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晋文公 典故(最新20篇)

导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浏览

4142

作文

1000

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介绍

全文共 1317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典故大多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小编整理了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介绍,欢迎欣赏与借鉴。

1、炎黄子孙。“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部落的首领。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他们自西方游牧进入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得到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由西北进入了中原地区。

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民族和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化也较高,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把部落联盟首领让位于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ǔ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é)”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é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三家分晋”:春秋时期,晋国的兵力虽然强大,但“政出多门”不能统一力量重振霸业,多年后被“韩、赵、魏”三家分割而亡。

10、商鞅变法:商鞅,原名公孙鞅,秦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的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将其处死,可谓商鞅“作茧自缚”。

11、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献谗言于魏帝,并将孙膑的髌骨挖掉,孙膑装疯被齐国营救,后有“围魏救赵”的事迹,并在一次战役中设计大败魏军,诛杀了庞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此事给后人的启示。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2、战国时期四大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

13、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于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便“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连横”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14、 屈原投江,屈原名平,楚国王室贵族,我国伟大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因遭谗言被流放,后因不忍看到国家(楚国)沦亡,抱石自投汨(mì)罗 江,百姓乘舟寻尸不遇,为防鱼儿蚕食,用竹筒盛米倒入江中,后演化为赛龙舟、包粽子。屈原著有《离骚》、《天问》、《九章》等爱国诗篇,被后人整理为《楚辞》流传至今。

[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典故故事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在奴隶社会中,等级制度在奴隶主阶级内部也十分森严。

按照周礼规定,演奏乐舞的行列,天子可以用八佾(yì),即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所组成的乐舞队进行演奏和舞蹈;诸侯则用六佾,共三十六人;卿大夫用四佾,共十六人;士则只能用二佾,即只有四人。

如果谁违反了这些规定,就是违反了周礼,应该受到惩罚。

当时,鲁国有一个卿大夫,叫季平子。季氏世代为卿,权重势大,操纵着国家政权,国君实际上已在他的控制之下。作为卿大夫,他本来只能用十六人的乐舞队,可是他自比天子,便在自家的庭院里用六十四人的乐舞队奏乐和舞蹈。

这件事被孔子知道后,认为季平子破坏了周礼。

有一次,孔子谈论季平子,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孔子愤怒地说:“他竟然敢在自家的庭院里违背周礼,用六十四人的乐舞队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如果能容忍的话,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容忍的呢!”(原文是:“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后来,人们就用“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成语,指事情恶劣到了让人不能忍耐的地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历史经典典故八: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 《癸辛杂识》(续集下):“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原文: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予闻猎人云,凡虎将三子渡水,虑先往则子为彪所食,则必先负彪以往彼岸;既而挈一子次至,则复挈彪还;还则又挈一子往焉。最后始挈以去。盖极意关防,惟恐食其子也。

大意:彪的性格很彪悍,会吃自己的同胞。老虎带着三个孩子过河,必定先把彪背到对岸,然后带第二个过去,同时在把彪提回去,然后带第三个老虎到对岸,最后才把彪带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孟子的典故:杀豚不欺子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原文】: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dan)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妊(ren)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子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译文】: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集市旁居住时,孟子看到邻居杀猪,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应到:“煮肉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孟母深知做人要诚实,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于言传。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尽管家中十分困难,孟母还是拿钱到东边邻居家买了一块猪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二、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

全文共 1390 字

+ 加入清单

1、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史记?贾谊传》记载,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文章借此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后汉书?梁鸿传》记载,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文章借此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3、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后汉书?孟尝传》记载,东汉人孟尝,为官清正廉洁,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4、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独自驾车出行,在无路可走时便痛哭而返。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5、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6、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宋书?宗悫传》记载,南朝宋人宗悫,少年时很有抱负,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7、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晋书?谢玄传》记载,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半句出自《烈女传?母仪传》记载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作者借此表达有幸在宴会上结识了各位名士。

8、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史记?司马相如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又云:“相如即奏《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这两句是说,未遇推荐之人,只能赋凌云之赋而自惜。

9、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列子?汤问》记载的高山流水的故事。这句的意思是说既遇知音,就在宴会上赋诗作文,不以为惭。

10、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的兰亭集会的情况。《晋书?石崇传》记载:“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这句是说,名胜之地,终难免于荒芜。

11、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文章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12、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后汉书?徐稚传》记载:徐稚是洪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文章借此夸赞洪州人物俊美。

13、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张令其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口:‘日下荀鸣鹤。’”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14、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史记?贾谊传》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作者借此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15、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史记》记载,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了,不能做官了。又载,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文章借此表达年时易往,功业难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光绪吃鸡蛋的典故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有资料记载:清朝内廷每年要用掉近四五百万两白银。

清末李元伯《南亭笔记》里记录了一则“鸡蛋问题”,说的是光绪小皇帝喜好吃鸡蛋,一天要吃四个。四个鸡蛋在光绪时期也就十二三个铜钱而已。而御膳房狮子大开口,开价整整三十四两银子。

光绪有次与他的老师翁同龢闲谈,说道:“鸡蛋真好吃,可这东西这么贵,翁师傅你能吃得起吗?”翁同龢深知其中猫腻,知道是内务府的人虚报冒领,但又不便直说,只好推脱道:“回皇上,臣家中或遇祭祀大典,偶一用之。否则不敢也。”这样一来,光绪皇帝吃鸡蛋就可以吃掉一万二千四百一十两白银。

管中窥豹,由此可知,内务府通过虚报帐目,低价买进,高价卖给皇帝,冒领银两大肆贪污的现象有多严重和普遍。政治清朝内廷一年用掉四五百万两白银,也就不足为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三、出自文人词句的典故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1、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陶渊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两句意思是说,滕王阁的宴集,胜过隐士的独乐。《水经注》记载:“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荫渚,青青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2、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曹植《公宴诗》有诗句:“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钟嵘《诗品》记载:“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曹植)。”这里是借曹植来比拟与会的文士将对后代文坛产生影响。

