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满为患的褒义说法【优秀20篇】

关于鸡的褒义词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鸡的褒义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1898

作文

79

今日说法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看今日说法,深有感触,讲的是一位八旬夫妇四十年前由于传统观念作怪,虽然生育了两个女儿却又领养了一个男孩,对这个孩子可说是关爱有加,溺爱倍至,甚至自己亲生的女儿也无法得到这样的待遇,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溺爱使这个孩子变的任性,粗暴,冷酷,动不动就对父母拳打脚踢,他带给这个家的就是一场噩梦.

长期以来对父母的虐待,邻居和亲属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特别是自己的两个已经结婚的女儿更是每天为父母耽惊受怕.由于父母的忍让,被虐待后从不报警,助长了养子的气焰.养子曾对八旬的养父说:"你不是我爹,我是你爹!"为什么这个案件会这样判决哪?老人是弱势群体,儿子如此禽兽不如,这样的判决其实是给那些长期虐待老人的不孝者敲响了警钟,兔子急了也要咬人的,而法律真正的保护了这个群体的弱者,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情啊!

我为那位姐姐而庆幸,这样的法律是能够让人们接受和信服的,是公正的.

我们也应该从这个案件中获取教训.对虐待老人的绝对不能饶恕,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教育子女方面一味的溺爱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惯子如杀子,"父亲从小就教育我的这个道理得到了验证.我们不能说这小子死的活该,不过也是咎由自取,老天有眼,可谓人不报,天也要报啊!

在他四十一岁的一个晚上,他又野兽般虐待自己八旬的老父亲,拳脚相加,老妇人爬在老翁身上求饶.忍耐了四十年的姐姐亲眼目睹了禽兽不如的弟弟如此对待老人,一怒之下在他熟睡的时候用斧头将他砍死而后去自首.

这是一起故意杀人案件,可最后的结果却是我们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我当时觉得故意杀人就是有自首情节最少也要判处二十年徒刑啊!可这起故意杀人案,一是有自首情节,二是死者有长期虐待老人的事实,二百多名邻居联名集体向法院请求宽大处理,最后判决的结果仅仅是判处姐姐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五年,这个判决绝对在中国的审判史上开了先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名副其实是不是褒义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小编收集了名副其实是不是褒义词,欢迎阅读。

典故出处

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近义词

名符其实

反义词

名不副实

英文翻译

veritabl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成语举例:而况教育能不能名副其实,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叶圣陶《桥上》)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谜面:寇准抱块清官匾

歇后语:诸葛亮当军师;寇准抱块清官匾

造句

(1) 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惠特曼

(2) 黄山真是名副其实,抬头望大门口的撑梁柱相当高,很有气势。我们沿着山路往上走,山上长满了花草树木,有红的、有蓝的,还有绿的。把黄山点缀的五彩缤纷,非常美丽。

(3) 蚂蚁真是名副其实的大力士啊!难怪人们常说:千里江堤毁于蚁穴。只要具备了蚂蚁们那种团结协作,不畏艰辛的精神,世上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呢?

(4) 生活失去了希望,就不再是生活;它的名副其实的名字就该是磨难。

(5) 一开始就坚持名副其实的信用,等于是自己储备了庞大的资金。

(6) 这种“实用”牌收音机,真是名副其实,用了10年声音也一样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今日说法观后感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那是一个等待了丈夫九年的女人!一个独自拉扯了九年女儿孤苦零丁的女人!

九年中没有丈夫一丁点消息,自己重男轻女的婆婆却也是对自己不闻不问,而自己即靠那微薄的工资把患有自闭症的女儿拉扯长大,等来的,却是丈夫的绝情寡义!

十年前,丈夫的妻子怀了宝宝,丈夫对妻子疼爱有加,婆婆对儿媳也是经常嘘寒问暖的,可宝宝生下来后,整个家都发生了变化。孩子,是个女孩,患有自闭症的女孩,一向得男轻女的婆婆整天面对儿子唠叨再生个儿子,丈夫的妻子却坚绝要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母爱中健康成长,丈夫倒是左右为难,只到一年后的某一天,丈夫对妻子说要在男方搞一个工程,四五个月才能回来,丈夫走后,妻子每个星期给丈夫打一次电话,二个月后丈夫却离奇失踪,没有一点音信,五年后,妻子认为丈夫死了宁愿当寡妇,不再嫁,直到又过了四年,妻子带着九岁的女儿回婆家过年时,开门的正是妻子的朋友,旁边是一个五岁大的小孩而丈夫,就在客厅里做着,“一家人”和乐和协,好不温暖。原来,丈夫去南方的确赚了不少钱,回去却瞒着妻子和妻子的朋友在一起,对此婆婆却也知道,即让毫不知情的妻子饱受痛苦。妻子确定离婚,而丈夫却不肯出面,可笑的是原来丈夫在南方赚了五百万属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离婚要对半分,丈夫舍不得钱,才不愿离婚……

