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ld not connect to memcache and try to use file cache now!
饮醇自醉成语故事_800字 - 开学吧

0

从善如流故事成语故事汇集20篇

我的成长故事,有酸甜苦辣,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幸福世界。正是经历的这些酸甜苦辣,让我不断的成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从善如流故事成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7223

作文

1000

饮醇自醉成语故事_800字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吴国的名将周瑜,年轻时就才华出众仪表堂堂,容貌美好。他自小与孙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帮助孙策向江东发展,建立了孙氏政权。公元198年,周瑜来到吴郡。孙策亲自迎接,并封他为建成中郎将。这一年周瑜才二十四岁。当地百姓见他年轻有为,英俊大方。都亲热地称他为“周郎”。不久,周瑜跟随孙策攻克了皖县。皖县的乔公有两个非常美丽的女儿,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由此可见两人关系之密切。一年后孙策遇刺身亡,他的弟弟孙权统理政事。从此,周瑜辅佐孙权,帮助掌管军政大事,在朝中获得了很高的声望。周瑜性格开朗,气度宽宏,待人接物谦虚和气。为此,朝中文武大臣都爱和他交往,只有程普对周瑜不满。程普也是东吴的名将,很早就跟随孙权的父亲孙坚,后来又帮助孙策经营江南,是孙氏政权中的元老。他见周瑜年纪轻轻,地位却处于自己之上,内心不服,所以常常倚老卖老,给周瑜看脸色,借以抬高自己身价。周瑜是个宽宏大量的人,不愿和程普闹矛盾,所以处处克制,事事谦让,始终不与程普计较,更不与他发生冲突。

一次,周瑜乘车外出,途中正好迎面碰上程普坐车而来。周瑜赶紧命车夫将车驶到一旁,让程普的车先过。程普目睹这个情况,以为周瑜在向自己讨好,非常得意。公元208年,曹操率兵二十余万南下,结果在赤壁之战中被东吴和刘备的联军击败。在这次战争中,周瑜和程普分任吴军左右都督,但战斗的策略主要是周瑜制定的。事后,程普却贬低周瑜,夸耀自己。周瑜知道后不仅不予辩白,反说指挥这次战斗时自己还年轻,没有程公的帮助是不能取胜的。周瑜一再谦逊忍让,终于使程普有所触动。为了消除隔阂,周瑜又多次拜访程普,表达了自己对他的良好愿望。在这种情况下,程普终于抛弃偏见,对周瑜非常敬服,并与他融洽相处。后来,程普对别人感叹说:“跟周公谨相交,好比饮味道浓厚的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食指大动的成语故事_400字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早晨,公子宋和公子家一起去朝见郑灵公。突然,公子宋的食指跃跃跳动起来,公子家觉得很奇怪,公子宋说:“每次我的食指跳动,那天必有异味可尝;像前次我出使晋国,尝了石花鱼的鲜味;后来出使楚国,又尝到了天鹅的美味,不知道今天又能尝到什么好吃的东西?”两人进了朝门时,就听说楚人送来了一只大鼋,灵公命人烹煮,准备和朝内的大夫们一起尝尝。公子宋及公子家听了,不禁相视而笑。“你们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呢?”灵公问。公子家的把公子宋食指跳动的情形说了一次;灵公听了,笑了笑说:“这能不能灵验,主权还操在我的手里呢!”于是命令鼋羹改由下席分到上席来。当鼋羹分发到公子宋的时候,正好分完了,灵公大笑着说:“你的食指还灵验吗?”公子宋走到灵公的座前,伸手在他的碗里取了一块鼋肉吃,说道:“我已经尝过鼋味,谁说不灵呢?”

