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古代谚语集经典20篇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范文:

浏览

2498

作文

233

中国古代的文学之最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常识就是指关于文学方面的一些常识。小编整理了中国古代的文学之最,欢迎欣赏与借鉴。

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宋代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中国古代的文学之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古代服饰的代称

全文共 2719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服饰以其鲜明的特性,显示了穿着者的贵贱尊卑或性别职业,因而不同特点的服饰就成了不同社会地位人的代称,有的甚至沿用至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服饰的代称,一起赶紧来学习下吧!

黔首: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具体而言指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战国时期,黔首之称已经广泛使用,《吕氏春秋》中《执一》、《振乱》、《怀宠》和《战国策·魏策》、《韩非子·忠孝》、李斯《谏逐客书》、《礼记·祭义》等均曾出现。它的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下诏令谓民为“黔首”,这是秦统一中国后更定名物制度的内容之一。秦始皇三十一年,发布“使黔首自实田”的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按照当时实际占有的田数,向封建政府呈报,即可取得国家的承认。从此,“黔首”一词便伴随着这套封建土地制度和法令就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而成为固定称谓。

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可引申为没有学识的人。

白袍:旧指未得功名的士人。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为入试士子的代称。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或有朝客讥宋济曰:‘近日白袍子何太纷纷?’济曰:‘盖由緋袍子、紫袍子纷纷化使然也。’”宋洪迈《容斋三笔·叶晦叔诗》:“一閒十日岂天赐?惭愧纷纷白袍子。”宋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鵠。”宋叶适《叶路分居思堂》诗:“白袍虽屡捷,黄榜未霑恩。”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袍泽:“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在这里用来形容战士们互相友爱、同心同德的品质,因此“袍泽”就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青衿:亦作“青襟”,周代读书人常穿的服装,泛指有学识的人。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杜甫《题衡山县新学堂呈陆宰》诗:“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明清科举时代则专指秀才。

苍头:原指战国时主人战旗下的军队,多以乡党的青年组成,因以青巾裹头,故名。《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千万。”《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裴骃集解引应劭曰:“苍头特起,言与众异也。苍头,谓士卒皁巾,若赤眉、青领,以相别也。”至汉代,战事减少,逐渐沦为奴隶,操持贵族邸宅的杂务。遭逢战乱,仍不失主人近侍军队的性质。魏晋以后,则纯为私家奴仆。《汉书·霍光传》:“(霍)云当朝请,数称病私出,多从宾客:张围猎黄山苑中,使苍头奴上朝谒,莫敢谴者。”《晋书.石崇传》:“有司薄阅崇水碓三十余区,苍头八百余人,他珍宝货贿称是。”《明会要·民政三》:“景泰中,杨杰上言:‘臣家苍头得官者十六人,乞停苍头杨钊等职。’诏许之。”

黄裳: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臣居尊位,因而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卢照邻《中和乐·歌储宫》:“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黄冠:古代指箬帽之类,蜡祭时戴之。《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郑玄注:“言祭以息民,服像其时物之色,季秋而草木黄落。”孔颖达疏:“黄冠是季秋之后草色之服。”后即借指农夫野老之服。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信奉黄帝,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发动农民起义,起义军皆头裹黄巾,首领张角等亦都穿黄衣。这开了后来道士黄衣的先风。隋唐时,黄色渐为皇家垄断,唐高宗总章年间“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旧唐书·舆服志》)。黄衣道服遂亦渐为白、黑、青取代,唯留顶上黄冠还维系着旧时崇尚。《新唐书·方技传》载:“李淳风父播,仕隋高唐尉,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后世遂用以指道士。黄冠,又称“月牙冠”或“堰月冠”。形似月牙,下沿有相对二孔,穿过木簪,可以别在发髻上。《三礼图》称:“道冠,其制小,仅可撮其髻,有一簪中贯之。”黄冠是全真道士常用的道冠,全真道士受戒后方可戴之。冠顶两端,各刻一道指甲掐痕。传说全真龙门派长春真人邱处机,西行见过元朝成吉思汗后,元代皇帝赐给邱真人一块金子和一块玉,要邱祖戴在头上。邱祖当即运用道家内功,调动体内二味真火,在手心把金子揉成月牙冠,又把玉掐捏成簪子,用指甲掐着戴在头上,惊得成吉思汗目瞪口呆。后来全真弟子为了纪念邱祖,就在黄冠上留下这两道指甲印痕。

缙绅: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汉书·郊祀志上》:“其语不经见,縉绅者弗道。”颜师古注:“李奇曰:‘縉,插也,插笏於绅。’……字本作搢,插笏於大带与革带之间。”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四:“故事:官批讼牒,必以硃笔点讼者姓名。其人或係縉绅,则用圈焉。”张溥《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簪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旧时把它作为做官者之称。如:簪缨世族(世代做高官之家)。

青衫:“青衫”黑色的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人也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因而珠履成了豪门宾客的代称。李白《寄韦南陵冰》诗:“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巾帼:本是古代妇头上的头巾或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源于《三国志》。当时诸葛亮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司马懿不予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司马懿还不如一个女性。自古以来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为“巾帼英雄”,故代指女性。

青衣:古时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装。婢女亦多穿青衣,后因用为婢女的代称。白居易《懒放》诗:“青衣报平旦,呼我起盥栉。”

裙钗:古代妇女的服饰,因用为妇女的代称。《红楼梦》第一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被裙钗。”

纨绔:纨绔是古代一种用细绢做成的裤子。古代富贵人家的子弟都穿细绢做的裤子,这很能反映出他们奢侈的特点,因此,人们常用纨绔来形容富家子弟。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赭衣:《说文》:“赭,赤土也。”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赤褐色。古时囚犯乃服赭衣,因以褚衣代称囚犯。赭衣塞路,比喻犯罪的人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谚语大全摘抄

全文共 1279 字

+ 加入清单

1、宁愿折断骨头,不愿低头受辱。

2、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3、人前若爱争长短,人后必然说是非。

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

6、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

7、穷人不攀高亲,落雨不爬高墩。

8、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底。

9、人怕私,地怕荒。

10、好汉做事干到底,好马登程跑到头。

11、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12、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13、宁做穷人脚下土,不做财主席上珍。

14、君子报仇三年,小人报仇眼前。

15、男人无志,钝铁无钢,女人无志,乱草无秧。

16、一人修路,万人安步。

17、好汉凭志强,好马凭胆壮。

18、生人不生胆,力大也枉然。

19、人靠自修,树靠人修。

20、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21、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

22、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23、人怕没脸,树怕没皮。

2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5、穷莫失志,富莫癫狂。

26、志高品高,志下品下。

27、愿为众人死,不为一人亡。

28、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29、宁打金钟一下,不打破鼓千声。

30、人怕放荡,铁怕落炉。

31、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32、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

33、人是实的好,姜是老的辣。

34、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35、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36、不吃酒,脸不红;不做贼,心不惊。

37、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

38、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

39、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

40、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4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42、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43、不怕鬼吓人,就怕人吓人。

44、不怕虎狼当面坐,只怕人前两面刀。

45、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46、树怕烂根,人怕无志。

47、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

48、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49、一人作恶,万人遭殃。

50、不要骑两头马,不要喝两头茶。

51、只要自己上进,不怕人家看轻。

52、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

53、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54、菜无心必死,人无心必亡。

55、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56、树老根子深,人老骨头硬。

57、胆大骑龙骑虎,胆小骑猫骑兔。

58、胆大走遍天下,胆小寸步难行。

59、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

60、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61、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拔就亮。

62、刀伤易治,口伤难医。

63、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

64、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65、不怕怒目金刚,只怕眯眼菩萨。

66、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67、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68、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

