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琦君的散文髻象征意义【优秀20篇】

浏览

7999

作文

1000

散文风骨今何在作文

全文共 1201 字

+ 加入清单

散文,就是随意而为的文字。写人写景抒情叙事,短小而灵活。

散文,可以写得很细腻,很唯美;也可以很豪放,很沉郁。

写散文的人很多,因为短小灵活。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时的心境,一点点感悟,皆可成文字。在写散文的人中,女性居多,而女性天生细腻温婉,因而时下散文的创造逐渐呈现出一种婉约的态势。满眼的风花雪月,一片低吟浅唱。在这里,我无意怪罪女性作者,男性作者在晓风残月里把酒临风,不知今夕是何夕的也不在少数。

人们喜欢美的东西,包括文字。所以,有人把散文称之为美文。但美文的含义应是十分丰富的,至少应该包括两大方面。即:婉约之美与豪放之美。就像那唐诗宋词。但问题是放眼各大站,以及有限的散文刊物,散文已是婉约太甚,甚至于到了泛滥的程度。

写景也好,抒情也罢。我们不怕文字写得精致,写得唯美,只怕写到了为了追求文字的华丽而失去了文章的精神,没有了文字的风骨

有些文字为情而文,到了无文不情的地步。而这情则过于虚假,过于矫揉造作,给人的感觉是在那里无病呻吟。有的文字为了追求表面的华丽优美,堆砌辞藻,满篇的华辞丽句。结果是忽略了散文最本质的东西,朦朦胧胧不知所云。这样的文字乍一看似乎很美,有精雕细刻的词句,有缠绵悱恻的抒情,可是读者往往很难读懂文字表达的是什么,想抒发的是什么。原因是这样的文字只注重了文字的雕琢,只注重了语句的美感,忽视了文字的表情达意,忽视了文字的通顺和流畅,忽视了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像一幅漫画所描绘的那样,把一个美女的五官都精雕细刻,完美无缺。可是每一个器官都错放了地方,结果是不伦不类,损害了整体效果。如果我们不注重文字最本质的东西,不能把最真诚的情感呈现给读者,只在那些华丽的词句上下功夫,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病态。就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看起来很美,却是不健康。

有些散文,太注重自我,很少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往往从自我入手,叙写一些个人的小情调,一颦眉,一回眸;描写眼前的一花一草,一蝶飞,一虫鸣。却又无力做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境界。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梦魇般地顾影自怜,自怨自艾。因而导致了文字偏软,视野过窄,过于晦涩,陷入了低级趣味。即便是文字的技术层面无可挑剔,那么散文的立意,散文的品位也难称佳作。

现在有很多的站,包括一些着名的站却比较青睐这一类文字。不知是网站的定位使然,还是网站偏爱这类文字的编辑居多。而那些文字质朴,却有真挚情感、深厚文化底蕴的文章却往往被忽视,看不上眼。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形散而神不散应该是人们比较普遍认可的说法。所谓神应该是一篇散文的灵魂。一篇优秀的文字有了灵魂还不够,还应该有风骨。唯有如此,文字才会像一座大山那样巍然屹立;才会像一朵花那样卓尔不群。遗憾的是这样的文字越来越难得一见了。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风骨》里说道: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春》这本书看完之后,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奇妙感觉。

每次读都有一种神游其中的感觉,这种感觉很轻柔,每一次读课文时,我似乎能够感受到那些景物,这种感觉很好玩,每次读课文时,我似乎能够看到春天的风筝,那些可爱的风筝在天上飞,飞得很高。

《春》描述的景物很真实,有花,有草,有雨,有风,也有风筝,小孩子。春没有夏的烈,秋的愁,冬的无情。春仅有可爱温柔,春雨沙沙,春风习习,轻柔而可爱。春,不冬不夏,春天的雨细而密,春天的风,草,花,也是如此。风,温而凉;花,多而美;草,嫩而绿,春天就是一颗流星,那么美丽,又那么短暂,春天是最美的。

应对如此美丽的春天,我何尝不与朱自清先生一样也心旷神怡的陶醉其中,让我不由得想起古人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让我身临其境,仿佛处在真实自然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梦里美丽的水乡散文

全文共 1520 字

+ 加入清单

穿越岁月汩汩流淌的河流,打开记忆朦胧的窗,我的心化做一只美丽的蓝色蝴蝶,飞进我的梦里水乡,美丽的江南。

我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我喜欢上了唐诗宋词,喜欢在古老的文字间游走,曾几何时?我坐在月光之下,书写着精美的诗句,曾几何时,我穿梭在梦里水乡,站在小桥流水的岸头,等待我不归的爱人。

是岁月磨灭了我美丽的容颜,还是思念熬白了我的青丝?我穿着白色的衣裳,举着油纸伞,任秀发在风中飞舞,任柳絮在衣带间盘旋。五月,美丽的江南风景如画,而我就是画中断肠的人儿。

红尘往事,丝丝缕缕,如清风袭来,一个转身,一个夜晚过后,花落了,人走了,只留下惆怅。红烛帐暖,月辉如雪,有谁知道在我冷淡的笑容背后,有珠泪潸然。

在江南,美丽的水乡。我穿着粗布衣裙,走在水巷的尽头,望过去是一望无际的迷茫的水啊!回过头,是永无止尽思念的路。

在那个绿树葱茏的小小庭院,有粉色的蔷薇花爬满墙壁,有绿色的藤萝铺天盖地而来,整个世界都是绿的,近处有古老的水井,井里流动着潺潺溪流,我闻见花香,走近一看,那是桂花的味道,满树的桂花如雪,暗香盈袖。真是应了清照的诗词: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走在那一条古老的桥头,远远看见水巷中有乌蓬船缓缓而来,船夫从容的样子,犹如在画中,我听见有女孩丁冬的笑声,如阵阵银铃,几个旅游的少女,穿着美丽的粗布衣服,手摇扇子,一路走来,满地的花香,我看见她们明亮的眸子流淌着幸福,在美丽的水乡,女孩竟如此的水嫩纯洁。

走进一个大户人家的后花园,仿佛进了一个美丽的画卷,顺着蜿蜒的溪流而下,夹岸生长着很多灌木和不知道名字的花朵,有的层层叠叠,大如牡丹,颜色娇艳,有的小如星星,白如雪,我正在惊叹之间,对岸有鱼船经过,在那样狭小的水系间,我看见有渔人在悠闲的坐着,船头上有鸬鹚,哎呀!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我仿佛走进了画里,依稀记得小时候的课本上有这样的文字,没有想到书中的景象竟然如此真切的出现,我没有拍摄下如此稀少的镜头,成为我至今的遗憾。

绿树掩映下,有一个精巧的凉亭,我走近一看,只见凉亭的柱子上雕龙画凤,有玫瑰花朵傲然开放,有不知道名字的果子累累于枝头。凉亭的后身,是碧绿的竹林,棵棵玉树临风,片片竹叶飞舞,站在竹林,有清香袭来,我犹如梦中。

竹林有风就有了竹子的舞蹈,我走进了竹林,走在绿竹之间,仿佛听见对面有萧声传来,悠扬,伤感,在我的眼前竟然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白衣书生,长发飘飘,手执长萧,音乐从他的口中飞扬,整个世界都静止了,我仿佛回到了千年前。而他就是我命里的白马王子,站在爱的彼岸等我。

我听见有人在唤我的名字,我抬起头,看见了一同而来的姐妹,她站在花丛中向我招手,她纤弱的身影,在花中宛若仙女,冉冉亭亭,阿娜多姿,我忽然想起一句诗词: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们三人站在水乡的桥头,找了个船家,坐在古老色调的乌棚船上,欣赏着古老江南乌镇的景色,满世界盈盈碧水,满眼的春色怡人,江南如画,水乡更是画中画卷。

到了江南,才知道什么是水什么是山,到了乌镇,才了解什么是天堂什么是人间。当晚霞辉映,整个水面洋溢着粉红色,站在古老木屋的门口,我仿佛就是生活在这里的人儿,没有汽车尾气的污染,没有大城市的喧闹,没有俗人的吵嚷,没有金钱的浊气。在这样一片水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逸详和,这个夜晚,枕着水的歌声,我睡在水乡的梦里,仿佛置身于水墨丹青的画里,于是我的人生发生了改变,我已经成为水乡的一分子,江南的游客,我梦里的故乡。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衣带渐宽终不悔散文欣赏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2700字

全文共 2624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题目实在是令我汗颜,原因是,我不但不瘦,而且看上去还很健壮。可是,除了这个题目之外,才疏学浅的我暂时还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的题目来替换,所以题目暂且保留。我觉的吧,我要写的内容未必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也是因此,我得弄个响亮点的名字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就像很多长得不怎么俊美的女子,网名会叫什么“嫣然”一样,权且用这个名字先遮遮丑。

就我所知,虽然胸无点墨如我。糊弄起大多数“文艺青年”来,这点东西就已经绰绰有余了,比如吧“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似秋风悲画扇”,你信不信,很多人都会自作多情不分青红皂白的吟唱这一句?不过,千万别误以为他们很有风情,很有学问,因为,他们就会这一句,后面诗人在写什么他们混然不知!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吟唱后面的“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古人心亦变”,如此,如此而已,我就会收到很多掌声,立刻赢来“饱读诗书”的美誉!嗟夫,中国人对于文化的热爱可知乎!