更多热门观后感文章推荐:

看了这则消息后我对妻子的丈夫非常不满,为什么有了妻子还要去外面找女人,这无疑是违罚的,这人终有一天会被法律所制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今日说法观后感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星期天我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回到学校,因为晚自习是班主任,所以要早早的回学校。

晚自习的时间班主任在多媒体上给我们放映了关于青少年的节目迷失的青春期光从名字上我们可以联想这正是我们现在正处于的阶段,所谓“青春期”多少谎言,多少泪水,有多少迷茫,又有多少叛逆?

利用了两节晚自习的时间,同学们看完了老师为我们放映的节目,从头到尾同学们看的都非常认真,因为我们正处于节目中所表现孩子年龄一样的岁月,正因为他们和我们的年龄差不多,同样处于青春期,同样拥有着叛逆,冲动,自以为是的心理。

青春期的我们正生活在充满冲动遇到事情不能够控制自己,没有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

青春期的我们对于父母不能做到百依百顺,反到父母对我们越来越宠爱,对他们感到厌倦,一件小事父母做的不对就生父母的气,甚至有的骂父母打父母,可是有一点我们会后悔,正因为我们做事冲动,所以青春期对我们来说并无好坏,它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一面,当然也有坏的一面。

青春期的我们应该去理解别人,遇到事情要控制自己,冷静下来,想想该不该去做这件事,后果会怎么样,在交朋友这方面,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出什么可交,什么人不可交,看清是非。

在学校听老师话,生活中听父母,邻居,亲戚的话,因为他们绝对不可能害我们,只是往好的方向指导我们,看完迷失的青春期我深受启发,应该更努力的去生活学习。

更多热门观后感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迷失的青春期今日说法观后感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3月1日,海南三亚街头,凌晨的巷道里,聚焦了一批年轻人,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理智,在那个人头攒动的夜晚,任性、叛逆的行为,让他们必须面对法律的惩罚。

事发当晚凌晨时分的监控录像画面显示,一群男女聚集在一起,半个小时后,另一拔人也到了现场。突然,双方发生了冲突,两群人撕扯着殴打在一起,又有几个人举着木棍冲进混战的人群。听到警方巡逻车到达,这些年轻人一轰而散,四下奔逃,年仅14岁的胡洪亮却直直倒在地上,血流了一地,再也没有醒来。警方抓获了酒后行凶的15岁少年李海涛。据家人反映,李海涛平时在家很听话,事发前一天还与父亲商量好了第二天去学校的事情。

是什么让懂事听话的乖孩子,瞬间变成杀人凶手?

教育专家表示,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行为特点主要有三个:

1.未成年时期,情绪的兴奋性高,情绪的波动性大,具有极大的冲动性,既表现为热情活泼,又易急躁,激动,好感情用事。做事往往思虑不周,想到什么做什么;

2.对自身的控制力不强,行事无固定行为准则,往往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计后果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向有关当事人或无辜群众实施攻击行为,进行报复;

3.未成年人所处的年纪有其特殊性,心理素质发育还是半成熟状态,他们往往与同伴关系紧密,常常会团体行动;

这起事情发生的起因仅仅是两个十多岁女孩儿在喝了酒的情况下互相看不过眼而纠集两伙人展开的报复。如此意气用事的举动,却改变了两个少年的一生。胡洪亮鲜活的生命就这么结束了,而一时冲动的李海涛不仅要面对法律上的惩罚,内心的自责与煎熬也会伴随其一生。

这起悲剧的发生不禁让人反思,在父母眼中乖巧懂事的孩子,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怎么能拿刀捅人呢?现代教育中,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及行为准则教育是否有所缺失?