69、猛虎不处劣势,雄鹰不立垂枝。

70、人靠心好,树靠根牢。

71、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72、好男不争财和产,好女不争嫁时衣。

73、小人记仇,君子感恩。

74、一人不说两面话,人前不讨两面光。

75、不是你的财,别落你的袋。

76、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77、没有锯不倒的树,没有敲不响的钟。

78、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79、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80、水往下流,人争上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中国民间的谚语大全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举棋不定,坐失良机。

皇冠治不了头痛。

自欺容易自知难6l好话固然好,肚子填不饱。

赌博是走向毁灭的快乐。

总统要管大事情,不是选来抓苍蝇迈百艺,专其一。

结婚太急,后悔莫及。

智者难免糊涂日,愚者也有聪明时

人言非剑,但可伤人。

雁伯失群,人伯孤单。

贤父贤母的子女,优秀老师的学生。

舍我其谁。

没有惧怕也要有羞涩。

不勤于事贪酒杯,明日事情推后日。

恩将仇报,借酒还水。

人无羞耻犹如狗。

自己不中用,反怨父母亲。

富有的孩子似贫穷,贫穷的孩子似富有。

贪婪之人切莫上山,馋嘴之人切莫留家。

固执己见,袋里装牛角。

平时爱唱歌,死了父亲仍哼哼。

小偷牵的牛。

强盗害人命。

吹火燃须。

海中放毒,山顶点火。

厨师常游酥油海,死后坠入地狱海。

只要有觉睡,头颅睡烂也甘心。

喜心之人骑马,胸部挺的更高。

眼见财物,心中入魔。

死亡易忘,衰老难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集合

全文共 1175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集合,欢迎大家阅读!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 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 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16.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

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9.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魏 蜀 吴

31.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古代常用敬词

全文共 2251 字

+ 加入清单

一、“令”字一族:尊称他人的亲属,相当于“你的”

令尊:称对方的父亲。如:令尊亲手交给我的。

令堂:称对方的母亲。如:令堂病体如何?

令郎: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媛):称对方的女儿。

令亲:称对方的亲戚。

二、“尊”字一族: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尊上:称对方父母。

尊亲:称对方亲戚。

尊驾:称对方。

尊命:对方的嘱托。

尊意:对方的意思。

三、“高”字一族:敬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

高堂:尊对方父母。如:高堂在,不远游。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职位。如:另谋高就。

高论:称别人的议论。如:解读金庸的高论。

高见:称对方的见解。

四、“拜”字一族: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敬。

拜访:看望别人。

拜望:指探望别人。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五、“先”字一族:表示已死,用于尊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先帝:称已死皇帝。如:先帝乃开国之君。

先考(先父):称已经死去的父亲。如:纪念先父郁达夫。

先慈(先妣):称已死母亲。如:先慈清苦。

先贤: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如:海外游子念先贤。

六、“华”字一族: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

华诞:称对方的生日。如:祝贺巴金百岁华诞。

华堂:称对方的房屋。

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七、“谨”字一族:多用于署名下。

谨禀:用于祖父母及父母。如:儿子国藩谨禀。

谨肃:用于尊长。如:护院会谨肃。

谨启、谨白:用于平辈。如:吴将军长白谨启。

谨复:用于复信。

八、“台”字一族:表示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行为。

台驾:旧称对方。如:怎奈台驾见了圣上。

台甫: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如:见面问我台甫。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台端: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九、“垂”字一族: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为。

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

垂青:称别人的重视。如:台商垂青黄帝故里。

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如:伏自将军垂念。

十、“贤”字一族:表示对尊辈、平辈或晚辈的敬称。

贤宰:称知县。如:寄语河南贤宰。

贤家:称对方。

贤弟:称自己或对方的弟弟。

贤郎:称对方的儿子。如:已与贤郎当面言定。

十一、“屈”字一族:表示委屈对方

屈驾:委屈大驾(多用于邀请人)。

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

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十二、“老”字一族: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

老伯、老大爷、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

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

老兄:尊称男性朋友。

老总: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某些高级领导人(多和姓连用);现也指一些公司的总经理或董事长。

“老”字用于表示姓氏的词后,也可以表示尊重,如称巴金为巴老。

十三、“俯”字一族:旧时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

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

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

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十四、“光”字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

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

光临:称宾客到来。

十五、“雅”字一族: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

雅教:称对方的指教。

雅量:称对方的度量大。

雅兴:称对方的兴趣大。

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十六、“芳”字一族: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芳邻:称对方的邻居。

芳龄:称对方(多用于年轻女子)的年龄。

芳名:称对方(多用于年轻女子)的名字。

十七、“华”字一族:称对方的有关事物。

华诞:称对方生日。

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华堂:称对方的房屋。

华宗:称人同姓。

十八、“叨”字一族:

叨光:沾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

叨教: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

叨扰: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十九、“玉”字一族:指对方身体或行动。

玉成:成全。

玉音: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多用于书信)。

玉体:称对方身体。

玉照:称对方的照片。

二十、“大”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

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

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

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

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

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

大驾:称对方。

大师(大师傅):尊称和尚。

大名:称对方的名字。

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

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二十一、“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贵干:问人要做什么。

贵庚:问人年龄。

贵国:称对方国家。

贵姓:问人姓。

贵校:称对方学校。

贵恙:称对方的病。

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

二十二、“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恭贺:恭敬地祝贺。

恭候:恭敬地等候。

恭请:恭敬地邀请。

恭迎:恭敬地迎接。

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二十三、“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

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

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二十四、“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奉达:告诉,表达(多用于书信)。

奉复:回复(多用于书信)。

奉告:告诉。

奉还:归还。

奉陪:陪伴或陪同做某事。

奉劝:劝告。

奉送:赠送。

奉托:拜托。

奉迎:迎接。

奉赠:赠送。

二十五、“某下”一族:表示对别人的敬称。

殿下:对帝王的尊称。

阁下:称指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多用于书信中,外交场合)。

麾下:指将帅。

膝下: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常在开头的称呼下面加“膝下”。

足下:尊称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篇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玫瑰园里生长着许多玫瑰:红玫瑰、黄玫瑰、绿玫瑰、紫玫瑰、白玫瑰,还有一株黑玫瑰。

玫瑰们都瞧不起这株黑玫瑰,鄙夷地说:

“黑不溜秋的,像个丑八怪!怎么配生长在我们中间!”

黑玫瑰感到非常委屈,但它还是坚强地生活下来。不仅枝繁叶茂,而且花朵开得十分出色。

“哼!丑八怪!”同伴们都嗤之以鼻,连瞧都不愿再瞧它。

一天,园丁陪着一位植物学家到玫瑰园里参观。

植物学家在众多的玫瑰中间看了又看,忽然发现了这株黑玫瑰,惊喜地叫起来:

“黑玫瑰!这是旷世稀有的品种!”