其实是这样的,大多数人时不时的吟唱一句时髦的诗句,实在是想证明一下,自己也是挺有学问,挺有内涵,赶得上社会潮流的。也无可厚非,作为一个青年,作为一个自诩文艺青年,怎么能被社会潮流抛弃呢!?可是呢,要想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文艺青年往往不是浅尝辄止就能做到的,他们没有恒心,更不愿弄个衣带渐宽的可怜样,于是以为只要自己会上那么一两句就很了不起!我又觉得,这样有好,也有不好!因为文艺青年怎能被社会流行的文艺抛弃?可是,中国历朝历代哪个时代出现了如此全民皆文艺的壮观场面呢?大多是附庸风雅的吧。坦白来讲,真正的文艺其实不是躁动的,文艺的本身是安静的,只是到了后来,缄默中突然爆发出炽热的温度,立刻引来了火山的大爆发。

我似乎渐渐的坐不住了。我已经被自己的伙伴们远远的抛在后头,现在隐约还能看见他们的背影,那背影也已开始渐渐模糊,不出几年,我连他们的背影估计也看不到了吧。

最近越来越觉得自己像孔乙己,明明已经穷途末路还固执的以读书人自居,处处流露出可鄙的穷酸像,遭到所有“功成名就”读书人的痴笑。前几天,还有一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劝我说,“你偏居一偶,做什么世外闲人?你连个女朋友都搞不定,还去读那些淘汰的书籍,想潦倒终身,还是想光棍到底呀?”。

我本想也说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之类的话,可是想了想还是算了,我都说了多少遍了,被辱骂的次数已经数不胜数了吧。哎,被他们骂了多少次“幼稚”之后,我终于以自己的方式成熟了起来,我静默以对,你们就敞开了唾骂吧!

他们给我谈现实,我给他们谈梦想。他们终于给了我一个有些意思的答案,”我也曾经做过无数次梦,当梦想与现实照在一起就成了噩梦“。

汉朝有个董仲舒,读书废寝忘食,说废寝忘食那是我虚夸,他也吃饭,只是坐在床上吃饭,他也睡觉,只是穿着衣服睡觉。人家那是,卧室之中一睡塌,半做书桌半为床。我曾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怎么孕育出这样一位文化上的苦行僧。这样安安静静的吃,安安静静的睡,十年如一日手不释卷。那时候的流行文化是什么?是不是也像现在,“终日忙碌只为饥,才得温饱又思衣”?我深深佩服董仲舒,他也算是为了梦想而饱受吃喝拉撒的苦痛吧,我这样理解估计董仲舒未必同意,衣带渐宽终不悔嘛?人家自甘这样,只要是自甘的就未必是苦痛的,除了自甘堕落。在现在人的三观里,就连自甘堕落也未必就是贬义词,说不好,那是现实,是成熟的标志!

话说回来,中国的孩子小的时候多半都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是胸怀壮志的,以我看来,将来这群孩子里面把持朝政的,崭露头角的不可估量。上高中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他们的志气小多了,也就是想上个北大清华之类的名牌大学,最终当然是不可得。工作之后,颇让我感到意外,他们竟然都萎靡了,没有了志向,没有了梦想。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所谓“一把浮浊向红尘”。

小的时候,觉得外国人没出息,梦想竟然是做个鞋匠,做个裁缝。当我和外国的同龄小朋友一起长大之后,突然发现,他们竟然比我优秀的多。中国的孩子有伟大的父母,出生的时候就把他们带到了山顶,于是,他们看到了日出,宏图伟业顿时从内心激发出来,真是有一种,奋父母之余烈,震长策而驭于内,甚至有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只是后来发现,久在山顶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时不时的有来至各个方向的狂风,时不时的有雨雪冰雹,算了,算了!还是下去吧,干脆到山脚下去,说不定还能打个盹,眯一会儿!慢慢长大后,那来自山顶的呼唤渐渐成了不可挖掘的记忆,再没有拥抱太阳,拥抱梦想的冲动,于是,他们说“梦醒了”。

我小时候,家里极为贫穷,父母养家糊口,奔波在外。我是长子,有一幼弟,长兄为父嘛!我除了把自己照顾好还要照顾好弟弟。没有灶台高的我,做饭可是一把高手,所以,我小的时候特想做一名厨师,做出最可口的饭菜给家人吃,我的梦想当然遭到伙伴们的嗤之以鼻。

出路当然是读书,于是我努力读书。家境好转之后,我带着梦想去市里读书,成绩一般,中考失败,高考喋血!念了一所连个像样名字都没有的大学,选择了一个没有女生的专业。有时候,我跟我的同学抱怨说,嗨,说不定哪天你开着宝马正好在菜市场遇见我,你光彩照人,衣着光鲜,我呢,穿着几代单传的旧衣服,嘴里嚼着根毛草,手里拎着只下蛋鸡换取柴米油盐钱。同学听后哈哈大笑说,哪里至于呢?

有一段时间,我很郁闷,想不通我到底该做些什么?金钱吧,觉得不是永恒,名誉吧,觉得太飘渺。后来就想,既然不知道该做什么,那就努力读书吧,什么书都读!我那时就想,万不能到白发苍苍的时候去慨叹“加我数载,五十以学艺亦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当然说的不是这个“艺”,他说的是《周易》的易,我想,我不必去皓首穷经学周易,最少应该有个一技之长,而且这个“技”即使不是谋生的工具,也要作为我的终生爱好,陪伴我一生。

有一次和一个高中好友通电话,当他得知我还在为了飘渺的梦想努力的时候,点拨我说,这个时代,唯有梦想最不值钱!似乎我也看到了那个必将潦倒终生的我,看到了那个一生清苦的我,霜染华发,面容憔悴,连个老婆都没有讨上的我。一盏孤灯独自明,半杯清茶映诗书。我下意识的认为,读书给了我快乐,也有可能毁了我。

我说我是幸运的。幸运在梦想最为奢侈的年代有了自己的梦想;幸运在当伙伴们对物质趋之若鹜的时候,我还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幸运在别人酒饱饭足搂着娇妻酣睡的时候,我竟然还能呵出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

痴狂的想法,呼啸之间的一气呵成,嘱以为文,送给在路上的自己,记住,既然选择了梦想,就要风雨如晦,日夜兼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露天电影散文欣赏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200字

全文共 1118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些事,在记忆里,淡淡的都被遗忘,或沉默在岁月的长河里了。有一些事,在不经之间,轻微触碰,便就会从心底泛起。也带着点点斑斓的印迹,模糊不清还残留在脑际里那么一丁点,记忆里的思维。回想起来,那己过去的岁月,觉的,有一种淡淡的感觉……。

茪荫任茬,三十年岁月,戛然而去。曾经记的,那小时候,看过的电影,连环画,之类的影片,小人书。现在回想起来,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印象了。也叫不上它的名字了,但也记不得看过的内容了。只是那时候,特别喜欢的,看的,还是那些,什么武侠影片。崇拜那些电影里的,什么武林高手,和那会飞的那侠客的轻功。那什么,那大俠的,所为什么很历害的,是那一种绝招。每看完一场喜欢的电影,就讲电影的谁的武功最高,那么历害,