故事记载在左传里,后人便将它引申为“食指大动”这一句成语,用来形容有意外口腹的征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成语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了《成语故事》,它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成语共有82个,它是按第一个字的音序归类的。有的成语比较好理解,比如胸有成竹,有的成语则需要探明出处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比如近水楼台,有的甚至失去原来的意义,比如朝三暮四。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成语是“八仙过海”。这个故事讲的是八个神仙过东海去参加蟠桃盛会。八个神仙有的把葫芦变成一叶扁舟,有的把花篮当船,其他几位神仙也把自己的宝物投入大海,最有趣的要算张果老,他从一只小箱子里拿出一只纸驴,吹了口仙气,它就变成了一只活蹦乱跳的小毛驴了,他倒着骑在驴背上渡海。在渡海的过程中,他们各显神通,最终都顺利地渡过了东海。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各自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本领。

成语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符号。读完这本成语故事,我说话的时候就会用到我读过的这些成语,妈妈经常会说我:“你还挺会用词的。”写文章的时候,我也会用到这些成语,我的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老师也夸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文章词句很生动。这就是我读《成语故事》这本书的收获。希望大家也抽空多学成语,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按图索骥成语故事_600字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出处】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

【释读】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一钱不落虚空地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一钱不落虚空

【汉语拼音】yī qián bù luò xū kōng dì

【近义词】:精打细算、勤俭持家

【反义词】:铺张浪费、大手大脚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但有一件毛病,乃先天带了来,一世也不会改的,是把铜钱看的太重,除掉送给女人之外,一钱不落虚空地。”

【成语解释】比喻丝毫不浪费。

【一钱不落虚空地造句】这女人很会持家,一钱不落虚空地,家里殷实的很。

【一钱不落虚空地的成语故事

《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他的为人,却合了新学家所说的“骑墙党”一派:遇见正经人,他便正经;碰着了好玩的朋友,他便叫局吃酒,样样都来。外面极其圆通,所以人人都欢喜他。但有一件毛病,乃先天带了来,一世也不会改的,是把铜钱看的太重,除掉送给女人之外,一钱不落虚空地。临走的时候,胡华若送他三百银子,他分文不曾带上船,一齐托朋友替他放在外头,预备将来收利钱用。他的意思,这回跟着出门打土匪,少不得胡统领总要派两个营头给他带,有兵就有饷,有饷就好由我克扣。倘或短了一千、八百,还可以向胡统领硬借。戴大理说他吃硬不吃软,他们是熟人,说的话一定是不会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得有余。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一个方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他回 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

想:他们画得真慢。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 他洋洋得意地说: “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 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成语小故事大全精选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奉公守法”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奉行公事,遵守法纪。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赵奢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英勇善战,屡战屡胜,建立了显赫的功勋。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

赵奢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他对赵王一片忠心,收税时大公无私,一视同仁。有一次,他来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但是赵胜的管家仗势欺人,戏弄赵奢,拒付税款。赵奢并不怕赵胜的权势,他毫不客气地,果断地处理了这件事,且依照赵国法令杀了那些无事生非的闹事者。赵胜听说后,怒气冲天,一定要赵奢抵命,以显示他的权势。赵奢得知赵胜的想法后,马上去找了赵胜,真心诚意的对他说:“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而现在您的管家却依靠您的权势,公然违反国家法令。如果百姓都拒不付税,那么天下还会太平吗?国家还会富强吗?到那时候,您还会有现在这样显赫的地位?但是,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您怎么能轻视呢?”

赵胜听了这番话,惭愧万分。继而转怒为喜,将赵奢保举给赵惠文王,赵王封了他一个掌管整个赵国税收的官。赵奢上任后,没有仗着权势欺压百姓,仍然公正、无私的处理一切事务。后来,赵奢又被赵王任命为大将,为赵国建立了很多战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一暴十寒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

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金瓯无缺成语故事_500字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

jīn ōu wú quē

【出处】

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南史·朱异传》

【解释】

金瓯:盛酒器,比喻国土。金瓯没有残缺。比喻国土完整。

【用法】

作宾语;比喻国土完整

【相近词】

完整无缺

【相反词】

残山剩水

【押韵词】

撒村骂街、不暇应接、瓮中捉鳖、箴规磨切、大信不约、进身之阶、茅室土阶、目不暇接、居穷守约、妥妥贴贴。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大将军萧衍杀死南齐的最后一个皇帝萧宝融后自己称帝建立梁朝,成为梁武帝。他重用奸臣朱异,北方降将侯景叛乱,他没有采纳谢举的打落水狗的建议,而称自己的国家像个没有缺陷的大金瓯,结果被叛军侯景所杀