植物学家为了研究黑玫瑰,保存和繁衍这个珍贵品种,便以重金购买了这株黑玫瑰。

当黑玫瑰离开玫瑰园时,它依依不舍地向同伴们告别,特别向辛勤培育它的园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黑玫瑰离开了玫瑰园。玫瑰们因为它们中间没有了这个“丑八怪”而感到欢悦吗?不,它们都感到十分羞愧和懊悔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古代的感恩故事

全文共 1738 字

+ 加入清单

1、鲁宣公二年,宣子在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一人非常饥饿,就去询问他的病情。那人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宣子就将食物送给他吃,可他却留下一半。宣子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离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还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

宣子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一次,灵公想杀宣子,灵辄在搏杀中反过来抵挡晋灵公的手下,使宣子得以脱险。宣子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那个饿汉。”宣子再问他的姓名和家居时,他不告而退。这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后来成为典故,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就引用了它: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2、《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潦倒时,在城下钓鱼,漂洗丝絮的老妇中有一位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一连几十天如此。韩信感激,说将来一定会报答她。她却凛然说:“男子汉连自己都不能养活,我伶悯公子才会送饭,哪里图什么报答!”韩信以后作楚王时,找到那位漂母,赠她千金。

3、《世说新语》:顾荣应邀赴宴,见烤肉者垂涎,便将自己的那份让给他吃。同席者耻笑顾荣,他说:“一个人整天在烤肉,怎能让他连烤肉的滋味都尝不到呢?”后来战乱四起,他逃难南迁。每到危难之际,总有一个人随身保护他,顾荣问起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的“受炙人”。

4、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桃对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

5、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原文是“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原为民间俗语,后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用。

6、慈母之恩。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自明朝《增广贤文》一书,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8、衔环结草,以报恩德。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9、漂母的一饭之恩

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10、知遇之恩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二人因此结为知音,并约好来年再相会论琴。可第二年伯牙来会子期时,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伯牙痛惜伤感,摔破了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11、士为知己者死

这是春秋末期晋国着名刺客豫让说的,强调感恩报恩。因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决心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第一次攻击失败以后,他用漆疮烂身体,吞炭弄哑声音,残身苦形,使妻子不识,然后寻找接近赵襄子的时机。第二次行刺仍以失败告终,但是被捕的豫让说:“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他请求赵襄子借衣服让他砍一刀。赵襄子脱下了贵族的华服,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然后伏剑自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精选:文化典籍

全文共 1651 字

+ 加入清单

【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五经"指《易》、《尚书》、《诗》、《礼》、《春秋》五部儒家的经典。

【六子】《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

【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又名《吕览》,系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

【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

【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裴注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沈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八个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沙家浜》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全文共 521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四大名楼是一种泛称,特指山西永济鹳雀楼,江南三大名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北方鹳雀楼(因王之涣《登鹳雀楼》而闻名),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蓬莱阁(因苏轼的《海市诗》及传奇神话《八仙过海》闻名遐迩)、越王楼(因杜甫《越王楼歌》而闻名天下)。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汉的蛇山矶头,相传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在历史的长河中,黄鹤楼历经沧桑,屡毁屡建,不绝于世,可考证的就达30余次之多。黄鹤楼最后的一次被毁是清末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八月,因汉阳门外董家坡居民房屋起火,风大火猛,殃及城楼,很快将这千古名楼化为灰烬,仅存数千斤宝盖铜楼鼎一架。

重建

重建黄鹤楼的问题,早在建国初期决定兴建长江大桥时就已提出来了。经过几十年的反复研究准备,终于1981年7月黄鹤楼重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984年底建成,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恰好是整整100年,重建的黄鹤楼在蛇山西端的高观山西坡上,正对武昌旧城区司门口,处于穿过长江大桥的京广铁路和分路引桥之间的三角形地带内。新楼5层,高51.4米,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虽较黄鹤楼故址离江远了些,但因山高楼耸,气势雄伟,视野开阔,黄鹤楼大观空前,无与伦比。

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9丈2尺,加铜顶7尺,共成九九之数。"新楼要雄伟多了,加了层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楼共五层,高51.4米,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古楼底层"各宽15米",而新楼底层则是各宽30米。因此,黄鹤楼不是修复,而是重建。它保留了古楼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据现代的需要和人们对审美观点的变化来设计的。新黄鹤楼比旧楼更壮观。这是因为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这24层的晴川饭店。这一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

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

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瑾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了黄鹤楼和武昌城相建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为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令人心旷神怡。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建筑。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带的古代景点都将陆续修复。黄鹤楼将成为位于中国心脏地带的中心城市武汉的一个标志。

传说

名楼多传说,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据《极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来,曲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以上当然是神话传说。三国时在这临江的山颠建楼,首先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但后来逐渐成为文人荟萃,宴客、会友、吟诗、赏景的游览胜地。历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夏竦、陆游等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名气大盛。

岳阳楼,位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湖南岳阳,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湖南省北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与绵延万里的长江在这里交汇,岳阳,山、水、楼俱备,风景如画,名胜古迹众多。岳阳风光之美,集中在洞庭湖而钟于岳阳楼。以岳阳楼、君山为中心而构成的巴陵胜景,闻名遐迩,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而享誉天下,不愧为"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的岳阳楼,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合称"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矗立于洞庭湖东岸,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水光楼影 ,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历史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一代代沿袭发展而来。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于军事上。自唐朝始,岳阳楼便逐步成为历代游客和风流韵士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岳阳楼高21.5米,三层、飞檐、纯木结构。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造型奇伟,"岳阳楼"匾额为郭沫若手书。历史上的诗人如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均前来登临览胜,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阳楼名扬天下。公元1045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文学家范仲淹作了《岳阳楼记》,从此,岳阳楼更加闻名遐迩。岳阳楼内陈设别具特色。各层内悬挂历代名家撰写的楹联。一、二楼各嵌有一副《岳阳楼记》雕屏,一楼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纪的复品;二楼所嵌雕屏为公元十八世纪大书法家张照所书,字型方正、笔力雄浑、技法多变、独具匠心,为传世一级珍品。三楼所嵌雕屏是毛泽东书杜甫诗《登岳阳楼》,笔法雄健奔放、形神兼备。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辉。1988年岳阳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久经沧桑,屡毁屡修。现今看到的岳阳楼,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的。整个楼的建筑,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四柱、三层、飞檐、纯木。岳阳楼主楼高3层,高达15米,中间以4根大楠木撑起,再以12根柱作内围,周围绕以30根木柱,结为整体、整个建筑没有用一颗铁钉,没有用一道巨梁。12个飞檐,檐牙高啄(似鸟嘴在高空啄食)。屋顶为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名叫盔顶。盔顶下的如意斗拱,状如蜂窝玲珑剔透。古籍里载述,岳阳楼"纯木结构,盔式楼顶"这种古老的建筑,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是江南三大名楼中现存的唯一一栋木结构建筑,其余两座均为建国后复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宇。

民间故事

再说民间故事。缘于历史悠久、地位重要,岳阳楼修建(而且屡毁屡修)工艺精巧,而且历代人文荟萃,因此,岳阳和洞庭湖畔流传着许多关于岳阳楼的传说故事,具有多方面的社会价值。其中关于修建岳阳楼的就分别有鲁班,吕洞宾、张果老等名匠、仙人;关于讲述岳阳楼渊源的,则有《鲁肃阅兵台》、《岳阳楼三个字》等;关于岳阳楼雕屏的,又有《张照题屏》、《真假雕屏》;关于岳阳楼风情的,最出名的自然是《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此外还有《朗吟亭》如果把岳阳楼附近有关风物的传说故事也算进去的话,那么,就还有《梅溪桥》、《金鹊山》、《柳毅井》、《七十二仙螺造君山》、《二妃墓和君山》、《慈氏塔的故事》等等。可见岳阳楼及有关的传说故事何其多也、展现的风采又是怎样的丰美绮丽。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巍然耸立于江西省南昌市的赣江之滨,是一座声贯古今,誉播海内外的千古名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李元缨,唐高祖李渊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贞观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为滕王,后迁到洪州(南昌)任都督。在南昌他别无建树。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为别居,此楼便是"滕王阁"。

滕王阁自古它就与黄鹤楼、岳阳楼和蓬莱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滕王阁建立1300多年来,历经兴废28次,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1926年军阀混战时,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建国后,江西省政府重建滕王阁。

