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关柳宗元的优秀作文(汇总19篇)

导语: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的名人故事,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4054

作文

23

柳宗元与刘禹锡“以柳易播”的故事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韩愈为柳宗元(字子厚)撰写的《柳子厚墓志铭》中记述了柳宗元的这样一件事:元和十年(815),柳宗元由礼部员外郎贬为永州司马期满进京又外任为柳州剌史。同时,他得知刘禹锡(字梦得)也被贬为播州剌史。柳宗元落着泪说:“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其意是说,播州不是个人住的非常荒远之地,而梦得是个孝子,家有老母亲,我不忍心梦得身陷困境,又没有可以劝慰老母亲的话语,且没有母子同去播州的道理。于是,柳宗元“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即向朝廷请求,上奏疏给皇帝,愿用自己任所的柳州与刘禹锡对换,就是再加一重罪,也死而无怨。恰好有人把梦得的事上报给皇上,梦得被改任连州剌史。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眼中的柳宗元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赐予你一席孤独的身影,你却倚着它独钓中唐的漫江风雪。

——题记

一腔热血换来带罪之身,半年革新却是流放之因。一叶孤舟在江中远远摇曳,载走了柳宗元的热血澎湃之心,荡来的,只是永州司马的悲凉与憔悴之身。

永州十年,音信断绝。他风尘仆仆,跋涉在中国的荒野古道上,成为一个孤独的漂泊者,被迫像野人一样在言语不通的异乡了却残生。挣扎于痛苦之中的心底传来丝丝呐喊:“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他用盈盈潇水洗亮双眼,试图望穿空间,望到千百次出现在梦中的长安,可现实盛给他的,却是冰冷的青山和阴晴万变的长空。

努力咽下上涌的热泪,任其灼烧挣扎的心灵。

“来往不逢人,长歌碧楚天”的蛮夷生活伴随了柳宗元的永州十年。这十年中,他浪迹山水,探幽访胜,想要摆脱内心痛苦的缠绕,伸舒心灵的自由意志。当最初的愤然逐渐走向内心的平和,他的心胸从感叹个人悲苦处境上升到超越人生的不幸境界——如果沉溺于痛苦,生命只会无休止的贬损;不囿于卑微的困境,才能找到生命的真正价值。

于是,挥笔写就《悼屈原赋》;于是,他以流放自嘲,引吭“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于是,他以孤独自娱,独坐孤舟,垂钓漫江风雪。孤独与痛苦磨砺了他的精神意志,使他获得了“火中生莲花”的清净解脱;处于人生困顿和政治窘迫中,他却在对山水的凝望中升华出了自己傲人的生命光彩。从此,他把自己对梦想的追寻融进了永州的苍茫大地。在这片土地上,他迈出的每一步都充满着思想的冲激,他留下的每一段诗文都闪耀着生命的价值。

蓑笠遮不住他的傲然正气,风雪吹不散他的悠悠文思。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超越一切苦难,追寻真实的自我。千年之后,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仍能看到一位铮铮男儿,怀着博大的胸襟,笑看人间潮起潮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走近柳宗元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362 字

+ 加入清单

柳宗元为人所知,大多因为他的《江雪》一诗。俞平伯先生的父亲,清光绪年间翰林院编修俞陛云先生从这首诗里读出一种“悠然”的态度来,他说:“空江风雪中,远望则鸟飞不到,近观则四无人踪。而独有扁舟渔父,一杆在手,悠然于严风盛雪间。其天怀之淡定,风趣之静峭,子厚以短歌,为之写照。”(见《诗境浅说》)对于俞陛云先生所讲的“天怀淡定、风趣静峭”,我理会不到(借用梁启超读李商隐《锦瑟》语),反而对霍松林先生所读出的“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和“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见《唐诗精选》)有所体会。

永贞元年(805),唐顺宗重用王叔文以及柳宗元、刘禹锡等进行政治革新。他们反对宦官擅权、藩镇割据,打击贪官污吏,废除宫市、五坊小儿及进奉等弊政,免除民间欠税和各种杂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为官。永贞革新仅五个月即受到残酷的镇压,八位革新派的主要成员纷纷被贬谪为远州司马。唐宋官制,一般官员三年一调,可是柳宗元等整整过了十年,才奉诏进京。谁料想又被贬为更荒凉的边缘州郡。他在原配夫人去世以后,一直没有续弦,原因是他在贬谪之地,没有门当户对的女子,而且士人家庭出身的女子,也不愿意与他这样一个“罪大者”亲近,因此只好独自一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一想到这种情况,他便极为忧伤痛恨,内心如有热水沸腾般焦灼不安,甚至在寒食节时无法回到家乡为祖先扫墓,担忧祖坟被损,无法为家族延续后代,唯能向北方长号大哭,用头撞地。人生经历了这样的打击,难怪他的心情抑郁之极,以至于在他的“永州八记”中,偏好于描写那些“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过清”之境。结果,他年仅47便去世了,真是天妒英才,令人扼腕,唏嘘不已。

与柳宗元同为“八司马”之一的刘禹锡,年长一岁,与柳宗元所受到的迫害几乎完全一样,但却活到了71岁,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不由想到,在境遇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人胸襟是否开阔、性格是否爽朗、精神和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的大小等因素,都会给予人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还可能影响到人的生命。从刘禹锡的《秋词》中,已经可以看到这位诗人与众不同的性格和见解。诗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等到读到他在《游玄都观》和《再游玄都观》两首诗中对当时执政者的冷嘲热讽以后,便俨然看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开朗的胸怀。他在诗里嬉笑成风,说你们这些当政者,都是我走以后才来的;又说,十四年以后我倒是回来了,可你们去哪儿了呢?言外之意是在笑问:谁笑到最后了呢?具有这种性格和胸怀的人,才能在被打击了23年之后,仍然不抱怨、不颓废,仍然可以放眼瞻望,写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

当然我也在想,把柳宗元寿夭的原因归结为个人的心性和胸怀,对他是否过于严苛,是否有点哗众取宠的嫌疑呢?我愿意援引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的一些话,来表达我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景仰之情。韩愈先是高度赞扬了柳宗元的才华和见解,称其“儁杰廉悍,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尽管“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但是韩愈却肯定地说,柳宗元坎坷的一生玉成了他的文学成就。如果他被打击得不是那么久,不是那样的艰难困苦,即使他有出众的才华,他的文学词章也一定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一定不会流传百世的。与一个人生命的质量相比,寿命的长短毕竟不是最重要的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读柳宗元作文600字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满腔热血铸造成冤屈的枷锁,戮力革新换来了痛苦的流放。一叶孤舟悄然荡开湖面的冰雪,一孑身影默默伫立在船头,凛冽的罡风挟去了柳宗元的坦荡仕途,换来的只有永州司马的憔悴岁月。

柳宗元,唐代政治革新家,26岁入仕途,到47岁去世,其间21年,过了十四年的贬谪生涯。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在他的支持下,主张革新朝政的王叔文集团,开始了“永贞革新”,结果失败,柳宗元被贬卲州,后来又被贬至更为偏远的柳州。