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论语?季氏》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作者借此说明自己将往海南接受父教。

5、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嵘《诗品》说:“余尝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这句是说,请各位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语典故:蓝田生玉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蓝田生玉”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名门出贤良。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拼音]lán tián shēng yù

[释义]蓝田:地名,在陕西省,古时蓝田出产美玉。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

[出处]《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例句]自从他们家父子俩前后被延揽入阁后,蓝田生玉的美名便在乡里流传开来。

“蓝田生玉”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名门出贤良。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吴书.诸葛烙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三国时,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字子瑜。他有个儿子叫诸葛恪(ke),从小聪明伶俐,口才极好,善于言辞,孙权对这孩子很宠爱。

有一次,孙权在朝廷设宴,六岁的诸葛恪随父参加。诸葛瑾的脸长得特别长,孙权想开他的玩笑,乘着酒兴,命人牵来一头毛驴,在驴的长脸上写了“诸葛子瑜”四个字,借以讥讽诸葛瑾脸长似驴。众人见了,捧腹大笑,诸葛瑾也感到很尴尬。诸葛恪见了,走到孙权席前,跪请添写二字。孙权命人将笔拿来给他。诸葛恪在“诸葛子瑜”四字后面添写了“之驴”二字,这样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满座大臣见了无不惊讶叹服,孙权见诸葛恪如此机敏,十分高兴,当场把毛驴赏赐给他。

又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父亲和你叔父诸葛亮相比,到底是谁高明?”诸葛恪答道:“我父亲高明。”

孙权要他说出因由,他不假思索地说:“我父亲懂得事奉明主,而我叔父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当然是我父亲高明。”

孙权对诸葛瑾说道:“人们都说蓝田生美玉,名门生贤良,真是名不虚传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潘多拉的盒子历史典故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尘世女子。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并给了她一个礼盒,然后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后知”)。埃庇米修斯不顾禁忌地接过礼盒,潘多拉趁机打开它,于是各种恶习、灾难和疾病立即从里面飞出来。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但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来,潘多拉就将盒子永远地关上了。“潘多拉的盒子”被用来比喻造成灾害的根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断臂菩萨的典故

全文共 216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古代关于菩萨的故事有很多,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断臂菩萨的典故,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东魏天平年间,在山东博兴县有一位张石匠。他的手艺全国闻名,他雕刻的龙凤活灵活现,各种动物、人物栩栩如生。

张石匠妻子早亡,膝下有一女儿,父女两个相依为命。他的女儿叫秀娥,当年十八岁,长得如花似玉,知书达理,贤惠聪明。来张家提亲的都踏破了门槛,秀娥却没有一个中意的。

天平元年,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信奉佛教,要求在全国各地修建庙宇,号召人们拜佛念经。

当时,博兴县境内,要建一座龙华寺,雕刻佛像的责任就落在了张石匠手中。张石匠到山区选好了石料,运到龙华寺,开始动手雕凿。

当时监工叫吴良心。他是知府的小舅子,为人刻薄,心黑手辣,他依仗着姐夫是知府,仗势欺人,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一直到三十岁,也没有哪个良家姑娘嫁给他。

为了早日完成工期,监工驱赶着大家,加班加点,经过三年多的时间,龙华寺终于建成,剩下的就是安奉佛像了。

由于佛像多,石匠少,进度比较缓慢,那吴良心就盯在工地上,不让石匠回家,日夜加班,吃饭的时候都是由家人送到工地上。

这一天,秀娥去给父亲送饭,迎面碰上吴良心,他看见秀娥,简直被她的美貌惊呆了,两只眼睛看了又看,不离秀娥的身上,秀娥羞得低着头来到父亲身边。

吴良心跟着秀娥,来到张石匠跟前,嬉皮笑脸地说:“姑娘,多大了,找婆家没有?没有,我给你找一个?”

张石匠看了,没好气地说:“不劳吴大人费心了,闺女有了婆家了!”

“有婆家了?不知道是谁家的公子这么有福气?”吴良心嬉皮笑脸地说着,还用手去捏秀娥的脸。

张石匠看了大怒,一把把他的手打开说:“放尊重点儿,滚!”

吴良心讨了个无趣,愤愤地说:“张石匠,这闺女早晚是我的,你别给脸不要脸。”

父亲吃完饭,秀娥收拾碗筷回家,走在半路上,突然,从庄稼地里跳出几个人来,手里都拿着刀,为首的就是监工吴良心。

吴良心走上前,淫笑着说:“姑娘,怎么样,今天就和我回家成亲,亏待不了你。”一边说着,一边往上凑,伸出手来拉秀娥。

秀娥一看跑不了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宁可死也不受辱。她抡起巴掌,照着吴良心脸上就是一个耳光。

吴良心气极了,咬着牙说:“你竟敢打老子,来,把她捆起来,抬到我家去。”

大家一起围了过来,就在这时,来了一位姑娘,一手拿着莲花,一手拿着拂尘,大声喊道:“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敢欺负良家妇女?”

吴良心看了看姑娘,面相方圆,弯眉细目,微翘的嘴角饱含笑意,真像仙女下凡,笑着说:“好,又来了一位,我都要了,给我把她也捆起来。”

大家围过来,只见那位姑娘挥动拂尘,三下五除二,把那几个人打倒在地,然后走到秀娥跟前,给她解开绳索。吴良心乘机从背后拿着刀悄悄地走了过来。

“恩人,小心!”秀娥高喊了一声。

那位姑娘连头都没有回,把拂尘往后一甩,吴良心倒退了几步,扑通一声仰面摔在了地上。

就在这时,张石匠带着几个人跑来,吴良心看了,指着张石匠说:“张石匠,你竟敢叫人谋害我,等着瞧。”说完带着大家一溜烟地跑了。

张石匠来到姑娘面前,连连致谢:“多谢恩人救命之恩,不知恩人姓甚名谁,家住哪里,我以后亲自登门道谢。”