如今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九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明三层暗七层,加上两层底座一共九层,琉璃绿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阁,朱漆廊柱,古朴高雅,蔚为壮观。主阁南北两侧配以"压江"、"挹翠"二亭,与主阁相接。主阁之外,还有庭园、假山、亭台、荷池等建筑,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同时也超过了现今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于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已成了南昌市,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如今,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筑更巍峨雄壮,充分表现"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内有多间仿古建筑的厅堂,用作古乐、歌舞、戏曲的表演厅或展览馆等。登楼眺望,南昌景致尽收眼底。

同名序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

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新阁,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丙衡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令人叹观止。第五层是凭栏骋最佳处。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两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已作为主阁正门的巨联。

暮秋之后,鄱阳湖区将有成千上万只候鸟飞临,那将构成一幅活生生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图,成为滕王阁的一大胜景。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共六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风景胜地。鹳雀楼的故址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岸畔、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时兵家修建的军事建筑。因其气势宏伟,高大眼阔,登上层楼则有腾空欲飞之感,故名"云栖楼"。又因其紧靠黄河,有一种食鱼鸟类经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之上,此水鸟似鹤,但顶不丹,嘴尖腿长,毛灰白色,人们称其为"鹳雀",故又称"鹳雀楼"。它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与武昌黄鹤楼、 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时北周大将军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于楼体壮观,气势宏伟,风景秀丽,唐人留诗者甚多。其中王之涣《登鹳雀楼》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沈括《梦溪笔谈》给了鹳鹊楼八个字:"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千余年间,它对于激励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永济市根据历史资料,决定在其旧址附近恢复重建鹳雀楼。在各界人士关心下,2002年9月,鹳雀楼得以复建落成并正式对游人开放。复建的鹳雀楼为目前国内惟一一座采用唐代彩画艺术的仿唐建筑,达到了"修旧如旧"的艺术效果,使慕名而来的游人得以重新体味古人的登临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古代成语典故故事

全文共 642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成语是人类智慧与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与结晶。而成语故事是陪伴我们成长的朋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成语典故故事,欢迎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成语典故故事篇1:哀鸿遍野

解释: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游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呜嗷嗷。”

它的意思是说: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

由于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就把不得安居的难民叫作“哀鸿”;形容受难的人民极多,几乎到处都有,就说是“哀鸿遍野”或“遍地哀鸿”。

原诗中“哀呜嗷嗷”的“嗷嗷”两字,后来还常常用来形容啼饥叫饿的嘈杂之声,例如“嗷嗷待哺(哭哭嚷嚷地急切盼望给点吃的)”。

中国古代成语典故故事篇2:安如泰山

解释:安稳的像泰山一样。形容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汉景帝时,他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

关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bi)野心很大,对中央政权心怀怨望,暗中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和威信,巩固国家的统一。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阴谋策划叛乱。

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但刘濞执迷不悟,加紧进行阴谋活动。于是,枚乘只得离开吴国,到梁孝王刘武府中做了宾客。 公元前154年,刘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诸侯王,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历史上称“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这时,枚乘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自杀或被杀。这场叛乱只有三个月就彻底失败了。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枚乘因写了《上书谏吴王》,具有远见卓知而名声大振。

后来汉武帝即位,派人征召他进京做官,可惜他还没到京城,死于途中。

中国古代成语典故故事篇3:安然无恙

解释: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

中国古代成语典故故事篇4:安步当车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

曰:“蜀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 正以自虞。”

释义 表示慢慢地走,当作坐车

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蜀。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 召进宫来。颜蜀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 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 “颜蜀,走过来!” 不料颜蜀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走过来!” 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蜀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 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也叫大王过来, 怎么行呢?” 颜蜀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 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 玉礼贤下士的好。”

齐宣王恼怒他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蜀不假思索他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 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 颜蜀神色自若他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 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 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 他为万户侯,赏金干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 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 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大臣们忙来解围:“颜蜀,过来! 颜蜀,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一千辆战本)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 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大 卑鄙了!” 颜蜀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 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 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

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 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父要 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 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 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 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 个个会衣着华丽。” 颜蜀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 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 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 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 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平 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 是您大王,而尽忠宣言的是我颜蜀。” 颜蜀说罢,向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前去。

中国古代成语典故故事篇5:爱屋及乌

解释: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参看《助纣为虐》)。“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山后,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接着,又将都城东迁至丰邑(今陕西省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可是,迁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奭[shì ](即召公)是武王的两个得力助手。同时,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于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纣。大军在孟津(今河南孟县之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因为商纣王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送命,于是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纣王自杀,商朝就此灭亡。以后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

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因此有些担忧。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议。汉朝人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

原文中所谓“余胥”,是指地位最低下的小吏,奴隶主贵族的管家之类。(余,末等的意思;胥;胥吏。)

汉朝人伏胜编撰的《尚书大传·大战》里也有类似的记载: “纣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这段记载,与《说苑》所载内容相仿。不过“余胥”一词写作“胥余”,两者的含意也不一样。“胥余”已不属胥史等级,而是胥吏以外,比“余胥”更加低下的奴隶或刑徒了。例如商纣王时的“太师”箕子,因对纣王不满,被囚禁而装疯,甘当奴隶,所以《庄子》称他为“胥余”。

此外,《韩诗外传》、《六韬逸文》也都有关于周武王和姜太公上述那段谈话的记载,内容基本相同。由于这个传说,就产生了“爱屋及乌”这句成语。

我国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的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集《诗经》的《小雅》部分,题为《正月》的一首诗里,就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家”。可见古人多厌恶乌鸦,而绝少有人爱它的。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这句成语,一向被人们用作推爱的比喻。因为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或其他东西,就叫zuo“爱屋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

唐代诗人杜甫在《奉赠射洪李四丈》(射洪,地名,在今四川;李四丈即李明甫)的诗中,开头两句是:“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宋朝人周敦颐的《濂溪诗》中有:“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宋朝人陈师道的《简李伯益》诗中也有“时清视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乌。”都是用的“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典故。

中国古代成语典故故事篇6: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公元316年,西晋王朝灭亡。公元357年,苻坚称大秦天王,灭前燕、前凉及代国,最终统一北方。在南方,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东晋王朝。东晋占有今汉水、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这样,形成了秦晋南北对峙的局面。

公元383年五月,苻坚不顾群臣反对,决意攻取东晋。八月,苻坚率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羽林军”三万余骑;前后千里,旌鼓相望,直逼东晋。苻坚骄狂地说,以此强兵百万,“投鞭可以断流”,何愁东晋不灭?晋武帝则采纳了谢安、桓冲等人的主张,坚决抵抗。他派将军谢石、谢玄等率兵八万沿淮河西进,以拒秦军;又派将军胡彬率领水军五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

同年十日十八日,秦军前锋攻占寿阳。胡彬所部水军走到半路,得知寿阳失守,退守硖石(在寿县西北二十五里〕。秦军为了阻挡晋军主力西进,又派兵五万进至洛涧(今安徽怀远县以南之洛水),并在洛口设置木栅,阻断淮河交通。胡彬因困守硖石,粮食用尽,处境十分艰难,写信要求谢石增援。不料胡彬的信被秦军进获。苻坚认为晋军兵力很少,粮食十分困难,应该抓紧进攻,遂把主力留在项城(今河南项城县境),带了八千骑兵赶到寿阳。苻坚先派尚书朱序到晋军劝降。朱序原来是东晋防守襄阳的将领,襄阳失守时被俘。朱序到晋军以后,不仅没有劝降,反而透露了秦军情况,并且建议说,如果秦兵百万全部到达,晋军难以抵抗,应趁它还没有到齐,迅速出击,打击它的前锋,大军就会溃散。