【成语举例】

但各州之地,俱半错卫屯,半沦苗孽,似非当时金瓯无缺矣。  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

【其它使用】

◎ 近百年以来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化的时代,北京是这变化的中心,许多名门望族、将相王侯都在这翻天的剧变中灰飞烟灭,不知所络,唯有梨园八大家──舞台上的帝王将相,金瓯无缺,历劫难而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文言文的成语故事2:狐假虎威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翻译: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个中国成语故事的典故英文版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叶公好龙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re lived in Chu a person named Chu

Zhuliang, who addressed himself as "Lord Ye".

Its said that this Lord Ye was very fond of dragons. The walls had dragons

painted on them. The beams, pillars, doors and the windows were all carved with

them. As a result, his love for dragons was spread out. When the real dragon in

heaven heard of this Lord Ye, he was deeply moved. He decided to visit Lord Ye

to thank him.

You might think Lord Ye was very happy to see a real dragon. But, actually,

at very the sight of the creature, he was scared out of his wits and ran away as

fast as he could.

From then on, people knew that Lord Ye only loved pictures or carvings

which look like dragons, not the real thing.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有关孟子的故事和成语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孟子故事成语1: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比较难说。它作为气,最广大、最刚强,用正义来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盈于天地之间。它作为气,与义和道相匹配,没有它们,它就没有力量了。

它是义在内心积累起来所产生的,不是义由外入内而取得的,如果行为使内心感到愧疚,它就没有力量了。”

关于孟子的故事和成语2:拔苗助长

有个宋国人担心禾苗不长而去拔高它,弄得很疲倦地回到家里,告诉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的儿子跑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

普天之下不帮助禾苗生长的人是很少的,认为帮助没有益处而放弃不干的人,就是那不锄草的;用外力帮助它生长的,就是那拔高禾苗的人。这样作不仅没有益处,反而会伤害它。”

关于孟子的故事和成语3:专心致志

战国时期,齐宣王曾聘孟子为客卿,而孟子不愿辅佐齐王,推辞而去,别人认为是孟子嫌齐王不聪明而不愿意辅佐他,孟子便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有两个人慕名来请弈秋教他们下棋。其中一个人认真学棋、练棋;而另一个人呢,上课时虽然好像也在听讲,可是他脑子里总想着天上会有大雁要飞过来,想着怎样拿弓箭去射它,想着烤肉的味道会有多么鲜美。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这样一起学了很长时间,虽然他们两人拜同一个老师,每天一起学习,可学的效果却大不一样,一个成了棋坛高手,一个却没学到什么本事。

孟子接着问:“你们认为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他不够专心致志罢了。齐王也是这样啊,他不能认真地、专心地听从我的意见,我的思想对他不起作用,所以我才不愿辅佐他,辞别他离开齐国的呀。”

成语“专心致志”由此而来,形容做事情的时候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关于孟子的故事和成语4:缘木求鱼

孟子说:“那么,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知道了,就是想扩张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拜,君临中原、安抚四周的民族。(不过,)凭您的做法去追求实现您的心愿,真好比是爬上树去捉鱼一样。”

宣王说:“像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只怕比这还严重呢!上树捉鱼,虽然捉不到鱼,不会有后患。按您的做法去实现您的心愿,费尽心力去做了,到头来必定有灾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244 字