甚至,回去弄—个袋子装上沙子,偷偷的,也是练个起来,练个不停。那时候,听说附进那里有过事的,准会问,“演电影不演”,或,“有电影没有”,知道消息了,晚上就再也坐不住了,是非要是一定要去看的。

昨天,在傍晚时分,夕阳也坚守它一天的侍命,逐渐隐曦在山的,那一边。晚风带着冬季的寒意,掠着正个山坡,在山坡上忙碌的我,在吃过晚饭的时候,村里,大队的耸的高高的,高音喇叭里,荡过来了刺耳的声音,飘进了我的耳朵里,喃喃的听到,“晚上大队六点,放电影了,有空可以去看了”。

对于我,这现代的时代,早已跟以往不同了。电影我早己不感兴趣了,电视,电脑,碟子,基本上随时看,随时有。也不觉的稀奇,平日忙碌也是很少看电影的。对于,我小儿子来说,看露天的电影,那是稀奇,还是头一回,带着多少年,没有看过露天电影的我。吃了晚饭,带着一份稀奇,便跟儿子一块,去大队戏园,欣赏露天电影去了。

电影的放映处,便是村里的戏园,残破的院落,堆积了许多杂物。粗大的泡桐,和杨树,闭涩的长在墙角落里,院里人数渺渺无几,泛白的影布,晃动的画面,衬盎着士地上那凌乱,泛白的残雪,在月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茫。

去了,电影早以己开始了,声音响亮,划过了长长的夜空。月光青辉,在夜晚那萧风的掠过时,拂在身上一陈冰凉。厚厚的棉衣,也阻不了袭来的寒气。望着依析的放影画面,觉的,有一种冷漠,凄清的感觉,直袭着我的眼窝。

没有小时候的那份热狂,也没有儿时的那份激情,儿子说“这是啥”我说,电影机子。儿子,不停的围着放影机东瞧西望,转来晃去。

看着这电影,朦胧模糊的我,于是,我抖抖身上的的烟灰,看着儿子,对电影放映的画面,头也不回,一阵稀奇之后,儿子说,“回了走”,“爸!”,那走吧,一留烟的匆匆的离开了零星散乱的人群,奔像一股寒风之中。

今晚,来了一场稀奇的电影,却看了一会不是滋味的感觉。那一种儿的。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岁月里,诉说着,那己远去的故事,故事!还带者点那暖暖余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美人如衣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500字

全文共 1386 字

+ 加入清单

轻纱烟罗

有女如素青罗袍,罗纱轻薄,一个微笑便可穿透阳光。我曾说,我总轻易爱上女子,因为给予最熨心之温的,总是她。这样的女子便就这般,一颗心犹如红尘间的舞衣,掠过你面前,便撩起那偶然一程的蒙面,冲着真相微微一笑。任你用无言诉倦,用无语诉殇,她都可以眉间飞梭,眸底挑线,织出春水纹,再绣上青竹,环抱平安花。她会告诉你,竹报平安啊,这个小雪,那个冬至,还有冬的末端那个大寒。

我会记得那个女子,她对我轻轻提示着那句龙应台的话:不可追。于是,我把那一场离去当作垂目打坐,而我何必再去唤醒。有女如纱罗,身如轻烟般缭绕,却心可及千手千足。

成是贝锦

有女如赤锦吉服,经线深红,纬线为棕,再捻金其上,把稠烈的追随毫无保留的披在你的身上。这样的女子,把心事一丝丝一线线织成团窠纹,簇成四瓣的柿蒂宝花,她会富丽、华美,她亦会是清新、隽秀,她会将那事事如意的愿时时点到你的额间,就如那红袖常把柿蒂夸。

那个女子曾对我说,因为喜欢,所以千山万水的寻来。那个女子说,一声问安可否远抵,一声珍重可会单薄。我只低唤着她的名字,却始终没有告诉她,红地彩绣的贝锦重如泰山,所有的慕名而依,都成为一衣带起一江水,恰可做山水相奉。

光滑如缎

有一种女子美如黄缎,颜鲜华,肤滑泽,常常令人误以为,只能为贡品皇衣。可上天偏早做了结语:自古红颜多薄命。当她隐泪离开时,我终究没有弄明白,爱情是不是就要这种不见天日的牺牲。黄缎衣,原来,落尘更深。

依然会有她的问候寄来,软语呢喃,轻俐俐的叮嘱,就如缎上织就的落花流水锦,桃粉片片随流水潺潺。却总让人担虑,花红可会易衰,郎意可会无限?我对她说,请记得那些惦念和祝福。余下的时光里,希望她能用那些惦念和祝福织出一丛牡丹,还有那只白头翁,然后依在那人身上,共看流金岁月,互梳白发苍苍。

清水丝绵

有女如丝绵,光亮洁白,轻软柔韧,就如冬里购置的御寒白衬衫。未必没有经历,只是那些经历都成为制绵的工序,什么红尘的蒸煮,什么岁月的漂洗,什么分离的撕扯,最后都会成为那被打包完好的白如玉、软如云的丝绵衣。

这样的女子,不会轻易喊痛,这样的女子会对所有的相遇奉上最真的笑容,这样的女子会把心事织成最精致的缠枝绣,独绣莲蓬或莲子,却不绣牡丹莲花的荣华富贵,亦不绣莲花鹭鸶的一路荣华。世间很难再有一双入尘已久的手能够披上这件白衫,或者,上天垂怜,可赐予她逢到一双童子般的目光,然后有人可以攀莲蓬,可以剥莲子。

汉绮唐绫

世间有女子生命精彩玄妙,一如绮绫缁衣。若你问她,绫罗绮缎重要还是爱重要,也许她会说,在爱里,我本绫罗绮缎衣。那女子对我说:爱,可以不计性别。我曾经迷信她的话,帮她扫蚕花地、轧蚕花,帮她凑锣鼓唢呐、递丝弦笛管,在步步高的曲声里她是那件用龙凤纹织就的彩绣衣。

当我们把那段时光的茶汤饮尽,我对她说:你的心可越汉唐,你的身已做绮绫,只是,这一袭玄衣大概只适合做你自己的蟒袍。而今依然会时而看到她,旧时的模样,自在俯仰旧时的笙歌。我想,这一场相遇里,不需要思念,因为思念是彼此的囹圄。莫不如拣择些宽容,当作是宿命的错肩之下的恻隐。

后记:与墨初识时,曾对他说过:我不在意容相,亦从不以相识人。可是,我仍是躲在墨的身形之后,偷偷瞧走过他身旁的各色女子。墨是出挑的,所以,尤招女子在他眼前过往。墨问我:看够没。我笑嘻嘻回曰:没听说过我的衣橱中应该永远缺一件衣吗。世间,总有美人如衣,疏漏的心,怎能收藏足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天净沙秋思改写成散文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秋。

来到了一座孤寂的小村庄里。斗大的太阳渐渐消失光彩,从满是岩石的山顶上沉下,天边只留下一抹残存的晚霞。屈指可数的房屋上腾起了缕缕白烟,脚下是长满清苔的鹅卵石小路。稻谷成熟不收,农作物甚至烂了也不收。稻谷一旁的树上,粗糙的树皮已经布满了如同老人皱纹般的裂痕。一群乌鸦躲在老树上瑟瑟发抖着。

唉,从哪儿可以看得出,这个村庄有人居住呢?