晋军将领谢石、谢玄听从了朱序的建议,于十一月派刘牢之率精兵五千进攻洛涧。刘牢之分兵一部到秦军侧后,断敌退路,亲自率兵强渡洛涧,夜袭秦军大营。秦军抵挡不住。主将梁成战死,五万秦兵大溃,抢渡淮水,淹死一万五千余人。洛涧的胜利,鼓舞了晋军的士气。晋军乘胜追击,一举推至淝水东岸,与秦兵隔河对峙。苻坚登上寿阳城头,望见东晋军队布阵严整,心中暗暗吃惊。又见淝水东面八公山上草木摇动,以为都是埋伏的晋兵,不由连连感叹:“此亦劲敌涧谓弱也”。

洛涧失利后,秦军沿着淝水西岸布阵,阻止晋军反攻。晋军将领谢玄派人对苻坚的弟弟苻融说;如果你把军队稍向后撤,让出一块地方,使晋军渡过淝水,两军一决胜负!秦军诸将都认为不能让晋军渡河,但符坚却说:可以稍退一步,等到晋军兵马渡河至一半时突然袭击,再用铁骑数十万攻击,一定可以取胜。于是苻融指挥秦军后撤。秦军本来内部不稳,这一撤,秦军以为前锋被打败了,顿时大乱,一溃千里,不可遏止。晋军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展开猛烈攻击。符坚中流箭,临阵斩苻融。晋军乘势迫击,秦军人马相踏,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其他军众弃甲,昼夜溃退,听到风声鹤唳,以为是东晋追兵,草行露宿,饥寒交迫,死去十分之七八。及至洛阳,只剩下10余万人。

中国古代成语典故故事篇7:竭泽而渔

春秋时期,晋国为了援助宋国,和楚国在城淄(今山东淄县南)打了一仗。当时,论实力楚国占着明显的优势。晋文公见楚军来势汹汹,就问他的舅舅狐偃说:“楚兵多,我兵少,这一仗该怎样打才能取胜呢?”狐偃回答说:“我听说善于打仗的人,不厌欺诈。你就用欺诈的办法对付楚军好了。”

晋文公又去征求另一个大臣雍季,并把狐偃的话也告诉了他。雍季不大赞成这样做,就打了个比喻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蔽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意思是说:把池塘里的水弄干了才捉鱼,哪还有捉不到的?但到明年就没鱼可捉了;把山上的树林烧光了再去打猎,哪还有打不到的?但到明年就将会没有野兽可打了。欺诈的办法虽然可以偶尔用一下,但以后就不能再用,这不是长远之计啊!

当时也想不出更好地制胜楚军的办法的情况下,晋文公还是采用了狐偃的计谋,假借遵守自己流亡时向楚庄王许下的“退避三舍”的诺言之名,连续三次后撤,以避其锋芒,为自己选择了有利的时机和歼敌的地形;而楚军呢,见晋军一退再退,误以为晋文公胆怯,不敢与之交战,就紧逼不舍,结果被晋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这场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终以楚国的失败,其领兵大将成得臣被迫自杀而告结束。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出“竭泽而渔”的成语。

中国古代成语典故故事篇8:箪食壶浆

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公元前313年,燕王把燕国的政权交给了相国子之,然而,将军子被、太子平等均不服气,想杀掉子之。于是,子之率军反攻,杀了子被和太子平,燕国大乱,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这个时候,齐国军队趁机取得了燕国百姓的支持,只用了短短五十天的时间,就一举击败了燕国军队,攻占了燕国的大部分领土。

齐宣王非常得意,想借这个机会完全占领燕国,便对孟子说:“有人劝我占领燕国,而有人不同意我占领燕国。

我想,燕国并不比我们弱小,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胜利,光靠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这恐怕是天意吧!看来,天意是要我们吞并燕国,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上天恐怕要降下灾祸惩罚我们。我想,我们还是彻底占领燕国吧。你认为怎么样呢?”

孟子听完齐宣王的一番话,说:“占领不占领燕国,要看燕国老百姓是否欢迎我们。如果他们欢迎我们,那么可以占领。古人也有这么做的。比如武王灭商就是如此。如果燕国老百姓不欢迎我们,就坚决不能占领。古人也有这样做的。比如文王不灭商就是这道理。

现在,燕国老百姓用箪盛着吃的,用壶装着喝的,来欢迎齐国的军队,这还能有别的原因吗?无非是想结束原先那种水深火热的沉重生活。如果您占领了燕国,使水更深,火更热,老百姓就会避开这更为痛苦的日子,离您远远的,那么即使您占领了燕国,统治时间也不会太长的。”

“箪食壶浆”即从孟子的言辞中引申而来。此外,还引申出成语“水深火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有关中国传统的谚语

全文共 888 字

+ 加入清单

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

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

强扭的瓜果不甜。

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巧言不如直道,明人不必细说。

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

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

勤能补拙。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擒贼先擒王。

清官难断家务事。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情人眼里出西施。

穷家难舍,熟地难离。

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人不缺地的工,地不缺人的粮。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

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

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人多智谋广,柴多火焰高。

人各有能有不能。

人各有心,物各有主。

人合心,马合套。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人活七十稀,请教不为低。

人急投亲,鸟急投林。

人家夸,一朵花;自己夸,人笑话。

人敬有的,狗咬丑的。

人老眼昏,鹰老爪钝。

人怕饿,地怕荒。

人怕话多,活怕人做。

人怕没脸,树怕没皮

人怕伤心,树怕剥皮。

人怕信心齐,虎怕成群。

人强人欺病,人弱病欺人。

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

人勤地长苗,人懒地长草。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人是实的好,姜是老的辣。

人是铁,饭是钢,地里缺肥庄稼荒。

人是铁,饭是钢,三日不吃饿得慌。

人瘦脸皮黄,地瘦少打粮。

人投人,鸟投林。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微言轻。

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人心齐,泰山移。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

人越嬉越懒,嘴越吃越馋。

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日长事多,夜长梦多。

日里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日里闲游,夜里熬油。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日图三餐,夜图一宿。

若要不怕人,莫做怕人事。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若要好,大让小。

若要好,问三老。

若要健,天天练。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若要人下水,自己先脱衣。

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古代经典名言解释50句

全文共 334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中国古代百句经典名言你看过几句呢?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言及解释,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羊年关于中国风光的谚语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1、九寨归来不进沟,九寨归来不看水。

2、庐山最美在山南,山南最美数三叠。(指三叠瀑布)

3、名泉七十二,趵突天下无。(被誉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济南市,有名泉七十二处,号称“泉城”。在七十二泉中,趵突泉名列首位,人称“天下第一泉”)

4、七倍长江八倍巢,只抵洞庭半截腰.(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北连长江,南通四水,江湖交汇,水天相连,面积2432.5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巢湖,位于安徽省,为我国第五大淡水湖。七条长江、八个巢湖加起来的水量,只及洞庭湖一半。形容洞庭湖水量之丰富。)

5、细湖景致六座桥,一枝杨柳一枝桃。(描绘了杭州细湖苏堤的美景。苏堤俗称“苏公堤”,贯穿西湖南 北,筑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圃、跨虹六座石拱桥,以使内外两湖湖水相通。堤上遍植杨柳,间植桃花,桃红柳绿,相映成趣。)

6、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7、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8、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西部的很多雪山的特征。)

9、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江西婺源)

10、娥眉天下秀,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

1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12、苏杭不到枉为人。

13、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14、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

15、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三峡天下雄。

16、五岳归来不看山。

17、华山自古一条路。

18、内地苏杭,关外巴塘。

19、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20、金山屋里山,焦山山里屋。

21、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都在屋顶过。

22、雁门关外野人家,朝穿皮袄午穿纱。

23、四川太阳云南风,贵州下雨如过冬。

24、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25、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厍车的羊羔一枝花。

26、吉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7、 三山六水一分田。

28、河跟山走,城住河流。

29、南天春意浓,北国正冰封。

30、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3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2、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3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34、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35、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36、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楚人学齐语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孟子对宋国大臣戴不胜说:“如果有个楚国的大夫(dà fū),想让他的儿子学说齐国的语言,那么是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教他呢?”