努力咽下上涌的热泪,任其灼烧挣扎的心灵。

“若为化作身万亿,散向峰头望故乡。”这是跋涉在荒野古道上的柳宗元仰望苍穹的寂寞长叹,他风尘仆仆,被迫像茹毛饮血的野人般在异乡了却残生;“来往不逢人,长歌碧楚天。”这是浪迹于名胜古迹的柳宗元蘸墨挥毫的雄浑感慨,他探幽访胜,想要摆脱内心痛苦的缠绕;“久为髻组束,幸此南夷谪。”这是垂钓于漫江风雪的柳宗元轻掸蓑笠的孤独喁语,他写就《悼屈原赋》,获得了“火中生莲花”的清净解脱。就是陷入人生困顿和政治窘迫的低谷中,他也能在对山水的凝望中激发出自己生命中傲人的光彩——《永州八记》等作品流传千古,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蓑笠遮不住他的傲然正气,风雪吹不散他的悠悠文思。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超越一切苦难,追寻真实的自己。千年之后,透过历史缥缈的烟尘,我们仍能看到一位铁骨铮铮的男儿,怀着博大的胸襟,笑看人间潮起潮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柳宗元和永州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时,抒发胸中愤郁的散文,它们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从《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我看见一个解脱尘俗,融入自然的柳宗元。被贬、失意,眼前一片灰暗的柳宗元,第一次感到快乐,纯净,灵动,因为遇到了他的乐土与挚友——永州,他像一个妙手偶得珍宝的孩子一般欢脱。《小石潭记》的前半段中,我们看见了一个可爱的柳宗元;《石渠记》中,我们依然能看见豁达洒脱的柳宗元,但这种快乐却不是纯粹的,是掺杂着寂寞和忧愁的。绮丽的美景,游玩山水的惬意,都不足以掩饰住不被世俗认可的抑郁、晦暗,所以最让我震撼和喜爱的还是最后一篇《小石城山记》,他真实而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篇散文中,柳宗元一改委婉的愤慨,而是运用直抒胸臆,扣人心弦的表达。让我们从中探寻到了柳宗元和他的永州的真情!

第一段中“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这个描写让我想到桃花源的小洞,永州这个小洞水深到石头投去良久声音才消失,说明水很深,说不定是桃花源的人们因为渔人的告密而搬家了,只留下一个神秘的洞,而且查资料竟然发现永州小洞和桃花源都在湖南,心中一阵窃喜,我这无厘头的想法好像还有点依据!

还有一句“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

柳宗元自问自答,否定了有造物主这一观点,他肯定想着,如果有造物主,为什么如此美丽的永州山水无人观赏,处于蛮夷之地?为什么他满怀豪情壮志,一心报国,却履次失败?为什么他未及半载,母亲却已离世?他悲、他苦、他恨、他郁郁寡欢!

这让我又想起了《骆驼祥子中》那句话:“其实,雨并不是不公道,只是因为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这是《永州八记》的最后的一篇,也是情感表达最直接,最悲怆、最扣人心弦的一篇。

读完《永州八记》,我并不觉得柳宗元只是借永州山水来抒发、排解心中的苦闷,更是在安慰永州山水。咱们同病相怜,即使无人欣赏我们,我们也可以互相欣赏、互诉衷肠啊!

柳宗元说过“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洗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永州山水就是柳宗元,他们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亦神秘、亦美丽、亦孤独、亦凄凉!他们是多变的,是值得我们用心尊敬和欣赏的!

我不再觉得柳宗元是无病呻咛,抑郁寡欢的。因为在永州的10年,是他人生中最晦暗,感伤的10年,但有得必有失,他的八记和成熟的哲学思想也千古留名了。

或许他真正的友人,是这和他一样多愁善感,变幻莫测的自然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柳宗元被贬柳州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81 字

+ 加入清单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后来因为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关系,王叔文倒了台,柳宗元受了牵连,跟刘禹锡一样发配到边远地方去当刺史。

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当刺史,心情一直不好。怎么样才能使心情舒畅一些呢?他在公务完成后,就到附近的山野去游玩。有一次他到冉溪,果然景色宜人。他非常喜欢,就在那里安了家。但是,给这个地方取个什么名字呢?他想来想去,还是取了个“愚”字:溪称为愚溪,丘称为愚丘,泉称为愚泉,沟称为愚沟。他觉得他是因为“愚”而被贬官的,所以得用这个“愚”来命名。他终究没有让自己高兴起来。

柳宗元还游了小石潭,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身上佩带的玉环碰撞发出的丁当响声,真叫人高兴啊!他看到潭中的小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就好像在空中游动,阳光照着,影子落在石上,一动也不动。有时突然游得好远,就好像跟柳宗元逗着乐似的。美景叫他流连忘返,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被贬,他又很痛苦。

但是,柳宗元毕竟心里关切着百姓,常常到民间去考察百姓的生活。永州出产一种很毒的蛇,把它风干制成药,可以医治许多疾病。他特地访问了一个姓蒋的以捕蛇作为职业的农民。那个姓蒋的农民说:“我的祖父因为捕毒蛇,稍不小心被毒死了;我的父亲也是这样死的;我捕毒蛇已经有十二年了,差一点死去的次数也有好多次了……”

他说着说着,脸色变得悲哀起来。柳宗元看他痛苦的样子,非常同情,就说:“你既然怨恨捕蛇,那么我去跟当官的说一说,更换这个捕蛇差役,恢复原来的赋税,怎么样?”

不料那个姓蒋的慌忙摇着手,更加悲伤了,他说:“您千万别这样!我虽然苦,但是比我的邻居要好多了。我只要捕到蛇,还能太太平平过日子。我的邻居们天天有死亡的危险啊!我就算因为捕毒蛇死了,也要比我的邻居们死得晚一些……”

柳宗元听了非常有触动,写了一篇名为《捕蛇者说》的文章。他由衷地说:“官府的赋税对人民的毒害原来比毒蛇还厉害啊!”

柳宗元对当时社会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除了写游记外,还采用寓言的形式写了不少作品进行讽刺。他的《临江之麋(麋,鹿的一种)》,写一只麋得到主人的宠爱,狗怕主人,所以只能跟麋玩但不敢吃它。三年后,麋外出,见到其他的狗还以为是同伴,结果被狗吃了。柳宗元借这个寓言讽刺那些依仗权贵得意忘形的小人。在永州,他还写了不少其他寓言,有的讽刺贪官污吏,有的讽刺剥削人民的封建地主。他的寓言,大家都很爱看,流传很广。

就这样,柳宗元在永州呆了十年。

公元815年,柳宗元又回到长安。他当时还想为朝廷做点事。可是他怎么也看不惯那样官僚只顾升官发财,拍马奉承的坏风气。不久又被排挤,贬到更远的柳州(今广西栉州)。

柳宗元已经养成了习惯,常常到民间走走,了解一些情况,为老百姓做一些好事。一次,他看到几个凶横的家伙抓住一个中年汉子,后面,这个中年汉子的妻子和儿女在悲惨地哭哭闹闹。一打听,原来这个中年汉子欠了债,到期还不出,债主就把他抓去当奴隶。柳宗元实在看不过去,就下令全带到官府去。经过审问,柳宗元才知道这是柳州的一种陋习,有许多奴隶和奴婢就是这样失去自由的。柳宗元非常心痛,他决心要改变这种情况。他下令,所有的奴隶或奴婢一律可以由亲人或朋友按原来所借的债还清赎回;要是因为贫困一时没有能力赎回,可以为债主打工,等工钱和债务相当的时候,就应该解除债务关系。柳州的贫苦人民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得奔走相告。

