光短浅 皮相之谈 浅见寡闻 求田问舍

77、愚蠢 不知薡蕫 呆头呆脑 焚林而猎 竭泽而渔

78、貂裘换酒 斯文扫地 蜕化变质 奇货可居

79、腹有鳞甲 脚踏两只船 狡兔三窟 绵里藏针

80、倚势凌人 倚强凌弱 倚官仗势 倚财仗势

81、绵里藏针 奢侈 灯红酒绿 花天酒地 挥金如土

82、炫玉贾石 阳奉阴违 招摇撞骗 招摇过市

83、六亲不认 卸磨杀驴 庸俗 鄙吝复萌

84、贪婪 馋涎欲滴 垂涎欲滴 刀头舔蜜

85、做作 恶毒 卑鄙 犯贱

86、卖弄 班门弄斧 布鼓雷门 放肆 明目张胆

87、造谣惑众 贼喊捉贼 遮人耳目 装神弄鬼

88、行尸走肉 衣架饭囊 以貌取人 庸言庸行

89、见利忘义 久假不归 卖李钻核 明哲保身

90、行同狗彘 摇尾乞伶 摇尾求食 手下败将

91、上不得台盘 天下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梧鼠五技

92、挥霍无度 侯服玉食 骄奢淫逸 结驷连骑

93、认贼作父 声名狼藉 恬不知耻 金迷纸醉

94、心猿意马 认贼作父 东窗事发 穷形极相

95、专横跋扈 五谷不分 狐假虎威 欺人太甚

96、好吃懒做 拈轻怕重 如丘而止 四体不勤

97、做神做鬼 舞文弄墨 害人不浅 谋财害命

98、明争暗斗 撒娇撤痴 上楼去梯 心术不正

99、诪张为幻 自卖自夸 自欺欺人 自吹自擂

100、气焰熏天 轻世傲物 神气活现 心高气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死灰复燃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1175 字

+ 加入清单

死灰复燃,成语出自《史记·翰长儒列传 韩安国本传》。那么,死灰复燃是不是贬义词

【注音】sǐ huī fù rán

【典故】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 《史记·韩长儒列传》

【释义】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失势的人重新得势

【感情色彩】贬义词

【相近词】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反义词】付之一炬、石沉大海

死灰复燃造句:

1、这位总理本已失势,现在死灰复燃,重新掌大权了。

2、沉寂多时的飙车恶风死灰复燃,让警方十分头痛。

3、他们同那些怨恨在安倍治下死灰复燃的派系政治以及有能力阻碍市场经济政策的后座议员抱成一团,包括那位化妆政治家。

4、根据一些人关于梅毒感染率正在上升的报告,这种在中国1960年到1980年间已被消灭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并开始蔓延,现在成为一种需要紧急干预的迅速增长的流行病。

5、在滥用安非他明重又死灰复燃的种种迹象中,坦然讨论重启该项调查。

6、他虽然宣布退出政坛,但以他的影响力,死灰复燃并非不可能。

7、沉寂已久的色情理发业又死灰复燃了。

8、因此,我就和水手们一起照旧喝酒胡闹。不久,我就控制了自己的冲动,不让那些正经的念头死灰复燃。不到五六天,我就像那些想摆脱良心谴责的年轻人那样,完全战胜了良心。

9、男权主义思想的死灰复燃,导致了家庭暴力如殴打妻子的事件不断增多。

10、休斯敦时报:科学家用猴子对1918年大流行、今又有死灰复燃之势的流感病毒进行试验之后,对这种毒性最大、杀人最多的流感病毒为何大流行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11、最近帮派势力似有死灰复燃的迹象,警方正全力注意中。

12、当前中国的刑事犯罪形势依然严峻,不但现有的犯罪边打边起,而且一些旧有的犯罪又死灰复燃,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犯罪动向,尤其是那些突出的刑事犯罪已成为当前我国的一大社会热点问题。

