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琦君的散文髻象征意义【精品20篇】

浏览

7878

作文

1000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我挑选了《朱自清散文集》阅读,这本书给了我些许感悟。

翻开书,在清秀隽永的文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朱自清对人对景对情的真实的表现与表达,于平淡之处见其真性情,得到真正的艺术享受。

走进这本书,可以聆听浆声灯影里秦淮河上的歌声,驻足观赏荷塘月色的美景,伴随这美妙的文字,去迎接美丽的生命之春。每一篇文章都会让我们明白一些世间的真理,从而得到更好地成长。

《匆匆》一文,朱自清从燕子的去而,桃花的谢了又开,继而联想到早起中午天黑的时候,说明了时间在四季的交替,黑夜白昼的转换中逐渐逝去,警醒人们时光一去不复返,应当珍惜每一寸光阴。

《论气节》一文评古论今,阐述了气节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呼吁大家保持气节,读了这篇文章,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我们继续传承下去并要发扬光大。

读了这本书,我还了解了朱自清的人生历程崇高理想与远大志向伟大品质。

《朱自清散文集》有着清新优美的文笔,含蓄深远的思想。细心品读,就像穿越时光的隧道,与朱自清进行灵魂的碰撞,思想的交流。使我徜徉于书间,在文章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读这本书,不仅陶冶了性情,还增长了见识。例如散文集中的伦敦杂记欧洲杂记,就向我们介绍了其它国家的景观风土人情,这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各地。

这本书同样也为我们展现了社会中的真与假是与非美与丑,揭示了世间的虚伪,赞扬了无私的爱诚信善良。

《朱自清散文集》如一股清新的空气,拂过我们心灵深处,把真善美的体验和心境传递给我们,让我从不同角度,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体味世界平凡中的美丽。

在读这本书的日子里,它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让我为自己树立远大的理想,励志做一个令国家骄傲的炎黄子孙。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有关秋的初中散文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秋,渐凉,风含霜。几阵秋风飒飒,更飘然。

昨晚乘车来到了乡下姥姥家。为了欣赏山村的晨景,今天一大早,我便起床了,带着好心情踏上了村后的田间小路。

周围充满着泥土的气息,混着花草香味,令人神清气爽。草叶上的露珠如水晶一般,又圆又亮,让人忍不住去碰一碰,这时它们就像调皮的孩子,有的蹦到我的裤腿上,有的钻进我的鞋子里,和我玩起了捉迷藏。走过田埂,低头一看,裤腿和鞋子全湿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风拂过了稻田,拂过了果树,拂过了人们的心情。稻田里大片大片的金黄波浪起伏不定。阵阵稻香“腾云驾雾”地传至远方。果园里沉甸甸,果香与稻香聚在一起酝酿着。

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后山脚下的小河边,我望着这清澈的河水,河里飘舞着水草,河边的大块洗衣石很亲切。记得上小学时,每逢暑假,我都会准时到姥姥家度假,而那时和村里的小朋友们玩得最开心的游戏就是在这小河里捉鱼、抓螃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秋风萧瑟,落叶依依不舍地离开树枝,一片两片悠悠地飘落,在水面上,那样荡走,划亮了我的目光。我微微打量着它,叶脉在叶间肆意伸展,瞬间懂得这含义,是对完整生命的诠释吧……

告别了小河,我又向山林进发。阳光窜入林中,照得露珠闪闪发光,照得薄雾四处消散。清风牵着我的衣袖,热情地把我领到山顶。

站在山顶,放眼望去,小河如一条白色的长丝巾,飘逸出尘;田野里葱绿一片,农民已经开始忙碌了;村子里绿树成荫,炊烟袅袅。好一幅山村山水画!

家乡的秋啊,你在我的眼中,也在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春愁的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2300字

全文共 2191 字

+ 加入清单

始终相信,每一条小径,都是通往春天的。即使春天去了,也会在下一个路口,蓦然遇见一溪云,一涧风,几朵花。心若在,春天在;情若在,花常开。

我本是一个不伤春的人,看了天街小雨的《苍白》和《归去》,却怎么也无法释怀。那明明是一个灵魂用血和泪在涂抹,文字只是她伤口里开出的妖冶的花,待到开成一树繁花,明媚了我们的双眼时,她选择了悄然离去。——她怎么也承受不了那文字的根须伸进骨子里的痛,那种疼痛和绝望,如海水一样侵袭了我的心,蔓延开去,就成了莫名的春愁。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数月不见,不知她究竟怎么了。仿佛一个巨大的悬念,亦仿佛一个不好的暗示,把我的心碎成千丝万缕,如这一地无法收拾的落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不忍细读的唯美文字,不忍碰触的深入骨髓的伤————那是用生命换回她生命的男人,那是永远也无法解脱的阴阳之恋,那是开在伤口上艳绝的花朵……

白天不懂夜的黑,我又何尝懂你呢?其实忘却,是最好的善待,解脱自己也解脱别人。其实无我,是最好的进取————心无旁骛,宁静致远。

情深不寿,与其多情,我宁愿做个无情的人,无心无肺,自在洒脱。卧观云,闲看花,生死看破,名利看淡,情爱看穿,人世间的缘聚缘灭,如行云流水,谁能留得住呢?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心路还需一个人走,伤还得一个人疗,只要做到无我,哪里还有伤呢?人世的种种烦扰,种种爱,种种恨,种种名利和欲望,不过是过眼云烟,沉陷其间,不过是庸人自扰而已!

已经是五月了,院子里的广玉兰突然绽放,洁白的花,如玉杯、玉盏、玉碗。翡翠般的叶子,也甚是喜人。五月的花事。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清新的感觉。墙角的几树石榴也挂满了红玉般的杯盏,小小的,却一树红,一片火焰。花坛里的美人蕉,亦是吐着火舌,更觉娇媚了。这不,就是火热的夏天了吗?火焰一般的花儿,拉开了夏的序幕,夏是健壮的,也是刚强的,可以驱赶春天的烟雨蒙蒙带来的伤感与糜弱。

老乡网友叶乘飞,特意在空间留言,要我多写点昂扬向上的,带激励的文字。他的提议,正好与这夏天的特质相吻合,夏,不就是充满阳刚,健步如飞的青年吗?春天老了,就是夏天。夏天就是老了的春吧,我爱这火一般的夏天!

网友小晓也发来消息,问我怎样摆脱不好的心情。我说打坐,无我。不能忘我,就会有诸多痛苦和烦恼,做到无我,可以不受外界干扰,平静地走自己的路。每个人即是尘埃,也是宇宙。她说那太广义,难理解。我说,只有领悟了,才能有博大的心胸和谦卑的情怀。

五一放假,本想出去游玩,可是没有成行,闷得慌。于是河边徒步,没想到河边是一条古老的石板路,沿河而去,没有尽头。原来古代的交通枢纽是水路,陆路也是沿着河边与水路平行的,青石板断断续续,很窄,最多只容得下二人并行,翠竹摇曳,灌木密密层层,高大的乔木蓊蓊郁郁,小路便在其中蛇行,时隐时现。

潇水和湘水在萍岛汇合后,就是湘江。江水碧透,江面开阔,两岸乱石林立,犬牙差互,时有行舟往来。江水击打河岸,訇然有声,在石罅里形成浅浅的漩涡。水中丝藻摇曳,随波飘荡,那是怎样的一江绿呢?偶尔有黑色的大树蔸斜在岸边,增添了一些古意。每隔百余米就有一个天然的码头,泊着一两艘小渔船,船上无人。正是春季禁渔时间,人与鱼繁衍生息,都闲着呢。

不经意来到世外桃源,心情有点小雀跃。院子隐藏在绿荫深处,清幽,恬静。鸟语,鸡鸣,不绝于耳,偶尔也可以听到犬吠的声音。举目,满山都是绿,从山巅泻下来,绵绵不绝。小路,只如绿叶中的一根叶脉,人行其中,只感觉是绿叶上爬行的一只小虫子,那绿,是入心,入肺了的。

很少看见花,只偶尔见到几丛荆棘绽放的白色小花,几簇黄色小野花,桑树却出奇的多,到处都是桑葚,青的,红的,紫的,无人采摘,落了一地的紫。路旁的枇杷,也挂满了黄金果。原来做山野之人是这样的好,春日山中行,即使无粮,也是不会挨饿的。采桑葚,吃枇杷,快意!快意!

一座野庐,几亩薄地,买舟江湖老,原来这才是富贵闲人。江里有鱼,岸边有野果,山上有野菜,那竹笋,是多如牛毛了。

山中杂树丛生,早就是原始森林了,密密麻麻,人是很难钻进去的,其实看看就好了,那满眼的绿,就满心欢喜了。这时才知道柳宗元发现小石潭时,为什么要满心欢喜地伐竹取道了。

逾往前走,逾觉幽深。山林也更静了,竹林更高大繁茂,弯曲着,遮天盖地,人行其中,仿佛行走在时空隧道之中。感觉自己真是穿越到了古代,清朝末年的商铺,豆腐作坊,木板青瓦,废弃的青砖青石房舍留下的断壁残垣,古老的石桥……这是清代古镇————老埠头。偶尔有田舍,有种地的农人,垂钓的渔民,闲适,悠然,自在。只数里,就俨然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现代文明在这里,无迹可寻了。

白音格力在《小径忽开》中描述:“山中人家,竹篱茅舍,野花绕园,出门山水绿,回家夜静云月低。一辈子走在诗里,活在画中。桃红梨白,菊黄枫红,春风花枝,秋水蒹葭。”不就是这样一幅画面吗?醉了,醉了!寻一江边小石,坐了,听水,听风,听绿,听鸟语鸡鸣、浮云流过。

最妙的是一座院子里,一株君子兰,开着几朵火焰一般的红花,无边的绿中,就这一簇红,更是惊了心,勾了魂。此时方知道“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妙境,不可言说的妙。那惊喜,仿佛是从亿万人中,蓦然回首,看见了千百年里寻找的那位佳人。我想当年,范蠡在江边看见浣纱的西子,不过也是这般的惊喜吧。

半日闲,江边行,我是醉倒在这初夏的绿中了。有山有水,有世外桃源,人生得此,足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宁静的夜晚,幕色渐深沉,泡一杯清茶,独坐在一盏散发温和光线的台灯下,和着淡淡墨香,静静地阅读着《林清散文集》。此时微风习习,四周一片安详与静谧,不知不觉我已经静下心来,走进了林清玄那淡雅清新的“禅语”天地。

光是人每天都能见到的东西,阳光、灯光、目光、霞光、月光。这些光也折射出了世间种种的现象。有多少人因为光彩而失去了本性,在阳光下展示出一副虚假的外壳;从古至今,所有的诗却从未有过写过正阳的,也许是因为人在正阳下会感到害怕吧。现在的人对别人充满了怀疑,把真实埋藏在了内心的最深处。

现在,人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差,一块块珍贵的土地被人们变成了赚钱的工具——盖楼房、盖商铺、做景点,失去了土地原来的价值——生长植物。城市里再也难觅土地的踪影,才会引发林清玄如此的感想。

人总喜欢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事物的价值,殊不知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金钱买到的,例如你不能买一点感恩,只能买一些礼物作为感恩。俗话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林清玄认为是不对的,我也这么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什么都能买、能送的。但是,如果一个人能真情流露,怀着真心去送祝福,那不用说感恩,明月都可以送,对方也一定收得到。

人喜欢喝茶,也喜欢品茶,但没有人去尝试新的品种,满足于现状,林清玄的朋友就是一位敢于创新的人。他曾在房子里实验把乌龙和铁观音合成一味,想做出“乌铁茶”;在寒冷的早晨采集含着露水的茶芽,想做出“雀舌鹰爪茶”;在深更半夜提着探照灯采茶,想做出“月光茶”……正是由于他的创新,才能做出这么多新品种——我们不也要有这种精神吗?