在霞光中,一行大雁从云霄中悠然飞起,富有生命力的叫声划破秋的天空。

不禁诧异,朝远处看去。

远处,从头到底都由苍黑岩石组成的山,粗犷,冷峻。山旁,环绕着碧绿之小河。山,树之倒影在这河中,随着河的波纹在水中荡漾。

河旁的草枯黄得发白,火红的枫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晃,不时有些枫叶飘飘洒洒地落到地上,花儿也随之盛开,虽说不出这是什么花,但开出来时,却仿佛是一团烟火,散发出淡淡芬芳。

好一幅色彩绚丽之秋景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秋石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300字

全文共 1234 字

+ 加入清单

空无一人的广场上步态散漫,午后秋阳照着我暖,脚边秋叶围着我转,还有街上的车子在撒欢,所以我也并不感到孤单。视野定注在一汪清澈的水池,水池的北边立着一块宏圆的石头,石身端端正正的镌刻着四个红色大字:星月广场。大概广场的设计者在筹建时,就早已想到了石头与水池的寓意吧,难怪这块石头与这汪水池搭配的如此和谐。这是多么精美的构图,这也是多么精心的组合。星与月交相辉映,石与水互为依托,凝固成为广场上一处别致的景观。

水池四周有矮矮的坐台,上面铺着平滑的瓷砖,坐在台上,一股清凉瞬间传到心里。我伸手撩起池中的静水,抬眼看着对面的孤石,不禁若有所思……

……在遥远的异度空间里,石头和水相守在一起,我是你柔波抚摸的鹅卵石,你是我尖利石臂撩拨的飞瀑水。你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磨去了我的锐气,让我变得如此圆润。我甘心被你日日抚慰,你也愿意被我时时逗弄,一任时光飞逝,山谷间永远回荡着我们嬉戏的欢歌笑语。画面如梦境式的展开,溪水淙淙,圆石静静,周围绿树幽幽,天上白云飘飘。一如世外桃源般的惬意和温馨,完全不是人类意念里的孤寂和冷清。

在那个梦境里,我是你水中的石,你是我石边的水。偌大的空间里,只有你我舞出的生动,连那些绿树和白云都成了陪衬,让你我的存在那样的亲密难分。我在你的水里陶醉,我在你的怀中沉睡,一梦不知过去了多少美好的岁月……

久梦乍回,恍然不及停留,现实就这么残酷的摆在了你我的眼前:我被人固定在有你的池边,你被池禁锢在有我的对面。我无法向你前进,你也不能对我亲近。距离,把你我定格在此,再无交流,只有终日的默默面对。我的石身还保存着你曾经抚摸过的痕迹,而你的水中早已没有了我石的影子。也许,我石眼前的水,还是旧梦中的瀑;而你水心中的石,早已不是眼前的我了。可是,我们却被人为的组合在这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我在你的岸上,却渴望进入你的水乡;你在我的石旁,却不能流到我的心田。你的心,秋水无痕;我的心,茫然无措。你能够看得见的事实:阳光给我温暖的照耀,秋雨把我完整的拥抱,连各种风都能与我亲密的环绕。而你,只能保持自己的水波不兴。

也许,是为了构成这和谐的图画,我离你不远,却不能走进你的水塘。也许,是为了组成这星月的对称,你总要留在我的身旁,却不能依偎在我的胸膛。我们就这样默默地对望着,你在你的水里安静着,我在我的石界孤独着。我以为自己可以给你遮风挡雨,岂不知自己也难以对抗自然风雨的清洗。你以为自己装作看不见,就能把我的形象从心里抹去,岂不知自己也难以抗拒人间的沿袭。你能够做到的只有被冷冻成冰,甚或被化为蒸气,否则,终究难以把握自己的取舍。我能够做到的只是对你默默的呵护,直到身体化为齑粉,被时间漠视。因为,你我不可分割。从此以后,你就是我身旁的寒水,我就是你岸上的孤石。

星月广场上有一处别样的景致,水池北边立着一块独特的顽石,顽石的南面紧邻着一汪清澈的静水。周围,落叶纷飞,迷离了远观的心情,也远离了近赏的雅兴。除了我,没有人会看到这般旖旎的风景,更不要说那些记住的曾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落雨的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700字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有多事无缘由,很多情终无解。

---------题记

几场急,没了心间;几行清泪,湿了眼帘。

风在吹,雨在坠······

风儿吹起了丛里的乱花,雨儿溅起了路边的泥泞。我注意着那株静立在风雨中的无名花,犹如异域里的花朵,现世里的一朵奇葩。如此安立,风雨无惧。

路上行人莫言莫语,匆忙中只搁浅下一个背影,便淹没雨中。

狂风骤雨在天地间肆意行走,细细望去,一片狼藉充斥着视觉神经,有了莫明的抽动,空中有亮光划下清冷的弧度,随即几声轰鸣在空中绽放,传入听觉神经只觉心悸。我试图让自己安静,可心事却在记忆力排山倒海,让我沉浮于此奄奄一息。

终于等来雨停息,却偏是夜幕降临时,推开窗,夹着雨丝的风像极了海风,让我温热的心不禁打了个寒颤,心觉苦涩又难言其由,泪落却又难觅其因。

着眼远处随风摇曳的树梢,回望被风撩起的窗纱。我多想以风之名,流浪天际,让一切倾落无痕。后来明白,此想法甚是微不足道:稍倾即倒,触水即化。是啊,涉世尚浅,何苦处处哀怨。

我喜欢听风拍击风铃的声音,如天籁之音般款款入耳,在心底低低吟唱。每次雨后清风中,我都会把这玻璃风铃悬在窗台,细细听,悠悠望。只是心里难免会添几分惆怅。

月有星为伴,云有风相随。是不是就代表万物皆有轮回相伴。如若真的存在一座幻城,会不会让心意永不幻灭;如若真的存在一条清河,会不会任由心事静静流淌····

落雨:高空纷扬下坠,清澈如泉,似泪汩汩涌现。阵阵冰凉,荒芜了天际,繁华了人间。或许真的,本无十全十美,辗转流年,所谓的天上人间,不过宿命偏执的悲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散文——雨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400字

全文共 1320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主要是喜欢听雨的声音。虽然听不出一个所以然,但仍然是喜欢。在白天,尤其是晚上,雨从天上来,在房瓦上,树叶上,草地上,密密麻麻的弄出些声响,总能给我带来祥和和安宁。我可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干,只是静静地听这不知疲倦的雨,在不断地轻叩千家万户的房顶,然后变幻成水,互相吆喝着,嬉闹着,不断地向东流去。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先辈给我们留下的美妙诗句——写这诗的前辈一定是一个听雨的高人,在那几百年前的雨声里,或许他早已读懂了雨的心。

雨心是什么?如果要我猜,那肯定是水。

而水,是最妙的一种东西——当你站在水边,你说说,水里有鱼吗?鱼藏在哪里?我弄不清,不知你是否有一双慧眼,一眼就能看见那些深藏于水中的鱼,或者是其他别的什么宝贝?这事儿,水不会告诉你。你可以往水里丢石头,扔任何可以扔的东西;可以把自己泡在水里,漂在水上,钻进水里,可以用水来洗衣服;可以把水泼到你想泼也能泼到的任何地方去……甚至可以一口把水喝到你的肚子里——事实上,你可能每天都在干这样的事情。但水不吭一声,最多是在你往水里扔东西的时候“砰”或者“啪”的发一声响,然后就归于平静。

不知是谁,说“鱼儿离不开水”,我想问的是:谁能够离开水?只要是有生命的东西,都不敢说能离开水,人怎能例外。据说,一个人如果有100斤重,其中,70斤以上的东西是水。这真叫人难以相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怎么会是这样呢?不幸的是,它不但大量存在于人的生活当中,而且竟然与人融为一体。可见水隐藏之深,它遍布于人的每个角落,也许你脑子一动,想干什么,很有可能,水早已心知肚明。在某种程度上,水已成了人,人已成了水,只是这事,人们不太明白。

可是,就是这谁也离不开的水,离开了就会让人纠结,让人昏迷,甚至让人死亡的东西,在我所住的小城里,1.90元一吨,在我的家乡,一分钱也不值;而黄金,既不能吃,也不能喝,更不能穿,仅仅一克,就值300多元。是否,人们真的以为“物以稀为贵”?那些普遍的尽管是重要的,还有一些甚至重要到一刻也离不开的东西,比如空气,却可以一文不值。我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但雨不在乎这些。春天一到,雨也就来了:细细的,像牛毛,像花针,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你看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雨的美好,雨的曼妙,早已深入人心。雨呢,好像也不在乎。你看,这雨下着下着,来了兴致,小雨,中雨,大雨,变着法子下,一不小心,几个月过去了,这时候,人就受不了啦!发大水啦!1998年的大洪水,惊动了中央领导,劳动了军队,很多人在这次洪水中失去了生命。奇怪的是,没有几个人会因此埋怨雨。也许人们知道,雨喜欢在树林里,在山顶上休息。现在,人们把树林砍掉了,雨没有了休息的地方,雨很难受,它得不到休息,就跟人一样,容易生病,雨一生病,人的麻烦就来了——雨卧病在家,很多地方就没水喝了,田地干涸了,人和动物都急的不行,你说这事,能怪谁呢?

