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教版高中第六册第一单元立意与选材作文:学习语文_[第一单元]立意与选材实用20篇

导语:学会宽容,使得自己快乐;学会宽容,使得自己高尚;学会宽容,使得自己开怀。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以宽容为话题的高中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1559

作文

1000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4单元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学会了怎样治烫伤。

那是在一个晚上,妈妈刚煮好了一锅夜宵,却临时有事要出去。临走前交代我自己盛去吃,要小心点!妈妈出去后,嘴馋的我马上拿碗来盛夜宵,不知是没看准还是姿势不得当,热汤洒到了我的手背上,烫得我连忙把碗放下,直对手背吹气,还时不时抖抖手。受伤的手背很快红了起来,皮肤火辣辣的。我原本想等妈妈回来帮我处理伤口,可疼痛不得不使我打消这个念头。对了,家里不是还有本《安全手册》吗?我连忙翻出来看,很快就找到了解决方法:用凉的、流动的清水缓慢冲洗10分钟,再涂些清凉油就可以了。如果很严重,要及时就医。我按书上的指示执行,用冷水冲洗手背。之后,我又在家翻天覆地寻找清凉油,可怎么也找不到!我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猛地一想起,上次爸爸烫伤时,妈妈是用牙膏给他涂抹伤口的,于是,我挤了一点牙膏在伤口上,涂抹均匀,感觉凉凉的。虽还是有点疼,但感觉好多啦!

妈妈回来后,一进门,就被我涂得白花花的手吓了一跳。听了我的经历后,妈妈还夸我勇敢呢。

我们要记住和应用所学过的知识来保护自己,使我们与安全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的语文学习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六年的小学语文学习,快要结束了。这六年来,我收获了很多。

每一个阶段,我都学到了不同的知识:拟人,排比,夸张,比喻,使我在中应用广泛。

我觉得语文学习是酸酸的。这次,我中期考试语文考了90.5分,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我懊悔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多检查几遍。其实,最大的原因是我对语文的了解不够,见解也不是很深。这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海无涯,永无止境。

我的,是从六年的学习经验中出来的。在上课时,要随时准备一只笔,以便记好笔记;坐姿端正,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批注。上课时,不一定要积极回答问题,但必须把问题弄懂,要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它包括了很多知识。就像一个存储卡一样:刚开始里面什么也没有,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存储卡里面有了一些金钱,最后越来越多。当你在通过知识关卡时,这些金钱就有了巨大的作用。

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努力走下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圣诞节的由来

全文共 1801 字

+ 加入清单

圣诞节”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因为这天恰是耶稣的诞辰,故而“圣诞节”又叫“耶诞节”。

关于耶稣的诞生,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据马太福音记载,耶稣是由童女玛利亚所生。据说,玛利亚被天使称为有福的女子,一日天使告诉玛利亚,圣灵要她以童女之身怀孕耶稣。她感到惊奇,问道:“我没有出嫁,怎么会怀孕呢?”

天使对她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无上的圣灵荫庇你,你就会未婚而孕,你所生的圣者乃是上帝的儿子。”

接着,天使又以玛利亚的亲戚伊利莎白年老而怀孕为例,说明上帝要做的事,没有不可能的。果然就在这天夜里,圣灵与玛利亚梦中幽会,二人缠绵悱恻,行云雨之欢。次日,玛利亚去拜访伊利莎白询问未婚而孕之事。伊丽莎白告诉她圣灵所做之事,千真万确。不久玛利亚就感到自己腹中有胎儿跳动。这时玛利亚已与大卫家族的约瑟订婚,恰在这时,天使在梦中告诉约瑟:“不要因玛利亚未婚而孕就嫌弃她,你要马上与她成亲,她所怀的孩子是上帝的儿子,你给这个孩子起名‘耶稣’,他的使命就是把百姓从罪恶中拯救出来。”约瑟牢记天使的话,很快与玛利亚结婚。

当玛利亚快要临盆时,恰逢罗马政府下命令:全体臣民必须申报户籍。约瑟和玛利亚只好遵命,回到约瑟的家乡伯利恒申报户籍。当他们到达伯利恒时, 天色已晚,二人没有找到旅馆,只好在一个马棚里歇息。就在这天夜里,玛利亚在马棚里生下了耶稣,并将他放在马槽内。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年年这天做弥撒,以纪念耶稣的诞辰。每年的12月25日,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徒都会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用以纪念耶稣的诞生。不过,后来的很多圣诞节活动和宗教几乎没有半点联系,而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诸如交换礼物,寄圣诞卡,所有这些,都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其实,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是耶稣诞生后逐渐形成的。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的,而教会史中却又记载第一个圣诞节是336年举行的,直到440年,才由罗马教廷确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

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确定圣诞节的日期为12月25日。从此世界上大多数基督徒都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由于耶稣生于午夜,故又称12月24日之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

圣诞节的习俗:

在法国,每年圣诞节前后,法国中部的色日尔斯必降大雪,白雪皑皑,空气清新。在西方人眼里,白色是圣洁的象征,白色是一种吉祥,故而人们爱过过“白色圣诞”。

相传耶稣是在马槽旁边诞生的,故而马槽成为最富特色的圣诞标志。人们在马槽周围,兴高采烈地唱唱“圣诞歌”,之后开怀畅饮,而香槟和白兰地则是法国人传统的圣诞美酒。

在芬兰,圣诞节前后,恰逢紫罗兰盛开,漫山遍野的紫罗兰,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放眼望去,一片紫红色,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芬兰人爱过“紫色圣诞”。

英国人和德国人,喜欢在圣诞节喝啤酒,吃烤鹅,还有许多人利用圣诞节外出旅游。

美国人,圣诞节时着重家庭布置,比如装饰圣诞树,在袜子中塞满礼物,吃以火鸡为主的圣诞大菜,举行家庭舞会等等。

瑞士人,早在圣诞节前4个星期,就将4支巨型蜡烛点燃,放在由树枝装饰成的一个大环里,每周点燃1支蜡烛,当点燃第4支蜡烛后,圣诞节就到了。

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特殊,它处于南半球,正当西欧各国在寒风呼啸中欢度圣诞节时,这儿却是热不可耐的炎热夏季。因此,在澳大利亚,圣诞节时到处是汗水淋漓的小伙子和穿着超短裙的姑娘,恰与商店橱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挂满雪花的圣诞树和穿着红棉袄的圣诞老人,这种酷暑和严冬景象的强烈对比,在西方国家是独一无二的。

在圣诞节这天,父母给子女最好的圣诞礼物,莫过于一副小水划。圣诞节弄潮是澳大利亚人的一大特征。节日晚上,他们带着饮料到森林里举行“巴别居”野餐。人们在石头垒成的露天灶中用枯树枝生火,上面架上铁板,把香肠、牛肉、鲜鱼等放上去煎。酒足饭饱之后,就兴高采烈地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欢闹到深夜。喝醉了的人们,便往草地上一躺,在如雷的鼾声中迎接圣诞老人的莅临。

在波兰,每年12月25日、26日,家家户户都要装饰圣诞树。节日里亲朋好友之间相互祝贺,互赠礼品。晚餐时桌布下边还要放一些草,以示耶稣的诞生。晚餐虽很丰盛,但没有鱼肉。午夜12时之后,全家人就去教堂礼拜。之外,波兰人在圣诞节期间,除主人盛情邀请外,一般不到朋友家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我的家乡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南京,是一座有山有水的美丽城市。

从我家一出门,抄小路走不到五分钟,就来到了著名的紫金山脚下。它虽然谈不上什么奇峰罗列,怪石嶙峋,但我却喜欢它。

春天来了,春风唤醒了大地。山上的小草发芽了,绿油油的紫金山,好像披上了绿色的新装。树木抽出了柔软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片。微风徐徐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好像点头向人们问好。没过几天,粉红色的桃花开了,远远望去,犹如红霞映山。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那一束束金色的阳光像一把把利剑,从树叶的缝隙之间插进来,给大地织上了色彩斑斓的图案。知了放开嗓子齐声歌唱着,歌唱着它们盼望已久的生命。

秋天,小草变黄了,树木也变黄了。一阵风轻轻吹来,一片片黄叶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像蝴蝶飞舞。山路上满是落叶,踩在上面嚓嚓地响,特别有趣。

冬天,山上有些树木枯败了,但松柏却依然苍翠可爱。一场大雪过后,整座山冈银妆素裹。紫金山又穿上白色的睡衣,沉沉地入睡了。

俗话说:有山有水才是好地方。我的家乡南京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不但有美丽的紫金山,还有迷人的玄武湖。

我很幸运,我家不但离山很近,离湖也不远,步行大约20分钟就到湖边了。

湖边有一个美丽的花坛,每次去湖边散步,我总能闻到了一阵阵花香。花儿一朵朵、一簇簇地向我张开了笑脸。“她们”婀娜多姿: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初放、还有的怒放着……“她们”颜色各不相同,有金灿灿、有红彤彤的、有白花花、还有晶莹剔透。

再往前走,我就到了玄武湖“亲水台”。那里可是赏鱼的好去处。微风吹来,湖水穿上了细细的百褶裙。清澈的湖水中有一群群鱼儿自由自在地畅游着。它们有的三五成群,追逐嬉戏,好像顽皮的孩童;有的二鱼结伴,碰碰头再碰碰尾,好像一对对情侣卿卿我我;有的独自一人,好像遇到了什么伤心事……看着这些鱼儿,和“他们”说说悄悄话,我的烦恼就会烟消云散。