也许我们还可以从书中领悟到其他的道理,这,也许就需要我们去慢慢品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深夜那个卖馄饨的女人散文

全文共 204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高中生活是在城市度过的,那时是八十年代。虽然各种饭店开始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但夜市尚未兴起。一到夜间,街道上的店铺都是关门闭户,甚是冷清。

不知何时,我们学校门口出现了一个卖馄饨女人

她每天都在九点左右出现在我们学校门口——当然不是正门口,在离我们学校东面约二三十米的十字路口。她大约三十多岁,瘦瘦弱弱的,个子也不高,面容清秀,通过她那婉转动听的带有南方口音的普通话,我们判断她不是本地人,像是一个江南某地的女子。

学校里那些无良学生送给这个卖馄饨的女人一个外号:馄饨西施。

馄饨西施每天推着一个不大的手推车——明显可以看出原来应该是一个童车。车子前面放着一只吱吱作响的闪着淡蓝色火焰的瓦斯灯,车上面放着两只炉子,一只炉子上面放着一只中号的钢筋锅,里面是哗哗翻滚的开水;另一只炉子上面也放着一只中号的钢筋锅,里面炖着的鸡汤散发着扑鼻的香气。炉子旁边摆着一个小小的案板,上面码放着一只只包好的馄饨,像一只只美丽的白鹤随时准备昂首起飞——飞进那只哗哗翻滚的开水锅里。

每当有食客到来,馄饨西施会利索地从案板上拿起十几只馄饨放进开水锅里,稍等片刻,她拿起勺子连汤带水捞起馄饨放进一只抹得干干净净的白瓷碗里,从案板旁边的几只瓶瓶罐罐里拿出些许虾米,紫菜,香菜和一些调味品放进去,再浇上一勺美味的鸡汤,一碗喷香美味的馄饨就摆在食客面前,整个过程最多只用五分钟。

一碗馄饨两角钱。

很快,我们就喜欢上了这价廉物美的美味小吃。

我们的晚自习结束是夜里十点钟,一下课,我们就三两作伴走出学校,去吃夜宵。

这是馄饨西施最忙碌的时候,她一边煮馄饨还一边抽空包馄饨,只见她那双灵巧的手上下翻飞,还没等我们看清怎么回事,一只只个头大小相等,形状模样相同的馄饨就在她的手中诞生了。我们站在街边,从馄饨西施手中接过碗,一边吹气一边吃,想赶紧吃完——学校十一点就要关校门,这时那个女人就会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这些急嘴的孩子,有时会用好听的带有江南口音的普通话提醒我们:“不要慌哦,慢慢吃,别烫着嘴巴!”

时间长了,我们知道了有关馄饨西施的一切。

馄饨西施姓关,叫秀娣,人们经常按她家乡的称呼叫她“阿娣”。阿娣是个广东妹子,因为家境艰难来本地打工,后来认识了本地的一个男孩,两个人相爱就结婚了。她爱人现在外地打工,她就靠卖馄饨挣点小钱补贴家用。

星期天阿娣会白天也出来摆摊,还带着她那十来岁的女儿,我们中午去街角的烧饼铺子买两只蟹壳烧,然后在她的小摊上吃碗馄饨做午餐。阿娣会在我们吃饭时和我们闲聊几句,她说很羡慕我们这些高中生,有知识。要不是因为家里贫穷,她也不会初中没上完就辍学了……我们都夸她的馄饨好吃,她自豪地告诉我们:馄饨在她家乡叫云吞,在他们那儿可以做出鸡汤馄饨,海鲜馄饨,鱼汤馄饨等好多种味道,她奶奶和妈妈都是做馄饨的高手。

在阿娣忙着招呼客人时,阿娣的那个美丽的女儿就静静地坐在一张小饭桌旁写作业,她那专注的神情很是可爱,周围的一切纷乱似乎都无法干扰她。遇到不会的问题她就问闲下来的阿娣,阿娣有时也不会,就会不好意思地问正在就餐的我们这些学生,当然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是小菜一碟,我们很乐意当这个女孩的小老师。

慢慢和阿娣的女儿也熟识了,每当她见了我们会乖巧地叫我们大姐姐。从这以后,每当我们去吃饭,阿娣总是给我们盛得比别人得要多一些,偶尔我们有谁忘了带钱,也可以赊账。那时我们一个星期的生活费还不到五元钱,有时到周末能窘迫得只剩下两角钱车票钱。

寒冷的冬季我们最想念那美味的馄饨。

冬天夜长,下午五点半学校就开晚饭了。我们在班里再上三四个小时的晚自习,晚上喝的那一碗玉米糊糊早已消化得干干净净了,不到下课就饥肠辘辘了。一下晚自习,又冷又饿的我们就如“猛虎下山”,直奔校外的馄饨摊,阿娣会准时为我们做好一碗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美味馄饨,还会为我们放上一勺辣椒酱,我们只吃得浑身冒汗,那感觉真是一个字:爽!

吃完这碗美味的馄饨,我们会小跑着回到学校,带着这种温暖的感觉进入梦乡……

有一件事更拉近了我们和阿娣之间的距离。

那是星期五的一天夜里,我们一下晚自习,就匆匆走出校门。还没到阿娣的馄饨摊前,就看到有两个喝得醉醺醺的男人正在拉扯着阿娣纠缠不休。我们都吓坏了,不知道怎么办,突然我灵机一动,大喊道:“警察来了!”那两个醉鬼一听吓得转身就跑了。

阿娣看到我们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们这时也充分感受到了她一个女人做买卖的不易。我们劝她以后别在夜里出来卖馄饨,白天出来。阿娣说:“白天有管理员收管理费,我这小本买卖,一天也挣不了多少,哪有钱交管理费呢?而且,还有几个管理员经常来这儿白吃白喝,说话还不文明……”唉!对她的不幸遭遇,我们只有报以同情的叹息!

高三下学期,阿娣突然不来学校旁边摆摊了。后来我们才知道,阿娣的爱人实在不放心她和女儿独自在家,就带她和女儿一起去外地了。

从此我们再也没有见到阿娣,再也没有吃过那么美味的鸡汤馄饨了。

现在我走在街上,看到卖馄饨的小摊,不由得想起阿娣和她的馄饨。阿娣的女儿到现在应该有三十多岁了,阿娣,你还在异乡卖馄饨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江水悠悠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3700字

全文共 3600 字

+ 加入清单

她总是那么温婉,像一个处子般娴静,不急不燥、悠然的在岁月里徐徐流淌着。不管时光如何流逝,光影如何交替,世间风云如何变幻,她始终一如既往,淡淡的透着一种诗词般的优雅韵味,像一个美丽清秀的江南女子,有着她特有的风情万种——这是我家门前那条江给我最初的印象。

这条江水从蒙山发源,称为蒙江流域,它一路蜿蜒而下,弯弯曲曲最终汇流于浔江。两岸是青山秀岭 ,村落和乡镇,这里的居民祖祖辈辈都在这条流域两旁开垦耕种,安居乐业。

这条江的两岸种满了竹子、荔枝树和龙眼树,江边的山峰上长满了松树和常绿的灌木,所以这里一年四季看起来都是郁郁葱葱的满眼绿意。晴天,江面上波光潋滟,清风徐徐,秀岭和翠竹倒映在水面上,鱼儿穿梭在水中,偶尔会有小船或竹排划过,弄碎了一汪清幽!雨天,山色空濛,云烟氤氲,江面浩浩淼淼,水雾缭绕!

每次雨后,江面都会笼罩着一层轻绡薄纱般的雾 ,袅袅绕绕。若撑一艘小船或一个竹排置身其中,你会觉得清风拂面,流水鸣琴,如梦似幻,心旷神怡!此时仰望江边的山峰,含烟蓄霞,云烟袅娜,我总幻想着是不是天上的素女青娥腾云驾雾到此来觅人间有情郎。

春天,江畔的龙眼树和荔枝树开满了一簇簇黄色的小花,花的香气引来了蜜蜂和蝴蝶,小鸟也忙着在花间穿梭斗嘴,不时,落花会跌落在水面上,花虽然不引人注目,但也有着落花流水的意境。那时的江面,是四季中最为灵动且有诗意的,黄花绿树翠竹互相陪衬,与江水山色互相掩映,若恰好有一两只白鹭或沙鸥在水面上掠过,一幅绝妙的清旷飘逸的山水画就呈现在眼前。

在春天的清晨,我总爱在江边的村路上漫步,那时村中的人们不会起太早,我便可以独享各种鸟语婉转和晨露从竹稍嘀嗒而坠的声音,这种幽静时常使我产生一种幻觉,仿佛天地之间的灵气全在我的左右,任我天马行空的畅想一番。但有时也会什么也不想,只是静静的看着,看着……

偶尔,在春雨绵绵的时候,我会撑着一把小伞,沿着码头的石阶拾级而下,任雨点在我的伞上谱写动人的乐章。

雨中的码头是静寂的,几个竹排静静的横卧在水面上,它的不远处停着一艘专职横渡的船,用来方便人们到对面的村子里去。两岸的翠竹在雨中低垂着竹稍,一阵风吹过,发出一阵哗啦啦的响声,无数水珠便跌落在江面上,溅起点点晶莹的水花。春天的江畔总是开着各种不知名的野花,远远看去,也是姹紫嫣红的一片。而码头斜对面的沙滩上长着绿油油的嫩草,总有马或水牛在贪婪的享受着美食。沙滩上不远处是碧绿的水田,田里长着茁壮茂盛的庄稼。

但若是在晴朗的早晨,你会看到许多村中的妇女在码头的石阶上搓洗衣服,谈笑风生,东家长李家短的讨论着,时常笑声响彻两岸。在夏天晴朗的傍晚,这个码头则会成为人 们游泳戏水的好去处。

站在码头上,顺着江水的水流望去,一个陡峭的石壁从水面升起,高约二十多米,形成了一个悬崖。从悬崖上顺着水流向下望,是一个平坦的水中沙滩,如练如绸的碧水被沙滩分隔成两股水流,在沙滩的尽头又合成一股。说起这个悬崖和沙滩,其中还有一段流传已久的故事:

也不知是在那个朝代,传说有一个富有的财主,有众多的妻妾,但子嗣寥寥无几,眼看年近六十,膝下还只是有一个年方十八的女儿。他暗暗着急,找来一风水先生,行山走岭,想觅得一方宝地以葬祖先的骨殖来助自己发丁致富。

一日,风水先生指着一块地说:“你把祖先的骨殖葬在这儿,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刻下葬,葬后不用两刻钟你会遇到你命中的贵人。那个贵人会助你丁财两发的。”

财主依言而行,按照风水先生的嘱咐,把他祖先的骨殖下葬后便静静等待着风水先生所说的贵人出现。但六月的太阳热辣辣的烤着大地,那儿有半个人影。财主才一会儿便觉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暑热难耐。正在不耐烦之间,忽闻一阵歌声从林中传来,一会儿便看见一个年岁约二十岁模样的年轻樵夫,挑着一担柴从林中一边唱着山歌一边走来。

“小伙子,等等!等等……“财主急忙叫住樵夫。

“嗯,有事吗?”樵夫放下柴问。

“你能把你的水给我喝吗?我口渴极了!”