好在雨不会一病不起,好在雨得的不是绝症——感谢菩萨,让雨重新恢复了活力,雨抖擞抖擞精神,变了个摸样降临大地:纷纷扬扬的雪来到了人间,看吧: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汪曾祺先生是我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半白话、半古文,风趣而幽默;他才华横溢,曾是沈从文等知名作家的学生;他的文字朴实而无华,组合在一起却使人回味无穷。在他的笔下,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那么有趣。在他的散文中,有关于吃的不在少数,而几乎每一篇都会引起人的食欲,恨不得做起来吃一吃。今天我就要谈一谈汪曾祺在吃上的造诣。

要说关于吃的文章,这本散文集中的《宋朝人的吃喝》这一篇,我印象最深。在这篇文章中,汪曾祺分析得可谓有理有据。他先从发明了东坡肉的苏轼开始,分析了东坡肉的特点,而又从《韩熙载夜宴图》中寻找线索,甚至运用放大镜来观察食物。他更是从《东京梦华录》、《会仙楼》、《水浒传》……等前人的作品中总结。在不同的书籍中对比之后,他得出了结论:宋朝人的吃喝较为清淡,种类也不多,大多是分开各自吃,而基本不吃海味。

当我在看完这些文字后,我颇为感触。以前我偶而会想到一些好奇的事情,却没有去查证。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我能学习汪曾祺先生,应该会有不小的收获。汪曾祺先生在他感兴趣的事情上,总会花大功夫去研究、去了解。在他的文字中总会让人感觉到生活的悠闲,给人们带来轻松。他的文字总有一种无形的魅力,或许这也就是“纯粹的文人”的原因吧。我们也更应该学习汪曾祺先生跳脱的人生态度,在遇到困难时也要跳脱出来,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立秋节气散文

全文共 1776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早晨醒来,嗓子总觉得很不舒服。以为是夏日干燥,却不曾想,立秋已至。

许多事情在立秋到来之前尘埃落定,好像家里所有人的心情都开始趋向于秋日的平静,生活像一江水,缓缓的向前流动。

不急不躁,不悲不喜,大概这就是立秋该有的样子吧。

昨天下午午睡醒来,接到学姐的消息,学姐跟学长从杭州开车来绍兴了。睡意朦胧间,一个激灵,除了兴奋外还有一点点的不知所措。望了望身上的睡衣,不经有一些着急,赤着脚跑到书房跟爸爸吼出这个消息。

其实,学姐早该来绍兴玩了。

和学姐是在去年的冬天认识的,在静宜大学的交换生群里,看着她那个粉红色樱桃小丸子的头像就觉得好亲切,于是想知道这该是一个多可爱的姑娘,简单的聊了几句后就加了微信,本着好奇的心理,我又偷偷跑去她的朋友圈里翻她的照片,还不敢点赞,我悄悄的,就像一个窃贼。有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总是特别奇妙,在家附近,即便是时常见面的邻居顶多见面点头打个招呼,可是当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简单的共同点就足以让你们成为很好的朋友。和学姐的第一面就在桃园机场,她推着一个行李推车,低头看着手机,急急忙忙的想要办理手机卡。

学姐是一个美人。所以,那天在机场,我第一眼就认出了人群中的她。所以,我也很喜欢给学姐拍照。她似乎有着天生的镜头感,大概是因为精致的五官怎么拍都好看。在台湾的时候我就一直跟她说,暑假有空来绍兴找我吧。起初觉得学姐从湖南湘潭来浙江绍兴需要好好计划一下,可能真的是某种奇妙的连结,学姐有了一个杭州的男朋友,这一次真的有机会来绍兴。

时间很巧。恰好是立秋。

可即便是立秋,仍然留有夏日炎炎的余温。

坐在马路边上的早餐,显得万分悠闲,用学姐的话来说,豆浆和油条是绝配,可那一盒小笼包不知为什么忽然让我想起小时候。那时候我还住在马山的小镇上,家楼下附近有一个早餐店,暑假妈妈去早早的去医院上班,爸爸因为是老师,所以跟我一起放暑假,一起睡懒觉。睡醒后爸爸总是带我去楼下的早餐店吃小笼包,早餐店的小笼包子一盒十颗小笼包子,我们总是叫两盒,爸爸一盒,我一盒,蘸着醋吃。爸爸嘴巴大,一口一个,很快就把他的那盒吃完了,往往那时候我才吃了三四个,我费力的捏着筷子往嘴里塞小笼包,然后含糊不清的说,“爸爸你帮我吃几个掉”。

那时候的早餐店也是这样,有自行车骑过的叮铃叮铃声,有淡淡的汽车尾气隐隐飘过,有油条刚刚下锅的滋啦声,有远远传来的越剧的声音,还有贴着耳朵亲切的绍兴话。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坐在街头的早餐店吃一顿早饭了,我也记不起上一次在街头吃早餐是什么时候了。学长说,绍兴跟杭州虽然隔的近,但一点儿也不像杭州,而与苏州相似,带着小城的味道。

城,小小的就挺好,生长在这个小城里,所有的故事,所有的记忆也就更加集中,更加清晰。

沈园来过许多次,这一次蹭着爸爸朋友的光,请了一位金牌讲解阿姨,一路听,一路游园惊梦。惊梦当然不是惊陆游和唐婉的梦,是我的梦。大概是小学四五年级吧,绍兴市发了一张游园卡,爸妈因为是事业单位,因此也有。那会儿家里刚买了一个数码相机,爸爸就有了一个拍照的爱好,每到双休日就安排一家人在绍兴四处转转,就有一个周末来的沈园。那还是一个冬天,我穿着一件黄色的棉袄站在“诗境”的这块石碑前拍了一张照片。沈园离家离小学都很近,小学春游也有一次来沈园,那时候应该是五年级的秋游吧,穿着校服,带着一顶小黄帽,拿着相机组织大家拍照。

看着学姐和学长站在《钗头凤》碑前的背影,忽然有一些感慨。终究,这世间有太多巧合,一片金黄的叶子恰好从我的头顶落下,在我的眼镜上短暂停留后飘落在地上。我不知道这一片叶子在立秋的下落有多少意义,至少那一刻在我眼前掠过,我觉得那是特别的。

都说,一叶知秋。可立秋全然没能散尽夏日的余温,让原本就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鲁迅故里更加升温了一层。乌篷船在水中仍然带着江南水乡的韵味,可立秋的太阳却显出了不同往常的骄傲。相比做完月色如画,温润如水的鲁迅故里,今日就显得有些许躁动。在参观完鲁迅祖居,三味书屋后,便跑去找地方纳凉。跟笑寒一起去买高老太的奶油小攀,如今的奶油小攀已经从五毛钱一个变成三块五一个了,可即便如此,味道仍然是那个熟悉味道,就好像是即便过了这么多年,立秋仍然是那个立秋。

立秋。炙热且躁动着,却带情感的连结。

下午送走了学长学姐,和笑寒找了一个地方聊了好久,最后把笑寒送上出租车的时候,回头恰好看到落日。

终究,秋天是要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三散文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柔和的阳光从参差的树叶中洒下来,在我的脸上洒下斑驳的花纹。沏一杯清名,捧一本好书。用手摩挲着树叶,闻着书页中散发出来的淡淡的油墨味,望着馥郁的馨香从茶杯中升腾开来。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书中静静体会……

在读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时落泪;在读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叹息;在读晏殊“人面不知何处去,绿波依然东流”时感慨。

阳光温热,岁月静好,在书中细细品味……

我会思考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他让我懂得进取;我会揣摩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让我学会为他人着想;我会推敲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让我学会志存高远。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已经从书中学会了很多……

在我眼里,月亮已经不是单纯的月牙儿了,而是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稚嫩;是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是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期盼。花儿也不是单调的红颜,而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用心阅读,用心感受,在书中慢慢斟酌……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关爱亲人反是诗情更怯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彼此呵护,才能地久天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少萍水相逢的人相互给予温暖。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如此悲壮;“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见犹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此豪情壮志……

丝丝花语,淡淡茶香,抹抹日光,幽幽书情。

书海之中,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树立了远大的志向,迈下了坚定的脚步。给自己的心灵多一份书香,继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张晓风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阅读《张晓风散文》之后,我对散文有了另一番见解。