我的家乡南京值得写的地方很多很多。它可是六朝古都、历史名城。这里有着说也说不完的历史故事,有着看也看不够的历史名胜。还有,听到名字就让人垂涎欲滴的特色小吃:水晶汤包、桂花鸭、麻辣烫、梅花糕……还有新建的奥体中心、绿博园、南京三桥、市中心图书馆……

我爱我的家乡,爱它的山,爱它的水,爱它的历史文化……长大以后,我要用我的智慧和汗水,让我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蚂蚁的启示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小区玩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条奄奄一息的大青虫在慢慢地蠕动,旁边还有一只小蚂蚁在爬来爬去,似乎想把大青虫搬回去,但是大青虫对它来说,实在是太庞大了,它无能为力!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们,想看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发展?只见蚂蚁一会儿从头部拉,一会儿从尾部推,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可大青虫还是纹丝不动。我想小蚂蚁这下该死心了吧!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小蚂蚁不停地甩动着头上的触角。我正纳闷它在干什么呢?不一会儿,只见成群结队的蚂蚁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大青虫旁边。有的推,有的拉,有的搬,有的扛,一些懒家伙甚至还爬到大青虫的身上开始独享美食了。最后,小蚂蚁们齐心协力把那条庞大又肥美的大青虫顺利地运回了巢穴。

一只小小的蚂蚁根本不可能搬动这条大青虫,但是当很多蚂蚁劲往一处使的时候就凝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团结合作的力量。所以,要学会团结合作,互相帮助,这就是我从蚂蚁搬食中得到的启示

[蚂蚁的启示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人教版高中第一册一单元作文:望星空_900字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夜,凉风徐徐。我独自漫步在门前的小院里,皎洁的月光从天空中直射下来,四处清晰可见。我仰望天空,天上的星星像无数盏明灯映入了我的眼帘……

“如果上帝给你一次机会,让你选择当恒星还是当流星,你怎样选择?”这曾经是好友问我的一个问题,当时我无语。

此时,仰望满天星星,我开始思索:人生是要像恒星一样默默无闻永恒于世,还是要像流星一样,在瞬间放出耀眼的光芒,然后消失在茫茫宇宙中?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看到过无数的恒星:清洁工人每天天未亮就去打扫街道;老师站在讲台前向学生传授着时代的文明;十字路口的警察叔叔正指挥着交通;海防战士正守卫着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些默默无闻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去赞扬吗?他们勤劳、奉献,但从未计较得到的多与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就如夜空中的恒星,默默地发出星光……

我爱恒星,我喜欢它们的沉默,我敬佩它们的付出。

想到这里,我抬头望了望满天的恒星,我想:如果真有这么一次机会,我会选择做一颗恒星。正在这时,一颗流星划破了夜的沉静,在天空中留下了一道美丽的长弧,继而消失在天边。我呆住了,原来流星也很美丽!

在我的身边,流星般的人不也是有很多的吗?战争时期的董存瑞舍身炸雕堡,鼓舞了很多年轻的战士勇往直前;雷锋助人为乐,帮助了无数在困境中需要帮助的人们……他们的生命虽然都十分短暂,可他们给予整个社会的却无法计算,在他们短暂的人生中,留下了辉煌的事迹,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去赞扬、去歌颂吗?流星是短暂的,但它留给人们的却是永远不会磨灭的美丽,永不暗淡的光亮!

我也爱流星,流星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流星短暂的生命中却有着辉煌的历史。流星的轰轰烈烈,重重地拨动着我的心弦!

思索到这儿,我微笑了,我想:一个人可以像恒星一样默默无闻发出光亮,也可以像流星一样轰轰烈烈。如果上帝真要我只能从中选择其一,那么我会对他说:“只要社会需要,我会不顾一切地扮演好每一个角色!

夜,很静。星星在头上眨着眼睛,仿佛对我的选择感到欣慰。我理了理被吹乱的头发,再次仰望满天星星,我从心底喊道:星星啊!从你身上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我会用我的整个生命,去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或如恒星默默无闻;或如流星轰轰烈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学习心得400字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来到期末,马上又要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我也应该给自己定复习计划了。

首先,我要利用好最美好的时光----早晨,好好的读书!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这么宝贵时间我怎能放过呢?每天早晨起床,我要用10分钟的时间好好背诵课文和每个单元的“日积月累”。在学校的早读时间,我也不会放过哟!

然后,我要把握每一节语文课的分分秒秒。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习别人的复习方法,还要和小组同学合作、讨论、交流和巩固当天所学知识。记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我还必须把老师的重点记下来。

课后,我不能像过去那样出去玩了,要在教室整理课堂上做的笔记。遇到不会的问题要虚心和同学或者老师请教。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按要求 一丝不苟地完成。

最后,我要利用放学回家的时间,每三天复习一个单元,把每一个单元的字、词、句和需要背诵的课文等牢牢地记在脑海里,然后自主的找一张相关的试卷做一做,检测自己的复习效果。

我期末的奋斗目标是:88分。我相信,按我的计划,经过努力,我一定会达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中语文考试反思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期中测验的结果算是很失败,成绩离我预期的目标差的太远。我在测验前的目标是50%——60%的及格率,15%——25的优秀率,而结果是30%——40%的及格率,优秀人数更是少之又少。失败是不允许有理由的,但必须要总结导致这次测验失败的原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客观上,由于我在课程安排不当,导致浮力从开讲到测验,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而浮力算是整册课本的难点。学生的理解需要时间,全部吃透至少还需要三个课时。因而,在测验中,浮力部分的题目答的普遍不好。主观上,也就是我个人的原因:

首先,从平时课堂来看,我上课是比较随意的。有些时候,知识的讲解形式比较幽默,课堂的气氛过于轻松。让学生有种懒散的感觉,或者说,他们光顾着听“笑话”了,而忽略了“笑话”背后的知识点,对于这一点,我打算用重复多次强调知识点来弥补,让学生的认知重点转移到知识上。

其次,从备课来看,正课备课没的说——必须严格备好。而一些习题课,往往备的不大好,不是说习题讲不明白,而是把握不了分寸。现在,我大脑中的物理知识已经将初中、高中的物理知识全部结合在一起了,而这样却让我在讲习题时,不自觉的讲深了、超纲了。而学生没有达到那样的思维要求,学习起来自然就觉得很累,而且还会有厌学的现象。对于这一点,我要多去看看往年的试题,体会下初三物理的难度。教学方法

再次,我对学生不够负责。过去,我总觉得学生不想学习就不学吧,只要不影响其他同学就可以了。而现在我发现自己错了,因为前几天我批评“A”同学时,她回了一句:“B”同学你都不管,为什么要管我?我当时很吃惊。学生学习反面榜样往往要比正面榜样要快很多。“B”同学在课堂不大学习,也不大影响其他同学,而他的“反面”效果却在影响着全体同学。这让我认识到,不能让课堂上任何一个学生偷懒不学习。

最后,落实不到位。时间紧,课程乱是一方面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在我,我没有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落实方案,象“瞎子摸鱼”一样,抓不住该抓的学生。我现在尝试着一种新的方法在落实,就是想办法让学生问我问题,就当是当天的课外任务。不知道效果会怎样,如果不够有效,继续改进。

我现在想到的大体有这些,对于这些不足,我在下半学期会努力改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高中语文材料作文:数据是尺子不是笼子

全文共 1749 字

+ 加入清单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率将达8%,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企业占95家;《2013年全国各地幸福指数》数据报告显示,江西第一,上海垫底;新版二十四孝中规定,子女一周至少和父母打1次电话……不知不觉,我们已进入了“数字时代”,数据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而且也引起了关于数据的大讨论:

网民甲:“我们不能漠视数据,数据是科学的度量。“

网民乙:“数据并非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

网民丙:“数据毕竟是生冷的数字,它折射出人间的冷暖”

网民丁:“……”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

2015年高中语文材料作文:数据是尺子不是笼子

美国的谚语说道:“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诚然,数据往往是我们用于衡定某些事物的标准,但其终究是把尺子,然而生活中很多人的思维却被禁锢于数据中无法脱离。而我认为,数据就像是一把我们所用的尺子而不是禁锢我们思想的牢笼。

的确,我们在储存,记录,或判定某事物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用到数据,因为“测量”终究要用到“尺子”。毋庸置疑的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数据的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携,人们对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带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我们不漠视数据但也不能被其改造。数据时代的发展却也将原本恬静淡雅的慢生活节奏渐渐加速,试问,现在还有有谁还会闲适地呷一口清茶在安静的午后捧书浅读?取而代之的反倒是“低头族”永远不停的在手机屏幕前的游戏里流连。数据的发展却带来了别样的社会风气。

移动宽带,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科技发展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对事物本身具有的潜力有所忽视了呢?在一味以数据作为标准尺度衡量事物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又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无价的情感的存在呢?

比如说:数据的利用再如何发展,可是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法用数据衡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也是不能单靠数据来评定的。难道说每次受到关心亦或是帮助,我们都要记录在案,然后根据年终评定的数据来决定我得回馈多少呢?我想不必这样吧?每个人的心中自然有自己的标度,它不是数据能说明的,却也比数据更富有人情味。

其次,之所以说数据不能用于衡量一切事物,还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潜力。这让我想起了民国时期《现代》杂志的主编施蛰存先生。被他收录于《现代》中的作家不乏有海明威和福纳克等作家。可在当时,他们尚是新星,并不都有完美的惊人的数据和排行,却在后期的写作中出乎意料地有了惊人的成绩。由此看来,并不是任何事物都要靠数据来说话的吧?