可是不久柳宗元就发现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因为有些奴隶或奴婢,已经失去劳动能力,他们没有办法打工,又怎么能赎回自己呢?看到这种情况,柳宗元心里非常悲痛。他拿出自己的俸禄,送到债主家里,把赎回的奴隶和奴婢送回他们的家中。柳宗元在柳州废除了人身典押的陋习,对附近的州县也有深远的影响。柳宗元还引导人民发展生产、兴办学校。柳州人民怎么能不爱戴他呢!人们都亲切地称他“柳柳州”。

公元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重去世。

在唐代,柳宗元还跟韩愈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对改变当时只注意形式不重视内容的文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写了不少寓言、传记、政论散文,还写了许多诗歌。有一首诗是我们熟悉的,其实也是他为人的象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柳宗元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柳宗元我想对你说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柳宗元我想对你:你这个人太傻了,傻了吧唧的,写那么多的破记,贬官就贬官,还游山玩水,累着自己不算,万一从山上摔下来或掉进水里溺死怎么办,那年头又没有意外保险,好好当个司马有什么不好。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人就要对自己好,要知足,太太平平在家里安享晚年又什么不好,政府又不会来查你干的怎么样。保持心情愉快比什么都好。

以上这段话是一个初二的学生写的,是他们在学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老师给他们布置的一份课外作业,题目就是《柳宗元我想对你说》,字数100左右。

我看完后,忍俊不禁,但是细细想来,又很无语,孩子还没有踏入社会,字里行间却已经透着疲惫,透露着世俗与现实,他们已经没有无忧无虑的少年生活,社会的压力已经过早的渗入他们的生活中,我感到有点悲哀,但是我们家长还是要狠着心逼迫他努力学习,因为我们知道,现实的社会不会让他们以后像柳宗元的那样云游天下的自由生活,我们愧疚着又逼迫着...,一代代的轮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柳宗元我想对你说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你是一代英豪,用洒脱细腻的文字描绘世间百态。你是一位多斗士,始终握着手中的剑,坚守着心中的理想。

轻松吟诵着《小石潭记》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你将小石潭描绘得风姿万千,像一位美而不艳,丽而不俗的绝代佳人。可是这字字珠玑中却透着淡淡的忧郁。小石潭的清冷寂静更是在你的笔下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时才华横溢的你正应为国尽力,为民解忧,可事不如愿,革新运动的失败,造成了你的贬逐。身处崎岖阻塞之境,抑郁之情可想而知。可你没有放弃手中的笔,抒情叙事,一有触动就写文章,将山河美境与内心的愤慨结合,写下了篇篇以景抒情的文章。丰富的现实内容,精湛的艺术技巧,使你的文章熠熠生辉。阅读的人无不为之感到凄恻哀婉。

《永州八纪》就是你被贬为永州司马的途中有感而创作的。八颗璀璨的宝石让世人看到了你不看屈服的一面,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没有磨损你的意志。你挥洒着似剑的笔,在历史巨著的长卷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对美的描绘,对人生的感悟,你的文章风格多样,但不变的是你坚定的意志,奋进的精神。

今天,当我再次沉醉于小石潭的美景中时,柳宗元,我只有敬佩,敬佩你高超的艺术造诣,敬佩你无畏的斗士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名人柳宗元的故事

全文共 1825 字

+ 加入清单

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这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经历。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后来因为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关系,王叔文倒了台,柳宗元受了牵连,跟刘禹锡一样发配到边远地方去当刺史。

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当刺史,心情一直不好。怎么样才能使心情舒畅一些呢?他在公务完成后,就到附近的山野去游玩。有一次他到冉溪,果然景色宜人。他非常喜欢,就在那里安了家。但是,给这个地方取个什么名字呢?他想来想去,还是取了个“愚”字:溪称为愚溪,丘称为愚丘,泉称为愚泉,沟称为愚沟。他觉得他是因为“愚”而被贬官的,所以得用这个“愚”来命名。他终究没有让自己高兴起来。

柳宗元还游了小石潭,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身上佩带的玉环碰撞发出的丁当响声,真叫人高兴啊!他看到潭中的小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就好像在空中游动,阳光照着,影子落在石上,一动也不动。有时突然游得好远,就好像跟柳宗元逗着乐似的。美景叫他流连忘返,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被贬,他又很痛苦。

但是,柳宗元毕竟心里关切着百姓,常常到民间去考察百姓的生活。永州出产一种很毒的蛇,把它风干制成药,可以医治许多疾病。他特地访问了一个姓蒋的以捕蛇作为职业的农民。那个姓蒋的农民说:“我的祖父因为捕毒蛇,稍不小心被毒死了;我的父亲也是这样死的;我捕毒蛇已经有十二年了,差一点死去的次数也有好多次了……”

他说着说着,脸色变得悲哀起来。柳宗元看他痛苦的样子,非常同情,就说:“你既然怨恨捕蛇,那么我去跟当官的说一说,更换这个捕蛇差役,恢复原来的赋税,怎么样?”

不料那个姓蒋的慌忙摇着手,更加悲伤了,他说:“您千万别这样!我虽然苦,但是比我的邻居要好多了。我只要捕到蛇,还能太太平平过日子。我的邻居们天天有死亡的危险啊!我就算因为捕毒蛇死了,也要比我的邻居们死得晚一些……”

柳宗元听了非常有触动,写了一篇名为《捕蛇者说》的文章。他由衷地说:“官府的赋税对人民的毒害原来比毒蛇还厉害啊!”

柳宗元对当时社会的腐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除了写游记外,还采用寓言的形式写了不少作品进行讽刺。他的《临江之麋(麋,鹿的一种)》,写一只麋得到主人的宠爱,狗怕主人,所以只能跟麋玩但不敢吃它。三年后,麋外出,见到其他的狗还以为是同伴,结果被狗吃了。柳宗元借这个寓言讽刺那些依仗权贵得意忘形的小人。在永州,他还写了不少其他寓言,有的讽刺贪官污吏,有的讽刺剥削人民的封建地主。他的寓言,大家都很爱看,流传很广。

就这样,柳宗元在永州呆了十年。

公元815年,柳宗元又回到长安。他当时还想为朝廷做点事。可是他怎么也看不惯那样官僚只顾升官发财,拍马奉承的坏风气。不久又被排挤,贬到更远的柳州(今广西栉州)。

柳宗元已经养成了习惯,常常到民间走走,了解一些情况,为老百姓做一些好事。一次,他看到几个凶横的家伙抓住一个中年汉子,后面,这个中年汉子的妻子和儿女在悲惨地哭哭闹闹。一打听,原来这个中年汉子欠了债,到期还不出,债主就把他抓去当奴隶。柳宗元实在看不过去,就下令全带到官府去。经过审问,柳宗元才知道这是柳州的一种陋习,有许多奴隶和奴婢就是这样失去自由的。柳宗元非常心痛,他决心要改变这种情况。他下令,所有的奴隶或奴婢一律可以由亲人或朋友按原来所借的债还清赎回;要是因为贫困一时没有能力赎回,可以为债主打工,等工钱和债务相当的时候,就应该解除债务关系。柳州的贫苦人民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得奔走相告。

可是不久柳宗元就发现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因为有些奴隶或奴婢,已经失去劳动能力,他们没有办法打工,又怎么能赎回自己呢?看到这种情况,柳宗元心里非常悲痛。他拿出自己的俸禄,送到债主家里,把赎回的奴隶和奴婢送回他们的家中。柳宗元在柳州废除了人身典押的陋习,对附近的州县也有深远的影响。柳宗元还引导人民发展生产、兴办学校。柳州人民怎么能不爱戴他呢!人们都亲切地称他“柳柳州”。

公元819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重去世。

在唐代,柳宗元还跟韩愈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对改变当时只注意形式不重视内容的文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写了不少寓言、传记、政论散文,还写了许多诗歌。有一首诗是我们熟悉的,其实也是他为人的象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走近柳宗元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柳宗元,我想到一个与他经历相似,也是在官场上不得志的人:陶渊明。可后者与前者在结局上相差甚远,后者辞官归隐,前者却不;这是性格之间的差距吗?