以前读散文感觉都是比较肤浅的小故事,只有看见有意思感兴趣的才会仔细品味一番,所以不常读散文。而张晓风的散文却显得截然不同。

读张晓风的散文会让我身不由己,有一种幸福而无以言表的感觉。她的散文语言深奥,却优美如画,细细赏读会有身临其境之感。生动的内容,朴实的语言,深刻的道理,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灿烂的背景,依然扣人心弦般地带我们走进故事中,让我刻骨铭心,久久难忘。

我最喜欢张晓风散文《春俎》里的《山月》这篇文章。这是一篇描写并赞美山月的文章,虽然短小,但是精炼,所谓“浓缩才是精华”。认真品味、细细品读后就能够了解其揭示的深层含义,她用很简单的词句把山月的美藏在一字一句之中,一直围绕着“山月”二字,把山月那种寂寞、伟大、平凡、无情、孤傲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仿佛自己是山月一般冷漠却又很伟大。

在我们眼里,看似平凡,看似渺小的事物,在她的笔下却能栩栩如生,让我们学会放低眼界,观察事物,学会用放大镜看待事物,学会用笔写出精彩文章。

张晓风的每篇散文我都很喜欢,读后的感觉就是意犹未尽。我学会了很多写作方法和技巧,我还从中收集了很多好的句子和词语,相信会让我的文章更生动有趣。

用心读张晓风的书,会让人了解到这世上不同人与不同物不同方面的心态,以及天地人合的真谛!其实写作并不难,难的是要我笔写我心!张晓风就是这样!

这就是我读完《张晓风散文》的感想,虽然没有大师般的水准,但至少是我用心写出的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有关时间的脍炙人口的一篇散文。他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他对时光流失的无奈和惋惜,也教育大家要珍惜时间,尊重时间,奋发向上,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文中: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大家的日子为何一去不复返呢?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眼睛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去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利利的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在见,这算又溜走了1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声音,也没影子。”等语句,道出了朱自清先生珍惜时间和生命,惋惜时间流逝的心声。

时间正如朱自清先生写的那样,在大家不经意间就悄悄的溜走了!上课时脑子走神、写作业时发呆、做事有时往后拖、吃饭时为了看电视故意磨蹭时间。凡此种种,都能证明,时间被一分一秒的浪费掉了!所以,大家要把时间合理运用,把每一秒都用在对自己有益的地方,只有如此,大家才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才能把每一天都过的有意义,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获得一个有一个成功!

盛年不再来,1日难再晨。准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以后,我要在平时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多念书,多写作,时刻与时间赛跑,一块奔向美好的将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在土楼的天空上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2400字

全文共 2286 字

+ 加入清单

生于土楼贫寒农家,小小年纪热爱文学,离乡之前的十八年,对土楼这两个字只是个模糊的概念。后来,又成为新的客家人,安家于穗,从事文化工作近二十年,舞文弄墨之余,渐渐重视起自己的根来,故乡不再是个模糊的影子,透过一年四季朦胧的大雾,我发现,年青时生活过的土地竟然是这般的亲切!

深秋时节的一天,我特地造访了家乡的客家土楼。在汽车轮子下,饶北山区几个乡镇仅用一天的时间我就跑遍了,小时候感到很遥远的路途,在现代交通工具的帮助下,距离一下子缩短了!当然,我所拜访的,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土楼。从新丰镇润丰楼开始,我的脚步走进了赤棠上楼、新彩楼;接着是马坑镇福楼,这座楼是客家山区最大的楼,一口古老的八角井井水现在还清甜可饮。最后拜访了上善永善村的南阳楼,南阳楼和润丰楼都是出教授的地方,这两位仍健在的教授一是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詹伯慧教授,语言学家,他的父亲是中山大学的詹安泰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另一位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邓开颂教授,澳门历史研究专家,对家乡文化建设相当热心的人士,最近他正组织在广州的客家人教授、作家编写一本叫做“客家文化大观”的书,其中土楼就是最重要的章节。在这两位教授的故居,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访了他们年少时居住过的房屋、玩耍过的屋檐下、饮过的水井。看着一张张挂在墙上的黑白照片,主人年少时的家庭成员,陌生感油然而生。

土楼是客家儿女的骄傲和根。大多数的土楼建筑于明代或清代,最古老的南阳楼建于元代,历经兵匪战火,几经重修,楼墙还是六百多年前的楼墙,只是屋顶的青瓦和桁梁可能是近代的。土楼至今仍在岁月的风雨中巍然挺立,令人感到这是客家先民的风骨和力量,坚强、勇敢、勤劳、善良、朴素!

一座土楼就是一部线装书。序言就是从中原战乱迁徙而来的背景,当战火在中原熊熊升起,作为升斗小民的客家祖先,只好背井离乡,作别古老的家园,筚路蓝缕、填沛流离、甚至乞讨为生,拖儿带女,一路逃难,最后落脚现在的广东饶平北部山区。

初来乍到,祖先烧荒种地,勉强养活生命。他们住的是简陋的茅寮草屋,受尽风霜雨雪和土匪恶霸的欺凌。直到根基稳了,他们才开始计划建设土楼这样宏大的工程,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把这些被美国人当做军事基地的土楼建起来。村民们在乔迁之日,张灯结彩、舞龙舞狮,甚至有舞鹤的。同时大开宴席,延请四乡父老,鞭炮声声,宾客如云,热闹非凡。当一切归于沉寂,一轮明月高高升起,土楼的大门被几个壮汉合力关上。人们从此睡上了一个个安稳的觉。也许,守更人知道,曾经有一伙伙明火执仗的大盗经过,结果望楼兴叹,灰溜溜的走了。也见过猛兽两只闪着青幽幽光芒的眼睛,像鬼火一样飘过村庄。所以,有了土楼这座守护神,村庄人丁兴旺,散居在山中的女孩子争相嫁到土楼里,大红灯笼高高挂,喜酒在寒冷的冬日特别醇香,小生命的哭声也嘹亮非凡,给土楼带来了生气和祥瑞。

每当鸡叫过后,太阳东升,土楼里的人就会起来在井里打水洗菜洗衣,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也有勤劳的农人,打开土楼的大门,赶着他的牛、扛着他的锄头,到地里干活去了。

土楼是一支古老的歌,永远令游子百唱不厌!土楼是美丽的一幅画,永远定格在欣赏者的眼睛里。可是,他的未来却让人忧心。

这次回乡,许多土楼是我第一次造访,加上之前去过的三饶道韵楼、陈坑八角楼、水西西华楼、石坑里大楼、石井新楼、石井大楼、扬康耀东楼,具有代表性的土楼我都走遍了,对土楼渐渐有了明晰的认识。假如我们客家文化失去了土楼这一特殊的古建筑,我们的文化将是没有特色的文化,我们的民俗也是普通的民俗。因而,保护我们的土楼,就是保护我们的物质宝贵遗产,保留千百年来客家先民一代代薪火相传的根源!

我两次造访土楼,都是先看保留完好的,再去看已经荒废的。扬康耀东楼是个很好的例子。一踏进楼内,只见土楼残败,没有一间完好的,野草长得比人还要高了,牵牛花红艳艳的正在开放,风中传来小鸟凄凉的鸣唱。土楼的空地上,有人在上面堆放泥土,种植蔬菜。一大丛叫做“爬墙虎”的野藤,竟然顺着楼棚,爬上了十几米高的屋顶!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土楼的未来,也看到了客家文化的危机,只要人们还不树立起保护土楼的意识,赶快行动起来,不久的将来,土楼就会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消亡!土楼消亡了,不仅是一座座古建筑的消亡,还是我们一部客家先民历史的消亡,曾经发生在土楼里的故事,将如何传唱下去?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不是客家先民勤劳勇敢刀耕火种薪火相传的事迹,将是深深的遗憾!所以,我是不愿意看到这一结局的,我希望所有客家人都团结起来,把土楼文化保护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奉献出我们的一颗爱心,出钱出力,让土楼永远留存在饶北的土地上!

时值深秋,稻田金黄一片,从大溪坝遥望故乡的乡村,秋色明净,鸡犬之声相闻,仿佛桃花源里世界。古老的土楼点缀在金黄的田野上,可惜像蛛网一样的电线干和电线破坏了油画般的美景,依然不减土楼文化历史深厚无比的魅力。

我所欣慰的是,今年秋天,我有眼福饱览故乡土楼和田野残存的美景,所以故乡土楼上面的天空还是碧蓝的,朵朵白云牵动着我的情思,至于明年,土楼上面的天空是什么颜色,我能预测吗?据有关书籍介绍,我们广东唯一拥有土楼的饶平北部山区,原有土楼六百五十多座,现在保留完好的和残败的加在一起仅仅三百余座而已!这和周边的福建相比,广东的土楼保护措施十分不力,论经济广东那一项比福建差了?可是人家福建懂得利用和保护本身的文化资源,而广东呢?保护土楼应当是整个广东省的事情,而不是一村、一镇、一县、一市的事情,大家然否?希望在外面的客家人多点为拯救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发出呼声!