13、环境卫生这么差,小心已灭绝的霍乱会死灰复燃。

14、他补充说:“我们正在预防很多疾病,病毒通常从10月到4月死灰复燃。我并不认为病毒爆发是异常的现在正是诺瓦克病毒的发病时间。”

15、不过要说到让港片市场死灰复燃,则不是单凭一部出色电影就能成事,而是需要全港电影人的继续推动。

16、恶补之风似有死灰复燃的趋势,教育部正密切注意中。

17、本月早些时候,联合国粮农组织敦促感染疫情的国家不要过早地恢复农场的家禽养殖,以免疫情死灰复燃。

18、他到这里来也许是干了一件蠢事,不过,这个愿望一直缠住他,他意识到自己着了迷了,恶习在他身上又死灰复燃了。

19、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危险迹象只是美国通货膨胀死灰复燃的一部分。

20、如果国民道德不提升,这种恶俗终会死灰复燃。

21、死灰复燃后的苏维埃集团,东方共和国在入侵芬兰没能达到预期目的后,将目光移到了富有的东部联盟,试图让其臣服。

[死灰复燃是贬义词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卓尔不群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卓尔不群,褒义词,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一、成语释义

【成语】: 卓尔不群

【拼音】: zhuó ěr bù qún

【解释】: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举例造句】: 陈言务去,人耳皆新,其命名亦卓尔不群矣。 ★明·金中淳《跋》

【近义词】: 卓乎不群、出类拔萃

【反义词】: 平平庸庸

二、成语典故

唐 李百药《北齐书·循吏传序》:“如房仲干之属,在 武平 之末能卓尔不羣,斯固弥可嘉也。”

明 金中淳 《跋》:“陈言务去,入耳皆新,其命名亦卓尔不羣矣。”

东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三、造句

作家三盅说:时尚往往肤浅,流行就是瘟疫。不入羊群你便有机会卓尔不群,远离羊群实际为远离狼群。

她是如此的美丽动人,在人群之中显得卓尔不群。

她早期的成就预示了她日后卓尔不群。

又有多少人可以让你觉得卓尔不群呢?

人们认为,他的诊断能力卓尔不群。

他的文章写得很漂亮,卓尔不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表示贬义词的精彩成语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1.【蝇奔蚋集】:蚋:一种吸食人畜血液的昆虫。像苍蝇、蚋一样向有臭味、酸味的地方聚集。比喻许多人向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集中。含贬义。

2.【奇装异服】:奇:新奇的;异:特别的。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3.【蓄谋已久】:蓄:等待;谋:谋划。对某件事情等待、谋划了很长时间。含贬义。

4. 【故纸堆】: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5. 【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6.【白面儒生】: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7.【世俗之言】:指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般人的言论、说法。含贬义。

8.【耍嘴皮子】:指光说不做。也指卖弄口才(含贬义)。

9.【唐哉皇哉】: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10.【完事大吉】:指事情结束了,或东西完蛋了(多含贬义)。

11.【蚂蚁搬泰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创造奇迹。用作贬义指人自不量力。

12.【胡天胡地】: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同“胡天胡帝②”。

13.【如见肺肝】: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14.【蝇趋蚁附】:像苍蝇样往来飞逐,像蚂蚁般纷纷聚集。比喻许多人向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集中。含贬义。

15.【顺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班门弄斧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拼音】bān mén nòng fǔ (ㄅㄢ ㄇㄣˊ ㄋㄨㄙˋ ㄈㄨˇ)

【成语简拼】bmnf

【成语繁体】班門弄斧

【成语解释】班:鲁班;即公输子;春秋时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辨形】班,不能写作“斑”。

【成语正音】弄,不能读作“lònɡ”。

【英语翻译】show off in the presence of an expert

【日语翻译】専門家の前で腕前を見せびらかそうとする;艖のほど知らず

【俄语翻译】бахвáлиться пéред знатокáми дéла

【更多翻译】delphinum/piscem natare docesvor einem Meister sein geringes Kǒnnen zeigen wollenétaler son peu de savoir devant un érudit

【成语谜语】木匠修教室;老师傅面前显本领

【成语故事】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贬义,表示能力不如人

【近 义 词】布鼓雷门 贻笑大方

【反 义 词】虚怀若谷 知人之明 自知之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盛情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盛情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为深厚的情谊。那么盛情是贬义词吗?一起来看看吧!