说到这两者的性格,我们可以用《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来说明:《桃花源记》是一篇可以体现陶渊明对人人平等的精神世界的一种向往,而又将这种精神世界留下给后人,我们说他心中装着百姓;而柳宗元呢?那要先知道小石潭和柳宗元之间的关系。

想想:当柳宗元被贬到偏僻的永州时,遇到了在永州“偏僻地带”的小石潭;柳宗元的才华不被众人所知,小石潭的美却被篁竹遮挡……我们不得不说小石潭是柳宗元的知己。潭水如镜,照人影,也找着柳宗元的心。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正确的。

但,柳宗元用小石潭想表达的,是自己的什么呢?

结合一下背景:当时柳宗元等人在倡导一场有益于人民的运动,想把唐朝引向“开元盛世”之后的又一个高潮。这在当时的世界来讲,是一件大事,且深得民心。但突如其来的一场政变将柳宗元等人期待已久的梦成了过去,新皇帝将这些倡导改革的人全部贬到边远地区去了,而柳宗元也因此十分孤独,可以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了。

这时,换成陶渊明,早归去了。

而他,去了永州。人们对这个新来的人并无好感,他的才华也因官位较小而无处可施。而人活着,总要有事干,去抒发自己的情感,他也就去游山玩水,写出了《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只是其中的八分之一。很明显,当朝廷“植木偶于堂”时,“木偶”却像匹诺曹一样活泼。

匹诺曹想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柳宗元呢?我想是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皇帝将他召回京师时他那么的兴奋。

他甘心,为唐朝卖命,也甘心为理想卖命。他不会为了一时的失志而灰心丧气,他像他笔下的潭水一样,一点点地流过曲折的岸,流向他的目的地。这使我想到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中的骆驼:它们一点一点地走,虽然很慢,但一步一步的,它们总会到的。而柳宗元也就成了唐朝的骆驼。

但与骆驼不同,他有理想,骆驼只是在被鞭子赶着。柳宗元的雄心壮志和信心使他像骆驼一样坚定。

与陶渊明又不一样,他的壮志雄心背后的就是另一个和谐的“桃花源”,也就是说,有人民。但他更善于去实现他自己的理想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柳宗元被贬柳州

全文共 186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这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经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后来因为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关系,王叔文倒了台,柳宗元受了牵连,跟刘禹锡一样发配到边远地方去当刺史。

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当刺史,心情一直不好。怎么样才能使心情舒畅一些呢?他在公务完成后,就到附近的山野去游玩。有一次他到冉溪,果然景色宜人。他非常喜欢,就在那里安了家。但是,给这个地方取个什么名字呢?他想来想去,还是取了个“愚”字:溪称为愚溪,丘称为愚丘,泉称为愚泉,沟称为愚沟。他觉得他是因为“愚”而被贬官的,所以得用这个“愚”来命名。他终究没有让自己高兴起来。

柳宗元还游了小石潭,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身上佩带的玉环碰撞发出的丁当响声,真叫人高兴啊!他看到潭中的小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就好像在空中游动,阳光照着,影子落在石上,一动也不动。有时突然游得好远,就好像跟柳宗元逗着乐似的。美景叫他流连忘返,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被贬,他又很痛苦。

但是,柳宗元毕竟心里关切着百姓,常常到民间去考察百姓的生活。永州出产一种很毒的蛇,把它风干制成药,可以医治许多疾病。他特地访问了一个姓蒋的以捕蛇作为职业的农民。那个姓蒋的农民说:“我的祖父因为捕毒蛇,稍不小心被毒死了;我的父亲也是这样死的;我捕毒蛇已经有十二年了,差一点死去的次数也有好多次了……”

他说着说着,脸色变得悲哀起来。柳宗元看他痛苦的样子,非常同情,就说:“你既然怨恨捕蛇,那么我去跟当官的说一说,更换这个捕蛇差役,恢复原来的赋税,怎么样?”

不料那个姓蒋的慌忙摇着手,更加悲伤了,他说:“您千万别这样!我虽然苦,但是比我的邻居要好多了。我只要捕到蛇,还能太太平平过日子。我的邻居们天天有死亡的危险啊!我就算因为捕毒蛇死了,也要比我的邻居们死得晚一些……”

柳宗元听了非常有触动,写了一篇名为《捕蛇者说》的文章。他由衷地说:“官府的赋税对人民的毒害原来比毒蛇还厉害啊!”

柳宗元对当时社会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除了写游记外,还采用寓言的形式写了不少作品进行讽刺。他的《临江之麋(麋,鹿的一种)》,写一只麋得到主人的宠爱,狗怕主人,所以只能跟麋玩但不敢吃它。三年后,麋外出,见到其他的狗还以为是同伴,结果被狗吃了。柳宗元借这个寓言讽刺那些依仗权贵得意忘形的小人。在永州,他还写了不少其他寓言,有的讽刺贪官污吏,有的讽刺剥削人民的封建地主。他的寓言,大家都很爱看,流传很广。

就这样,柳宗元在永州呆了十年。

公元815年,柳宗元又回到长安。他当时还想为朝廷做点事。可是他怎么也看不惯那样官僚只顾升官发财,拍马奉承的坏风气。不久又被排挤,贬到更远的柳州(今广西栉州)。

柳宗元已经养成了习惯,常常到民间走走,了解一些情况,为老百姓做一些好事。一次,他看到几个凶横的家伙抓住一个中年汉子,后面,这个中年汉子的妻子和儿女在悲惨地哭哭闹闹。一打听,原来这个中年汉子欠了债,到期还不出,债主就把他抓去当奴隶。柳宗元实在看不过去,就下令全带到官府去。经过审问,柳宗元才知道这是柳州的一种陋习,有许多奴隶和奴婢就是这样失去自由的。柳宗元非常心痛,他决心要改变这种情况。他下令,所有的奴隶或奴婢一律可以由亲人或朋友按原来所借的债还清赎回;要是因为贫困一时没有能力赎回,可以为债主打工,等工钱和债务相当的时候,就应该解除债务关系。柳州的贫苦人民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得奔走相告。

可是不久柳宗元就发现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因为有些奴隶或奴婢,已经失去劳动能力,他们没有办法打工,又怎么能赎回自己呢?看到这种情况,柳宗元心里非常悲痛。他拿出自己的俸禄,送到债主家里,把赎回的奴隶和奴婢送回他们的家中。柳宗元在柳州废除了人身典押的陋习,对附近的州县也有深远的影响。柳宗元还引导人民发展生产、兴办学校。柳州人民怎么能不爱戴他呢!人们都亲切地称他“柳柳州”。