回到穗城好几天了,为了客家土楼,我的心情一直无法平静下来,是为之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爱上古典乐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900字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寒、暑假,住在新屋的表妹都会来我们家住几个礼拜,可是,平常我父母亲都要上班,无暇照顾我们,所以照顾这位小客人的工作就落在我这小主人的身上,然而就在陪伴她的那段期间,我发现自己竟然爱上古典音乐。

还记得前年暑假,表妹按照惯例到我家住,年幼的表妹常常对我耍脾气,淘气的她总是把我家的客厅搞得乱七八糟、凌乱不堪,玩过的玩具和布偶也不归回原位,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后,往往只责备我一个人,从来都不责怪表妹,因此,我非常不喜欢表妹那淘气的个性。有一天,表妹玩好的玩具又没有放回应该放的位置,于是我生气了!我把所有的玩具都摔在地上,满肚子的不愉快在那时便完完全全的宣泄出来,平时十分嚣张又无理的表妹,被我生气的举动给吓哭了,不管我怎么劝,她仍然不停的哭泣,我满肚子气的走进房间,关起房门,并随手从CD架上拿了一卷CD放进音响里,本想藉由音响的声音盖过表妹无理的哭闹声,然而就在此时,音响传来动听的音符,我顿时被那美妙的旋律给吸引了,不但火气全消,不知不觉随着韦瓦第感受春的苏醒、夏的蝉鸣、秋的凉爽以及冬的宁静,就在那一刻起,我知道,我深深地爱上了古典音乐。

爱上了古典音乐之后,它成了我不可多得的好朋友,不论是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帕海贝尔的卡农或是韩德尔的水上音乐……等等,那些优美的旋律加上动听的音符,总是能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发挥安抚心灵的功用。我认为古典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克制社会上不良现象的一帖良药,日本的科学家证实,音乐能够使品性不好的坏人导向正途,如果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古典音乐,不但能提升国人的艺术涵养,也能陶冶性情,更能减少整个大环境的暴戾之气。

古典音乐能够使我深深陶醉在音符世界里,它就像是个带给我快乐的小天使,我无时无刻都不能缺少它,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常常演奏古典音乐,带给更多人欢乐,让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古典音乐的艺术气习,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地球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想去桂林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100字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年少时,游遍全世界曾是我执着的梦想,但在那缺衣少穿的年代,旅游注定只能是一种梦想。这丝毫不会剥夺掉一个少女对旅游的种种遐想。

我会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对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想像桃花的美艳,梦游一番位于庐山香炉峰顶的佛教胜地之一的大林寺。我会在生机勃勃的夏日,对着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想像西湖的胜景。在《白蛇传》的故事书里想像用来镇住白娘子的雷锋塔的模样……想像着,如果有朝一日能亲自去大林寺,去西子湖畔,去望庐山看看,那该是多幸福的事!

记忆里最早的一次旅游,应该是父亲领着我到50公里外的临沂一日游。大概是爷爷的病需要去那里买一种昂贵的药,父亲想顺便带我和弟弟出去开开眼界。得知消息的我和弟弟兴奋的一夜都睡不着觉,我们不断地在讨论:柏油路到底会有多宽?摩天楼究竟会有多高?摩托车会有多快?惹得老不着去的姐姐急红了眼珠子在床上躺着生闷气。

走在城市宽阔、平整的大街上,眼睛就使不开了:楼真高啊!人真多啊!花坛里的花都是没见过的,城里的娃们真幸福啊!穿的衣服五颜六色的真好看!还有广场上飘着的色彩斑斓的气球,馋的弟弟迈不动退。父亲带着我们去了人民公园、逛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和北源商场、西郊商城等处。

奇了怪了,明明从那个门进去的,再出来,世界就全颠倒了,北就非说成是南,西就看成是东。才明白城市虽好,但容易让人转向。弟弟更惨。第一次见人家用电焊焊东西,看见那火花很漂亮,忍不住看了又看,结果伤到了眼睛,眼睛睁不开,钻心的痛,父亲跟在一个城里奶孩子的妇女身后求了很久,人家才给挤了半杯奶洗眼睛止痛。所以,这次城市之旅一直难以忘怀。

长大后,特别佩服那些“行者”,他们不停地行走,到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西藏、缅甸、撒哈拉沙漠等等。所以一直很喜欢读三毛的作品。但生于俗世中的自己无法向许多“行者”那样洒脱,能抛开肩上的责任,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自己游遍全世界。所以,嘴里经常唱着韩晓的那首《我想去桂林》来诉说自己的无奈: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对于旅游,大多数的女人和我一样,在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无法出行。等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时候,孩子、工作、事务一大堆,根本没时间。即使有幸出行,也牵肠挂肚或者来去匆匆地浮光掠影一番,根本没有“行者”的天马行空、怡然自得的心境。我也想去桂林,但至今没有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最打动人的是他的语言文风。他的文字质朴简练,却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反而让人感到一种亲切、一种情调,含蓄隽永,极简却有洒脱诗意。他写人的时候,你能感觉到每一个普通人的可爱;他写景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他对每一寸山河的热爱;他写美食的时候,你仿佛也能感觉到那舌尖上的快乐。

他所写的都是他所熟悉的生活——旧时代的高邮小城、西南边城昆明、文化里的故旧师友、西南联大的师生等,他所描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物——山丹丹、枸杞、槐花、栗子、马铃薯等。可就是这些普通的事物,在他的笔下,也都变得活波、可爱、生动起来。

《我的家乡》中有一段描写:“这些大船常有一个舵楼,住着船老板的家眷。船老板娘子大都很年轻,一边扳舵,一边敞开怀奶孩子,态度悠然。舵楼大都伸出一枝竹竿,晾晒着衣裤,风吹着啪啪作响。”看似平铺直叙的白描,却构成了一幅极富动感的风景、风情和风俗画面,栩栩如生。

正如汪曾祺所说:他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质朴的语言,如话家常,读来让人十分放松。在这喧嚣的城市里,沉浸在他所描绘的悠然闲适的场景中,就像阳光明媚的午后,品一茗新茶,听一位老朋友缓缓叙旧般,让人放松。忙碌高压的生活中,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安慰,一种来自文化层次的休息。偶尔停下来,欣赏这个世界的细微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河老人村落散文

全文共 2142 字

+ 加入清单

我总是宿命地认为一条河就是一条欢乐的琴弦,能够弹奏出一支支美妙的歌。这大概与许多哲人将河喻作生命的摇篮如出一辙,因为典籍里,人类最早的文明和兴盛总开始于江河流域。

从小我生活在关中西部的一条小河之滨,村子位于河的正东,家门与河遥遥相望,河水自北而南,一路蜿蜒,转头东折,最终注入渭水。河的两岸,是错落有致拾级而上的土台原,抽象的外观,类似于小时候母亲给我纳做的千层底,或打烙的万层饼。大约是受了千年河水的蚀涮,那自上而下,后退着逐渐变窄,形如槽钢的河道,分明昭示着河的古老与久远,经历的沧桑与磨难,这如刻的年轮,随着河水的逐年减少愈加明朗,愈加清晰。

若以我的知识和经验判断,村落肯定是河的子孙。因为河的出现,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那代人,大概就向像前来汲水的鸟禽一样,徙至河边,定居生息,最终才有了这繁星般的村落。村落的存在和兴盛,皆缘于这默默无语的小河,人口的繁衍与壮大,终归于河水的滋润与养育。水成为村落的荣耀,村落因水而灵而秀而名。这既是村落人夸说的资本,更为外乡人羡慕的理由。爷爷和父亲也因为河的因素,而将奶奶、母亲娶进家门。那时节,爷爷、父亲送给奶奶和母亲并没有高贵诱人的嫁妆,也没有玉镯耳坠之类的饰品,奶奶、母亲也并非看中了爷爷和父亲的魁武英俊,自然赐给村落这块风水宝地,成为我的奶奶和母亲命中钟情爷爷、父亲,并死心踏地跟定他们一辈子的唯一说法。他们的爱情,更多地是对河的感情,对水的依赖。这种单纯得近乎透明的思维,无异于认定婚姻是一场人与自然的。不是吗?命中只要有了水,今辈子就不会受穷,今辈子就会过上好日子。