“行,给你。“樵夫把装水的葫芦递给了他。财主”咕嘟咕嘟“的把水喝了个底朝天,他可从来没有这样口渴过。

樵夫把空了的葫芦拿了过来正准备挑着柴回去,财主却又把他叫住了。财主想起了风水先生的话,心中好生疑惑,面前的人明明是个樵夫,哪儿有半点贵气,怎么先生说我会遇到贵人呢,莫不是先生为了骗财故意胡诌的。但他又不想放过发丁致富的机会,且让他试探一番才行。

“小伙子,今年多大了,家中娶妻了没?”

“二十二,尚未娶妻。怎么了?”樵夫回答。

“也没什么,问问而已,你每天都上山砍柴,会不会碰到老虎什么的,要是碰上了你怕不怕?“

“怕什么,我有一身力气,老虎不敢伤害我!有一次我碰到一只金睛白额的大老虎,三下五除二的把它打跑了。”

“谁信,呵呵,小伙子,你真会吹牛啊。老虎来了怕会把你吓尿了。”财主嘿笑着说。

“你不信?我……”耿直的小伙子急了,笨拙的口才让他半天说不出话来,不知如何使财主相信他的话。

“呵呵,若你敢从这个悬崖上跳下去,我就相信老虎来了你不会吓得尿裤子。”

“跳就跳,若我敢跳下去,你总得有点表示。”小伙子也不傻。

“谅你不敢跳,若你敢跳的话,我把我的女儿嫁给你为妻。”

“你说的,可别后悔!”小伙子因为父亲早逝,家中贫穷,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孤儿寡母的,方圆十里八里的姑娘没有一个愿意嫁给一个穷小子,这从上天跌下来一个娶媳妇的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他探身查看悬崖的高度,好家伙,悬崖深测测的起码有二十多米深,下面一汪清澈的江水汩汩而流。他不禁有点后悔跟财主打赌。他思索良久,左踱右看,就是下不了决心。

这时财主的声音又响起:“哈,我就说你不敢跳吧,你倒是跳给我看看,胆小鬼!”

“谁说的,我只是看一下从哪儿跳下比较合适。“

当樵夫试图蹲下身子再次察看,别在腰带后面的砍柴刀一下碰到了地面,使他重心不稳,一个趔趄的向前,身子径直的朝江里跌下去。好在他水性谙熟,没等沉入水底便一个翻身向岸边游去。

却说财主看见小伙子跳下了悬崖,他后悔了,实在不应该啊,这么草率的把自己唯一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一个樵夫,但说出的话又不好收回,只好另生计谋了。他思来想去,好几天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终于想出一条绝佳妙计。

一日,他把小伙子叫到跟前,说:“年轻人,本来我应该实现诺言,让你和我的女儿完婚,但昨夜天上的月老托梦给我,说你和我的女儿必须再经历一次考验。”

“什么考验?“小伙子也知道财主有意刁难,但女儿是人家的,自己也是没办法的啊。

“明天你就知道了。“财主说。

第二天一早,江边两岸的高处站满了人,每个人都想知道这场考验的结果,因为财主为了表示公证,早就放话让村民来做证人,一时之间两岸的山头上人头攒动,人声哗然。

只见财主命令村中两个年轻人把一根大竹子用刀劈开,然后抬至江边。分别委派两组人,每组两人,各撑一个竹排,拿着分开的半边竹子,至江中静静的等待着财主的一声令下。财主说“放!“两人同时把竹子放进了相距十米的江水中,两根竹子便顺流而下。随后财主大声宣布:”若这两根竹子到下面的沙滩中可以合在一起还原成一根竹子,我二话不说,让小女嫁给这个年轻人。“财主说完拍了拍身旁那个樵夫的肩膀。

人群里一片哗然,这怎么可能,分隔那么远的两根分开的竹子怎么可能合在一起,这小伙子没有希望娶财主的女儿了。那樵夫自己也觉得没希望了,却做声不得。财主以为稳操胜券,渐渐笑逐颜开,喜上眉稍。

时间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守在沙滩上的人来报:“竹子合在一起了呀,在一起了。“人群里又一阵哗然,财主不相信,急急的乘着竹排去查看,只见刚刚那两根分开的竹子贴贴实实,天衣无缝的合在一起,静静的躺在在沙滩前的水面上,若不细看中间那条细缝,还以为这根竹子从没有分开过呢。财主无奈,望着沙滩两边缓缓流向远方的江水,长叹了一声:”天意呀!“

从此以后,这个沙滩被人们称为“合竹滩“,那个耸立在江边的悬崖被称为“赌妇崖“。

“咔嚓,咔嚓,轰隆,哗啦……“一阵响声把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定睛一看,原来是江中的私人采沙船正在作业。顿时,清清的江水中间夹杂了一条混黄的水带。我不禁气恼。近十年来,那些贪婪的不法分子,疯狂的对这条江底进行毁灭式的采挖。每每到秋天的枯水期,江面便会露出一堆堆采沙船留下的鹅卵石,江水浩淼不再,而是被分成许多股细流绕着石堆百转迂回,弯弯曲曲的向前淌远。石堆上的杂草丛生且枯黄,在瑟瑟的秋风中颤抖,使整条江看起来千疮百孔,伤痕累累,让人触目惊心,不自禁生出悲凉的感觉。

曾听别人说,这条江以前鱼虾蟹鳖和石螺特别多,特别是石螺,随便在江边的石头缝隙下一摸一大把,但自从采沙船把这条江底翻了一遍,要找一个石螺是难如登天,鱼虾蟹鳖也是少之有少。

我在采沙船轰隆隆作业的声响中,怀着惆怅的心情,看浊水分隔着的江水悠悠的淌远,心里有一种忧虑——或许若干年后,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使我们再难看得到清澈和波光潋滟的江水,合竹滩到时也仅仅只是一个传说了,美丽的江景也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爱的守望——留守的天空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2500字

全文共 2422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有着一片天空叫做留守的天空,有着一群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他们留守着静立的大山,留守着简陋的屋舍,留守着即将落山的夕阳,留守着对父母日日夜夜的思念。

今年暑假,我仍然不知道自己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便抱着随便玩玩的态度参加了一个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一行7个人,都是本校的同学,一起到三门峡的一个山区里面进行调查问卷并进行活动。我们带着很多书和文具,辗转多时,火车转汽车转小巴加走路,才到达那所谓的卢氏县杜关镇。

弯曲狭窄的盘石路,到处布满了或深或浅的凹坑,走了很长时间都遇不到一个行人,偶尔才看到一两间破烂的土瓦房。这是通往卢氏县杜关镇康家湾村的乡村公路。康家湾,一个贫困的小乡村,因为贫困,村里大部分的村民都外出打工,只有孩子和老人留守家中,人们称这些孩子为"留守儿童"。

经过卢氏县杜关镇镇政府的允许,我们实践团一行7人首先到康家湾村进行了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在我们刚进入村时,村里的妇女们围坐一团,都在用诡异的目光看着我们,仿佛我们的行动有些让他们无法理解似得,但此时一位父亲主动走到我们跟前,开始与我们实践团沟通,我不知道他是否对我们有所了解,把我们邀请到家里对我们讲述他家的状况。他有个孩子叫张兴华,今年14岁,现初中二年级,性格孤僻,不愿与其他人交流。另外,家境贫困,三岁丧母,在那偏远的山村里,在那简陋的屋舍下,他与父亲相依为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不愿与人交流,英语成绩不理想,常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与欺负。大多数时候的他既饱尝着思念的伤痛又满怀忌恨的愤懑,就像是一个可悲的矛盾体,不知所措。

他躲在堂屋里,我看见了他,走了过去??

"今年几岁了?"我问他。

"14岁。"细小的声音回答我。

"你心里有事情的时候会和谁说?"

"闷在心里"他看着墙壁,沉默了一会,回答了我,我知道这句话的背后有过多少的思念和泪水。

"想妈妈吗?"

"想……"

简简单单的几句对话,让我的心里一阵哽塞。既道出了男孩对爱的渴望,也道出了他的落寞伤心,我不知道这样的一个含苞待放的花朵最终会不会因忍受不了严寒的摧残,过早地枯萎,零落成泥。

我将问卷拿给他:“可以帮哥哥一个忙吗?帮我填写一个表?”

他只是点了点头。

他填写的极慢,似乎每一个问题都要经过他深思熟虑过的。二十个问题大概填写了十五分钟,我一直在他旁边静静的陪着他,没有催促,没有急不可耐。写完之后他把表递给我, 我再重新看了一遍。

“我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

“嗯嗯。”

“喜不喜欢交朋友那一题你选择的是一般,你不喜欢有很多的伙伴吗?”

他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我知道,他心理是渴望拥有朋友的,但是他又是害怕交朋友的。

“你在梦想那题填写的是成为教师,能说说为什么吗?”

“我不知道。”似乎这个问题把他愣住了。

我用了好几种提问方式都不能问出答案,至今我仍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有当老师的梦想,也许他想要在将来帮助和他一样在山区里生活的孩子,也许……

将近中午,在我们和父亲的沟通下,他方才勉强答应为我们做导游去观赏周围的风光。他要和一位同伴一起带我们去,当时的我在想,他是不是信不过我们,所以不敢与我们建立信任关系呢。

站在山脚下,我环视周围的大山,感叹他会不会就这样一辈子都呆在这落后但又淳朴的山区里。回头看他时,他已爬到半山腰,我望着他孤单的背影,感觉他就像是一棵未开花的树,心中埋藏着一个开花的梦。太阳是他向往的地方,在梦里努力生长,渴望阳光的温暖,渴望雨露的滋润,渴望一片湛蓝的天空能让他自由翱翔。我喊了他一声,让他慢一点,和他相比,我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他爬山的脚步的。到了山顶,“哥哥你真慢”,我笑而不语,和他站在一起,远望周围的山峰。

“你有没有想过将来有一天要走出这里?”

“嗯。”似乎对我们还是有些排斥,只是简单的回了一声,没再说其他的。

我又继续问道,“为什么呢?”