公元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重去世。

在唐代,柳宗元还跟韩愈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对改变当时只注意形式不重视内容的文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写了不少寓言、传记、政论散文,还写了许多诗歌。有一首诗是我们熟悉的,其实也是他为人的象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柳宗元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里出自柳宗元著名的小石潭记。那是一个清朗的早晨,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的清香。柳宗元坐在潺潺溪水边一块巨大而光滑的石头上,望着清澈透明的水中一只只鱼儿。画面仿佛定格在了此处,柳宗元从鱼儿身上看到了自然的生命力,又仿佛看到了自己无依无靠的样子;视线不肯离开,他在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

柳宗元的一生大起大落。原本步步高升的他,怀着一腔热血参加了永贞革新,却因为触范了皇家的利益,被流放到永州。他一心想报国,用自己的才华为国家效力。这样的打击深深地伤了他的心。在永州游山,玩水,他仍没有释怀。

鱼儿,“皆若空游无所依”,表面上写了水有多么清澈,细品却能体到他内心的情感。他何尝不是那鱼儿!无依无靠,在永州,他格外地无助,内心无尽的凄凉。他思考着自己的价值,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

命运仿佛在玩弄他一般,朝廷先一纸召书将他召回了长安。终于到了长安,他又被贬到了更偏、更远、更荒凉的柳州。极度的欣喜和极度的失落在一瞬间转换时,很容易让人的心态彻底崩溃。这难以想象的落差将柳宗元推向了绝望的边缘。无依与寂寞将他占满。他不断地,拼命地想,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可能对于任何一个希望在朝中为国效力的人来说,这些起落足以让他心灰意冷,并且提供了充足的理由让他厌世、不再顾虑任途荣枯,不再顾虑国家的未来。

但是柳宗元没有!

巨大的打击接连地冲向他,他却捂着伤口,缓缓前行,从未倒下!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一个人,在一个国中是多么渺小。他可以忘记一切,去隐居,去避世;但是即使心已经被深深地伤害,他的选择仍然是兼济苍生!

在柳州,他利自己小小的官职,挖了井,办了学,种了树,修了寺庙。

他为国效力,直到他再也不能了为止。

他是最无助的人,又是最无私的人。

无依无靠的鱼儿,一样可以发挥自己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走近柳宗元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界大文豪,他的生活可谓是经历坎坷千百。并不是一帆风顺。

从小就才华横溢的他,自然成为众星拱月般的存在。即便是即兴赋诗一首,也是让人望尘莫及。如此才华,自然被高人所发现,他也考中了举人。

年纪轻轻就与另七人一起搞变法,皇帝的支持更是让他们热血沸腾。谁知一指尖,一变乱,一切都灰飞烟灭,因为皇帝的变换,一纸贬书把他贬到偏远的永州,人生的制高点到低谷,谁能忍受了如此大的落差。尽管是景色宜人的小石潭,也成了他心中悄怆幽遂的境地。可他并没有放弃自我,朝廷不是他真正能施展才华的舞台,广大的山河,却一定能容纳他的千言万语。到了永州,他造福于人民,农民乐了,官员却不懂了。他加入农民一起在道路旁种树,增添大自然的生机,释放奴婢,减税,可谓是十分招人喜爱了,皇帝又一直诏书把他召回长安,柳宗元的内心此时是多么的汹涌澎湃啊。一路的蜿蜒险阻,都没有磨灭他的热情。

他相信他一定能变法成功,可人生就像在与他开玩笑一般,不到一年,他就被贬到比永州更偏远的柳州,他心灰意冷了,他看透了朝廷,不再对他抱一丝期望,他也经常问自己,那我还在愁怅什么呢。又一次回归自然,不同的是,心中的重压解脱了,历经虚伪的朝廷几遭的他释然了,在柳州,交到了同道中人,写了至今流传的美文。

从一颗火热的心变得冰冷,到最后的释然,也只有柳宗元能做到如此。没有怨恨,只是按照自己的初衷,勇往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心目中的柳宗元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文人,可以是灵魂高尚,可以,自由不训驯,可以一生顺风顺水,被人捧上神坛。但尤其不能失去欲望,对实现自身价值的欲望,对山水的寄情,对一天每时每秒的快乐,这是一个人生来而为人的标志,失去这些欲求,就没有痛苦,没有疲劳和困顿,于是就没有了思考,没有了深度,没有了浅层和片面,没有了苦中突出的乐趣和幸福!我可怜哪些无欲无求的人,他们是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于与地狱无异的天堂中,与大地无异的蓝天中,以及与痛苦一样的幸福中。

没有七情六欲,又如何将色彩披洒在文墨纸张字里行间,失去这些,不仅仅是失去了文采甚至于其余各种的能力,更是一种逃避去,一种与于生活叛逃的表现,躲开了生活中所有人所不能遏制的痛苦与罪恶,孤寂,阴郁,只追求永恒的极乐。

我赞佩柳宗元,欣赏世世代代中国文人们,他们愚公移山般正面对抗命运的坚强,洁净而又不是失烟火气的心静境和对自身生命的完美诠释与燃烧,都让他们的灵魂闪耀着色彩,闪耀着中国艺术与哲学的光芒,构筑成一条中国文明的长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柳宗元我想对你说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宗元兄:在你的《小石潭记》中,描绘了一个多么美丽的如人间仙境般的地方啊。那儿有白玉般干净,清澈的小溪水,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似天上的鸟翱翔在无边无际的天宇下。清晨,当阳光开始照入竹林中,苍翠的竹子和翠绿的藤蔓相互缠绕在一起,透过微微的晨光,在清风中随风飘拂。当阳光照在溪水中时,水波点点,闪烁着光芒,好像是金子发出的耀眼亮光。溪路蜿蜒,斗折蛇行,溪中石块千姿百态,各色各异,这真是每个人心中所梦想的人间仙境啊!

在这美丽的风景中,如果是我,一定会好好的玩一番,尽情放松平日紧绷的神经。让大自然用它的清新和活力为我洗去疲乏,注入能量。但是,此时此刻,这幽美的山林在你眼中却仿佛成为了凄神寒骨之地,这与世无争的佳地在你看来似乎也成了寂寥无人、不可久居之所。甚至于你只是想把它变成一个记忆。

看到你这样,我也有些难过了,我不由得想起了陶渊明,想起了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许我们可以学学他,将这山林中的悠然自得、与世无争当做一种享受,变成一种境界。

不由得,我又想起了苏轼,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让人们学会了以一颗平常的心去坦然面对生命中的波折和坎坷。我们能不能也从中领悟到一点豁达和豪情呢?