然而,我们的社会要发展,数据的借鉴是必不可少的,充分的利用数据的同时不被假数据的表象所蒙蔽,以其作为工具使得生活快捷方便以节省时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们不能忽视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便携,只是不要凡事都以数据作为做事的标准,以至于丧失对情感和对事物潜力的判断能力。

普鲁特斯的《追忆逝水年华》中写道:“我似乎任沉浸于过去恬静淡雅的生活中,周围虽然已被时代的变迁所改造,可我的心永存。”如此感人肺腑的一段话勾起了我对那样美好的向往,让我们在数据的时代中活出自己吧!数据是把测量的尺子而不是笼子,我们的心依旧在飞!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从所给材料看,首先列出了一些数据,然后总结过渡,引出网民的讨论。从网民的讨论来看,大家观点各不一致,有人认为应重视数据,有人认为应理性化看待数据,有人认为数据有其合理之处……所以材料的关键句就在于“数据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而且也引起了关于数据的大讨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看待数据呢?考生可以各抒己见。可以同意材料中某一网民的观点,谈数据是科学的度量,不能漠视数据,要尊重数据;也可以谈理性对待地数据;还可以写数据的存在的作用和意义,如,数据折射人间冷暖等。也可以不同意材料中网民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就材料本身而言,材料内容局限于数据,所以考生最好围绕对数据的态度来写。如果进行一下拓展,也可以通过对数据讨论的感悟,升华为一个普遍的道理——谈一谈全面理性地看问题等,但这就不是最佳立意了。

从文体上看,本题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建议书作文

全文共 1137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建议书作文

尊敬的环保所所长:

您好!

想必你的工作很忙吧。我是就是中心小学六(1)班的一位学生。我要向您反映一件事,然而这件事关系到环境的变化。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严重了,因此,我们的生态环境还得大大地加以改善。为此,我向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节约用水资源,减小污染。不要让水龙头在孤独地流泪。

二、不要滥砍滥伐,要多种树木,因为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使空气变得更加清新。

三、不烧树叶。每次打扫完卫生之后,应把树叶装起来,然后倒入垃圾桶,由清洁人员处理,以防污染空气。

四、不乱扔垃圾。清洁工人应每天都搞一次小清洁,一周后进行一次大清洁,保持社会环境的卫生。

五、禁止吸烟。吸烟不但危害身体健康,还有一定的程度上污染环境,所以我们尽量劝阻吸烟人民不要吸烟。

六、不随地吐痰。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菌,散发以后容易传播疾病,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就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篇二】建议书作文

亲爱的同学们:地球,这个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那么无私,她慷慨地向人类提供资源,可我们却任意破坏它:水龙头“哗哗”地流着却无人问津,电视机开着房间却空无一人,只用了几页的笔记本被随手一丢……

为了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我提出如下建议:1、节约用水: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可能会浪费120升水。通过循环用水,三口之家每月可节水一吨,水先用于洗脸,再用于洗脚。先用水清洗食物、洗衣服,然后冲厕。2、节约用电:养成出门关灯的习惯;当你不用电器的时候,请关掉电源。把空调温度调到26℃,不但可以节约能源,而且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抑制酸雨的发生。如果有100万人不把办公电脑开到天亮,每年即可减少4.5万吨的二氧化碳排量。3、节约用纸:如果所有政府、学校以及公司都在工作中使用电邮,那么每年可以减少用纸100万吨以上。省下的用于造纸的能源相当于100万吨以上的煤。4、绿色消费: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

如: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大人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5、实行垃圾分类化:我们要尽量少产生垃圾,一旦产生了也要分类投放,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6、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们首先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尊重自然,爱护树木,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一切;对不爱护环境的行为要勇于制止。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让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变得更美丽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的自画像高中单元作文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叫黄瑜铭,身高142厘米,体重34千克。

我有一头乌黑的长发,黑的像乌木一样。一张鹅蛋脸摸上去滑溜溜的,好像剥了壳的鸡蛋。光滑的脸上,有一对铜玲般的眼睛,乌黑发亮,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的嘴巴又厚又翘。是这样的,小时候,我喜欢撅嘴巴,所以才这样。我的耳朵非常大,因为平日里我老犯错误,妈妈喜欢拉我耳朵,所以才这么大。我的皮肤雪白雪白的,就像被牛奶泡过的一样白呢!

我的性格活泼开朗,下课时,我和小伙伴们玩得眉开眼笑,快乐极了!

我的兴趣爱好可多了,有:跳绳、画画、剪纸、折纸、捏橡皮泥……其中,我最拿手的就是跳舞了!每次到舞蹈班上课时,我总是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记得有一次,我不舒服,妈妈给我请了假,我在家里休息了两三天,等我病好了,去上课时,才知道,我已经比别人拉下来一节课,我心里暗暗想到:我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节奏!于是,我请好朋友教我,我们一会儿踢腿,一会儿弯腰,一会儿劈叉……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学会了那些让我烦恼的舞步。

也许是这样吧,让我有机会站在舞台上展现自我。

这就是我,一个坚持不懈的小女孩!你喜欢我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最新人教版高中第一册五单元作文:美丽的日子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天气变的凉了,我一个人蜷缩在我那房间的角落,好孤独,好寂寞。这就是我们苦苦等来的暑假?

无聊时我翻着同学录,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那种感觉很奇妙,连自己也也形容不出来,只感觉到心里隐隐的有点痛。以前的欢笑,泪水,痛苦,打击都 成了我最美最美的回忆。我们知道同学录上的只言片语根本无法代替我们将会有的思念,但我们还是留下些什么来让自己更深刻的记住,因为我们不想忘掉。我们的 同学录留言都很特别,没有写下要分离时的不舍和自己的心痛,而只是记下了我们共同的生活,因为我们不需要对方记住我们的名字,也不希望对方在多年后看着这 些语句伤心。我们是希望对方快乐的,希望他或她能记住我们共同度过的美好生活,让它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有些回忆往往没有续集,就象我们的生活一样,离开后就不会再有精彩的故事,但我会努力让我们现在拥有的故事永远存在。

高三,黑色的六月,那些听起来很黑暗,很恐怖,很痛苦的日子却成了我最难忘的日子。我们好象从那时起才长大,才懂得珍惜。我们在最痛苦的日子 里,努力着自己的梦想,为着那完美的句号做出了最后的冲刺,虽然很痛苦,但我们却依然坚持,没有气擂,因为我们都遵守着我们的约定。

分手时没有泪水不代表我们都不伤心,离开时没有嘱咐不代表我们都不担心,也许无言更能显示我们的不舍。

让人苦恼的高中,让人惧怕的七月,不仅没有让我倒下,没有让我厌恶,反而成了我生命中最美丽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作文: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背着背囊走进社会,开始了他们的打工生活。追根究底,中学生打工的主要分为两类人。

一类来自农村,多是因家庭经济困难,中途辍学,为生活而外出拼搏的人。[辍学,便已经不是“中学生”,脱离了命题。]还有一类是利用寒暑假勤工俭学,他们多半长在城市,衣食无忧,仅仅图个好奇或消遣。[是不是还有别的目的呢?以偏概全。]

就短期效应看,对于第一类人,就家庭而言,中学生出外打工而不继续深造,这大大减轻了一些家庭的负担,减少了家庭的部分支出,还能够为家庭增加了收入,这样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就社会而言,也同样减轻了社会负担,还有利于社会,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劳动力。对个人而言,提早些进入社会,对外面社会接触频繁,对社会了解及交际经验主一些,同时,还学会了自己养活自己,自己照顾自己的本领。

可是,这无疑也是悲哀的,贫困的家境使他们无法更好的获取知识,即使走向社会,也只能做一些底层次的体力活,过底层次的生活,将来给孩子一个底层次的环境。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这是社会的一大损失。 [为什么是社会的一大损失呢?如果提高到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国民素质对国家对社会的影响这样的层面来谈一谈,文章就有力度和厚度了。]

对于第二类人,打工对他们而言,似乎是一种休闲。他们多半了解外国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取生活费的例子,并对这些充满好奇,才萌生了打工的念头。

可是,目前中国中学生的课程任务远比外国学生重,不是有报道称:“中国要减负,美国要加负”吗?因此,中学生还是“安守本份“的好。 [社会实践——包括农村体验、工厂体验、社区服务、军营体验等,都已经纳入新的《国家中学课程标准》,也就是说,“打工”成为“课程”,这是不是“本分”?是“加负”还是“减负”?]

无论是生活所迫,还是好奇心使然。作为中学生,毕竟知识有限。21世纪,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年代,经济、国防科技、工业、农业、信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我们面对的不仅是科技竞争,更重要的还是人才竞争,摆在我们目前的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现在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它之所以发达,其原因之一是它不惜资金,大量招揽人才,为其本国的各方面发展作出贡献。一个国家,如果缺少人才,那么这个国家就会相对地退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要使国家能稳定地立足在世界民族之林,就要高科技人才,那么人才何处来呢?要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当然,在现代社会里,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高知识分子,高科技人才,但中学生的知识面实在太窄了,对很多基本的技术原理一窍不通,只能够在某些工厂做一些简简单单的手工,这样的待遇当然不高,如果做不好,还会被淘汰。[道理还是没有说清楚,什么叫做“人才”?怎样衡量素质?落脚点到底在哪儿?]