“因为我爸爸,我知道爸爸因为我的事情找过学校很多次,他很担心我,我都是知道的。所以我想让他生活地好一点,不那么辛苦。只是大多数时候我更喜欢一个人的世界。”他坐在山顶,用手托着腮,嘴角微微上扬,仿佛正在想象着未来某天与爸爸一起走出大山的幸福场景。

一个人成长,一个人行走,一个人坚强,他将那梦埋藏在心中,心在默默祈求,但很少溢于言表。走过四季,无论经历怎样的沧桑变化,那个梦在他心中的色彩依旧绚烂,那个平凡而又奢侈的梦。因为害怕忘记母亲的容颜,所以总爱拿着照片一遍遍翻看,将她深深地刻进脑海里。生活中有很多欢乐,他也在不断成长,但一个人的天空即使有了阳光的照耀,却始终没有沁人心脾的温暖。

一点一滴的思念,被岁月悄无声息地掩藏,最终汇成汹涌的潮水,一次又一次地拍打他柔软脆弱的心。静谧的夜晚,月光将思念拉长,他一遍又一遍地在梦中深情呼唤:“妈妈,别走,妈妈,……”

下山之后,我问他,“你玩吗?”他摇了摇头。但我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充满了期待,好像迫不及待想让我带他进入另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对我们简单到极致无味的聊天软件,对于他来讲却是那么地陌生有趣。我给了他一个号,我不知道让他接触到网络会不会让他走向别的道路,但我只是想,我不可能永远呆在这里,他的问题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解决,我希望在我们走了以后,我可以通过这个软件帮助到他更多。

最后,在他们依依不舍的眼神中望着我们离开。短短的几天的相处已让大家建立了密切的关系。那一刻,我的泪水差点流了下来。我不知道我们的活动对他们会不会有什么改变,我只是希望我们能够尽己所力,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感觉到温暖,走出自己的世界,了解到外边世界的精彩。如果有机会,我真的还想再回来看看他们,看看他们是不是如我们希望的那样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一路上,大家一言不发,望着这沉默的大山。我深切感受到这些留守儿童对父母、学习、生活的渴望。让我们大家都伸出援助之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给予一些帮助,让他们能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和学习,让这个高速公路即将延伸到的地方的所有留守儿童提前感受到高速公路人的关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红尘波转,默守安然哲理散文

全文共 1516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生命是一树繁华,那么我愿默守枝桠,随风尘起落。如果生命是一种浅淡,那么我愿带着禅意,开出一朵青莲,默默释放纯情。

——题记

拨开岁月的河流,发现生命如沙,或随流、或搁浅,大大小小已尽失棱角。时光的磨砺,岁月的浸染,一种如水的心性已然生成,随时光的流转或湍急、或平缓,都能安逸一份自如的心性,不再浮躁。面向平和守候一份安然,随红尘波转,不浓不淡。

曾经以为青春的脚步不会走的太过匆忙,会以豪迈的步伐一路踏歌,心潮澎湃的走一程无我。以无所顾忌的狂笑,盛气凌人的高傲,阔步江湖。旁若无人的态度,义气冲天的性情,如此的日子也确实洒脱了一段时光,那个时候因为我们年轻。但时光不等人啊,一排彩灯,几个红喜字,一场盛大的烟花,在这样的排场中,告别了来去自如的日子,烂漫的青春生涯也在伙伴们的簇拥下悄然出局。

与生活的对白,当年的那份洒脱,在各种束搏中都略显苛刻。独立的初试对未来还是个未知数,那些和风秀色也在各种磕绊中尽显沧桑。现实的紧迫感驱散了那些荒谬的幻想,面对生活不得不背起沉重的行囊,奔赴风雨中。锅碗瓢盆撞击出的旋律,孩子的啼哭夹杂着各种吵闹声,加深了一种无可奈何的烦躁。那种狂傲的性情也在这样的日子里被彻底吞覆,一蹶不振。那段日子里,也确实背负了一段尴尬的时光。

生活是对人生最好的磨练。各种人情的繁杂,随时转变的事态,让我们不得不把脚步放稳,摆正自己的姿态。因为我们身后拖着一份牵挂,肩上扛着一份责任,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在拥挤的人流中翻滚,我们总有太多的困惑,对一些不尽人意也常常自问,为什么?得失不停的浸染着生活,对一些望尘莫及的想法,也是饱含着太多的无奈。

岁月匆匆,时光在一朵花开的时间里已略显斑驳。曾经喜欢看悲喜剧,会为女主角的涓涓落泪而伤情,也会为男主角的豪迈而震撼。此一时,彼一时,那些精心布置的场景,精彩的画面,曼妙的托词,也不再如当年感同身处,精彩之处也只是一笑付之。很多时候戏里戏外只是看了一个开头,就已评估出结尾,因为所有的虚构都大同小异。而现实和虚拟的落差之大,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自己的思维,也不再为事不关己的剧情而交集。

时光如水,很多时候还来不及细细品味时光的样子,就遗失了一段华年,转瞬已是沧桑满目。清浅的皱纹中刻录了各种波折后的成熟,一份浅浅然的心性也在慢慢沉淀。对于一些不尽人意的人情世故已不再纠结于心,而是豁达一笑,以如水的心境随和了一份平淡,用一颗感知的心诠释了生命尊严。用虔诚的态度,守一份晴好,恬一份安暖。

百转千回,聚散离别的残酷让我们更知晓了人情的可贵,那些泪流后的感怀随岁月越走越浓,曾经无法释怀的纠结也在领悟中,演变成了一道道值得回味的风景。被搁浅的往事一经提及,依然是入骨入心的感动。

细数流年,对错各半,一些意气之争空白了很多章节。或许人的一生需要配比一些违反常理的色调,才能把人生的画布绘成亮点,使平凡的生活滋生了一些不平凡的故事。但风尘错落频多,总会有一些故事与时光脱节,成了深思后的回味。很多时候我们都想拥有一份持久,但更多的身不由己,总会有太多的事违人愿。

走过了一段心路,会明白人生需要随安随情。凡事都要有个度,过于低沉会丧失自己,过于张扬会乱了心性,有时候也需要那么一点点的不和谐来调味,而使人生不像石沉大海,渺无声色。生存需要动力,而生活需要活力,但活力是一种入心入情的争取,而不是刻意的临摹。就像一株花草,从一个点开始成长,不但要具备攀爬的能力,还要有经风雨的韧性,更需要一份面向阳光的姿态。人生就是这样,从简单中去提取更多的不平凡。

拨开时光遗留的死角,以一扇窗的明媚铺一地温情,使血脉相通,从复杂中简单的看待人和事。以大海般的胸怀容纳世界,容纳自己,随红尘波转,默守安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朝花夕拾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夏日的午后,品读着鲁迅先生的《朝夕拾》,我的思绪已经随鲁迅先生的文字飘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中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那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教师也曾说过:仅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期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齐,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小的时候,自我也曾拥有过那样的光辉世纪。喜欢坐在河岸边看着鸭子从身前游过,颁着手指头细数“一只,两只……”;喜欢奔跑在林间小道,抛开心中的不愉快,尽情去笑,不用管礼数是否;还喜欢躲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看着同伴进进出出找自我的忙碌身影,最终因为自我躲的技术太高超,无奈,只得向我低头认输。想到那里,心中有种窃喜的感觉,说不上来是什么。好象是一个小小的“阴谋”得逞了,又象是躲过了一场小小的“灾难”。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欢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黄昏,我与夕阳有个约会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900字

全文共 1814 字

+ 加入清单

冬日,踩着阳光的足迹,闻着海风的咸味,与大海、夕阳、沙滩相约于美好的黄昏

——题记

(一)

雨过天晴的冬天,着实讨人喜欢。

昨日清晨便被窗外的鸟儿叫醒了,吱吱喳喳的歌声告诉我:雨停了,太阳出来了。

果然,当我推开窗户往外一探时,便看到了休息一天的太阳正挂在空中对我微笑。雨终于停了,温度也回升了,昏天暗地的冬日再次恢复春天的暖和。

有阳光陪伴的时刻,真是令人欢愉。上班时,总会忍不住地往窗外瞧,看看太阳是否还在笑?下班后,更是直接与它亲密接触,任它的温暖触动内心的某个角落。

雨后初晴的校园,实在美极了。

举目望去,满眼尽是旖旎的春光:操场上,几百个学生伴随着音乐,精神抖擞地做操;阳光下,斑驳的树影铺了一地;晴空里,天蓝得似水温柔,明媚的颜色令人心醉。

做操完毕,便是热闹非凡的课间活动。一声令下,集中的队伍四处散开,安静有序的校园立即沸腾。跟随着三五成群的学生来到新铺的塑胶运动场,那明艳的跑道更令人心生满足。干净整洁的运动场,为学生们带来了多少欢乐?仅从他们脸上的笑容就可以看出,他们对新学校的变化是多么高兴!

时间在奔跑中,跳跃中迅速前进,快乐的课间活动在上课铃声中宣告结束。

(二)

美丽的校园,温暖的太阳,晴朗的天空,一组组秀丽的风景,总在不经意之间,悄悄地进入我的眼帘。

每天沐浴在幸福的阳光下工作,亲眼看着儿子一点一滴地进步,真的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当数学老师告诉我,儿子在最后一单元数学考试中,迎难而上,光荣地考了一百分时,我的心别提有多激动了。坐在办公室时,我一直在思量着:要如何奖励儿子?窗外高悬的夕阳,一直在盯着我,向我发出邀请。我灵机一动:今天天气真的很好,何不必带儿子去海滨公园玩呢?

心动不如行动。好不容易挨到放学的铃声,在望眼欲穿中,我终于等到了姗姗来迟的儿子。当我告诉儿子这一喜讯时,他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我肯定地告诉他,是数学老师亲口跟我说的。他这才满意地笑了。懂事的儿子并没有饲机索取奖励,当听到我要奖励他时,他还表示不用了,并且表态平时的成绩并不重要,期末一定要再努力,争取也考一百分。经过我们的商量后,达成共识,决定再去海边欣赏落日。

从学校走到海边也不过几分钟的路程,我们骑摩托车一会儿工夫就到了。车子刚到海边,天边那轮金灿灿的太阳似乎快要下坠了。海滨公园依然没有人,广场上却停着几辆车。赶在夕阳坠海之前,我们停好车后,迅速走上堤岸。海风温柔地吹拂着我的长发,吹醒了尘封的记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似乎不适合用在此处。

“好美的夕阳!”就连粗心大意的儿子都对眼前的美景啧啧称赞,更别提早已经沉醉在这幅风景画里的我了。

“走,我们下去沙滩上走走!”跟儿子打声招呼后,我们便兴致勃勃地沿着石阶走入沙滩。

(三)

半月形的白沙堤,一如记忆中的洁净美好。踩着软绵绵的细沙上,看着自己的脚慢慢下沉,默默地感觉着深陷的惊恐。

“妈妈,小心你的脚!”儿子的惊呼唤醒了精神恍惚的我。我低头一看,涌上岸的浪花已经滚到我的脚边了。我赶紧把脚一缩,继续往前走。

踩着童年的记忆,我一步一步地回想那幼小的身影迷失在茫茫海滩的惊恐万状。那次是为了寻找出海挖蛏的母亲,在家苦等无果后,便约上几个小伙伴到海边来玩,顺便让母亲早点回家。没想到,一时贪玩,竟然走进内海,差点身陷淤泥里无法脱身。幸亏后来遇到熟人,热心的她见我们几个孩子惊慌失措的样子,知道我们迷路了,便热心地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安全地离开那片内海。

现在,往日的内海已经不复见,一幢幢别致的别墅安静地守护着这片沙滩。向前望去,白茫茫的海面上倒映着蓝凌凌的天空,几艘小渔船靠在礁石边休憩。转身一看,红色的房子矗立在蓝天下,周围是高大的绿树环绕,色彩分明的画里,还有一对乐不思蜀的母子。儿子弯下腰去打量那些黑色的磁沙,好奇地追问它们的来历。我也搞不懂得这些黑沙从何而来,只能一语带过,敷衍着儿子的提问。

天色渐渐暗下来,天边被夕阳染成红色。圆溜溜的太阳似乎累了,想早点下班,还没等我们多看它几眼,它已经驮着笨重的身子,吃力地下坠。随着太阳的渐渐陷落,天边越来越红,过了一会儿,又变成紫红,慢慢地,竟然又分出一丝浅蓝来。这多彩的天空,竟然是被夕阳用画笔涂抹出来的!夕阳无限好,无限美。哪怕已近黄昏,它也要花光自己所有力气,为这单调的天空抹上浓浓的一笔。