也许,我们还可以想想范仲淹。我们可不可以也学着用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心态去看待这一切呢?不再为了心中的愤懑而满怀愁肠。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虽然现在的你还不能为国为民做些什么,但是身处在这美景中,也依然可以忧其民、忧其君。正如龚自珍所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盼望你早日驱散心中的阴霾,把酒临风,宠辱偕忘,长风破浪,直济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柳宗元散文欣赏

全文共 4554 字

+ 加入清单

柳宗元(773—819)    字号:字子厚

籍贯: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

个人简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作品风格:诗作清丽自然,慷慨悲健;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山水游记清深意远,疏淡峻洁,清邃奇丽,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1】

吊屈原文

【原文】

后先生盖千祀①兮,余再逐而浮湘。求先生之汩罗兮,擥蘅若以荐芳②。愿荒忽之顾怀兮,冀陈辞而有光。

先生之不从世兮,惟道是就。支离抢攘③兮,遭世孔疚④。华虫荐壤兮⑤,进御羔褎⑥。牝鸡咿嚘兮,孤雄束咮⑦。哇咬环观兮,蒙耳大吕⑧。堇喙以为羞兮⑨,焚弃稷黍。犴狱⑩之不知避兮,宫庭之不处。陷涂藉秽兮,荣若绣黼。榱折火烈兮。娱娱笑舞。谗巧之哓哓兮,惑以为咸池。便媚鞠恧兮,美愈西施。谓谟言之怪诞兮,反置瑱而远违。匿重痼以讳避兮,进俞缓之不可为。

何先生之凛凛兮,厉石而从之?但仲尼之去鲁兮,曰吾行之迟迟。柳下惠之直道兮,又焉往而可施。今夫世之议夫子兮,曰胡隐忍而怀斯。惟达人之卓轨兮,固僻陋之所疑。委故都以从利兮,吾知先生之不忍。立而视其覆坠兮,又非先生之所志。穷与达固不渝兮,夫唯服道以守义。矧先生之悃愊兮,滔大故而不贰。沉璜瘗珮兮,孰幽而不光?荃蕙蔽匿兮,胡久而不芳?

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犹仿佛其文章。托遗编而叹喟兮,涣余涕之盈眶。呵星辰而驱诡怪兮,夫孰救于崩亡?何挥霍夫雷电兮,苟为是之荒茫。耀姱辞之朗兮,世果以是之为狂。哀余衷之坎坎兮,独蕴愤而增伤。谅先生之不言兮,后之人又何望。忠诚之既内激兮,抑衔忍而不长。芈为屈之几何兮,胡独焚其中肠?

吾哀今之为仕兮,庸有虑时之否臧。食君之禄畏不厚兮,悼得位之不昌。退自服以默默兮,曰吾言之不行。既媮风之不可去兮,怀先生之可忘!

【注释】

①祀:年。②蘅若:杜蘅、杜若,两种芳草名。擥(lǎn览):执,举。荐:祭献。③抢攘(rǎng嚷):纷乱的样子。④孔疚:内心很痛苦。孔,甚。疚,病患,痛苦。⑤华虫:即山鸡,雄性尾巴长,羽毛美丽,此指绣着山鸡图案的古代礼服。荐壤:献给土壤。⑥羔褎(xìu袖):普通的服装。⑦咿嚘(yīyōu伊优):象声词,鸡鸣声。咮(zhòu咒):鸟嘴。牝鸡二句,借母鸡司晨、公鸡束口喻贤者吞声、小人昌言。⑧哇咬:淫歌。大吕:乐调名,借指高级的庙堂音乐。⑨堇(jǐn紧):乌头。喙:乌嘴,与堇皆有毒植物。⑩犴(àn岸)狱:牢狱。犴,一作“岸”,古代乡亭的拘留所。绣黼(fǔ府):华丽精美的服饰。榱(cuī催)折火烈:房屋的椽子摧折焚烧。榱:屋椽屋桷的总称。哓(xiāo消)哓:争辩不休。咸池:周代六舞之一,相传为尧时的乐舞。便媚:逢迎谄媚。鞠恧(nǜ女去声):弯着身子不顾廉耻。恧:惭愧。谟言:有谋略的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用来塞耳的玉。痼(gù固):经久难治之病。俞缓:俞跗、秦缓,古代良医。厉:同“砺”,磨。石:古人用以刺穴治病的金针和石针。覆坠:指国家败亡。矧(shěn审):况且。悃愊(kǔnbì捆碧):至诚貎。璜、珮:皆美玉名。瘗(yì意):掩埋。遗编:屈原遗留下来的作品。涣:水盛貌,这时指眼泪流淌。挥霍:指挥的意思。姱辞:丽辞。(tǎng躺)朗:日不明貌。谅:料想。望:或解作怨望。芈(mǐ米):春秋时楚国祖先的族姓。否臧:俗作臧否,犹言好坏、得失。媮(tōu偷)风:苟且偷安的浅薄风气。

【赏析】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雪上加霜的是,还未过长江,又接到改贬永州司马的诏令,受到更为沉重的打击。在赴永州途中,他怀着悲愤的心情由洞庭湖上溯湘江,来到汨罗江畔凭吊屈原,满怀激情写下这篇《吊屈原文》。这篇文章和贾谊的《吊屈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作为骚赋的续篇,足以彰显柳宗元在辞赋创作上取得的杰出成就。

文中一方面铺述屈原时代楚国的政治混乱,黑白混淆,是非颠倒;一方面颂扬屈原“厉石”以求“重痼”,“服道守义”,“滔大故而不贰”的坚贞意志。显然,文中写的政治环境,正是柳宗元所面临的黑暗现实,而屈原的精神和意志,也正是他自己的秉赋,吊屈原正所以自吊。

柳宗元对打击迫害屈原的守旧贵族势力进行了猛烈抨击,揭示了他们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丑恶嘴脸,并刻画出屈原正直纯洁、坚贞不渝的内心世界,热情歌颂了屈原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即便被贬于遥远的蛮荒之地,仍然把眼光注视到人民:侧耕危获苟以食兮,哀斯民之增劳。当“民之增劳”,他动之以哀情。“先生(屈原)之貌不可得兮,犹仿佛其文章。托遗编而叹喟兮,涣余涕之盈眶。”表达了作者对屈原异乎寻常的敬仰和怀念。

文章借古讽今,“吾哀今之为仕兮,庸有虑时之否臧”,对当时从政之人不辨政治是非进行了公开批评。全文采用屈原辞赋的形式,悼念屈原,感叹自己,声长而语悲,追悼逝者和哀伤自己,两种曲调交织在一起,这是柳宗元的独具匠心,也是他当时情感的真挚显露。

【2】

小石城山记

【原文】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①。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③。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④。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⑤。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⑥。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⑦。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⑧。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⑨。”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

①石城山:在湖南零陵县西。

②垠:崖,边,岸。

③睥睨(pì_nì):即“埤堄”,城上短墙,又称女墙。梁□(lì):房屋的大梁。堡坞:土堡,小土城,此指堡坞形的石头。

④洞然:深邃貌。激越:声音高亢清远。

⑤美箭:美竹。箭,小竹。

⑥数(cù):密。偃:仰卧,引申为倒下、卧倒。

⑦造物者:能创造万物的存在,指天。

⑧中州:指中原。夷狄:指边远。更:经历。售其伎:贡献其技艺,使其技艺得到赏识。伎,同“技”。

⑨傥:同“倘”。倘若,或者。

⑩少人而多石:指少出贤人而多出奇石。

【赏析】

柳宗元永州八记,无一篇不寄寓着作者身世的感慨。本篇是《永州八记》中的最后一篇,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而在荒诞之地,抒发了自己被贬谪到远方、不能施展才能的不平之气,并用存疑的口气批判了所谓“造物者”。这造物的有无之论,笼盖八记,情满山水。