+ 加入清单

鸵鸟是一种体型巨大的鸟,生于非洲。它空有“鸟”名,却不会飞翔,只能仗着自己的双腿奔跑。据说当它遇到危险避无可避、逃无可逃之时,就会把头埋在地下,仿佛眼不见为净,眼不见则险不存。我想,这种鸟要是生在中国,倒是可以省去在地下挖坑的功夫了,不过是睁眼不见,古人早告诉我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片小小的叶子就足够了。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语出扫叶山堂《百子全书》第五册载春秋`楚`鹖冠子《鹖冠子`卷上`天则》:“昔者有道之取政,非于耳目也。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道开而否,未之闻也。见遗不掇,非人情也。”鹖冠子,是周朝时的楚国人,因他隐居山中常以鹖的羽毛作为冠饰,因而得名。《汉书`艺文志》中有其篇。上面引文是讲“圣人之政,恃道不恃耳目”时讲的,意思是说,过去圣贤对待是非,不是仰仗耳闻目睹。如果一片树叶遮住了眼睛,连泰山那样的大山也看不见,两个豆子塞住了耳朵,使打雷那么大的声响也听不进去。懂得了“道”而又感滞塞那是没有的。见到丢失而不拾取也不合人情。“道开而否”,是指眼前虽有云雾,不能碍视;耳边虽有雷鸣,不能乱听。这样虽居于草野之隅,也不会受到滞碍。

东汉`邯郸淳撰《笑林》中,讲一个楚人读《淮南子》,见有“得螳螂例蝉自障叶可以隐形”之说,便去寻找这种树叶放在自己眼上去偷东西。《晋书》卷九十二《顾恺之列传》载,画家顾恺之相信蝉栖树叶能隐身的说法,他朋友桓玄便同他开玩笑,送他一片树叶,说放眼上能自蔽,顾恺之信以为真,把片叶珍藏起来。明`赵南星《笑赞》也载有相似故事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用以讽刺被眼前细小事物所蒙蔽和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面的或根本的问题。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只是我同他略谈数语,也看出他正像一般读书人一样,看事半明半暗;有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其实这个成语包含的物理学知识很是清晰明了,便是光的性质之一: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障碍物大小一定时,障碍物挡住的范围还与人到障碍物的距离有关,离障碍物越近,挡住的范围就越大。若接近眼睛时,一叶之大小便可挡住全部视线。

说起来,在传统中国物理学诸多学科当中,光学是得到突出发展的学科之一。古人对光本身有过内容丰富的探讨,形成了一定的学说。

首先,在对光本性的认识上,中国古人深受元气学说的影响,他们认为气是万物本原,光当然也不例外。光不但生于气,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气,是一种由光源发出的特殊的气。在中国,很早就有人提出光是气的思想起源。春秋时医者就曾提出:“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晦、明是光的不同表现形式,差别在于光的强弱不同。到了西汉,《淮南子`原道训》又进一步提出:“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其子为光,其孙为水。”光生于元气,不等于它本身即为气。

那么,光究竟是什么呢?《淮南子`天文训》载:“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这里所谓的“天道”、“地道”,是指物所遵循的不同规律,圆、方则指物的性质,例如火在地上即有,它便循“天道”,曰圆;水无定形,但其性质曰“方”,循“地道”。“明者”指光源,它向外发光,是为“吐气”,亦曰“外景”;“幽者”指可以反光的物体,比如水,它能接受外光,反射成像,看上去如同物在其内,故此叫“含气”,又名“内景”。“外景”指发光,“内景”指反光,其区别在于“吐气”与“含气”的不同。既然发光、反光都离不开气,那么《淮南子》毫无疑问是把光作为一种特殊的“气”来对待的。

认为光是一种气,南宋学者蔡元定曾用这一认识解释月亮发光。问:“月本无光,受日而有光?”季通云:“日在地中,月行天上,所以光者,以日气从地四旁周围空处迸出,故月受其光。”

可见,在对光本源问题的认识上,中国古人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特殊的气。不过,明末清初的方以智曾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波动学说。方以智道:“气凝为形,发为光声,犹有未凝形之空气与之摩荡嘘吸。故形之用,止于其分,而光声之用,常溢于其余。气无空隙,互相转应也。”按方以智的看法,“空皆气所实也”,“气”弥漫整个空间,内部毫无间隙,这样,倘一处受激,必致处处牵动,“摩荡嘘吸”、“互相转应”,有如投石水上,石激水荡,连环不断,将波纹一层一层向外传播开去。光就是这样由光源向外传播的。