欣赏完这难得一见的落日,我与儿子意犹未尽,真想再多待片刻!时间不饶人,看着变暗的天空,我们收起留连忘返的脚步,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春》这本书看完之后,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奇妙感觉。

每次读都有一种神游其中的感觉,这种感觉很轻柔,每一次读课文时,我似乎能够感受到那些景物,这种感觉很好玩,每次读课文时,我似乎能够看到春天的风筝,那些可爱的风筝在天上飞,飞得很高。

《春》描述的景物很真实,有花,有草,有雨,有风,也有风筝,小孩子。春没有夏的烈,秋的愁,冬的无情。春仅有可爱温柔,春雨沙沙,春风习习,轻柔而可爱。春,不冬不夏,春天的雨细而密,春天的风,草,花,也是如此。风,温而凉;花,多而美;草,嫩而绿,春天就是一颗流星,那么美丽,又那么短暂,春天是最美的。

应对如此美丽的春天,我何尝不与朱自清先生一样也心旷神怡的陶醉其中,让我不由得想起古人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让我身临其境,仿佛处在真实自然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一直在那儿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400字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月光轻抚着我昨日的伤

黑夜撩拨着我炙热的心

指尖那一抹猩红 恍然如梦

我尽力挽留 却依旧形色匆匆

揉碎了一地的心事

用橡皮擦去所有的浮华

脑海里萦绕的只有你那让我不能忘却的笑容

我的心打开了 就不会关上

你若走,我一直在那儿,等你回来

你若走,我一直在那儿,守着空城

你若走,我一直在那儿,望眼欲穿

你若来,我陪你看尽他不能陪你看到的繁华

你若来,我牵你走过他不能陪你走过的美景

你若来,我便捧起天上的星星,偷偷拭去眼中的泪水

我们面对面,爱着、哭着、笑着

我们面对面,走着、跑着、追着

我们面对面,让我吻着你

我不会转身,因为我怕永远失去

你若要转身,多年后,蓦然回首,会发现有个男人一直在那儿

爱你、等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下雪的日子抒情散文

全文共 2340 字

+ 加入清单

你说北方落雪了,我也慌张着起身来看外面落着的雨,竟发现雨丝里也夹带了飞舞的雪花。雪,标志着一年里冬天的真正开始,然而在这一连串暖和的日子里,我以为冬还离得老远。

雪对于北方人该不算什么稀罕的物什,可对于生长在南方的人,却是一年难睹几回面的。我爱雪,爱在雪天里到外面走走,即便在平时看来普通不过的地方也放射出一种美来。落雪的湖边是极有看头的,雪落在湖里,自然得悄没声息,无影无踪。可落在岸上的雪,绒绒厚厚的,仿佛给湖心围了一件暖和的羊毛项圈。我愿意对着披雪的树看,高矮不同,仿如花团锦簇。门前的凤凰山上多为柏树,这些在强风暴雨面前从不低头的硬汉,在雪面前却愉快地低下了头。雪是温柔的,但雪也是厉害的,它一点点地加给你分量,直到你承受不了折弯了腰,雪有时真似温柔一刀。谁能经得住这温柔一刀呢?大概所有的古树都曾受过雪的温柔一刀吧。

有一次,我在云龙山兴化寺后面看到一株千年古柏,它消瘦劲挺,寥寥可数的几根枝子一点也不繁茂。从它身上盘旋扭曲的纹线上,有清晰可辨的撕裂痕迹,仍可想见当年那股摧折的力量是何等巨大,这力量出自谁手,不是风狂雨骤,一定就是雪了。为了生存,这株古柏从生活里学到了求生的方法,那就是去繁就简,寡欲少欢,不上雪那温柔一刀的当。不过,在这样的老树身上看雪,同样也有意想不到的美感,更能领略到老树的苍劲与不屈。一棵树能学到这样的求生知识并不容易,很多时候,它会为一时充足的阳光和丰沛的雨水而起了太多贪欲,放养出太多的枝叶,走向盛极而衰之路。

仍然是在从前,一年中总不忘在最初的大雪日子里去踏雪访梅。记得那片梅林隐藏在泉山的山坳里,梅林不大,梅树也不大,多为灌木丛生。也不知是谁栽种了这片梅,而今无人管教,一任它自由地野着。想起西湖边的林和靖,妻梅子鹤,真是世上头一等高人。而这片梅似乎不得什么要领,从不懂得夸耀,平时很少有人光顾。我也是一次偶然来这里歇脚,惊讶这里有一片梅的。那是在我为一件事情最伤脑筋的时候,我以为我被全世界抛弃了,没有人在意我,最后连一个人的爱也留不住,于是忧伤把我带到那儿。我在那里静静地想,想人生的一些事情,后来还是那片梅林教育了我:人活着是为自己的性情闲适和自然,而不必去计较其他。那片梅林,虽然没有几个人知道它的存在,但它依然日日美丽,认认真真的花开花落,从不马虎对待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生命。

仍然还记得,那天的茫茫大雪里,它柔性的枝条弹去了雪的压迫,露着弹性的玉枝,只有在着花处仍有雪的伴留,梅红雪白,更可见雪的晶莹和梅的高洁。还记得在那一片雪地里,什么也没有,连鸟雀也不见踪迹,雪地里只有我歪歪斜斜的几行脚印。天很晚很黑了,我仍不忍去。可我必须得走了,否则就有冻死荒郊之虞。既然带不走那片雪梅,那就折一枝含苞吐艳的梅枝,回来插在瓷瓶里,当作案头清供,用清水细心地养护,好让它来烘香我的一段日子。后来,对那片梅林,我虽然也有过几次造访,但全不在花期,不着花的梅林一点也不好看,甚至都让我怀疑:它们是不是那次我造访过的梅林?

更小时候的雪天情形,我已经记得不太多了。只记得一点,下雪了,我们就会跟着大人到野外去追逐被雪光障碍了眼的野鸡野兔。那时的山里还是这些动物的家园。追逐虽然少有收获,但我们感兴趣的只是满山遍野地野跑;或玩玩打雪仗的游戏,把待在树上的雪摇下来,落在行人的颈项里,以此为快乐。大多时候,我们还是躲在家中烤火,那红红的砻糠火,带着一股好闻的烟味,薰满了整个屋子。我们在火里炸黄豆和花生,或者埋一个黄芯的山芋,耐心地等着……这些小把戏,把我们孩子的冬天也熏香了。

等到雪霁天晴,我们一群聚在老屋的敞厅里晒太阳,望着屋脊上空空的燕巢,猜南飞的那一家燕子现在落身何处。于是几个人打赌,赌它们来年还认不认识这里的家。我们听屋檐化雪的滴漏,叮叮咚咚的,敲打着我们的日子。我们还任由那只家猫赖在我们腿上假睡,有时我们也同它开个玩笑,突然抽空了腿,看它惊慌失措的样子,等它明白过来只不过是一场玩笑后,就又“喵。喵。”地爬到我们身上来。这种时候我们最爱听老人们讲故事,三国、水浒、三侠五义,于是我们也“桃园结义”,平添了做人的几分豪气。

家门的那个老伯,耳朵从年轻时就背了,他虽然并不认识字,可有一肚子故事。我们央求他讲,一个接一个,不让他停歇。他的故事多为小姐和公子的故事,宣扬的是美好的人性,使我们早早就知道人性的善恶和美丑,知道了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因果,知道了积善聚德的道理。有时他讲累了,不想讲,我们就哄他,给他捶背倒茶,于是他又开始讲了,还是公子和小姐,还是那些恩恩爱爱的事。

孩子要哄,这话不假,现在来看,其实老人更要哄呢。在我的老家,就有一些老人,他们所知道的事情真能胜过半部聊斋,只是没有人重视,没有人妥善地把他们一辈子的经验总结下来,他们多像野外的那片梅林,开自开,谢自谢。我的那位家门老伯,就是这样的老人,可惜他讲的那些故事我大多都忘了,偶尔能记起来的一星半点,就更让我怀念那悠远的童年日子。那日子虽苦,可真好啊!

南方的雪是年年渐少了,冬天跑到水面去溜冰的情形已经成为今天孩子们的梦想,屋檐下拖一条条长长冰凌的情形再也见不到了,下雪的日子已经走进了人们的记忆深处。它们走远了,轻易不会再回来。虽然我爱雪的天性并没有什么改变,但总不如从前那样能与它作一番肌肤相亲。这不仅是长大之后心情上的迁变,更主要还是身体上的病弱,我这豆腐渣一般的身体恐怕再也经不住雪天的寒气所勒了,即便是待在有暖气的房间,那些从门缝里钻进来的凉风,仍然会弄痛我后背上的那几根骨头。尽管如此,可我还是很怀念从前那些有雪的日子,还打什么诳语呢,是真的怀念呀。

今天,望着窗外飘扬的雪花,我头脑中又断续明灭地想起从前下雪天的光景。然而,隔着三十多年的风雨之路,我还能回得去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昙花一现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2100字

全文共 199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家的昙花长出了很多花骨朵,花骨朵一天天地长大了,没有几天的功夫,花骨朵就比我的手指头还要长。花骨朵长胖了,紫色的花骨朵露出了淡淡的黄色,又渐渐地变白了。

妈妈说:“昙花要开花了。”,我问:“今天吗?”,妈妈说:“看样子,今天昙花一定会开花的。”,我说:“我要叫我的好朋友过来看昙花开花。”。

这棵昙花,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那时候这棵昙花还没有这样高,妈妈说:“这是昙花,昙花别名琼花、月下美人。昙花是和仙人掌是一类的沙漠植物。”,仙人球仙人掌上边都有很多很尖的刺,昙花上却没有刺,我问:“为什么仙人球有刺,昙花没有刺?”,妈妈说:“不是昙花没有刺,它的刺比较少,只是在刚刚长出了的新枝凹处有刺毛状刺,老枝是没有刺的。”。

妈妈说:“昙花是在夏秋季晚间开花的,花是白色,很大,很香,它的花跟漏斗一样。”,我问:“妈妈漏斗是什么呀?”,妈妈在厨房里找了以后说:“我们家的漏斗不知道去哪里了,昙花也可以说是像一个喇叭一样。”。

妈妈说昙花很好看,可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三岁以前,天还没有黑,昙花还没有开,我就早早地进入梦乡。去年,我已经四岁,我第一次看到昙花开花,昙花真的很好看,雪白雪白的,好香,好香。

今年昙花又要开了,我放学的时候,我跟乖乖兔说,我跟杨小跳说了,我也跟宋跳兔说了,路上我又跟奇兔兔说了。

放学,乖乖兔杨小跳就直接来到我的家,看着昙花,杨小跳说:“昙花那么高呀,像一棵小树。”,乖乖兔说:“我还没有看见这么大的花。”,乖乖兔摸着支在花盆里的棍子,和捆绑着的绳子说:“怎么还要棍子支着呀?”,妈妈说:“不用棍子支着昙花就会倒了。”。

外婆说:“你们就在这里吃饭吧。”,杨小跳问:“有什么好吃的呀。”,外婆说:“排骨山药汤,还有鱼。”,杨小跳说:“那我就不回家了。”,乖乖兔说:“我要回家吃饭,吃完饭我再来看昙花。”,乖乖兔要回家,杨小跳说:“我也回家吃饭吧。”。