盛情是贬义词吗?

不是,褒义词

盛情

拼音

shèng qíng

基本释义

[great kindness]深厚的情谊

盛情难却

出处与详解

1、指深厚的情意。

①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上·陶裴双缢》:“何前后盛情之事,皆生於 陶氏 门中邪?”

②元 王晔 《桃花女》第二折:“你这等盛情,我已心领了。”

③李劼人《死水微澜》:“这位被优礼的客人,大概为答报他的盛情起见,便给他做起媒来。”

④ 叶文玲 《不凋的花环》:“这有着烤牛肉的盛宴,这费了许多心机搭出来的绿色长廊,无一不说明了主人非同一般的盛情。”

2、深厚的情意难以推辞。

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八章中写道:“金星也笑了起来,说‘众位盛情难却,我只得舍命陪君子。虽不醉,亦不远。岁月不饶人,到底不能同年轻时的酒量相比。’”

造句

(1)缺乏盛情的艺术家好似没有颜料的画家。巴里

(2)因为有急事,我推却了他的盛情邀请。

(3)盛况空前,仪式隆重,盛情邀请,兴高采烈,笑脸洋溢,锣鼓喧天,载歌载舞,高高兴兴,共同庆贺。

(4)朋友相邀盛情难却,我只好去参加他举行的宴会。

(5)薄礼面前慎微,盛情面前慎软,喜好面前慎谗,“隐贿”面前慎独,“五九”面前慎终。

(6)既然贵校派人专程来请,盛情难却,我就准时出席研讨会。

(7)他本来不想去,可是人家再三再四地邀请,盛情难却,他只好去了。

(8)我们要盛情款待远方的宾客。

(9)任这一瓢弱水抛回江流归海后是否许盛情不旧从此爱上春雨夏雷秋霜冬雪无需宣之于口呼吸都宛若凝视你的眼眸,倾余生成全个情深不寿至少够勇气被嗔痴左右试想轮回红尘青丝白骨黄泉一切永无止休三魂七魄都因你极尽温柔。

(10)面对国际米兰后防线充满诱惑的漏洞,如此盛情,"协和式飞机"塞尔吉尼奥又焉能错过?自会一马当先,直捣黄龙。

(11)朋友们再三要为我饯行,因盛情难却,我只好接受了。

(12)贵校派人专程来邀请我,盛情难却,我将准时出席研讨会。

(13)老李多次邀请我们到他家乡去玩,盛情难却,我们终于在今年春节去了。

(14)我感谢父老乡亲的盛情照顾。

(15)你们的一番盛情,我非常感激。

(16)衷心感谢萨莫斯校长的盛情邀请。

(17)感谢复旦大学杨玉良校长给予我的盛情款待及其热烈洋溢的欢迎辞。

(18)我愿向你们的盛情接待与款待表示衷心的感谢。

(19)我们感激你的盛情,永远珍爱你给我们的漂亮的馈礼,薇婷脱毛膏。

(20)“好啊!”盛情难却,甄子丹微笑着伸出右手。细心的洪金宝发现,甄子丹的动作很别扭,便关切地问:“老弟,你的右臂怎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常用的褒义词与贬义词精选

全文共 2782 字

+ 加入清单

凡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奖掖、喜爱、尊崇、美好、吉祥等感情色彩意义上的词,就是褒义词贬义词指字句里含有的不赞成或坏的意思的词,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常用的褒义词与贬义词精选,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常用的褒义词:

⑴高尚

高尚

暗室不欺 不同流俗 不欺暗室 不忘沟壑 赤子之心 德厚流光 高情远致 高山景行 功德无量 厚德载物 怀瑾握瑜 蕙心纨质 见危授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精金良玉 敬老慈幼 良金美玉 明德惟馨 年高德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青天白日 山高水长 拾金不昧 玉洁松贞 沅茝沣兰 云中白鹤 志士仁人