总而言之,中学生打工弊大于利。所以我们应抓住机遇,学多一些科学文化知识来作用于社会,使我们祖国的明天就得更加强大、富饶、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论知识多了自然能写出好文章

全文共 2186 字

+ 加入清单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经验之谈”因为符合人们的朴素、直观的印象,所以历来被奉为圭臬。然而这种看法正因为带有朴素、直观的性质,所以不完全符合思维科学。

当然,要想写出好文章,多多读书以及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也应该看到,为了进行新的工作,从事新的创造,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就只能作为原料来运用。任何书本知识都不能直接变为简报、讲稿、文艺创作或其他任何文章(除非抄袭),这就如同木料不会自动变为家具一样。

再就专业特殊能力的锻炼来说,“读书破万卷”只是突出地锻炼了记忆力,而并未强调对感受、联想、想像、思维等能力的锻炼,因此也就没有准确而充分地揭示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特殊能力的养成途径。在一般的读书过程中,大脑各种功能的发动大都是无意的、自发的;只有在目标明确的专业创造和专业写作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达到目的,这些功能才非拧成一股绳不可。所以,具有综合性的创造能力主要是在创造的实践中养成;具有综合性的写作能力也主要是在写作实践中养成。不经过创造与写作的直接实践,而认为只要“读书破万卷”,就能“下笔如有神”,那是不可能的。杜甫七岁就写了歌咏凤凰的诗,直到晚年也还是“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可见他主要是在作诗的实践中成为大诗人的。他说“读书破万卷”,只是强调了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决不可以把任何一个“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来看。

事实上,知识原料加文字表达还不能成为文章。因为任何一个原料要变为一项特定写作任务中的实际内容,还需要经过提炼加工。

在任何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反映(即知识经验)进行联系与反联系的能力总是要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前者主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16届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在立新,后者主在破旧,二者又总是难分难解地互相依存与制约。然而能够结出创新之果的联系与反联系却并不是一望而知、一思即悟的。

就联系而言,在写作中,富于新意的内容无不表现了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例如归纳论证需要举例,有的人看别人的文章,总觉得其中所举的例子是自己早已熟知的,可是在他自己写作的时候,却不善于在这些例子中归纳新意并加以论证。再说到反联系,也同样要对现成的知识经验进行深思熟虑,才能在早已被人公认的联系中打进楔子,破除习以为常的误解。总之,现成的知

识经验总要经过种种分析综合、提炼加工,才能被有效地应用于新的创造或新的写作。

一般的读书虽然也要开动脑筋,但因为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的催逼,所以即使有一些新的想法也只是自然出现,而不需要作更加自觉的努力,去扩大和加深新的想法,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完整性的创造。而在明确的创造目的和艰难的写作任务催逼下,开动脑筋才有一定的方向,脑力劳动才有深度和强度;而且在把思考的结果表现为文字时,还要求内容更为精密,表达更为准确。这种锻炼显然不是看了书想一想所能够比拟。所以光是一般地强调积累知识和开动脑筋,还不足以使创造能力、写作能力得到实际的提高。

(节选自金开诚《对写作的几种误解》,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明显具有朴素、直观的性质,历来被奉为圭臬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经验之谈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16届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其实并不符合思维科学。

B.多多读书以及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对写出好文章来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些知识与经验可以作为写作的原料来运用。

C.写作能力具有综合性,主要是在写作实践中养成。而“读书破万卷”只是突出地锻炼了记忆力,并不是写作的“充分条件”。

D.读书与写作都需要开动脑筋,但一般的读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所以即使读书时有一些新的想法自然出现,也不必成为具有一定完整性的创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专业写作目标明确,大脑各种功能拧成一股绳,大脑的多种能力得到锻炼,这个过程揭示了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特殊能力的养成途径。

B.文章以杜甫七岁写诗,直到晚年还是“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的事例,旨在说明“读书破万卷”是“下笔如有神”的一个“必要条件”。

C.有的文章在归纳论证时善于在人们早已熟知的例子中归纳出新意,这需要在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知识经验进行联系的能力。

D.在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反映进行反联系的能力,主在破旧,对现成的知识经验进行深思熟虑,破除习以为常的误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反驳了“知识多了,自然能写出好文章”的观

点,提出了阅读积累与写作能力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

B.就如同木料只有经过加工才能变为家具一样,任何书本知识要变为文艺创作或其他任何文章,还需要经过文字的加工。

C.现成的知识经验总要在能够结出创新之果的联系与反联系的能力的作用下,经过种种分析综合、提炼加工,才能被有效地应用于新的创造或新的写作。

D.创造能力、写作能力不能得到实际的提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知识的积累,缺少明确的创造目的和艰难的写作任务的催逼而没有开动脑筋。

答案:

1.A(绝对化。注意原文“所以不完全符合思维科学”一句。)

2.B(文章以杜甫例是为了说明“不经过创造与写作的直接实践,而认为只要‘读书破万卷’,就能‘下笔如有神’,那是不可能的”。)

3.A(“提出阅读积累与写作能力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无中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人教版高中第四册第二单元作文:我的美丽不在高_900字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生日就在本周,很高兴自己又长大了一岁,真正18岁了。镜子中还是我矮小的身形,要是在以前,我会禁不住感伤起来:我怎么就长不高呢?

身高,我一直以来的短处,本来没有在意,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同龄的孩子,甚至小我几岁的妹妹都如雨后春笋般出落得亭亭玉立,而我依然在原地踏步。逢年过节,姐妹们去走亲访友,长辈们都惊喜地看着她们的变化。只有我被遗忘。当妹妹无心嘲笑我时,先前我会说些如“小巧玲珑”、“浓缩就是精华”的话来掩饰和安慰自己,后来我不得不沉默了。

有时候在人群堆里,我只知道眼前黑压压的一片。在宿舍晾衣服时,我不得不请别人帮忙,那高高在上的晾衣竿使我望尘莫及,天知道那感觉有多尴尬。

在经历了一件件事情后,我盼望着给自己增高。

当从电视、报纸或杂志上看到一些有关增高的介绍时,我便有种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愿望。其实我也知道这些都是骗人的,根本不管用,可我就是那样漫无边际地幻想如何如何增高……增高……

原以为我人生最美妙的一个阶段会永远停驻这样一种幻想中,可上了高中,在一大堆朋友中我认识了她,让我从幻想中走了出来。

她叫吕萍,身高有169厘米,一个标准的高个女孩。一开始,我不愿意和她靠得太近。俗话说“绿叶衬红花”,我本来就矮,又怎敢和她一个高个子女孩走在一起。我有意地回避她,疏远她。敏感的她当然也感觉到了,就写了一封信给我,问我为何要那样待她?是不是她自己有什么不好?当时我紧张极了;其实我很喜欢吕萍,她是那种全身散发高贵气质又让人感到亲切、随和的女孩。我不想让我们之间有误会,于是就将原因告诉了她。哪知她却回了一句:“难道人的美丽就在高?” 让我一时语塞。

想想也是,爷爷奶奶并没有因为我不高而不疼我,相反宠得更多;我的学习也并没有因为身高不够而很差,老师也没有因为我不够高而不重视我;那次的打水,正因为我矮小而窜过了拥挤的人群……在生活中我并没有因为身高而丢失什么,那我为什么又要去那么在乎呢?我一阵释然,长久以来心中的一颗结似乎一下子解开了。步入18岁的我现在对着镜中的自己,不再感伤,因为我懂得“我的美丽不在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人教版高中第五册一单元作文:中学生学习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全文共 15055 字

+ 加入清单

近代以来科学史上不断的演绎着分化和综合。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综合时代决定了现代教育也必然朝着综合化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在这个大综合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2001年6月,我国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政策,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部分中小学课程作了重大调整。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选择性”。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着变化是将一些原来的单科性课程整合为综合课程。同时开设专门的综合课程,如小学和初、高中都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界限,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第一部分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历史

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性课程的超越和发展。和一般事物发展顺序一样,综合实践活动或者说综合性课程发展到现在经历了萌芽、兴起、发展三个阶段。

追溯综合实践活动的历史,可以从古代学校教育课程中寻到它的足迹。我国隋唐时期的《千字文》、宋代的《三字经》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在西方,以综合性课程为主的教学状况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是综合实践活动或者说综合性课程真正兴起的时期,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立的思想体系和实践类型。在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知识本位、儿童本位和社会本位三种不同的课程范式。主要影响人物有德国的赫尔巴特、齐勒,美国的杜威等等。

20世纪60年代以后,综合实践活动或者说综合性课程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先后出现了多种综合性课程的思想,如一体化课程、人本主义课程等等。主要影响人物有杰雷特福谢依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

㈠教育观:从知识教育到生活教育的转变

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的价值意义究竟何在?“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这是多年来教育理论家们争论不休的理论难题。教育是一种与人的生命存在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实际活动领域,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使人作为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以合理的方式展开人生,体现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意义,获得个人的幸福。因此,教育必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当前教育的弊端之一就在于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脱离。如果教育没能作用于学生的生活方式,那么它就丧失了生活和生长的意义。从人的存在、人的生活角度看,教育是儿童通向可能生活的终结,因而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应成为一种生活的教育。

教育本身应具有生活意义。因为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本身就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就是实现人的价值生命过程的重要环节。教育通过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传承,不仅给予人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给人生活的智慧。从知识的传授到智慧的启迪,这是教育观的一大改变。