我还在吃饭,杨小跳就在喊:“庆兔兔,昙花开了没有。”,我爬到飘窗上说:“还没有开。”,我刚刚吃了几口饭,杨小跳又在喊,我又去跟杨小跳说昙花没有开。

妈妈说:“杨小跳,你不要急,慢慢地吃饭,一会昙花要开的时候,我们会叫你们的。”。

我们家桌子上的碗筷还没有收拾好,楼下就传来杨小跳乖乖兔的喊声。

昙花还没有张开嘴,两个人围着昙花转了几圈,杨小跳说:“怎么还没有开呀?”,我说:“还没有到时间。”,乖乖兔说:“时间到了,花自然就会开了。”。

我说:“我们看电视吧。”,杨小跳说:“我要看擎天柱。”,乖乖兔说:“我不看擎天柱,就是打打杀杀。”,杨小跳说:“擎天柱多厉害呀。”,乖乖兔说:“擎天柱厉害有什么用,我们又不能天天去打架。”,我说:“我们看《朵拉爱冒险》好不好。”,乖乖兔说:“我看《朵拉爱冒险》。”,杨小跳说:“你们看《朵拉》,我就玩擎天柱。”。

屋里突然香起来了,乖乖兔说:“好香呀。”,我说:“是不是昙花要开花了。”,电视也不看了,擎天柱也不玩了。

我们三个人围着昙花看,转了两圈,乖乖兔说:“你们看,昙花开花了。”,我也指着一朵昙花说:“我也看到一朵昙花要开花了。”。

客厅里的香味越来越重,昙花树上的昙花一朵朵都裂开嘴,我们又接着看电视,杨小跳接着玩擎天柱。一集没有看完,乖乖兔说:“我们再开开昙花吧。”。

这时候的昙花,一盏盏玫瑰色宫灯花苞,张开了洁白的小嘴,就像一个白玉雕琢花瓶,浓浓的清香也越来越强烈了。

晚上我们看到的昙花还是玫瑰色的花苞,现在竟然变成了雪白的花了,乖乖兔说:“刚刚还是紫色的花骨朵,一会就变成了那么漂亮的花。”杨小跳说:“和动画片一样,一会花就开开了。”。乖乖兔用手指着说:“你们看,花在抖。”,我说:“又一片花瓣张开了。”,杨小跳说:“花瓣张开的时候,花就会抖一下。”。

乖乖兔说:“你们看花里面的那么漂亮,那一丝丝白白的花蕊头。”,我说:“你们看,它们头上顶着淡黄色的花粉。”,杨小跳说:“你们说像不像黄色的芝麻呀?”。

花蕊头就像鱼钩一样地卷曲着,它那又粗又长的雄蕊,把它的柱头努力地伸出花外。

乖乖兔说:“昙花晚上开花不好,如果白天开花就好了。”,我说:“白天开花,我们还在上学,我们就看不到了。”。妈妈说:“要想昙花白天开放,在花蕾膨大时,白天将它用黑布、黑色塑科薄膜做成遮光罩罩住,不让它见到光。晚上则用灯光照射。经过这样昼夜颠倒七八天后,昙花就把时间搞错了,这时候的昙花就会在白天开放了。”。

妈妈说:“昙花不到半夜就会凋谢,漂亮好看的昙花就开那么一会,所以人们都说《昙花一现》”。

乖乖兔问:“为什么昙花会晚上开花呢?”,妈妈说:“这是和它的生长环境分不开的。昙花生长在美洲墨西哥至巴西的热带沙漠中,当地气候又干又热,但到晚上就没有那么热了。晚上开花,可以避开强烈的阳光曝晒,晚上昆虫也因为凉快了,也都出来活动了。天长日久,昙花在夜间短时间开花的特性就逐渐形成,于是一代代相传到今天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平凡的感动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100字

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有许多感动,只是由于太平凡,往往让我们忽视,就像每天沐浴阳光,呼吸空气一样平常,视为自然的存在。也许正是因此而为生活平添了不少的遗憾。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感动世界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也没有遇到感动世界发生在我的周围,所以我很珍视我身边的平凡的感动,因为我平凡!

我女儿生病两周时间,上周一才开始去上学,感动由此燃起。我送女儿到车棚时,看护车棚的王姐看到我老远就喊:“张,你这段时间怎么了?怎么不见你了?咱们院有好几个人打听你,问怎么看不到你了,是不是有什么事了?”我解释女儿生病了并对关心致谢。送完女儿时又看到值班的邱姐,她又同样关切的问询,特别说起好几个人因看不到我而为我担心时,我很感动,因为我平凡。时隔一日的下午,又遇到一个老阿姨,她看到我老远就喊:“小张——”我停下来赶紧迎上阿姨,问阿姨是不是有什么事,阿姨紧走过来一把拉住我的手说:“你是到哪去了?怎么不见你了?这些天不见你,我特别担心,每天我都会在你家楼下望望你家的阳台和窗户,看看能不能看到你,但就是不见你,也看不到你的车。闺女,你去哪儿了吗?是不是有什么难事了?”我很感动,用力的拉着阿姨的手,对她说:“阿姨,我没事,只是这段比较忙。”阿姨已经九十多了,我不忍心告诉她,因为女儿病了,我理解老人的心。好多人嫌弃老人罗嗦,我更觉得亲切,因为这啰嗦中更含有爱,真挚的爱!所以,工作中每每听到老人说:“这闺女真好!”心里就特别甜,就会涌出一股平凡的感动,亦因为我的平凡!在我住的小区中老年人居多数,有人说老人事多,我则更觉得老人的可敬。生活匆匆,时间匆匆,我总是在匆忙中穿行,所以,曾经有老人不止一次的对我说:“小张,你总是忙还不忘帮助我们,我们也帮不了你什么大事,你有需要跑跑腿的言语一声,我权当是遛弯儿,我去给你办了……”还有老人常对我说:“你忙时就把孩子送我这儿吧,我帮你带一下……”生活中我给老人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儿,但老人却时时给我以关爱,给我感动。曾经,杨妈为了送我自己亲手种的窝瓜而在我家单元门口徘徊许久;曾经,风雨来临之时无数次我的车被老人推进楼道;曾经,寒风中被老人的手暖暖握住,叮嘱我快添加衣裳;曾经,……

“红尘有爱化飞雨,雨作相思润红尘”。我是平凡人,生活在这随处可见的平凡的感动中!也正是这平凡的感动激励我迎击生活的困倦,驱赶生活的疲惫!也正是这平凡的感动倍感生活的温馨,品味无时的关爱!也正是这平凡的感动的存在,才让生活少了许多无奈的遗憾!所以,我珍视这平凡的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林清散文自选集》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挫折和感受的离散乃是人生的必然,这本书让我再挫折中学习智慧;在离散中学习成长。在书中,还有很多的事情和道理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其中在卷一:天真的心这里面的“挑水肥的人”,让我记忆最深。这是说他们乡间有一种专门挑水肥的人,每隔一个星期就会来一次。小孩子贪甜恶咸,喜香怨臭,所以每个人一见到挑水肥的人就捏着鼻子往反方向跑,有一次他和爸爸同行,见到了挑水肥的人,又不能跑,所以把鼻子捏住,过去之后,他爸爸说了他,他以后,见到挑水肥的人就深呼吸,在憋住气。

从这个故事中,让我体会了,那个挑水肥的人是多么伟大呀!他为了“我们”,忍耐着臭气,再帮我们用这些水肥给农作物洒上。而我们还见到就跑了,那是多么的打击别人的自尊心呀!再加上他们也是人呀,“我们”应该对这世间的每一个人,都要好,他在家中是人的儿子,也是他儿子的爸爸,我们大家应该尊重人、疼惜人。这样可以让别人心里舒服,也让我们有一种庄严之感。

有一次,我们大家一起吃饭桌边,围满了,见到旁边奶奶没有上桌吃饭,我就在想:我是一个小孩,可以到边上吃。于是我就说:“奶奶你还没吃饭呀,上桌去吃吧!”奶奶就说我是个好孩子,就坐上去了。我下来后果真有一种庄严之感。感觉很自豪似得。还有一个故事也让我深有体会——吹冷气的狗。

这是讲在夏天,银行门前蹲着五只狗。我立刻感到迷惑。每只狗脸上都入出了幸福的表情,原来是因为银行门很大,进出人很多,只要有人,门就会开,里面冷气出来了,吹在野狗身上。

野狗的内心里,,也有着对幸福的向往。+这些狗虽然知道追求幸福,但是它没办法在自己家里装空调。而我们可以在家里装空调,所以我们真幸运呀!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活。

这本书真是对我大有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文学的规范与标准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2700字

全文共 268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说“标准”,有两个意思。一是不自觉的,一是自觉的。不自觉的是我们接受的传统的种种标准。我们应用这些标准衡量种种事物种种人,但是对这些标准本身并不怀疑,并不衡量,只照样接受下来,作为生活的方便。

自觉的是我们修正了的传统的种种标准,以及采用的外来的种种标准。这种种自觉的标准,在开始出现的时候大概多少经过我们的衡量;而这种衡量是配合着生活的需要的。本文只称不自觉的种种标准为“标准”,改称种种自觉的标准为“尺度”,来显示这两者的分别。“标准”原也离不了尺度,但尺度似乎不像标准那样固定;近来常说“放宽尺度”,既然可以“放宽”,就不是固定的了。这种“标准”和“尺度”的分别,在一个变得快的时代最容易觉得出:在道德方面在学术方面如此,在文学方面也如此。

中国传统的文学以诗文为正宗,大多数出于士大夫之手。士大夫配合君主掌握着政权。做了官是大夫,没有做官是士;士是候补的大夫。君主士大夫合为一个封建集团,他们的利害是共同的。这个集团的传统的文学标准,大概可用“儒雅风流”一语来代表。载道或言志的文学以“儒雅”为标准,缘情与隐逸的文学以“风流”为标准。

有的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表现这种情志的是载道或言志。这个得有“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抱负,得有“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涵养,得用“熔经铸史”“含英咀华”的语言。这就是“儒雅”的标准。有的人纵情于醇酒妇人,或寄情于田园山水,表现这种种情志的是缘情或隐逸之风。这个得有“妙赏”“深情”和“玄心”,也得用“含英咀华”的语言。这就是“风流”的标准。(关于“风流”的解释,用冯友兰先生语,见《论风流》一文中。)在现阶段看整个的传统的文学,我们可以说“儒雅风流”是标准。但是看历代文学的发展,中间还有许多变化。即如诗本是“言志”的,陆机却说“诗缘情而绮靡”“言志”其实就是“载道”,与“缘情”大不相同。陆机实在是用了新的尺度。“诗言志”这一个语在开始出现的时候,原也是一种尺度;后来得到公认而流传,就成为一种标准。说陆机用了新的尺度,是对“诗言志”那个旧尺度而言。这个新尺度后来也得到公认而流传,成为又一种标准。又如南朝文学的求新,后来文学的复古,其实都是在变化;在变化的时候也都是用着新的尺度。固然这种新尺度大致只伸缩于“儒雅”和“风流”两种标准之间,但是每回伸缩的长短不同,疏密不同,各有各的特色。文学史的扩展从这种种尺度里见出。