杰出

补天浴日 风流人物 风华正茂 伏龙凤雏 盖世英雄 盖世无双 桂林一枝 鹤立鸡群 鹤鸣之士 加人一等 矫矫不群 金榜题名 举世无双 绝世超伦 昆山片玉 人中之龙 首屈一指 铁中铮铮 头角峥嵘 无出其右 裒然举首 一代风流 一世龙门 庸中佼佼

尊贵

不虞之誉 不言而信 不恶而严 荣华富贵 山中宰相 师道尊严

著名

草木知威 驰名中外 大名鼎鼎 德高望重 风云人物 功成名遂 功标青史 赫赫有名 举世闻名 如雷贯耳 声振寰宇 威望素著

宽容

海阔天空 含垢纳污 呼牛呼马 豁达大度 既往不咎 宽大为怀 宽宏大量 网开一面 网开三面 息事宁人 下不为例 下车泣罪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 宰相肚里能撑船 知情达理 中庸之道

助人

将伯之助 解衣推食 救死扶伤 绝甘分少 普度众生 起死人,肉白骨 轻财好施 设身处地 疏财仗义 为民除害 为民请命 雪中送炭 与人为善 云行雨施 仗义疏财 助人为乐

荣耀

生荣死哀 死得其所 万古千秋 万古流芳 为国捐躯

⑵志气

有志

不耻最后 乘风破浪 顶天立地 鸿鹄之志 九天揽月 夸父追日 老骤伏枥 老当益壮 力争上游 陵云之志 猛志常在 磨杵成针 穷而后工 三户亡秦 十载寒窗 铁杵成针 韦编三绝 心小志大 胸怀大志 雄飞雌伏 雄心壮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移山倒海 迎头赶上 有志者事竟成 愚公移山 争强好胜 知难而进 治国安民 志在四方 中流击楫 壮志凌云 自力更生 自强不息 自求多福 自食其力

有为

大显神通 大显身手 大有作为 大器晚成 非池中物 奋发有为 公才公望 后生可畏 龙跃凤鸣 鹏程万里 前程万里 如日方升

奋发

发愤图强 奋发图强 奋发蹈厉 披荆斩棘 闻鸡起舞 我武惟扬

其他

八仙过海 不务空名 负重致远 掞藻飞声

⑶忠贞

忠诚

碧血丹心 不避斧钺 成仁取义 赤胆忠心 赤心相待 赤心报国 大节不夺 大法小廉 蹈节死义 断头将军 肝脑涂地 故旧不弃 故剑情深 寒花晚节 久要不忘 扪心无愧 倩女离魂 舍身求法 田父献曝 先驱蝼蚁 心虔志诚 以身殉职 以身许国 忧国奉公 孝子顺孙 忠孝节义 忠心耿耿 忠肝义胆

坚定

从容就义 富贵不能淫 海枯石烂 坚持不渝 坚韧不拔 坚定不移 雷打不动 木人石心 破釜沉舟 锲而不舍 誓死不二 心坚石穿 心如铁石 言必信,行必果 一不做,二不休 一口咬定 真金不怕火炼 之死靡它 指天誓日 志坚行苦 至死不变 忠贞不渝

坚强

坚苦卓绝 姜桂之性 宁死不屈 铁石心肠 威武不屈

节操

冰魂雪魄 冰清玉润 冰清玉洁 冰壶秋月 高风亮节 古井无波 黄花晚节 坚贞不屈 俭可养廉 见利思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屈节辱命 三贞九烈 丧身失节 岁寒松柏 守身如玉 投梭折齿 心如古井 一片冰心

⑷真诚

真诚

抱诚守真 诚心诚意 讲信修睦 金石为开 开心见诚 悃愊无华 披心相付 披肝沥胆 璞玉浑金 拳拳服膺 全心全意 推诚相信 推诚相见 推心置腹 推襟送抱 信及豚鱼 信誓旦旦 一寸丹心 允执其中 真心实意