青少年的行为准则观念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家庭教育,这种基本都是无意识教育,基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叮嘱或者唠叨,例如:不能做这件事、那种行为会损害什么等等;另一部分是学校教育,这种与家庭教育相反,恰好是有意识开展的。例如:学校有专门的思想品德课等。课堂上有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哪些是违法犯罪行为,将要承担怎样的后果。

青春期是孩子的成长期,也是危险期,学校和家庭要给予这个时候的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哪怕有的时候孩子做出在成人看来不可理喻的行为,家长和老师也要用耐心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今日说法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看了央视一套的今日说法栏目,这期节目讲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案件,此案件中主人公是两个中学生郑清和薜谨,父母都在外打工,平时生活都有爷爷奶奶照顾。郑清家里家境稍微宽裕点,父母经常会给他寄点零用钱,而同学薜谨家里家境比较拮据,可是薜谨又迷上了电脑游戏,所以经常会向同学郑清借钱,这次他问同学郑清又借了900元钱,因为平时借的钱薜谨都是偷偷的把家里的口粮拿去卖了还钱,可是这次由于借的钱多卖口粮会被家里人发现,所以薜谨动了把同学杀死就不用还钱的歪念,就这样两个年轻的生命都毁了,一个死了一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在这个案件中我的心被揪紧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很让我们担心,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平时的教育和日常生活照顾都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他们年纪大了也不懂得怎么和孩子沟通,所以孩子很容易造成情感缺失,所以我呼吁在外打工的父母请你们平时多打打电话回家,只要有空就回家多看看孩子,让孩子有正确的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今日说法校园平安课观后感450字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4月21日,我们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观看了《今日说法》的一期节目——校园平安课。

这期节目运用各地的真实案例向我们这些懵懂的学生生动形象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身边的潜在危险。比如翻围墙,某地有一个叫小亮的学生,在翻越栅栏时,手臂被刺穿,多可怕!还有一些危险游戏:叠罗汉、窒息游戏、在窗外突然松手等,稍不注意,小命不保。还说了火灾、踩踏事故、车祸等发生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看了这期节目,我才知道我们不经意的小动作也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重则会危及生命。我们应该多多注意隐藏在身边的各种危险,时刻提高警惕。因为,它们随时会夺走我们宝贵的健康及生命。好奇没有罪,但它可能带给你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通过观看,我还掌握了一个危险时刻自我保护的本领。如果在拥挤人潮中被挤倒,保护自己的办法就是:双手抱住头部,双膝向内弯曲,头向膝部弯,形成元宝状,可保护腹内和胸内的脏器。如果未被挤倒,可用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形成三角区,保护胸内的脏器。对了,前方有人被挤倒,应该集体向四周传达信号,呼喊:“停下!停下!”可以的话,应将伤者移送安全处。

通过观看,我还知道了:坐车不要坐超载超速的车辆,不要玩危险游戏等。我们要时时刻刻警觉着,发现危险,一定要杜绝。要在危险中学会自我保护的技能,不让自己受到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鸳,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其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金莲记》一书。清代以后,“衣冠禽兽”一语遂用做贬义,泛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今日说法校园平安课观后感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我们在班主任的组织下,收看了一档名叫《今日说法.平安校园》的节目。节目讲述了在学校发生的种种危险游戏,而这些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危险的游戏,却在同学中盛行。

其中,有这样一种游戏,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种游戏,名叫“死亡挑战”,危险指数是四颗星。游戏操作看似简单,就是爬出栏杆吊在栏杆上还要故意将双手腾空,做出害怕状,

如此重复几遍,再爬上来,这便算是成功。只要一旦游戏成功,操作游戏的那位同学就感觉有“面儿”。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在游戏进行中稍微有哪个程序没有操控好,或者是手一滑,脚一空,那么——整个人,整条生命,整个人生以及一切的一切也就毁于一旦了啊!那可是5米高的阳台,就算老天开眼留你一条生路,那也得是摔个残废。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这么高的阳台上做这么危险的动作,那你恐怕是不想活了。

看完了这一期节目,我感到现在的中小学生,都越来越冒险,越来越不把自己的生命当一回事了,就算是想要寻找刺激,也可以理解。可是,偏偏有那么一些人就要拿生命当儿戏,好像丢一条性命无所谓一样。我要奉劝大家,生命是可贵的,它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可以死得重于泰山,但决不能轻于鸿毛啊!总之,绝不要把生命当作儿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粽子来历的另一种说法纪念台骀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山西民俗学家认为,粽子来历和古时三晋先民治水的故事有关。