方以智把光和声相提并论,认为两者以同样的方式发生传播。就其论述而言,应是一种朴素的波动学说,可以名之为气光波动说。

其次,关于光的传播问题,古人也有不少研究。战国时期《墨经》记载过一个小孔成像实验,并给予分析和解释:“景到(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这段文字表明小孔成的是倒像,其原因是在小孔处光线交叉的地方有一“端”,成像的大小与这交点的位置无关。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已经认识到光是沿直线行进的。同时,这个实验还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光是有速度的。《经说下》在解释该实验时提出:“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中国科技大学已故钱临照院士对此条做了精辟阐释,并特别论述了其中“射”字的含义,说:“我于此实验叙述原文得一‘射’字焉……射之一字含义凡三,一曰直,二曰疾,三曰自近及远。于以推墨翟之所以知光亦有三焉。一为光之直线进行,二为光有甚大之速度,三为光发自光体而及于他处。”唐代甘子布作《光赋》也提到:“从盈空而不积,虽骏奔其如静。”这说明古人认为光不但有速度,而且速度很快。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物体在空中飞动时,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物体飞动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开一小孔,使窗外飞动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沈括用光的直进的道理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东则影西,西则影东。”墨家对本影、半影也作了解释;与此相连,墨家还根据物光源相对位置的变化,以及物与光源本身大小的比较来讨论影的大小及其变化。影子戏便是基于这些认识而产生的。

晋朝葛洪说:“日月不能光于曲穴。”又说:“震雷不能细其音以协金石之和,日月不能私其耀以就曲照之惠。”北宋张载说:“火日外光,能直而施。”这些,谈的都是光行直线。

另一方面,让学界始料未及的是,我国古人也有光行曲线思想。虽然古人的这一思想大都隐藏在其天文论述之中,而不大受人关注。但无论如何,这一思想确实存在。例如,晋朝杜预在解释日环食时,即曾说过:“日月同会,月奄日,故日食……日光轮存而中食者,相奄密,故日光溢出。”根据古人的认识,日月等大,若日食起因于月亮对日光的遮蔽(月奄日),那么依据光行直线原理,就不可能发生环食,只能发生全食或者偏食。杜预的解释,显然意味着光可弯曲行进,“溢出”二字也表明了这一点。杜预解释的是日食,而后秦姜岌则运用光行曲线思想解释月食:

难者又云:“日yào星月,明乃生焉,然则月望之日,夜半之时,日在地下,月在地上,其间隔地,日光何由得照月?虚安得常在日冲?”对曰:“日之yào也,不以幽而不至,不以行而不及,赫烈照于四极之中,而光yào焕乎宇宙之内。循天而yào星月,犹火之循炎而升,及其光yào,无不周矣,惟冲不照,名曰虚。举日及天体,犹满面之贲鼓矣。日之光炎,在地之上,因碍地不得直照而散,故薄天而照则远,在地之上散而直照则近。以斯言之,则日光应yào星月,有何碍哉!”

虚是古人解释月食的专用名词。在这段话中,人们向姜岌发难,说月望之时,日月被地相隔,日光怎能照到月亮?日照不及,月怎能生光?姜岌回答说,日光像火,火在一般情况下向上直升,若遇物阻挡,则热流沿物面上升。同样,在没有大地阻隔时,日光向四外直射而散,若遇地阻隔,则沿天球曲面绕过大地向日的对冲传播,唯有正对冲之处不能照及,于是形成虚。姜岌是浑天家,按浑天学派的观点,天是一个球体,光沿着天球的内表面传播,当然走的是曲线。

到了宋代,朱熹又用光行曲线解释月中阴影,认为月中阴影是地受日光照射而在月上的投影。他说:“月体常圆无阙,但常受日光为明。初三四,是日在下照,月在西边明,人在这边望,只见在弦光。十五六,则日在地下,其光由地四边而射出,月被其光而明,月中是地影……盖日以其光加月之魄,中间地是一块实底物事,故光照不透,而有此黑晕也。”

根据古人的认识,日月远小于地,若光行直线,则日光照耀大地所形成的阴影,必然要大于地本身,所以,它不可能被缩小投影到月面上。要保持朱熹说法的成立,就必须认为日光是绕地沿曲线传播的。