戴不胜回答:“当然是让齐国人教他。”

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但却有许多楚国人在干扰他,跟他说楚语,那么,虽然天天鞭打他,逼他学齐语,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把他领到齐国国都临淄(zī)城内最繁华的街市,让他在那里住上几年,那么,尽管天天责打他,要他讲楚语,那也做不到了。”

[提示]

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学习语言是这样,培养品德也是这样。家长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青少年自己也要注意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好的精神养料,抵制消极的影响。

[原文]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①。……一齐人傅之②,众楚人咻之③,虽日挞而求其齐也④,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⑤,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孟子》

[注释]

①欲其子之齐语也——想让他的儿子学齐国的语言。

②傅——教。

③咻(xiū)——吵,乱说话,这里有用说话干扰的意思。

④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

⑤庄岳——庄是街名,岳是里名,都在齐国国都临淄城内繁华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古代关于朋友的名言

全文共 1250 字

+ 加入清单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一(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一(战国)庄子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一-(唐)李白

朋友交,言而有信。-一(春秋)子夏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唐)高适

布衣之交不可忘。-一(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一(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一(宋)王安石

朋友,以义合者。-一(宋)朱熹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一(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一-(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一(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一(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一《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一-鲍溶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一《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一《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一-陈刚中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一-《汉乐府》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宋)欧阳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一-《史记》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一-(晋)陶渊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一(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一(唐)白居易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一(唐)贺兰进明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一(三国)曹植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一(明)冯梦龙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一(唐)韩愈

一贵一贱交情见。-一(唐)骆宾王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一(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一《诗经》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一《雁门集》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一(明)冯梦龙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一《易·系辞上》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一《诗经·小雅》

乐莫乐兮新相知。-一(战国)屈原

刎颈之交。-一《汉书·诸葛丰传》

知音世所稀。-一(唐)孟浩然

朋友切切思思。-一《论语·子路》

礼尚往来。-一《礼记.曲礼》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一《论语·颜渊》

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一《战国策》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一《淮南子》

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一《史记》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元曲选·争报恩》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唐)张九龄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一(唐)王维

交情老更亲。-一(唐)杜甫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一《抱朴子·交际》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一《逊志斋集》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一陶潜

势力之交难以经远。-一(晋)陆机

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一(唐)高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唐)李白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南宋)辛弃疾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一《战国策》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一-(唐)王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西晋)付玄

君有奇才我不贫。一-(清)郑板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唐)白居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古代寓言故事8则

全文共 5806 字

+ 加入清单

寓言故事在于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作某种批评,或对某一阶级、某一个人有所讽刺,或提供某种生活的教训,或进行某种善意的箴诫。 小编整理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8则,欢迎欣赏与借鉴。

1扁鹊说病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 “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不信这话。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否则,等到病入膏肓,酿成大祸之后,将会无药可救。

2割席断交

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噹”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一起追求、一起进步。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亲热,这样的朋友是无法真正沟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意义了。

3吴裕与公孙穆

公孙穆生活在东汉时期,他非常热爱学习,总是想尽办法,抓住一切机会来学习,当时的许多人都因为他好学而对他交口称赞。

公孙穆读了不少书以后,还想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完善自己,但是靠自学又觉得力不从心。那时候设有太学,太学里的老师知识渊博、见识很广,公孙穆就想进太学去继续学习。可是上太学需要交一大笔学费,另外还有平时食宿的花销,数额高得惊人,而公孙穆家里很穷,根本出不起这笔钱。怎么办呢?公孙穆一下子也想不出什么主意来,只好先暂时停止了学习。为此,他苦恼极了。

有个富商名叫吴裕,十分通情达理,对人总是很诚恳。有一次,他要招雇一批舂米的工人,派人把消息放了出去。有人把这事告诉了公孙穆,公孙穆高兴极了。他想:这下可有机会赚些钱继续求学了!那时候,去给人舂米被认为是低贱的工作,但公孙穆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他把自己打扮成那种干重体力活的样子,穿一套短衫短裤,就去应征了。

一天,吴裕打算去舂米的地方转一转,巡视一番。他信步一路走来,东瞧瞧,西看看,最后在公孙穆身边站住了。公孙穆正干得满头大汗,也没有注意吴裕在他旁边,还是一个劲地舂他的米。

过了好一会儿,吴裕越看越觉得公孙穆的动作不很熟练,体力也不怎么好,不太像一个舂米工人,就问他道:“小伙子,你为什么会到我这儿来工作呢?”公孙穆随口答道:“为了赚些钱作学费。”吴裕说:“哦,原来你是个读书人啊,怪不得我看你斯斯文文的,不太像工人。别干了,休息一会儿吧,咱们俩聊聊!”

他俩谈得十分投机,相见恨晚。后来,这两个人就结成了莫逆之交。

吴裕并没有因为贫富悬殊而看不起公孙穆这个穷书生,反而同他交上了朋友。这种不以物质的眼光看人的精神是很可贵的。我们交朋友,也同样不应以贵贱、贫富为标准,而要更看重一个人的才识和品行。

4各有所长

甘戊出使齐国,前去游说齐王,走了几天来到一条大河边,甘戊无法向前,他只好求助于船夫。

船夫划着船靠近岸边,见甘戊一副士人打扮,便问:“你要过河去干什么?”

甘戊说:“我要到齐国去,替我的国君游说齐王。”

船夫满不在乎地指着河水说:“这条河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缝隙而已,您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过去,您怎么能替国君充当说客呢?”

甘戊反驳船夫说:“您说的并不对呀。您不了解世上的万事万物,它们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比方说,兢兢业业的人忠厚老实,他可以辅佐君王,但却不能替君王带兵打仗;千里马日行千里,为天下骑士所看重,可是如果把它放在室内捕捉老鼠,那它还不如一只小猫顶用。宝剑干将,是天下少有的宝物,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可是给木匠拿去砍木头的话,它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就像你我,要说抡桨划船,在江上行驶,我的确远远比不上你;可是若论出使大小国家,游说各国君主,你能跟我比吗?”

船夫听了甘戊一席话,顿时无言以对,也似乎长了不少知识。他心悦诚服地请甘戊上船,送甘戊过河。

若只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指责别人的短处,那就太片面了。

5良臣尹绰

尹绰和赦(she)厥同在赵简子手下做官,赦厥为人圆滑,会见风使舵,看主人的脸色行事,从来不说让主子不高兴的话。尹绰就不是这样,他性格率直,对主子忠心耿耿尽职尽责。

一次赵简子带尹绰、赦厥及其他随从外出打猎,一只灰色的大野兔窜出来,赵简子命随从全部出动,策马追捕野兔子,谁抓到野兔谁受上奖。众随从奋力追捕野兔,结果踩坏了一大片庄稼。野兔子抓到了,赵简子十分高兴,对抓到野兔的随从大加奖励。尹绰表示反对,批评赵简子的做法不妥。赵简子不高兴地说:“这个随从听从命令,动作敏捷,能按我的旨意办事,我为什么不能奖励他呢?”尹绰说:“他只知道讨好您而不顾老百姓种的庄稼,这种人不值得奖励。当然,错误的根源应该是在您的身上,您不提出那样的要求,他也不会那样去做。”赵简子心里闷闷不乐。