这种尺度表现在文论和选集里,也就是表现在文学批评里。中国的文学批评以各种形式出现。魏文帝的“论文”是在一般学术的批评的《典论》里,陆机《文赋》也许可以说是独立的文学批评的创始,他将文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来讨论。此后有了选集,这里面分别体类,叙述源流,指点得失,都是批评的工作。又有了《文心雕龙》和《诗品》两部批评专著。还有史书的文学传论,别集的序跋和别集中的书信。这些都是比较有系统的文学批评,各有各的尺度。这些尺度有的依据着“儒雅”那个标准,结果就是复古的文学,有的依据着“风流”那个标准,结果就是标新的文学。但是所谓复古,其实也还是求变化求新异;韩愈提倡古文,却主张务去陈言,戛戛独造,是最显著的例子。古文运动从独造新语上最见出成绩来。胡适之先生说文学革命都从文字或文体的解放开始,是有道理的,因为这里最容易见出改变了的尺度。现代语体文学是标新的,不是复古的,却也可以说是从文字或文体的解放开始;就从这语体上,分明的看出我们的新尺度。

这种语体文学的尺度,如一般人所公认,大部分是受了外国的影响,就是依据着种种外国的标准。但是我们的文学史中原也有这样一股支流,和那正宗的或主流的文学由分而合的相配而行。明代的公安派和竟陵派自然是这支流的一段,但这支流的渊源很古久,截取这一段来说是不正确的。汉以前我们的言和文比较接近,即使不能说是一致。从孔子“有教无类”起,教育渐渐开放给平民,受教育的渐渐多起来。这种受了教育的人也称为“士”,可是跟从前贵族的士不同,这些只是些“读书人”士的增多影响了语言和文体,话要说得明白,说得详细,当时的著述是说话的纪录,自然也是这样。这里面该有平民语调的参入,虽然我们不能确切的指出。汉代辞赋发达,主要的作为宫廷文学;后来变为远于说话的骈俪的体制,士大夫就通用这种体制。可是另一方面,游历了通都大邑名山大川的司马迁,却还用那近乎说话的文体作《史记》,古里古怪的扬雄跟《问孔》、《刺孟》的王充,也还用这种文体作《法言》和《论衡》;而乐府诗来自民间,不用问更近于说话。可见这种文体是废不掉的。就是骈俪文盛行的时代,也还有《世说新语》,记录那时代的说话。到了唐代的韩愈,提倡“气盛言宜”的古文,“气盛言宜”就是说话的调子,至少是近于说话的调子,还有语录和笔记,起于唐而盛于宋,还有来自民间的词,这些也都用着说话或近于说话的调子。东汉以来逐渐建立起来的门阀,到了唐代中叶垮了台,“寻常百姓”的士又增多起来,加上宋代印刷和教育的发达,所以那种详明如话的文体就大大的发达了。到了元明两代,又有了戏曲和小说,更是以说话体就是语体为主。公安派竟陵派接受了这股支派,努力想将它变成主流,但是这一个尝试失败了。直到现代,一个新的尝试才完成了语体文学,新文学,也就是现代文学。

从以上一段语体文学发展的简史里可以看出种种伸缩的尺度。这些尺度大体上固然不出乎“儒雅”和“风流”那两个标准,可是像语录和笔记,有些恐怕只够“儒”而不够“雅”,有些恐怕既不够“儒”也不够“雅”,不够“雅”因为用俗语或近乎俗语,不够“儒”因为只是一些细事,无关德教,也与风流不相干。汉乐府跟《世说新语》也用俗语,虽然现在已将那些俗语看作了古典。戏曲和小说有的别忠奸,寓劝惩,叙风流,固然够得上标准,有的却不够儒雅,不算风流。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这两种本没有地位,所谓不在话下。不过我们现在得给这些不够格的分别来个交代。我们说戏曲和小说可以见人情物理,这可以叫做“观风”的尺度,《礼记》里说诗可以“观民风”;可以观风,也就拐了弯儿达到了“儒雅”那个标准。戏曲和小说不但可以观民风,还可以观士风,而观风就是写实,就是反映社会,反映时代。这是社会的描写,时代的纪录。在我们看来,用不着再绕到“儒雅”那个标准之下,就足够存在的理由了。那些无关政教也不算风流的笔记,也可以这么看。这个“人情物理”或“观风”的尺度原是依据了“儒雅”那个标准定出来的,可是唐代中叶以后,这个尺度似乎已经暗地里独立运用,这已经不是上德化下的尺度而是下情上达的尺度了。人民参加着定了这个尺度,而俗语的参入文学,正与这个尺度配合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给偶像的一封信优美散文

全文共 2745 字

+ 加入清单

偶像李小龙先生:

好!

首先想告诉您,现在是2019年了,如果您还在世,现在已临近您的77寿辰了(11月27日)。很遗憾,您早走了44个年头。人间已经今非昔比,见过您面的旧人物越来越少,不过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逃脱,您生前也说过“生命就是一个等待死亡的过程”。能在天堂的这些年里头与老友重逢,想必也是幸事一件。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这句话用来形容您我觉得很合适,因为在如今这个日益更迭的年代,遗忘早已成为本能,而您掀起的浪潮至今还在世界上沸腾,这很了不起。如果用时下流行词“圈粉”来形容,您圈的不是数量,而是人群——从00后可追溯到70后甚至60后。

无可避免的,您影响了我许多,在这里,容我细细道来。

真正开始了解您之前,我还是一名高中生。那时刚步入青春期,生活苦恼,学业不佳,内心诸多困惑。偶然间闯进了一家小书店,无意翻阅到封面写有《李小龙技击术》的一本书,书很粗糙,一看就知道是盗版。翻了几页,里面有您的个人简介,方知您已离世许久。您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更高的荣誉都是您离世之后获得,这很遗憾。这里且为您提几件身后名:一、您离世的次年,被美国《黑带》杂志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名家”之一,1992年再次评为“国际武坛最具影响力八大武术家”之首;二、1998年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1999年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三、2000年,美国政府宣布发行一套李小龙诞辰60周年纪念邮票,您是华人第一人。还有许多成就奖,便略过不提了。

还是先讲我吧,莫怪。大概是人欲求不得的总要以另一种形式弥补,当我拾起功夫的一刻,我忽然从学业的压抑中得到了喷发。我用了两顿快餐钱买下这本书,用了几个夜晚囫囵吞枣看完,合上书后,我萌生了许多念头。我对您充满好奇,从您那简洁直接的功夫里,我感受到了一股内在的力量,是一种释放,也是一种表达。经过一番波折,我从网上下载了您身前主演过的四部半电影放到MP4(您没见过的一种视频存储类电子产品),深夜躲在被窝里观看。一看才发现,原来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了,只是当时“不识庐山真面目”。小时候只觉您很厉害,如今却是欲罢不能,那精彩的打斗,那怒放的啸叫,那完美的肌肉,促使我每日凌晨全校第一个起来晨跑、做俯卧撑和仰体向上,后来腿上绑了沙袋,每日跑1500米。很明显的,我长出了六块线条分明的腹肌,拳头硬拿墙当沙包,跳起来可以踢到教室2米高的门窗,歇斯底里地怪叫令同学都说我被您附了身。我彻底的迷恋上了功夫,也彻底的被您所吸引。

愈是了解您,愈是觉得您了不起。您从香港只身揣着100美元便漂洋过海去了美国,在那遥远的路途里,我很好奇您习武的心可否感到害怕?那段海上的日子,十八岁的您看到夜里的明月,是否与香港的一样亮?与您一样,我也有一次远途。我在第一次远离家乡去往北方上学时,心里其实很忐忑,为了掩饰自己的忧虑,若无其事在座位上假寐,靠着耳朵辨周身的动静。很多时候回想起来,我始终都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形单影只的过客。可您倒好,成了过江龙。您凭借双手双脚便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声称自己是中国人,亦不惧同行的打压接受了挑战并取得胜利,更以广阔的胸襟摒弃门户之见开馆授徒,尔后更是以电影的形式宣扬功夫,打通了功夫片走向世界的大门。单是这些,您都当之无愧为传奇人物。我以你为榜样,梦想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功夫高手,借此可以在生活上期许些什么。

喜爱一个人,便会喜爱一个人的全部,我觉得这是很有道理的。大学那会我经常在梦里看见您的身影,您身穿着电影《死亡的游戏》里的黄色战衣,手里握着双节棍。您不知道,我是可以清醒地感知到自己的梦境。我怀着激动和欣喜的心情看着您舞动着双节棍,左右手之间变换着动作。这种体验,如果您看过玄幻武侠小说便可理解了,类似于梦境里传功。莫非真是您?可能是我天赋太差,也可能是真的缺少名师系统的教导,最终也只学会一招。您说过:“光是想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我深以为然,我在学校附近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一家武术馆,好不容易在偏远的别校找到一家培训班,那教练反以为我是来踢馆的,亲自来单挑我。年少轻狂的我偏就应了,尽管我觉得已经把您的移动步伐学的有模有样,打不赢也可以躲,现实很残酷,以我被打倒在地告终。我并不沮丧,挨打也是一种进步嘛。与此同时,我也渐渐了解到您不仅是位武术家,也是一名哲人。

您推崇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解放之路,您觉得冥想能让人更清晰的认识自己,通向自由之路便是真实地表达自我。您把许多生活闪现的思想碎片记录在笔记里或是随身做了录音,说这是“自我解剖的过程”。后来被您的学生约翰里特整理成《醒思录》发行面世,而它成为我十九岁的生日礼物。《醒思录》是您生活的思想片段,它不是教条式的说教,也不是寓言式的说理,它只是您对生活在那一刻的思想感受。读着这些富有哲理的语句,我感受到的是一位朋友在探讨生活的艺术。就如同您说的:我无法教你什么,只能帮助你探求你自己,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事实正如您所说,生活就是自我解剖的过程,只是每个人所选择的方式不同,您选择了习武和演员,而最根本的目的从未变过,您忠于真诚地表达自我。很幸运,我在追随您的脚步至此止步,这便是我的“自我解剖过程”,您成了我生活的一面镜子,照出我内心的自卑和生活困惑。我明白我选择追随您的方式是错误的,我应有更适合表达自我的方式,当看清这一个事实后我内心恍然渡过了一个“柳暗花明”过程。我依然热爱功夫,在日常里对着空气“日字冲拳”、“格挡”、“侧踢”,兴之所至时候忽的沉下心打上一两式太极拳,这便是纯粹的的热爱。

我选择的表达方式是写作,写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更钟情的是小说,尽管没什么成就,但是能让我身心愉悦。我可以把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赋予笔端。我认为文字是不朽的载体,几百年几千年后,只要世上人类还没有灭绝,文字还会是人类最坚强的拳脚。我想,如果说您的成就还能再盛名百年,文字的功劳不可埋没。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微小一粒尘埃,不同的是我们有流动的生命和流动的思想,我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发现自己并渴望真诚地表达。

说了那么多,其实无非是满足于内心的不吐不快。老早便想写封信给您,但想到阴阳两隔,您不一定能收到,再加上内心莫名的忐忑便拖延至今。现在鼓起勇气,也是因为近期才突破内心障碍,便趁此时机给您跨越时空的写信。写这封信的初衷并非只是一名“粉丝”对“偶像”的致敬,更多的是用您“这面镜子”作为观照,打破您在我心目中的“权威”,寻求那个“真我”。

本还想写些人间的事说与您,但想到与我同样的“龙迷”数不胜数,想必每年您都收到过不一样的“信”,便不再叨扰。若您觉得有必要回信,请寄往梦境,我会留意查收。

您的诞辰将至,提前祝您天堂安好,生活快乐,感谢有您!