中国古代光行曲线思想,到方以智时形成了明确的理论。方以智提出一个概念,叫光肥影瘦,其含义为:光在传播过程中,会绕到障碍物的后面,使得光亮区变大,阴影区缩小。这一概念与其气光波动说是一致的:光的传播方式既然与声相同,它在行进过程中,若遇物体阻挡,当然也像声一样,要向阻挡物后面绕去。他说:“物为形碍,其影易尽,声与光常溢于物之数,声不可见矣,光可见测,而测不准也。”

方以智的学生揭暄对方以智的光肥影瘦学说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说:“日之为光者,火也。火气恒散,天圆体,散之不得,则必循天而转,以合于对极。中亦抱地而转,以合于前冲,若水流包砥而后合也。余尝于日没时,观其影射气中,自西cuó东,抱地若环桥,始知其影非直行,能随物曲附,不可以直线取也……光肥影瘦固然,光小于物,光亦肥,仍不可以直线取也。”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是对传统光行曲线理论的总结,后半部分则是对光肥影瘦概念的进一步说明。揭暄指出,光肥影瘦是普遍现象,在光源小于障碍物的情况下,该现象仍然存在。

为了验证“光肥影瘦”学说,方以智还做了小孔成像实验。他记述道:“尝以纸徵之。刺一小孔,使日穿照一石,恰如其分也。手渐移而高,光渐大于石矣;刺四、五穴,就地照之,四五各为光影也;手渐移而高,光合为一,而四五穴之影,不可复得矣。光常肥而影瘦也。”

方以智认为,光线透过小孔形成的亮区很快融合为一,证明光肥影瘦之说是正确的。实际上,造成“四五穴之影,不可复得”的原因很多,很难说是否“光肥影瘦”所致。方以智的实验是否证实了他的光肥影瘦学说,可姑且不论,但他努力用实验证实自己的理论,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这也表明在他的思想里,光确实是可以沿曲线传播的。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的是光线直线传播;殊不知这也有前提,若介质不匀,光也是可以曲线向前的。相对论之后,超光速的虫洞,时间机器的幻想,宇宙坍塌的奇点……这时候再想经典物理的光,倒真的算是一叶障目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有关门庭若市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齐国的相国邹忌,身材高大容貌端庄。邹忌为劝说齐威王放开言路,鼓励群臣进谏,就给齐威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早晨,邹忌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一番,然后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起来,谁长得英俊。“你邹忌英俊极了,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妻子说。

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听了妻子的活,并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于是他又去问他的爱妾,爱妾回答说:“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

第二天,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问了客人,客人说:“徐公哪有你这样俊美呢?”过了几天,正巧徐公到邹忌家来拜访,邹忌便乘机仔细地打量徐公,拿他和自己比较。结果,邹忌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徐公漂亮。

于是,他对齐威王说:“我本来不如徐公漂亮,但妻、妾、客人都说我比他漂亮,这是因为妻偏护我,妾畏惧我,客人有事求我,所以他们都恭维我,不说真话。而我们齐国地方这么大,宫中上下,谁不偏护你齐王,满朝文武,谁不畏惧你齐王,全国百姓谁不希望得到齐王的关怀,看来恭维齐王的人一定更多,齐王一定被蒙蔽得非常严重了!”邹忌又劝谏说:“现在齐国地方千里,城池众多,大王接触的人也比我多得多,所受的蒙蔽也一定更多。大王如能开诚布公地征求意见,一定对国家有益。”齐威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说“无论是谁,能当面指出我过失的,给上赏;上奏章规劝我的,给中赏;在朝廷或街市中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中的,给下赏!”命令一下,群臣前去进谏的,一时川流不息,朝廷门口每天像市场一样热闹。

成语门庭若市出自: 《战国策·齐策》齐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子市朝,闯寡人之开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豫,门庭若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功德无量的成语故事_400字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故事】汉武帝时期,武帝的孙子刘洵因受卫太子事件牵连入狱,狱吏丙吉竭力保护。武帝要杀掉狱中所有的囚犯,丙吉冒死相救,后来刘洵即位为汉宣帝,丙吉把这段历史隐瞒,宣帝对他倍加敬重。长安人伍尊称赞丙吉尽心保护宣帝,功德无量