这篇文章在结构上与其他篇大致相同,前半叙述,后半议论。前半叙述小石城的位置、环境、景色,历历在目,无限美好,“类智者所施设也”,为后文议论张本。后半议论,比其他篇都来得空灵,从造物有神无神下笔,在有与无上反复推驳,出不尽之意于言外,“贤而辱于此”的作者,其无限感慨亦悠然而长了。

文中写景实而叙意虚,虚实相生。因作者是借景抒情,其情亦因实景而赋予着落,虽空灵却有实感。篇虽短小而不乏气势,议论奇崛,结尾含蓄,文止而意不尽。

【3】

牛赋

【原文】

若①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②巨首。垂耳抱角③,毛革疏厚,牟④然而鸣,黄钟⑤满脰⑥,抵触隆曦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⑧。自种自敛,服箱⑨以走,输入官仓,已不适口⑩。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蹶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縢,或实俎豆,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曲意随势,不择处所。不耕不驾,藿菽自与。腾踏康庄,出入轻举。喜则齐鼻,怒则奋踯。当道长鸣,闻者惊辟。善识门户,终身不惕。

牛虽有功,于已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注释】

①若:你。②魁形:体形魁梧。③抱角:牛头两角相对弯曲,形如环抱。④牟:同“哞”,牛之呜叫声。⑤黄钟:形容牛叫声。⑥脰(dòu豆):脖子,这里指牛的喉咙。⑦隆曦(xī稀):烈日。⑧往来修直:往来耕地,翻出的垄沟又长又直。禾黍,泛指农作物。⑨服箱:拉车。服,“负”的假借字。箱,车厢。⑩不适口:即吃不饱。适,到。一作满足讲。蹶(jué决)块:倒在地上。肩尻(kāo考):指全身骨肉。肩,指前腿部分。尻,屁股。缄縢(jiānténg尖藤):绳索。实:充实,引申为盛。俎(zǔ组)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器皿。曲意:尽意,挖空心思。藿菽(huòshū获叔):豆叶和豆子,这里泛指上等饲料。惊辟:吓得避开了。辟,同“避”。

【赏析】

赋,古代一种文体,多用铺陈排比之手法状物、抒情。这篇小赋是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期间的作品。永贞革新失败之后,柳宗元及其同道都备受排挤打击,有的被贬谪荒,有的甚至被害致死,但他对自己事业的信念仍然坚守不渝。

《牛赋》就是一篇体物言志、托物寄情之作。柳宗元把自己比做牛,把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比做“羸驴”。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勤勤恳恳做了许多有利于天下的事,却得不到好报;而那班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劳无功,无益于世,却因为善于钻营取巧享受厚禄,通过这一形象对比抨击了当时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抒发了自己强烈的不满情绪。

在这篇抒情小赋中,柳宗元紧紧抓住牛的特征,形神兼备地描绘了牛的形象,情深意切地颂扬了牛的精神。赋开头六句“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黄钟满脰”勾画了牛的外观声貌,乃至皮角骨肉,成功刻画出一头牛任劳任怨的奉献形象,开篇点题,直冲牛而来。

紧接着就对牛的外形进行了描述:体魁头大,两耳下垂,两角合抱,毛疏皮厚,叫时声音洪亮,仅用了16个字就在读者的心中树立了牛高大、矫健、憨厚、魁伟的形象。接下来写牛勤奋耕作,它头顶烈日,背负着沉重的犁耙默默无闻地耕耘着土地,然后农人种下庄稼。从播种到收获,都离不开牛的辛勤劳动。收得的粮食,送入官仓,养活百姓,穷的富了,饥者饱了,牛对人类可谓功德无量。然而牛不图享受,只习惯于在田地荒野中脚踏泥泞的土块。寥寥数语,就把牛勤勤恳恳、默默贡献的品德描绘得活灵活现。牛“利满天下”,还表现在它浑身上下都是宝,一切都为人所用。它的皮和角,肩和臀,用途极广,或作食品,或作绳索,或作器物,或作供品,真乃“由是观之,物无逾者”。对牛的高贵品质,给与了极高的评价。

赋的后一半笔锋一转,羸驴“曲意随势”“不耕不驾”,反而坐享其成。尤其第三段落,只有6句,24个字,却句句力匹千钧。“牛虽有功,于己何益”,这一愤激的反语,对牛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强烈地为牛抱打不平。“命有好丑,非若能力。”牛与驴的天壤之别,这是命运使然,决不是能力所能改变的。既然如此,就只好“慎勿怨尤,以受多福”了。

一百多字的《牛赋》,把牛“日耕百亩”的献身精神和“利满天下”的无量功绩刻画得入木三分;把驴“不耕不驾”的懒散傲慢和“善识门户”的投机钻营揭露得淋漓尽致,写尽了趋炎附势的小人飞扬跋扈的模样。牛与驴的对比,相互衬托,使牛的形象显得更加魁伟,更加高尚,造成强烈的相反相成的效果。

《牛赋》的可贵效果,不仅在于思想蕴意的光华,更在于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无论是刻画牛,还是描述驴,作者都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细致入微,到了形神毕现的地步,以至于托物言志水到渠成,丝毫没有牵强附会之感,文笔简练而含义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浅探柳宗元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之家,天赋异禀,被誉为“神童型天才”。20岁与刘禹锡同科进士,官授校书郎,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一生留下诗文600余篇,但其文成就大于诗,尤其是田园游记,写景状物,笔墨灵活,手法高超,情深意远,疏淡峻洁,为历代所传颂。

为官期间,政治改革失败,柳宗元被贬为邵洲刺史,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像他这样的奇才,从极有希望、前途无量的境地一头栽下来,满腹才华,一无所用,其心理上的打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但是正是永州十多年的贬谪生活所带来的大磨难,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成就了他千古大家的不朽地位。

我曾以为柳宗元是一种心胸狭隘,不够乐观的人,同是被贬之人,看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与人同乐,醉了,也乐了。在那里,百姓生活快乐,富足安逸,多么开阔的胸襟才能写下这样的文字。再看他: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傲高洁,遗世独立。不过,读到《永州八记》,便又有了新的感受,“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飃葳蕤,与时推移。”看得出作者享受山水景色的得意。我可以游玩,你们却不行,写下来让大家分享,让人不禁忘记之前的感受。其中《小石潭记》里也不免表现出淡淡哀愁,“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人之常情,谁人惨遭不幸仍能忘我游乐。他怀有才识,颇具政治思想,亦不人云亦云,敢于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可惜阻滞于小地方,由不得叹曰:“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值得思考。

柳宗元之执着,表现在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他的坚定的选择让人倍感唏嘘。一生孤独无依,孑立傲然。他的遭遇就是一次次挫折接踵而至,他都独自忍受、默默承担,也就不难理解他的英年早逝了。他无论做官何处,都开办学堂,教化民众,用自己的力量为人民服务。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柳子厚,我喜欢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名人柳宗元除蟒的故事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很久以前,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时子夜时分,就有一座天桥从河西那边伸过潇水河面,搭在大西门码头,两盏灯笼把大西门码头照得雪亮。人走上这座天桥,就可以上天成仙。于是,每年到了这一天,许多善男信女就沐浴斋戒,梳妆打扮,登上天桥去成仙。