㈡课程观的转向

多年来我们教育界一直存在着三种基本的课程观。第一种课程观是知识或学术理性课程观。这种课程观把课程视为“学科”,或者“知识”,认为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未来生活提供充足的理性准备。这种课程观在演变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的取向,一是生活预备取向,二是理性主义取向。比如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的学科课程,布鲁那为代表的“认知发展”课程理论等。多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知识中心的理性主义倾向。第二种课程观是经验或自我实现课程观。这种课程观把课程视为经验,认为课程是促进儿童自我实现的手段,强调活动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比如卢梭的“自然教育”,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的自然适应性”,杜威的“从做中学”等无不是这种课程观。从重视知识和理性发展,到重视儿童的存在、儿童的经验和活动的价值,以及强调课程作为儿童自我实现的中介和手段,无疑是课程观的一种进步。第三种课程观是生活经验重构或批判课程观。这种课程观是建立在现象学、解释学和批判理论基础上的。强调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注重学生创造课程的能力。

以上三种课程观分别从知识和理性、儿童与经验、生活和经验重建等不同角度建立其特定的课程观念。现在新的课程观要跳出“知识”、“学科”、“教学科目”等框框的限制,把课程理解为:一种一人类生活经验和个体生活经验为内容,通过儿童在生活世界中对这些内容的批判和反思性实践,沟通儿童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发展性的教育中介,教师和学生是这种发展性教育中介的创生者。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基于这种反思性、批判性、实践性的课程观和发展课程观来设计课程,是对“课程即学科”、“课程即教材”和“课程即知识”的课程观的超越。

㈢新发展阶段论与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逻辑组织

1、新发展阶段论

日本学者安彦忠彦更具个性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当代儿童个体新的发展阶段论并提出根据其规律实施的不同教育课程。

儿童个体发展的早期,大体可分为如小三个基本阶段:

l感觉运动时期(0-3岁),教育课程应该以游戏、生活活动为主。

l外部语言运动时期(4-7岁),教育课程以言语的认知活动为主。

l内部语言运动时期(9-11岁),教育课程主要以逻辑性的认知活动为主。

学生个体发展后期,即进入青春期的11-22岁左右,是面向自我发展的阶段,可分为如下两个基本阶段:

l个体自我探索时期(11-15岁),它不仅仅是自己特性、适应性和个性探索的时期,而且也是进入到志向、前途、专业探索的时期。

l自我发展时期(16-20岁),个体以探索经验为基础,以不断发展和深化自我个性的经验为目标。

2、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逻辑组织

第一阶段,小学1-3年级,以体验性知识和生活性知识的学习为主。

第二阶段,小学4年级-中学3年级,以主要表现为学问性知识学习,并逐渐出现反省性知识和自我知识。学生要通过逻辑性的思考探究活动,来实现法则概念和方法的习得。

第三阶段,高中1年级-大学2年级,以自我知识和反省知识为主。在这一阶段,学生作为面向内在知我得方面,开始关注自我的人生方向、职业选择、适应性和能力等方面,关心自己与外在的不同。这一阶段中,学校的教育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自立、内省能力为中心,教育课程的内容以选择性为主,共同性知识作为必要的补充。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课程内容

㈠综合性学习的定义

关于综合性学习从它产生开始就有多种定义,发展到今天主要有以下几个定义。

东北师范大学的熊梅博士,根据在日本的研究成果,对当代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内涵作如下的概括: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是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过程,有机的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发展。它强调从外在的内容性是转化为内在实际的结果,实现从内容到形式、从手段到结果的统一。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徐晓东,给出这样的定义:所谓综合性学习是以 “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结合为目标,以学习者的兴趣与需要等内部动机为基础,在课题学习中不受学科分类所束缚,通过调查、实践、亲身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过程综合性的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开展问题解决能力的伸展,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深化、扩展,创造与他人的协作化和共有化,实现学习者的生产学习。

日本“教育工学事典”将综合性学习定义为:不做学科区分,对于主课题和子课题,学生进行体验活动,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基础进行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学习。

总结了以上各家的定义,我的认识是: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学校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围绕某一中心主题,有意识的运用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获得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活动。它强调培养学生主体性地解决问题的资质和能力以及创造性、协作性地处理事物的态度,促进“生存发展能力”的形成。“生存发展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发展的核心能力,它有三个要素:丰富、多样、完整的人格,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共同生存发展的能力。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寻求教学组织活动的弹性化是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点,它主要涉及到了学习环境(学习空间)、学习时间、学习组织、指导体制等一系列的问题。日本学者儿岛邦宏具体概括了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⒈学习环境的扩大化

综合性学习活动范围的广阔性,决定了其学习环境扩大化的特点。它不可能局限在狭窄、封闭的教室空间范围内开展活动,而是需要在广阔的、开放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

⒉学习时间的柔软化

根据综合性学习的特点,需要柔软而弹性的安排学习时间。应该是有学习内容来决定教学时间,而不是由教学时间决定学习内容。应该由学生们来支配学习时间和学习活动。在安排时间时要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并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确定不同单位学习时间的长短。

⒊学习组织的弹性化

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要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这两方面反映了新的“个人和共生”的教育模式,它要求通过个人与共生之间关系的建立,是学生确立具有个性的自我,以及通过个人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和相互合作而建立起共生的关系。以这种模式进行学习,主要采取的是“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全体学习”的方式。

⒋指导组织的弹性化

综合性学习体现学生个性、个别发展的要求出发,强调复数以上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从而分担不同的教学指导任务,为此人们提出了TT(合作教学)的指导体制。这样,可以满足学际学习特点需要,实现不同的学习组织形式,适应个别差异,扩大协力指导范围。

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开展综合性学习需具备三个基本理念:第一,综合教育思想。综合性学习在活动内容上是综合的,内容涉及到学生生活领域、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综合性学习在培养目标上是综合的。它强调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整体发展。第二、实践教育思想。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第三、主体教育思想。综合性学习强调在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合性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活用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有五个方面: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的发现问题并独立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大特性。

四、评述

追求课程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倡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之一。在实践方面世界各国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理论研究方面,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一般只限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开发和评价方面。对于如何针对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策略去学习这门课程,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生存能力,转变态度,调控情感却没有什么系统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来说也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要实施综合活动实践课程,切实达到培养目标,就要让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学习策略,改变或者调整一贯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的学习,自觉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能够不唯书,不唯上,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思考,去判断。我们的绝大部分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学习的,是在老师手把手的教中学的。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这一门新课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怎样才能学生自身态度、情感如何调控如何把握呢?为此,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策略进行研究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部分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发展历史

学习策略作为学习的执行监控系统,对学习者的学习速度和学习质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人们就很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应用。从现存的一些古代心理学和教育学文献上,可以看到,历史上已有相当一部分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夹在他们的着作中谈到学习策略并论述过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例如,我国着名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法国近代思想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卢所讲的“形成一种独立的学习方法,要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但是古人对学习策略的这些认识都是比较朴素的,零碎的,没有经过系统的研究。

真正开始对学习策略进行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1956年家布鲁纳和他的同事作了一个有关人工概念的经典试验。在这个实验基础上,布鲁纳提出了“认知策略”的概念。由于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人们在系统研究认知策略的同时,对学习策略也开始了系统的研究。20世纪中叶以来,在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学习策略的研究始终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发展的一个方向。

二、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

㈠学习观的变革

我们的绝大部分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学习的,是在老师手把手的教中学的。传统教学观中,学生一直是扮演着接收者的角色,是一被动接受的容器。现代的学习观不仅要与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发生联系,而且要把学习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学习不再是学知识而是学习方法、策略,学智慧。学生不在是学习的客体,而是学习的主体,每一个学习者都要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㈡目前的研究成果

⒈学习策略的界定

由于人们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对学习策略的界定也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类:

第一种,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方法或者技能,如,梅耶(GE。Mayer)(邵瑞珍、皮连生等,1990)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目的地影响自我信息加工的活动”;琼斯、艾米尔、凯蒂姆斯(Jones,Amiran,Katims)(史耀芳,1994)认为“学习策略是被用于编码、分析和提取信息的智力活动或思维步骤”;平特里奇(P。Pintrich)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获得信息的技术或方法”;邵瑞珍(1997)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采用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活动”。

第二种,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如,奈斯彼特、舒克史密斯(Nisbet,Shucksmish)(史耀芳,1994)认为“学习策略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巧的一套操作过程”;科尔比(Kirby)认为“学习策略是指与认知运算的控制过程有关的过程”;凯尔和比森(Kail,Bisan)(史耀芳,1994)认为“学习策略是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学习事件”;魏声汉(1992)认为 “学习策略是在元认知的作用下,根据学习情境的各种变量、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调控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的学习方式或过程”;胡斌武(1995)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在元认知的作用下,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选择与使用乃至调控整个学习活动的内部学习方式或技巧”。

第三种,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规则系统,如杜菲(Duffy)(史耀芳,1994)认为“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温斯坦(C。E。Weinstein,1985)认为“学习策略是必需的各种不同能力”。

第四种,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如,但瑟洛(Dansereau)(史耀芳,1994)认为“学习策略是能够促进信息的获得、存储和利用的一套过程和步骤”;胡电芝(1997)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利用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史耀芳(1991)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有意识的调控学习环节的操作过程,是认知策略在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形式,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习方法或技巧”。