又一次,赵简子因头天晚上饮酒过多,醉卧不起,直到第二天已近晌午,仍在醉梦中。这时,楚国一位贤人应赵简子3月前的邀请前来求见,赦厥接待了那位贤人。为了不打扰赵简子睡觉,赦厥婉言推辞了那位楚国人的求见,结果使那位贤人扫兴而去。赵简子直睡到黄昏才醒来,赦厥除了关心赵简子是否睡得香甜外,对来人求见的事只是轻描淡写地敷衍了几句。

赵简子常对手下人说:“赦厥真是我的好助手,他真心爱护我,从不肯在别人面前批评我的过错,深怕伤害了我。可是尹绰就不是这样,他对我的一点缺点都毫不放过,哪怕是当着许多人的面也对我吹毛求疵,一点也不顾及我的面子。”

尹绰听到这些话后,依然不放过赵简子。他又跑去找赵简子,他对赵简子说:“您的话错了!作为臣下,就应帮助完善您的谋略和您的为人。赦厥从不批评您,他从不留心您的过错,更不会教您改错。我呢,总是注意您的处世为人及一举一动,凡有不检点或不妥之处,我都要给您指出来,好让您及时纠正,这样我才算尽到了臣子的职责。如果我连您的丑恶的一面也加以爱护,那对您有什么益处呢?丑恶有什么可爱的呢?如果您的丑恶越来越多,那又如何能保持您美好的形象和尊严呢?”

赵简子听了,似有所悟。

可见,真正的爱护并不是一味讨好,而是在发现对方的缺点错误后,能真心指出并帮助其改正,使之不断完美起来。

6吹牛无边

有3位老人都擅长吹牛,平时与人谈话,一般没人吹得过他们。可是这一天,这3位会吹的老人却碰到了一起。

正巧,有一个过路人走来了,看到3位年纪大的人在一起,便上前询问他们的年龄。过路人很有礼貌地问:“请问各位老丈今年高寿?”

其中一位老人摸了摸满头白发,说:“你问我的年纪,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我小时候,曾经跟盘古在一起玩耍,我们的交情不浅,他还叫我哥哥哩。”

过路人听了吓了一跳,心想,还真没见过这般老寿星呢。

另一位老人说:“问我的年纪有多大吗?这么跟你说吧,大海的水每次变成桑田的时候,我就记下一个筹码,不知有多少次了,反正这样的筹码我已经放满了10间屋子!”

过路人一听大为惊骇,今天可看见老神仙了,真是大开眼界。

第三位老人说:“你们听说过王母娘娘的仙桃吗?那可是一万年才熟一次的呀!可我吃的仙桃已经无数,我每吃一个仙桃,就把它的核丢到昆仑山下,而今那些丢掉的仙桃核,已经堆积得和昆仑山一样高了!”

过路人这一次反而非常平静,一点儿也不吃惊,他说:“原来是3个老牛皮精。”

吹牛皮如果吹到了离奇的地步,又有什么意义呢?那种根本不存在的长寿与那些生命短促的蜉蝣(fu you)、朝菌,又有什么区别呢?

7夫妻妒影

有一对夫妇,他们的心胸很狭窄,总爱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几样好菜,想到如果再来点酒助兴就更好了。于是她就拿瓢到酒缸里去取酒。

妻子探头朝缸里一看,瞧见了酒中倒映着的自己的影子。她也没细看,一见缸中有个女人,以为是丈夫对自己不忠,偷着把女人带回家来藏在缸里,嫉妒和愤怒一下子冲昏了她的头脑,她联想都没想就大声喊起来:“喂,你这个混蛋死鬼,竟然敢瞒着我偷偷把别人的女人藏在缸里面。你快过来看看,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丈夫听了糊里糊涂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赶紧跑过来往缸里瞧,看见的是自己的影子。他一见是个男人,也不由分说地骂起来:“你这个坏婆娘,明明是你领了别的男人回家,暗地里把他藏在酒缸里面,反而诬陷我,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眼!”

“好哇,你还有理了!”妻子又探头往缸里看,见还是先前的那个女人,以为是丈夫故意戏弄她,不由勃然大怒,指着丈夫说:“你以为我是什么人,是任凭你哄骗的吗?你,你太对不起我了……”妻子越骂越气,举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过去。

丈夫侧身一闪躲开了,见妻子不仅无理取闹还打自己,也不甘示弱,于是还了妻子一个耳光。这下可不得了,两人打成一团,又扯又咬,简直闹得不可开交。

最后闹到了官府,官老爷听完夫妻二人的话,心里顿时明白了大半,就吩咐手下把缸打破。一个侍卫抡起大锤,一锤下去,葡萄酒从被砸破的大洞汩汩流了出来。不一会儿,葡萄酒流光了,缸里也就没有人影了。

夫妻二人这才明白他们嫉妒的只不过是自己的影子而已,心中很是羞惭,于是就互相道歉,重又和好如初了。

这对夫妻见到自己的影子时,毫不思考分析就被嫉妒冲昏了头脑了,伤了和气。我们遇到怀疑的事,不要过早下结论,要客观、理智地去分析,才能够了解真相。

8披上虎皮的羊

有一只山羊,在森林里与那些跟它一样弱小的动物们生活在一起。平时它们都集体外出,走路都格外小心,就连吃草的时候也还得随时东张西望,提心吊胆地警惕着猛兽的侵袭。山羊觉得自己活得太委屈了,自己要是能像虎豹那样威风该多好。

一次,山羊独自走到森林边上,忽然发现地上有一张虎皮,也不知是哪一位猎人丢下的。开始,山羊还有些害怕,不敢上前去捡这张虎皮。几经犹豫后,山羊壮了壮胆,拾起了虎皮,它觉得挺有趣的。突然它灵机一动:要是我穿上这身虎皮,不也会很威风吗?谁会发现我是一只假虎呢?于是,山羊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在森林里走着。

当山羊走到自己的住地的时候,那些和自己一样弱小的动物突然看到“老虎”来了,都吓得跑的跑、躲的躲,四处逃窜。山羊见此情景,心里觉得自己果然很了不起。现在,自己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山羊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向一片草地走去。

山羊停在草地上,原来那些伙伴都不认识它了,一个个离它远远的。于是,披着虎皮的山羊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吃起草来。

正当山羊香喷喷嚼着青草的时候,突然一只豺狼朝它走来。披着虎皮的山羊猛地吓得浑身颤抖起来,连那只已停下脚步迟疑不前的豺狼都有些莫名其妙。是豺狼已看出来这是一只假虎吗?显然还不是。只是羊自己清楚自己的底细,它一辈子都是豺狼虎豹的口中食,一见到这些猛兽就会胆战心惊,以至于它此刻根本就忘了自己还披着老虎皮。

所以说,徒有虚假外表而无真正本领的人,是经不住实际检验的,一旦让他们面对考验,空虚的内心很快便使他们败下阵来。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8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了一本叫《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书,这本书里有很多小故事。故事虽短但其中让人领悟到的意义是非常有益的。

今天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其中一篇寓言故事,名字叫做“景公占梦”。齐景公有次得了重病,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两个太阳打败了,这让他心神不安。然后齐景公就对晏子说了这件事情,晏子就派人去请来占梦者为齐景公占卜凶吉。晏子让占梦者对大王这样解释:大王的病属于阴性,而太阳是阳性的就预示大王的病快好了。占梦者就按照晏子对他说的做了。齐景公听了之后很高兴并解除了郁闷,没过多久病就痊愈了。之后赏赐了晏子和占梦者两人。

这则寓言中表示对梦境的不同解释就对个人的心理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齐景公就是如此,而晏子聪明的利用占梦者的默契配合,把消极的影响转化为积极的影响。这就说明了任何事情只要向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积极的一面去引导,就会取得良好的促进效果。