姑娘笑了笑说:“路见不平,出手相助,是我份内之事,不必道谢。”说完,转身不见了踪影。

所有的雕像基本完工,大殿里的释迦三尊像由张石匠亲自雕刻,也全部完工,只剩下一尊单体协侍菩萨像,还没有动工。

孝静皇帝传来谕旨,三月三要驾临龙华寺拜佛。现在剩下不到半月的时间了。吴良心听了,眼珠子一转,就把雕刻协侍菩萨的任务交给了张石匠。

张石匠选好石料,心里琢磨着怎样雕凿,这时,救自己女儿的那位姑娘出现在眼前,他挥动锤子和钢钎,日夜不停,几天的功夫就完成了,看着自己雕凿的菩萨像,张石匠会心地笑了。

龙华寺里所有的雕像全部落座,州府的官员都来观看,吴良心跟在众人后面,来到了大殿里面,当他来到协侍菩萨前,看了看,觉得面熟,再仔细一看,不觉大怒,那尊菩萨像,就是那天打他的那位姑娘。他悄悄地来到他姐夫面前,凑在耳朵边细说了一遍。

知府听了,命人把张石匠捆在寺内的一棵树上,指着张石匠说:“张石匠,你竟敢把凡人雕凿成菩萨,这是亵渎神灵,也是欺君之罪,应该满门抄斩,念你雕佛有功,砍掉你的双臂,让你的女儿到吴良心家中为奴。”

上来两个刽子手,挥起大刀,照着张石匠的左右臂砍去,围观的人吓得惊叫一声,闭上了眼睛。

说时迟,那时快,张石匠的女儿跑过去,迎着刀伸出双臂,只听见“咔嚓咔嚓”两声响,秀娥的两只胳膊被砍掉了,顿时鲜血直流,张石匠大喊一声:“秀娥!”也昏死过去。

谁知过了一会儿,秀娥两只胳膊慢慢地长了出来,大家都万分惊奇。这时,一位衙役跑过来说:“知府大人,你快到大殿里去看看,菩萨的双手没了。”

知府来到大殿里面,也惊呆了,只见协侍菩萨的双臂,不知去向。皇帝就要来了,再重新雕凿已经来不及了,知府找来能工巧匠,雕凿了双手,可怎么也安不上。

三月三,皇帝来到了龙华寺,看了建筑和雕像,万分高兴,来到协侍菩萨面前,看到胁侍菩萨天衣褶纹流畅自然,璎珞疏密得体,姿态端庄秀气,连声称赞。

又看到菩萨没有双臂,脸色陡变,问:‘如此精美的雕像,为何没有双臂。“

有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皇帝,皇帝大怒,将吴良心判了死刑,知府也削去官职,发配到伊犁,永不录用。失去双臂的协侍菩萨静静地站在大殿里面,观看着沧桑的变化,一站就是几百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网开三面典故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商汤王是商朝的开国帝王,他姓子,名履,是商族先祖契的第十四代子孙。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帝舜即位后,任命契为司徒,令他施行五伦(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夫妇循礼、对朋友忠诚宽容、同道相谋(君仁臣忠)),来教导老百姓做人的道理,更封契于商,赐姓子,这就是商部落的始祖。从大禹到桀,夏朝一共持续了四百多年的时间。夏桀是一个极端残暴、放荡的人。他的暴政激起了各部落人民的极度不满。而商部落的领袖汤是一个贤明的首领,他关心百姓疾苦,勤政爱民,很受拥戴。 一天,汤外出处理政务,在路上看见一人个人正在捕鸟。那人支开一张像笼子般的大网,将四面都拦住,准备捕获来自各方向的禽鸟。此时,那猎人正向天祷告,期盼能捕获更多的猎物,嘴里还喃喃地说:“凡是天空落下的,从地面洞穴里钻出来的,自四面八方跑过来的,无论是飞得高的还是低的,向东走的还是向西行的,都统统进到我的网里来。”,他祷告的声音刚落,汤就走过去对那个人说:“哎呀,你这种方法太残忍了!这不是把所有的禽兽都打光了吗?不能干出这种赶尽杀绝的事情来啊!”说着,汤亲手收拢起三面网,只给猎人留下一张网。然后,像做祈祷那样,他轻轻的低声说道:“哦,飞禽哟,走兽哟,想往左的就往左,想向右的就向右;愿高飞的尽情飞,乐钻洞的块入穴;随意而去,投奔自由。如果没有办法,无可遁逃,就进入这张网吧!这也是自投罗网,无可奈何!”,四方诸侯听说了这件事情,都非常感动,无不由衷地赞颂汤的盛德,高兴地说:“汤王真是仁德到了极点了,对禽兽都爱护有加,何况是对人呢?真是圣君啊!”于是纷纷来归顺商汤,前后总共有四十六国之多。汤王统治的范围越来越大,国力也越来越强盛。而夏桀这个贪酒好色的君主,却拿人命当儿戏,又时常掠夺劳力,导致农民不能按时耕种庄稼,最后搞得天怒人怨,老百姓恨桀恨到了极点,都希望他早早灭亡。于是汤顺天命,应人心,讨伐夏桀,诸侯归服。汤取代夏桀,平定海内,建立了商朝。商汤还任用伊尹为宰相,辅助国政,使国内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大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刘备典故

全文共 1486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问裴潜

《世说新语·识鉴》曰:曹公问裴潜曰:“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裴潜评价刘备居国不治,守边为主。

死里逃生

《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备于从事,遂与相随,遇贼于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

这件事一方面提到了刘备的武勇,但更多的是刘备的急中生智和临危不惧,想想看,若是刘备只是一介武夫,十分勇敢的与贼兵拼命,或是慌张被杀,还会有日后的昭烈皇帝吗?

感化刺客

《三国志》: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魏书》曰: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

这不仅仅是刘备礼贤下士的真实写照,也说明了刘备的个人修养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髀肉之叹

《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因生肉而感概,千古英雄,几人有如此气概?