以上四种并不完全相同的观点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从抽象意义上说,学习策略是一种“内隐的学习规则”;从学习的操作意义上说,学习策略是一个“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从结构意义上来说,学习策略是由“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和控制”等方面因素组成的(超英,1999)。因此,综合以上观点,蒯超英给出的学习策略的定义是“指在学习情境中,学习着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调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也就是说,学习策略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学习执行的监控系统。

⒉学习策略的成分和层次

由于对学习策略内涵的看法不同,对学习策略的成分和层次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⑴奈斯彼特、舒克史密斯(Nisbet,Shucksmish)(史耀芳,1994)把学习策略划分为三个层次:

①一般策略。其特征与态度和动机因素有关。

②宏观策略。其特征有:高度概括化、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随经验的积累而改进。

③微观策略。其特征是:概括化程度较低、容易为学习者所掌握、同高度有序的技巧构成统一体。它包括六个因素:

1)提问,其功能是确定假设,建立目标和项目参量,寻求反馈以及联系人物等;

2)计划,其功能是决定策略及其实施一览表,精简项目或对问题进行分类,以及选择某些体力或脑力技能来解决问题;

3)调控,其功能是试图回答或发现最初的问题和意图;

4)审核,其功能是对活动和结果作出初步的评估;

5)矫正,其功能是再设计或再检查,包括矫正目标的设置;

6)自检其功能是对活动和项目作最后的自我评价。

⑵温斯坦(C。E。Weinstein,1985)认为学习策略包括:①认知信息加工策略,如精细加工策略;②积极学习策略,如应试策略;③辅助性策略,如处理焦虑;④元认知策略,如监控新信息的获得。

⑶但瑟洛(Dansereau,1985)认为学习策略可以划分为基本策略与辅助策略两类。前者有两个子策略构成,即①领会和保持策略。它承担获得与存储信息的任务,包括理解、回想、消化、扩展、复查等5项策略因素。②提取与利用信息策略。它负责提取和使用所存储的信息,也由理解、回想、详释、扩展、复查5项策略因素。后者包括3个子策略,即计划和时间安排,专心管理(包括情绪调节与情绪维持),监视与调控。

⑷迈克卡等人(Mckeachieetal。,1990)把学习策略分为三大部分,即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又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和其他人支持。

学习策略的成分是从学习过程的环节或所涉及的诸方面如方法、步骤、手段和组织中提出的。这些观点的共同点是都认识到了学习策略既包含有直接影响对学习材料的信息加工的成分,又包含有影响信息加工过程的成分,并有对学习环境、时间及工具等的管理成分。但是,我注意到这些学习策略的成分都是针对陈述性知识,基于以自学为主的,阅读印刷教材这样一种学习活动的研究。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有听讲、自学、讨论、看录像、解决问题等;利用媒体获得的信息种类也不同,有来文字信息,视音频信息等。因此,适用于各种学习活动以及各类知识的学习策略还有待研究。

⒊学习策略的教学

⑴学习策略教学的内涵

学习策略教学(LearningStrategyInstruction)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被学者们使用的。它指系统地教授学习策略,使学生最终成为学会学习的人的教学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就开始注意在教学中教给学生易懂的学习策略,并对学习策略有了研究,如SQ3R学习策略等。这就向主要关心教给学生知识、是否记住了知识的传统教学发起了攻势,但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研究并没有确立学习策略的重要地位,并且大多数学习策略教学也不成系统,仅限于知识的记忆、知识的巩固等方面。

⑵学习策略教学的内容

学习策略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策略的知识与技巧。它是学生在形成概念和知识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认知过程及其不同组合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的技术和方法。目前,成功的学习策略有哪些,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类等尚无统一的划分。

⑶学习策略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学习策略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大都与学科内容相联系,并反映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能力。教师在教学前就应对学生的初始水平进行评价,并以此来确定不同学习的不同学习策略教学目标。一旦与学生能力相一致的适合某种任务的策略被选择使用,教师与学生就建立了学习策略教学目标和何时如何运用学习策略的教学体系。

有关学习策略教学的方法,目前尚存较大争议。元学习方法的建立也可以说就是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其中Biggs等人的表面深层成就法和Jones构架法都是比较有效的方法。表面深层成就法是Biggs等人1990年总结的。它指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的教学形式,包括表面方法、深层方法和成就方法三部分。表面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订立目标,计划学习事件,并检查自己的学习结果的方法,教给学生的是导致机械学习的复述策略。深层方法首先引导学生拥有动量有关方面内容的知识并在概念的高水平上进行概括;其次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完成什么和采取什么策略去完成,使学生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并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一种愉悦享受。成就方法是教师掌握教学中得到获得高分和赢得奖励的教学策略,它既有表面方法的复述策略,也有深层方法的语义加工策略,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得最有效的学习策略。

Jones等人的构架法要求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活动解决学习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和成就教学目标⑧。它包括三个方面,即支持、调整和移去支持。支持是运用各种策略进行教学,提高各种策略的模式和补充例子;调整是调整教学的内容与策略以适应学习者的能力与特点,运用恰当的策略进行学习;移去支持是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知识与能力状态时,教学逐渐移去原有的对学生的支持。为了使教学适合学生特点,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便使学生的学习策略更有效。

学习策略教学实现的途径一般有学科渗透式和开设专门的学习策略指导课两种。前者体现各科教学过程中,使教师学习策略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但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全员参与;后者则是独立的教学过程,具有完整性,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策略本身,而不会被大量的学科知识所淹没。但是,无论是渗透式还是专门课程式,都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尝试监控、教师指导等一般途径来实现。

㈢评述

从以上对文献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策略的含义和构成、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关系、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的关系,以及学习策略的教学等几个方面。所研究的学习策略所针对的知识类型是陈述性知识,学习活动是自学活动,信息类型是来自印刷教材的文字信息。在诸如英语、语文等学科中,有系统的学习策略的研究。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关学习策略方面的探讨,只是基于从信息素养,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或者学习方法,信息加工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对学习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

第三部分认识与思考

为了适应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当代世界各国家建构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趋势。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法国和我国台湾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注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国外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起源、理论基础、价值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然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采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才能最大限度的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受益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

现在学习策略研究已从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领域研究逐步发展到应用领域的研究。但目前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策略的含义和构成、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关系、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的关系,以及学习策略的教学等几个方面。有关学科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第二语言和阅读领域,其他学科学习策略研究则比较零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不规范”的课程体系来说,对其学习策略的研究就更是少见了。

我国近一年多才逐渐开始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这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便正式纳入基础课程体系。目前研究较多的“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大区别,它们只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之一。在主体性教育哲学观的指导下,如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怎样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这门未发展成熟还有待探索的课程来说,不仅广大一线教师缺少设计和实施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技能,而且学生也缺乏此类经验和策略。

一、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策略研究的原因

基于国内外对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现状,我认为,对现代教育环境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原因如下:

⒈信息化社会需要具有“生存发展能力”的新型人才。新型人才是创造型人才,非模仿型人才;是智能型人才,非知识型人才;是能动型人才,非机械型人才;是自主型人才,非工具型人才。学生虽然能从其它分科课程中发展自己的“生存发展能力”,但是其它分科课程并没有明显的体现这个目标,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培养“生存发展能力”为核心的,是紧密结合生活,解决学校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问题的,这对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学生必须采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学好这门课程,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生成和发展自己的“生存发展能力”,为日后成为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⒉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对学习策略的系统研究,这不仅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所针对的知识类型、学习活动和信息类型都很单一,一般是陈述性知识、自学活动以及来自印刷教材的文字信息。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多样性的课程。原有的学习策略研究成果并不能解决这门课的学习问题。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会丰富和发展学习策略这一领域。

⒊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策略的研究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是符合主体性教育理论这一时代教育哲学的。要贯彻主体性教育理念,不仅教育工作者需要转变观念,学生也要转变观念,要从被动的接收者向主动的探索者转变,要清楚的认识到“教育是为人而存在”不是“人为教育而存在”。本课题研究有利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人翁” 意识,提高课程改革的成效。

⒋对学生个人发展而言,本课题研究在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发展,生成终身学习理念等方面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终身受益无穷。

二、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策略的界定

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我偏向的学习策略界定是:学习策略是学生采用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活动(邵瑞珍,1997)。这样,我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策略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社会领域中的学习策略。

⒈认知领域: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心智加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加涅,1977)。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迈克卡等人,1990))。

⒉情感领域:对人(包括自己和他人)、对事、对社会的情感态度。

⒊动作技能领域:生产劳动技能(比如,商业活动、手工劳动、工厂劳动和田间劳作等)以及体育活动等。

⒋社会领域:主要指社会活动和交往。有意识的利用现有条件,创造有利条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三、研究并贯彻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策略的建议

㈠加强理论研究,不仅要善于演绎还要善于归纳。

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息息相关。要注意吸收心理学研究成果,结合学与教的理论进行研究,不仅要善于演绎推理,从理论的高度把握学习策略的实质和要领,还要善于归纳总结,从实践经验中提炼精华,使之上升到理论水平。研究对象应有所拓宽,加大情感策略、动作技能策略的研究力度;注意整体性,在研究具体学习策略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情感动机策略和激励策略的研究;策略研究的侧重点要从以知识传承转移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转变,加强协作、交互、独立探索和自主学习方面的学习策略研究。