河里流淌着永远也诉说不完的故事,村落的日子以河为圆,一直朝前延续。河水长期浸漫过的沙滩,总是平平整整,村子里像爷爷一样勤劳的男人,每年都会将沙滩整成“田”字模样的方块,滩地上会长出西瓜、花生、红苕、莲藕,也会有虾池和鱼塘。一个夏秋,爷爷都会在劳作的间隙,坐在用茅草搭成的瓜庵上,吧达吧达地抽着老汉烟,吸吮着来自土原的清风爽意,喜醉在瓜果飘香的季节,体味着孙儿们嬉戏沙滩的顽皮和得意,守望和等待生活的丰收与成熟。河滩的景色少不了绝妙,河里鱼虾嬉水,鸟禽掠飞,细浪欢奔,波光粼粼;岸边稻香花艳,虫鸣蛙唱;远处桨声帆影,夜火阑珊,仿佛是艺术长廊或木版刻画的世界。于是总有远方的游客慕名而来,鲜艳的泳衣和花花的太阳伞轻轻松松地开满了河岸。宁静的村落,宽阔的沙滩,又多了生活的新景致。爷爷住守瓜庵的浓浓情结,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奶奶会在为他洗完粗布单子和两件轮换着穿的坎肩之后,照例送来一日三餐,陪他看日出月升,水涨水落。父亲成为爷爷沙田里最好的帮手,在他买力干完所有的力气活后,总会掬上几杯沙滩里渗出的清凉之水,痛痛快快地喝上几口,然后甩掉一身湿透的衣物,赤条着身子,毫无顾忌地扑进河湾,酣畅地洗去一身臭汗,并像鱼儿一样,快活地游上几个来回。父亲更受爷爷思想的教化,两个姐姐成人之后,谈婚论嫁成为一家人的心病,父亲将爷爷那里继承的思维悉数照搬,在临近河岸,前后相依的村落,又为姐姐们安下婆家。两个亲家也各有各的瓜庵,远远地,却又醒目地立在沙滩,并一辈子立在爷爷和父亲的心里,连母亲都能够常常看到在河边洗衣、在沙田里锄草的女儿。

岁月依旧轮回,河水日夜不停的流淌。后辈们相继成人,爷爷亦慢慢地老去。厚道孝顺的父亲早已在家里修好了上等的木屋,但爷爷依然留恋河边的瓜庵,家人们几乎大大小小,一拨一拨地动员爷爷回家而居,可爷爷还是以自己最充分的理由,最顽固的态度回绝了后辈们的好意。奶奶犯腿病时,像我这样的小孙孙就会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为爷爷送茶送饭的任务.爷爷又轻轻松松的在河边住了好几个年头。大约十年前的时候,村里来了一队人马,手拿标竿,身背测量仪器,说是在勘测沿河而上通往北方边塞的铁路,路基刚好穿过爷爷的瓜庵。没多久,筑路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河道,平整的沙滩,被掘开一道道湿漉漉的口子,爷爷挪着蹒跚的脚步,浑浊的老眼里蓄满了泪水,眼巴巴地看着瓜庵在机器的轰鸣中土崩瓦解。回到家里,爷爷一病不起,卧床静养的日子,他偶尔也会让我们这些尚且混沌的小孙孙们为他汲回河水,取回沙土,放在炕头,不时地闻闻,不时地嗅嗅。病情稍有减轻,就强打精神,让我们搀扶着他,走出院落,临河顾望。

沙滩依旧忙碌,铁路撕开土原,割裂小河,直直伸北而去。火电厂炼锌厂随之建在了河滩,火车唱着现代文明的赞歌,往复于昔日宁静的沙滩,河水少的近乎干涸,刺鼻的恶臭,根本让人无法靠近。巨大的采沙坑,让空旷的沙滩,满目创痍,除了能够听到机器日夜不息地轰鸣已很难聆听虫叫蛙唱。小河也像我的爷爷一样慢慢地老去,村落似乎一天天的疏远了小河,汲河水而饮的历史也宣告结束,家家户户都在院落里打起了深井,水量越来越少,村落的热风里飘荡着无休止地抱怨。

爷爷终归寿终正寝。死前,他一改入土上原,禁忌下河的惯例,反复叮宁晚辈将他葬在河边,并顽固地结论:当初他的祖辈皆为生存来到小河,也许,不远的将来,你们为了生存又必须离开小河。不知爷爷的行为算不算一种抗争和捍卫,但我从这种神秘的隐喻里,仿佛窥测到了一个宿命的法则,一条河似乎可以完全左右一个村落的延续,难道村落的历史也会是一个以水蘸墨,用河床作经,靠沙滩结纬,开始或终结而记录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四季如歌,冬日漫漫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200字

全文共 1103 字

+ 加入清单

今冬的寒冷天气比往年持续得要久,至今为止,仍时有弱冷空气来袭,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以往总嫌冬日太短而春来早,现如今,内心竟隐隐盼着阳光早日长驻,树木竞绿,重换天地。然则,春天过后是夏日,而秋冬接踵又至,四季轮换自有其序,人生时日本已稀珍,自己内心究竟在焦虑些什么?这好比是一场大雨骤降,措手不及的人们纷纷抱头遮脸地往前急赶,其实前方仍是大雨,如此狼狈上赶,为了什么?

为眼前的一草一木﹑一寒一暖所左右,每天被一只无形的推手簇拥着前行,按时依卯地吃饭﹑穿衣﹑工作﹑休息,我们就这样成了时空的俘虏。我有时会有这样一个幻想:自己忽然可以凭风飞离原地,用一种俯瞰的视角观看大地,此时,区域与时间不再成为阻隔。这时候,特别能够理解那些醉心于旅行的背包客,他们追求的就是这种“在路上”的感觉吧?永远在路上,不在原地,不再受原来那套时空的控制。余光中先生就曾说过旅行是解忧的方法之一。是的,人在路上,风物是移动的,万千变化映入眼内,恰可激发人的灵性,这是从事摄影,绘画或写作的人不时出去采风的原因。所以,我们的古人一个一个地从故乡走出来,谋求功名,追逐理想,因为当时不发达的交通,更增强了这种距离感,体现在诗文里的乡愁和离情别绪才会这么浓郁。离乡别井,四处为家,尽管当中有着许多迫不得已的无奈,但其潜意识会有意无意地驱使他们行走在这种“不断地离开”的状态里。李白,杜甫,他们的诗文就是游历半生﹑颠沛流离的画卷;李贺,诗在马背上,每次外出必备一个袋子,以纳途中所得佳句;苏东坡说“问妆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种沧凉超脱的豪迈绝非深宅大院里看四只角的天空所能获得;李清照前期的词作固然出色,但若没有南渡后饱经的家仇国恨,是不能使她登入大气深沉的一流之境的;李煜如果没有遭遇沦为亡国之君这股巨大的冲击波,也不会在词坛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就这样跋涉着,寻求着,在未知梦想引领的路上。

他们是飞瀑,是流泉,因为落差而激溅出夺目的绚丽。然而,在行走的绚丽背后,是我们不曾体验的雨卧风餐和孤独寂寞。对于生活方向与方式的选择,尽管为诸多客观因素所限,里头仍多多少少有着主观意念的导向,我们都是世间的平凡人,在渐趋平缓的山势中,在飞瀑与流泉之后,则是平静无波的湖泊。也许,平湖亦自有风光,特别是中年过后,宁定如镜,可以静静地倒映出满山的胜景。

河涌边那棵高大的榕树现在绿叶尽褪,用不了两个月的时间,必然重披新装且枝繁叶茂,它那苍劲枯枝所蕴藏的巨大生命力令人油然而生敬畏;另一边,也是一棵榕树,前些日子还是叶落缤纷,两天不见,竟抽了半树新芽,而当阳的一株木棉则偷偷地挂出了第一茬火红的花蕾。季节确乎在悄然更迭,平湖的岁月,静好而安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