耻杀宋忠

《汉魏春秋》曰:刘琮乞降,不敢告备。备亦不知,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宋忠诣备宣旨。是时曹公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乃呼部曲议。

刘备在这种危急的境况下,虽然很生气,仍然能保持镇静,像宋忠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值得自己动手杀死,于是让宋忠走了。

孝直避箭

《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裴松之引注: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势危而不肯退,由此可见,刘备不仅不是窝囊废,而且十分勇敢好战,而法正与刘备的君臣之情,也是值得称道的。

身份不明的刺客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引注:曹公遣刺客见刘备,方得交接,开论伐魏形势,甚合备计。稍欲亲近,刺者尚未得便会,既而亮入,魏客神色失措。亮因而察之,亦知非常人。须臾,客入厕,备谓亮曰;“向得奇士,足以助君补益。”亮问所在,备曰:“起者其人也。”亮徐叹曰:“观客色动而神惧,视低而忤数,奸形外漏,邪心内藏,必曹氏刺客也。”追之,已越墙而走。

这件事后人认为其疑点重重,破绽多多,但无论如何,只通过谈话就了解了一个人的能力,这都显示了刘备极强的知人识人能力。

求田问舍

释源:《三国志·魏志·陈登传》: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年三十九卒。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沦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色,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说解:求田问舍,原是刘备说许汜为国士,处纷乱之世,而无效主之志,只知道买田置屋,为个人利益打算,没有远大志向。后以求田问舍形容专营私利而胸无大志之士。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炎帝的神话典故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神炎帝是女娲升天若干年以后,出现在大地上的又一位大神。他和他的玄孙火神祝融共同治理着南方一万二千里的大地,主宰着南方的生命。

炎帝是一位慈爱仁厚的大神。他在世的时候,大地上的人类由于不断的生息繁衍,自然界生产的食物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于是,仁爱的炎帝便教给人类如何播种和收获五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换取生活所需要的一切。

当他要教给人类种五谷时,从天空纷纷降落下许多谷种,他收集起这些谷种来,播种在已经开垦出来的土地上。一次,他看到一只浑身通红的鸟,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禾苗在空中飞过,穗上的谷粒落在地上,炎帝把它们拾起来种到了田里。

这些谷物长成后,人们吃了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可以长生不死。人类从此有了足够的粮食,生活就非常安定了。

那时候,人类共同劳动、互相帮助,既没有主人,也没有奴隶,人们收获的果实大家平均分配,感情亲如手足。

为了能让人类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炎帝又让太阳发射出足够的光和热,使五谷更加茁壮的生长,使人们生活在灿烂温暖的光明中。从此,人类再也不愁衣食,人们非常感谢炎帝的恩德,便尊称他为“神农”。那时,炎帝的样子是牛头人身,这大概是与他的这一贡献分不开的。

炎帝是农业之神,同时又是医药之神。因为,太阳光是健康的源泉。炎帝有一根神鞭,被称做赭鞭。他用这根鞭子来抽打各种各样的药草,药草经过赭鞭的抽打,有毒无毒、或寒或热的各种药性就很明显地呈现出来。于是,他就根据这些药草的不同药性来治病救人。为了更加确定药性,他还亲自去品尝百草。为了尝药,他曾在一天里中毒过70多次。一次,他尝了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竟然被烂断了肠子。

炎帝看到人类虽然丰衣足食了,但在生活上却还有诸多不便,于是又让人们设立了贸易市场,把彼此需要的东西拿到市场上来交换。在市场上,可用五谷换兽皮,或用珍珠交换石斧等。有了这种交换,人们的财富就更加丰富起来了。

那时没有钟表,也没有其他记录时间的方法,凭什么来确定交换的时间呢?人们又不能放下手中的活儿,整天地守在市场上。于是,炎帝又教给人们一个方法:当太阳照在人们头顶上的时候,就到市场上去进行交易,过了这段时间,大家便自动离去,也就散市了。在当时,人们实行起来,感觉又简便、又准确。

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后代也为人类作出了许多贡献。如他的重孙殳制作了射箭用的箭靶;鼓和廷又制作出了一种叫“钟”的乐器,后来,他们两人又经过努力,制作了许多歌曲,使音乐在人间得到广泛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有关于张骞通西域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807 字

+ 加入清单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汉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这不是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胳膊吗?

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月氏国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担负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

有个年青的郎中(官名)张骞(音qiān),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有他一带头,别的人胆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应了征。有个在长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月氏。但是要到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围住了,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

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没找到月氏,却闯进了另一个国家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

大宛和匈奴是近邻,当地人懂得匈奴话。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匈奴话,交谈起来很方便。他们见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富饶强盛的大国,这回儿听到汉朝的使者到了,很欢迎他们,并且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败了以后,迁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国,不想再跟匈奴作战。大月氏国王听了张骞的话,不感兴趣,但是因为张骞是个汉朝的使者,也很有礼貌地接待他。

张骞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还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许多从未见到过的东西。但是他们没能说服大月氏国共同对付匈奴,只好回来。经过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时间,幸好匈奴发生了内乱,才逃出来回到长安。

张骞在外面足足过了十三年才回来。汉武帝认为他立了大功,封他做太中大夫。

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他说:我在大夏看见邛山(在今四川省,邛音qióng)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细布。当地的人说这些东西是商人从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贩来的。他认为既然天竺可以买到蜀地的东西,一定离开蜀地不远。

汉武帝就派张骞为使者,带着礼物从蜀地出发,去结交天竺。张骞把人马分为四队,分头去找天竺。四路人马各走了两千里地,都没有找到。有的被当地的部族打回来了。

往南走的一队人马到了昆明,也给挡住了。汉朝的使者绕过昆明,到了滇越(在今云南东部)。滇越国王的上代原是楚国人,已经有好几代跟中原隔绝了。他愿意帮助张骞找道去天竺,可是昆明在中间挡住,没能过去。

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认为他虽然没有找到天竺,但是结交了一个一直没有联系过的滇越,也很满意。

到了卫青、霍去病消灭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后,西域一带许多国家看到匈奴失了势,都不愿意向匈奴进贡纳税。汉武帝趁这个机会再派张骞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和他的几个副手,拿着汉朝的旌节,带着三百个勇士,每人两匹马,还带着一万多头牛羊和黄金、钱币、绸缎、布帛等礼物去结交西域。