那一年,柳宗元被贬,来到永州任司马。听到老百姓的这种传说后,心里很怀疑,哪有这样的怪事,决定探个究竟。就在这一年的八月十五,柳宗元吃了晚饭,来到大西门码头。这时,明月从东山升起,把个永州城照得象白天一样。只见大西门人山人海,好不热闹,男女老少,穿红戴绿,熙熙攘攘,好象赶庙会一般。柳宗元很随和地与百姓们谈着白话,问他们往年成仙的人以后有无音讯。百姓说,只见有人上去,却不见哪个下来,也不曾听说哪个有过音讯。说话间,子夜时辰已到,人们向着河西指指点点,柳宗元顺着人们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见对河的小山上,一道天桥突然直伸而来,连接在大西门河边,两盏灯笼高挂桥顶闪闪发光。这时,有些人便踏上桥头,往上面走去。柳宗元伫立一旁,仔细观察,只见连着“天桥”的那一头,是一条大蟒蛇,“天桥”是从蟒蛇的口中伸出来的,肯定是蛇的舌子,两盏灯笼那是蛇的眼睛了,这哪里是什么“天桥”,分明是这条恶蛇作孽作怪。他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决定要为百姓除掉这一大害。为不惊动恶蛇,他立忙叫随从回法华寺拿来一把大弓箭,对准蟒蛇的亮眼一箭射去。蟒蛇大叫一声,顿时地动山摇,它缩回舌头,“天桥”断了。蟒蛇瞎了左眼,伤了右眼,现出原形,滚滚爬爬,逃进了树林。百姓看得真切,这才知道上了当,往日已经“成仙”那些人的亲属,禁不住嚎淘大哭起来。

柳宗元知道蟒蛇虽然瞎了一只眼,但还没有死,估计它还会出来求药治眼,便连夜通告了永州城内所有药铺,对瞎眼人前来买药的都要严加注意,只许给它毒药。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上午,一家药铺里走进一个老头,手拄拐杖,蒙了左眼,要买眼药。药铺老板见了,想起柳司马的嘱咐,知道这老头定是那蟒蛇所变,便照着柳司马的话做了。老头拿着药,急忙回到河西的树林里,急忙把药往眼睛里抹,这一抹,痛得它满地打滚,把那些碗口粗的树子滚倒一大片,逃到一个山洞里去,右眼很快也瞎了,不久就死了。

后来,有人从这个岩洞边过路,老远就闻到一股臭气,直冲鼻孔,原来这是蟒蛇的尸体腐烂了。人们还从这个岩洞里搜出来好多铜扣子银扣子,这是被蟒蛇吃掉的人衣服上的。谁知这蟒蛇吞害了多少人的性命。

从此以后,永州太平了,个个都感激柳司马为民除害的大恩大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典故:柳宗元被贬柳州

全文共 191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能接触到柳宗元的诗,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典故:柳宗元被贬柳州,欢迎阅读!

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这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经历。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后来因为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关系,王叔文倒了台,柳宗元受了牵连,跟刘禹锡一样发配到边远地方去当刺史。

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当刺史,心情一直不好。怎么样才能使心情舒畅一些呢?他在公务完成后,就到附近的山野去游玩。有一次他到冉溪,果然景色宜人。他非常喜欢,就在那里安了家。但是,给这个地方取个什么名字呢?他想来想去,还是取了个“愚”字:溪称为愚溪,丘称为愚丘,泉称为愚泉,沟称为愚沟。他觉得他是因为“愚”而被贬官的,所以得用这个“愚”来命名。他终究没有让自己高兴起来。

柳宗元还游了小石潭,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身上佩带的玉环碰撞发出的丁当响声,真叫人高兴啊!他看到潭中的小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就好像在空中游动,阳光照着,影子落在石上,一动也不动。有时突然游得好远,就好像跟柳宗元逗着乐似的。美景叫他流连忘返,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被贬,他又很痛苦。

但是,柳宗元毕竟心里关切着百姓,常常到民间去考察百姓的生活。永州出产一种很毒的蛇,把它风干制成药,可以医治许多疾病。他特地访问了一个姓蒋的以捕蛇作为职业的农民。那个姓蒋的农民说:“我的祖父因为捕毒蛇,稍不小心被毒死了;我的父亲也是这样死的;我捕毒蛇已经有十二年了,差一点死去的次数也有好多次了……”

他说着说着,脸色变得悲哀起来。柳宗元看他痛苦的样子,非常同情,就说:“你既然怨恨捕蛇,那么我去跟当官的说一说,更换这个捕蛇差役,恢复原来的赋税,怎么样?”

不料那个姓蒋的慌忙摇着手,更加悲伤了,他说:“您千万别这样!我虽然苦,但是比我的邻居要好多了。我只要捕到蛇,还能太太平平过日子。我的邻居们天天有死亡的危险啊!我就算因为捕毒蛇死了,也要比我的邻居们死得晚一些……”

柳宗元听了非常有触动,写了一篇名为《捕蛇者说》的文章。他由衷地说:“官府的赋税对人民的毒害原来比毒蛇还厉害啊!”

柳宗元对当时社会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除了写游记外,还采用寓言的形式写了不少作品进行讽刺。他的《临江之麋(麋,鹿的一种)》,写一只麋得到主人的宠爱,狗怕主人,所以只能跟麋玩但不敢吃它。三年后,麋外出,见到其他的狗还以为是同伴,结果被狗吃了。柳宗元借这个寓言讽刺那些依仗权贵得意忘形的小人。在永州,他还写了不少其他寓言,有的讽刺贪官污吏,有的讽刺剥削人民的封建地主。他的寓言,大家都很爱看,流传很广。

就这样,柳宗元在永州呆了十年。

公元815年,柳宗元又回到长安。他当时还想为朝廷做点事。可是他怎么也看不惯那样官僚只顾升官发财,拍马奉承的坏风气。不久又被排挤,贬到更远的柳州(今广西栉州)。

柳宗元已经养成了习惯,常常到民间走走,了解一些情况,为老百姓做一些好事。一次,他看到几个凶横的家伙抓住一个中年汉子,后面,这个中年汉子的妻子和儿女在悲惨地哭哭闹闹。一打听,原来这个中年汉子欠了债,到期还不出,债主就把他抓去当奴隶。柳宗元实在看不过去,就下令全带到官府去。经过审问,柳宗元才知道这是柳州的一种陋习,有许多奴隶和奴婢就是这样失去自由的。柳宗元非常心痛,他决心要改变这种情况。他下令,所有的奴隶或奴婢一律可以由亲人或朋友按原来所借的债还清赎回;要是因为贫困一时没有能力赎回,可以为债主打工,等工钱和债务相当的时候,就应该解除债务关系。柳州的贫苦人民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得奔走相告。

可是不久柳宗元就发现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因为有些奴隶或奴婢,已经失去劳动能力,他们没有办法打工,又怎么能赎回自己呢?看到这种情况,柳宗元心里非常悲痛。他拿出自己的俸禄,送到债主家里,把赎回的奴隶和奴婢送回他们的家中。柳宗元在柳州废除了人身典押的陋习,对附近的州县也有深远的影响。柳宗元还引导人民发展生产、兴办学校。柳州人民怎么能不爱戴他呢!人们都亲切地称他“柳柳州”。

公元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重去世。

在唐代,柳宗元还跟韩愈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对改变当时只注意形式不重视内容的文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写了不少寓言、传记、政论散文,还写了许多诗歌。有一首诗是我们熟悉的,其实也是他为人的象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