台骀,作为远古历史人物,据山西省历史学者考证,台骀治水从年代上要早于大禹治水,是颛顼帝时代治水官员。

当时台骀为治水患,奔波南北,疏导汾水,一路导水至灵石山头被阻,台骀带领百姓奋战在灵石山头,开山泄水工程异常艰难,人们日夜施工吃住都在山上,挖山不止。

当时水满为患又无路可通,也没有船只,(禹王治水时也是徒步上下,才有三过家门而不进的故事,据考证台骀治水要早于大禹,台骀治水以汾水为主,是以治水的历史和传说只在山西流传,而大禹治的是黄河,所以大禹的治水足迹和功绩要大于台骀)台骀和他带领的开山百姓每天的饮食来源就成了问题,汾河两岸每家都有劳力在随台骀治水,为了保证粮食的按时运送到工地,不耽误和影响人们的饮食保障,人们想出了以水送食的办法,用竹桶和芦叶等包裹食物,以木筏相乘顺流而下,把食物送给下游的治水的人们,途中也有不少食品被水中的鱼虾吃掉。随着人口的流动,很快(粽子的最早原形)这种食品就传遍了整个汉民族。

现在山西民间,五月五日祭奠汾神台骀,祭品中就有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今日说法观后感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中午收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今天,像往常一样,我在12点38分按时打开了电视。

主持人说,今天的《今日说法》要跟大家讲的是一个老师找学生要债要了十年的故事——《讨债不为钱》。我很奇怪,老师怎么会向他的学生要债呢,还要了十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带着满心的疑问我开始看节目。

福建的一个教师,十年前为了资助一个偏远地区的学生,在三年的时间里从平日并不多的工资中挤出两万多元用于帮助那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们两人平时还以书信交流,老师还常常给予那个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可就在这个学生毕业后,老师却怎么也联系不上那个学生了。过了一段时间后,老师收到了学生的一封信,信中那个学生不但不对老师心存感激,还满怀委屈,抱怨不该上这三年学,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时光。之后,老师通过法律向学生要钱,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找到那个学生。学生在法庭上说:“我很感激他,但我也恨他,因为他没为我找到一个好工作,所以我才和他断了联系,我知道他这么多年一直在找我。”

我看到这里,真是气愤!好一个忘恩负义的人,白白在这世上活了这么多年,也白读了那么多的书!他再有知识,再有学问,但他却最缺少一个人最起码该有的诚信和感恩!就像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那样:“我用十年的时间,花费了几万块钱路费,向他要债却不是为了钱,就是想让他懂得诚信,再他给上人生的一课。”多么无私的老师啊!他以宽大的胸怀包容了这个学生,真让人感动,自私的学生和无私的老师相比,是多少渺小啊!我想,如果那个学生还有一点点感恩的心的话,他就应该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在以后好好做人,记住老师的教导。但愿社会上不再有这样的人,变得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今日说法观后感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主要讲了一个乡下小女孩,今年11岁,到镇上一家较大的超市投了两个发夹,三条糖果,塞进了一兜,出超市时被店员发现了打算送入公安局,结果怕轻饶了他,便私自将她困在电线杆上,脖子上挂着个手写的牌子,小偷。被一大群人围观,不仅让小女孩感冒了,还让小女孩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从而引起了店主于小女孩家长的纠纷。

我觉得,店员这样做是不对的,小兰还是未成年人,怎么可以说捆她就可能他呢?再怎么样,把他交给公安局,让公安局教育一下他不就好了么?何必要这样教育他啊!

小兰他还是个未成年的小女孩,偷了点东西,不用这么大题小做吧?伤害小兰,不可以想要这样而让那些想要偷东西的人望而生畏,他们还小,也许,小兰还不知在哪里付钱呢!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万一遇到此事可以和蔼可亲的说:“小朋友,你想要的话,我可以给你,可是不要偷拿哦!”相信那个小朋友都会红着脸,放下东西走人,或者是交钱,也相信他们不会再犯啦!如果把他绑在电杆上示众,那小女孩会多么无地自容,多么难受啊,同学要是知道他是个小偷,他个小女孩会多么难受呀,他要怎么面对老师和同学呀!这些都谈不上的话,和谈好好学习,为国家做贡献呢!