㈡转变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创新。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有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但是,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教师为主、知识本位的观念根深蒂固,况且高考的指挥棒以及标准化考试也束缚了教学工作,一时间也难以发生质的变化。从根上讲,“中国的教育观在本质上是建立在‘恶’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因此,教师总是为学生担心,担心知识太难学生不易掌握,担心学生不自觉不守规矩,不管是对学生的能力还是品格总是怀疑多于信任、轻视多于尊重、批评多于表扬、苛求多于宽容、压制多于鼓励、约束多于自由。当然西方的教育观是建立于学生性善的假设基础上的,但是他们的一所高中的副校长汤普金斯女士则感慨“我们的问题也许是给孩子的自由太多了”。可见,自由过火对孩子也不是件好事。因此,我们的老师要建立其主体性教育思想,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平等的话语权,充分相信孩子,适当放手,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正如本文上述的“应该是牧羊人而不是饲养员”,牧羊人的责任就是把学生这群羊带到一个水美草肥的地方,让学生自己觅食,防止恶狼来犯和小羊失足落入悬崖。而不是像饲养员那样把食物选好送进羊的嘴里。

其次,教师还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注意充电,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步伐,胜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此外,还要注意克服囿于习惯,不愿有所改变的惰性,应该充分了解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了解学校以后培养的人才的方向,同时也要放开手脚,敢于尝试新的方式,来改善现有的方式。

㈢注重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技术的研究

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策略教学模式与教学技术的必要性

学习策略的教学,对学生至关重要。我们过去的教学,重视既定知识的传授,忽视如何教给学生获取知识,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形成被动接受式教学。这种教学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与辨别能力,也因而失去了继续学习、自我深造的智慧技能。

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传统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长期桎梏于教师指导下的结构学习,整个学习活动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对脚使得讲授形成依赖性,除去课内知识外,学生很少从课外活动中自觉的搜集相关信息,使用的学习策略也大多为认知策略中的复述策略、记忆策略。学习策略单一,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实验表明,学习策略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提高(张亚玲、郭德俊,2001)。帮助学习落后、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帮助他们学习,特别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是的他们学有所得,学有进步,从中受到学习动机的正强化作用(张庆林,1995)。

已有的实验研究证明,中小学生往往还不能利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他们选择有效的策略,他们对教师告诉的学习策略有种依赖性。美国心理学家布朗也发现,“当教儿童某种记忆方法时,他们能很好地运用这些策略,但在后来未要求他们完成类似的任务时,却不能自动地运用这些策略。”这就更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必要且有效的学习策略的教学。⒉将通用教学模式与专门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策略的教学有通用学习策略教学模式、学科学习策略教学模式以及交叉式学习策略教学模式(刘电芝,1997)。我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宜用交叉式学习策略。这种模式是先独立得对学习策略进行教学,包括学习策略的意义,具体操作程序。简短的教学之后,将它与具体的学科内容结合起来。根据具体学习请经的差异,要求并提示学生把所学的策略运用于具体的知识学习之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于对学生来说还是一门比较新的课程。它的课程内容决定了学生要掌握多种多样的学习策略。而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是独立于学科课程之外的,它与其它分科课程在知识结构、学习方式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况且,学科学习策略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策略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因此,学生对分科课程的学习策略的掌握将有利于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当然,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策略也有其独特之处,指导教师应该注意在课程指导中渗透相关的学习策略。因为学生怎么学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怎么教,换句话说,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这是由于学生往往会跟着教师思路走,教师解决问题的程序、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说,教法是蕴涵着学法的,因此,教师要在平常的指导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掌握一定学习策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作法能紧密结合活动内容,但不利于提高学生在复杂情境下策略迁移,对促进元认知策略的掌握收效甚微。因此,我们还要开设专门的学习策略训练课,这“能引起受试者的充分重视,把注意力集中于思维方法本身”。而且,大量的训练表明,成人和儿童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儿童的训练效果更为显着。而通用学习策略(注:这类训练内容不涉及特定知识,不与学科内容紧密结合,如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的教学建议采用专门的训练课的形式。因此,我们应该把学科教学渗透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和专门开设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校和老师可能会认为专门的策略训练课可能会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减慢教学进度,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凡事必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利大还是弊大。通过专门的策略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发展了其“学力”,这不正是节省了整体的教学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吗?况且,有许多学习策略是学生陌生的但又是必须掌握的。比如社会、情感策略等。所以必先对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进行教学,才会使学生有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先决技能。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要培养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而且是生存能力的培养。有一些元策略不是简单的专门开设一门学习策略课就能解决的,它必须在实践当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有学生自己去摸索、去试误、去总结、去反思、去批判才能逐渐内化,并能自如运用。

2.运用教学设计提高学习策略的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学科,是一门用来指导实际教学过程的规定性理论。它不仅关心如何教,也关心学生如何学。我们可以利用教学设计这个有力的工具,将内隐的学习策略外显化、展开化,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是一种教学方法也可是几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应该是从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学目标出发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运用学习策略中体会到学习策略的真意,激发学生学习“学习策略”的兴趣,乐学,乐用,这样会加大学习策略教学的进度和效率,这就把教师的要求和期望等外部条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动机,成为有意学习的内驱力。

3学习策略的教学要“因人而异”

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是集体教学,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有意识的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注意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来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学习策略的教学要传授与他们思维发展的水平、知识基础相适应的策略,这样才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当然,学习策略的教学也要对不同的学生侧重点应有不同。比如,对认知水平稍差一点的学生进行策略教学时,要多让他们练习,并注重策略的使用条件与范围的教学,以促使他们能根据需要,有效的选择学习策略,注重培养他们的策略迁移能力。

(四)将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学习策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

如上所述,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信息网络通讯技术把我们带进了信息的海洋,也带进了世界文化荟萃的万花筒,而我们的学生“缺乏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选择、分析、判断、交流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在信息素养方面的学习策略多数是从学生如何搜索信息,判断信息真伪方面着手研究的,对于信息道德素质的培养的研究方面略显薄弱。当然,这方面学习策略的培养旨意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意趣不谋而合,所以,这两者的“合作”是必然的。可以说,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就在渗透这方面的学习策略,而信息素养方面的学习策略的学习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无形中也就完成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某些教学目标。而综合实践活动课贴近社会生活,致力于实践,着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自主、协作能力以及信息处理与运用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综合实践活动是建立在信息平台上的,无处不使用信息技术,该门课程的内在要求和实施方式即是其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式。因此,这三者的某些教育旨意是不谋而合的,对三者的有机整合有利于推动它们教学目标的达成,对学生的发展更是百利而无一害。

思考: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搜集、处理、判断、组织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500字:感受自然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暴风雨来了,小草不屈服,因为它具有着“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坚强意志;鲜花不会哭泣,因为它具有着“风雨任疯狂,冰雪随骄傲”的坚强意志;鸟儿不胆怯,因为它具有着“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的坚强意志。

在这个现代化和多样化的时代中,虽然在自然界中,有着数不胜数的动物,都具有智慧,勇气,团结的精神,都具有坚强不屈,愿为家园而牺牲的坚强意志。但你以及世界的人可曾在脑中仔细的想过,现在可是现代化了诶,可不是原始社会,人家随意搞一个原子弹或者森林大烧毁,那可是不堪设想的了,到那时侯,你说自然界会顶得住这灾难吗,到那时侯,人类那只剩下楼房,什么都不会再油然而生了,更别用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了。

所以我们不能在对大自然界进行破坏,要进一步的向保护自然界的大门走去,去倾听,去感受,什么才叫做保护,什么才是文明。

在一个阳光明媚,鲜花盛开的日子里,一位年仅八十多岁的老太公,身子沉重得连起床都需要许久,在一面饱经风霜的面庞中,可以看出这位老爷爷大概经历了许多事情,在几颗早已被虫蛀得十分难堪的牙齿中,可以看出这位老爷爷的不拘小节,身上穿着一条冰寒刺骨的衣裳。他慢吞吞地走在一条森林小径中,突然,看到了一些易拉罐,他停下了脚步,立即把它捡起,然后放入垃圾桶里,整整衣裳,在想别的地方走去。当这位老爷爷走去后,一辆小轿车开了过来,看到地上如此的洁净,没有丝毫的果皮纸屑,心里非常的高兴;一只年轻的国家领导人走过这条小道时,看到地上没有动物排除的新陈代谢物,还闻到了夹在小道两旁的鲜花的芳香,心里感到非常的高兴;一只抱着自己孩子的野生动物路过此地,看到这条小路没有山地的弯曲崎岖,没有荒漠的一寸泥沙,心里的鲜花油然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中语文作文与阅读教学

全文共 2604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教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既能丰富词汇发展语言,又能为写作奠定基础。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读写结合,从范文中借鉴,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作文与阅读教学,欢迎阅读。

摘要:作文与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两大重点模块,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这两个模块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必查知识,对这两部分的教学,我们可以根据新课标进行一定的创新尝试。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阅读教学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作文和阅读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模块,这两部分知识是高中教学的两大主要任务,由于这两部分知识都存在很大的抽象性,教师的教学就存在一定的难度。作文和阅读这两部分占了语文试卷很大的比重,在实行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之下,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真正的语文能力为主,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考考查的要求进行高效的教学。对于作文模块,考虑到作文的完成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的,教师可以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的调整,提高学生在作文学习上的效率;而阅读方面,教师主要采用灵活的方法来进行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内在的阅读赏析能力。