诚实

表里如一 开诚相见 恪守不渝 倾心吐胆 杀彘教子 实心实意 拭面容言 天人共鉴 闭邪存诚 心口如一 胸无宿物 胸无城府 言而有信 言行一致 坐言起行 肝胆相照

二、常用的贬义词:

庸俗的词:鄙吝复萌 酒色财气 幸灾乐祸

庸碌的词:瓦釜雷鸣 行尸走肉 衣架饭囊 以貌取人 庸言庸行 碌碌无能 碌碌无为 碌碌无奇 游戏人间 冢中枯骨 纸醉金迷 蹉跎日月 醉生梦死 裙屐少年

谄媚的词:攀龙附凤 趋炎附势 上之所好,下必甚焉 吮痈舐痔 偷合苟容 投其所好 依附 如蚁附膻 身不由己 倚门傍户

奸滑的词:藏头露尾 刁钻古怪 腹有鳞甲 脚踏两只船 狡兔三窟 老奸巨猾 三头二面 杀妻求将 舞文弄法 笑里藏刀 心怀叵测 兴妖作怪 胸中鳞甲 阴阳怪气 鹰视狼步 脏心烂肺 钻天打洞 嘴甜心苦

圆滑 的词:八面玲珑 八面见光 不夷不惠 好好先生 和光同尘 鉴貌辨色 见风使舵 看风使舵 巧言如簧 巧言偏辞 随风转舵 随俗沉浮 外方内圆

诡计 的词:明争暗斗 撒娇撤痴 上楼去梯 心术不正 移天易日 阴谋诡计 用尽心机 造谣生事 造谣惑众 贼喊捉贼 遮人耳目 装神弄鬼 做神做鬼 害人 害人不浅 谋财害命 血口喷人 无所不为 以邻为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造谣中伤

营私 的词: 营私舞弊

凶残 的词:暴戾恣睢 惨无人道 豺狼成性 赶尽杀绝 狼子野心 狼心狗肺 狼心狗行 灭绝人性 忍心害理 如狼牧羊 如狼似虎 杀人不眨眼 杀人如麻 丧尽天良 丧心病狂 嗜杀成性 率兽食人 天理难容 荼毒生灵 无所不用其极 削木为吏 鹰击毛挚 鱼肉百姓 置之死地而后快

凶恶的词: 狗仗人势 横眉竖眼 虎视眈眈 怙恶不悛 祸国殃民 青面獠牙 穷凶极恶 杀气腾腾 鼠牙雀角 人心惟危 一蛇两头 凶神恶煞

阴险 的词:包藏祸心 诡计多端 借刀杀人 居心叵测 人面兽心 杀人不见血 蛇蝎为心 为鬼为蜮

罪恶 的词:十恶不赦 死有余辜 图财害命 为富不仁 五毒惧全 血债累累 寻花问柳 作奸犯科 作恶多端 作威作福 罪该万死 罪恶滔天 罪大恶极 罪孽深重 罪不容诛 罪恶昭彰 擢发难数

叛逆 的词:大逆不道 离经叛道

虚伪 的词:出尔反尔 附庸风雅 干名采誉 苟合取容 故作高深 好戴高帽 好大喜功 假仁假义 明知故问 沐猴而冠 巧言令色 仁义道德 闪烁其辞 酸文假醋 退有后言 虚情假意 雨后送伞

欺骗 的词:别有用心 尔虞我诈 粉饰太平 佛口蛇心 钩心斗角 沽名钓誉 故弄玄虚 挂羊头,卖狗肉 讳莫如深 口蜜腹剑 口是心非 两面三刀 瞒天过海 瞒心昧己 欺世盗名 欺天诳地 欺人之谈 上下其手 偷天换日 偷梁换柱 虚词诡说 炫玉贾石 阳奉阴违 招摇撞骗 招摇过市 诪张为幻 自卖自夸 自欺欺人 自吹自擂