那些店员们,你们说,难道不是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第一种说法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有许多版本,最普遍的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凯尔特人。凯尔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凯尔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是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在中世纪的中欧,曾有过基督教摧毁异教徒的历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庆典从未真正消除,不过以巫术的形式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万圣节里,还留有巫婆的扫帚、黑猫、咒语等痕迹。据说当天遇见黑猫,就等于遇见了巫婆,一年都会倒大霉,所以在那天,大家都要乔装打扮,驱走那些不吉利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今日说法观后感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今日说法》报道:近日,假新闻机构频频敲诈勒索,背后往往还藏有非法网站。他们的主要目标则是有违规现象的网吧、游戏厅 等私营企业。借口曝光,实则骗钱。这些记者持有“记者证”,人员分工明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辨别记者真伪呢?应从记者证下手。

首先,需要知道,我国目前只给新华网等六家网站颁发记者证。也就是只有这六家网站有记者报道的权利。其次,真记者证做工精细、不粗糙,其封面上印有“新闻记者证”字样,而不是“……网记者证”,且中间有国徽,内有水印,最后一页还有幻彩油墨带。

其次,还可以根据记者证上的编号等信息,上“扫黄打非”等网核查。另外,若发现记者敲诈勒索,要及时拨打电话12390进行举报。

对于其它证件,我们也要掌握相关知识,让假警察、假军官一一现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今日说法观后感300字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每天中午,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都有“今日说法”这个节目,虽然每次只有二十多分钟,但内容丰富,耐人寻味,常常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当今社会,是一个既有权力膨胀、权利不张,又有道德失落、人格异化的转型社会,许多人民群众对法律上存在着疑问甚至迷惑不解。《今日说法》通过对当今社会所关注的法律焦点问题深入详实的采访和细致透彻的分析,让中国百姓更了解法律,更客观的感知法律,也让法制二字更贴近每一个人的内心。

《今日说法》是我最喜欢的栏目,案例分析、专家点评,都很大程度提高了我的法律意识,为我的学习和今后人生之路提供了丰富可靠的法律保障。

最后,我衷心祝愿《今日说法》越办越好,对未来社会法治走向具有独到的声音和影响力,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

更多今日说法观后感的相关作文:

1.今日说法观后感

2.今日说法观后感2015

3.今日说法观后感1000字

4.今日说法案例观后感

5.小学生今日说法观后感三篇

6.今日说法观后感500字【优秀】

7.2015年今日说法安全教育观后感

8.今日说法迷失的青春期观后感

9.今日说法校园平安课观后感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今日说法观后感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一阵急促的铃声打破了云南省公安局片刻的宁静,一个惊慌失措的声音说一对夫妇在家中不声不响地死了。

警察发现这对夫妇死于他杀,这起案件属于入室抢劫案。现场虽说血迹斑斑,还很凌乱,但却从中找不到犯罪嫌疑人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只有一辆被偷走的车,遗憾的是,也没留下印记。

8天转眼间就这么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传来。可是又一桩关乎生死的命案正在不远处无声的上演着。

这桩命案发生在一个名叫东红旅社的旅店里,死者就是老板娘的儿媳和孙女佳佳。

这一天,老板娘刘小凤出门了,只有儿媳和孙女在家。回来后发现两个在这住着的客从自己家惊慌地走出来,上了三楼。她发现家里被弄得乱七八糟,儿媳和孙女也都死了。警察赶到后,又顺藤摸瓜发现了另外一起关乎生死的案件。

最后在网吧找到了一个电话卡,这属于一个嫌疑人的。又几经周折找到了他的同伙,他们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谁也不会想到在几天之内杀了7条人命的竟是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而抢了几千块钱的目的就是为了痴迷的网吧生活。他们小时候不爱学习,不写作业,贪玩游戏。而杀人对他们来说就像在玩游戏。

直到下了判决知道生命的可贵以及父母的打骂是为了自己好。他们说:“叔叔我是不是在做梦?”“叔叔我怕死。”

可是已经晚了,这个世界是没有卖后悔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论据素材:中国每年“过劳死”60万人的说法来源

全文共 1583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我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

小编调查得知,最早的相关信息来自国内的一篇有关“过劳死”的报道,但该报道中引用的数据是“中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发生猝死”。而且,并无报道将中国“过劳死”人数同日本进行比较。

专家称,“过劳死”这个概念在医学上并不成立,“过劳死”人数难以统计,所谓“过劳死”及“‘过劳死’第一大国”,都只是媒体炒作出来的概念。

一、过劳死年超60万被众媒体反复提及

“每年60万”、“中国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的说法从何而来?