一、作文批改以学生为主体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学生在写作上还是存在明显的个人差异的,写作能力与学生个人的兴趣、个人的阅读量、创作灵感以及对个人的语文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学生本身对写作有极大的兴趣,所以在日常学习中都会善于动笔写作,有的学生喜欢阅读,长期的阅读对学生的写作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够自然地应用所读作品的写作手法或语言,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但是就高中阶段的大环境来考虑,学生面临着众多学科的学习,繁重的学习任务加上高考的压力,学生没有大量的课外时间进行写作训练,而且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作文批改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的教学环节,如果学生的作文都是通过教师先进行批改,然后进行讲解,那前后的时间就会特别长,最终可能导致教师在讲解时学生的听讲效率不是很高。

因此,为了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写作训练,也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刚写完一篇作文的情况下就进行作文学习,保持新鲜感,教师可以在作文批改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批改作文方式的尝试。首先,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进行互批的形式,教师拿出专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然后教师可以大体的找几份学生的作文进行了解,然后让学生进行互批,高中阶段的学生也都是有好奇心的,学生也都会对其他同学的观点感兴趣。高中阶段的作文一般都是话题作文,都是给出一段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写作,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互批作文,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使学生通过阅读批阅其他同学的作文,了解其他学生的看法,从而拓展自己的写作思维。为了防止学生流于形式,教师可以挑选几位同学对自己所批阅的作文进行分享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除了互批,还可以进行自批自改,这种形式的作文批改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批改作文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所以,教师训练学生在写完一篇作文之后,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复阅读,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全局的把握,然后进行修改。最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公正的评价,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作文讲解。

学生自主批改或是互相批改作文,都是为了训练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但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方面还是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的,因此,在学生批改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二次批改,然后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和批改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通过指导写作方法和修改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除了统一的写作训练,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形成写作监督小组,每个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写作训练,教师定期收集学生的作文进行监督促进。通过这种小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进行作文话题的写作,从而有效的培养写作能力,也能够使得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加契合创新教育的原则。

二、阅读教学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

阅读作为一项技能,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阅读则是一项语文技能,是需要教师进行格外培训的一项技能。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课外阅读量和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上存在很大的误区,很多教师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而进行的阅读模块的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使教学立足于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内在阅读能力。比如说,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作品,然后通过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章拿到课堂上,通过泛读、精读或是寻读等方式,根据学生的能力和作品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阅读方式,泛读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文学知识,教师给出学生自由的阅读时间,结合文章内容给出一定的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自由阅读,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表达。泛读主要是拓展学生的文学知识,而精读则是为了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灵活的主观性的题目,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关注学生的问题,

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讨论。这种形式的阅读教学需要摆脱试题类型的禁锢,使教学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在阅读方面的奇思异想。这种精读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文章内容,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熟悉掌握,学生可以逐步培养出对文章内容的赏析能力,这是创新教育大环境下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阅读能力。阅读理解是一种主观性非常大的题目,教师在閱卷时,也都是根据参考答案来进行评分的,只要学生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所以,教师不能把阅读教学限制在应试上,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

除了不同形式的阅读形式,教师可以适当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主要以中外文学著作为主,使学生多接触一些西方著名的文学作品,对不同的文学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阅读赏析时,以更加全面的思维去考虑,从而提高学生在文学作品上的赏析能力。总之,对于阅读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阅读教学能够真正的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学科在作文和阅读方面的教学都应该进行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尝试,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应试教育下语文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养成阅读和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中语文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医术远近闻名的医者不收徒,一位母亲的孩子想要学习医术,装做自己是哑巴,医生见他残疾就收了他为徒,有一次,来了一位脑袋疼痛,医生打开了他的头盖骨,见他脑子里有一只虫子。医生没有办法,无法子给病者解决虫子的问题,这位徒弟如果说了解决的方法,自己就不能够继续在医生这里学习技艺了,挣扎了一会儿,他决定说出自己的想法。

他向医生坦然说了自己的想法,说用一把烧红的钳子去驱赶虫子,这样虫子就可以从人的脑袋里出来,最后医升让他采用这个办法,救出了病患,他也被医生赶走了。我们正常人在做选择时做不出那样的选择,我们应该做善事,挽救我们遇到的每一条生命。

学校有校训‘厚德济生’,我们时时品味这句话,也就会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正确的指导,并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向医生前辈学习,多见病历经历,学习长辈的经验,解病之理自己应该得知,谨慎小心,立志为万民解忧,不仅从心理上更要从心理上帮助他们处理围绕在他们身边的病痛。

医学奥秘精深,只是稍微理解自己的内心便多出一份处理自己身体疾病的方法,自己学了皇帝内径,解毒之经,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秋季养肺,冬季养肾。四季不同,养生方法不同。感冒的时候自己可以吃金银花颗粒,喝胖大海水。养生的人脑袋里多一份知识,身体多一份安全。

我去医院的时候,治疗自己的病,自己的病情反复了,去了一个县里面去治病,招待很好,他是自己开得一个小医馆,家里能治疗一两个病人,自己的病情自己并不能够完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有些天真也有些迷茫,医生的妻子待我们很好,领着我和妈妈去当地的超市,去购买食品。医生给我看一些书籍,那时我完全不知道父母的感情,自己如自己讲得有如行尸走肉一般,圣贤人的子女是父母的骄傲。

当你坚持写作后,你就会发现自己不仅写作能力强,而且说话也变得有文采,社交能力也不断增强,在朋友,同学面前都备受欢迎和夸赞。那么你知道怎么写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作文,希望你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人教版高中第三册二单元作文: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_750字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武侠小说,顾名思义,是小说的一种。拥有“小说”这种文体的各种特点。比起其他种类的小说,武侠小说较容易让人入迷,深受男孩子的喜爱。但它到底适合学习负担比较重的中学生吗?

首先,中学生较小学生和大学生来说,闲暇时间是比较少的,基本上午、下午、晚上都在学校,而且大部分学校都是不让带小说这种课外书的。就算带进了学校,课间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不宜看武侠小说的,否则就会影响听课的效果,学习总是要优先于玩乐的。放学后的休息时间也不是很多,大概就几个小时,如果看武侠小说的话,你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要是再控制不好时间,就会误事,比如说看书看到深夜才发现作业还没写。我建议那些非常想看武侠小说的同学,等到放假吧,无论是双休日还是长假都行,完成了一天的学习任务再去看,这样家长肯定不会阻拦你看小说了。由于看武侠小说容易入迷,所以一定要先去学习,再去看书,顺序一颠倒,可能就没有心思去学习了。

其次,并不是所有的中学生都适合看武侠小说。武侠小说中有许多的打斗场面,更有琳琅满目的武术招式,而青少年的想象力和模仿力都比较强,有些人可能就会幻想自己是某某英雄,去模仿某些比较“帅”的招式、动作,轻则闹笑话,重则会给自己和别人的身心造成伤害。几乎每个中学生看过几部武侠小说之后,总有想模仿的冲动,本人也不例外。我就曾经幻想过自己冲向迎面驶来的汽车,跳到车顶上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也曾经想过怎样一下就把人绊倒。我幻想的同时,也有另一种思想牵制着我,使我认为那中想法是愚蠢的、危险的和不切实际的,就不会去“实践”。不过有些模仿能力过强的中学生还是不宜看武侠小说,要是看过之后就打人,就从高处往低处跳,这是没资格看武侠小说的,不如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总之,大部分中学生都不需要故意回避武侠小说,放假期间看看也无妨,毕竟它是小说的一种,自有起存在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人教版高中第六册五单元作文:学会生存

全文共 796 字

+ 加入清单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岁月蹉跎,人的足迹。人类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生命季节里的徘徊,开始了新长征路上的生存

学会生存,就要有所追求。人的生命需要有水和空气的孕育滋养。但只有水和空气保持这唇上热气的呼出,这不是真正的生存,是“植物式”的生存。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个人的生命如果没有追求的鼓舞,是空虚而渺小的。”所以人不能做天上的风筝,盲目无目标地被线牵着走,要为追求而生存。

学会生存,就要学会坚强。人的生存受环境的制约,但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生活也少不了坎坎坷坷,但我们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存中耗尽了自己,我们要战胜脆弱。

学会生存,就要勇敢超越。水中的鱼儿不超越,怎能进化为较为进步的两栖动物呢?陆地脊椎动物不超越,也不能变成鸟类。佛家俗语“超度”也是要人类学会生存,发掘人类的超能力。上天永远不会偏爱那些双手合十、虔诚祈祷的人。而把机遇留给勇于超越的人。做好自己,做回自己。因为不能主宰自己的人,是世上最可怜的奴隶。

也许,到这里,你明白了生存的真谛,懂得了生存的意义。正决心全心全意的生存下去。但,那并不是生存的全部……

太阳的生存,为人类提供火与热,照亮人的心田。指南针的生存,为人类指点方向,引航导航。花儿的生存,为化作春泥给果实的成长输送营养。它们的生存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把千丝万缕的爱献给人间。于是,我懂得了,生存的目的不是生存,而是奉献。人生在世,生存的是否长久,获得的是多是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人类为社会奉献过,真切动人地生存过。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岁月蹉跎,人的足迹……

春季,有融融的绿意,人们追求着生存;

夏季,有冰凉的清泉,人们超越着生存;

秋季,收获累累的硕果,人们奉献着生存;

冬季,冰封的世界里,人们坚强地生存。

原来,生存的四季那样美。学会生存,学会了把握自己。从此,不必再惧怕冬季的寒冷,而天天企盼着春天的到来,因为——

冬天既然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展开阅读全文