张骞到了乌孙(在新疆境内),乌孙王出来迎接。张骞送了他一份厚礼,建议两国结为亲戚,共同对付匈奴。乌孙王只知道汉朝离乌孙很远,可不知道汉朝的兵力有多少强。他想得到汉朝的帮助,又不敢得罪匈奴,因此乌孙君臣对共同对付匈奴这件事商议了几天,还是决定不下来。

张骞恐怕耽误日子,打发他的副手们带着礼物,分别去联络大宛、大月氏、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阗音tián)等国。

乌孙王还派了几个翻译帮助他们。

这许多副手去了好些日子还没回来。乌孙王先送张骞回到长安,他派了几十个人跟张骞一起到长安参观,还带了几十匹高头大马送给汉朝。

汉武帝见了他们已经很高兴了,又瞧见了乌孙王送的大马,格外优待乌孙使者。

过了一年,张骞害病死了。张骞派到西域各国去的副手也陆续回到长安。副手们把到过的地方合起一算,总共到过三十六国。

打那以后,汉武帝每年都派使节去访问西域各国,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来的使节和商人也络绎不绝。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史上著名“绿帽子”典故

全文共 1344 字

+ 加入清单

把绿头巾定义为妻子通奸应在元朝之后。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国史上著名绿帽子典故,欢迎阅读。

中国的男人们大抵最害怕自己戴上那“绿帽子”,说来有一段让人饶有兴趣的史话。绿帽子”的演变过程长达两千年,“乌纱帽”则起源自南朝刘宋年间(另有说东晋时宫中就开始流行)。有意思的是这顶“帽子”都是在朱元璋手上最后“定型”,成为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词。

【秦汉】时期规定犯人穿一种特制的衣服,称为“赭衣”,其色赤褐。班固《汉书·刑法志》有载“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可见至迟在汉代“赭衣”已为罪犯的代称。唐宋时期,视碧青绿诸色为贱民所穿服装之色。唐代地方官吏对犯罪之人“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闻见录》),并根据情节轻重“以日数为等,日满乃释”。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苏州有不逞子弟,纱帽下著青巾,孙伯纯知州判云:"巾帽用青,屠沽何异?"”这表明在唐宋人心目中,穿戴碧绿青诸色的是最低贱的人。

自【元代】开始,碧绿青诸色的服装限于“娼妓”、“乐人”所穿。《元典章》规定:“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儿;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下诏规定:“教坊司乐艺着卍字顶巾,系灯线褡膊,乐妓明角冠皂褙子,不许与民妻同。”同时还规定:“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人服”。朱元璋明令让娼妓家的男子必须头戴绿巾,腰系红褡膊,足穿带毛猪皮鞋,不许在街道中间行走,只准在左右两边“靠边走”。由此一来,人们见着戴“绿帽子”的便知其家中那位是“青楼一族”,戴“绿帽子”也成为某男子的妻女卖淫或妻子私下“偷汉子”的俗称。据明朝郎瑛所撰的笔记《七修类稿》载,相传于春秋时期,依靠妻女卖淫收入为生的男子以绿头巾裹头作为识别。而绿色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低贱者的用色,《汉书.东方朔传》提到馆陶公主刘嫖的情夫董偃,头戴绿帻,颜师古的注是:「绿帻,贱人之服也。」。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中也有「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之句,可见当时绿色为低贱者所用的颜色。

至于把绿色视为低贱者用色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与龟有关。绿色为龟之颜色,而古人误以为雌龟要与蛇交配才可以繁殖,甚至以为龟没有雄性,如明朝长乐人谢肇浙所着的笔记《五杂俎》就提到龟不能交配,所以纵容雌龟与蛇交配来繁殖后代。不少古书如《列子》、《说文解字》、《博物志》等均有类似说法。因此把妻子与他人通奸的男子称为「龟」。《七修类稿》与唐朝封演所撰的笔记《封氏见闻录》均有提到,唐朝李封为延陵令时,手下犯罪,他就要他们戴绿头巾作为羞辱。但当时仍未有把「绿头巾」定型成妻子跟别人通奸的意思,只是象徵身份低贱。而郎瑛则于《七修类稿》中说出自己的见解,认为以绿头巾为羞辱,是因为绿头巾是春秋时期妓女之夫的首服。

把绿头巾定义为妻子通奸应在元朝之后。据《元典章》载,当时规定娼妓家长和男性亲属要裹青头巾」,而青、绿二色相近。此例一直沿用至明朝,《明史·舆服志》载,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下诏规定教坊乐人和伶人要戴青巾,而乐人、伶人之妻通常都是乐妓、女伶,虽然以卖艺为主,「绿帽子」一词则是清以后的用法,易实甫作《王之春赋》就有「帽儿改绿,顶子飞红」之句,描绘了当时官场的性贿赂。于是「绿头巾」或「绿帽子」就成为妻子与人通奸的男子之代称了,这种用法亦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简短的成语典故精选

全文共 1805 字

+ 加入清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成语是其中的精髓,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智慧和对美的追求。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简短的成语典故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简短的成语典故精选篇一:十行俱下的故事

南朝梁武帝制衍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记亿力很强。他四岁开始识字读书,能够过目不忘;到六岁时,已经会写文章了。

梁武帝对萧纲如此好学非常高兴。有一次,特地把他叫到跟前,当面出了一个题目,要他做一篇文章。萧纲略一思付,不慌不忙地提起笔来就写。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写成了一篇词句整齐对偶的骄文,擅长文学的梁武帝一看,字的声韵和谐,词藻华丽,不禁赞叹道:“你这孩子呀,真是我们萧家的东阿王!”