日本媒体文章发表于10月9日,文中确实提到了“中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中国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的说法。

然而,这一说法并非最先见于日媒。2012年10月28日,国内就有一篇《“压力山大”背后的集体焦虑感值得警惕》称,“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有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亡的人数达60万人,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并未提及信息的来源

我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我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

这一内容被国内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广泛引用。

二、媒体互相编译引用实为“翻译”出问题

早在2006年,“中国每年60万‘过劳死’”的说法就已出现并流传。

小编发现,最早出现“中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内容的中文报道,编译了韩国《韩国经济》的文章,称中国“每年因过劳死去世的人多达60万”。

《韩国经济》报道的原文指出相关数据来自于国内的报道。韩媒所指的,是《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6月第23期的报道《“过劳死”——时代的必然还是法制的乏力 加班:需不需要工会同意》。

这篇报道中相关的说法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杨新春教授,但他的原话是“据估算,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发生猝死。”

韩媒在援引时,表述称“据估计,一年60万人死于过劳”,将“猝死”翻译成了“过劳死”,而此文又继而被国内媒体编译转发。

我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我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

在韩媒的文章中,涉及了“超越日本”的表述,但这篇报道所指是人均工作时间而非“过劳死”人数。

三、猝死不等于“过劳死”医学上无“过劳死”概念

“猝死’不能等同于‘过劳死’,而且医学上根本没有‘过劳死’的概念。”杨新春教授介绍,“60万”的数据来源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一个课题,说的其实是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人数估计。

该课题以我国心脏性猝死预防为研究课题,该课题通过监测和推算,得出我国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每年约54.4万。“医学上没有办法统计所谓‘过劳死’人数。”

“猝死的原因,可能是病人本身有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工作累可能会加大心脏负担,但从医学角度,我们不可能把‘过劳’或者‘工作压力大’当作死亡的原因。”杨新春说,“‘过劳死’其实是媒体炒作出来的一个概念。”

我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我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

而且,杨新春觉得“中国超过日本成‘过劳死’第一大国”的说法“不可靠”:“这是没法比较的,中国和日本的总人数差别那么大,怎么可能通过绝对数字比较呢?再则,即使在日本医学界,也没有‘过劳死’的说法。”

他告诉记者,上述有关猝死的研究课题中,也没有涉及同其他国家的比较。“这项研究只是想提醒人们有病早看病,并没有把猝死和‘工作压力’或者‘加班’直接联系在一起。”

网传:“中国每年有60万人因‘过劳’而死,超过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在网络流传,加之近期年轻白领、在校博士劳累猝死的新闻频发,这一说法引起网友的强烈共鸣,纷纷慨叹“压力山大”。

调查:1.调查称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约60万,中国媒体报道,韩国媒体援引,报道成“过劳死”每年60万人。

2.报道称中国人均劳动时间超日韩,被传为“过劳死”人数超日韩。

3.专家解释:医学上无“过劳死”概念,“过劳死”人数无法统计更无法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今日说法观后感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中午,我看了《今日说法》,上面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儿被人拐到一个地方二十三年,他的家人为了找他倾家荡产,一直都杳无音讯。最后还是在一个叫“宝贝回家”的网站上找到了他。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二十三年做那个算把亲生儿子找到了。

而我看了这件报道后,很是气愤,气愤那些拐卖儿童的人,那些人怎么那么可恶。他们怎么可以因为钱,干些违法的事儿而去剥夺别人的幸福。他们可以找一份正经的工作去干。凭自己的努力干点什么不可以啊。

另外呢,我还觉得那些跟和家长闹点别扭就离家出走小孩儿。他们不知道父母为了他们有多痛苦,不知道父母有多担心。所以,千万别因为和父母闹别扭就离家出走,这是多么不理智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第三种说法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凯尔特人相信太阳神帮助他们种植农作物。但是,每年太阳神都会被一个名叫Samhain的邪恶力量攻击并被囚禁六个月。Samhain,还有两个称号,分别是“Lord of Dead(死亡领主)”以及“Prince of Darkness(暗黑王子)”,他带着寒冷以及黑暗的冬天来到凯尔特人的土地。凯尔特人非常害怕10月31日的夜晚,因为他们觉得这晚,有一堆邪恶灵魂潜伏在任何地方。他们在家生起火来让那些邪恶灵魂离开他们的家(上一个没有翻译的段落有一句是说火焰可以把鬼魂吓走的。)他们相信是Samhain把死人叫出来的,他们还相信Samhain会把死人变为其他东西,好像猫。凯尔特人会装着可怕的伪装来把那群邪恶灵魂赶走。(这就是万圣节的原型)后罗马占领了凯尔特人的土地,把罗马的节日和凯尔特人10月31日的Samhain祭典合在一起,就成了现在的万圣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第二个说法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专门用一天向母亲表示敬意的想法是19XX年在美国首先提出来的。2年以后华盛顿州的一位妇女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提出应有类似母亲节的一天来向一家之长的父亲表示敬意。多德夫人年幼丧母,由父亲把她带大。她非常爱自己的父亲。