一个龙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林清玄的散文有不同于朱自清的,林清玄的语言相对朴实、通俗易懂。在我的语文课本里,有《桃花心木》这样一篇文章,也是出自林清玄先生之手,阅读后会明显感觉到,林清玄的文章善用借物喻人的手法。

林清玄先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林清玄有一双擅长挖掘与发现的慧眼,可以从一个细微的现象甚至一个动作,通过奇妙的联想,从而得到许多受益匪浅的人生启迪。

《发芽的心情》讲述的是林清玄先生在武陵农场打工的经历。林清玄帮忙采摘秋季成熟的水蜜桃与梨子。一个月后,被采光果实的果树竟然已经在寒风中凋零落尽。农场主人告诉林清玄先生,每当一年的冬季,总会有一些果树像那样死去,而有的却能坚持到春天的来临。这一现象使善感的林清玄引起了深思,树就像人一样,有的人面临残酷冬天的肃杀,面对折磨甚至流下血心的汁液,却从不低头。有那些弱的,就无法坚持春天的到来。只有永远保持春天的心等待发芽的人才能勇敢的过冬,在流血之后还能枝繁叶茂,长出更美的果实。于是,林清玄先生便常对自己说:“跨过去,春天不远了,我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若是我们也能随时保持如此的心态,雨后的彩虹一定会很美吧!

既是作家,便有超俗的情怀。《鳝鱼骨的滋味》则是林清玄先生对童年温暖回忆与对母爱的怀念。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钱吃鳝鱼,但是能干的母亲总是变着花样做鳝鱼骨汤给林清玄吃。溢满母爱的鱼骨汤,总是浓浓的在林清玄先生的心中流淌,直到现在仍然回味无穷。吃着饭馆里的鳝鱼,不禁回忆起以前蕴含着暖暖母爱的鱼骨汤。

林清玄先生对生活与文字的敏感,源于林清玄细致温柔的内心。情感是真挚不变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挖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3100字

全文共 2965 字

+ 加入清单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记

关于母亲,总想为她写点文字,可每次提起笔,总是不知道如何下笔。

儿时,母亲在城里工作,而我跟随爷爷、奶奶在乡下生活,很少见到母亲,所以母亲在记忆里只是一道模糊的想象。每逢过年的时候,母亲总会准时的回来,不论风雪,不论暴雨,母亲总是披星戴月的赶回老家,与我们一起过年。

那时候, 最期盼的便是过年。因为,母亲每次回来,不论早晚,不论阴晴,都会给我带来喜欢的书籍,给我带回帅气的衣服。在那个青葱年少的时代,母亲的回家,总能带给我欣喜,带给我快乐与期待。爷爷、奶奶也是和我一样期待母亲回家,刚到阴历的十二月份的时候,便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数日子,等候母亲回来,也每每是那个时候,爷爷、奶奶的脸上挂满笑容,张罗着母亲爱吃的食物,准备着过年的货物。

那时,母亲还很年轻,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一身清瘦苗条的装扮,就像巴黎圣母院里的慈母,美丽而动人,慈爱而平易近人。即使一年之内仅与我们团聚一次,也让我倍感温馨,记得当我拿着成绩单和一张张奖状递给母亲时,她总是笑的很灿烂,并且鼓励、教导我,让我更加努力,争取取得最好的成绩。

每次过完年,母亲便会坐上新年的第一趟班车赶回城里,继续忙碌。奶奶都会牵着我,站在母亲离去的站台,久久不忍离开。奶奶常常念叨,说母亲自己省衣缩食,每次过年回来却买回那么多礼物,让她多注意身体,不要挂念我们,可母亲总是笑着摇头,说她一切都好,只要看到我和爷爷、奶奶能够平平安安的,便是安好。

母亲说,我是她的希望。很多她没实现的理想,很多她曾经未能完成的梦想,希望我可以实现,那时候,我虽是懵懵懂懂的听着,一脸朦胧的看着她痴醉的沉思,但心中还是暖暖的,默默告诉自己,我是母亲的希望,不可以让她失望。

母亲,爱读书。每次回家过年,短短的几天时间,她却经常书不离手,她说书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不仅能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更是自己的良师益友,很多想不通的事情、参不透的世情,读书,总能找到一些解决的办法。或许,也就是从那时起,自己就被母亲熏陶,酷爱读书,童年的时光,记忆里总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各种各样的书籍伴随我左右,也就从那时起,就与文字结缘,与书籍结缘。

童年总在不经意间便已走远,青春的时光接踵而至。那时候的母亲,似乎更加辛苦,听奶奶讲,母亲经常早起晚睡,忙工作、忙生意,一个人操着一家人的心,奶奶常说苦了母亲,而母亲每次打来电话,都是笑语盈盈地跟我们聊天,总免不了关心我的学习,关注我的生活。

那时候,母亲每次过年也回来,只是她的脸庞、手指,我都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皱纹、看到了茧子,虽然她依旧是那么爽朗,那么乐观地跟我聊天,给我讲述城里的各种趣事,给我讲述各种生活的智慧,我,总是静静地听着,细细地想着。

母亲,一直都很关心我的学习,尤其是初中、高中那几年。至今犹忆,那时候母亲的电话打得很勤,有时候很晚的时间还打来电话,问长问短地关心着我的一切,奶奶总会乐呵呵地告诉她,我很听话,学习也很棒,让她放心,母亲才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记得,那时候是冬天,北方的天气,冬季总是格外寒冷,有时学习到很晚,睡不着的时候,总是喜欢望着窗外的月光,傻傻地发呆,想象很多关于母亲、关于城市生活的故事。

那时过年回来,母亲给我带回来的书更多了,不是童年的那种《十万个为什么》、《脑筋急转弯》、《格林童话》,彼时带回来的,都是些带有深度的名著了,比如《纳兰词》、《人间词话》、《四大名著》等等,母亲说,希望我多看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男孩,可以没有显赫的家庭,没有俊俏的脸庞,但是不能没有知识,不能没有内涵素养,不能没有文化深度。轻轻地翻开母亲送我的书,总是有种难以言喻的欣喜感,走进一个个文字编织的世界,总会流连忘返,乐而不疲。

好在那时候学习很好,每年都是班级前三名,所以在学习这一块,没有给母亲造成心理负担,因为她的儿子,学习很棒。青春时期,母亲多了很多关注、唠叨,但是却一直默默地支持着我、鼓励着我,让我从一个无知少年,完成了向着少年才俊的蜕变。母亲常说,我是她的骄傲,是她每次累倒之时的一杯热茶,总能给她勇气和力量,总能激励她不断努力,给我创造更好的生活;殊不知,在我心里,母亲更是我的骄傲,更是我温暖的港湾和坚强的依靠,因为我要更加勤奋、更加优秀,给她一个美好的未来。

如愿以偿,我考上了心中理想的大学。大学时代,由于我在省会城市上学,距离母亲工作的地方很远,见面的机会更加少之又少,虽然有手机了,可以打电话,但是母亲心疼长途话费,每次打电话都捡重要的说,我还没来得及送上一声问候、一句祝福,母亲便挂了电话,其实,我知道,电话那头的母亲,定会久久地立在那里,握着电话,不曾合上。

大学,一个洋溢青春与泼洒梦想的时代,于我,更是一生中最美的年华。没有了繁重的功课与考试,没有了老师的羁绊与约束,放开手脚,开始了一段追梦的旅程。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班、聆听各种名师的讲座、参加各种征文大赛……一次次,我都接受着挑战,一次次用勤奋与汗水,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奇迹。

母亲,每次都会在我心情低落时打来电话,不用我告诉她什么,她总能在电话里听出我生活的喜怒哀乐,总能默默鼓励我,安慰我,让我向着自己的梦想努力高飞,其他什么都不用想,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她会尽一切可能满足我的追梦之旅,让我不用有丝毫的顾忌。大学时代,那个虚荣的时代,当我这个从小县城走出来的学子,一次次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母亲看到照片后,总是笑着给我送来生活补给。

母亲说,让我尽情的飞翔,向着梦想努力前行,不要有任何的困扰与后顾之忧,她会一如既往的做我最坚强的后盾。每每想起那些话,至今仍然倍感欣慰,仍被母亲那份沉郁的爱,醉的一塌糊涂。其实,我也知道,那几年母亲的生意不景气、工作也不顺利,她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努力创造财富,成为我最坚挺的后盾,她的故作从容的坚强,她的汗水与泪水,从不给我看到,因为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在梦想的天空,自由飞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母亲用自己的双手,给我撑出天空的高度。

后来,我大学毕业,顺利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而母亲,当我再次回望母亲,她的鬓角已经夹杂白发,她用十多年默默奉献,成就我现在的无忧生活,用生命的花开浇灌出我这支学海的花朵。每次给她打电话,母亲依旧很爽朗地告诉我,她一切都好,让我不用挂记,让我努力工作,好好生活。

那天,在微信上无意间看到母亲的照片,记忆里那个年轻美丽的母亲,已经不再芳华焕发,而是一种无以言传的沧桑感。我知道,母亲老了,母亲累了,她需要休息了。母亲在距离我千里之外的老家,依旧在工作,而我在千里之外上班,心里虽是时常想念她,却不能在她身边照顾她,一种莫名的无助感、心酸感涌上心头。

曾经,我是母亲的希望与骄傲,而今,母亲是我心底最沉的一缕牵挂。

回想过往,母亲从不曾给我洗衣叠被,不曾对我千叮万嘱,不曾让我回报多少,而她,总是用最无声、最温暖的臂膀,给我撑出一片高飞的天空。母亲,她是一个平凡的人,可是在她的怀抱里,我曾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了那份平凡而不平淡的爱,温馨而伟大的爱,那份不求回报的、无私的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我一生的温暖,一世的牵挂。写在母亲节前夕,谨以此文祝福我的母亲,健康快乐,也祝天下有心人,都能懂得自己的母亲,那一份绵绵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散文作品背影读后感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在朱自清这篇文章中,并没有对父亲过多的介绍,可是却让人记忆犹新,而那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父亲那“背影”细节。

在当年的社会,年年征战,不断有有战争在身边发生,可谓是民不聊生。人民无不怨声载道。而朱自清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朱自清的祖母刚刚去世,而朱自清的父亲还失去了工作,此刻顶着祖母去世的痛苦和失去工作的悲愤送朱自清去北京上学……

而恰恰是在悲凉的时候才是真正能反映出情亲的温暖,正所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可是情亲则是这个世界上恒久不变的。作者就是在那困境中体会到父亲那满满情亲。当时,父亲买完橘子回来时,是先把橘子放在月台上,在艰难的从月台上下来。那里作者看着父亲的背影作者的眼泪差点流下来。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体现出了作者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

经过这个背影我第一次感觉到“父子大如天”。

忽然想起美国一个电影叫《亡命天涯》,这个故事讲述了主人公被人陷害说他杀了人,而在当时人人都以为他杀了人,包括他的父亲。主人公在亡命之前为见生病的父亲一面,潜入了早已被包围的父亲家。而当他父亲发现他来了,悲愤交加,直到他喊出一句:“爸爸,我就是你!”父亲才一下释然,帮忙主人公逃出生天。

所谓父子连心,这大概是没有问题的吧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父子不和,吵架,斗嘴。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父子关系是十分含蓄的,不动声色的,以至于父子感情隐藏甚深,不到关键时候往往就不得显现,而背影就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