东阿王是三国时魏国著名的文学家曹植的封号,由此可见梁武帝对萧纲评价之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萧纲读的书越来越多。据说他阅读的能力很强,读书的速度惊人,能够十行同时阅读下去。用这样的速度读书,当然能博览群书,写起诗赋文章来也得心应手。

十一岁那年,萧纲被任命为宜惠将军、丹阳尹,开始处理郡里的各种事务。他虽然还是个少年,但因为读的书多,知识广博,因此处理事务有条不紊,颇有见地。

二十八岁那年,萧纲因长兄萧统去世,被立为太子。从此,他就长期住在宫内,经常和当时著名的文士徐漓、厦肩君等人一起吟诗作赋,过着悠闲的官廷生活。

萧纲的文才很好,但长期属于深官,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因此老是以轻靡绪艳的文辞描写上层贵族腐朽的生活,所作的词赋格调低下,当时被称为”宫体。”

公元549年,军阀侯景率匆叛军攻破京都建康,梁武帝忧愤而死。萧纲即位,为梁简文帝。过了两年,侯景派人用毒酒害死了他。

简短的成语典故精选篇二:贫贱骄人的故事

战国时,有个叫田子方的人,受到魏文侯的礼遇。魏国攻下了中山国,魏文侯派太子击驻守中山。太子击外出,在路上遇到了田子方,便让田子方的车先过去,田子方连正眼都不看他一下。

太子击生气地说:“是富贵者该骄傲对人呢?还是贫贱者该骄傲对人?”

田子方答道:“只有贫贱者敢于骄傲对人,富贵者哪里敢骄傲对人!国君如果骄傲对人,就会失掉他的封国;大夫如果骄傲对人,就会失去他的领地。失掉封国的,从未听说过有人用封国去款待他;失去领地的,从未听说过有人用领地去款待他。至于说到贫贱的士人,如果所说的不被采用,所行的不让君主满意,无非是穿好鞋子离开罢了,无论走到哪里不都是过贫贱的生活吗?”太子击挨了一顿教训,只好向田子方行礼道歉。

简短的成语典故精选篇三:克勤克俭的故事

古时候,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洪水经常泛滥成灾。人们苦于水患,热切希望加以治理。

尧帝时,鲧[gǔn]受尧的委派负责治水,九年不成。

舜帝时,把这一任务交给了鲧的儿子——禹。禹深知人民的疾苦,他欣然接受了任务,当时虽然他刚刚结婚才四天,但他毅然告别了新婚的妻子,踏上了治理水害的征途。

禹认真地察看了地形,吸收了前人失败的教训,废弃了过去一贯采取的堵塞方针,采用了疏导的办法。他日夜辛劳地带领着百姓疏通河道,开渠作坝,把河水引入大海。

在长达十三年的艰苦岁月中,大禹曾三次路过自已的家门口,都没进去看一下,与群众一起节衣缩食,同甘共苦,最后,终于治服了洪水。

大禹治水成功后,舜见他是一个有德有才的人,便要把自己的职位让给禹,他对禹说:“大禹啊,你是一个最贤能的人,既能勤劳地治国,又能节俭地持家,是能够担当得起这个职位的。”

在舜的再三坚持下,禹便接替了舜的职位,受到了百姓们的拥戴。

简短的成语典故精选篇四:摩肩接踵的故事

晏婴是齐国有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身材矮小,但是头脑敏捷,非常机智。

有一次,晏婴出使楚国。楚王想侮辱他,就按他的身材高度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小门,叫他钻进去。晏婴说:“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我是出使楚国,请问楚国是个狗国吗?如果楚国是个人国,就应当请我从城门出入。”楚王听说了这番话,只好让大开城门请他进来。

楚王见到晏婴又说:“你们齐国大概是没有人吧?怎么派你这么个矮小的人来呢?”晏婴说:“我们齐国首都临淄有三百条街道,人多得把衣袖一展开就把太阳都遮蔽了,挥洒的汗如同下雨一般,走在路上要肩靠着肩,脚碰着脚,怎么没有人呢(原文是‘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荫,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楚王又问“那么为什么把你派到这里来呢?”晏婴回答说:“我们齐国派使臣,有个规矩:上等的使臣派到上等国;下等的使臣派到下等国。我是个下等使臣,所以就被派到楚国来了。”

他的回答噎得楚王作声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98 字

+ 加入清单

唐王朝收复两京以后,安庆绪逃到河北,占领六十座城,继续顽抗。唐肃宗决定派大军进剿安庆绪。这一次进军,唐军一共集中了九个节度使带领的六十万兵力。这九路大军归谁统率呢,论地位和威望,应该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但是猜忌心很重的唐肃宗,怕郭、李两人权力太大,故意不设主帅,却派了一个完全不懂打仗的宦官鱼朝恩作观军容使(监视出征将帅的军事长官),九个节度使都得听他指挥。

唐军攻打邺城的时候,史思明又举兵反唐,从范阳带兵救援安庆绪。六十万唐军,准备跟版军决战,还没来得及摆开阵势,忽然刮起一阵狂风,吹得沙尘弥漫,天昏地暗。九路大军没有统一指挥,就都像受惊的马群一样逃散了。

唐军打了败仗,鱼朝恩把失败的责任一古脑儿推给郭子仪。唐肃宗听信鱼朝恩的话,把郭子仪朔方节度使的职务撤了,让李光弼接替郭子仪的职务。

这时候,叛军又发生内讧。史思明在邺城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整顿人马,向洛阳方面进攻。

李光弼到了洛阳,洛阳的官员听到史思明的兵势猛,有点害怕,有人主张退到潼关。李光弼说:“现在双方势均力敌,我们退了,敌人更加猖獗,不如把我军转移到河阳(今河南孟县),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李光弼下令把官员和老百姓全部撤出洛阳,带兵到了河阳,等史思明进洛阳的时候,洛阳已成了一座空城。史思明要人没人,要粮没粮,又怕李光弼偷袭,只好带兵出城,在河阳南面筑好阵地,和李光弼的唐军对峙。

李光弼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他知道眼前的兵力不如叛军,只好智取,不好力攻。他听说史思明从河北带来一千多匹战马,每天放在河边沙洲洗澡吃草,就命令部下把母马集中起来,又把小马拴在马厩里,等叛军的战马一到沙洲,就把母马放出来和敌人的战马混在一起。过了一会,母马想起小马,嘶叫着奔了回来,敌人的战马也跟着到唐军阵地来了。