我看完这篇寓言故事后,觉得心理因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好的心理素质会带来成功,而坏的就相反了,因此在看待一件事情时,不要存在消极的态度和想法,要想着用积极的态度和想法去对待它,这样才能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由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命说开去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是(水浒传)中的“砍头如西瓜”,或是(西游记)中的“皆尽打杀之”,似乎都给人这么一种印象:中国生命,无论是人是妖都不那么被看重,至少在一些文学作品里是这样。黄文炳老先生可谓倒霉之极,不过想捞个小官当当,把宋江给告了,就让人绑在柱子上像片北京烤鸭那样给人生剐了下酒。武松杀张监都时也许是想试试刀锋,便把人家大小十多口无论端灰的倒尿的全都砍了,更不必说(三国演义)里“斩首五千”。那是生命么?草芥都不如。

那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几大悲剧”之一的关汉卿老先生的作品,我觉得不仅仅是那位小妇人的悲剧。实在太可悲了:关老夫子不知是为了升华戏剧情节还是喝多了酒,竟不顾多可怜的生命,让一个弱女子临刑前立下何其狠毒的誓言。咒几个昏官“头上长疮脚底流脓”也就罢了,非得又是大雪三尺又是伏旱三年。老天,得压垮多少房子饿死多少人哪!而我们却对诸多冻饿而死的生命视而不见,并且在课堂上高谈阔论,分析这上情节是多么巧妙多么的画龙点睛。

于是在国人心中,生命——主要是敌人的,无论仇敌情敌宿敌或阶级敌人——都是一钱不值的。古代、近代甚至当代都渗透着这一种思想,它似乎已深深烙在国人的思想深处,并且大多是通过艺术家的手表现出来的。远的如黄文炳,张都临还有三国里那几千倒霉鬼,近的如(南征北战)里成片被打倒的“国军”士兵,抑或(上甘岭)里像捏死蚂蚁被揍扁的美国大兵。我们在热血沸腾时的同时,很容易忘记一样东西:生命!

结果理所当然地导致了大量的描绘如何戕害生命的文学作品的出现。艺术家们在“史无前例”中极尽疯狂地拿起“刀枪”刺向自己的敌人。造成了多少兄弟阋墙,父子反目,夫妻离心的惨剧,我无法穷举事实。就比如当时吃“牛鬼蛇神”的风潮吧,人既然成了“牛鬼蛇神”也就不成其人了,生命自然无关紧要,架口锅炖了大家分享自然可厚非。至少当时那些抱柴的架锅的是这么想。

记得前几年高考作文题是“战胜脆弱”。为数可观的教师改到这样的内容:临考的前不久我的父母双双过世……但我终于战胜了脆弱走进了考常我们似乎无法苛责考生,前辈们已然为了渲染艺术效果而能让弱女子发下毒誓,现今的考生当然可以在试卷上将自己的父母送入火葬场,从而博得高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古代谚语的双语互译

全文共 2400 字

+ 加入清单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Man is the most valuable among all the things that heaven fosters.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Peopl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state,next are the government and grain,least is the ruler himself.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And as a saying from The Book of Changes goes,"If two people are of the same mind,their sharpness can cut through metal.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In so many different ways,we are upholding the teachings of Mencius,who said:"A good citizen in one community will befriend the other citizens of the community;a good citizen of the world will befriend the other citizens of the worl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One can never be aware of the height of the sky or the depth of the earth,if he does not climb up a high mountain or look down into a deep abyss.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We wigh each other a long life so as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is graceful moonlight,even though miles apart.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A lonely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I am cast,I miss my family all the more on every festive day.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distance near.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Misfortune, that is where happiness depends;happiness,that is where misfortune underlies.

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Raising my head,I see the moon so bright;withdrawing my eyes,my nostalgia comes around.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Propriety suggests reciprocity.It is not propriety not to give but to receive,or vice versa.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If love between both sides can last for aye,why need they stay together night and day?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The way ahead is long;I see no ending,yet high and low Ill search with my will unbending.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Quick-minded and eager to learn,he is never ashamed to consult his inferiors.

天生我材必有用。

Heaven has endowed me with talents for eventual use.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Opportunities vouchsafed by Heaven are less important than terrestrial advantages,which in turn are less important than the unity among people.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As Heavens movement is ever vigorous,so must a gentleman ceaselessly strive along.

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Dont do what should not be done;dont desire what should not be desired.That is all.

学而不厌,侮人不倦。

Never be contented with your study;never be impatient with your teaching.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Learning is like rowing upstream:not to advance is to drop back.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We widen our views three hundred miles by ascending one flight of stairs./Exhausting my eyes to a thousand li further,I am ascending one more story of the tower.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国外流传的中国谚语27则

全文共 2114 字

+ 加入清单

1、Do not employ handsome servants.

别雇佣长得好看的佣人。

2、A nations treasure is in its scholars.

学者是国家的财富。

3、A bird does not sing because it has an answer. It sings because it has a song.

鸟儿唱歌不是因为它们有了答案,而是因为它们有歌要唱。

4、A bit of fragrance clings to the hand that gives flowers.

送花的手上留有香味。

5、A childs life is like a piece of paper on which every person leaves a mark.

孩子的一生就像一张白纸,周边每个人都会在上面留下印记。

6、A fool judges people by the presents they give him.

糊涂人根据他人的送礼决定亲疏。

7、A bird does not sing because it has an answer. It sings because it has a song。

鸟儿唱歌不是因为它们有了答案,而是因为它们有歌要唱。

8、A bit of fragrance clings to the hand that gives flowers。

送花的手上留有香味。

9、A book tightly shut is but a block of paper。

一本没有打开的书就是一团纸。

10、A childs life is like a piece of paper on which every person leaves a mark。

孩子的一生就像一张白纸,周边每个人都会在上面留下印记。

11、A fool judges people by the presents they give him。

糊涂人根据他人的送礼决定亲疏。

12、A nations treasure is in its scholars。

学者是国家的财富。

13、A rat who gnaws at a cats tail invites destruction。

咬猫尾巴的老鼠自寻毁灭。

14、Be the first to the field and the last to the couch。

第一个出工干活,最后一个上床休息。

15、Do not employ handsome servants。

别雇佣长得好看的佣人。

16、Do not remove a fly from your friends forehead with a hatchet。

别用斧头拍打朋友额头上的苍蝇。

17、Dont open a shop unless you like to smile。

你要是不喜欢微笑就别开店。

18、He who asks is a fool for five minutes, but he who does not ask remains a fool forever。

张口发问可能让你表现出5分钟的无知,但是不发问的人永远会无知。

19、He who strikes the first blow admits hes lost the argument。

辩论中的两个人,第一个动手的那个人就是承认辩论失败的那个人。

20、If you bow at all, bow low。

既然低了头,干脆就多低点。

21、Keep your broken arm inside your sleeve。

把受伤了的胳膊藏在衣袖里。

22、Not until just before dawn do people sleep best; not until people get old do they become wise。

只有到凌晨人们才睡的最熟,只有到年老时人们才变得聪明。

23、Raise your sail one foot and you get ten feet of wind。

撑起一尺的风帆,你会得到10尺的风力。

24、To know the road ahead, ask those coming back。

要知道怎样前面的路怎么走,最好问从前面返回的人。

25、When you have only two pennies left in the world, buy a loaf of bread with one, and a lily with the other。

如果在世上你只剩下2毛钱,就用一毛钱买一块面包,另一毛买一朵百合花。

26、Better to light a candle than to curse the darkness。

点亮一支蜡烛总比咒骂黑暗要好。

27、A thorn defends the rose, harming only those who would steal the blossom。

荆棘是玫瑰的卫士,只会刺伤摘花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