【出处】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无量矣。《汉书·丙吉传》

【解释】功德: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近义词】劳苦功高、广结善缘

【反义词】作恶多端、罪大恶极

【成语例句】

◎这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想到这儿,钱胸中汩汩涌起一股暖流,觉得自己确实为人民为社会做了一件大好事,功德无量。

◎上至帝王,下至百姓,莫不终生受其覆盖庇荫,可谓功德无量,故为之郑重作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寓言故事的成语和道理:鞭长莫及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出使路上要经过宋国,楚庄王仗着国力强盛,要申舟不向宋国借路。申舟说:“如果不借路,宋国人会杀我。”

“宋国要是杀了你,我就派兵攻打他们。”楚庄王说。

果然,不向宋国借路的做法激怒了宋国。宋国君臣认为这是对本国的莫大侮辱,就杀了申舟。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气得暴跳如雷,立即发兵攻打宋国,一下子就把宋国的都城团团围住。

双方相持了几个月,楚军还是没有取胜。第二年春天,宋国派大夫乐婴齐到晋国去请求晋国派兵救援。晋景公想要发兵去救宋,国大夫伯宗说:“大王,我们不能出兵,古人有话说:‘鞭子虽然长不能打到马肚于上。’现在楚国强盛,正受到上天保佑,我们不能和楚相争。晋国虽然强大,可是能违反天意吗?俗话说:‘高高低低,都在心里’,江河湖泊中容纳有污泥浊水,山林草丛中暗藏有毒虫猛兽,洁白的美玉中隐藏有斑痕,晋国忍受一点耻辱,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您还是忍一忍吧。”

景公听了伯宗的话,停止发兵,改派大夫解扬去宋国,叫宋国不要投降,就说援兵已经出发,很快就要到了。

宋国人在城中极其艰苦地坚守了几个月,楚军攻打不下,最后同意宋国求和,并带走宋国大夫华元作为人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杖则走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dà zhàng zé zǒu

【出处】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 汉·刘向《说苑·建本》

【解释】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挨打

【结构】紧缩式

【相反词】小杖则受

【同韵词】缄舌闭口、食不糊口、言笑不苟、移花换柳、花花柳柳、愁长殢酒、桑枢甕牖、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驴唇不对马口、空拳赤手、......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曾参因为种瓜误点被父亲毒打一顿,挨打后不省人事,醒来后还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孔子听说后,非常气愤,甚至不认他这个弟子。孔子说当年舜对待父亲的责罚从来都是小受大走,也不失去对父亲的孝心,曾参则陷父亲于不义的深渊

【成语举例】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寔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惊弓之鸟的意思及成语故事_600字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解释】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叫更羸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更羸并没有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本事!”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

后来用“惊弓之鸟”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战国策·楚策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语中名人故事大全

全文共 335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中有许多名人故事,有时,这些成语可以在阅读和习作起到很大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语中名人故事大全,欢迎来参考!

【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样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我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理解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势如破竹】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必须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一样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务必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我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此刻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如火如荼】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

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向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十分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此刻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思考再三,决定出奇制胜。

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每项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我掌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简直就像深不可测;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工地。

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样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必须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立刻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一夫当关】故事:《史记》载: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咸阳,“守函谷关,项羽至,不得入。”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形势,由此可见。古代,还有几个与函谷关有联系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出奇制胜】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

【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先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之后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就应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最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十分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十分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样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必须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立刻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马革裹尸】

东汉马援自南方还军,故人多迎劳他,号称有计谋的孟冀也向他祝贺。马援说:"你怎样也同一般人一样呢?方向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我想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死在儿妇女婢中呢?"见《后汉书·马援传》。后以"马革裹尸"等指为国而战死沙场。清张贷《西湖梦寻·岳王坟》:"但恨和一成,国家日削,大丈夫不能以马革裹尸报君父,是为叹耳!”