在多德夫人提出她的想法的同一年--1909年,华盛顿州州长作出反应,宣布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这个想法在1996年被伍德·威尔逊总统正式批准。1924年,卡尔文·柯立芝总统建议把父亲节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以便“在父亲和子女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并且使父亲铭记自己应尽的全部责任”。红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认的父亲节的节花。

父亲节在全美国作为节日确定下来,比母亲节经过的时间要长一些。因为建立父亲节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制造商开始看到商机。他们不仅鼓励做儿女的给父亲寄贺卡,而且鼓动他们买领带、袜子之类的小礼品送给父亲,以表达对父亲的敬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英国的美国军人要求得到父亲节的贺卡寄回国内。美国军人的要求得到英国贺卡出版商的回应,因而印制了贺卡。虽然英国公众对这个人为节日接受缓慢一些,但今天英国在六月里第三个星期日也热烈庆祝父亲节,和美国的庆祝方式差不多。

父亲节似乎远不如母亲节那么重要,没有孩子给父亲送礼物。但是,美国的父亲仍然认为他们的命运比许多其它国家的父亲强得多,因为那些国家的父亲们连个名义上的节日都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今日说法观后感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像往常一样,我和爸爸妈妈坐在电视机旁,准时收看《今日说法》节目。今天报道的节目,是一位老人的感人故事,他令我非常震撼。一位捡破烂的老人无意间捡破烂时捡到了一张报纸。他不经意的去看了看,看到了上面报道的一位快要失学的儿童,于是他立即果断的拿出五十元钱捐助了那位儿童。也许在你们眼里,50元还算不了你们家金钱数目里的一点小指甲盖。但是对于捡破烂的刘舒兰爷爷来讲,50元已经很不容易了。记者去采访时,刘爷爷在整理他卖破烂的一个月积攒的钱,才76元。没有纸币,全是硬币。有人会问:刘爷爷一个月的生活费够么?答案当然是不够。所以每年还有政府部门的1800元的补贴。听上去挺多。不过,这些钱在刘爷爷手里没过多久就没了。是不是刘爷爷乱花乱买了呢?除了刘爷爷的生活费(刘爷爷一天三顿都吃面条,从来不吃肉,面条里的菜叶还是捡来的)以外,其它的全被捐了出去!100的,200的,500的,1000的都有!村里人很是不明白刘爷爷的这种做法。记者在采访刘爷爷时,刘爷爷给出的答复是:我知道当穷人的滋味,我也知道失学的滋味。我就是不想让他们失学。这句话深深的感动了我。此时,我已热泪盈眶。

刘爷爷的家非常简陋。家里只有三个电器。就是两个灯泡,还有个电风扇,是记者送的,那也许是刘爷爷家最贵的物品了。刘爷爷因为捐助了很多快要失学的儿童,所以,刘爷爷家有许许多多的感谢信,这些也就是刘爷爷最珍贵的东西了,他闲着的时候就一遍又一遍地抚摸和读这些信。20--年,刘爷爷家着过一次火,当人们把他救出来时,他不顾生命的危险再次冲进大火里,他出来时,人们看见他抱着一摞感谢信。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一只耳朵,刘爷爷的右耳朵烧伤了。我的泪腺突然变得异常发达,豆粒般大小的眼泪争先恐后叽里咕噜的往下滚。不光是我,我们一家三口都哭得稀里哗啦的。

刘爷爷——一个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一个还需要别人捐助的人竟捐助了那么多失学儿童!当采访将要接近尾声时,记者统计了一下,这位老人一共捐了两万元左右。尽管刘爷爷很穷,但我觉得他也很“富有”——他的道德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