史思明一下子丢了上千匹战马,气得要命,立刻命令部下集中几百条战船,从水路进攻。前面用一条火船开路,准备把唐军的浮桥烧掉。

李光弼探听到这个消息,准备好几百枝粗大的长竹竿,用铁甲裹扎竿头。等叛军火船驶来,几百名兵士站在浮桥上,用竹竿顶住火船。火船没法前进,被烧得�傻瓜狭眩幌伦泳统撩涣恕L凭衷诟∏派戏⑸�石头炮向敌人的战船攻击,把船上的敌兵打得头破血流。有的连人带船都沉入水底;有的挣扎着爬上岸,没命地逃跑了。

史思明几次三番派部将进矿河阳,都被李光弼用计打退。

最后,史思明发了狠心,集中了强大兵力,派叛将周挚进攻河阳的北城,自己领了一支精兵攻打南城。

早上,李光弼带领部将一起登上北城,观察敌军军情,只见敌军黑压压的一大片,正一队一队向北城逼近。唐军将领嘴上不说,心里先慌了。李光弼看出大伙儿的心情,镇静地说:“别怕,叛军虽然多,但是队伍不整齐,看得出他们有点骄傲。你们放心,不到中午,保险能击败他们!”

接着,李光弼就命令将士分头出击。将士们虽然打得勇猛,但是敌人退了一阵,又来了后续部队。太阳已经到了头顶上,双方还不分胜败。

李光弼又召集部将商量,说:“你们观察敌军的阵势,哪个方向的战斗力最强?”

部将们回答说:“西北角和东南角。”

李光弼点点头,马上拨出五百名骑兵,派两名将领率领,分路攻打西北角和东南角。

李光弼把留下的将士都集中起来,严肃地宣布军令,说:“将士们看我的旗帜行动:我缓慢地挥旗,你们可以各自行动;如果急速挥旗着地,就是总攻的信号。将士们看到这个信号,必须奋勇向前,不准临阵退却。”说到这里,他拿了一把短刀插在靴子里,说:“打仗本来是拼死活的事儿。我是国家的大臣,决不死在敌人手里。你们如果战死在前线,我就在这儿自杀。”

将士们听了李光弼一番激励的话,都勇气百倍地杀上阵去。没有多久,部将郝廷玉从阵前转身奔回来,李光弼立刻派兵士带着他的剑迎上去,要把郝廷玉就地斩首。

郝廷玉见传令的兵士要杀他,大声叫嚷起来:“我的马中了箭,并不是退却。”

传令的兵士报告李光弼,李光弼立刻命令给郝廷玉换上战马,重新上阵指挥作战。

李光弼看到唐军士气旺盛,就急速挥动旗帜着地,下令总攻,各路将士看到城头旗号,争先恐后地冲进敌阵,喊杀声震天动地。叛军受到猛烈的攻击,再也抵挡不住,纷纷溃退,被唐军杀死、俘虏了一千多,还有一千多兵士被挤到水里淹死,攻北城的叛将周挚逃走了。

史思明正在继续进攻南城。李光弼把北城俘虏来的叛军赶到河边,史思明知道周挚已经全军崩溃,不敢再战,连忙下令撤退,逃回洛阳。

李光弼连续打退史思明的进攻,双方相持了将近两年。唐肃宗听信鱼朝恩的话,命令李光弼攻打洛阳,李光弼认为敌人兵力还很强,不该轻易攻城。唐肃宗接二连三派了宦官逼他进攻,李光弼冒险进攻,果然打了个败仗,李光弼也被撤了主帅的职。

史思明去了一个强大对手,就乘胜进攻长安。幸亏在这个时候叛军发生了第三次内讧,史思明被他儿子史朝义杀死。

叛军内部四分五裂,公元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

从安禄山发动叛乱,一直到史朝义失败。中原地区打了八年的内战,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安史之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扬州二十四桥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14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四桥”的芳名,之所以流传千载,得益于杜牧的一首名诗。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说到扬州二十四桥,就无法回避一个千古之谜:它究竟是一座桥,还是二十四座桥?至今未能解得开。

二十四桥得名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唐代有人在一个月光如水、清风徐徐的夜晚,见到24个风姿绰约的仙女,身披羽纱,酥手托箫,鼓着粉腮,轻启红唇,飘上一座小石桥,于是那舒缓柔美的旋律,便从24支箫管中缓缓地流淌出来。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在扬州出西门向北行3-5里处,有一石桥和一木桥,两相近桥头的距离约24步,村里的长者都认为这儿就是“二十四桥”。在他们幼小的时候,都有被长辈牵着小手“数数过桥”的经历:跨过一座桥,从一个桥头走向另一个桥头,“一步、二步……”一般都是二十四步。照这种说法,“二十四桥”是两座桥的统称。

二十四桥猜测

其实从宋代起,“二十四桥”便成了一宗众说纷纭而无定论的疑桉:有人说是一座桥,有人认为是指二十四座桥。历代的辞典、诗词注解也都兼收两派之说,而不敢轻易取舍。

南宋词人姜白石在一个初冬来到扬州,写下了《扬州慢》这一千古绝唱:“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从词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看,“二十四桥”似乎是指一座桥。

有人认为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桥是子虚乌有的东西,实际上从来就不存在,它只是唐代扬州桥梁的总称。最早对此作出解释的是宋朝大科学家沉括,他认为“扬州唐时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五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纪者有二十四桥。”并在卷中从城区的汶河茶园桥起,到东面的山光桥止一一列出了桥名,但算来算去仅有21座桥的名称。也有人认为杜牧诗中的“何处”二字,清楚地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念:二十四桥绝不是一座桥。

二十四桥争论

二十四桥的姿那麽美?二十四桥的月那麽妙?历史上有没有二十四桥?二十四桥究竟指的是什麽?古往今来,多少风雅人士试图探个究竟,至今未有令人信服的结论。综合起来,大致有如下种种:

1、“二十四桥”就是一座桥,只因传说隋炀帝时,有24个美人月夜在桥上吹箫,故名“二十四美人桥”,简称“二十四桥”或“廿四桥”。到了清代,人们逐渐倾向于那原是一座桥的名称。清代扬州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写道:“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跨西门街东西两岸”。

近来,扬州的一位青年作家,从语言上、地理位置上对“二十四桥”作了大量的论证:扬州“二十四桥”为“阿师桥”的谐音,并考证沉括记载的阿师桥,为今城北的螺丝湾桥。根据《汉语音韵学导论》一书拟唐音“二”、“十”、“四”、“桥”分别与“阿师桥”音同。若从扬州方言观之,“二十四桥”与“阿师桥”之古音也相近。因“阿”古音为a(见王力的《汉语语音学》),“二”古代的北方方言也为a。

2、“二十四桥”就是遍布扬州地区的24座桥梁。沉括对二十四桥循名责实一一以求,但只凑成21座。南宋的王象之在《舆地记胜》中则记载:“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亡,不可得而考。”

3、“二十四桥”是古代扬州桥梁的编号。在古诗中以序号称桥的不乏其例,就唐代扬州而言,对桥的编码也是有桉可稽的。唐朝施肩吾《戏赠李主簿》诗有“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之句。唐人张齐《寄扬州故人》诗中有“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

4、“二十四桥”在诗文中是虚指而非实指,故“二十四桥”既非24座亦不是一座,不过是泛指扬州小桥多罢了。杜牧常常喜欢用数字入诗。如《江南春》绝句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赠别》一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谴怀》的诗句中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等等。由此可见,杜牧喜欢用数字,又特别喜欢用约数。因为它为约数,即不是实数,更不是专名。

当然,也有人指出“二十四桥”借指扬州,泛指扬州的繁华或是专指扬州美人,这些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二十四桥”的最终解释权,恐怕还得归杜牧。

扬州二十四桥现状

今天,念四路中段东面,五亭桥西边的景区就叫二十四桥景区。其主建筑熙春台东面有毛x东手书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碑。在熙春台东北80米的地方,有一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的公园中常见的那种小卑桥,宽2.4米,两头各有二十四层台阶,两边各有二十四根栏杆,叫它二十四桥。桥的西北有一座简洁的亭子,宛在水中央,叫吹箫厅。这算是为外地游客建的,就好比今人在鲁迅故居百草园里种了一块菜来和散文对应一样。建这么一座“二十四桥”,也表明比较可信的是指一座桥。这座现代的“二十四桥”不是古代的二十四桥的复制,品味不怎么高,有些俗气。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二十四桥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结草衔环典故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这句成语是由“结草”和“衔环”两个典故结合而来的。“结草”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武子的儿子)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尔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衔环”是古代神怪小说上记载的一个故事,见《后汉书·杨震传》李贤注引《续齐谐记》。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晋国的魏武子在生病时,曾嘱咐他的儿子魏颗,在他死后,把一个没有生过儿子的妾嫁出去。后来武子病重了,又告诉魏颗,在自己死后让他这个妾陪葬。武子死了以后,魏颗觉得父亲病危时的语言可能是神志不清时的胡言乱语,便依照他以前的吩咐把武子的爱妾嫁出去了。后来,魏颗领兵和秦国打仗,看见战场上有个老人把遍地的草都打成了结子,缠住秦军的战马,使秦军兵将纷纷坠马,魏颗因此获胜并俘虏了秦将杜回。当夜,魏颗做了个梦,梦见在战场上结草的老人自称是那位出嫁妾的父亲,是用此来报答魏颗不把自己女儿拿来陪葬之恩的。

据古代神怪小说载:东汉杨宝在9岁时,从华阴山北捉了一只受伤的黄雀,杨宝把它带回家饲养,等伤好后把黄雀放了。过后,杨宝梦见黄雀化作一个黄衣童子回来报恩,自称是西王母的使者,并口衔4枚白环,说杨宝的子孙将来都会像白环一样珍贵。后来,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和玄孙杨彪果然都飞黄腾达。

这是两个很荒诞的故事,可能是作者杜撰出来的。因为这两个故事都含有知恩必报的意思,所以后人把它们结合成一句成语“结草衔环”,形容感恩图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典故:鸿门宴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 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熊心的人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 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

张良向刘邦分析,不宜和项羽硬拼,刘邦只得退出咸阳,回师霸上,更知道自己军力不及于项羽四十万大军,刘邦更把在咸阳所得一切,原封不动的送到项羽营中,更说愿让项羽称关中王。范增已觉出刘邦必成大器,便命项羽设下"鸿门夜宴",一心诛除刘邦,但此事为项伯知悉,项伯顾念和张良故人之情,向刘邦大军报讯。刘邦知道这鸿门宴是去不得的凶险之地,但张良却表示不去便只有死路一条,赴会也许能有生机,刘邦无奈只得应约前往。

鸿门宴当日,范增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定要把刘邦人头留下,谁知刘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项羽之怨恨,范增便再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心要在席中把刘邦刺死,可是还是被项伯和樊哙给刘邦解了围,刘邦终于更借往如厕而逃遁而去。回到军中后立即将曹无伤诛杀。

[历史典故故事:鸿门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史典故:五十步笑百步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历史典故中产生并流传下来的成语或者短语,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历史典故:五十步笑百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梁惠王好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在位,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的了。河内(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常年发生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来,让河内发生灾荒地区的老百姓不致于饿死。有时河东遇上灾年,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把其他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解决老百姓的无米之炊。我也看到邻国当政者的作法,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然而,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地响,作战双方短兵相接,各自向对方奋勇刺杀。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方向前穷追猛杀,败方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那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胆小表,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

梁惠王说:“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是这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无须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这篇寓言故事说明:看事物应当看到事物的本质与全局,不能只看表面和局部。邻国国君不管灾荒年间老百姓的生活,是不爱百姓的国君。梁惠王常调动百姓去打仗,致使民不聊生,仍然是不爱百姓的国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