隐瞒的词: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韬晦之计 涂脂抹粉 文过饰非

假相 的词:华而不实 弄虚作假 人模人样 食而不知其味 无病呻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行浊言清 绣花枕头 掩人耳目 言行相诡 言行不一 佯为不知 咬人狗儿不露齿 叶公好龙 诈败佯输 正人君子 装腔作势 装疯卖傻 装怯作勇 装模作样 装点门面 醉翁之意不在酒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正确使用褒义词与贬义词

全文共 1361 字

+ 加入清单

汉语中,有些词含有赞许或好的意思,这样的词称为褒义词;有些词含有不赞成或坏的意思,这样的词称为贬义词。褒义词要用在好人身上,贬义词要用在坏人身上,不可颠倒。从敌人的阵营投到我方叫“起义”,背叛我方投向敌人叫“叛变”。革命立场不动摇,那是“坚定”,坚持反动立场,则是“顽固”。同样是“死”,烈士用“牺牲”、“捐躯”、“就义”、“殉国”,坏蛋用“毙命”、“翘辫子”、“见阎王”、“上西天”。当然,表达同一个意思,并不是非褒即贬,也可以用中性的词语表达,仍以“死”(“死”本身也是中性的)为例,“卒”、“去世”、“亡故”、“咽气”、“作古”等,就无所谓褒贬。词语的褒贬色彩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词语本来含有贬义,后来在使用中渐渐变成中性的了。例如“瓜分”这个词,旧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像切瓜一样地分割或分配,特指若干列强联合起来分割弱小或不发达国家的领土。”强国欺凌弱国,占领他人领土,当然是不能赞同的。但是,如今“瓜分”这个词用得越来越广泛,尤其在体育报道中,“瓜分金银牌”之类的说法比比皆是。为此,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对“瓜分”的释义也做了相应修改,后面一句话改成了“多指分割疆土”,似已没有贬义色彩了。又如“粉墨登场”,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现在很多人使用时已不局限于政治舞台,也不含讽刺意了。

有些人写文章会犯“用词不当”的错误,其中之一就是“褒贬不分”,也就是褒义词或贬义词用错了对象。2009年10月8日,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实况转播上海市老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双先”表彰会,有一个节目是一群女兵表演快板书,其中有一句说老干部“自诩为‘三老’”。“自诩”即自我夸耀,这样的贬义词怎么能用在受表彰的老干部身上呢?(更可笑的是,演员还把“诩”念成了“羽”。)新民晚报2008年11月27日A13版有一篇报道,标题为“‘中国第一贪’为保命检举多人”,这个标题一看就是带有贬义的。照理说“中国第一贪”姜人杰不是好人,贬他没什么错。但是这个标题又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坏人该贬,他的所有行为也都该贬吗?如果犯罪分子检举同党该贬,那么反过来,拒不交代,保护同伙是不是应该受到鼓励呢?由此可见,什么时候该褒,什么时候该贬,还不仅仅限于好人坏人之分。

普通话词汇中有褒贬之分,方言中当然也不例外。上海大学教授钱乃荣先生在他所著的《上海方言》一书中认为上海话中的“炒冷饭头”、“唱独脚戏”、“看西洋镜”等含贬义,“一门心思”、“熟门熟路”、“另有一功”、“要紧勿煞”等含褒义,显然是没有搞清楚这些词语的褒贬色彩。笔者在“《上海方言》差错多”(发表于2008年7月25日文汇读书周报)一文中指出了他的这些错误。后来钱乃荣先生撰文反驳,认为褒义词也可以用于贬义行为,还造了两个句子:“几个无证摊贩团结起来对付一个警察”,“他对他的黑主子忠心耿耿”。这里,他恰恰犯了褒贬不分的错误。前面一个句子中的“团结”,显然应该改为“勾结”(贬义),如果用“联合”(中性),马马虎虎也说得过去。后面一个句子,“忠心耿耿”也用得很不恰当,这个句子完全可以用含贬义的词语表达,如“他死心塌地地效命于他的黑主子”。遣词造句要分清褒贬,这在大学中文系一年级的语法课上就讲到了,一个大学中文系教授居然造出这样的句子,是令人颇为惊讶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