战无不克:攻战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强大无比,能够战胜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揽辔澄清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1376 字

+ 加入清单

"揽辔澄清"典故出自:"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一句,比喻一个人有匡时济俗、澄清天下的抱负.不仅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而且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表示革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革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典源】揽辔澄清:语出《后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汉宣帝励精图治:事见《汉书·魏相传》。

成语故事

西汉时,汉昭帝刘弗陵没有儿子,他死后,手握朝政大权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拥立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刘贺为皇帝。但霍光很快就发现,刘贺生活放荡不羁,成天只知道寻欢作乐。于树又将刘贺废黜,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这就是汉宣帝。

刘询的祖父刘据,本来是汉武帝的太子,由于卷入一次事变,全家被诛杀。当时还是婴儿的刘询被一位狱官营救,才得以幸免于难。后来,刘询在民间的外祖母家中长大成人。

霍光借拥立汉宣帝的功劳,把自已的亲朋好友安置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汉宣帝心里明白,但也知道自已的命运完全掌握在霍光手中,对霍光的权势十分惧怕,只得百依百顺。

尽管霍光几乎控制了整个朝廷,但他的妻子霍显并不以此为满足。她为了把自已的小女儿纳入宫中,用重金买通了一个女医生,把许皇后毒死。霍光得知这件事后,利用权力竭力为那个女逸生开脱罪责。

后来,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向宣帝建议,鉴于历史教训和霍氏家族专权胡为,必须采取措施削弱霍氏的权力。霍显毒杀许皇后的罪行败露,真相大白于天下,宣帝借此罢免了霍氏的官职,并重用魏相,将他提升为丞相,封为高平候。

霍氏对魏相被重用十分仇恨,很想将他除掉。于是假托太后之命,准备先杀掉魏相,再将宣帝废黜。不料,宣帝事先得知了这一阴谋,先发制人,采取果断措施,将霍氏家族满门抄斩。

从此,汉宣帝亲自上朝处理国事,振作精神,力图将国家治理得繁荣昌盛。他直接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对各级官员严格考查和要求,并且提倡勤俭节约,降低盐价,鼓励发展农业生产。魏相也尽心尽力辅佐宣帝,很得宣帝信任和赏识。

宣帝在位二十五年。在此期间,他在大臣们的配合之下,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生产发展、减轻百姓负担的有效措施,使西汉王朝兴旺发达起来,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解析:

“辔”,意为马缰绳;“揽辔”是说手拉着马缰绳。“揽辔澄清”指在乱世之中初拿大权而有革新政治,澄清天下的宏愿。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它的意思近于“新官上任三把火”。开头的“三把火”烧的效果如何,毫无疑问要影响新上任者的威信和权力效益。宣帝的“三把火”首先烧掉了专权妄为的霍氏,为新政扫除了障碍,廊清了道路,后来的施政措施才得以顺利进行。这种正面效果的“三把火”,犹如打仗中一开始就使出的下马威,可以立即稳住自己的阵脚,增强自信心,从而鼓足勇气一拼到底。“火”不可乱烧,必须烧到点子上,也就是说,要总观全局,弄清楚要害在哪里,从哪个地方下手,才能收到牵一动万、纲举目张的效果。烧不到点子上,或者切入点不对,不但不能立刻稳定阵脚,反而会使原来的问题复杂化。除了准确之外,烧“火”的速度还得快,闻风而动,让风助火势,便会收奇效。速度慢了,犹豫不决,拖拖拉拉,还不如不放火。放火过后,也怕没有后劲儿.本来放火烧荒意在清除前进的障碍;障碍既除,理应顺势推进,获取全胜。若不顺势推进,就大可怀疑了:或者是做表面文章给人看,或者是另有所图。当然,也不排除有昏愦者坐失良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成语道路以目的故事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dào lù yǐ mù

成语故事】周厉王时期,由于他的残暴统治,民怨沸腾,有人当众指责周厉王,邵公对周厉王说民不堪命。周厉王大怒,派卫巫去监督那些说他坏话的人,发现有就立即杀头。后来百姓慑于暴政的威力,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只好用交换眼色来交谈。

【出处】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国语·周语上》

【解释】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时局等

【相近词】缄口不言、三缄其口

【反义词】畅所欲言、敢说敢做

【成语示列】此后要防的是“道路以目”了,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吧。

鲁迅《伪自由书·止哭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